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0:44:00

点击下载

作者:郎咸平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试读:

第一部分

现代琦善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大清王朝靠茶叶出口源源不断地创造着贸易顺差,英国人为此不得不从墨西哥筹措白银,才能持续向中国采购茶叶。全球范围内的这么折腾,到头来还要把白银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英国人当然不甘心,于是他们搞出了一个两步走的计划。

首先,从东南亚搞到鸦片,然后走私到中国,通过鸦片贸易把中国人的白银再赚回去,从此就再也不用费劲去墨西哥挖银矿了。最后搞得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林则徐上书说这样不行,再这么下去就要亡国了。于是道光派他去广东调查。林则徐到了广州以后,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把烟馆烧了,第二把火烧了烟枪,第三把火就把鸦片给烧了。英国人不爽了,于是派舰队来,来了不跟林则徐过招,直接开到南京,把京杭大运河给封锁了,这下北京城里的粮食供应就断了,最后大清王朝派出首席谈判代表琦善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一共四条: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当时道光皇帝看了这四条,不是勃然大怒,也不是觉得愧对祖宗,而是大发感慨:琦善呀,你这个首席谈判代表太有才了,这么几个条款就把那么多总兵都赶不走的英国人送走了。于是道光即刻下令,林则徐退休,琦善封赏。

为什么道光皇帝觉得很划算呢?

第一条,他一看英国人要的不过是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小岛,叫香港岛,比今天的香港小多了,只不过是一个小岛。当时的对外通商城市是广州,香港岛不过是个不毛之地,算得了什么?我泱泱大国,送给他就是了。

第二条,赔款。这也无所谓,才二十多万,摊派给广州十三行就是了,十三行的老板个个身家都上千万两白银。

第三条,通商口岸多开放几个就是了,反正广州开放了一百多年也没出什么大事儿。

第四条,也是我们今天看起来最为痛心疾首的,为什么呢?中国自己生产的产品承担的各种苛捐杂税非常高,而根据这个条约,外国货以后只需要承担百分之十几的统一税率,从此以后,中国的企业家就注定要面临先天严酷的经营环境。更要命的是,这个固定税率以后如果要改的话还得跟英国人商量,这不就相当于把关税都交给外国人控制了嘛!可是道光不这么看,当时的情况是清朝的官员腐败不堪,中央规定的税率其实不到5%,可是地方海关盘剥的各种手续费、红包等等,加在一起就有20%,这样统一规定之后,朝廷拿到的钱反而更多了,所以这事儿让道光很高兴,一直搞不定的收税和反腐败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可以看出,真正的不平等条约都不是人家逼迫你签的,我们中国人这点骨气还是有的。可是帝国主义深知我们的弱点,那就是皇帝未必知道首席谈判代表都干了什么蠢事,而这个首席代表根本不管本国企业的死活。谁叫你笨呢?当年签订条约的时候,满朝文武都觉得割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江山,颜面扫地,却不知道协定关税才是真正要命的。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再想补救为时晚矣。

本书的第一部分要为各位读者讲一下现代琦善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我们首席谈判代表的水平一百多年来似乎没什么长进。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仍然不死,也是因为我们内部一直有形形色色的首席谈判代表在帮忙,类似协定关税的条款,我们真的没少签。

第一章

讲述现代琦善之一——轮胎特保案首席谈判代表徐文英女士发挥了琦善的水平,提出了几条既无理又无据的无知辩驳,花了不少钱去美国游说谈判,最后惩罚性关税一点也没少,还把人都得罪了。更要命的是轮胎特保案谈判彻底失败之后,导致了一连串的贸易大战,再想补救为时晚矣!

第二章

讲述现代琦善之二——兰州市政府首席谈判代表更是彻底发挥了琦善的水平,跟法国威立雅签订了丧权辱“市”的水价合同。威立雅不投资,不建网管,收购兰州市水务公司的第二年就要求涨价49%。当兰州市民在听证会上要求威立雅提供财务数据时,威立雅露出了帝国主义的真面目——“悍然拒绝”,同时威胁兰州市政府,如果不涨价就上法庭。在兰州市丧权辱“市”的合同推动之下,中国各地水价全面上涨。

中国招商引资不应该什么都签,什么都卖,更不能热衷于靠卖公用事业赚钱,现在很多公用事业被不断贱卖,这事全世界都罕见。除水之外,最近法国威立雅集团还在各处收购中国公交系统,梦想重演兰州水务模式。控制了水,就控制了中囯老百姓的命脉,涨不涨价就由威立雅等说了算;如果公交系统被它控制,威立雅就控制了中国人的双腿,涨价又是必然的。

这种无知、无能、无德的做法,损害的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如果因此而引发民怨,再想补救为时晚矣!

第三章

讲述现代琦善之三——铁矿石首席谈判代表中国钢协在完全不懂由美、日、澳所定的铁矿石定价游戏规则的情况下,仓皇出战澳洲力拓,最后谈判不成,丢盔弃甲,惨败而回,水平还不如琦善。而后钢协再次发挥中国人走后门、挖墙脚的本领,转而勾搭巴西淡水河谷,哪知再次让人打了一耳光,惨败而回。最后我们不得已,只好以现货价格进口铁矿石,到2009年11月已经造成了接近30%的损失。钢协这批首席谈判代表前前后后大概给我们国家造成了超过7000亿的损失,再想补救为时晚矣!

第二部分

现代东印度公司的故事:孟山都+四大粮商+华尔街

经过这么一折腾,英国人发现鸦片贸易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开始琢磨第二步了。1848年,东印度公司派经验丰富的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这家伙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说他是苏格兰植物学家和探险家。我们当时愚昧无知啊,也搞不懂这个苏格兰跟和我们签订《南京条约》的英格兰有什么关系,于是这家伙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内地,深入福建山区,拿到了我们严加看管的茶叶种子,考察记录了茶叶的栽培方法。最后,他带回去了2万株小茶树和大约1.7万粒茶种,并带走了8个中国的茶叶工人和茶农。此后,印度的茶叶开始取代中国的茶叶登上贸易舞台。到1890年,印度茶叶占据了英国国内市场的90%。中国在这场贸易战和商业间谍战中完全落败,成为彻底的看客。

我们总认为东印度公司是过去的故事了,哪里知道现代东印度公司已经重现江湖,那就是孟山都+四大粮商+华尔街。

当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派人来中国偷茶叶,今天的美国孟山都公司如出一辙,来中国偷大豆,

第四章

就讲述这个故事。孟山都拿到这颗大豆之后,回去就通过他们最尖端的调研,从大豆中找到了高产量以及抗病毒的基因。2000年,孟山都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了64项专利。2003年之后,通过美国政府强迫我们进口这颗大豆的子子孙孙,从而淘汰了中国的大豆。而现代东印度公司的其他成员——华尔街开始拉抬大豆价格,直到4400元一吨,而后再打压到2000元一吨,从而导致了中国70%油脂压榨工厂的倒闭。现代东印度公司的另外一个成员——四大粮商趁此良机进入中国,低价收购了这些倒闭的工厂,从而使得现代东印度公司掌控了中国粮油市场85%的份额。

旧帝国主义还得派人乔装打扮,从中国挖走8个高级工程师,在印度、斯里兰卡做了几十年试验之后才能偷走我们的东西。相比之下,新帝国主义更加可怕,只需要拿走一颗种子,一个人都不用挖走,在实验室做一下分析和试验,就可以申请64项专利了!旧帝国主义只能让贸易顺差慢慢消失,新帝国主义却让我们非但不能继续出口,反而要大量进口!过去他们是为了买茶叶,跑到墨西哥去挖银矿,现在却是把大豆种子卖给阿根廷和巴西,然后再把大豆卖给我们。

现代东印度公司在大豆战中尝到了甜头,于是继续开打第二个战争——

第五章

所讲的玉米大战。他们延续大豆战的思路,继续向中国出口。首先,他们趁着中国玉米及其加工品(如淀粉、饲料等)价格倒挂的良机进入中国。由于我们的贸易加工商、饲料商等在价格倒挂之下遭受亏损,因此他们和东印度公司的成员之一四大粮商的愿望是一致的。四大粮商希望中国开放玉米进口,是因为它们控制了全世界90%的玉米交易量,中国的企业也希望开放玉米进口,以弥补价格倒挂所造成的亏损。最后在双重压力之下,我们很有可能真的开放进口。由于美国政府在过去10年对玉米补贴了290亿美元,因此美国玉米特别便宜。一旦我们开放进口,美国玉米就会横扫中国市场,像大豆一样,立刻淘汰中国玉米,从而掌控饲料价格,进而掌控家禽家畜及其衍生产品包括蛋奶类的市场。

如果中国政府不开放进口呢?其实对现代东印度公司而言这样更好,出口多累啊,现代东印度公司的另外一个成员孟山都干脆把种子送给我们,在广西种植迪卡007号和008号美国玉米,向太平天国学习,从广西开始北伐,淘汰东北玉米。现代东印度公司的手法可谓更上一层楼了。

还可以再上一层楼,到了

第六章

的棉花大战,现代东印度公司一想,也别像大豆那样越洋折腾了,也别像玉米那样把种子送给广西农民耕种,干脆把棉花种子直接卖给我们算了,用我们自己的土地来进攻我们自己的市场。现代东印度公司成员之一孟山都非常聪明,它知道它带进来的棉花种子转基因抗虫棉33 B一定会被抄袭,那怎么办呢?他们安置了一颗定时炸弹,真是聪明啊,简直令人拍案叫绝。结果就是抗虫棉33 B生产出来的棉花在前三年没有问题,三年之后,如果你不继续向它买种子的话,你种出来的棉花就会一代不如一代。所以到了2009年,我们的棉花缺口高达200万吨。

他们也不用像大豆战和玉米战那样,强迫我们开放进口了,因为我们现在再种棉花也来不及了,这么大的缺口只能依靠进口,所以我们会乖乖地开放进口。而开放进口的必然结果就是重蹈大豆和玉米的覆辙,美国棉花将立刻淘汰中国棉花,因为美国政府对棉花也进行了大量的补贴,美国棉农每种植100美元棉花,美国政府补贴89 ~129美元。

现代东印度公司从大豆的强迫进口,升级到在中国种植玉米,再升级到中国自愿进口美国棉花,手段真是高明啊,佩服,佩服。

第三部分

揭开新帝国主义的“画皮”

第三部分将为各位读者剥开外资的“画皮”。核心的转变在于过去他们只是进口商,现在他们既是进口商也是出口商,并且更进一步利用自己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控制了整条产业链,从而操控了整个产业。为了详细说明新帝国主义的产业链整合思维,

第七章

第八章

将分别介绍两个案例。

第七章从汇源收购案谈起,看外资收购中国企业的真面目。对于可口可乐来说,汇源可以收购,也可以不收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汇源拥有的只是制造环节和销售环节,而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可口可乐在中国有完整的灌装线,有完整的配送体系,至于销售攻势和品牌塑造方面,它更是中国饮料业的老师。汇源最有价值的资产其实是上游的橘园,可口可乐可以由此嫁接美国的经验,或者转手卖给美国的新奇士。所以,折腾了半天,汇源收购案其实已经是尾声。可口可乐如果能够收购汇源,就省些事儿,不用自己做了,不能收购也无所谓,不过就是稍微晚一点儿才能征服中国市场。

第八章从沃尔玛谈起,看外资整合中国产业链的真面目。首先我想通过这个案例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那么害怕外资?如果百度一下“外资并购”,就会发现互联网上对于外资的态度,不是大声疾呼的,就是耸人听闻的。可是这种疾呼和敌视说明了什么?说明的不是外资真的有多可怕,而是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外资究竟在做什么。其实,沃尔玛在中国真正的竞争优势就是它的产业链整合。沃尔玛就像一条贪吃蛇一样,吃完下游吃中游,吃完中游又扶植属于自己的上游,外资这种收购整条产业链的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第四部分

新帝国主义的真面目

有些人可能会说,今天的情况不同了,帝国主义不再那么赤裸裸了吧?你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非洲,看看新帝国主义是如何嚣张依旧。欧美过去是如何掠夺非洲的,今天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索马里海盗劫持我们的船只之后,才让我们警醒,意识到事态的严重。

第九章

将为读者揭示现代欧美帝国主义如何掠夺非洲,从而造成了索马里海盗的猖獗。从1887年开始,索马里成为英国和意大利的殖民地。一直到1960年,英国和意大利才从索马里退出,索马里成为索马里共和国。但是这才是索马里灾难的开始,英国和意大利离开之后仍然在当地扶持自己的代理人,目的就是掠夺索马里的财富。结果搞得索马里一穷二白,连年饥荒。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意大利开始染指索马里,这两个国家投入的援助加起来已经是索马里GDP的一半,可是索马里由于连年战乱,军阀割据,因此腐败横行,所以这些援助大部分都进了私人的口袋。很多美国援助的物资都被拿到黑市去卖,索马里老百姓的生活更艰难了。

今天的索马里为什么成了“海盗王国”?美军的干预不仅导致了电影中描绘的“黑鹰坠落”,更导致了一场国际性的灾难。由于索马里处在无政府的状态,所以欧美各国的船队大量进入索马里,他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灭绝性捕捞,第二件是倾倒核废料。索马里的独立新闻媒体瓦德赫新闻曾经对海上武装劫持国际船只的行动进行过民意调查,结果发现70%以上的沿海居民都支持他们的行动。为什么?索马里老百姓说,抓你是活该,你们把我们的鱼虾全都捕捞光了,一点都不留给我们,我们活不下去,你们还把核废料都倒在我们的海滩上,不抓你抓谁?其实,欧美船只被劫是咎由自取,那是他们百年来掠夺非洲的报应,而我们的船只被劫,才真的是替罪羔羊。

除了索马里之外,

第十章

介绍了另外一个可怜的非洲国家——科特迪瓦,也叫象牙海岸,以前是法国的殖民地,直到今天仍然遭受着新帝国主义的严重剥削。

新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挑拨中非关系,如

第十一章

所讲述的,新帝国主义简直无法容忍中国以任何形式染指他们的非洲大陆。他们对我们的批评总结起来就是:中国国有背景的矿业公司,以每天不到一英镑的工资雇用当地人采矿,这些资源用中国的汽车、通过中国建的公路运输,最后经由中国建的铁路运到中国援助的海港,然后交给中国的远洋公司运回中国,这背后还有中国的军火贸易撑腰。妖魔化不可怕,拿有组织的产业链来妖魔化是最可怕的,因为你很难用数据或者例子驳倒对方。这就好像有人诽谤你偷了一辆自行车,你出示证据说我当时不在现场就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可是现在却有人说你是组织犯罪,说你的几个朋友偷自行车都是你组织和策划的,你再说你不在现场就不够了。现在西方就是这么指责我们,他们说,那几个人是你的朋友吧?你说,是的。他们说,他们把自行车放到你家里了吧?你说,是的。他们说,一个人不太可能买三四辆自行车来自己骑吧?你说,不可能。于是他们就得出一个结论:你知道你的朋友偷了自行车,还帮他们窝藏这些自行车。你怎么反驳?这就是西方人的强盗逻辑。我们必须跳出新帝国主义给我们设下的圈套据理力争,彻底地剥开新帝国主义的真面目。

第五部分

美国到底在干什么

我们现在谈到如何走出危机时,总是会提到罗斯福新政,而且很多人幻想奥巴马也搞个新政,顺带着把中国也带出危机。可是本书第四部分分析得很清楚,新帝国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我们一定要先了解在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新帝国主义是怎么回事,千万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否则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过去,在小布什总统时代,美国只承认非黑即白,也就是——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就是单边主义。在

第十二章

中我们可以看到,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少数承认灰色地带的总统,他因此放弃了单边主义。但是就算放弃了单边主义,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也是不可能改变的。我认为奥巴马会以非常灵活的外交辞令,避重就轻地给足我们中国面子,而他们则取得所有的“里子”。

奥巴马出人意料地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我们是不是应该对他有另外的评价,他会不会是一个追求和平而放弃对抗的总统呢?其实我们很大程度上跟北欧人(包括挪威人)差不多,对奥巴马并不太了解。

第十三章

就来谈一谈诺贝尔和平奖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因为这个家庭型的男人放弃了美国一贯的单边主义,感动了北欧人,所以挪威就凭着感觉把诺贝尔和平奖送给奥巴马了。我们绝对不要因此而期望奥巴马会改变对中国一贯的敌意。

美国当年走出大萧条靠的是罗斯福新政,而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就是中国的白银危机和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从1929年的“黑色星期四”开始崩塌,其后四年惨不忍睹。1933年4月,罗斯福接替焦头烂额的胡佛担任美国总统。他以“看得见的手”推出了众多强势的国家干预政策,包括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使美元贬值40.94%以及加大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等,把美国经济拉出了泥潭,这就是著名的“罗斯福新政”。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这和我们现在人民币升值的意义是一样的,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而且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民国经济学家刘大钧提供的数据反映了当时的景象:中国商品的净出口从1931年的14.17亿元猛降到1934年的5.35亿元,棉纱出口从1929年的34万担降到1935年的24万担,生丝从42万担降到18万担,茶叶从94万担降到63万担。出口萎缩首先影响到农产品价格,从1931年到1934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农业产值竟下降了47%,农村一片萧条景象。

总结起来,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手就是汇率大战,第二手就是贸易大战。80年后的今天,奥巴马所领导的美国新帝国主义,就像我所说的,绝不可能改变对中国的敌视。根据本书

第十四章

的分析,表面上奥巴马总是以圆滑的手段、技巧的方式,不痛不痒地对付我们,因为他要在表面上给足中国面子。而实际上,奥巴马不但继承了罗斯福的两手——汇率大战和贸易大战,而且还加上了第三手——成本大战。美国新帝国主义所发动的前所未有的三大战争对于中国而言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我相信在读完本书后,各位读者会理解,帝国主义从来没有消失过,他们只是以不同的形态借尸还魂罢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毛主席的一句话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第一部分

现在,垄断已经成了事实。……事实证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别,例如实行保护主义还是实行自由贸易,只能在垄断组织的形式上或产生的时间上引起一些非本质的差别,而生产集中产一些非本质的差别,而生产集中产生垄断,则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3版,第14页。第一章

郎言郎语:

中国企业不过是跨国企业可以利用的棋子,现在这些国际资本家却在听证的时候悄悄躲起来,让中国轮胎企业去冲锋陷阵,去跟美国工会对着干。

中国方面根本不了解美国的游说体制,整个组织抗辩的过程,从听证、发言到证人都是错的。

是谁在游说?游说组织跟奥巴马是什么关系?游说组织究竟代表谁的利益?

报复性关税弊大于利,对农产品和汽车进口采取限制将会是无谓的牺牲,橡胶工业协会的这一建议纯粹是为了一己之利。

一、美国为什么要对中国轮胎征惩罚性关税

2009年9月12日中美轮胎特保案发生之后,媒体的分析大部分都是在说我们的出口会怎么样,我们的企业究竟会受到多大冲击等,或者单纯从美国的政治角度来看,认为关税是奥巴马的政治筹码,并对此大发感慨。可是,在我们分析之前,能不能先知己知彼,换位思考一下?

轮胎特保案最后的结果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一败涂地,而我们却没有人好好地去思考一下,美国是如何走过一步步决策流程,最终决定对中国轮胎采取措施的。这就好像在美国打官司,最后输得一塌糊涂,而我们还没有弄明白美国的抗辩程序是什么,更没弄明白原告为什么要起诉我们。你连原告为什么要起诉你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输了官司,就跳出来表示不满,还威胁人家说以后不跟人家做生意了。这不是很可笑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的证据:

第一,过去四年里中国轮胎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跃居第一名。2004年至2008年,中国对美国轮胎出口数量上涨215%,金额上涨295%,2008年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出口美国4600万条,金额逾17亿美元。

第二,同期,美国轮胎产量下降25%,美国国内企业的份额由63%下降到不足50%。

第三,同期,美国轮胎行业有4400人失业,预计2009年失业人数还会增加2400人。

美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出口搅乱了美国的市场,造成了美国工人大批失业,而出口里面排第一名的就是中国轮胎企业。所以,我要告你。非常简单直接的逻辑!

二、美国工会提出的事实是否属实

而我们中国方面是如何回应的呢?2009年7月17日下午,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发表声明称,美国国际贸易协会(ITC)报告“事实认定错误、缺乏逻辑,不足以作为对中国轮胎采取限制措施的依据”。美国工会提出了两个事实:第一,四年之内美国轮胎市场突然乱了,进口产品大量挤占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本土工厂大量关闭和裁员;第二,进口中份额最大的是中国产品,中国的份额从5%飙升到17%。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的出口搅乱了美国市场。

而我们却在事实和逻辑都站不稳的基础上,就匆忙发表声明。这正中美国工会的下怀!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声明才是没有事实根据,更没有逻辑推理。

为什么说没有事实根据?商务部没有指出美国工会所提出的两个事实究竟哪里认定有误,实际上两个事实都没有错误,这就是美国工会的高明之处,两个事实都是数字,数字本身通常都没什么问题,即便有问题,那也是美国工会调查数据时手法的问题。其实真正的问题我们没有指出来,仔细读一下美国工会的报告,你会发现,按照他们的统计,美国对中国的轮胎进口量在过去8个月仍是大幅上涨,而中国方面统计的出口量却是在下降。所以,这里的事实如果有什么问题,商务部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出来,对方才能心服口服。但是商务部没有这样做,而只是笼统地说“事实认定错误”,你在国内审核反垄断的时候可以这样做,但是在美国人看来,你这就是不讲道理嘛!

美国工会主席针对这一点是怎么游说的呢?他的原话是:“The basic facts in this case cannot be denied or erased.”翻译成中文就是:这个案件中的基本事实是绝不能被否认或者涂改的。这句话的核心是两个词,第一个是“不能”,与这个词对应的往往是“不容”。所以,他这句话给人造成这种印象:中国的企业和政府是不讲道理的,辩来辩去都是情感上“不容”怎样,而不是道理上“不能”怎样。第二个是“被”,被谁呢?就是中国政府、中国轮胎企业,以及跟它们利益一致的美国进口商。美国工会在媒体面前这么一渲染,中国方面的抗辩再有力也没用,人家已经不相信我们说的话了,他们认定了我们所说的话背后都是有利益驱动的,并且这个利益是跟美国老百姓的利益相冲突的。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越解释越被动。既然认定了我们受利益驱动,美国记者自然会对我们有偏见,因此不管我们说什么,人家也不会报道了。我们被人家扣上了这么大的帽子还不知道,找证人、组织游说机构的时候,找的都是什么人?不是在中国制造轮胎的,就是在美国卖中国轮胎的,比如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找的是美国进口商行业协会。这不是正中下怀,又是什么呢?

三、美国工人失业的罪魁祸首:美国资本家

在事实方面我们没有给出有力的回击,那么逻辑方面呢?我们把美国工会的话简化一下就是:第一,进口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比本土企业多;第二,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比其他国家都多。结论就是: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太多,导致了本土工厂的大量关闭和裁员。其实这里是有逻辑问题的,这两个事实并不能推出这个结论。这两个都是事实,没错,但是这里能够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来自中国的轮胎进口数量很大,应该对美国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可是仔细想一想,中国产品的份额不过17%,还不到美国本土厂商的1/3,而且中国的轮胎商是高度分散的,并没有一家独大。而且中国轮胎商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销售网络其实还是在美国人手里。美国本土工厂关闭尽管是事实,但是这跟中国轮胎商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实际上,美国轮胎市场可以划分为汽车制造商市场(OEMmarket)和替换胎市场(replacement market)两个细分市场。其中后者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市场:由一流尖端品牌构成的高端市场(又称“一级梯队市场”)、由次要品牌构成的中端市场(又称“二级梯队市场”),以及由其他众多较低知名度品牌构成的低端市场(又称“三级梯队市场”)。美国国内绝大多数制造商(虽然不是全部)在中国对美出口涉案产品前就放弃了三级梯队市场,并谋求在一级梯队市场和二级梯队市场获取更高的利润。

那么究竟是谁关闭了美国的本土工厂?是资本家,而不是代表劳动者的工会!是美国的资本家决定关闭美国的工厂,把工厂搬到中国来,从而既占有美国的高端市场,又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截至2006年底,外资在华轮胎企业有19家,共36个工厂。而在2005年全国轮胎产量已达到3.18亿条的基础上,轮胎企业又展开了新一轮投资热。而据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轮胎市场的总需求只能达到3亿条,中国轮胎市场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2008年,我国轮胎出口占总产量的63.8%,2009年前5个月占42.8%,是对国外市场依赖最大的行业之一。

美国工会针对的问题是本土的失业和裁员,而真正造成美国工人失业的其实是跨国企业,也就是这些美国资本家。可是中国企业自我辩护时并没有分析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再大,市场份额也没有跨国企业大,17%的份额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外资在中国设立的企业;而就算是纯粹的中国企业,营销网络等产业链的其他六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和零售也都在人家手里。所以,中国企业不过是跨国企业可以利用的一枚棋子,而这些国际资本家却在听证的时候悄悄躲起来,让中国轮胎企业去冲锋陷阵,去跟美国工会对着干。

对比一下就明白了,美国四大轮胎企业中只有固铂站出来说不,为什么呢?固铂轮胎公司投资人关系部主任史尼克拉斯(Curtis Schneekloth)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之所以第一个站出来(在美国轮胎企业当中),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特别的位置上,我们在中国以外的低成本国家没有生产基地。我们的竞争对手(固特异、米其林、普利斯通)在中国以外的低成本国家还有生产基地。”史尼克拉斯同时透露,固铂在美国原定的关厂计划将照计划进行(2008年12月,该公司宣布将关闭一家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轮胎生产工厂),工厂预计在2010年第一季度关闭,目前该公司在美国有4家工厂。目前,固铂轮胎在华共有两家合资公司,其中固铂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年产超过1000万条,供应国内及国外各大市场;另外一家为固铂建大(昆山)轮胎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由美国固铂轮胎橡胶公司和台湾建大轮胎合资于2007年初建厂,年产超过300万条轿车轮胎,全部用于出口北美市场,目前占美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15%。

四、我们的对手到底是谁

闹了半天,最可笑的是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搞清楚是谁在告我们。是谁在整我们?我们的媒体都是怎么报道的呢?我们的媒体都在说,提出特保调查的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各位读者不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吗?钢铁工人联合会,跟轮胎行业有什么关系啊?不是没事找事吗?

这就是可笑之处。这个工会的全称根本不是钢铁工人联合会,而是“The United Steel,Paper and Forestry,Rubber,Manufacturing,Energy,Allied Industrial and Service Workers International Union”。如果逐字翻译过来,就是“钢铁工业、纸业和林业、橡胶工业、制造业、能源等联合工业和服务业工人国际联合会”。实际上,这不仅仅是美国的工会,同时也联合了加拿大乃至加勒比地区的工会,而且除了名字里包含的几个工业,还涵盖了有色金属冶炼、公共事业、集装箱工业、制药行业乃至呼叫中心等服务行业。因此这个工会在规模上相当于美国的“中华全国总工会”。

至于这个工会的权力就更是不得了。2006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这个工会的政治诉求就是让美国众议员汤姆·迪莱(TomDelay)下台,结果4月份,这位众议员自己就宣布退出选举了。更重要的是,这个团体是亲民主党的,2008年5月份,奥巴马正在跟希拉里争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选战在北卡罗来纳州和印第安纳州打得难解难分。这个工会通过他们支持的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兹(John Edwards),公开宣布支持奥巴马,后来的结果是奥巴马在两个州都战胜了希拉里。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工会怎么处理轮胎特保案呢?他们非常精通美国法律,当初中国加入WTO的时候跟美国签订了一个双边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和2000年中美关系法案,在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补充写入一个条款,即第421条。这个条款给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一项重要的授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如果发现中国的生产商导致或者威胁导致美国生产同样产品的厂商陷于市场混乱或者竞争无序,就有权向美国的厂商提供救济。具体操作上就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介入调查并最终做出裁决,随后根据这个裁决向美国总统提交一份具体的救济办法的草案。

美国工会就是遵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审查中国的轮胎进口。实际上,这本来是美国劳资双方的冲突问题。美国四大轮胎商中排名第四的品牌也能占到美国市场15%的份额,它们在中国都有工厂,这些工厂半数以上的产能都是面向美国市场出口。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轮胎总共才占17%的份额,换言之,其中大部分份额都是美国四大轮胎商自己占有的,余下的部分中国企业也只是做制造,产业链的其他六个环节都是由美国企业控制的。美国工人的失业是怎么造成的呢?因为这四大轮胎商的资本家关掉美国工厂,跑到中国,利用中国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生产之后再卖给美国市场。所以,美国工会愤怒了,利用中国入世时跟美国签订的协议,起诉这些伪装成中国厂商的美国资本家。当然,由于法律程序的问题,他们不能直接告美国资本家。而且他们认为美国资本家之所以搬到中国来,就是因为中国给美国资本家提供了不公平的条件,比如便宜的土地、劳动力等等,所以干脆就把中国的所有轮胎出口企业都给告了。而现在美国三个最大的轮胎企业都理亏,不吭声了,中国的企业反倒大张旗鼓地通过橡胶工业协会和商务部跟美国工会对着干。

五、掌握游戏规则才能做出有力反击

现在各位读者明白了吧?这场官司跟以往的贸易纠纷不一样。第一,这次找中国企业麻烦的不是外国的制造商,而是工会;第二,这次不是技术壁垒之类的贸易纠纷,而是美国劳资冲突引起的官司;第三,这次美国告中国企业的重点不是说我们倾销、补贴,或者知识产权问题,而是说这个行业的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太快,以至于影响了美国的市场秩序。

所以,我们要迎战的话焦点应该是什么呢?应该首先从法律上反驳。因为美方整个行动的基础就是能够确认中国企业真的搅乱了美国轮胎市场,可是你仔细想一想,怎么才能确认这一点?什么叫市场混乱?翻开美国《1974年贸易法》,美国人的定义也很含糊。他们做出判断要看两个条件:第一,进口增长速度惊人;第二,也是最关键的,这是对本国产业构成实质损害或者威胁的“显著原因”。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什么叫“显著原因”。美国贸易法对此规定了两个条件:第一,是对本国产业实质上构成了重大伤害;第二,这个原因不一定要比其他原因的后果更严重。

简单来说,美国工会必须举证说明中国进口轮胎严重伤害了美国轮胎产业。可是我前面说过了,进口不是关键,因为进口并没有改变美国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中国的进口轮胎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美国四大轮胎商在华工厂制造的,而即便是中国制造的,产业链其余六个环节也基本上都在美国企业手中。所以,最关键的结论就是“没有显著伤害”,因此中国进口轮胎不构成“显著原因”,整个官司乃至后续行动都是不合法的。

可是,我们的橡胶工业协会和商务部是怎么辩护的呢?我们派出的代表徐文英反复强调的又是什么呢?“不是我们中国轮胎出口影响了美国轮胎工人的就业问题,而是全球经济下滑导致美国的一些轮胎企业关闭。”然后呢?为什么不进一步引申到法律问题呢?众所周知,全球经济下滑是从2008年开始的,而美国工会提出的证据是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轮胎进口影响美国市场,这个回答简直牛头不对马嘴。

更致命的错误是我们的代表直接批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这既是法律上的无知,也是政治上的错误。前面我说过了,美国工会就是遵循《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来审查中国的轮胎进口。说到底,这是商务部的前身——对外经贸部跟美国签订的协议中规定的。你现在却不断地批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知道,这个部门是1916年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下面专门设有一个机构来收集和分析贸易数据,用于白宫和国会决策参考。不光是中国贸易问题,美国国会已经把所有对外贸易问题的调查权都授予了这个部门。在辩护过程中批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好像你向商务部申请反垄断审查,却公开批评商务部下设的主管部门,你还想获得通过吗?另一方面,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批评也缺乏政治上的考虑。要知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中大部分投赞成票的委员都是民主党人,而且其现任主席阿拉诺夫(SharaL.Aranoff)来自国会参议院金融委员会,是一个彻底的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的总统面前批评其资深同党并不可取。

其实也难怪徐文英,她不是学法律的,也不是学国际贸易或者国际政治的,而是学橡胶工业的。这就不难理解她的一些看法和行为了。在问答环节,徐文英在语言方面的困难开始暴露出来。当美国财政部代表米尔斯(Timothy Mills)代表审判席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徐文英发现自己不能完全听懂他的提问,只好请“考官”重复一次问题。最终,随同作证的中方委托律师司布纳代为回答了美国财政部的提问和此后的大部分提问。所以,就算是第二重要的问题——政治问题,徐文英也没说到点子上。对于判定该特保案十分关键的一点——实施特保措施能否增加美国就业,徐文英也许并不认为是关键问题。

徐文英答辩的最后一点是临时加上去的。她说,在目前经济萧条和失业率攀升的情况下,如果提高中国轮胎的价格,只能使美国消费者推迟更换轮胎,从而增加高速公路上的安全隐患。这种水平的回答也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了。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她在听证中竟然提到中国政府鼓励合资轮胎公司产品出口,这不是给美国提供中国搞不公平贸易的口实吗?看来学橡胶工业出身的徐副会长,对听证中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的确有很独特的见解。

六、报复性关税弊大于利

如果你是奥巴马,看到正反双方的上述辩论,会做出什么决定呢?一方面,正方代表是全美最大的工会,提请贸易主管部门审查,并且说这关系到几万美国人的就业问题,这个工会当年大选时还公开力挺你;贸易主管部门的审查结果是证据确凿,建议你签署命令,征收惩罚性关税;与此同时,工会5万多名会员向白宫和国会致信要求你签署,国会的一大堆议员也致信希望你签署,而美国舆论也是一边倒站在这边。

另一方面,反方代表批评完美国工会,又批评贸易主管部门,而这个部门的六名委员大部分都是跟你一样同属于民主党。在答辩过程中,要么不解释,直接给你扣上“事实错误、缺乏逻辑”的帽子;要么解释的道理根本讲不通,动不动还要威胁你一下,如果签署会导致你们国家高速公路事故增多,会导致你的国家好几万人失业。最后你发现,站在这边的,不是中国政府,就是中国企业,再就是销售中国产品的美国贸易商。就算是在中国有工厂的美国四大轮胎商,也只有老四站出来反对。

于是,毫无悬念,奥巴马站在了正方一边。

轮胎特保案通过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对媒体说:“我们希望能够在农产品和汽车进口方面,对美国采取措施。”凭什么?你凭什么把农产品和汽车工业拖进来?你跟全国的农民兄弟、全国打算买车的老百姓乃至汽车工业联合会商量过吗?

报复性关税不是随便选个行业就可以实施的。美国报复我们,人家有这个资本,人家可以不用中国的轮胎,反正美国有大量生产线闲置,就算进口轮胎也完全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实际上,这几年泰国等国对美国出口也是大幅上升,谁让人家泰国产橡胶呢。所以对中国一个国家的惩罚性关税并不会大幅推升美国的国内价格,这样的报复并不会导致最终让国内消费者买单。

中国可以这样做吗?不买美国大豆,中国人炒菜就不能放油了,难道要求全国人民改变饮食习惯吗?我们征收报复性关税的结果,最后买单的是全国老百姓,美国最多明年少种点大豆就是了,反正价格推高了,正好抵消销量下降带来的损失,所以美国粮商还是可以高枕无忧。可是中国呢?猪肉价格涨一点就民怨沸腾了,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你敢涨多少?

汽车行业呢?开玩笑,中国汽车工业浪费了多少口舌才取消了对整车的高额税率?现在又要涨回来?那样做的结果也很明显,外国厂商做好零件,甚至将主要零件都组装完,就是不做成整车,然后零税率出口给国内的合资工厂,这样合资工厂能做的就永远都是最简单的组装。美国人本来就不想把汽车的核心技术,也就是核心组件的生产放在中国,你一征收惩罚性关税,他们就更不会这么做了。如果连带零部件一起征税,世贸组织怎么裁决我们先不管,中国这么多打算买车的人怎么办?要知道,中国汽车工业是高度依赖原装关键部件的,这样最终高额的关税都得我们老百姓买单。这不是把经济刺激方案全给毁了吗?

结论非常简单,轮胎特保案的首席代表谈判失败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基于一己之利提出不合理的建议,完全没有顾及所提到的两个行业的消费者和企业的安危,并且进一步损害国家利益。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轮胎特保案不但失败,而且后患无穷。本书最后一章将会讨论这次特保案的失败将如何带来一系列的国际贸易制裁。延伸阅读 金融超限战:国际金融恐怖分子绑架了所有人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恐怕人们都不会陌生,在它的激烈与残酷中,很多人的生活和命运都随之发生了改变。然而,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甚至看不到敌人的特殊战争已在全球范围蔓延,而且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场被我称之为金融超限战的战争究竟是谁发动的,它到底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呢?你看得懂吗?这场金融超限战的直接后果就是以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留下满目疮痍的“战后”烂摊子给各国政府。注意,我说的是“各国政府”,这里面自然包括了美国政府!什么?一定有很多读者跳起来了,要知道毛主席就教导过我们,美帝国主义才是亡我之心不死啊!难道美国政府还被自己绑架了吗?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了,我说的是“美国政府”,而不是“美帝国主义”。美国与中国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美国政府是“小政府”,特别是经过30年来的民权运动以及越战期间的反战运动的洗礼之后,美国政府是一个势单力薄的小政府。这世道这么艰难,大家都知道,美国老百姓根本不比中国老百姓好受。中国老百姓无非把一部分储蓄放到股市里了,现在被套牢了就大喊大叫,大家想想美国老百姓有多命苦吧!因为政府提供了退休金投资的减税优惠方案,美国老百姓于是把退休金大量放到股市里。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薪水丝毫不受影响!根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2008年他们的奖金高达184亿美元,几乎跟大牛市的2004年差不多!读到这里,肯定有读者跟我一样都跳起来了:你们这些银行家还有良心吗?同样是高管,美国三大汽车厂的高管们为了能从国会争取到支持,宁可放低姿态,不坐飞机而开自己的私家车千里迢迢从底特律赶到华盛顿,甚至自愿减薪到1美元。同样是高管,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本文摘选自《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

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首先瓜分国内市场,把本国的生产差不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内市场必然是同国外市场相联系的。资本主义早已造成了世界市场。所以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殖民地联系和“势力范围”的极力扩大,这些垄断同盟就“自然地”走向达成世界性的协议,形成国际卡特尔。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3版,第58页。第二章

郎言郎语:

我想请问一句:凭什么?各地政府有什么理由说涨就涨?

威立雅出价的17亿元是净资产的4倍溢价。它要怎么赚回来?

按照这个公式,兰州水务公司要按照当地的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上调水价,而不是根据成本上调。

既不投资又不赚钱,那你的资产是怎么增加的?

他们下了不少工夫,我不知道是怎么增加的,这些人造假的能力绝对在我们之上。

纵观我们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当然有时候非常凄惨,老百姓经常吃不上饭,可是老百姓因为水价过高而喝不上水,我们历史上还没出现过这种现象。

一、城市水价涨声一片

水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我想不需要多说了。这一章来谈谈最近国内各大城市上调水价的问题。据报道,全国35个大中城市当中,有一半的城市将在2009年完成水价上调,而且还有1/3的城市准备在2010年上调水价。兰州市宣布从11月起将居民生活用水每立方米再上调0.3元,哈尔滨的水价也将上涨,根据报道,哈尔滨供排水企业希望上调水价的幅度在百分之百以上。

我们的水价要上涨了,我想请问一句:凭什么?各地政府有什么理由说涨就涨?水可是我们时刻都离不开的,不像牛奶或者牛肉面,价格涨了我们可以不吃,改吃别的东西。水这东西再涨价你也得喝,水是民生必需品,是战略物资。你说涨就涨,各地地方政府好大的胆子!在这里我要替全国老百姓出一口气,来谈一谈你凭什么涨价。

我们的研究结果是,这么多年来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大力招商引资,结果招来了几只会吃人的老虎,它们掌控了我们的供水系统。它们是谁?法国的威立雅水务集团、中法水务局,它们到了中国,掌控了我们中国的供水系统,然后要求涨价。更令人气愤的是,我们研究了它们当时签订的合同,简直是丧权辱国,这就是我的结论。某些地方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水务合同之后,现在要由我们全体老百姓买单。而我们的学者更有意思,比如某些地方涨价听证会请学者来发言,我们的学者竟然同意政府涨价,而且认为涨得还不够,应该多涨一点。你是代表老百姓吗?我们为什么不去研究水价为什么涨?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想从兰州模式开始谈起。因为兰州市已经宣布了,将居民生活用水每立方米上调0.3元,我就来谈谈兰州水价为什么要上调。当然,像兰州一样的城市有很多,不止它一个,我们来看一下水价到底为什么要上调。

有些网友说,无论召开多少场听证会,在这场游戏当中,市民的意见都无足轻重。按照兰州市和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两年前所签订的合同,如果水价不上调,威立雅公司就可以以不履行合同为由,将兰州市政府告上法庭。所以只要兰州模式仍然存在,各城市水价就会一轮一轮不断地上涨。

二、兰州模式注定涨价宿命

我相信各位读者看到这里心中都有一个大问号,怎么回事?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年之前,兰州市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引进了一只老虎,叫做法国威立雅,引进之后,除了原来兰州供水集团的名字换成了兰州威立雅水利集团之外,办公楼和楼内的装修都是两年前的样子。取水、处理水的绝大部分设施,都是2007年公司被收购以前的资产,有的还保持着20世纪50年代修建时的模样。而且党委、武装部等机构一切如故,什么都没改变。根据兰州威立雅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田华强所说的,除了几位高管来自威立雅公司之外,其他的都没什么变化。也就是说,威立雅来了以后什么事都没干。

这个什么事都没干的威立雅,在合资后的第二年就提出,目前的水价低于供水成本,申请水价上调49%。为什么呢?威立雅说,目前企业供水成本已经上升到1.95元每立方米,与现行1.45元每立方米的价格倒挂,所以要求将水价上涨0.7元每立方米,达到2.16元每立方米。更有趣的是什么呢?你要调价,你说成本已经上升到1.95元,那你把你的成本数据拿出来,结果威立雅就像150年前的帝国主义一样,悍然拒绝我们的要求。你能相信吗?这都什么时代了?

威立雅拒绝提供成本费用增加的相关数据,甘肃省物价局对它的提价申请做过调查,把成本从3.46亿元下调到3.42亿元,对其申报的总成本也从4.09亿元下调到3.61亿元,审核掉了4856万元。但是甘肃省物价局的处长王辛承认,所有的数据都来自威立雅公司。既没有第一手财务资料,也没有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而老百姓就得负担成本。各位读者能相信吗?

我还看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2009年7月20日,听证会的代表向威立雅质询,为什么2008年折旧了5000万?通常来说,某水务公司收购一个城市供水公司之前,该城市供水管道折旧是一公里一年8分钱。外资进入之后,将折旧年限从80年降低到10年,于是折旧就提高到6倍,也就是每年每公里折旧5毛钱。为什么提高?因为目前法规没有具体规定,所以这些外资公司就钻了这个空子。通过折旧来提高费用,然后让老百姓来付费。当初怎么会签这样一个合同呢?

我们研究了当时的合同,发现当时有三家公司报价。威立雅报价17亿元购买兰州水务公司,它的竞争对手中法水务报价4.5亿元,首创水务报价2.8亿元。法国威立雅的报价足足高了几倍,这几倍的差价人家难道不想赚回来吗?你怎么敢卖呢?你把我们老百姓的命脉给卖了!当时兰州供水集团的净资产是9.5亿元,威立雅买了45%的股权,也就是4.27亿。计算下来,威立雅出价的17亿元是净资产的4倍溢价。它要怎么赚回来?你有没有想过,它是要报复的?你以为法国人傻吗?法国公司在国外的收购都是政府行为,你知道吗?

这就是国家的战略行为。我们允许家乐福来中国开超市,可是如果我们要去法国开超市,只要超过300平方米,都必须经过法国中央政府的批准。我们为什么允许它这样无礼的进来?因为我们不懂游戏规则。

三、威立雅合同陷阱

威立雅花了17亿元购买我们的水厂,合同里有什么陷阱呢?

第一,规定水价上涨的公式,而且这个公式和成本无关。如果说你一立方米水的生产成本是5毛钱,成本涨到6毛钱的话要加价,这还可以理解,因为你的成本上升了。但事实不是这样,按照这个公式,兰州水务公司要按照当地的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上调水价,而不是根据成本上调。各位读者能相信吗?当地的收入和物价水平是不是真实的数据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些?由于水价上调遭遇舆论压力,威立雅非常气愤地公布了这个合同。按照合同条款,兰州市必须涨价,否则萨科齐就会打电话,法国人就是这么可恶。

第二,兰州供水集团的土地本来要卖8.37亿元,但是兰州市政府考虑再三,决定不将其计入转让资产,也就是说免费给威立雅。

第三,兰州市供水改造潜力很大,因为兰州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没有分开。工业用水对水的品质要求比较低,脏一点没关系,因为只是用于冷却机器。但是由于兰州市没有把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分开,因此工业用水用的也是自来水,这种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整个兰州市的管网漏水率高达50%以上,相当于一半的水都白白流掉了。

而且威立雅并不负责维修管网,它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支付17亿元,之后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根据物价和收入水平就可以实施调价。整个兰州市这么大、这么复杂的水网,这是成本最高的一部分,由谁负责?兰州市政府。如果兰州市政府不做,要威立雅去做呢?威立雅说了,所有改造管网的成本全部反映在水价上。这样一来兰州市政府压力就大了,如果要威立雅来做的话,反映在水价上,就要翻两三番了,老百姓还不闹事吗?所以兰州市政府只好忍气吞声,自己全干了。威立雅干什么呢?它只来赚钱,它的17亿就是这么收回来的。

总结一下,按照市值来计算,水务工厂价值19亿元,我们17亿元就卖掉了。虽然这个价格跟净资产相比是4倍的溢价,可是按照我的算法,市场价值应该是19亿元。转让价格比市场价值低了2亿元,兰州市政府还免费送给威立雅8.37亿元的土地使用权。而且转让之后水价不是根据成本调整,而是根据物价和收入水平不断地上涨,否则兰州市就是违约。如果兰州市违约,法国公司就会打着中央政府的旗号到处起诉兰州市政府,把钱要回来。而且,转来转去,最后我们发现,转让的都是盈利的业务,而真正需要投资建设的管网,要么是兰州市政府自己做,要么是以水价上涨的方式补贴给威立雅,让它来做。而且,两年之前签的合同,到今天我们发现水价每年都在涨,可是威立雅公司既没有投资建设水管网络,也没有引进技术;既没有派专家来,也没有聘请专业经理人,整个企业原班人马一点没变。只是在财务报表上下了不少工夫,通过会计操作把财务报表搞成了亏损,然后要求涨价。至于是怎么亏损的,成本是怎么核算的,威立雅悍然拒绝我们调查,不把资料给我们,好像回到了150年前的大清王朝。

当然了,威立雅说,你不想涨价也可以,兰州市政府必须再把这个工厂买回去。而要买回去的话,就要按照威立雅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来谈价格。威立雅的资产负债表细节是不公布的,但是我们发现,他们下了不少工夫,虽然实际上没有做任何投资,却增加了资产,我不知道是怎么增加的,这些人造假的能力绝对在我们之上。资产增加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增加投资,第二个是未分配的利润转成资产。按照威立雅的说法,它是年年亏损,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它一毛钱都没有投资。既不投资又不赚钱,那你的资产是怎么增加的?

四、将来我们会喝不起水吗

这种转让给外资的手法实在是恶劣之极,外资的蛮横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要回购的话,就要以威立雅没有任何投资却不知道怎么增加的资产价格来回购,这就是我们签的合同。所以兰州现在开始上调水价,每立方米涨3毛钱。

我们的学者在这种时候也没少干坏事,他们讲了很多问题,帮助各地政府找理论依据,这是我们这些学者最喜欢做的事。只要某些地方政府想干什么,不管对与错,找来一群学者,他们就会帮你找理论依据。这次兰州要上调水价,我们的学者就找来了一些理论依据:第一,调整水价其实对有钱人的伤害是最大的。这句话我听不懂,我想不出来他们为什么这么说。他们说,因为有钱人家里有游泳池,还要去洗桑拿,所以他们的用水量是普通老百姓的100倍以上,如果涨价的话,他们每个月要多付3000块钱,所以他们的负担是非常大的,而一般老百姓可能每个月只多付30块钱。拿3000块跟30块相比,可见有钱人受的伤害是比较大的。

这是什么逻辑?对于中国那些暴富的企业家来说,3000块钱算什么?去夜总会一晚上的消费都不止3000块,他们根本不在乎。可是对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每个月水费增加30块,他们就要少吃三顿饭,因为大部分人是非常贫穷的。所以,你要涨价可以,对这些企业,尤其是国企涨价,对有钱人,那些家里有游泳池的、洗桑拿的,对他们涨价,对他们涨价10倍,普通老百姓减一半。我们老百姓很可怜,我们的抽水马桶水箱上那个抽水的按钮都有两个,一个圆圈切成两半,小半是冲小便的,大半是冲大便的,我们老百姓用水已经很节省了,还要涨价?真正用水多的是桑拿,是游泳池,那都不是我们老百姓用的,是企业家用的,因此,要涨价就对他们涨,涨10倍,我们减一半。如果这样涨价的话,我相信威立雅事件会得到非常好的解决。

第二,我们的学者说了,世界银行测算出来的“3%”原则,也就是说水费占居民收入的3%是最合理的。以深圳为例,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的话,深圳的水价应该是每吨15元。目前当然还远远不到这个水平,所以他们推断,水价上涨的空间非常巨大。你是怎么算的?美国是什么水平?人家人均收入一年几万美元,我们连几千都不到。我们绝大多数老百姓人均储蓄才6000块,我们这么贫穷的国家,你用美国的标准来算,这不是笑话吗?美国人用水的范围跟我们不同,他们要自助洗车,家庭草坪也要经常灌溉,跟我们完全是两码事。你还要照搬世界银行的“3%”原则,简直是胡扯。

北京缺水情况很严重,所以搞了南水北调工程。按照专家测算,南水北调之后,居民用水成本预计会增加到每立方米6元,这比刚刚经过第一轮调整的北京水价整整高出2元。而且某些专家测算,这个价格没有足够压缩的能力,所以将来的缺口还是很大,因此有可能要把水价提高到每立方米8元附近。水价提高到8元,再加上北京市不断飙升的房价,老百姓还要不要过日子?纵观我们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当然有时候非常凄惨,老百姓经常吃不上饭,可是老百姓因为水价过高而喝不上水,我们历史上还没出现过这种现象。

如果水价涨到每立方米8元的话,我都喝不起了。当然啦,请各地政府不要自己对号入座,我说的是非常少数的某些地方政府,有兰州模式的嫌疑,为了招商引资,把我们老百姓的命脉都卖掉了,而且是高价拍卖。而高价拍卖的结果,外资一定会通过合同方式补回来。最后还是要由我们的老百姓来买单。

我们中国一向是一个尊重合同的国家,你既然已经跟中法水务或者威立雅等公司签订了不平等合同,我们也没什么话可说,签都签了,还能怎么办呢?既然如此,能者多劳,我们的企业家们赚这么多钱,能不能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呢?所以,最后再一次建议,请给他们涨10倍,我们老百姓减一半。延伸阅读 放纵的资本主义社会福利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保障工人及其家人,防止其因失业、疾病和老龄化而在收入上遭受损失。强制社会保险体系的受益者主要针对的是工薪阶层,实现从就业人员到失业人员、病人及退休人员的社会再分配。社会福利的第二大重要作用是提供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服务。要想在公共服务领域提高生产率,就意味着付出的成本相对于产出的产品或服务会呈系统性地增加(相对价格效应) ,而这些成本,要由税收来承担。日渐增加的社会福利支出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笔钱从哪儿来呢?”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中,没有投资、没有国际交流,那么人们的消费最多不会超过其总产出。这就意味着人们为公共服务投入一分,他们就要少消费一分。同理,通过税收以及福利制度对消费能力的再分配则要靠纳税者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消费能力来进行维持。在面对上涨的社会福利支出份额不断挤压投资的情况下,保持消费只是维持国民产出的暂时的权宜之计。经济增长缓慢时,投资不显强势很可能会激化未来的分配冲突。如果工薪阶层及其他部门的预期是根据消费的增长来决定的,那么情形会变得更加糟糕。对于左翼政府来说,靠提高企业税或套取企业利润来填补社会福利支出的漏洞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而非全球化的特例。来自于社会民主党的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早在1976年就曾指出:“企业利润最终会转化成明天的投资,而明天的投资水平又决定着社会的就业水平。”那时,还处于全球化的前夕。本文摘自[英]安德鲁·格林(Andrew Glyn)的《放纵的资本主义》

最新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是最大企业家的垄断同盟的统治。当这种垄断组织独自霸占了所有原料产地的时候,它们就巩固无比了。我们已经看到,资本家国际同盟怎样拼命地致力于剥夺对方进行竞争的一切可能,收买譬如蕴藏铁矿的土地或石油资源等等。……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感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产地的斗争愈尖锐,抢占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3版,第72页。第三章

郎言郎语:

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在谈判桌上为何没有话语权?

我们跟其中任何一家谈判时,他们的态度之强硬是你无法想象的,就算我们的需求量这么庞大也不管用。

世界上的铁矿石难道越来越稀缺吗?

只要做过铁矿石生意的人都知道,铁矿石或者叫铁矿砂之多啊,我甚至怀疑跟海边的沙子一样多。

全球需求低迷时刻,面对中国大单,谁让铁矿石企业态度如此强硬?

这就是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公司谈判的时候如此的财大气粗,寸步不让。

资源小国日本如何掌控全球矿业命脉?

因此日本人根本就不太在意铁矿石价格涨不涨,你要涨就涨,它根本就不在乎。

一、“力拓事件”折射国际铁矿石交易控制权

根据2009年8月9日保密局披露的信息,在跟力拓关于铁矿石的交易谈判方面,中国大约损失了7000亿元,这个金额是非常庞大的。那么我们在与外资谈判时为何处于如此的下风?这已经不是一个购买的问题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谈判的问题了。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不理解铁矿石,或者说国际大宗物资的游戏规则。背景提示2008年2月,中铝公司闪电参股矿业巨头力拓集团英国公司,震动全球。这项预计总额高达195亿美元的协议,仅仅4个月后就被力拓撕毁。2009年7月,在中钢协与全球三大矿业巨头旷日持久的谈判陷入僵局之际,力拓集团驻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4人因涉嫌窃取国家机密被上海市国家安全局拘捕。8月,案件移交公安机关,罪名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商业贿赂犯罪。作为铁矿石消费头号大国,中国钢铁业每年要消耗世界铁矿石产量的一半,因此需要澳大利亚优质可靠的矿石供应。与此同时,作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在全球经济一片惨淡之中,澳大利亚铁矿企业理应需要中国。然而,在中国与力拓的交往当中,一切似乎并没有按照正常的商业规则运转。那么,在谍影舞动的背后,是什么左右着铁矿石的价格,谈判桌的下面又隐藏着怎样的较量呢?

对于国际大宗物资,包括石油、铁矿石、农产品、有色金属等等,它们的定价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供需原理就能决定的。我看到最近钢铁协会的报道,说在谈判的时候我们是购买者、需求方,我们购买的量这么庞大,我们应该有话语权。结果最后发现,我们不但没有话语权,而且别人简直是予取予求。我所谓的别人就是指力拓、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三大铁矿石供货商。

我们跟其中任何一家谈判时,它们的态度之强硬是你无法想象的,就算我们的需求量这么庞大也不管用,它们理都不理,该怎么办怎么办。它们甚至不惜冒着谈判破裂的危险,就是不改变规则,这是为什么?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铁矿石的价格到底是怎么决定的。你认为是由供需决定的吗?需求上升,价格上涨;供给上升,价格下降,是这样吗?在2008年8月份、9月份之前,我们也经历过可怕的国际通货膨胀,铁矿石连续三年以百分之七十几、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九十几的速度狂涨;石油价格从2004年的38美元一桶,涨到了2008年下半年的147美元一桶;农产品价格也在狂涨。

你认为这是由供需决定的吗?只要做过铁矿石生意的人都知道,铁矿石或者叫铁矿砂之多啊,我甚至怀疑跟海边的沙子一样多。我就从来没见它缺过货。那这个价格是怎么决定的呢?我认为我们宝钢的几位领导人最近几次发言还是比较到位的,他们慢慢理解了,这一切都是华尔街的操纵。各位读者知道吗?真正赚了大头的是华尔街,这一切的现象,一切大宗物资价格的大涨大跌,基本上都受制于华尔街。

其实我们走出去的例子已经有不少了,像湖南的华菱钢厂曾经收购过澳大利亚FMG铁矿,它以平均2.48澳元的价格收购了FMG铁矿17.4%的股权,等到收购完成之后,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发现,铁矿石的价格不是FMG所能决定的。这次跟力拓谈判铁矿石价格,也是同样的,铁矿石价格也不是力拓能够决定的,证据呢?

二、铁矿石价格由谁决定背景提示全球铁矿石供应商主要有三家,即澳大利亚的两大巨头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在2008年,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供应商FMG公司也参与到铁矿石谈判中。中国华菱钢铁集团即为FMG集团第二大股东。2009年8月17日,中钢协正式与FMG签订了为期半年的协议。按照这份协议,粉矿价格降幅为35.02%,比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与日本、韩国钢企年初达成的价格低3%。然而分析认为,FMG只是规模较小的供货商,这份更像是一个权宜之计的六个月合同,作用到底如何还有待观察,中钢协与国际矿业巨头的谈判仍将继续下去。很多人把中钢协谈判的希望寄托在2009年下半年国际铁矿石供过于求的局面上,那么根据对历史的分析,谁有着决定铁矿石价格的力量呢?

我们来看一下图3-1,图中显示了原油价格、波罗的海综合指数(所谓波罗的海综合指数就是运费的指数)以及铁矿石现货价格。我们可以发现,铁矿石价格把原油价格和波罗的海船运指数价格全部包括在内了。也就是说铁矿石价格那条线是由原油和波罗的海指数两条线支撑起来的,只要这两条线往下走,铁矿石价格的线就会跟着往下走。如果这两条线升起来,就把铁矿石价格的线给推高了。也就是说,铁矿石的价格基本上是由波罗的海指数和原油价格共同决定的。图3-1 铁矿石价格、波罗的海综合指数以及原油价格

讲到这里,我相信各位读者都懂了。你想谈判什么?你要谈判一个比较低的价格。那么,只要波罗的海指数下跌,原油价格下跌,铁矿石价格就会下跌。

三、华尔街有最终的定价权

原油价格和波罗的海指数是由谁决定的?是由华尔街决定的。如果你想得到便宜的铁矿石,那就必须找高盛,拜托它们把价格拉低,只要把原油价格和波罗的海指数价格拉低了,铁矿石价格必然降低,这就是游戏规则。背景提示2009年2月11日,波罗的海指数一举突破2000点,达到2055点。相比2008年12月5日创下的指数低点663点,仅两个多月就翻了3倍多。在全球经济一片萧条的景象中,这一强势翻转立即被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运往中国的铁矿石。而对于铁矿石与其他能源矿产的关系,全球最大矿业集团必和必拓CEO高瑞思日前表示,国际铁矿石传统长协价机制迟早会被取代,铁矿石交易价格应过渡到市场定价,就像石油和煤炭一样。不难看到,在今天,各种国际经济指数与大宗物资之间的彼此关联程度越来越高,与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那么,这些大宗物资与经济指数背后又是谁在呼风唤雨呢?

我曾经告诉过华菱钢厂的人,我说你们收购了FMG公司17.4%的股权,这非常好,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走出去战略成功的一部分。可是问题是,你们有什么好处?他们告诉我,他们可以派一名董事。我说一名董事是没有用的。那么我们走出去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为什么要走出去呢?如果价格不是由你决定的话,你会发现,你收购力拓也好,收购FMG也好,到最后价格还是由图3-1决定的,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美国政府。

因此,你会发现这个谈判是非常艰难的。因为铁矿石的价格取决于石油价格和波罗的海指数,真正能够决定石油价格和波罗的海指数的是华尔街,而华尔街的背后就是美国政府。这就是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公司在谈判的时候是如此的财大气粗,寸步不让。因为这是战略物资,美国政府不可能让它市场化,不可能让你随便谈判谈出价格,这一定都是国际列强角力的最终结果,这是必然的。

所以今天的钢协谈判不是一个简单的供给跟需求的问题,铁矿石价格通常都是通过波罗的海指数和石油价格来操纵的,而在背后支持澳大利亚的是美国政府。那么请你告诉我,你要怎么谈?媒体还告诉我说,郎教授,这次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我们取得了进展,过去的长协议都是一年期的,而这次签订的是半年期的合同,半年之后,我们就又可以谈判了。我说,你相不相信,它跟你签半年期合同的原因就是半年之后铁矿石价格必涨。结果没过多久,石油价格涨到80美元一桶了,波罗的海指数也翻番了,铁矿石价格也狂涨了。你不是半年之后再签吗,再签就是个涨价的合同。这一切完全操控在对方的手中,你毫无办法。

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游戏规则。那么我们有没有别的方法解套呢?我觉得日本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最需要钢铁的日本是怎么进行谈判的。

四、日本钢企的情况背景提示一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最早开始于1981年。这一谈判过程是供应商和消费商协商后,双方确定一个财政年度的铁矿石价格。根据历年传统的谈判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并分别确定亚洲价格和欧洲价格。亚洲市场主要以日本为用户代表,欧洲则以德国为用户代表。2009年5月26日,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宣布与日本新日铁达成2009年度全球铁矿石谈判首发价,其中粉矿降价32.95%。而在中国,自2008年11月开始的谈判,一直僵持到了2009年6月30日,在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最后截止日,国际铁矿石三巨头最终也没能接受中钢协降价40%的要求。为何力拓与日本的谈判如此顺利,日本钢铁企业又是怎么谈判的呢?

日本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大小钢厂一大堆,前三名的钢厂只占市场份额的15%;韩国前三名的钢厂占全部市场份额的89%;而日本的前三大钢厂占的市场份额是67%。而且韩国只有一家钢厂可以进口,叫做浦项钢铁厂,日本也就是五个钢厂。而我们有很多钢厂,不但有很多大钢厂,还有很多小钢厂,有38家小钢厂绕过了钢铁协会,自己跑去谈判。这就是我们做的事,这也不奇怪,因为我们不懂游戏规则。

我前面已经解释了定价过程,那么我请问,在了解了定价过程之后,你该怎么做?这已经不是继续与澳大利亚谈判这么简单的问题了,我希望保密局公布的间谍案确实是实情,否则后果将让我们极其难堪。但这不是一个间谍案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在这种机制下我们该如何自保的问题。

如果我问哪一个国家是资源贫穷国,我相信各位读者的直觉肯定认为是日本。那么请各位读者想一想,连你都认为是日本,日本人自己会不知道吗?如果日本知道自己是资源贫穷国,那么日本会怎么做?40年前,投资矿山有非常大的风险,因为东西方两大阵营主要在各自的地盘之内进行贸易交易,譬如说苏联集团和美国集团,它们之间互相不交易,各自在东西两大阵营之内交易。但是西方各国在40年前发展已经到了尽头,该建的高速公路也建了,该建的铁路也建了,该建的轮船也都建了,所以它们对于矿产资源已经没有需求了。因此当时的情况是谁拥有矿山,谁就有最大的风险。因为第一没有什么需求;第二路途极其遥远,你能不能想象在40年前,你要到澳洲去开矿,那是什么概念?那远得都无法想象了,而且澳洲工人又喜欢罢工,麻烦得很。又没有市场需求,工人又喜欢罢工,路途又遥远,开采又困难,简直是自找麻烦。

所以那个时候投资资源,包括铁矿石,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行业。因此在那个时候选择投资矿山,没有冒险精神的企业是不敢做的,而日本就在那个时候出击了。

五、日本钢企积极参与铁矿石开发投资背景提示日本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岛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日本有储量的矿种只有12种,但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日本大多数矿产品的需求量却都排在世界前几位。许多重要矿产,日本都是世界第一或第二大进口国。日本在铁矿石谈判中也拥有极其特殊的优越地位。分析认为,日本今天在全球矿产界的地位,与其长达40年的海外资源开发政策有关,这一政策不仅长期稳定,周期长,而且组织严密。那么,日本又是如何展开这一开发计划的呢?

根据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网站上的资料,从20世纪60年代,也就是四五十年前开始,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就积极参与投资开发铁矿石资源。就在投资矿产风险这么大的时候,它已经开始开发了。为了获得长期稳定供应的铁矿石,2003年,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收购了世界最大铁矿石巴西淡水河谷的母公司15%的股权,并且还持续扩大了与澳大利亚力拓以及必和必拓之间合作铁矿石的事业。基于三井物产拥有的股权比例,它目前控股的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也就是说,在四五十年之前,当西方需求开始狂跌,大家普遍认为矿山毫无经济价值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开始进入这个市场了。日本人开始大量收购铁矿石,其实也不是收购这么简单,而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共同获益。

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从2002年才开始购买国外的铁矿石。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每次访华的时候,都带着铁矿石的厂商,希望我们中国政府买他们的铁矿石。当时我们是自给自足,不太需要进口,可是2002年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们中国由于成为制造业大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陡然上升,因此,我们就开始进入这个市场,而且由于我们不了解游戏规则,遭受了很多损失,比如力拓的例子,我们损失7000亿元。可是我们2002年进入铁矿石市场的时候,完全不了解这些,不要说当时不了解,我们到今天还是不了解。再看看日本人,日本人在四五十年之前,当矿山资源属于萧条产业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那么日本是什么战略呢?

六、中日钢企的差别背景提示由于日本钢铁企业早已通过参股等方式,与世界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商建立了利益共同体般的紧密联系,因此,近几年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作为铁矿石进口国的日本甚至扮演了推手的角色。反观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不仅铁矿石谈判过程艰难,最终钢厂的平均成本也要比日本和欧洲高出50%。那么,日本面对涨价又是怎么化解成本问题的?在谈判机制上,中日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

日本的战略是这样的,他们有五家有冶炼厂的钢铁企业,但是请注意,他们是谁谈判?钢厂不谈判,商社谈判。有两家商社,一家就是我刚才说的三井物产,另外一家是伊藤忠商社。由三井物产和伊藤忠商社负责跟力拓、必和必拓谈判,也是三井跟伊藤忠负责销售。

钢铁企业只负责生产,这有什么好处呢?三井和伊藤忠已经控制了上游的铁矿石的价格,而且还负责下游的销售,很大一部分的钢材,叫做特殊钢,都卖到中国来,这就是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如果铁矿石价格上涨,三井和伊藤忠赚钱,它们会从上游让一部分利给钢厂,不会让钢厂亏损。然后通过下游的销售,把那些我们做不出来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如特钢,卖给中国,把部分钢厂损失转嫁到下游。它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整合。

也就是说,日本的商社和钢铁企业之间是一个联盟。如果铁矿石价格下跌,钢铁企业赚钱,商社损失,那怎么办呢?由钢铁企业来补贴商社。如果铁矿石价格上涨,商社赚钱,则由商社来补贴钢铁企业。通过集团内部的互相补贴,保证每一个成员都不会遭受损失。因此日本人根本就不太在乎铁矿石价格涨不涨,你要涨就涨。而且根据1981年确定的全球铁矿石的定价机制——我不知道这个机制是谁规定的,不过我现在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阴谋,根据这个定价机制,从每一年的第四季度开始,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与客户谈判,只要一家钢厂达成协议,谈判就结束。而且我们的数据显示,通常首先达成协议的都是日本的企业。

譬如说2005年2月22日,日本的新日铁和淡水河谷单方面达成协议,铁矿石涨价71.5%,谈判结束,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钢厂都要根据这个协议提高价格。2008年2月18日,新日铁又与淡水河谷达成了涨价65%的协议,再次迫使中国企业接受了如此巨大的价格增幅。他们通过铁矿石涨价,商社赚钱,补贴钢厂的损失;日本的很多特钢是卖给我们的,他们通过下游销售的提价,把成本转嫁给中国,这就是他们做的事。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涨不涨价,因为他们早在四五十年之前已经建立起这个联盟,通过商社跟钢厂之间的互相补贴,安然度过每一次涨价。铁矿石价格涨也好,跌也好,他们都是赚钱的。这是日本在四五十年前勾画出来的战略。

我们呢?我们的钢协代表大钢厂,另外还有几十家小钢厂各自为战。钢厂负责谈判,钢厂负责销售,负责谈判的不懂游戏规则,不知道铁矿石价格是怎么决定的,甚至不知道美国是背后最大的控制者。所以谈不下来,铁矿石涨价,我们钢厂的成本上升,而我们生产的钢大多是中低级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就没有议价能力,对下游的销售很难提价,所以到最后遭受了损失。

我们是完全被动的,因为我们没有形成像日本这样的机制。为什么没有形成机制呢?因为我们一直陶醉于我们的资源大国的美名,自认为我们地大物博,从来没有想到走到今天,真正的资源匮乏国家是中国而不是日本。若非如此,这次谈判我们怎么会这么被动?一个小小的力拓怎么会让我们中国损失了7000亿?

按照惯例,2008年第四季度力拓和新日铁达成降幅33%的基准价,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钢厂都要接受这个降价。但是钢协其后的谈判对于力拓降低33%的基准价决定不满,认为应该对中国降低更多才对,因此在不懂游戏规则的情况之下竟然一赌气不谈了,所以我们一直用现货价格进口铁矿石。而且我们的钢协还发挥了我们中国人走后门、挖墙脚的本领,竟然绕过力拓,直接找到巴西淡水河谷购买铁矿石。这又是不懂游戏规则的做法,请各位读者想一想,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的立场当然是一致的,怎么可能允许我们走后门呢?最后,淡水河谷通过媒体公然给了钢协一个耳光,宣布不接受钢协的谈判,真是丢人丢到家了。2009年11月10日,力拓指出,中国现货价格已经高出基准价27%,这一事实将成为明年谈判的基础。这个信号再度证实了之前有关三大巨头要求铁矿石谈判涨价30%的说法,再次打了钢协第二个耳光。我想质问钢协,是谁给了你们赌气不谈判的权力,从而造成我们国家巨大的损失?延伸阅读 迪拜& Co.:掌握海湾国家商机的全球布局许多全球企业领导人只要想到海湾地区那一带的经济体,脑海中总会浮现充满异国风情的形象,他们会想到《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这部电影:影片中庞大的沙漠、贫瘠的土地,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他们会回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一次海湾战争、遭占领的科威特,以及沙特阿拉伯在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保卫下,仍饱受威胁。回想到更早之前,则是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这仍然是相当痛苦的记忆。话说当时由于油价飙涨,导致停滞型通货膨胀,加油站总是大排长龙。当然,许多企业领袖都注意到这里2000年以后的迅速发展,他们的脑海里会浮现迪拜的伯瓷酒店,以及类似的知名计划。外界对这个区域普遍相当好奇,误解自然也相当多。其实,可以探讨的很多,但本书将以五个最常见的误解为重点。如果你们公司任由这五大“致命”误解存在,可能会错失许多商机,并造成错误的资产配置。五大“致命”误解如下:1.除了石油没别的:唯有与能源相关企业的利益,才会和这个区域息息相关。2.每个人都很有钱:所以,只有高端产品和服务才会有销路。3.GCC顾客“厌恶我们”:全球品牌与企业不可能成功。4.女性不重要:不管是消费者、员工、决策者,只要是女性,在经济体系中都微不足道。5.市场完全是阿拉伯人的:阿拉伯消费者是海湾地区唯一的目标市场。就跟大多数的情况一样,这五大误解其实都源自于对事实的曲解,或是根据在外流传的说法而以偏概全。我们会深入探讨这些误解,并针对每个议题辅以比较正确的说法。本文摘选自阿米尔·雷曼(AamirA.Rehman)《迪拜&CO.:掌握海湾国家商机的全球布局》一书第二部分

金融资本造成了垄断组织的时代。而垄断组织则到处实行垄断的原则:利用“联系”来订立有利的契约,以代替开放的市场上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大的企业之间订立的契约,按照施尔德尔“婉转的”说法,往往“接近于收买”。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3版,第56页。第四章

郎言郎语:

2004年,一场大豆危机令大批中国压榨企业破产。

为什么要在2004年3月底以这么高的价格——4300元购买800万吨大豆呢?就是笨。

大豆价格暴跌,世界四大跨国粮商开始大规模圈地运动。

它们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破产的压榨企业,然后参股多家大豆压榨企业。

四大跨国粮商都是谁?它们在中国都做了什么?

这四家公司英文名字很有意思,在国际上就叫做ABCD。

四大跨国粮商攻城略地,究竟意欲何为?

大豆价格提高了,金龙鱼油价提高了,然后赚你5%~10%的利润,就这么简单吗?

一、国际大豆价格波动

中国大豆价格是由谁控制的?在这里我告诉各位读者,这就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所作所为。这一群人也可以简单地叫做金融资本,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了我国大豆的价格。当初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一上升,我们的粮油价格就跟着上升?背景提示2009年5月11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预警称,今年一季度,我国大豆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累计进口101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4%。作为国产大豆主产区之一的黑龙江,一季度进口同比增幅达到了84.5倍。海关总署称,目前转基因大豆产品在黑龙江省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其中豆油占黑龙江市场份额的80%,豆粕市场则有90%左右是转基因豆粕,与2008年年初非转基因产品占大部分的形势相比刚好相反。那么,美国转基因大豆为何可以打败国产大豆?这一事件的发生又有着怎样的根源呢?

我要告诉各位读者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美国的大豆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出油量?美国大豆的品质为什么这么好?美国的大豆甚至还特别抗疾病,为什么呢?

中国拥有世界上野生大豆品种的90%以上,所以中国其实是真正控制了大豆品种的。然而,一件愚蠢的事情发生了,美国有一家种子公司叫做孟山都,它没有这么好的大豆品种,于是在2000年到中国来访问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这就是所谓的友好访问。有人来访问,我们都会对他们很友善,请他们吃饭,请他们喝五粮液、茅台,宾主尽欢。孟山都对我们中国人讲究“对等”的劣根性了如指掌,什么叫“对等”?比如一个正部级的官员来访问,我们就派正部级官员迎接,这就是为什么北大一位副教授(暂隐其名)的名片上写着(副局级),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出差访问从来没有人接我,因为我是“个体户”教授,没级别。访问结束之后大家互相赠送礼品,孟山都送我们农科院一颗多油的大豆,你知道我们农科院送他们什么吗?我们竟然讲究“对等”,送他们一颗大豆种子。他们拿到这个大豆兴奋得不得了,立刻珍藏起来,拿回国做科研。我相信我们农科院当时拿到大豆就丢掉了,或者拿回家炒菜了,我们是不会拿去做科研的。背景提示孟山都成立于1901年,以制造硫酸等工业化学药品起家。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这家普通的化学公司已经成为国际农业垄断巨头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孟山都就控制了美国一大半的农业种子市场。1998年时,孟山都提供了全美88%的基因改造农作物种子。今天的孟山都,既是全球第一大种子公司,也是世界上头号转基因公司。巴西和印度最大的种子公司也都归于孟山都旗下。孟山都所梦想建立的是一个整合“世界三大产业”——农业、食品和健康的“商业帝国”。那么,这一“商业帝国”在中国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2001年,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披露了一份资料,孟山都拿到这颗大豆之后,回去就通过他们最尖端的调研分析大豆的基因,结果从大豆中找到了高产量以及抗病毒的基因。2000年,孟山都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了64项专利。本来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大豆,现在我们要用自己的大豆转基因的话还要付专利费,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申请专利。我们很生气,农科院生物基因研究所的某研究员是这么说的,我们中国人很气愤地质问孟山都,你为什么拿了我们的大豆去抢注专利呢?孟山都说,是谁告诉你我拿过你们的大豆?你有证据吗?没有,对不对?按照国际惯例,我可以申请专利,我们在中国已经申请了专利,中国人以后用的任何转基因大豆都离不开我们的64项专利,都要向我们付专利费,否则我们就要全世界地告你,我们有101个国家的专利权。

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我们现在吃的大豆就是这么来的。我为什么要讲孟山都的这个故事呢?因为后面的故事太可怕了,而且都跟它有关,我想通过这本书向我们全国老百姓,包括我们的政府和企业介绍这家公司,它是个恶魔,是现代东印度公司的成员之一。

大豆危机是怎么开始的?一般来说,美国大豆的质量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的质量要好。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孟山都偷的那一颗大豆的子子孙孙出油率大概要比我们自己的大豆高出1/6。在2003年之前,它的到岸价格甚至比我们的东北黄金大豆便宜10%,而且还抗病毒。因此一旦开放大豆进口,东北黄金大豆就将被洗劫一空,完全没有生存的可能。这场大豆危机是非常重要的危机,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是如何搞这场阴谋的。华尔街也是现代东印度公司的成员之一。背景提示据史书记载,中国人在黄帝时代就开始种植大豆,中国人种植的大豆曾经比全世界其他地区种植的总量还要多。大豆过去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额连续攀升;最近10多年里,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大豆产量十分丰富,却需要进口“洋大豆”呢?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调整,我们的粮油价格就发生变化呢?这一切都要从几年前的一场大豆危机开始说起。

2003年8月份,美国农业部说天气不好,所以大豆产量要调低——美国农产品生产配额是由美国农业部决定的。大豆产量降低那还得了,于是美国的金融炒家就开始进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猛炒大豆期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交易价格从2003年8月份的最低点540美分一路涨到了2004年4月份的1060美分,涨得非常快。

因为美国政府要求美国的大豆产量降低,导致大豆价格从540美分涨到了1060美分,创下了2003年之前30年的新高。这样的涨幅换做在中国的话,相当于每吨大豆从2300元涨到4400元,就是这么快。你知不知道这都是阴谋?第一,美国农业部为什么要调低大豆的产量?第二,国际金融炒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拉抬大豆的价格,而且拉抬得这么快?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中国70%的大豆压榨工厂全部破产。由于中国压榨企业的恐慌心理,于2004年3月在一吨4300元的历史高价下,抢购了800多万吨大豆。

二、中国压榨企业纷纷破产

这种情况,跟我们钢铁工业的处境是一模一样的。2008年我们的钢铁工业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而陷入全面的困境,做钢材的人没有吸取大豆的教训。2004年3月底,为什么要以这么高的价格——4300元购买800万吨大豆呢?就是笨,中了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计了。当时国际金融炒家在中国散布谣言,赶快买,赶快买,要涨到5000元一吨,你再不买就要涨到6000元一吨,因为美国政府说大豆不能增产。美国政府这么说,国际金融炒家通过中国的媒体到处发言,到处忽悠,结果造成中国很多压榨企业的恐慌,因此在4300元的高价位大量抢购大豆,抢购了800多万吨。背景提示实际上,在2003年以前,小包装食用油在市场推广后,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规模达200多亿元的食用油市场,全国各地分布了上百家压榨企业。同时,这个市场以每年20% ~25%的速度快速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全行业全年实现利润21.89亿元的食用油行业,突然在2004年进入冰封期。而标志事件正是让国内大豆压榨企业记忆犹新的“2004年大豆危机”。2004年,美国农业部率先调低大豆产量,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连续上涨,涨幅近一倍。与此同时,不少大豆加工企业集中采购美国大豆。后来,美国农业部又调高产量数据,国际金融资本紧跟着反手做空,大豆价格突然直线下降。于是,巨大的价格落差一下子将众多中小企业逼向绝境。一般情况下,大豆压榨企业的资金大约有95%将用于原材料的采购。因此,大豆价格至为关键。在“2004年大豆危机”之后,国内压榨企业损失惨重,有近70%的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而这一切与国际金融炒家的运作不无关系。那么,国际金融炒家是如何一步步设下陷阱的呢?它们又有怎样的图谋?

各位读者还记不记得2008年我们钢铁行业的情况?你看华尔街就是这么厉害,我们一定是在最高价抢购完成,然后华尔街才让价格下跌。还不能先跌,必须等你买了以后再开始狂跌。这些国际金融炒家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抛售大豆,结果导致价格狂跌了一半。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2004年4月份开始,3月份我们以一吨4300元的高价收购之后没多久,一个月之内国际金融炒家就开始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狂抛大豆,导致价格下跌了50%。各位读者知道,我们国内的压榨企业95%的成本用于原材料,以大豆压榨来说就是95%的成本来自于大豆,就是这么高的成本。由于大豆价格大跌,结果损失惨重,有70%的压榨企业破产出局,大量企业倒闭。背景提示2009年8月中旬,美国大豆协会等农业机构在对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深入考察时提出建议,劝说黑龙江放弃榨油生产。这一建议遭到黑龙江大豆协会的否定。自取消大豆的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之后,还不到10年时间,我国就从大豆出口大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目前我国每年消费大豆约5000万吨,其中70% ~80%均为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和南美洲国家。在瞄准原料生产的同时,国外粮油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油脂加工业。那么,它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在山东日照演讲时也谈到过这个话题,当地的几个油脂压榨工厂沉痛地说,郎教授,我们就是你讲的样板,我们日照某压榨工厂刚刚建好还没开工,就在4300元一吨的价位从美国进口了一船大豆,大豆船还没靠岸,就跌到了2000元,我们还没开工就倒闭了。

而在这个时候,你们知不知道有国际四大粮商这个说法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三、四大粮商

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只有四家欧美公司,它们也是现代东印度公司的成员,它们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破产的压榨企业,参股多家大豆压榨企业。世界四大粮商进场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而四大粮商和美国政府以及华尔街之间关系暧昧,在此得到了完全的证实。那么,这四大粮商是谁?

这四家公司的英文名字很有意思,在国际上叫做ABCD。第一家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所以叫做A;第二家邦吉(Bunge)是B开头的,叫做B;第三家嘉吉(Cargill),C开头的,所以叫C;第四家,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所以叫D。四大粮商的名字合在一起就叫做ABCD。四大粮商是干什么的呢?它们在中国做了什么?背景提示“2004年大豆危机”发生后,国内大量压榨企业倒闭,这时候世界四大粮商开始攻城略地。在整个大豆产业链上,四大跨国粮商不仅控制了我国大豆70%的实际加工能力,而且已经渗入种植、贸易、流通等各个领域。那么,这四大粮商是如何一步步垄断市场,取得定价权的呢?这四大粮商的真实面目又是怎样的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