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9 20:11:07

点击下载

作者:谈勇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试读: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

编写说明

中医妇科学伴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的历程,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广大妇女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全面实现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中医妇科学》教材在充分体现中医妇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供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理论知识,指导医疗实践。

本教材坚持“五性”基本原则,即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思想性,在于突出中医药学的学术思想,在长期的理论教学与医疗实践中,以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发掘、研究和整理中医妇科学理论,是中医妇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性,在于沿着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科学总结医学文献,建立中医学女性生殖生理理论,整理和发展中医妇科学对生殖生理的认识和积累的临床经验,使中医妇科学理论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浑然一体。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脏腑学说的认识,结合现代的医学模式、疾病的复杂程度,重新深入解释肾、心、肝、脾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联,进一步阐明中医学对月经周期节律理论的认识,将调整女性身体内在的机能与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紧密结合,将中医药的运用提高到新的领域,充分展示其先进性和科学性。

本教材在继承前贤九版教材基础上,分为

理论篇

、临床篇和附篇三部分。理论篇系统介绍中医妇科学的历史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女性生殖解剖与生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法概要、预防和保健;临床篇部分仍以经、带、胎、产、杂病为纲目,详细阐述;附篇部分按照西医妇产科学的知识体系,解释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生殖生理、正常妊娠、分娩及其产褥、计划生育、妇产科检查等现代临床必须掌握的知识。编写组认真分析历版教材各个疾病的证型,结合临床实际对一些病症增入新证型,同时认真斟酌了选方用药,合理删减,修正和补充原有不足之处,与时俱进地增入新的内容。

本教材力求做到其理论内容对医疗实践具有确切的指导作用,对病种的设置、具体分型、选方用药,务求医疗实践中找到根据,并能在医疗实践中取得良好疗效。教材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保持了基础理论的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或医生应对各类考试。这是本教材实用性的体现。

本教材由全国25所中医药院校及附属医院妇科骨干教师组成编写团队,由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夏桂成教授任主审。其编写分工如下:第一、二章,第三章第一、二节,第六章第三节由谈勇编写,第三章第三至五节由杜惠兰编写;第四章第一节和第八章第二节由邓高丕编写;第四章第二、三节,第六章第二节由周惠芳编写;第五章和第十五章由洪艳丽编写;第六章第一节由刘雁峰编写;第六章第四节由许昕编写;第六章第五节由赵瑞华编写;第六章第六节由崔晓萍、闫颖编写;第六章第七节,第八章第一、五节由张文红编写;第七章,第十章第六节,第十二章由魏绍斌编写;第八章第三、四节由卫爱武编写;第八章第六至八节由王小红编写;第八章第九、十节由李伟莉编写;第八章第十一至十三节由王艳萍编写;第八章第十四、十五节,第十一章,第十六章由林寒梅编写;第九章第一、二节由陈林兴编写;第九章第三、四节由雷磊编写;第九章第五至七节由武权生编写;第九章第八、九节由李燕编写;第九章第十、十一节由王玉荣编写;第十章第一节由张建伟编写;第十章第二节由梁瑞宁编写;第十章第三至五节由韩璐编写;第十章第七节,第十三章及第十四章由张婷婷编写;第十章第八节由冯晓玲编写。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该项目(编号:GJYJS16014)由谈勇负责,冯晓玲负责统稿工作,编委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第八版《中医妇科学》主编张玉珍教授的细致指导,也得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领导和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虽然尽心尽力,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师生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医妇科学》编委会2016年6月理论篇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认识和研究女性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之一。

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中医妇科理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和妇科杂病等的辨证治疗及常规的防治方法。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妇产科疾病与以往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围绕女性生长发育、生殖、产育而产生的疾病始终困扰着广大妇女。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历史悠久,具有特色,长期以来的医疗实践已经得到了证明。我们不仅要将古今有效的方法传承下来,还要不断解决现代常见、多发及疑难的妇科疾病,形成当今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中医学是在临证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重视产育,逐步设立产科和妇科,随后又表现为以妇科疾病的调治为突出特色,在医疗实践中彰显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学科的发展,应引导学生注重从中医妇科学的特点出发,了解学科的历史发展,探求妇科知识的规律,掌握其学术精华。一、中医妇科学的特点

1.理论特色鲜明,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女性解剖、生殖生理等的特殊性,深入研究生殖病理及治疗方法。在妇科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重视肾、心、肝、脾、天癸、胞宫、胞脉、胞络、冲任、气血等的协调,最终达到体内阴平阳秘。

2.由于妇女特有经、带、胎、产生理基础,妇科疾病相应地归纳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将与妇科特征直接相关但又不属于以上四类的归入杂病类,指导人们认识和研究妇科疾病的病理特点,更加有规律地进行调治。

3.时代变迁、环境因素、心理状态、人际关系、职场竞争、家庭矛盾等不断影响女性群体,使得医疗模式也要不断更新与之相适应。妇科疾病多以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调性疾病为主,把握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至关重要。因此,以调补脏腑阴阳气血、冲任督带,调养胞宫为主线不能忽略。二、中医妇科学的学习方法

1.掌握中医妇科学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妇科学的特色与优势主要是妇科基本理论、调经、治带、种子、安胎、产后调治及养生保健知识。这是中医妇科学教与学的重点。

2.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中医妇科学的课程采取课堂系统教学、课间见习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并且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间见习、病案分析,尤其是临床实习,培养学生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3.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对待有关妇女生殖健康的医疗问题,务必严肃认真,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情志状态,保护患者的隐私,热情接诊每一位病人,充分认识工作职责,努力做好诊疗工作。第三节 中医妇科学的历史源流

中医妇科学源于医疗实践,又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发展。从中医妇科学的源流来看,首先重视产育,逐步设立产科和妇科,其中又以妇科的发展尤为突显优势,长期以来为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一、萌芽时期(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时期,已有妇科学的萌芽。我国在远古时期已十分重视生殖问题。殷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记载了有关生育疾患和预测分娩时间的卜辞,所记载的21种疾病中,就有“疾育”(妇产科病)。《史记·楚世家》记载了剖腹产手术:“陆终(妻女嬇)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当时成书的《周易》在《易经·爻辞》中最早记载了不孕不育症,“妇孕不育,凶”,“妇三岁不孕”。《诗经》和《山海经》中分别记载了一些“食之宜子”或“使人无子”的药物。夏、商、西周时期,性与生育的卫生开始受到重视,已经认识到有血缘近亲结婚不利后代。《列女传》记载了最早的“胎教”,“太任者,文王之母也,乃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这是最早的“母胎医学”观点,有优生优育的意义。夏商西周时期对孕产的重视,可以说是妇科学的萌芽。二、奠基时期(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妇科医生,为中医妇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带下医”即指妇科医生。《左传》已有较多妇产科方面的史料,如《左传·隐公元年》有:“(郑)庄公寤生,惊姜氏……”这是关于难产的记载。其后《左传·僖公十七年》载有:“梁嬴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这是过期妊娠和双胎诊断的最早记载。马王堆帛书《胎产书》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以胎产命名的产科专著,该书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变化,这是人体胚胎发育史上最早的论述。三、雏形时期(秦汉)

秦汉时期,中医妇科学已有雏形。秦代有妇产科病案,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寒月事不下”(闭经)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司马贞《史记索隐》载:“乳,生也。”不乳,指过期妊娠),是最早的妇产科病案。秦汉时期成书的《难经》,创立了左肾右命门学说,首论命门功能,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冲、任、督、带脉的循行、功能和病证,尤其是肾与命门及冲、任、督、带的理论成为中医妇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该书所收365种药物中直接指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药物有88种,为后世妇科用药提供重要依据。在该书紫石英条下首见“子宫”之名,禹余粮条下首见“癥瘕”之名。

西汉末年成书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其在解剖方面,明确记载外生殖器官有毛际、阴户、廷孔;内生殖器官有女子胞、子门等;在生理方面,《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女子从7岁到“七七”之年(49岁)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沿用至今。在病因病机方面,突出正邪相争的发病观和体质因素,尤其强调“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揭示了妇人以血为本,容易发生气有余血不足的病机特点;在诊断方面,已有男女诊法有异,以及四诊的应用,还有“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的特有诊法;在治疗方面,载有因“天时而调血气”的调经原则,以及石瘕、肠覃“可导而下”的治疗原则;《素问·腹中论》中记载了妇科第一首方“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治疗血枯经闭,至今仍常用之加味来止血、止带,也有用之疏通输卵管堵塞,被认为是通涩兼用、补肾活血、通补奇经的方药。在妇科临床病证方面,已有经、带、胎、产、杂病的一些主要病种,并重点研究了崩漏和闭经;提出带下病的病机是“任脉为病”;已有“以脉候胎”的妊娠诊断方法,以及孕期用药原则,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衰其大半而止”;对产后病,提出新产或产后大出血禁泻的原则,又提出产后发热和产后大出血两大产褥期疾病,并着重强调产后固护胃气的重要性;对杂病,则论述了督脉为病的病机。由此可见,《内经》对妇科的生理和病理方面从理论到临床已经有所认识。

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设有“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三篇,是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开创了妇科辨证论治的先河。妊娠病篇有妊娠诊断及妊娠恶阻、妊娠腹痛、胞阻、妊娠小便难、妊娠水肿、妊娠眩晕、伤胎等病证的证治与鉴别诊断,并创立养胎、安胎的治法方药;产后病篇论述新产妇人“三病”、产后发热、产后腹痛、产后中虚烦呕及热利伤阴的证治及病机,揭示了产后病多虚多瘀的特点;妇人杂病篇论述病因、证候、诊治原则和月经先期、痛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多、崩漏、闭经、带下病、阴寒、阴疮、梅核气、脏躁、转胞、阴吹、癥瘕证治。《金匮要略》妇人三篇所论病种已包括了经、带、胎、产、杂病五大类,所载方剂剂型多样,一些方剂现在临床仍在应用。书中还列有用狼牙汤沥阴,蛇床子散纳药,开创了妇科病外治法的先河。另外一位杰出医家华佗,在妇产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华佗传》中记录了其诊治死胎、双胎的事例。汉代还出现了“女医”义姁(《汉书·酷吏传》)和淳于衍(《汉书·外戚传》),她们都是宫廷中的妇产科医生。

秦汉时期,妇科学有了很大发展,从妇科学理论、辨证论治和用药等方面进行研究,尤其是《金匮要略》妇人三篇,已基本形成对妇女经、带、胎、产、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具备了中医妇科学的雏形。四、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较多妇科专科著作,对月经病的研究更为深入。

晋代王叔和所撰《脉经》中的第九卷,记载妇女妊娠、产后、带下、月经疾病及妇女杂病的脉法和辨证,首先提出“月经”之名,如“今月经当下”,“妇人月经一月再来者”。“月经”较前人所称的“月事”“月水”“月信”更为恰当,一直沿用至今。王叔和将闭经的病因病机分为虚实两大类,并首先提出了根据脉象变化推断崩漏的预后。王叔和还总结了妇女脉诊的新经验,如“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三部沉浮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以及临产“离经脉”。又提出了“并月”“居经”“避年”“激经”和“五崩”的证候。其学术观点大多被后世医家所接受。陈延之的《小品方》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代表性医学方书,该书卷一讨论妇女经、带、胎、产病,并保存了大量方药。在其序文中,引用的参考书目有《治妇人方》13卷。又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时期有《范氏疗妇人药方》11卷和徐文伯《疗妇人瘕》1卷。由于当时战乱连绵,上述著作未见流传下来。北齐徐之才著《逐月养胎方》,论述了胎儿逐月发育的情况及孕妇各月饮食起居应注意的问题和针灸禁忌,成为中医人体胚胎理论知识的主要内容。南齐《褚氏遗书·求嗣门》有反对早婚早育的记载,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隋书·经籍志》还记载了一个应用大补气血的药物加强子宫收缩,并配合针刺治疗滞产成功的病案。五、鼎盛时期(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时期,妇科迅速发展,开始从内科分化出来,趋向专科发展。隋代《诸病源候论》,是当时中医病因病理学巨著。本书从37~44卷专论损伤胞宫、冲任是妇科疾病主要的病机。书中还首次出现很多妇科病名,而且在“妊娠欲去胎候”中已有治疗性堕胎法。唐代昝殷著《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理论和方药较完备的妇产科专著,书中扼要论述了经、带、胎、产、杂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不但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不少精辟见解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一时期,一些著名的综合性著作中,也设立了妇科专篇、专卷。如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妇人方”3卷。孙思邈对妇科疾病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如将不孕症概括为“全不产”(原发性不孕症)和“断绪”(继发性不孕症)两大类,对不孕症的病因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男女双方的“劳伤痼疾”,均可导致不孕,这在当时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孙思邈已认识到产褥卫生的重要意义,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妇人产讫,五脏虚羸……故产后满百日,乃可合会,不尔、至死虚羸,百病滋长,慎之。”体现了重视产褥卫生积极预防疾病的思想。此外,孙氏还认识到“产褥众”是导致妇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主张节制生育,这是优生优育思想的体现。历史发展至唐代,中医妇科学趋向专科发展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为以后的独立分科创造了条件。六、独立分科时期(两宋)

两宋时期,最突出的成就是妇产科独立分科。宋代设“太医局”培养专门人才,在其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就有产科。据《元丰备对》载:“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产科十人……”并设有产科教授。这是世界医事制度上妇产科最早的独立分科。由于设立了专科,对妇产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妇产科专著亦更多,如杨子建的《十产论》,详细记载了各种异常胎位的助产方法。朱端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收集了宋以前的产科论著,明确记述产后“三冲”危急证,即冲心、冲胃、冲肺的证候和治疗方法;齐仲甫的《女科百问》,将妇产科的内容归纳为100个问题逐一解答。尤其是当时三世业医的陈自明,其藏历代大量医籍,存众多祖传经验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汇集和系统总结了南宋以前40余种医籍中有关妇产科的理论和临证经验,于公元1237年编著《妇人大全良方》,全书分9门,共260余论,首先提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的学术观点,并继承发展了《诸病源候论》突出冲任损伤的病机。该书是妇产科史上的划时代著作,后经明代薛立斋校注刊行,流传更广。王肯堂的《女科证治准绳》也以此作为主要蓝本,可见其对妇产科影响之深远。妇产科专著的大量出版,尤其是《妇人大全良方》的问世,与太医局产科及产科教授的设置,将妇产科推进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中医妇科学已经形成。七、争鸣时期(辽夏金元)

金元时期,四大医家的独特见解和临床体验,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妇科学内容。刘完素在学术上倡导“火热论”,提出“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其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中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率先提出妇人不同生理阶段应分别从肾、肝、脾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张子和的学术思想为“贵流不贵滞”,以祛邪为主。其在《儒门事亲》中常用汗、吐、下三法以祛邪,同样以汗、吐、下三法逐痰以通经。他还提出“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的精辟见解。其著作中记载了“一妇人临产……子死于腹……急取秤钩,续以壮绳……钩其死胎”的病案,这是牵引助产的成功案例。

李东垣倡导内伤学说,在《兰室秘藏》中指出:“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为后世医家提出以“滋阴固气”止崩奠定了理论根据。李东垣重视脾胃,在《脾胃论》中提出论治带下病宜益脾胃、升阳泻火、清除湿热,以扶脾治虚为主的理论。其所创制的补中益气汤不但多用于治疗气虚不摄、脾胃虚弱的妇科病证,而且成为治疗“子宫脱垂”的经典方剂。

朱丹溪早在《格致余论·受胎论》中指出:“阴阳交媾,胎孕乃成,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首次明确描述了子宫形态。并对真假阴阳人也有认识,如在《格致余论·受胎论》中指出:“以女涵男有二,一则遇男为妻,遇女为夫;一则可妻而不可夫。”指出“男不可为父”“女不可为母”的不孕不育病因。其倡导的“阳有余阴不足”论亦涉足妇科领域,《格致余论·论秦桂丸》中说:“今妇人无子者,率由血少不足以摄精也……然欲得子者,必须调补阴血,使无亏欠,乃可推其有余以成胎孕。”并认为痰湿亦为月经带下病因,指出:“肥胖饮食过度之人,而经水不调者,乃属痰湿。”朱丹溪提出的痰湿论为妇科的病理复杂性探讨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于妊娠安胎,朱丹溪提出“产前当清热养血”,“产前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也”等观点,对后世影响颇大。对于妊娠转胞,朱丹溪创“丹溪举胎法”以救其急;对子宫脱垂,有以五倍子做汤洗濯下脱之子宫以皱其皮使其缩复的“皮工”疗法;对难产引起“膀胱阴道瘘”的治疗,主张“令气血骤长,其胞自完”,提出了以补气血治疗本病的理论。八、专科理论完善时期(明代)

在明代,肾主生殖的理论在妇科领域得以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妇科专著和综合性医著,如王肯堂的《女科证治准绳》,万全的《万氏妇人科》,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妇人规》,薛立斋的《女科撮要》等。在明代,房劳伤肾在社会上较突出,促进了医家对聚精寡欲和优生及肾与命门学说的研究,直接影响着妇科学术理论的深化。如万全《养生四要》提出:“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在《广嗣纪要·择偶篇》又指出“五不女”(螺、纹、鼓、角、脉)生殖器畸形不能婚配生育。张景岳在《类经》《景岳全书》等医籍中,阐发《内经》理论,吸取各家之长,极力提倡补肾,对命门、三焦均有专篇论述。《景岳全书·传忠录》曰:“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张景岳对天癸的认识也很精辟,《景岳全书·阴阳篇》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这“无形之水”类似现代生殖内分泌激素。张景岳还根据阴阳水火之论和阴阳互根学说创制了左归丸、右归丸而传之于世,成为沿用至今的著名方剂。《景岳全书·妇人规》是张景岳妇科专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学术上突出肾主生殖,体现了中医妇科学在调经、治带、种子、安胎、产后调护及性养生保健、中年再振根基的学术特色。赵献可著《医贯》,是历史上第一部研究肾的专著。其强调“命门为十二经之主”,指出命门在两肾之中,认为命门的功能有一水一火,“其右旁有一小窍……是其臣使官,禀命而行,周流于五脏六腑之间而不息……此先天无形之火……其左旁有一小窍,乃真阴,真水气也,亦无形。上行脊,至脑中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故曰五脏之真,唯肾为根”。明代医学对肾命学说的研究和阐发,具有进一步研究的学术价值,尤其对今天研究肾与生殖内分泌的关系颇有启迪。明代医学的进步还表现在,一些医家思想解放,要求给妇产科患者做妇科检查。如《产科百问》序中说:“盖医之候病止于四术,而切脉为下。望、闻、问三事,可施诸丈夫婴儿,而每穷于女妇。某事曾否有无?某处如何痛痒?某物若何色状?问之则医危,不问则病危。”《女科证治准绳》还记述了女性生殖器动情时的变化,类似西医所指的阴蒂及其功能。总之,明代在妇科理论,尤其在肾藏精、主生殖方面,以及临床病证的研究更加深入。九、汇通时期(清代、民国)

在清代,由于西医学的影响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开创了中医教育的新局面。清代妇科专著颇多。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妇人以精血为主,辨证以脏腑、气血、冲任督带立论,注重肾、肝、脾,强调七情内伤及房劳伤肾导致妇产科疾病,创制完带汤、清经散、两地汤、定经汤及生化汤加减方,流传甚广。萧慎斋《女科经纶》,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陈修园《女科要旨》等,亦各有特色。此外,阎纯玺的《胎产心法》是近代产科专书;亟斋居士的《达生篇》对产前调护、临产、难产救治及产后护理均有论述,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一直是临产的要诀。清代乾隆年间,吴谦等奉政府之命编成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全书共90卷,其中《妇科心法要诀》6卷,是一本较好的医学入门书,也是我国最早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妇产科教科书,流传甚广。

清代末期,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唐容川、张锡纯、陆渊雷等,其著述中都有论及妇科的内容。如晚清医家唐容川著《血证论》,把气血水火的概念融注于男女生理异同的机理中,对月经周期性来潮、带下的周期性变化及与生育的关系均有独到见解。此外,严鸿志退思庐医书中《女科精华》《女科证治约旨》《女科医案选粹》,恽铁樵《妇科大略》,均有一定特色。

民国妇科也有所发展,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认识到中西医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点为中医“不尚实验”,西医“尚实验”。张锡纯比较重视调理脾肾和活血化瘀,书中防治流产的寿胎丸,治疗月经过多的安冲汤、固冲汤、理冲汤等,为后世所常用。尤其是寿胎丸,经大量临床研究,成为现代防治自然流产的基础方,随证加减疗效卓著。张山雷著《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强调辨证论治,认为“相体裁衣,本是医家真谛”。张山雷勇于吸收新知识,在书末附“泰西诸说”,对女性内生殖器官以子宫、子核、子管名之。

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障碍”的决议,排斥、压制、歧视中医,阻遏了中医事业的发展。有幸的是,一批有识之士对中医事业的存亡呕心沥血,魂断梦系,为振兴中医团结合作,在全国各地创办中医专科学校,培育中医药人才以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在艰难的条件下推动中医事业前进。十、医教研体系形成时期(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中医政策,中医药事业成为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现代医教研体系。1956年,在全国创办了4所中医学院,以后陆续在全国各省开办中医学院。高等中医药院校创办后,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现代医教研行列的主力,不断继承、发扬和创新,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在中医妇科医疗方面: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妇科之根本。中医妇科调经颇具特色与优势,全国20多个省市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协作研究崩漏,对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均取得进展;对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闭经、流产等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以中药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宫外孕取得突破性的成就,确定了异位妊娠未破损期病机是“少腹血瘀”,破损型的病机是“少腹蓄血”,增加了对这类危重急症的认识。中医对安胎有明显优势,以寿胎丸等名方加减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其疗效;中医药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抗化疗、放疗毒副反应,中药制剂“三品一条枪”做宫颈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等,均取得显著的疗效。近20多年来,对不孕症的广泛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取了中医理论治疗的实验数据。

在中医妇科教育方面:中医妇科学的教材建设,从1964年始,在广大中医妇产科专家的努力下,连续出版了9版《中医妇科学》规划教材,运用于教学,反映了本学科高等教育日益完善和规范。中医妇科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专科人才,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培养了一批全国著名妇科专家的学术继承人,成为中医妇科的中流砥柱。此外,中医妇科成人教育也发展迅速,充实了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人才需求。中医妇科医疗和教育还辐射到国外,走向世界。

在中医妇科基础研究方面:全国各地陆续整理出版了大量古代妇科医籍,以及当代中医妇科名家著作、妇科专著。理论研究则突出月经机理,带下机理,“肾主生殖”实质,“肾-天癸-冲任-胞宫”在女性生殖生理中的作用,补肾活血促排卵的机理,健脾益肾安胎的机理,产后多虚多瘀的机理及活血化瘀机理等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代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学科的发展。第二章 女性生殖脏器解剖与生理第一节 女性生殖脏器解剖

中医古籍中早有对人体解剖的记载,如《灵枢·经水》就记载了“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内容。汉代《养生方》载有“女阴图”,是现存最早的女性外生殖图,对女性生殖脏器的名称、位置、形态及功能记载在册,表明前人对女性生殖生理有一定的认识。一、胞宫

胞宫,又称子宫、女子胞、胞脏、子脏、子处、血室等。“胞宫”一词,始见于北宋《类证活人书》卷十九,“热入胞宫,寒热如疟”。“子宫”一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其后,《诸病源候论·无子候》《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朴硝荡胞汤”、《妇人大全良方·求嗣门》,以及《格致余论·受胎论》《景岳全书·妇人规》《类经》等,亦广泛使用子宫之名。“女子胞”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这是对女子生殖脏器的最早记载。《灵枢·五色》则有“子处”之称。

胞宫有胞脉、胞络与其他脏腑相联系。《素问·评热病论》指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胞脉是隶属于胞宫之血脉,能将脏腑汇聚于冲任二脉的阴血下注于胞宫,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素问·奇病论》提出:“胞络者,系于肾。”《诸病源候论·阴挺出下脱候》谓:“胞络伤损,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胞络是络属于胞宫的脉络,维系子宫位置和功能,并使子宫经胞络联系足少阴肾经。《沈氏女科辑要笺正》首先论及“子管”与“子核”。“子宫之底,左右各出子管一支,与小孔通,长二寸半,垂于子核之侧,不即不离。子核者,在子宫左右离一寸,向内有蒂,与子宫相连;向外有筋带,与子管相系。形如雀卵,内有精珠十五粒至十八粒不等,内贮清液,是为阴精。女子入月之年,精珠始生,至月信绝,其珠化为乌有”。“男精入子宫,透子管,子管罩子核,子核感动,精珠迸裂,阴阳交会”。这两段论述形象地描述了类似现代医学中女性的输卵管与卵巢。(一)胞宫的位置和形态

胞宫位于小腹正中,带脉之下,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接阴道。《类经·藏象类》曰:“子宫……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血证论》亦曰:“带脉下系胞宫。”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受胎论》中最早加以描述,“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而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引丹溪之言时补充了“中分为二,形如合钵”的描述。《类经·疾病类》曰:“子门,即子宫之门也。”中医古籍中子宫的形态与现代解剖学所描述的子宫基本一致,其主体部分为子宫体,底部两侧为宫角,下部为子宫颈,子门相当于子宫颈口。根据《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审定,两歧乃产生和输送卵子的内生殖脏器,位于左右少腹,即子管和子核。(二)胞宫的功能

胞宫是奇恒之腑,具有亦藏亦泻、定期藏泻的特点。胞宫的主要功能是排泄月经,孕育胎儿。月经一月一行时是泻的特点,而在其平时表现藏的特点,这种藏与泻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时间性。《类经·藏象类》指出:“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妊娠为十月之藏,一朝分娩时表现为泻的功能。月经周期的藏泻,均有周期性、节律性,是其功能的特殊之处。二、阴道

阴道又称产道、子肠,是连接胞宫与阴户的通道。《诸病源候论》列有“产后阴道肿痛候”及“产后阴道开候”;《妇人大全良方》有“子肠先出”的病名;《胎产心法》有“产后子肠不收”的病名和治法。

阴道的功能首先是保护胞宫免受外邪的侵犯;其次是排出月经、带下和恶露的通道,也是阴阳交媾和娩出胎儿的通道。三、阴户、玉门、子门

阴户系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其两侧的大阴唇和小阴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唇系带、会阴,即阴道口的前后左右部位,故有“四边”“产户”之称。《诸病源候论·八瘕候》首载“四边”之名;《校注妇人良方》则载“阴户”之名。阴户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关口,具有保护女性生殖脏器的作用。

玉门,是阴道口的总称,包括处女膜的部位,系指尚未经历性生活女性的阴道口。《备急千金要方》谓其“在玉泉下,女人入阴内外之际”,即位于尿道口后面,是阴道的入口。《诸病源候论·带下三十六候》说:“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玉门是排出月经、分泌带下,也是娩出胎儿、排出恶露的关口。

子门即子宫颈口,是子宫下部与暴露于阴道的部分。“子门”一词,出自《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类经》注释说:“子门,即子宫之门也。”子门是预防外邪入侵的第二道关口,是排月经、泌带液、娩出胎儿的通道。四、毛际、交骨(一)毛际

毛际主要指前阴隆起的脂肪垫,即阴阜。青春期开始生长阴毛,与月经初潮时间大致同步。《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阴之脉……绕毛际。”出现了毛际的解剖名称。成熟女性的阴毛呈尖端向下的倒三角形。阴毛的异常也能反映部分疾病的特征。(二)交骨

交骨,系指耻骨联合。临产有“交骨不开”之病证名。第二节 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女性一生的生长发育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明确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段论述按照7岁为一个基数律,划分女性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状态,是描述女性生理特征的最早记载。文中肾气的盛与虚,天癸的至与竭,主宰着女子的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的过程。由于古今生活条件不同,本教材结合现代认识,将女性一生分为7个时期期。一、胎儿期

胎儿期指从卵子受精到出生,共计266天。平时我们从末次月经周期的第一天算起,有280天。二、新生儿期

婴儿出生后的4周内,称为新生儿期。女婴在母体内受性腺和胎盘所产生的性激素影响,有的女婴出生时乳房可略呈隆起或有少许泌乳,外阴较丰满;出生后脱离胎盘,血中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极少数女婴可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属生理范畴,一般很快会自然消失。三、儿童期

从出生4周至12岁左右,称为儿童期。儿童期又可分为儿童前期和儿童后期,8岁之前为儿童前期,此期肾气初盛,是身体的发育初期,生殖器官为幼稚型;约从8岁始进入儿童后期,此期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初显女性特征。四、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为青春期。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为“二七”至“三七”之年,在14~21岁。此期显著的生理特性表现为:①全身发育、身高、体形已逐渐发育为女性特有的体形。②内外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呈现女性特有的体态。③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初潮1年内,月经可能或迟或早,或多或少,或停闭几个月等。据报道,初潮后的2年内,55%~95%的女子月经周期为无排卵性,待发育成熟后渐趋正常排卵。④具有生育能力。在青春期,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虽尚未完善,但已有生育能力。五、性成熟期

性成熟期又称生育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即“三七”至“七七”之年,在21~49岁阶段,历时30年左右。此期生殖功能经过由成熟、旺盛至后期逐渐走向衰退的生理过程。在性成熟期,女性乳房亦发育成熟。中医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足少阴肾经行乳内。孕期乳房可充分发育,以适应产后哺乳。六、绝经过渡期

绝经过渡期即“七七”之年。此期肾气渐虚,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生殖器官及乳房也逐渐萎缩,中医称为“经断前后”或“绝经前后”。1994年,WHO召开有关绝经研究进展工作会议,推荐采用“围绝经期”,即包括绝经前期、绝经、绝经后期3个阶段。绝经前期,有的妇女会出现月经失调,如周期或缩短或推后,经量或多或少,甚者可患崩漏。有些妇女也可同时出现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发枯易脱、牙齿松动等。绝经期年龄80%在44~54岁之间。自然绝经通常是指女性生命中最后一次月经后,停经达到1年以上者,最后一次月经即称绝经。据现代调查,中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与两千多年前《内经》提出的“七七”(49岁)绝经年龄是一致的。此期大多妇女能自我调节,平稳渡过。但由于体质、社会、家庭、心理、工作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妇女会出现“绝经前后诸证”,即现在所称“绝经期综合征”。绝经后期,是指绝经后至生殖功能完全消失,逐渐步入老年期。七、老年期

老年期一般指60岁以后的妇女。此期肾气虚,天癸已衰竭,生殖器官萎缩,骨质疏松而易发生骨折,心、脑功能亦随之减退,全身功能处于衰退期。第三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

由于女性的特殊解剖结构,产生了以月经、带下、妊娠、产育和哺乳为代表的生殖生理特征,深入了解这些特征才能诊治妇科经、带、胎、产、杂病。一、月经生理与调节

月经,是胞宫定期排泄的血性物质,是性成熟女性的生理现象。一般以一个阴历月为一个周期,经常不变,如同月相之盈亏,潮汐之涨落,故有“月事”“月汛”“月水”之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妇人月水》指出:“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信、月水、月经。”(一)月经的生理现象

1.初经 第一次月经的来潮,亦称为“初潮”。月经来潮是女子发育趋于成熟并具备生育能力的标志。一般初经年龄在13~15岁之间,可因地域、气候、营养等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可以早至11~12岁,或迟至15~16岁,近年有提前趋势。

2.周期 月经有明显的节律。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但应有规律性。

3.经期 每次月经的持续时间称为经期,正常为2~8天,多数在4~6天。

4.经量、经色、经质 一般在经期第2~3天经量较多。月经量为一次月经的失血量,常难以准确测量,一般20~60mL,因个人体质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多于80mL为月经过多。经色呈暗红,量多时经色加深,行经开始和将净时渐暗淡。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

5.绝经 妇女到49岁左右月经自然停止12个月称为绝经。绝经后一般不具备生育能力。绝经年龄一般在45~55岁,受体质、营养等因素的影响,也可早至40岁或晚至57岁。

女性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月经或提前,或推后,甚或停闭数月。这是身体发育尚未完善之故,一般可逐渐形成正常的周期。育龄期妇女在妊娠期间月经停闭,哺乳期妇女亦多数无月经来潮,这些均属于生理性停经。在绝经前,也会出现月经周期的紊乱,一般历时1~3年月经才逐渐停闭。

月经期间一般无特殊症状,有些女性可出现下腹部和腰骶部不适,乳胀,或情绪不稳定,经后自然缓解。

关于特殊月经的认识,前提是身体无病。如定期两月一至者,称为“并月”;三月一至者,称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称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称为“暗经”。妊娠初期,有的妇女仍然会在以往月经周期时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不伴有腹痛和腰酸,亦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二)月经产生机理与调节

月经的产生,是女子发育到成熟的年龄阶段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妇人以血为基本。”《女科撮要》也指出:“夫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这是对月经产生机理的基本阐释。因此,认识月经产生的机理,须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子宫与月经的关系进行阐述。

1.脏腑与月经 五脏之中,肾藏精,心主血,肝藏血,脾摄血,肺主气,气帅血,在月经产生中各司其职,如肾气旺盛,使天癸泌至;心主血,肝藏充足,气机条达,则经候如期;脾胃健运,生化无穷则血海充盈,血循常道。故月经产生的机理与肾、心、肝、脾关系尤为密切。(1)肾 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

肾藏精,主生殖: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微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曰:“精者,身之本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是指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泄精气的功能,而以贮藏为主,使精不无故流失。精藏于肾,依赖于肾气的开阖作用发挥其主生殖的生理功能。

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天癸竭,则月经断绝。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内,肾气初盛,天癸尚微;肾气既盛,天癸泌至,月事以时下;随肾气的充盛,呈现气血阴阳消长的月节律变化,经调而有子嗣;其后又随肾气的虚衰,天癸渐竭,经断无子。

肾为冲任之本:冲脉为血海,汇聚脏腑之血,使子宫满盈;任脉为阴脉之海,使所司精、血、津液充沛。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若冲任虚衰,则经断而无子,故冲任二脉直接关系月经的潮止。然而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故冲任之本在肾。

肾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和调,经候如常。然而“血之源头在于肾”(李士材《病机沙篆》),气血久虚,常须补肾益精以生血。《冯氏锦囊秘录》说:“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阐明了肾有阴阳二气,为气血之根。

肾与胞宫相系:胞宫司月经,肾与胞宫相系。《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难经》曰:“命门者……女子以系胞。”又肾经与冲脉下行支相并,与任脉交会于关元,与督脉同贯脊,故肾与冲、任、督脉相关,肾与胞宫相系,而冲、任、督同起于胞中。

肾与脑髓相通:肾主骨生髓通脑,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月经的产生受脑的调节。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气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是通过肾中阴阳来实现的。《景岳全书·命门叙》说:“命门为精血之海……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说明肾在生殖生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傅青主女科》谓“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2)心 心主血脉,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关系到脑的主宰功能,能够下达各脏腑,发挥其统领的作用。心气可以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敷布全身。然而重要的是,“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素问·评热病论》),心通过胞脉与胞宫相通。《石室秘录》指出胞宫为“心肾接续之关”,心气下通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平衡,血脉流畅,月事如常,这样就将心、肾、胞宫连成一体,构成女性生殖生理、阴阳气血调节的核心环节。(3)肝 肝藏血,主疏泄。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疏泄气机的作用,脏腑所化生之血,除营养周身外,储藏于肝。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脉,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的调节。肝经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与任脉交会于曲骨,与督脉交会于百会,肝通过冲、任、督与胞宫相通,而使子宫行使其藏泻有序的功能。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为子母之脏。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同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肾主闭藏,开合闭藏,心神主导,共同调节子宫,使藏泻有序,经候如常。(4)脾(胃)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脾主运化,其气主升,具有统摄血液,固摄子宫之权。脾气健运,血循常道而经调。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乃多气多血之腑,足阳明胃经与冲脉会于气街,故有“冲脉隶于阳明”之说。胃中水谷盛,则冲脉之血盛,月事以时下。《女科经纶》引程若水之言:“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指出了脾胃在月经产生中的重要作用。(5)肺 肺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与心同居上焦,下达精微于胞宫,参与月经的产生与调节。又肾主作强、出伎巧,肝主谋虑,脾主思虑,心主神明,肺主治节,脑为元神之府。在脑的主宰下,五脏所主的精神活动,对月经的产生具有调节作用。

2.天癸与月经 天癸,男女皆有,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如马玄台注释《素问》时说:“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景岳全书·阴阳篇》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类经》中指出:“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名曰天癸……其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旺,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子则精气溢泻,盖必阴气足而精血化耳。”说明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在肾气旺盛时期,肾中真阴不断充实,在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下化生并成熟泌至。对妇女来说,“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天癸使任脉所司的精、血、津液旺盛、充沛、通达,并使冲脉在其作用下,广聚脏腑之血,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满溢,月经来潮。因此,天癸主宰月经的潮与止。天癸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一种阴精,是“肾主生殖”的精微物质。

3.气血与月经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然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周流。气血均来源于脏腑。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能生血,又能行血、摄血。气血和调,经候如常。《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凡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以灌溉一身……妇人则上为乳汁,下归血海而为经脉。”说明了脏腑、气血与月经和乳汁化生的关系。

4.经络与月经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与妇女的生理、病理关系最大的是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其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起源、循行路线和各自的功能对十二经脉气血运行起到蓄溢和调节作用,并联系子宫、脑、髓等奇恒之腑。(1)循行路线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带脉环腰一周,络胞而过。冲、任、督在下腹部所经路线正是女性生殖器官所在部位,冲、任、督、带经气又参与月经产生的活动,故关系密切。(2)功能作用 “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汇聚脏腑之血;“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总司精、血、津、液等一身之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又任督相通,调节一身阴阳的平衡协调;督脉属肾络脑;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在天癸的作用下,冲、任、督、带脉各司其职,调节着月经的产生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状态。

5.子宫与月经 子宫是化生月经和受孕育胎的内生殖器官。其生理由肾、天癸、气血、冲任调节。胞宫的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子宫的周期性出血。

综上所述,脏腑、天癸、气血、冲、任、督、带与子宫,是月经产生的生理基础。其中,肾、天癸、冲任、子宫是产生月经的中心环节,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三)月经周期的调节

1.月经周期节律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肾阴阳消长、转化,气血盈亏的规律性演变的体现。月经按照阶段的不同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4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变化,形成月经周期。现以28±7天为1个月经周期,阐述如下:

行经期:行经第1~5天,此期子宫泻而不藏,排出经血。既是本次月经的结束,又是新周期开始的标志,呈现“重阳转阴”的特征。

经后期:指月经干净后至经间期前,为周期的第6~13天,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阴长,是指肾水、天癸、阴精、血气等渐复至盛,呈重阴状态。重阴,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的阴长高峰时期。

经间期:周期第14~15天,也称氤氲之时,或称“的候”“真机”时期(即“排卵期”)。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此期正值两次月经中间,故称之为经间期。经间期是重阴转阳、重阴必阳之际,必阳的结果正是排卵的时候。

经前期:由经间期之后,为月经周期的第16~30天。此期阳长阴消,重阳必阴,重阳,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阳生的高峰时期,此时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若已受孕,精血下聚以养胎元,月经停闭;如未受孕,则去旧生新,血海由满而溢泻成为一次月经。

月经周期中4个不同时期的连续与再现,形成了月经周期的节律。

2.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关系及其调节进行了论述,表明“肾-天癸-冲任-胞宫”对女性生长阶段的生理变化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根据脏腑的功能活动,阴阳气血的变化,通过胞脉、胞络引发冲、任、督、带脉的气血变化,调控月经周期的节律有序变化。

在周期变化过程中,阴阳气血的变化是周期活动的表现形式,五脏共同起到相互协调的作用。前所云及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主生殖,为元阴元阳,心、肾之间在燮理阴阳方面关系默契,而子宫通过胞脉、胞络与心、肾有着直接的关联。《素问·评热病论》曰:“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素问·奇病论》亦云:“胞络者,系于肾。”《傅青主女科》说:“盖胞胎居于心肾之间,上系于心,而下系于肾。”亦说:“盖胞胎为五脏外之一脏耳。以其不阴不阳,所以不列于五脏之中,所谓不阴不阳者,以胞胎上系心包下系命门。系心包者,通于心,心者阳也,系命门者,通于肾,肾者阴也。”可见,《傅青主女科》在论述不孕不育病证进行种子治疗中,非常强调子宫与心肾的关系,并多处指出这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心肾与子宫在对女性周期调整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冲为血海”,特别是在子宫内的胞脉、胞络,与冲任血海有着密切的关联。张景岳在注释胞络时说:“脉中之络,冲任之络也。”高世栻亦注释说:“胞脉注冲任止血。”由此可见,胞脉、胞络者,实际上是冲任脉在子宫内者,故有主月经、主胎孕的作用。且血海者,阴血之海,与天癸阴水有关,属肝肾范围,但受心肾所主宰。

心-肾-子宫轴在生殖生理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从事月经周期及生殖节律的观察天癸阴阳运动所形成的周期性、节律性变化,其中天癸阴阳的物质来源于肾,其活动是受心脑神明所控制,而这种活动反应的场所是在子宫,包括冲任血海在内,是以排卵、排经这种规律的活动,是在心-肾-子宫轴的阴阳消长的机制中形成的。肾者,静也,静则藏。有藏,才能产生天癸水样物质,这是生新的作用。心者动也,动则运行。有动,才能促进节律性运动。子宫者,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