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发城市: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23:02:17

点击下载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研发城市: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

国际研发城市: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试读:

前言

当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类正逐步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迈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的新阶段。在上述背景下,研发作为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和重要来源,对于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已由产业全球扩张进入到研发全球扩张的新阶段。其中,作为跨国界知识流动载体的跨国公司在研发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跨国公司研发网络的全球扩张与地方镶嵌,带来了技术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空间转移与重新整合。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某一城市空间范围内的持续集聚的同时,与本土研发资源不断交互融合,推动国际研发城市(international R & Dcity)这一新型空间形态与城市功能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研发城市是一个颇具开创性的研究命题,不仅在国内学术界涉足者寥寥,即使在国外也鲜有学者涉足。目前,学术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也多局限于一般的概念探讨与案例分析,并缺少全球层面的统一性把握,其相应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研发城市建设的现实发展与实践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国际层面的观察视野出发,力图通过系统研究,建立一套较为严密和科学的学术概念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来搭建一个合理的国际研发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

首先,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从创新型城市与世界城市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出发,厘定国际研发城市的基本概念,明确其核心特征、本质内涵、空间尺度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来作为本文研究的工作基础与逻辑起点。

在界定了国际研发城市的基本概念之后,紧随而至的任务就在于识别与判定当前世界上有哪些城市可以称之为国际研发城市。跨国公司是全球研发活动的主导力量,并通过研发全球化构建了全球研发网络的基本骨架。有鉴于此,本文借鉴世界城市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组织切入,通过对全球170余家跨国公司高等级研发机构区位分布与集聚程度的考察,以城市为空间尺度勾勒出跨国公司研发网络的地理格局,确定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节点,并将其作为识别与判定国际研发城市的核心特征指标。

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本文利用代表城市研发产出的国际专利统计数据就国际研发城市的运行特征与发展类型进行刻画与归纳。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国际上有关研发的数据如研发投入、研发强度、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等大都局限于国家或省(州)域层面。基于城市尺度的研发统计数据极其缺乏,在此条件下,该研究本着可行性和统一性的原则,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国际专利数据库平台为基础,构造专利申请总量、专利申请密度、专利申请的年均增长率、专利申请的外资依存度等若干指标来深入透视国际研发城市的研发运行特征与发展类型,力求使定量分析的结果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当前国际研发城市的现实状况。

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城市的第二本质”,在研究国际研发城市问题时也应当采用联系的视角来进一步分析国际研发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结构与演变趋势。基于此,以城市体系和网络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研发合作的观察视角切入,采用国际专利合作申请数据表征研发合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际研发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图景与发展演变轨迹进行刻画,并分析国际研发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结构与主要特征。

基于个案的区域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经典研究方法。该项研究将主要采用案例剖析的研究方法,在众多城市中选取硅谷、班加罗尔这两座颇具典型性的国际研发城市进行全面解析。一方面,以历史的眼光回顾其发展历程与演变轨迹,深入解析驱动其研发与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力争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次洞察推动国际研发城市崛起的各种力量源泉,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新经济增长、研发全球化、全球价值链以及城市创新系统等理论与分析工具,搭建国际研发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另一方面,期望通过上述城市的个案研究,归纳出不同类型国际研发城市独具特色的成长路径与发展经验,为我国国际研发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最后,本文将研究视野转回中国,提出从“世界工厂”到“研发城市”的发展战略,在对国内主要城市创建国际研发城市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为我国国际研发城市的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研发城市;研发特征;网络联系;形成机制Prefa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human beings have experienced an evolution from an industrial society to a knowledge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y has entered a phase where innovation is taking the place of tradition as the major driving force.Against this backgrou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 the practical approach and the significant source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developing the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y.In the meantim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marked by a transition from industrial expansion to R&D expansion in the global scale, in whic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MN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national flow of knowledge.The global expan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MNCs' R&D network has brought the whole world with spatial transference and reintegration.MNCs focus their sustaining R&D investments on certain cities, and integrate more and more closely with local R & D resources, which lead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as a new spatial type and urban function.As an innovative research subject,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either at home or abroad.Besides, research in this filed is still on its initial stage, for it has been limited to general discussions of concepts and case studies without a global perspective.All this results the fact that relevant theoretical studies have lagged far behind the actu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deman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D cities.Therefore, by adopting a global viewpoint,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system of academic concept system and based on which, to build an analytic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R &D cities.The details of the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some relevant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reviewed.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and world citi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rts from a clarification of basic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by specifying a number of fundamental issues which are regarded as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core features of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and the spatial scale of those cities.Then, cities that can be termed as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are redefined.The author holds that MNCs have served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R&D activities globally and thus have successfully built up the infrastructure of an international R&D network.With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world citi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rts from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MNCs' R & D globalization, by examin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glomeration of the advanced R&D institutes with more than 170 MNCs, draws a geographic map with cities as its spatial dimensions and it further marks the nodes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R&D network which are then used to identify and define the core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After that, the current features and types of the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are analyzed and categorized by employing international patent statistics which represent the R&D output ratio of those cities.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nternationally data for R&D investment, intensity and workload of full-time researchers are mostly taken at the provincial or regional level, therefore, data on urban dimensions is extremely scarce.To mak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es results feasible and generalized,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database provided by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truly refl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an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way.Analysis on the features and types of the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are made with reference to the six indexes of international paten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total number, per capita,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dependence o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distributions of applicants.

The proble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 is the“second nature of the city”.International R&D city should be research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nnection, so that the structure of network associate between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and its evolution trend can be further analyzed.Therefore, taking some related theories of city system and network as the basis and starting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R&D cooperation, the author adopts the data of the application number for international patent cooperation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R&D cooperation; describes the network conne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and its evolution track by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discus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connection.

Regional research based on individual case is a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in economical geography.Cases analysis is mainly used as follows.Silicon Valley in the USA and Bangalore in India and Singapore, two characteristic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are selected to b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On the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evolutionary traces in the two cases are reviewed in the historical view to explore at depth the successful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R&D and innovation, meanwhile, to give deep insight to the driving forces for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and based on tha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is constructed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some theories and analysis tools including New Economic Growth Theory, R&D globalization, global value cha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so forth.On the other hand, the unique growth path for each international R&D city is expected to be drawn through the two case studie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beneficial insight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R&D cities in our country.

In the end, this dissertation shifts its focus to China and proposes a developmental strategy for China to transform from a World Factory to International R & D Cities.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building Chinese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forming major cities of the country into international R&D cities.

Keywords:international R & D cities; R & D characteristics; network associate; formation mechanism第1章导论1.1选题背景与依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类正逐步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迈进(陈柳钦,2010)。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由传统要素驱动(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本等)向创新要素驱动(技术、知识、人才等)转变的新阶段(Knight,1995)。知识成为当今社会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据估算,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的70%与知识相关,而50年代只有20%;相反,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在增加值中所占的份额由50年代的80%降到30%(P.Dicken,2007;中译本)。知识与技术创新一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则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来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动区域产业功能与结构升级,促使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李小建等,1999)。可以预见,在知识经济主导的今天,城市与区域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其各自在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要素获取与培育能力层面的竞争。

研发,是以企业、高校以及政府科研机构等为主体所进行的各类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统称。尽管目前国际上有关研发的定义表述形式不一,但是其内涵基本相同,即研发是指为了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是人们不断探索、发现和应用新知识的连续过程(傅家骥,1998)。研发作为一种特殊的以知识为产品的生产活动(吴贵生,2000),是科技活动中最具创造性和创新性的部分,对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杜德斌,2001)。同时,研发活动还会产生可观的溢出效益,这些外部收益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单个行业内,而且会影响到一国经济中的多个部门(G.M.Grossman和E. Helpmen,2003,中译本),进而有力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事实上,世界多个高科技产业区如硅谷、波士顿、剑桥等地区的经济腾飞已经证明了密集的研发活动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杜德斌等,2007)。由此可见,研发是实现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和重要来源,一个城市或区域研发能力的强弱也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衡量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指标(黄亮等,2012)。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由产业全球扩张进入到研发全球扩张的新阶段(杜德斌,2001)。其中,作为跨国界知识流动载体的跨国公司(R.Narula和A.Zanfei, 2009,中译本)在研发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UNCTAD,2005)。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理论认为,研发活动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职能,历来应当在母国进行,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其技术竞争优势,一改以往以母国为研发中心的传统空间布局模式,不断扩展自身的研发体系,促使研发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杜德斌,2001)。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活动加速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是亚洲国家和地区转移和扩散的步伐(UNCTAD,2005),从而构筑了一张遍布全球的研发网络。

跨国公司研发网络的全球扩张与地方镶嵌,带来了技术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空间转移与重新整合。出于获取外部性知识的考虑以及知识溢出受到地理空间约束的特点,跨国公司研发活动较之一般的生产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更加集中的倾向(Audretsch.D.B.和Feldman,1996)。因此,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一方面不断向全球分散;另一方面,在东道国内部则持续向少数创新环境优越的城市或区域汇集。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某一空间范围内的集聚,亦吸引了本土科研机构在内的其他创新资源在空间上的进一步集中,进而形成了跨国公司研发资源不断根植到当地的创新体系中,本土创新资源也不断融入到跨国公司研发网络中的局面。在以上这种互动与融合的过程中,一种新型空间形态与城市功能——国际研发城市(international R&D city)渐露端倪。

国际研发城市集合了大量的国内外研发创新资源,不仅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其本身更成为世界新产品、新技术的发源地和跨国公司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区域。综观全球,目前已经有一些城市和区域具备了国际研发城市的基本特征,例如美国的硅谷城市区域和印度的班加罗尔。前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引领着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方向,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技术极区”(technopoles)(Manuel Castells和Peter Hall,1998,中译本);后者则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产业为补充,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性及区域性研发总部入驻,并伴生了大量本土高科技企业,进而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区域之一。

毋庸置疑,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与区域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的较量上。研发作为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UNCATD,2005),对于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研发资源的空间集聚与相互作用为城市研发服务功能的演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带来历史性机遇。同时,跨国公司研发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张与耦合,极大地改变了研发资源的空间配置格局,并促使网络中的某些节点区域进一步成长为国际研发城市,进而为本文提供了主要的研究对象与现实依据。

本研究还得到了由笔者主持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研发城市:理论框架与中国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M581638)的有力支撑。1.2研发与创新之辩1.2.1研发与创新的内涵

研发即R&D,为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缩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科技术语,我国一般翻译为研究与开发。研发的概念有多种表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R&D定义为:为了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OECD将其定义为一种有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宝库,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进行新的创造(OECD,1994)。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NSB)则将研发描述为涉及新颖性以及解决科学和技术的不确定因素,包括连同开发在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UNCTAD,2005)。通常来说,研发不包括教育、培训与市场调研(K.Smith, 2009;中译本)。

由以上表述可以看出,R&D是研究与开发两个词汇的综合。研究指对某一问题加以深入考察后找出其内在的属性与本质,是一个追求客观科学规律的过程;开发则属于技术的范畴,是指利用科学理论成果而进行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技术创新过程。研究与开发实质上是创新实现过程中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李安方,2004)。其中,知识总量的增加被视为由研究带来的,运用知识以实现新的应用则是由开发带来的(杜群阳,2007)。

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是最早研究创新的学者之一,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创新定义为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纳入到生产体系中,从而使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Schumpeter,1911)。

创新从本质上讲是一项经济行为,一般由两个阶段组成,即新思想的来源与之后的实现发展(Solow,1957)。与单纯的发明创造不同,创新更加强调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或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此外,创新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熊彼特将创新归纳为5种类型: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供应源、开辟新市场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Schumpeter,1911)。这说明创新不仅包含技术层面的创新,同时也包含非技术层面创新,如管理创新、流程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和营销创新等(顾新,2005)。而就新技术相对于已有技术的差异程度而言,创新也并非总是指以带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根本性”创新,也包括以持续改进为特点的“渐进性”创新。1.2.2 研发与创新的关系

研发与创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尽管创新行为已经从“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变(Asheim,1998),使得区域内各创新主体间的网络依赖与作用机制日益成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源泉(见表1-1)。但是,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研发由始至终是创新来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表1-1 创新的线性和网络范式的系统性比较资料来源:Asheim.1998.转引自滕堂伟,曾刚等.2009:58

创新包含技术与非技术两个层面的创新。就技术创新而言,通常是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任何技术上的创新都是从研发开始,没有研发就无法实现技术创新与进步,即使是从外部引进的技术,也需要通过细致的研发工作才能对其实现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罗守贵等,2003)。而即使是非技术层面的创新,也同样离不开研发活动提供的技术支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条形码以及条形码扫描器技术的研发推动沃尔玛(Wal-mart)成为全球的零售业巨头;英国的零售业巨头乐购(Tesco)斥巨资在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来改善其配送货品的流程以提高物流效率。而近年来,金融、商贸等服务部门R&D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更是充分验证了上述观点。

另外,研发和创新两者之间并非一定呈现出线性关系(崔新健,2011)。研发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一般认为,只要有研发活动,有就创新产生,研发活动越密集,创新成果就越多,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尽管研发活动代表着对于创新的追求与努力,但是由于研发活动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此,研发活动未必一定能够带来创新成果。与此同时,创新也并不总是由研发带来的,创新的来源具有多元化特征。除研发以外,创新还来源于实践中的摸索、模仿集成、与客户的互动甚至是意外发现(陈伟,2007)。1.3研究目的与意义1.3.1 研究目的

国际研发城市是一个颇具开创性的研究命题,不仅在国内学术界涉足者寥寥,即使在国外也鲜有学者涉及。综观过往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研究内容也多局限于一般的概念探讨与案例分析,并缺少全球层面的统一性把握,其相应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研发城市建设的现实发展与实践需求。针对上述情况,以国际层面的观察视野来搭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有关国际研发城市的理论框架就成为本文最为主要的研究目的。

通过系统研究,期望解决以下若干方面的具体问题:①在评述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基础上明确国际研发城市的核心特征、本质内涵与基本概念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对国际研发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建立一套较为统一和严密的学术理论框架体系;②将国际研发城市纳入到全球化语境中,通过借鉴世界城市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来确立识别与判定国际研发城市的核心特征指标;③深入挖掘表征城市国际研发产出的国际专利数据与信息,对国际研发城市的研发运行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国际研发城市的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力求在定量分析层面有所突破;④突破基于城市属性数据的静态研究方法,从国际专利合作视角出发,揭示国际研发城市间基于研发合作的网络联系关系,揭示其动态演化规律与网络结构特征;⑤对典型国际研发城市进行案例剖析,回顾其成长历程、解析其驱动因素,尝试归纳和探索国际研发城市的成长路径与发展经验,并用于指导我国创建国际研发城市的实践工作。1.3.2 研究意义

研发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现实途径与重要来源,因而成为近数十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其中,作为全球研发主导力量的跨国公司,其研发单元的区位选择、空间组织模式以及全球化扩张等是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然而,回顾过往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基于公司地理学维度,以跨国公司作为研究起点与对象,多注重微观层面企业研发活动的空间特征刻画与机理阐释,而将研发与城市及区域发展相结合起来的中宏观层面研究相对薄弱。

基于此,本文将关注的重点转向研发活动的空间载体——城市。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的评述,分析和界定国际研发城市的核心特征、本质内涵与基本概念。随后,从跨国公司研发组织与地理空间相结合的观察视角切入,通过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节点考察来对国际研发城市进行识别与判定。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际研发城市的现状特征,发展类型,路径选择与城市间的网络联系等问题,实现对研发活动的研究视角从微观企业层面向中宏观城市与区域层面的转化与拓展。因而从理论层面来看,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拓宽公司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视野,进一步丰富创新型城市和世界城市及其体系理论,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外该领域内理论研究的不足。同时,对于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空间节点的区位考察也将更为深入地展现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单元基于城市空间尺度的全球分布图景。

另外,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布局的重点战略区域,外资研发机构总量持续增长,研发规模日益扩大,功能等级不断提升。据商务部统计,截止到2007年上半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已由1997年的不足20家迅速增加至1200多家。其中,以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等城市的外资研发机构最为集中(杜德斌等,2009)。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华空间上的高度集聚,使得以上城市初步具备了接轨跨国公司研发网络的基本条件,并为进一步成长为国际研发城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条件。在新形势下,如何打造中国自己的国际研发城市,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从实践层面来看,本文的研究正契合了我国城市功能提升与发展模式转型的现实需要。通过对国际上典型研发城市发展类型的评价以及网络联系演变的动态分析,揭示国际研发城市的成长路径,提炼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与驱动因素,将有助于我国城市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研发资源,更好地融入到全球创新网络中去。同时,对于地方政府制订合理的规划与导引政策,加快我国城市由生产制造型向研发创新型转变的步伐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1.4研究思路与方法1.4.1 主要研究思路

国际研发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何为国际研发城市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厘定国际研发城市的基本概念,明确其核心特征、本质内涵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

在界定了国际研发城市的基本概念之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在于识别与判定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城市可以称之为国际研发城市。跨国公司是全球研发活动的主导力量,并通过研发国际化构建了全球研发网络的基本骨架。基于此,本文借鉴世界城市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组织切入,构建跨国公司研发单元与城市研发服务功能发展相互联系的逻辑线索。通过对全球171家跨国公司高等级研发机构区位分布与集聚程度的考察,以城市为空间尺度勾勒跨国公司研发网络的地理格局,确定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节点,并将其作为识别与判定国际研发城市的核心特征指标。

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本文拟利用代表城市研发产出的国际专利统计数据就国际研发城市的现状特征与发展类型实施分析与评价,并采用城市间的专利合作数据对国际研发城市间的网络联系进行动态刻画。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国际上有关研发的数据如研发投入、研发强度、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等大都局限于国家或省(州)域层面,基于城市尺度的研发统计数据极其缺乏。在此条件下,本研究将以可行性和统一性为原则,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国际专利数据库平台为基础,构造了专利申请总量、专利申请密度、专利申请的年均增长率、专利申请的外资依存度、专利申请的公共研发依存度、专利申请的申请者集中度6个指标对国际研发城市的研发特征与发展类型进行分析与归纳,力求使定量分析的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当前国际研发城市的实际状况。

接下来,本文将回顾不同类型国际研发城市如硅谷、班加罗尔的成长历程,以案例剖析的形式归纳国际研发城市的形成机制。一方面,以历史的眼光回顾其发展历程与演变轨迹,阐述案例城市的研发现状与特征,并综合运用新经济增长、全球价值链、城市创新系统等理论工具来搭建国际研发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解释框架,从理论层面深层次洞察推动国际研发城市崛起的各种力量源泉;另一方面,期望通过上述城市的个案研究,归纳出不同类型国际研发城市独具特色的成长路径与发展经验,期望为我国国际研发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最后,本文将研究视野转回中国,提出从“世界工厂”到“研发城市”的发展战略,在对国内11座主要城市研发特征与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为我国国际研发城市的创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示意如图1-1所示。图1-1 国际研发城市研究框架示意图资料来源:作者绘制1.4.2 主要研究方法(1)网络查询与数据库检索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数据及相关信息的查询。查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球研发投入1000强中主要跨国公司的官方网站,阅读其发布的公司年报及创新手册,掌握公司高等级研发机构基于城市尺度的全球分布空间数据及最新研发动态等相关信息;查阅联合国贸发会议(UNCATD)、Zinnov.等知名第三方权威研究机构公布的统计资料与相关研究报告,把握全球研发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检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IPO)数据库,获取国际研发城市的国际专利申请、城市间国际专利合作等相关数据;登录国内外主要城市的政府网站与统计局网站等,了解城市的社会、经济、人口、教育等基本信息,获取城市的经济规模、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等相关统计数据,为国际研发城市的研发运行特征解读以及我国城市创建国际研发城市的适宜性综合评价分析奠定基础。(2)定量分析与空间分析

利用网络查询、数据库检索以及文献收集等方式获得的数据信息,尝试搭建国际研发城市研发运行特征的国际比较分析框架,尽可能将国际研发城市所具有的研发特征及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定量分析的方式进行结果展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过往的研究成果,为国际研发城市的类型归纳与划分提供依据。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则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

利用搜集到的全球170余家主要跨国公司高等级研发机构基于城市尺度的空间区位分布,32座城市的国际专利申请等相关信息,建立国际研发城市的空间属性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并结合coreldraw软件绘制各类专题地图,如32座国际研发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空间集聚图、32座城市国际专利申请量的空间分布图,32座城市国际专利申请密度的空间分布图等,便于清晰与直观反映各座城市研发运行特征的空间差异。(3)社会网络分析法

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考察32座国际研发城市之间基于研发合作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网络联系结构。以研发城市间的国际专利合作数据来表征城市间发生研发合作的关系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Ucinet软件分1996—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0年3个时段对32座国际研发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结构进行动态刻画,利用软件中集成的整体网密度、中心性分析、网络中心势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等功能与方法揭示国际研发城市之间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动态演变趋势,尝试分析其微观变化机理。(4)案例研究法

基于个案的区域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经典研究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研发城市,如硅谷、班加罗尔等城市进行案例剖析,通过对其历史维度的考察以及主要驱动要素分析,归纳一个城市发展成为国际研发城市所应具备的内外部条件与形成机制,提炼不同类型国际研发城市的成长路径,进而为我国创建国际研发城市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同时,着重对国内已经初步具有国际研发城市功能特征或者是建设基础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11座城市创建国际研发城市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为我国现阶段国际研发城市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2章理论研究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科学发展的本质是知识的不断累积与增长。因此,综述与国际研发城市有关的理论文献是本文研究的工作基础。通过对相关理论成果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回顾与评述,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前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与薄弱环节,确定未来研究的基点与方向,并为国际研发城市的内涵界定以及后续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演绎基础与明晰的逻辑分析框架。

国际研发城市首先是一座研发城市,由于研发是实现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与重要来源,因此就本质而言,研发城市是一座以研发服务作为主要功能性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其次,国际研发城市中的“国际”二字突出体现了城市的国际化特征,表明国际研发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和技术控制力的城市,具有世界城市的某些特质,从而可以将其纳入世界城市的理论框架之下。有鉴于此,作者认为国际研发城市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型城市与世界城市两种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延伸、发展与密切融合,创新型城市以及世界城市的相关成果就构成了国际研发城市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2.1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反思2.1.1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性追溯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熊彼特对于“创新”所做的思考。熊彼特过后,有关创新的研究逐渐分化成为以索洛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和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两个基本分支(滕堂伟等,2009)。前者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而后者则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而非单纯的技术进步。然而,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创新赖以进行的历史及空间环境与条件的特殊性(刘好和王新玲, 2008)。事实上,创新从最本质上说是一个系统现象,是在不同参与主体和组织之间不断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Jan Fagerberg,2009,中译本)。创新系统的参与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等总是客观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内,系统的创新效率取决于所在地域经济、社会、政治及制度因素的影响(Edquist, 1997)。基于上述原因,一些学者采用了关注空间范畴的研究方法,分别使用国家与区域等不同的地理边界来区分不同的创新系统。(1)国家创新系统

弗里曼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将之定义为“公共和私营部门中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互相激发、引进、扩散新技术”,并运用这一概念分析了二战后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通过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与制度创新,迅速实现技术赶超与跨越,成长为工业化大国的过程。弗里曼将日本的经济崛起归结为四大要素,分别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政府的政策引导、教育与培训以及国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Freeman,1987)。

纳尔逊和伦德瓦尔以影响创新过程的决定因素来定义国家创新系统。纳尔逊偏重于个案研究,一方面聚焦于国家的研发系统及相应的支持性机构,将那些促进知识创造与扩散的组织视为创新的主要源泉,另一方面又强调制度的设定与功能是决定国家创新系统效率的关键所在(Nelson,1993; Nelson和Rosenberg, 1993)。相较而言,伦德瓦尔更注重理论建构,着重从微观层面将用户与生产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互学习置于创新形成过程分析的中心,随后再将其纳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认为政治、文化以及经济政策的影响将有助于确定创新活动的规模、方向和成功的可能性(Lundwall,1992)。

总体来看,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综合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学派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注重从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宏观视角来解释各国技术创新实绩的差异,强调国家这一特定因素对于技术变迁过程的重大影响(冯之浚,2000)。虽然国家创新系统也关注技术创新,重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政策工具,重视国家系统的制度安排以及系统内部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网络机制研究(杨冬梅,2006)。(2)区域创新系统

受惠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经济资源的全球流动正日益突破国家边界的限制,表现出不断向地方区域集聚的强劲态势(Storper,1997),区域逐步取代国家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中最为重要的空间载体与经济单元(王缉慈等,2001)。随着经济发展区域化的出现,国家创新系统逐步让位于区域创新系统(滕堂伟等, 2009)。

1992年,英国的库克(Cooke P.)率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于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并通过这种体系支持产生创新(Cooke P.,1996)。随后,魏格将区域创新的参与主体进一步扩展至对创新活动进行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以及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顾新,2005)。胡志坚和苏靖(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指出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经营机制灵活的新型企业、新的经济政策与政府管理办法是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三大实体要素。

相较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更强调创新过程的地方根植性特征(胡明铭,2004)。由于具有黏滞性和难以实现远距离交换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存在,使得创新日益基于企业(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研究组织(大学、其他公共和私人研究机构)和公共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开发机构)等经济体间网络化的交互学习和知识流动(Asheim和Gertler,2009,中译本)。因而,即使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通信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地理空间的邻近性对于创新的形成依然重要。此外,阿歇姆(Asheim,1998)还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作区域生产结构中支撑创新的制度基础设施,其与区域内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态度、价值观、规范、惯例一起构成了特有的区域文化,成为其他区域最难以复制和模仿的竞争优势。而这与萨克森宁(Saxenian,1994)有关硅谷创新环境研究中创新氛围在区域创新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观点如出一辙。2.1.2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日益深化,作为创新组织的空间载体,城市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凸显。21世纪以来,城市日渐成为信息、技术、品牌、知识、人才等创新资源聚集地,其经济功能呈现出由传统产业转向高新产业、由制造转向研发、由生产转向服务并迈向创新中心的趋势(代明和王颖贤,2009)。(1)创新型城市的提出与内涵特征

西方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最初是源于对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交通管理、产业发展、城市生态、种族融合等而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城市的复兴(Landry,2000),后来逐渐转向研究以创新作为驱动力的一种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并融合社会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