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冠纯美阅读书系·荷花:叶圣陶专集(经典彩绘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4:44:55

点击下载

作者:叶圣陶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荷花:叶圣陶专集(经典彩绘本)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荷花:叶圣陶专集(经典彩绘本)试读:

序言

XU YAN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20世纪我国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也是我S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拓荒者。他在小说、散文、童话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叶圣陶的作品文字流畅、清新,想象丰富,诗意盎然,寓善恶美丑的评判于浅显的故事之中,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叶圣陶的小说创作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用严肃客观的笔触,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在冷静真切的人生观察中摄取平凡具体的生活题材。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等代表作,都体现了他小说创作的一贯风格:语言凝练、生动流畅、冷峻而朴实、严谨而自然。

叶圣陶的散文创作体裁广泛,包括抒情写景、状物记人、议事说理等许多内容。这些散文语言风格平朴纯净,有着坚实的社会人生的现实内容。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都突出体现了叶圣陶散文所取得的成就,显示出他扎实自然的创作精神。

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少年读者能够更多地了解叶圣陶,品味他的优秀作品,我们经过长期精心的策划,编辑出版了本书。在选编过程中,我们把叶圣陶写给少年儿童看和适合少年儿童看的作品进行整理,经过认真阅读和鉴赏,选出适合于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和阅读需要的经典作品。

本书分为“散文辑”和“小说辑”两部分。在“散文辑”中,我们精选了与当代中小学生较贴近的一些名篇,如《三棵银杏树》、《一个少年的笔记》,以及叶圣陶先生早期编写《开明小学国语课本》时专为小学生创作的作品,如《春天来了》、《霜的工作》、《蚕》等。“小说辑”则选编了《小蚬回家去了》、《夜》、《一个练习生》、《邻居》等叶圣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为便于青少年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我们在每篇作品前附“导读:DAODU”,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及写作特点,在每辑前附“导语”,介绍叶圣陶先生散文或小说的创作特点。

希望本书能成为青少年朋友认识叶圣陶、了解叶圣陶的一扇窗,从而阅读更多叶圣陶的著作,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编者散文辑导语

叶圣陶散文创作颇丰,其中偏于写景与叙事的一类散文最为人称道。本辑选编了他12篇出色的散文作品。其中,前四篇以描摹自然、生物为主,后几篇以讲述日常生活、人、事为主。叶圣陶的散文偏重于从现实出发,笔触细致,态度诚恳淳厚,无论是描述春天来时的勃勃生机,霜降时的种种征兆,还是讲述要的生长蜕变,鲸鱼的个性特点,总是从事物本身的特点落笔,再加以生动细致的描摹、简单易懂的语言,往往百余字就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品味悠久。叶圣陶还很擅长描写妇女、儿童,《我的侄儿》一文,刻画了一个刚满三岁,正在学说话、学走路,并尝试认识世界、走入世界的一个可爱幼儿形象。同样,在后面的短篇小说专辑中,也有这样对人物的出色描写。读者可以注意对比体会。另外,大家不难从中发现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作品取材都很朴实,但看似平淡,却隐藏着作者独具的智慧与思考。只有仔细咀嚼,方能品味出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如《春天来了》一文,充满了作者对希望的渴望和赞美;《三棵银杏树》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思乡之情;《你们幸福了》则通过爷爷对童年的回顾,对比了今昔教育制度发生的变化,反衬出新时代学生的幸福。难怪著名作家阿英曾经称赞叶圣陶以哲学家的头脑和宁静的心态去探索人生的究竟,因此,他的作品就能更加强烈地影响读者。春天来了导读

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通俗实用的新编教材代替四书五经走入了新式学堂。在一时涌现的大批小学国语(语文)教材中,《开明国语课本》是其中流传较广的一套。《开明国语课本》初版于1932年,课文由叶圣陶亲自编写,全部是个人创作或再创作。《春天来了》曾选入开明初小国语课本第六册,是叶圣陶1934年完成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历来,人们描写出春天,总离不了春风、春雨。而叶圣陶笔下的春天却不落俗套。只开头一句写到春天带着生命和希望,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而将大量的笔墨用在春天唤醒的万物上:泥土准备好为花草贡献养料;河水准备着滋润秧苗,奔赴大海。麦苗准备着和豆苗的竞赛,桃花看着这个可爱的世界,母牛期待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处处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处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和活力。其写作特点:

一是用语言营造意境,尤其在景物的描写上,凸显了自然的纯净、清新,仿佛让读者能嗅出花草的清香。

二是情感真诚,作者由衷地抒发了对春天和希望的赞美之情。

春天来了,什么东西都像睡醒了觉,神清气爽,预备做一番事情。

泥土默默地说:“所有的植物在我胸前生长吧。你们要多少营养料就拿多少,我是从不吝惜的。我只愿你们开得好花,结得好果。”

河水轻轻地唱:“我要旅行,就在此刻登程。一路访问田里的朋友,也想看看城市的风景。最后到那大海——我的外祖父的家庭。”

麦叶伸一伸腰,豆苗抬一抬头,大家说:“我们有满身的精力,来,比赛谁的花开得茂盛吧!”

桃树的花蕾靠在枝头,这个那个都说:“好一个可爱的世界呀!”有几个就露出笑脸来。

母牛、母羊挂着大肚子在那里想:“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这嫩草地正好作他们的运动场。我要尽力看护他们,使他们个个强健。”霜的工作导读《霜的工作》1934年写毕,选自开明初小国语课本第七册。

清晨,在草地上、树叶上经常看到晶莹的水珠,这是露,当天气变冷,露就会凝结成霜。霜,这一自然现象,在叶圣陶的笔下却幻化成了一个活泼的精灵:它让人们准备好迎接霜冻,它悄悄地给树叶涂上各种颜色,它给窗子画上美丽的窗花。它让成熟的种子散播到各地,它为孩子和松鼠敲开了栗子坚硬的外壳。

叶圣陶不愧是中国著名的童话大师,任何事物一经他的笔,总能焕发神奇。散文是富有诗一样自由、灵活地抒写所见所感的文体,叶圣陶先生在《霜的工作》中,将散文的这种自由、灵活发挥到极致,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呈现出一颗快乐飞扬的童心。

很冷的晚上,霜大声地喊:“你们预备着,今晚我要留在你们这里了。北风吹一天,厚厚的云挡住了太阳的暖气,是我工作的时候了。特地来和你们打个招呼,免得你们预备不及,来埋怨我。”

霜这样喊过之后,大家都预备好了。农民把牛牵进屋里,给牲畜加铺一些干草。母亲把厚被盖在孩子的身上,让他们暖和地睡觉。种花人说:“这些花草不要被霜弄坏了。”就把花盆移到屋里。

霜的工具都在一只小箱子里,是些什么东西呢?一只颜色盒子,大大小小的画笔,还有剪刀和铁锤。

霜背起小箱子,动手工作了。它把草叶和有些树叶涂成黄色,把有些树叶涂成嫩红色,更把有些树叶涂成暗红色。它拿起一枝大画笔,蘸着银白色,来画田地,田地上就像下过小雪一般。它拿起一枝小画笔,也蘸着银白色,来画人家的窗玻璃,窗玻璃上就有了非常美丽的花纹。

它又用了剪刀剪开各种种子的壳,嘴里唱着:“你熟了,散播到各处去吧!你熟了,散播到各处去吧!”最后它到栗子树上,说:“栗子也熟了,我要敲开那些硬壳,让孩子和松鼠有栗子吃。”它用铁锤把一个个硬壳都敲开。棕色的栗子就从毛茸茸的屋子里露出来了。蚕导读《蚕》选自开明高小国语课本第二册,是叶圣陶先生写于1934年的一篇美文。

中国是蚕丝事业的发源地,是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色泽鲜艳、柔软华丽的丝绸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些漂亮华丽的丝绸,是无数的蚕终其一生而奉献得来的。

叶圣陶先生的故乡是素有丝绸之乡美誉的苏州,他用自己的生活体验,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简单生命的精彩过程,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新鲜又陌生的世界。本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记载了蚕的生长过程,从“浴蚕”到蚕的孵化、结茧,既详细又生动,让人读来感觉如同走进了亲切自然的生活,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这篇散文最大特点就是朴素淡雅,毫不矫饰,如同炉边夜话,娓娓道来,涉笔成篇,足见其写作的功力。这种质朴本身就是一种风格,是需要经过较高的艺术造诣才能实现的。

每年的春末,养蚕的人取出去年所收的蚕卵,把盐水洒在上面,这叫做“浴蚕”。蚕卵是蚕蛾生的,黏在纸上,密密地铺排着,不留空隙。初生的时候卵是黄色的,渐渐转绿,后来成为黑色;它比针尖大不了多少,分量很轻,一万颗只有一克重。每一只雌蛾能生卵七百多颗,生完卵它就死了。雄蛾交尾以后就被丢掉。雌蛾也有不生卵的。

蚕才孵化,细小得很,像黑丝的断屑,那时候桑叶要剪碎了喂的。渐渐长大起来,大约十天工夫,眠期到了。同在一起的蚕,眠期有早有晚,并不齐一。眠的时候不吃桑叶,也不行动,经过四十八个钟头,就脱去了一层皮,重又活动起来,这是“头眠”。“头眠”以后十天,眠期又到了,这是“二眠”。顺次到了“四眠”,那就快要吐丝结茧了。“四眠”的时候蚕身最长;过了“四眠”,反而缩短了,通体显得透明。蚕从初生到结茧,除了眠期,不停地吃着桑叶。过了四眠的蚕许多聚在一起,吃桑叶的声音刹,刹,刹,刹,好像一阵急雨落在芭蕉叶上。

蚕将要结茧的时候,养茧的人把它们放到稻杆束上,这叫做“上山”。蚕就在那里吐丝结茧。结成了茧就化做蛹,自己耽在茧中。吐丝的时候,蚕昂起了头上下摇动,丝就从它的嘴里出来,本来是两缕,离了嘴才合做一缕,围绕着蚕身,渐积渐厚,结果成为椭圆形的,稍微有点弹性的茧。起初吐出来的丝浮松地附着在茧的外面,这叫做“茧网”,是不能拿来缫丝的。茧白色的居多,间或有黄色的。也有两条蚕合结一个茧的,茧比寻常的大得多,中间有两个蛹。

把蚕丝放在显微镜下面去看,就见两股东西互相纠缠着,像透亮的玻璃一般,因此知道本来是两缕,由蚕嘴里黏液的力量,才合做一缕的。丝质极细极轻,一千个茧的丝合在一起,只有四克多一点的生丝。鲸导读《鲸》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写于1934年,选自开明高小国语课本第二册。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非常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他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这篇文章中,他根据学生的接受心理,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愉快阅读的同时学会说明方法的运用。其写作特点:

一是在表达上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假设事例、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了通俗的说明。

二是用词准确、描述形象。这些都极有利于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并可以学习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还能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鲸是现存的最大的动物。它们生活在海洋里,有的身体长到三十多米。航海的人有时看见几丈高的烟水柱子从海面升起来,这就是有鲸在那里的标记。鲸游在海面呼吸空气,呼出的气遇到寒冷,就成为雾一样的烟水柱子。

因为鲸生活在海洋中,形态又很像一条鱼,从前的人叫它做“鲸鱼”,把它归在鱼类里头。其实它是兽类。它有好些特点和鱼类不同,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第一,它是胎生的,幼鲸由母鲸哺乳;第二,它保持着一定的体温;第三,它用肺直接呼吸空气。

据生物学家说,很古很古的时候,鲸的祖先也是用四条腿步行的,后来在水里生活,两条前腿逐渐变成鱼鳍的形状;两条后腿竟消失了,在筋肉中可以看出还留着一些骨头痕迹。鲸的身体光滑极了,不长一根毛,在海里游得特别快。它的皮肤下面有很厚的脂肪层,可以保存体温。

鲸有许多种,有长牙齿的,也有不长牙齿的。有牙齿的吃大形的鱼,牙齿生在下颚,非常锋利,可能跟它们的祖先一个样。没有牙齿的鲸,上颚长着许多角质的东西,像梳子把海水和成群的小东西吞进嘴里,靠鲸须滤去海水,再把小东西咽下肚里。

母鲸哺乳它的孩子是非常有趣的。母鲸的身体后方生着两个乳房,有人类的拳头那么大。幼鲸咬住一个,只消吸一口,就吸足一顿的分量;母子俩就分开了。陆上的动物,哺乳是很费时间的,像母牛和母羊,乳头让小牛小羊含住了,只好等它们一口又一口吸饱了才完事。鲸生活在狂涛急浪里,要这样慢吞吞地哺乳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所以习惯地采用了这样独特的方式。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导读《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一篇说明文,发表于1934年6月,原题为《不用文字的书信》。

如今互联网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快速传递,甚至信息爆炸的时代,试想一下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信息将如何传递呢?

叶圣陶先生在这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中,给我们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表现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准确,体现了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使读者在轻松舒畅的阅读中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受人类的文明和智慧。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来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不但如此,在创造文字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个样,也用一些东西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根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种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差手里收到一个包裹,解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三棵银杏树导读《三棵银杏树》1945年6月1日发表于《中学生》第68期,是叶圣陶先生状物写意散文中的名篇。

叶圣陶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写实,真景中见真性情。这篇散文开头展现银杏树牵手并肩的形态,末尾勾勒银杏树枝干弯曲、苍鹰停伫的画面,中间描写银杏树各个方面的具体特点,字里行间流溢着动人心弦的感情。银杏树不仅是“我”童年亲密的朋友,更是故乡浓浓情意的化身,尤其是那句“烫手啰,热白果”的叫卖声,仿佛一下子将作家带回了童年,带回了故乡。

文章中不见思乡之句,却处处流露动人思乡之情,恰如叶圣陶先生温雅的性格一般,擅于将感情点点滴滴渗透在字里行间,这需要我们细细地去体味。

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十丈见方,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

三棵银杏树有多大的年纪了,没有人知道。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了三十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枝干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几枝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每年冬天,赤裸的枝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

到了春天,绿叶从奶头似的地方伸展出来。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成了最好的游戏场所,我们在那里赛跑,唱歌,扮演戏剧。经过的船常常停泊在右边那一棵的绿荫下面,摇船的歇口气吸一管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

银杏树的花太小了,很容易被人忽略。去年秋天,我一边拾银杏果,一边问父亲:“银杏树为什么不开花?”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儿来的果?待来春留心看吧。”今年春天,我看见了银杏树的花了,那是很可爱的白里带点儿淡黄的小花。

说起银杏果,不由得想起“烫手啰,热白果”的叫卖声来。白果是银杏的种子,炒熟了,剥掉壳,去了衣,就是绿玉一般的一颗仁,虽然不甜,却有一种特别的清味,我们都喜欢吃。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等到黄叶落尽,三棵老树又赤裸裸的了。屈曲得很古怪的枝干上偶然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不动一动,衬着天空的背景,正像一幅古画。我的侄儿导读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圣陶先生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我的侄儿》是一篇记人散文,选自《西川集》。1945年6月1日发表,刊于《中学生》第68期。

在这篇文章中,作家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儿童世界,“我的侄儿”是个可爱活泼的小孩子。他胖嘟嘟的样子,他独特的语言,他的所见、所想、所问、所答、所做,往往出人意料,却充满了情趣和快乐。他的心理世界是大人无法知晓的,甚至无可比拟的,他习惯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语言来感知和表达这个世界。作者通过对儿童生活的细致观察,对儿童心理的仔细揣摩,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情趣盎然、多姿多彩的儿童世界。

我的侄儿,年纪三岁不足一个月,体量重,躯干大,与躯干比起来,脑袋尤其大。圆脸庞,不说夸张话,脸色真个像苹果那么红。一对大眼珠灵活,有神。

他发育比较迟,与我哥哥一个样。听母亲说,普通小孩子一岁过就能说话,十三四个月就能走路,他到十八个月才能扶着椅子移步,二十个月才能发个单音,算是开始说话。他走得迟,或许因为他的体量重,医生解释是少吃了钙质;他说得迟,或许因为他懒得学习,或者不需要学习,要什么吃啊玩的,像哑巴那样用手势和面部表情示意,就能满足他的要求了。

到现在,他的话还很简单,限于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或者一个形容词,名词在前,动词或者形容词在后。如说“桔,剥”,“门,开”,“房房,去”,“花,好”,“灯,亮”。

不知怎么的,他把肉叫做“傍傍”,并没有人教他,人家说肉,他硬是说“傍傍”。又不知怎么的,他知道碗里切成块切成丝的肉,就是挂在铺子里的半爿猪上割下来的,他看见铺子里的半爿猪就指着说“傍傍”,甚至看见活猪也指着说“傍傍”。有时候看见牛也说“傍傍”,大概是吃了牛肉的缘故。看见马他只说“马”,决不说“傍傍”。

他识得茶,却把各种饭菜的汤也叫做茶。吃饭时候,他要泡些汤,就指着某一碗菜说:“茶,茶。”我们喝酒,问他是什么,他只说“酒”,决不说“茶”。“冷”字的发音似乎不很难,可是他自己创造的说法,叫做“火没有”。他从火得到了热的感觉,又知道冷是热的反面,“火没有”就表示了冷:这大有“基本英语”的意味了。

我们说的话他大多能懂,有时候也学他的说法朝他说。阴历新年里买了个气球,玩了一会儿破了,对他叙述道:“气球,好,高高,啪,坏坏。”他笑了。

我们教他叫他的父亲“爹爹”,他又听我们叫父亲“爹爹”,于是父亲与袓父都叫“爹爹”。我们教他叫我们的母亲“阿婆”,他又听我们叫祖母“阿婆”,于是祖母与曾祖母都叫“阿婆”。我们纠正他,一个叫“爹爹”,一个叫“阿爹”,一个叫“阿婆”,一个叫“太太”,他照叫了,但是过了些时,他又用他的一律称呼了。为什么我们叫“爹爹”“阿婆”的,他不能叫“爹爹”“阿婆”,这时候他还搅不清楚。

他看些图画本子,见有胡子的就是阿爹(那时候他不弄错了),见壮年男子就是爹爹,见老妇人就是阿婆,见壮年女子就是妈,见打扮入时的女郎就是娘娘(姑母),见男孩子就是哥哥,见女孩子就是妹妹。

他自称为哥哥,同居人家的孩子比他小几个月,他叫他弟弟,他认得清淡黄毛的鸡是我们的,叫做“哥哥鸡”,深黄毛的鸡是同居人家的,叫做“弟弟鸡”。凡是我们说话用“我”的地方,他一律用“哥哥”。称他说话的对手一律用称谓,如说“妈,坐”,“阿婆,饭饭”之类,他还没有运用代名词的观念。

书上画着草地,花木,游人,他说是公园。画着汽车,他说“呜呜”。画着各种的花,他说是花,没有花的枝叶也是花。画着猪或牛,他说“傍傍”。临睡之前,早上醒来,他一定要把几本书翻过一回,嘴里咿咿呀呀唱些不成腔的调子。躺着看书据说是不好的习惯,以后总得把他改过来。

他喜欢央人为他画些什么,他有个专门说法,叫做“鸭鸡,画”。大概因为头一次画了鸭与鸡给他看之故。只要看开头几笔,一张尖嘴,他就认出是鸡,一张扁嘴,一个弯弯的项颈,他就认出是鸭。画个长脸,他说“马”,画个扁脸,他说“啊呜”(猫),不等你添上身体和四条腿。两条曲线凑在一起,一边儿现出鱼尾的形状,他就连声说“鱼,鱼”。方才画一朵花或是一条枝条,他就连声说“瓶,瓶”,意思是还得加上个瓶。无论圆瓶方瓶长颈瓶短颈瓶他都满意,足见他已经有了个瓶的概念。有时他要自己动手,说,“哥哥,鸭鸡,画”,把笔抢在手里,涂满了一纸的黑杠子,就拿去给妈或是阿婆看了。

他已经能识数。要他数书上的人或物,数桌子上的茶杯,数停在路上的汽车,三数以内往往不错。他还不能说。“一,二,三”,只能用手指头来比,看看所数的对象,又看看他自己伸直的手指头,两相符合了,就扬一扬手,表示这就是数目。

他的反应很敏捷,心思很精细,有一回电灯忽然熄了,点起蜡烛来,可是没有什么插的,他却从桌子肚里检出个玻璃瓶来,正好插蜡烛。他见过一回祀先,供上祭菜,点起香烛,就取拜垫来大家跪拜,以后每回祀先,取拜垫成为他的职务,决不忘了。

又有一回,他的母亲忽然肚子痛,痛得很厉害,大家忙着找一瓶麻醉剂,希望暂时止一止她的痛。大家也没有说药啊什么的,他却从形色上看出来了,就在抽屉里检了一包咳嗽药送来。

他认得清各种的店铺。书店里陈列着书,皮鞋店里陈列着皮鞋,见什么说什么,当然很平常。可是茶叶店里的茶叶都藏在缸子里,他也说得出“茶”,不知怎么搞的。还有理发店的陈设各各不同,有讲究的,有简陋的,他进去过的只是中等的店铺,大概他已经抓住了一些要点,无论指哪一等的理发店问他,他总举手在头顶上作势,模仿理发的形状。还有西药铺和中药铺,问他都说“药”,两种铺子的陈设截然不同,我们又从来没买过中药,教自然有人教过他的,但是他不会把中药铺与陈设相似的纸铺缠错,这却奇了。

他看电影是最近几个月内的事,以前常想让他去尝试尝试,看他的反应如何,只因电影院里空气不好,又恐他没有耐性,说起了又延搁了。一天,他父亲带他去了,起初看见幕布上映得很大的人形,有些害怕,看了些时,也就没有什么。头一回居然终局,一点二三十分的时间,注意力没有完全涣散;后来看了卡通片《白雪公主》,回来就学七个矮仙的走路模样,反剪了手,身子左一歪右一歪的,看了几回,他上瘾了,吃过午饭,就嚷“票票,电影”,意思是说带了钞票看电影去。母亲朝我们说:“你们五六岁的时候闹着看电影,现在他胜过你们了,三岁还不到,就是‘电影,电影’的。”她的话里含着不很赞成的意思。

最近二十几位作家举行“现代美术展览”,母亲嫂嫂带了他去,回来时他把画面上的东西,凡是说得来的一一说出来,很有兴味似的。美术展览的会所是美术协会,他认得那个门面了,现在每走过一趟,看见门开着,就要拉住他母亲进去看看。前天看的是什么人的书展,不知他看了那些楹联屏条,行书正楷,小头脑里想些什么。

他喜欢做事,派他做什么,常是高髙兴兴的。每天三四回送报纸来,他抢着去接“报,报”,接着总是送到他祖父手里。他母亲洗衣服,他去取肥皂缸。他父亲脱皮鞋,他去取布面鞋。晒在阳光中的小东西他抢着收,还能辨别晾着的衣服干不干。什么地方的东西归在什么地方。他似乎有一种性格,刻板,照旧样。一张广漆方凳是他进餐时的座位,他认定那方凳坐,不肯随便。

他已经有了一种习惯,买了什么吃的东西来,大家均分,他拿一份,不再想侵占人家的。有时派他去送,妈一份,阿婆一份……他达达达跑去送了,回来拿自家的一份。他与同居人家那孩子玩,起了争端的时候,那孩子就打他,用手指甲抓他,他却没有照样回敬过,他还没有这一种反应。前一种习惯当然是好的,后一种,从一方面说,也不能算坏。希望他永远保持,并且普及到种种行为方面。

他不能看人家表示憎厌的嘴脸。谁对他摆起那副嘴脸,他就转头不顾,仿佛没看见似的,当然,小嘴垛起来了。如果拗了他的意思,他就放声大哭,声音很洪亮。禁止他不要哭是无效的,有效的办法只有转移他的注意。突然间讲飞机怎么样,汽车怎么样,他噙着眼泪听,哭就止住了。

脾气发得厉害,也有把手头的东西摔得一地的时候。好在我们难得拗他,故而他也难得哭,除了身子不好,气管炎发作的日子(他极容易发气管炎),他总是笑嘻嘻的。

我觉得他的资质很不坏,如果我们有耐性抚导他,又有了解儿童心理的素养,随时随地因势利导,使他往好的方面发展,前途一定未可限量。现在把他的琐屑记在这儿,待过了一年半载,再取出来比较,看他的进步如何。爬山虎的脚导读《爬山虎的脚》写于1956年10月13日,发表于1956年11月1日《中国少年报》。

叶圣陶先生用平淡、准确的语言,记叙了“我”对爬山虎生长环境、叶子变化以及爬山虎的脚的细致观察,告诉人们,只要带着一颗诗心去观察,总能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平凡的事物蕴含有无穷的魅力和奥妙。

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如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在不同生长阶段颜色的变化:刚长出来时,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就变成嫩绿色,长大了就更加新鲜了;还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在静态、动态下给人的不同感受:那些叶子铺在墙上“均匀”、“没有重叠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顺儿朝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尤其是爬山虎爬墙的情形“触”、“巴”、“拉”、“贴”、“爬”,有动感,有力度。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色。爬山虎在十月以前老是长茎长叶子。新叶子很小,嫩红色不几天就变绿,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叶尖儿一顺儿朝下,齐齐整整的,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植物学上大概有另外的名字。动物才有脚,植物怎么会长脚呢?可是用处跟脚一个样,管它叫脚想也无妨。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儿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头上长个小圆球儿。细丝和小圆球儿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色。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小圆球就成了一个小吸盘。六七个圆圆的小吸盘就巴住了墙,枝状的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吸盘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儿,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诗的材料导读《诗的材料》1956年发表于《旅行家》11期。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荷花》即节选自本文。在这里呈现给读者的是叶圣陶先生的原文。

文章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写自己从生活中、从美丽的大自然中发现写作材料的体会:观察大自然美好的景物时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是写诗的材料。其写作特点:

一是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作者由荷花的多姿多态联想到隔壁张家挂着的四幅齐白石老先生的画;由荷花迎风舞蹈联想到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一齐舞蹈的场面;进而由观荷“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联想到以前也有过“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金鱼”的情形。作家以一颗童心,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荷花描绘得活泼生动,有声有色,令人陶醉。

二是以一个少年的笔记的方式写作。文章以孩子的语气告诉青少年学生,要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意在引导青少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学会细心体验,勤于思考和记录,善于展开并表达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勇于大胆尝试,去发现自然、文学乃至生活的奥秘,感受创造的乐趣。

今天清早进公园,闻到一阵清香,就往荷花池边跑。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势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画写生画。我家隔壁张家挂着四条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全是荷花,墨笔画的。我数过,四条总共画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样,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这一池的荷叶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比齐白石老先生更大了。那画家是谁呢……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着清香。阳光照着我,我解开衣裳,敞着胸膛,舒坦极了。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歌唱,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一齐舞蹈的场面吗?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下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周行、李平他们在池对岸喊我,我才记起我是我,我不是荷花。

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另外一种东西,这种情形以前也有过。有一天早上,在学校里看牵牛花,朵朵都有饭碗大,那紫色鲜明极了,镶上一道白边儿,更显得好看。我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朝着可爱的阳光,仰起圆圆的笑脸。还有一回,在公园里看金鱼,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条金鱼。胸鳍像小扇儿,轻轻地扇着,大尾巴比绸子还要柔软,慢慢地摆动。水里没有一点儿声音,静极了,静极了……

我觉得这种情形是诗的材料,可以拿来作诗。作诗,我要试试看——当然还要好好地想。三棵老银杏导读

这篇文章原载于《旅行家》1965年第11期,文章记叙了“我”和表哥谈论诗作的意境与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我”和表哥虽不懂什么叫诗,但不约而同地有了作诗的冲动,准备尝试写诗。第二部分介绍表哥的四句诗及三棵老银杏树。第三部分写表哥谈到《三棵老银杏》的创作思路,并且两人都想到了用“三棵老银杏树”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爬山虎的脚》、《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这三篇短文具有内在的联系,被合称为《一个少年的笔记》。三篇短文皆以少年的口吻,叙写少年的所见所感。从“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篇短文的随笔性质,分别描写“用诗心去观察”、“美景触动诗情”、“真情营造诗境”,从诗意的产生、形成及作用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一个少年对文学创作的实践和思考及其精神世界的成长,生动地呈现出一个正处于成长期的少年的精神世界。

舅妈带表哥进城,要在我家住三天。今天早晨,我跟表哥聊天,谈起我想作诗,谈起我认为可以作诗的材料。我说:“要是问我什么叫诗,我一点儿也说不上来。可是我要试作诗。作成以后,看它像诗不像诗。”

表哥高兴地说:“你也这么想,真是不约而同。这几天我也在想呢。诗不一定要诗人作,咱们学生也不妨试作。不懂得什么叫诗,没关系,作几回就懂得了。我已经动手作了,还没完成,只作了四行。要不要念给你听听?”

我说:“我要听,你念吧。”

表哥就念了。

村子里三棵老银杏,

年纪比我爷爷的爷爷还大。

我没见过爷爷的爷爷,

只看见老银杏年年发新芽。

我问:“你说的是娘娘庙里的那三棵?”

表哥说:“除了那三棵,还有哪三棵?”

我问:“年纪比外公的爷爷还大,多大岁数呢?”

表哥说:“我也说不清楚。只听我爷爷说,他爷爷小时候,那三棵银杏已经是大树了,他爷爷还常常跟小朋友拿叶子当小扇子玩呢。”

我问:“那三棵老银杏怎么样?你的诗预备怎么样作下去呢?”

表哥说:“还没想停当呢,不妨给你说一说大意。我的诗不光是说那三棵老银杏。”

我问:“还要说些什么呢?”

表哥说:“我们村子里种了千把棵小树,你是看见了的,村子四周围,家家的门前和院子里,差不多全种遍了。那些小树长得真快,去年清明节前后种的,到现在才十几个月,都高过房檐七八尺了。再过三四年,我们那村子会成什么景象,想也想得出。除了深秋和冬天,整个村子就是个密密层层的树林了,房子全藏在里头。晴朗的日子,村子里随时随地都有树荫,就是射下来的阳光,也像带点儿绿色似的,叫人感觉舒畅。”

我想着些什么,正要开口,表哥拍拍我的肩膀抢着说:“不光是我们那村子,人家别的村子也像我们村子一样,去年都种了许多树呢。你想想看,三四年以后,人在道上走,只见近处远处,这边那边,一个个全是密密层层的树林子,怎么认得清哪个是哪村?”

我说:“尽管一个个村子都成树林子,我一望就能认出你们集庆村,保证错不了。你们村子有特别的标记,老髙的三棵银杏树。”

表哥又重重地拍一下我的肩膀,笑着说:“你说的正是我的意思!所以我的诗一开头就说三棵老银杏。”“你们幸福了”导读《你们幸福了》写于1956年12月8日,刊于《雨花》1957年2期。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在他丰富的文学创作中,无不包含了他的人生理念和教育思想。散文《你们幸福了》通过爷爷讲述儿时自创的各种游戏,对比了今昔教育制度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反衬出新时代学生的幸福。

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叶圣陶在这篇文章中大量运用对话,看似随意,其实构思精心,所有对话始终围绕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选材,使中心突出,散而不乱。

昨晚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我说起少年宫里的各种活动。

爷爷听了,摸摸胡子,慢慢地说:“少年宫,挺新鲜的事儿,我小时候当然没有。可是你说的那些活动,通信游戏呀,扮演戏剧呀,我小时候在书房里都玩过。”

我问:“书房里也有电报收发机吗?”

爷爷笑了。他说:“书房里光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一个先生,六七个孩子,此外什么都没有,哪里会有电报收发机?我们玩通信游戏只靠电线。你知道是什么样的电线?”

我问:“是什么样的电线?”

爷爷说:“那时候我们留着长头发,长头发编成辫子。同学们揪几根长头发,一根一根接起来,套在彼此的桌子腿上,绷得不太紧,能够拉动,可又不会落下来,这就是我们的电线。做这个玩意儿不能让先生看见,我们总是嘴里念着书,手里接头发,或者做手势招呼同学来接线。”

我想这倒真像个电线。我又问:“你们怎么通信呢?”

爷爷说:“装了电线,通信就容易了。写个小纸条儿,对折一下,让它骑在电线上,然后轻轻掣动电线,小纸条儿就移到同学身边去了。同学看了小纸条儿,写个回条,照样把它移过来。这样,我们表面上各念各的书,实际上可在那里秘密通信。”

爷爷说到“秘密通信”,声音很轻,好像怕老师听见似的。

爷爷又轻轻地接着说:“我们的电线有一种好处,如果先生注意到了,只要把它掐断,头发落在地上,就什么事儿也没有了。有一回,大概是先生觉察到什么了,他抬起头来,把眼镜移到额头上,四处张望。电线上正骑着我的小纸条儿,那是不能让先生看见的,因为上边写着‘先生写文章,半天工夫没写一个字’十几个字。我着急了,赶紧把头发掐断。小纸条儿落到地上,幸而没叫先生看见。他查看了一会儿认为没有什么,就又戴好眼镜写他的文章了。”

妈妈和我都笑了。我问:“要是先生看见了您的小纸条儿,会不会打您的手心呢?”

爷爷说:“我们的先生不像别的先生,他从不打我们的手心。他见我们顽皮,不用心念书,只会皱起眉头说:‘我要你们好,你们不要好!’”

妈妈说:“这个话比打手心还重呢。”

我不去想哪个重哪个轻,又问爷爷:“您那时候演戏是怎么演的?”

爷爷说:“当然不像少年宫里那样,有舞台,有布景,演员还化装。我们书房隔壁屋子里有一张大炕床,我们就在炕床上演戏。采一丛满天星——你认得吗,那是球形的小黄花——想个办法把它安在耳朵边,就成了戴‘英雄球’的武松。随便写个‘王’字在前额上,就成了景阳冈上的老虎。武松有了,老虎有了,不就可以演《武松打虎》了吗?每逢先生来晚了,或者先生的朋友约他出去了,我们总要在炕床上玩一阵。”

我问:“您扮武松还是扮老虎?”

爷爷说:“我们轮着扮。扮老虎也挺有意思,尽可以往武松身上扑过去,让他招架不住,做个老虎打武松。”

我问:“您演戏叫先生看见过没有?”

爷爷说:“当然看见过,也无非说两声‘我要你们好,你们不要好’了事儿。”爷爷说到这儿,停了一会儿,就带着兴奋的声调说下去:“有一回,先生可改变了调子,不说‘你们不要好’,只是朝我们‘好……好……好……’说了一连串‘好’。”

我赶紧说:“什么事儿让他说了一连串的‘好’呢?”

爷爷说:“夏天,书房前边的院子里搭了凉篷。凉篷架用的粗毛竹,我们练了几天,就能往上爬了。两只手抓着粗毛竹,身子往上一耸,两条腿随即把粗毛竹夹住。两只手再移上一截,身子又往上一耸;两条腿又随即夹住。只要这样六七下子,就爬上房顶了。在房顶上望出去,只见连成一片的房顶,还有陷在一片房顶里的小胡同。也望得见邻舍院子里的情形,小孩儿在那里玩呀,什么花儿正在开呀,都比在平地上看有趣。我们爱上这新鲜玩意儿了,一天总要上几回房顶,站一会儿,或者坐一会儿。那天早晨,我们正在房顶上望城西一带青山,先生来了。他见我们站在房顶上,非常惊慌,似乎大灾难就在眼前。他说也说不成了,只是说‘你们……好……好……好……’。我们一个个从粗毛竹上滑下来了,他的‘下来’还没说出来。他见我们一个指头也没碰伤,这才闭一闭眼睛定一定神,就把平时责备我们的话忘了。”

妈妈和我都笑了。

爷爷带着笑声继续说:“从前先生要学生好,现在先生也要学生好,这是一样的。从前先生认为只有读书好,现在先生除了教学生读书,还引导学生尽量地玩儿,认为玩儿跟读书同样重要,这是不同的地方。从这不同的地方看,你们幸福了。”小弟弟的三句话导读《小弟弟的三句话》写于1956年12月8日,刊于《雨花》1957年2期。

叶圣陶先生通过讲述日常发生的三件小事,引出了小弟弟说的三句有趣味的话,意在表现儿童的纯真浪漫。儿童总是会让理性睡眠、感性跳舞,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大人无法企及的。华兹华斯就曾在诗中写道:孩子乃成人之父。

文章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正如阿英对叶老小品文的评价:“真不啻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优美的、人生的诗。”

荷花缸里长出四个花骨朵儿。顶大的一个比荷叶还高,尖尖的,饱鼓鼓的,上半截儿显出粉红色。

小弟弟抬头看了看,自言自语地说:“像个桃子。”

他是说那个顶大的花骨朵儿。他拿桃子来比那个顶大的花骨朵儿,比得很好。这句话挺有趣味。

卖冰棍儿的提着宽口的暖瓶在街上跑,嘴里不停地吆喝。妈妈喊住他,说要三支冰棍儿。他就开了暖瓶的盖儿,取出三支冰棍儿来。

小弟弟自言自语地说:“冰棍儿在小冰箱里放着。”

宽口的暖瓶跟平常窄口的暖瓶差不了多少,小弟弟不会不知道那也是个暖瓶。他看它的用处跟家里的冰箱相仿,就管它叫小冰箱。这句话挺有趣味。

妈妈带着小弟弟上合作社买东西。回来以后,妈妈告诉我,小弟弟指着合作社墙上开着的电扇,一本正经地说:“这个是飞机。”

我们家里没有电扇,小弟弟没见过电扇。他也没仔细看过真的飞机,只看过书上飞机的图画和照片。他注意了飞机的螺旋桨。现在看见电扇有螺旋桨,在那里转动,他就断定说“这个是飞机”。这句话挺有趣味。小说辑导语

叶圣陶谈到自己创作小说的态度,常喜欢说:“我只是如实地写。”确实,写实是叶圣陶作品的一大特色。在小说创作上,叶圣陶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善于运用严肃客观的笔触,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在冷静真切的人生观察中汲取平凡具体的生活素材。他的语言朴实凝练,生动流畅,形成了冷峻而朴实、严谨而自然的风格。

他的小说取材于自己及家庭的极少。他常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去描写他人的苦恼、烦愁、担心与喜乐。因为很少用第一人称,所以笔锋也不常带情感。但叶圣陶却在人物和人物所经历的事件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让理想之光常常闪现在人物的对话及作家关于人物或事件的解释里。

叶圣陶特别用心着眼于妇女与儿童。他写出被压迫的妇女所承受的生活重压,比如农妇、童养媳、歌女等的悲哀,用心表现儿童在同样的环境下,其独特的心理体验与观察视角。他乐意歌颂母爱的力量与伟大。如在《小蚬的回家》一文里写到儿童因为受了母爱的感动教育而最终自发地送一个小蚬回家,文中所表现的温情、博爱真算得博大周详。他也写到妈妈的愁苦悲伤,在《夜》一文中,他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一个失去女儿女婿的老妈妈悲凉的心境,由不理解女儿女婿,到期盼女儿女婿的身后消息,再到终于理解女儿女婿的行为,以坚强的意志准备再次奉献自己的母爱,心理描写一层层深入,一层层细致,从心惊、担心、无奈,到愤然、不平、振作,详细地为读者表现了一个母亲真实的思想转变过程,让人读之动容。

叶圣陶的小说也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的眼光从村镇转到城市,从儿童与女性转到战争与革命的侧面的一些事件。在《邻居》、《一个练习生》中,他写城市里为了生活苦苦挣扎煎熬的人们。正如他在《作者自记》里所说:“每一个人物,我都用严正的态度如实地写”,由此,我们也就能感受到他所信守的是什么了。小蚬的回家导读

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叶圣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第一,使他积极地投入到了反封建文化的斗争中。第二,使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文言文,开始采用白话文写作。这一时期,他的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就是他为新文化运动所做的最初的贡献。《小蚬的回家》是一篇写小孩子对动物原始的同情的短篇小说,选自短篇集《火灾》,写于1922年5月21日。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因为模仿大人们刨鱼而残害了一只小虾。后来,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体会到了小蚬父母的悲伤,认识到动物的生命也很宝贵,重新把它投入到河里。小说写得自然活泼,对儿童心理体会得细致入微,表达了儿童对亲子之爱的美好追求。

叶圣陶先生宣扬自然的美和童心的爱,在当时具有反抗社会黑暗,爭取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积极意义。

厨刀剖开鱼肚的事情,孩子看惯了。他看清楚刀锋到处,白色的肚皮便裂开了,脏腑随即溢出;又看清楚向上一面那只茫然瞪视着的眼睛,一动不动;也看清楚尾巴努力拨动,拍着砧板,表示最后的无力的抵抗。

他照样尝试了,虾替代了鱼,小钱是厨刀的代用品。要对分地剖开虾的肚皮,并不是容易的事,更兼小钱没有厨刀那么锋利。于是他就改换方法,将虾切成几段。这是勉强割断的,割断处没有刀切的那样平准;只见几颗半透明的肉微微地颤动着。他庆幸成功似的说:“我也杀鱼,我把它打了段了!”

我说:“你这样做,它母亲在家里哭了。它怎么能再回去见母亲呢?”“虾也有母亲吗?”孩子张大乌黑的有光的眼睛,好奇地问。“你有母亲,虾当然也有母亲。什么东西都有母亲:虾有,鱼有,螃蟹有,蟛蜞有,杨梅有,桃子有,荸荠有,甘蔗有。它们的母亲同你的母亲一样,非常爱它们呢。”

孩子仿佛受催眠了,他默不作声。“你想,虾偶然出来玩,是它母亲说:‘你在水中玩得厌了,今天到陆上去走走吧。但是,要早点儿归来,不要累我等待,使我焦心。’它于是到了陆上,到了我们的篮子里,到了你的手心里。现在,它不能回去了。它母亲等待它不见到家,将要怎样地难过?它要懊悔,叫它出去游玩,却把它丢了。它再没有‘好孩子,好宝贝’可叫了,再没有心爱的孩子抱在怀里了,一定会哭出许多眼泪来。你看,明天河里的水要涨到齐岸了。”

孩子很不高兴,头向左略偏,同情的忧愁的眼光看着我。“你再想,它被你切断的时候怎样地难过?它想到家里的母亲,从此不得再见,它的心先碎了。它希望妈妈来救它,希望你放了它,但是两样都不成。它只得默默地远远地告诉妈妈说:‘妈妈呀,你叫我出来游玩,如今不得归家了。我遇见了凶狠的小孩,他把我,你的好宝贝,杀死了!’你……”

孩子流泪了,但并不放声哭,随即侧转头,枕在我的胳臂上,面孔紧贴着我的身体。

隔了几天,我牵着他的手从田岸上走去,想到眠羊泾旁看小鱼。他手里玩弄着一个小蚬,是刚才来的一个渔妇给他的。

两旁田里的油菜尽已都割去,泥土已经翻过,预备作稻田了。初出的粉蝶还很软弱,只在田岸旁的小紫花附近飞飞歇歇,引得孩子的脚步徐缓了。四望村树云物,都沉浸在清朗静穆的空翠里。我想:“近处,远处,这边,那边,都不像正有纷纭的人事在那里炉水一般沸腾起来。这景象何等安静啊!”

我们到了眠羊泾旁边,孩子首先注意对岸的两条小黄牛。这一头的还没长角的前额,凑近那一头的,轻轻地互相摩擦。它们很舒服的样子,徐徐阖眼,又徐徐张开来;面孔都似乎有笑意。孩子说:“它们在做什么?”

我似乎感受到两头小牛肉体上的不可说的舒适,随口答道:“它们相好呢。”

孩子忽然问:“要不要让小蚬回去看它母亲?”他低着头看河水潜隐地流动,面上现出趣味的笑容。不知道他心里正作什么幼稚的玄想呢。“很好,让它去看母亲。”

河面发出个轻悄的声音,“东”,小蚬回家去了。夜导读《夜》选自叶圣陶先生的《未厌集》,是代表叶圣陶最高思想水平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1927年10月《小说月报》。

当时正是国民党叛变后实行血腥统治的黑暗年代。大批革命者被杀害,白色恐怖笼罩全中国。“夜”,既指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是那个黑暗年代的象征,一语双关。小说以探听革命者被杀消息为线索,写一个“老妇人”在女儿女婿被杀害前后的心理变化,深刻揭露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其写作特点:

一是两条线索,互相交织。小说并没有去正面描写革命者英勇就义的壮烈场面,而让母亲占据作品的中心,采用双线结构,以母亲抚养烈士遗孤为明线,以母亲阿弟在沉沉黑夜中悄悄寻找烈士的遗体为暗线。明线为主,暗线为辅,交叉进行。构思精巧,格调清新,见出作家的意匠经营。

二是细节真实,生动感人。文章中写“老妇人”的悲伤、惊恐,并穿插了孩子哭闹的细节,详细描写了孩子近来变得爱哭,“而且张大了汪汪的眼睛四望,看妈妈从那里来”。这形象和哭声,就是一种有力的控诉,同时作为陪衬更加剧了“老妇人”的惊恐和悲伤,使人物更加丰满,增强了感人的力量。

一条不很整洁的里弄,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桌旁坐着个老妇人,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不过两周岁的孩子。那老妇人的状貌没有什么特点,额上虽然已画上好几条皱纹,还不见得怎么衰老。只是她的眼睛有点儿怪,深陷的眼眶里,红筋连连牵牵的,发亮;放大的瞳子注视着孩子的脸,定定的,凄然失神。她想孩子因为受着突然的打击,红润的颜色已转成苍白,肌肉也宽松不少了。

近来,那孩子特别爱哭,犹如半年前刚断奶的时候。仿佛给谁骤然打了一下,不知怎么一来就拉开喉咙直叫。叫开了头便难得停,好比大暑天的蝉。老妇人于是百般抚慰,把自己年轻时抚慰孩子的语句一一背了出来。可是不大见效,似乎孩子嫌那些语句太古旧又太拙劣了。直到他自己没了力,一面呜咽,一面让眼皮一会儿开一会儿闭而终于阖拢,才算收场。

今晚那老妇人却似乎感觉特别安慰;时候到了,孩子的哭还不见开场,假如就这样倦下来睡着,岂不是难得的安静的一晚。然而在另一方面,她又感觉特别不安;不知道快要回来的阿弟将怎么说,不知道几天来醒里梦里系念着的可怜的宝贝到底有没有着落。

晚上,在她,这几天真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仿佛看见隐隐闪闪的好些形象。有时又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摊,在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里外,汽车奔驰而过,笨重的运货车的铁轮有韵律地响着,她就仿佛看见一辆汽车载着被捆绑的两个,他们手足上是累赘而击触有声的镣铐。门首时时有轻重徐疾的脚步声经过,她总觉得害怕,以为或者就是来找她和孩子的。邻家的门环一声响,那更使她心头突地一跳。本来已届少眠年龄的她,这样提心吊胆地细尝恐怖的味道,就一刻也不得入梦。睡时,灯是不敢点的,她怕楼上的灯光招惹是非,也希冀眼前干净些,完全一片黑。然而没有用,隐隐闪闪的那些形象还是显现,鲜红的一摊还是落山的太阳一般似乎尽在那里扩大开来。于是,只得紧紧地抱住梦里时而呜咽的孩子……

这时候,她注视着孩子,在她衰弱而创伤的脑里,涌现着雾海似的迷茫的未来。往哪方走才是道路呢?她丝毫不能辨认。怕有些猛兽或者陷阱隐在雾海里吧?她想那是十分之九会有的。而伴同前去冒险的,只有这方才学话的孩子;简直等于自己孤零零一个。她不敢再想,无聊地问孩子:“大男乖的,你姓什么?”“张。”大男随口回答。孩子在尚未了解姓的意义的时候,自己的姓往往被教练成口头的熟语,同叫爹爹妈妈一样地习惯。“不!不!”老妇人轻轻呵斥。她想他的新功课还没练熟,有点儿发愁,只得重行矫正他说:“不要瞎说,哪个姓张!我教你,大男姓孙。记着,孙,孙……”“孙。”大男并不坚持,仰起脸来看老妇人的脸,就这样学着说,发音带十二分的稚气。

老妇人的眼睛重重地闭了两闭;她的泪泉差不多枯竭了,眼睛闭两闭就表示心头一阵酸,周身经验到哭泣时的一切感觉。“不错,姓孙,孙。再来问你,大男姓什么?”“孙。”大男顽皮地学舌,同时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乖的,大男乖的。”老妇人把大男紧紧抱住,脸贴着他的花洋布衫,“不管哪个问你,你说姓孙,你说姓孙……”声音渐渐凄咽了。

大男的胳臂给老妇人抱住,不能取那翡翠簪儿,“哇……”突然哭起来了。小身躯死命地挣扎,泪水淌得满脸。

老妇人知道每晚的常课又开头了,安然而过已成梦想,便故意做出柔和的声音呜他道:“大男乖的……不要哭呀……花囝囝来看大男了……坐着红轿子来了……坐着花马车来了……”

大男照例不理睬,喉咙却张得更大了,“哇……妈妈呀……妈妈呀……”

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又伤心又害怕。伤心的是一声就像一针,针针刺着自己的心。害怕的是单墙薄壁,左右邻舍留心一听就会起疑念。然而治他的哭却不容易;一句明知无效的“妈妈就会来的”战战兢兢地说了再说,只使他哭得更响些,而且张大了水汪汪的眼睛四望,看妈妈从哪里来。

老妇人于是站起来踱步,让大男躺在臂弯里;从她那动作的滞钝以及步履的沉重,又见得她确实有点儿衰老了。她来回地踱着,背诵那些又古旧又拙劣的抚慰孩子的语句。屋内的器物仿佛跟着哭声的震荡而晃动起来,灯焰似乎在化得大,化得大——啊,一摊血!她闭上疲劳的眼,不敢再看。耳际虽有孩子撕裂似的哭声,却如同在神怪的空山里一样,幽寂得使血都变冷。

搭,搭,外面有叩门声,同时,躺在跨街楼底下的那条癞黄狗汪汪地叫起来。她吓得一跳,但随即省悟这声音极熟,一定是阿弟回来了,便匆遽(cong jù)地走去开门。

门才开一道缝,外面的人便闪了进来;连忙,轻轻地,转身把门关上,好像提防别的什么东西也乘势掩了进来。“怎么样?”老妇人悄然而焦急地问。她恨不得阿弟挖一颗心给她看,让她一下子知道他所知道的一切。

阿弟走进屋内,向四下看了一周,便一屁股坐下来,张开口腔喘气。是四十左右商人模样的人,眼睛颇细,四围刻着纤细的皱纹形成永久的笑意,鼻子也不大,额上渍着汗水发亮,但是他正感觉一阵阵寒冷呢。他见大男啼哭,想起袋子里的几个荸荠,便掏出来授给他:“你吃荸荠,不要哭吧。”

大男原也倦了,几个荸荠又多少有点儿引诱力,便伸出两只小手接了,一面抽咽一面咬荸荠。这才让老妇人仍得坐在桌旁。“唉!总算看见了。”阿弟摸着额角,颓然,像完全消失了力气。“看见了?”老妇人的眼睛张得可怕地大,心头是一种超乎悲痛的麻麻辣辣的况味。“才看见了来。”

老妇人几乎要拉了阿弟便引她跑出去看,但恐怖心告诉她不应该这样鲁莽,只得怅然地“喔!”“阿姊,你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是不是?其实也不一定,像今天遇见的那个弟兄,他就是个好人。”他感服地竖起右手的大拇指。“就是你去找他的那一个不是?”“是呀。我找着了他,在一家小茶馆里。我好言好语同他说,有这样这样两个人,想来该有数。现在,人是完了,求他的恩典,大慈大悲,指点我去认一认他们的棺材。”他眉头一皱,原有的眼睛四围的皱纹见得更为显著,同时搔头咂嘴,表示进行并不顺利。“他却不大理睬,说别麻烦吧,完了的人也多得很,男的,女的,穿长衫的,披短褂的,谁记得清这样两个,那样两个;况且棺材是不让去认的。我既然找着了他,哪里肯放手。我又朝他说了,我说这两个人怎样可怜,是夫妻两个,女的有年老的娘,他们的孩子天天在外婆手里啼哭,叫着妈妈,妈妈……请他看老的小的面上发点慈悲心……唉!不用说吧,总之什么都说了,只少跪下来对他叩头。”

老妇人听着,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孩子矇眬欲睡了,几个荸荠已落在她的袖弯里。“这一番话却动了他的心。”阿弟带着矜夸的声调继续说,永久作笑意的脸上浮现真实的笑,但立刻就收敛了。这叫人情人情,只要是人,跟他讲情,没有讲不通的。他不像开头那样讲官话了,想了想叹口气说:“人是有这样两个的。谁不是爷娘的心肝骨肉!听你说得伤心,就给你指点了吧。不过好好儿夫妻两个,为什么不安分过日子,却去干那些勾当!我说这可不大明白,我们生意人不懂他们念书人的心思,大概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