快速阅读:如何训练大脑百倍速读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21:20:37

点击下载

作者:黄伟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快速阅读:如何训练大脑百倍速读书

快速阅读:如何训练大脑百倍速读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快速阅读:如何训练大脑百倍速读书作者:黄伟排版:汪淼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ISBN:9787518050574本书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内 容 提 要

比尔·盖茨认为,如果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方法,会看更多的书,也会更成功。巴菲特也有同感,曾说若年轻时的自己拥有速读能力,将比现在成功1 0倍以上。

本书由里及表,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四个主要内容:阅读什么—文字阅读信息的本质特性,阅读者—阅读参与人的状态,怎么调—眼脑的速读适应和调节,怎么练—怎样科学系统训练速读能力。只要训练得当,就能拥有扫描仪般的眼睛和复印机般的大脑,轻松快速地提升到每分钟阅读数千字水平,只需花几十分钟就可以看完一本书并记住核心内容!前 言

自从产生了文字,出现了阅读这一人类特有的行为以来,使得人类更清晰地了解自身,更迅速地提升自身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就个体而言,正是因为有了阅读,人类逐步实现了自身存在(包含生产、生活等一切)的价值,越来越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从而越来越接近自由王国。自从有了文字,有了阅读,人活着,就不再是唯一为生存和物质上的足用而存在,也为精神和精神升华而存在。

于是,人与动物从此开始有了明确的区别。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学期间的1/3以上的时间用于语文学习,而阅读又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时间。 那么,在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投入了那么大的精力之后,人们的“阅读能力”的状况又如何呢?社会比较公允的评价是:少、慢、差、费。因此,高效的阅读——“快速阅读”应运而生。

快速阅读首先起源于美国,是适应20世纪初的“经济巨浪”和“文化巨浪”的冲击。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形势而产生的。当时,出版物猛增,读者若依靠传统阅读法来阅读,便不能不堕入茫茫书海之中,被信息淹没。然而,初期的快速阅读研究进程十分缓慢。后来一次模仿性试验使人们认识到眼睛的瞬间感知能力的巨大潜力,从而,解决了快速阅读的基础问题——眼睛具有对文字的高速识别能力。

当时,美国空军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发明了一种叫做速视仪的装置,用于训练飞行员对飞机的识别能力。他们惊奇地发现:当小得像一个斑点似的飞机图像以1/500秒的速度在屏幕上显现时,经过训练的普通人都可以分辨出来。当阅读学家得到这一信息后,马上意识到,这是对快速阅读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他们决定把这一成果应用到快速阅读训练当中,并照猫画虎地使用上述装置和方法。他们也发现:当逐渐缩小字母尺寸和缩短显现时间,直到屏幕上同时显现出4个非常小的字母而显现时间只有1/500秒时,受训者仍可以辨认。这证明,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以在每分钟分辨12万个字母,如果按每个单词平均6个字母来计算,就相当于2万个单词。而美国人的平均阅读速度——每分钟200个单词,只是其1%。可见,人在阅读速度方面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

现代科技证实: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各自分管并对不同的信息内容进行处理。其中右脑主要是对图形和图像进行记忆和加工,而左脑主要是处理诸如逻辑、数字、文字等非形象化的信息。

人类进行传统阅读时,主要使用左脑的功能;而在采用“快速阅读”方式阅读时,则充分调动了左右脑的功能作用,发挥左右脑各自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识、意义记忆和理解,所以“快速阅读”又被称为“全脑阅读”。

在传统阅读法中,书面的文字信息对眼睛产生光学刺激之后,视网膜要把这种物理过程转化为神经活动的生物过程,传送到大脑的视觉中枢,由视觉中枢处理后再传达到语言中枢,语言中枢再传递到听觉中枢,最后由听觉中枢传输到记忆中枢。这是一个自己读给自己听的过程,即使是高水平的默读也是如此,只不过外部动作控制得比较好罢了。所以,一般人在(以传统阅读法)阅读时,实际上是在“读书”,而不是在真正“看书”。

快速阅读则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法:“它是将书面的文字信息对眼睛产生光学刺激之后所产生的整体文字图像,直接传送到右脑以图像的形式记忆住,之后再由大脑将文字图像解析出来”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这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法省略了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这两个中间环节,即文字信号直接映入大脑记忆中枢进行理解和记忆。这实际上是一种单纯运用视觉的阅读方式。所以说“眼脑直映”式的快速阅读,才是真正的“看书”。

快速阅读是运用视觉的阅读、追求效率的阅读、更符合人的思维特征的阅读,同时也是节省视力和脑力、利于记忆的阅读。掌握了快速阅读技能的人能以超过平常人十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进行阅读,换句话讲就是“一目多行”。快速阅读高手甚至可以达到“一目十行”。如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平均为(200~500)字/分钟,而掌握 “快速阅读”技巧的人能以(2000~5000)字/分钟的速度阅读书籍和资料。它能节省视力和脑力,更有利于记忆。快速阅读法并不神秘,它只是将人们自身就具有的对图像的识别能力运用到文字的阅读中去,从而改变了人们多年来所形成的传统阅读习惯。

快速阅读是在其阅读的目的性更明确、自身的注意力更集中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是通过科学用眼和科学用脑,快速而又高效地获得知识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快速阅读的要领是:要用眼睛读,不要用声音读;在阅读文章时,越是将所看到的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识,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眼停的次数越少,阅读的速度也越快。换句话说,阅读时要尽量摄入较大的文字信息量,每次眼停时不是感知一个字、一个词,而是要感知整句话或整段文字。只要科学用脑,读思结合,养成习惯,就能迅速掌握快速阅读方法并运用得得心应手。

要提高阅读的能力,不外乎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提高阅读的速度,一个是提高阅读的质量。结合目前国际上对于快速阅读的研究进展情况,也结合我们十几年对超过十万名学员学习实践情况的总结,笔者在本书的编写上尽量做到,有方法和理论,既有具体的训练方法,更考虑到训练的流程规范。本书的系统安排从四个维度出发:阅读什么—文字阅读信息的本质特性,阅读者—阅读参与人的状态,怎么调—眼脑的速读适应和调节,怎么练—怎样科学系统训练速读能力。

我们开启眼脑直映这扇窗,希望读者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能拥有扫描仪般的眼睛和复印机般的大脑,轻松快速地提升到每分钟阅读数千字水平,只需花几十分钟就可以看完一本书并记住核心内容。

我们从信息的规律以及人眼运作机制开始探讨,带领大家走入快速阅读的殿堂。2018年春第一章高效的阅读——快速阅读第一节人脑的快速阅读潜能

在2002年左右,记者对世界知名企业家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进行了采访。主持人以及现场观众轮流对他们两人提问,两位世界首富也非常耐心地一一做了回答……

到了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向他们两人提了一个问题:“请问两位,你们都已经如此的成功了,那么,在你们的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情是你们觉得最遗憾的呢?”

对于人生最大的遗憾,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回答是怎么样的呢?

比尔·盖茨说:“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所有的领导者都是阅读者,如果我能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多看很多书,相信我会更成功!”

沃伦·巴菲特说:“我的答案跟盖茨的一样。我在年轻的时候要是能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多看一些书,多掌握一些资讯,我想,世界首富的位置,估计就轮不上他(盖茨)了,”随后两人相视大笑……

让人吃惊的事实:经过测评发现,普通人的有效阅读速度是20~500字/分钟,经过速读学习训练的人,阅读书籍的速度至少可以达到2000字/分钟,而达到8000字/分钟的人也比比皆是,甚至很多人可以达到10000字/分钟以上。什么是快速阅读

从阅读方式来比较,我们一般可以把阅读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阅读法(俗称为慢读),即按照字、词等少数几个单字为单位逐个阅读;二是快速阅读或称“速读”,它是将被阅读的文字以组或行、块为单位进行大小不一的整体阅读,而“组”或“块”内所包含的往往可能是词组、半行、一行、多行甚至整页内容,它是一种让我们能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信息的阅读法。

快速阅读是一种“眼脑直映”的科学运用视力和脑力的方法,这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法省略了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这两个中间环节,将文字信号直接映入大脑记忆中枢进行理解和记忆,所以,眼睛所看到的文字可以如同图像一样,一眼所看到的文字信息可以同时“并行”地进入大脑中枢,以与大脑思维速度相匹配的速度供给信息,使二者的工作协调,趋于同步,这就是快速阅读效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人脑具备快速阅读潜力

◎ 人脑由140亿个脑细胞组成,每个脑细胞可生长出2万个树枝状的树突,用来计算信息。人脑“计算机”远远超过世界最强大的计算机。

◎ 人脑可储存50亿本书的信息,而世界上藏书最多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也只有1亿2800万册书籍。

◎ 人脑神经细胞功能间每秒可完成信息传递和交换次数达1000亿次。

◎ 处于激活状态下的人脑,每天可以记住四本书的全部内容。

◎ 人类对于大脑的研究有2500年的历史,然而对自身大脑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仅有3%。人眼的优势

◎ 人的每只眼睛有1亿3000万个光接收器,每个光接收器每秒可吸收5个光子(光能量束),可区分1000多万种颜色。

◎ 人眼通过协调动作,其中的光接收器可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以超级精度对一幅含有10亿个信息的景物图进行解码。

◎ 要建造一台与人眼相同的“机器人眼”,科学家预计将花费6800万美元,并且这台“机器人眼”的体积有一幢楼房那么大!很多人阅读速度太慢

经过测评发现,普通人的有效阅读速度是20~500字/分钟。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生阅读效率300字/分钟,初中生阅读效率500字/分钟,高中生阅读效率600字/分钟。也就是说,如果您的阅读效率低于300字/分钟的话,那么您的阅读学习能力是低于国家对于普通小学毕业生的阅读水平要求的。

信息时代和经济时代最大的竞争力是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取决于学习能力,快速阅读能力毫无疑问是与获取信息最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

在法国,1996年《快速阅读课本》被定为教科书向全国发行。

在美国,2002年布什政府拨款50亿美元用于教育系统,志在提升全民阅读能力。

在韩国,每年一度召开“最佳速度竞赛大会”,快速阅读推广普及全国。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倡导开发以图像记忆和快速阅读等能力在内的右脑潜能开发,但是时到今日,学习和了解这些信息的人寥寥可数。95%的人的阅读效率在200~500字/分。

假设我们每天都能用1小时的时间来阅读书籍,平均每本书15万字,那么眼前的差距可能是一小步,但是若干年后将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快速阅读科学原理

传统的阅读是目光在每一个字间跳跃的点式阅读,大脑对信息的反应,受制于目光移动的速度。阅读时眼在字上的停留时间为1/10秒至3/10秒,占阅读用时95%左右的时间,用在字间的跳跃仅占5%左右。大量时间耗费在文字停留上,而且从阅读到理解要经过视觉、语言、听觉三个中枢处理信息的过程才能完成,由于过程反复,导致阅读效率降低。

快速阅读法是根本改变点式阅读为整行文字的线式阅读,这种方法使目光不在单字上停留,而是在整行的文字上停留,眼球接受文字信号的速度在10倍以上,达到与大脑的思维速度同步。

传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理解记忆。

快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理解记忆。快速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

我们对参加快速阅读训练班的学员进行了测验和统计,他们训练前的阅读速度在每分钟150字(小学文化)到450字(高中文化)之间,平均为每分钟300字左右。他们的阅读方法大多数像蹦豆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因此速度很难提高。除了极少数自己摸索出了某种快速阅读技巧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以这种原始方法和速度来阅读。当向他们介绍快速阅读法可以每分钟阅读成千上万字乃至十万字时,由于和他们的能力相差几十倍到几百倍,所以,许多人根本不信,认为是天方夜谭或骗人的魔术而不屑一顾。

文字的发明直接导致了“读”和“写”两种能力的问世,但文字刚刚起源时是用于神秘的护符和作为巫术的象征和工具的,具有相当神秘和神圣的色彩。那么,能够读懂它们的人当然就是具有杰出才能的圣贤了。正是由于当时能读懂和书写文字的人只有很少的比例,加上当时可供阅读的书面材料极其有限,能够得到这些阅读材料的人就更少了,所以,细嚼慢咽的精读就成为唯一正确的阅读法。

另外,我们在学习文字初期的识字阶段,首先是记忆和区别文字的形态,然后是掌握正确的发音,最后再理解记忆它们的意义。这样就形成了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三者密不可分的观念。这个是本来正确的观念又被片面强调到了绝对化的程度,就造成了离开字音则不能理解字义的错误认识。几千年来,这种方法、观念和认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相沿成习,直到现在。由于从当时直到本世纪初,社会生活节奏的缓慢节拍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人们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精读的弊病。

用传统阅读法读书时,人们即使不读出声来,也会无意识地运用在心中(实际上是在头脑中)一字一句地边发音、边借助听觉中枢来分析理解并记忆的方法。阅读学把它叫做音读法,默读也是音读法的一种,只不过发音器官没有动作而已。语言是由一个一个连续发出的音组成的,而且必须顺次发音,发每一个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其长短都是有限度的,超过了限度(过长或过短)就会失去其原来的意义。可见,以听觉中枢来处理信息是要受发音时间的限制的,加上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的节奏和速度不同,这就使视觉接受信息的过程受到听觉的干扰和限制,本来可以一瞥而过的,也不得不缓慢移动或反复感知,以致阻碍了阅读的自然发展,徒耗了许多时间,进而影响了阅读的效率。

即使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上历史因素也还在深深地影响和限制着绝大多数人的识字和阅读,所以,人们始终把音读(精读、默读)法作为最一般、最基本的阅读法,很少有人去怀疑它的正确性。快速阅读法并不否认音读法到现在乃至将来仍然是所有读书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因为阅读能力的基础还要靠它来奠定。但是,如果想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在每分钟阅读上千字、上万字乃至十万字,这对音读法来说,就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了。所以,我们要想学习、掌握和研究快速阅读法,就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观念上、认识上突破,大胆否定一般阅读法的“唯一、正统、唯其独尊”的地位,还其仅仅是阅读方法之一的真实地位。

快速阅读法与传统阅读法显然不同。它致力追求的是灵活运用,善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阅读,而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适应性阅读;是迅速有效,善于捕捉信息的扫描式阅读,而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暗中摸索经验的盲目阅读。这样快速高效的阅读,完全符合信息社会人才竞争的需要。

我们研究和推广快速阅读法,绝不是要用它来取代传统的精读。速读与精读应该是并行不悖、目的不同、效果不同的两种读书方法。没有精读能力,无法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快速阅读;没有速读能力,也无法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和机遇。这就像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无论怎样发展,达到什么水平,都无法取代步行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概括快速阅读法和传统阅读法的关系:快速阅读法源于传统阅读法,而又在阅读效率上大大高于传统阅读法。快速阅读法是对传统阅读法的发展和扬弃。快速阅读法的渊源与发展

快速阅读首先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空军。当时,空军战术专家面临一个重要课题:许多驾驶员在飞行时不能及时辨别远处的飞机,亟须提高他们的瞬间感知能力。在生死攸关的空战中,这方面的无能为力实在是个巨大的弊端,很可能导致失去战斗的主动权。因此,空军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发明了一种叫作速视仪的装置,让敌机和友机的形象在屏幕上显现的时间可长可短,尺寸可大可小。开始时,飞机图像显现的时间长,尺寸大,然后逐渐缩短显现的时间,尺寸也逐渐缩小。他们惊奇地发现,当小得像一个斑点似的飞机图像以1/500 秒的速度在屏幕上显现时,即便是普通人,经过一定训练也可以分辨出来。由此可见,过去人们对眼睛的瞬间感知能力估计得实在太低。

阅读学家得到这一信息后,马上意识到,这是对快速阅读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他们决定把这一成果应用到快速阅读训练当中,并照猫画虎地使用上述装置和方法。他们以5秒之久显现一个大字母在屏幕上,然后逐渐缩小字母大小和缩短显现时间,直到屏幕上同时显现出4个非常小的字母而显现时间只有1/500秒时,受训者仍可以辨认。这一结果证明,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以在一分钟分辨12万个字母,如果按每个单词平均6个字母来计算,就相当于2万个单词。而现在美国人的平均阅读速度每分钟200个单词,只是其1%。可见,人在阅读速度方面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

目前,美国80%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快速阅读课程,许多中小学校都把快速阅读列入教学计划,以使学生尽早掌握这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由此可见,快速阅读这一新兴学科在美国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并已具备了相当高的学术地位。

在英国,剑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中心引进了哈佛大学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了改进,利用电影胶片的长度来控制银幕上的阅读材料的显现时间,采用电影教学的方式开办成人快速阅读训练班,使快速阅读有了新发展,推广的步伐更大些。

在法国巴黎,1966年成立了国际速读协会,许多学者从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阅读的本质、阅读的心理特点以及阅读效果最优化等问题,用以解决读物设计、阅读指导等具体问题,并设计出各种快速阅读和快速学习的训练程序。同年,《快速阅读课本》被定为教科书向全国发行。到20世纪70年代,快速阅读法在法国成为独立学科,并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80年代初,法国在全国的小学校推行“创造性阅读法”,其目的在于利用儿童掌握的文化知识及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韩国,不论是政界、军界,还是企业界,都希望通过快速阅读训练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持有速读讲师证书的军官,除能得到技能徽章外,还能得到特别津贴。所以,传授快速阅读法的学校几乎遍布所有城市,仅首尔就有几十家。

在韩国,对快速阅读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还有每年一度的“最佳速读竞赛大会”。从全国各地预选出来的200名左右选手汇集在首尔,进行竞赛表演,大会由KBS电视台向全国转播实况。竞赛时,根据年龄层次分别制定规则、标准,比赛阅读速度和理解记忆程度。

在日本,快速阅读专家加古德次、芦田献之、田崎仁、佐藤泰正等人,分别从韩国、美国引进快速阅读法,并组织团体,开办学校,出版专门的教材和与之配套的音像制品,进行快速阅读的研究和推广,并培养出了每分钟读10万字到20万字的速读能手。

为了推动快速阅读的发展,日本速读协会还制定了类似围棋段位的速读段位,对达到不同阅读速度的选手分别授予一段至四段的称号。

全脑速读训练法不仅适合于学校中各年级学生,也适合于从事文秘、宣传、信息、管理、政法、新闻出版、社科研究、文育工作的人员,如果能被大面积推广应用,将会有巨大的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快速阅读在学习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尽早获取知识

文字资料浩如烟海,要尽早获得有效信息,必须对各种资料进行阅读、筛选和处理。不提高阅读速度,是很难成功的。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一书讲道:“就当前而论,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大有陷入灭顶之灾的危险。”

所以,现代视听技术的高度发展,不仅没有削弱文字传播和处理信息的作用,不仅没有降低对阅读的要求,反而更强化了人对文字的依赖和提高了对阅读的要求。

二、有利于尽快获得知识

人类创造了知识和信息,但是,知识和信息反过来又向人类挑战,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压力和负担。面对这种异化的境况,如果我们不加快学习知识和处理信息的速度,就难免被时代所淘汰。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种高效率的信息处理方法和技巧。只有掌握这种方法和技巧,才能快速获得所需知识,才能快速处理所获信息,以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需要,在急剧膨胀的知识海洋和信息浪潮中能得心应手地应对每一次挑战。

人类的知识积累,绝大部分是通过各种文字资料来储存、传播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也同样主要依赖于对各种文字资料的阅读。任何一个人,在其生命史的时间座标上都有他自己。

曲线的幅度虽然因人而异,但总体来看往往都是呈S形的。

这幅知识积累曲线图说明,在人的生命初期,也就是从出生到小学低年级的10年左右时间里,其知识积累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在小学高年级获得一般阅读能力后至大学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其知识积累的增长则是迅速的,其曲线则呈越来越陡的状态;而此后,由于家庭、工作、健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知识积累的增长将明显变慢,知识积累曲线则逐渐从陡峭变为平坦;最后,到了老年,其知识积累就逐渐停止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与知识增长速度密切相关的生理发育和受教育程度也可以称为个体知识增长的势能。凡是在青少年时期充分利用这一势能,刻苦用功,阅读大量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者,都可望获得最快的知识增长速度。

人们把社会上的种种竞争归结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知识的竞争又主要表现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速度之争。而快速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加速器,有了它,就可以把知识积累的势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更全面地利用起来。

三、有益于多获取知识

根据我国抽样调査发现,为学好功课,一个学生在初中3年中,需要看420万字的教科书和100万~4200万字的课外书籍;在高中3年中,需要看780万字的教科书和600万~9000万字的课外读物。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学习技能,没有高超的阅读技能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劳动。可见,快速阅读确实是我们现代人必备的学习技能。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郎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现代的快速阅读之所以是在发达国家最先推出并迅速普及的事实,也从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

四、快速阅读法能使大脑更加发达灵活

人的大脑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促进大脑的发达灵活是促进整个智力发展的前提条件。

书籍作为一种文字符号的信息载体,不受时间、空间和具体人物的限制,在阐发理论、刻画内心感情、发展想象等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阅读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时,文字符号表达的意义、表象、情感在人的头脑中不断被感知、比较、印证、组合、储存,久而久之人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能力。一旦获得这种特殊的能力,将一辈子受用无穷。所以,阅读是不需任何器材、不要任何特殊条件的最优化的智力开发和智力投资活动。

快速阅读是一个多感官同时参与的高级神经生理活动过程,给大脑以极其丰富的刺激,大脑将因这些刺激而更加发达,适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快速阅读要求注意力十分集中,信息的接收、编码、储存、检索、反馈的速度非常快,思维活动也异常活跃、敏捷。这是因为快速阅读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探寻过程。这一过程要求读者不断地介入自己对读物的评价、怀疑、预期、猜测,把新信息同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储备相结合,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并寻找出某些具有因果关系的联系,从而产生新的信息组合、启示、顿悟和发现,并由此创造出新的思想成果。

有人担心,快速阅读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长期下去会不会把脑子累坏,出现“用脑过度”“精力衰竭”“智力下降”等现象?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脑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脑经过科学的锻炼,其功能会大大增强,其潜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人的大脑是由150 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组成的,每个细胞能接受数千种不同的信息,整个大脑可以储存1000万亿比特信息,这1000万亿比特信息相当于一个人读300万年书所接收的信息量,也就是说人的大脑能用300万年。就人的一生而言,如果好学不倦,脑子所储存的各种知识量将会相当于世界上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所以,不论人们以怎样快的速度进行阅读,也不会使大脑累坏。所以,我们说人脑有无限的潜力供我们开拓。

吉尼斯有项世界记录,一分钟内阅读和理解25000 个字。创下这项世界纪录的是42岁的美国人赫怀特·柏葛,被称为“阅读最快的人”。柏葛是纽约汉罗克灵区一家中学的生物教师,14岁时就被教师、同学视作奇人。因为,老师布置阅读课文时话音刚落,柏葛便已把那段课文读完了。而今,他通常用不了7分钟便可阅完一部厚达500页的书籍,在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时,柏葛当众花了1分钟便读完一本厚达1200页的新书,并马上滔滔不绝地详述书中的主要内容。柏葛谈到自己的速读技能时强调:“重要的是应深信人脑的潜力是无限的,什么信息都可以放进去。”

五、快速阅读能够快速记忆

快速阅读具有综合开发智力的作用,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记忆的过程,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是相辅相成的。快速记忆实际上是一种加速记忆,记忆的速度越快,加速记忆的势能越强,记忆的内容也越丰富多彩、扎实牢固,连锁反应也就越快。如果没有快速记忆来保证,快速阅读的成果就无从体现,也得不到巩固。同样,如果没有快速阅读,快速记忆也就失去了前提,很难发挥效力。

据美国速读专家研究,中等难度的书籍,以快速阅读法来读,可以使视力和思维同时积极活动,在大脑中留存的信息可达90%;而以每分钟200个单词的一般速度阅读时,大脑中只能留存10%的信息。这是因为,慢速阅读向大脑传递的信息是慢镜头式的,这种缓慢的节奏使大脑意识活动的密度小、间隙大,因而会随时渗入别的因素的影响,降低大脑的记忆效率。很多人都有读书时思想“溜号”,注意力很难集中的经历,其根源就在于此。

快速阅读一般每分钟可达数千字左右,对视力和思维的积极影响很显著,它是促进快速记忆的有效手段。凡是阅读速度达到这个水平的人,都会觉得书中的内容太清楚、太明白、太好记了。

为什么快速阅读能够促进快速记忆呢?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刚学完的东西,一停下来,就会出现急剧遗忘的趋势。如果我们快速阅读,就会对遗忘的趋势产生抑制作用,巩固记忆内容。

我们曾经对学员做这样的测试:让参加过快速阅读训练班的10名学员以每分钟3000字的速度(平均为他们训练前的10倍)读一篇2300字的文章,然后立即收回阅读材料,让他们默写出各自理解和记忆的内容。第二天同一时间,让这些学员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将前一天写出来的内容再默写出来。结果发现:记忆内容的准确性和保持率均在90%以上。这一结果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差距甚大,除了记忆内容上的差异之外,快速阅读对于提高记忆效率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

快速阅读实际是一种强化学习法。“强化”是当今世界上的热门学科——行为科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积极而强烈地影响人们的行为过程。快速阅读时,书面材料负载的信息被高度浓缩,对视神经细胞和脑神经细胞的刺激作用显然是一种强化,它能巩固和提高快速记忆,则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六、快速阅读能够促进快速理解

理解是有效阅读的必要条件,获取知识只能通过理解的渠道来完成。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着,知识是理解了的、留在记忆中的关于现实的信息。知识具有个人的和全人类的属性,如果不理解,不把个人感受加进去,即使对某种知识倒背如流,大脑也不过是如电脑对信息的反映一样。信息或符号毕竟是信息或符号,不经过理解消化成不了个人的知识。如甲骨文,它是商代的文字,也是一种知识,现在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即甲骨学。可是,在1899年金石学者王弒荣第一次识别它之前,许多人都曾见过。农民耕地时,这些龟壳、兽骨随着犁耙在田里翻上翻下,有人把它拿到药店作为药材用(称为龙骨),而上面的文字只被当作一种纹理或符号,但不是知识,因为它没有被人们理解,所以说知识是被人们理解了的符号或信息。

快速理解,就是注意力集中,在短时间内就能按阅读的需要抓住中心,猎取精华,深刻领会,它是智力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常说某人思维敏捷,反应快,就是指其具备快速理解的能力。

不了解快速阅读的人,往往把快速阅读和泛读、浏览混为一谈。的确,仅就速度上讲,快速阅读和泛读、浏览有相似之处,甚至比它们更快。但是,快速阅读就其实质和目的而言,是一种像抽水机一样迅速吸取精华的阅读;而泛读、浏览则是一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阅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都统统抛掉。”快速阅读和泛读、浏览的区别正在于此。

我国语言心理学家艾伟曾对900名小学生进行汉语阅读比较测验,发现默读不论在速度和理解上都优于朗读。朗读是每分钟120~140字,而默读是每分钟300~400字。大家知道,默读还不是快速阅读,因为它还有潜在的发声现象,还主要依赖听觉来感知。有位心理学家还做了一个实验,把智力水平大致相等的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要求用不同的速度来读同一篇文章,第一组用6分钟读完,第二组用10分钟读完,然后让他们复述故事梗概,结果第一组得9.5分,第二组得5.2分(满分为10分)。

再比如看电影,如果把一部电影分割开,每天只让你看5分钟,如此间断进行,直到看完,这样你能享受和欣赏电影的乐趣吗?对它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风格能有系统、连贯、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吗?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阅读一部长篇小说,今天读一点,明天再读一点,这样用很长时间才读完,其结果必然是一样的。而快速阅读则是一种优势积累,在短时间内注意力高度集中,就能按阅读目的的需要,抓住中心,吸收精华,在大脑中留下深刻

的印象,理解和记忆效果肯定要高于慢速的、零散的阅读。第二节高效的阅读是沉浸阅读

沉浸体验是指活动参与者进入一种共同经验模式,意识集中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其他不相关的知觉和思考都被过滤,仅对具体的目标和明确的回馈有反应,并且对环境产生控制感。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

挑战(challenge)与技巧(skill)是影响沉浸的主要因素。若挑战太高,使用者对环境会缺少控制能力,从而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反之,挑战太低,使用者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而沉浸状态主要发生在两者平衡的情况下。当挑战与技巧必须在一定的程度上,沉浸体验才有可能发生,两者均低时,使用者的心态为冷漠。

沉浸体验的发生伴随着9个因素:(1)每一步有明确的目标。(2)对行动有迅速的反馈。(3)挑战和技巧之间的平衡。(4)行动和意识相融合。(5)摒除杂念。(6)不必担心失败。(7)自我意识消失。(8)时间感歪曲。(9)行动具有自身的目的。

阅读过程中,我们应当运用“沉浸理论”塑造阅读的快乐感和收获感,同时运用快速阅读技巧提升阅读的成就感。阅读过程的快乐感

阅读体验应该立足于提升快乐的多少。做阅读资料和阅读者的分析和设定,分析来自于有趣事物的多少,来自于满足自己内心需求、愿望的多少。(如,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期望什么?这些满足的越多,你快乐的次数也就越多。)

阅读体验应该立足于提升快乐的大小。做阅读资料和阅读者的分析和设定,分析来自于所做有趣之事的大小,来自于需求强度的大小。(如一个人一辈子追求的东西被满足了,就是大快乐,只一时的需求被满足了,就是小快乐。)

阅读体验应该立足于提升快乐的长短。做阅读资料和阅读者的分析和设定,分析来自于享受快乐过程的长短,这个长短来自于人们对这个过程的正面焦点关注时间的长短。(如,有人想找一个贤惠聪明的老婆,他找到了,结果他一辈子都享受着贤惠聪明的老婆给他带来的快乐,他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贤惠聪明给他带来的好处上,并持久下去;而有人得到后只是享受了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贤惠聪明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发现聪明贤惠有时候也会让他很痛苦,他没有关注到正面焦点。)

阅读体验应该立足于提升快乐的深浅。做阅读资料和阅读者的分析和设定,分析来自于该事在你心中地位的深浅(如:爱情、友情、伟大之事等)。阅读信息的吸引度

阅读沉浸情况,取决于阅读信息对于阅读者的吸引程度,对于吸引程度比较高的阅读材料,阅读者更容易达到阅读的高沉浸度。阅读材料和读者的文化水平、专业方向的匹配度,和读者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相关联度,和读者当前获取信息的迫切度等,都是决定阅读信息吸引度的重要因素。阅读信息的舒适度

容易理解的,难度适宜的信息,更容易提升阅读沉浸度。将一个读者的阅读能力、阅读信息的吸引度和对信息需求的迫切度综合起来,定义分为10个等级,1级为超级容易和轻松,10级为超级难、几乎难以理解和阅读意愿度极低。按照黄金定律,在7级左右的时候是阅读体验的高舒适度。快速阅读的设定和训练应该依据此理论来选定阅读素材,指定阅读策略和计划。学习的舒适区

舒适区(Comfort zone)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舒适区,又称为心理舒适区。

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例如,习惯了右手刷牙的人,让他用左手刷牙,他会很不舒服;同时他又是使用右手写字的人,请他用左手写字,他也会不适应。也就是说,在他的心理舒适区内,他只能使用右手刷牙、右手写字。舒适区的成因

舒适区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人们固有的习惯、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使人们处于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心理舒适区的典型特征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常常感觉放松,不愿被打扰,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有自己的为人处世模式。例如,有的人有强烈的利他意愿,有双赢思维,善于协作增效;而有的人不愿和陌生人交谈,不愿被人批评,不愿按规定时限做事,不愿主动关心别人……总之,人们处于一个只属于自己的领地。

心理舒适区是指人们习惯的一些心理模式,如果人们的行为超出了这些模式,就会感到不安全、焦虑,甚至恐惧。舒适区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作用。舒适区的正面作用

从正面来看,首先,舒适区是一种认知模式,它帮助人们维护自我形象,建立心理防御屏障,能够起到一种避风港的作用;其次,舒适区是自我调节器,它对人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再次,舒适区决定了人对外界信息的接纳度。舒适区的负面作用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其行为表现为:懒惰、松懈、倦怠和保守,久而久之,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对现状充满着一定的满意度,既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为,无非是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而已。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感到非常惬意舒服,觉察不到任何真正的压力,没有危机感,甚至产生自我麻痹感。

处于这一区域,有的人甚至感到自己优越于他人。

这意味着“舒适”需要付出代价。大家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就做过一个“温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最终被煮死在热水中。

因此,我们只有突破“舒适区”,主动寻求改变,谋求发展,才能迈向成功。人与人的舒适区差异

人与人之间的舒适区差异极大。

对于某些人而言,与紧张的工作环境相比,温馨怡人的家庭空间就是他们的“舒适区”;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持续地有条不紊地工作才是他们心灵安定的源泉,工作是“痛”并快乐的,聚焦于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过程就是他们的“舒适区”。

对于有些人来说,发现缺陷和存在的问题属于他们的“舒适区”;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欣赏他人和赞美他人属于自己的“舒适区”。舒适区的改变

舒适区意味着一个人有感到自在的范围。也就是说,一个人只会在自己舒适区的范围内感觉自在。如果你的舒适区小,你就只有“小自在”;如果你的舒适区大一点,你就有“大一点的自在”。一旦生活越过了你的舒适区,你就会感觉不适应、不自在。舒适区的突破意味着打破习惯,扩大行为范围和适应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感到自在。

人们对于舒适区的改变有着一定的适应性。比如说,刚买来的鞋穿着很夹脚,穿了两个星期以后就会开始感到舒服了。

舒适区可以变大也可以缩小。一方面,那些对于变革秉持热情态度的人,或者思维具有弹性的人,或者心理承受力强的人,他们的舒适区会随着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而放大;另一方面,对于世界的变化秉持戒备态度的人,思想僵化的人,或者心理承受力差的人,他

们的舒适区会越来越小。舒适区和绩效管理

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意味着突破舒适区。心理学研究表明,走出舒适区进入新的目标领域会增加人的焦虑程度,从而产生应激反应,其结果是提升人对工作的专注程度。新的目标领域,促使人们构建新的舒适区,这个区域被称作最佳表现区。在这个区域中,人的工作表现将会得到改善,并且他们的工作技巧也会被优化。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如果设定了新的目标,就必须离开原有的“舒适区”,就必须挑战原有的能力结构、资源范围、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也就是意味着构建新的舒适区。不离开原有的“舒适区”,你就不可能达到新的目标。虽然离开了原来的“舒适区”会感到不舒服,但若是达到了新的目标,就会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人们的“舒适区”被扩大了!舒适区与学习区

从情绪管理的角度看,舒适区也意味着情绪的表达方式和宣泄方式。每一个人表达喜悦、快乐、委屈、愤怒、恐惧、怨恨、悲伤等情绪都有其特定的方式,这些特定的方式都属于舒适区的范畴。

现代心理学家把人类感知世界并投射内心的呈像划分为3个区域,如下图:

最里面的一圈叫“舒适区”,对你来说是没有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情,自己可以处于一个舒适的心理状态。

中间一圈叫“学习区”,对你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你会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也就是不太舒服。

最外面一圈叫“焦虑区”,有超出你的能力范围太多的知识或事务,你的心理感觉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

显然,“舒适区”不宜久留,“焦虑区”需要承受巨大压力和风险,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一部分的“学习区”慢慢变为“舒适区”,而一部分的“焦虑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第二章阅读者第一节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于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高效阅读需要立足于顺应和营造高效的学习情境,以便提升阅读体验,提高阅读效率。情境学习理论简介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和学习情境的互动、与情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中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自身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

正是基于对知识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主张,情境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话,在学习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就是广泛的社会协商,而学习的快乐就是走向对话。

简单说来,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即“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比如,你要学习做菜,就应该在厨房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炒菜就是在厨房里。再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的。

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呢?因为在莱夫和温格看来,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构的;这样的学习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

莱夫和温格提出了3个核心概念:一是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它所指的是由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组成的“圈子”,而新来者将进入这个圈子并试图从中获得这个圈子中的社会文化实践。二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这一短语有3重意思:所谓合法,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各方都愿意接受新来的不够资格的人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所谓边缘,是指新来的开始只能围绕重要的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然后随着技能的增长,才被允许做重要的工作,进入圈子的核心;所谓参与,是指在实际的工作参与中,在做中学习知识,因为知识是存在于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中,而不是书本中。第三个核心概念是学徒制(apprenticeship),也就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进行学习。

显然,情境学习强调两条学习原理:

第一,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像专家、“师傅”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

第二,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

莱夫和温格最初关注的是学习者。他们提出的情境学习观点,也在学习者的教育中得到强烈的共鸣。但是他们也指出,情境学习“并不是一种教育形式,更谈不上是一种教学策略”,因而不太适用于学校教育。

但是在情境学习的理念提出之后,许多研究者还是特别重视“学与用相融合”的观点,并开发出了一些适用于学校教育情境的相应教育方式。这包括:在学校里设置作坊、厨房、温室、花园,把它们作为教室;在真实世界中进行角色扮演,如进行军事训练;开展实地考察旅行,如考古挖掘、在外国文化中进行参与性观察等;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工作培训;在体育、音乐、艺术表演的实际情境中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等等。

情境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尚在发展之中。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情境学习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还会不断被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发出来。诸如英语、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教学,采用情境学习的方式,将有广阔的天地。学习动机:源自于现实情境

学习动机是个体对外界环境的知觉交互作用而产生期待价量的结果。而且,个体参与教育活动时,参照团体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学习动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必定与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要求相一致,而其学习需求又必定与其工作、生活等现实要求相关联。个体越趋向成熟,其学习动机、学习需求与其“社会角色”和“发展任务”的联系越紧密。使自己与“发展着的社会”“变化着的任务”保持平衡,是学习者学习动机形成的最重要源泉。

情境学习理论将个体视为情境的组成要素,这是情境学习理论彰显其前提特征的基本假设之一。这一更具创新色彩的基本假设,其所要阐发的核心意义是:(1)任何个体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之中,且是其所处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情境对个体的行为选择、行为实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定的谋划与约定,进而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言行。(2)任何个体绝非静态、孤立地存在于情境之外,而与情境形成简单的主客体关系。事实上,个体是其所处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处于持续的发展进程之中;个体的发展带动情境的变化,情境的变化复而又对个体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此互为因果,周而复始。

若将此与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形成问题关联起来,可以得出:

第一,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与学习者学习动机形成的前述论断一脉相承,即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个体所处的情境密切相关,它往往孕育在能够诱发、引领和支持学习行为的情境之中,往往发轫、形成于个体对其所处情境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之上。而这一相承性,反过来又支持了学习者学习动机源自现实情境的基本论断。

第二,情境学习理论的以上观点可以为人们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形成,乃至维持与培养的认识带来全新的突破。也就是说,研究学习者的学习,从其初始的关切到最后的归宿,务必要从单一着眼于实现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拓展到同时关注并促进其所在情境其他因素的共同进步之中,即应对自己所处社会情境的演进或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增添意义和价值。学习本质:参与真实的实践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既蕴涵着一整套生理、心理及其认知因素,又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物理因素。

其一,学习往往发生于社会环境中的某一活动或行为,即人们常常并非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而调节其行为,恰恰相反,是通过与情境的接触、互动中选择或决定自身的行为。因此,唯有将学习镶嵌于它所维系的情境之中,学习才会被赋予真正的意义。

其二,在基于情境的行动中,潜隐在个体行为模式或个体感知深处的默会知识,将在其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进而言之,学习绝非仅仅是为了习得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的思维与行动,即要求置身于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之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真实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实践活动中。

基于以上思考,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参与真实情境与实践,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培养参与实践活动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是一种文化适应及获得特定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

由此可见,“参与”是情境学习的核心要素。其内涵是:学习是通过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相互对话、彼此互动而发生于真实的实践活动之中的。对于“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学习理论对它的解释是: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所(要)从事的各种相关活动。这些真实的问题情境,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这些需要从事的活动,就是日常生活力求摆脱问题情境的活动。在情境学习论者看来,所有这些力求摆脱问题情境的活动,都极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具有自我反思、自我认知、自我规划,指向一定目标,且需要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说到底,真正的实践活动往往以问题为基础,真正的学习活动不能与现实的日常生活需要相脱节。

作为社会文明传承与创新的绝对主角,成年个体每天生活在社会、社区、职业、家庭、人际往来的真实情境中,且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他们必然期待自己的学习活动能够更多地以解决各种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传授传统或经典的学科知识为中心。

情境学习理论还指出,日常生活中,学习与行动(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学习已成为一种基于社会情境、延续个体终生的过程。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生活情境的变迁中,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在亲历亲为的实践中,学习者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因此,学习者是“天然的”,学习是其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当代学习者生活的必需,即所谓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而这一切,又诚如终身学习理念所倡导的那样:“知识是在人的一生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人,实质上就是在连续的探索中展开学习活动的一种时间性存在。”(高志敏,2005)

但问题在于:长久以来,社会、学界乃至学习者本人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几乎都深深陷于狭隘的泥潭之中,甚至到了“唯学校为学习”的地步——人类学习的本原,已为一座学校所湮没;人类学习的本真,已为一间课堂所遮蔽。情境学习理论将我们从对“百年学校”与“传统教育”的深度痴迷中唤醒,并开始关注实践学习与终身学习。由此,整个社会乃至学习者个体需要能尽快突破对“学习”概念的传统解读,并坚定地树立如下意识:试图仅仅通过学校、课堂情境来百分百地解决生活情境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是靠不住的,不切实际的。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并将参与生活世界、生命旅程中的每一项、每一次实践活动都珍视为可以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学习行动,而不必刻意去寻求那些所谓的“学习机会”。学习内容:知识的特点

情境学习理论把知识分为4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以数据、事实为基础;“知道为什么”的知识——以原理、规律为基础;“知道怎样做”的知识——以经验、能力为基础;“知道是谁”的知识——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

前两类知识易于文字记载、进行编码,属认识类知识,有人又称其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可以通过查询数据、阅读材料而获得;后两类知识则难以进行量化以及文字记载、信息编码,属经验类知识,有人又称其为“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需要通过亲历亲为的实践或人际互动来获得。

情境学习理论对于知识诠释的更大贡献,应归于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等人在“情境理性”知识哲学观基础之上对知识特性展开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情境理性”的核心思想是:知识通常是理性的代表,但先验、抽象、普适的理性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人类的理性总是嵌入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之中的,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每一情境又都是人类在特定时空下所发生的认知过程与人生体验(胡庆芳,2006)。由此,知识或理性乃至情境本身的特性是:知识源于情境、变化于情境;情境蕴含着认知,折射着体验。说到底,知识与情境、情境与知识,理性与情境、情境与理性,它们之间既彼此包容,亦互成因果。

倘若结合学习者基于社会角色及其实际生活,来进一步阐述其学习的内容或知识,将更加具体而鲜明地呈现出以下特点,并要求未来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内容,能够加以体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