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综合评价模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6:15:56

点击下载

作者:倪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综合评价模式

高校综合评价模式试读:

前言

伴随着高校战略地位的日益凸显,高校评估作为提升高校竞争力、保证高校长期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评价活动起步较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政府评价大学和社会评价大学两种不同主体的评估模式。然而,现有评价模式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其难以帮助高校完成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所担负的各种职责。鉴于此,构建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同。作为对现有模式的一种突破和扬弃,权威第三方高校评价的目的是提升高校产出的质性飞跃,它强调评价主体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评价内容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目前,国内对权威第三方高校评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集中于对评价主体的界定、评价价值取向的确定等方面,对于该模式的深入探索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以权威第三方高校评价体系为对象,围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设计两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本书研究将高校看作一个复杂系统,在对各个功能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系统复杂性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对高校进行再认识:基于复杂系统分形理论确定了高校系统内部结构及关系;基于涌现理论分析了高校实现产出质性飞跃的4类来源,并构建了高校综合评价的S-E-C模型。

其次,在对高校整体运行过程和典型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初步高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相关专家的德尔菲法对其进行修正。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37个,强调投入产出的均衡,增加了大量的质量指标,且全部指标均为客观。

再次,综合国内外先进的评价方法和高校的特殊性,分别构建了高校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和协调度的计量模型:“基于改进AHP-唯一特征雷达图的高校发展规模计量模型”在优化主观权重的同时使结果展示更加形象化;“基于阿尔蒙多项式-权重集合DEA的高校发展效率计量模型”考虑了投入产出滞后性的同时使结果更加准确;“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高校发展协调度计量模型”隐含假设与高校内部协调发展的内涵一致且结果能展示更丰富的信息。

最后,以教育部直属的5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微调后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多渠道地采集数据,对高校发展规模、效率和协调度测度模型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证明所提出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

本书研究对于权威第三方高校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相关利益主体更加系统、准确地了解高校发展情况,进而为高校发展方向确定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由于水平所限,本书在分类评价、方法完善以及结果分析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作为未来研究方向。作者2014年10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 选题背景(一)高校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以及传播的主要执行者,[1]逐渐从社会边缘的象牙塔走到了社会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地带,高校各项职能的发挥程度以及整体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综合实[2]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高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3]

首先,高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人才资源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人才资源,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然而,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才质量偏低,尤其是高端人才缺乏,如高层及工程师人才、医学[4]人才以及科研人员等。因此,要想实现由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的转变,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高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的原动力。科技创新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原动力,而高校、企业以及公共科研机构则是实[5]施科技创新的3个重要主体。与企业和公共科研机构相比,高校拥有更丰富、充满活力的人才资源;学科齐全易于开展跨学科重大课[6]题研究;信息资源充足,能较快地掌握科技发展前沿。这些特点奠定了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引导力量的地位,高校是原创性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发源地。因此,要保证国家发展具有持续的动力需要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充分发挥。

最后,高校可以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7]建设创新型国家最终的落脚点。高校凭借其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等方式,可实现科研与市场、人才与市场的完美兼容,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很多学者的实证[8~研究发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高校的综合实力有密切关系。10]要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离不开高校经济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二)当前高等教育评估模式难以促进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高等教育评估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提高,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教育评估不仅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社会需求,而且可以保证高校长期健康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见表1-1):一是政府评价,即由政府及其直属部门发起并主持的本科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二是非政府评价,即教育研究机构或社会民间机构推出的各种大学排行榜,如武书连的“中国大学评价”、网大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和邱均平开展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等。表1-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系统主要构成部分的比较

政府主导的大学评估活动以应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目的,评价侧重点是维护高等教育的基本质量标准,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如,本科教学评估是应对高校扩招以及高校合并中所出现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下降等问题而提出的,学科评估则是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而产生的,以推动学科建设、提升教育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为主要目的。相关研究机构和社会民间组织构建的大学排行榜作为政府评估的有力补充,更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评价内容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声誉等多个方面,评价目的是向相关利益群体提供高校发展的相关信息。

从形式上看,我国采用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差不大。然而,从促进高校整体竞争力提升的角度而言,现有模式却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政府主导的大学评估活动强调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对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关注不足,这与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扮演的角色有所偏离。第二,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大学政府评价的主体,设置的评价体系对高校行为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但由于评价周期的非常态化,容易使高校产生一些短期行为。这一点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第三,大学社会评价缺乏公信力和权威性,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大学评价的社会机构敢于展示原始数据与评价方法,仅是将指标体系与一系列的结果加以展示,这使公众对其可靠性产生质疑。此外,由于我国高校信息披露程度较低,社会机构在采集数据上存在很多困难。在此情况下,更多的评价机构只好将指标简单化,选用容易取得的间接数据资料,使获取数据局限性造成的误差不断放大,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第四,大学社会评价的功利性明显,有关大学评价组织借咨询费、赞助费等名义向大学敛财的传闻不绝于耳。2009年,《人民日报》证实了存在高校向某些社会评价机构寻租的行为。鉴于目前高等教育评估中的种种缺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建立权威的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体系。(三)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实施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的基础

所谓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体系是指被国家授予资质的,独立于政府及高校的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基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要求,以高校各职能发展完善及整体实力的提升为目的,而展开的对高校周期性、常态性评估与监控,其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与现有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相比,该评价体系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评价体系主体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以及对高校发展的强政策导向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对高校发展整体状况的了解,避免了政府评估中只关注了教学的缺陷;评价的常态化和周期化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动态监管,可以减少高校短期行为的产生。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体系的开展需要两方面准备:一是高校信息专业数据库的建立,二是对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深入探索。其中,指标体系的确立优先于数据库的构建。因此,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高校综合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便成了成功实施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首要解决的问题。(四)复杂系统理论的提出为高校评价提供了新视角

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特殊的评价目的以及权威性、系统性、周期性等特征决定了其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不可能通过照搬照抄或小修小补现有模式而完成,而是需要建立在对高校系统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高校作为一个多目标性和多层次性的复合系统,由若干个功能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共同影响着高校整体绩效。这些复杂性使得揭示高校系统内部机理的运作规律变得格外艰难。然而,近年来复杂性科学的迅速发展为认识高校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复杂性科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打破了线性、均衡、简单还原的传统范式,而致力于研究非线性、非均衡和复杂系统带来的种种崭新的问题。从已掌握的文献资料看,虽然对于高校评价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但从复杂系统角度展开对高校系统的研究少之又少。

综上所述,基于高校在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高校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从复杂系统角度研究高校评价的适宜性和鲜有性,本书选择我国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以前沿科学中的复杂系统理论为依据,在深入分析高校复杂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综合评价的S-E-C模型、高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计量模型,对高校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准确的描述,为高校发展方向确定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二 选题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对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评价主体界定、评价价值取向选择等方面,对于该模式的深入探索,如评价模型、指标体系以及计量模型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高校看成一个复杂系统,借助复杂系统的分形理论和“涌现”理论构建高校评价的综合模型和指标体系;结合高校自身运行特点和先进评价方法设计每个评价维度的计量模型。可以说,这些工作为促进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深化了现有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二)实践意义

从实践角度来讲,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的意义可以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3个层面进行分析:1.微观层面,有助于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大学以特定的视角对办学状况进行诊断,从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找出差距和不足,扬长避短,改进工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2.中观层面,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有助于高校办学情况公开化,在政府、高校、社会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同时,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引导资源在高校之间合理配置,提升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3.宏观层面,高校综合评价有利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

综合评价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评价提高和完善高校系统的产出,而这些产出对国家创新战略的成功至关重要。如,创新系统的主体——大量的科技人才需要高校的培养输出;创新的成果相当一部分是高校科学研究的成果;科技成果到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又需要高校有健全良好的社会服务职能。第二节文献综述一 高校综合评价——一个全球性课题

自从U.S.New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83年推出第一个大学排行榜后,高校评价活动便成为社会各界讨论和研究的热门话题。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提高,不只是个人和一些专业机构,很多专家学者也参与其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从评价目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到评价方法模型设计,再到评价结果的应用以及评价结果对学生、学校等的影响效应分析。可以说,高校评价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课题。

2002年,欧洲高等教育中心在华沙举行“大学综合评价的首次国际研讨会”,13个国家的专业机构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他们对该会议的举办主旨、目标及意义达成一致看法,指出:“高校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应该作为下一步关注的重点,为高校评价的系统性、科学性做好理论铺垫”。

2004年,CEPES和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igher Edueation Policy Znstitute,HEPI)联合举办了“第二次大学综合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大学排名机构的代表和研究专家出席。这次会议成立了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IREG),明确了该组织的目的是:“为高校评价的专业机构和专家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以改进和完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评估活动”。会议对“以向社会提供教育信息为导向”和“以科研导向为主导”的两类大学综合评价活动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两者各自的价值和意义。此外,会议还就大学评价的新进展和新方法进行了研讨。

2006年,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承办“第三次大学综合评价的国际研讨会”。高校评估领域的国际专家组成员围绕“怎样健全高校综合评价方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利益相关者呈现准确快捷的信息资源”展开探讨。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高等教育机构评价的“柏林原则”,该原则为今后衡量高校综合评价体系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其中包括高校评价的目的、指标设计及权重确定的方法、数[11]据搜集渠道以及评价结果发布等高校评价的关键因素。

2007年10月,“第四次大学综合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在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的此次会议上,大学评估国际专家组围绕高校评价的发展方向、高校评价的质量以及评价结果对高校高层管理者、政府决策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与影响等[12]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

2010年9月,“第五次大学综合评价的国家研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会议由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承办。会上,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围绕“大学综合评价质量与评价标准”展开讨论。专家组倡议为了提升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评价的质量,实施大学评价机构资质的授权制度,即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由IREG组织专家小组对评价机构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其完善现有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为评价机构颁发IREG认证的资质证书。这样有助于评价机构权威性的建立。

最近一次大学综合评价研讨会在中国台湾举行,由中国台湾“高等教育评价与促进委员会”承办。会上,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围绕高校评价中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第一,比较了不同的高校评价模式。专家们指出,序列评价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高校更为形象化的描述,有助于高校自身的定位以及标杆寻找。第二,指标体系的改善要倾听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如加入“学生满意度”指标。第三,创新评价方法,将其他领域先进评价方法融入高校评估中,提升准确性与科学性。第四,重视学校、区域等主体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二 高校综合评价的国外研究现状(一)国外高校综合评价的实践情况

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威高校综合评价机构定期向社会和政府公布高校发展情况报告。最具影响力的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简称“美新社”)发布的Americas Best Colleges;英国泰晤士报(Times)的Good University Guide和“世界大学排行”;加拿大麦考林(Maclean)的Maclean’s Guide to Canadian University;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的University Ranking in Germany。作为高校评估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这些机构制定的评价体系对其他国家开展高校评价具有重要影响。1.美新社的Americas Best Colleges

美新社推出的Americas Best Colleges是美国最具公信力的大学排行榜。该排行榜首先将全美所有高校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评价、排名。例如,美新社2009年发布的全美大学排名,就是按照卡内基高校分类法(2006年),将美国高校分为学士学位学院、地区性硕士学位大学、文理学院和全国性大学4类。第一类院校强调本科教育,但其文科专业比重少于50%;第二类院校包括少量博士、部分硕士和全部本科专业;第三类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包括一半以上的文科专业;第四类院校是指本科直至博士的专业教育,以科学研究为主。在指标设计和权重分配上,前两类院校一致,第三类院校和第四类院校一致,但总体而言差异不大。表1-2为美新社最新发布的全国性大学与文理学院评价指标体系。表1-2 美新社全国性大学与文理学院评价指标体系

Americas Best Colleges排行榜的服务群体是学生和家长等消费者。因此,其指标体系的设计也紧紧围绕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择校展开,强调人才培养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投入情况包括经费、师资以及校友3个方面;产出情况主要借助外界口碑和毕业率来反映。此外,Americas Best Colleges排行榜的数据获取渠道也很完善,指标体系中的客观数据由高校不同院系相关行政部门出具;主观性数据借助外部公司组织专业调查,通过对相关专家调研得到。这些措施都是[13]Americas Best Colleges较高社会公信度的保障。2.英国《泰晤士报》的“优秀大学指南”及“世界大学排行榜”

仅次于美新社开展高校评价的专业机构是英国《泰晤士报》,它于1986年发表了首个英国高校的评价排名,按照质量高低把全英高校进行排序,称之为“优秀大学指南”(Good University Guide)。“优秀大学指南”的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由德尔菲法专家调研得到,数据来源于英国相关国家机构。尤其难得的是,英国《泰晤士报》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指标体系,如,“优秀大学指南”1994年的评价指标多达15项,到2000年只有9项,2010年已调整为9项。具体如表1-3所示。表1-3 2010年英国《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评价指标及权重“优秀大学指南”的指标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比较全面,涵盖了科研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的指标。其中,有描述学生就业的指标。这些指标依靠分析社会对毕业生的接受度考察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学生满意度”指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对利益相关者的声音的倾听,其数据来自英国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科研水平”指标的数据来自于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组织的同行评估,该项评估的结果会影响科研经费的分配情况,导致高校的科研导向过重,因此,[14]“优秀大学指南”在指标的分布上更倾向于人才培养。《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原为《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而后独立并与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equarelli Symonds合作,定期向社会发布世界大学的相关信息,其最新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与权重如表1-4所示。表1-4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与权重

该体系主要反映高校教研实力和国际声誉。同时,还强调评价当年高校的综合实力,认为历史成绩不应该作为一项指标在当年评价中直接反映。3.《麦考林》的“麦考林大学评价体系”《麦考林》(Maclean)是加拿大最具权威教育评估的杂志,每年对加拿大境内的所有高校进行排名比较。“麦考林大学评价体系”(Maclean’s Guide to Canadian University)采用的也是先分类后评价的模式,依据高校在科研经费、课程设置以及博士生培养3方面的差异,将其分为医学与博士课程类、综合类、基础学士类3类。其中,第一类高校比较重视博士生的培养;第二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以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培养为主;第三类院校强调本科生培养,同时涉及一小部分硕士研究生教育。“麦考林大学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高校评价的一级指标相同,二级指标略有差异。表1-5为2010年“麦考林大学评价体系”的指标与权重。表1-5 2010年“麦考林大学评价体系”指标与权重4.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德国大学排行榜”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是德国最有影响的一个高校综合评价机构。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成立的目的是通过评价促进德国高校改革,为高校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除了对德国境内的高校及学科展开评价外,从2005年起还对欧洲其他国家高校进行评估,如瑞士、奥地利等国家高校。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高校评价体系从软硬件资源、培养成果、劳动力市场的反映、教学情况、学生主体、科研成果、国际化水平、学习环境、师生综合情况9个维度对高校进行评价。

有别于其他高校评估,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评价体系更关注学科评价,而不是综合评价。因为综合评价的得分会抵消学科的优势和不足,淡化不同高校间的差别和特色,最终导致高校发展的同质化。此外,对于评价结果的处理,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也不是序列式排名,而是将高校分成高、中、低3个组。因为高校综合排名会导致过度区分,把没有很大差距的高校刻意拉开了层次,而且有刻意吸引消[15]费者的倾向。(二)关于高校评价的反思与研究

自美新社在1983年发布了第一个大学排行榜以来,学术界对高校评价的批评和争议就没有停止过。一方面,部分学者质疑高校评价[16~20]的结果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大学的“质量”;另一方面,更多的争议集中在构建排行榜的评价方法上,尤其是指标体系与权重的设

[21~25]计。

原Stanford的校长Gerhard Casper就目前高校综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①如何看待评价指标体系的改变,尤其是权重的变异所引起的高校排名变化,这种变化是否能真正反映一所高校质量上的变异。②如何能够保证高校自报数据的准确性。③高校排名上下浮动是否真能反映高校发展状况的质变。④是否高校评价按层级划分更加合理,排名第三的高校与排名第五、第六的高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很多学者采用了实证研究加以分析。如,[26]Clarke(2004)以1995~2000年5年间美新社大学排行榜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动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指标体系的变异无法有效解释高校各年的排名变化。此外,他还利用不同年度的指标体系和同一年的高校数据对高校进行评价,以此分析指标体系变动对评价结果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按照层级区分的显著性要比按照序列区分的显著性高。(三)高校评价对社会影响效应分析

国外高校综合评价实践活动开始较早,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因此,国外学者在探索高校评价新方法的同时,非常关注高校评价结果的分析,主要集中在高校评价结果对政府、学生以及学校自身等影响效应的研究。1.高校评价对学生的影响

美国高校评估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高校的相关情况,最大程度地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被适合自身并有利于未来发展的[27]大学录取。然而,Astin(2004)发现,高校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有条件的。如,“新生质量”指标的设置,会促使许多高校采用提前录取的方式争夺优质的生源。这会导致低收入的学生群体丧失很多攻读一流高校的机会。由此看来,高校评价并非对所有学生择校有帮助,只是对优势学生群体发挥作用,对弱势的学生群体则可能产生反效果。[28]

Griffith A,Kevin R.,(2007)运用Conditional-Logit模型研究了高校排名变化对学生择校的影响。他们以一所高校在美新社排名中的名次、生均经费额、师资力量等指标作为自变量,以学生选择该校的概率作为因变量,构建统计模型,收集了1995~2004年10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随着时间推移,高校排名对学生择校的影响逐渐增强;高校的排名名次越高,它对学生择校的影响越显著;女学生择校受高校排名的显著性弱于男学生;非少数民族学生受高校排名的影响强于少数民族学生(亚裔、西班牙裔、非洲裔);高分生择校受高校排名的影响显著。2.高校评价对高校自身的影响

高校评价结果对高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招生情况、学费定价和资助获取情况3个方面。对于该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是Monks和[29]Ehrenberg(1999)进行的“高校排名变化对高校招生和学费定价的影响研究”。他们以美国排名前30的私立大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些高校在美新社排行榜中相关指标数据作为自变量,以其招生结果作为因变量,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招生的生源质量和招生政策与其在美新社排名中的名次变化呈显著相关。具体而言,若今年某高校排名下降一个名次,则次年该高校的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将上升0.5个百分点,录取率下降0.6个百分点;美国高考成绩(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平均得分下降5分,学费净值下降0.6个百分点;反之,排名上升会导致录取率、[30]录取人数下降,生源质量提高。Meredith(2004)以芒克斯和伊伦伯格的研究为基础,扩大研究对象为美国所有的研究型大学,在构建回归模型时引入了一些新的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公立高校的招生情况受美新社评价结果的影响更显著;美新社排名前25名以外的高校,其排名的变化对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并不明显;高校的名次变动与校友捐赠有显著关系,大学名次上升,校友捐赠也随之上升,而且与其他组织机构相比,校友捐助对排名变动反应更灵敏。3.高校评价对政府的影响

高校评价对政府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展相对较晚,比较有代表性的[31]是Jin GZ和Whalley A的研究。Jin GZ和Whalley A(2007)运用计量模型,以美新社杂志的发行量衡量大学排行榜影响力。研究发现:大学人均教育和其他费用支出,政府对公立大学的生均财政拨款等诸多方面,都随着排行榜影响范围的扩大而增加了。这些结论都表明学校及政府的财政决策与大学排行榜是显著相关的。三 高校综合评价的国内研究现状(一)国内高校综合评价的实践情况

1985年,教育部正式发布相关文件,提出“要积极评估高校的教育质量”。由此,国内学术界开始了对高校评价的积极探索。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在《科技日报》上刊登了名为《我国科学计量指标的排序》的文章,根据SCI的发表情况对我国87所重点大学进行排序,自此拉开了高校评价研究的大幕。此后,在教育部一系列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检查、提倡教育评估的政策、文件陆续发布后,国内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热点。目前,已有60多个公开发表的高校评估报告,既有政府主导的本科教学评估与学科评估,又有教育科研单位开展的大学评价,还有其他社会民间组织发布的大学排行榜。下面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评估体系作详细介绍。1.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政府主管部门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表1-6为2004年的中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囊括了第一层次的评价项目8个、第二层次的评价项目20个。其中,二级指标包括11项重要指标和9项一般指标,并且按照具体标准分成了A、B、C、D共4个评估等级。评估专家根据被测高校的具体情况打分,最终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2009年,又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重点院校和体育及艺术类高校的评估指标进行了调整。表1-6 2004年中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2.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展开评价。学科评估从2002年第一次实施以来,至今已完成3轮,目的在于提升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表1-7为201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强调质量、成效和特色,主客观评价兼具,客观为主。其中,客观评价维度包括“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而主观评价维度包括“学科声誉”。学科声誉数据和指标权重全部由相关专家(约5000名)调查给出。学科评估结果按照“精确计算、聚类统计”的原则产生,首先按指标体系精确计算得到原始得分,然后采用“聚类统计”算法,将原始得分相近的聚为一类,从而淡化名次,引导高校更加关注学科建设的优势与不足。表1-7 201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3.中国大学评价

武书连领导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最早开展大学综合评价。他从1993年开始定期向社会提供大学评价的相关信息,目前已经发布了10次。针对大学评价中的一些难点,该课题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32~38]试与创新,其主要贡献如表1-8所示。

武书连最新发布的高校评估指标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维度展开,权重基于高等学校内全职教师与全职研究人员的比例分配。人才培养从研究生和本科生两个方面衡量,其权重按当年两类学生在校人数比例确定;科学研究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其权重按从事社科研究工作人员数量和从事自科研究人员的数量之比确定。这样总共形成了4个二级评价指标。前两级评价指标是固定的,第三级指标则随年份略有适当调整。如,科学研究的三级指标以及各项得分多是通过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专家调研得到,然后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得到指标权重,虽然每年的指标内容略有变动,但内容基本包括各级研究奖励和论文成果等方面。同样,人才培养的三级指标多为量化指标,一般建立不同级别指标之间的换算标准,然后汇总得到该项指标得分,指标权重同样是对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处理得[39]到,内容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各个层级人才培养。表1-8 武书连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贡献情况4.网大的“中国大学排行榜”

网大是国内首个从消费者角度开展高校综合评价的机构,自1999年开始每年对我国高校(不含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进行了不分类别的排行。网大推出的首个评价体系指标及权重的设置都是根据自己主观判断确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不高。2000年以后,网大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改。首先采用德尔菲法,由相关专家组成的评价小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AHP来计算指标的权重。其中,虽然二级指标和权重每年会有所调整,但一级指标及指标权重是固定不变的。表1-9为网大推出的2011年高校综合评价体系。网大的评价体系包含6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其中,“声誉”这项一级指标在国内排行榜中可谓首开先河。从指标的设置来看,网大的高校评价更多地强调人才培养,而科研方面所占的比重较小,如指标体系中的学生情况、教师资源、物质资源、声誉和学术资源等指标,从根本上讲都是反映与学生培养相关的内容,加起来权重远远超过了50%。因此,网大的评价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尽量平衡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两个方面。此外,网大构建的指标体系与权重稳定性较高,便于同所大学在不同年份的比较分析。表1-9 网大2011年高校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权重续表5.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率先开展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活动,其评价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定位我国高校在世界大学中的位置,找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该院自2003年定期向社会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最初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关注的重点是科研成果与科研能力,从诺贝尔奖获得情况、高产学者的数量、英国《自然》周刊(NATURE)和美国《科学》周刊(SCIENCE)上发文数量、SCI期刊的发文情况以及师资力量5个指标进行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均为20%。2004年以后,该院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如表1-10所示。改进后的体系减少1个维度,从4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是教育质量、教师团队、研究团队和效益与效率,相比于原来评价的内容更加广泛。表1-10 2004年后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评价指标及权重6.邱均平的“中国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邱均平从2004年开始进行高校综合评价,每年发布一次排行结果。与其他机构的高校评价研究相比,“中国大学竞争力排行榜”最大的特点在于“分类评价”,即将高校划分为“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两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从评价内容来看,重点大学比一般大学多了声誉评价;从指标设置来看,重点大学科研相关指标的权重较高,而一般大学人才培养或者教学相[40]关的指标权重较高。“中国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的指标规模是目前国内各大学评价体系中最庞大的一个,而且该评价体系难得地对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进行了区分,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中国大学竞争力排行榜”试图从多个方面综合反映高校运行的整体情况,从指标类型上看,既有反映数量和规模的绝对指标,也有反映效益和质量的相对指标,既关注人才培养,又强调科学研究。此外,从“学术声誉”与“社会声誉”[41]两个方面来衡量学校声誉,也属于一种创新。学术声誉反映的是学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对高校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和影响程度的判断;社会声誉反映的则是其他社会各阶层人士对高校的社会贡献、社会影响和社会知名度的认知。(二)对现有高校综合评价实践的反思

伴随着高校评价实践活动的开展,很多学者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些学者们的反思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高校评价主体的选择、高校综合评价指标设置、高校评价方法科学性的讨论。1.高校综合评价主体选择的争论“高校评价由谁来评”这是一个对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产生重要影[42]响的问题。不同评价主体,对高校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同的,评价的出发点也是不同的,最后得出的评价结果必然大相径庭,因此,[43~46]评价主体的选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部分专家指出:政府作为高校的直接监管部门,若同高校评价直接产生联系,会对评价结果有负面影响,相对社会组织民间评价,政府评价的公正性将受到质疑。因此,他们认为社会评价优于政府评价。还有部分学者[47~50]持相反意见,认为社会民间机构在进行大学评价时存在很多致命的问题,如,民间评价机构的资质无法认定,评价人的专业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了社会民间评价机构评价过程缺乏科学性。因此,他们认为考虑到社会组织民间评价的不可避免的问题,高等学校的评估工作交由政府或其委托的专业机构更为稳妥。结合上述[45]两种观点,还有学者提出了高校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思想,即实现官方机构、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相结合、多方介入的多主体结构。2.评价指标设置的科学性

目前,国内高校评价指标的选择具有很明显的科研价值取向,即以高校科研水平高低反映高校综合实力。当前,国内主要的社会评价机构,除了网大的评价体系强调人才培养,其余几个高校评价体系中科研权重占绝对优势。应当指出,科研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大学的整体发展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代表大学综合实力。选择科研作为高校评价主要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受数据的限制。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项高校职能相比,科学研究功能较容易量化,便于应用技术手段展开评价,而另外两项功能所包含的质量因素较多,量化评价较为困难,而且我国既没有专门的高校评价数据库,也没有类似于国外那种专门进行信息咨询和调查的公司。因此,诸多评价机构只能尽量回避或索性放弃了这些方面的评价。最终导致当前重科研轻教育,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取向。[51~55]

此外,一些专家指出,目前高校评价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机构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相差较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高校评价理论基础的探索。没有理论的支持,仅仅凭个别专家用德尔菲法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势必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3.评价方法过于简单

从赋权方法来看,国内高校评价活动以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为主。权重受到评价人综合素质以及个人偏好很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56]当样本容量和质量不够时,赋权的准确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部分专家指出高校评价是为了将大学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区分,采用客观数据的权重赋予方法,可以对主观权数进行修正或补充。现有文献中涉及的相关方法有标准差系数、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

[57~59]等。

从目前国内综合评价所用到的集成算子来看,大多采取线性加权综合法。庄赟提出可以考虑用几何加权综合算子对各指标评价值进行[60]加权,这种方法更关注被评价高校发展的均衡性,如,在评价指标中,如果有一项指标得分特别低,那么即便其他所有指标得分都很高,依然不能改变该评价对象总体评价低的结果。(三)对高校综合评价科学模式的探索

针对现有高校综合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国内的一些学者借助管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思想,积极探索高校综合评价的科学模式。

韩震(2005)基于高校整体知识能力对高校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总结出知识活动的全息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知识管理的能力评价新体系,实现对高[61]校的综合评价。

纪秋颖(2006)基于生态位原理阐明高校生态位的基本理论,在对高校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高校核心能力解剖为反映高校“态”属性的占有能力、反映高校“态”和“势”界面属性的适应能力、反映高校“势”属性的进化能力3个层面及其相应的3个测度,即生态位高低、生态位适宜度、生态位进化动量,提出了基于高校生[62]态位的高校核心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张玉岩(2007)基于标杆管理的思想对高校竞争力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根据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的大学内部评价体系。在该体系内,研究者根据不同学科院系的不同特点,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模型,实证部分又参照标杆高校,进行比较分析,为高校评价[63]结果的改进提供了方向。

王国平(2008)在对比国外大学排行榜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大学评价排行榜,总结了目前高校评价在目的、标准、方法等多方面存在的误区,剖析了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政府宏观调控对[64]高校评价而言的迫切性。此外,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王淑滨(2009)借助对高校功能变革的研究,以复杂系统中的协同学理论、自组织理论以及经济价值增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高校社会价值增值的概念及分析架构,并提出了SVA的评估标准,借助技术手段将数据量化,得到综合结果,并根据结果提出了国内高校社会[65]价值增值的对策办法。[66]

沈红宇(2010)围绕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这一主线,对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通过对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现状分析,找出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结合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其发展的具体对策。

以上6篇文献是众多高校评估研究中比较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同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从这些文献中可以判断当前高校综合评价领域的研究趋势:第一,指标的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强调理论对指标建立的支撑性;第二,强调其他学科理论在高校综合评价中的融合研究;第三,高校综合评价的方法更加复杂,准确性更高。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高校评价作为一个全球性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关注。国外高校评价活动开始较早,经过学者们对本国高校评价体系不断修正和完善,目前,高等教育发达地区都形成了权威的高校综合评价机构,国外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也逐渐由“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探索”向“评价结果的影响效用研究”过渡。我国大范围开展高校评价活动始于2000年以后,经过十余年探索形成了政府评价大学和社会评价大学两类不同主体的评估模式。目前,国内学者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方法的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以及“新评价模式的探索”。比较国内外高校评价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国外研究要比国内领先一个阶段,其主要差距在于权威性高校评价体系的形成,而这与本书研究主题——权威第三方高校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初衷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本研究对于突破目前国内高校评价领域面临的困境是有指导意义的。

权威第三方高校评价体系的构建并非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对已有研究成功经验的借鉴。然而,它也并非是对已有体系的小修小补,或者仅仅是现有体系中评价主体的更换。相反,它有自己独特的评价目的——促进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并在这个评价目标的指引下,突破目前研究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因此,可以说,本书对权威第三方高校评价内容和计量模型的研究是对已有研究的“扬弃”,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现有文献缺乏对高校系统本身的深入研究。任何研究的开展,都是以对评价对象的深入分析为基础的,高校综合评价也不例外。只有对高校系统内部运行规律有深刻了解,评价体系的建立才可能更有针对性。因此,如何借助恰当理论对高校系统进行分析将是本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系统是不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高校系统有哪些构成要素,其各个子系统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整体绩效的。(2)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撑,现有研究对于高校评价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对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3个方面规模的集成实现对高校的综合评价。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绝对评价,仅仅是评价了高校的发展水平,忽略了对高校发展的相对效率及其各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度的评价。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决定高校是否能够长久持续发展,提高自身潜在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借助相关理论的分析,建立更为全面、更有利于高校长期竞争能力提升的评价体系是本研究第二个需要关注的问题。(3)评价指标的构建缺乏科学性。评价指标是评价体系的灵魂,是评价目的的具体体现。现有研究强调规模评价,数量指标占绝对优势,对质量指标关注不够。而产出质量的提升恰恰是目前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此外,很多研究中指标体系构建的流程不够严谨,既缺乏对研究对象的系统分析,也没有对典型研究规律的总结。因此,如何在对高校整体运行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典型研究成功经验,构建能够反映评价目的的指标体系便成为本研究第三个需要关注的问题。(4)现有对高校的评价方法过于简单,无法反映高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种种特征。高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发展过程具有多目标性、矛盾性、高维性、混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用常规的评价方法评价这样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很难得到切实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打破学科界限,将其他领域有关复杂系统评价的方法和思想合理地运用到高校评价当中,成为本书研究的第四个关键问题。第三节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一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本书以已有研究为基础,着眼于实现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综合考虑高校系统的复杂性,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思想体系出发,以复杂性理论和综合评价理论为依据,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高校系统内部运行的机制基础上,建立了高校综合评价及计量模型,并且选择5所大学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内容。(1)将高校看成一个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3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分析了3个子系统的运行机制、相互耦合关系以及系统的复杂性表现;梳理复杂性理论发展脉络并且借助复杂系统“涌现”理论,对高校产出质性飞跃的来源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高校综合评价的S-E-C模型。(2)将高校看成一个特殊的生产系统,在对高校整体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参考已有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高校综合评价的初始量表。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初始量表的结构进行修正,从而确定了最终的高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以高校综合评价S-E-C模型为基础,采用组合评价的思想,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分别设计高校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和发展协调度的计量模型:基于改进AHP-唯一特征雷达图的高校发展规模计量模型、基于阿尔蒙多项式-权重集合DEA的高校发展效率计量模型以及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高校发展协调度计量模型。(4)高校综合评价及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为了验证所构建高校综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书选择教育部直属的5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微调后指标体系为基础,多渠道地采集数据,应用设计好的高校发展规模测度模型、效率测度模型和内部发展协调度测度模型,对这5所高校进行评估,并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二 主要研究方法和工具(1)文献研究法。在大量关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期刊、书籍、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以及政府的法令法条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书系统对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文献和理论观点进行梳理、比较、分析后,建立研究的分析架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定性分析法。通过对高校复杂性分析,本书对其内部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借助复杂系统的分型理论、“涌现”及协同论,建立了高校综合评价S-E-C模型。(3)数量建模方法。运用目前复杂系统评价最新研究成果,借助组合评价理论思想,设计高校综合评价的计量模型。具体涉及AGA、AHP、阿尔蒙多项式、DEA、灰色关联度等。(4)实证研究方法。选择5所大学为对象,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本书所构建高校评价及计量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三 技术路线

针对以上各部分研究内容,本书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1。图1-1 技术路线第二章高校复杂系统定性分析

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和发布途径,促进了高校评价活动的发展和完善,但目前社会和政府机构开展的高校评价仍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评价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开展之前必须有明确的评价目的和标准,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作指导。如果没有弄清评价的目的和标准,没有科学的评价理论作支撑,就急于去展开评价,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结果都是盲目的、无效的,也没有可信度。高校作为一个复合开放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存在很强的耦合关系,且与外部环境有着能量与信息交换。针对高校的这些特点,本书以复杂性科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再认识,提出了S-E-C高校综合评价测量模型,为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确定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一节复杂系统及复杂性科学一 复杂系统及其特征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有机体,按照标准不同,可以划分成不同类型。如按照系统的规模分为巨系统、大系统和小系统,按照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联程度可分为开放[67]系统和孤立系统。

复杂系统是相对于简单系统而言的,简单系统通常由少量相互作用比较弱的个体或者大量行为相近的个体组成,比如遥远的星系或封闭的气体,借助简单的统计方法便可以描述它们的行为;而复杂系统要有一定的规模,但其复杂性不一定与系统规模成正比。另外,复杂系统中的个体具有智能性,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植物、城市交通系统中的行人和司机、战略联盟中的各类企业……这些系统中的主体都[68]可以借助自身情况适应所处环境,做出智能判断和决策。

复杂系统具有普遍性,研究者们从事的学科领域不同,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1999年美国SCIENCE出版“复杂系统”专刊时,两位主编指出:“通过对一个系统分量部分的了解,无法对系统整体性质做出完全解释,这样的系统便是复杂系统。”美国科学家Simon(1962)认为:“复杂系统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各个部件之[69]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按照他的解释,即使已经掌握每个部件的性质和它们相互作用的规律,也很难推断整体性质。丹麦科学家巴克则把有巨大变化性的系统认定为复杂系

[70]统。日本福田丰生认为:“复杂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要素间具有复杂非线性关系。”圣菲学派的学者们给出的定义是:“复杂系统是由一系列具备自身目的、主动的个体组成,它们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凭借彼此的相互作用与彼此适应也能形成整体有序的状态。”约翰·沃菲尔德(Warfield,1974)则认为:“复杂系统是不能[71]借助传统方法与理论解释其行为的系统。”

目前,关于复杂系统的定义尚未统一,但对复杂系统基本特征的认识却是一致的。一般认为,复杂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①层次性。复杂系统内部具有若干层次,组成系统的元素也是一个复杂系统,最终呈现出“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的层层嵌套结构。②整体性。复杂系统整体具有完全不同于其构成元素的性质,系统内部元素的性质不能代表整体性质,低层次规律不能反映高层次规律,且这种整体性受元素间非线性关联的影响。③多样性。一是构成要素的多样性:不同层次的要素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同一层次不同要素的属性空间也存在差异;二是元素间作用方式的多样性:要素间相互影响及影响的方式不同。④开放性。开放是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的相互作用,包括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信息流交换,它有助于系统向更好、更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变化,复杂系统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复杂系统,两者存在多样的、非线性的相互影响。⑤动态演化。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外部环境和系统本身的内部结构都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系统会有一些自发的自我调节,去适应这些变化,从而呈现出更加有序、稳定的状态。系统的演化由底层元素诱发,越低层的元素活跃度越高。当有少量元素改变行为时,系统呈现出鲁棒性,整体不发生大的变化,但大量元素变化时,系统稳定性被破坏,向另一种状态演化。二 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是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性质与行为进行深入探索的科学,它涉及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72]复杂性科学与简单科学相对立,其核心方法论是非还原论或整体论,因此又被称为非还原论科学或整体论科学。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使还原方法论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在解释生物机体秩序方面传统科学遇到不少困难,在解决社会、经济等复杂问题时更是捉襟见肘。面对这些困境,复杂性科学应运而生,它避免了传统还原论科学的局限性,提供了一个运用“整体”或“系统”处理复杂性问题的新方向。

从历史角度看,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如图2-1所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