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鉴:罗崇敏履职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9 17:11:19

点击下载

作者:伍立杨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政鉴:罗崇敏履职报告

政鉴:罗崇敏履职报告试读:

出版荐词

时代既然孕育了人物,展现了人物,就应该记录人物;因为他们不但放射着时代的光芒,彰显着时代的特征,还给人们留下了改变时代的记忆。

本书记录的是一个公民,一个党员,一个党的领导干部真实、丰富、生动而耐人寻味的履职过程。我们为他执著、务实、创新而感动;为他的明智、明快、明净而感慨;为他的唯真、唯勤、唯和、唯廉而感怀;为他的激情、理性、意志力而感佩!

他既是思想者,也是实践者;他既是探索者,也是创新者。其行,挑战尺度;其思,超于常道;其政,频现奇观!

正因为这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精神,驱使我们编辑出版此书。2009年12月1日于北京不经意中读到美国总统华盛顿说过的一句话:在世界史的任何时代中,我们都会发现,改革者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英雄——他们是火种,没有他们,民众的柴火就不会自行燃烧;他们是力量,没有他们,民族的脊梁就没有挺立的力度。看到这段文字,我不禁想起本书主人公罗崇敏先生论述改革者的一句话:改革者是民族的脊梁,改革者的不幸是国家的灾难,改革者的成功是民族的幸福。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无怪乎《南方周末》在一篇关于罗崇敏专访的导语里说:本期关于罗崇敏的报道,是关于一个改革书记的报道。其行,挑战尺度;其思,超于常道;其政,频现奇观。(《南方周末》——《奇官罗崇敏》, 2009年1月15日)对于“奇官”罗崇敏,其实我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有所了解,那时,他还在江川县政府的任上,但只知其名,不识其人。我们初次见面,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罗崇敏已经是玉溪市新平县县委书记。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与罗崇敏初次见面的情景:那天,当我与人民日报社一名正在做县委书记课题研究的同志到达新平县委时,罗崇敏还在乡下没有回来,等了两三袋烟的工夫,县委办的同志告诉我们,罗书记回来了。只见一辆破旧的北京212老式吉普车悄然而至,车上副驾驶位置下来一个人,一个身材精瘦,面庞黝黑,一只裤脚卷到膝盖,上面布满泥点的中年男子站在了我的面前,他就是罗崇敏。经我们反复要求,次日晚上,他抽出了一点时间在他的宿舍里接待了我们。环顾他的住所,但见一套约50平方米的旧房,里面还有“文革”时流行的木质洗脸架,上面放置一个搪瓷脸盆;一排一人多高的书架,特别抢眼,上面挤满了各类书籍,既有《辞海》、《英汉大辞典》、经史子集等工具书,也有《国富论》、《资本论》、《邓小平文选》、《鲁迅全集》、《黑格尔文集》等中外社科书籍,更多的是诸如《第三次浪潮》、《大趋势》、《曾国藩》等最新政经类书籍,其中不少书已被翻得卷了角,毛了边。除此之外,便是一张老式书桌、一把藤椅、两张板凳。对此,我感叹地说:“想不到您这个县委书记的住所竟是如此简陋。”罗崇敏坦然地说道:“广厦千万间,七尺能支身。对于我来讲,最快乐的事就是读书。住的地方只要支得下一张床、一张书桌就够了。”让我感动的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我们的住所。他是特地来告诉我们他要下乡去,没有时间再接受采访。他说:“现在正是烤烟移栽最佳节令,关系到老百姓一年的收成,没有事比这更重要的了。”话说得非常恳切,态度也非常谦和。我的同事感叹地说:“罗崇敏是我见过的最平易近人、最为敬业的县委书记。”在新平采访期间,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听说我是来采访罗崇敏书记的,便专门来到我的住所,用他朴实的语言介绍了他所了解的罗崇敏书记。临别时,他硬是委托我捎带一筐橙子给罗书记,说他家的橙子是罗书记帮助栽下的,现在成了家里的“摇钱树”了,每年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我当时就被这位老农的真情所感染了,同时也为罗崇敏书记感慨:罗崇敏如果听到老农这发自肺腑的叙述,他肯定会感到莫大的幸福。对于一名地方官员,最大的财富莫过于民众的感念了。从新平返回北京后,我们决意将罗崇敏作为中国当代基层领导干部的代表进行关注和研究。这是一个散发一种特殊吸引力的对象,他总有层出不穷的新意,节节拔高的成绩,创新再造的理念,执著坚韧的作风,出人意表的做法,正直清廉的人格,人性化改革的方略……在不依不饶地吸引着我们。接下来的15年里,我从没有中断过对罗崇敏的关注和追踪,我常常借助网络搜集关于罗崇敏的资料,研究罗崇敏不断推出的新作,这样积累了多年。除此之外,我还从不同的渠道了解他的事迹,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不同时期的同事交上了朋友,确保了尽可能多地获得关于他的信息,十几年来,我收集了近1000万字的关于罗崇敏的各类信息资料。我在5年前就有写点关于罗崇敏的纪实性文字的冲动,这种冲动来自于感动。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罗崇敏的人格魅力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的是尴尬,因为他的情怀与抱负就像一面明镜,让人性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写纪实性文字,首先要做到实事求是,而非艺术形式。长期的记者职业训练,要求我在大量的材料面前保持客观冷静。关于一个题材,我总是要求有许多信息来源,多方求证,反复推敲,不设赞弹,力求客观。我知道,此时我对罗崇敏的了解缺少的不是间接的信息资料,而是纪实文学必不可少的直接信息。于是,我将笔搁下来,先后5次深入罗崇敏学习、工作的地方,比如江川、玉溪、新平、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等,寻找罗崇敏的亲朋好友、同窗同事。总之,谁能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谁就可以成为我的采访对象。15年磨一剑,我不敢保证文字凝练诱人,但可以保证事件的真实可靠。谈到罗崇敏,最不该回避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改革”,他一直被人称为“改革书记”,关于他的改革理念和措施以及这背后的故事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大书。虽然他是一个不爱张扬的人,但他却强调要“高调做事”,在改革的征程中,他一直激情满怀,信念坚定,百折不挠;他雷厉风行,其办事效率之高被称为“罗崇敏速度”。在红河州,一位县委书记率真地对笔者感叹:“罗书记调走后不到半年,我的体重增长了5公斤,他在红河时总是撵着我们往前赶,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来,使你不敢懈怠。”与每个敢于挑战尺度的中国官员一样,罗崇敏饱受热议。他到上面开会,曾有领导半开玩笑:“你慢一点,不然不是我们领导你,是你领导我们了。”笔者曾问及罗崇敏改革的初衷是什么,改革的勇气和力量来自哪里,他坦言:“来自于一种信念与责任。”罗崇敏在谈到责任时,喜欢引用“担当身前事,何惧身后评”这一名言。他说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做一个有“担当”的官不是容易的事。有“担当”的人在出现任何问题时都不会害怕而勇于面对,在危难和慌乱中不会临阵逃脱而勇往直前,不会粉饰太平而直面矛盾,不会推卸责任而敢于承担责任。做有“担当”的人,一要富有爱心,二要富有诚心,三要富有雄心。要有琴心剑胆的风度,要有无私无畏的境界。罗崇敏具有一般地方官员所没有的全局性战略眼光,他在2006年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民族发展·红河论坛”提出的“制度兴国、产业富国、素质强国”的发展理念,得到了与会的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在罗崇敏看来,历史上的任何变革,归根结底是制度的变革。确立有利于各种发展要素充分凝聚和释放,有利于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制度、体制,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新中国的建立,从根本上讲是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制度;30年的改革开放,本质上是建立了一种新的体制。总之,是制度和体制使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之路。制度安排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安排。制度安排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过程,以幸福为目标。罗崇敏曾在不同场合对他的部下语重心长地说:为人,特别是为官,要勇于做有争议的大事,做有争议的“大人”,不能平庸,更不能尸位素餐,不能做八面玲珑的好好先生。改革创新,一直是罗崇敏“为官”的重心。“从1991年推行改革至今,什么辛酸苦辣我都尝过,既是曲折的,又是光明的。”笔者注意到,从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到市委副秘书长、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尽管职务一直在变,但不甘心平庸的罗崇敏从未停止过改革,而且每次改革都带有其鲜明的理念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版图上,偏居滇南边疆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少为人关注,但在罗崇敏任州委书记的5年间,这片无声之地出现了极富想象力的新名称:弥勒县有限责任医院;推行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乡镇长直选;尝试了理想主义式的迁徙自由与城乡户籍二元制的破除;在一个“牛马满街跑”的城市建造了80米宽、30公里长的壮丽无比的红河大道及大批欧式建筑;在封闭的“边城”进行了传媒体制的改革……罗崇敏到红河州上任的当天,就去了当地两个最贫困的县调研。调研回来后在一次会议上,对着全市的干部痛批,“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是解放前的土司、头人!”他一字一顿的讲话让许多在场干部头皮发麻。接下来的作风整顿,让当地官员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看到牛羊横行街道,罗崇敏立即叫来县委书记指挥赶牛;下乡调研发现村民卫生落后,他下令给每个农民发牙刷、香皂、毛巾;顶着“乱摊派”的骂名,他硬是向全州各部门分摊建村卫生所、村厕所的任务;他下令在《红河日报》头版开辟曝光栏,曝光卫生改革推行不力的官员名单。罗崇敏的铁腕和务实,让他赢得了尊严和威严,接下来推行改革自然顺理成章。2004年3月,长期关注基层直选的罗崇敏决定,把乡镇长直选作为他在红河改革的第一剑。直选后两个月,中组部派了3名官员到红河州调研,结果却没有明确表态。这场在落后边疆地区进行的全国最大规模的乡镇长直选的成功推行很快让罗崇敏轰动一时,但对于罗崇敏而言,此次改革只是小试牛刀,他的“野心”是“全盘地改、系统地改”。罗崇敏谈及他主导的一系列改革时,铿锵有力地告诉笔者:我们的改革一直坚持三个价值取向:市场取向,发展至上;民主取向,人心至上;和谐取向,稳定至上。我的所有的改革,无不是围绕市场化和民主化的基本思路展开,这一点从未改变过。我们所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公民迁徙改革、基层选举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供销社的体制改革,都坚持着这样的取向。细究这些改革,大多有其由头,如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都源于红河州被云南省列入试点城区之一。罗崇敏酝酿已久,一旦机会露面,便闪电出手。多年的改革经历让罗崇敏对改革有着特有的逻辑:“改革者要用心去实践,要有耐心和决心,同时,要有激情,更要有理性和意志力,这是改革者必须具备的素质。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推行改革,是很讲究艺术的。”罗崇敏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有机遇意识、挑战意识、效率意识,不管改革到什么程度,都要具备这三种意识。关于改革的速度和质量,他说,能够走快一点,何不走快一点呢,划得着慢下来吗?慢就会失去很多机遇,把远和快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把速度和质量对立起来也是错误的。一个理性的领导者应该在大和好、速度和质量、远和快之间,找到一个有机的结合点,这就反映了一个领导干部的成熟度、思维层次。罗崇敏认为,区域性的改革必须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本地实际相比,红河州的改革没有产生大的社会动荡,相反却促进了红河州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得这个地方富有活力和创造力,这个改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它的影响力不仅在现在,而且在未来;它的作用不仅是在红河州,而且是在全国。红河今天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富民强州的理念使然;是诚信务实、开放兼容、敢为人先、奔腾图强的“红河精神”使然。从发展上来说,罗崇敏概括为“四化联动,梯度推进,统筹发展,富民强州”,即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联动发展。他认为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云南红河地区,在整个不发达的边疆地区都可以推行。罗崇敏是研究边疆政治学的专家,他的博士论文还曾获得过国家级的奖励。他就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来进行实践活动,红河模式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集大家的智慧总结和创造出来的。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最能说明问题。笔者手中的一组数字表明红河州在红河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不仅经济在快速平稳发展,而且呈现出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2007年和2001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8%,达430亿元;工业总产值增长130.1%,达598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92.1%,达112.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6.4%,达3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0%,达261.54亿元;进出口总值增长1017.2%,达12.14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8%,达86.2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8.1%,达193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4.9%,达2528元。除各项经济综合指标大幅提升外,各项社会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教育1650工程、1150工程、1000所乡村卫生所、10000个村级公厕,60岁以上的老人“五免费”,一项项利民的举措彰显着“以人为本”的民生工程和政策的实施,使民众能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为红河州的文明、和谐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人心是杆秤,只要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福祉,民众是不会吝啬自己的情感的。2006年底,云锡公司一名叫姒振理的78岁老人在听说罗崇敏书记力排众议实施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进公厕、乘公交车、进公共体育设施、进图书馆、进公园后,非常激动,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做了一幅“雄鹰展翅”国画送给罗崇敏书记,当罗崇敏接过姒老的画卷时,他的眼睛湿润了:“我们只是干了政府应该干的事,面对我们这么纯朴的民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呢?”罗崇敏从事过很多种工作,我曾困惑地向他求解,为何他能在各种角色之间转换自如,罗崇敏解释得颇为精辟:“我认为,一个人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都是一个偶然的选择,但这个岗位所要推进的事业则是一种必然,你怎样把偶然的选择和必然的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赋予这些角色以不同的含义。我经常用《论语》上一句话‘临事而惧’,来勉励自己和同事,人应该居安思危,这就需要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人生短暂,我们想做的事情很多,能做的事情很少,能做成的事情就更少。所以,就更应该珍惜时间来读书和学习。”他的同事评价:罗崇敏干啥像啥,每件工作他都能欣然接受,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干得像模像样,从来没有什么抵触情绪。我曾非常认真仔细地查阅过罗崇敏的履历:他只读了一年初中,便离开学校当知青,再到云南省江川县氮肥厂当工人。他告诉记者:“氮肥厂里所有的技术我都掌握了:车工、钳工、铣工,修理压缩机、汽车、半导体收音机,制作炼油炉、电炉……”罗崇敏扳完了十个指头饶有兴致地说。在厂里,罗崇敏还带着三个徒弟,个个师傅前、师傅后地喊着他。听到别人称自己为师傅,他特有成就感。后来,他到了江川县一中,分配的工作是上下课打铃,当炊事员。他写得一手好字,偶尔,学校的考试卷子要他来刻写蜡版。但是师生们都喊他“罗师傅”,让他心里凉了半截。“老师”与“师傅”之间,差距太大。从那时起,他萌发了读书的强烈愿望。罗崇敏说,那年他30岁,已是两个小孩的父亲。从那以后,他发奋读书,一口气读到了博士学位;与此同时,他的职位也实现了从知青到州委书记的嬗变。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在了解罗崇敏的履历后不无赞叹地说:“仅你的成长经历,就可以作为一部励志教科书。”罗崇敏是一个精细的人,他曾在全州干部大会上扳着手指算了一笔时间账:如果把人生看作只有75年的光阴,那么前25年基本上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而25岁到50岁是自己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关键,也是最辉煌的时期,50岁到75岁大凡是在寻找一个人生的平衡点,逐步又回到原点。罗崇敏说,“人生算来算去我觉得只有25年的黄金时间,这25年按照三分法来分,那么睡觉除去8年时间,吃饭、娱乐、学习占用了8年,我们用8年的劳动换来67年的享受,我认为这是宇宙和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是社会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呢?所以我积极提倡‘四唯三明治’的为官作风。”在整个为政吏治过程中,罗崇敏一直强调和坚持“四唯”和“三明治”。所谓“四唯”,第一是唯真,就是追求真理,追求真实,求取真知做真人做真事,把能做的事尽量做好,至于这件事情今后怎么评价这是后人的事情。第二是唯勤,他和他的同事一样努力学习勤奋学习,勤政吏治,勤政为民。第三是唯和,就是和大家、和同事、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和衷共济、和谐共振,共谋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第四唯廉,就是要廉洁行政,廉洁从政,不为不廉洁的行为所困惑。所谓“三明治”,包括明智、明快、明净。明智就是要使机关履职人员明白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履行职能的神圣性,全面加强职能建设,全面履行职责任务。明快就是必须在阳光下运行权力,在监督中行使权力,快节奏推进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明净,就是清正廉明,勤政为民。正因为如此, 罗崇敏总是严于自律,每次开民主生活会都在检讨自己,是否过严、过急、过快了。但他不媚俗,不会因此改变自己刚正不阿的形象。罗崇敏所提倡的理性履职,并非是对热情、激情的否定。创造性履职是理性和热情、激情融合的产物。提倡的理性履职应该是一种履职精神和履职境界的升华。对此,他有一个颇具诗意的比喻:“我们既要做振翅报晓的‘雄鸡’,更要做飞翔黄昏的‘猫头鹰’。”谈及此,红河州不少干部至今仍津津乐道于罗崇敏的讲话风格,他们说:“听罗书记讲话保准不会打瞌睡,他每次讲话都有不少新观点,能使人长知识、开眼界。”罗崇敏说,我喜欢抓大又抓小,但不抓不大不小。人在不同岗位上要善于从小事做起,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伟大的事情都是平凡的人做出来的。做任何事情你只要追求极致,只要用爱心、用信心、用专一之心去做,一般都会有高人一筹的结果。扫厕所比别人扫得干净,在同行里你就比别人行,你就是人才。罗崇敏在江川县政府任办公室副主任时,就坚持每天早到半小时义务打扫公共厕所,保持了厕所的清洁卫生。当他不在办公室工作后,该公共厕所就不那么干净了,一位姓赵的门卫说:“罗副主任任副县长了,我们的厕所就脏了。”他听了以后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因为他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追求极致目标,哪怕是目标实现不了,但我已经作了努力,也就问心无愧,安然自得了。如果不努力,而达不到极致目标,会终身遗憾。为了适应不同的岗位就必须学习,学习从阅读开始。罗崇敏对学习、工作、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在我身上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不认为捧着书本才叫学习,把书摆在桌子上才叫读书,生活也是学习,生活也是一种休闲工作的常态。”他随时随地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甚至在卫生间,都放着书和笔,一旦有好的思想和观点就记录下来。罗崇敏在不同岗位上履职期间,注重“三位一体”的形象塑造。即:学士形象,勤奋学习;谋士形象,审势谋路;干事形象,笃功务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培育创造性思维,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在探索与实践中求得正确思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方面工作;在用人中任人唯贤,因材负任,不拘一格举人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促进发展中重实际、做实事、出政绩。他走路的节奏很快,我注意到,在他下基层调研的很多张照片中,他多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最前面。在罗崇敏看来,已经“奔六”的他,改革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必须把握“速度”。特别是颇有些大器晚成的他更是要急于将自己的满腔抱负付诸实施,他从不避讳向改革要“政绩”。他的政绩观的基本内涵就是为民、发展、求实——为民,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求实,就是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实践,尊重科学,尊重群众,讲实话、务实事、求实效。追求政绩的罗崇敏,蔑视政治作秀,反对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瞎“折腾”。他说,要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正是这样,他主政过的地方,在他离任时呈现在民众面前的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景象。他认为:改革只是一个手段。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确保各方面的和谐共振、科学发展,这是他和他的同事追求的目标。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名作者,在其作品尚未付梓前,就像临嫁的新娘担心新妆是否得体一样,心中难免忐忑。怀着这一心情,我将《州委书记罗崇敏》书稿寄给了新华出版社。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就接到了出版社总编辑的电话。听得出来,老总的声音有些激动。他说:“立杨,你的书稿太好了,太有价值了,如果您愿意,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出版。”听他的口气,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但我还是拿不定主意。我知道,书稿能得到出版社的认可,并不是我妙笔生花之故,很大程度上是主人公的事迹本身的可看性及参考价值。出版与否,按照惯例,我应该征求主人公的意见。而这恰恰是一个难题,因为,如果征求罗崇敏先生的出版意见,很可能会吃闭门羹。总编辑觉察到我在迟疑,便对我来了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分析。他说,你书中主人公罗崇敏,可以说是名声遐迩。

写在前面的话

人与人的相识,是一种缘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履行一个记者的职责前往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采访,一个偶然的机会与罗崇敏相识,当时,他从吉普车上下来,衣裤上布满泥点。第二天,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他写的诗歌《忠诚》:燃烧的激情,智慧的理性,坚卓的意志,眺望着大爱的无垠;明智的心路,明快的里程,明净的选择,洗练着忠诚的无怨;深刻的足迹,清晰的手印,远行的背影,执意着无限的追寻;……因此,笔者产生关注他,了解他,读懂他的强烈愿望。此后十几年,笔者一直持续追踪他,研究他。他是一个独特的人。十三四岁时,历时4个半月徒步从云南走到北京,参与那新奇的串联。16岁时下乡插队到家乡所在县的一个偏僻穷困山区,一待就是三年半,是这批知青中最后一个离开农村的。虽然30岁才完整读完初中课程,却靠长期的专注自学,一路攻下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他酷爱读书思考,政务之余,创作出版了十几部专著,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小说等。此外,还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60多篇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论文。他兴趣广泛,医学、音乐、绘画、书法、金石等,都有所涉猎,甚至精于此道。他36岁任副科长,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一直做到州委书记、教育厅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政声绝佳。到新平县任职半年跑遍所有村委会,两年下乡行程25万公里;到红河州任职后,不到半年跑遍全州153个乡镇,两年半下乡行程就近30万公里。在红河州,他提出产业富州、机制兴州、素质强州的发展理念。红河州任职5年后,与5年前相比,全州生产总值增长近100%,工业产值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0%,进出口总值增长101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7%,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10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5%。他坚信改革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改革者是民族的脊梁。力推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干部任用制度改革,在全州13个县(市)实行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党内直推直选;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推行乡镇长直选,引发国内外很多媒体的热议。红河州教育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民迁徙自由的户籍制度改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大整合的传媒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机关党委班子党内直选等,均走在全国的前列,他被新华网、人民网称为“地方改革书记”。他提出并组织实施的民生工程:100所乡村幼儿园建设,18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建设,1000个村卫生所建设,10000个农村厕所建设,在3年内均得以全面实施。他坚持,“对学问,人不疑我疑;对人,人疑我不疑;对事,先疑后不疑。”做人始终低调谦和,做事高调坚卓,说话柔韧坚定。在老百姓面前,他脸上总带着由衷的关爱,和风细雨,老百姓自然感其诚,念其德。在同事面前,他规过私室,扬善公堂,宽厚严谨。他讲尊严,讲才能,讲品格,不尚权势,不做庸官。“人往高处走是境界,水往低处流是胸怀。”他始终注意培养唯真、唯勤、唯和、唯廉的四唯一体的领导团体。他的同事称他是“学习的楷模,工作的狂人,履职的益友”。他曾在一所大学担任党委书记不到一年的时间,赴任时教师们疑惑观望,调离时教师和学生流泪挽留。他每到一个岗位履职,人们很快会发出感叹:“罗崇敏来迟了!”追寻他的履职足迹,聆听百姓和他的同仁讲述的故事,他的仁爱情怀、忠诚品质令笔者感动不已。

第一章 缘起时艰励志

磨难的少年时代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他的耳边时常回荡故乡的风,血管里始终流淌故乡的水。故土,毓秀山川的滋养,往往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点和登高的助跑台。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是罗崇敏的故乡。

江川位于云南中部偏东,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属古滇国地。全境是一片山环水绕、川谷交错的区域,自然景观绮丽独特,人文景观源远流长,地灵人杰,养育了许多优秀儿女。星云湖坐落其中,抚仙湖嵌于东北边界,被称为“滇中碧玉”、“高原水乡”。以牛虎铜案为代表的李家山青铜文化,是古滇文化中的瑰宝。民国以来,江川出现的杰出人物有“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巴拿马世界书法大赛第二名获得者杨嘉善,“滇军完人”、抗日烈士、陆军上将唐淮源;有陆军上将、滇军代总司令、代理云南省长金汉鼎;有护国运动中屡建奇功,被孙中山誉为“邦家之光”的中将鲁子材;有擅长国画,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和《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的书画家普文治。

江川老县城结构完整,小巧玲珑,有“江城如画”的美称。自明朝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至1950年,是江川县城所在地,历经316年。1950年县城迁到大街镇,原县城就成了江城镇所在地。

老县城的民房沿着各条街的两边分布,均为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从城里进出的古路桥,主要是四条四座,既见边疆独特的繁华,也有其独特的韵味。

50多年前,罗崇敏出生在这里。他所在的村子背靠李家山,前临星云湖。从小学到公社一二公里路程,翻过一道缓缓的山梁,可以看到远处山外之山,一层青似一层,视线最远处,一律黝黑无尽了。

这里的山山水水,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他的幼年和少年时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正值国家的困难时期,历史的脚步在那个时候停滞不前,人为的扰攘接连不断。生活是想象不到的艰苦,粮食短缺,生活拮据,一般人家,往往都是半糠半粮,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罗崇敏的胃溃疡至今很严重,就是那时吃糠吃坏的。

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在江城镇的侯家沟村小学就学。当地的老人还记得,有一个瘦小的学生,或者赤脚,或者穿草鞋从这里走过去上学,秋霜冬雪亦然。每天打赤脚走几公里赶到小学读书,对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其艰难可以想象。然而,他从不误课。他活泼、机灵、好学,在班上小朋友中威信高,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喜欢表演一些小节目,同学们常常向他请教问题,因为他是他们中的小小学问家。

每天放学后,罗崇敏都要背着篮子打猪草。晚上,还要在菜油灯下学到10点以后。放下猪草就捧起书本,是他小时候的基本生活状态。尽管如此,他的学习成绩也从没有落下,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笔者有机会亲耳聆听村里老一辈关于罗崇敏的叙说——

罗崇敏小时候在侯家沟读小学,然后到江川一中读初中。当时,小学升初中,整个公社只有26个名额,罗崇敏就是其中的一个。这是1965年。他天资聪颖,经常受学校表扬。三兄妹中他排行老二,每逢星期天,都要到田间干活,挣工分补贴家用;或者上山砍柴,捞松针叶。

艰难环境的磨炼,灵秀山水的滋养,对罗崇敏来说是一笔财富。长大后,他到过许多地方,领略了张家界之幽深,雁荡山之秀美,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桂林的奇山秀水,他由衷地赞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但他还是觉得家乡的山水最美。美丽的江城镇牛虎铜案——李家山青铜文化的代表。

蹉跎的知青岁月

天不从人愿,因“文革”的影响,罗崇敏不能继续学业,初中还没有毕业就作为知青插队下乡,被安排到江川县雄关公社麻栗湾大队,他和农民一起做农活,同时兼当赤脚医生。

在这偏僻的乡村,劳累了一整天的村民天一黑就进入梦乡,但常常有一盏微弱的灯光,从一更到二更,到三更鸡叫,一直亮着。这是罗崇敏在灯下坚持苦读。一些朦胧的道理或者若隐若现的抱负,就是在这艰难的阅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他是幸运的,因机缘,自学上得到了老师和前辈的帮助和指点,如《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道德经》、《论语》、《鲁迅选集》等等,就是在那时仔细读完的。

岁月在流失,知识在积累。少年立下的雄心壮志,不断激励着他。

偶尔得了空闲,他在山头上闲坐,看着背山面湖的景物,亦雄亦秀,浩荡的天风,开拓心怀,远望山峰,对峙竞秀,一种对山水乡土的深厚感情,诱发了他敬恭乡梓、憩影林泉的愿望。虽然这种愿望与他的年龄不太相称,可是,在当时极不正常的政治生活环境中,几乎所有的有为青年,都处于前途渺茫的人生路途之中,苦闷占据了心情的全部或大部。灵秀的江川山水。

在麻栗湾大队这个点,驻扎有几十个知青。知青们常常将蚕豆做成粑粑来吃,在当时那就算是很不错的伙食了。如果收了麦子,那就做成馒头。知青自己做饭,有时候也到农家吃。他们一开始不会做饭,农民教给他们做饭的方法,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也做饭请农民来吃。知青基本上靠工分养活自己,但粮食也不够吃,有的知青到食堂偷东西吃,他从来不跟着,别人叫他干他也决不干。

生活的磨炼,让他深深懂得奋发自强,人穷志不穷的道理。

知青们大部分的时间在大队上劳动,很少回家。为改善生活,顺便培养生活技能,罗崇敏买回一头猪来养,为此,他每天很早起来打猪草,整天奔波忙碌。

除了做各种农活外,罗崇敏还对中医学、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理论上的高深知识一时半会没办法获得,他就从植物医药入手,从采药入手。期间,他两次被推荐上大学,但均因出身问题被卡住。于是,他下决心学医,希望能为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尽点力。

后来,他被调到合作医疗站,又开始钻研《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金匮要略》等医书,可以识别500多种草药。

在那种生活目标不明、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他想的就是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炼一颗红心,谋生的同时也有益于民众。

罗崇敏是第一批来的知青,却是最后一批离开的。他的知青生涯结束在一张表格上,他要去当工人了。

说起来,这当中很多的辛酸无法用语言确切形容,但在精神至上者那里,它也可以化为坚毅的修养、人格和胸襟的储备。

回顾那段生涯,罗崇敏陷入深思,他认为当知青,干农活这三年多,才是真正的体验农村,了解农民。不管做什么,记分员、农业技术工、代课教师、赤脚医生、文艺宣传员,他都能得到贫下中农的爱护。

如果说,罗崇敏少年时期的生活,只是一种无意识的随意的感受,那么,这种艰难困苦的知青生活,则是他对农民生活、农村工作有意识的深切体验,也为他日后在从政路上,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农村、农民奠定了基础。

勤奋的工厂生活

1972年夏天,罗崇敏到江川县氮肥厂当工人,这一待就是近9年。按说,脱离了农村到县城当工人,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就可以开始为小家庭谋划了。但此时的罗崇敏仍一贫如洗,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堆书。读书,已成为他消解长夜、思考人生的生活方式。除了读书,他还积极参与厂里各项活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到农村慰问演出,工厂联欢会,他总是策划人员,有时候也参加主演。他还经常写毛笔字练书法、画美术作品,热心为工厂办墙报。可以说,他以后从政生涯中很多良好习惯和知识底蕴,就是这样养成的。

在氮肥厂,他当过操作工、包机工、厂办秘书……

他时刻不放松自学。做包机工时,经常为厂里调试和修理机器。有一次把指头折断,由于当时医疗水平低下,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直到现在还有后遗症。当操作工时,到玉溪氮肥厂进修学习。此外,他还全面学习了整个氮肥生产的原理、工艺、设备、流程、事故处理,甚至还学习了机械制图、锻造、电焊等。

当机器出现故障时,不管他有多忙碌,只要有人叫他,他都会马上赶到现场维修。

罗崇敏在化肥厂工作的近9年的时间里,他投入了很多精力,不仅跟师傅学习,也没有放松自己的钻研,很快成为机修方面的专家。

氮肥厂上班实行三班倒,24小时轮流转。只有星期日偶尔可以回家帮做一些农活,尽管如此,罗崇敏还要抽出时间跟他岳父学习书画艺术。风景如画的江川。

由于他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又有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在氮肥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他在三百多名职工里是冒尖的,所以他带上了几个学徒。

但是,已经担当起养家糊口责任的他仍旧有一个一直困扰着他的梦,那就是继续上学读书。

无论在氮肥厂做车间操作工、机器修理工、车间工段长,还是在车间担任团支部书记、厂部宣传员等,他都坚持读书。白天再累、再忙,晚上回屋,他都秉烛夜读。学理论、学科学、学技能,如饥似渴,雷打不动;遇上报上载有好文,他总不忘裁剪,并且小心保存,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几眼,乐在其中。

可是当时的情形,他已无法继续升学。

那时,青年的世界观急剧变动,所幸传统的和西方的思想,已经像密林间的光斑一样,点滴稀疏而又不可阻挡地播撒在他的心田。他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隐约觉得人应该有恢弘的抱负、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精神,应该关心民众的疾苦和国家的命运。“文革”后期,政治生活是扭曲的,而一般人也对政治生活很冷淡。于是,他和一些同龄人一样,希望做一名教师。他想,也许在教育上的贡献,要比做其他工作大一些,也适合自己。

他后来果然去当了教师,以其知识、能力、毅力、胸襟,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靠着这种苦苦追寻和不折不挠的拼劲,后来甚至读到博士。他的文字功底、专业知识、处事能力、思维方式,多源自一个最好的老师——自学。

故乡的山水,赋予了他博大的心胸;

艰难的童年,磨炼了他刚毅的性格;

刻苦的学习,开发了他聪明的头脑;

曲折的人生,激发了他自强的志气;

基层的锻炼,铸就了他爱民的情结。

精进的中学教工

不畏艰难,坚定不移,目标明确,敢于挑战……这些词语,是罗崇敏自强不息的人生的真实写照。

20世纪70年代末,罗崇敏已经成家,并且有了两个孩子。但是,家庭的重负并没有中断他的梦想和目标,他仍然沉浸在书的海洋里。罗崇敏除了有个知识分子的父亲外,还有一个是知名画家的岳父。他的岳父早年是潘天寿等老先生的学生,美术造诣很深。成家后,他经常和岳父一起交谈,向他学习,罗崇敏的艺术素养与岳父的悉心指导分不开。从这方面来说,罗崇敏是有福的,父辈的文化艺术修养,不断熏陶和激励他,使求知欲旺盛的他如鱼得水,不断吸收和消化。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有更多机会接触知识,并用自己的知识去教书养人。

不久,江川县氮肥厂因老化而倒闭,他面临新的人生选择:根据上级安排,到医院或者学校工作,他选择去学校。

1981年的晚春4月,他以工人身份调到江川一中。

刚到江川一中工作,他主要负责刻蜡版,那个时候没有复印机,几乎所有的试卷都靠他手工刻印出来,有时间还得帮助炊事员做饭。他一有空,就看书、练习书法,并且主动向当地的文化界老前辈、老教师请教学习,尤其在文史哲方面。在学校里,他深深地感到知识的重要性。学校的学习氛围,更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他不是机械地刻蜡版,而是一边刻字一边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请教老师。

但是长期做刻蜡版、订试卷、发书、敲钟等杂活,与他教书育人的梦想相去甚远。怎么办?

他没有牢骚满腹,更没有消极应付,而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地完成本职工作。有时候,星期六、星期日,他还顶工代班煮饭。罗崇敏的工作繁杂,有的老师认为他太实在、太辛苦,不忍心叫他刻试卷,就自己操刀上阵。因为曾在乡下当过赤脚医生,老师们有什么小病,他还能及时开点药方。再加上他的知识面广、修养好,和学校的老师相处非常融洽,也有水平和教师们谈古论今,虽然只是工人,教职工们都尊敬他,将他当教师看待。

每个星期三,罗崇敏和几个青年教师都到江川煤矿洗澡,这就是他们当时的“幸福生活”。洗澡要排队,要等矿工们洗完了,他们才能洗。那时候一只鸭子2.8元,在当时算是很贵的食品,往往要凑份子购买。大概要个把月,他们几个教师凑钱买一只,就算打打牙祭了。

应该说,他当时的心态很平静,如果没有一副好心态,那样的生活就会苦不堪言。“眼快、手快、脚快”,领导、同事对他不吝褒扬。那时的艰苦生活,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1982年,已近30岁的罗崇敏开始系统学习初中、高中课程,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考入云南大学成人自修行政管理专业。

当时,江川一中有位刚分配来的专科大学生张老师,罗崇敏经常与他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感染。那是1981年7月,张老师19岁,罗崇敏已近30岁。因没上大学,所以对分来的大学生相当羡慕,他认为知识越多越能帮助人,所以建议张老师继续读本科。1985年,全国第一次成人高考,张老师报名了,最后顺利考上了大学。当时在一中任校长的施老师后来谈到,那时候,罗崇敏非常渴望当老师,总是一心找机会要求读书、进修。最后,体察他读书的心情和激情,校领导终于同意他试教,让他代上政治课。老师们听了他的试讲以后觉得还不错,认为可以胜任。校领导发现他这个人好动脑子,好想办法,交代给他的事情不需要讲得太详细,他就能很好地超常地完成。这位老校长说,从来没有人说过他罗崇敏在江川一中做缮写文印工作(1983年)。半句不好的话,这很不容易。

在一中的时候,罗崇敏也做过招生工作,招多少学生,从高分到低分,在录取线内,他总是整理得井井有条。他做这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从未出现过任何纰漏。由于他的表现突出,学校决定将他“以工代干”,为他赢得后来去党校深造的机会打下了基础。

在江川一中代课期间,是他补习高中课程的时间,同时,也是他集中精力学习开发自我的重要阶段。时间对他来说显得尤其宝贵,他很少回家,全力学习,家庭的重负和孩子的培养教育,只好全由妻子承担。罗崇敏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水平,在那个时候突飞猛进,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通过自学,实际上已经超越了高中毕业水平。

凭借出色的工作,他先后被推选为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全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罗崇敏这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赢得了学校各方面的认可和关注。正在此时,县里让学校推荐一人参加省委党校和地委党校招生入学考试,学校综合考核他的能力和素质,推荐了他,他不负众望顺利地考上了地委党校。同时,根据他的一贯表现,学校党组织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带着蓬勃的朝气,坚定的理想,罗崇敏从此扬起了青春的风帆。

这个时期,勤奋好学的罗崇敏,意气风发,参加了几所大学的自学学习:云南大学党政专业,中国人文函授大学,书画函授大学……

当然,这就更没有时间顾家了,只有靠写信报告家里作为交流。

爱智的党校学员

1985年9月,罗崇敏进入玉溪地委党校学习,他的人生道路实现了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步跨越。

罗崇敏读的是党校理论大专班,这个班是培养党校干部、教员。舒崇福老师以教务主任的身份来当这个大专班班主任,兼授政治经济学课程。罗崇敏一进校,就表现出勤奋刻苦、善于思考、深入实际的品格。他很快与同班同学熟悉起来,大家信任他,推举他为副班长兼学习委员。

学习,他自然抓得紧,但是,为大家做事情,他乐此不疲。班上有一个学员,因客观原因未能参加毕业考试,按常规很难取得毕业证。罗崇敏知道后,主动和老师班干商量,向学校说明情况,积极争取给他学历,最后学校同意了。期间,有一个女同学谈恋爱,有一天晚上没有回学校,这当然是违反学校规定的,当时大家着急得很。没有其他办法罗崇敏带头,大家分头行动,最终将她找回,他殷切地劝告她好好学习,处理好生活和学习的事情。她听进去了,再未发生这种令人担心的事情。有时班级举办文艺晚会,他还表演舞蹈,也很像模像样。罗崇敏在玉溪地委党校做毕业论文答辩(1987年7月)。

文化课的学习,以马列主义理论为主课,辅以文化课程。还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领导科学、现代汉语等课程,罗崇敏什么都想学,对理论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饥似渴博览群书。

因“文革”耽误了青春学业,再次获得学习机会时罗崇敏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实际上,每天课时已经相当紧张,上午四节,下午两节,但罗崇敏还不断给自己加码,令他的同学深为钦佩。他从不缺课,简直没有吃饭排队的时间,总是最后一个到,这时大家都吃完走了。这样可以节约到二十几分钟的时间,炊事员见他来了,就知道可以收摊子了。这在党校,一度被传为佳话。

快交毕业论文时,他把毕业论文草稿交给舒老师审查,舒老师问他,文学色彩是否浓厚了一些?这只是一个意见,一个商量的口吻,但罗崇敏执意要重新撰述毕业论文。只有两天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不知道这两天他是如何奋战攻坚,昼夜苦干,总之,两天后,他拿出了重新撰写的论文,则以逻辑性强、议论缜密而见长,很快,这篇优秀的作品在校刊上发表了。

在校期间,他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而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本是不错的,在校期间又进一步提高。毕业前夕,学校举办演讲比赛,要求脱稿演讲,他上台侃侃而谈,声情并茂,加上内容丰富,结果获得第一名。

毕业前夕,党校选择留校人员,看中了他。按理说,这是求之不得的。但他另有打算,他想到更广阔的基层、更广大的空间锤炼自己。其实,就算他答应留校,县里也是不同意的,于是他婉谢了这个安排。

他在党校期间,进步是双倍的。走出校园后,他对工作环境很快适应,而且他的大量作品总能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这次党校读书经历,使罗崇敏的知识和眼光来了一次巨大飞跃。可以说,对于罗崇敏今后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党校读书是一个助跳板。

后来,他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秘书函授专业学习,参加中国人文大学文学专业和中国书画大学学习等,这些不断的学习和深造,使他的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锤炼和提升。

1988年党校毕业后,罗崇敏被选调到江川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生道路自此开启新的华章。

第二章 开启为政之门

罗式工作作风

机遇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话在罗崇敏身上再一次得到验证。

罗崇敏在党校毕业前夕,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正在选拔秘书,他们发现罗崇敏的档案里有多个学业证书,根据学校对他的鉴定和他的实际表现,遂拍板要他。

当时,罗崇敏正参加县工作组下乡,就住在下乡的江川县安华乡乡镇上。一天早上,他正准备到农民家去了解情况,突然接到电话,那边说:是罗老师啊,我们是县政府办的,现在要来接你,汽车马上来。

啊?他感到纳闷。来接我,干什么?

大约一袋烟的工夫,来了一辆白色的小面包车,走下两位女同志。她们帮罗崇敏打背包,搬运行李。罗崇敏当时既受宠若惊,又疑惑不解。

来人笑了,告诉他,组织上要调他到县政府办公室工作。

就这样,朴实的罗崇敏,完成了一个从中学校工、党校学员到国家干部的身份转换。

次日,他早早起来,问着路找到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不认识他,好奇地问他这么早来找谁?

自此以后他总是每天7点半就到县政府办,冲开水,搞卫生,连厕所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们对他的印象甚好。

8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不久,又升任为主任。一年半后,被选为副县长。罗崇敏当选为江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0年2月25日)。

这些看似平坦实则艰辛的为政之路,从一件小事就可以印证。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的晚上,县政府的门卫以为大家都下班回家过年了,把门关好准备睡觉。突然一个农民敲门,说要上访。门卫说都过年了,明年再来吧。正在说话间,一个声音传出来:让他进来吧。

时近午夜,罗崇敏也准备回去了,却刚好看到这一幕。

他把农民请进去,认真倾听了他的诉说,然后安慰他,并答应一定要解决他的问题。最后,他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回家过年的钱,放到农民的手上,恳切地说:“您放心,回去好好过年,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您的问题。共产党的政府就要为百姓服务。”这位农民没想到受到这样的礼遇,一时间百感交集,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当他最后离开县政府时,已是半夜。

重视服务精神、履职精神,对老百姓关心爱护,这是罗崇敏取信于民、为人称道的地方。

这样的干部,谁不拥护?

刚一踏入政界,罗崇敏就显露出非同一般的能力和禀赋。

江川县文化局已退休的老局长张先生回忆说:我是1987年认识罗崇敏的,后来他任县政府办副主任,我是县政府办的秘书,记得晚上罗崇敏很少回家,多数呆在办公室。他的政治敏锐性特强,胸怀全局,关心时势,晚上常和值班的秘书谈论国家每一阶段的举措,讨论时事政治,不是人云亦云,总有他独特的见解。他在开会介绍国家大事时,总能和当地的情况联系起来,琢磨出新的东西。每次会议为了稳妥起见,他常叫来另一副主任,共同探讨政策和精神,以便结合实际操作。至于他常常通宵学习和工作,至今县政府的老同志还记得,说这叫做“罗式工作作风”。跟着他干事,节奏总是相当快。如果碰到一个上午有两三个会,他就叫我先主持一个,他赶过来先在下面听,然后进行总结,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空话套话。他常常对我说,这事我安排了,你一定负责落实,既抓安排又抓落实。

罗崇敏认为,一个干部到任何地方工作,都应营造一个好环境。他善于迅速协调上下级关系,解决办公室各种矛盾。他当办公室主任,对做好秘书工作很有心得。他主张不一定事事按部就班,要当好参谋,要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把思考成果融入到上上下下的需求之中。他善于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不摆官架子。

强将手下无弱兵,那段时间,办公室的人员都说,跟他学到很多东西。

同等层次的干部,他超越别人之处,在于思维方面。在同一时空,处理同样的事情上,差异就出现了。决策时,他强调抓机遇,他认为,地区、国家、国际都要抓机遇,机遇一通,其他也通;机遇一失,损失难以挽回。大概这就是他能为官一方、政绩非凡的原因吧。

一年的时间,他有200多个晚上,都在办公室。那时,经他提议而成为例会的,有一个叫每周一次的信息分析会。每周开这个会,秘书们都很紧张。因为所有情况他都要了解,有时候他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点小细节也不放过。所以,如果没有全面地具体地掌握情况,在他的一再追问下,就很容易露出马脚。在他这种扎实的工作作风的影响和带动下,县政府办公室一班人脚踏实地、严肃认真,形成了良好的公务员品格。“农业实用二十四节气表”,这个名字初听起来,很像专业的气象工作表,其实,它是罗崇敏自创的工作手册,用来提醒各位干部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关注,因为江川这一带的冰雹灾害多,他的这个节气表就做了充分提醒。这个表上,还有公历的参照系,春耕秋收、农业规律,尽在其中,相当巧妙而实用。这样专业而实用的图表,别说外行,就算行内人,做出来也不容易,但是,罗崇敏做到了。而且,相对一般的专业用表,他的节气表更渗透了从政者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大家都知道,基层的文件是很多的,往往一天当中,从中央到地方的文件会有十几份,一般都看不过来。很多领导都需要秘书来过滤,可他有这个本事,不但看而且能做出结论,并打上重点记号,交付给各个科室的人员。

张局长回忆说,罗崇敏调到新平当一把手后,他从江川到新平去探望罗崇敏,当地的县委办主任就向他扎扎实实地取了一回经。罗崇敏还在江川当副县长时,老张就感到他和历届领导的不同之处。当时,他分管和联系的有20多个部门,可是他掌握的情况非常全面。他的管理方式最推崇“人”这一概念,一言以蔽之,人性化管理。

因为他关注人,以人为本,所以环卫工人这样的弱势群体,就注定会纳入他的关护之中。

这一年春节,向来沉寂的环卫工人,意外地被通知,罗崇敏要来和他们开座谈会。工人们都很惊讶。到开会时间,罗副县长果然准时出现在他们面前,亲切,平易近人,没有架子。

罗崇敏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询问他们家里的困难,检讨以往工作中对环卫工人的疏忽,保证以后对他们关心帮助……他拉着他们的手,言词恳切,关爱之心溢于言表。

他说,环卫工人是默默无闻工作的群体,他们用劳动打扮了城市,换来整洁的环境。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当领导的,要时刻体察他们的需要和困难,多关心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政府的关心。

环卫工人们感动了,多少年来辛辛苦苦,他们习惯了被忽视,习惯了草根阶层的艰辛,习惯了躲在社会各种光环背后……没想到,今天幸福突然降临,他们不但被推到媒体的前面,而且政府还给了他们这么多实际的帮助,解决了许多现实的问题。罗崇敏任江川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时和同事在一起。

那天的座谈会,是气氛最热烈、最感人的会。很多老环卫工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流下了开心的泪。

此后,每逢节假日,他都要亲自召开这样的茶话会,并给工人们分发日常用品,把组织的温暖真切地送到他们手上。

这些环卫工人,有的现在已经很老了,然而,他们总记得罗县长给他们的关怀。一说起这些,他们的话就滔滔不绝。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说起罗崇敏的人性化管理作风,江川教育卫生界的退休老人,更有说不尽的话。哪个身体不舒服,得了什么疾病,有时,他竟比人家亲属知道得还清楚。每年高考之前的紧张时刻,他总会出现在老师们面前,给大家鼓劲和慰问。他对教育局长说,“要善于赢得教师们的心,使教师们安心教学才能出成果”,“对教师要尊重,绝对不准骂,不准训斥”。

上世纪90年代初,江川县大规模推进普及六年和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进行大规模扫盲工作,就是罗崇敏提议并实施的。由此,江川成为全国首批基本无文盲县,也是云南省顺利完成扫盲的第一家。当年的教育局长回顾江川教育发展历史时,不无感慨地说:“较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殊荣,罗崇敏功不可没。”

慎用公权

一个领导干部在行使公权时,如果做不到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就很难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去,更不要说有好的群众口碑。罗崇敏从不搞非组织的活动,所以站得住,站得稳,对他所管辖的部门,他更多的是出主意,带好队伍,不管是上级下级,他总本着和谐、理解、支持的原则,所以,江川的文教卫生城建等部门在他主管的那几年,均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比如,当时他兼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这是一个以老同志为主、各部门协同组建的组织。当时有一位刚退休的老县长也在这个组织内任职,他说:“崇敏啊,你来领导了,好啊,以前你向我汇报,现在我来向你汇报。”罗崇敏谦逊地说:“千万别,还是我向你汇报吧。”他说到做到,摆正位置,团结所有人。这个组织后来做了很多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罗崇敏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贪、不占、公正、廉洁,这是他给当地群众留下的深刻印象。

罗崇敏的大姐在农村,有三个子女,侄子找他安排工作,他说不行;后来说想去教育局,他不支持。最后侄子自己找工作,去了磷化肥厂;他的堂兄当兵转业,亲属要求为堂兄安排工作,他说,工农兵学商,哪一门都出状元,要看各人的造化,不是我可以安排的。亲属对他的行为很不理解。

他在江川当了三年副县长,出差补助从没要过一次,包括一次出国的补助罗崇敏当选为江川县县委副书记也没要。当时几个副县长,每人都分管(1993年3月15日)。一些卷烟的指标,供其支配,但是他自愿不要,让给别人管。在这样的敏感地带,他更显出正派正统的本色。

其实,清正廉明与敬爱亲属,并不矛盾。在新平县工作时,远离家乡,每年的中秋,他都记得给家乡江川的父老捎带一点月饼,带去他那份真情和问候。为人的基本道理和细节,在他那里清清楚楚。

平易近人、真抓实干是罗崇敏的工作作风。他说,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做官是一时间的事。做事先做人。做事的过程好像看不见,但最终老百姓要检阅。当江川副书记时,到烂泥箐村,由于不通车,十多公里路都靠步行,到了村里,推开村长的家门搞一点面食吃了,他马上就进入工作状态。这样的工作作风,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乡们说,“当官的要都像罗崇敏一样就好了”。

现任江川县委张书记当时在团县委工作,在罗崇敏领导下工作了5年。他说,作为领导干部,崇敏的人品好,这是大家公认的。在老百姓中威信高,与人品大有关系。每年的县级干部民主考评,由科级以上的干部投票,他得票总是最多。他工作思路清晰,善于凝聚人心,团结多数。工作中如遇到不同意见,他就说,我谈一点意见供参考好不好?不知不觉中,往往就达到说服的目的。

他的清正廉明、务实勤奋、对百姓的大爱,赢得了家乡父老对他的一份理解和尊重,也赢得了百姓干群对他的支持和爱戴。

倾心现代旅游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江川旅游业,呈自由发展的散漫状态,没什么规划,也没有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产生外出休闲旅游的需求。

当时,罗崇敏任副县长,他很快敏锐地意识到江川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巨大市场开发价值。江川有高原湖泊,还有古老的李家山青铜文化等。于是,他审时度势,大胆提出开发方案并立即付诸行动。

首先是机构调整,将文化旅游局分开,旅游局下辖旅游总公司,再下是旅行社,三位一体,因为新开创的产业,需要实体,这也是从前没有的。

其次是孤山岛的开发。孤山岛原先是一个荒岛,在罗崇敏的积极推动下,开发提前启动,起码有三五年的先行时间。1991年启动,1993年建成。1993年5月18日,孤山岛景观开放迎客,标志着江川旅游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它像一个龙头,带动了整个庞大而又一体的抚仙湖湖泊旅游区,使之全盘活跃。

再次就是全面铺开。以前这一景区没有宾馆,现在一下就建了两家。招商、引资,一系列配套措施相继铺开……罗崇敏在抚仙湖孤山岛研究景区建设(1994年8月)。

罗崇敏的大量心血熔铸其中。他带人到昆明谈了18次,就是为了树立一个良好的起点,使这个项目变成一个希望。经过努力,他果真打下了古滇国文化源的基础,在湖边建设了孤山风景区,而且按国际标准进行建设,包括湖中央的孤山岛,人工建筑的面积不超过5%。极力打古典文化牌,在旅游方面突出江川的文化底蕴。

这期间,在推进江川县旅游业开发方面,罗崇敏在思想上闪烁着知识分子特有的远见卓识的智慧光芒,在行动上处处展现出他的劳动者本色。一切都是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逐步推开。开会讨论关于发展旅游业问题,大家都觉得新鲜,意见很多,较为凌乱,而往往会议刚完,罗崇敏就把思路井然有序地理出来了,涵盖着新颖的创意和高度的概括力。

在江川工作期间,罗崇敏推动创造了江川旅游业的辉煌时代,他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运用于实际,其著作《现代旅游概论》就是撰写于此际,该书认为,旅游业是发展大趋势,一哄而起的旅游不是真正的旅游,必须从根本上对江川的旅游做出规划,第一重点就是抚仙湖的旅游规划。

关于文物发掘,李家山的文物是个重点,发掘的时候成了云南省的重大事件,为了保证一些文物留在江川,他付出了重大心血。为了江川的历史文化,不作地方的罪人,他跑前跑后,多方协调,使得李家山文物顺利发掘,多次到工地做老百姓的工作,最终有一万余件文物留在了江川,提高了江川的知名度,其中孤山的银锭有四个,已经流到外地,他亲自过问追回,整个发掘过程没有出现滥挖滥盗现象。

20世纪90年代初,能有这样的旅游建设眼光,的确不简单。

罗崇敏的眼光,决定了他的思路和做法:打好牌子的基础,打响招牌,绝不搞盲目上马。

闪现国际化思维

1990年3月,当时,罗崇敏担任副县长兼云南省江川县国际合作结合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这个项目由日本家族计划协力财团援助,旨在通过实施民生工程,推动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这个项目的实施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这也许是罗崇敏国际化思维的闪现。

这个项目现在在我国已经搞到第8批。当时,搞3年的临时项目,分为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控制寄生虫等几大板块。该项目在国际上由联合国交由日本负责,由其提供治病的各种设备,如电子器材、卫生车等等。

罗崇敏挑选一批青年骨干,组织协调政府其他部门的汽车、人力、资金,在5个乡镇搞了3年的项目,效果相当显著。

罗崇敏作了统一安排,就带队带人带物下到乡镇和自然村,将业务支持和骨干培训渗透到最基层,面向各家各户,召开村委会。项目的目的、项目的好处,用老百姓的话语一样一样地讲述……

首先,村容村貌改变了,接着,露天厕所改为了沼气厕,一举多得,人们的卫生意识和计划生育意识得到了提高,这是最根本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求村委会的小学从小学生抓起,从刷牙洗手做起。因此,从六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是实践者和受益者。结合项目与民生的关系密切而重大,这正是罗崇敏孜孜以求的。

还有水井问题,原来水井不卫生,因为敞开不易管理,项目的内容就是把水井改为自来水,人畜同时受益。

项目实施过程中,日本专家每年都要来几次,他们每次来罗崇敏都亲自接待,带他们到乡镇去察看试点,并现场为这些地方培训、上课,讲述如何防治寄生虫,提高人口素质等等。罗崇敏曾经去日本考察并演讲该项目的实施情况,受到日本相关团体和有关人士的高度评价。他在江川学习日本社区管理的先进经验及操作的办法,已经推广到每一个乡镇。各国专家汇聚于此进行评点,他们认为江川经验在当时的全中国范围内都是很成功的。

他领导实施的这些国际合作项目,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当时的国际合作项目,分别在广东、山东、江西、湖南、云南这几个省搞试点,省与省的试点之间也进行过交叉参观交流等等)。罗崇敏在中日合作项目实施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言(1993年6月12日于人民大会堂)。

1993年6月,罗崇敏被国家计生委指定在人民大会堂的相关国际会议上演讲,十几个国家的友好人士对江川的合作项目实施非常感兴趣,会后都纷纷到江川考察。他的演讲得到时任国务委员、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彭珮云和全国人大有关副主任和政协有关副主席的高度评价,后来国家提出的计划生育“三经常”、“三为主”的工作方针的雏形,就是江川县计划生育工作经验的总结。罗崇敏到新平任县委书记后,国家计生委又支持罗崇敏在新平县实施国际合作项目。时至2007年,云南全省第一个获得人口奖的地方书记就是罗崇敏。

“三教统筹”的教育创新

20世纪90年代初,江川县实施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工教育三教统筹,这是一种教育创新举措。三教统筹要求,每个乡或每个村都有三加一班,初中毕业就学一门技术。每个乡镇都有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全县则有职业中学,根据当地农村的情况,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比如栽树、嫁接、养猪、养鸡等技术,目的就是使学生即使榜上无名也能脚下有路。

这是罗崇敏设计和全力倡导的。

当时,雄关公社有一位小姑娘,初中毕业后,在职业中学学到了一手技术,她利用这一技术承包了一座山,种植桉树,采集桉油,实现了发家致富的目的。

当时的职业教育班,是初中毕业后,又加一年的职业技术教育,所以叫做“三加一”。为了配合三加一的教育,还设了养鸡、养猪的场所,在学校进行示范,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同时,还建立了助学兴教联系点。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如果都没有也可以出主意,以使贫困生决不失学。贫困生的数目多少也都有统计,经过核定,免除他们的书杂费等等。这个联系点还进入了村级小学,目的是得到真实情况,联系点还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勤工俭学,并以41个县级单位分别联系41所学校,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假如发现一个月吃不上肉的,就赶紧让人去送钱送肉给予解决。有一年冬天,雄关公社的中学,有三百个学生衣被不够,这个联系点马上派人去解决了衣被等问题,由于数目很大,罗崇敏联系了烟草公司、工商局出面协调解决。

由于职业教育工作开展得出色,全省职业教育现场会就在江川召开,全省不少大学校长和书记也都来察看,直接看基础教育,以利于和大学教育接轨。那几年培养了三四万人。因此,江川县的教育非常红火,非常成功。

在江川,罗崇敏对教育的付出有口皆碑。螺蛳铺小学旁边有一个牛圈。上课时,常常听得到牛的哞哞叫声。那里的人们开玩笑说,“牛是旁听生!”

这样的环境怎么教书育人呢?他心急如焚,把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捐献,建设螺蛳铺小学。看到贫困学生一个月吃不上肉,他拿出300块钱让老师给学生改善生活。

他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跑了一个又一个的学校,跑遍全县搞调查统计,并多次到省市反映教育环境情况,跑教育厅,找专员,终于,把改造的经费争取到了。螺蛳铺小学得到30万资金,率先在江川县建起一座漂亮的完全小学,师资、教学设备、环境、规模等,都是以前不能比拟的,给全县做了一个示范。罗崇敏分管教育期间,全身心关注研究教育,千方百计推进政府加大对教育的师资、校舍等投入力度。由于政府重视,教育战线人人士气大振,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除了玉溪之外,那几年高考录取率,江川县跃升全地区第一名。

江川的出色政绩,可以说是罗崇敏的政治才能崭露头角,此后,他的各方面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观察他、研究他的干部这样描绘他:“政治家的胸怀,实干家的气魄,文化人的心态,教育家的眼光,思想家的睿智,战略家的谋略。”“六一”儿童节时,罗崇敏与少年儿童在一起。

第三章 主理新平县政

情满新平城乡

新平县贫困、基础差,罗崇敏做的是为经济发展打基础、建支柱的工作,并借此来拉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产业培植:蔗糖、钢铁、冶金现在已经大见成效。烤烟、林果、生物化工等等,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得到发展。

基础设施:大新公路,新细公路,平甸河水库,电力开发,全国电气化县,城乡建设,作为全省的一个模式,被予以肯定。

乡村建设:沼气、卫生、群众文艺……这些最实际的方面逐项落实。

搬迁工作:实实在在,惠及民众,对老旧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种解放。

干部队伍建设:全县机关的千人大会,从作风入手,从着装入手,内外形象一新。

班子建设:紧扣求真,务实,团结,进取的理念,树立清正廉明的形象。

总而言之,抓发展,激发了新平历史上罕见的活力,形成了新平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即使在这一期间,他也没有放松学习。一次,去云南大学参加社会学研究生考试,从晚上八点到十点考完,还要赶回新平,天一直不停地下着大雨,然而,要赶回新平是不可能的,那时还是山区老公路,罗崇敏走了整整一个黑夜,清晨六点半才赶到,而八点钟,就要开常委会和干部大会,他准时出现在会场,双目依然炯炯有神,说话铿锵有力。紧接着,他又要下乡,马不停蹄,几乎两天两夜没睡觉。但是,他一直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他认为,这也是激发潜能培养乐趣的过程。频繁的下乡,司机的双手由于长时间紧握方向盘,手都磨得肿胀。1995年9月,罗崇敏到新平县任新平县县委书记。

在新平,他给广大人民做了很多值得称道的事情:新修多座水库、修筑县乡柏油路、新建几个工厂,为一座新的县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修建烈士陵园,兴修幼儿园、中学……

说起这些,罗崇敏笑了,平静而欣慰。

2005年,他回新平办事,老百姓听说他回来了,不顾天下着大雨,很多人到县城外面迎接。这些类似电影镜头的故事,那么真实地发生着。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心里非常明白谁才是最可亲的人。这些,也来自于他的履职实践,讲真实、顾现实、重落实、求务实的实践。

罗崇敏在新平县的老百姓中很有口碑,在新平他也切实而独到地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消除精神贫困和物质贫困

新平县属古西南荒裔,汉代的时候是少数民族居住在这里,明万历年间建立新平县。新中国建立后,新平隶属玉溪地区。1980年11月25日,成立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新平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久居城市或平原地区的人,看看这一组数字可能会目瞪口呆:新平境内最大纵距88.2公里,最大横距102公里,总面积422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4139.6平方公里,占98%,坝区面积83.4平方公里,占2%。这一带群峦叠嶂,林海苍茫,河流纵横,峰高谷深。最高海拔哀牢山主峰大磨岩山三千多米,最低海拔漠沙镇南蒿村四百米。受海拔差的影响,呈明显垂直立体气候,分河谷高温区、半山暖温区和高山寒温区3个气候类型。

罗崇敏到新平,除了他作为一级地方领导之外,他的思想背景,也具有相当的人文驱动。他很推崇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所说:“我怎么能在讨论生命的时候,对我前后左右的人类生命视而不见?……我们生活的富裕条件剥夺了我们理解生命的可能性。为了理解生命,我应该理解的不是特殊的生命,不是我们这些生命,而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命,是创造生命的人,是他们赋予生命的那种意义。”对生命意识的领悟,使托尔斯泰获得了生命境界的升华。真正伟大的知识分子从来不自我悬置,作品的力量必须从大地中汲取。

是知识分子承担责任的时候了。知识分子的加入给新平的工农业打一个雄厚的基础——这就是罗崇敏的“作品”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在新平遇到罗书记,曾有一次座谈。他对农民的关爱之情时时溢于言表,不止一次深情地提到他的梦: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农民真正富裕了,中国就真正繁荣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梦也是我们的梦,是中国梦。

在贫困县待久了,你就会感到,愈是贫困的地方,人的惰性表现就愈突出,甚至有人把它称做惰性文化。新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曾有传闻,某欠发达地区收到上级配发的粮食,是准备当年耕作的种子,谁知当地人转手就卖了换烧酒喝。他们认为,反正落后,政府不能不管,没了粮食总会再发救济。

罗崇敏觉得,这种惰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还是因为长期经济落后,人们看不到光明的前程,自暴自弃了。罗崇敏说:“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必须克服惰性,解放思想,提高精神素质,这样才能走上文明富裕的道路。”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速度。

罗崇敏敏锐的目光,一下子瞄准主要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强化市场配置资源意识,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追赶跨越意识,推进资源资本化、市场化,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进改革发展,保持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势头,坚定不移地促进农民增收。

罗崇敏在竭力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上,思路的清晰、定位的准确、举措的有力以及获得的成效,确实让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

——政府帮企业,再让企业帮助农民。

怎么帮?

首先得为他“输血”,解决燃眉之急,然后它才能“造血”。政府为企业创造环境不是一句空话。在县域经济中成长的中小企业正如经济学家称它有一个“管理的青春期”的关键时刻。如果党政领导干部能够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帮它顺利渡过“青春期”,企业就会上新的台阶。

其次政府搞好服务。在欠发达地区,政府搞好服务,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减少农民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一是给政策。尊重群众的选择,避免政策打折扣,让农民真正得到政策的实惠。二是教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应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向农民推广和传播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使他们掌握增收方法;又应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降低经营成本。三是化风险。农业是弱质产业,政府切实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坑农害农行为,把农村的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之中。

在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罗崇敏摸着石头过河,作出了独到的探索。他以最大的热情,最深入的研究,最科学的决策,带领村民打响了全面脱贫致富的攻坚战。慢慢地,乡亲们的眼神变了,心热了。数百年深山老林居住的山民,生活在资源枯竭的窘迫中,现在也迁移到了离县城不远的新村镇,建立了新家。他们的惰性慢慢去掉,热情鼓起来。他们终于发现,罗崇敏跟别的官不一样,他是真心实意带领他们致富的。

新平全县大多数贫困人口为少数民族,多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差、开发难度大的偏僻山区、干热河谷区、高寒山区。这些地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耕地坡度大,生态植被差,农业基础设施差,自然灾害频繁,文化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科技意识差。山区贫困、少数民族贫困、智力贫困交织在一起,扶贫工作难度较大。

但新平扶贫工作走得早,也走得很及时,这正是作为县委书记的罗崇敏实施致富策略的一步。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然,易地搬迁的群众,也有不愿意离开故土的。看着寸草不长的穷山恶水,心潮起伏,一阵阵难过,罗崇敏驻扎在深山,和他们促膝交谈。

你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谁没有感情呀?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不管是什么样,始终和我们最亲……

但是,你们不想有一个富裕的家吗?新家离这里也不远,只要我们稍微移动一下,将来,我们就能获得更多以前得不到的东西,财富、知识、文化、科学……

深厚的感情,恳切的言辞,一席话说到百姓的心里去了。始终从群众利益出发处理问题,群众易于接受。这就是罗崇敏。

易地搬迁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很复杂也很具体,罗崇敏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最终,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当一些人对扶贫工作流露出差不多的想法时,他苦口婆心地向大家讲述,仅满足于“输血”式的救济扶贫是不行的,也是行不通的。我们不可能永远充当捐血者,个别地方“等、靠、要”思想还比较突出。只有让他们都具备造血功能,扶贫才算扶到实质上。

罗崇敏的“造血”工程包括一系列的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商品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一手抓解决温饱,一手抓脱贫,巩固温饱成果;开发沼气、小水电代燃料等农村能源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

只要努力,就有改观。造血工程使一方水土一方人受益。

全县建设了30多个安居温饱自然村工程,重点解决了无房户、危房户和居住在茅草房、杈杈房、木楞房内的贫困群众安居问题。

鲁奎山铁矿是一个富矿,他来之前,老百姓还是穷,坐在金山上,端着泥饭碗。他来以后,用国家办企业,带动地方企业这一思路兴办企业,成为全省的开发典型。当时昆钢拿了5000多万,规模50万吨,用卖矿的钱补偿贸易。铁矿所在的扬武镇,水电路都通了,还办学校,农民饮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还形成了集市。中央曾经批示,认为思路可取,铁矿还吸收了大量地方农民,这些人再回到农村以后,在农村起到了带头作用。铁矿相当于一个学校,与当地农村形成了双赢的机制,全省曾在此开现场推广会。

关于扶贫搬迁。罗崇敏来新平后,人们慢慢形成共识:搬迁户,搬迁户,搬了就会富。全县到现在已彻底搬迁的有四千余户人家,一万四五千人,近4万多人脱掉贫困帽子。罗崇敏在新平鲁奎山矿冶集团成立大会上致辞。

搬迁的有这样几种情况:因本来非常偏僻,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才搬;因建设的需要而搬迁;还有是长年滑坡的灾区也全部搬迁。罗崇敏工作调动后,按照他的思路又搬迁了三千多户。全县各乡镇都有这样搬迁的村落, 现在还要搬迁的尚有上千万人。

最成功搬迁的是扬武等乡镇,全部从高寒山区搬到热坝地区。茅草房变成了大瓦房,跟汉族的关系也变得和谐了。

加大了科技扶贫开发力度。把科技扶贫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加大对贫困农户的科技推广和培训的力度,让更多的贫困人口掌握实用技术,每户至少有一位“明白人”。群众不仅“搬得出来”、“住得下来”,而且,更重要的,还能“富得起来”。

很多对家乡失去信心的人,在悄悄地传递一句话:你看你看,新平的面貌在改变……

打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罗崇敏调来以前,新平公路交通基础差,大型产业发展缓慢,水电开发迟。

现在新平这样的偏僻山区,公路已经通到了村村寨寨。大开门到新平的准高速公路,是省重点经济干线,原不在考虑之中,罗崇敏来到新平后,力主加快公路建设立项并很快展开。新平到细垭口的新细公路,以前努力了8年,都没有动工,他去了以后,非常重视。

这是怎么回事?

他开始调查、思考,一定要将它列为头等便民大事。经研究,决定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进行建设,并建立分管副县长问责制度。资金方面,他亲自协调。县里有关的干部,纷纷亲临工地,每周上去两三次,看哪些方面还要改善和加强力量。

新平大道长达4公里,宽50米,给这个县城带来诸多方便。大兴公路属于准高速公路,2.6亿元的建设资金,就是罗崇敏带领大家争取到的。平甸河水库,当时就投了一亿多。新平到细垭口公路也修好了。现在路和水库都已发挥巨大作用。他的理念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化,使新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笔者去年利用假期访问新平。有一次在新平县的郊区和老百姓聊天,一个出租车司机来了劲头,他说他38岁了,跑了20年的运输。先是大车长途,后开出租,对公路质量的好坏尤有体会。他有一次到四川边区的金沙江沿岸运货,沿途有一个陡坡,陡得难以想象。载重汽车如果一脚油门上不去,那倒退回来就是大江。他那一次上去,很久以后,还感到腿肚子在抽筋!当地的四川人修了一条简易绕道小路,如想安全过去,就必须交800元人民币,90年代初的800元那是很值钱的,也是运输费用的大半了。只有咬牙给了,要命要紧啊。

他说:我们新平,以前也将县城到嘎洒等路看作畏途。

现在畏途早变通途了。细垭口、大开门的公路都修好了,新细路直到双柏170公里,新大路32公里,平甸河水库320多立方米。

通往古镇嘎洒的路是柏油二级路,而且这路还延伸到哀牢山深处的风景区,这里是昆明钢铁公司的所在地,人气很旺盛。路,对大家来说是太重要了,路一通,人心也通了。每到节假日,昆明等地的私家车成群结队来景区旅游,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笔者也来到了县城远郊区的平甸河水库,在这里和老百姓攀谈。原来,大开门方向干旱严重,夏天有一两个月严重缺水,人畜用水要用拖拉机到二三十里外的地方拉,不得不将水重复使用。农作物呢,也就全靠老天,如遇干旱,也就只得眼巴巴望着了。现在有了这个平甸河水库,种植西瓜、蔬菜、水稻,都能浇上水。

罗崇敏多次去省里做工作,才使这个县城郊区的中级水库成为新平历史上当年立项,当年审批,当年开工的水库。水库建成后,彻底解决了工业区缺水的问题,为平甸河两岸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调节新平的气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罗崇敏在新平县平甸河水库进行选址勘察。

以前农业立县,风气很落后,认不清优势,只会怨天尤人。他来后改变非常明显,把新平的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

城镇建设出新招

已经建成的新平大道4公里长,50米宽。刚开始规划时,一些干部不太理解,认为太宽没必要。实际上,它不仅缓解了县城中心的交通压力,而且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路的两旁落座,还有众多住宅小区也落座这一带,顿显蓬勃发展之势。

新平大道,城市建设就是围绕它展开的。不要小看了它是一条路。新平是狭窄的山区县城,车道经过县城中心,多少年来,大车一过去,灰尘弥漫,人们躲避唯恐不及;县城的各种建筑,小里小气,拥挤不堪。动与不动,是关系人民生活切身的大事,也是县城面貌彻底改变的机遇。当时也有阻力,罗崇敏把事实、发展遇到的迫切的瓶颈问题逐一地解析出来,才略为打消了部分同志的疑虑。

新平大道建成后,县城的发展重心移到大道两侧。若是还像以前那样苦守老县城,那就只有唉声叹气地过日子了。

城建局张局长,是少数民族干部,罗崇敏亲切地称呼他为“卡多王”。他说,县域经济,罗书记是一个缩影,工业化、产业链、新农村,农业素质工程、乡村素质培育,农村发展了,连养出的猪都毛光水滑。硬化路面,文化下乡,村校建设,扫盲,科技专业户,形成点—线—面的立体系统。

罗崇敏给城建局下达任务:(1)县城中心的马路灰尘很大,人民生活长期不卫生,形象也差,要立即整治。时间给3个月。(2)六条主路,要全盘绿化。

张局长以前哪见过这样雷厉风行, 深谋远虑的县委书记啊!以前大家即使不安于现状,也是有劲没处使,慢慢地,就懒心淡肠了。固有的思维,令他还不敢肯定书记是否真有胆魄承担他的命令和决策。

于是他说,书记您真的要干吗?只要您支持,限定条件,严格规章,我们不要3个月,我们只要1个月,全部完成!

动员会开后,各部门密切配合,资金到位,职能部门不换思想就换人。

以前连县委的门口都是破破烂烂、脏兮兮的;一个月后,面貌焕然一新,甚至当地人都不敢相信这迅速的变化。

县医院附近,拆迁30多户,给时间3个月,结果只用了37天,全部人员搬迁好、安置好,县城道路遂告全部清洁畅通。

建设的帷幕拉开了,几个小区统一规划,各单位分头建设。在此之前,中老年干部住的不过60平方米的住房,既拥挤也不好管理,罗崇敏查看各处环境,深思熟虑,提出小区化的发展方略:住房外建。起初,那些住了多少年的小区居民,已经养成惰性,虽然苦恼,也已习惯。所以,建设房屋,都不积极。今日整洁宽阔的新平大道。

机关人员进入小区居住,阻力虽然这么大,但也不能半途而废。罗崇敏采用笨办法,一家一户的苦口婆心劝解游说。

在小区建设成功后,他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开始争先恐后地要进入小区。再加上都到大城市看到了人家的住房,这时观念又为之一变。在政策范围内,多年来所有干部老、大、难的住房问题,一下子解决了。面积大,环境好,管理规范。现在,他们都对自己当时的落后观念感到好笑。

他刚刚到新平的时候,县委家属院里面,养鸡养猪成风。罗崇敏既感到无奈也感到好笑,县委、县政府的形象,怎么能这样呢?然而这是多年的硬环境软环境造成的。这样的现象,不能继续下去了,要实施改造。

刚提出来改造时,很多人思想上有抵触情绪。但罗崇敏有他自己的办法和方法。首先他敢于承担责任,也敢于为下属分担责任,从不会遇到问题互相推诿。

顶着困难,县委、县政府住宿区和住房的小区化一起实施改造。很快,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出现了,养鸡养猪的人感到不好意思,也就不再养了。

除了力推新平县城建设外,嘎洒、漠沙等乡镇所在地的城镇建设都产生显著的变化。

举人兴事雷厉风行

鲁奎山铁矿是一个脱贫点,这个矿的老矿长说,从历史上看,新平县的历届书记中罗崇敏是非常有分量的,也是最有贡献的。他学识渊博,做事善于上升到理论层面,他所做的事都留在老百姓的心中。执政能力方面,他的思路、方式、方法都有可取之处。新平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每次运动都是重灾区。这么复杂的政治环境,自他来以后,慢慢开始和谐、平和。

他的做法,主要依靠大家,整合思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刚来的第一年他就把所有行政村跑个遍,深入到每个村寨——约一年时间竟跑了八万公里!这样的劲头,只能用“疯狂”来形容了。

他在新平工作共两年九个月,期间,产业形成了雏形,将八大产业整合为五大产业。矿产、烟草、蔗糖、畜牧、旅游、林果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关于财力,不能完全说不等、靠、要,但也要自身创造。他刚来时,全县财政只有两千多万。一个大的乡镇,每年只有七万多的财政收入,电也不全通,而光通电一项就要600万,这是何等的难题。罗崇敏带乡镇长到市里一个个单位跑,筹集到40万元就开始干了,先架设线路,再继续跑各上级单位……罗崇敏主持召开新平县委常委会(1997年9月25日)。

干部的选拔任用他有一套理念。任人唯贤,有魄力,大胆地用;无作为,也大胆地撤。以前的传统是地方气息浓重,个人基本要求低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人用个人又怕人家超过自己,整天提心吊胆。罗崇敏决定从县委层次开始调整,既要照顾民族干部,又要使班子整体保持活力。

关于引进人才,一是从外面引进,一是从内部发现。

打破现有用人制度,开发潜力;消除机关习气,机关的官员要下到乡镇。

培养干部,以前不到一定岁数不予考虑。他却把拔擢青年后备干部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迈过了21世纪的门槛,他们大都成为领导岗位上的中坚力量。

干部的外调问题,是当地多年的矛盾。原先,新平的干部若想外调,一个也调动不出来,全部卡住,要常委会讨论。罗崇敏认为,首先要改变这种僵化保守观念,干部是国家的公共资源,不是一个地方私产,要有心胸,要善于培养,如有感情和用武之地,干部自己也不会走的。所以,他认为外面要,完全可以放行。这么一来,很多准备外调的人,反而都留下了——看到了希望嘛!

他对基层干部的特大影响就是时间观念。方案制订了,就要执行,就要和时间赛跑,中间要检查、督促。他会周末突然下去,不告诉乡镇,先看所交办的事情,再听汇报。

笔者见到已退休的县委老组织部部长,她深情地说起,罗崇敏的干部意识非常健康,强调做官先做人。对干部严格要求,也非常关心、爱护干部。对当时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除贯彻之外还有创新,提倡以人为本,抓干部,抓超前意识,突出领导讨论决定,而不是哪一个说了算。在组织部门出现问题时,他能主动替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对年轻干部,有经济上、作风上出现偏差的,他都及时给他们打招呼。有一次新平县搞大型的人才引进,临近的几个县市,都有人写信、托关系来找他,有人甚至拿着文物来找他,可是他说千万别搞这一套,靠真本事到组织人事部门竞争。在他调走之前一两个月,还为了修建老年活动中心一事,亲自带着干部察看地点,开现场办公会,并请老干部们到场进行协调。有的人认为应该叫老干部活动中心,可是他建议用“老年人活动中心”,受众面很大,可见他处理问题的细心周到。

机关作风,因为他,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变。

他刚任县委书记时,不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而是一来就往乡镇跑,获取第一手资料,再做结论。因此,他的结论都是实实在在的。有一件小事不能不提:香港回归前,县里面的庆典要做旗杆,因某些干部懒散,25号还未做好,他严肃批评了几个干部,同时做了自我批评,并且自罚60元。干部们深感惭愧,结果加班加点,旗杆在28号前完成,没有耽误庆典。

干部工作的督促检查方面,布置了的工作,就有始有终,即老百姓说的有记性。到某一乡镇提出的事情,何时做,何时做完,下次再去的时候,他都记得询问,丝毫不差。若没有完成,他就严肃批评。

有段时间,县里匿名信漫天飞。他抓风气整顿,促使彝汉团结,匿名信从此也好像剪断了翅膀。干部管理以前有些混乱,他来后制定了县委的议事规则,进行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

关于烤烟,有的地方农民几次试种失败,失去信心,他立即带上农业方面的老干部,进行现场示范,解开了农民的思想疙瘩。他针对机关和社会编辑的《新平县民读本》,对改变机关作风,提高百姓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于这方面的工作,以前是闻所未闻的。

甚至县委食堂,也在他的整改之中。县委食堂以前是老大难,不是没人管就是管不好。他亲自调查,令县委办限期整改。老大难终于也迎刃而解了。

玉溪市委谢秘书长曾经向笔者谈到,罗崇敏在新平县的工作,那真叫人感慨:新平在玉溪地区占了三分之一的地盘,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矛盾大,社会问题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低下。几年下来,新平人民对他的评价是:历届县委书记的最佳!

后来,地区组织部门,考察提拔常委由地区各直属部门推荐、评议,他升任地区党委常委,评议中他得票最多,公示后反响最好。关于他在新平的总体评价,完全可说是:政治坚定,思想敏锐,观点新颖。

独特的工作路数

罗崇敏一到新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研。

他深入乡镇,每到一处,先不说什么,沉浸之、细味之、体察之、生活之,交流之……然后,他点穴般的结论和发展方向就提出来了,当地的干部和民众最佩服和最喜欢的就是他的这个作风和头脑,因为,他的结论每每切合他们的心事,贴切于发展的关键。

他一个人住在县委简陋的宿舍里,更多的时候,他在区乡,在农民的寒舍,“这辈子就献给乡亲们吧”!

有时晚上,他在乡村的山坡上,看着山坡下一片灯火,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风餐露宿的苦行僧。他也时常想起在小城的家。但就这点距离,有时却恍若千山万水。为了新平的崛起,他没日没夜地穿行在省城、县城和乡村之间,甚至连续一年半载不回一趟家。

一双硬脚板踏遍每一个村寨,20天磨烂一双解放鞋……他是苦行僧吗?他甘心受苦吗?都不是!——他把全部心力都给了民众!

半年不到的时间,他跑遍了118个村委会。劳累和疲倦是免不了的,但在长期的颠簸中他也形成了自己的工作路数。罗崇敏在新平县农家座谈。

坐在车上,他往往不闲聊,而是在思考,思考乡村的工作,不同地方的工作方法。体察了,深入到最基层了,所有的数据、面貌、矛盾、问题都掌握了,他的思路和发展的方向也勾勒出来了。

他下乡,往往是不打电话不通知的,乡镇干部如有不对的地方,他也不客气。让事实说话,而不是听汇报。一开始,有些干部接受不了这种工作方法,惰性、陋习、混日子惯了,对这种全新的工作作风就有些不适应。但一段时间后,有理想有追求的干部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大道理,明白了其中宝贵的思想财产,开始跟上了。以至于他调走后,大家很怀念这种工作风格。他们觉得,那时候才真正是干事情啊!他走了,留下好作风,一些青年干部保持下来,新来的人见了说,这是谁教你们的方式啊,真吃不消啊!

罗崇敏在新平搞乡村素质培养工程,与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在理念上如出一辙。包括:人的素质的培养,科技知识的应用,文化素质的提升,科技人才的下乡,村容村貌的改观等。

桂山镇,针对农民的种植抓科技培训,依托农委、科委等等,发挥共青团组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

为改善村级社会治安,把联防员从派出所分解到村里,协助解决村里的治安问题。这一做法和经验后来推广到玉溪全市。

道路硬化了,生活基本环境改变了,人畜分离了,饮水结构改变了。通过培训,种植方式改变了。罗崇敏到新平县扬武镇调研农业(1996年8月3日)。

遇到一些决策的事情,罗崇敏就会对镇长等人说,“你跟县长汇报了吗?”民主的精神,商量的口吻和习惯,是他的良好修养。

俗语说“芭蕉扇下金箍棒”,指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只有烤烟和甘蔗这两项。他到了新平之后,矿业逐渐上升为县里的经济支柱,稳住下滑的新平经济后,就是平稳过渡,然后就开始旋转式的上升了。

他在新平的工作重点,一是深入乡镇乡村,因为农村的综合建设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二就是抓项目,没有项目支撑,就会有局限性——城市的基础是项目与产业。

资源是新平的最大优势。任何产品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尤其农产品,必须走深加工的路子,挖掘产品的潜力和后续价值,才能真正发挥效益,起到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罗崇敏始终将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放在首位,县委、县政府团结一致,紧紧围绕“稳烟、强蔗、优粮、上果疏、兴林畜”的发展思路,认真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艰苦的工作换来了全县经济大幅度好转,即使重灾之年仍取得较好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结构调整,高寒山区的农民基本摆脱了单一粮食结构的困境,逐步培植出茶叶、核桃、竹子等一批新兴产业,并成为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如新平县茶叶主要分布点的平掌、者竜两个乡,平掌乡以平掌茶厂和玉碗茶厂为龙头,组建了平掌茶叶专业生产合作社。

取得这些成绩后,罗崇敏又奔赴另一个重要岗位。然而,新平人怎能忘记,当年罗书记花费的心血、说过的话。一个小小的细节,直到现在仍被新平人记诵:当地老百姓千百年来形成的那套耕作方式,既落后又费时间,很不科学,但是他们习惯了。为了科学种田,改变落后的耕作方式,提高效率,罗崇敏亲自下到田间推行新式栽秧苗法,即抛秧、抛栽,烤烟标准化移栽等,老百姓起初不接受,非常抵触。罗崇敏干脆赤脚下田,边讲解边示范,一身大汗,两手泥水。老百姓感动了、接受了,慢慢地,上千年的稼穑方式开始改变。

挥之不去的教育情感

新平的七月,教师们充满欣喜,原来,当年的高考成绩不错,老师们由衷的高兴,相约在县城一家小餐馆聚会。傍晚,夕阳照进餐馆一侧,他们惊奇地发现,一个熟悉的背影,低头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吃东西。那瘦削的肩膀,那微垂的头,那儒雅的姿势,还有谁?正是他们心心相印的罗书记!看碗里,清清的汤水,一把面条。堂堂一个县委书记,晚饭就是这碗清汤面?老师们感慨了,说什么也要罗书记和他们一起用餐。“不用啦,不用啦,这个很好。我饱了,你们慢慢吃吧。”

好说歹说,他就是不答应,将碗里最后一口汤喝下,他嘱咐老师们好好聚会,然后匆匆离去。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老师们感叹不已。这样一位以清贫朴素生活为乐的县委书记,谁不敬佩?谁不爱戴?在新平的几年,罗崇敏给教育界留下深刻印象,不光他的学识水平,还有清廉的作风,尊师重教的古风,对教育的关心支持。老师们和他情同兄弟,依依不舍,他调到玉溪工作的调令下达后,很多中小学教师鼻头酸楚,湿了眼睛,他们舍不得呀!

老师们常常念叨他说过的话。“领导干部要主动与各类人才交朋友,听诤言,决不能远君子而近小人。”“切实加快制度创新,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健全人才市场。”“实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励政策,改善对人才创业的政府服务,把人才从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释放他们的创业能量。”

他不客气地对县里领导说,要认真地、及时地解决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一把手必须要管教育,主管教育的书记要以主要精力抓教育工作。

他这样告诫他的助手和相关科局的领导:作为一个领导者,荒废人才是极大的失职,荒废人才必然贻误发展。

对于教育,罗书记说了太多的话,无论哪个场合、对哪些领导群众,他都一再重复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在当时的新平,是新奇、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

教育和工农业生产,是罗崇敏心头两件大事,地位一样重要。实施人才战略要抓住重点,对于一个县来讲,中小学教育就是重点。他说,解放人才就是要加快形成富有活力的人才体制机制,小学首当其冲。要优先发展教育,构建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要构建多元化的人才投资体系,把我们的社会建成一个学习型社会。要建立激励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冒尖的社会氛围。

虽然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但在某些地方,教育这种“百年树人”的长征式行业,还是受到有意无意的忽略。而罗崇敏到新平后,大张旗鼓地支持教育工作,并实施一系列重教方案,使那些向来谨小慎微、有问题也不太敢提出的教师们大受震动,他们看到光明,看到目标,干劲更足,教育的信心更大。2005年9月17日,罗崇敏在红河看望慰问支边教师。“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像新平这样一个贫困县,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部分乡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依然比较薄弱,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时建设的校舍标准较低,经过近20年的风吹雨打,大部分校舍又成了新的危房。听说县里有三个教学班在“晴露日头阴漏雨,刮风下雪停上课”的教室里上课。罗崇敏心里很不是滋味,县委、县政府立即作出部署,要求县有关部门对全县中小学危房情况进行彻底排查,不管财政多么困难,一定要保证中小学教育经费,并和进一步解决“入学难”问题结合起来,抓紧建设新校舍。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工程规划本着“坚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因校制宜,做到所有危改工程规划符合所在学校的校园规划总体要求,危改工程变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全年危改目标任务出色地完成,全县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外地教育界的同行前来借鉴成功经验,参观后,颇为羡慕:“有了这么好的学校,学生舒心,老师安心,家长放心。”学习环境的改善,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夯实了基础。

环境改变了,一个突出问题又浮上来,当地的教育人才出不来、用不上、留不住、引不进,有“养在深闺人未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说法。这和经济大环境、领导干部对人才的关注和培养、人心的取向有关。罗崇敏认为,优秀的教育,最后仍取决于人才,人才是教育的最大财富和动力,有了人才,就有一切。他抓教育后,外地师范毕业生来到新平的渐渐多了。原先想走的,也毅然留下来。他们看中的,是新平良好的人文环境。“要说罗崇敏在新平的教育情怀,我最有发言权了。”当我还没有提及罗书记话题,新平一中的何忠校长把话匣子打开了。“我最崇敬、也可以说最崇拜的罗书记虽然调离新平几年了,但他对新平教育的一片情愫,对新平老师的一片爱心,对新平一中的一片关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六次来到我们学校,为学校建盖了教师宿舍、教学楼、学生食堂。记得有一次,他在晚上九点多钟,带着一天下乡调研的疲劳、满裤脚的泥巴走进学校,与我和其他教师促膝谈心。我虽然退休了,但我每年都要给罗书记写一封信,表达我和老师们对罗崇敏书记的深厚情感。罗崇敏,我们新平一中的老师们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第四章 履职玉溪市委

在什么岗位都要体现存在的价值

罗崇敏经常说:“在什么岗位履职是偶然的选择,但事业的发展是必然的,在什么岗位都要体现存在的价值。”罗崇敏在玉溪市委工作了三年半。三年半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那不过是漫长人生中的一小段时间,但对罗崇敏来说,却是充满挑战,用分秒来衡量时间的繁忙的三年半。1998年6月,从新平县委书记的任上,罗崇敏调任玉溪市委常委、秘书长。在这更大的平台上,罗崇敏工作做在要点罗崇敏在玉溪市委履职( 1998年6月至2001年10月)。上,市委机关服务与履职的面貌大变,被省文明办公室授予文明机关称号。2000年1月,他任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农村、纪律检查委员会、统战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等工作,联系市政协工作。他特别强调机关人员要以服务身份出现,才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履职的深化,其中一项是关于地域经济的研究,当时的省委主要领导批示:玉溪的实践,是领导干部作风深刻转变值得探讨的革命。

罗崇敏强调:务实千万要讲落实。特别是涉及的重点、难点,如供销社改革、沼气的建设、农业科技网点的建设。

刚进入2001年夏季,老天爷似乎和人过不去,天天阴沉着脸,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天空大地一片黑压压,到处湿漉漉,低洼地方早就积水成涝,本应繁花如海的季节,却糟糕如冬季。这般恶劣天气,待在家里是最好选择,可在积水成河、泥泞溜滑的田埂边,却有一群人不怕风雨,正在指指点点……

玉溪市八县一区的主要烟区,因连续一个多月的低温阴雨,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涝灾,眼看长势良好的烟苗,就要烂在雨水里,当年烤烟丰收的计划就要成为泡影。

全市有多少地区受灾?灾情究竟影响到什么程度?抗灾措施如何制订?怎样落实?烟民心情怎样?如何调动群众抗灾自救的积极性?……

灾情铅一般重重压在罗崇敏心上。他站在办公室窗前,凝视苍穹下的阴沉灰暗,他的心也灌满水,一片喧哗,万般忧郁。他仿佛看到一畦畦烟杆倒伏在水里,看到丰收无望的烟民们神色沮丧……

必须尽快拿出抗灾自救方案,才能确保烤烟质量和丰收!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方案的制订,基于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缜密的一线资料的掌握。罗崇敏组织队伍分头调查,摸清各县区的受灾情况,落实抗灾自救方案措施。

在罗崇敏的指挥和带领下,玉溪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和红塔集团有关领导组成的烤烟生产检查调研组,从6月26日起分赴八县一区主要烟区,展开了抗灾自救和中耕管理落实情况的检查调研工作。检查调研组每到一地,都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听取当地政府和县烟草公司就烤烟受灾、中耕管理措施的落实、存在的问题等情况的汇报,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和要求。

罗崇敏亲自走在调研第一线,冒着雨水,高挽裤脚,奔波在村寨之间,下到田头体察烟草生长情况,甚至仔细观察泥土受淹程度,土壤温度。那群指指点点的人中,罗崇敏站在齐膝的泥水里,脸色严峻,他心里急,但外表很冷静,随从人员议论纷纷。由于连续的低温阴雨影响,灾情确实非常严重。眼前的情景令人倒抽一口凉气,泥土因水浸而板结成块,有的地方硬如铁,有的却稀松流失;长时间泡在水里,土壤温度偏于常温下,严重影响烟草生长;透气性也非常差,烟根缺氧、根系发育不全。有的甚至整片整片烟棵蹲塘。生机没有了,只有漫天的水和在水里沤着甚至发出异味的烟草。

由于灾情严重,群众还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在生产自救和中耕管理措施的落实上,各县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

各种各样的眼神,全集中在罗崇敏身上。

罗崇敏明白,光急是没用的,作为“班长”,关键是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不能有丝毫慌乱紧张,用良好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鼓起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他冷静地说,困难肯定有,只是暂时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不能只看着眼前这点困难,目光要放远一点。当务之急,烤烟生产的重点是生产自救,抗灾保烟苗。有市委、市政府做后盾,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全盘情况掌握后,罗崇敏当机立断,召开会议,部署方案,落实措施和责任,分头挂钩,分工包干,并提出三点要求:一、针对各地受灾情况的轻重和中耕管理上碰到的实际问题,务必对烟田和烟株进行分类管理,把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好当前时机,充分发动群众,采取各项措施,改善烟株根系发育不良的突出问题;二、针对各县区不同情况,做好分类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地抓好烤烟生产的中耕管理,最大限度地确保工业可用烟的质量和数量。及时发动群众抓好烤烟揭膜培土、适时封顶打杈、防治病虫害、加强烘烤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确保今年烤烟的稳产;三、在烤烟收购问题上,各县区一定要严格坚持国家标准,做到数量必须服从于质量,服从于红塔集团和玉溪市“两烟”发展的大局。

年末,玉溪市烤烟终于战胜严重灾害,奇迹般复原和丰收,并在以后的生产发展中,资源整合,逐渐扩大,连年创新高,《人民日报》载文“曾经一度沉寂的云烟重现生机”。

玉溪市“两烟”发展三位一体战略,即:品牌扩张战略、优质烟叶战略和企业管理战略,引起全国烟草系统的关注。“罗崇敏是实干家,也是理论家,这是他区别于他人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是笔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的评价。

罗崇敏分管纪委、群团、统战、政协、农业农村等,工作千头万绪,有数不尽的问题需要研究探讨。他在工作中总结出“两性”:针对性,应用性。针对性,调查研究要围绕中心工作,考虑决策需要,关注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应用性,调研工作既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也有别于具体的工作部署,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性应用研究。它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深刻的理论思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尤其强调“研以致用”。

玉溪市农业发展问题是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为了促进农业走上现代化科学化之路,罗崇敏带着问题走访了全市大部分地区,亲自找各级干部和农民交谈。他敏于观察形势,勤于思考问题,见微知著,将调查研究同决策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把握好调研工作的重点任务,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尽量现场感知有关情况,为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提供全方位依据。对那些一叶知秋、似小实大的倾向性问题和代表性事物,更是敏锐观察,抓住不放。因此,他从调查研究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关于玉溪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新思路以及玉溪市地带经济发展战略等方略性提法,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农业专家的关注,认为是今后玉溪市制订经济发展远景规划的纲领。

服务是高尚的

在罗崇敏眼中,休息日也是工作日,“工作是美丽的,服务是高尚的”,这话很适合他。

他的繁忙,不是因为担任副书记职务。就在刚到玉溪市任市委常委和市委秘书长时,他已经将工作岗位当成自己的家。他说,秘书长工作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协调的水平。所以,他高度重视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坚持内方外圆,方圆结合,对内严格要求,严谨服务,对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协调好上下左右各方面的关系,为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服务”是个常用的字眼,作为秘书长,如何理解“服务”?作为市委机关,如何阐释“服务”?如何发掘办公室工作“服务”的深刻内涵?

这些问题常常萦绕于心不能释怀。

罗崇敏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思考,凡事都想为什么、怎么办。

在工作中,他积极探索办公室工作的思路,努力拓宽服务内涵,扩大服务领域,促进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和为基层服务相统一。同时,全面整顿机关作风,系统建立机关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责任到岗、到人,岗位和人挂钩,狠抓人浮于事。一段时间后,机关作风彻底好转,“服务”的理念真正落实。罗崇敏在秘书长任上,还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广开言路,设立书记、市长接待日制度,其信访工作经验引起中央和省委的关注。

当秘书长的时候,他给办公室人员印象最深的是,要求严格,规范管理。让大家学习写东西,学习服务的规范。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要求每个秘书每月至少完成三条有用信息。每人每季度出一篇详尽的调研报告,要求有分量、有系统性。而且,对秘书班子的工作抓紧抓实,调研报告由他和聘请的专家组成评委班子,评定调研报告,然后发奖。

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和最佳解决办法,他把自己的大量时间投入调研中,本着不得真理不甘心的毅力和追求,走遍玉溪的大村小寨,山水涧谷。在调查中,做到求深、求细、求准,“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到问题的所在地和矛盾的症结处,溯本求源,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刻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以及比较、分类、统计、想象等方法,对调查中掌握的材料进行一番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思考和研究,找出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创新调研方法,善于总结,是罗崇敏的工作特点。

在实践中,他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具有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等优点。与此同时,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对已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

罗崇敏认为,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调研成果的质量。此外,调查研究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搞好调研工作,必须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积累经验、丰富技巧、提高能力。比如,调查的提问方式就有多种,或开门见山,直来直去;或投石问路,先做试探;或竹笋剥皮,层层深入;或枯井打水,一竿到底;或耐心开导,循循善诱;或旁敲侧击,弦外听音。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必须因情而定,随机应变。罗崇敏在玉溪市峨山县化念镇调研农业。

这样的总结,不是一时一日所得,而是长期积累之功。这样的调研,占用了罗崇敏大量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但是,也使他切切实实找到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最好钥匙。

他积极探索玉溪旅游发展新思路,大力推进玉溪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湖泊城市、坝区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山区、半山区城市的发展方向。这是罕有的结合云南地理特征的研究心得和施政方略。他积极推进玉溪城市建设,使玉溪的城市面貌得到改观。

农业系统、供销社系统都是他在管理联系。他大力推进玉溪市供销社全面改革,在全省最早启动供销社改革,推动管理方式的转变,创造了在全国都有借鉴作用的经验,受到国家总社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成为全省的典型。全国供销系统因此专门在此开经验总结大会。

勤奋好学深思,实践和理论高度结合是罗崇敏多年形成的工作风格。他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缘于他的思维层次高。他提出高原水乡、古滇文化之乡和云烟之乡的玉溪文化形象设计理念,并由此创作出版了专著《玉溪三乡论》。玉溪市一位现任副书记说,领导出书有两种情况:一是赶时髦,图虚名,与心灵和人民没有关系;另一种确系工作经验、真知灼见的阐发,或学问的积累,是智慧的奉献。罗崇敏的著述,是后一种。

一系列有远见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分体现罗崇敏作为一名领导者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玉溪市变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市容市貌日新月异,还有人的心态。

金钱在这里不能开路

处世接物和思想境界真正体现一个人的风骨品格。作为地方官员,总有一些人时刻想从他身上寻找机会下手,捞好处。个别有几十年革命经历的老干部,最后在利欲面前摔倒,晚节不保。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世界观价值观扭曲造成的。官场上,金钱是个非常微妙的东西,既可以用来表示个人情感,也可以作为拉干部下水的工具。因此,在某些地方某些人身上,钱权交易,败坏政风。然而,金钱在罗崇敏身上行不通。

一天晚上,忙碌一天的罗崇敏总算在办公室坐下来,他还有很多文件要看,有很多书要读,夜深人静,正是整理思路、提升思想的好时光。周围一切都渐渐沉静下来,唯有他的办公室这盏灯,还在不知疲劳地亮着。他搬过一叠书,突然,一个普通信封掉下来。他拿起,掂了掂,沉甸甸的,是什么?打开一看,两叠厚厚的人民币。他怔住,继而气愤,一股怒气从胸中冲出。这两万元究竟是谁送来的呢?他反复回忆白天来客,估计很可能是一位外商送来的。

原来,这位外商明知道罗书记的性格脾气,明知道罗书记不会要他的钱,可是,他一想起罗书记为外商企业操的心,想起罗书记对他们的关怀和扶持,心里就感激不已。如今,企业走上正轨,效益好,前景好,如何表达这种感激之情?他悄悄送上这笔钱。

按照一些人的想法,这是小意思,完全可以“袋袋平安”,况且神不知鬼不觉,没什么大不了。可是,罗崇敏想,作为共产党干部,支持外商企业是分内事,外商企业办好了,也促进当地经济好转。外商要感谢,应该感谢政府的优惠政策,而不是他个人。如果这种送礼风气一开,会有更多的人利用这种渠道,达成自己的愿望。到时候,作风败坏了,覆水难收。多少这样的例子,不就是从一点小钱小恩小惠开始的吗?他越想越远,防微杜渐,就要从一事一行开始。决不能让他们在自己身上打开缺口!

他浓眉倒立,铺开一张纸,想给对方写信。转念一想,对方是外商,有些说法和语气,不知能否理解。他的眉毛拧起来,在房间里踱步。说什么话,才能既表达自己想法,又能拒绝对方好意,还能起到警示作用呢?

他踱到书架前,眼光落到一本诗集上,抽出一看是《陶渊明诗集》,“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心里一亮,快步走回办公桌前,大笔一挥,在信封上重重写下“饥不可食”四个大字。他不顾劳累一天的疲劳,及时把钱退回。

这位外商震惊了,他有几个想不到,想不到罗崇敏连夜退钱,一刻也不耽搁;想不到罗书记对此事这么重视;想不到罗书记还写了那几个字。他既羞愧又感动,饥不可食?饥饿了也不能吃?换句话说,就是饿死也不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啊?外商凝视着“饥不可食”四个字,由衷地说,我一定要告诉我的朋友,玉溪市有罗书记这样的干部,是我们的福气,我们不会再有什么顾虑,一定加大投资力度。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罗崇敏身上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他的家人,身边工作的人,外地来投资的商人,上下级,都知道他无私无畏、廉洁清白、刚正不阿。许多妄想从他身上打开缺口的人,最后都知难而退。某地区破获一个案子,涉及很多高层干部,供词莫衷一是,含糊其辞,但有句话却出奇相似,不论受贿的人还是贿赂的人都说:“只佩服罗副书记,他是一个真正的清官。”

一座城市布局是否合理,一座建筑物是否美观适用,设计方案的确定是关键。玉溪市青少年宫建设方案的决策过程,是玉溪建设的一个典型。罗书记全身心的参与,也开出了一个做人做事的全新局面。罗崇敏在红河州干部廉政工作会议上讲话。

罗崇敏提出,由一百个青少年以及一些家长代表和辅导员等组成投票方阵,青少年小娃娃来确定他们的活动中心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举措。方案出台后,进行模型公展,同时发放一千多份调查表,还在《玉溪日报》上公布设计图案,供更多的家长参考。团委的杨副书记亲自组织青少年投票,总共有三十多个方案,由专家根据投票结果,再确定三个,结果一个方案以62票中标。当时很多人还不相信。更要特别说明的是,竞标参与单位有三十几家,罗书记的女儿所领导的设计院也在其中,而且设计方案名列前茅。其他竞标单位知道此情后,心灰意懒,有的甚至想退出最后的竞争。

几天后,公布的竞标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标者,乃是成绩最好的一家,人们震惊了。在这里,潜规则不起作用,相关的流言和猜测黯然淡出。

因为这是一个决策透明的公益工程,所以在拆迁时,老百姓也都非常理解和支持,拆建速度非常快。

清官并不好做,考验一个人的品格秉性,更需要一个人必须时刻警惕和提防,一刻也不能松弛。但是,罗崇敏做到了。

他的清醒和自律,来自思想的高度和对各种知识的追求。他和一般官员不一样,别人有空就应酬在酒场歌场,他却书不释卷,甘于寂寞待在书房。

罗崇敏是个官员,但是他更是一位学者。在玉溪工作期间,在政务极度繁忙中,他还著书立说,《资本运营概论》、《玉溪三乡论》、《现代农业管理论纲》、《论企业创新》、《现代旅游概论》等著作,既是他的工作总结又是对经验的理论升华,更是一位忠诚履职者的心血!

体验云南藏区

在玉溪工作期间,2000年2月初,他被抽调到云南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担任“三讲”督察组组长,指导当地“三讲”工作,担任干部考察组组长,考察和提拔干部,并负有指导当地经济建设的重任。

迪庆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西南腹地,自然地理特征为“三山两江一坝”。“三山”,即怒江山脉、云岭山脉、贡嘎山脉,纵横南北,平行并列,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耸立于三山群峰之上。“两江”,即澜沧江、金沙河,自北而南贯穿全境。“一坝”,即大小中甸坝子,面积共有40多万亩。全州平均海拔3380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地区。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高低悬殊大,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1486米。有些地方常年积雪,气候寒冷。

虽说罗崇敏是条硬汉子,可他有一怕,怕高原反应。高原反应,对一些人来说无异于谈虎色变,而对另一些人来说,确实对生命造成威胁。它的厉害,在于不管体质如何健壮,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头疼欲裂、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失眠,等等。所以,家人和同事朋友很担心。但组织上的安排就是命令,罗崇敏从来都是服从。他爽快地接受,并无半点犹豫,反过来安慰他们,说自己不但要克服高原反应,而且还不能辜负组织期望,一定完成任务。

在迪庆,他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求真、求实、求深,工作顺当而人心顺遂。

笔者曾经见到当地州委的杜秘书长,他说他后来在省里看到材料,表扬前往迪庆的督察组,肯定其水平很高,有针对性,有地方特色。

罗崇敏到那里后首先召开了动员会,然后他就往县乡跑。他对自治州情况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多年在当地工作的同志。在对上级领导的汇报中,他头头是道,使当地干部非常震惊。阅读大量的材料和迅速的深入基层,使他很快很准掌握了地方的情况。他广泛接触群众,从这个角度来了解干部。德钦县是云南最艰苦的地方,水土专家认为不适宜居住,人口平均寿命四十几岁,全县五万多人。他去德钦县好几次,每次都呆上十天半月。他还曾只身下到藏民家中居住,了解到德钦宗教文化的情况,如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他在这里工作期间,多次和秘书长谈话交流,涉及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他特别指出了这里藏文化人文资源的重要性。罗崇敏在迪庆州指导“三讲”工作途中。

罗崇敏既讲发展又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他阐明,自治州的旅游品牌,在云南旅游业中有其特殊性,是明珠中的明珠。旅游要大发展,但又要结合当地实际,如梅里雪山,就不宜开展登山活动,要留下圣山、神山的圣洁的生态。

杜秘书长说,只有罗书记把他看得清清楚楚,入木三分。他的体谅体贴,使得人家信任他,对他掏心窝子,毫无保留地说出真实的想法。他走了以后,省里选人大代表,当地的很多人还投票选他。

迪庆州有个县的书记和县长在工作上矛盾大,不合拍。在“三讲”中,这是一个要解决的难题。罗崇敏把他两人约到一起,开门见山地指出他们的不当之处,以他自己的工作经历来启发他们,还同他们谈当前的形势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极富说服力。最后,双方矛盾迎刃而解。他在迪庆工作时间不长,却解决了不少相当尖锐的历史遗留问题,使一些干部从不团结和混日子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在迪庆州的督察工作结束后,罗崇敏并不强壮的身躯,似乎又缩小了一号。在这五个月时间里,他的助手清楚,他是怎样爬高山过峡谷,强忍身体不适,深入迪庆的山山水水,指导当地开展工作;迪庆州的干部群众看到,他毫无架子,亲切和蔼,吃住在乡村里,和藏民谈话,认真听取宗教界人士意见,甚至虚心学习各种宗教知识。罗崇敏身上常带的钢笔和记录本也清楚,他的脑子是架高度运转的机器,不停地思考、记录,及时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经常整理提炼充实,然后又用来指导工作。每天晚上,他都被高原反应折磨,头疼心跳睡不好,却抱着氧气袋坚持写作,顽强对抗着痛苦,最终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困难。在很多人连坐着都难以忍受的高原环境下,罗崇敏却在完成繁忙工作之余,写下十几万字的《现代农业管理论纲》,这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支撑啊!

这一切,都来源于罗崇敏的爱,爱乡梓,爱祖国,爱民众。他的修养、学识、能力、水平,在这种热爱中迸发出巨大能量,使他能做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正因为如此,他成为当地干部群众都喜爱的好干部。

迪庆的工作结束后,当地干部群众甚至宗教界人士,对罗崇敏恋恋不舍。当地高层、中层干部甚至直接找省委反映,请求罗崇敏留在迪庆工作。他们说,这么好的干部,我们哪能舍得他走?

是的,好干部哪里都抢着要。

此时的罗崇敏,已经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岗位在等着他。“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翻山涉水,两肩霜华……一路高歌向天涯……”他的天涯,就在前方。

第五章 服务云南民族学院

2001年11月,罗崇敏赴任云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

云南民族学院(现云南民族大学)的一位校领导曾这样评价:我曾与三任书记、三任校长共事,其中,罗崇敏是我最喜欢、最崇敬的一个,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在校工作时间很短,却是建校以来校长级人物中两个对学校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之一。

2001年11月9日,省委派人送他来,到2002年秋天他就离开了。他调走后,师生们却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他所起的作用,他们说:这样的一个人恐怕以后也不好找了。

的确,自从罗崇敏调到民院的消息传开,师生们经过一番疑虑、到渐渐发生好感、再到迷恋这位书记,再到他调走,感到深深的失落。这个过程,也是罗崇敏人格魅力深深影响他们的过程。

难怪他们感到有些失落。

民院的工作从一团难解的线团,到眉目舒朗的百花园,到他调走后,一些工作又无可奈何地停顿下来。“这样的人以后不好找了”,实为肺腑之言,是由衷的感念和叹惋。

探寻民族学院发展新思路

富有民族风情的高等学府——云南民族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商山之麓、莲花池畔。学院和圆通山、翠湖浑然一体,并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毗邻,占地400余亩,院内花木相映,环境幽雅。学院建于1951年,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氛围浓厚。它是云南全省学子向往的深造的地方。

11月了,云南民族学院校园里,冬天的气息并不浓厚,随处可见树木葱茏,百花争艳,勃勃如春天,“春城”名副其实。开学没多久,一条消息就在师生中传开:学院党委书记易人,新来的人,原是玉溪的市委副书记。

每逢人事变动,总会引起方方面面的议论,热切盼望者有之,冷眼观看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无动于衷者有之……总之,一番小“地震”肯定免不了。当然,知识分子的修养还是有的,学院里大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这个新来的书记何许人也?长期在地方上抓经济的行政官员,对大学的认识究竟有多少?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是不是外行来领导内行?他懂教育吗?是否会格格不入?……

2001年11月9日,罗崇敏终于走马上任。

许多双眼睛,盯着这个传闻中的党委书记。罗崇敏的肩上有千万斤重量,眼前是看不清的重重迷雾。

他一来,就住在学校的招待所,后来搬到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住房,水电费都由他自己交,不用学院负责一分钱。他知道,全院上上下下的眼睛,全看着自己,一定要给大家一个好印象。

当他面对学院教职工侃侃而谈,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时,学院的人惊奇地发现,眼前这位党委书记,完全是一个儒雅的学者,一个具有独特思维和观点、并有论据材料做支撑的研究型人才。

罗崇敏一到民族学院,就深入基层访谈调研,他每天晚上带着校党委的组织部长,一家一家地去拜访老领导、老教授、行政管理人员,嘘寒问暖,问计问策,了解他们在生活和教学方面的心愿。如此,一天不间断,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每晚去的时候,给每一家都准备了一个沉甸甸的水果篮,这自然温暖了广大教职工的心。这笔礼品的经费,全是由罗崇敏自己掏腰包承担的。

在访谈中,罗崇敏发现问题就尽可能及时解决。例如,一个博士是从新疆某大学调过来的,太太没工作,他的心也不太稳,罗崇敏很快和校领导商议,吸收她在后勤部门工作。本校数学与计算机系的一个博士后,很有学术成就,深圳派人来挖墙脚,年薪给他20万元,还有很好的学术环境,罗崇敏知道后,3次找他做思想工作,从事业角度、从感情角度留人,终于留住了。2002年,干部人事改革的时候,这位博士后竞争上岗,当上了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的院长。

一段时间来,学生们总发现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在饭堂转悠,找学生谈话了解情况,后来他们终于知道,原来,他就是他们的党委书记。大多数学生对这个党委书记一点儿也不陌生,除了经常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饭堂外,教室、宿舍也是他常到的地方,考察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包括灯光的明暗、是否通风等等。他认为,这样的深入基层是有价值的,它往往对大决策提供一些很具体实在的参考。罗崇敏深入云南民族学院师生中间进行调研。

罗崇敏就是这样,眼观大局,而工作做在细微之处。

通过调查访问,罗崇敏很快形成对民族学院的基本认识:

始终坚持重点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办学方针,学生和教师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少数民族比例。全校全日制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占87%,共有28个民族;专任教师中少数民族占42%,有20个民族。民族学院是省属6所重点大学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层次丰富、办学形式多样,享有良好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多年来,学院是云南制定民族政策的研究咨询基地,学院下设民族文化学院、人文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民族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研究生部、马列部(社会科学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17个学院、2个教学部,1个省属研究机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并设有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和32个校属研究机构。设有2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9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16个高职专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9个学科门类。可谓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与科研实力较强。

半个世纪以来,云南民族学院已成为培养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成为云南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与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象征。

面对这样的状况,罗崇敏亦喜亦忧。喜,学院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代表着云南文化教育的良好形象;忧,党和人民把这样规模宏大的高等学府交给自己,怎样去掌舵导航,才能带领民族学院乘风破浪,健康前进。

虽然民族学院在高教事业上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是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或者打破因循的痼疾,开拓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如何从社会获取更大的支持?大学将如何持续赢得最充分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在与社会、公众、区域和国际等多重关系中,大学能否建立起伸缩自如、高效灵活的应对机制?如此等等,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

新的问题,新的难关,考验着这位新来的党委书记,驱动他思考,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更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

根据民族学院的实际状况,着眼于更高、更快的发展,他形成了一套关于大学开放、创新的理论思考。

他认为:在推进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确立面向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既能有效应对时代变化又兼具超越性的教育理念,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他指出:开放,不仅使在“文革”中遭受重创的高等教育迅速摆脱了困境,而且使新时期的大学教育在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考验面前,初步建构起从容应对时代巨变的良性机制,并不断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自身的可能性。

开放作为现在和今后大学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在于,只有开放式办学,才能使新设置的院系、专业、课程、教材等,不断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校的综合性程度不断得以提高;只有开放式办学,主动参与高校之间的竞争,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才能使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只有开放式办学,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应对加入WTO后对教育的挑战,大胆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与管理经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才能不断壮大学校的实力,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大学教育的巩固与发展,必须借重于开放,也只有不断地持续开放,才能最大限度地盘活已有的教育资源和尽快地更新、扩大教育资源,才能建构起从容应对各种变化的弹性教育机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教育必须同时在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和国际之间等三个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在开放的三个层面的比较与参照中,正确估价学校自身现有教育资源的实际状况与再生可能、确切把握学校改革的力点与力度、准确定位学校现在的实力位置与未来的学术增长点、精确制订学校的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实施战略与策略,方能使教学与科研更上一层楼。

他强调:“优胜劣汰”局面的出现,已经使我们再也无法仅仅以守摊子的方式面对自身。在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必备前提。创新的大方向——不仅要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常规层面全面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开放度方面进行更加深入、更加大胆、更富新意的拓展。大学教育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角色无疑正在淡化,而它所具有的引领经济、整合文化、创造思想等复合功能,正在日益得到强化。

力推民族学院整体改革

到云南民族学院后不久,罗崇敏就敏锐地找到这所学校发展的症结。

一是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质量有待提高;二是制度环境仍存在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终身教育体系有待建设;三是教育投入不足;四是学校的风气不正,影响部分教职工的积极性。

针对学院关系复杂、风气不正的问题,2001年底,罗崇敏提出,要大力抓校风、学风、管理作风建设。正气树立起来以后,规章和制度人人都得遵守,谁也不例外,于是,歪风邪气受到了遏制。

一般历史悠久的学府,都有错综复杂、根深蒂固的关系,而且,知识分子比较讲究面子,自尊心强,哪怕一点小小改革,都会牵一发动全身,何况全方位、涉及全学院上下的改革?然而,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罗崇敏的风格,也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高校改革重在游戏规则的确立。”“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就出在游戏规则,而游戏规则的问题出在历史包袱,就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放弃,改革必然遇到诸多问题,如果没有那么多历史包袱的话可能容易得多。”所以,他将改革成功的预期归纳为三点:着眼世界,以人为本,游戏规则。

为推进民族学院整体改革,罗崇敏挤时间阅读了几十本关于高等教育管理的专著,为改革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另外一方面,他深入访谈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002年4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毅然定下了学校发展的战略和方针。

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艰难,在精密的调研、衡量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确立方向后,罗崇敏亲自起草了各种改革方案。

——内部管理改革。其中一项是党办和校办合并,组织部和人事处合并,党校部和宣传部合并,纪检和统战部合并。在他的任上,建立了二级学院。

——大力精简机构和干部,改变了陈旧的学科设置。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处级干部全部竞聘上岗,处级以下打乱以后实行全员聘任,论规模而言,在全国的高校中也是比较早的。对于这些改革经验,云南省委组织部专门派人来调研,并把调研报告报送到中办、国办和教育部,作为高校改革的参考。

——教学改革。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科研体制的改革,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后勤集团及后勤董事会的成立。

——办学体制的改革和各地州联办的分校。

——分配制度的改革。使经济收入成倍地增长,譬如,奖金正处一级岗位津贴由原来的300元达到了改革后的1760元,其他各级人员类推。罗崇敏到云南民族大学考察。

以上七项改革构成改革的整体内容。

罗崇敏强调,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学校自主、学术自由、教师自治、学生自立这一目标推进。按照罗崇敏的理论,人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所以,改革的第一步,也就从人事改革开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这是民族学院最先亮相的重要举措。

人事改革的目的,在于引入竞争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中层干部队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在核定的编制和职数限额内进行,全院二级党委、党总支、工会、共青团等领导职位按有关规定选举产生,其他处级岗位属竞争上岗职位。任职条件除常规以外,还有特殊的说明,譬如竞争二级学院教学、科研副院长或教学科研部门副处级领导职务,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其党政管理工作经历可适当放宽要求;同等条件下,高学历者优先任用。竞争二级学院正院级行政领导职务或机关教学科研业务部门正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同等条件下,高学历者优先任用等等。所有条件,都经过反复衡量比较,确实适合责权利各方面要求。

罗书记在有关改革内容的会议上,一再强调这样的指导原则:(一)程序公开规范的原则;(二)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三)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原则;(四)个人意愿服从组织调整的原则。

对于多年来安于固有模式工作、循序渐进升职、论资排辈教学的学院人来说,人事改革无异于“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然而,由于罗书记提出的几大原则得到彻底贯彻落实,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慢慢调动起来。公开报名和资格审查后,实施民主测评,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召开教职工大会,对本单位范围内竞争处级岗位的报名者进行民主测评,对竞争者的德才表现和能否胜任竞争职位进行评价。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需达到本单位教职工总数的60%,测评采取无记名填表投票的方式进行,采用量化计分方式。对此,人们不是观望而是积极参与,努力表现自己,学院里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状态。

学院的一座教学大楼里,今天气氛异常,平时优哉游哉的老师们,今天似乎比往时紧张、期待、彷徨。原来,人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演讲答辩正在进行。以罗崇敏为组长的云南民族学院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以及民族学院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考评委员会的成员,在演讲现场端坐,每人手头一大叠资料。首先,竞岗者介绍自己的任职经历,最近几年的主要工作情况、工作成绩、思想表现,做好竞争职位工作的设想。所有内容时间不超过10分钟;接着,回答考评委员会事先拟定的必答题,答题时间5分钟;然后,回答考评委员现场提出的问题,答题时间5分钟。所有参加演讲答辩的人都准备充分,严肃认真,在有限的时间里各显神通,尽量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有的老师甚至说,即便竞聘不上,但这个竞争过程,却促使自己真正将自己检阅一次,找到不足,今后发展也有了方向。

一个竞聘学院领导部门副职的干部,开始心里充满矛盾,后来他变了,积极参与。他说:“改革是必要的,这毫无疑问。以前我也常用这个道理给别人做思想工作,但真改到自己头上,还真是让人费思量,一连几个晚上没睡好。后来想通了,如果落聘就结合实际去开门课,把课讲好,再把摄影爱好捡起来。”

演讲答辩后,根据综合测评成绩确定考察对象,由党委组织部按规定组织干部考察小组进行干部考察,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诸方面。所有工作,都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竞争上岗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党委组织部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公道等基本原则。

此外,对管理机构的改革,也从精简、统一、高效的目的出发,推进民主管理,建立活性管理激励机制,克服政府化倾向,减少办学管理层次,确定二级学院的组织结构,加大二级学院权力。实施了党办、院办合署办公,负责管理学校党务、政务日常事务;组织、人事合并组建组织人事部,纪检与统战部合署。各部门明确职能,细化职责,使其有规则可以遵循,有利于各自推行,避免了交叉管理形成的推诿、拖沓,为高效、精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竞聘上岗先是在各院系推开,进行资格审查,竞选人报名,10分钟的演说,并和校外的专家组进行答辩,你将做什么事,预期目标是什么等等,然后由专家组打分,得出平均分,然后按分张榜公布,作为党委任命的依据。当时大家开玩笑说,这是过堂,有本事的人不怕,却给满脑子投机钻营者堵了路。

以前的干部人事改革叫做全部卧倒,罗崇敏说,不是什么全部卧倒,而是全体起立。参加竞聘的干部,副处以40岁为限,正处以45岁为限,超龄的就作为调研员。进与退的岗位安排都考虑得很周详。在改革中最受益的是年轻人,其中最年轻的几个竞聘干部,都是由没有级别的一般干部直接提拔为正处。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是这样,科技处是这样,研究生院、民族研究所也都是这样。竞争上岗的人都很有责任心,同时以前不干工作反而还骂来骂去、牢骚满腹的人现在可说是几乎绝迹了,因为这样的改革目的是使每个人都受益。

就此一项,民族大学的王副校长感慨地说,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从力度和广度来讲,在云南的高校是第一家,所谓全体起立,这都是在2002年时候全盘推开的,当时全省多个部门组成的专家组,也被请来现场指导工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证明岗位是可以流动的,坚冰是罗崇敏毅然打破的。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能激发学校的朝气和活力。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旨在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民族学院教学改革的一系列工作,都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包括积极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结构,注重“三性”(学习的自主性、教学的灵活性、管理的科学性),着力于基础,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倡导创新教育、创新教学、创新学习,探索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云南民族学院的教学改革,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立足云南、面向西部、辐射东南亚”,政策为云南洞开一扇向外的窗口。民族学院的教学改革,把满足云南乃至西部民族地区各民族日益增长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发展,扩大规模,改善条件,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为云南及西部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改革的目标:主要借鉴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经验,总结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充分反映人才需求状况和本学科、专业发展趋势,通盘考虑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目标、方向、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利用民族学院多学科的优势,按学科大类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淡化专业界限,扩大专业口径,强化学科结构调整,组建学科二级学院,优化学科、专业资源,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上档次。学科建设为主体,同时,队伍建设和科研开发作为教学的两翼,比翼齐飞才能带动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

同时,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减少学时,降低学分,强化课程区分度,增大核心课、主干课学分系数,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进行创新学习,逐步调整教学组织和模式,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按学院(学科)招生,打通基础,增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力度。

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民族学院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起点和课程的综合化程度,设置反映学科和社会发展最新成果的新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减少课内学时,加强实验教学和教学实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全面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

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加大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力度和改革力度。独立创新教学,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重在考评基础,考评能力。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逐步实行教考分离,不同学院的同类课程可进行联考。

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体系。

扩大视野,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组织了几次规模不小的考察,譬如,正处级的干部们到玉溪等地州考察地方的发展,到红塔集团、澄江县等地方看经济发展新貌和对科研的要求。此外还组织了三批干部到外省考察、取经,广州—深圳,上海—苏杭,北京—天津,使年轻干部大大开阔了视野。

抓向外拓展。以前在这方面的开拓力度非常小,主要是没有向外拓展的能力,罗崇敏来后不久,带上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拜访省领导、省民委、教育厅,甚至学校所在的五华区的各职能部门。带上学校各部门的骨干,下到各个地州,像比较偏远的怒江州、德宏州,了解社会对办学的需要。带着副校长等人往上联系,跑国家民委、教育部汇报沟通,为增加硕士点、博士点打基础。

一系列的改革思路和方案,有条不紊地推出和实施。实际操作中,罗崇敏强调,要更加注重大学外语、计算机及各类基础性、应用性课程的教学,注意实践环节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并逐步实行“定线淘汰制”和“退学试读制”等教学管理办法,严格考试管理,全面推行“套题库”考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质量高了,综合素质也高了。2006年5月9日,罗崇敏在石屏一中学生食堂了解学生膳食情况。

人事改革初见成效,各方呼声很高,并对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了更强烈的需求。罗崇敏认为,在坚持和保护已有的改革成就的同时,在新的形势下要坚持改革方向,以新的思路,冷静思考、群策群力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此,他提出了“规划推进”的议题:通过制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规划,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形成政策,引导、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罗崇敏在研究、制定民族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新规划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改革要深入推进,既要解决具体问题,又要有宏观思考。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发展背景,满足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增量需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三年规划,要形成新的系统的思考;要形成新的阶段性目标;要回答一些现实的问题;要有可操作的措施。

他强调,在制定新规划时,要正确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坚持与创新的关系。首先是要坚持改革的大方向,要很好地总结前一阶段改革的成果,加以推广,达成共享。

(2)体制与机制的关系。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机制的创新。

(3)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的关系。要立足于当前能做的工作,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实现目标。

(4)统一规划与保持学校特色的关系。要鼓励和尊重学校在改革实践中创造的特色经验,并要为大家共享。

(5)推进改革和保持稳定的关系。在改革中要处理好各方的利益。

后勤管理在高校的管理体系中,历来是个棘手问题。不仅有责任、权力,还涉及许多利益问题。如果后勤工作真正实现社会化,高校本身就可以集中精力抓教学,所以,罗崇敏对此非常重视。在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中,针对改革规划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他做了大量工作,并且较好地解决了以下几点:

其一,资产问题。彻底研究后勤资产的属性、产权主体的法律关系的界定,及其过渡时期的操作办法;

其二,学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问题,即学校后勤服务公益性由谁承担及其怎样承担的问题;

其三,专业公司的培育问题,研究专业公司如何做强、做大。

其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问题。解决多主体下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体现公益性的统一政策问题,以及加强市场监管的问题。

一位后勤系统的老领导回忆说,在他来之前,正科级的每月300元奖金,学校还不敢一次发完,可见当时畏缩的程度。罗崇敏来了以后,确实带来新的思路,进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改革使大家受益。就说科级干部吧,以前300元不敢一次发,现在一次发到800元。所以比较来看,大家确实感到了他的魄力非凡。他来后的第二个星期,就到后勤系统搞调研。经过交谈,他鼓励我们放手干,出了什么差错,由他负责。我们后来将人事、财务、基建等事权交给副手干,副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了,一级一级实行下去,就带动了整个部门的热情,所以改革的启动可以说是非常顺利。

后勤集团采用科学完备的管理方法,实行的是董事会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这种企业管理模式,使后勤改革稳妥快速进行,各项工作迅速走上轨道。

各项改革顺利推进,民族学院焕发无限生机。罗崇敏在考虑如何以民族学院升级更名作为突破口,推进民族学院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当时一些人还没有意识到升级的重要性,更多的人认为升级更名没有可能性,当时的教育厅也认为条件不够。罗崇敏来了以后,进行了本科教学的评估,他认为,先做好更名的前期工作,在软硬件两方面齐头并进,一定能达成愿望。2002年底,他把工作做到北京,促使了教育部的专家组终于来民族学院进行考评,考评完后,专家组发现,这个学院无论是师资水平还是学生质量,都非常好,学院的各方面设置更比同等院校胜出一筹,他们欣然同意更名。

2003年4月,对云南民族学院所有人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时间,经教育部批准,原云南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所有人欢欣鼓舞,更名后的民族大学影响力陡然大增,名声和办学质量都今非昔比。

罗崇敏为民族学院的发展呕心沥血的付出和种种心路历程,在民族学院升格改名为民族大学后,终于泯没在一笑之后。

对改革和改革者的评说

民族学院的改革一改再改,不是小范围小打小闹,而是全院上下各部门,行政、管理、后勤、教学都涉及了。

曾经,引起轰动的北京大学改革,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北京大学改革的策略背景是:同时推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师体制改革。但对于民族学院来说震动太大,不利于学校工作的稳定。

相比之下,云南民族学院的改革办法却是既讲策略,也讲原则。

它的高明之处是没有将两者对立起来,没有分出强弱对比,相反,对于优秀的大学来说,管理、服务的水平与教学、研究的水平,各自独立,各自提出要求,根本不是也不可能相互以另一方的水平作为条件。对于两者,需要以不同分工的同样质量来要求他们。还有一点至关重要,改革应该给人带来好处,符合实际的需要。

民族学院的改革,很多属于吃螃蟹,其中最让教职工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的收入。全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可以说力度大,影响大。原来政策致使部门的小金库管理混乱,没有尺度可言,因此矛盾也很大。罗崇敏来民族学院之前,已经有一些博士因失望而离开。罗崇敏来了以后,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说这还得了呀,一定要稳住。良好师资是教学的基本保证,而分配制度的改革就是稳住人心的关键。所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所有人瞩目,甚至当时很多外院校的同行也纷纷打听,而最终的结果是,所有人都是受益者,副教授以上,就岗位津贴一项,增加到1700多元,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罗崇敏的新思路和魄力,使人们刮目相看,大大激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且看老教授们的简要回顾:

民俗学著名学者茶教授深情地介绍说,罗崇敏善于找到切入点,他善于向教授们学习,这跟他自己的素养有关。他爱才,惜才,支持干事业的人,同时他也知道你所说的话的分量。他和知识分子打交道,完全是平等的商量的口吻,从来没有见到他用某些行政领导的专横作风对待人。记得他刚到校的时候拜访了许多老教授,其目的是从交谈和所看到的现象中判断改革的方向,后来的改革,事实证明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跟罗崇敏在一起工作很劳累,但是心一点也不累。

王副校长感叹地说:罗崇敏这个人适应能力很强,他在民族学院做一把手,时间最短,可做的事情最多。他在学校一年中,使科研实力大大增强,尤其是理工科的科研项目大大增加。原来民族学院教师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一年只两篇,他任党委书记那一年,论文发表量达到了十篇以上。实际上,是改革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建立董事会,模拟公司制,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譬如说,学生宿舍管理好,就按质付费,但资产还是属于学校。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学校的负担。改革后,就食堂而言,饭菜的质量也好了,学生也满意了。以前的承包人成天只想着自己怎么节省原材料,从中渔利,因此投诉天天不断。改革后学校的支出大为减少,学生的投诉几乎没有,而后勤系统职工的收入还得到了增加。教学方面的改革,实施以学分制为核心,增设选修课,学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同时也符合“强基础,宽专业”的改革方向。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很严格,在2003年的时候,评估通过,并达到了良好级,这与强化基础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教师们觉得罗崇敏这个人敢想敢干,在民族大学尤其不容易。他树立正气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他讲公正,做人正派,不分亲疏。每项改革出台之前,都要开教师座谈会,听取各种意见。因为以前本校的待遇偏低,所以有名气的教授总是在外兼课。分配制度改革以后,大家首先完成校内的工作。

曾给4任校领导开车的学校车队原队长说:我认为罗书记所做的是最温暖的。前任的优点,罗书记是来者不拒地吸收,他还多次带队到地州的教育系统和中学,鼓励同学们考重点大学,同时也宣传民族学院,这两年民族学院的生源非常好,都是在本科线以上录取完毕,没有降分。这跟以前完全不同。

后勤管理的内容很多,可以说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校园的绿化、教室的灯光以及房屋的维修都是后勤的管理。罗书记充分肯定了后勤工作在高等学校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后勤队伍这一批人是最怀念罗书记的,我们大家都爱戴他,常常想起他来。记得他当时来到后勤部门,依次到各办公室,自我介绍,面容亲切。

成立了高等技术学院,成教专业以前都是在各个学院,现在集中收拢,有专一性,同时拓展了办学的层次,报考民族大学的生源激增,这是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总之,正如鲁教授所说,民族学院的改革现在看来无疑是成功的,其高明之处,面对改革,没有死角,没有特殊,一视同仁,公平公开,各改各的,最后都是为同一目标,汇总起来,成为一有机整体。罗崇敏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负责人交流(2002年10月8日)。

应该说,2003年4月民族学院更名为民族大学,是对这一系列改革的最上乘的肯定。

大学修养观

“判断一个国家的国运,只要到大学去看一看就一目了然。如果中国没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教育,21世纪还能是中国人的世纪吗?”

罗崇敏说这话时,云南民族学院正在为毕业的外国留学生开欢送会。

云南民族学院利用云南民族文化绚丽多彩,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特殊区位优势,形成了语言文学学科多样性的办学特色,开设了泰国语、缅甸语、越南语和佤语、拉祜语、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景颇语、傈僳语、彝语、纳西语等8个语种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其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学7个语种为全国独有、世界领先。改革开放以来,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名外国友人到这所学校参观访问或进行学术交流。现在,云南民族大学与国外2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还接受了来自美、英、法、德、日、韩等40多个国家的上千名留学生,是云南省高校中外国留学生最多的院校之一。

这是民族大学引以为骄傲的地方,也是它过人的强项,它以真正的学术研究和成果,吸引着世界各地学者。

在这些学术强项背后,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罗崇敏认真领会五四时期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话,“大学不是贩卖毕业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罗崇敏认为,这是大学存在的根基,没有学问精神的守护,大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大学是求知者的大学,是传播知识的大学。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一面旗帜,是大学的灵魂,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沉淀,是内在的精神品质和特殊的意志信念,从大学诞生日起就成为其存在发展的基础。

罗崇敏对大学精神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罗崇敏在一次学院大会上说,我们与世界著名大学的差距,首先在思想和意识方面,在大学精神方面。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建设第一流的大学是时代的要求、客观的必然,大学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更是应有之义。

罗崇敏在高等教育的革新中,所抱定的宗旨是,以天下为己任,以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和崇高的人格力量,来赢得公信和支持。独特而有魅力的人格,凝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散发着中华民族美德的馨香。儒家君子人格的追求,是罗崇敏主要的人生价值取向,亦是他获得这些人生成就的持久动力之一。他认为所谓君子美德,与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并不矛盾,而是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

由于他有这样广阔的胸怀,所以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他认为大学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见,守一家之言,是不可能使学术得到发展的。他认为学术之间的观念可以“和而不同”。即使产生了对立的观点,也应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说明。这些,也是他倡导“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基石。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他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世界观教育,主张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统一。

道德的民族性、时代性的形成,是由其社会基础决定的,因此,在本民族的道德建设中,决不可丧失自我,否则,将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丧失。但建构现代中国的道德观念也不是闭门造车,而应在中西道德理论的相互借鉴中进行,使大学成为研究学术、传播新思想、培养新人才的基地。

为此,他和教授们恳谈,达成统一的观念,鼓励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课,“食而化之”,进行独立评判,并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培养学生自由思考和独立研究学术的能力。他认为学与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始可并进。2002年1月30日,他在学院校风建设座谈会上说:“中国当代大学最需要什么?我认为最需要的是修养,也就是大学素质修养。包括大学文化、大学人格、大学精神、大学机制和大学环境的修养。素质决定人的前途,素质决定学校的命运。大学修养既是每所大学成长的艰辛过程,又是大学发展的崇高境界。大学素质修养要坚持人本立校、以道观校、以品铸校、职能兴校、民主治校、机制励校和环境冶校。要涵养大学文化,熔铸大学精神,健全大学人格。大学教育要坚持唯真、唯勤、唯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

2002年11月28日,罗崇敏离开了民族学院,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然他离开了大学,但他倡导的大学精神留下来了,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第六章 躬耕红河沃土

已是严冬时节,崇山峻岭中,万物渐次进入萧瑟世界。

大自然的生机,此时被遏止在寒风里,无奈地等候明年阳光的催发,等候再次蓬勃。自然的风光,有赖于自然环境的滋养,可以等待;而人,是不能等待的,只要一声令下,管他春寒料峭,还是酷夏流火,抑或隆冬酷寒,箭在弦上,不能不发!罗崇敏,现在就处于这个关头。车窗外的冬令景色,久居城市难得一遇的山霁林风,都难以引起他的兴趣。视而不见,见似不见,他心里,只有远方。罗崇敏到红河州履职(2002年11月18日)。远方,有一个呼唤。

和以往的调动一样,这一次,同样突然,调到民族学院掌舵时如此,从民族学院到红河州委书记的位置上,也是一样。

红河,一个多有诗意的名字。加拿大歌曲《红河谷》这样唱道:“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你的眼睛比太阳更明亮,照耀在我们的心上。”自然,这个红河谷离本文中的红河何止十万八千里,然而,罗崇敏接到调令时的心情,和歌中离开村庄的人一样,多味杂陈。

调令就是军令,刻不容缓。一年前,他两肩风尘,从改革焕发无限生机的玉溪市来到云南民族学院,刚好一年,在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为民族学院的改革倾注了全部精力,改革刚刚完成,正是大见成效之时,又要奔赴新的岗位,他一门心思在民族学院,半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真是很突然。

虽然突然,但他习惯了。

二话不说,打点行装,奔赴红河。

其实,倒也不需要什么思想准备。从教育文化单位,又回到他所熟悉的地方党政工作岗位,对他来说,是驾轻就熟的。

红河,由于政治经济因素,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在,省委、省政府对红河自治州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做了全新的考量,而对于民族学院来说,“已初步完成历史使命”。

注目窗外,他蓦然觉得,肩上沉沉的,如车外苍茫大山的沉重。

红河自治州是云南一个大州,作为一把手,确实是个相当大的考验。

他在心里细细掂量,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撑,红河的发展应该摆在首位,在发展的同时,历史问题也要逐渐解决消化。搞建设、出成绩,和弥补漏洞、解决问题,这之间,考验人不一样的地方是在哪儿?应该怎样互相促进消长?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怎样带领红河加快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作为领导干部,接受考验的,主要是如何把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对于这次调任,“信心十足”、“压力很大”,他对身边同事吐露心声。既感谢党和人民的信任,也深深感受到责任重大。

信心、压力、问题、办法……一连串的思考使他彻夜难眠。“翻山涉水两肩霜华,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

再困难的事情,对于罗崇敏来说也是“一路豪歌”;再大的压力,对于艰苦环境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他来说,也要“向天涯”!

这是罗崇敏的毅力,也是他一贯决胜的信心。何况,红河此时的发展,面临着比两年前更大的市场机遇。

红河还在前方,他已先行一步,走进红河的历史和现状里,他的思想,完全与红河这块土地严严实实贴近。

他的思维高速运转: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着眼全国大局,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改善经济环境系统,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突出小城镇的发展,积极培育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经济环境是一个有机大系统,由诸多相关的子系统共同组成,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不断改善经济环境系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要交通路网、区际通讯、大中型能源基地建设投资多、难度大,政府应成为投资主体。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减少对市场运行机制的人为干预,将政府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要重视法制,依法行政,从立法、执法和监督各个环节上加大法律规章的建设力度,将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尽可能地规范到法制轨道上,把西部民族地区经济逐步培育成为法制经济。……

所有正确的决策,离不开缜密的思考。

到达目的地,他发觉,春天已提前降临红河。

深深吸了一口气,记下这个时间,2002年11月下旬。

11月28日上午,中共红河州委在个旧召开领导干部会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金康在会上宣布省委决定:罗崇敏任中共红河州委委员、常委、书记。

那一年,他50岁。

半年跑遍所有乡镇

什么叫受命于危难之际?

罗崇敏这次任命,或许称得上这句话。

红河州是大州,多民族聚居,基础尚可,但要跃居云南的前列,或者向全国的先进地区看齐,还有待艰苦努力。因此,省委的决定,不但包含着上级的认可,同样,也凝结着四百万老百姓的嘱托和期待。

对于开拓型的罗崇敏来说,甫一上任,即显示了过人的魄力与自信。上级欣赏他能打硬仗,不讲条件,素质全面。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只要交给他心里就有底。

罗崇敏确实具有勇气和魄力,或许,这正是他突然调任的主要原因。

怎样打开红河州工作新局面,开创新事业?红河是一个大州,地盘广大,民族众多,情况复杂,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找到切入点呢?

罗崇敏自有罗崇敏的工作方法和习惯。

马不停蹄地沉下去,再沉下去。这是罗崇敏一以贯之、颇奏奇效的方法,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2007年7月,罗崇敏在元阳县南沙水电站建设工地调研。“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这样认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乃是获得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来检验。因此,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拜群众为师,和群众交友,“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听呼声,察情绪,感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集中他们的智慧。既要了解群众盼什么,也要了解群众怨什么;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只有这样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深入基层,还出自这样的战略考虑:红河面临着加快发展和推进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与过去相比,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了,决策的时效性增强了,决策的风险性增大了,决策所需的信息量也增加了。这些无疑对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调查研究,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正确的决策提供服务。伟人早先就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又形象地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罗崇敏多年来的领导岗位决策,全部来自十月怀胎般的艰苦,然而,也得益于这种艰苦,令他无论哪个时期做出决策,都对当地工作起到莫大作用。

对于红河来说,深入调查的艰苦,不仅是这种工作的琐杂繁复,更令人吃不消的,是该州的地域之大之广之旷。

一个忙碌的白天又过去了,善跑山路的吉普车,车身粘满泥点,在昏黄路灯的映照下,也增添几分疲惫。几个跟随罗书记下乡的年轻人,在车上已累得快睡着了,哈欠连连。下车时,他们以为就可以回去休息,谁知脚一落地,罗书记却问:“现在,我们是去办公室,还是到哪里?”“啊?还要干活啊?”年轻人面面相觑。书记看了他们一眼,笑了笑说:“放你们半天假。”他自己下车后,直接去了办公室。

全州150多个乡镇,他发愿要半年走遍。

上任第一天,他就将此事提上议事日程。可是,那些乡镇道路是什么路呢?大部分穿越崇山峻岭,沟涧溪谷,有的乡镇十分偏远,从县城出发,也要一整天才能到达。甚至有一个乡镇,要经过两个别的地州才能到!有些路段只能步行,根本不能通车。可是,5个月下来,工作效率之高令人咋舌,150多个乡镇全部跑遍,这是红河州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后,罗崇敏风趣地将红河公路描述成“手要抓紧、脚要蹬紧、背要靠紧、眼要盯紧、神经要绷紧”的“五紧”路,也正是这次全州范围内的调研,为他以后全面加快和提升红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埋下了伏笔。

为事业生,为百姓搏!这就是罗崇敏心中的理想。他的泥腿子形象,老百姓记在心里。2005年9月29日,罗崇敏在元阳县牛角塘乡走访贫困村民。

他认为,生活并不总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他重视发展速度,但他更重视落后地区的生命关怀。

到乡里,他习惯直接走到老百姓中间。开始,乡里的人听说州里的一把手来了,都不相信,他们怎么可能来到如此荒僻的地方呢?罗崇敏来了,没有鞍前马后的人群,没有呼三吆四的热闹,甚至也不在乡镇办公室听汇报,他直接去乡村中小学,去田间,去百姓聚集的地方,去他们寒素的家里。

问寒问暖,揭开锅盖查看,了解收成,考虑种植,关怀村路,乡村教师工资的发放……“这个学期学什么?来,背篇课文给伯伯听。”他拉着一个小孩子的手,和蔼地问。孩子们都放下羞涩,大胆地围着这个伯伯,争相说起学校的事情。一个小孩子努力往里挤,但人小力弱,只好站在外面,眼巴巴地仰望着。罗崇敏发觉了,微笑着伸出手,把他拉到身边,蹲下来,说,“你叫什么名字?在哪里读书?最喜欢哪门课……”

孩子们都喜欢这个伯伯,大人们更高兴,他们知道,原来,这个悄然而至的中年人,就是他们州里最大的官,他正在想办法,让他们今后的生活过得更好。于是,他们都纷纷倒出心里话,对生产、对生活、对乡里的干部、对州里的期望……

150多个乡镇呀,都是这样走着、问着、了解着、思考着、研究着。这是名副其实的“山路苦行者”!

他的艰苦和细心,他马不停蹄的工作方式,终于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这种大运动量的辗转跋涉,大信息量的摄入和思考归纳,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就算是机器,也会磨出损耗,何况人?但罗崇敏已顾不了这么多,在他心里,红河州的发展就是第一位。“他的节奏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走路很快,处理问题果断干练,说话很有力量,不喜欢拖泥带水,他常跟身边工作人员说,这么大的州,那么多要解决的难题,拖能拖得起吗?

夏天的红河,气温三十八度,高温炙人。这一天,他冒着酷暑前往河口县调研,然而天不作美,到了半路,遇到了公路塌方,堵车长达十七个小时。外地的车、本地的车、客车、货车、大车、小车足足有上千辆,前后堵成一条长龙。天热心烦,通车无望,有的外地司机与本地司机发生冲突,一时间,狭窄的公路上火气冲天。

这时候,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走到司机中间,用低沉而有力的腔调,沉着地指挥塌方抢险和车辆调度。他卷着裤管,忙前忙后,有条不紊地指挥。经他联系,附近一个县的工程抢险队也及时赶来,场面气氛开始缓和。

这时候,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司机们才发现001号车,这不是当地的最高首长吗?他们看着他,又看到他身后的秘书和工作人员,顿时停止了争吵,而且马上加入了抢险队伍中……

17个小时过去了,可怕的大堵车也被疏通了。司机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纷纷说,让书记的车先走。罗书记一挥手说,不行,运蔬菜的大车、运工程材料的车以及外地车先走!

当这些大车的司机鸣笛远去时,远远地,还传来依依不舍的喇叭声。

科学发展的实践战略

“要以治理国家的理念考量红河的改革发展。”这就是罗崇敏的战略思维,他坚信:“唯有产业可以富国,唯有制度可以兴国,唯有素质可以强国。”同样,他在红河州旗帜鲜明地提出“产业可以富州,机制可以兴州,素质可以强州”的发展理念。

发展、改革、开放、城建、民生……如何“布局行棋”,罗崇敏心里有一本清账。深入调查,深思熟虑后,他总结提出了新的战略定位——

红河州在今后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内,选择“四化联动,梯度推进,统筹发展,富民强州”的发展战略。

对这一高度概括的战略思想,罗崇敏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论人口总量,红河州在全省占大头;论经济结构,它在全省最为繁复;论历史,五千年的西南文明,和其他民族一样背负着沉甸甸的荣耀与坎坷;论现状,红河州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迅速,名列前茅。可以说,红河大地能否崛起,关系全省乃至西南地区崛起战略的实现,红河的实践探索,也将为促进西部地区崛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战略思路:四化联动。要面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入WT0和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现实,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的联动发展进程,使“四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全面发展。同时提高各族人民整体素质;靠人的素质、活性机制、现代信息服务和市场化进程来推进“四化”联动发展。

战略方式:梯度推进。选择梯度推进发展战略方式,是由红河州的基本州情所决定的。红河州是云南的缩影,多山区、多民族、贫困深、边境长,是红河州的基本特征。气候立体、生物多样、文化多元、资源富集、区位独特是它的主要优势;以红河为界,南北发展差异大,山区坝区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大,各民族发育程度不同等,是其主要特点。

发展层次上,从北向南推进,从坝区向山区推进,从个、开、蒙中心城市区向周边县辐射,从县城所在地向乡村辐射。生产力布局上,按海拔、资源和区位特点,打破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界限,进行地带布局,形成不同层次的经济带和经济区。2005年11月21日,罗崇敏参加红河工业园区化工区15万吨/年二甲醚配套20万吨/年甲醇项目奠基仪式。

发展定位上,要确立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脱贫致富“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上,要从实际出发,分区域、分地带、分门别类进行指导和领导,切忌一刀切、一模式。

战略结构:统筹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协调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坚持速度、效益、质量、结构相统一,既抓当年发展,又抓长远发展;既抓产业发展,又抓基础设施建设;既抓速度效益,又抓结构调整;既抓物的质量提高,又抓人的素质提高;既抓资源开发,又抓生态建设。全面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要加快脱贫致富和小康水平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转化,要保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自治州中的领先地位,建成模范自治州;经济综合指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全省发展前列。2007年总体达到小康,基本消除贫困;2008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红河带入一个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样高度浓缩而针对性明确的理论指导下,他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大刀阔斧而又稳健踏实地实行改革,面对困难重重的处境,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导才能,以大手笔大思路的全面整顿,开始了扭转局势的过程。

红河州一位姓白的老领导在看了刊有红河发展战略的《州情通报》后不无感慨地说:“要加快红河发展的口号已喊了多年了,但就是找不准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红河发展战略的提出,把准了红河发展的脉搏。”

个性化的为政履职

罗崇敏作报告,三言两语就将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语言有味趣,能抓住人们的兴奋点。当他在聚光灯下谈笑自若,挥洒豪情时,身上焕发出来的光彩,和明星没什么两样。言辞、形象、思路、举措等等,在共性中有他难以替代的个性,加之深厚的个人素养,越发显得文雅风趣,务实朴素。两者奇妙地结合在他身上,共同彰显他独特的个性。“他是个好班长。”在红河州干部眼中,罗崇敏在州委班子里的表现堪称典范。凡事爱商量,重大问题上常委会讨论,罗崇敏不搞独断专行。“建设政治文明”的中央精神和社会呼声叠合在一起,一些官员深刻领会,在争取“政绩表现”上有了新动作,这方面,罗崇敏是个典型。除了广场、马路等大工程“硬件”,他非常重视“软件”建设,这些“软件”包括安全限度内的政改,以及对部属官员的整肃等。此类举措既赢得民心,也是上级部门关注的重点。罗崇敏在中国院士·红河论坛大会上发言。

任何一个政治体系,对“政绩”的注重是极为正常的。不同的时期,“政绩”有着不同的主题。中国官员面临的诉求,经历了从政治到经济、从地方综合发展再到建设政治文明的一个循环式上升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这些主题,也就将对地方官员的诉求,提升到了一种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综合发展能力上来。它要求“一把手”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主政地,兼顾各方面因素,以最后的发展实效为评价标准,从而推动各地的发展。

罗崇敏正是敏锐地把握这些主题要求,在推进全面建设红河小康社会进程中,他提出,要牢牢把握几条原则:

一是以民为本。

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爱民、亲民、富民,重视和关心人民利益,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造和谐、文明的良好环境,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素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二是与时俱进。

红河的发展,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顺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潮流,吸收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坚决突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协调发展。

在加快红河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体现时代要求、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红河实际的发展新路。

四是梯度推进。

红河州城镇与农村、北部与南部、山区与坝区以及各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要从实际出发,分区域、分地带、分门别类进行指导。发展层次上,要从北向南推进,从坝区向山区推进,从滇南中心城市向周边县辐射,从县城所在地向乡村辐射。生产力布局上,要按海拔、资源和区位特点,打破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界限,进行地带布局,形成不同层次的经济带和经济区,使全州呈现出各展优势、竞相发展的局面。

五是效益至上。

没有效益就没有发展,追求效益才能加快发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把追求效益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才能加快发展。不仅经济工作要努力追求效益,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也要努力追求效益;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要努力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革除影响效益的观念、做法,采用先进的理念、做法,促进效益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罗列这样的观点和理论,似乎有点枯燥,然而,正是罗崇敏这些深思熟虑的看法,这些与众不同切中红河命脉的看法,成为红河决策的直接的指导思想。不认真解读,就不能了解罗崇敏思想的深邃之处。

新华社云南分社副总编辑李自良对罗崇敏的个性化履职风格印象非常深刻。他说:“睿智,敏捷,跳跃性思维,超常规决策,独特的作风,诙谐的语言,这是我对罗崇敏这一个性化官员的基本印象。他张扬的个性,彰显的特质,摈弃复印机、传声筒式的领导方法,把党的方针政策化解为生动活泼的社会规则。”

在习惯于左右逢源、老谋算计的俗态政治理念中,像罗崇敏这样个性鲜明的高级官员还不多见。然而,细看当今政坛,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现实是,一批个性鲜明的高级官员作为一个群体,已悄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而官员个性化施政也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罗崇敏也正因为此,总成为被各类媒体追逐的对象。

毋庸讳言,在我们中国,因为封建文化积淀太深,给相当多的人们“遗传”下来这样一个理念:为官者不能有个性色彩,即便有也不可彰显。受这种理念的支配,各级官员,尤其是中高级官员,对人对事几乎都是同样的表情、同样的举止。尤其表现在讲话上,十分讲究“对口径”,而由“对口径”又变成了“对口型”:下级官员背诵上级官员的话,上级官员背诵前辈官员的话。说得难听点,小官背诵大官的话,大官背诵“死官”的话。这一点,已被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批评过:“讲话没有新鲜语言。”对此,罗崇敏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我愿意听漏洞百出的真话,但绝不听滴水不漏的套话。”

罗崇敏对个性化履职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个性化履职主要是就讲话风格、做事风格而言的。从讲话来说,用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来阐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从做事来说,用自己特有的高人一筹的做法来落实党委决定的、人大批准的、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我们推崇个性化施政,决不是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决策”,更不是允许“不按套路出牌”,违规操作、违法行政。

罗崇敏说,正确的个性化履职,能给领导者带来好的“民众缘”。这就好比一个个性化色彩较浓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够赢得“观众缘”,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正是因为罗崇敏颇具个性化履职,使他赢得了“民众缘”,使他主政过的地方知名度大为提升,从而也提高了党和政府的感召力、公信力。

名副其实的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6年8月,在沈阳举行的全国“十佳”党管武装好书记的表彰会上,罗崇敏受表彰,昆明军区表彰的党管武装好书记更有罗崇敏的名字。紧接着中央电视台7频道军事栏目播放了罗崇敏的先进事迹。我们带着惊诧的眼光审视这个一向被人们视为文人书记的他。蒙自军分区李政委给我们介绍,在一次云南省委和省军区组织的全省各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述职会上,成都军区的首长听了罗书记的述职大加赞赏,并问罗崇敏在过哪个部队、驻过哪个院校?罗崇敏幽默风趣地回答:“我连红小兵都没当过。”首长说:“为什么对军事思想和现代战争有这样深刻的见解,对党管武装职责落实那么到位?”罗崇敏说:“‘临事而惧’罢了,一个职位就是一份责任,我只是想争取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而已。”是啊,罗崇敏历来都是在其位谋其政,谋其政重其效,决不尸位素餐、得过且过。罗崇敏在驻军某部给官兵上军事课,讲现代军事战争特性。

罗崇敏说,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当过兵,他很羡慕军人的旅程和军人的气质。可能是这个原因,我们看到身躯并不高大的罗崇敏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时时放射出军人气质的光彩。他不但多次研读《孙子兵法》,还研读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约米尼的《战争艺术》,对毛泽东、邓小平的军事思想和理论,对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新军事变革思想和军队使命论都认真学习和研究。他每年都要到部队调研几次,并给部队官兵上一次军事课。他对部队如何带兵有自己的见解:“一威,排连长乃至将军要有德、才、法、能聚于一身的崇高威望;二爱,对士兵要充满爱心,真爱至爱,保障供养,同舟共济;三忠,官兵忠诚国家,忠诚宪法,忠诚上级,忠诚职守,以国家安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