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肥料使用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22:44:58

点击下载

作者:王迪轩、何永梅、王雅琴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简明肥料使用手册

简明肥料使用手册试读:

前言

在农业生产上,种子、农药、肥料等投入品是必不可少的,对其科学使用,也是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的必要途径。

但编者在与农民交流的过程中,时常遇到不科学使用肥料,以致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3损失。前不久,在某种植600余亩(1亩=667m)高山娃娃菜的蔬菜基地,编者就发现有九大问题,除了有软腐病、根肿病、黑腐病等病害,浇水不匀、杂草为害外,在施肥方面,普遍缺硼导致叶柄出现木栓化影响商品性,缺钙导致结球叶片外缘的叶烧现象影响商品性和产量。使用尿素作追肥时采用撒施,撒施不匀未充分溶解而烧叶毁苗,且施用方法不正确;一次性混用8种肥药进行叶面喷施,可能产生了化学变化,或产生了沉淀,叶面上有明显的肥药渍,个别娃娃菜产生肥药害现象。

在肥料应用方面,一般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大多偏向于传统肥料种类,难以接受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料、腐植酸肥、药肥等新型肥料,或对这些新型肥料的效果和使用方法不明了;二是过分倚重于氮肥、磷肥、钾肥等大量元素化学肥料的施用,对钙肥、镁肥、硫肥、锌肥、硼肥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不重视,因而生产中时常遇到缺钙、缺硼或缺镁等典型症状,农产品品质差;三是偏好或大量施用复合肥料等化学肥料,很少或不施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因而导致土壤盐渍化、酸化等全国性土壤污染问题,及“不施肥不长,越施肥土壤板结、盐渍化、酸化、土传病害等现象越严重”的恶性循环;四是在水肥一体化的简易施肥技术方面,存在乱用肥料的现象,特别是用传统的颗粒化学肥料,很少应用叶面肥料及水溶性肥料,或对应用水溶性肥料的认识不足,因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不够;五是在肥料的施用方法上,盲目图简,不了解肥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生产中常因在作物上撒施尿素、施用未充分腐熟的鸡粪等导致烧苗毁种现象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农民对肥料品种的品种特性、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认识不足。

市面上,关于肥料品种的介绍和施用的书籍颇多,近年来,编者先后主持编写了《无公害蔬菜科学施肥问答》《农民科学施肥必读》《有机蔬菜科学用药与施肥技术》《新编肥料使用技术手册》《有机蔬菜科学用药与施肥技术(第二版)》《新编肥料使用技术手册(第二版)》等涉及肥料方面的读本,各有侧重。

湖南省蔬菜协会会长曹建安先生经常与省内一些蔬菜合作社打交道,针对合作社对蔬菜技术的要求,多次与编者交流,农民亟需一本介绍目前常用的肥料品种的简明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资料。

鉴于农民在肥料应用方面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乱象,编者在与农民交流的过程中,认为很有必要编写一本简明的肥料使用手册,指导农民在施用肥料前,快速、简易、科学地掌握肥料的使用知识,了解常用及新型肥料的性质、质量标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王迪轩2018年5月第一章 肥料基本知识第一节 肥料的概念及分类一、肥料的概念

以提供植物(作物)养分为其主要功能的物料,称为肥料。肥料为植物(作物)提供养分,具有提高产品品质、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能等作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二、肥料的分类

肥料的品种日益繁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常见的肥料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化学成分

① 有机肥料 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作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如饼肥、人粪肥、禽畜粪便、秸秆等沤堆肥、绿肥等农家肥料和腐植酸肥料等。

② 化学肥料 标明养分为无机盐或酰胺形态的肥料,由物理和(或)化学方法合成。如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过磷酸钙、磷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镁、硫酸锰、硼砂、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和钼酸铵等。

③ 有机-化学复混(合)肥料 来源于标明养分的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产品,由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混合或化合制成。2.按营养元素成分含量

① 单质肥料 在肥料养分中,仅具有一种养分元素标明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等的统称。如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钾等单质肥料;硫酸铜、硼砂、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和钼酸铵等微量元素单质肥料。

② 复混肥料 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有2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合肥料与混合肥料的总称。如各种复混(合)肥料。

③ 复合肥料 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有2种养分标明量的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

④ 混合肥料 将2种或3种氮、磷、钾单质肥料,或用复合肥料与氮、磷、钾单质肥料中的1~2种,也可配适量的中微量元素,经过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取的肥料。可分为粒状混合肥料、粉状混合肥料和掺混肥料。如各种专用复混肥料。

⑤ 配方肥料 利用测土配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需要、土壤养分含量及供肥特点,以各种单质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有针对性地添加适量中微量元素或特定有机肥料等,采用掺混或造粒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地域性的专用肥料。3.按肥效的持续时间

① 速效肥料 养分易被植物(作物)吸收利用,即肥效快的肥料,但肥效较短,后劲较差。如尿素、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和农用硝酸钾等。

② 长效(缓效)肥料 施入土壤后,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或作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包括缓溶性肥料、缓释肥料。

缓溶性肥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降低肥料的溶解度,以达到长效的目的。如尿甲醛、尿乙醛和聚磷酸盐等。

缓释性肥料是在水溶性颗粒肥料外面包上一层半透明或难溶性膜,使养分通过这一层膜缓慢释放出来,以达到长效的目的。如硫包衣尿素、沸石包裹尿素等。4.按肥料的物理状态

① 固体肥料 呈固体状态的粒状、粉状肥料。如尿素、硫酸铵、氯化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铵、硫酸钾、氯化铵、硼砂、硫酸锌和硫酸锰等。

② 液体肥料 悬浮肥料、溶液肥料和液氨肥料的总称。如液氮、氨水、叶面肥料、液体单质化肥或液状复合肥、聚磷酸铵悬浮液肥等。

③ 气体肥料 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的肥料。如二氧化碳。5.按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

① 大量元素肥料 利用含大量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如氮肥、磷肥和钾肥。

② 中量元素肥料 利用含中量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有镁肥、钙肥和硫肥。

③ 微量元素肥料 利用含微量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有硼肥、锌肥、锰肥、钼肥、铁肥和铜肥等。

④ 有益营养元素肥料 利用含有益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有硅肥、稀土肥料等。6.按肥料的化学性质

① 碱性肥料 化学性质呈碱性的肥料。如碳酸氢铵、钙镁磷肥、氨水和液氨等。

② 酸性肥料 化学性质呈酸性的肥料。如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硝酸磷肥、硫酸锌、硫酸锰和硫酸铜等。

③ 中性肥料 化学性质呈中性或接近中性的肥料。如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和尿素等。7.按反应的性质

① 生理碱性肥料 养分经作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生长介质酸度降低的肥料。如硝酸钠、磷酸氢钙和钙镁磷肥等。

② 生理酸性肥料 养分经作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生长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如氯化铵、硫酸铵和硫酸钾等。

③ 生理中性肥料 养分经作物吸收利用后,无残留部分或残留部分基本不改变生长介质酸度的肥料。如硝酸钙、尿素和碳酸氢铵等。第二节 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包括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和施肥深度三个方面,三者相互配合,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养分的充分供应。一、施肥时期1.基肥

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施用的肥料称基肥。一般也可以叫底肥(尤其是一年生作物)。基肥的主要作用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并能较长时间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一般基肥的施用量较大,约占总用肥量的一半以上。作基肥施用的肥料大多是迟效性的肥料,如厩肥、堆肥、家畜粪等是最常用的基肥。化学肥料中的磷肥和钾肥,易被土壤吸收固定,肥效较长,一般也可作基肥施用,如沉淀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等。可用几种肥料,如有机肥料和氮肥、磷肥、钾肥同时施用,也可与机械作业结合进行,施肥的效率高,肥料能施得深。对多年生作物,一般把秋、冬季施作的肥料称作基肥。化肥中,磷肥和大部分钾肥主要作基肥施用,对生长期短的作物,也可把较多氮肥用作基肥。

基肥的施用原则主要有:

① 结合深耕施肥 把缓效肥料施于土壤耕层的中下部,土壤耕层的上部施用速效肥料,做到分层施肥,缓效与速效肥料结合,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对挥发性氮肥应深耕施用,磷肥、钾肥要深施、条施或穴施,可提高氮肥利用率20%左右,提高磷肥、钾肥利用率8%左右。

② 集中施用 施肥应尽量集中条施或穴施在播种行内,以提高肥效。

③ 多种肥料混合施用 按照各种作物的营养特性和土壤供肥特点,推广多种肥料混合施用,调整肥料中的养分比例,以相互促进,提高肥效。

一般来说,复合肥作为底肥施用,较其他肥料单独施用或混合施用有一定的优势。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养分比例灵活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

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土壤缺素的现象开始表现出来,农民开始更多地选用复合肥,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复合肥浓度差异较大,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目前,多数复合肥都是按照某一区域土壤类型平均养分和大宗农作物需肥比例配置而成。应因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选择使用经济、高效的复合肥。

复合肥浓度较高,要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否则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播种时,穴施、条施复合肥要与种子相距5~10cm,切忌直接与种子同穴施,造成肥害。复合肥原料配比不同,应注意养分成分的使用范围。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防贪青徒长。

复合肥仍然不能完全取代有机肥料,应该尽可能地增加腐熟有机肥料的施用量。复合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料和养分的利用率。有机肥料的施用,不仅可以改良土壤,活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更能节省能源,减轻环境的污染,达到绿色食品生产的需求。

④ 加入适量的化学肥料,大中微量元素都要有。为了保证基肥能够充足地供应作物整个生育期生长的营养,基肥中常采取有机肥混加化学肥料的方法。通常把所需的磷肥的100%、钾肥的20%~50%、氮肥的30%~50%混入有机肥中一并施入。化肥的用量要根据所使用有机肥的质量和数量做相应的调整。同时,中微量元素不可缺少。由于地域不同,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一样,应及时进行测土了解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的丰缺情况。

通常情况下,基肥中需要施入的微量元素肥料为钙肥、硼肥以及铁锌肥料等。在施用中微肥的时候需要注意,要购买使用有效的肥料产品。

⑤ 此外,在基肥中混加适量的生物菌肥是基肥施用的趋势,在土壤中就是依靠微生物来达到有机肥的分解和各种养分的转化。基肥中混加生物菌肥一方面可更好地改良土壤,提高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另一方面生物菌肥可起到以菌抑菌、预防根部病害以及重茬危害的效果,减少了因根部问题带来的农药投入。有条件的可适当添加杀虫剂,因为粪肥类型的有机肥未腐熟时会存在大量的蝇蛆、鸡虱子等,可通过腐熟产生的高温及杀虫剂来达到净化的目的。2.种肥

种肥是与作物种子播种或幼苗定植时一起施用的肥料。施种肥可以节约肥料、提高肥效,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尤其是土壤贫瘠和作物苗期低温、潮湿、养分转化慢的区域,苗期作物幼根吸收力弱,影响根系生长和作物前期的营养生长。种肥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供给幼苗养分特别是满足植物营养临界期时养分的需要;另一方面,腐熟的有机肥料作种肥还可以改善种子床和苗床物理性状。由于肥料直接施于种子附近,要严格控制用量和选择肥料品种,以免引起烧种、烂种,造成缺苗断垄。

种肥的施用方式有多种,如拌种、浸种、条施、穴施或蘸根。蘸根是对水稻等作物在幼苗移栽时,把肥料稀释成一定浓度(一般是0.01%~0.1%),把作物的根部往肥液中蘸一下即插栽,成活率高、操作方便、效果良好。另外一种方式是在播种前将种子包上一层含有肥料的包衣,如包在玉米种子或紫云英种子上,也称种子球化,能起到较好的种肥作用。

在采用机械播种时,混施种肥最方便,但混施的肥料只限于腐熟的有机肥料和缓效肥料,一般可施于播种行、播种穴或定植穴中,即种子或幼苗根系附近;也可在作物种子播种时将肥料与泥土等混合盖于种子上,俗称盖籽肥。用作种肥的肥料,以易于被作物幼根系吸收,又不影响幼根和幼苗生长为原则。因此,要求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化肥要求速效,但养分含量不宜太高,酸碱度要适宜,在土壤溶液中的解离度不能过大或盐度倍数不能过高,以防在种子周围土壤水分不足时与种子争水,形成浓度障碍,影响种子发芽或幼苗生长。

氮肥中以硫酸铵作种肥为好,不宜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硝酸铵等,如需用尿素作种肥,必须选用优质尿素,用量不能过大,每亩2~3kg,最好采用条施,先施种肥后播种,尽量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

磷肥中可用已中和游离的氨化普钙、钙镁磷肥作种肥,每亩5~10kg,可以拌种施用,若用过磷酸钙,则必须选优质特级品,每亩10~15kg,不能接触种子。也可用10%的草木灰与过磷酸钙混合中和酸性,最佳方法是与优质过筛的农家肥混合施用。

钾肥中可用硫酸钾,每亩用量为1.5~2.5kg,不能与种子接触,以免烧幼苗。不能用氯化钾、硝酸钾。

其他品种的化肥,只有在严格控制用量并与泥土等掺和后才可用。微量元素肥料也可同时掺入,但数量应该严格控制。

种肥的用量一般很少,氮肥、磷肥、钾肥施入量一般为每亩3~5kg,有机肥料最好能腐熟过筛,一般在种子重量的2倍左右。3.追肥

作物生长期间所施的肥料统称追肥。追肥是相对基肥来说的,是指在播种或移栽作物之后,在某些特定的生育期施肥,供应作物该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以促进营养生长或生殖生长,使作物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

追肥施用的特点是比较灵活,要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元素缺乏症,对症追肥。

作物的生长期越长,植株越高大,追肥的必要性越大。追肥一般用速效性化肥,有时也配施一些腐熟有机肥料。用氮肥作追肥时,应尽量用化学性质稳定的氮肥,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钾肥一般不作追肥用。

追肥的时间由各种作物的生育期决定,如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番茄等的开花期、坐果期等。由于同一作物的全生育期中,可以追肥几次,因此具体的追肥常以作物的生育时期命名,如水稻、小麦有分蘖肥、拔节肥、穗肥等,对结果的作物有开花肥、坐果肥等。

施追肥时植株根系已初步发育形成,不宜用机械追肥,以免伤根。施肥深度不宜太深,不宜贴在作物茎基部施肥。一般旱地追肥采用条施或穴施,施肥深度为5~15cm,与植株茎基部相距10~15cm。水田撒施,应及时灌适量水覆盖,或直接结合中耕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追肥也可采取喷灌、滴灌等方式。二、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就是将肥料施于土壤中的途径与方式。科学施肥的基本要求是,尽量施于作物根系易于吸收的土层,提高作物对化肥的利用率;选择适当的位置与方式,以减少肥料的固定、挥发和淋失。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耕作方式、肥料用量和性质,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目前常用的施肥方法中,基肥有全层施肥法、分层施肥法、撒施法、条施法和穴施法等;追肥有撒施法、条施法、穴施法、环施法、冲施法和喷施法等;种肥有拌种法、浸种法、蘸秧根法和盖种肥法等。最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撒施、条施、穴施、轮施和放射状施肥。1.撒施

撒施是将肥料用人工或机械均匀撒施于田面,然后把肥料翻耕入土的方法,属表土施肥,主要满足作物苗期根系分布浅时的需要。一般未栽种作物的农田施用基肥时,或大田密植的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施用追肥时,常用此法。

有机肥料和化肥均可采用撒施。撒施结合土壤耕作措施,如耕耙作业,将肥料施于耕地前或耕地后耙地前,均可增加土壤与化肥的均匀度,实现土肥相融,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和早期吸收。

撒施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土壤各部位都有养分被作物吸收;缺点是肥料利用率不高,因为肥料不能全部被作物利用,同时肥育了杂草,水溶性磷肥与土壤过多接触,容易被固定而降低肥效,肥料用量大。在土壤水分不足、地面干燥或作物种植密度稀,又无其他措施使肥料与土壤混合时,撒施的肥料易于被雨水或灌溉水冲走,易挥发,也易于被地表杂草幼苗吸收,增加了肥料的损失,降低了肥效。2.条施

开沟将肥料成条地施用于作物行间或行内土壤后覆土的方法称为条施。一般基肥和追肥可采用条施的方法,条施可用机械或手工进行。对多数作物条施须事先在作物行间开好施肥沟,深5~10cm,施肥后覆土;但在土面充分湿润或作物种植行有明显土垄分隔时,也可事先不开沟,而将肥料成条施用于土面,然后覆土。

条施比撒施肥料集中,有利于将肥料施到作物根系层,并可与灌溉措施相结合,更易达到深施的目的,因此,肥效常比较高。成行或单株种植的作物如棉花、玉米、茶叶、烟草、红薯等,一般都采用开沟条施。但若只能在作物种植行实行单面条施,在施肥后的短期内,作物根系及地上部可能出现向施肥的一侧偏长的现象。对此,农民创造了一种连续在两株作物间开短斜沟的施肥法,将肥料施于斜沟中覆土,使条沟的两端各伸向两株作物的两个侧面(一株左面,一株右面),则相邻两条短斜沟,即可照顾到一株作物的两面,这样可避免单边施肥。

有机肥和化肥都可采用条施。在多数条件下,条施肥料都需开沟后施入沟中并覆土,有利于提高肥效。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条施肥料常可结合灌水后覆土。3.穴施

在作物预定种植的位置或种植穴中,或在苗期按株或在两株间开穴施肥称穴施。穴深5~10cm,施后覆土。

穴施是一种比条施更能使肥料集中的施用方法。对单株种植的作物,若施肥量较小并且必须计株分配肥料或需与灌水相结合、又要节约用水时,一般都采用穴施。穴施也是一些直播作物将肥料与种子一起放入播种穴(种肥)的好办法。

有机肥料和化肥都可以采用穴施。为了避免穴内浓度较高的肥料伤害作物根系,采用穴施的有机肥料必须预先充分腐熟,化肥需适量,施肥穴的位置应注意与作物根系保持适当的距离。施肥后覆土前尽量结合灌水,化肥施用效果会更好。4.轮施和放射状施

轮施和放射状施是以作物主茎为圆心,将肥料呈轮状或放射状施用。一般这种方法用于多年生木本作物,尤其是果树。这些作物的种植密度稀,株间距离远,单株的根系分布与树冠面积大,而主要吸收根系呈轮状集中地分布在周边,如果采用条施、撒施或穴施的施肥方法,很难使肥料与作物根系充分接触,肥料利用率不高。

轮施的基本方法为以树干为圆心,沿地上部树冠边际内(滴水线)对应的田面开挖轮状施肥沟,施肥后覆土。沟一般挖在边线与圆心的中间或靠近边线的部位,可围绕圆心挖成连续的圆形沟,也可间断地以圆心为中心挖成对称的2~4条一定长度的月牙形沟。施肥沟的深度随树龄和根系分布深度而异,一般以施至吸收根系附近又能减少对根的伤害为宜。施肥沟一般比大田条施时宽。在秋、冬季对果树使用大量有机肥料时,也可结合耕地松土在树冠下圆形面积内普施肥料,施肥量可稍大。

果树的施肥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放射沟施肥 以树干为圆心,等距离挖6~8条放射状沟,深50cm左右(沙地可适当浅挖,以30~40cm为宜),且要求内浅外深,沟长与沟深因树龄、树冠大小与肥料种类而定,一般以树冠外围为中心,内外各1/2,然后将肥料施入,并注意冠外多施、冠内少施。翌年以同样的方法,调换施肥位置。如此也能达到全园施肥的目的。

② 条沟施肥 在果树行间、树冠滴水线内外,挖宽20~30cm、深约30cm的条状沟,将肥料施入,也可结合深翻进行,每年更换位置。此法适宜于宽行密株栽植的果园采用,便于机械化操作。

③ 环状施肥 又叫轮状施肥,于树冠外围20~30cm处挖一条宽50cm、深50cm的环状沟,将肥料施入即可。此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用肥等优点,适于幼龄树使用;但挖沟时易切断水平根,且施肥范围较小,易使根系上浮而分布于表土层。

④ 全园施肥 只适用于成龄园。具体方法是将肥料均匀地撒布于全园,之后翻入土中。密植园可采用全园施肥,但因施入深度不够,同时根系又具有向肥性,常会造成根系上浮,降低根系的抗逆性和树体的抗旱耐涝能力。幼树期根系尚未布满全园,如进行全园施肥,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所以不宜采用。5.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又称叶面施肥,是将水溶性肥料或生物性物质的低浓度溶液喷洒在生长中的作物叶片上的一种施肥方法。可溶性物质通过叶片角质膜经外质连丝到达表皮细胞原生质膜而进入植物体内,用以补充作物生育期中对某些营养元素的特殊需要或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

作物生长后期,当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时或难以进行土壤追肥时,根外追肥能及时补充植物养分。根外追肥能避免肥料土施后土壤对某些养分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时矫正作物缺素症。在作物生育盛期当体内代谢过程增强时,根外追肥能提高作物的总体机能。根外追肥可以与病虫害防治或化学除草相结合,药、肥混用,但要注意不产生沉淀时才能混用,否则会影响肥效或药效。

并不是所有化肥都适用于叶面喷施,不能作叶面喷施的化肥有:不溶于水的化肥,如钙镁磷肥、氧化锌、锰矿渣等;具有挥发性氮的化肥,如氨水、碳酸氢铵以及磷酸二铵等;含有毒物质的化肥,如氰氨化钙、含三氯乙醛的磷肥等。此外,对氯敏感的作物不要用含氯化肥叶面喷施,以免引起氯的为害。

根外追肥用量少、肥效快,是一种辅助性的施肥措施。对氮、磷、钾大量元素来说,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力弱,可以及时补充养分吸收的不足。对微量元素根外追肥更有意义。但是要注意,根外追肥并不能替代土壤施肥。施用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特别是气候、风速和溶液持留在叶面上的时间。因此,根外追肥应在天气晴朗、无风的下午或傍晚进行。6.冲施

冲施是指把固体的速效化肥溶于水中并以水代肥的施肥方式,又称肥水灌溉或肥灌。冲施肥常用水溶性化肥,主要是氮肥和钾肥,二者的水溶性强,通过肥水结合,让可溶性的氮钾养分渗入到土壤中,再被作物根系吸收。漫灌、沟灌、滴灌、喷灌和地下浸润灌溉,均可掺入肥料,即用低浓度的营养液灌溉,但以喷灌施肥(雾滴营养液施肥)和滴灌(液滴灌根施肥)最为普遍。

喷灌是水通过水泵将水流喷洒于田中。其优点有:可以较方便地施肥和灌水;可以在有较大坡度的地区进行,但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喷灌装置不会严重压实土壤;在追肥条件下,即使喷洒在叶子上,由于浓度很稀,也不会灼伤作物,但在风速较大或喷灌出现故障时,存在肥料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喷灌施肥可节省氮肥20%左右。

滴灌是在低压情况下,把灌溉水通过等距离细管和滴头输送到根际土壤中,通过控制滴头数量和流速来控制用水量。滴灌施肥可节省氮肥40%~60%。

冲施肥主要是在蔬菜生长的旺盛季节追肥用的,广泛用于大棚和露地蔬菜上。由于冲施肥的肥效来得快,一般冲后2~5d就可见效,反映在叶色和株高上变化明显。冲施肥单次的养分量一定要规范。在高产蔬菜种植中,每次的纯氮用量应控制在每亩2~4kg,尤其是硝态氮素要控制在每亩2~3kg以下,有限次数的钾肥用量(氧化钾)一般在每亩2~4kg。否则,养分损失大,降低了利用率,又造成水质污染。全生育期的冲施肥一般以2次为宜。

冲施肥的时期是在作物大量生长期。例如,果菜类在盛果期,采摘瓜果后冲施;大白菜在包心期。在秋菜的种植中,以气温下降、土壤矿化作用下降,而蔬菜作物又是大量生长期为宜。对灌水量进行控制,畦灌方式下防止大水漫灌,渠灌时沟深与水量要适宜,防止溶于水中的养分随水流失。7.拌种

将少数的肥料与种子均匀拌和或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与种子均匀拌和后一起播入土壤的一种施肥方法。拌种肥料用量都较少,拌种时,肥料和种子应该都是干的,随拌随播,增产效果好。8.浸种

用某些肥料做成稀溶液,将种子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稍晾干后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发芽出苗比较整齐健壮,抗逆性增强,有利于作物增产。但要严格掌握溶液浓度、浸泡时间,以免对种子造成不良影响。9.蘸秧根

在作物秧苗栽插时,蘸上一定的肥料,随蘸随栽,效果良好。移栽植物如水稻等,将磷肥或微生物菌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悬浊液,浸蘸秧根,然后定植。栽甘薯秧时蘸草木灰,可收到省肥增效的结果。10.盖种

开沟播种后,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盖在种子上面的施肥方法,具有供给幼苗养分、保墒和保温作用。在作物套种或穴播时,可采用此法。三、施肥深度

不同作物根系发育程度不同,即使同一作物不同生长期,根系在土层中分布的深度也不相同。合理施肥应该把肥料大部分施在根系密集的层次,施在根系活力最强的部位,这样有利于作物的吸收。施肥深度直接决定肥料在土壤中的位置,进而决定着肥料与不断伸展的作物根系的相互关系。只有把肥料施到作物的“嘴边”(根系吸收层),才能充分发挥其肥效。但在生产实践中,不少人却往往忽视对施肥位置的考虑和合理安排。1.表面施肥

表面施肥是将肥料撒施于土面的方法。肥料在土壤中分布浅,一般只在耕作层上部的几厘米,主要满足作物苗期、根系分布浅时的需要。肥料施于表面易被雨水或灌溉水冲走,易挥发,也易被土面新发芽的杂草幼苗所吸收。因此,除密植作物的后期难以进行机械和人工施肥时撒施表面,不论有机肥料和化肥都提倡深施。2.全耕层施肥

全耕层施肥是将肥料与耕作层土壤混合的施肥方法,深0~10cm,也有深至15cm左右的。利用机械耕耙作业进行全耕层施肥最为方便,一般在完成耕地作业后,将肥料撒施在耕翻过的土面上,然后用旋耕机或耙进行碎土整地作业,使肥料混合进入耕作层土壤中。采用人工施肥时,需在施肥的田间不断捣翻土壤,以便肥料混合于耕作层中,比较费工。这种施肥方法的主要好处是肥料能均匀分布于耕作层中,有利于在一段时间内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吸收,使作物的长势均匀。但采用这一方法每次所需的肥料量较多,如果肥料较少,难以达到均匀施肥。

如在耕地作业前在较平实的田面施肥,然后进行耕地,则大部分肥料将随土块耕翻时被翻入耕作层底部,肥效较长,但在作物生长的早期供肥稍差。3.分层施肥

为了兼顾作物生长的早期和晚期需肥,又能减少施肥次数,可在作物种植前实行对不同土层的分层施肥。最常见的是双层施肥,即把施肥总量中一定比例的肥料(如60%),利用机械耕翻或人工将其翻施入耕作层下部,为下层肥,深10~20cm,然后将其余部分肥料再施于翻转的土面上,在耙地碎土时混入耕作层上部土层中(上层肥),深0~10cm。作物生长的早期,主要利用分布在上部的肥料,晚期可充分利用下部的肥料。实施这种方法,一次施肥量可较大,施肥次数少,肥效高。对应用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物,尽量不破膜追肥,尤其适宜这种方法。第三节 施肥注意事项一、农业生产中的不合理施肥现象1.过量施肥

农民在施肥中常常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不仅造成肥料流失浪费,污染环境,甚至会使作物抵抗力下降、产生毒害等副作用。如过量施氮肥,会导致作物恋青晚熟,抵抗力下降,易倒伏,易发生病害;易引起氨挥发,遇空气中的雾滴形成碱性小水珠,灼伤作物,在叶片上产生斑点。如过量施用硫肥,会影响作物生长,对作物产生毒害。

过量施肥还会妨碍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例如,施氮过量会引起缺钙;硝态氮过多会引起作物缺钼失绿;钾过多会降低钙、镁、硼的有效性;磷过多会降低钙、锌、硼的有效性。

过量施肥还会影响农产品品质,浪费资源,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威胁生态平衡和人类身体健康。如过量施用氮肥和磷肥,会使氮、磷养分进入水体,导致水中藻类等水生物过量繁殖,当藻类等水生物死亡后,其有机物的分解使水体中溶解氧大量被消耗,水体呈现缺氧状态,使水质恶化,造成鱼、虾死亡等严重后果。2.施肥时期不当

作物施肥应该把握好几个关键时期,如在作物生长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作物在生长转型期和生长旺盛期,如果肥料供应不足,则生长受到限制,会造成减产。许多农民盲目施肥,甚至采取“一炮轰”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施足基肥,并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适时追肥。3.施肥方法不当

① 施肥浅或表施 有些肥料易挥发、流失,或难以到达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应注意深施或全层施肥,一般肥料施于种子或植株侧下方的15~25cm处。

② 土壤水分不足,局部肥料浓度过高 一次性施用化肥过多或施肥后土壤水分不足,不及时浇水,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作物根系吸水困难,导致植株萎蔫,甚至枯死。含氮高的肥料易烧苗,要注意浇水和施肥深度。

③ 肥料品种选择不当 如“忌氯作物”施用含氯肥料,或过量施用含氯肥料。对叶(茎)蔬菜过多施用氯化钾等,不但造成蔬菜不鲜嫩、纤维多,而且使蔬菜味道变苦,口感差,效益低。在酸性土壤过量施用硫酸铵等酸性肥料,会造成土壤板结。或者在喜酸性土壤的作物上施用碱性肥料等,均不利于作物生长。

④ 肥料施用方法不当 有人将鲜人粪尿不发酵就直接施用于蔬菜。新鲜的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毒素和寄生虫卵,如果未经腐熟而直接施用,会污染蔬菜,传染疾病,需要高温堆沤发酵或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施用。还有人将不能混用的肥料混用,如将人畜粪尿和草木灰混用等。二、肥害产生的原因与补救措施1.作物肥害的根源及对策

肥害是指农作物施肥方法不当或施肥量过多,导致作物贪青、徒长、晚熟、抗性减弱、易倒伏、病虫害加重或烧苗、萎蔫造成减产甚至整株死亡的现象。(1)产生肥害的主要原因

① 失水 如一次施用化肥过多或施肥后土壤水分不足,引起土壤肥料溶液浓度过大,使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造成作物失水,出现萎蔫,影响正常发育以至其死亡。

② 烧伤 有的化肥,如碳酸氢铵,在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施用,容易产生大量氨气,烧伤作物叶片和根系,轻者下部叶尖发黄,重者全株枯死。

③ 毒害 过多施肥,也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导致发育不良而减产。此外,有些化肥,如石灰氮,如果直接施用,会在土壤内转化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毒害作物根系,引起作物受害,甚至死亡。(2)避免肥害的措施 测土配方施肥和正确的施肥方法是避免肥害的关键。生产中一般采取重基肥、轻追肥,追肥的一次用量不能过多,并要注意施用方法,防止伤苗。切勿随便加大施肥用量。

产生肥害后,应及时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如麦类施氮肥过多,麦苗会出现黄脚叶多、小分蘖多等现象,可通过增施磷、钾肥的方法补救,具体方法是:每亩用过磷酸钙1kg对水50kg,浸泡24h后,取澄清液于晴天下午均匀喷施叶面,同时每亩撒施草木灰50~100kg。此外,在拔节之前,可按浓度要求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抑制麦苗茎秆生长,促进根系发育,能有效地缓解或减轻肥害。2.冬季大棚蔬菜肥害的原因及对策

大棚内氨气浓度过大时,会造成氨气中毒现象,氨气中毒危害分外伤型和内伤型两种。外伤型危害主要是危害幼苗叶片,叶缘组织先变褐色,后变白色,叶片四周出现水渍状斑点,严重时枯死。内伤型危害一般是一次施用了大量的铵态氮肥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蔬菜吸收养分受阻,细胞渗透阻力增大,严重的还会出现反渗透现象,根系失水变褐,叶变黄。(1)产生肥害的主要原因 一是施用过量的铵态氮肥;二是施用未充分发酵腐熟的粪及豆饼等有机肥;三是棚内撒施尿素或碳酸氢铵;四是土壤干燥;五是通风不及时。

肥害虽然不是病,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当,1~2d内蔬菜就会全棚覆灭。(2)避免肥害的措施 及时浇水,土壤不可太干,要保持湿润状态。有些菜农为控制苗期徒长,控水控过了头,极易发生氨气中毒。苗期结合浇水可喷助壮素进行管理。不可在棚内撒施化肥,要深施盖土,并且要施后浇水。施用的有机肥要经过充分腐熟后再施用。不要过量施用铵态氮肥和硝酸铵肥料,施肥要少量多次。在保证幼苗温度的条件下,尽量通风换气,减少棚内氨气。3.高温天气肥害的原因及对策(1)产生肥害的原因 温度超过30℃时,由于土壤水分蒸发快,即使肥料浓度很小,由于水分减少,再加上植物蒸腾作用旺盛,相当于提高了土壤中肥料的浓度。土壤中肥料浓度太大,就会导致肥害。(2)避免肥害的措施 在高温天气追肥,一定要慎重,如果气温太高,在35℃以上时,无论植物处于什么样的状况,都不要追肥。三、肥料适宜混用和不宜混用的情形

肥料在施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混配,但应清楚哪些肥料能混施,哪些不能混施。1.适宜混用的情形(1)化肥与农家肥的混用方法

① 施肥时间 农家肥见效慢,宜早施,一般在播前一次性施底肥;而化肥用量少,见效快,一般应在作物吸收营养高峰前7d左右施入。

② 施用方法 农家肥要结合深耕施入土壤耕层,或结合起垄扣入垄底。与农家肥搭配的氮素化肥,30%作底肥,70%作追肥,磷肥和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③ 施用数量 化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其用量可根据作物和土壤肥力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在瘠薄的地上种玉米,每亩可施农家肥4000kg、尿素24kg、磷肥13kg,或施总养分15-15-15的复合肥13kg;中等肥力土壤可施农家肥3000kg、尿素20kg,或施总养分15-15-15的复合肥12kg;高肥力土壤可施农家肥2500kg、尿素15kg。尿素在追肥时使用效果更佳,复合肥以底肥为佳。(2)化肥与化肥之间宜混用的情形

① 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能使作物在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同时还可中和过磷酸钙中一部分游离酸,消除其危害。但应注意,两者混合比例要适当,pH保持在微酸性至中性,不可呈碱性,否则过磷酸钙中的水溶性磷在碱性环境中易转化为难溶性磷,从而降低肥效。

② 硝酸铵和氯化钾混合后的生成物中,有一部分为氯化铵和硝酸钾,它们比硝酸铵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质,潮解性较小,易于施用,但混合后不宜久放。

③ 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钾,可与碳酸氢铵、氨水混合,但要立即使用。

④ 硝酸铵、尿素可与硫酸铵、氯化铵混合,但要立即使用。

⑤ 尿素与氯化钾或过磷酸钙混合,可加入少量厩肥或干泥炭(每500kg肥料中加入50kg),随混随用。

⑥ 过磷酸钙和硝酸铵要随混随施,或先用10%~20%的磷矿粉或5%的草木灰中和过磷酸钙中的游离酸,然后混合施用。重过磷酸钙可与硝酸铵混合,但要立即施用。

⑦ 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人粪尿、堆肥、厩肥可与尿素混合,但要立即使用。

⑧ 磷矿粉或钙镁磷肥与厩肥、堆肥、绿肥等混合沤制,有促进磷肥肥效的作用。因有机肥料堆沤中产生的有机酸,可使难溶解性磷肥转化为易溶态。

⑨ 磷矿粉、骨粉可与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混合,但要立即使用。(3)化肥与农药混用的情形 化学肥料与农药混配使用,既能提供作物养分,又能防病、治虫、除草,是近年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可提高药效,如在2,4-滴钠盐中加入0.3~0.4kg尿素,可显著提高杀草效果,这是由于加入化肥后,可促进对2,4-滴的吸收,从而提高杀草效果;提高肥效,如扑草净和氮肥混用可提高氮肥效果;为提高工效,在早稻第一次追施氮素化肥时,拌入除草剂异丙·苄·甲黄隆(伏草星),既能供肥,又能除草。尽管肥料与农药混合使用有许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肥料与农药都能混合使用的,能否混用有两个原则:一是不降低肥效和药效,如铵态氮肥或水溶性磷肥不能与波尔多液等碱性农药混合,否则会降低肥料的有效成分;二是混合后对作物无害,通常高度选择性的除草剂,如苯氧酸类除草剂与化肥混用时,不仅不产生对作物的危害,而且能提高除草效果。综观各地试验,下述肥料与农药可以混配。

① 除草剂2甲4氯、氟乐灵、苄嘧磺隆、异丙·苄·甲黄隆、丁草胺等可以与尿素或复混肥混用。

② 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等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如除虫菊、茶枯等与肥料混合作基肥兼治地下害虫,防治小象甲、蛴螬、蝼蛄等,每亩用茶枯15~20kg,磨粉,加水沤浸7d,加草木灰50kg拌和,在蔬菜播种或定植前做基肥施用,防治地下害虫效果良好。除虫脲、定虫隆、灭幼脲、噻嗪酮等低毒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配制成水溶液,可与0.5%过磷酸钙、0.2%硝酸铵或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后,在蔬菜上喷施,兼有杀虫和根外追肥的双重效果。福美双、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等可用于种子和土壤消毒处理,可与肥料、土壤拌匀作育苗营养土。氢氧化铜、乙烯菌核利等杀菌剂可与0.2%的尿素混合喷施,兼有杀菌增氮的效果。

③ 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三十烷醇、复硝酚钠(爱多收)可以与尿素、磷酸二氢钾、硼酸混合喷施。增产灵、ABT生根粉等可与尿素等化肥混用喷施或浸根。

肥料与农药混用时,一定要讲究混用方法。如果化肥和农药都是固体的,并且都施入土壤,可以将二者直接拌在一起,撒施于地表,而后翻耕入土。如果药剂为可湿性粉剂,可先用少量水把肥料表面喷湿,然后加药粉充分拌匀。如果药剂为乳油型或水剂型,可直接倒在肥料上混拌,如太湿可加入少量干细土。如需进行叶面喷施,可将乳油、水剂或可湿性粉剂农药与化肥配成溶液后施用。2.不宜混用的情形(1)肥料之间不宜混施的情形

① 铵态氮肥或粪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否则易引起氮素挥发损失。因此,凡含有铵态氮的肥料如碳酸氢铵、氯化铵等化学氮肥及腐熟的有机肥,都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为了中和硫酸铵、氯化铵的生理酸性,可配合施用适量的碱性肥料,但必须分别施用。

② 硝态氮肥不宜和有机肥,特别是未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因为有机肥中的五碳糖是硝酸还原细菌的最适养料,会促使硝酸还原。硝酸铵不能与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石灰、草木灰混合。

③ 酰胺态氮肥尿素不能与氰氨化钙、钙镁磷肥、氯化钾、石灰、草木灰混合;氰氨化钙不能与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人粪尿、堆肥、厩肥混合。

④ 速效磷肥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不能与钙镁磷肥、石灰、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否则会使可溶性磷酸变成弱溶性或难溶性磷酸,降低磷的有效性。但为了中和过磷酸钙中的游离酸,施用前混合少量的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是可以的。

⑤ 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骨粉等也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用。因为难溶性磷肥要靠土壤中的酸及根系分泌的酸溶解,若与碱性肥料混合,则作物更难吸收。但强酸性土壤可配合施用适量石灰,以调节土壤酸度,促进作物生长,提高肥效。

⑥ 化学肥料不能与细菌性肥料混用,因为化学肥料有较强的腐蚀性、挥发性和吸水性,若与细菌性肥料混合施用,会杀伤或抑制活菌体,使细菌性肥料失效、挥发,降低肥效。(2)肥料和农药之间不宜混施的情形

① 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等不能与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或过磷酸钙混合,否则易产生氨挥发或产生沉淀,从而降低肥效。

② 碱性肥料如氨水、石灰、草木灰不能与敌百虫、乐果、速灭威、硫菌灵、井冈霉素、多菌灵、叶蝉散等农药混合使用,因为多数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分解失效。

③ 化肥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合,因为化肥挥发性、腐蚀性强,若与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等混用,易杀死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

④ 含砷的农药不能与钾盐、钠盐等混合使用,例如砷酸钙、砷酸铝等若与钾盐、钠盐混合,则会产生可溶性砷,从而发生药害。在所有的肥药混合使用中,以化肥与除草剂混合最多,杀虫剂次之,而杀菌剂较少。第二章 大量元素肥料使用技术碳酸氢铵(ammonium bicarbonate)

碳酸氢铵,又名重碳酸铵、碳铵、面肥和气肥等。氮素形态是铵离子(NH),属于铵态氮肥。含氮量为17%左右,是氮肥中含氮量最低的化肥。碳酸氢铵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NH、3HO、CO)都是作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22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碳酸氢铵解离出的铵离子较其他氮肥解离的铵更易被土粒吸持,当其施入土后就不易随下渗水淋失,淋失量仅及其他氮肥的1/10~1/3,施用后的挥发量并不比其他氮肥高。

分子式和分子量 NHHCO,79.0643

质量标准 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 3559—2001(适用于由氨水吸收二氧化碳所制得的碳酸氢铵)。

施用方法 碳酸氢铵施用时应注意掌握不离土、不离水的施肥原则。把碳酸氢铵深施覆土,使其不离开水土,这样有利于土粒对肥料铵的吸附保持,持久不断地对作物供肥。深施的方法包括作基肥铺底深施、全层深施、分层深施,也可作追肥沟施和穴施。其中,结合耕耙作业将碳酸氢铵作基肥深施,较方便而省工,肥效较高而稳定。(1)旱地基肥 每亩用碳酸氢铵30~50kg,占全生育期氮素总用量的50%~60%。旱地作物如小麦和玉米的基肥,可结合拖拉机和畜力耕地进行,将碳酸氢铵均匀地撒在地面,随即翻耕入土,做到随撒随翻,耙细盖严;或在耕地时撒入犁沟内,一面施,一面由下一犁的犁垡覆盖,俗称“犁沟溜地”。施用深度要大于6cm(砂质土壤可更深些),且施入后要立即覆土,并及时浇水。研究证明,碳酸氢铵深施覆土可以提高肥效,深施6~10cm严密覆土比浅施的增产5%左右。(2)旱地追肥 常用开沟深施或开穴深施。

① 开沟深施 凡是条播作物,可在离作物6~10cm的行间开6cm左右深的沟,每亩用10~15kg碳酸氢铵施在沟内,施后立即覆土。

② 开穴深施 凡是点播作物,可在穴旁或植株旁开穴、戳洞,然后把碳酸氢铵施入穴(洞)中,立即盖土,每亩施用量15kg左右。

干旱季节追肥后应立即浇水,肥效才能发挥。(3)稻田基肥 每亩用碳酸氢铵30~40kg,占全生育期氮素总用量的50%左右。施用时要保持3cm以下的浅水层,但不能过浅,否则容易伤根。稻田在施肥前先犁翻土地,使碳酸氢铵撒在已经犁翻的毛糙湿润土面上,再将它翻入土层,立即灌水,耕细耙平,再播种或插秧;水耕时,先在田面灌一薄层水,再把碳酸氢铵施入,耕翻、耙平后插秧。(4)稻田面肥 过去习惯在稻田耕耙之后施入碳酸氢铵,然后用拖板拉平插秧。但大部分肥料都集中在表土氧化层里,易转化成硝态氮而淋溶损失。正确的方法为在犁田或耙田后灌3~4cm浅水,每亩用碳酸氢铵10~20kg,撒施后再耙1~2遍,拖板拉平随即插秧。这样能使碳酸氢铵较均匀地分布在约7cm深的土层里,既起到面肥作用,又能减少肥料损失。(5)稻田追肥 施肥前先把稻田中的水排掉,每亩用碳酸氢铵30~40kg撒施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耘田,使碳酸氢铵均匀地分布在7~10cm的土层里。

也可于水稻中后期,用干、细的黏土按5∶1的土肥比拌和均匀,撒施到稻田,并结合脚踩中耕,使其与表层泥混合,可以减少其挥发损失。

还可以与泥土混合制成球肥深施,一般用40kg碳酸氢铵加60kg黏土制100kg球肥,相当于每亩的施肥量。用手或压球机制成球状,每球重20~50g,施用时每四穴稻苗间塞一肥球,直播田每20cm距离插一球,隔行插,插球深度6~7cm。用1∶1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加黏土制球深施,较等量过磷酸钙作底肥、碳酸氢铵作追肥表施增产16.6%。插球深度以6cm为宜,过浅会因肥料接近地表氧化层而增加养分损失,过深时肥效慢容易引起后期贪青。追肥的时期一般应早于表施。北方地区水稻生育期较短,气候冷凉,单独使用碳酸氢铵制球深施,易引起水稻贪青晚熟。因此,提倡制作氮磷混合球肥,配方为碳酸氢铵20kg、过磷酸钙20~30kg、黏土50~60kg。

注意事项 碳酸氢铵容易溶解于水,属于生理中性肥料,适合施用在各种土壤和作物上。但是碳酸氢铵容易分解,放出刺激性氨味,施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碳酸氢铵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石灰、人粪尿(腐熟后呈碱性)等混合施用或同时施用,以防止氨气挥发,造成氮素损失。

② 碳酸氢铵适宜用作基肥和追肥,施用后应立即覆土,以防分解太快,肥效降低。切忌在土壤表面撒施,以防氨气挥发,造成氮素损失或熏伤作物。无论是作基肥还是作追肥,都不要在刚下雨后或者在露水未干前撒施。

③ 大棚内尽量少用或不用碳酸氢铵。因为大棚内空气流动较差,碳酸氢铵放出的氨气容易积累,氨气浓度过高容易对大棚内的蔬菜或水果产生危害。

④ 不适宜用作叶面追肥,也不宜作种肥。因为碳酸氢铵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分解时释放出来的氨气对种子的种皮和胚有腐蚀作用,影响种子发芽。挥发出的氨气对作物叶面也有腐蚀作用,所以碳酸氢铵不宜作叶面施肥。如果一定要做种肥,每亩用量不能超过10kg,且肥料与种子的水平距离不能少于6cm,肥料与种子的垂直距离不能少于10cm。

⑤ 土壤干旱或墒情不足时,不宜施用。

⑥ 施用时勿与作物种子、根、茎、叶接触,以免灼伤植物。

⑦ 应避开高温季节和高温时期施用。尽量将其在气温低于20℃的季节施用,作基肥或深施,一天中则尽量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施用,可明显减少施用时的分解挥发,提高肥效。

⑧ 碳酸氢铵极易分解,其分解速度受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当温度达到30℃,就大量分解,尤其是有水分存在时分解更快,针对碳酸氢铵容易挥发损失的特点,可采取如下措施防止。

a.密封塑料袋包装,搬运时要防止塑料袋破损,破损应立即补好。施用时宜用一袋拆一袋,剩余部分要及时把袋口扎紧,千万不要贮存在各种敞开的盛器内。

b.贮存时放在阴凉干燥处,切忌在太阳下暴晒。

c.施用时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无论作基肥或追肥,都要注意盖土保肥。

d.用前与过磷酸钙拌和,可利用过磷酸钙中的游离酸来达到保氮的目的。氯化铵(ammonium chloride)

氯化铵,又叫氯铵,含氮量在24%~26%,是一种速效氮肥,氮素形态是铵离子(NH),属于铵态氮肥。氯化铵施用后因作物对-NH的吸收较多,将有Cl残留土壤,故氯化铵也是一种生理酸性氮肥。

分子式和分子量 NHCl,53.494

质量标准 执行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2946—2008。氯化铵产品分为工业级和农业用两类,通常农业用氯化铵也简称氯化铵。

施用方法 氯化铵可以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

① 氯化铵用在水田中肥效更为显著,不会像施用硫酸铵那样产生硫化氢而引起水稻黑根腐烂。因为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可减少氮素淋失,而且氯离子易随水排走,不会有过多的残留,水稻吸收少量的氯将有利于抗病和抗倒伏。

② 其他作物如小麦、大麦、玉米、油菜、高粱和部分蔬菜,对土壤中的氯离子有较高的忍受力,其肥效与施用等氮量的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相当或稍优。亚麻、大麻等麻类、棉花等纤维类作物特别适合施用氯化铵,因为氯化铵中的氯对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有良好的作用。

③ 氯化铵适宜作基肥和追肥。但是不论是作基肥,还是作追肥,都应控制其用量,以防止氯离子浓度过高而影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一般除了对氯离子敏感的作物外,其他土壤和作物,一季每亩基肥施用量为20~40kg;作追肥每亩施用量为10~20kg,但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氯化铵作基肥时应适当早施,以便借雨水、灌溉水预先把氯离子淋洗掉。

④ 氯化铵也要求深施,且覆土,这样有利于土壤吸附保肥,提高氮的利用率。一般作基肥要深施10cm,并及时浇水,以便将肥料中的氯离子淋洗至土壤下层,减少对作物的不利影响;作追肥时,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要距离植株5~6cm远处穴施或沟施于7cm深的土层中,施后立即覆土。

稻田追肥,可在叶面无水时撒施于稻株行间,并结合耘田将肥料压入泥中,7d内不要排水。

注意事项 氯化铵属于含氯的肥料,而氯离子是造成盐碱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施用氯化铵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① 干旱少雨的地区、盐碱土壤最好不施用或尽量少用氯化铵,以防止加重土壤盐害。

② 氯化铵含氯66.3%,带入土壤中的氯是作物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但若过量,对作物将有一定影响,故禁止将氯化铵施用在忌氯作物上,如烟草不能用氯化铵,茶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甜菜等作物尤其在幼苗时也要控制氯化铵的用量。

③ 氯化铵不宜作种肥,更不能将氯化铵作拌种肥,因为种子附近过量的氯离子对种子有害,影响种子发芽。

④ 氯化铵是生理酸性肥料,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用。一般用在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上,酸性土壤应谨慎施用,氯化铵施入土壤后,所产生的氯化物或盐,对土壤盐基的淋溶和酸化土壤的影响都比硫酸铵大,故在酸性土壤中施用氯化铵,需配合施用石灰(但不能同时混施,以免引起氨的挥发损失)或者有机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