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11:02:29

点击下载

作者:王明芳、谢学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一部中医眼科教学、临床及科研的高级中医参考书。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及附录三部分。上篇为眼科基础理论部分,阐述中医眼科学发展简史,眼病的命名和分类,眼的结构与功能,五轮、八廓学说,内外障学说,玄府学说,眼科六经辨证学说,内眼辨证学说,病因病机,养目学说,以及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眼病防护等;下篇为眼科临床部分,分胞睑疾病、两眦疾病、白睛疾病、黑睛疾病、瞳神疾病、其他眼病、与全身性疾病有关的眼病及眼外伤八大类,每病又从概述、源流、病因病机、诊断、病证鉴别、辨证、治疗、转归与预后、预防与调护、医案精选、临证提要11个方面详细阐述,系统展示了历代中医眼科的临床精华;附录为方剂索引、推荐书目和主要参考书目。全书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极高的实用价值。适合中医眼科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

出版者的话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其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伟大国家。在她所拥有的一系列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中医药学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多彩的防治疾病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而著称于世,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国以来,中医药学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医学力量并存,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已被列入我国宪法。在全国数百万中医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医药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一方面为中医药学术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现代科技保障,另一方面,就中医药学术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与思路,诸如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论与临床的统一等等。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努力提高中医药临床水平的中医药学术发展原则。围绕这一原则,从发扬不离宗的角度,决定组织编写一套能够全面系统反映我国中医临床水平的“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中医临床专著,命之曰《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共计10个分册),其目的主要有二:

一、突出中医临床特色。医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于临床,为人类的疾病防治服务。中医也不例外,独特的临床疗效也正是中医药学得以传承数千年的根本所在。然而,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的现实是,传统的临床疗效优势尚未得到很好地发挥,中医临床阵地正在逐渐缩小,如何将中国古代医药学家以及近现代中医临床学家所发展创造的诊疗经验总结展示出来,造就一大批优秀中医当代临床家,即新一代名医,千方百计提高中医临床水平,这才是发展中医药的当务之急!

二、立足全面继承。继承与发展是目前中医药学术进步所面临的较突出的问题,只有全面地继承传统理论,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中扬弃与升华,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优秀中医临床家,促进中医药学术不断发展。纵观历代名医成才之路,无不具备三个重要条件:一是通晓中医药典籍,二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三是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追求。而历代医家在长期的“悬壶济世”中,经过不断实践而总结、丰富、升华的临床经验,就无疑地成为了后世中医药工作者传承中医学术的最好阶梯。因此,深入挖掘、认真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临床经验,也就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术的必由之路。这便是我们组织编纂、出版这套丛书的第二个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保证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确实能够写成“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中医临床专著,我们不仅对全书体例、编写指导原则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广泛论证,而且全部采用中医病(证)名、中医药治疗。同时,对各科的主编进行了公开招标,有力地保证了在该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担任主编,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该学科最高学术水平。

本套丛书从选题论证到编纂完成历时5年,参加编写人员涉及全国20余所中医院校和单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终于面世了。在编写过程中,参编单位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对本套丛书的编纂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一些全国著名的医药学专家还亲自担任主编如任继学、周仲瑛等,为本丛书的编纂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热心指导。在此,对所有编写人员、专家及其所在单位,深表谢意。由于本丛书的编纂工作任务重、困难大,疏漏不周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匡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本丛书共计10个分册,分别是《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骨伤学》、《中医推拿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急症学》、《针灸学》。

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将为繁荣学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造就新一代中医临床家、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元旦

中 医 眼 科 学编写说明

中医眼科学萌芽于上古,迅速成长于唐朝,独立发展自宋代,兴盛繁荣于明清,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内容丰富,浩如烟海;当代中医眼科学者借鉴现代医学和科技成果,从中医眼科学的基础到临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硕果累累。为系统、全面地展示历代中医眼科的学术精华,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联合组织编写《中医传统临床医学丛书·中医眼科学》,由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主编单位,并联合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共同完成。《中医传统临床医学丛书·中医眼科学》是一部中医眼科教学、临床及科研的高级中医参考书。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及附录三部分。上篇为眼科基础理论部分:第一章纵向阐述中医眼科学的发展史;第二章横向介绍眼病的命名与分类;第三章系统论述中医眼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眼的结构与功能、眼与整体的关系、五轮学说、八廓学说、内外障学说、玄府学说、眼科六经辨证学说、内眼辨证学说、眼科病因学说、眼病病机、养目学说,每种学说均从起源、形成、发展、基本内容几方面阐述;第四章为诊断,主要包括眼科诊法的源流与发展、眼病的诊法、眼病的辨证;第五章全面介绍眼科治疗,包括12种常用内治法、眼科药物外治法、眼科手术疗法、眼科针灸及按摩疗法,其中每种内治法均从立法的理论探讨、临床运用规律、常用药物及方剂几方面详加阐述;第六章为眼病的防护,从眼病的调养、预防及护理进行介绍,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祖国医学以防病为先的思想和内涵。下篇为眼科临床部分,包括胞睑疾病、两眦疾病、白睛疾病、黑睛疾病、瞳神疾病、其他眼病、与全身性疾病有关的眼病及眼外伤等八大类,从概述、源流、病因病机、诊断、病证鉴别、辨证、治疗、转归与预后、预防与调护、医案精选、临证提要11个方面详尽阐述,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示历代中医眼科的临床精华。附篇为方剂索引、历代适读书目、主要参考书目等内容,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在编著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参加编写的各院校鼎力协作,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和疏漏在所难免,诚望读者和同道提出宝贵的意见。编 者2002年2月

上篇 总论

第一章中医眼科学的源流及发展概况

我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眼科学是其一分支,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医学其他各科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认为,以中医眼科的发展状况及学术特点来看,它可以划分为南北朝以前的萌芽阶段、隋唐时期的奠基阶段、宋元时期的独立发展阶段、明清时期的兴盛阶段以及鸦片战争以后至今的衰落与蓬勃发展阶段。

第一节 中医眼科学的萌芽时期

一、发展概况

这一时期,从遥远的上古至南北朝为止,经历了夏、商、周、秦、汉诸代,历时甚久。这一时期,古人虽然开始对眼的生理功能、大体解剖,乃至辨证论治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仍缺乏系统的眼科资料,主要是作为内科杂病的一部分而散见于各科文献中。

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祈祷辞和卜辞可知,早在武丁时代(约公元前13~14世纪),我们的祖先已将眼睛这一感觉器官命名为“目”,眼病称“疾目”,眼病失明称为“丧明”。如甲骨文卜辞中载有“贞王弗疾目”,“大目不丧明”,“其丧明”等。这是我国有关眼病的最早史料。

春秋时期,古人将盲人称为瞽人,并根据眼部症状不同把盲人分为“蒙”和“瞍”两类。如《书经》载有“瞽奏鼓”,《诗经》载有“蒙瞍奏公”。据《毛传》解释:“有眸子而无见曰蒙,无眸子曰瞍”,即盲而目珠完好者,称为蒙(通矇);而目珠塌陷者,称为瞍。

战国末期,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已开始对眼的生理、解剖、病机等方面作了探讨。此后的中医经典著作中也有眼科资料。如战国末期至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治疗眼病的药物,东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记述了不少全身性眼症等。

此外,汉代许慎撰集的《说文解字》,虽为一本字典,但涉及到眼的生理病理也有120余字之多,可谓集汉以前有关眼的生理病理之大成。如“眸,瞳子也”,“眛,目不明也”,“眯,草入目也”,“,目动也”等等。

这一时期,尚无专门的眼科医生,眼病患者多由内科医生兼治,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遂为耳目痹医”。据《周礼·天官》记载,春秋时期的临床医学已有疾医、食医和疡医之分,而眼、耳、鼻、口、二阴被列为一个系统(九窍)来认识,这就为眼科作为一门临床独立学科提供了可能性。二、眼科基础理论的萌芽(一)解剖方面

从解剖学角度来认识眼的组织结构,始于《内经》。该书共提及目、眼、匡、内眦、外眦(锐眦)、约束、络、白眼、黑眼、瞳子、目系等11个解剖名称。同时,还对眼的解剖结构与整体的关系有详细的论述,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这不仅为后世中医眼科认识眼的解剖结构奠定了基础,而且眼科独特的基础理论——五轮学说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此期的其他医籍中,对眼部结构的论述却没有什么新进展。(二)生理方面《内经》首先对眼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长短。”;《灵枢·脉度》又说:“目能辨五色矣”。此外,《内经》还认识到物象的大小与眼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对眼的重要性和人眼昼醒则睁、夜睡则闭的道理,《内经》运用天人相应观点也作了阐述,如《灵枢·邪客》说:“天有日月,人有两目”。《灵枢·卫气行》指出:“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夜则气行于阴,而复合于目”。

关于眼与脏腑经络、眼与精气神关系的认识,萌芽于春秋后期至战国之初。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咀者何?曰五味,五味者何?曰五脏……五脏已具,而后生肉……五肉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十月而生。”《管子·心术上》又说:“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盈,目不见色,耳不闻声”,表明春秋后期已认识到眼的生理病理与五脏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这是由眼的局部观上升为人体各部相互联系的整体观之开端。至战国末期,《内经》较全面地阐述了眼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睛。”指出了眼之精明视物,是五脏六腑之精气不断上注于目的结果;眼与脏腑保持有机的联系,是靠经络的连接。对于起于目、或止于目、或布于目之周围的一些经络,《内经》也有论述,这些学说一直沿用至今。(三)病因病机方面

夏商时期,对于眼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尚处于蒙昧状态;春秋时期,可见一些散在的记载;至战国末期,眼病病因学的基本理论已初具雏形。如《管子·禁藏篇》谓“七情不营(营:惑乱),则耳目榖(榖:聪明)”;《史记·道经》言:“奸声乱色,不留聪明”;《老子·道经》曰:“五色令人目盲”等等。可见,春秋时期古人把目疾之因多归咎于用目太过、七情所伤。对眼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较为全面者,当推《内经》。该书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论的指导下,尤其强调内因在眼病发生中的作用,如《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素问·藏气法时论》则指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无所见”。在外因方面,《内经》认为风热之邪是眼病的常见原因,这在当今临床仍有实际指导意义。如《素问·太阴阳明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本病论》谓:“暴热而至,赤风瞳翳”等。此外,《内经》还论述了医源性致病原因,如《素问·刺禁论》说:“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指出在眼部及其邻近部位进行针刺,常可因操作不当,损伤眼部有关组织,甚至造成失明。三、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概况(一)眼病症状方面

该期对眼病症状有较多的散在记载。如《荀子·非相》谓:“尧舜参瞳子”,《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亦重瞳子”,这是世界上关于先天性瞳孔异常的最早记载。《春秋左传·室公二年》载有“睅其目”,睅即眼球突出之状,这是眼球突出的最早描述。北魏高僧宋云在《行纪》中指出:“雪有白光,照耀人眼,令人闭目,茫然无所见”,这是对雪盲症状的最早概括。《灵枢·论疾诊尺》说:“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这是眼与全身病的最早记述。但以医学观点提出眼部病症名称者,当首推《内经》,它对疾病多按病位和病症特点来命名,如目痛、目下肿、瞳翳等,体现了中医识病的特点。该书记载的眼部病症较多,散见于各篇之中,主要有目盲、目无所见、目瞑、目不识人、目眯、目䀮䀮、目眴眴、目不明、目妄见、目转、目运、目眩、目歧、瞋目、目不合、泣下、泣出、见风泣下、目黄、目赤、目青、目白、目黑、目似脱、瞳子高、目匡陷、目内陷、戴眼、目眦疡、目痛、目内痛、目赤痛、目锐眦痛、眦青、漏、目下肿、目瘛等30余种眼部病症。后《神农本草经》又增加了多涕泪、目翳、眼赤白膜、目中淫肤、青盲、夜视有精光等新病名。《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面目及身黄、目中不了了、目不得闭、目赤如鸠眼、睛不和、眼中生花、目四眦黑、两目黯黑、目如脱、两目浮肿、目泣自出、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面目黄肿、目青面黑、目睛晕黄等20余种全身病性眼症。(二)诊断方面《内经》中有不少关于眼病诊断的内容散载于各篇。如《灵枢·论疾诊尺》:“目赤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阳明病”,这是对病位诊断的记述。《素问·三部九候论》:“瞳子高者,太阳不足”,这是从眼部改变来诊断疾病属性的认识。《素问·三部九候论》:“目内陷者死”;“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这是从眼目形态变化来推断疾病预后的描述。此外,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中也论述了通过察目判断全身疾病预后,并探讨了某些眼病症状的病机鉴别,如目视䀮䀮无所见可由肾实、胆虚、肝伤引起,目痛可由肾与膀胱俱实所致,这可谓是眼科类证鉴别的萌芽。(三)治疗方面

南北朝以前,眼科治疗方面的资料虽然极少,且很零乱,但其治疗方法已涉及药物、针灸、按摩及手术等多个方面。

药物治疗方面,先秦古书《墨子·贵义篇》载:“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悦而强加食之”,可见当时已试用药物治疗眼病。《山海经》中记载了七种治疗眼病的药物即:“其鸟多食尾……食之不眴目”(西山经);“冉遗之鱼……食之使人不眛”(西山经);“其鸟焉……名曰鸪,食之不灂”(北山经);“有草焉……名曰植楮,……食之不眯”(中山经);“有兽焉……名曰蠪蚳……食之不昧”(中山经);“其中有鸟……名曰鴒……服之不”(中山经);“其曰䔄草,服之不”(中山经)。这可谓是眼科最早的食疗资料。《淮南子·俶真训》还有“夫梣木……治目之药也”的记载,梣木即今之秦皮,该药至今为眼科所习用。《神农本草经》中更是记载了80余味对眼病有防治作用的药物,分别用于外障及内障等眼病的治疗。《内经》中也散载了少量药物治疗眼病的资料。如《灵枢·经筋》说:“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灵枢·邪客》谓:“阴虚,故目不瞑……饮以半夏汤一剂”。说明当时在药物治疗眼病方面已使用了膏剂、药酒、汤药等剂型。在《肘后救急方》、《刘涓子鬼遗方》、《肘后百一方》中还收载了少量治疗眼病的处方。

手术治疗方面,《淮南子·纪论篇》即有“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灼烙术。《晋书·帝纪第二·景帝》载“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闰月疾笃,使文帝总统诸军。辛亥,崩于许昌,时年四十八。”这是我国割治目瘤的最早记载,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眼科医案。《梁书·卷二十二·列传第16》载费太妃“后又目有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龙得治眼术,……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说明南北朝时期已有金针拨障术。

针灸及按摩方面,《灵枢·热病篇》提出:“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这种远端取穴针刺治疗眼病的方法对后世影响颇大。《庄子·外物篇》有“眦可休老”的记载,《玉篇》谓:“,摩也”,即按摩眼眦周围组织可以防止视力衰退,免变老花,这可谓是眼科按摩保健操之滥觞。四、重要文献简介(一)《黄帝内经》《内经》托名黄帝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它集先秦医学之大成,不仅较全面地阐述了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学术特点,亦奠定了临床各科发展的基础。可以说,中医眼科的五轮、八廓、内外障学说以及脏腑辨证等许多基本理论都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经》中有关眼科方面的论述达238条之多。其中《素问》116条,《灵枢》122条,可归纳为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四个部分。该书从整体观念出发,用大量的经文阐述了眼是机体的一部分,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不断上输于目,脏腑经络有病又可外显于目。同时,它首次明确指出了眼部的主要解剖结构名称,对眼的生理功能也作了精辟的分析,并记载了30多种眼部病症;对眼病病因的论述,述及内因、外因和医源性致病等多个方面;对眼病的诊断,从病位、病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对眼病的治疗,涉及了较多的针灸和少量药物的记载。(二)《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直至远古的药学成就。全书3卷,收集药物365味,其中明目或治疗眼病的药物80余味。如决明子,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白芷,主侵目泣出;秦皮,主目中青翳白膜;伏翼(夜明砂),主目瞑、明目、夜视有精光等。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书中所载大多数药物的功效比较正确,至今仍为眼科所常用。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眼科药物治疗已达到较高水平。(三)《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博采东汉以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精华,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撰集而成。该书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首创了理、法、方、药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临床各科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虽然该书主要阐述全身性疾病,但涉及眼部病症有关条文20余条,列眼部病症20余种。其中所载“狐惑”一病,主要表现为目赤如鸠眼,阴部及口腔溃疡,并提出清热、解毒、除湿的治法,至今仍为眼科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书中所列诸多方剂,如麻黄汤、五苓散、小柴胡汤、承气汤、白虎汤、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泻心汤等至今仍为眼科广泛应用。仲景所创的六经辨证,对后世中医眼科应用全身辨证和经方治疗眼病影响深远。如近代著名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通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探索,将仲景六经辨证大法与眼科传统的局部辨证及全身辨证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眼科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第二节 中医眼科学的奠基时期

一、发展概况

这一时期为从隋朝至唐朝,即公元6~10世纪。此期,中医眼科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眼科首次被列入正式教育科目,医著中出现了眼科专著或在综合性医著中眼科内容被列为专篇论述,说明隋唐时期在眼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为眼科的独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医学教育方面,唐初武德年间设立的太医署中,已将耳、目、口、齿疾病从内外科范围内划分出来,自成一科,称“耳目口齿科”。至此,眼科首次被列入正式教育科目。

医著方面,这一时期的医著比较丰富,在一些全书、方书中已有集中记载眼科证治的文献,如《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张文仲方》等。尤其是已出现了《龙树眼论》、《刘皓眼论准的歌》等眼科专著。

隋唐时期,我国对外交流比较频繁,古印度的金针拨内障手术已传入我国,促进了中医眼科手术治疗的发展。二、眼科基础理论的发展(一)解剖方面

隋唐时期,中医眼科对眼的解剖结构有三种见解。一为《外台秘要》转载的受印度医学影响的学说,称眼是“轻膜裹水,圆满精微,皎洁明净,状如宝珠,故曰眼珠”。同时,该书还认识到眼珠由白睛、黑睛构成外壳,共有三层,但黑睛部分只有一层,即“人眼白睛重数有三……黑睛水膜只有一重。”二为遵循《内经》的解剖观点,并有所发展的认识,如《诸病源候论》、《龙树眼论》。三为将眼的解剖部位分别配属于脏腑的五轮学说,这种解剖生理学说首见于《刘皓眼论准的歌》。这些见解,较前人的认识又有所发展。(二)生理方面

虽然早在《内经》就已指出了视物辨色是眼的功能,但没有明确解释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功能。至《外台秘要》才有新的见解,认为“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故有所见。”即眼能视物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黑白分明,肝管无滞;二是外托三光;三是内因神识。《龙树眼论》对瞳人在明暗光线不同情况下的正常变化作形象而细致的描述,谓:“瞳人端正,阳看能小,阴看能大”。(三)病因病机方面

隋唐时期,已有专门论述眼科病因病机的文献,如《千金要方》提出的19因学说,即:生食五辛、接热饮食、热食面食、饮酒不已、房室无节、极目远视、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博弈不休、久处烟火、泣泪过多、针头出血过多、驰骋田猎、冒涉风霜、迎风追兽、日夜不息等。《外台秘要》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日没后读书、雪山巨晴视日、极目瞻视山川草木”等而成为21因。这些病因与眼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对指导眼病的预防至今仍有临床意义,但不能应用于临床辨证论治。病机方面,这一时期强调以脏腑病机为主,如《千金要方》提出了肝虚、肝虚寒、肝受风寒、肝热、肝实热、胆虚寒、胆受风邪、肾阳虚、肾阴虚、膀胱肾冷、脾热等多种眼病病机。可见,这一时期对眼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补充和发展。三、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发展(一)眼科病症诊断方面

隋唐时期,对眼科病症有较多的集中记载,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集中记载了眼病38候。即:目赤痛候、目胎赤候、目风赤候、目赤烂眦候、目数十年赤候、目风肿候、目风泪出候、泪出不止候、目肤翳候、目肤翳覆瞳子候、目暗不明候、目青盲候、目青盲有翳候、目茫茫候、雀目候、目珠管候、目珠子脱出候、目不能远视候、目涩候、目视一物为两候、目偏视候、目飞血候、目晕候、睊目候、目眵䁾候、睢目候、目眇候、目蜡候、目肥候、目皮包疮候、目脓漏候、目封塞候、目内有丁候、针眼候、缘目生疮候、割目后除痛止血候。另外在小儿杂病、妇人产后、妇人杂病等篇章中还记载了眼病10余候。从该书所载病症可以看出,它对眼病多按病位、病症特点和结合病因来命名,而非单纯症状描述,如针眼候、目青盲候、目风赤候等。《千金要方》则记载了100多个眼科病症,大体可归纳为十大类,即目赤类:目赤肿痛、眼昏赤、赤脉息肉、面黄目赤、赤痛、外眦赤痛、胎赤眼、眼眦赤、目赤而视物不清;目痛类:瞳仁痛、眼痛闭不开、眼痛、目眦痛如刺、目痛如脱、目卒疼痛、目痛不明、目痛、目中风肿痛、大风目痛;目烂类:泪出烂眦、眦烂有翳、眦烂赤、风眼烂眦、目烂赤、睊目;目泪类:高风眼泪、风泪出、恶风泪出、泣出目痒、睛赤冷泪、目痒泪出、目不明、泪出、目痛泪出不止、中风冷泪出、白肤风泪下;目痒类:目痒、瞳子痒、风痒赤痛;翳膜类:淫肤白翳、目中淫肤、白幕覆瞳子、目中白翳、风翳、内眦赤痛痒生白肤翳、目生翳障、浮翳、热翳、凌睛、毒病后目赤痛有翳、热病后生翳、目翳覆瞳睛、风热生翳赤白膜、白膜候睛、目中息肉淫肤、胬肉、目黄生翳;视昏与盲类:眼暗、目䀮䀮无所见、目瞑、目昏浊、目茫茫昏、视物漠漠、青盲、远视不明、目䀮䀮、雀目、眼暮无所见、偏视不明、眼漠漠不明、眼漠漠、失明漠漠、热病后眼暗失明、眼病不明;视觉异常类:见两物、谛视生花、目眩、目失精彩、目眩冒、视如见星;外伤类:目为物触青黑、睐目不明、砂石草木入目、稻麦芒入目、目中眯不出;其他类:目生珠管、目睛黄、面目浮肿、目动、目系急目上插、目涩暴变、目青而呕、目眦伤、白睛青、目黄振黄、目上反、目卒肿。可以看出,虽然以上病症大多数仅是症状描述而非病名,但也反映了当时对眼病症状的搜集已很丰富,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病症。(二)治疗方面

隋唐时期,眼科治疗学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其治疗方法既有内服药物,又有外用药物;既有手术治疗,又有针灸按摩。

药物治疗方面,《千金翼方》收载了明目药55种、止泪药15种、治赤痛药15种、通九窍药6种,这些治疗目疾的药物既有内服药,又有外用药。《千金要方》中载治疗眼病的内服药方39个,外用药方60个。内服药方中,有28个药方用于治疗内障眼病,11个药方用于治疗外障眼病;外用药方中,点眼药方46个,其他14个药方用于洗眼、渍目、熨目、熏目、外涂等。可见孙氏十分重视采用外用药治疗眼病,点眼药又是外治的主要方法。而《外台秘要》则以内服药为主,很少采用外用药,该书卷二十一收载了150个治疗眼疾的药方。以上两书收载治疗眼病的药方数量虽多,但尚未达到辨证论治的程度,大体还属于单验方。至《龙树眼论》对眼病已有较详细的阐述,先述主证、后析病因病机、再立治法,基本形成了中医眼科的辨证论治方法。这对后世眼科影响很大。

手术治疗方面,虽然《梁书》中有金针拨障术的医案记载,但是在我国医籍中,首次提到“金篦决”治法的是《外台秘要》,至《龙树眼论》则详细介绍了金针拨障术的适应证、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护理等。对胬肉攀睛的治疗,《千金要方》提出割除法,《外台秘要》针对割后易复发,改用烙灼法,至《龙树眼论》则兼采两家之长,综合为割灼法。此外,《外台秘要》还载有拔倒睫毛手术;《龙树眼论》记载了治疗“睑内有核”(指胞生痰核)的切开挤出粘液法,以及治疗粟子疾(指睑内结石)的针挑法。可见,唐代创行了多种眼科手术疗法,丰富了眼科治疗学。不仅如此,唐代还可配制义眼。据《太平御览》载:“唐崔嘏失一目,以珠代之。”又《吴越备史》载:“唐立武选,以击球较其能否,置铁钩于球杖以相击,周宝尝与之选,为铁钩摘一目,睛失,宝取睛吞之,复击球,获头筹,遂授泾原,敕赐木睛以代之”。原书注:“木睛不知何木,置目中无所碍,视之如真睛矣。”说明唐代已精于配制义眼,世界上安置假眼实以我国最早。

针灸治疗方面,《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医著中均收载有针灸治疗眼病的资料,但以《千金要方》最详细。《千金要方》卷六中收录了治疗28种眼病的针灸处方,卷三十中载有治疗39种目疾的针灸处方,比《针灸甲乙经》中的眼科针灸资料丰富得多。在唐代,刘肃《大唐新语·卷九》中还记载了针刺治疗眼病的医案,即唐高宗李治晚年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侍医秦鸣鹤诊之为风毒上攻,针刺百会及脑户出血,刺毕眼明一案。可见中医眼科的治疗学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补充。四、重要文献简介(一)《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为隋代巢元方等人所撰(公元610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病因病理专书。全书分67门,列证候1720条。该书卷二十八为目病诸候,载列目病38候。此外,在风病、虚劳病、解散病、伤寒病、时气病、温病、妇人病、小儿病等诸候中记载与目病有关的证候18候,共计56候。对眼解剖的记载,该书首次使用了睑、眉、睫毛、缘等解剖名称;对眼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该书强调目病之因以风热为先,脏腑失和可致目病,但以肝脏病机为主;对眼科病名的收载,该书收录了不少新的眼病病名,如针眼、蜡目、雀目、目偏视、目珠管、伤寒毒攻眼、时气毒攻眼、热病毒攻眼、温病毒攻眼等。对许多病症的描述形象而具体,其中有些病症是最早的记载,如《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中雀目候谓:“人有昼而睛明,至瞑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鸟候,瞑便无所见也。”而在欧州直到17世纪才有夜盲症的记载。又如目肥候,其症为“白睛上生点注,或如浮萍,或如榆荚,有如胡色者,有作青黑色者,似羹上之脂,致令目暗,也呼之肥目”。可见该书对内外障眼病均有了较系统的认识。(二)《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为唐代孙思邈著,大约成书于7世纪中叶,共30卷。该书虽名为方书,但内容却十分丰富,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其卷六和卷三十集中记载了眼科资料。《千金翼方》是孙氏为补充《千金要方》所撰集的,亦分30卷,眼科中药资料收载于卷一之中。

该书首次对眼病病因进行总结,明确提出了容易导致眼病的19种因素;对眼部病症的记载较多,达100余个,其中对老人目昏的记载是首次;对眼病的治疗主张内、外治并重,尤其对外治用药方面记载颇详,介绍内服和外用药方共81首,首先提出用羊肝治疗雀目,并首次记载了赤白膜(胬肉攀睛)的割除手术。书中还记载了十分丰富的眼科针灸资料,大大超过了以前各书。所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后世眼科影响很大。(三)《外台秘要》《外台秘要》为晚唐时期王焘所编(公元752年),是汇集唐代及其以前的数十种医学著作分类选编而成。全书共40卷,卷二十一集中收载眼科资料。此卷首先引入反映印度医学理论的《天竺经论眼》,谓眼为六神之主,身由地、水、火、风四大原质所成。在眼的解剖生理方面,认为眼乃轻膜裹水,外膜白睛重数有三,黑睛水膜只有一重;对眼的生理功能也有新的见解。在论述病机方面,提出了绿翳青盲之类的眼病为“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的独特见解。在眼病论治方面,谓治脑流青盲眼“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这是我国首次提到“金篦决”治法的医著。该书对眼病的治疗,以内治法为主,针灸方面则只用灸法而未采用针法。此外,该书还辑录了晋唐间医书中诊治眼病的大量资料,收载治疗眼病处方150个。作者对书中的眼科资料首次按证候分类法,将眼病分为19类,对各类眼病,简述证候,并有治疗处方,这种分类法为后世许多眼科著作所采用。因此,该书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四)《龙树眼论》《龙树眼论》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著。因原书已散佚,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均不详。但在北宋《崇文总目》(公元1034~1042年)中首次记载了此书,后见于南宋初叶郑樵所著《通志》(公元1161年),可见唐朝确有此书。再从唐代白居易(公元772~846年)“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空贮决明丸”以及元稹(公元779~831年)“复有比丘溢,早传龙树方”的诗句来看,说明《龙树眼论》一书在唐代较为盛行,故推测此书应为唐或唐以前的著作。至明代金礼蒙编著的《医方类聚》中则将其改名为《龙树菩萨论》,后世所见者即是从《医方类聚》中辑出之本。

据该书体裁格式,大体可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有“眼疾因起,谬误失理,应伏宜治,理诫约”4节,各论30节。总论所述病因病机与《诸病源候论》相似,多主风热;对有关医德方面的见解,与《外台秘要》所载略同。各论所载眼病既缺分类,排列也无一定规律,其收载处方或无方名、或处方名同而药异,这些都符合隋唐时期眼科文献的一般情况。书中所用的眼部解剖名词和病症名多见于隋唐文献,并有所发展。收载的病症主要有内障、绿盲、乌风、黑风、雀目、青盲、坐起生花、劳眼(神膏混浊)、劳热(外障眼病)、天行赤眼、暴风、息肉眼(小眦赤脉)、顺翳、逆翳、翳如旋螺、损翳(蟹睛)、倒睫、漏睛眼、睑皮里生赤肉、上睑皮里有核、粟子疾、风眼胎赤、疼痛突出、撞刺生翳、撞打睛出、神祟眼以及偏风牵行等30余种。对眼病的治疗,提出内障(圆翳内障)“唯用金针拨之”;绿盲“初觉即疗之”;睑皮里有核宜“翻眼皮,可针破,捻去物”;粟子疾可“翻眼皮,起针拨去”;对胬肉攀睛的治疗,首创割烙法等。此外,该书对每一病症依次介绍症状、或病名、或病因、或病机,再介绍治疗或预后或注意事项等,初步形成了中医眼科的辨证论治体系,这对后世眼科的发展影响很大。(五)《刘皓眼论准的歌》《刘皓眼论准的歌》也是我国的一本眼科专著,原著亦已散佚。该书名首载于南宋初叶郑樵所著《通志》,说明是宋以前的文献。该书在《宋史》中又称为《刘皓眼论审的歌》。据日本人丹波元胤考证,现存《秘传眼科龙木论》中的“审的歌”即属《刘皓眼论准的歌》的内容。

该书为诗歌体裁,将眼病分为内、外障72症,这是我国最早论述内外障具体内容的文献;所载“五轮歌”首次指出了眼科五轮的解剖位置,并将各部与五脏联系起来,即“眼中赤翳血轮心,黑睛属肾水轮深,白睛属肺气轮应,肝应风轮位亦沉,总管肉轮脾脏应,两睑脾应病亦浸。”这些对后世中医眼科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三节 中医眼科学的独立发展时期

一、发展概况

这一时期,从宋朝至元朝,即公元960~1368年,历时400余年。这一时期,中医眼科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成长为独立学科,并已形成眼科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

医学教育方面,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6~1085年)太医署设有九科,眼科为其中之一,即将眼科从唐代所设的耳目口齿科中划分出来独立成科。自此,眼科一直成为独立专科。

医著方面,从现存资料来看,此期眼科专著不多,《秘传眼科龙木论》和《银海精微》是成书于这一时期的眼科专著。大部分眼科资料收载于方书、全书之中,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仁斋直指方》、《儒门事亲》、《刘河间伤寒六书》、《东垣十书》、《世医得效方》等等皆有专论眼科的篇章或比较集中的论述。

除眼科著述之外,宋朝的某些文学作品对眼科成就亦有反映。如南宋赵希鹄所著《洞天清录》中即有“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的记载,据明代《正宗通》解释:“叆叇,眼镜也”。可见,我国早在宋朝就有老花眼镜了。二、眼科基础理论的发展(一)五轮学说方面

五轮学说在北宋初期开始被引用,并有所发挥。如《太平圣惠方·眼论》谓:“眼有五轮,风轮、血轮、气轮、水轮、肉轮,五轮应于五脏,随令之主也。肝者,在脏为肝,其色青,其味酸,属东方甲乙木也,王于春。肝气通于目,左目属甲为阳,右目属乙为阴。肝生风,眼有风轮也。虽有其名,形状难晓,与水轮相辅也。心者,在脏为心,其色赤,其味苦,属南方丙丁火也,王于夏。心主血,眼有血轮也。血轮与肉轮相连,赤黑色是也,此轮忌针。脾者,在脏为脾,其色黄,其味甘,属中央戊己土也,王于四季十八日。脾生肉眼有肉轮也。肉轮在外,郁郁黄色也,今俗为白睛也。肺者,在脏为肺,其色白,其味辛,属西方庚辛金也,王于秋。肺生气,眼有气轮也。气轮在肉轮之下,隐而不见也。肾者,在脏为肾,其色黑,其味咸,属北方壬癸水也,王于冬。眼有水轮也,水轮在四轮之内,为四轮之母,能射光明,能明万物,今呼之瞳人也。”可见,该书将《内经》有关五脏、五色、五味、五方、五行、十天干等理论引入五轮学说,借以说明五轮与机体内在生理病理关系,充实了五轮学说的内涵,但在五轮的配位上,除水轮定于瞳仁外,其他各轮都混而不清。直至南宋末叶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对五脏的脏腑配属及定位进行改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指出:“眼者五脏六腑之精华,如日月丽天,著明而不可揜者也。其首尾赤眦属心,其满眼白睛属肺,其乌睛圆大属肝,其上下肉轮属脾,而中间黑瞳一点如漆者,肾实主之。是虽五脏,各有证应,然论其所主,则瞳子之关系重焉。”自此,五轮的脏腑配属及定位就比较明确,并流传至今。此后,首宗《仁斋直指方》者为元代危亦林,他在《世医得效方·眼科总论》中遵《仁斋直指方》的五轮定位列出五轮图,并指出“白属肺,气之精气轮。黑属肝,筋之精风轮。上下睑属脾胃,肉之精肉轮。大小眦属心,血之精血轮。瞳神属肾,骨之精水轮。”同时,危氏还在病因证治上作了补充,谓:“风轮病,因喜怒不常,作劳用心,昼凝视远物,夜勤读细书,眼力既劳,风轮内损,其候眦头尤涩,睛内偏疼,视物不明,胞眩紧急,宜祛风药。”这样,进一步完善了五轮与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并使五轮学说逐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后世五轮辨证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中医眼科的独特基础理论——五轮学说在宋元时期已基本形成。(二)八廓学说方面

八廓学说也是中医眼科学的独特基础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学说在宋元时期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八廓”一词首载于南宋陈言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谓:“故方论有五轮八廓,内外障等,各各不同,尤当分其所因及脏腑阴阳,不可混滥。”可见,书中虽提到“八廓”一词,但无具体内容。《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才首次记述了八廓的具体名称及其与脏腑的关系。其歌词是:“关泉廓:小肠之腑属关泉,受病先从心经传,两眦多生热泪痒,但调经脉自然痊。养化廓:三焦有病肝中藏,冒暑冲风必犯光,凉膈邪犹留中宫,连投热药病难当。抱阳廓:内抱真阳是命门,眼前花乱色难分,不能补肾调肝胆,赤脉交加热有根。传道廓:传导为土本经根,肺家壅滞热风侵,太阳若顺应须愈,痛涩之时翳犯睛。水谷廓:食气伤脾在胃中,更加积热两相冲,胞沿渐肿侵睛赤,不解中宫热不通。津液廓:膀胱为水肾为元,冷热相刑未截居,青赤翳来轮廓内,非凭妙手不能除。清净廓:视物依稀在雾中,似雾隐乎障睛瞳,更加冷泪频频下,此是肝家虚冷收。会阴廓:肾中之病有因由,酒色气多有常忧,莫道睛疼无大咎,那堪障翳裹睛休。”这种八廓学说在眼部无定位,只是与脏腑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直至元代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才首绘八廓图,将八廓配在眼的相应部位上,并对每一廓的病因证候进行补充,从而使定位辨病趋于明确和具体;同时,首次将自然界八象(天、水、山、雷、风、水、地、泽)冠以廓名,即天廓、水廓、山廓等。《银海精微》则综上述两说,将有名无位和五轮重叠配位法均收录于书中,又首次加入八卦正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从而更加密切了八廓与八卦的关系。自此,每廓均有了功能性、八象、八卦三种廓名,八廓学说已基本形成。(三)病因病机方面

宋元时期,眼科在病因病机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将脏腑病机应用于眼科,从而促进了眼科整体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有关眼病病因的认识,《太平圣惠方》、《世医得效方》基本遵循《千金要方》的19因,略有增减,总体以外因为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述及内因,谓“六淫外伤、五脏内郁、饮食房室……皆能病目。”可见,宋元时期尚未形成系统的眼科病因理论。有关眼病病机的认识,宋元时期比较强调脏腑病机。如《太平圣惠方》中有22条记述肝之虚寒热所致目病的病机。另有15条关于胆、脾、胃、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目病的病机。《仁斋直指方》则强调内障眼病以肝肾虚弱为主的病机。此外,金元时期四大医家的学术思想对眼科病因病机理论影响深远。刘完素主火热为病学说,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目昏赤肿翳膜皆属于热;玄府郁闭是多种内障眼病的原因,而玄府郁闭又多由热气弗郁所致。张从正继承刘氏主火之说,并有所发展,他在《儒门事亲》中强调“目不因火则不病,何以言之?气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李东垣主脾胃学说,他在《兰室秘藏》中指出:“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他在《丹溪心法》中谓:“眼病所因,不过虚实二者而已,虚者眼目昏花,肾经真水之微也;实者眼目肿痛,肝经风热之甚也。实则散其风热,虚则滋其真阴,虚实相因则散热滋阴兼之。”这些学术思想,至今仍有临床意义。三、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发展(一)眼科病证诊断方面

宋元时期,眼科病症的数量有所增加,如《太平圣惠方》较唐代以前的病症记载增加了:丹石毒攻眼、眼睑垂肿、坠睛、小儿眼雀目、小儿眼青盲、小儿缘目生疮、小儿疳眼、小儿眼赤痛等。《圣济总录》又在《太平圣惠方》的基础上增加了:肝虚眼、肝实眼、目睑垂缓、将变内障、眼目眵䁾、目晕等。但宋元时期对眼科病症记述的最大特点是将眼科病症分为外障与内障两大类,如《秘传眼科龙木论》述有内障二十三、外障四十九,合为七十二证。对眼病的诊断分类而言,宋元时期大体有两种方法:一为宗《外台秘要》的按症状分类,所不同的是对各种症状略加分析,此类以《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等医著为代表;二为按“证”分类,这种“证”的诊断已接近于“病”的诊断,此类以《龙木总论》、《世医得效方》、《银海精微》等医著为代表。(二)治疗方面

宋元时期,中医眼科治疗学方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治疗眼病的方剂数量大大增加,以及眼病针灸疗法的发展。

药物治疗方面,宋元时期的医著收载了大量治疗眼病的方剂,如《太平圣惠方》收录500多首,《圣济总录》收录800多首。可见,药物治疗方面的资料十分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南宋陈师文等将宫廷药局收存的有效方剂核定而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本,该书卷七有“治眼目疾”一篇,其收集方剂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对所收锦鸠圆等20余方皆注明主治证候以及服用法、配制法,这可谓是最早的方剂规范化。

手术治疗方面,宋元时期在继承前代已有的眼科手术疗法基础上,只有《银海精微》增加了治疗倒睫拳毛的竹夹法。

针灸治疗方面,宋元时期记载针灸治疗眼病的文献较多,并有所发展。如《圣济总录》收载了大量有关眼科针灸疗法的资料,穴位130多个,其中100多穴位均按其所在头、面、背部的纵行位置加以分类,只有位于四关以下的22穴是按经络分类。同时,所载的每穴均有定位、主治、针法及注意事项,这些均较前人有所进步。四、重要文献简介(一)《太平圣惠方》《太平圣惠方》为北宋之初王怀隐等人集体编撰,成书于公元992年,收集了北宋以前的各种医学著作。全书共100卷,卷三十二、三十三为眼科专篇。该书收载眼科病症约60种,其中新病名有坠睛、眼睑垂肿、睑生风粟、眼血灌瞳人、眼被物撞打、眼赤脉冲贯黑睛、丹石毒草攻眼等。对眼生理解剖的认识,该书并载《内经》、《外台秘要》及《刘皓眼论准的歌》三家之说;对五轮学说的论述,该书将五轮的配位进行了改动,并应用《内经》五行生克原理,将五轮学说首次明确地运用于眼病病机理论方面,从而推进了五轮学说的临床应用,更以“眼通五脏,气贯五轮”的观点,强调以五轮学说为基础的整体观念;对眼病病因的阐述,该书在《千金要方》19因的基础上,去掉5因,又添10因;对眼病治疗的记载,该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前代眼科的内治与外治方药,收载眼科方500余首,对眼科手术的收集也较全面,尤其是对金针开内障法的介绍较为详细。因此,该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二)《圣济总录》《圣济总录》为北宋末叶由朝廷组织编撰,录辑宋及宋以前历代医籍及民间验方整理汇编而成,刊于公元1117年。全书共200卷,第102~113卷为眼目门。该书体裁宗《太平圣惠方》,每一病症项下先论病因病机,后述症状,再列多个方剂。该书收录眼科病症58种,载方达800余首。但该书未载录五轮学说及金针拨内障法。因该书收集资料丰富,是一部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医学文献。(三)《世医得效方》《世医得效方》为元代危亦林所著,成书于公元1345年。全书计19卷,卷16为眼科资料。其内容分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总论主要阐述五轮八廓学说。对五轮学说,该书遵《内经》的生理解剖观点,将五轮所配眼位与《灵枢·大惑论》所划眼部和脏腑相应的关系相吻合,形成了沿用至今的五轮配位法;对八廓学说,该书不仅首次配上了八象名称,而且还将每廓配属了眼位,充实了八廓的内容。各论列眼病七十二症,颇似对《刘皓眼论准的歌》的白话解,多数眼病有治有方,少数病症被认为难治或不可治,其治疗方法以内治为主,外治甚少,无手术治疗。附篇是对各论的补遗,介绍危亦林对16种眼病的辨证论治,与各论所述72症没有联系。(四)《秘传眼科龙木论》《秘传眼科龙木论》现存的最早版本是明朝万历三年黄毅刊行本,但该书并非明朝医著,据考证,为宋末元初之医家辑前人著作而成。全书共10卷,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龙木论》、《刘皓眼论准的歌》及其他部分组成,即卷1~6;第二部分由诸病秘要名方、针灸经、诸方辨论药性组成,即卷7~10;第三部分为《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即卷11~12,其内容辑自《太平圣惠方》、《内经》、《七十二证眼论》等医著。《秘传眼科龙木论》为我国古代著名的眼科专著,在形成眼科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书的主要成就,其一,将眼病分内障与外障两大类,创病证归纳大纲,这对后世眼科的发展影响深远。如《世医得效方》、《医宗金鉴》的眼科部分,《一草亭目科全书》、《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眼科金镜》等眼科专著,在编写体例上均沿用本书以内外障为纲、病证为目之方法。其二,列眼病七十二症,初具眼科辨证论治之体系。该书所列七十二症,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宋以前认识到的眼病,并且病症名开始从前代较为笼统的目赤痛、失明、目翳等常见病症名向更能揭示其病因病机病位特点的病症名分化,如圆翳内障、胎患内障、惊振内障、高风雀目等。书中各症先冠以病症名,再叙初期表现,演变后症状,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并提示必要的禁忌,歌诀随后,继列方药。可见,对每病症的编写,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病程演变,以及治疗方药各个环节都已基本具备,已初具眼科辨证论治的体系,该书对眼病的这种归纳方法,奠定了眼科病症学基础。其三,保存了历史上有案可稽却又散佚的眼科名著——《龙木论》和《刘皓眼论审的歌》,从而使后人得知五轮学说的最早记载。其四,重内外合治,集唐宋眼科治疗学之大成。在《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医著中,所载疗目方药多为广收单方、验方、秘方而成,其药物组成无明显规律,但本书在疗目方剂的药物组成上开始出现规律,注重调理脏腑功能,尤以调理肝肾为多,清肝泻火解毒之剂也被大量运用。这样,眼病的治疗与脏腑失调的病因病机得以紧密结合,使眼科方剂从前代主要选择经验方转变为有一定法度的便于掌握和推广应用的方剂,从而促进了眼科脏腑辨证的发展。对眼病的外治,该书在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眼科外治法的同时,病症的选择更为合理,并且绝大多数病症都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五)《银海精微》《银海精微》著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托名孙思邈著,据考为宋以后、明以前的著作。全书共2卷,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论;第二部分为各论,重点介绍81种眼病的病因病机与证治,并附有简明插图;第三部分为附篇,从眼的生理、病理、辨证与治疗,以及中药药性、炮制、常用方剂、外用药制法等一应俱全,这部分的文字较前两部分精练,不像是原作,很可能是后人补辑的。《银海精微》也是一部我国著名的早期眼科专著。该书始终遵循《内经》所倡导的整体观思想,以阐述眼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对眼生理的论述,强调眼须依赖脏腑气血的濡养,谓:“目者,肝之外候也,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眼者,乃五脏之专精也;目者,乃心之窍也;瞳人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行,血裹之,气辅之,共奏于目。”对眼病病机的阐述,认为脏腑功能失调以及阴阳气血失和是导致目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眼科发病学,如论述痛如神祟的病机是“阴阳升降不和,气血偏胜,相攻使然”;蝇翅黑花是“肾水衰,肾水不能济于肝木则虚热”;坐起生花是“肝血衰,肝肾二经虚”等。对五轮学说,该书十分推崇,于首篇即详细叙述五轮与五脏的分属,绘制五轮八廓图,并认为眼病“或蕴积风热,或七情之气,郁结不散,上攻眼目,各随五脏所属而见。”根据黑睛风轮属肝之论,认为花翳白陷责之于“肝风热极”,这种用五轮联系五脏去认识眼病的观点,对后世五轮辨证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眼病的治疗,强调内服药物、兼顾外治、力主祛邪。总之,《银海精微》在理论上宗尚《内经》,始终贯穿眼脏一体、天人合一的观点,在临床上从辨证立论到遣方用药都符合实际,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第四节 中医眼科学的兴盛时期

一、发展概况

这一时期,从明朝至清朝鸦片战争以前,即公元1369~1840年,历时470余年。这一时期,中医眼科兴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眼科文献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对眼科理论与临床知识研讨的深度与广度,均大大超过了以前各代。

医学教育方面,继承了宋元时期的建制,眼科仍为独立专科。

医著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多的眼科专著,许多方书、丛书中也列有眼科专篇。其中,明朝对中医眼科有较大贡献且影响较深远的著作有:《原机启微》、《普济方》、《医方类聚》、《薛氏医案》、《古今医统大全》、《医学入门》、《本草纲目》、《针灸大成》、《证治准绳》、《医贯》、《景岳全书》、《一草亭目科全书》等。清代遗留下来的有较大影响的著作有:《张氏医通》、《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学心悟》、《医宗金鉴》、《眼科阐微》、《目经大成》、《眼科奇书》、《眼科纂要》、《眼科百问》、《异授眼科》、《银海指南》等。此外,唐宋时期的不少眼科医著,也在这一时期重版,今所见的眼科古籍,大多为明、清时期的版本。二、眼科基础理论的发展(一)解剖方面

明清时期,中医眼科对眼的生理解剖有新的认识和发挥。如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中首次阐述了瞳神内含神膏、神水、神光、真气、真血、真精的观点。认为神膏乃目内包含之膏液,“此膏由胆中渗润精汁积而成者”,其作用为“膏护瞳神”;神水能润泽眼珠,在内“水养膏”,在外为“目上润泽之水是也”;神光“谓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辨析万物,明察秋毫。”真血、真气、真精皆为滋养眼珠的营养物质。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认识到目系与脑相连,谓:“目系者,目睛入脑之系也。”《医林改错》则进一步明确指出:“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等等,这些论述补充和发展了中医眼科的解剖生理理论。(二)五轮学说方面

五轮学说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整理和发展。如明代徐春甫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