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的入行建议:非营利组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8:50:55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虹,沈嘉桢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职业经理人的入行建议:非营利组织

职业经理人的入行建议:非营利组织试读:

序言

曾听过很多名人和社会精英的激动人心的演讲,才知道品尝过心灵鸡汤后的失落与惆怅;

也曾与不止一个招聘经理面对面交流,才不得不承认原来甲方与乙方之间的距离如此难以跨越,他们不可能成为倾听你的人;

还看过许多行业报告书,才发现那些拗口的专业术语和看起来好大好大的宏观数据其实对于还没有入行的人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

到底谁可以带我入行?

谁又是我的同路人?

一本好书,陪伴我走过“职场迷雾”,带我入行!

本书看点

● 保证不入错行的三点建议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入错行的成本到底有多大,似乎很难说!而职业这个极端个性的问题,对之到底可以找到多少共通的经验,帮助后来人少一些焦虑,或者少走一些弯路……● 职业的“爱”与“恨”

真实的生活好比调色板,真实的职业也是五味杂陈。当成功者褪去头上的光环,你会看到什么?当失败者走出内心的阴霾,你又会听到什么?当我们身边太多的职业都被贴上了“成功”和“失败”的标签时,我们是否还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一个职业的爱恨情仇……● 入行有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未来的梦想看起来是那么遥远,而脚下的第一步到底该迈向哪里,才是我们最先要知道的。成功显然没有捷径,那么,入行可以有捷径吗?……● 行业前途

据说,平均每年产生几十种新的职业或行业。这对于跃跃欲试的年轻人来说到底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陷阱?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本书借你顺风耳、千里眼,帮你看长十年,选准自己的职业。● 新人入行故事

从学生蜕变为职场精英,一路上陪伴我们前行的其实有千千万万的同路人。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新人入行故事帮你洞察心灵成长的痕迹。● 职业脉络图

许多职业的成功故事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神话,但心潮澎湃过后为什么留下的却总是支离破碎的画面。提炼职业的哲学,浓缩职业的脉络。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职业人成长的轨迹,发现隐藏在职业中的秘密,让成功的脉络更加清晰。● 入行前要思考的10个关键问题

许多人自始至终都未曾想清楚的问题,今天轮到你来闯关。10个问题,带你慎重起航!

本行业带你入行经理人:刘先生

刘先生小资料: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经立志成为中国绝缘材料的专家。毕业后在英国格林菲尔等大型外资企业任职超过10年,后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救灾,改变了对生命和职业的看法,之后投身公益并参加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任项目总干事。

引言

俗话说,眼界决定思路。今天,令我感到困扰的是,虽然我周围的很多年轻人都在抱怨找工作难,而我所在的行业却是一人难求。之所以出现这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究其原因我想是大家的思路还没有打开,因此发现不了身边所存在的机会。在这里,我希望带大家走进的是一个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为年轻人提供10%以上用工需求,行业在职人数接近整体劳动力的1/10的“大行业”,即非营利组织或者称公益组织。

在我国,这个行业还鲜有人知,不过它却在悄然崛起中;而在美国它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生活中与政府和商业企业平起平坐的第三大经济支柱。在我眼里,这个新兴的行业充满了魅力和机会,别有一番天地。认识这个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朝阳行业,将呈现给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职业视角和思路。

今天的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其实还很欠缺。其中有三种比较大的误解,它不仅误导了大家求职就业的思路,更使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朝阳行业被很多人打入了“冷宫”。

误解一:“非营利”就不能赚钱。

所谓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出资人不参与利润分红的组织。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通常是与社会民生和公共利益发展相关的工作。在这个定义中最核心的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它说明如果产生了利润,股东也不能以分红的形式拿走,必须投入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上。此外,组织的业务宗旨必须考虑对社会民生的贡献以及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这一点和商业企业以投资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不可以有利润”;“不分红”也不等于“没有利润”。相反, 一个可持续经营的非营利组织必须通过筹款和经营利润来维持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在国外,很多大型非营利组织受益于各种税收优惠以及本身低成本的运营模式,每年的利润可以达到成本的30%以上或者超过六位数。

在我国,对非营利组织是否可以挣钱,是否可以有合理的收费,是否可以产生利润等问题,从政府的管理者到普通的老百姓都普遍存在疑虑。似乎不管是做什么事,非营利组织只能做赔钱的事,一收费就会沾上铜臭味。这种由于不了解非营利组织经营理念而产生的误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营利组织在国内的生存和发展。事实上,非营利组织与商业企业的最大区别不在于是否收费,不在于是否有利润,而在于分配利润的方式。非营利组织的经营不是以股东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非营利组织的利润可以用来支持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而非以红利的方式回报股东。很多国外的非营利组织其实很有钱,现金流非常好,甚至有的项目利润可以高达40%,但股东从来不分红。

所以说,“非营利”行为不一定是免费的,“非营利”组织也不一定是赔钱的。● 经验点拨:

社会效益是一个社会继“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之后的第三个重要的社会功能。经济和社会学专家很早就提出,再出色的政府和商业企业都不可能满足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全部需求。社会需要非营利组织来完成政府和商业企业所不能完成的使命,且这部分职能将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证明,当今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拥有发达且健全的非营利服务体系,这也说明,只有非营利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才可以真正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平衡发展。

误解二:非营利不够主流。

上面提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其实相当重要。我曾经请很多人猜非营利组织在美国国家GDP中所占的比重,结果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给出接近正确的答案。其实,这个比重是30%!换句话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商业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它对GDP的贡献和就业的贡献其实都超过了四分之一,接近三分之一。图1 发达国家社会职能的三大模块

然而,这个比例在中国预计仅为1%左右(不包含政府事业单位)。差距如此之大!而这样的差距正是由于我国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低、政府垄断的管理模式以及一系列观念上的误区所造成的。

非营利组织对一个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非营利组织是独立于政府的合法的社会资源供给者和公共利益服

务者;● 非营利组织是政府权力的监督者。非赢利组织为公民的自由结社

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证;

这些组织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保护社会的整体公平、幸福为宗旨,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的公共意识,从而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 非营利组织是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可以为愿意参与公共事务管

理、具备民主意识的公民提供有效的资源。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在高社会福利、高民主意识的公民社会,非营利组织,尤其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已经是政府及商业企业之外的重要的第三支力量。相比来说,国内目前的非营利行业仍然为国家垄断。民间非营利组织仅仅被放在一个补充和辅助的位置。“大政府,小公益”的思想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制度限制,制约了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同时直接导致社会很多的矛盾无法通过更有效的机制得到缓解和平衡。因此我们可以说,非营利组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文明和民主意识的水平。根据我手头的一些资料,我国人均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数量非常低,平均每万人拥有的非营利组织仅为1.45家。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的人均51.79家和法国的人均110.45家,甚至还低于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说明,我国公众的民主意识和政府的管理意识都亟待提高。

除了机构的数量,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很不平衡。有1/3左右的非营利组织属于学术交流机构,而以服务于某一群体利益的,更贴近社会管理职能的非营利组织估计只占不到20%,且在这20%中,绝大部分都是以扶贫救灾等内容提供对弱势群体的短期帮扶等服务。因此,我国非营利组织对社会公共政策的影响能力,对民生发展的长期影响力还相当地有限。事实上,在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亟需具有一定前瞻性,并且能够服务于长期公共利益的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更需要越来越多具有新时代公民意识的青年人投身非营利组织的事业中来。可以说,非营利组织在中国还是一张白纸,可以描绘和期待的东西有很多。

误解三:非营利缺少专业化、市场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非营利组织似乎就像一个政府事业单位。事实上,大多数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模式其实非常市场化、专业化。尤其是公共关系管理和募捐活动组织则是更早与市场接轨的部分。劝捐,这是一门大学问,想从别人腰包里掏钱、而且不承诺任何物质回报,在中国这样一个群体公益意识仍然较低的国家更加不易。劝捐其实需要超乎寻常的经营头脑和公关技巧。

可以这样说,公益项目是最难推销的项目之一,它比推销任何一个有形的物品都要难。因此,有些人以为做公益的人都是闲人,都是非专业人士,其实这是非常大的误解。在我所见到的离开非营利组织的人中,几乎没有一个是因为工作太简单、缺乏挑战而离开的。要做好一个公益项目,它对人的经验、专业性、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其实会超过很多同类的商业企业!当然,与困难相伴的是机会。年轻人在非营利组织的成长也是超乎寻常的!而且,重要的是这是心灵和技能的同步成长!所以,只要是在正规的非营利组织工作,你一定不会闲得没事儿干,或者觉得闷。● 经验点拨:

公益、慈善和非营利三者很接近,但也是有区别的。仅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概念范畴最大的是非营利,它是指所有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投资和经营模式。非营利是与商业企业(以投资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及政府相对应的三大社会职能领域中的一个。非营利组织包括事业单位,学术机构以及公益组织。而公益则是指以服务公共利益为目标的非营利组织;概念最小的是慈善,慈善组织通常指对弱势群体提供帮扶的公益组织。公益组织的服务对象不仅局限于弱势群体。我国目前大多数公益组织属于慈善组织。

有时人们会把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如供水、供电等理解为非营利组织,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本文下面所说的非营利组织多指公益组织。

一、保证不入错行的三点建议

● 建议一:眼界决定定位

公益是一个事业,而非一份工作。之所以这么说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在从业的形态上,公益的可持续性非常强。它是一个在人的不同职业发展阶段,间断性地,以全职或兼职或志愿者等不同形式参与的一件事。可以说,什么时间进入公益都不迟,什么形式参与公益都是可能的。这种灵活性和包容性和商业企业的从业形态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而对于年轻人的特殊意义还有,公益是一个进入门槛低,而且可以得到多元化锻炼机会的大舞台。后面我们会讲到非营利组织可以为处在不同阶段的职业人都提供哪些机会和资源。

第二个原因是,在非营利组织工作一定要着眼于短期名利之外更高的意义。作为一份工作,它的投资回报比可能不高,但是公益可以为我们的一生打开一扇门,让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价值。对于希望追求、证明自己生命意义的年轻人来说,公益组织是大家快速成长并与社会融合的平台。相比很多刚刚走入职场,因为没有受到重视而失落、彷徨的职场新人,公益成为许多年轻人找到职业成就感的快速通道。如果不能理解到这个层面,拥有这样的眼界,从事公益显然是不划算的。● 建议二:公益不是世外桃源

在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公益似乎应该是世外桃源,一片远离尘世的净土。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无论从公益的使命还是从公益项目的运营方式来说,它都需要非常地入世。它不仅需要同时和政府以及包括社会最低层的弱势群体在内的不同利益群体打交道,还需要游说别人出钱。做公益的并不是一群不识人间烟火的特殊物种,而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懂得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们来自凡世,并在凡世中生存,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公益应该是一片净土。事实上,你在这里工作也和在企业、在政府工作一样,会遇到市场的竞争,面对舆论的压力,甚至还会有一些灰色的、甚至潜规则需要你来应付。如果你仅仅抱有做公益就是做“好人好事”的感性认识而走入了这一行,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失望而归。

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公益事业毕竟是和其他机构一样要在同一个社会文化土壤中成长。我们不可以期望这里能够一尘不染。过于理想化的期待会让自己很快失去前进的勇气。比如,在这里,你会看到自己必须像企业一样“搞”关系才能募集到所需要的资金,你需要承受很多普通群众因为不理解公益而无端指责甚至拒绝你的帮助的困扰等等。

公益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行为。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做公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