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敦煌·神秘的密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22:16:47

点击下载

作者:彭金章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读敦煌·神秘的密教

解读敦煌·神秘的密教试读:

前言

密教,是秘密佛教的简称,为佛教的重要支派,起源于公元2世纪流行于印度的大乘佛教,是大乘佛教进一步神秘化、通俗化、世俗化的结果。它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神秘化的仪轨和世俗化的信仰;“三密为用”是密教独特的义理,密教认为,如果口密、身密、意密(三密)与诸佛的口、身、意相应,便可成佛,即通过口诵真言(口密)、手结印契(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便能修成正果。

密教自产生之日起,便开始向周边地区传播。由现存资料可知,公元2世纪后半叶,密教便随着大乘佛教,从陆路经中亚,沿丝绸之路陆续传入中国。

0-1 十一面观音菩萨图麻布画   ◄

五代至北宋

纵142.5厘米 横98.8厘米

敦煌藏经洞发现

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

图绘密教十一面观音,十一面八臂,周围菩萨、明王环绕,下部是七宝。

敦煌自古就是中国西部的边陲重镇,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是密教传入的必经之路,因而敦煌留下了很多的密教遗迹。

敦煌密教分汉传和藏传两类,其中汉传密教遗迹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延续时间之长,均为中国之最。从敦煌藏经洞所出《大方等陀罗尼经》、《杂咒经》、《诸尊陀罗尼经》等密教经典表明,这些源自印度,以祈愿、隆福、驱魔、除害为宗旨的释迦杂咒,隋代以前就在敦煌地区传播,但直到隋代才开始为时人接受,而影响却极其有限。自初唐以后,大量密典被汉译,其中不少密典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有写本,无疑是密教在敦煌地区广为传播的证据。整个唐代以及五代、宋初,密教经典不仅种类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密教经典还把诸多原来属于显教的神祇及其功能移植到密教经典中,使得密教神祇的地位越来越高,诵持密典、供奉密教神祇所获得的功德远远多于显教,因而密教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再加上倍受唐朝皇帝敬重和推崇的密教大师不空曾于天宝年间(公元753~754年)在河西弘法、译经,更大力刺激敦煌汉传密教的进一步发展,并推动汉密逐渐走向繁盛。

0-2 印度布拉汗佛陀壁画   ▲

公元3~4世纪

印度贵霜王朝的佛教繁盛起来,以犍陀罗为中心的佛教艺术对后世各国的密教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图为犍陀罗艺术的代表作,以大眼、薄唇、高鼻为特征,突出佛陀冥想内省的精神世界。其手势和姿态标志着佛陀的神圣身份,也是密教佛陀的程式化形象。

然而,随着更神秘、更深奥,及具有更大吸引力的藏传密教于西夏中、晚期传播于瓜、沙二州后,汉传密教也就逐渐衰败。而藏传密教则由于西夏和蒙元皇室的扶持,获得了长足地发展,藏传密教的艺术形象不仅出现于敦煌石窟,而且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关于敦煌藏传密教信仰的来源,学术界看法比较一致,都认为来自西藏。但对于传入时间则有分歧。有的认为早在中唐时期就传入敦煌,有的则认为西夏中、晚期才开始在敦煌出现。

在对密教的研究过程中,题材的界定也是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在敦煌石窟中,密教形象多以造像或壁画的形式出现,且一般以密教经典作为依据。其中依据密教经典绘制的壁画有三类形式:一类与通常所见的显教经变类似,但是表现的内容已经由显教教义转变为密教教义的经变画,称为密教经变;一类是表现密教修法坛城的密教曼荼罗,其布局严谨而规范,一般是佛和菩萨在有圆轮、方形并四门的坛城中说法;第三类则介于以上两类之间,既无坛城形式,又与经变形式有明显不同,我们将此类密教壁画称为非典型的坛城,亦归属密教曼荼罗。还有一些界限模糊不清,但是学术界已经约定俗成的曼荼罗,也都归属在第三类。这三类壁画,学术界一致认为属于密教壁画题材。

0-3 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绢画   ►

敦煌藏经洞所出密教经变绢、纸画,现多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国内所存则很少,故十分珍贵。此幅绢画出土于甘肃省安西县(现更名为瓜州县)东千佛洞,题材、风格与同期壁画相同,描绘精细,为五代的绢画佳作。主尊千手千眼观音一面三目,戴化佛冠,有大手十八只,众多小手环绕于身后。眷属中可见一贫儿正在乞钱、一饿鬼正在乞甘露。左上角残存坐佛四尊,可能是十方佛赴会,惜已残缺。

五代  东千佛洞

与此同时,由于密教发展过程复杂,传播形式秘密而繁缛,因此对敦煌壁画中密教艺术形象的界定也相当复杂。许多原来属于显教经典的壁画题材,后来进入密教经典,成为密教壁画题材;或者是原来属于显教的艺术形象,后来进入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成为密教壁画的组成部分。学术界对这些壁画则看法不一致,有的认为,源自显教经典的艺术形象,被密教所利用,进入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它们仍然属于显教的艺术形象,不应属于密教题材。但也有学者认为,随着密教经典在汉地的传播和密教的发展,一部分显教经典的新译或重译也受到影响,在其中往往夹杂有密教的密咒或陀罗尼的内容。这样的显教经典实际上已经不是纯粹的显教经典。而源自印度的密教传到中土后,为了自身的发展,吸收了诸多原本属于显教的神祇以及在中土创造的神祇,以壮大密教神祇队伍。因而一些常见的显教形象以及中土创造的神祇也出现于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中。像这样有显教形象的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应归属于密教体系。笔者在本卷的论述中采用了后一观点。

0-4 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绢画(局部)

从敦煌石窟大量现存壁画可知,原属显教常见或中土创造的艺术形象,并非同时加入到密教行列,而是在密教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一个逐步成为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的一部分。就汉传密教而言,比如毗卢遮那佛、毗沙门天王、毗琉璃天王、文殊变、普贤变、地藏、天王及以观音菩萨为主尊而又不属于《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的观音经变等,是从盛唐时期加入密教神祇的。提头赖叱天王、毗沙门决海、东方不动佛、西方无量寿佛、五台山图等,是中唐时期进入密教行列的。毗楼博叉天王、毗沙门赴那叱会是晚唐时期才为密教所接纳。水月观音、天鼓音佛、最胜音佛、宝相佛、南方不动佛、迦楼罗王等,到五代、宋初才成为密教的神祇。由于密教在其传播中不断吸收新成员,到五代、宋初密教神祇众多,队伍壮大,标志着敦煌密教的繁盛。在西夏、元代,汉传密教神祇再无新成员加入,密教题材种类和密教形象的数量也均少于五代、宋初,反映了汉传密教正逐渐走向衰落。而此时藏传密教异军突起,延续到明、清,久盛不衰。

0-5 密教经典洞窟——莫高窟3窟   ►

莫高窟密教代表洞窟之一,也是元代惟一的汉密观音窟。主室覆斗顶,正壁开龛,正龛两侧作观音立像,南北壁均作千手千眼观音经变,主尊千手千眼观音作十一面,位于经变中央,呈立式像。东壁门南北两侧各画一身观音,北侧观音垂右臂,伸掌,散出珊瑚、玛瑙金银等七宝,为千手观音经变中“七宝施贫儿”的情节,南侧观音手持净瓶,倾出清水,为“甘露施恶鬼”的情节。此窟观音画像,虽姿态、手势各异,但风格相同:衣冠服饰一律素色,面相珠圆玉润,神情庄重善良,堪称敦煌密教艺术珍品。第一章神秘的佛教宗派——密教1·密教是秘密的宗教吗?

佛教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其信徒遍布世界各地,影响极为广泛。同其他大宗教一样,佛教的内部也有众多的教派,如密宗、禅宗等。

密宗,亦称密教,又名“秘密教”、“真言乘”、“金刚乘”等,是秘密佛教的简称,属于大乘佛教与印度民间信仰相融合形成的一个教派。它自称是受法身佛大日如来(又称毗卢遮那佛,梵名Mahāvairocana)深奥秘密教旨的传授,为“真实”言教。密教将其他佛教派别的教义(包括禅宗的教义)都视为释迦牟尼佛公开宣讲的佛法教义,称之为“显教”。

1-1-1 印度巴达弥石窟多臂舞王   ◄

公元6世纪

多臂舞王是印度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在印度教神庙中很多见。密教传入中国后,多臂人物成为密教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1-1-2 十一面观音   ►

观音有头光和背光,无宝盖。十一面从下而上的排列是3、2、3、2、1式。其面相慈祥,最上一面为佛面,菩萨面戴宝冠,主面宝冠上有化佛。两手,右手在胸前施无畏印,左手置于左膝上作与愿印。结跏趺坐在由水池间生出的莲花上。

初唐  莫高窟334窟  东壁门上

1-1-3 如意轮观音   ▲

如意轮观音戴化佛冠,有六臂,呈思惟相坐莲花座上,形象优美。

晚唐  莫高窟156窟  西壁龛顶北坡

密教具有极强的“秘密性”。从其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神秘化的仪规和世俗化的信仰即可窥见一二。

从教义而言,密教认为宇宙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而世界万物、佛和众生都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将表现其智德方面的(“识”,即“心法”)称为金刚界,比喻如来的智德像金刚宝石一样坚固,不被一切外物所坏;将表现其理性方面的(前“五大”,即“色法”)称为胎藏界,比喻其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犹如胎儿孕于母胎之中。二者统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而又生于众生心中。因而,佛与众生在本性上是一致的。

密教的信徒在修行过程中,讲究“三密为用”的义理,即“口密”、“身密”、“意密”。“口密”是指修行者通过口诵真言咒语进行修行;真言是一种“思维的工具”,或“心的加持力”,被赋予一种神圣的力量,如“唵嘛呢叭咪吽”便是典型的密教真言。“身密”即手结印契,指运用手势和身体的姿势进行修行;密教具有五种典型的手势或手印,即右手如同指地为证一般的触地;右手置于左手之上,手掌张开并伸向上部;每只手的食指与拇指皆合十于胸前;举起右手,手掌向下伸出;右手伸向地,手掌张开并向外转。“意密”则指内心的观想。如果三密能够与诸佛的身、口、意相应,便会“三业”清净,即身成佛。敦煌石窟中的密教壁画或造像便多手结印契,如莫高窟334窟的十一面观音,右手在胸前施无畏印,左手在左膝上作与愿印。

1-1-4 不空羂索观音   ▲

不空羂索观音戴化佛冠,左肩披鹿皮衣,八臂,分别执持宝印、宝瓶、莲花,或结手印,形象端庄优美。

晚唐  莫高窟156窟  西壁龛顶南坡

密教的仪轨也异常复杂,仪式极其神秘,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并密不示人。坛场(坛,坛城)是一个中心点,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世界的轴心便经过那里。中心的外围是一个由四门组成的四边形,四边形本身又由多道环形围墙环抱。这样整个坛场便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摆脱了任何干扰性的影响。供养是敬奉某一种特定种类神祇。人们选择该神来修习三昧观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合为一体。诵咒即口诵真言咒语。灌顶是一种宗教仪式,多于僧人嗣阿阇梨★(导师)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布道时必须由阿阇梨直接向弟子秘密传授,且秘而不宣。建于元代的莫高窟465窟便是典型的一例。经考古发掘,此窟为一处神秘的密教寺院。它遵循“秘密”的原则,在选址时有意避开莫高窟洞窟密集而开放的南区,而建于僻静的北区之中,以达到其清净、隐秘的目的。

与密教相比,显教在秘密性和复杂性方面要弱得多。以禅宗为例,它自称“传佛心印”,又称“佛心宗”。“禅”是梵语“禅那”(Dhyāna)的音译,意译为“静虑”,即用静坐思维的方法,以期大彻大悟。中国禅宗在五祖弘忍之后又分为南北两宗,时称“南能(慧能)北秀(神秀)”。北宗主张渐修,南宗主张顿悟。

密教与显教之间虽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二者又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藏传密教便认为显教是密教的基础,显教中的许多基本原则都贯彻在密教的实践当中,如显教中关于“如何解脱生死,出离轮回”的问题,便是由显教和密教共同予以解答的。

1-1-5 金刚界五佛图绢画   ►

北宋

纵103厘米  横62厘米

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表现密教金刚界五方佛的曼荼罗图。金色的大日如来居中,四方是:白色的阿閦如来,青色的宝生如来,赤色的无量寿如来,绿色的不空成就如来。各佛旁配两身供养菩萨(合为八供养)。地面上随意描绘轮宝、宝珠等八吉祥文和三昧耶形(佛、菩萨的象征性持物),下部是七身供养人画像。知识库

★阿阇梨

在印度古代,阿阇梨本为婆罗门教中教授弟子有关吠陀祭典规矩、行仪之师,此一名词后为佛教所采用,且于佛在世时已普遍使用。既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密教的阿阇梨即一般所习称之上师、金刚上师。对通达曼荼罗及一切诸尊、真言、手印、观行悉地、传法灌顶者,即称之为阿阇梨,有时亦称佛、菩萨为阿阇梨。2·为什么印度产生了密教?

释迦牟尼圆寂之后,其创立的佛教内部发生了分裂,内部教派林立,势力不断变化。其中的大众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改革,将更加广泛的信徒吸纳进来,声望日渐壮大,获得了“大乘”之名。而当时一些古旧的部派则被贬称为“小乘”,被认为较前者低级。

大乘佛教不再局限于个人的自我救赎,开始追求普渡众生的自觉献身,并毫无分别地解脱众生。“无我”和救度他人的思想,日益得到民众的崇敬,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渐大规模的发展起来,形成一种全面、强烈而虔诚的信仰,于公元2世纪起流行于印度。

1-2-1 印度阇罗阇罗湿婆庙   ◄

公元10世纪

密教起源于大乘佛教,约正式产生于大乘佛教的晚期,亦即释迦牟尼灭后的千年左右。它是大乘佛教与印度教和印度民间信仰的混合物,也是大乘佛教进一步神秘化、通俗化、世俗化的结果,带有更多的印度宗教的民族特性。

严格说来,早期佛教是反对印度宗教的传统信仰的,对于婆罗门教的多神崇拜、吠陀思想中的真言、密语乃至宗教仪轨,一概都持排斥、批判和反对的态度。但大乘佛教兴起以后,这一严格的反对立场渐渐动摇,转而开始引进世俗的咒法观念。此后逐渐将真言、密咒佛教化,亦即把印度传统婆罗门教的属于禳灾、祈福和多神信仰的世俗宗教观念全部吸收到佛教中来,并与佛教高层次的教义和理论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高深的佛教理论,后来更成为密教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衍化过程在密教的很多领域都有所表现。如密教中的毗那夜迦神,原是印度教湿婆系统的神怪,传说为湿婆与雪山女神所生之子,名伽涅沙。后来,毗那夜迦被吸收到密教的神祇之中,按照《大日经疏》的解释,为障碍之神,凡诸世事,遇其均受阻碍。

密教的宗教观念也吸收了大量的印度教思想,如最为密教重视的修行方法之一的“乐空双运”便源于印度教中的性力派★,而其中男神的女性伴偶也被编入密教神祇的行列,成为密教中的佛母(或称空行母、明妃)。密教中的佛母主要有般若佛母、尊达佛母、大摩里支佛母、顶髻尊胜佛母等,这些女神的形象在整个佛教的神祇行列中颇为引人注目。知识库

★性力派

印度教湿婆派的分支。该派认为破坏与温和都是女神的属性,宇宙万物均由女神性力而生,再结合佛教义理形成无上瑜伽密“乐空双运”的双身修法。性力派女神崇拜的经典作“怛特罗”,认为是湿婆与其妻的对话,密教经典沿袭这一名称,以“怛特罗”为名。

1-2-2 舞神湿婆   ▲

公元11世纪

高82厘米

现藏法国巴黎吉米博物馆

舞婆湿婆,头戴宝冠,舒展手臂,独立于带有火焰纹饰的圆环中央翩翩起舞。飞扬的飘带、帛巾体现了舞姿的旋转流动,是充满生命力的象征,寓意了宇宙永恒的运动。

1-2-3 喜金刚双身曼荼罗

喜金刚八面十六臂。十六只手皆托颅钵,其中两只手交叉于明妃背后。右手所托颅钵内分别为白象、青鹿、青驴、红牛、灰驼、红人、青狮、赤猫;左手所托钵内分别为黄天帝、白水神、红火神、青风神、日神、月神、青狱帝、黄施财。足踏仰伏魔。明妃为金刚无我母,头饰与璎珞同男尊。伸右手持钺刀,左手托钵搂男尊颈部。据研究,认为主尊上方中间的三身双身和一身单像为主尊的化身像,上方及主尊两侧共八身像,是喜金刚的八位莲花伴女。

元  莫高窟465窟  北壁中3·什么是曼荼罗?“曼荼罗”是对梵文Mandala的音译,亦译作“曼陀罗”,古时意译为“坛”或“轮坛”。原指密教在修“秘法”时,为了防止“魔众”的侵入,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立方形、圆形的土坛,上面供奉佛或菩萨,即为密教所特有的曼荼罗。土坛和供奉的佛或菩萨,是曼荼罗的本体;聚集的诸尊德形成一大法门,是曼荼罗之义。

曼荼罗是佛教题材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由现存壁画可知,曼荼罗一般呈方形或圆形,中央画一佛或一菩萨像作为本尊。本尊上下左右四方以及四隅各画一菩萨像,形成一朵俯视的莲花,本尊位于中央莲台之上,周围八个莲瓣上则各有一个菩萨像,整朵莲花总成为中院。中院周围又有一层或二层菩萨或护法诸天像,组成外院。

曼荼罗可根据供奉佛、菩萨的具体情况分为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绘制诸佛、菩萨的形象者称为大曼荼罗;绘制诸佛、菩萨所结手印、所持器杖者称为三昧曼荼罗;书写诸佛、菩萨的种子真言以代表诸佛、菩萨者称为法曼荼罗,或称为种子曼荼罗;树立诸佛、菩萨的立体形象者称为羯摩曼荼罗。

密教最重要的两部曼荼罗,是被称为“金胎两部”的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金刚界曼荼罗由九个小曼荼罗组成,称为九会曼荼罗。其中第七会是理趣会,是以金刚萨埵为中心的曼荼罗。敦煌莫高窟14窟的北壁和南壁有两幅印度波罗密教艺术风格浓郁的曼荼罗,从内容看,表现的可能就是理趣会。南壁另有一幅曼荼罗,现称金刚母曼荼罗,主尊金刚母菩萨亦可能是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同体异名的金刚手院金刚手持金刚菩萨。

1-3-1 金刚萨埵曼荼罗   ◄

主尊金刚萨埵菩萨位于曼荼罗中部,眷属有金刚香菩萨、金刚花菩萨、金刚涂菩萨、持幢菩萨及双手合掌的供养菩萨。整个画面主次分明,形象生动。

晚唐  莫高窟156窟  西壁龛顶东坡

1-3-2 不知名曼荼罗   ▲

主尊为一佛像,位于曼荼罗中央,左手触地,右手说法印。二十三身眷属围绕,内外四供养菩萨均曲结发披肩,斜披天衣,着重裙及紧身透体长裤。

五代 榆林窟38窟 北壁

密教所供奉的曼荼罗必须依照经轨所说的仪则进行绘制,不得改变,如上面提到的理趣会曼荼罗。据佛经记载,理趣会曼荼罗中央为双手持金刚杵的金刚萨埵,四方安置欲、触、爱、慢四金刚,四隅安置意生、计里吉罗、爱乐、意气四金刚女;外院则安置四摄菩萨及金刚歌、舞、嬉、缦内四供养菩萨。有专家认为,14窟北壁的一幅壁画就是以此为蓝本进行绘制的,如该壁画主尊为金刚萨埵,周围绘理趣会的四摄菩萨和内四供养菩萨。

1-3-3 五佛曼荼罗   ▲

五佛均有榜题。研究者认为此幅曼荼罗系由金刚界、胎藏界、大乘佛教的尊像混合而构成,显密融合,别具一格。

五代 榆林窟20窟 北壁4·密教有形象信仰吗?

宗教在传播时,除广传经典之外,往往也把各种形象加入到信仰之中,如基督教对耶稣、圣母的崇信,道教对玉帝、王母的崇拜等都是具体的实例。佛教也有很多这样的形象,如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等。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密教从诞生之日起,所信仰的形象便如影随形。常见的主要有大日如来、多臂菩萨、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千手千钵文殊、普贤、文殊、如意轮观音、不空羂索观音等。其中,因密教自认为来自大日如来深奥教旨的秘密传授,所以大日如来成为密教中最受尊崇的神祇形象。

密教形象是随着密教经典的广泛传播而逐渐产生的。密教最注重事相,这些形象多以经典为蓝本,从经轨所说的仪轨出发,加之画师的想象而创造出来,但又决不局限于某一经典,下面以十一面观音为例。

1-4-1 金刚舞菩萨   ▼

金刚舞菩萨是密教经变中常见的供养菩萨。此幅画中的菩萨身穿舞衣,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扭转翻动,呈手舞动作,姿态优美柔和。

晚唐 莫高窟14窟 南壁

十一面观音是密教中最受尊崇的菩萨之一,十一个颜面象征菩萨修完“十地”★,最终功行圆满,到达第十一地——佛地。敦煌的十一面观音自初唐起开始流行,这一时期的敦煌石窟中共出现了7幅十一面观音,其颜面排列有四种形式,面相各异,有菩萨面、瞋面、狗牙上出面、佛面。其中菩萨面最多,二臂者占主流。十一面观音两侧还出现了胁侍菩萨,形成主从关系的眷属身份。关于这些十一面观音壁画绘制所依据的经典和仪轨,经考察得知,直到初唐,共有《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十一面神咒心经》等在传播。用初唐及其以前的《十一面观音经》来审视上述7幅初唐的十一面观音壁画,即可发现这些壁画大致是依据玄奘所译《十一面神咒心经》绘制的,但并非完全拘泥于该经的规定,如有些壁画仅绘了主尊,而不见经里的其它具体内容。

1-4-2 十一面观音经变   ▲

此经变主尊观音既无头光,又无背光,但有伞盖。戴宝冠,主面宝冠上有化佛。有六臂,手中持净瓶、杨柳枝、结手印。罗衣透体站立于双树前的莲花上。两侧的胁侍菩萨,身材修长,亭亭玉立。菩萨身后双树上的五色银杏叶色彩艳丽,双树枝叶相交,与十一面观音的伞盖构成一个更大的伞盖,为同期敦煌壁画所罕见。

初唐 莫高窟321窟 东壁门北

随着密教的进一步发展,密教的形象也得到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密教形象出现在敦煌的洞窟之中,且画面日趋的繁复,出现了众多的经变,上而也多绘有眷属。著名的如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千手千钵文殊经变、普贤变、文殊变、如意轮观音经变、不空羂索观音经变等。这些经变随密教的传播而长期流传,成为密教历史上的经典经变,经变上的形象也成为受人尊崇的经典密教形象。

1-4-3 如意轮观音经变(局部)   ▲

如意轮观音是密教的传统形象之一。此幅画中如意轮观音位于经变中央,六臂。有头光和背光。两侧有金刚灯、金刚花、金铜涂日光、月光菩萨。

五代 莫高窟468窟 东壁门北知识库

★十地

十地,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密教菩萨成佛要经历十三地,称大菩提道。前十地同显教,分别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胜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和法云地。后面的十一、十二、十三地为金刚乘之地道。

1-4-4 藏传密教鎏金金刚造像

藏于西藏萨迦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