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岗位过冬防寒培训教材:房建分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08:41:51

点击下载

作者:李莹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铁路岗位过冬防寒培训教材:房建分册

铁路岗位过冬防寒培训教材:房建分册试读:

前言

安全是铁路的永恒主题。确保冬季人身和行车安全,历来是铁路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广泛应用,铁路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候影响,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对职工技术业务培训,都带来许多新特点、新变化、新要求,为了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满足过冬防寒培训需要,我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写了这套《铁路岗位过冬防寒培训教材》。

本套教材共分14册,分别为车务分册、客运(车站)分册、客运(列车)分册、货运分册、机务分册、工务(普速)分册、工务(高速)分册、信号分册、通信分册、供电分册、车辆(客车)分册、车辆(货车)分册、车辆(动车)分册、房建分册。教材根据现行规章制度、设备使用情况和北方冬季季节特点,结合各岗位作业标准和过冬防寒培训需要编写。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知识、专业知识、规章制度、事故案例四大部分,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教材的特点是突出北方冬季作业要求,突出专业技能知识,突出新职工培训重点,本套教材形式新颖,结构简明,适于自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可供铁路干部、职工过冬防寒培训之用,尤其适用于新职工培训,也可作为日常学习、安全培训参考用书。由于铁路规章更新较快,如遇教材中引用规章与现行规章不一致时,应以现行规章为准。每个分册力求结合岗位作业和现场实际,对冬季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作业标准和作业要求、安全管理等进行了系统论述,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特别是结合近年来发生在冬季的事故案例,运用大量鲜活素材,警示教育读者,使大家进一步在思想上打牢“安全第一”的烙印。

本套教材由沈阳铁路局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各业务处、部分站段的大力支持。本册教材由李莹担任主编,房建德、沈峰、刘珺、刘玉霜参加编写,赵秀娜担任主审。编写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深入运输一线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较快地完成了编写工作,在此表示感谢。特别感谢中国铁道出版社,为本套教材出版发行所做的大量工作。

因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沈阳铁路局教材编审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九月第一章综合知识第一节供暖相关概念一、供暖期特点及供暖温度要求(一)供暖期特点

一般情况到10月下旬,东北地区相继进入采暖期。各房产段供暖期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状况有所不同,应当以铁路局或当地政府规定供暖起始日期为准。同时根据当地天气温度下降情况适当提前供暖或延长结束期。

整个冬期供暖期间节假日比较集中,不但有我国民族的传统佳节、法定假期,近年来,很多外国的节日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等多个节日贯穿整个冬期。在此期间,节日气氛比较浓重,有关节日话题比较集中,职工思想比较活跃,身心比较疲劳。(二)供暖温度要求

铁路各生活和办公区域房屋供暖温度标准见表1-1。住宅房屋室内供暖温度不低于当地政府公布的供暖温度标准。表1-1 房屋供暖温度标准续上表二、供暖管理标准(一)安全管理标准

1.坚持标准化作业,消灭生产过程中的设备事故、火灾爆炸事故、人身伤害事故。

2.司炉人员、软水化验员、特殊工种等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可触及的机械转动部件、走行部件、传动皮带、鼓风机吸风口、配电及电控设备,应设置防护罩、网、栅栏、胶垫等安全防护设施。

4.锅炉及附属设备安全附件齐全,校验、定压及时准确,严禁超期、超压使用。

5.严禁挖洞取煤、带火除灰、裸视拨火、高空作业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违章作业。

6.上煤机钢丝绳卡扣齐全、钢丝绳无断股,上煤斗有安全挂钩。

7.锅炉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存放摩托车、汽车等与供热无关的设备和物品。

8.消防规章制度完善,消防设施、防火用具配备齐全、有效(配电间至少配备有效灭火器2具),无火灾、爆炸隐患。

9.配电室实行专人管理,落实安全责任。

10.锅炉房通风设施良好,消除煤烟中毒隐患。(二)职工“两纪”管理标准

1.执行交接班制度,严禁迟到、早退、离岗、睡岗、酒后上岗和当班饮酒。

2.按操作程序挑、压火,锅炉运行时炉前必须有人值守。

3.集中控制室内闲人免进、禁止吸烟。

4.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职场内不得存放扑克棋类、小说杂志等娱乐用品。(三)职场环境管理标准

1.锅炉房内、外墙、天棚洁净,门窗齐全,地面整洁无破损,达到窗明几净。

2.休息室床铺整齐,被褥干净,摆放方正,管理标准宾馆化。

3.厕所、浴池卫生洁净,无味、无渍(垢),排水畅通。

4.无私拉乱扯电线路、通信线路、水管路等现象。

5.领班、司炉等工作人员挂牌、持证上岗,着装规范、整洁。

6.焚火用工具、物(备)品齐全,定位管理,锅炉间内严禁堆放与供暖无关的物品和材料。

7.供暖用煤炭堆放整齐,炉渣排放及时并堆放成方,重点处所有覆盖。

8.锅炉负压燃烧,无漏烟、透火迹象;阀门手柄、手轮齐全,设备无油渍(垢),铜铁分明。

9.泵间设备无滴、漏现象,泵体、管路、电机洁净,地面无积水,仪表齐全,保温管路无破损。

10.引风机室无积灰,设备无油渍,冷却水回收使用,除尘器锁闭器严密。

11.电器操作间洁净,无闲杂物品。

12.软水设备齐全、完好、洁净,料品堆放整齐。(四)设备运行管理标准

1.锅炉本体无渗漏,炉衣无腐蚀;无漏烟、冒火及过烧;炉墙、炉拱、护铁完好。

2.炉锅炉头灰及风室灰每班至少清理一次,调风、排灰拉杆灵活,SZL型锅炉后部管束间的泄灰翻板或拉板要灵敏可靠,锅炉烟管每周清扫一次,清扫门或省煤器落灰膛无积灰,除渣坑内无积渣、积水现象。

3.安全阀运行期间应定期进行手动排放试验,蒸汽锅炉每月应进行自动排放试验;压力表、温度计按规范要求设置齐全,安装位置便于观测;蒸汽锅炉必须设有2个独立使用水位表,每班至少冲洗一次;热水锅炉每周至少排污一次,蒸汽锅炉每班至少排污一次。

4.锅炉辅机运行正常无异音,电机无过热(外壳温度不超过60℃),无漏油、漏灰、漏水;上煤、除渣系统无故障;机械转动部位润滑(注油)达标。

5.配电柜、控制柜内无积灰;配线规范、绝缘良好;仪表显示灵敏、准确;变频设备合用。

6.软水设备合用,软水有记录,水质达标(热水锅炉补给水、系统循环水总硬度不超过0.6mmol/L,系统循环水pH值10~12);除氧设备正常运行。

7.供暖室内和外网管路无渗漏,地沟及阀门井内无杂物、积水,阀门开关灵活、严密。管道、表座、阀门无渗漏;泄放阀、三通阀开关灵活、严密无渗漏。

8.在每个供暖系统末端至少设置2处测温点,悬挂温度计,根据室外温度和测温点测温记录及时调整供暖运行参数,保证室内温度平稳达标。(五)内业管理标准

1.锅炉房九项规章制度统一、齐全;设有供暖平面图,标注用户总栋数、总供暖面积、测温点标志;设有锅炉房设备平面布置图;锅炉房有设备履历簿,明确显示锅炉、风机、水泵、上煤出渣、水处理、除尘器等设备的型号及相关参数、用电设备功率、当年大维修项目及责任人,明确运行设备监护人。

2.锅炉房显著位置摆放锅炉使用登记证、年检合格证、司炉证。

3.焚火日志整洁、完整,填写字迹清楚、工整,锅炉运行参数、测温、能源日计划与消耗、计量仪表、设备运行、交接班等项记录齐全,各项数据填记准确有依据。(六)能源管理标准

1.坚持科学焚火,倡导经济运行,通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应用节能技术节约能源。

2.煤炭、油、汽等燃料进场、消耗有统计,不同用途用水、用电设单表计量,实耗有记录。炉渣含碳量不超标,固定炉排不超15%,机械炉排不超10%。

3.锅炉房要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节能降耗措施,措施要落实、有效果。

4.根据系统差异、环境温度变化合理制定锅炉房年度、月度及日能源消耗计划。

5.带班人员要熟知本锅炉房能源消耗计划、实耗情况,根据外温变化,动态调整供暖时间和能源消耗数量。

6.实行锅炉房月度能耗分析,依据计划对锅炉房月度能源实耗进行考核,实行“节奖超罚”。

7.及时调整系统热平衡,减少供热不均和浪费能源。

8.采暖期结束后,锅炉房的运行成本与收缴的热费对比分析,做到盈亏显现化。(七)家庭(个人)承包管理标准

1.鼓励对沿线小型锅炉房实施家庭承包管理,要求参与焚火的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并同时办理司炉证,由职工负责主要焚火工作,家属辅助。

2.个人承包焚火任务的小型锅炉房,在外温允许的前提下,每日中午外出时间不得超过1h,并挂牌明示外出时间及联系电话,该段时间锅炉必须停止运行。

3.实行家庭(个人)承包的锅炉房,焚火任务结束后,不得在锅炉房居住生活。

4.家庭承包锅炉房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严禁外来人留宿,严禁养宠物、禽畜。三、司炉工培训(一)司炉工的培训

供暖烧火开始后,司炉工必须持证上岗。新职人员必须经过司炉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司炉证后方可从事司炉作业,原有的司炉证,必须四年检验一次。(二)司炉工的岗位工作要求

在各暖房带班长领导下,根据规定的供热指标和时间进行司炉操作,必须服从分配,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司炉工的司炉操作程序

起火前首先检查锅炉及各辅机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查看锅炉压力表检查锅炉是否处于正常水位;如果锅炉或系统缺水应及时补水。然后启动循环水泵、引风机、鼓风机,适当调整风量、风压,使炉膛内的煤引燃后,再启动除渣机及炉排。注意观察煤的燃烧情况,适时调节煤层厚度及进风量,使炉排上煤层充分燃烧,且使炉排尾部留有0.4m长燃尽区,含碳量不高于10%。

焚火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各项温度值与压力表的显示情况,注意防止炉排前段预热区直接燃烧,防止煤斗引燃。随时观察炉排的工作情况,发现有跑偏、掉拍、漏火、断火现象发生,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带班人员。

压火时必须先停鼓风机、后停引风机,而且应使炉排继续推出未烯煤层0.8~1m后,再停炉排,然后关闭炉门、打开灰门;待给水温度降到40℃以下时,方可停循环水泵。

2.司炉工操作的注意事项

锅炉运行过程中,司炉人员必须认真监护供热系统的压力温度情况,及时补水,保持水压稳定,严禁正压或者超负压运行。锅炉运行中,必须随时监护炉内燃烧情况、进风量大小,适时调节炉排速度,尽量保证主燃段满火、前区预热、后区燃尽,严防烧煤斗。应随时监护各种仪表指示情况,并做好锅炉房的防火、防盗及安全卫生工作,负责锅炉对流管束,水冷壁积灰的清理工作,做到每班清理一次,同时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任务。同时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精通业务,钻研技术,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进行。一旦发生水压骤降时或其他严重影响锅炉运行问题,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停炉措施,马上报告主管人员。

3.司炉工的纪律要求

当班司炉工,工作中要坚守岗位,集中精力,严格操作,严禁擅自脱离岗位;当班时不看书、不看报、不打瞌睡,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班中不得饮酒,不得带酒气上岗。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记好焚火日志,对锅炉及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确保锅炉安全运行。四、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单位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立法和组织、技术措施的总称;也是指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一)劳动保护的内容

劳动保护包括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两个方面的内容。

1.劳动安全保护

劳动安全保护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防止中毒、车祸、触电、塌陷、爆炸、火灾、坠落、机械外伤等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2.劳动卫生保护

劳动卫生保护是指对劳动过程中的不良劳动条件和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防范,或者是防范职业病的发生。(二)劳动保护用品

劳动保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职业危害所配备的一种防护性装备。

劳动保护用品按保护的方式和目的分为以下几类。

1.按人体生理部位分类(1)头部防护:塑料安全帽、V形安全帽、竹编安全帽、矿工安全帽。(2)面部防护:头戴式电焊面罩、防酸有机面罩、防高温面罩。(3)眼睛防护:防尘眼镜、防酸眼镜、防飞溅眼镜、防紫外线眼镜。(4)呼吸道防护: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防尘口罩、氧(空)气呼吸器。(5)听力防护:防噪声耳塞、护耳罩、噪声阻抗器。(6)手部防护:绝缘手套、耐酸碱手套、耐油手套、医用手套、皮手套、浸塑手套、帆布手套、棉纱手套、防静电手套、耐高温手套、防割手套。(7)脚部防护:工矿靴、绝缘靴、耐酸碱靴、安全皮鞋、防砸皮鞋、耐油鞋。(8)身躯防护:耐酸围裙、防尘围裙、工作服、雨衣、太阳伴伞。(9)高空安全防护:高空悬挂安全带、电工安全带、安全绳、踩板、密目网。

2.按防护用途分类

劳动保护用品按防护用途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酸碱制品,耐油制品,绝缘用品,耐高温辐射用品,防噪声用品,防冲击用品,防放射性用品,防水用品,涉水作业用品,高处作业用品,防微波和激光辐射用品,防机械外伤和脏污用品,防寒用品,农业作业用品等。

对劳动保护用品要正确的配置和使用:(1)头部防护:佩戴安全帽,适用于环境存在物体附落的危险。(2)防坠落防护:系好安全带,适用于需要登高(2m以下),有跌落危险时。(3)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镜、眼罩或面罩。适用于存在粉尘、气体、蒸气、雾、烟或飞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时,佩戴安全眼镜、防化学物眼罩或面罩(需整体考虑眼睛和面部同时防护的需求);焊接作业时,佩戴焊接防护镜和面罩。(4)手部防护:佩戴防切割、防腐蚀、防渗透、隔热、绝缘、保温、防滑等手套。可能接触尖镜物体或粗糙表面时,防切割;可能接触化学物品时,选用防化学腐蚀、防化学渗透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高温或低温表面时,做好隔热防护;可能接触带电体时,选用绝缘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油滑或湿滑表面时,选用防滑的防护用品,如防滑鞋等。(5)足部防护:佩戴防砸、防腐蚀、防渗透、防滑、防火花的保护鞋。适用于可能发生物体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护的鞋;可能接触化学液体的作业环境要防化学液体;注意在特定的环境穿防滑,或绝缘,或防火花的鞋。(6)防护服:保温、防水、防化学腐蚀、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适用于高温或低温作业要能保温;潮湿或浸水环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触化学液体要具有化学防护使用;在特殊环境注意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7)听力防护: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选用护耳器;提供适且的通信设备。(8)呼吸防护:根据《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18664—2002)选用;要考虑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种类、特点及其浓度等因素之后,选择适用的呼吸防护用品。

劳动保护用品,是为保护劳动者的作业安全而发放给职工的,各岗位作业人员要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严禁随意丢弃、送人或转让。(三)劳动防护规定

1.进入生产现场应按规定穿防护服装,戴防护帽等。

2.从事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碾伤害的作业,不准穿裙子、戴手套、围巾,长发或其他佩饰物不得悬露。

3.从事对双目有伤害的作业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4.进入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的场所前,必须戴安全帽;在设有安全网的高处作业前,必须系安全带。

5.从事电气作业前,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从事高压带电作业前,应穿屏蔽服。

6.进入有易燃、易爆物品的作业场所时,应穿防止产生静电火花的服装。

7.其他有关劳动防护规定。第二节冬期施工的应对措施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风、雪、雾、霜频繁发生,夜间长、昼间短,温差大,这些自然现象对铁路运输生产的设备、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及行车组织工作等多方面增加了难度,给人员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威胁,要充分认识到冬季铁路运输工作的特点,掌握冬季生产作业的规律,从思想、物质、组织、技术等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树立起抗风雪、战严寒的信心。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克服这些不利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冬季运输生产任务。一、冬期施工的特点(一)冷

冬季气温低,天气寒冷,人的视觉、听觉、行动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对外界敏感度降低,容易发生冻伤、跌滑等人身伤害事故。另外也给人们的生活、心理上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对严寒易产生畏惧心理,精神不集中,工作中易出现简化作业、违章作业等行为。(二)脆

金属易裂纹、折损,要求作业时更要细检细修。(三)滑

由于雪、冰等因素,造成客观环境路面滑,站台、天桥、梯凳湿滑,易发生滑跌、摔伤等人身事故,给现场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增加了作业的难度。(四)凝

由于冬季雾多,能见度低,而且玻璃、眼镜都容易凝霜、凝雾,影响视线,使瞭望困难,尤其是房建设备巡检作业人员困难更大,给人身、作业带来影响。(五)稠

由于低温易导致润滑油黏度增大,易发生油润故障。(六)胀

水结冰以后,产生热胀冷缩现象,冬季要注意防止贮水容器的胀裂,管道、阀门、暖气片等发生冻裂。(七)干

冬季空气湿度偏低,木材干燥,需要加强防火。(八)长

冬季夜长昼短,夜间容易发生困倦和疲劳,所以上班前要休息好,当班要精力集中。(九)畏

冬季气候严寒,易产生畏寒怕冷思想而缩手缩脚,反应迟钝,导致简化作业程序,违章蛮干,给行车和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十)笨

冬季天气寒冷,露天作业人员穿戴较多,衣着笨重,行动不便,反应相对迟缓,作业场所溜滑,易碰伤或摔伤。因此,作业人员要相互关照,做好互控,注意人身安全。(十一)忙

冬季是铁路冬运、春运繁忙季节,车流密度大,再加上中国两大传统节日,职工家务忙、事情多,思想比较活跃,容易休息不好,造成工作精力分散,劳动纪律松弛,思想抛锚,诱发各类事故,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二、过冬防寒的准备(一)思想上的准备

要清楚冬期作业的特点、难点;要清楚工作环境、条件、设施设备的变化,清楚冬期作业上的各种要求。(二)组织上的准备

要成立过冬防寒领导小组,制定应对冰、雪、寒流各种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成立相应的除雪队、突击队,做好人员准备工作,对责任区要分片包保,并建立相应的联系网络。(三)技术上的准备

一方面,要对全员进行防寒过冬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一是岗位作业标准、岗位技术要求等,二是对安全知识以及防寒过冬要求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生产任务的特点,做好应对防寒过冬的一些技术措施。(四)设备上的准备

一是做好设备或建筑物的保暖或供暖工作;二是加强对供暖设施的保养检查,保证按时供暖并供好暖;三是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保养;四是加强对动力机械设备的检查保养。(五)物质上的准备

做好各类防寒用品的准备,包括一些专用工具。对冬季供暖单位,要储备好足够的煤炭,来保证供暖工作的正常进行。三、消除冬季不利影响因素的措施

主观上,要对冬期作业人员进行过冬思想教育,加强对岗位作业标准、作业流程或作业程序的学习和熟练掌握。客观上,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滑、防雾、防冻。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过冬防寒培训,并按规定做好防寒劳保用品的配备和发放工作。加强对铁路运输、房屋设备的防寒过冬检查,全面做好易冻设备的保温防冻工作。供好暖,储备足够的防寒过冬材料、燃料和工具。检修好除雪机具,组织好相应的除雪人力。组织管理上,要重点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防寒物质的准备情况;设备的保养状况;供暖设备的安装维修情况;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等。(一)做好防寒整备工作

对设备要做好过冬防护,对外露自来水管、蒸汽管道、水泵、水箱、锅炉管道和露天的阀门管道管件等,应做好保暖防冻包扎;停用时,必须将余水、废水排尽,防止冻坏。(二)冬季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衣着灵便,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带,把安全带挂钩挂在牢固可靠的地方。将地面的冰雪清扫干净,防止地滑摔倒。不准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易打滑鞋或赤脚。防护人员要按规定进行防护,不得擅离防护地点或防护区域。防护员必须具备防护员资格证,否则不允许承担防护员工作。(三)注意冰雪道路行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冰雪路面行车,因附着力很低,制动距离也会大大延长,是一般良好路面7~8倍还要多,因此,首先要控制好车速,通常的行驶速度在20~30km/h,在厂区内行驶不能超过5km/h。

2.行车中应匀速驾驶,不急踩或急抬油门踏板,不急剧转动方向盘;遇到情况要提前采取措施,少用制动;转弯时不能使用制动,避免使用紧急制动。

3.要加大行车间距,会车要减速保持较大的侧向间隙;经过凸起路面,特别注意车辆向两边滑溜,行车要带防滑链条。

4.在郊外和城区快慢不分的道路上,要与路边自行车、非机动车、行人保持一定距离。路两侧和行人较多时,要减速缓慢行驶,以防行人、自行车因路滑突然倒向汽车而造成交通事故。四、冬期施工安全教育(一)过冬防寒的培训要求

冬季来临之前,各单位每年要进行一次防寒过冬安全教育和考试,教育和考试的覆盖面要达到90%以上(新工人必须达到100%),对考试不合格的,应进行补考(过冬防寒安全教育85分为合格,安全技术教育80分为合格),考试成绩应及时填入职工技术档案和安全技术合格证。(二)过冬防寒时期对职工的基本要求

过冬防寒时期,每个工人都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过冬防寒知识,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岗前要充分休息,工作中要集中精力,职工间要相互协作,安全上要相互卡控提醒。(三)过冬防寒安全教育主要做好的工作

1.供暖设备状态完好,确保冬季供暖任务的完成。

2.冬期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3.高空作业的有关安全要求,严防人身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各种电器、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安全、完好,运转正常。

5.对取暖设备做到定期检查,杜绝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等。(四)冬期作业前,班组长要做好班前安全预想

为确保安全生产,每天作业前班组长应根据当日生产任务,作业项目、作业内容、设备状况、人员情况和天气变化等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上的不利情况,做好安全风险分析,并具体提出和布置好安全注意事项或安全的具体措施;做好班前预想,并在作业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纠正和制止。五、冬期施工消防管理(一)冬期施工生活区安全管理

冬期施工作业,因受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存在大量不利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冬期施工现场的管理。

1.生活区宿舍禁止使用电炉、电热毯等大功率违禁电热器具,严禁私拉乱接,照明统一使用安全电压供电。

2.宿舍使用安全锅炉统一供暖,保障工人安全过冬;严禁私自明火取暖。

3.宿舍楼设两个出入口,每层应合理设置有效灭火器,严禁堵塞安全通道。(二)冬期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1.冬期施工应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防寒保暖工作。

2.冬季霜冻、雨雪和大风天气必须做好防滑措施。

3.冬期施工中要预防各类事故发生。(三)消防防火方案

1.施工现场不利因素情况分析

根据各施工现场临设及施工现场情况,预计施工现场消防、保卫重点部位有如下几处,为使工地确保不出现火灾及失窃等事故,特将这几处重点危险区提名到案,加强在施工中的管理。(1)由于职工对消防知识懂得较少,防火意识差,思想容易麻痹,常会出现职工在现场违章吸烟情况,以及施工中的电焊焊花溅落容易发生火灾。(2)现场临设材料库、漆类、易燃、易爆物品等,施工中往来职工较多,加之外面运料进场非施工人员违章吸烟者不少,也容易发生火灾。(3)木工棚内用电较多,锯末、刨花等作业下脚料遍地,加之操作人员偶然吸烟、容易引起室内火灾。(4)配电室及个别电器由于某些管理、操作人员知识不足,或某些材料性能方面的缺检、缺试,造成配电盘或配电箱内保险装置失灵,因而引发火灾。(5)工程地下施工期间,防水作业人员操作不当,使用不具备防爆装置的灯具、器械,有的未强制通风,或违章吸烟,很可能引发易燃气体爆炸而发生火灾。(6)施工现场办公区设有电脑、复印机等贵重物品,外来人口、流动人口较多,给施工现场保卫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2.成立消防保卫机构(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的防火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现场消防、保卫全面工作。(2)项目部指定消防保卫工作负责人,对分包单位实行总承包责任的保卫工作制度,各分包单位应接受总包单位的统一领导和监督检查,双方要签订责任明确的消防安全协议书。(3)建立健全施工例会制度,每月必须召开一次会议,遇重大问题应随时召开会议并将会议内容、决定及时填入会议纪要。(4)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消防保卫人员,义务消防队每季度要组织学习并定期进行演练。

3.消防保卫措施(1)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尤其是易燃易爆区域,应对作业人员加强禁止烟火的教育,各项目要加强动火管理,建立各级防火安全责任制度。(2)消防设施及器材应做到齐全、完好和能用,在入冬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3)严防电器火灾发生。生活区严禁使用电炉、电热管取暖和做饭,禁止使用电褥子。(4)加强冬期取暖的统一管理,宿舍的公用取暖设施应设专人管理,严禁在宿舍内使用电炉或采用明火取暖。(5)应由专业电工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设备,严禁其他人员随意拆、改装电气线路。(6)严禁使用裸线,电缆线破皮三处以上不得投入使用,电缆线破皮处必须用防水绝缘胶布处理,电缆线铺设要防砸、防碾压、防止电线冻结在冰雪之中,大风雪后应对线路进行检查,防止电缆线断线和破损造成触电事故。(7)为防止因生火、取暖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指定专人负责夜间巡视检查。检查火炉使用情况,是否有发生火灾、煤气中毒的危险。(8)封闭的场所必须有通风换气措施。如果有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时必须保持通风。(9)现场明火作业,必须有经过审批的动火证。加强现场消防工作,备足消防器材,施工现场消防用水、灭火砂及消火栓设明显标记,注意保管,不得随意挪用。(10)现场库房及木工棚等重点防火部位,每处布置干粉灭火器,制定具体防火制度。(11)易燃物品库门前设烟火警告标志,严格领料制度,照明线路安装符合防火要求。(12)电气焊等明火作业,操作前必须办理动火手续,开动火证,制定可行的措施,有专人看火,清理周围易燃物,各项措施落实后再动工。(1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木工棚内刨花、锯末随时处理,废料清运到指定地点。(14)建筑物内不准随意堆放物料、不准随意居住。油类、气类等易燃物,下班时带出,放回库房。(15)乙炔瓶与氧气瓶必须分开保管,使用时两瓶间距不得小于7m,两瓶与用火点使用间距不得小于10m。(16)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四)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

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采用不燃或耐燃材料进行保温。

2.建筑物内不准作为仓库储存易燃、可燃材料,施工材料按施工进度和作业计划分期分批进退场,并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

3.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作业,必须制定防火安全措施和灭火方案,在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书面防火安全技术交底,贯彻“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

4.施工中若采用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工艺时,领导、专(兼)职消防人员及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学习,按照责任制了解材料的防火性能、规格、配比、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的消防要求,在不了解时禁止使用。

5.易燃、剧毒物品应分类专库管理,严格进出库手续;进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操作时,应根据施工计划限额领料,禁止在施工场地内存放或进行分装与调料。

6.进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操作时,须保证通风良好,严禁明火及可能产生的火花。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数量、面积较大或在地下室等通风不良场所操作时,必须采取强制排风措施,防止可燃、易燃气体在局部达到爆炸极限。

7.施工场所安装电气设备和照明灯时,采用防爆等级与现场相适应的电气设备和照明灯。

8.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作业禁止与电、气焊等明火作业上下、周围交叉操作。

9.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易燃、易爆气体挥发程度、比重分别将施工现场周围上下孔洞、地沟、道井等封堵,防止易燃、易爆气体扩散。(五)用火用电管理

1.电、气焊工经专门培训,掌握焊割消防安全技术,并经考试合格后,持上岗证进行操作,禁止非焊工进行作业。

2.进行电、气焊作业前,必须由现场消防保卫人员或防火负责人指定的专人办理用火审批手续;用火地点变更时,应重新办理用火审批手续,用火证当日有效。

3.进行电、气焊作业时,要选择安全地点,认真落实有针对性的防火措施,必须派专人进行监视,随身携带灭火用具。

4.地下室不宜使用乙炔、氧气瓶。

5.乙炔瓶、液化石油气瓶与氧气瓶的工作间距不小于7m,乙炔瓶、氧气瓶与电、气焊用火地点不得小于10m。

6.乙炔瓶发生冻结时,不得用明火烘烤。检查漏气时要用肥皂水,禁止用明火试漏。

7.氧气瓶、乙炔瓶不得接近热源,夏季不宜在日光下暴晒,搬运时禁止滚动撞击,氧气瓶不得接近油脂。

8.电、气焊停止作业时,应切断电、气源,焊钳、焊枪使用完,不得放在可燃物上及其周围,焊条头不得随便乱扔。

9.电气焊禁止与木工、油漆、防水等同时间、同部位、上下交叉作业。遇有5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露天及高空的焊割作业。

10.禁止在“严禁明火”的部位及周围进行焊割,禁止焊割未经清洗的可燃气、易燃气、液体及喷漆用过的容器和设备。

11.用电管理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实施细则。使用电热器具,必须经过批准设专人负责管理,冬期施工保温,应制定详细方案,报消防保卫部门备案。

12.施工现场内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吸烟室,贴明显管理要求和标志,配备烟头容器和灭火器材。吸烟应到吸烟室,现场禁止吸烟。

13.施工现场禁止使用炉火取暖。(六)临设支搭、料库管理

1.临时设施搭建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经消防保卫部门审批后搭建。施工现场的生活、加工、仓储、办公区库房与在施工程分开设置。

2.油漆稀料、可燃材料库、油漆调料间、水泵房、食堂变配电室、机械(木)加工和修理间等使用不燃材料搭建。

3.施工现场要采用不燃材料做临设,距高压线水平距离不小于6m。

4.在施工工程内不宜住人、办公,确实因条件有限,必须在工程内住人、办公、加工等,先制定防火措施,经上一级消防保卫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5.在施工工程内禁止储存易燃、可燃、易爆材料,施工过程使用的油类、气类易燃物下班时带出,放回库房。

6.施工现场内禁止家属及非施工人员居住。

7.现金、票证、贵重物品、稀有材料等重要物件,位置选择要适当,房屋、门窗要安全牢固,必须有防护窗栏、防盗门、保险柜、报警器等防护措施。

8.露天存放物品分类、分垛,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高压线下方水平距离6m以内不准存放易燃、可燃材料。

9.料库内储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垛与垛、墙、梁、柱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并留有主要通道。

10.各种材料储存应按其性质、火灾危险程度分类、分库存放;严禁将自燃物品,可燃、易燃气体、液体等危险品与一般物品混存;乙炔瓶与氧气瓶要分开存放。

11.料库内照明灯具不应超过60W,禁止使用白炽灯和碘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灯具不应安装在货架、物品上方,开关应设在料库外,料库内不得使用明火并禁止吸烟。

12.料库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禁止用可燃材料搭建阁层、隔墙,严禁进行修理和加工。

13.木工房内刨花、锯末等作业下脚料随时处理,以防引起火灾。(七)门卫护场

1.施工现场围挡应坚固耐用,其高度不小于1.8m。

2.门卫工作区域内,不准停放车辆及大型物体,任何人不得干扰门卫人员执行任务。

3.变、配电室等重点部位设专人管理。(八)人员管理

1.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进入现场后要定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2.现场管理人员一律佩戴胸卡,穿工作服,戴管理人员安全帽。

3.对使用的外包人员做到底细清楚,“三证”齐全。

4.施工现场严禁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

5.外部人员未经工地主管领导批准,不得在施工现场留宿。(九)现场检查

1.消防保卫人员每天都应对施工场所、生活区、仓库、用电情况进行巡查,参加文明施工检查,做到掌握工程进度情况,问题认定准确,隐患及时整改。

2.开用火证人员,在开用火证前,应对施焊、用火地点周围、上下进行检查,并设专职看火人员。

3.检查应采取“听”、“看”、“问”、“摸”、“试”、“对照”的方法,检查时应视情节轻重,填写消防治安检查记录,发生重大火险隐患,通知书做到责任明确。

4.项目部经常对施工现场及生活区进行检查。

5.对违反消防保卫规定的行为,项目部人员有权进行批评和劝阻。对存在重大火险隐患,严重违章行为,有权令其停止作业或实施经济处罚。

6.发生火情立即拨打消防电话,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第三节房屋防火要求

所有铁路房屋必须遵守铁路房屋防火的各项要求。一、火源

火源是火灾的发源地,也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直接原因,所以防止火灾应控制好10种火源,具体是:

1.人们日常点燃的各种明火,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火源,在使用时必须控制好。

2.企业和各行各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体、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全和防护。

3.靠近火炉或烟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紧聚在高温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大功率灯泡旁的纸张、衣物等,烘烤时间过长,都会引起燃烧。

4.在熬炼和烘烤过程中,由于温度掌握不好或自动控制失灵,都会着火,甚至引起火灾。

5.炒过的食物或其他物质,不经过散热就堆积起来,或装在袋子内,也会聚热起火,必须注意散热。

6.企业的热处理工件,堆放在有油渍的地面上,或堆放在易燃品旁(如木材),易引起火灾,应堆放在安全地方。

7.在既无明火又无热源的条件下,褐煤、湿稻草、麦草、棉花、油菜子、豆饼和沾有动、植物油的棉纱、手套、衣服、木屑、金属屑、抛光尘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堆积在一起时间过长,本身也会发热,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引起自燃,应勤加处理。

8.不同性质的物质相遇,有时也会引起自燃。如油与氧气接触就会发生强烈化学作用,引起燃烧。

9.摩擦与撞击。例如铁器与水泥地撞击,会引起火花,遇易燃物即可引起火灾。

10.绝缘压缩、化学热反应,可引起升温,使可燃物被加至着火点。二、火灾分类(一)按燃烧物质分

按燃烧物质火灾分为A、B、C、D、E五类(GB 50140—2005):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5.E类火灾:指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一般指带电设备引起的火灾。(二)按火灾程度分

按火灾严重程度分为三类:

1.特大火灾:烧死10人及以上;重伤20人及以上;死亡、重伤20人及以上;受灾50户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火灾。

2.重大火灾:烧死3人及以上;重伤10人及以上;死亡、重伤10人及以上;受灾30户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火灾。

3.一般火灾:不具备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三、火灾燃烧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

1.有可燃物。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氢气、钠、镁等。

2.有助燃物。凡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质,如空气、氧、氯、过氧化钠等。

3.有点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叫做点火源,如明火、赤热体、火星、聚焦的日光、机械热、雷电、静电、电火花等。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3个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四、灭火的方法(一)灭火的原理

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二)灭火的方法

按照燃烧原理,一切灭火方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1.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冷却灭火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3.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五、灭火的基本措施(一)扑救A类火灾

一般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于忌水的物质,如布、纸等应尽量减少水渍所造成的损失。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二)扑救B类火灾

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及时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三)扑救C类火灾

首先应关闭可燃气阀门,防止可燃气发生爆炸,然后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四)扑救D类火灾

如镁、铝燃烧时温度非常高,水及其他普通灭火剂无效。钠和钾的火灾切忌用水扑救,水与钠、钾起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氢,会促进火灾猛烈发展;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等。(五)扑救E类火灾

用“1211”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效果好,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的事故。六、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一)灭火器的类型

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它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火灾,控制蔓延。不同种类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物质的火灾,其结构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灭火器的种类较多,常用的主要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1.干粉灭火器(1)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喷嘴内喷出,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质灭火。普通干粉又称BC干粉,用于扑救液体和气体火灾,对固体火灾则不适用。多用干粉又称ABC干粉,可用于扑救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2)干粉储压式灭火器(手提式)是以氮气为动力,将筒体内干粉压出。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它能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而灭火;也适宜于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干粉有5万V以上的电绝缘性能);有的还能扑救固体火灾;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干粉灭火器,要放在好取、干燥、通风处;每年要检查两次干粉是否结块,如有结块要及时更换;每年检查一次药剂重量,若少于规定的重量或看压力表如下掉蒸汽压力,应及时充装。(3)干粉推车灭火器使用时,首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开启扳直阀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控制火焰窜回,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4)干粉灭火器(MFZ)2~3kg有效射程距离2.5m;4~5kg射程为4m,时间8~9s;8kg射程为5m,时间12s;(MFTZ)35~50kg推车有效射程为8m,时间20s;70kg推车射程9m,时间25s。

2.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做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它扑救钾、钠、镁、铝等引起的火灾。使用时,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药剂即可喷出。注意手指不宜触及喇叭筒,以防冻伤。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对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应及时充气和更换。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同干粉推车一样。

3.泡沫灭火器(1)泡沫灭火器目前主要是化学泡沫,将来要发展空气泡沫,泡沫能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防止空气进入。泡沫灭火器最适宜扑救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电器火灾。使用时先用手指堵住喷嘴将筒体上下颠倒两次,就有泡沫喷出。对于油类火灾,不能对着油面中心喷射,以防着火的油品溅出,顺着火缘根部的周围,向上侧喷射,逐渐覆盖油面,将火扑灭。使用时不可将筒底筒盖对着人体,以防万一发生危险。筒内药剂一般每半年,最迟一年换一次,冬夏季节要做好防冻、防晒保养。泡沫推车使用:先将推车推到火源近处展直喷射胶管,将推车筒体稍向上活动,转开手轮,扳直阀门手柄,手把和筒体立即触地,将喷枪头直对火源根部周围覆盖重点火源。(2)泡沫MP6m灭火器(10L)喷射距离5m,时间35s;65L的射程9m,时间150s左右。(3)清水灭火器喷出主要是水,作用与酸碱灭火器相同,使用时不用颠倒筒身,先取下安全帽,然后用力打击凸头,就有水从喷嘴喷出。清水灭火器主要是冷却作用,只能扑救一般固体火灾(如竹木、纺织品等),不能扑救液体及电器火灾。(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右手握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地取下灭火器。(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3)除掉铅封。(4)拔掉保险销。(5)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握着压把。(6)在距火焰2m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摆动,喷射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

2.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1)右手握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地取下灭火器。(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3)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4)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5)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8m的地方喷射,并不断前进,兜围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6)灭火后,把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

3.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1)用右手握着压把。(2)用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3)删除铅封。(4)拔掉保险销。(5)站在离火源2m的地方,左手拿着抓筒,右手压下压把。(6)对着火焰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扑灭。

4.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灭火效果好。(1)把干粉车拉或推到现场。(2)右手抓着喷粉枪,左手顺势展开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折或折圈。(3)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4)用手掌使劲按下供气阀门。(5)左手把持喷粉枪管托,右手把持枪把用手指扳动喷粉开关,对准火焰喷射,不断靠前左右摆动喷粉枪,把干粉笼罩住燃烧区,直至把火扑灭为止。七、灭火器配置和设置要求(一)灭火器配置

1.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得多于5具。

2.已配置的卤代烷灭火器,除用于扑灭火灾外,不得随意向大气中排放。

3.非必要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场所已配置卤代烷灭火器,当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应将其撤换。(二)灭火器的设置

1.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

3.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

4.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

5.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八、火灾报警

火灾报警应注意如下问题:

1.牢记火警电话“119”。

2.接通“119”火灾报警电话后,要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3.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打完电话后,要立即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5.要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通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达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6.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九、防火基本技术措施(一)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1.短路。

2.过负荷。

3.接触电阻热。

4.电火花和电弧。

5.照明灯具、电热工具的表面热。

6.过电压。

7.涡流热。(二)防火的基本措施

1.消除着火源,如禁止烟火、采用防爆灯具等。

2.控制可燃物,如防止可燃物的跑、冒、滴、漏,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3.隔绝空气。

4.阻止火灾范围扩大。

5.监视酝酿期的特征。

6.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7.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三)消防工作的“四懂四会”

懂得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懂得火场逃生的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四)使用灭火器一般注意事项

1.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防止盖、底弹出伤人。

2.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

3.扑灭电器火灾时,尽量先切断电源,防止人员触电。

4.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V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

5.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处。

6.持喷筒的手应握在胶质喷管处,防止冻伤。

7.室内使用后,应加强通风。

8.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五)灭火的基本常识

1.电器

电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无法断电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因为水和泡沫都能导电;应选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或干沙土进行扑救,而且要与电器设备和电线保持2m以上的距离。

2.食用油锅

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能用水浇,因为水遇到热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扑救方法是迅速将切好的冷菜沿边倒入锅内,火就自动熄灭了;另一种方法是用锅盖或能遮住油锅的大块湿布遮盖到超大的油锅上,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缺氧而自熄。

3.燃料油、油漆

燃料油或油漆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浇,应用泡沫、干粉、“1211”灭火器具或沙土进行扑救。

4.计算机

电脑着火应马上拔下电源,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如果发现及时,也可以拔下电源后迅速用湿地毯或棉被等覆盖电脑,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因为温度突然下降,也会使电脑发生爆炸。十、消防基础管理要求

1.各单位制定防火领导小组及管理体系到各班组长及消防安全员,放在便于检查的明显位置。

2.各防火重点部位的防火措施,应急预案是否齐全并挂在明显位置,值班人员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每日巡检、巡查记录是否详细、符合事实。

3.用电管理是否规范,配电室清洁、无杂物,严禁用电超载超负荷。电气开关、闸刀、插头、插座完好,电器设备符合国家安全规定。

4.检查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是否齐全,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消火栓严禁遮挡、圈占、埋压,消防水枪、水带、对口配件等要齐全完好,疏散通道严禁封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要确保良好。

5.车间要有消防器材、设施记录,消防器材现场配齐数量牌,标明数量、种类、负责人;现场灭火器必须无报废、泄压、破损现象。灭火器材栏内设施要保持好用,不得挪作其他任何使用,也不得有破损痕迹,设负责人标志。

6.租赁房屋填写登记表,签订《房屋租赁防火安全责任保证书》,一式两份,承租人必须签字或盖章,并加盖其单位印章。

7.各生产办公场所、配电箱、刀闸开关必须明确并张贴防火负责人标签,落实责任制;重点防火部位还必须有明显禁烟等标志。

8.防火责任区要有详细平面图,标明灭火设施配备情况和负责人,细化到单位、车间和班组。

9.职工(尤其重点岗位职工)必须熟知“三懂”、“三会”、“四能”、灭火器使用方法,鉴别是否灭火器过期、失压等;水电焊现场作业执行“1211”要求。

10.临时动火用电证各公司自行审批,张贴在现场附近明显位置,格式要符合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要求。

11.现场无违章使用的电器设备,现场及出租房等不得有任何临时线,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现场液化气罐检验要及时,防火间距要合理,防火通道要畅通等。第四节煤气中毒与防治措施一、煤气及煤气中毒基本概念

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根据加工方法、煤气性质和用途分为煤气化得到的是水煤气、半水煤气、空气煤气(或称发生炉煤气),这些煤气的发热值较低,故又统称为低热值煤气;煤干馏法中焦化得到的气体称为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属于中热值煤气,可供城市作民用燃料。

无色无味的煤气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煤气中毒,其实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一)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已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