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及保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11:17:04

点击下载

作者:陆贝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国部分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及保障

我国部分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及保障试读:

前言

体育是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健康发展的身体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文化,因此独具魅力。在现代社会中,体育在健康促进、人际交往、社会沟通、振奋民族精神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各个方面发展迅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20世纪后半期以来,当代体育的一大进展就是与残疾人的结合,催生了残疾人体育。残疾人体育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特有的组织形式、适宜的身体活动,不仅给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这一弱势群体注入生命的活力,而且改善了残疾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对他们的认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残疾人体育的多种社会功能日益彰显。我国有八千多万残疾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如何利用体育手段,帮助这一弱势群体实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促进整个社会形成“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从而提高这一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融入社会,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今天我国体育不容回避的一个时代要求,也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体育研究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果与日俱增,残疾人运动员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进行纵向分析的研究尚未见到。残疾人运动员经历了由普通残疾人转换为残疾人运动员,又回归为普通残疾人的全过程。他们参与体育的程度之深,时间之长,角色变换之多,使之成为残疾人参与体育的典型群体,承载着大量的宝贵信息。他们的参训过程不仅集中体现出我国残疾人在参与体育的不同阶段的真实状态,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影响其体育参与的社会因素。按照残疾人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的逻辑顺序(参训前、参训中及退役后),观察并分析其参训的全过程,不仅可使我们在时间维度上把握残疾人运动员参训的全貌,诊断不同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而且可以深入、具体地观察到制约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社会因素,从而更为准确、有针对性地把握残疾人体育参与和社会的互动机制,为我国残疾人体育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为此,本研究以我国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为逻辑线索,探讨其参训前、参训中及退役后三个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期深化对我国残疾人体育的认识,为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支撑。1文献综述

从残疾人社会学的观点看,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固有的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在政府、社会,还是学术界,残疾人问题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边缘化现象严重。

然而,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的主体,同样可以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然而,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的主体,同样可以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作贡献。残疾人具有公民的权利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完全应当和健全人在一起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因此,全社会必须要尊重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正因为如此,有关残疾人事业的相关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中关于社会保障的研究就更令人关注。1.1国内学者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研究

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各位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还存在不同的解释。本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各位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还存在不同的解释。本研究主要采用郑功成对社会保障的界定。郑功成在综合考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主要采用郑功成对社会保障的界定。郑功成在综合考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的发展实践,以及国际性组织、部分国家政府、有关学者对社会保障的在各国的发展实践,以及国际性组织、部分国家政府、有关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后,提出了对社会保障的定义,即: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界定后,提出了对社会保障的定义,即: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从各个国家的实践状况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构成是有差异的,但基本内容则大致相似,只是有些制度要素的健全程度和组合方式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规定,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分为康复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生活保障等。

各学者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非常关注。经统计分析,相关研究时间主要集中在2004年以后。这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残疾人问题日益关注,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有了更雄厚的理论支持。经过分析和整理,目前,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1 残疾人生活保障

在研究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文献中,研究多倾向于描述残疾人的生存质量、需求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如:杜鹏等在《中国农村残疾人状况及政策建议》一文中,分析我国农村残疾人的人口学特征、残疾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需求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张延辉等在《吉林省城乡残疾人生存状况比较研究》一文中,以吉林省城乡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并以此为标准提出整体改善吉林省城乡残疾人生存状况对策建议。郑功成教授认为残疾人因其身体情况特殊,仅有面向大众的一般性保障制度安排、经济保障、生活保障是不可能满足其需求的。只有在一般性保障制度安排、经济保障、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根据残疾人的条件设计相应的专项保障、服务保障及其他保障性措施,才能真正帮助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发展目标。对残疾人生存状况的研究表明,目前残疾人生活保障不够健全,残疾人贫困问题突出,生活仍旧十分困难,必须通过进一步推进残疾人一般性社会保险制度,保证残疾人的基本生活。1.1.2 残疾人就业保障

在相关文献中,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的问题最引人注目。这是因为“就业权、生存权、发展权,就业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首要内容”。残疾人就业保障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类是对现有就业模式、政策的问题研究和对策研究。此类研究占据绝大多数。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福利企业就业与按比例就业。同时也包括残疾人自主创业。在这些就业形式的实施方面,都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余冬林等在《浅论我国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文中认为,残疾人就业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残疾人就业总体水平较低,整体质量不高;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就业市场建设滞后;残疾人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社会福利企业数量减少,部分企业对残疾人就业问题认识不到位。周云腾在《关于残疾人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问题与思考》一文中认为:福利企业落后的经营和管理方式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企业倒闭或不景气,难以再安置残疾人。其他学者也大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执行过程中被商业利益驱使的各种经济组织以维护企业利益和减轻企业负担为借口进行规避,而因缺少相应的强制和惩罚机制,政策法规的执行缺少刚性,残疾人分散安置难度加大。王雪梅、莫明在他们的文章中都认为,按比例就业成了按比例“救济”、按比例“收钱”,残疾人就业率成了执行部门的“推荐率”。祝桂梅在《吉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研究》一文中指出,残疾人分散就业法律不够完善,现行法规、规章没有明确残联及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执法主体资格,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权限不足,手段不强,缺乏权威性,使得有关政策在执行时难以到位,力度不够。

第二类是关于残疾人就业发展方向和责任主体的研究。赵晓芳认为“实现残疾人就业不能仅靠强制和舆论,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协同作战。政府主导是残疾人就业的内在要求,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体现,除此还要理性利用市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要引导残疾人发挥自身潜力。”王芳认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前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必须运用社会化工作方法,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必须大力推进法制建设,纳入法制化的发展轨道;必须适应国情,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必须充分发挥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作用。唐鑛也认为应从就业能力角度探讨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残疾人就业中的作用。他认为造成残疾人就业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机会缺乏,这表现为残疾人受教育机会的缺乏和残疾人运用机会的缺乏。研究残疾人就业问题,应该从残疾人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入手去分析残疾人就业能力建设中的特殊学校教育、残疾人学习能力、残疾人就业转换能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以及残疾人就业能力建设的政策评估等。

另外,还有一些文献着重介绍了国外残疾人就业方面的措施,并与我国残疾人就业模式等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一些改善我国残疾人就业的措施。如沈培建博士通过考察加拿大政府在平等就业方面的实践,为中国残疾人就业问题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总之,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仍面临众多的挑战。而关于残疾人就业的研究也尚处于现状描述性研究,未能从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措施。1.1.3 残疾人教育保障

邓朴方先生指出:接受教育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基本条件;教育是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关键,残疾人的“四自”精神源于教育,基于教育;另外,从一定程度上说,残疾人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即都强调对个体差异和尊严的尊重,强调对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尊重。人才的培养是不分残健的,采用特殊或者个性化的手段针对的不仅仅是残疾儿童,也适用于其他人群。因此,关于残疾人教育的相关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关于残疾人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残疾人教育保障的研究多从法律角度强调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邓朴方先生指出:接受教育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基本条件。教育机会的平等是残疾人全面实现平等的起点。教育机会平等了,残疾人才可能有平等的条件来融入社会,才有可能共享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目前,残疾人与健全人最大的差距,不仅是先天身体条件上的差距,更多的是教育上的差距。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是缩小残健差距的关键手段。

其次,是关于残疾人教育保障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如,有的研究对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发展进行评价,专门研究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残疾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借鉴国际全纳教育理念与国内人本特教新理念,提出要对普通学校进行改革。《残疾人全纳教育的理性分析》一文指出,全纳教育理念的出现并且逐步深入人心,在世界范围内对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残疾儿童的父母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正在尽力为残疾儿童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创造各种便利的条件,以便最终让其享受到与健全儿童一样多或者相差无几的教育资源。

另外,学者们也越来越注重国外残疾人教育的相关对比研究,并从中获得启示。如杨柳、李继刚、肖非等人都对美国残疾人教育立法进行了解读。1.1.4 残疾人康复保障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改革开放而被引进、消化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社会工作。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健康发展不仅对于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完善我国社会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残疾人事业的推进,残疾人康复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社区康复研究成为目前残疾人康复研究的主流。随着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社区康复成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也就催生了各领域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社区康复的热潮。龚文君等在《社区康复——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对社区康复的主要内容、面临的难题以及发展社区康复的建议进行了阐述。李莉强调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是社会保障管理及运行社会化的体现,它强调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对残疾人生活的物质环境、心理机制进行调整,实现残疾人全面康复、参与社会生活。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的资源基础、筹资机制、管理协调、服务提供、技术指导以及支付方式是这种模式持续、合理发展的关键要点。

其次,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以及影响残疾人康复事业开展的因素研究仍占相当比例。了解残疾人康复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因此学者们针对不同残疾类别的残疾人群体展开调查。如贾宏亮等人就对上海市闸北区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残疾人康复服务资源配置及其他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林诚等人抽取福州市台江区8个社区的305名残疾人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残疾人康复需求基本情况,并探讨影响康复服务的因素。结果显示康复认知状况是接受康复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

另外,残疾人康复研究还针对不同人群展开调查,如针对残疾老年和残疾儿童的康复,以及研究不同残疾类别的残疾人康复状况。1.1.5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到目前为止,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仍偏重于对我国现阶段如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忽视对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的研究。很多研究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雷同,建议中并未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一些研究虽然提到了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但是政府和家庭、社区分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其次,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偏重于具体内容研究,忽视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健全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研究。再次,残疾人社会保险研究相对较少,很多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研究仍然采用救助模式的视角并提出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残疾人负面形象并挂上社会标签,不利于残疾人的社会融合。最后,各位学者都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或对策,但是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跟踪调查,理论的指导与实践未能真正地契合,还是基于现状调查的层面。1.1.6 残疾人社会保障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如,残疾人的各项保障的定量研究;如何让残疾人享受到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待遇的制度研究;为贫困的残疾人设计特殊的补偿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农村残疾人在养老、医疗及康复、教育、救济等方面的保障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不同类别残疾群体的研究还需进一步细化;加强对国外先进、成熟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为构建“平等、参与、和谐、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服务。1.2国内外学者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发展迅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研究层出不穷。本研究关于残疾人体育研究状况的描述只是基于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做出的整理。1.2.1 国内学者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研究

随着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关于残疾人体育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多元化的视角。首先,从整体上讲,主要是残疾人体育相关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残疾人体育价值、残疾人体育目的、意义、功能的研究,以及对残疾人体育总揽性的研究。

其次,从部分上讲,主要是根据残疾人体育的相关分类,分别进行某一类别的细致研究。关于残疾人体育的分类,国际上对残疾人体育普遍称之为适应性身体活动,依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竞技运动、适应体育教育和适应休闲活动。国内学者在残疾人体育研究中,习惯于将残疾人体育分为残疾人竞技体育、残疾人群众体育和残疾人体育教育。通过整理研究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目前关于残疾人体育的具体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研究角度。1.2.1.1 残疾人竞技体育研究1.2.1.1.1 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准确地把握残疾人体育开展的现状,可以发现不足,找出问题所在,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发展的方向,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学者研究的重点。因此,关于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全国性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研究、各省市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研究以及某一项目发展现状的研究。如金梅等人对目前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孔凡镕对山东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而吉朝霞、杨华等人分别对坐式排球和乒乓球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2.1.1.2 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研究

残疾人运动员是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主要力量。关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研究,对于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优异成绩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目前关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残疾人运动员心理方面的研究,如漆昌柱等人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特质焦虑与竞赛状态焦虑进行了研究。②残疾人运动员基本状况的研究,如袁国伟对我国盲人门球运动员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③残疾人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宁晓青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希望构建残疾人运动员选材理论体系,侯晓晖也在初步探索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④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研究。近几年关于残疾人运动员社会保障的研究逐渐进入一些学者的视野,如李大新、李超、张陵、邹德新等人都开始关注残疾人运动员社会保障,以保障运动员的长远利益。⑤优秀运动员的研究,这是因为优秀运动员在残疾人竞技体育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值得关注的群体。1.2.1.1.3 残疾人竞技体育训练方面的研究

竞技性是竞技体育的特性,取得优异成绩是其追逐的目标。而优异成绩的取得必须依靠日常的科学化训练。因此,如何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训练水平是我们值得关注的课题。通过整理分析关于残疾人竞技体育训练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日常训练科研攻关。如赵春英对中国残疾人举重队备战世锦赛集训技术攻关进行了研究。②科学化训练研究。如唐桂萍对我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进行研究,以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③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研究。如那宪飞详细地研究了世界纪录创造者残疾举重运动员李凤梅的训练情况。④教练员相关情况研究。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对于提高训练成绩至关重要。因此,很多学者也十分关注残疾人竞技体育教练员这一群体。李靖对残疾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交往关系进行了分析,张先锋对田径项目国家队教练员进行了调查等。1.2.1.1.4 残疾人竞技体育其他相关人员的研究

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努力,同样也不能忽视裁判员、分级师的作用。通过查阅此类文献发现,相关研究大都涉及该方面的负面现象。庄茂花在《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阐述了裁判员队伍诚信缺失的现象;毛晓荣阐述了我国残疾人体育医学与功能分级师队伍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另外,没有发现关于队医、陪训人员的相关研究。1.2.1.1.5 残疾人竞技体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首先,最近几年,残疾人竞技体育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进步,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大都处于现状描述性研究,提出的对策雷同现象严重。其次,研究学者相对较少,这充分说明残疾人竞技体育研究还没有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再次,相关研究还刚刚起步,都是从宏观角度进行阐述,研究不够深入。最后,关于残疾人竞技体育相关人员涉猎不完整,需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和深度。目前,尚未发现从残疾人运动员体育参与过程的角度寻找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1.2.1.1.6 残疾人竞技体育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残疾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为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创造条件,为残疾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加强对国外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研究。国外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可更快、更科学地促进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另外,残疾人运动员社会保障研究应更深入,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从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残疾人竞技体育使用的专用器材、装备的研发还待加强。最后,应加强裁判员、分级师、队医等相关人员的研究,以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1.2.1.2 残疾人群众体育研究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残疾人群众体育现状不容乐观,使得竞技体育没有坚实的全民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残疾人生活状况,鼓励更多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建设和谐社会,对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的研究尤为必要。但是经过整理、分析搜集到的文献发现,与残疾人竞技体育相比,关于残疾人群众体育的研究要少得多,出现了“重竞技体育研究,轻残疾人群众体育研究”的现象。目前残疾人群众体育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2.1 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关于残疾人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占据同类文章的大多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某省市残疾人群众体育的调查研究。如于军等人对山东省群众体育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影响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张健飞、谭丽清、高小爱等分别对吉林省、湖南省、甘肃省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等。②对各残疾类别的残疾人参加残疾人群众体育的研究,如孟林盛对智力残疾者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③对某类别残疾人群体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如段晓霞、李之俊分别对残疾人学生群体和城市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诸多因素,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2.1.2.2 关于残疾人康复体育的研究

康复体育是运动疗法的发展与延伸,是运用体育的手段和各种运动的方法,借以治疗疾病与损伤,预防并发症,解除消极的心理状态,促进身体功能全面恢复,达到康复的目的。残疾人康复体育事业发展对于提高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但是,目前对于康复体育的研究比较缺乏,关注残疾人康复体育的学者也较少。孔凡镕等人对残疾人康复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外康复体育的研究相结合,对我国未来康复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王文平从社区融合的角度尝试构建残疾人康复体育的模式。另外,目前社会康复体育成为比较热门的课题,如金宁等比较关注社区康复体育的发展,并热衷于介绍国外残疾人康复体育发展经验,以便为我国残疾人康复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

另外,科学的健身模式、健身方法对于残疾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残疾人健身模式构建方面,王军等根据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现状和社区体育中残疾人健身的状况,分析社区体育中残疾人健身模式的构建依据和基础,提出在社区体育中残疾人健身模式构建时的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金宁对95例脊髓损伤者进行体育康复疗法,采用轮椅障碍赛、轮椅乒乓球、轮椅竞速等方法训练了92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2.1.2.3 残疾人群众体育研究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残疾人群众体育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宏观的现状研究,而应加强残疾人体育健身手段及其效果评定的研究,这是残疾人体育微观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研究者必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程度)的残疾特点,研究适应各种不同残疾情况的运动处方及其评定的标准与方法,更好地为残疾人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减少盲目锻炼对残疾人身体造成的再次伤害。另外,关于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法律机制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需要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同时,关于残疾人群众体育社会指导员以及相关机构组织的研究也较缺乏,残疾人群众体育科学监控和跟踪调查的研究也须进一步加强。1.2.1.3 残疾人体育教育研究

残疾人体育不仅能够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而且可以从运动中获得乐趣,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加强残疾人体育教育是发展残疾人体育教育关键内容。目前,关于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2.1.3.1 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关于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①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如周坤、张梦娣、邓卫权等分别对安徽省、河北省、江西省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进行了现状调查。大都认为教学大纲、教材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缺乏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课程结构体系欠合理;课程教学内容单调;体育教师严重短缺;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且来源途径单一等现状限制了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残疾人体育的发展。②残疾人体育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1.2.1.3.2 对残疾人体育教育改革的探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异常活跃,但特教学校体育改革却相对滞后。为了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残疾人群体的特殊需求,必须对残疾人体育教育进行改革。何敏学认为必须要深入开展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研究;深化课程改革,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新体系;加强特殊教育体育师资的培养以及逐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物质条件。吴燕丹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教育公平和生命关怀理念是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改革与重建,应从政策保障、课程调适、支持系统完善等几个方面着手,寻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大值。1.2.1.3.3 对国外残疾人体育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的研究

与国外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远远处于落后地位。因此,国外特殊体育教育经验会给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以很好的启示。也使得中国学者都热衷于此课题的研究。如李群力等人通过对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的系统研究,在掌握大量适应体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的基本特征,并提出适应性教学是特殊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的最佳选择,应该将特殊体育教育对象扩展到“生理与心理上有特殊体育需要”的人群;在制订特殊体育的师资课程标准时,应具备本土性考虑;特殊体育教育应包含终身体育理念,适应体育专业人员的培养须采取专业证书制度。1.2.1.3.4 残疾人体育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残疾人体育教育正在引起学界的关注,研究正逐渐升温,但与国外代表性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研究,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如:法律意义上的公平缺乏监督、约束与评价机制,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普适的课程指导纲要和相应的体质标准,教学随意性大;理论研究偏多;尚未建立起特殊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联系等。因此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有待于成为残疾人体育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总之,关于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研究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需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1.2.2 国外学者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研究

当前,国际残疾人体育研究的中心主要是在美国、欧洲各国。研究内容已经从单纯的体育健身、娱乐、比赛进入哲学、社会等综合层面的研究,更加关注从学科角度进行残疾人体育学的建设和教育。欧美国家在很多大学设立了专门的残疾人体育学专业、学位,以及专门的研究机构,并制定了残疾人体育职业标准等。这与我国较多现状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国外,关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研究更加微观化,而且多从生理学等学科角度入手,针对某一运动员生理结构、残疾程度等个体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并提出提高其运动成绩的措施和方法。

除此之外,与国内研究视角不同的是,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就残奥运动的遗产展开研究。如澳大利亚奥林匹克专家Richard Cashman和Simon Darcy就对2000年悉尼残奥会遗产进行了综合研究,使得残疾人体育的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争取实现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接轨。

在我国,残奥运动虽已取得辉煌的成就,也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残奥会,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国外。对于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专家来说,必须要突破已有的研究视角局限,实现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才能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快残疾人体育研究的步伐。2研究设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2.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以及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状况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2.1.2 调查对象

首先,笔者调查了云南云之南青年体育俱乐部的运动员、云南省轮椅击剑、轮椅篮球、坐式排球队的运动员,以及上海市残疾人体训中心的部分运动员,共计67名。这些运动员平均年龄23岁,男运动员45名,女运动员22名,平均参训年限4年,30%属先天性残疾,有19人参加过残奥会。项目分布为:轮椅击剑运动员16名、坐式排球运动员10名、游泳23名、乒乓球2名、轮椅篮球6名、田径8名、举重2名。

其次,作者还对正在执教残疾人体育训练的7名教练进行了问卷调查。

同时,本研究还以网络调查的方式,选取35名社会各界人士,调查其对残疾人体育所持的态度及观念,旨在了解中国残疾人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找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取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集各类相关图书和网络文献,作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社会学、社会保障、残疾人社会工作、残疾人体育等方面的图书和资料,其中学术著作20余本,文献400余篇,为文章的撰写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2.2.2 访谈法

首先,作者选取北京市参加北京残奥会的10名运动员作为主要的访谈对象,以口述史的方式了解他们体育参与的全过程。这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实现了数据与案例的有效结合(见表2.1)。表2.1 访谈运动员一览表(N=10)

其次,作者还选取9名残疾人体育的专业人士进行不同形式的深度访谈。就一些深入性问题或疑难问题向他们请教,获得了诸多与研究内容相关但又在文献中无法获得的信息和资料(见表2.2)。表2.2 访谈官员、教练员一览表(N=9)

另外,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以及回收问卷后,作者又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入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运动员们畅所欲言,为本研究提供了诸多翔实的珍贵资料。2.2.3 调查问卷法2.2.3.1 问卷的设计

为了保证问卷设计的合理性,笔者前往北京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对参加过北京残奥会的10名运动员进行了预调查,及时补充纠正一些问题。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群体就相关问题的解答,本研究设计了运动员问卷、教练员问卷。问卷的内容以社会保障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设计了相关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请教了残疾人体育方面的专家。

运动员问卷旨在全面了解被调查对象在参与训练前、参与训练中以及退役之后不同阶段里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情况,以及心理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就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运动员的训练过程、组织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跟踪了解。教练员问卷主要就残疾人体育教练员的诸多情况如其来源、执教年限、参加执教途径、动机,以及残疾人体育训练、运动员管理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就与残疾人运动员相关的问题征求了教练员的观点,同时也了解了教练员们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看法。2.2.3.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在发放问卷前,为保证问卷的效度,作者专门请4位教授和4教练员对调查问卷每一题的效度进行了评价(见表2.3)。表2.3 专家对问卷设计总体评价情况(N=8)

除此之外,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了重测法,即测量的再测量方法,求稳定系数。第二次发放问卷的时间与第一次间隔25天。作者从参与第一次调查的67名运动员当中随机挑选出10人,以邮件形式邀请其参与第二次问卷调查。两次调查的相关系数R=0.904, P<0.01,说明可靠性显著,两者存在高度相关。2.2.3.3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选取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田径、坐式排球、轮椅击剑、游泳、乒乓球)以及云之南青少年游泳俱乐部(这里曾培养出诸多残奥会游泳冠军)和云南省各支残疾人体育队伍(坐式排球、轮椅击剑、轮椅篮球)中的残疾人运动员。在相关领导、教练的帮助下,运动员积极配合。问卷采用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式。在回收问卷的过程中,笔者认真检查每一份问卷有无漏选现象,保证了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另外,笔者还在与运动员的交流中收集到诸多问卷问题之外的十分有价值的资料,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运动员问卷67份,回收有效问卷67份,回收率100 %;发放教练员问卷7份,回收7份,回收率100 %。2.2.4 观察法

在上海、云南昆明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作者前往运动员训练场地(上海市体训中心、上海阳光之家残疾人训练基地、云南海埂训练基地)观察他们的日常训练,了解了他们的训练情况。同时与运动员同吃、同住,观察运动员日常生活的安排情况。2.2.5 个案分析法

在进行一般性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专门对12名运动员进行了个案分析,为本研究撰写提供论据。2.2.6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3研究的创新点

通过查阅和分析可知,现有的关于残疾人体育的文献,关于残疾人体育现状的研究占到了绝大多数。虽然本研究也有一部分篇幅是关于残疾人体育或残奥运动在我国发展现状的一般性研究,但是本研究创新性地从残疾人运动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入手,按照残疾人运动员参与体育的时间逻辑顺序(参训前、参训中及退役后),观察、分析其体育参与的全过程,把握残疾人参与体育的全貌。在了解其在各阶段一般生存状况等的基础上,各阶段间展开纵向比较以及关于某一指标的横向比较,透过现象看本质,着重诊断不同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深入、具体地观察制约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社会因素。从而可以更为准确、有针对性地把握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状况,为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2.4研究思路与框架2.4.1 研究框架

本研究以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为主线,将其划分为参训前、参训中以及退役后三个阶段(见图2.1)。参训前,主要针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动机和途径进行深入分析;参训中,则主要针对其身心变化、社会保障变化以及训练、参赛保障展开分析;在退役后这一阶段,主要分析研究残疾人运动员对于退役所持的态度、导致他们退役的原因、最初动机实现情况以及退役后安置状况。无论是哪一阶段,本研究都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该现状的因素,最后尝试提出建议性措施。图2.1 研究框架与问题的提出2.4.2 研究思路

科学而严密的逻辑思路是任何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本研究通过总结和分析已有文献,吸取已有文献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并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指导思想,构建了如下逻辑思路。

首先,理清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脉络以及在中国残疾人体育我国特殊国情下的发展演变,以便清晰了解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状况。作为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本研究着重了解中国残奥运动的发展,进而引出主角——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包括多名残奥健儿)的出场,因为他们在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特殊群体。

其次,在了解了中国残疾人体育和残奥运动的基本情况之后,本研究步入正题,着重就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进行深入的社会学分析。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访谈,本研究结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保障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分成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参训前、参训中、退役后三个阶段,从不同的视角对他们的参训过程进行剖析。其中,残疾人运动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无障碍环境等)是贯穿残疾人体育参与过程的关键,并对此进行纵向(各参与阶段)比较(了解残疾人体育给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心状况等各方面带来的变化)和横向比较(与健全人运动员和国外残疾人运动员的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除此之外,本研究还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展开研究,以求更全面了解残疾人运动员的体育参与状况。

最后,在全面了解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将研究进一步升华,提高至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层面,甚至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层面,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进而推进残疾人体育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本研究努力遵循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思想,按照“分析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撰写。3分析与讨论3.1残疾人体育及其历史沿革3.1.1 残疾人体育相关概念的辨析3.1.1.1 残疾的定义

在了解残疾人体育前,弄清有关残疾人体育的相关概念至为关键。关于残疾这一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按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将残疾分为残损(impairment)、残疾(disability)和残障(handicap)三类。

残损即功能形态残疾,是指心理、生理、解剖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它代表着病理状态的外观化表现,属器官水平的障碍。组织器官形态改变,功能也有降低,但对个体整体功能影响不大,可能是暂时性的或是永久性的。

残疾是指由于损伤而造成的以正常方式或在正常范围内进行活动的能力的受限或丧失。表现为个体功能障碍,个体的实用性行为功能受限或丧失,有明显的残疾外观,日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社会功能尚能进行,但比正常人低。残疾可以是残损的直接后果,也可以是个人对躯体损伤、感觉器官损伤或其他损伤的反应,特别是心理上的反应。而且残疾可以是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可逆的或不可逆的,进展性的或恢复性的。

残障是指某一个体由于损伤或残疾导致其部分或全部地失去以正常方式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限制了或阻碍了其正常的社会作用的发挥。残障是一种社会现象,代表了损伤和残疾的社会和环境后果,主要包括识别障碍、身体残障、运动残障、职业残障、社交活动残障和经济自给残障等。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残疾人的定义,即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这个定义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存在残缺或损伤;第二层意思是指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也就是说不能完全像健全人那样以正常方式从事活动。3.1.1.2 残疾人体育的定义

关于残疾人体育的概念的界定并未形成统一的定论。目前,在文章报刊中被引用较多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及其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参与体育现象。一般认为,残疾人体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所创造的有关体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所特有的体育行为模式、体育心态、互动关系及体育活动方式等。”

卢雁教授指出:“残疾人体育这个术语经常出现在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中,历史上也曾使用过伤残人体育的提法,在台湾则使用残障人体育的提法,其含义泛指残疾人的竞技体育活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残疾人体育与轮椅运动(wheelchair sport)、聋人运动(deaf sport)、脑性麻痹运动(CP sport)等术语替代使用。随着残疾人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入,以往国际上几个残疾人体育组织进行了整合,残疾人的体育竞赛活动也超越了类别的界限,出现了残奥会、特奥会、聋奥会。残奥运动、特奥运动和聋奥运动成为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的更为明确的术语。”

宋玉芳认为:残障人体育应当是残障人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其残疾的康复及身心和谐发展的社会文化活动。残障人体育与其他社会体育的区别在于残障人群体有其独特的体育行为模式、体育心态、互动关系及体育活动方式。

郭卫等认为残疾人体育实质上包括任何一种身体或精神上残疾的残疾人的体育活动。残疾人体育概念的界定,不以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来确定。3.1.1.3 特殊体育

特殊体育也称之为特殊人体育、特殊体育教育。它是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概念。主要是在特殊教育界使用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泛指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特殊体育这一概念逐渐地被“适应体育教育”这一术语所取代。3.1.1.4 适应体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待残疾人以及残疾人体育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适应体育这一术语的诞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一词最早由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普通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所从事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实践领域涉及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

综上所述,残疾人体育的概念出现多解的现象。在本研究中,残疾人体育主要指残疾人竞技体育,是指残疾人个体为实现自身价值,为国争光、达到康复等目的而主动或被动参加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和。本研究所指的运动员也都是参加残疾人竞技体育的残疾人,与一般残疾人体育参与者有较大区别。

通过对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其原因,并以小见大,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为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乃至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支撑。3.1.2 中国残疾人体育历史沿革3.1.2.1 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阶段“在古代,中国就有伸展肢体,对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应用‘导引’(呼吸训练和医疗体操)、按摩等方法治疗肌肉萎缩、行动不便、瘫痪等疾患。残疾人通过导引、推拿、按摩,达到恢复生理机能、康复健身的做法,早在成书于秦汉之间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清末民国时期,我国的残疾人体育与教育有了一些小规模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如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瞽叟同文馆(一说是启瞽明目书院)于1874年在北京成立;1887年在山东登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启喑学馆’。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聋哑盲人学校里,儿童们开展一些踢毽、打拳等体育娱乐活动。”

虽然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源远流长,但是本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才初具规模,体制等各方面逐渐健全,因此对残疾人体育发展历史的研究以新中国成立为起始为宜。

作为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状况。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成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综合了多位学者关于残疾人体育的历史阶段的划分,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3.1.2.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盲校、聋校等特殊教育学校和社会福利工厂在内的一大批社会福利单位在沿海和内地经济发达城市建立起来。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逐渐在这些部门开展开来。残疾人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身体的各种功能器官逐渐恢复。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还多次举办了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这些比赛不仅提高了残疾人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参与竞争意识,而且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了残疾人顽强拼搏、自强不起的精神。3.1.2.1.2 20世纪60~70年代的停滞阶段

20世纪50年代起步的残疾人体育事业,随着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也毫不例外受到了毁灭性的影响,处于全面停滞的阶段。3.1.2.1.3 20世纪80年代的形成阶段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残疾人体育事业也在这股春风中逐渐地成长起来,全国性的残疾人体育比赛逐渐多了起来。1983年举办的伤残人体育邀请赛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残疾人运动会,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1985年、1986年分别成立了中国弱智人体育协会、中国聋人体育协会等全国性残疾人体育组织。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在河北举行。由于这些大型比赛的举行以及残疾人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残疾人体育逐步开始进入制度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3.1.2.1.4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

进入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残疾人的合法权利和义务。

在这一阶段,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呈现如下几个趋势。首先,残疾人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其次,残疾人体育赛事日趋完善,除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如期举行外,一些单项赛事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最后,最大的进步就是我国残疾人体育开始走向世界,我国的一些残疾人体育组织相继加入了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并选派运动员参加各项国际比赛。3.1.2.1.5 21世纪适应体育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和谐发展逐渐成为主旋律,“尊重、平等、分享”的观念也日益受到重视。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境遇也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中发生着变化。一些实践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狭小的领域之内。适应体育这一概念的普及也说明了这一点。

适应体育的发展不仅对全世界范围内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弘扬人道主义思想,构筑尊重、平等、关爱、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将唤起全世界残疾人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权利和能力,增强平等参与意识,同时也让健全人充分认识、理解、尊重残疾人并从中受到鼓舞。3.1.2.2 残奥运动与中国3.1.2.2.1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8年。当时,英国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一些热心于残疾人事业的知名人士,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组织了由轮椅运动员(多为脊椎伤残的二战老兵)参加的比赛,称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此后该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

1952年,荷兰退役军人也加入了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于是成立了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Stoke Mandeville Games Federation,ISMGF)。在英国的斯托克曼德维尔首次举办了国际残疾人运动会。以后该赛事固定下来,每年都举办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International Stoke Mandeville Games)。至1959年,实际上已举行了8届国际残疾人运动会。

经过英国的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意大利的安东尼娅·马里奥教授为期两年的精心组织策划,1960年罗马奥运会结束两周后,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罗马举行的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届运动会后来被正式承认为第九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1976年,国际残疾人组织决定,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与世界残疾人运动会合并,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伤残人士奥运会,来自38个国家的1657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Para-lympic Games)这一称谓,一直到1984年才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

1988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必须在同一城市举行。2000年,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签署协议规定: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必须同时申办残奥会;奥运会后一个月内,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奥运场地举行残疾人奥运会。

目前,已经举办了13届残疾人奥运会,残奥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1.2.2.2 中国参加残奥会历程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残疾人体育起步晚,基础薄弱。1984年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与其他事业一样,体育事业也是百废待兴。1984年6月,残疾人体育和健全人体育一样,重回国际赛场,组团参加了当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当时,我国仅派出2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长岛举行的第7届国际夏季残奥会,两位盲人姑娘平亚丽、赵继红比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早一个月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他们面对各国强手,勇于拼搏,分别夺得女子B2、B3两个级别的跳远金牌。

之后,我国又组团参加了历届残奥会(见表3.1),残奥会成绩也呈现逐届上升的势态。尤其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将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赢得了世界的好评。表3.1 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历届残奥会情况统计表资料来源:国家残奥运动管理中心。3.1.2.3 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迅速的原因

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中国残疾人体育从无到有,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便两次蝉联残奥会奖牌榜第1名。应该说,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中国残疾人体育是怎样创造这一奇迹的呢?3.1.2.3.1 国际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

很长时间以来,残疾人群体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层面的问题日渐突出,如贫富差距加大,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个体差异歧视等问题突出。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日益凸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为改善这一状况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如“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的决定,《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决议的通过。另外,“亚太残疾人十年”“欧洲残疾人十年”等关注残疾人的事业的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发展。2006年,联合国正式通过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