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实践——高血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2:52:08

点击下载

作者:董建群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实践——高血压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实践——高血压试读:

前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快速上升。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其导致的死亡已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心理、生理以及经济负担,同时也对社会和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有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现患者中有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最重要危险因素,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为42.6%、34.1%和9.3%。据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0)中国部分的结果,我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达200万,每年直接医疗费用达366亿元。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对匮乏决定了庞大的高血压患病人群必须自身承担大部分疾病管理的工作。然而目前这些患者对自身血压异常的情况或者是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是缺少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自信心。同时,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负担,繁重的诊疗工作任务也使临床医生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去倾听患者的想法、教授其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控制血压措施和相关技能。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激发患者自身的责任和潜能,促使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帮助其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基于我国严峻的高血压防控形势和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需要,借鉴国内外经验,我们结合多年来开展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工作相关试点的实践经验,编写了本书。在征询卫生工作者和患者的意见及建议基础上,结合以往工作的实际经验,确定了本书的八次课程活动内容,即:高血压和自我管理概述、高血压的危害、家庭血压测量、合理膳食、健康运动、心理平衡、正确使用高血压药物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在修订和统稿过程中,也得到了临床、疾病控制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完善。

本书可以作为卫生专业人员开展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的实用手册,成为指导患者开展“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活动的帮手。同时,本书也可作为一本科普读物,为广大的高血压患者提供防病治病的科学信息。我们希望通过本书所介绍的系统化、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活动,帮助高血压患者掌握自我健康管理知识和技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也希望借助此书,促使基层的高血压自我管理活动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推动患者管理工作的开展,逐步缓解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和分配不均衡带来的压力。

限于编者的水平以及知识广度、深度,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恳请有关的专家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编者2015年6月导读一、自我管理的相关理论1.自我管理的起源

自我管理源自于心理行为治疗领域,心理学家在实践中认识到患者自身可以在改变行为、促进健康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从而逐步形成让患者主动进行自我行为管理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患者承担一定的保健任务更有利于疾病控制。目前认为,患者自我管理是指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支撑下进行自我保健。2.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随着当时慢性病成为美国主要的健康问题,又由于以急性病或急症处理为目的传统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医疗保健服务在解决慢性病问题时作用有限且费用昂贵,人们强烈要求增强现有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的效率,从根本上改变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的方式。即强调把患者看作是卫生保健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不是卫生保健服务的消费者,将一些卫生保健活动转交给患者,并不断增强患者积极参与自身保健活动的能力。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自我管理方法开始运用于哮喘患者。之后,自我管理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而且主要用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项目。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指通过系列健康教育课程教给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知识、技能以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帮助慢性病患者在得到医生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慢性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因为慢性病患者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熟悉疾病的诊疗、自我保健等全过程,决定了他们自己才是慢性病控制与管理的最佳人选。3.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

几乎所有的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都是以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和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作为理论基础。(1)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从社会学理论发展而来,它解释了人们如何获得和维持一定的行为模式,同时也为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它较好地描述了生理、社会环境、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功能状况的关系,认为个体因素(认知、情绪和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中,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个体的一个心理认知因素)在决定一个人的健康功能方面最为重要,它通过影响健康行为、情绪和态度来影响人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2)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是从社会认知理论中独立出来的,其核心概念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由于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无法通过临床治疗而治愈,需要患者长期承担对自己所患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任务。患者要想较好地完成此任务,必须首先掌握自我管理的知识、技能和信心,三者缺一不可。4.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六大原则(1)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2)积极地与医护人员规划健康生活计划;(3)按照拟定的计划进行;(4)关注并处理相关症状;(5)面对慢性病给身心和社交带来的影响;(6)实现并保持健康生活习惯。5.自我管理的任务(1)医疗或行为管理:

照顾自己的健康问题。定期服药或医学检查、改变膳食和其他高危行为、使用一些辅助装置等。(2)角色管理:

建立和保持在社会、工作、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从而继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常参加工作、与家人朋友相处等。(3)情绪管理:

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情绪,妥善处理情绪的变化,如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6.自我管理的五项核心技能(1)解决问题的技能:

在管理疾病的过程中,患者能够认识自身问题所在,能与他人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积极尝试解决自身问题并能够帮助他人,并评估该方法是否有效。(2)制定决策的技能:

学会与医护人员一起制定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目标、措施和行动计划。(3)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技能:

知道如何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图书馆、互联网、家人朋友等渠道,获取和利用有利于自我管理的支持和帮助。(4)与卫生服务提供者建立伙伴关系:

学会与卫生服务提供者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和尊重、加强联系,最终建立起伙伴关系,共同管理疾病。(5)采取行动的技能:

学习如何改变个人的行为,制定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确保对行动的信心和决心,对采取的行动进行评估,完善自己的行动计划使其更易于实施。二、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活动目标和内容

本书倡导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旨在通过8次系统、规范的小组活动,教授高血压患者一系列必要的自我管理知识与技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高血压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参与,增加其健康意识,促使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实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活动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高血压和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2)高血压的危害;(3)家庭血压测量;(4)合理膳食;(5)健康运动;(6)心理平衡;(7)正确使用高血压药物;(8)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结束后,高血压患者应掌握以下高血压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高血压压防治知识(1)高血压的分类标准和危险因素(2)高血压的危害(3)心血管病总体危险分层方法及治疗原则(4)合理膳食(5)健康运动(6)心理平衡(7)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常识(8)烟草控制(9)控制体重(10)行为改变理论自我管理技能(1)制定行动计划(2)反馈/解决问题(3)掌握家庭血压测量方法(4)制定和实施饮食计划(5)制定和实施运动计划(6)避免高血压用药误区(7)学会缓解紧张、释放压力的方法(8)掌握与医生沟通的技巧(9)学会自我交谈(10)获取疾病防治和健康资源三、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组织实施1.小组活动的参与者和人数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的参与者包括组长和组员,小组人数以10~15人(含两个组长)为宜。组长和组员为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有生活自理能力、病情稳定、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能够独立与人交流,对于参与小组活动有较高的依从性。2.小组活动的时间和频率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共分为8次,每次活动的主题内容不同。每次活动用时1.5~2个小时,通常包含5~7个小活动。组长可视活动进展情况在每次活动的中间安排一次5~10分钟的休息。

为保证小组成员的依从性和较高的出勤率,开展小组活动时应根据当地(南、北方)季节、气候、天气等具体特点制定活动计划,每周或每两周组织开展1次。3.小组活动的形式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形式应突出“患者互助”、“共同参与”、“自我管理”的原则。每次小组活动在两名组长的带领下,依次完成各项既定的活动内容。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组长应采用多样化的活动组织技巧,调动组员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活跃、互动的活动氛围。

另外,组长在帮助患者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应促使其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人的自我管理目标和行动计划,通过经验分享、集思广益等活动形式帮助小组成员解决问题,使组员共同受益。4.相关人员的职责(1)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组长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组长应该是高血压患者,每个小组建议设置两名组长。

组长在带领小组活动之前应参加规范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组长培训(以本书作为培训教材),熟练掌握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8次活动的具体内容,经试讲合格后方可带领组员开展小组活动。组长的具体职责包括:

活动前1)根据活动要求准备所需物料2)熟悉活动内容两位组长明确分工3)负责组员出勤登记

活动中1)两位组长按照分工互相配合2)按步骤依次进行活动,按时结束3)合理分配每个小活动的时间4)鼓励组员积极参与互动5)恰当地进行各类示范6)尊重组员,不对其言行进行评论

活动后1)收集活动物料并保存2)完成活动记录表3)保持与小组内组员的沟通和交流(2)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组员

除组长以外的其他高血压患者都是小组活动的组员,组员应该做到:

1)按时出席每次活动,每次活动前签到;

2)对活动中不理解的地方随时提问;

3)完成每次活动布置的作业并积极汇报;

4)对活动中学习的新技能至少应尝试2周的时间;

5)积极同组长和小组成员保持沟通和交流;

6)积极参加8次活动之外的其他小组活动;

7)积极反馈自己的活动需求。(3)高血压患者的家属

患者家属在患者的疾病管理和健康维护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属应该做到:

1)给予患者参加活动最大的支持;

2)帮助高血压患者理解并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3)协助患者制定每周的行动计划并监督其落实。四、如何使用本书

本书可供基层卫生工作者培训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组长时使用,也可以供组长带领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时使用。此外,本书也可作为科普读物供高血压患者参考阅读。

本书推荐的8次小组活动均列出了活动目的、所需物料以及具体的活动内容,基层卫生工作者和小组组长需按照8次活动的顺序和每次活动的具体步骤依次开展活动。其中:

1.本书中“备注”部分为基层卫生工作者开展组长培训以及自我管理小组组长带领组员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2.本书中“延伸阅读”部分为额外补充的相关理论知识,基层卫生工作者和自我管理小组组长可以根据活动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在活动中进行讲读。

3.本书中“附录”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挂图”和“附表”。“挂图”(见附录一)需根据每次活动内容的前后顺序张贴于白板上供组员参考,“附表”(见附录二)需在活动前为每位组员准备一份以备活动中使用。

4.为节省活动成本,挂图可由组长在纸张上手写,也可以由专业机构如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印制,供各个小组开展活动时使用。注意,为了便于组员看清楚挂图内容,无论是手写还是印制的挂图尺寸规格建议为570mm×840mm。第一次活动 高血压和自我管理概述

目的:(1)组员互相认识和熟悉(2)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3)熟悉自我管理的概念和任务(4)学会制定行动计划

所需物料:

签字笔、记号笔、空白桌签(每位组员1份)、白板1块、白板笔若干;挂图1、挂图2、挂图3、挂图4;附表1、附表2。一、组员互相认识1.组员签到

活动正式开始前,组长拿出活动签到表(见附表1),请各位组员依次签到。同时组长提醒组员,以后每次活动前均要签到。2.组长介绍小组活动的意义

两位组长分别进行自我介绍,并由其中一位组长介绍小组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收获,同时组长向组员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平时沟通和联系。备注

组长介绍时可参考以下模板。小组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收获

大家好,我叫×××,是咱们这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组长,也是一名患病××年的高血压患者。我的联系方式是×××××××××××,以后大家有问题时可以互相联系。

我们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高血压患者,通过自我管理小组这样一个活动形式,使大家能够有机会、有时间在一起,学习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互相交流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相互督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共分为8次,活动中有多次的互动环节,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献言献策,在帮助其他组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为自己的问题寻求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我们这8次的小组活动,使大家的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都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最终帮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3.组长介绍组员责任

组长向组员讲读“自我管理小组组员责任”(见挂图1),并督促组员在活动中认真履行。备注

一名组长讲读时,另一名组长可将挂图1张贴于白板上供组员参考。挂图1 自我管理小组组员责任(1)按时出席每次活动,每次活动前签到;(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向组长请假)(2)对活动中不理解的地方随时提问;(若组长一时不能解答,可将问题记录下来,活动后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3)完成每次活动布置的作业并积极汇报;(此作业不进行打分,但却能帮助组员巩固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4)对活动中介绍的新的技能至少应尝试2周的时间;(5)积极同组长和小组成员保持沟通和交流;(6)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之外的其他活动;(7)积极反馈自己的需求。4.组员自我介绍

由一名志愿者开始,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请各位组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患高血压的年限、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饮食、运动调节、控制体重、戒烟等非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情况等信息,介绍结束后完成本人桌签的填写。为鼓励各位组员积极发言,组长应先做恰当的示范,如:“我叫×××,今年××岁,血压高有××年了,现在主要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备注(1)本环节为此次活动重点环节,组长要予以高度重视;(2)组长应动员每一位组员做自我介绍,若有组员暂未考虑好,可待其他组员介绍结束之后再行介绍;(3)组长应注意把握时间,限定每位组员的发言时间,避免其长篇大论,若组员有其他话题可留待活动后交流;(4)组员的桌签在活动结束后由组长统一收集保存,以备下次活动时使用。二、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1.组员分享对高血压的认识

组长在组员中选择两名志愿者,引导其依次介绍以下相关问题: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②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③哪些人群容易得高血压;④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备注(1)“志愿者”应该是自愿、主动回答问题的组员,而不是组长指定的某位组员;(2)需要回答的4个问题可以由一位组长向组员说明,另一位组长将其书写于白板上供组员发言时参考。2.组长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图1 血压的形成过程(1)血压的形成(血压是什么)

人体血液不停流动的原动力是我们的心脏,心脏收缩时血液送入主动脉,心脏舒张时血液从体循环回流至心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循环系统内持续流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叫做血压(图1)。

当心脏收缩时,大量的血液射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健康的动脉壁富有弹性,当心脏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液有一部分会暂时蓄积在弹性膨胀的主动脉内,而不是一次性地送入全身,这样就保证了收缩压不会升得太高。心脏舒张时,受到高压力而膨胀的大动脉弹性回缩,使血液仍能持续向前流动,但压力下降,此时的血压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的变化具有昼夜节律性。白天,人体较活跃,身体需要更多的氧和营养,相应地需要大量的血液来输送,血压就高些。夜里睡眠时只需最小限度的氧和营养,血压就低些。大多数人一日24小时的血压节律是随早晨觉醒起床而上升,日间持续处于较高状态;晚上血压逐渐下降,在睡眠过程中降到最低,夜间2~3点为最低谷。另外,人体的血压也会随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冬天的血压水平要比夏天高些。同时,血压也会因运动、排泄等活动和兴奋、紧张、愤怒等情绪变化而升高。理想血压是小于120mmHg/80mmHg。健康人的血压短暂性升高后会很快恢复,如出现血压持续较高的情况,就成了高血压。两上肢的血压可有轻度差别,若两上臂的血压差别较大,应按高的一侧的血压值来诊断高血压和评估疗效。

人体血压水平主要分为三类: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目前我国采用的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当非同日3次测量上臂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此外,如果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如果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又可具体分为3级(见表1-1)。表1-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资料来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目前90%以上的高血压原因尚不明确,称为“原发性高血压”。而如果血压高是由于某些疾病(如肾脏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络细胞瘤等)引起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服药治疗的效果差,必须针对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后血压能有效降低甚至恢复正常。本书中所提到的均指原发性高血压。(3)高血压的症状

对多数患者而言,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不少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只是体检或偶尔测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升高。很多患者是在发生了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时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故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杀手”。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心悸、气促、胸闷、睡眠打鼾、乏力、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或麻痹、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症状,提示可能血压高,要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建议:血压正常的成人每两年至少测一次血压,易患高血压者每半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也明确要求: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要测量血压。(4)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哪些人易患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遗传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明显低于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只有20%~30%的高血压发生与先天性遗传因素有关,其余70%~80%的高血压发生则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不改变这些生活方式就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同一个家庭内多人发病的情况十分常见,与一家人同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具有很大的关系(图2)。图2 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高钠、低钾饮食

每天摄入少量(2~3克)钠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需,但过量钠盐摄入(6克/天以上)会导致不良生理反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升高血压。我国南方人群钠盐摄入量平均为8~10克/天,北方人群为12~15克/天,均大大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6克的标准。

2)超重/肥胖

要活动肥胖的身体需要更多能量,心脏必须相应地为全身输送更多的血液。身体越胖,心输出量就越大,血压随之就越高。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此外,多余脂肪集中在腰腹部的人(中心型肥胖),比集中在四肢的人(外周型肥胖)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

3)过量饮酒

高血压的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下降,但随后会升高。高血压患者中约有5%~10%是由过量饮酒引起的。

4)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普通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达7.8%,体力劳动者为4.7%,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如司机,高血压患病率达11.3%,而处于长期应急状态的人(如战争前线的官兵)患病率更高。

5)吸烟

每日吸烟30~40支,可引起小动脉的持续性收缩,最后引起动脉内膜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另外,吸烟也会降低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使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不佳,甚至需要加大药物剂量。

6)身体活动不足

一般的身体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定期的体育锻炼还可以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然而我国城市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却普遍缺乏身体活动,调查发现,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从不锻炼的比例为83.8%,严重影响了心血管健康。

7)年龄、遗传因素等不可逆的危险因素

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血压也有相应的变化。原因在于动脉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特别是离心脏最近的动脉血管的硬化。一般而言,年龄越高,患高血压的比例也就越高,而且以收缩压的增高更为明显。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愈加紧张,社会群体普遍压力增大,高血压患病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同时,高血压也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发现,如果父母都没有高血压,那么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只有3.1%;而父母只要有一方是高血压患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就增加到28%;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压,则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将增加到46%。(5)高血压的危害

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损害,严重时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血压越高,病程越长,生活方式越不健康,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对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大。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有2.9亿,其中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一旦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果十分严重,轻者致残,病情重者致死,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巨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以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总体风险评估的方法,我们将在第二次活动时进行详细介绍。3.组长引导组员识别自身的危险因素

为了加深组员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认识,一名组长在白板上列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另一名组长引导组员对照白板上的危险因素清单,分析自身患病时的危险因素。由一名志愿者开始,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由组员依次汇报自身的危险因素。备注

组长应将该汇报活动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若某组员确实不能指出自身的危险因素,可跳过该组员继续进行。三、掌握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1.组长介绍自我管理概念

患者自我管理是指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的支撑下进行自我保健。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就是通过系列的自我管理活动掌握自我管理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从而在得到医生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决高血压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高血压患者与医生接触的时间十分有限,每个患者都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病情的自我管理。自己什么都不做,听之任之,逐渐地丧失日常活动的能力,这是消极的自我管理方式;自己不断努力提高和维持整个身体健康,并重新获得和保持过去拥有的快乐,这是积极的自我管理方式。

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也就是树立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心,即“我能行,我能管好自己的血压”。2.组长介绍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基础和任务

组长向组员讲读“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基础和任务”(见挂图2),并督促组员在活动中认真学习并努力掌握(图3)。备注

一名组长讲读时,另一名组长可将挂图2张贴于白板上供组员参考。挂图2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基础和任务自我管理的基础(1)树立健康观念主要是对自己健康负责和高血压可防可控的信心。(2)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主要包括高血压的分类标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害、心血管病危险分层方法及治疗原则、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3)掌握自我管理技能主要包括行动计划的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家庭血压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合理膳食、健康运动及注意事项,高血压口服药物的用药须知,保持心理平衡,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戒烟限酒、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等。自我管理的任务(1)疾病管理控制血压及相关病情,避免高血压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等。(2)角色管理继续发挥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做家务、工作、社会交往等)。(3)情绪管理学会应对自身情绪的变化。图3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任务四、学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1.组员汇报高血压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在一名组长的引导下,从一名志愿者开始,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各位组员依次就“高血压给我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这个题目进行发言,另一名组长将组员发言的内容写在白板上进行记录。为鼓励组员积极发言,组长应先给组员做一个恰当的示范,如:“高血压给我带来的最大不便是影响我的饮食习惯。以前我吃饭时口味比较重,自从得知高血压之后我就开始注意少吃盐,吃的清淡一些,但这样一来吃很多东西都感觉没以前那么好吃了。”备注

组长的示范应简单扼要。2.组员集思广益,讨论解决办法

以组员汇报时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作为小组要讨论解决的问题,组长鼓励各位组员积极分享自己处理该问题的经验或者一些好的想法。一名组长主持讨论,另一名组长将组员的建议写在白板上进行记录。

讨论开始前,组长应向大家介绍“小组活动的发言守则”(见挂图3),并要求组员在活动中认真遵守。讨论结束后,组长应建议提出该问题的组员任选一种解决办法试用,下次活动时反馈试用效果。备注(1)一名组长讲读时,另一名组长可将挂图3张贴于白板上供组员参考。(2)组长在主持小组讨论时应注意把握“组长主持小组集思广益讨论的原则”。挂图3 小组活动的发言守则(1)所有人都可自由发言;(2)其他组员发言时不要予以评论;(3)若有疑问,待全部发言结束后再提问;(4)若有需要组长解释说明的地方,待全部发言结束后再进行解释。组长主持小组集思广益讨论的原则(1)主持讨论的组长重复一遍组员的建议并向组员核实确认;(2)负责记录的组长听清楚组员的建议;(3)主持讨论的组长控制组员发表建议的速度,确保另一名组长能跟上记录;(4)待全部发言结束之后,再允许组员提问;(5)组长及组员均不要对其他组员的建议进行评论;(6)不要指定某位组员提供建议;(7)讨论结束,读出组员的全部建议并询问组员是否有需要解释说明的建议;(8)记录时尽量使用组员的原话,若需要缩短或更换词汇,需征求组员同意;(9)意见少于15个时,切记耐心等待,若15秒后仍无新的意见,讨论结束;(10)如已有15个意见,可再听取1~2个意见后结束讨论。五、学习制定行动计划1.组长介绍制定行动计划的意义

制定行动计划是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把目标分解为多个较小和容易做到的步骤,完成想做或决定要做的事情。在完成某件想做的事情之后,我们的自信心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久而久之,我们控制高血压的自我效能也会大大增强。

例如,以加强运动为目标的组员可以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以制定第一周的行动计划:(1)搜集相关信息以决定采取何种运动方式;(2)搜集小区内运动设施、场所或活动的相关信息;(3)开始一个每周2~3次,每次5分钟的步行计划;(4)阅读与运动有关的书籍;(5)找个朋友一起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无需在同一时间完成所有步骤,只需决定第一次从哪一个步骤开始以及具体的做法即可。2.组长介绍行动计划的要素

一份好的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五个要素(见挂图4):(1)你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别人认为你应该做的事情,也不是你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是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2)可完成的(你预计本周可以完成的,比如每天少抽一支烟,第一次制定行动计划时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过高,如果行动计划完不成就会影响到你的自信心);(3)具体的行为(例如,减肥只是个目标,而通过走路增加运动量才是一个具体的行为,在制定行动计划时必须应明确你具体要做的行为);(4)必须回答以下问题:

做什么?(具体行为)(例如:步行,少吸烟,少吃盐)

做多少?(时间、距离、数量)(例如:30分钟、2000米)

何时做?(特定时间、特定日子)(例如:晚饭后,或周一、周三、周五)

每周做多少天?(建议每周做3~5天而不要做满7天的行动计划,以防有突发事件发生影响行动计划的落实)(5)有7分或以上的信心

0分代表完全没有信心,10分代表有十足的信心,当你对自己完成行动计划有7分或以上的信心时,说明你有很大的可能能够完成。如果你对自己只有7分以下的信心,建议重新调整行动计划,做一些你更有信心完成的事情。(要注意:自己可以成功完成整个行动计划才是最最重要的!)备注

一名组长讲读时,另一名组长可将挂图4张贴于白板上供组员参考。挂图4 行动计划的要素(1)你自己想做的事情;(2)可完成的;(3)具体的行为;(4)必须回答以下问题:做什么?(具体行为)做多少?(时间、距离、数量)何时做?(特定时间、特定日子)每周做多少天?(5)有7分或以上的信心。3.组员制定行动计划

由一名志愿者开始,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组员在一名组长的引导下,按照挂图4中行动计划的各个要素依次汇报自己接下来一周的行动计划。备注

组长需将挂图4张贴于白板上供组员参考,同时应对组员不正确的计划予以纠正,以确保其行动计划符合要求。六、总结和预告

1.组长对本次活动内容进行简要总结,组员讨论本次活动的收获。

2.预告第二次活动的内容和时间:高血压的危害。

3.组长提醒组员完成自己的行动计划,下次活动时需汇报各自计划的完成情况。

4.组长收集组员桌签和活动物料,填写本次活动记录表(见附表2),本次活动结束。第一次活动知识要点1.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人体血压水平主要分为三类,正常血压、正常高值和高血压。其中,正常血压是指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是指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另外,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又可具体分为3级:1级高血压(轻度)是指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是指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是指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则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①高钠、低钾饮食;②超重/肥胖;③过量饮酒;④长期精神紧张;⑤吸烟;⑥身体活动不足;⑦年龄、遗传因素等不可逆因素。3.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基础

①树立健康观念。主要是树立对自己健康负责和高血压可防可控的信念;②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主要包括高血压的分类标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分层方法及治疗原则,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③掌握自我管理技能。主要包括行动计划的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家庭血压测量的频率和注意事项,合理膳食、健康运动及注意事项,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须知,保持心理平衡,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戒烟限酒、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等。4.行动计划的要素主要包括:

①你自己想做的事情;②可完成的;③具体的行为;④必须回答以下的问题:做什么?做多少?何时做?每周做多少天?⑤有7分或以上的信心。第二次活动 高血压的危害

目的:(1)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了解高血压的危害(3)学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总体危险评估的方法(4)了解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总体危险分层的治疗原则(5)学习制作心血管病急救卡

所需物料:

签字笔、记号笔、桌签(每位组员1份)、白板1块、白板笔若干;挂图4、挂图5;附表1、附表2、附表3(每位组员1份)、附表4(每位组员1份)、附表5(每位组员1份)、附表6(每位组员1份)。一、回顾与本次活动简介

1.请组员回忆上次活动的内容,组长进行补充完善。备注

组长可以参考“第一次活动知识要点”在组员回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

2.组长简单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二、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1.组员汇报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1)请组员汇报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为了帮助组员更好地发言,组长可将挂图4张贴于白板上供组员参考,同时组长应先作示范。一位组长示范顺利完成行动计划的情况,另一位示范调整了原定计划后顺利完成的情况。然后从一名志愿者开始,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请组员依次发言。组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1)介绍自己上次活动后制定的行动计划;

2)报告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一般包括以下4种:

a.完成

b.部分完成

c.未能完成

d.实施另一个计划。有时需要改动一下原定的行动计划,用一个新计划代替原来的计划,这也是好的自我管理。

3)如果组员未能完成或者曾改动行动计划,请组员讲述阻碍自己完成行动计划的原因或者改动计划的原因,并讲述计划如何改动。备注

组员无须报告行动计划的信心评分。挂图4 行动计划的要素(1)你自己想做的事情;(2)可完成的;(3)具体的行为;(4)必须回答以下的问题:做什么?(具体行为)做多少?(时间、距离、数量)何时做?(特定时间、特定日子)每周做多少天?(5)有7分或以上的信心。(2)组长对组员的回应

1)若组员完成了自己的行动计划,组长应给予称赞,如:“恭喜你,成功地完成了你的计划”;

2)若组员遇到困难,修改了行动计划并完成,组长可以给予鼓励,如:“恭喜你,懂得随机应变也是一个好的自我管理者”;

3)若组员遇到问题,只部分完成行动计划,组长可以表示“你已有一个好的开始”,但不称赞;

4)若组员遇到问题未能完成行动计划,组长询问组员自己是否已经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没有,可以征求组员的意见,是否愿意在接下来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活动中,让小组成员一起为他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结束汇报或者进入解决问题环节。2.组长介绍解决问题的步骤

解决问题是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及日常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整个自我管理活动都会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解决问题的步骤有7个(见挂图5)。

第一步,认清问题所在。请在完成计划时遇到问题的组员描述自己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二步,列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请组员集思广益,为该组员提供4~5个可行的解决其问题的办法,其中一名组长把大家提出的办法记录在白板上。

第三步,选择一个办法试用。询问刚才提出问题的组员是否会采取其中一个办法试用,如果会的话,组长表示:期待下次活动分享他的试用效果。

组长解释:第四步评估成效,以及之后的步骤将在下次活动中分享。挂图5 解决问题的步骤(1)认清问题所在;(2)列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3)选择一个方法试用;(4)评估成效;(5)如果方法无效,改行另一个办法;(6)如果方法仍然无效,尝试寻找外部资源或其他的办法;(7)如果问题暂时无法解决,请暂时接受这个现状,待以后解决。备注(1)组长可将挂图5张贴于白板上供组员参考;(2)如果组员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组长可使用自己提前准备的例子来讲述解决问题的步骤;(3)在进行集思广益时,两名组长互相配合,一名组长引导发言,另一名组长将所列举的内容写在白板上进行记录;组长可以参考第一次活动中提到的“组长主持小组集思广益讨论的原则”来组织讨论;(4)由于每次活动时间有限,组长不要在任何一位组员身上花太多的时间。三、了解高血压的危害1.组员介绍高血压的危害

组长在组员中选择2~3名志愿者,引导其介绍自己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一名组长引导发言,另一名组长将所提及的高血压危害写在白板上进行记录。

为了引起组员对高血压的重视,组长总结高血压危害的严重后果和负担。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一旦发生心、脑、肾等严重器官损害,轻者致残(如脑出血引起偏瘫长期卧床养病的患者),重者致死。急性期住院费用至少上万,出院后每年医药费至少数千元,患者丧失劳动力,需要家庭成员长期照料,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2.组长介绍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造成心、脑、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严重时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失明等临床并发症(图4、图5)。图4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图5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

健康的动脉富有弹性,内壁光滑,血液在其内通畅地流动,给器官供应充足的血液。如果血压高了而置之不理,动脉壁承受较大的压力,胆固醇物质会附着和侵入到血管壁内膜,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狭窄,给器官的供血将不足,如果供血不足发生在大脑会引起头晕,发生在心脏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当血管腔重度狭窄或血管内膜上的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时,将导致血管堵塞,血液中断,发生在大脑导致脑血栓,发生在心脏引起心肌梗死。失去弹性而变脆变硬的血管在高的压力下容易破裂,则发生脑出血或主动脉夹层,病情比较严重。长期高血压使得肾脏的微血管压力增高,造成肾小球损害,肾功能减退,严重可发展成肾功能衰竭;长期高血压可累及眼底微血管,引起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乳头水肿萎缩等,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失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