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20几岁学点礼仪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22:46:24

点击下载

作者:墨墨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20几岁学点礼仪学

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20几岁学点礼仪学试读:

前言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为目的的各种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简而言之,礼仪是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古人说:“礼仪者敬人也。”礼仪的“礼”字,意思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又要尊重别人。礼仪的“仪”字,意思是仪式,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其实就是一种交往的艺术,即待人接物之道。

礼仪是塑造良好个人形象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功能在于: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美化社会;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等。

在社会生活中,礼仪几乎囊括了个人仪容仪表、穿着服饰、人际交往、交流沟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体现;从人际交往的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超的艺术,是约定俗成的对人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种交际方式和方法;从团体的角度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体现,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和外化形式;从传播的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一种技巧和手段。

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说话讲究礼仪,可以让我们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让我们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让我们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让我们变得美好……总而言之,只要我们懂礼仪、讲礼仪,就可以让自己变得魅力无穷。但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我们在社会生活或人际交往中就会感到无章可循、茫然失措、手忙脚乱,以至于失礼于人,让人贻笑大方,甚至破坏原本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一些礼仪学常识,从而让自己在待人接物上恰到好处,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如果将礼仪分类,通常可以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五大分支。但这种分类只是相对而言的,因为礼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大部分礼仪的内容都是相互贯穿、相融相通、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该多方涉猎、综合把握。

本书总共分为十三章,分别讲述仪容仪表礼仪、服饰礼仪、说话礼仪、日常交际礼仪、家庭礼仪、电话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应酬礼仪、婚恋礼仪、丧葬礼仪、涉外礼仪。书中所涉及的礼仪常识都与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是你塑造完美形象、赢得和谐人际关系、赢得成功人生的必读手册。愿本书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为你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一章 发挥“第一印象效应”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形体、容貌、姿态、服饰等,是一个人举止风度的外在体现。仪容,通常是指人的外观、外貌。主要是指人的容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仪容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并将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在个人的仪表问题中,仪容是重中之重。

何为真的美

——仪容基本礼仪要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既注重内在美,又讲究外在美的社会。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外在美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性甚至是内在美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外在美,也就是仪容美。

那么,究竟什么是仪容美呢?

1.仪容自然美

即仪容的先天条件好。尽管以相貌取人是不合情理的,但先天仪容美好,无疑会令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

2.仪容修饰美

即依据规范和个人的实际条件,对仪容进行必要的修饰,尽量扬长避短,设计、塑造出美好的个人形象。

3.仪容内在美

即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自己的气质美和心灵美,从而使自己秀外慧中,表里如一。

真正意义上的仪容美,应该是上述3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其中,内在美是仪容美的最高境界,自然美是人们的心愿,而修饰美则是仪容礼仪关注的重点。为了维护自我形象,在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自然有必要适当修饰自己的仪容。具体而言,在仪容的修饰方面应当注意以下3点:

1.讲卫生,时刻保持仪容干净、整洁

要勤洗澡,勤洗头、脸、脖子、耳朵、手、脚,并注意及时去除眼角、口角及鼻孔的分泌物,男性宜每日剃须修面,女性宜淡妆修饰;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嚼口香糖;要经常修剪指甲,按时修理头发,男性的头发应该前不盖眉,侧不掩耳,后不及领,女性则应该根据年龄、职业、场合的不同,得体地梳理自己的头发;要勤换衣服,注意消除身体的异味,有腋臭等皮肤疾病的人,要经常擦药品或及早治疗。

2.仪容应当简约

仪容虽然需要修饰,却忌讳标新立异,最好的风格就是简练、朴素。

3.仪容应当端庄

庄重大方、温文尔雅、斯文有礼,不仅能给人以美感,而且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打造“花样”年华

——化妆礼仪

作为一名时尚的年轻人,尤其是女人,应该懂得化妆的重要性。说起化妆,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而是一个艺术与礼仪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化妆的礼仪。具体而言,化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

1.因时、因地制宜

化妆应该做到“浓妆淡抹总相宜”,并且要注意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职场白领等职业女性要以简约、清丽、自然、淡雅的工作妆为宜,略施粉黛即可,尤其是在白天,不要浓妆艳抹(如粉底过厚、口红过艳等)出现在工作场合,这是不符合工作礼仪的。职业女性参加一些晚间的社交活动,比如参加晚宴、出席晚会等,可以适当选用晚装,比如可以穿一些带有艺术性,色彩和样式比较新颖的时装,不过也不能太离谱,以大方雅致为宜。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正式场合,尤其是参加一些外事活动,应该适当化些淡妆,因为在国外,正式场合不化妆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2.避免过量地使用芳香型化妆品

在工作岗位上,使用任何化妆品都不能过量。尤其是以香水为代表的芳香型化妆品。其实,化妆与为人处世一样,要含蓄一些,才更有魅力、更有味道。

在职场领域中,有很多地方空气流通不畅且人群聚集,如写字间、会议室、会客室、电梯间等,如果过量地使用香水,不但会使人觉得自己的表现欲望过于强烈,而且还有可能因此“摧残”别人的嗅觉,引起对方的反感或不快。

通常认为,一个人身上的香味在一米以内能被对方闻到,不算是过量。如果在3米开外,自己身上的香味还能被对方闻到,则说明使用的香水过量了。要使自己使用的香水恰到好处,应注意两个问题:选择适当类型的香水,如淡香型、微香型的香水;使用香水的剂量不宜过大。

3.在工作场合,杜绝与他人探讨化妆问题

虽然很多女士对化妆、美容颇有兴趣,但作为职业女性,在工作场合也不应当擅自“越位”,随便与他人一起切磋化妆术。否则,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务正业的感觉。因此,在工作场合,职业女性不允许和他人讨论自己的化妆心得,也不允许评价、议论他人的装束。

4.不能在公共场合当众化妆或补妆

职业女性切忌在上班时间或一些公共场合化妆、补妆。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年轻女性,不管置身于何处,只要稍有闲暇,便会掏出化妆盒和小镜子,描眉画眼,她们这样当众表演化妆术,尤其是在工作场合中这样做,是极不庄重和失礼的,既不尊重自己,也妨碍他人,并且还会使人觉得她们对待工作不够专心。如果确实需要补妆,应该到洗手间或化妆间,绝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

5.注意美容、护肤相结合

化妆是一种消极美容,虽然适当化妆可以掩饰一些自身存在的缺陷,但过多或长期使用化妆品,必然会对皮肤造成不良刺激和一定程度的损伤。为此,女士一定要注意科学护理自己的肌肤。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科学的面部护理等,都属于积极的美容方法。

站出气质和风度

——站姿礼仪

站姿是生活静力态造型的动作,优美、典雅的站姿是发展人的不同质感美、动态美的起点和基础,能衬托一个人美好的气质和风度。

1.标准站姿要领(1)身体舒展直立,重心线穿过脊柱,落在两腿中间,足弓略微偏前处,并尽量往上提。(2)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两眼平视,目光自然亲切、柔和有神。(3)脖子伸直,头向上顶,下颌微微回收。(4)挺胸收腹,臀部微收。(5)双肩后张下沉,两臂放于裤缝两侧,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或两手在体前交叉相握。(6)腿部肌肉收紧直立,膝部放松。女性站立时,脚跟相靠,脚尖分开约45°,呈“V”形;男性站立时,双脚略微分开,以不超过肩宽为宜。(7)如果站累了,脚可以向后撤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后脚,但上体必须保持正直。

2.男士站姿

男士的站姿非常重要,不但应该让自己觉得舒适,还应该给人一种稳重的信赖感。(1)男士正确的站姿应该是双肩尽量往后拉,两侧平衡对称,两臂自然下垂,腹部收紧,挺胸,背部挺直,抬头,缩回下颌并伸长后颈,不弯腰,不垂头,更不要有委靡颓废的样子。为了显得有稳重感,两腿可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呈半握拳状最好。(2)很多男士在站立的时候,习惯把双手放在裤袋里,这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如果在讲演时,感觉很紧张,可以将手插入裤袋一会儿,但长时间站立时,不宜将手放在裤袋内,否则会给人一种轻浮的感觉。(3)男士站立时除挺胸收腹之外,还要略微收起臀部,两腿要直,膝盖要放松,大腿稍微收紧上提,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如果站累了,一只脚可以向后撤半步,但上身仍需保持挺直。

3.女士站姿

女士要想使自己的站姿优雅迷人,关键是要让自己的双脚、双膝、双手、胸部和下颌5个部位处于最佳的位置。(1)站立时,双脚的脚跟应当靠拢在一起,两脚脚尖的最佳距离是10厘米左右,其张角为45°,呈“V”字形。两只脚最好一前一后,前一只脚的脚跟应轻轻靠近后一只脚的脚弓,将重心集中于后一只脚上,切忌两脚分开,甚至呈平行状,更不要将重心均匀地分配在两只腿上。(2)如果是在正式场合站立,双膝应该挺直,而在非正式场合,前面那条腿的膝部可以略微弯曲,作为“稍息”。但不论在哪一种场合,双膝都应当有意识地靠拢。这样才能确保双腿自上而下全方位并拢,并使髋部自然上提,避免出现双腿“分裂”、臀部撅起等不雅观的姿势。(3)在站立时,双手如果不拎包或拿别的东西,最好将右手搭在左手上,然后贴在腹部前面,同时放松双肩,使双肩自然下垂。切忌耸肩、斜肩、弯臂、端肩。如果是在非正式场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是可以的,但在正式场合就不允许这样了。切忌把手插在口袋或袖子里,也不要双手相握,背在身后。(4)站立时,胸部应当略微向前方挺出,同时要注意收紧腹肌,并挺直后背,使整个身体的重心集中于两腿中间。这样一来,不仅能使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线条优美,而且不致出现凹胸、挺腹、弓背等不雅观的姿势。(5)下颌应该微微内收,脖颈应该挺直,眼睛应该平视前方,这样可以使自己显得自然放松。不要因为害羞而低头,也不要下颌高扬,给人一种不可一世、目空一切的狂妄感。此外,还应该避免探脖子的坏毛病。

4.站姿注意事项(1)站立时不能太随便,切忌驼背、塌腰、耸肩、两眼斜视、双腿弯曲或不停打颤、说说笑笑,以免影响站姿的美观。(2)站着和别人谈话时,要面向对方,保持适当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不礼貌。姿势要端正,上身可以微微前倾,以表示谦恭。身体歪斜、两腿叉开或交叉、倚墙靠桌、双手叉腰、两手交叉抱胸等姿势都是不雅观和失礼的。(3)由于日常活动的不同需要,我们也可能采用其他一些站立姿势。这些姿势与标准站姿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女性单独在公众面前出现或登台亮相时,两脚呈丁字步站立,显得更加苗条、优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站立姿势必须以标准站姿为基础,与具体环境相配合,才能显得美观大方。

坐出健康和美丽

——坐姿礼仪

人们常说:“坐如钟。”这是对坐姿的要求,即坐有坐相。优雅的坐姿不仅传递着自信、友好和热情,同时也显示着高雅、端庄、得体、大方的风范。那么,怎样才算正确的坐姿呢?

1.标准坐姿要领(1)精神饱满,表情自然,两眼平视前方或注视交谈对象。(2)身体端正舒展,重心垂直向下或略微前倾,腰背挺直,臀部约占座椅面的2/3即可。(3)双膝并拢或微微分开,双脚并齐。(4)两手可以自然放在腿上或椅子扶手上。

除基本坐姿外,由于双腿位置的改变,还可以形成各种优美的坐姿,如双腿平行斜放,两脚前后相掖,两脚呈小八字形等,都能给人舒适优雅的感觉。但无论哪种坐姿,都应该保持腰背挺直,女性还应该注意双膝并拢。

2.男士坐姿(1)一般而言,男士在坐下时,身体重心应该垂直向下,腰部挺直,两腿微微分开,与肩膀同宽为宜。两脚应尽量平放在地上,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双手半握拳放于腿上或椅子扶手上。(2)男士在坐沙发时,整个身体不要向后靠,否则会给人一种委靡不振的感觉。坐下时,姿势要端正,头部要平稳,两眼要平视前方,脸上最好保持轻松和缓的微笑。如果是侧坐,上半身应该与腿同时转向一侧,面部则应该继续正对正前方,千万不要跷二郎腿或晃动足尖,否则会给人一种目中无人或傲慢无礼的感觉。

3.女士坐姿

与男士相比,女士的坐姿更加重要。不管是多么漂亮的女士,如果坐姿不雅,就会立即失去一大半姿色。那么,女士的正确坐姿应该是怎样的呢?女士坐姿的基本原则是背部挺直,膝盖并拢,双手呈交叉的“八”字形,放在身体的侧面或中间,上身正对前方,保持优雅的微笑。具体而言,女士坐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1)一般来说,女士入座时应尽量靠前,背部不宜靠在椅背上,可以将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手提袋、背包等,放在身体和椅背之间。(2)女士在入座时,注意膝盖不要分开,小腿要尽量合拢。双腿既可以放在椅子正中间,也可以并拢平行斜放在一侧,但上半身一定要面对正前方,两手可以交叉轻握放在腿上。如果两腿斜放在左侧,手就要放在右侧,如果两腿斜放在右侧,手就要放在左侧。(3)标准姿势坐时间长了,可能会感到累,这时不妨变换一下姿势,比如跷二郎腿的姿势,方法是先将左脚向左踏出45°左右,然后将左腿放在右腿上;也可以先将右脚向右踏出45°左右,然后将右腿放在左腿上。但如果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或有贵宾在场,则不宜这样做。(4)女士坐在矮沙发上时,除了注意两腿要合拢外,膝盖还要尽量高过腰部,所以,应该采取双腿斜放式的坐姿,即双脚同时向左侧或右侧斜放,与地面成45°左右的夹角。(5)女士在主持会议时,应该双腿并拢,双脚的脚踝部位先行交叉,然后略微向左或向右斜放,以给人一种自然大方的感觉。

4.入座时的要求(1)应该从座位后面入座。如果座位左右两侧都空着,则应该从左侧走到座位前。这样做,不仅容易就座,也是一种礼貌。(2)不论从哪个方向入座,都应该在离座位前半步远的位置立定,右脚轻轻向后撤半步,用小腿靠座,以确定位置。(3)女性穿裙装入座时,应该用双手将后片向前拢一下,以显示娴雅端庄的风范。(4)坐下时,身体重心应该缓缓垂直落下,臀部接触座位面应该轻而缓,避免发出声响。(5)坐下后,双脚应该并齐,双腿应该并拢。(6)出于礼貌,与别人一起入座时,要分清长幼尊卑,先请客人或长辈入座,自己不要抢先入座。(7)就座时,如果附近坐着熟人,应该主动跟对方打声招呼。即使不认识,也应该点一点头,以示友好。(8)在公共场合,要想坐在别人旁边,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而且动作要轻缓。

5.离座时的要求(1)在离开座位时,如果身边还有其他人在座,应该用语言或动作向对方先示意一下,然后再起身离座。(2)如果和别人同时离座,要注意起身的先后顺序。如果地位低于对方,应该稍后离座。如果地位高于对方,则可以率先离座。如果双方不分尊卑高下,则可以同时起身离座。(3)离座时,动作应该轻缓,不要弄出声响,也不要“拖泥带水”,将椅垫、椅罩带落到地上。(4)与“左入”一样,离座时应该遵循“左出”的礼节。

走出运动风采和韵味

——行姿礼仪

行姿,即行走的姿势,它产生的是运动之美。行走是人类的基本动作之一,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行姿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境界和文化修养的高低,展现出一个人的风度、风采和韵味如何。走路虽然每个人都会,但要走出风度、走出优雅、走出魅力,则必须讲究行姿礼仪。一般而言,行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1)应当以正确的站姿为基础。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头部要端正,下颌要微微收起,两肩要齐平,挺胸、收腹、立腰,两眼平视前方,精神饱满,表情自然。(2)左脚起步时,身体微微前倾,走路要用腰力,身体重心要有意识地落在前脚掌上。(3)行进时步伐要直,两脚应该有节奏地交替踏在虚拟的直线上,脚尖可以微微分开。左脚前迈时,微微向左前方送胯,右脚前迈时,微微向右前方送胯。(4)双肩平稳,以肩关节为轴,两臂前后自然协调地摆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15°,由大臂带动小臂摆动,肘关节可以微微弯曲。摆幅应该在30°~35°。(5)跨步应该均匀,步子的幅度应该在一只脚到一只半脚左右。女性穿裙子或旗袍时要走成一条直线,使裙子或旗袍的下摆与脚的动作协调,以呈现出优美的韵律感;穿裤装时,则应该走成两条平行的直线。(6)上下楼梯时,应该保持上身正直,脚步轻盈平稳,尽量不要用眼睛看楼梯,不要用手扶楼梯栏杆。(7)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应该杜绝以下不雅的行姿:方向不定,忽左忽右;体位失当,摇头晃脑、耸肩晃肩、摆臀扭胯;走扭来扭去的“外八字步”或“内八字步”;左顾右盼,重心后坐或前移;走路时勾肩搭背、连蹦带跳、大声喊叫等。(8)行姿还应该分场合。脚步的强弱、轻重、快慢、幅度和姿势,应该和出入的场合相适应。比如,在室内走路要轻而稳,在公园里散步要轻而缓,在阅览室里走路要轻而柔,在婚礼上走路要轻松而欢快,在丧礼上走路要沉重而缓慢。总之,行姿要因地、因人、因事而异。

蹲出优雅和大方

——蹲姿礼仪

蹲姿,即下蹲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慎将东西掉落在地上,就需要蹲下将其捡起。蹲虽然是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动作,但正确而优雅的蹲姿不见得人人都会。那么,怎样的蹲姿才是正确的呢?

1.蹲姿的基本要领(1)下蹲时,应该自然、大方,无需遮遮掩掩、扭扭捏捏。(2)下蹲时,应该两腿合力支撑身体,以避免滑倒。(3)下蹲时,头、胸、膝关节应该保持在一个角度上,这样的蹲姿显得比较优美。(4)女士无论采用哪种蹲姿,都要将腿靠紧,臀部朝下。

2.常见蹲姿(1)高低式。这种蹲姿的基本要求是:下蹲时双膝一高一低,即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左脚完全着地,小腿基本上垂直于地面;右脚脚掌着地,脚跟提起,右膝内侧可以靠在左小腿内侧,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态。女性应该靠紧双腿,男性则可以适度分开双腿。这种蹲姿往往适合于服务人员。(2)交叉式。这种蹲姿通常适用于女士,特别是穿短裙的女士。其优点是造型优美典雅,基本要求是蹲下后双腿交叉在一起,即在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右腿在上、左腿在下,两腿交叉重叠。左膝由后下方伸向右侧,左脚脚跟抬起,并用脚掌着地。两腿前后靠近,合力支撑身体。上身微微前倾,臀部向下。(3)半蹲式。这种蹲姿一般是在行走过程中临时采用。它的正式程度远远比不上前两种蹲姿,一般是在应急时采用。其基本要求是:身体半立半蹲,即在下蹲时,上身微微弯下,但不要和下肢形成直角或锐角;臀部必须向下,而不是撅起;双膝微微弯曲,角度一般为钝角;身体的重心应该放在一条腿上;两腿不宜分开过大。(4)半跪式。又叫单膝点地式或单跪式蹲姿,也属于一种非正式蹲姿,主要是在下蹲时间较长,或为了用力方便时采用。其基本要求是:双腿一蹲一跪,即在下蹲后,改为一条腿单膝点地,臀部坐在脚跟上,以脚尖着地;另一条腿全脚着地,小腿垂直于地面。双膝应该同时向外,两腿应尽力靠拢在一起。

3.蹲姿礼仪(1)当自己在行进过程中需要下蹲时,速度不要太快。(2)在下蹲时,应该与身边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和他人同时下蹲时,更不能忽视彼此之间的距离,以避免“迎头相撞”或发生其他误会。(3)与他人一起下蹲时,最好是和他人侧身相向。正面面对他人或背部面对他人,都是不礼貌的表现。(4)在公共场合或大庭广众之下,不要毫不避讳地下蹲,尤其是穿裙装的女士,一定要避免下身毫无遮掩的情况,尤其要避免大腿叉开。(5)有些人有蹲在凳子或椅子上的习惯,但在公共场合和工作场所中,这样做会被认为没有修养。(6)下蹲时一定要注意内衣“不可以露,不可以透”。

让眼睛成为“心灵的窗口”

——目光礼仪

在所有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眼睛,眼睛对内心情感的传递主要是靠眼神,即所谓的“眉目传情”,所以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口”。

在与人谈话时,目光要注视着对方。如果眼睛东张西望,表现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则是非常不礼貌的。有一位企业的CEO讲过这样一件往事:“有一回,我与某销售公司的经理共进午餐。每当一位漂亮的女服务员走到我们桌旁时,他总是盯着她纤细的美腿。我对此感到有些愤慨,我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我心里暗暗想到,在他看来,女服务员的两条腿比我的讲话更重要。他并没有听我说话,他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尊重是礼仪的第一原则。这位销售经理的目光,不仅显示了他对合作伙伴的不尊重,而且表现了发自内心深处的卑下庸俗:他把漂亮的异性看得比工作、事业更重。他如此不尊重别人,必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正确运用眼睛。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应该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有下列几点礼仪要求:

1.注视时间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与人交谈时,与对方目光接触应该累计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这样才能显得自然、有礼貌。

2.注视区域

不同的场合,要求注视对方的部位也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公务凝视、社交凝视、亲密凝视三种。(1)公务凝视。在洽谈、磋商、谈判等比较严肃凝重的场合,目光要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注视的位置应该放在对方双眼或双眼与额头之间的区域。(2)社交凝视。即在各种社交场合使用的注视方式。注视的位置应该放在对方唇心到双眼之间的三角区域。(3)亲密凝视。即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的注视方式。凝视的位置应该放在对方双眼到胸之间。

3.注视方式

无论是使用哪种注视方式,都不能将目光长时间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应适时适当地将目光从固定的位置上移动片刻。这样才能使对方的心理得到放松,彼此交往起来才能轻松自然。

当与别人谈话时,目光应该集中注视对方。听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如果表示对谈话内容非常感兴趣,则应该用柔和友善的目光正视对方的眼区。如果想要中断与对方的交谈,则可以有意识地将目光稍稍转向他处。如果对方因说错了话而拘谨害羞,千万不要立即转移自己的视线,而应该用亲切、柔和、理解的目光继续看着对方,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比较高傲,缺少人情味儿,是在讽刺和嘲笑他。

微笑是美丽动人的第一步

——微笑礼仪

微笑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是一种尽人皆知的世界语。

微笑是人与人相互交融、相互感染的过程,它能创造一种融洽、和谐、互尊、互爱的气氛,减轻人们的身心压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亲切感和愉悦感,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在礼仪工作中,微笑是至关重要的,请时刻记住把微笑挂在脸上。正确的微笑有下列几点礼仪要求:

1.微笑是动态的

微笑是人类所有表情中最美的一种。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瞬间的微笑,但如果将这个瞬间定格,就失去了表情的灵动性,失去了生气。所以,正确的微笑应该体现出动态的特点。其要点在于:(1)把握微笑的时机。什么时候露出微笑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应该在与交往对象目光接触的一瞬间展现微笑,以示友好。如果与对方目光接触的瞬间仍然延续之前的表情,即使再微笑也会让人感觉有些虚伪和做作。(2)把握微笑的层次变化。在与人交往的整个过程中,微笑的程度要有所变化,要有收有放。微笑的程度有很多层次,可以浅浅一笑,眼中含笑,也可以热情地微笑,开朗地微笑。(3)注意微笑维持的长度。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为了表达良好积极的情绪,展现自信和涵养,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微笑,但也应该注意微笑的长度。在交往过程中,目光停留在对方身上的时间应该占整个过程的1/3~2/3。在这段时间里,当我们与对方的目光接触时,应该展现出灿烂的笑容。其余的时间段内,我们应该适当地将笑容收拢,保持亲和的态度即可。

2.微笑是自然的

有人说,中国的礼仪习惯是笑不露齿。也有人说,微笑要露出6~8颗牙齿。其实,微笑是一种个性化的表情,不应该用技术化、标准化的形式将它格式化,那样是不符合礼仪的。

微笑之美在于文雅、适度、亲切、自然。微笑要诚恳和发自内心,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切不可虚情假意,皮笑肉不笑。

3.微笑是协调的

微笑是人的眉、眼、鼻、口、齿以及面部肌肉所进行的协调行动。发自内心的微笑,会自然而然地调动人的五官:眼睛微微眯起,眉毛微微上扬并稍弯,鼻翼张开,脸肌收拢,嘴角上翘。只有做到眼到、眉到、鼻到、肌到、嘴到,微笑才会亲切可人,打动人心。

让手成为你的“第二双眼睛”

——手势礼仪

所谓手势,是指人类用语言中枢建立起来的一套运用手掌和手指位置、形状的特定语言系统。手势所表现的含义极其丰富,所表达的感情也极其微妙复杂。如招手表示致意、挥手表示告别、拍手表示称赞、拱手表示致谢、举手表示赞同、摆手表示拒绝;手抚表示爱、手指表示怒、手搂表示亲、手捧表示敬、手遮表示羞等。

手是体态语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人在紧张、高兴、愤怒、焦急时,都会有意无意地用相应的手势表现出来。作为仪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势也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动作,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可以说,手的魅力并不亚于眼睛,所以有人形象地把手比喻成人的“第二双眼睛”。

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借助手势动作,有效地进行着交流与沟通。学习和了解一些手势动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你可以分辨出哪些是粗俗的,哪些是得体的,从而使你在遇到无声的交流时,更善于观察,更容易避免误会的发生。尽管人人都有一双手,但是,手势礼仪并不见得人人都会。在运用手势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1)在人际交往中,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可以适当使用一定的手势,但手势不宜过多,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切忌“指手画脚”和“手舞足蹈”。(2)打招呼、致意、告别、鼓掌等手势动作看似非常简单,人人都会,但需要注意其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千万不可过度。比如,鼓掌是表示欢迎、祝贺、称赞、致谢等的礼貌行为,其标准动作应该是用右手手掌轻轻拍打左手手掌的掌心,鼓掌时不应戴手套,不宜用力过大,应该适可而止。鼓掌虽然要求热烈,但千万不要忘形,一旦忘形,鼓掌就会变质为“喝倒彩”“鼓倒掌”,这是非常失礼的。此外,鼓掌最好不要用语言配合,那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表现。(3)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或用手指指点他人。用手指指点他人,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手势。在谈及自己时,可以用手掌轻轻按一下自己的左胸,这样可以显得端庄大方、值得信赖。(4)通常情况下,掌心向上的手势表示诚恳、尊重他人;掌心向下的手势表示不够坦率、缺乏诚意;攥紧拳头表示进攻和自卫,也表示愤怒;伸出手指来指点,表示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含有教训人的味道。因此,当我们在介绍别人、为别人引路指示方向、请求别人帮助时,应该掌心向上,以肘关节为轴,上身微微前倾,这种手势代表的是诚恳、恭敬、有礼。(5)有些手势的使用应该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习惯,不能随便乱用。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同一个手势所表达的意思就可能大相径庭。比如,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在很多国家表示夸赞之意,但在澳大利亚则认为竖起大拇指,尤其是横向伸出大拇指,代表污辱之意;英国人跷起大拇指表示拦车、搭车之意。又比如,用大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圆圈,其余三指伸直,是“OK”的手势,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表示称赞和允诺之意,然而在法国,这一手势表示零或没有;在泰国表示没问题、请便;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突尼斯表示“傻瓜”;在巴西表示侮辱男人,引诱女人。再比如,如果阿拉伯人把两个小手指拉在一起,则表示断交之意;吉卜赛人掸去肩膀上的尘土,表示“你快滚开”等,不一而足。

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手势语言”,千姿百态的手势语言饱含着人类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而且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正确而恰当地使用手势礼仪。此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当杜绝一些不雅的手势动作,如当众搔头皮、挖耳朵、抠鼻子、剔牙、咬手指、搓泥垢等。

第二章 用衣着提升你的形象

服饰礼仪,指的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了相互表示友好和尊重,达到和谐交往的目的,而体现在服饰上的一种行为规范。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在社交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服饰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修养、文化水准等;服饰可以展示一个人内心对美的追求、表达自我的审美感受;服饰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魅力。要想塑造一个真正美的自我,首先就要掌握服饰打扮的礼仪规范,让和谐、得体的穿着来展示自我的才华和美学修养。

穿衣有“道”

——着装的基本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对服饰打扮的喜好都不尽相同,因而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所以才成就了五彩斑斓、五花八门的服饰世界。尽管如此,根据人们的审美观及审美心理,着装还是有一些基本标准和原则可循的。

1.整洁原则

所谓整洁原则,即整齐干净的原则,这是着装的最基本原则。一个人如果穿着整洁,不但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且也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对社交活动的重视。

当然,整洁并不意味着时髦和高档,只需要保持服饰的干净、整齐、合体、有致即可。

2.个性原则

个性原则是社交场合树立个人形象的要求。

不同的人由于年龄、性格、爱好、职业、文化修养、审美观等各方面的不同,自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为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这样才可以让服饰真正显示出自我的风采。要想穿出真正的个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盲目追赶时髦,因为最时髦的东西往往是最没有生命力的;要穿出自己的个性,不要盲目追随和仿效别人,所选择的服饰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特点。

3.和谐原则

和谐原则,是指协调得体的原则,即选择服装时,不仅要与自身体型相协调,还要与自己的年龄、肤色相配。

服饰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可以掩盖体型的某些缺陷和不足。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服饰,为自己打造出美妙的身材。无论是高矮胖瘦,只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用心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总能为自己创造出一番动人的神韵。

4.着装的T.P.O原则

T. P.O分别是Time、Place、Occasion 3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字头,意思是着装的时间、地点、场合。

一般而言,一件被认为最美丽、最漂亮的服饰,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场合、时间或地点。因此,我们在着装时必须要考虑到这3方面的因素。

着装的时间原则既包含每天早、中、晚的时间变化,也包括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以及时代的变迁。

着装的地点原则,即环境原则,是说不同的环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服饰打扮。着装的场合原则,即场合气氛原则,是说着装应该与当时当地的气氛融洽协调。

着装的T.P.O原则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生活中,人们总是置身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中,因此在着装时,我们必须考虑一下穿什么?怎么穿?这是我们踏入社会并取得成功的一个开端。

5.着装的配色原则

服饰美是款式美、质料美和色彩美三者完美统一的整体。而在日常生活中,色彩美是最引人注目的,因为色彩对人的视觉刺激最敏感、最直接、最迅速,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

服饰色彩的搭配应当遵循一般的美学常识。服装与服装、服装与饰物、饰物与饰物之间搭配时,应该做到色调和谐,层次分明。饰物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服饰色彩在统一的基础上应该有所变化,服装与服装、服装与饰物、饰物与饰物之间在变化的基础上应该寻求平衡。

一般认为,衣服里料的颜色与表料的颜色,衣服中某一色与饰物的颜色都可以进行呼应式的搭配。

下面是服装色彩搭配的3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同色搭配

是指由色彩相近或相同,明度有层次变化的色彩相互搭配,从而造成一种统一和谐的效果,比如墨绿配浅绿、咖啡色配米色等。

另外,在同色搭配时,应遵循上淡下深、上明下暗的原则。这样整体上就会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

2.相似色搭配

选择相近的邻色作为服饰的搭配是一种技巧:一方面两种颜色在纯度和明度上要有区别;另一方面又要把握好两种色彩的和谐,使之互相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色彩学通常把色环上大约九十度以内的邻近色称为相似色,如蓝与绿,黄与绿,黄与橙,红与橙,红与紫等。

把相似色的服饰搭配在一起时,两个色的明度、纯度要错开,如深一点的蓝色与浅一点的绿色配在一起,这样才显得比较好看。

3.主色搭配

即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基调和主色,相配于各种颜色,以造成一种互相陪衬、相映成趣的效果。要想采用这种配色方法,应该首先确定整体服饰的基调,其次要选择与基调一致的主色,最后再选出多种辅色。主色调搭配如果选色不当,很容易造成混乱不堪的视觉效果,因此使用的时候应当慎重。

别让穿衣毁了你

——女士着装礼仪禁忌

现代女性大都钟情于流行和时尚,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爱美是人类,尤其是女性的天性。

但切记不要盲目追求时髦。作为一名现代女性,必须要明白,仪表是自己的第二张名片,合理的着装是仪表的关键要素。通常,女性着装有以下几个礼仪禁忌:

1.高档服装随意穿

有些女性在着装上一味地追求高档和名牌,却不注意着装地点、场合以及衣服的搭配,比如:身上穿着高档服装,手里却提着过时的手提包,这在搭配上就极不协调。

所以说,高档时装要讲究整体美,细微之处也不能有半点马虎。高档女装只有在特定的场合中穿才能显出真正的美观。

2.模仿他人,东施效颦

有些女性看见别人穿着某件衣服好看,认为自己穿也肯定好看,于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同样的衣服穿在别人身上好看,穿在自己身上就可能有点不伦不类。所以,着装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特点,穿出自己的喜好和个性,切忌盲目模仿,东施效颦。

3.衣服的装饰越多越好

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装饰品,常常让很多女士爱不释手,而且,很多女士认为,装饰物越多越豪华就越美观,比如在衣服上缀满珠子亮片、丝带花饰等,然后再戴上一堆金银首饰。其实,过多的装饰只会让自己显得媚俗,绝不会增加自己的修养分数和魅力指数。因此,衣服的装饰还是应该建立在简洁明快的基础上,只有适当的点缀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衬托作用。

4.越流行越好

喜欢赶时髦是很多女性朋友的嗜好。她们时时关注着时装的最新流行动态,什么时装流行就买什么。

但是,流行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不适合的衣服买了不穿显得可惜,穿上又显得怪异。因此,最适合的衣服才是最好的,而非越时髦越好。

5.服装款式与年龄不符

年轻扮老成或年老穿少衣都会显得不协调。

年轻人应该通过新潮、前卫、时尚的服装来展现自己的青春和活力,而中老年人则可以通过适当的款式和色彩来显示自己的优雅和风度。

别让穿衣毁了你

——男士着装礼仪禁忌

作为一名注重生活品位的男性,一般对服饰都比较讲究,但讲究并不等同于追求名牌。要想做到着装有品位,不仅需要完美地配合个人气质,还应该根据场合的不同做出适当的调整。所以,会穿才能有品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男士常常会犯一些着装上的错误,有些甚至是不可原谅的。

下面就提供几条男士着装礼仪禁忌,供大家参考。

1.裤子太长或太短

男士不应该穿太长或太短的裤子,除非你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合身的裤子应该是男士最佳的选择。所谓合身,即在你轻微屈腿时,裤脚刚好落在脚踝的位置。

2.休闲皮鞋衬白袜子

白袜子是专门为户外工作设计的,而不是用来搭配休闲皮鞋的。所以,千万不要尝试这种穿法,否则,你一定会给别人留下品位低下的坏印象。

3.领带太长或太短

领带的标准长度应该在132~142厘米,太长或太短都不合适。领带打完以后,领带尖应该正好落在皮带扣上。

4.裤腰束得太高或太低

低腰裤往往是女士们追求的时尚,但它绝对不适合男士。一般而言,男士裤子的最佳位置应该落在盆骨处。

5.鞋子太残旧

西装当然应该配上一双光亮如新的皮鞋。西装配旧皮鞋是男士着装的大忌。

6.把手机别在皮带上

假如你有把手机别在皮带上的习惯,那么,奉劝你还是改改这个习惯吧,因为那是没品位的男人才做的事。你可以考虑把手机放在口袋里,或随身携带的背包里。

7.穿得太多

作为一个健康的男人,绝不能让人看起来穿得太多。天冷的时候,穿一件T恤打底,加一件厚一点的毛衣,最后再穿一件外套,这样穿既暖和又顺眼。穿太多衣服,会让你看上去老了十几岁!

8.穿带有品牌标签的衣服

任何人都不想自己成为一个移动的活广告,穿带有品牌标签的衣服会让你看上去很嫩,而不会让你看起来更时尚、更有品位,所以,还是穿得朴素简约一点为妙。

9.穿闪闪发光的衬衣或外套

男士切忌穿那些闪闪发亮的衬衣或外套,否则只能让你显得俗气、没品位。

如果你对穿着毫无概念,不妨尝试一下合体的黑色T恤或者黑色正装衬衣,你可以用它们搭配牛仔裤和正装或休闲皮鞋。

10.穿紧身牛仔裤

紧身牛仔裤能勾勒出臀部曲线,因此是女士的最爱。但是,男士的臀部曲线比较有限,因此,男士最好不要选择这种裤子。

11.竖起衣领子

虽然电影画面里竖起大衣领子的男士都非常有型,但现实生活中由于衣服布料、场合等因素的限制,竖起领子往往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显得做作。

所以,衣领子还是不竖起来为好。

12.皮带与皮鞋的错误搭配

男士在着装时,最后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皮带、鞋子等装饰品,因为它们是穿着的关键。

如今,时尚已经没有一个固定的准则了,但佩戴饰物仍然有一个最安全的方法,那就是戴同一色系的(如米色+巧克力色)。因此,用同一色系的皮带与皮鞋搭配是最安全的。

穿出男人的魅力

——西装着装礼仪

男士在穿西装时,应该对其穿着礼仪予以了解和重视。不遵循西装的穿着规范,在穿西装时毫不讲究,是有违礼仪的无知表现。

根据西装礼仪的基本要求,男士在穿西装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拆除衣袖上的商标

通常情况下,在西装上衣左袖子的袖口处,会缝有一块商标,有时候,那里还会同时缝有一块纯羊毛标志。

在穿西装之前,应该将它们先行拆除,这一点要谨记。如果西装穿了很长时间以后,袖子上的商标依然缝在原处,就有故意以此招摇过市之嫌了。

2.要熨烫平整

要想使一套西装看上去美观大方,首先要使它平整而挺括,线条笔直。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定期对西装进行干洗外,还需要在每次正式穿之前,对它进行一次认真的熨烫,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多此一举,如果缺少了这道程序,西装就会显得皱皱巴巴,脏兮兮,美感全无。

3.要扣好纽扣

穿西装时,上衣、背心以及裤子的纽扣,都有规范的系法。其中,又以上衣纽扣的系法最为讲究。一般情况下,站立的时候,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起身而立的时候,西装上衣的纽扣应该系上,以示庄重。就座之后,西装上衣的纽扣则应该解开,以防其“扭曲”走样。只有在内穿背心或羊毛衫,外穿单排扣上衣时,才允许站立的时候不系上衣的纽扣。

通常情况下,系西装上衣的纽扣时,单排扣上衣和双排扣上衣的系法是不同的。系单排两粒扣式西装上衣纽扣时,讲究“扣上不扣下”,即只系上边那粒纽扣。

系单排三粒扣式西装上衣纽扣时,正确的系法有两种:一是只系中间那粒纽扣,二是系上面那两粒纽扣。系双排扣式西装上衣纽扣时,则需要系上所有可以系上的纽扣。

穿西装背心时,不论是单独穿,还是与西装上衣配套,都应该认真地将纽扣扣上,不要让它敞着。

一般情况下,西装背心只能与单排扣西装上衣配套。它的纽扣数目多少不等,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单排扣式与双排扣式两种。根据西装的着装要求,单排扣式西装背心的最下面那粒纽扣应该不系,而双排式西装背心的纽扣则必须全部系上。

目前,在西裤的裤门上“把关”的,有的是纽扣,有的是拉链。不管你的西裤以何种方式“关门”,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将纽扣全部系上,或将拉链拉好。

还有就是,西裤上的挂钩必须挂好。

4.要不卷不挽

穿西装时,一定要注意悉心呵护其原状。在公共场合,切忌当众随便脱下西装上衣,更不能把它当成披风一样披在肩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将西装上衣的衣袖挽上去。否则,会给人一种粗俗、没修养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随意卷起西裤的裤管,也是一种不合礼仪的表现。

5.要巧配内衣

按照西装的穿着标准,衬衫内不能穿棉纺或毛织的背心、内衣。至于不穿衬衫,而直接以T恤衫与西装配套的穿法,则更是不合礼仪规范的。

如果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在衬衫内再穿背心、内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数量以一件为限。如果一下子穿上好几件,必然会使自己显得臃肿难看。

二是色彩上应该与衬衫的颜色相近或相仿,免得两者反差太大。尤其不能在浅色或透明的衬衫里面穿深色、艳色的背心或内衣。

三是背心、内衣在款式上应当短于衬衫。穿在衬衫内的背心、内衣,其领型以“U”领或“V”领为宜,最好别穿高领背心或内衣,否则,在衬衫的领口外会露出一截很不美观的“花絮”。此外,还需要注意,不要让内衣的袖管露到衬衫袖管之外。

6.要慎穿毛衫

如果想将一套西装穿得有“型”有“味”,除了衬衫和背心之外,在西装上衣之内,最好不要再穿其他衣物了。冬季时,则可以适当变通一下,穿上一件薄型“V”领的单色羊毛衫或羊绒衫,这样既不会显得过于花哨,也不会妨碍打领带。

但要注意,最好别穿色彩绚丽、图案繁杂的羊毛衫或羊绒衫,也不要穿扣式的开领羊毛衫或羊绒衫,更不要一下子同时穿多件羊毛衫或羊绒衫,那样领口处就会像不规则的“梯田”一样难看,而且会使西装鼓胀不堪,变型走样。

7.要少装东西

为保证西装在外观上不走样,在西装的口袋里应当少装或不装东西。上衣、背心和裤子均应该如此。

如果把西装的口袋当成“百宝箱”一样,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塞进去,无异于在糟蹋西装。

其实,西装的不同口袋,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西装上衣左侧的外胸袋,除了可以插入一块用以装饰的真丝手帕外,不允许再放其他任何东西,尤其不要用来别钢笔、挂眼镜;

内侧的胸袋,则可以用来别钢笔、放钱夹或名片夹,但不宜放过大过厚的东西;

外侧下方的两只口袋,最好也别放任何东西;

在西装背心上,口袋多是起一种装饰的作用,除可以放置怀表之外,不宜再放其他东西;

在西装的裤子上,两只侧面的口袋只可以用来放纸巾、钥匙包或其他一些小物件;

后侧的两只口袋,不宜放任何东西。

提升职业形象的法宝

——职业装着装礼仪

职业装也称为工作服,是由于工作需要而特制的一种服装。

职业装的设计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结合职业特征、企业文化、年龄结构、体型特征等因素,从服装的色彩、质地、款式、造型、搭配等多方面考虑,力求为客户打造出美观、得体、富于内涵及品位的全新职业形象。

职业装反映了时代的潮流,是很多职业人士注视的焦点。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职业装更具风采、更显魅力呢?

这就涉及了职业装的着装礼仪问题。一般而言,职业装着装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规范:

1.确定自己适合哪一种色彩类型

通常情况下,职业装的基本色调为中性色,如白(漂白、乳白等)、黑、米色、灰色、藏蓝、驼色等。穿着职业装时,应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色彩。

一般而言,春季适宜选用较深的中性色,夏季适宜选用较浅的中性色。

2.确定自己的最基本选择

据有关调查显示,职场人士最青睐的是职业套装。每位职场人士几乎都有几套职业套装,用以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需引起注意的是,选择职业装的关键不在多,而在精。

所以,职场人士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对职业装适当作些调整,选择几款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装,切忌漫无目的地选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如果你在专卖店看到一套让自己非常中意的衣服,但价格不菲,甚至超出你经济预算的好几倍。

这时候,你应该果断地将它买下来,而不是去买好几件便宜货,免得以后抱怨没有称心的衣服。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你必须明白,职业装是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哪家公司会雇用一个对自己形象敷衍了事的求职者。

此外,服装面料的色彩和图案必须与办公环境相协调。最好选择中性色,图案以单色、不明显的同类色或稍明显的方格为宜。

在职业套装里,衬衫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根据套装的颜色来选择衬衫。最理想的领口是男式衬衫领,一粒纽扣可以松开。最理想的颜色是白色、米色、栗色、浅蓝色、中蓝色、黑色、浅灰色、铁秀色、可可色、浅褐色等。

其中,白衬衫因其高雅、整洁、干练、清晰的特点,成为大多数职场白领阶层的最爱。白衬衫的魅力在于它能以不变应万变,任何颜色、任何款式都能与之搭配协调。

3.职业装穿着要求

时下,企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除了从本身的企业文化等方面着手以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外表了,因此,职业装也就随之成为提升职业形象的法宝。

不可否认,由于现代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职业装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逐渐意识到,职业人员穿上统一的职业装,必然能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增强职业人员的责任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风貌和文化形象,并间接反映出部门或行业的综合实力以及企业经营者的风度和气魄。

穿着职业服装不仅体现了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同时也使职业人员有一种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是敬业、乐业在着装上的具体表现。职业装着装的基本礼仪要求是:整齐、清洁、挺括、大方。(1)整齐。首先,职业装必须合身。合身的标准是:袖长至手腕,裤长至脚面,裙长过膝盖,内衣不能外露;衬衫的领围以插入一指大小为宜,裤裙的腰围以插入五指为宜。此外,还应该做到不挽袖,不卷裤,不漏扣,不掉扣;领带、领结、飘带与衬衫领口的吻合要紧凑;如果需要佩戴工号牌或标志牌,应该佩戴在左胸正上方,有些岗位还需要佩戴帽子和手套。(2)清洁。穿着职业装时,要做到衣裤无污垢、无油渍、无异味,要特别注意领口与袖口处的清洁。(3)挺括。穿着职业装时,要注意衣裤的挺括,穿前要烫平,穿后要挂好,做到上衣平整、裤线笔挺。(4)大方。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职业装应力求简练、高雅、自然、大方。

穿出绅士风度

——男士礼服礼仪

1.中式男礼服

中式男礼服即中山装。

按照礼仪要求,穿中山装时,应该将前门襟、风纪扣、袋盖扣全部扣好;为保持中山装的平整挺括,口袋里最好别放任何杂物;穿中山装时应该配漂亮的黑色皮鞋。

男士穿上一套合体的中山装,可以让自己显得庄重、神气、稳健、大方,富有中国男子的气派。因此,中山装适合在各种外交、社交场合中穿着。

2.西式男礼服

西式礼服主要分为日间礼服和晚礼服两种。在礼服的穿着时间上,男女礼服都是有讲究的,一般日落之后是穿着晚礼服的时间。不注意时间而胡乱穿着各式礼服是非常失礼的行为。(1)晨礼服。通常情况下,上装为灰色或黑色,剑领,后摆为圆弧形,长短与膝盖同齐,胸前只有一粒纽扣,内配白色衬衫,系灰色或驼色领带;下装一般为深灰色黑条裤,通常用背带,配黑袜子和黑皮鞋;头上可以戴一顶黑礼帽。

晨礼服是白天穿着的正式礼服,适合在各种典礼、婚礼和星期日上教堂做礼拜时穿着。(2)小礼服。也叫无尾礼服,又称便礼服。最适合晚间集会时穿着。小礼服的上衣与普通西服相同,通常为黑色或深蓝色的短上衣(在东南亚以及其他一些热带国家,也有穿白色上衣的),衣领为圆领或剑领,并镶有缎面,内配白衬衫、黑领结,下配黑袜子、黑皮鞋,一般不佩戴帽子和手套。裤子的颜色一般与上装相同,多为黑色,并且饰有缎带,裤脚不可以卷起,通常用背带。小礼服是晚上6点以后穿着的礼服,适用于一些比较正式的晚宴、晚会、音乐会、观看歌舞剧等场合。(3)大礼服。也叫燕尾服,属于西式晚礼服的一种,是晚间最为正式的礼服。

大礼服一般用深色的高级衣料制成;前身比较短,后身比较长,且下端张开,就像燕子的尾巴一样,故称燕尾服;大礼服一般为翻领,上面镶有缎面;裤腿外侧有丝带;通常佩戴白色领结;下配黑丝袜、黑皮鞋;佩戴白手套。燕尾服主要适用于比较隆重庄严的场合,比如参加婚礼晚宴、观歌舞剧、授勋仪式、授奖仪式、舞会、招待会、递交国书等活动。

近些年来,男士穿晨礼服、大礼服的情况越来越少。很多时候,男士在参加一些稍正式的活动时,只需穿着颜色偏深的西服就可以了。

穿出淑女气质

——女士礼服礼仪

1.中式女礼服

最普遍的中式女礼服就是旗袍。旗袍有各种不同的款式和花色。当把旗袍作为礼服穿着时,最好选择单一的颜色,通常要在绸缎面料上刺绣或饰物。紧扣的高领、贴身、衣长过膝、两边开衩、斜式开襟等,这些都是旗袍的典型特点。在讲究礼仪的场合中穿着旗袍,其开衩不宜太高,以到膝关节以上3~7厘米为宜,旗袍的长度以长至脚面为宜。穿着旗袍时,脚上应该配穿高跟鞋、半高跟鞋,或高级面料、制作考究的布鞋或绣花鞋。

2.西式女礼服(1)常礼服。也叫晨礼服,通常是在白天穿着,一般由质料、颜色相同的上衣和裙子搭配而成,也可以是单件的连衣裙。一般以长袖最为常见,领口不宜开得过大,臂膀不可过于裸露,可以佩戴手套和帽子。常礼服主要适用于游园会、会见、引见、拜谒、结婚典礼、正式访问、午宴、迎送外宾等场合。(2)小礼服。又叫小晚礼服,一般是长至脚面且不拖地的露背式单色连衣裙。小礼服的衣袖有长有短;穿着小礼服时应该根据衣袖的长短佩戴长短适当的手套,一般不戴帽子或面纱。小礼服是晚上6点以后穿着的礼服,主要适用于各种宴会、音乐会、观看歌舞剧等场合。(3)大礼服。又叫大晚礼服,一般是袒胸露背的、单色拖地或不拖地的、无袖的连衣裙,一般需要佩戴相同颜色的帽子和长纱手套。近些年来,大礼服的款式、用料和颜色等正向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大礼服是晚间最正式的礼服,主要适用于在晚间举行的各种正式的活动,比如官方举行的正式宴会、酒会、大型正式的交际舞会等。

领带中的学问

——领带佩戴礼仪

穿着西装时,必须注意衬衫与领带的搭配。如果搭配不当,很可能破坏整体的感觉;如果搭配得巧妙,不但可以抓住众人的眼球,而且显得自己别出心裁。在着装中,领带往往是起主导作用的,因为它是服装中最抢眼的部分。

一般而言,应该把注意力首先放在领带与西服上衣的搭配上。通常情况下,上衣的颜色应该成为领带的基础色。

白衬衫是每位男士的最爱,它适用于各种场合,而且永远不会过时。所以,每位男士至少应该准备一件可以换洗的白衬衫。白衬衫几乎可以和各种活泼的颜色或花样大胆的领带相搭配。最佳的时尚搭配是白色或浅蓝色衬衫配单色或有明亮图案的领带。这也是永不过时的搭配方法。

在领带方面,每位男士至少应该准备一条纯藏蓝色或葡萄酒红色的领带供白天使用,还应该准备一条丝织提花领带或纯黑色领带以备在参加正式晚宴时代替领花使用。

具体而言,佩戴领带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礼仪技巧:

1.领带与西装、衬衫的颜色搭配(1)如果穿黑色西装,内穿以白色为主的衬衫或浅色衬衫,应该配灰、蓝、绿等与衬衫色彩协调的领带。(2)如果穿灰色西装,内穿以白色为主的淡色衬衫,可以配灰、绿、黄或砖色领带。(3)如果穿暗蓝色西装,内穿白色和明亮蓝色衬衫,可以配蓝、胭脂红或橙黄色领带。(4)如果穿蓝色西装,内穿粉红、乳黄、银灰或明亮蓝色衬衫,可以配暗蓝、灰、胭脂、黄或砖色领带。(5)如果穿褐色西装,内穿白、灰、银色和明亮的褐色衬衫,可以配暗褐、灰、绿或黄色领带。(6)如果穿绿色西装,内穿明亮的银灰、蓝色或褐色衬衫,可以配黄、胭脂、褐色或砖色领带。(7)如果你打算选择有多种颜色图案的领带,应该注意图案中至少要有一种颜色与衬衣或西装的颜色一样,这样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2.领带与衬衫领口的搭配

除颜色与图案的搭配外,还应该特别注意领带与衬衫领口的搭配。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所穿衬衫领子的形状(领尖夹角的大小)来选择相应的领带。(1)标准领。由于领形普通,所以很容易搭配,无论什么领带,都可以与之相搭配,而且也无需挑剔领带的图案。(2)宽角领。也叫温莎领,这种领形适合系温莎结形的领带,而且一般与英国式的西服相搭配。这种搭配是当年温莎公爵带头兴起的。但近年来,敞角领的衬衫流行与打得稍小的半温莎领结相搭配,这种搭配能在复古潮流中体现近年来精致的现代思潮。(3)带扣尖领。这种领形的领尖夹角一般等于或小于标准领形,因此适合系半温莎结或普通结。(4)有襻领。这种领形由于夹角比较小,所以适合系普通结。(5)针孔领。适合系普通结。(6)小方领。适合系半温莎结或普通结。(7)冀形领。适合系蝴蝶结,不适合系普通领带。(8)立领。一般不系领带。

穿出中国女人的独特魅力

——穿旗袍的礼仪

现代女性所穿的旗袍,是从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演变而来的。明末清初时期,八旗制度逐步确立,旗人的袍服开始发生变化,这时旗女所穿的袍可以说是旗袍的“鼻祖”。一直到民国时期,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旗袍,也叫新旗袍或新式旗袍。

民国时期,女性服装开始向简洁的方向发展,新式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的,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来,经过一系列改动,将长马甲改成了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改良旗袍,这种旗袍在结构上吸取了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加合体合身,从而充分体现了女性的体形之美。

旗袍比较适合中国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而且可以“中西合璧”,因而“变化多端”。

旗袍的样式多种多样,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目前,国内的旗袍在剪裁中都不同程度地加入了西式剪裁方法,从而使旗袍更合体、更实用,称得上中国女性别具一格的特色服装。

旗袍是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服饰。女士在参加正式晚宴时,可以选择旗袍作为礼服,只要选择得当,其“惊艳”程度绝不会逊色于西式晚礼服。

在日常半正式工作场合和休闲场合,旗袍还可以分别搭配西式外衣、开襟毛衣、披肩围巾等,从而展示出多姿多彩的风格。

一般而言穿旗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问题:(1)旗袍的面料、花色应当和着装的场合相协调。即使是同一款式的旗袍,如果用普通棉布和真丝织锦缎分别做出来,其风格也会迥然不同:一个朴素雅致,一个华丽高贵。因此,在选购旗袍时,一定要根据穿着的场合,选择相应风格的面料和花色。此外,由于旗袍的领口封闭较严,所以在购买热天穿的短袖、无袖旗袍时,最好选择具有吸汗透气性能的面料。(2)选择旗袍时,要注意旗袍的款式和自己的身份相协调。比如,前卫时尚的无肩无袖旗袍、露胸旗袍,或毛皮滚边的超短旗袍,穿在模特或明星身上会格外耀眼,却不适合保守的女士日常穿着。(3)选择旗袍时,要注意旗袍的领围、领高、肩宽、胸围、腰围、臀围都必须合身,任何一个地方过于紧绷或过于宽松,都会让美感大打折扣,而且穿上也会觉得不舒服。(4)穿旗袍给人的总体感觉应该是“在严谨中流露出庄重的性感”,如果旗袍的纽扣松开,性感立即就会变质为“风尘”感。因此,女士在穿旗袍时,无论天气如何,都要把旗袍的纽扣全部扣上。任何一粒纽扣松开,都会给人留下有失礼仪和庄重的“轻浮”感。(5)女士只有在正式的晚宴或演出场合,或宾馆、酒店等要求穿特定中式工作装的场合,才能穿开衩开在大腿中部以上的高开衩长旗袍。在日常工作或休闲场合,旗袍开衩不应高于膝盖上缘以上10厘米。(6)穿旗袍时,最好搭配连裤丝袜,这样可以避免袜口从开衩处露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旗袍最好别选择与丝袜起静电的面料。(7)最后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鞋的款式应当与旗袍的风格相协调。

让饰物为你锦上添花

——饰物佩戴礼仪

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佩戴饰物,应当遵守佩戴礼仪。这样既能让饰物发挥美化、装饰的功能,又能合乎常规,不致弄出洋相,被人贻笑大方。按照传统的社交礼仪规范,佩戴饰物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

1.帽子的佩戴礼仪

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如果要戴帽子,帽子的样式、风格、质地,必须和所穿的服装相吻合,还要和场合、气氛相一致。致礼时,男士应当将帽子脱下。进入室内时,也应将帽子与风衣、大衣放在衣帽寄存处,而女子的帽子如果作为衣服整体的一部分,则不必脱去。不过秘书在办公室工作时,应该除去帽子。

2.眼镜的佩戴礼仪

眼镜可以弥补脸部的缺陷,也可作为人的气质的补充,墨镜还可使人避免因阳光太强而不由自主地皱眉。眼镜的选配首先要与脸型相符,身高脸大的人不宜选小镜,而纤细瘦小的人不要戴厚重的大边框眼镜。眼镜一定要调整好松紧,以免由于戴着不合适而不住地伸手去扶眼镜,摆弄眼镜。在室内,应摘去有色太阳镜,倘若眼疾患者不宜摘镜,应向别人说明并表示歉意。在室外照相,尤其是与多人合影时,不仅不宜戴太阳镜,也不宜戴变色镜,因为室外光线下,变色镜总是深色的,相片上的你不仅貌似盲人,而且也破坏了整张相片的和谐。

3.领带、领结的佩戴礼仪

领带、领结是西装的配套装饰,男士应该多备几条不同色泽花纹、不同宽窄长短的领带,以适应不同场合和不断变化的时尚。领带应当与衬衫西服相协调,也要与袜子相协调。领带的质地一般以丝绸为宜。在喜庆场合,领带颜色适宜鲜艳些;吊唁等严肃场合,领带的颜色则应当素气,或直接用黑色。有时人们以领结代替领带,如参加国外的晚宴、音乐会、看演出等,或在穿燕尾服时与之配套。领结通常有黑色或白色,也有红色的。单穿衬衫时,也可以系领带,穿夹克等翻领服时,只要将衬衫的领子、袖口扣好,都可以系领带,但如果因为天热解开衬衫领扣,挽起衬衫袖子时,就不该再系领带了。无论是领带还是领结,都应该挺括、周正,不能皱皱巴巴的。此外,系领带还可以配一个领带夹,这是一个小巧的领带专用饰品,应选用细长,造型精致,线条流畅的领带夹,领带夹的质地一定要好,否则可能会弄坏领带。

4.胸针、领针的佩戴礼仪

胸针男女都可以佩戴。穿西装时,胸针应别在左侧领上。穿无领上衣时,胸针应别在左侧胸前。发型偏左时,胸针应当居右。发型偏右时,胸针应当偏左。具体高度应该在从上往下数的第一粒与第二粒纽扣之间。在工作中,如果要求佩戴身份牌、工作证或本单位证章、徽记,就不宜再同时佩戴胸针了。

领针也是男女都可以用,是专门用来别在西式上装左侧领上的。佩戴时戴一只就可以了,而且不要和胸针、纪念章、奖章、企业徽记等同时使用。在正式场合,不要佩戴有广告作用的别针,也不要将它别在右侧衣领、帽子、书包、围巾、裙摆、腰带等不恰当的位置。

5.发饰的佩戴礼仪

常见的发饰有头花、发带、发箍、发卡等。通常情况下,头花和色彩鲜艳、图案花哨的发带、发箍、发卡,都不宜在上班时佩戴。

6.提包的佩戴礼仪

由于工作需要,很多人往往需要携带各种文件材料或有关物品,因此,公务用包不宜太小,颜色以深色为佳。在交际场合,提包就成了一种装饰品,样式可以多姿多彩,质地要优,做工要精良,并与服装协调,尤其与鞋子要一致,忌讳提白色包却穿一双黑色的鞋。包装应保持干净鲜亮,皱褶缝里不能嵌满灰尘,金属环扣应亮闪闪。包袋的边、口、底角有磨损时,不应再在交际场合使用。此外,提包的颜色还应当与季节、场合、气氛相协调。在严肃的社交场合,适宜使用颜色较暗、形状较方正的提包;参加舞会或宴会时,适宜使用颜色鲜艳的羊皮小包或缎面小包。女性穿银灰、奶白色的套装时,提包的色彩以白、黄、棕色为宜;穿黑、咖啡色等套装时,以棕色、灰色提包为宜;日常上下班则适宜选用草编、草制或绒布提包。

7.手表的佩戴礼仪

佩戴手表,在社交场合通常意味着时间观念强、作风严谨。在正规的社交场合,手表往往被看做是一个人地位、身份的体现。在正式场合佩戴的手表,在造型上要庄重、保守,避免怪异、新潮,一般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手表比较适合在正式场合佩戴,而且应该选择单色或双色手表,色彩要清晰、高雅。黑色的手表最理想。除数字、商标、厂名、品牌外,手表没必要再出现其他无意义的图案。像广告表、卡通表等不宜出现在工作人员的手腕上。此外,在交际场合,特别是与别人交谈时,不要有意无意地看表,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对交谈心不在焉或者很不耐烦。

8.围巾和手套的佩戴礼仪

围巾和手套不仅是御寒的工具,还是衣服的重要饰件,而且其装饰性远胜于保暖性。男士宜选用质地优良的围巾,进室内应当除去。女士则可以选用五花八门的围巾来装饰自己,一般而言,女性偏爱轻柔飘逸的丝织围巾,可以根据场合、服装和当天的化妆、发型来选配丝巾的色泽和款式。除厚大的冬季御寒围巾外,丝、纱质的小围巾即使在室内也毋须除去。

作为装饰,手套必须质地柔软,款式入时。手套口应和衣袖口相重合,在手套口与衣袖口间露出一小节手腕是很难看的,但应将手套口塞入衣袖口内,而不是通常人们以为的将手套口盖住衣袖口。男士入室应除去手套,与人握手更应该脱去手套,而女士的薄型手套倘若与服装是同一系列的,则即使在室内或与人握手,也不必除去。但当喝茶、吃东西时,则应当提前脱下手套。女士在舞会上戴长手套时,不要把戒指、手表等戴在手套外面,穿短袖或无袖上衣参加舞会时,切记不要戴短手套。

9.袜子的佩戴礼仪

袜子总以轻、薄为好,穿厚尼龙袜出现在正式场合便有土气之嫌。袜子要与服装相谐,总的要求是素雅为宜,花样或颜色太跳,给人感觉不成熟,因为小孩才穿各种好玩的袜子。不能穿着抽丝破洞的袜子出现在公共场合,所以,尤其是女士的包里或办公室抽屉里应准备好备用袜子以防难堪。袜子的袜口不宜外露,男士要注意坐下时,裤脚下是否露出了袜口甚至一截腿——那样很不雅观。冬季将袜口包住毛裤的边口,再暴露在外裤脚口是很难看的。女士亦然,尤其着裙服、旗袍时,不能露出袜口,更不能在袜口和裙子的下摆间露出一截腿,那是十分不伦不类的。穿袜子还应与身材、腿型相配,粗矮之人袜色宜深,修长之人袜色可浅。旧袜子松掉后,不应继续穿着上班活动,动辄理袜是十分不雅的事。女士同样也要注意袜子与鞋的相宜,如果有双袜子在某双鞋里总往下滑,那就坚决不将二者放在一起穿着。

10.首饰的佩戴礼仪

首饰泛指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它是女性最典型、最重要的饰物,佩戴首饰时,应当注意的礼仪规范也比较多。(1)与服装相协调。从款式上看,艳丽的服装应当与色彩淡雅的首饰相配,深沉单色的服装则应当配一些色彩明亮、款式精巧的首饰。编织毛衣则可以选配玛瑙、紫晶、虎石等制成的项链;穿真丝衬衫或裙装时,一条金项链就可以了。(2)与形体、相貌相协调。选择首饰要考虑体型、发式等个人因素,否则会显得不伦不类。比如,脖子粗短者不宜戴多串式项链,而应戴长项链,这样可以使脖子显得稍长些。圆脸或戴眼镜的女士,应当少戴大耳环和圆形的耳环。(3)首饰之间相协调。佩戴首饰要少而精,力戒繁杂。戴一种以上的首饰时,颜色、外形、风格要协调起来,最好配套一致。一般而言,颜色不宜超过三种。(4)与环境协调。佩戴首饰需要分季节和场合。年轻女士在夏季适宜佩戴一些鲜艳的工艺仿制品,冬季则应该佩戴一些珍珠、宝石、金银饰品。上班时不戴或少戴首饰为好,如果要戴,以淡雅简朴的耳环、项链等为宜。参加晚会或外出参加重要的社交活动时,则可以佩戴大型项链和带坠子的耳环等闪光的首饰。某些人由于特殊意义将某种首饰常年佩戴于身,但如果这件首饰与场合或服装不相配,则应将其收起,因为别人并不了解你之所以佩戴这件物品的意义,而只看你的打扮是否与场景相宜。在某些特殊场合,如葬礼、吊唁、访贫问苦、重大事故调查时,应取下首饰,严肃面容,以与氛围相宜。

第三章 好口才给你添魅力

俗话说:“会说话的令人笑,不会说话的令人跳。”说话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说话的场合、分寸的拿捏,都是不容忽视的说话礼仪。在日常的语言交际中,虽然不要求每个人都能说会道,但至少应该掌握必要的说话方式与方法。如果能在责备的话里带几分抚慰,批评的话里带几分赞美,训诫的话里带几分推崇……多说智能的话、慈悲的话、喜悦的话,并注意学习、掌握和运用说话的礼仪,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能获得极佳的人缘。

说话是个技术活

——说话的基本礼仪

说话礼仪是各种礼仪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会不会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话怎么说,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习说话的相关礼仪、掌握说话的艺术非常重要。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说话的基本礼仪要求。

1.有礼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将礼貌用语时时挂在嘴边,比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交往用词。当然,说话的礼仪远不是将这些礼貌词语运用一下就完事了,最重要的是在语言交流中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尽量不说伤人自尊、伤人感情的话。

2.有理

说话有理,一是指所说的话在理,符合相关法规和交际惯例,二是指所说的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你言语中的诚信之意,并使人准确无误地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

3.有利

说话有利,是相对于交谈的目的而言的。当今社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早已不再是圆滑和世故的表现,而是社会交往的需要。巧妙地运用礼仪语言,可以使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热情,从而使局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相反,一语不慎,则可能使双方之间的关系僵化,所以,我们应该努力钻研说话技巧,将自己的意愿和道理清晰而严密地表达出来。

4.注意场合

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可能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说话要注意场合。“言谈得体”,这个“体”便是一种“礼”,是说话礼仪中重要的准则。

5.注意规范

我们说话时还要注意规范,即措辞和语法的规范,不要随便将一些俚俗之语用于公务场合,也不要满口都是半文不白或中外文掺杂的句子,这不但不能证明你学问高深,反而会给人一种粗俗和做作的感觉。

6.口齿清晰,声音适宜

口齿清晰,即说话不仅要逻辑严密、有理有据,而且在口齿上要特别注重清晰明确。我们应该使自己的嗓音朴实自然,声音的高低适合说话场合与环境的需要,节奏要不紧不慢,吐字要清晰,不能口齿含混不清、声音刺耳。

7.注意倾听

听,是说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说话共同形成了交谈中的交流,从而使交谈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善于听别人说,让别人在你面前陈述、倾吐,是一种修养,也是说话礼仪的基本要求之一。只顾自己一吐为快,完全不顾对方的反应,是说话礼仪的大忌。交谈时倾听,可以让我们了解对方的感情和意图,从而使我们的答话更明确、更恰当。因此,要想学会说话,必须同时学会听话、善于听话,才能帮你更好地说话。

此外,滔滔不绝只顾讲自己感兴趣的事,甚至只谈自己的家事,不问别人是否对此有同样的兴趣,同样是不符合交谈礼仪的。

别让说话毁了你

——说话礼仪禁忌

正如说话讲究礼仪技巧一样,说话也是有禁忌的。记住下面这些说话的礼仪禁忌,无疑会让你的人际交往更加顺畅。

1.忌喋喋不休

喜欢喋喋不休到处抱怨的人,就像沿街乞讨的乞丐一样,他们总喜欢将生活中的无尽烦恼无休止地倾吐给别人,张口闭口都是抱怨,“我的命运太差了”“老天爷对我太不公平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其结果只能是招人厌烦而非同情。每个人都有很多烦恼,别人有什么义务浪费时间听你喋喋不休地唠叨和抱怨呢?

2.忌枯燥无味

有的人说话别人不爱听,并不是因为他们喋喋不休,而是因为他们说的话枯燥无味,没有重点、没有观点、平淡无奇、像白开水一样。这类人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会让聆听者失去耐心,很快就感到厌倦了。

3.忌插嘴插舌

在别人说话时插嘴插舌是不尊重别人、没有修养的表现。喜欢插嘴插舌的人,总是在别人说到兴起处,冷不防地半腰杀进来,让说话者猝不及防,不得不中途停下来听他们说。他们有时会插到别的话题上,有时是把别人的结论代为说出来,以此炫耀自己的能耐。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让原来说话的人心生不满和厌恶。

4.忌心不在焉

心不在焉是一种很没礼貌、很伤人感情的行为。心不在焉的人平时最爱开小差,心神常常游移不定。如果你正在告诉他一件很重要的事,他的眼睛虽然看着你,好像若有所思的样子,但他的灵魂或许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时候如果你突然就所谈的问题征询他的意见,他往往会像灵魂回窍一样地问:“噢,你刚才说到哪儿啦?”“你刚才说什么来着?”相信这时候你一定会觉得很扫兴,全然失去了继续说下去的兴致。

5.忌武断暴躁

武断暴躁的人,往往是一种缺少耐性且非常自负的人。他们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问题一定出在别人身上。如果你想追问为什么或要个解释,他们会很不耐烦甚至暴躁地对你说:“不要烦我。”“事情本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好解释的。”相信没有人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6.忌空泛说教

通常情况下,地位比别人高、年龄比别人大的人,潜意识里往往会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比别人有经验、比别人懂得多,因此在说话时难免带有说教的腔调。我们时常听到说教者这样说:“你要知道,我并不是在干涉你的行为。”“现在我不喜欢讲这一类事情。”“我觉得有一些话不得不和你讲。”“我或许不应说这些话,但你必须明白,我是为了你好。”

其实,说教者说的这些话里,肯定也有正确忠告的成分,但这些忠告往往因为带有说教的腔调而引起谈话对象的逆反情绪,从而导致对方不接受。既然是为了说服教育别人,那么就应该注意如何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所以要竭力避免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空泛说教,而应该拿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

7.忌对失意人谈得意事

一位新任县长宴请退居二线的老县长。席间端上来一盘油炸田鸡,老县长用筷子点了点说:“老弟,青蛙是益虫,不能吃。”新县长不假思索,随口说道:“没关系,都是些老田鸡,已经退居二线,没什么用处了。”老县长听完顿时脸色大变,厉声问道:“你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新县长本打算开个玩笑,不料说漏了嘴,触到了老县长的“逆鳞”,顿时觉得尴尬万分。席上的友好气氛霎时间被破坏……

从说话的礼仪要求来说,说话时应注意对方的心理忌讳,对心境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正如《治家格言》中所说:“莫对失意人谈得意事。”

8.忌随便使用专业术语

一位人口普查员正在填写人口登记表,只听他问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您有配偶吗?”老太太愣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幸好旁边有人解释说:“他是问您有老伴吗?”老太太这才恍然大悟。

如果想得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必须顾及对方的文化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使用恰当的称呼、词语、句子。如果对方根本听不懂,还谈什么沟通呢?

9.忌谈对方不懂的话题

对方不懂,也不感兴趣,那就请你免开尊口。滔滔不绝地说一些对方不懂的东西,对方要么认为你很迂腐,要么认为你是在故意卖弄,是有意在使他难堪。

10.忌出现争辩时,把对方逼上绝路

当即将陷入顶撞式的争辩旋涡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它,不去争论。针锋相对、咄咄逼人的争辩只能屈人口,很难服人心。千万不要指望仅仅以口头之争,就可以改变对方固有的思想和成见。争来斗去,就算你赢得了口头上的胜利,获得了胜利的满足感,也并不代表你真的胜利了,因为你可能因此失去了对方的好感和友谊。

所以在交谈中,应该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11.忌过于卖弄自己

喜欢说大话,“吹牛皮”的人,大多数是外强中干的,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人与人交往,贵在诚信。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拍着胸脯胡乱吹嘘,难免会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

一味地卖弄自己,彰显自己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会令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难堪,这非常不利于彼此之间的交往。

12.忌用训斥的口吻去说别人

人类有一种共性:任何人都不喜欢接受别人的命令和训斥。因此,人与人相交处,应该建立在彼此关系平等的基础上。任何一方都不能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唯我独尊。

盛气凌人的训斥不仅会刺伤对方的自尊心,久而久之,还会使你成为孤家寡人。

13.忌随意触及隐私

隐私是人心灵深处最敏感,最易被激怒,最易被刺痛的角落。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空间,都有一块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领地。现代人非常注重隐私权。朋友出于信任,可能会把内心的秘密告诉你,这是你的荣幸。

但是,如果你不能保守秘密,则会对你的朋友造成伤害,甚至招致朋友的怨恨。因此,无论是在当面还是在背后,我们都应竭力回避有关隐私的话题。

14.忌说话时做一些不礼貌的动作

为了表示对对方尊重,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端庄的说话姿态。抖腿、挖鼻孔、挖耳朵、打哈欠、伸懒腰、左顾右盼、不停地看手表、玩东西等,都是不礼貌的动作行为。

长两只会倾听的耳朵

——倾听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多听少说,善于倾听别人说话,不仅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能力。因为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不仅是尊重说话者的表现,也是捕捉谈话信息的最重要手段。

倾听别人说话,必须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同时还要辅之以其他的行为和态度,这是倾听别人说话必须做到的礼仪。具体而言,倾听别人说话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

1.倾听别人说话要全神贯注

当对方正在说话时,如果我们东张西望,或低头只顾做自己的事,或面露不耐烦的神情,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表现,会使对方产生反感。因此,我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不仅要有良好的辨听能力,还要表现出洗耳恭听、全神贯注的神态,以示对说话者的尊重,从而增强说话者的信心,达到提高交谈的效果。

2.配合以适当的表情

倾听别人说话时,我们的面部应该保持自然的微笑,并且表情要随着对方谈话内容的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恰如其分地有所回应。

3.不要中途打断对方的谈话

很多时候,谈话并不一定一下子就能抓住实质,应该让对方不慌不忙地把话说完,即使对方为了理清思路,做短暂的停顿,也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话,以免影响对方的思路。

4.避免沉默不语

在谈话中,我们要有响应地听,不要做“闷葫芦”,可以适当采用提问、赞同、简短评论、复述对方话头等方法,配合对方的语气表述自己的意见。

5.体察对方的感觉

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体察对方的感觉,即把对方话语背后隐藏的情意复述出来,表示接受及了解他的感觉,有时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6.要注意反馈

聆听对方的谈话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验证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了对方的意思。可以简要复述一下对方的谈话内容,并请他纠正。这样有助于我们对对方谈话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7.抓住主要意思

善于倾听的人,往往能分析出对方话里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造成误解。

8.思考要跟上谈话的节奏

通常情况下,思考的速度要比说话的速度快好几倍,因此在倾听对方谈话时,大脑要抓紧工作,勤于思考和分析。如果我们在倾听时心不在焉、不动脑筋,就会记不住对方的谈话内容,对方就不得不反复重复谈话的内容,这样就会耽误时间,影响谈话效率。

9.耐心地听

在听对方说话时,不要因为对方的叙述平淡而不耐烦,也不要在别人结结巴巴说不清时,露出烦躁和责怪的神情,更不应该在别人讲不同意见时,听不进去甚至反驳对方或和对方争吵。

10.反应要冷静

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总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往往会影响表达或听取的效果。

11.表示赞赏

一个友善、同情而有耐心的倾听者,应该对别人的谈话,真诚地表示赞赏,提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鼓励他们谈论自己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12.要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

一个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不一定完全在他的话语中,因此在倾听对方说话时,还要注意对方的声调、情调、态度以及手势、动作等,以便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13.不要喧宾夺主

不要表现自己,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只有自己才能给对方以启发。自以为是的人,往往是最不会倾听的人,也是最不受欢迎的听众。

赞美是交际的法宝

——赞美礼仪

赞美是一种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人际交往法宝,也是现代社交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可以使你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每个人身上都有亮点,发现它、赞美它,只要你的赞美是真诚的,发自肺腑的,没有一个人会抗拒你的善意。

赞美要想取得预期乃至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当遵循以下礼仪原则:

1.赞美必须真诚

这是赞美的先决条件。只有名副其实、发自内心的赞美,才能真正显示出它的魅力。真诚的赞美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赞美的内容应该是对方拥有的、真实的,而不是无中生有的,更不能将对方的缺陷、不足作为赞美的对象,比如,对一个胖人说:“呀,你多苗条啊!”这种赞美不但不会换来好感,反而会使对方产生反感,甚而造成彼此间的误解和隔阂。第二,赞美要真正发自肺腑。言不由衷的赞美无疑是一种谄媚,只会招来他人的厌恶、鄙夷和唾弃。

2.赞美要适时

赞美必须把握时机,恰到好处。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当你发现对方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就要及时大胆地赞美,千万不要错过机会。二是在别人取得成功、考了好成绩、评上先进、受到奖励时,送上一句真诚的赞语,就如同锦上添花,其价值不可估量。

3.赞美要适度

古人说得好:“过犹不及。”赞美应该把握适当的尺度。恰如其分、点到为止的赞美才是真正的赞美。使用过多的华丽辞藻、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吹捧,只会适得其反,让对方感到不舒服,甚至难受、肉麻、恶心。比如,你的一个同事歌唱得不错,你却夸大其词地对他说:“你唱歌真是全世界最动听的。”这样的赞美只能使双方都难堪,如果换个说法:“你的歌唱得真不错,挺有韵味的。”你的同事一定会很高兴。所以说,赞美之言不能滥用,一定要把握度。

4.赞美的小诀窍(1)学会寻找对方的闪光点。寻找恰当的赞美点,包括外在的具体的,如衣服打扮(穿着、领带、手表、眼镜、鞋子等)、头发、身体、皮肤、眼睛、眉毛等;内在的抽象的,如品格、作风、气质、经验、气量、心胸、兴趣、特长、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空泛化的赞美虚幻生硬,难免使人怀疑动机,而具体化的赞美则显示真诚,说一千遍一万遍“你真漂亮”,不如说“你眼睛真漂亮”更有效。(2)从否定到肯定的评价。比如:“我很少佩服别人,但你是个例外。”“我一生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一个是你。”(3)与自己做对比。通常情况下,一般人很难贬低自己,因此,如果你一旦压低自己同别人做比较,就会显得你格外真诚,这一招特别适合于领导使用,能够给下属一种莫大的鼓舞。(4)逐渐增强的评价。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人的心,那么就逐渐增加你的赞美,如果你要伤害一个人,那么就逐渐降低对他的评价。比如,我们买菜时,如果卖菜者一个劲地从盘子里往下取菜,即使秤杆再高,我们也会不高兴,但如果他加一个,再加一个,即使秤杆没有往下取时的高,我们也会很高兴。这是心理学的普遍定律。(5)似否定实肯定的赞美。比如,姜文批评冯小刚时说:“冯小刚有两个缺点,一是心不够狠,二是人太自恋。”这就是一个似否定实肯定的例子,从不接受批评的冯小刚说,他最喜欢姜文的批评,很诚恳。(6)给对方没有期待的评价。比如,如果你夸一个美女漂亮,那么她不会有太多的感触,因为大家都这样评价她,所以你就要说她有性格、有素质、有涵养。(7)记住对方的特殊日子。记住对方特别的日子,或是特别的事情,在关键的时候提出来,肯定会给对方一个惊喜。这个需要你平时的积累,比如,用一个电话本,在对方联系方式的旁边记上他的生日、他妻子的名字、他儿子的名字等。(8)投其所好。了解别人的兴趣和爱好,然后投其所好。如果对方喜欢音乐,就谈CD,谈三大高音,如果对方喜欢钓鱼,就说钓鱼。(9)巧妙运用第三者赞美。这种方式对方最容易接受。比如,你可以对对方说:“听你同事讲,你是个顶尖的销售高手。”“听你老板讲,你去年的表现非常棒。”“听你的员工讲,你是个很有人情味的老板。”

良药也可以不苦口

——批评礼仪“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没有人不犯错误。在别人犯错误时,你可能会大发雷霆。然而,狂风暴雨的批评之后,你可能会发现,你的批评不但没被对方接受,甚至,换来的结果可能让你追悔莫及。批评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批评的方式方法。如果你能掌握一些批评的技巧和方法,相信你的批评一定能收到良好的“功效”。一般而言,批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1)指出别人的错误或不足时,态度应该诚恳,要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提出来。(2)批评别人之前要先反思自己,先看看自己在这方面是否做到位了,做得好不好,如果自己都没有做到或没有做好,则应该与他人共同反思、共同改正、共同进步。(3)批评应该建立在善意的基础上,要有益于他人,能够促进他人进步。(4)批评别人要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胡乱批评,也不能道听途说,毫无事实根据地横加指责。(5)批评别人之前要有准备,尽量使语言委婉含蓄,要考虑到别人能不能接受。(6)被批评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没有人希望在自己受批评时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当众批评别人,难免会让对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为了被批评者的“面子”,批评时应尽量避免第三者在场。(7)不要一上来就劈头盖脸,疾风骤雨,要尽可能先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犯错误的人,一般都会本能地有一种害怕被批评的情绪。如果直接进入批评的正题,被批评者很可能不由自主地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他表面上唯唯诺诺,表示接受,内心里却未必真正接受,更别说改正错误了。所以,批评别人时,应该先让他放松下来,然受再进入批评主题。(8)批评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事情本身,不要针对人。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不代表他这个人有什么问题。错的只是行为本身,而不是他这个人。所以要切记:永远不要批评“人”。(9)指出错误并不是批评的目的,你必须要告诉对方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这才是正确的批评方法。所以,你一定要让对方明白:你不是想追究谁的责任,只是想解决问题。(10)卡耐基说:“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他的批评,我们的心里时常就好受得多。”这就告诉我们,规劝与批评应该一分为二,不要将被批评者“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先肯定,后否定,在肯定整体的基础上予以局部的否定,这样既顾全了被批评者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有台阶下,是一种很好的批评方法。(11)批评别人之前,先做自我批评。很多人在批评别人之前,往往会先做一番自我批评:在批评下属前,自己先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规劝年轻人时,表示自己也曾经“年少轻狂”过等,这种批评方式往往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

谢出涵养和境界

——致谢礼仪

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你来我往的交流与沟通,其中包含着交往双方的付出与关怀,如时间的付出、情感的付出、行为的付出和金钱的付出等,其中,情感付出是所有付出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致谢便是情感付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口头致谢和书面致谢两种形式:

1.口头致谢

以口头的形式向他人表达你的谢意,可以及时向对方传递你的情感,使对方及时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善意。其特点是用真诚的话语亲自传达感谢之情,让对方听到你的声音,从中感受到你的关怀和真情。口头致谢又可以分为当面致谢和电话致谢两种形式。(1)当面致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需要向别人表示感谢,比如,当我们收到一份礼物时,可以告诉对方“我非常喜欢你送给我的礼物,谢谢!”当我们听到别人的夸奖和赞赏时,可以告诉他们“谢谢你的夸奖。”当我们外出用餐和旅行时,可以对服务人员所付出的服务和帮助及时表示口头感谢,如“谢谢你的帮助”,“麻烦你了”等。(2)电话致谢。当别人为你付出了关怀和帮助之后,你可以通过电话来表达你的感谢之情。比如,当我们外出旅行时接受了亲友的款待,回到家后应该打个电话向对方表示一下感谢,如“我已经安全到家了,谢谢你这几天对我的悉心照顾。”虽然人已经不在面前了,但你的真诚感谢会通过电话传递到对方耳中,留在他们心中。

2.书面致谢

以书面的形式向他人表达感谢,可以使人感受你的郑重和真诚。同时,书面致谢易于保存,可以时常让对方记起你的真挚情感,从而不断延续你与朋友的友谊、与亲人的感情以及与他人的良好关系。书面致谢礼仪主要包括书信往来、写感谢便条、寄送卡片、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1)书信致谢。一般而言,可以对固定朋友和家人保持定期的书信往来,半年或一年一次,你可以把在这段时间里的重要事情做一个提纲性的描述,对过去对方给予你的帮助表示感谢。写信的时候,可以用彩色纸和彩色笔来书写,让绚丽多姿的致谢信表达出你真挚的情感。(2)感谢便条。比如,你在参加了一些小活动后,可以写个简短的便条表示感谢。写的时候,可以用方形纸、心形纸、圆形纸或不规则形纸,再配上彩色笔,表达出自己的高兴和感谢,如“感谢你邀请我参加你的生日晚会,我觉得非常开心,祝你天天快乐”“谢谢你邀请我来你家做客,特别感谢你做的美味晚餐。”(3)卡片致谢。当你受到别人热情的接待后,可以用精心挑选或自制的卡片,配上彩色笔写出你的感谢之言,这样,你的真情就可以融于卡片,跃于眼前了,如“美丽的花朵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甜蜜的友谊离不开帮助和关怀,谢谢你这些天为我做的一切。”“感谢你的热情款待,无论走到哪里,你的真情永远和我在一起。”(4)电子邮件。即通过电子邮件向对方表示感谢,书写的同时可以配上可爱的小图片,选择适宜的字体颜色和形式,制作成字画合一的电子艺术品,这样的电子传情一定会为你的致谢增添不少色彩。

3.致谢礼仪

我们除了了解致谢的形式之外,还需要掌握致谢的礼仪。致谢礼仪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节之一。能否运用得体的致谢礼仪,是一个人智慧、涵养和境界的体现。正确得体的致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诚心诚意。致谢必须诚心诚意,发自内心。只有这样,对方才不会感觉你的感谢是一种应酬的客套话。(2)直截了当。致谢应该认真、自然、直截了当,不要含糊地嘟囔一声,更不要因担心别人知道你在致谢而觉得不好意思。(3)明确对象。致谢应该有明确的称呼。明确地称呼出被谢人的名字,能够使你的致谢专一化。如果你要同时感谢几个人,那仅仅说一声“谢谢大家”是不够的,而应该一个个地向他们致谢。这样才能在每个人的心里引起反响和共鸣,使你们的感情实现进一步的交流和升温。(4)注意时效性。致谢要注意时效性,即致谢要及时,当你受到他人的帮助、关心和礼遇时,应该及时向对方传达出你的感谢之情,这样才能让对方切实感到你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5)讲明原因。致谢应该及时注视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对你的致谢感到茫然时,你应该立即用简洁的语言讲明向他致谢的原因,这样才能使你的致谢达到预期的目的。

巧妙说声“对不起”

——道歉礼仪

即使你掌握了所有的社交礼仪,你也不可避免地会在人际交往中冒犯别人。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道歉是你最好的弥补手段。道歉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冰释前嫌,消除他人对你的恶感,也可以防患于未然,为自己留住知己,赢得朋友。但道歉也是讲究礼仪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道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

1.道歉的话应该文明而规范

如果有对不起他人的地方,应该说:“我深感歉疚”“我感到非常惭愧”。如果渴望对方见谅,可以说:“请您多多包涵”“请您原谅”。如果有劳别人,可以说:“打扰了”“麻烦了”。在一般的场合,则可以说:“对不起”“很抱歉”“失礼了”“不好意思”。

2.道歉应该及时

如果知道自己错了,则应该马上说“对不起”,拖得越久,就越会让对方觉得“窝火”,越容易让对方误解。道歉及时,还有助于当事人“退一步海阔天空”,避免因小失大。

3.道歉应当大大方方

道歉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所以应当大大方方、堂堂正正,不需要扭扭捏捏、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同时,也无需说“我真笨”,“我真不是个东西”等过分贬低自己的话,这可能会让人看不起,也可能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欺软怕硬。

4.道歉可以借助“物语”

有些道歉的话很难当面说出口,这时候,可以选择书面形式——写封道歉信寄给对方,或者送上一束鲜花,婉“言”示错。这类借物表意的道歉“物语”,一般都会得到极好的反馈。

5.道歉并不是万能的

不该向别人道歉的时候,千万不要向对方道歉,否则,对方可能不但不领情,弄不好还会得寸进尺,为难于你。此外,在向别人道歉时,应该切记,道歉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此后的作为有所改进,切忌道歉后依然故我。仅仅流于形式的道歉是缺乏诚意的,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效力。

说“不”是一种能力

——拒绝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有求必应是每个人竭力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求必应是很难实现的。事实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拒绝别人的时候总要比承诺、应允别人的机会多一些。没有拒绝的交往是根本不存在的。

从本质上说,拒绝就是对他人意愿或行为的间接性否定。在人际交往中,尽管拒绝会使双方有短暂的尴尬和难堪,但当断不断,必然自受其乱,所以,需要拒绝时,就应当机立断,切不可含含糊糊、态度暧昧。

不过,拒绝既然是对他人意愿或行为的一种间接性否定,纵然拒绝的理由有千条万条,由拒绝所引起的对方的心理抗拒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情感后果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这种消极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有必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拒绝的礼仪和技巧。

1.该说“不”时就说“不”

在人际交往中,拒绝对方要开诚布公,明确说出事实。不敢据实言明,采取模棱两可的说法,只能导致对方搞不清自己的真正意思,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这很容易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因此,我们应当建立起一种随时准备说“不”的勇气和自信心,做到该说“不”时就说“不”。

2.态度应该和蔼

拒绝时态度要和蔼,切忌在他人开口要求时予以断然拒绝。对他人的请求迅速采取反驳的态度,或流露出不快的神色,态度生硬,或坚持完全不妥协的态度等,都是不妥当的,应该以和蔼的态度诚恳应对。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向对方表达一下自己的歉意。

3.道明原委,互相理解

一般来说,我们之所以拒绝对方,总是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总有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困难,而这些困难,有求于我们的人未必知道。因此,我们不妨对对方直陈自己的难处,以求得对方的理解和谅解。

4.听对方把话说完

拒绝对方,要给对方留一条退路,即给对方留面子。你必须自始至终很有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当你完全听完对方的话后,心里应该有了主意,这时再来说服对方,就不会使对方难堪了。

5.学会婉言拒绝

婉言拒绝,就是用温和曲折的语言,去表达拒绝的本意。与直接拒绝相比,它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因为婉言拒绝在更大程度上顾全了被拒绝者的尊严。例如:一位男士送衣服给一位关系一般的女士。这位女士没有直接拒绝他,而是婉言相拒说:“它很漂亮。只不过这种式样的我男朋友给我买过好几件了,还是留着送你女朋友吧。”女士这样说,既暗示了自己已经“名花有主”,又提醒了对方注意分寸,是非常巧妙的一种拒绝方式。

6.学会巧言诱导

尽管我们提倡适时地说“不”,但真正能愉快接受“不”字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断然地拒绝,轻易地、直截了当地说“不”,只会让人认为你是个毫无诚意的人,而且会破坏双方之间的友谊。因此,在说“不”的时候,语言应该适当、得体。巧言诱导就是一个极好的拒绝手段,即需要否定时,在言语中安排一两个逻辑前提,不直接说出逻辑结论,把逻辑上必然产生的否定结论留给对方。比如,战国时期,掺留是韩宣王非常信赖的大臣。一次,韩宣王为重用两个部下的事情迟疑不决,于是他向掺留征求意见,掺留心里非常明白,重用二人是很不妥的,但直接说“不”,一则可能冒犯韩宣王,二则韩宣王可能以为自己嫉妒贤能。于是他说:“魏王曾因重用这两个人丢过国土,楚国也曾因重用他们而丢过国土,如果我们也重用这两个人,将来他们会不会也把我国出卖给外国呢?”掺留这种诱导式拒绝法果然非常奏效,韩宣王不久便打消了重用那两个人的打算。

7.采取一些补救措施

无论我们的拒绝方法多么礼貌,多么富于人情味,拒绝终究不能像承诺那样引起对方的好感。为了缓解对方的不快情绪,也为了表明我们的诚意,我们不妨在准备说“不”的时候,主动为对方考虑一下退路或补救措施。比如,当对方有求于我们,而我们又无能为力时,不妨采取一点“补偿”性措施,向对方推荐一下目前有实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同行等。比如:有一次,卡耐基不得不拒绝一个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拒绝的演讲邀请,他是这样说的:“哎呀!很抱歉,我实在是排不出时间来啊,对了,××先生讲得也非常好,说不定他是比我更适当的人选呢!”这样,既可以让对方获得心理补偿,减少因遭拒绝而产生的不满、失望,又表达了自己的诚意,使对方能真正理解你。

玩笑不要开出祸

——开玩笑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熟人之间开开玩笑,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融洽关系、增进友谊,还可以使开玩笑的人具有幽默感。但是,凡事都要讲究度,超越了这个度,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开玩笑也是如此。那么,开玩笑应该注意哪些礼仪要求呢?

1.注意对象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禀性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也就不同。有的人开朗活泼,豁达大度,大大咧咧;有的人寡言少语,谨小慎微,生性多疑。因此,同样一个玩笑,对大度的人可以开,对小气的人就不可以开;对男性可以开,对女性就不可以开;对年轻人可以开,对年老者就不可以开。如果不注意这些分别,很可能因为一句玩笑而影响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开玩笑必须看对象,更要把握分寸,适可而止。

2.注意时间

由于所遭遇的事情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难免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绪。有时情绪高涨,有时情绪低落。同样一句玩笑,在对方心情好的时候开,他也许不会计较;而在他心情不好时开,就可能让他耿耿于怀。因此,开玩笑要注意时机,最好选在对方心情舒畅时。

3.注意场合和环境

一般来说,在安静的环境里,不宜开玩笑,如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在庄重、严肃的场合里,不宜开玩笑,如参加庄重的会议或社会活动时;在悲哀、肃穆的环境里,不宜开玩笑,如参加治丧、吊唁活动或探望病人时;在大庭广众之下,应少开或不开玩笑;在图书馆、医院等要求保持肃静的环境里,也不宜开玩笑。

4.注意内容

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内容健康,情调高雅。切忌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更不要揭别人的“疮疤”。在社交活动中,不要开庸俗无聊、低级下流的玩笑,不要开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以假乱真的玩笑。因为这些都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不道德行为。

让你的谈吐更动人

——谦语、敬语、雅语使用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人大都讲究谦虚、敬人,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会使用很多谦语、敬语和雅语。但是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所以,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礼仪高手,有必要学习一下古代的谦语、敬语和雅语。

1.谦语

谦语又叫“谦辞”,它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往往用于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亲属。在日常生活中,尽管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而然会尊重你。

现将中国古代常用的谦语列举如下:(1)“家”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2)“舍”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如: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3)“鄙”字族。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4)“愚”字族。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5)“敝”字族。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6)“拙”字族。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7)“小”字族。小人:用于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8)“敢”字族。表示冒昧地请示别人。如: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9)“见”字族。见谅:表示请人谅解;见教:指教,如“有何见教”。

2.敬语

敬语也叫“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使用敬语,除了表示礼貌之外,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现将中国古代常用的敬语列举如下:(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2)“奉”字族。奉告:告诉对方;奉还:把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3)“高”字族。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的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4)“贵”字族。贵姓:询问对方的姓氏;贵庚:问人年龄;贵恙:称对方的病。(5)“惠”字族。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6)“令”字族。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嫒):称对方的女儿;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亲:称对方的亲戚。(7)“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8)“呈”字族。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9)“垂”字族。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10)“光”字族。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用于商家欢迎顾客。(11)其他敬辞。璧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恭候:用于等待对方;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华诞:称对方的生日;海涵:用于请人原谅。

3.雅语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或女性在场的情况下,雅语常常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语言。雅语的使用并不是机械的、固定的。恰当地使用雅语,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将中国古代常用的雅语列举如下:(1)感谢类。得人帮助说“谢谢”;接受教益说“领教”;谢人爱意说“错爱”;受人夸奖说“过奖”;接受好意说“领情”。(2)请求类。麻烦别人说“打扰”;客人入座说“请坐”;希望照顾说“关照”;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指点说“赐教”;请人赴约说“赏光”;请人协助说“费心”;言行不妥说“对不起”;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3)问候类。与人见面说“您好”;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送人远行说“平安”;慰问他人说“辛苦”;初次见面说“久仰”;长时间没见说“久违”;问候教师说“教祺”;致意编辑说“编安”。(4)称呼类。称人夫妇说“伉俪”;尊称老师说“恩师”;称人学生说“高足”;称人女儿说“千金”;自己住家说“寒舍”。(5)询问类。向人询问说“请问”;向人提问说“请教”;问人住址说“府上”;老人年龄问“高寿”;女士年龄问“芳龄”;平辈年龄问“贵庚”。(6)其他类。迎接客人说“欢迎”;未及迎接说“失迎”;身体不适说“欠安”;送礼给人说“笑纳”;对方来信说“惠书”;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

在演讲台上舞出你的风采

——演讲礼仪

演讲时总的礼仪要求是:不卑不亢,雍容大方,彬彬有礼,不失身份。听众对演讲者傲慢无礼的态度、轻佻随便的作风最为反感。因此,演讲必须注意礼仪规范。具体而言,演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

1.注意演讲前的礼仪

演讲正式开始之前,演讲者应该自然地面对听众站好,向听众行举手礼、注目礼或微微鞠一躬,然后以亲切的目光环视一下听众,以示招呼,并借以镇场。

2.注意自己的发音

演讲时发音的方向应该沿着嘴部的水平线稍微向上,注意声音的力度、发音的规范、语音的正确、音色的考究,并且注意克服以下不雅观的演讲语言:无意义的杂音、鼻音;语调矫揉造作;过多方言、外来语;不堪入耳的粗语;习惯性赘语,如“这就是说”“反正”等;夸大其词的语言;吞吞吐吐的语言。

3.正确使用目光语言

要做一个成功的演讲家,不仅要在知识、思维、表达、举止上下工夫,还要重视目光语言的运用,借助目光语言增强演讲的效果。

正确运用目光语言,并不是说要死死地盯住听众不放,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除了运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正视听众外,还应该适当运用以下几种目光语言。(1)扫视法。扫视法是用目光迅速环顾全场,照顾到每一位听众,让每一个人都觉得你在看着他。这样做容易使听众集中精力,沉浸在演讲所营造的氛围中,与演讲者达成一种默契。(2)直视局部法。如果长时间只使用扫视的方法,会使演讲者本人感到疲劳,而且不容易表现出爆发的情感。采用直视局部法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所谓直视局部法,是指演讲者的眼光可以停留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的脸上,好像专为他们讲演似的,而实际上从台下听众的角度看,更大范围内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演讲者的目光,从而不由自主地与之相呼应。当然,这种方法免不了会忽视一些人,因此在演讲过程中,这种方法应该与扫视法穿插交替使用,这样才能增强演讲的效果。(3)与听众的互动。在演讲过程中,如果有听众不专心听,还可以暂时停下来,给予他们一点制止性的眼神;对于想发问但欲言又止的听众,应投以鼓励赞许的目光,给他们勇气,让他们大胆地提问题,这样可以使气氛活跃起来。总之,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要善于察言观色,捕捉听众的神情变化,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在必要时插入一些话,这既能稳定场内情况,又能体现出演讲者的机敏和应变能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演讲中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手势

手势在演讲中的作用既特殊又重要,所以很多成功的演讲家都非常重视手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手势动作要符合演讲的内容,符合演讲者的身份、职业和年龄。演讲中常见的手势有如下几种:(1)食指直伸,其余手指内屈,这是用在涉及某个话题、对象和物件,提醒听众注意时用的。(2)手指向上,与耳朵约成45°角,拇指力张,食指伸直,其余手指微屈呈现自然状态,表示欢欣、请求、许诺或谦逊。(3)手的姿势开始呈现精神抓据状态(即穿针引线或握笔写字的常规姿势),然后五指分开向外展开,呈现一个五指分开又绷直的手掌,这是干脆、有力、大方的手势,可以强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4)手掌附于前额,与脸部表情配合,表现痛苦、慎思或自责自省的状态,是自叙性演讲常用的。(5)双掌合抱、高举是祈祷、感激的示意,两肘举起,则是激愤、悲戚、怨恨情感的自然流露。(6)手心向上,胳膊微曲,手掌稍向前伸,主要表示要挟、请求、欢迎、坦白、许诺、赞赏等意思。(7)手心向下,胳膊微曲,手掌稍向前伸,主要表示神秘、压抑、否认、回绝、反对、不快等意思。(8)紧握拳头,或高举或挥动,或直锤或斜击,一般表示演讲者的愤怒、决断、警告等强烈情感。

5.注意对听众的称呼

演讲中对听众的称呼有泛称和类称两种,泛称是具有较大的广泛性,能普遍使用的称呼,如“同志们”“同胞们”“朋友们”等;类称是指具体适用于某一类别的称呼,如“领导们”“同学们”“战友们”等。使用泛称还是类称应灵活掌握。

6.注意演讲的礼仪禁忌

除了注意上述礼仪之外,演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种禁忌:(1)手和头部动作不宜太多、太碎。(2)不宜走动过多,不可一步三晃,扭捏作态。(3)不要弯腰驼背,不要双手撑着讲坛或插入衣兜里。(4)不能靠在桌子或椅子上。

7.注意演讲结束时的礼仪

走下讲台时,演讲者应该向听众点头示意或稍鞠一躬,然后含笑退场,如果遇到听众鼓掌,则应该表示感谢并面向听众敬礼,态度要真诚、谦逊。切忌过于激动、匆忙、扬扬得意或羞怯、忸怩。

第四章 掌握交际的尺度与分寸

交际礼仪,即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等。通过社交礼仪,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友谊,取得支持和帮助;可以交换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的成功大有裨益。在社交活动中,正确运用社交礼仪,可以为我们创造出最佳的人际关系状态。

在介绍中认识更多的朋友

——介绍礼仪

介绍,是社交场合中相互了解的基本方法。通过介绍,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便更深入地交谈、沟通和相互了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介绍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1)时间。自我介绍时应注意的时间问题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要考虑自我介绍应在何时进行。一般认为,把自己介绍给他人的最佳时机应是对方有空闲的时候,对方心情好的时候,对方有认识你的兴趣的时候,对方主动提出认识你的请求的时候等。另一方面要考虑自我介绍应大致使用多少时间。一般认为,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来介绍就足够了,至多不超过1分钟。有时,适当使用三言两语一句话,用不到10秒钟的时间也可以。(2)态度。在自我介绍时,介绍者应该表情自然,眼睛看着对方或大家,要善于用眼神、微笑和亲切自然的面部表情来表达友好之情。不要紧张兮兮、慌慌张张、毛手毛脚、不知所措、面红耳赤,更不能一副随随便便、漫不经心、满不在乎的样子。介绍时可以将右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上,不要用手指指着自己。(3)内容。在介绍时,被介绍者的姓名全称、供职单位、担负的具体工作,是构成介绍主体内容的三大要素。在作自我介绍时,介绍的内容在三大要素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第一,应酬型。适用于一般性的人际接触,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如“您好!我的名字叫×××。”

第二,沟通型。同样适用于普通的人际交往,但旨在寻求与对方交流或沟通。内容上可以包括本人的姓名、单位、籍贯、兴趣爱好等,如:“您好!我叫×××,北京人。现在在一家银行工作。您喜欢看京剧吗?我可是一个十足的京剧迷!”

第三,工作型。以工作为介绍的中心,以工作会友。其内容重点应该放在本人的姓名、单位以及工作的具体性质等方面,如:“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我是××公司的销售主管,专门营销家用电器,有可能的话,我愿意随时为在场的各位效劳。”

第四,礼仪型。适用于正式而隆重的场合,是一种出于礼貌而不得不作的自我介绍。其内容除了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之外,还应当附加一些友好、谦恭的话语,如:“大家好!今天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请允许我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叫×××,来自上海××公司,是公司的服务部经理。今天,是我生平第一次来到美丽的西湖,西湖的美丽风光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很愿意在这里多待几天,也很愿意结识在座的各位朋友,谢谢大家!”

2.为他人介绍

为他人介绍,首先应该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意愿;其次应该遵循介绍的规则;再次应该在介绍彼此的姓名、工作单位时,为双方找一些共同的探讨话题,如双方的共同爱好、共同经历或相互感兴趣的话题等。(1)介绍的规则。

第一,应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如:“王小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胡先生。”

第二,应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在同性别的两人当中,应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对前辈、长者的尊敬。

第三,应先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遵从社会地位高者有了解对方优先权的原则,除了在社交场合,其他的任何场合中,都是先将社会地位低者介绍给社会地位高者。

第四,应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但假如两个人之间,未婚者明显年长,则应该将已婚者先介绍给未婚者。

第五,应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第六,应先将后到者介绍给先到者。(2)介绍的礼节。

第一,介绍人的做法。介绍时应该有个开场白,如:“请允许我给你介绍一下,王小姐,这位是李先生。”“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李先生,这位是王小姐。”为他人作介绍时,手势动作要文雅,具体的礼仪要求是: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的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必要时,还可以说明一下被介绍的一方与自己的关系,以便他们双方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介绍人在介绍时要遵循介绍的先后顺序,语言要清晰,以使双方记清对方的姓名。在介绍某一方优点时应该恰到好处,不宜过分称颂,以免导致难堪的局面。

第二,被介绍人的做法。作为被介绍的双方,都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双方都应该正对着对方,介绍时除了女士和年长者外,一般都应该站起来,但如果是在会谈进行中,或是在宴会等场合,则无需起身,只需要略微欠身致意就可以了。如果方便的话,等介绍人介绍完毕以后,被介绍的双方应该握手致意,面带微笑并寒暄,如“你好”“见到你很高兴”“认识你我感到很荣幸”“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如果有需要还可以互换名片。

3.集体介绍

如果被介绍的双方,其中一方是个人,一方是集体,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介绍办法。(1)将一个人介绍给大家。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重大的活动中,对于身份高者、年长者或特邀嘉宾的介绍。介绍之后,可以让所有的来宾自己去结识这位被介绍者。(2)将大家介绍给一个人。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非正式的社交活动中,使那些想结识更多的、自己所尊敬的人物的年轻者或身份较低者满足自己交往的需要;也适用于正式的社交场合,如领导者对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的人进行接见;还适用于两个处于平等地位的交往集体的相互介绍,开大会时主席台就座人员的介绍。将大家介绍给一个人也是讲究礼仪顺序的:一是按照座次或队次介绍;二是按照身份的高低进行介绍。切忌随意介绍,以免使来者产生厚此薄彼的感觉。

手能拒人千里之外,也能充满阳光

——握手礼仪

握手礼仪,是社交场合的一个重要礼仪。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手能拒人千里之外;也可充满阳光,让你感到很温暖……”的确如此,握手是一种无声的动作语言,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表达出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

在今天,握手成为一种最常见的、适应范围最广的交际礼仪。它可以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等多种含意。行握手礼时,应当注意以下礼仪规范:

1.行握手礼的场合

通常,与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时,都可以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因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礼、告别礼。有时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时;或双方原先的矛盾出现了某种良好的转机或彻底和解时;在迎接客人到来时;当你被介绍与人认识时;拜托别人时;别人帮助自己时等,都可以行握手礼。

2.行握手礼的规则

行握手礼时要有先后次序的分别。这主要是尊重对方的需要。次序的先后主要是根据握手人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年龄和其他一些条件来确定。

根据礼仪要求,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应当在遵守“尊者决定”原则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所谓“尊者决定”原则,即在两人握手时,双方首先应该确定彼此身份的尊卑,然后以此来决定伸手的先后次序。一般而言,应当由位尊者首先伸出手来,位卑者只能在此后予以响应,而不能贸然抢先伸手,否则,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之所以要遵守“尊者决定”原则,其实是为了体现对位尊者的尊重。因为握手往往意味着进一步交往的开始,如果位尊者不想跟位卑者深交,他是大可不必伸手的。换句话说,如果位尊者主动伸手与位卑者握手,则表明他有与位卑者深交的意思。

具体来说,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先伸出手来,年幼者才能伸手相握。(2)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先伸出手来,晚辈才能伸手相握。(3)老师与学生握手,应由老师先伸出手来,学生才能伸手相握。(4)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先伸出手来,男士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士年长,是女士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仍以女士先伸手为主,除非男士已是祖辈年龄,或女士在20岁以下,则男士先伸手是适宜的。(5)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先伸出手来,未婚者才能伸手相握。(6)社交场合的先到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到者先伸出手来,后来者才能伸手相握。(7)上级与下级握手,应由上级先伸出手来,下级才能伸手相握。(8)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先伸出手来,职位、身份低者才能伸手相握。(9)主人与客人握手,如果是客人来访时,应由主人先伸手;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先伸手。(10)无论是什么人,如果他(她)忽略了握手礼的先后次序而已经伸出了手,对方都应该积极地回握。

3.行握手礼的正确姿势

握手的标准方式应该是:握手时,双方大约相距一步,上身稍微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两人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握手时必须上下摆动,而不是左右摇动。握手时间一般以2~3秒为宜,握手时眼睛要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简单地用言语致意、寒暄。

4.行握手礼的礼仪禁忌(1)忌不分顺序。握手,伸手的次序讲究“尊者决定”原则,即女士、长辈、老师、职位高者先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学生、职位低者方可与之相握。忌不分场合、对象,贸然伸手。(2)忌着急握手。为了避免出现尴尬的场面,在主动和人握手之前,应首先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对方欢迎;如果对方没有握手之意,那么最好向他点头示意,或微微鞠躬即可。如果你伸出手去而对方却反应冷淡,你可以就势挥挥手,以示招呼,这样既不失礼节,也可以弥补尴尬。(3)忌心不在焉。在握手时,眼睛应该正视对方,以示专心致志。切不可斜眼看人或低着头。更不能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或者忙于招呼其他人。握手时也不能敷衍了事,不要流露出嫌弃勉强之意。(4)忌用力不当。握手时用力过重,会弄疼对方;用力过轻,则有敷衍了事之嫌。与人握手,特别是与异性或初次相识的人握手,不宜时间过长,一般以3秒钟左右为宜。否则就会显得热情过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产生误会。(5)忌坐着握手。握手一般总是站着相握,坐着握手是很失礼的。当然,年老体弱者或残疾人除外。(6)忌左手插兜。单手相握时,左手不能插口袋,否则是很失礼的行为。(7)忌抢着握手。握手时不要抢握,不要交叉相握,应待别人握完后再伸手相握。(8)忌蜻蜓点水。不能只用手指头刚碰上对方的手就把手缩回,也不能只握对方几个手指。(9)忌用手不对。握手时一律用右手,左撇子也不例外,除非右手有残疾。多人同时握手时,应该按顺序进行,切忌交叉相握。交叉相握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有的国家视交叉握手为凶兆的象征,交叉成“十”,意为十字架,认为会招来不幸。也不能伸出双手同时与多人相握。除非是故友重逢,或表示慰问,否则不宜同时用自己的双手去握对方的一只手,尤其是对异性,切不可采取这种“三明治式”的握手方式。(10)忌不摘手套和帽子。男士握手时不能戴着手套和帽子,否则便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故不宜脱手套时,要向对方说明并表示歉意。穿制服者可不脱帽,但应先行举手礼,再行握手礼。女士可戴装饰性帽子和装饰性手套行握手礼。(11)忌手脏不卫生。握手时不能伸出脏手,手上有水或其他污物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应该及时向对方解释原因并礼貌地致歉。如果是正在干活的人,由于一时疏忽,伸出脏手与你相握,这时你要热情相握,而且切不可当着对方的面擦自己的手。(12)忌跨门槛握手。不能一只脚站在门里,一只脚跨在门外与他人握手,尤其是见面和告辞时,切忌跨门槛握手。

弯腰行礼表尊重

——鞠躬礼仪

鞠躬,即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尊敬的一种郑重礼节。鞠躬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叫“鞠祭”,意思是将祭品牛、羊等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然后摆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和虔诚。这种习俗在很多地方一直保持到现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逐步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尊敬。

鞠躬礼分90°、45°、15°三种,行鞠躬礼上身鞠躬的角度,一般是角度越大,表示越谦恭,这必须视对受礼者或被问候人的尊敬程度而定。除葬礼时鞠躬要时间停顿得长一些,日常社交鞠躬千万不要时间过长停顿。

1.鞠躬礼行使的场合

鞠躬礼既可以在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中使用,也可以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使用;既可以应用于社会,也可以应用于家庭。如下级向上级,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行鞠躬礼表示敬意;上台演讲、演员谢幕向观众行鞠躬礼。另外,鞠躬礼也适用于各大商厦和饭店宾馆向宾客表示欢迎和敬意。

2.鞠躬礼的方式(1)三鞠躬。又称最敬礼。其基本动作规范如下:行礼前先脱下帽子,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视受礼者;男士的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于腹前;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然后恢复原样,如此反复三次。(2)深鞠躬。也称一鞠躬,适用于社交、演讲、谢幕等场合。其基本动作与三鞠躬相同。其基本动作规范如下: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15°~20°,随即恢复原态,只做一次。(3)社交、商务鞠躬礼。其基本动作规范如下:行礼时,立正站好,保持身体端正;面向受礼者,距离约为两三步远;以腰部为轴,整个肩部向前倾15°以上(一般是60°,具体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同时口中说“您好”“早上好”“欢迎光临”等问候语。

3.鞠躬礼的要领(1)行鞠躬礼时要面对受礼者,双脚应该并拢,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5米处(适用于15°礼)或脚前1米处(适用于30°礼)。男性双手应放于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应合起放于身体前面。(2)行鞠躬礼时要做到腰伸直,脚跟靠拢,双脚尖微微分开,目视受礼者,然后以腰部为轴,上身向前弯曲。(3)行鞠躬礼时,弯腰速度应该适中,随后抬头直腰,动作应该轻而缓慢,这样才能令人感觉舒服。

4.鞠躬时应注意的问题(1)行鞠躬礼时,如果戴着帽子,应先将帽子摘下,因为戴帽子鞠躬既不礼貌,也容易滑落,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2)行鞠躬礼时,目光应该朝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切忌一面鞠躬一面翻起眼看对方,这样做既不雅观,也不礼貌。(3)行完鞠躬礼起身时,双目应该有礼貌地注视对方。如果目光立即转移到别的地方,会让人觉得你的行礼缺乏诚意。(4)行鞠躬礼时,嘴里不能嚼着东西或叼着香烟。(5)上台领奖时,应该先向授奖者鞠躬表示谢意,再接受奖品,然后转身向全体参会者鞠躬表示敬意。

抱拳拱手传情谊

——拱手礼仪

拱手礼,又称抱拳礼、作揖礼,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是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拱手礼源于周代以前,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微弯曲,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古人行拱手礼,身体和手都不动。现代人行拱手礼,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上而下,或由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当一方行拱手礼时,受礼者应当以同样的礼节还礼,以示友好。

1.行礼方法(1)拱手礼的基本动作要领是右手半握拳,然后用左手掌包握在右拳上,两臂屈肘抬至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目视对方,面带微笑,并说出你的问候语。(2)行拱手礼时要求双腿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放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微微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

2.适用场合

我国古人创造的拱手礼动作与西方人的握手动作,二者在原始含义上基本是一致的。有所不同的是,拱手礼还有与对方“保持距离”的意义,因而这一礼仪形式在社会意义上具有封闭性的内涵。拱手礼至今在武术界、长者之间以及一些民族风格比较浓郁的场合,依然还在使用。有时候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或气氛比较融洽的场合,如民间见面、朋友约会、双方告别、春节团拜、宴会、晚会等场合,拱手表示寒暄、打招呼、恭喜等。

3.注意要点(1)中国古代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女为阴,尚右。也就是男子应该用左手握右手,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这叫做“吉拜”,女子则恰恰相反;如果是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称为“凶拜”,女子则恰好相反。(2)拜年时,最好不要在着装和行礼上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如穿西服拜年时最好行鞠躬礼,而不要行拱手礼,否则会让人觉得很别扭。(3)在正式场合或隆重场合不宜使用拱手礼。

打招呼那点事儿

——寒暄礼仪

所谓寒暄,就是人们在碰面的时候彼此所打的招呼。寒暄的主要作用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别人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对方表示乐于与之结交之意。因此,在和他人见面之际,如果懂得使用适当的寒暄语,往往能为双方进一步的交流或合作,做好良好的铺垫。反之,如果寒暄语使用不当,或在本该与对方寒暄时一言不发,则是非常无礼的表现。因此,寒暄需要注意一定的礼仪规范。(1)当你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应当跟对方寒暄。如果你只是向他点点头,或只是握一下手,通常会被理解为不想与对方深谈,不愿与对方结交。(2)如果与熟人相遇,也应当跟对方寒暄一两句。如果对对方视而不见,不理不睬,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不懂礼貌、没有修养。(3)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是:“你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比较文雅一点的说法是:“久仰”“幸会”。如果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人经常跟我谈起您”等。(4)如果是跟熟人寒暄,用语不妨自然一些、亲切一些、具体一些,比如可以说:“好久没见了”“又见面了”,也可以说:“你气色真不错”“你的发型真棒”“你的儿子真可爱”“今天的风真大”“你上班去啊”等。(5)寒暄语应当避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比如两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另一个则回敬说:“岂敢,岂敢!”弄得像演古装戏一样,不但没有必要,而且让人作呕。(6)寒暄语应当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能敷衍了事地打哈哈,也不能用来戏弄对方。比如“瞧你那模样”“嗨,你又长膘了”等,都不适宜用作寒暄语。(7)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作为寒暄语。比如,一见面就问对方:“有对象了吗”“结婚了吗”或者“现在还吃不吃药啊”等,这些可能令对方反感的话题都不适宜作为寒暄用语。(8)在商务活动中,为了统一规范,也为了节省时间,可以简单地以一句“您好”或“忙吗”作为寒暄语,简单而得体。(9)问候语具有鲜明的民俗性和地域性特征。比如,老北京人爱问别人:“吃过饭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如果你回答:“还没吃呢。”意思就有些不对劲了。如果用这句话去向南方人或外国人寒暄,常会被对方误解为:“要请我吃饭”“讽刺我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闲事”“没话找话”等,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称呼是把双刃剑

——称呼礼仪

所谓称呼,是在人与人交往中使用的称谓和呼语,用以指代某人或引起某人注意,是表达人的不同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汉语里的称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用什么称谓称呼人,往往反映了说话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上下、亲疏、厚薄等关系,体现了说话者对被称呼者敬卑、爱憎、谦骄、热冷等复杂的情感态度。称谓用得是否恰当,既可以体现出说话者的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也能影响人际交往活动的成果。称呼对了,会使对方感到很高兴;称呼错了,则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称呼不能随便乱用,而应当注意一定的礼仪规范。

1.称呼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称呼别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要采用常规性称呼。所谓常规性称呼,就是人们平时约定俗成的较为规范的称呼。(2)要区分具体场合。场合不同,采用的称呼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合理;工作上的称呼则要求庄重、正式、规范。(3)要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由于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称呼也会有千差万别。因此,必须了解并尊重当地的风俗,称呼也要做到入乡随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