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很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06:12:42

点击下载

作者:章晶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很累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很累试读:

引言

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于丹

人生是一个多元方程式,生存是一元,发展是二元,梦想是三元……每一元解的过程都很累,可能需要你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

生存很累。你满怀希望和信心踏入社会,却发现自己只有背影没有背景,只能在几份差不多的工作中挑选一份,每个月拿着微薄的收入,除去房租、饭费、交通费以及其他日常开销,兜里所剩无几,卡里从未超过五位数。这才明白,原来在现代社会生存仍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房价一路上涨,工资依然原地踏步,结婚买房子要么啃老,要么当半辈子房奴;汽车便宜了,可排队摇号你等得起吗?地沟油、三聚氰胺走了,塑料药丸来了,食品隐患让我们提心吊胆……

发展很累。一年中你可能会换5家甚至更多家公司,跳槽的过程被你郑重其事地称为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的过程,可是当你站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明确地应聘一个同行业主管类的职位时,才发现自己“样样通,样样松”。原来并不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有多少斤两只能吃多少饭。

中专毕业满心欢喜,以为国家给分配工作,孰料遇上教改,要求“自力更生”,金豆豆变成了玻璃球;本科毕业了自以为很牛,可是应聘的时候才发现企业招聘人员的眼光高了,挑了,本科成为过去式,研究生成了香饽饽;好不容易熬到研究生毕业,对方嫌你年龄大,没经验,看看那些初中就辍学的人,混得风生水起,再也hold不住了……

梦想很累。告别年迈的父母,踏上南下或北上的列车,只身一人,追逐梦想。感冒了,没人照顾,没钱了,开水就馒头,梦碎了,重头再来……可是到头来有多少人知道梦想是什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一天24小时围着工作转,也未必能有成绩,受重用、获升迁。

过得比“月光”还穷,活得比“劳模”还累,梦想原来是什么还是什么,现实原是怎样还是怎样。别人开奥迪车,用迪奥牌,你却只能上超市买包奥利奥;别人买别墅,住山庄,你却只能和中介磨破嘴皮,住进廉租房;你怨天尤人怪政府,到头一场空……

生存难,发展累,梦想远,有时候忽然心灰意冷,自己看似像哲学家一样解答着人生的重要课题,可你却是一个很累的哲学家。然而不这样,你也没有其他办法。原来哲学家虽然生得伟大,活得也很憋屈。

你在自己的思想中偏安一隅,可是现实并不像你期望的那样,有时候很纠结,这也错那也错事事都错;有时候很沉重,原以为真理性的东西忽然被别人颠覆,不知道何去何从;有时候很死板,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懂得变通;有时候很较真,总要弄明白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到头来越来越乱。《武林外传》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生活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的确如此,多一分淡然,少一分欲望;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嫉妒;多一分理解,少一分争执;多一分自我,少一分纠结;开开心心就好,世事豁达你才可以持续发展。

本书向读者传达了一种人生理念,不必像哲学家活得那样累:生活不必愁,工作不必忧,爱情不必争,为了理想向前冲,只要你放开心胸,像阿甘一样“二”,像阿Q一样“Q”,容得下别人,纳得下自我,你就会发现,“累死”悄然溜走,“乐活”不请自来。

1.生得伟大,活得憋屈——你为什么活得像哲学家一样累?

1.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相信80后、90后中的每个人在小学的时候都写过作文——《我的理想》。写的最多的也就是想成为教师、科学家、工程师或医生,这些在当时看来最伟大的职业。其实几年级的小学生未必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只是觉得这样的理想符合主旋律,也会赢得老师和父母的赞扬。

写起来很简单,可是真正用自己毕生精力去追求的,又有几个呢?工作之后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是有了美好的憧憬再将其变为现实,而是现实摆在面前了,才去回味儿时残存的一丝丝理想。

工作后发现,学生时代的“三好生”未必就比顽皮捣蛋、成绩不好的“差等生”混得好,这时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情商强于智商,人脉比学历重要,权力胜过能力。有能力,不一定就有权力,但是有权力,就可以驱使能力。《武林外传》里面有句很经典的台词:“我上面有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遭遇这样的现实后,有些人便开始怨愤,觉得社会对自己很不公平,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产生了羡慕嫉妒恨的心理。终于有一天,你抓住了一个能够“同流合污”的机会,你那不堪一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和权力与金钱的角逐中,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回过头来想想,当初的自己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等到葡萄真正地放到嘴里时,有几个人还能想起当年的理想和信仰?

理想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是人们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而现实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种结果。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要想实现理想,脱离不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而很多人在谈理想的时候,往往忽略前两种关系,认为自己付出就可以了,一旦发现前两种关系的重要性,便陷入了迷茫。

这时候你需要放弃一些东西,也就是要让自己适应社会,而不是改变社会。

近几年掀起了一股“留学热”,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镀金”,以便回来找个更好的工作,但是回国后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和待遇的人并不多。

小雨在2011年7月毕业于美国一所知名大学,之后便开始了回国找工作的生涯。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负责留学咨询的工作。当别人问起他回国后的求职感受时,他只说了一个词——沮丧。

首先是小雨从事的工作与留学时所学的专业几乎没有关系,他在美国学的是经济管理,而目前主要从事的是留学咨询和文案策划方面的工作。况且薪资与他的理想也是相去甚远,月薪也才3000元。除此之外,他还发现“海归”的经历有时候根本帮不了他,很多民营企业主觉得自己公司的岗位根本用不着“海归”,而且从海外回国的人在薪资方面要求比较高,所以他们会直接将其投递的简历Pass。“出国前,家人都觉得留学背景对回国后找工作有很多好处,但是没想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我在美国待了4年,除了奖学金和打工的一些收入,总共花费差不多有60万元,而按照现在的薪资,至少要工作十年以上才能收回留学时的成本。”对于自己目前的现状,小雨表现出些许的无奈。

其实,制约这些“海归”不好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大多对就业的城市和企业比较挑剔,都会选择大城市和大型企业,无形中便加剧了竞争程度。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刘林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现年25岁的刘林,回国的时间还不到半年,但是他已经被上海、广东等几家公司看中,而且待遇颇丰,之所以一直没能定下来,是因为刘林的意愿与父母的期许没能达成统一。现在他准备进入金融界,而且目前有五家银行向他发出了邀请,他正在选择中。

那么,刘林为什么这么幸运,当别人在各类招聘会现场穿梭时,他却能被几家企业同时看中?“任何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刘林一语道破“天机”。他在加拿大拿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位,而且在校期间年年都拿奖学金,可见他的成绩是多么优秀。入校的第二年,刘林便开始担任学生会主席,主要负责帮助华人新生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协助大使馆搞一些庆祝活动等。他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就是在这期间锻炼出来的。

在校期间,刘林还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做了很多兼职工作。这些经验的积累都是他成功就业的砝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经典语句,很多人都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挣扎。

中国大哲学家孔子年轻时想从政,但对政坛的黑暗没有足够的认识,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考虑到各方面的困难,最后只能黯然离开。孔子后来周游列国,历尽沧桑,回国后便不再涉足政坛,而是一心扑在教育上。

孔子到了晚年才看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才明白他应该从事的是教育,而不是政事,他教育出来的弟子不断地将他的思想传播出去,从而影响了更多的人。

所以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要转变思想,行动起来,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或是千方百计地想着改变别人。其次,做任何事要考虑行动的可行性。如果你的计划可行性不高,或严重脱离现实,那么就会造成非常混乱的局面。最后,一定要和身边的人和同行业的人搞好关系,建立起强大的人脉,这样你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

总之,你要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大概路径,这样才能保证你的方向是准确的,理想才会越来越近。2.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微博里,一个博友用随笔的形式,简单朴素地叙述了一年前,他来北京参加艺考培训的一段经历。他写到:“看着‘北京广播学院’的牌子,突然感到梦想是如此神圣,却又触手可及。我决定要在这里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一年后,他的演员梦醒了,带着一个失落的结果,去了北方的一个小城市。在那个鲜为人知的小地方,交了女朋友,工作、生活,过着平淡而温馨的日子,比起在北京的生活,少了一份为梦想而拼搏的激情。过于平淡的生活,总会让他忍不住想起在北京的那段时光,那时虽然艰苦,他却没有半点悔恨。正像他自己所说,那些珍贵的记忆虽然已经成为陈年往事,可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心中都会感到无比地温暖欣慰。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曾经为梦想写下种种铿锵有力的誓言。他们坚信有付出就必定会有回报,最终却因为现实的残酷,粉碎了自己的梦想,开始另一段平凡的生活。

每个人都是伟大的梦想家,都有着远大的抱负,但是生活不会像文字那样感性,它现实得让人应接不暇,且无法逃避。如果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混乱无章。如果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下,那么又有谁会为别人打工?一个人总不能做完所有的工作,还需要员工吧。

大多数人都在平淡的生活中,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对于他们而言,梦想简直是奢望。只有少数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概率也就是百分之零点几。

在当今社会,每个人的梦想,不管大小远近,都有醒来的可能。关键是梦醒后你的态度,你是一蹶不振,从此自暴自弃,还是重新振作,另谋出路。

电影《谷子与鲻鱼》里面的主人公贝吉,是个法国移民者,他离婚后独自住在一家小旅馆,生活虽不富裕,却很充实。不幸的是,他因年迈而失业。为了给儿女打算,贝吉便有了将旧船造成餐厅的想法。他的前妻、儿女都给了他有力的支持与帮助,即使有来自政府和同业者的重重阻力,他这个计划仍然进行得非常顺利,就等着试营业的那天了。

可惜,在这个身不由己的社会中,有时候付出未必就会有回报,梦想未必就一定会实现。贝吉的餐厅终于等到了试营业,当地的权贵也都来捧场,这为餐厅生意以后的火爆奠定了基础。他的亲朋好友都心甘情愿地为这家餐厅张罗着一切。可是就在关键时刻,贝吉的大儿子悄然离去,而且将餐厅的招牌菜“古斯古斯”的重要配料——米饭——也带走了。

试营业陷入了尴尬的困境,客人们此时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为了拖延时间,小旅馆的老板娘跳肚皮舞稳住了客人们。贝吉的前妻重做米饭后,才使餐厅的试营业得以继续下去。然而,有三个年轻人偷玩贝吉的摩托车,贝吉在追赶他们时,倒在了路上,影片便在一片寂静的黑暗中结束了。

没有人知道贝吉的生死和餐厅的未来,这可能就是导演留给我们的无限想象空间。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无论其是否美好,我们的梦想能否实现,生活总要继续下去。

有梦想无可厚非,但不可好高骛远,要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一些客观因素。

有这样两则小故事:

有一只乌鸦看到老鹰从树上冲下来,一下就抓住了一只正在奔跑的兔子,它羡慕得不得了,于是开始努力练习这门“绝技”,但是不管怎么练习,怎么刻苦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爱迪生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虽然有过数以千计的发明,但也不是经过一次试验就成功的。他善于在失败中反省和总结,反反复复地修正自己的错误,才获得了最终的成功。

乌鸦虽然很努力,但是它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生理特点:它不具备老鹰尖锐的喙,锋利的爪,以及宽厚有力的翅膀。它想要学老鹰抓兔,这严重地违背了自身的条件,所以注定不会成功。

中国人常对说不吉利话的人讲这样一句话:“闭上你的乌鸦嘴。”可见,乌鸦在料事方面是有一定天赋的,它可以有和鹦鹉学说话、学唱歌的梦想,却不能学鹰抓兔。

爱迪生永不停息地做实验,首先他的方向是对的,而且他善于总结,并且坚持不懈,所以取得成功指日可待。

像爱迪生这样“想当发明家”就是梦想,因为他具备这样的能力,而像乌鸦那样学鹰抓兔就是好高骛远,最终只会变成“葬梦的大野猪”。

科技界最具有梦想家和哲学家气质的CEO(首席执行官)贝索斯在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一家金融公司,刚满30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副总裁,正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又想出了一个网上卖书的打算,当时大家都对他泼冷水,他却毅然决然地付出了实际行动,并成功地创办了互联网上最大的书店——亚马逊。

贝索斯曾说:“当我80岁的时候,我不会因为今天离开华尔街而后悔;但我一定会因为没有抓住互联网这个大好机遇而后悔。”

这或许会激励很多有梦想的人努力追求梦想,但活在现实中,你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贝索斯。就像前面提到的乌鸦一样,有时候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老鹰。

每个人身上的特质和个性都是不同的,贝索斯之所以能够实现心中的梦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梦想适合他的特质和个性。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天赋的重要性。

有梦想是好事,但一定要切合实际,并要脚踏实地地付出,即便是梦想破碎,也不要自怨自艾,要努力开辟出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纵然过不上璀璨多彩的生活,也不可没精打采地活着。

那些梦想破灭的“大野猪”们,无须埋头哭泣,也别再醉生梦死、空虚度日,抬起头,阳光就在头顶!3.  玻璃窗前的苍蝇“我就像是一只玻璃窗前的苍蝇,前途很光明,却找不到出路。”这是曾经网络上的流行语,它形象地描述了那些看似前途一片光明、内心却茫然找不到方向的人们的现状。

我们可以想象,一只趴在玻璃窗上的苍蝇,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自己光明的前途,心中充满希望和幻想,但却被一块玻璃挡住了去路,找不到出口,它的心中是多么迷茫而无助。

每个人都对外面的世界有很多美好的憧憬,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知外面的世界是狂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有时候甚至还会庆幸:终于毕业了,可以到外面的世界大展拳脚,用尽浑身解数去奋斗。

刚开始,他们会把一切都想得很美很灿烂,一旦步入社会,几次碰壁后,就会有种从天上坠落到地上的感觉,发现巨大的落差。前途光明,却找不到出路,失望和迷茫便会瞬间遍布全身。

就拿我们85后来说吧。我们念小学的时候,不少大学免费读;当我们步入大学校园时,小学不要钱;我们年幼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当我们毕业走入社会的时候,碰得头破血流却很难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当我们很小的时候,一些单位给分房子;当我们开始挣钱的时候,房子便成为遥不可及的“奢饰品”;在我们父辈结婚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就能娶到媳妇;而我们到了适婚年龄的时候,没有车子、房子你就准备单身下去吧。

就在85后傻乎乎地抱怨这个社会不公的时候,中国的大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中国经历了历史社会巨变,但是不少85后在心理上还无法适应这种巨变。在步入社会前,我们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学业上,遵从父辈的教导:考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所以不太关注社会的发展形势。尽管在课本上也能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变革,但是我们无法想象这场变革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最多也就是死记硬背几个概念。于是,当我们离开大学这个安逸的避风港,走入社会时,就会变得惊慌失措起来。

如今不少的85后男性都面临窘境。因为找不到出路,前途一片茫然;因为没钱买房,所以不能顺利地结婚……青春渐渐远去,他们却每天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远没有在校园里生龙活虎。“工作、生活都让我感到无所适从,感觉自己如同行尸走肉,精神上如此空虚和孤独。我总是问自己如何面对生活,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拯救我自己呢?”

这是一位漂在北京的85后成为“苍蝇人”后发出的困惑。

住在钢筋水泥的建筑里,也许忙碌的我们已经忘记了闲散惬意地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雅致。很多人都像那只苍蝇一样,对窗外充满了向往。其实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改造生活的双手。

虽然玻璃窗是封死的,但是如果我们另辟蹊径,总会找到另外的出口。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苍蝇也不会一直趴在那一块玻璃上等死,它一定会飞走,寻找一扇敞开的玻璃窗。

小文这几天的心情很不好,去和留在她的脑海里徘徊不定。上海这座城市似乎有着某种魔力,它吸引着很多外地人来到这里,即使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也不愿意离开。小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前年7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小文,带着大多数刚毕业的学子都怀有的激情,踏上了这片热土,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目标,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时针的前行不会因任何人的迷茫而放慢脚步。转眼,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实的残酷逐渐将小文身上的激情和稚气打磨掉了,却多了几分平静与沧桑。

有一天,她在窗前回忆这两年来自己的经历时,突然发现玻璃窗前趴着一只苍蝇,一直嗡嗡地飞着,却出不去。她觉得自己如同这只苍蝇,是一只精神上的“迷途羔羊”。她决定听从父母的建议,回家考公务员。当初毕业时她也是这么和父母说的,如果两年时间内在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回家考公务员。虽然公务员也不好考,但是在家乡那个小城市,凭借她的知识,也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条出路?

最终,小文离开了上海,回老家发展。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人之所以会迷茫,是因为受到情感的左右,所以变得盲目,迷失了自我。”

我们都不能感情用事,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要量力而行。就像小文一样,虽然上海很好,是很多人向往的圣地,但是未必就是唯一的出路。要相信,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4.  不受欲望奴役,不被疲劳打败

身处紧张忙碌的世界,很难让人的内心保持一种宁静,虽然说物质水平已经有很大提高,可是真正快乐幸福的人却越来越少。白天拉磨,夜里盗梦,天天就像驴打转。在这种强压下,每个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眠、抑郁、浮躁等症状。

你可以回忆一下:“上一次静下心来沉醉于夕阳美丽中,是什么时候?上一次闲情雅致地在公园散步,是什么时候?上一次玩得兴高采烈,是什么时候?你是否总是被消极情绪左右?你是否工作得很累,很不开心?你是否机械地接受了一段感情……”当你的灵魂追不上你的脚步时,快乐与幸福的世界就会离你愈发遥远。

人很容易在一种空虚的忙碌中,变成一个“机器人”,对外面世界的变化和自身的转变不再敏感,丧失生活的智慧。这里所说的“智慧”,并非是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而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感悟。这种感悟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发现事物的真相,懂得怎样保护自己,不再被传统意识所麻痹,勇于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有能力去开拓和把握自己的人生。

我们每天都接受着人生功课的考验,如果你没有一颗敏感的心,就不能洞悉其中蕴含的道理,你就很容易在相同的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摔倒。只有宁静的内心,才能带走影响我们理性思考的浮躁,尽快找回真实的自我,卸掉内心的枷锁,重获快乐和自由。

其实,人生在世,不必计算还有多少事等着你去做。累了、乏了,让心靠岸,歇一歇,停一停,权当是给自己鼓气加油了。然后再轻装上阵,也许你会走得更快,更远。

27岁的蕾蕾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广告公司上班,担任人事总监一职。蕾蕾自身条件不错,人长得漂亮,工作能力也很强,再加上做事认真,而且还有名校的学历背景,因而,她总能轻易地得到老板的信任。

她在公司里也能够应付自如,和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得都很融洽。在朋友们的眼里,蕾蕾已经是完美的代名词了。可是,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她突出的业绩是用“经常加班”换来的。

最忙的时候,蕾蕾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好好地睡过一次觉,甚至已经有两年的时间没有阅读过喜欢的一本书。就连和男朋友相聚,也总是拖了又拖,这让男朋友着实不满……

不知从何时起,蕾蕾觉得自己很疲劳,每天早上都会发现有大把的头发脱落到床上,还会经常忘记很多事情,而且时不时地失眠。她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差,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

终于有一天,她累倒在办公室里,被同事们送去医院,医生说她有严重贫血加低血糖,身体状况很糟糕。如果不好好调整修养,很可能出现大问题。公司领导特许她休息一个月,而她也觉得自己的生活需要调整一下,便安心地待在医院里接受治疗。

想想以前,家人和朋友都劝她请假休息一段时间,可是她坚持认为公司那么多事情,想停下来根本就不可能。现在,终于有机会停下来了。

调养了一段时间回公司后,她发现自己的干劲更足了,思维也更敏捷了,业绩自然也就更突出了。

工作是做不完的,钱也是赚不完的。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休息不好,怎么能有效地工作呢?不论工作多忙,要时常给自己的身体、心灵放个假,该休息的时候就去好好休息。面对职场的压力,工作的重任,我们的血肉之躯是不可能不疲惫的。

生命十分脆弱,也很有限。你走得急,剩下的就少;你走得慢,拥有的就多。

人生既是跋涉,也是旅行。如果你过得如游山玩水般惬意的话,还用得着匆忙追赶路程吗?活得随性些、自在些,尽量将压力变得最小的时候,就是你寿命增加的时候。不要苛求自己,更不要怨恨别人,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活出自我,活出希望,活出幸福和快乐,也就活出了健康。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我不想活得快乐,是命运一直给我磨难。”其实,人生在世,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一帆风顺呢?

美国富翁柯克在年过半百的时候,突然遭遇破产的打击。他只好重新去打拼,赚钱。没多久,他又成功了,又步入富翁的行列。朋友们都很羡慕他,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幸运总是垂青你呢?”

柯克回答道:“不是我幸运,而是我有秘诀。”“什么秘诀,快说给我们听听。”朋友们迫不及待地询问。“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个比较乐观豁达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从悲观的角度看它。即使受到别人的讥笑,你也不必在意。而且,你还要努力让身边的人快乐。我相信,如果我们总是看到事物阳光的一面,就会获得成功。”

世上的事不可能都称你的心、顺你的意,我们要从生活的本来面目看待生活,而不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看待生活的不公。

哲学家王国维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有些欲望虽然可以唾手可得,但是变化无常,转瞬即逝;大多数欲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会滋生种种烦恼和痛苦。然而,如果心中没有欲望,又会感到空虚。

可见王国维是个悲观的人,在没有意义,毫无愿景的情形下,自我了断似乎成了他最好的解脱。于是在50岁的那年,他自沉于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人生以自我了断为终结,谁都希望能够在安享天年以后寿终正寝。但如果你仍旧受欲望奴役,被疲劳打败,那你注定会像王国维一样,走上万劫不复的终点。

所以,不要把神经绷得太紧,适当的时候,放松一下自己。

你可以想象这样过一天——

每当晚上躺在床上时,你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健康的身体,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幸福美满的家庭,充实有收获的一天……这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你会感到自己是最富足的人。

你感恩今天发生的一切:感恩那个伤害你的人,是他教会了你怎样去爱,怎样去包容;感恩那个对你粗暴无礼的人,你用谦和友善的态度击败了他;感恩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你的字典里已经没有“困难”“沮丧”“麻烦”的字眼,你坦然平和地面对生命中出现的一切。

这时,你会幡然醒悟:我已经得到了世间最弥足珍贵的东西,还有什么好奢望的呢?

诗人兼评论家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这就是知足常乐,就是豁达。

豁达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所以不要再受欲望奴役,被疲劳打败,要轻松地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工作,这样,你的人生才更精彩。5.  不为芝麻大的事儿计较

有时在大街上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两个骑自行车的人,在行进的时候刮蹭了一下,其实车子和人都没有受任何伤,但是两个人就为此吵得不可开交。他们的大声争吵引来众多路人围观,一时造成了交通堵塞,弄得街上水泄不通。如果不是交警及时赶来劝阻,还不知道拥堵到什么时候呢。

这样的情景形象地刻画了“敢诅咒我吃方便面没有调味料,我诅咒你吃方便面只有调味料”的斤斤计较心态。

其实,两辆自行车不慎刮蹭了一下,也就是芝麻大点儿的小事,本不应吵得脸红脖子粗,更没必要挥拳相向。如果一方肯主动说声“对不起”,就绝对不会出现这种争执不休的场面,不但不伤和气,而且还显示出个人的气度和涵养。

但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喜欢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耿耿于怀,甚至还会把本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弄大、弄糟,最后弄得一发不可收拾,乃至酿成悲剧。

总是对小事抓住不放,人际关系就会变得不和谐。事实上,当你不去斤斤计较,而是以宽容的心态面对这些生活中的小摩擦时,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毕竟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只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什么事都能过去。

幽默大师威尔·罗吉士有一个牧场,里面养了很多牛和羊。

有一天,牧场中的一头牛偷跑出去,到附近的一户农家偷吃玉米,结果被那家的农夫宰杀了。根据当地牧场的规定,那家农夫应该告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并没有这样做。

得知此事后,罗吉士简直怒不可遏,于是他带着家里的佣人去农夫家理论。此时,正是寒流来袭之时,刚走了一半的路程,人的衣服上和马车上都挂满了冰霜,罗吉士和他的佣人都快要冻僵了。

终于到达农夫家,可是农夫没在。农夫的妻子十分热情地将他们请进了屋。进屋后,罗吉士发现农妇很憔悴、很瘦弱,桌子后面还站着五个貌似营养不良的孩子。

农夫很快回来了,罗吉士本想与他理论一番,却不由自主地伸出了手。农夫并不知道罗吉士的来意,便高兴地与他握手、拥抱,并诚恳地让他们留下来共用晚餐。

在餐桌上,农夫带着歉疚的表情说:“很抱歉,只能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了。本来是打算请你们吃牛肉的,但是突然刮起了狂风,牛肉还没准备好。”

听到有牛肉可以吃,几个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

吃饭的时候,罗吉士似乎忘记了到这里来的目的,却与这家人相聊甚欢。吃完晚饭,由于天气的原因,农夫一定要他们住一晚。第二天早上,他们吃完丰盛的早餐后,便告辞了。

在冷风严寒中走了一趟,罗吉士却绝口不提杀牛的事。佣人终于忍不住,在回去的路上,问道:“我们不是为那头牛讨公道去了吗,可是您为什么什么都没说就回来了呢?”

听完佣人的抱怨,罗吉士微笑着说:“是的,我的确是抱着这个念头去的。但是后来我想了想,又决定不追究了。其实,我们并没有吃亏,因为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体验到了人情味。毕竟牛很容易得到,但是真正的朋友却不是容易得到的。”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为了一些物质利益而斤斤计较,但是当这些物质利益得到满足以后,我们的内心是否真的充实了?

人与物之间是无法比较的,真正宝贵的东西是无形的。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恋人间的相互关心。

罗吉士虽然失去了一头牛,却换来了农夫一家的真心招待,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这才是弥足珍贵的东西。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斤斤计较,过于算计的人,都很不幸福,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这类人90%以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感到很痛苦。因为过于计较的人,心率跳动很快,而且常伴有失眠多梦的情况。他们往往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此。

人的一生是宝贵而短暂的,所以我们不要总是为一些芝麻大的小事儿生气,为这些小事浪费时间和精力,实在不值得。前英国首相、小说家迪斯雷利说:“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如果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你就不会再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儿计较了。

哲学家叔本华说:“要判断一个人幸福与否,必须问的不是他为何愉快,而是他为何烦恼。如果让他烦恼的事物越是平凡细微,那就表示他越幸福。因为一个真正的不幸者,是根本没有心情去觉察到那些琐碎小事的。”

叔本华认为烦恼的事情越琐碎,这个人就越幸福。但是如果过于注重那些细微的小事,便是斤斤计较的表现,也就为自己徒增烦恼、痛苦。试想,天天在痛苦和烦恼中煎熬的人,又何来幸福可言呢?

所以凡事都该有个度,我们既不能不注意细节,也不能过分在乎琐碎的小事。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你的心态就摆正了,生活中也就不会再出现文章开头的那种不必要的摩擦,必然能够生活得更加轻松愉悦。6.  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坦然面对

古时候的杞国,有一个人经常想些离奇古怪的问题。一天,他吃过晚饭后坐在门前乘凉,望着天上的星星,他忽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有一天,天塌下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又无处可逃,岂不是只能等着被活活压死?”

从此以后,这个人每天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为了自己和人类的未来担忧。朋友们见他这样,担心他放任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便劝他:“你干吗要为这种事情担心呢?天是不会塌下来的。就算真的塌下来了,又不是让你一个人扛着,你还是别在这个问题上伤脑筋了!”

可是,不管周围的人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他始终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寝食难安。

这就是“杞人忧天”的故事。

且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只说“杞人”的这种过于神经质的行为,其实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这些“杞人”们整天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犯愁,为此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在学校时没有心思学习,工作后没有心思工作,整天为了明天甚至后天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担心。

网上曾经流行过这样一段顺口溜:“生不起,一刀下去五千几;读不起,想进校门三万起;住不起,一两万元一平米;娶不起,没车没房谁跟你;病不起,伤风感冒两千几;死不起,火化就要一万几。”很形象地反映了当代人对未来的担忧。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中,都经常爆出一些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感到前途迷茫而自杀的消息。其实,这些人真的是太脆弱了。诚然,面对如今这个竞争激烈、高速发展的社会,找工作尤其是找份前途和钱途都一片光明的好工作,的确不容易,特别是物价不断上涨,但这一切都不能作为你担忧未来甚至为未来“殉葬”的借口。

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顺其自然有时候比未雨绸缪要好得多。相反,过多的担忧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压力,甚至让你因此而抱憾终身。对此,某外企的高级主管李希深有体会。

李希曾经也是一个喜欢担忧未来的人。她总是担心自己的事业和未来的生活,总想着要攒足够多的钱,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她一路从大学读到博士,同时考下了各种证书。

就在考上博士那一年,李希怀孕了。可是,当时的学习非常紧张,李希生怕自己一放松就被别人超越,所以仍旧彻夜苦读。结果,因为过度劳累,孩子流产了,之后李希再也没有怀过孕。

现在,李希成了企业一名高级主管,也有了很多的钱,但却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体会做妈妈的幸福。

她说:“很多人都非常努力地赚钱,非常节省地花钱,哪怕生活非常粗糙、卑微也在所不惜,只希望这样能让自己的将来更加保险。其实,这种对未来的担忧是对生活和自己没有自信的表现!我不主张挥霍,但也没必要因为担忧未来,而放弃自己的意愿、爱情,牺牲自己的自由、亲情甚至健康。要知道,再富足的生活,也经不起打折!”

正如李希所说,再富足的生活,也经不起打折。幸福本来就有限,如果还把幸福的时光拿来担忧未来,那岂不是更无幸福可言?

的确,人活一世,多灾多难,很不容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灾难。

五分钟前你还跟朋友有说有笑,五分钟后就和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相撞,结果摔倒在地,造成了严重骨折,躺了一两个月才好。

之前跟妻子一直恩恩爱爱,相敬如宾,就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打了起来,只是有史以来的唯一一拳,妻子就断了气。你后悔万分,想要跳河自杀,却被救了上来,从此变得疯疯癫癫。

你一向都精明能干,认真仔细,就因为一次小疏忽,导致公司损失重大,结果不但要背负巨额债务,还被炒鱿鱼。

……

幸福的日子总是感觉特别少,一遇到灾难,时间就一下子漫长了起来。也正是如此,很多人才会对未来抱以无穷无尽的担忧。

德国哲学家蒙田说:“我的人生充满了可怕的不幸……然而,大部分从未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总是在为明天、为未来担忧的原因。

但是,担忧有什么用?难道还能真的帮你避开祸端,让你的人生一马平川?

沉浸在对未来的冥想和担忧中,对你实在没有一毛钱的好处。就像沉溺在对过去的哀痛中,也无法改变既定的结果一样。整天为未来担忧,为未来忧心忡忡,也无法逃避与未来接触。

与其杞人忧天,倒不如坦然面对!毕竟今天将要发生的事情我们都还不知道,又何必为明天而苦恼不已呢?7.  因为没钱,没有安全感“哥视金钱如粪土,可哥一点粪土都没有”,这是带有调侃意味的流行语,而它却恰恰反映了很多人的真实心理状态。在当今社会,没有钱有时寸步难行,当然也就没有安全感。毕竟,衣食住行都要用到钱:除了要准备基本的生活费用,还要留出一些钱应对不备之需,同时你还得考虑物价上涨的问题。

近年来的物价一天比一天高,钱的购买力却一天比一天低,辛苦了一辈子的人,到头来却连一个卫生间都买不起。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人们的安全感怎能不日益“贬值”呢?

这样看来,似乎只有足够多的钱,才能将人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视金钱如粪土”的人,似乎已经不存在,除非他们有着花不完的钱。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兜里有钱,心里才踏实;钱是人的胆,可以给人安全感。

可是,我们要挣多少钱,才能找到安全感呢?

从10万到10n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标准。在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痛苦,不幸福。现实,总是赶不上愿望的高度。所以,为了获得这份安全感和快乐,一些人便采取了投机取巧的方式,哪怕是触犯到法律的底线也在所不惜。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将财富定义为金钱。然而,这种定义太狭隘了,财富还有很多种,健康、快乐、幸福都属于财富的范畴。金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知足的情况下,它才会给你带来安全感和快乐。反之,它只能给你带去烦恼和嫉妒。

我们不应将金钱和安全感画等号,更不应该简单地将追求和拥有金钱与快乐和幸福等同起来。对于金钱,我们需要的是生活的智慧。

有一个叫麦克的年轻人,站在百货公司的展柜前,目不转睛地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他身边站着一位正在抽雪茄的、衣着光鲜的德国绅士。

麦克很有礼貌地对绅士说:“先生,您抽的雪茄不便宜吧。”“两美元一支。”绅士回答道。“我的天啊!那您每天能抽几支呢?”“十几只吧。”“天哪!您抽多久了?”“30年了。”“什么?您可以算一下,你用这些烟钱,足可以买下这栋百货大楼了。”“看来您是不抽烟的,您买下百货公司了吗?”“没有。”“其实这栋百货公司就是我的。”

麦克脑子很聪明,账算得很快,而且懂得勤俭节约,积少成多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说麦克有生活的智慧,因为他即使不抽昂贵的雪茄,也没有攒下一栋百货公司的钱。麦克拥有的是死智慧,而德国绅士展现的才是真正的智慧。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活智慧。

爱钱的人,很难使自己不被金钱所奴役,很多人在获得了生活中必需的开支以后,便时刻为保存现有的和赚得更多的钱而烦恼,从而越发觉得没有安全感。当银行里的存款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却越来越不快乐,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金钱与生活的智慧。其实,挣钱是为了使日子过得更好,而不是给自己添堵。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座寺庙里来了一位大财主,他决定捐出二百两黄金,给寺庙里的菩萨重塑金身。

一天,寺庙里的住持陪同这位大财主,一起来到寺庙的山顶上,观赏山下风光。住持便问财主看到了什么,财主说他看到了盛世繁华的景象,人们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忙碌着。而住持说自己只看到了“两面帆”:名和利。世上的人都在为了名和利而劳碌着。

财主反驳道是因为住持一无所有,才会只看到“两面帆”。不像自己有千间房屋,万亩良田,金银满仓,妻妾成群,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尝到了,真是比神仙还逍遥快活。

听完财主的话,住持问道:“你真的什么都有了吗?刚才上山你是被别人抬上来的,连山都爬不了,你的健康如何呢?”

说到健康,财主露出黯然神伤的表情,他说:“不瞒你说,我的健康确实很有问题。就是因为年轻时不在乎自己的身体,没日没夜地赚钱、打拼,以为自己还年轻,身体肯定没问题的。可现在却落下了一身病,阴雨天,浑身疼痛难忍。有位算命的先生说我活不过100天了。我今天来到寺庙,是想对菩萨许愿,希望菩萨能够救我的命。”

住持说:“原来你什么都有了,就是缺少健康。但是健康才是1,财富、地位、家庭等都是0,只有拥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一切才有意义。如果你去阎王爷那里报到了,就等于什么都没有了。当你撒手人寰的那一天,你的房屋、良田、金银和妻妾能带走吗?健康没有了,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一席话说得财主低下了头。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放弃大量休息的时间,去追求更多的金钱,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却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金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想要拥有金钱,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但是如果健康都成问题了,又何谈享受生活呢?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所有的好都是相对的,只有钱才是真正的好。因为在他看来,钱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切需求,毕竟人的一切需求,包括生理、心理上的需求都被满足,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安全感了。但其实,钱是一个中性词,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

我们不能持有“金钱无用论”的高姿态,也不能信奉“金钱万能论”的世俗观念。每个人都离不开钱,但是不能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不能为了所谓的“安全感”而丢掉自己的快乐与健康,看透金钱的本质,懂得生活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8. “变态”的攀比心理要不得

中国人比较好面子,因此涌现出各种攀比现象:别人的孩子上了清华,我的孩子就必须要考上北大,考不上就要想尽办法出国留学;你开“宝马”,我就要坐“奔驰”;你用“香奈儿”,我就要穿“迪奥”;你在北京三环上住,我就要倾尽所有往二环里靠,住在五环外都不好意思向别人说。

其实,这是一种“变态”的攀比心理。

不仅在社会上,在大学校园里,攀比之风也是非常盛行。

去年端午节前夕,大学生小赵的母亲从河南农村到北京看望他,担心穿着破旧的母亲会被同学们看到后笑话,小赵竟然将自己的母亲拦在了校门口,母亲长途跋涉,从家乡带来的粽子,他也不要,还让母亲带回去。

经过十几分钟的僵持,在小赵的再三催促下,母亲准备离开。在离开前,母亲还低声地恳求道:“这是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你留下来吃吧。”

小赵很不耐烦地嘟囔着:“你快拿走吧,现在谁还吃这个啊。同学们要是看到我提一篮子粽子进去,非笑掉大牙不可。”而小赵的不少同学,父母来看望时,常常开着好车,出手阔绰,这让小赵羡慕不已。有时,小赵会想自己要是有这样体面的家长该有多好。

最终,小赵的母亲含泪离开了。

像小赵这样的“攀比”,无疑是虚荣心作祟,吃穿住都要和别人一较高下。他们过于注重别人的看法,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不认同自己。一旦有人瞧不起他,内心就会受到极大的压抑,于是不惜代价地创造出某种物质条件,以求得别人能够看得起自己。殊不知,这样做恰恰暴露了他的自卑和不自信。

其实,在选择物品时,我们除了要看自己的喜好,还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条件,没有必要非得跟别人一样。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只小老鼠总是被猫追来赶去,非常不快。作为一只老鼠,它觉得自己很悲催。于是,它请求上帝将自己变成一只猫,这样就不会被猫追赶了。上帝成全了它。变成猫以后,它又整天地被狗追,这时,它觉得老虎是“百兽之王”,肯定比谁都厉害,于是又请求上帝把自己变成老虎,上帝再次成全了它。

成为老虎以后,它又感到大象很厉害,连老虎都奈何不了它,便又请求上帝把它变成大象,上帝同样满足了他的要求。有一天,变成大象的老鼠突然感到自己的鼻子一阵奇痒,恨不得给揪下来,过了一会儿,它发现一只小老鼠从自己的鼻子里钻了出来。此时此刻,小老鼠终于明白自己身上也是有很大优势的。从此以后,小老鼠再也不随便攀比了。

现代社会中,其实有很多爱攀比的“小老鼠”。他们喜欢议论别人又开了一辆什么车,又买了一个什么名牌包包,又换了什么最新款手机……好像这些东西能够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当然,如果一个人觉得开好车是一种追求,一种品位,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自己明明不喜欢车,更不懂车,而想买好车,这样就是一种纯粹的攀比心理在作怪。比如香港艺人郭富城的好车很多,是因为他就喜欢这个,所以不存在装面子的问题。很多人却觉得自己开好车,档次就上去了,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一个人是否有档次,并不是开什么车,穿什么衣服所能决定的,关键还要看你的谈吐和举止。有人觉得如果不开好车,不穿名牌,就会让人瞧不起,让人觉得你没实力。说这话的人才是真正没实力的人。因为档次不是靠外在包装来提高的,而是你的内涵和表达方式给人的一种感觉。

年轻人有追求,喜欢比较是好事,因为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但是,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盲目地从物质上去进行比较,却会显得层次比较低。因为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物质丰富才会显出你的价值,尤其是在中国,人脉、经验和你背后的资源,比物质更重要。当你拥有这些东西以后,你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了解你的人会看到你背后的这些东西,而不是表象。

西方哲学家认为,人是一种理性动物,人类的使命就是在了解世界后,征服和控制世界,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并使其为人类服务。这种哲学思想,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表现在消费领域,他主张为了使人们的感官得以满足,人类有权任意占有并消耗那些物质财富。可见,西方哲学思想认可消费上的攀比。

但是一味地在物质上进行攀比,这在潜移默化中,就给自己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因为很多“没面子”的事是必须的。虚荣的领导好摆架子,其实这样反而降低了个人威信;虚荣的创业者爱讲排场,其实这正是创业中最大的禁忌。喜欢攀比的人,往往付出太多没有必要的,甚至是堪称重负的“成本”。

人可以比较,但是要和自己比,和过去比,不比物质,比精神,这样你才会更加充实,更加知足,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发掘、寻求快乐,在知足中感受亲情、友情、爱情,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尽情地享受精神生活的美好吧!2.做正版的自己,不做盗版的别人——你还在像哲学家那样纠结吗?1.  像阿基米德一样自信

自信不是别人能够给予的,而是自己身上展现出来的,这是一种心态的体现。古希腊的哲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开始使用杠杆,并且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奴隶们就是用杠杆将石头撬上去的,但是杠杆为什么会做到这点呢?在阿基米德没有研究出杠杆定律前,没有人能够对这种物理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当时,一些哲学家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魔性”的作用。但是,阿基米德却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他知道,自然界的种种现象,总是有其物理原因的。杠杆作用也不例外,因此,他决定将这个原因找出来。

通过无数次的观察、思考和计算,阿基米德终于得出了杠杆平衡定律的结论:“力臂与力成反比。”也就是说,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几分之一重,长力臂就应该是短力臂的几倍长。研究出这个定律后,阿基米德便推断说:“只要能够把握合适的杠杆长度,不论多大的重量,都能够用很小的力量举起来。”“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杆,我就能撬起地球”,这就是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

叙拉古国王当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建造了一艘大船,但是动用了很多人力,也无法将它推下河。于是为了考验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国王让他解决这个难题。

阿基米德很爽快地接受了国王的命令。回家后,他用杠杆和滑轮的原理,制造了一套机械装置。一切准备就绪以后,阿基米德请来了国王,让他观看大船是如何下水的。他把一根粗绳的尾端递到国王的手里,让国王操作。只见,国王不费吹灰之力,轻轻地一拉,那艘大船便滑到了水里。

看到这种“奇迹”,国王的臣民们都张大了嘴巴,发出阵阵惊叹声。于是,国王对阿基米德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向全国发出公告:“无论阿基米德以后说什么,我们都要相信……”

阿基米德自信的豪言壮语,不但没有让国王和臣民瞧不起他,反而更加尊重他,信任他。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只要拥有自信,你就能够活出独特的人生。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自己特有的人生轨迹,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画卷。或者写生,或者写意,或者工笔成图,绝对没有谁会是一片空白。所谓“雁过留声”,只要你在这个世上走过一回,就一定会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这些印记既是你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是他人眼中的时光碎片。

你可以平凡,但不能颓丧;你可以等待成功,但不能放弃努力。自信的人一往无前。

篮球巨星姚明刚进NBA的时候,并不被美国人认可。第一次上赛场,就被那些欧美球员的速度与力量压倒。但是姚明并不气馁,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从来不认为自己要仰视那些欧美球员,从来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

于是姚明刻苦练习,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一次重要比赛中脱颖而出,全场观众为他欢呼雀跃,大声喊着他的名字,久久不能平息。姚明用自信征服了美国观众,从此也确立了这个从中国走出来的大个子在NBA的一席之位。

姚明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不必在意别人有多么炫目的成绩,只对自己有信心,专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仰视别人的荣耀和光环,用心编织自己的桂冠,这才是明智之举。

自信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勇于打败自卑;自信是一盏明灯,为我们在黑暗中指明方向。

大家都知道吉列剃须刀吧,尤其是男士,不少人都用过。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背后的故事。

在刀片刚刚问世的时候,很多男士都有过这样的苦恼:刮胡子的时候很容易将皮肤拉伤、刮破,人们对剃须刀真是又爱又恨。而吉列刀片的发明者——金·坎普·吉列也是“苦恼者”中的一位,不久后,他发明了吉列刀片。这种剃须刀的特点是轻巧便捷,而且使用时安全可靠。

但是这种刀片上市后却不被人接受,大家认为这不就是个刀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而且价格还不便宜。这项发明就这样被搁置了十几年,这十几年中,吉列只售出了不到一千个刀片,收入微薄。

可自信的吉列还是没有选择放弃,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吉列便将剩下的刀片全部赠送给了士兵,吉列的决断换回了成功:一战结束后,士兵们将这种方便安全的刀片带回了家,亲戚朋友们使用后,都赞不绝口。广告打响了,销售量也随之大大提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来时,吉列如法炮制,结果轻而易举地打通了全球的销路。吉列刀片也在全世界男人的心目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试想一下,如果在那漫长的十几年中,吉列没能自信地坚持下去,会取得后来的成就吗?答案可想而知。

人生如同奔流的河水,在前行的过程中,难免被生活的礁石挡住道路。尽管水花四溅,冲淡了原有的激情,但是只要我们的信念还在,梦想依旧,成功就不是虚无缥缈的事情。

我们无须仰视他人,或者羡慕别人的人生一帆风顺。只要我们自己充满信心,就一定会越过重重阻碍,走向理想的彼岸,成为别人赞叹的风景。

生活五彩缤纷,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最不能丢掉的就是自信心。不想得到别人135°的俯视,就不要选择45°的仰视。与其将宝贵的生命浪费在仰视中,还不如用智慧与双手去描绘属于自己的风景。2.  你走你的过街天桥,我走我的地下通道

电影《永无止境》讲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在对生活不抱希望之际,意外得到了一种神奇的药丸,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改变。这种药丸能够帮助他获得暂时的成功,但是他却在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周围很多人都知道这种药丸有副作用,有很大的毒性,但是在物质利益的引诱下,人们还是忍不住去疯抢,为此互相追杀。

看完这个电影,让人感到很心酸。在物质财富的强大诱惑下,社会底层的穷人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只为过上体面的生活。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意愿是什么,这种生活是不是适合自己。

很多人为了某种主义而活着,而这个主义又并非是自己真正懂得的、明白的。他们的生活有很多目标,比如工作、金钱、理想、孩子、父母……但是,唯独没有自己。

我们可以很委屈地活着:工作上的不顺心,婚姻上的不幸福,人际交往上的不和谐,所有欲望的压制……哪怕是牺牲一生的幸福,也无所谓。

我们可以过艰难的日子,但是却不能安贫乐道,遭遇的所有不幸,绝对有一个玩笑似的借口。

我们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可以把身价百万作为理想,可以抛掉天伦之乐四处漂泊,但是我们却唯独忽视人生最大的成功——家庭幸福,平平淡淡。

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年轻人整日以沿街说唱为生。一个华人妇女,远离故土,在这个小镇上打工。他们经常在同一个餐馆里用餐,时间长了,便成为了熟人。

一天,这位华人妇女关心地对那个年轻人说:“你不要再沿街说唱了,去找一个正当的职业做吧。我可以把你介绍到中国去教书,赚得肯定比现在多。”

年轻人听后,愣了一下,然后反问道:“难道我现在做的不是正当职业吗?我热爱这份工作,它不仅让我感到快乐,同时也给所有的听众带去了欢乐,有什么不好的呢?我何必要抛弃亲人与故土,漂洋过海,去从事我不喜欢的职业呢?”

是啊,我们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呢?“你走你的过街天桥,我走我的地下通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盲目地追随别人的脚步,套用别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失去自我,是很悲催的事情。

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是自私自利,凡事只想到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是把自己锁在进步的起点,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座右铭。事实上,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

世界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自己喜欢的、愿意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否则过于被种种客观因素所限制,你会活得很累。

善良和爱会让你充实地过好每一天,金钱和名利不算什么,我们真正需要是健康的体魄,简单快乐的生活和海阔天空的心胸。

一个伦敦商人到一个小渔村度假,看见一个渔夫将一艘装着几尾大黄鳍金枪鱼的小船划靠岸。英国商人对渔夫能够抓到这么珍贵的鱼夸赞了一番,然后问渔夫抓到这些鱼需要多长时间?渔夫说不用很长时间,一会儿就抓到了。英国商人又说你为什么不多待一会儿,多抓些这种鱼呢?

渔夫平淡地回答说:“这些鱼足够我们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所需了。”“那你抓完鱼剩下的时间干吗呢?”商人问。“我每天睡醒后,便出海抓鱼,然后回家和孩子们玩一会儿,中午的时候就和老婆小睡一会儿。下午到村子里和朋友们玩玩吉他,喝点小酒。我的日子过得很充实呢!”渔夫开心地描述着。“我是伦敦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我可以给你出个主意。你每天应该多点时间去抓鱼,然后拿出去卖,这样,过一段时间你就可以换个大点的船。然后再抓鱼,再买船,如此循环,你就可以拥有一支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