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4:47:33

点击下载

作者:王振华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

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试读:

前言

所谓“匠人精神”其实就是指匠人具有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等品质。“匠人精神”的核心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坚持不懈、创新进取。简单地说,“匠人精神”就是执着于某一件事情,努力将其做到极致,大到生产高铁、汽车,小到制造一部手机、一台彩电,或是一顶帽子、一个箱包,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环节都要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在质量上的要求近乎苛刻,不允许存在任何瑕疵。“匠人”就是把“匠人精神”的内核融化在血液里、铭刻在内心中、落实在行动上,并作为信仰去坚守、作为志向去追求、作为境界去修炼、作为准则去遵循的人。“匠人精神”是一个匠人的气质,也是产品的气质,气质是最能征服消费者的东西。乔布斯说,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体验,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认真、敬业、执着、创新。“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古代的“庖丁解牛”,那种高超的技能源于熟能生巧,更源于对解牛过程的思考和钻研。一个人想具备“匠人精神”,只有像庖丁那样,集中精力,艰苦摸索,直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中国企业领导者和广大职场人士也应该学习庖丁解牛式的“匠人精神”,弘扬“匠人精神”,重塑“匠人精神”,这是企业和个人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下,国家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6年两会,总理将“匠人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对精益求精“匠人精神”的万般推崇,也是对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提出的殷切期望。“玉不琢,不成器”,品质永远是产品的灵魂,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最有力支撑。时代需要“匠人精神”,国家呼唤“匠人精神”。“匠人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存在于中国制造、中国企业、中国工人的心中,让“匠人精神”成为民族、社会的“大众气质”,引领中国制造爬坡过坎,奔向2.0时代。

诚然,一个推崇“匠人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匠人精神”具体到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就是脚踏实地,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用心设计,把产品当成工艺品去对待,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

以“匠人精神”引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让“匠人精神”根植在每个劳动者心中,相信中国制造业一定会走向世界,我们的产品也一定会誉满全球。

在当今这个创新成为主流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创造”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制造”的热情。中国想要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创造大国”,就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成为一流的匠人,那么中国才能从“制造大国”的怪圈里走出来,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创造大国”。

想要成为一流的匠人,就要让“匠人精神”回归。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匠人精神”,才能让生命迸发出缔造伟大传奇的力量。那么,究竟什么是“匠人精神”?怎样培养“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又是如何引导和激发出我们的生命力量呢?很多人一直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书就是一部针对这些问题来深入阐述“匠人精神”的作品。

在本书中,作者收录了世界上那些匠人斗士的奋斗经历,从内涵、品质、方法、创新、传承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匠人精神”的发展和演变进行梳理,并详细分析了他们在做事业的过程中,匠人精神是如何随着事业的发展而萌芽,而事业又是如何在“匠人精神”的协助下走向巅峰的。

在作者的笔下,“匠人精神”不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词汇,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还陷在“制造”和“山寨”的尴尬中时,他们已经凭着“匠人精神”成就了卓越的人生。“匠人精神”究竟是什么?是专注的态度,精雕细琢的品质,是纯粹的意志,拼搏的动力,是创新的衍生,是产品的灵魂,更是传承的敬意。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带着“匠人精神”全身心去投入,就能找到工作的意义和劳作的乐趣。“匠人精神”是学习的动力,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匠人精神”,也就拥有了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这股动力督促他精益求精,并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技术都有所学习,从而站在本行业的巅峰位置。

如果说工作和事业是我们在人生路上搭乘的交通工具,那么“匠人精神”就是一台最大动力的发动机,没有“匠人精神”,我们只能骑乘自行车,但有了匠人精神,我们就能搭乘动车,享受极致的美景,走更远的路途!

想要培养“匠人精神”,可以学习、借鉴本书当中的这些匠人们培养“匠人精神”的方法,从这些方法中去寻找自己最需要的品质,并把它们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久而久之,你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匠人精神”。

本书用具体案例来详细解释“匠人精神”的理论,以方便读者更容易领悟和学习“匠人精神”:专注、敬业、务实、创新、坚持、责任,等等。一个人只要在这些方面做成功了,那他的事业和人生,也就成功了!第一章以匠人之魂,锻造自己的内心,成就事业

一流工匠之所以能成为一流工匠,是因为他们精心打磨自己,以匠人之魂锻造自己,当自己变得强大了,事业自然而然也就成功了。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永远也成不了一个优秀的工匠,这样的人即使事业成功,也只是碰运气而已,不会长久的!01 信仰的觉醒,从“匠人精神”开始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严谨、专注、注重细节、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适合企业和团队,也适合个人。企业具备工匠精神,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个人具备了工匠精神,就有了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

一个人从踏入职场那一天起,就需要有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当你用这种态度认真敬业地对待工作时,职业信仰就在不知不觉中诞生了。

四川姑娘王安兰虽然才26岁,却已经具备了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她的工匠精神来自于对工作的专注、对工作每个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工作的责任心。

2016年3月8号,全国两会四川团开放日这天,作为发言代表的王安兰讲述了四川山区的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造成的威胁。当说到当地人民的生命面临危险时,王安兰情不自禁地哽咽起来。因此,她给人的印象是感性的。

但在这份感性背后,是王安兰身为一个人大代表所肩负的责任感。有了这份责任感,她就有了为民众说话的持之以恒的勇气和力量。

早在做人大代表之前,王安兰就已经具备这种责任感。这份责任感所赋予她的力量,让她在工作岗位上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并做得最好。

王安兰于2011年毕业后,成为了四川阿坝新纪元电冶有限公司的一名质检员。刚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时,她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满腹的激情,可现实与她心中的愿望有着不小的差距,眼前的天平、玻璃杯、石灰和她所学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一时间她感到十分的无奈,以及无比的失落和一片的茫然。

不过,她想,既然选择这份职业,就要把它做好。于是她每天都带上笔记本去上班,不懂的就请教前辈,然后记录下来。这样的工作既单调又枯燥,但王安兰持之以恒地重复着这份枯燥的工作,几年下来,她对质检工作的每个步骤都了如指掌。而且她经手的产品质量检测,从来没有超过0.005毫克的误差。

把一份单调的质检工作做到如此精细,王安兰用几年如一日的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持之以恒。

和王安兰“持之以恒”的态度有所不同,全国人大代表吕华荣则用“专注专一”来为工匠精神写下生动的注脚。在吕华荣看来,工匠精神,就是对工作始终保持专一的热情,并脚踏实地默默奉献。

吕华荣是一个打工妹,在温州的一家制衣厂做熨烫工人,每天要做的就是拎着两斤重的熨斗熨烫西服。别看这份工作非常简单,但要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因为它要求工人必须在整个工作时间内都保持站立低头的姿势。一天下来,颈椎、腰椎和双腿都会僵硬发痛。很多人只做了几天或是几个月,就辞去这份工作了。

而吕华荣坚持了下来,她保持这个姿势,一站就是18年。如果不是凭着对工作专一的信念,谁又能18年如一日地坚持做这份熨烫工作呢?除了对工作的专一,吕华荣也很专注。有时候,一个衣领要反复熨烫十多遍,才能满足要求。而吕华荣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没有丝毫怨言,只是按照要求专注地熨烫,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吕华荣正是凭着对事业“专注专一”的工匠精神,将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完美。她也因此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在2009年的温州市“五一”表彰会上,她和其他115名农民工一起佩戴上五一劳动奖章。这个奖章是对有工匠精神的个人的认可,是对吕华荣具有工匠精神的肯定。

每次说到这些,吕华荣总是说:“你要让我解释工匠精神,我解释不清楚。但我知道,一个人选择做什么工作后,就坚定地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废。而且光有专一的态度也不行,还要专注,就是踏实地把它做好。这样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肯定,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现在,吕华荣已经成长为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

从王安兰和吕华荣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匠人精神不是什么深奥的概念,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只要我们选定一份工作,就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这就是匠人精神。结语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直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02 联想高级副总裁的“满月答卷”:创新也需拼效率

面对全球严峻的经济局面,各大企业的董事长都在寻找自己公司的出路,为此召开了多次企业家论坛会。在2016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六届年会上,所有的企业家都提出了“工匠精神”这个概念,而且一致认同,创新是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大多数人认为,创新不是拼成本和拼效率,因为这样无法提升销售额度,只能导致产品的价值不足,所以说拼成本和拼效率,是没有出路的。在这个概念里,效率和创新被分开了。然而,事实上,工匠精神里的创新也是需要拼效率的。联想高级副总裁最近交出的一份“满月答卷”便说明了这一点。

贺志强这位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兼职教授,于2016年4月1日临危受命,亲自率领联想创投集团争夺中国在网络安全技术标准方面的话结语权。毫无疑问,他所面临的困难是极大的,虽说被称为民族科技品牌转型“尖刀连”的联想集团,具有一定的实力,可要想从传统PC到云服务,再到投资孵化小企业,最终争夺到中国在网络安全技术标准话结语权,这个任务的艰巨性,不亚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而且,这远比长征还要艰难得多,因为长征的时间没有限制,而他的任务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贺志强纵然是国内IT领域颇有名气的“创新老兵”,却也要面对很大的挑战。

贺志强是一个非常具备工匠精神的人,他坚信,路总是会走出来的。时间短,那就奔跑吧!于是一接到任务,他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起来。

要想在国际的网络安全技术方面争夺话结语权,就必须创新自己的产品,甚至赶超其他同行。想要创新,就要专注探索和研发。但专注研发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贺志强没有时间等,他便加班加点在公司工作,经常深夜都还在伏案工作,而第二天清晨又早早来到公司。

这种起早贪黑的工作状态,贺志强一直持续了一个月。团队的员工们形容他“也是够拼的”。但他们又都被他拼效率的精神所感动,也纷纷加入“拼效率”的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齐心协力,在一个月时间里便交出一份完美的创新成绩单。

2016年5月1日,当其他劳动者都在休假享受舒适的假期时光时,贺志强的日程却被排得满满的,他先拿出技术创新新规划方案,和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进行讨论,然后又与各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开会整理新部门的资料,同时还要认真准备小长假后的新部门“联想创投”的首次发布。

之后说起这件事情,贺志强说:“中国的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安全认证等端到端的市场缺乏统一标准,我们要让中国的安全技术取得国际影响力。时不我待,我除了拼时间和拼效率,拿出完美的创新方案,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结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活力来注入我们的生活和事业,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这种“拼效率”的工匠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督促自己不要拖延,专注于创新,让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03 一生只做一件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工匠精神里包含敬业精神。所谓敬业,就是指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专心致志,持续去做好这一件事情,就能成为这个工种的关键人才,这个行业的技术专家。

一个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他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工作,与此同时,他还会用完美极致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倾其一生,直到最后成为这个专业出类拔萃的人才。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欠缺,想要成为本专业出类拔萃的人根本不可能。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每天机械地重复同一种工作,是非常单调乏味的,就连坚持下去都需要勇气,更不要说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来了。

正是有了这两种情绪作祟,很多人都会消极悲观,认为自己一生只做一件琐碎单调的工作,永远也不可能成功。而事实上,坚持做一件事情,敬业,并持之以恒,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这一点,国际著名的华裔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的人生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昌钰在他的一生中,把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他出生在台湾,儿时家境贫寒。因此在他报考台湾警官学校时,很多人都劝阻他,毕竟警官也是一个热门职业,而且这所学校又是台湾的免费学校,自然会有很多人想进去!但进去的名额是有限的,家境贫寒的李昌钰怎么进得去?李昌钰并没有反驳那些劝阻他的人,只是坚持做自己认准了的事情。经过努力,他考进了台湾警官学校,成为当时台湾最年轻的一名警官。

李昌钰用坚持做一件事情的精神,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让很多人都跌破了眼镜。后来他又做成了在很多人看来都不可能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做了一段时间的警官后,李昌钰决定去美国念大学。又有很多人站出来劝阻他,说他的学历想要进美国大学,是相当有难度!李昌钰听到这些言论,只是一笑而过。他申请了美国大学,然后努力满足各项要求。最终,他顺利进入美国大学,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了博士学位。

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开始做研究。许多人劝他回台,毕竟华人在美国想要成为教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几乎不可能。而李昌钰用三年时间成为了美国一名终身制教授。同样因为他的华人身份,很多人认为他不可能进入美国司法鉴定中心工作,但李昌钰成了鉴定中心的主任,并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20年。

李昌钰之所以能够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就是因为他始终坚持做一件事情,并用敬业和认真的精神去做这件事情。他凭着这种精神破解了20年悬而未解的疑案,也凭着这种精神让一个被误判背负18条重罪的人重获自由,还凭着这种精神,让肯尼迪家族成员洗清了冤屈获得清白。在李昌钰破获的8000多件全球各类案件中,许多都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案件,是他的介入破获了这些案件,并因此改变了美国的司法体系。

谈起自己的一生,李昌钰很是感慨,他说:“当我还是台湾的一名小警察的时候,谁会想到我能够成为一名鉴识专家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啊!但我做到了。我凭借的,无非就是坚持做好一件事情而已。”“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漫长的爬坡,有着高低起伏,高的时候不应该骄傲,低的时候也不要气馁。”在那些试图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昼夜里,李昌钰一直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一个人只要目标清晰、意志坚定,再加上认真学习的态度,就一定能够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李昌钰从一名小警察,成长蜕变成一名全球著名的鉴识专家,这样的人生经历也告诉我们:不管你最开始做的是什么职业,只要你具备“认真敬业、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坚持做一件事情,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敬业、专注、耐心,就一定能够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奇迹。结语事实证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轻重难易之说,只要坚持做好一件事情,就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04 向兴趣致敬,面包店儿子终成一代汽车创始人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工匠,更不是天生的成功者,需要在成长过程中训练出工匠精神,然后专注于所做的事情,才能成功。而所有这一切的出发点,就在“兴趣”上面。

只有当你对所做的事情充满了兴趣,你才会对它产生好奇,才会有实现它并把它铸造得完美精致的动力。所以说,要尊重自己的兴趣所在。只有向兴趣致敬,才能做出你想要做的产品或事业,你才能获得成功。

戈特利布·戴姆勒便是向兴趣致敬的人,正是尊重自己的兴趣,并在探索兴趣的路上一直走下去,戴姆勒才会制造出奔驰汽车,成为一代汽车的创始人。

戴姆勒于1834年3月17日,出生在德国符滕堡雷姆斯河畔舍恩多夫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面包店,按照子承父业的规律,作为面包店儿子的戴姆勒,理所当然地会成为第二代面包师。只可惜耳濡目染对戴姆勒根本不起作用,他打小就不喜欢做面包,反倒对燃气发动机充满了兴趣。

戴姆勒没有抑制自己的兴趣,而是怀着探索的心情去学习和研制奥托式燃气发动机。为了学习,他专门报考了斯图加特工程学院。除了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外,他还在家动手实践,把发动机拆开,仔细观察每一个零部件,然后又把它们组装上,并在组装过程中融入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经过这样反反复复地研究和实践,戴姆勒虽然还只是学生,却已经对发动机的构造了如指掌。

1872年,凭着对发动机的兴趣和掌握的技能,戴姆勒进入尼古劳斯·奥古斯特·奥托的公司,担任技术总监。这个平台给戴姆勒提供了各种原材料和制造设备,让他如鱼得水。虽然是技术总监,但戴姆勒把每天的闲散时间都泡在车间里,他专注研究,对自己设计的部件进行精益求精的制造。这种执着的工匠精神让戴姆勒第一年便设计出了一台四冲程发动机。

产品一问世,便受到使用者们的好评,这更让戴姆勒热情高涨,也坚定了他继续研究下去的信心。他满怀热情地投入创新研发,用了十年的时间,便成功研制出汽油发动机。而这个发明则预示着汽车的诞生,人类的交通工具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885年,戴姆勒将汽油发动机安装在妻子的马车上,第一辆戴姆勒汽车从此诞生了。戴姆勒也成为了汽车创始人。戴姆勒因为兴趣成就了自己事业的事情打动了奥地利驻法国尼斯的领事埃米尔·耶利内克,他当即投资给戴姆勒,鼓励他批量生产汽车。

在兴趣和充足资金的支持下,戴姆勒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他很快就生产出梅赛德斯客车。这种客车前置发动机有35匹马力,有前车灯、挡风板,双门5座位敞篷车造型更加接近现代轿车的特征,还有比原来更轻且动力更大的引擎、更长的轴距、更低的重心,大大提高了戴姆勒公司的商业地位。

戴姆勒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汽车创始人,正是源于他从小就向自己的兴趣致敬,并在探索兴趣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的工匠精神,从而使他成功地制造出发动机,并最终创造了自己的汽车帝国。结语每个人年少时都会对某些领域充满兴趣,但很多人不懂得向兴趣致敬,更不懂得在追寻兴趣的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因此只能平庸地过完一生。而那些成功的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05 天生的有可能是“师傅”,训练的才会是“工匠”

即使是在当今的科技时代,“师傅”一词依然是中国随处都能听到的字眼,人们对这个词司空见惯,却很少听到有人说某人是优秀工匠这样的评结语。在中国,“师傅”是轻轻松松就能获得的资质,只要你在某行业中做事,无论你做得好与坏,都会得到一声“师傅”的称谓。因此,在中国,“师傅”几乎可以是天生的。“工匠”却不同。“工匠”是质量上乘、信誉可靠、服务到位的代名词,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经过经济财务能力的培训,能够独立经营开店设厂。拥有“工匠”的资格才能开展培训和雇佣学徒。因此,经过训练、培训且非常优秀的师傅,才能获得“工匠”这一荣耀。

中国的师傅不少,但工匠不多。要寻找工匠,需去德国、瑞士、奥地利。这些国家以制造业为主,他们的产品里汇集着制造者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很多产品质量都是上乘的。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制造者们都专注生产和制造,注重研发和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都拥有高超的技能。

说起这一点,奥特斯公司总裁葛思迈很有感触,他说:“我们不需要上来就做工的劳力,我们需要的是具备高超技能的匠人。因为我们的挑战就是要在技术上始终领先一步。因此,就需要我们的员工都具备高超的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步伐更快一些。而这才是我们公司一直处于同类行业前列的因素。”

奥地利一家著名企业——奥特斯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端印制电路板制造商,他们印制的电路板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重要电子部件,由于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对于生产者的操作技能要求极高,为了提高生产操作者的技能,公司对员工进行双元职业教育培训。

在员工进入公司工作之前,先要接受2~4年的职业教育。在学习中,他们20%的时间用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80%的时间安排进工厂车间接触最新的技术并操作实践。在这几年中,员工是没有多少工资的,企业同样没有利益,反而还要耗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

但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非常愿意做这种教育培训。葛思迈说,只有这样做,才能为我们公司的制造业输送大批高质量的员工,而我们的产品质量才能有提升和发展创新的空间。

而员工们愿意接受这种培训,原因在于每个人都不只想做师傅,还想成为工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甚至要学习一个螺母的上法。没有高超技能的师傅,把螺母拧上就完工,以为松紧都没事,其实螺母太松或是太紧,对于机器的使用都会有所损伤。而有高超技能的工匠则会把螺母拧到不松不紧的状态,这样能保证整个机器长期正常的良性运转。结语一个人只要根植了不做“师傅”,要做“工匠”的梦想,就会在心里根植下踏实、专注的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就有追求品质的动力和保障。产品只有具备了优良卓越的品质,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这种认可,也是对工匠价值的尊重。想要获得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尊重,那就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工匠吧!06 做互联网工匠,你便具备改变一切的力量

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一书中说道:“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活力的源泉,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也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而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统治全球的时代,互联网职业人、互联网创客已经成为新生代工作达人。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又恰好具备了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那么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互联网工匠。当互联网统治全球时,你也就具备了改变一切的力量。

在互联网里倡导“工匠精神”,也就体现了一种“互联网+”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告诉人们:生活不再只是依靠传统的工作来养家糊口,还有一张无形的网可以让人们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工匠精神,从而变得更优秀并最终获得成功。

马云在进入互联网之前,只是到处都碰壁的求职者。他那时候没有事业,甚至没有工作,就连维持基本生活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马云并不沮丧,因为他有坚韧的意志和洞察一切的创新意识。

他接触到互联网后,脑子里便有了互联网创新的想法。他想,要是有一个平台能够供中小企业来销售商品,而又能让全国各地的顾客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这些商品,前景一定不错。

优秀的工匠能够看准了方向,就马上朝着那个方向奔跑。马云认准了做电商平台这件事情,就马上开始组建团队。他们专注于开发和研究,经过无数个昼夜的辛苦工作,做出了阿里巴巴和淘宝这样的网站。

时至今日,淘宝和阿里巴巴已经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生活模式。人们只需连上网络轻轻一点鼠标,生活中的一切需要都能送到家。而改变大家生活的,正是马云和与他一样具备匠人精神的互联网工匠们。

在互联网时代,想要知道哪些人是具备改变一切的力量的互联网工匠,首先要确认一下这些工匠是谁?他们是在互联网上有所创新和作为的人,如发明家、DIY一族、各行各业的业余爱好者。

当然,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有的是技术行家,有的是生意人,甚至有的是家庭主妇。但他们在互联网里都是创新达人,能够发明一些新玩意,这些玩意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乐趣,甚至让生活变得更方便,也就具有实用的功能。

这些互联网创新工匠之所以能够发明出这些东西,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保持着强烈的热爱,这份热爱让他们的脑海里想象出许多有趣的东西。而且他们又非常有恒心、很执着,能够在尝试失败后依然有饱满的热情,他们凭着这股热情继续下一次的发明创造,直到成功为止。

其实,早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些有着创新思想的人便已经存在,他们是传统时代的优秀工匠。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这个世界才得以发展。从懵懂无知的原始社会进入到现在的高科技社会,这些创新者功不可没。

熟悉互联网的人都知道,那些互联网创新工匠的创意无限,设计出无数超乎人们想象的产品。而事实上,传统时代的优秀工匠们也能设计出了当时让人目瞪口呆的产品,如发明低成本眼镜片制造设备的索尔·格里菲斯,他的这项发明还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莱梅尔逊奖。而托马斯·爱迪生的创新发明就更加厉害了,是他的电灯发明结束了世界的黑暗,而留声机则帮人们通过音讯跨入一个新时代。莱特兄弟的创新发明飞机则将全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人们从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正是这些工匠们的创新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并让世界逐渐繁荣昌盛起来。

比起传统时代的创新工匠,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工匠更具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当然来源于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是指一个巨大的国际网络,它覆盖全世界。只要你有一台电脑、有一根网线,就能够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无论这个朋友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

而互联网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让你学习更加方便。自古以来,所有优秀人士的智慧都存储在书本里,有了互联网后,这些书籍便被传到网络上。想要看谁的思想,你只需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在瞬间看到。只要你有一颗学习的心,还有一颗充满好奇的头脑,你就能得到他们的智慧,并归为己用。而这也是互联网工匠们创新力量的来源。

有了这股力量,他们就会对自己想要发明创新的东西充满兴趣,而不是在遇到失败的挫折后偃旗息鼓、妥协放弃。

在这些互联网工匠里,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那些创建互联网软件和维护这些软件的人。是他们的创新,让互联网世界得以诞生,是他们的创新让互联网世界得以发展,并越来越发达。如果说发明家因为互联网而有了改变人们生活的力量,那么这些创建和维护互联网及相关软件的互联网工匠,则为这些改变世界的人们提供了温床。结语无论是传统生活中的创新者,还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创新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拘一格。也正是这个特点让他们的思想不受拘束,想象力得到自由发挥,从而成就了他们的人生。07 当一个人满怀热忱,他便成功了一半

作为一名优秀的匠人,需要具备专注、坚持和热忱这三个特点。专注,意味着能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用到产品或事业中去;坚持意味着有毅力去接受挑战;而热忱则意味着积极去挑战,并最终获得成功。

没有热忱,世上就没有成功。有人说,你这话是不正确的,我有满腔热情,但我并没有获得成功。事实上,他们把“热情”和“热忱”混为一谈了。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深厚的感情,而热忱是支持你迫切达成一项目标的情感。热情稳定但持续时间短,而热忱狂热并且持续的时间长。你之所以满怀热情却不能获得成功,只是因为你的热情不够持续和长久。

如果说,成功有三个因素的话,其中一个就是热忱,另外两个是行动和学习。任何人具备了这三者,就一定能在他所在的领域有所作为。在这个过程中,热忱要占百分之五十的分量,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满怀热忱的时候,他便已经成功了一半。

关于这个论点,美国的国会议员鲁道夫深谙其道。早在鲁道夫还只是一名西弗吉尼亚沙朗大学的学生时,他就已经对政治充满了热忱,立志要做一名国会议员。

很多人并不看好他,毕竟他只是一名毛头小子,而他的竞争对手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他既没有足够的财力,也没有丰富的经验,凭什么去打败对手呢?

面对打击,鲁道夫并没有退缩,他保持满腔热忱,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经验,他精心做策划,到处去演讲,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受到威胁恐吓,都不能打消他的热忱。

当投票结果出来时,所有人都惊奇地发现,鲁道夫以压倒性的胜利打败对手,顺利当选为一名国会议员。原来,鲁道夫让民众看到他对政治的正确见解,看到他一心为民众的真诚,于是纷纷投票选他。他正是凭着自己的热忱获得了成功。

在做了十四年的国会议员后,鲁道夫决定转行。他觉得一个人一生中只做一份职业实在是太乏味了。他需要找到新的出口去释放他的热忱。

后来,鲁道夫选择进企业做一名员工。凭着他的经验和热忱,他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总统罗斯福,无数企业家都想拉他入伙。他却选择了当时正处于运行危机的美国首都航空公司,任总裁助理一职。

在这个普通的职位上,鲁道夫再次施展自己的魅力,把所有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整个公司都保持着一种欣欣向上的氛围。这种氛围也感染了每一个搭乘首都航空飞机的旅客。大家都愿意乘坐这家公司的飞机出行。

两年时间,鲁道夫便把一家面临倒闭的航空公司变成一家在同行中盈利最高的公司。总裁为此表扬他说:“这一切都是鲁道夫先生的功劳,是他的热忱鼓舞了每一个员工,才会让公司死而复生。”

鲁道夫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热忱就是为了完成内心渴望完成的事业,而把全身每个细胞都调动起来,并一直保持这种高度的自觉性。就如萨尔维尼说的那样:“热忱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如果你能够让人们相信,你所说的确实是你自己真实感觉到的,那么即使你有很多缺点,别人也会原谅并愿意相信你,和你在一起。”

萨尔维尼还说:“想要成功,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对学习你一定要热忱,这样才能保证你将来在工作时也抱有热忱。否则,你再有才华也会一事无成。”由此可见,热忱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得来的。

你的热忱要让每一个人都看得到、感受得到。鲁道夫让民众看到他的热忱,他获得大多数的选票成为议员;员工看到他的热忱,公司获得积极的氛围,吸引了更多的旅客,因此获得成功。可见,只有具备热忱的人,才能成就事业。

推销员具有热忱,顾客看得到,就会买下他推销的产品;演讲人具有热忱,听众感受得到,就会接受他传播的思想;军队具有热忱,士兵就会团结一心,形成巨大的力量,从而无坚不摧。

有人说,只有那些具有极高心智并对自己的工作有真正热忱的工作者,才有可能创造出人类最优秀的成果。而事实上,你即使不是天才,只要你怀有满腔热忱,只要这种热忱发自内心,那无论你在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一直保持积极快乐的心态,这就是一种成功。结语做人也需要充满热忱的匠人精神。当你的热忱影响到你的家人、你的孩子时,他们也会变得热忱乐观起来,这样的你,在生活中也是成功的,你自然也会成为生活中的“一流匠人”。08 热爱所做的事情,胜过做这些事带来的金钱

当这个时代已经拥有顶级的材质和一流的设备,一切都已经步入智能化,人们倘若再说做事要精致和完美时,会有人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已经没有必要了,还有什么人工能超过互联网智能化的精细呢?但事实上,很多企业依仗互联网的智能化大规模地生产产品,却因为不够创新和精致而被顾客淘汰。

iPhone手机的制造商,堪称是互联网时代最为成功的一个典范。乔布斯活着的时候,把精细创新的匠人精神运用到了极致,并因此成就了iPhone手机独霸天下多年的局面。让我们来看看,乔布斯是如何以一个匠人的精神而不是以一个商人的态度来做苹果手机的吧!

他刚开始时是和Motorola合作,在他们的手机里加入了iPod的功能。但等产品出来以后,乔布斯对产品并不满意。他认为这款手机做得并不完美,虽然这已经是当时市场上最前卫、最高端的手机了,只要投放市场,就一定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效益。

但乔布斯认为,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完美的手机,于是他断然放弃了合作,也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财富。很多朋友都劝他,你做事情无非就是为了挣钱吗,到手的财富眼睁睁就放弃,是不是傻?

乔布斯对这些评论置若罔闻,只是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他率领团队精心研制,对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精益求精。他把本来计划用到iPad平板电脑上的multi-touch程序,转用到手机上来,并且把FingerWorks的所有专利也都收购到手,并全部整合用到手机里。这样一来,没有手机能够与iPhone手机的程序相媲美了。

但乔布斯并不满足于此,他不但要求手机内部完美,还要求手机的外观也要精美无比。于是他去联系当时最著名的玻璃厂商,要他们做出最优质最酷炫的玻璃来。如果不能做到最好,乔布斯就会推翻整个行动计划从头再来。他在苹果手机上的细节要求达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这一点,在苹果公司开发部工作过的员工深有感触。他们说:“曾经有一个细节需要修改导致天线和电池都要挪动,要是其他公司的总裁,可能就直接发布之前的版本。但是乔布斯不一样,他要求我们按下reset键,从头做起。”

这就是乔布斯做iPhone的态度,他要求每一个细节都是最创新的,也是最完美的。如果不够创新,那就重做;如果不够达标,也要重做。事实证明,无论是从手机内部的构造,还是从外观的玻璃屏幕,乔布斯苛刻的要求诞生了手机界最精细、最完美的产品。

热爱所做的事情,胜过做事情带来的钱。这是一个转换过程,也就是把“商人精神”转换为“工匠精神”。显然,乔布斯是一个商人,但他更是一名优秀的工匠,具有一流匠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这浮躁的时代里,无数个商人都把追求“短期、平稳、快速”的效益放在首位,却忽略了产品的品质。他们粗制滥造,做出产品忽悠用户买单,在短期内,确实获得了好的收益,但这并不能长久。世界上哪里有上了一次当还继续上第二次当的人呢?因此,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而iPhone手机之所以能够11年来依然畅销世界,正是因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创始人乔布斯注重产品的品质,为产品注入了灵魂,具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才能让它成为品牌,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棵常青树,长长久久地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生存下去。

一个企业、一个员工,想要培育工匠精神,就要“热爱所做的事情,胜过爱钱”。企业要对产品精雕细琢,给产品注入精益求精的理念,做出打动人心的优质产品;个人要对所做职业树立敬畏之心,抱着对产品对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创新当成一种使命,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只要做到这一点,个人就能成为你所做事情那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企业就会成为同类企业中的佼佼者,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力。结语只追求做事所带来的利益,却对做事本身轻慢的态度,最终会导致企业失败。个人创业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成功人士,就要具备做一流匠人的特质:“爱所做的事情本身,而不是爱做事情所获得的利益。”09 注重细节成就一流匠人

如果说,一流匠人的内涵,是热忱、是精益求精,那么,一流匠人的灵魂,就居住在细节里。每一个细节堆积成一个漂亮的殿堂,匠人之魂,就安居在这座殿堂里。

不注重细节的人,永远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完美,不注重细节的公司,永远也生产不出品质卓越的产品。甚至有可能会有因为不注重细节而导致丧命的事情发生。这样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每一桩都让人心惊胆战,其中尤数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的失事最让人懂得注重细节的重要性。

在1967年的春天,苏联从寒冷的冬季走出来,正满心兴奋地迎接美好的春天。同时让民众兴奋的还有在太空中即将返航的宇宙飞船联盟1号。4月23日这天,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工作,等候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所乘的联盟1号宇宙飞船返航的消息。

当飞船进入大气层时,整个苏联的大地上都响起一片欢呼。众人欢欣雀跃,庆祝苏联航空事业的又一次成功。但未等众人的欢呼声停止,就传来了噩耗:飞船坠毁,科马洛夫殉难。

这个噩耗让苏联人的心头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悲哀。每一个人在悲伤的同时,也在发出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当局马上展开调查,很快就得出答案:原来是飞船在返航途中,减速伞出现故障未能及时打开,导致飞船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地面,从而引发了悲剧。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经过航天局的详细勘察后得知,飞船起飞前要做常规检查,但这次检查时检察员没有注重细节,将一个小数点忽略了。正是这个被忽略的小数点导致减速伞发生故障,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这就是注重细节的重要性,如果检测员在检测的时候认真一点,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科马洛夫也不会因此殉难。所以说,不注重细节的话,真的会导致丧命,一点儿都不夸张。

如果注重细节,那次太空之旅就是一次非常完美的飞行,而这些制造飞船的科学家和检测员都会被作为一个个优秀的人才记入苏联航空史册。所以说,从一个优秀的一流匠人,到一个毁人性命的蠢材,只隔着一个细节的距离。

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当你踏入职场,无论你是做好一个项目,还是要做好一个企业,甚至是做好一件事情,都需要从细节入手,从小处做起。只有把每个细节都做好,才能保障事情顺利进展,事业才能成功,企业才能壮大。

如果你观察够仔细,就会发现,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注重细节的。比如李嘉诚先生,他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一条就是注重细节。

他宴请宾客的时候,无论这些宾客的地位和财富与他有多大差距,他都不会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而是很谦逊地早早到达约定地点,还亲自送名片给客人。为了不让客人有地位高下尊卑之感,他贴心地将座位排上号,每个客人自己抽号入座。这样的细节让客人们有一种人人平等的感觉。

在用餐完毕后,送客人走时,李先生会挨个和客人们握手告别,然后还会和服务生握手致谢。这个细节让他的形象显得非常谦逊,在无形中就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敬重,也无形中拉近了他和所有人的距离。没有了距离,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愿意和他亲近,还愿意和他做生意。

所以说,不要忽视细节,它能载舟,也能覆舟。一个小小的墨点就能玷污一张白纸,而一朵小花又能让冬天拥有春日的气息。

一个企业注重了细节,就能获得更多的商机。一个人注重了细节,就能增加你的魅力指数,成为客户喜欢、上司青睐的好员工。而一个商人如果像李嘉诚先生这样注重细节,也一定会成为富豪中的一员。

注重细节需要平日里用心观察、揣摩。一项工作做之前,要未雨绸缪,仔细思考会出现的问题,然后注意。在工作完成后,要仔细检查,看细节处有没有做到位。及时查找,及时修复。只要用心去学习、去做,就一定能够练就注重细节的功夫。结语做好细节不只靠想一想,而且需要落到实处。这是一个习惯问题,随时都要告诫自己,培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去重视它。只要重视起来,就不会遗漏掉每一个细节了。10 脚下的那张小纸片里,有令人震惊的收获

如果说,注重细节会让你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名世界一流的“工匠”。那么,有时候,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细节里,就蕴含着令人震惊的收获。谁注意到这些细节,谁就会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收获胜利。

这种细节不为人知,有很大的变动性。它与其他细节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细节有很大的巧合性、未知性。你无法预想,所以不能未雨绸缪;你也无法总结,所以不存在过后去检查的情况。它考验的是你从小到大对细节的观察和注重程度。

1879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还只是一个16岁的年轻小伙子。他那时没有创业,只是一个出身农庄的乡下小子,刚从家乡到底特律做了一名机械师学徒工。1886年,他学徒期满,便离开了机械学校。当时恰好赶上西屋电气公司招聘职员,他便去那里应聘想要做一名职员。

西屋电气公司当时虽然成立不久,却是美国很有名气的大公司,是美国著名的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公司里的待遇非常优渥,因此每次招聘都会吸引大批的青年。但同时,这家公司也是要求最严格的企业,他们会设置五花八门的招聘关卡,这些关卡非常细微,让应聘者根本无法察觉,也就是这些关卡,让许多应聘者都被淘汰掉了。

即使是这样,前去应聘的人依然接踵摩肩,亨利·福特就在他们中间。在等候面试的大厅里,所有的应聘者都在窃窃私结语,猜想公司这次会设置什么样的细节来考验大家。唯有福特安然地坐在那里,不掺和其他应聘者的对话,也不慌张。他想,既然细节防不胜防,那何必费心思去猜,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面试办公室就在大厅的尽头,一扇门紧闭着,面试者们一个个进去,又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出来。本来不紧张的福特见此情景,也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但轮到他的时候,他还是很镇定地走向办公室。

快到门口时,他看到一张纸片在地上。其实这张纸片很早就在地上了,但前边的应聘者们都没有把它捡起来。福特也走过去了,不过很快他就转过身来弯下腰,将纸片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然后才推开办公室的门。

面试过后,所有应聘者都垂头丧气地离去,唯独福特被面试官留了下来。他们告诉他,公司已经决定聘用他了。原因就在于他注意到了细节,将纸片从地上捡了起来。这张纸片并不是垃圾,而是公司设置的一道考题:专门测试员工对于细节的关注程度。公司相信,只有注意到细节的人,才会是一名优秀的员工,才会在工作中把细节做好。

细节,是工匠之魂。一个优秀的人,也是“绝不疏忽每一个细节”的人。福特正是因为注意到了脚下那张小纸片,所以才会在千百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结语能否注意旁人无法察觉到的细节是一种素质,能否把握那种细节是一种能力。一个足够重视细节的人,一定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把握细节的人,将会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他能够把产品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二章以匠人之美,锻造极致的力量

匠人之美,不只是简单的沿袭和复古,不是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体现在对工艺技术和产品的传承与创新上。11 当你追求匠人之美时,插线板也能让人惊艳“工匠精神中首先包括了技艺层面的要求,是对审美、技术、细腻程度的一种追求。”杨冬江教授如是说。作为《INTERNI设计时代》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他对于工匠精神中的匠人之美十分推崇,他认为这种美不只是简单的沿袭和复古,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而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孙群说:“工匠精神不是循规蹈矩的工艺美术,不是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不是闭门造车的自我欣赏,而是体现在一款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在设计阶段,工匠精神体现在对文化与用户的理解与尊重上;在制造阶段,工匠精神体现在对工艺与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上。”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杨孙两人观点的一致性是十分惊人的。

的确,作为融入工匠精神的产品,仅仅存在于技艺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拥有细节和精致度,并在引领审美取向的同时推动审美潮流发展。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通过插线板为例,讲述了工匠精神的作用:传统的插线板着重于实用,只是一个样式粗糙的平板,根本不注重美观。而以精益求精为宗旨的西门子企业打破了实用主义的传统,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推出全新的插线板产品——DELTA风逸X1系列插线板:以黑白简约的外形设计、智能识别的USB充电体验、安全可靠的充电保护的亮点,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插线板极具质感的黑色细磨砂材质的表面和非常温和舒适的触感;而在开启控制开关后,藏在黑色面板表面的LED指示灯便泛出的点点微光,在较暗的光线环境里给人一种柔美静逸的体验,给人以美的享受。“插线板无所不在,但是当它放到办公桌、电视柜、床头柜上的时候,也要和整个家居环境融为一体,而且打开也是艺术品,也要做得漂亮。”雷军说,“我不是做插线板广告,我是在讲工匠精神。”

雷军说得非常正确,西门子如此设计风逸X1,让它的黑白配色和出色工艺与现代简约时尚的家居格调相得益彰。正是这种匠人之美让风逸X1在众多插线板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行业与市场的双重青睐。这款插线板的成功代表着西门子追求精致的产品态度,以及对百年品质与责任的传承。

西门子的风逸X1插线板的设计取得成功说明,当你追求匠人之美时,即使只是一款平凡的插线板,也能成为惊艳的尤物,让人眼前一亮、爱不释手。与西门子公司一样追求匠人之美的还有小米公司。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曾就此表示,小米的成功在于重视设计和用户体验。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只用了4年时间,估值就达到了450亿美元,一度成为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就在众人为小米再创奇迹而瞩目时,雷军却说:“小米未来的全部精力将放在产品创新上,补其短版。”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过去生产的产品常常让人联想到劣质品,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即使一些产品具备工匠精神,却因为少了追求美的核心而墨守成规。这样的产品虽然质量和精细度都是同类产品的翘楚,但少了美的享受。这样的产品难免会被淘汰。结语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产品的体验需求毫不逊色于对产品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工匠们在自己的产品中融入审美的观念,让产品不仅要满足工业需求,还要满足体验需求。换言之,就是要让产品具有匠人之美。12 用坚定的毅力锻造强大的抗压能力,逼出你的工匠之美

工匠之美在产品上体现的是极致的审美,而在企业中,却体现在毅力上。马云说:“商场如战场,战场上存活下来的人,是成功的,企业也一样。做企业的第一要素,就像战士在战场上,首先是活下来。”也就是用坚定的毅力锻造强大的抗压能力,从而逼出工匠之美。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即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企业也能发展得很好。

身为中国最大电商平台的董事长,马云率领阿里巴巴和淘宝两大企业经历了业绩多次下滑的风险,但都能安然度过,这一点,要归功于马云适应经济增速放缓的能力。他说:“未来20年,我们若能保持2%~4%的增速,已经很了不起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业依旧能达到200%或300%的增长,有的企业再好的经济形势,也做不好。其实经济形势好坏,与你自己做得好坏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不要把企业做得不好归因于经济形势不好。”

世上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只要有发展,就会有遭遇滑铁卢的风险,或是自己的原因,或是社会的原因,任何一家企业基本上都有“悲惨”的经历。只有在危急关头熬过去的企业才是优秀的企业,而支持这些优秀企业熬过去的正是坚定的毅力。

马云对危机深有体会,其中的支付宝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全世界皆知。当时,为了拿到支付牌照,阿里巴巴集团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马云控股的另一家中国内资公司。为此,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和主要股东雅虎及软银发生了矛盾。

原来马云这样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中央银行关于非金融机构的支付管理办法规定,要想拿到支付牌照,对公司的外资绝对控股情况有一定要求,但支付宝此前接近70%的股权被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公司控制。所以他想要支付宝成功,就必须重组支付宝。但雅虎发布声明,称支付宝重组时并未获得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和股东批准。

一时间,雅虎管理层与阿里巴巴集团的矛盾曾经被广泛报道,形成了众所周知的支付宝事件。如果这件事情处理得好,支付宝和淘宝及阿里巴巴的发展都能上一层楼;但倘若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支付宝的交易量上涨,而淘宝的交易量下降,使利润从阿里巴巴集团转向新公司。

就在支付宝事件尚未完全解决时,淘宝商城事件又掀起风浪。当时,马云想要改善购物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因此提高收费,但卖家们不希望调高收费。马云面临着卖家们的对抗,淘宝也处于风口浪尖上。

身为集团首席管理者,这两个事件给马云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