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1 02:28:23

点击下载

作者:房学嘉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客家风俗

客家风俗试读:

岭南文化书系·前言

五岭以南,素称岭南,岭南文化即岭南地区的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绵长传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偏处一隅,岭南文化在秦汉以前基本上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秦汉以后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明清以至近代,域外文化不断传入,西学东渐,岭南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东西方文明的开路先锋,涌现出了如陈白沙、梁廷枏、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大批时代的佼佼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岭南再一次成为试验田和桥头堡,在全国独领风骚。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岭南文化形成了兼容、务实、开放、创新等诸多特征,为古老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和重构提供了多样态的个性元素和充沛的生命能量。就地域而言,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三大板块,而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为核心和主体。为了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总结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岭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繁荣,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出版社组织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岭南文化书系》,该书系由《广府文化丛书》、《潮汕文化丛书》及《客家文化丛书》三大丛书共30种读本组成,历史胜迹、民居建筑、地方先贤、方言词曲、工艺美术、饮食风尚无所不有,试图从地域分类的角度完整展现岭南文化的风貌和精髓。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做到阐述对象的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我们希望这30种图书能够成为介绍和宣传岭南文化的名片,为岭南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再次腾飞提供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系曾获批为2009年度“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在项目申报和丛书编写过程中,广东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多次给予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以及暨南大学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岭南文化书系》编委会2011年6月18日

客家文化丛书·序

在岭南三大民系中,“客家”被称为汉民族中的“吉普赛”。晚清诗人黄遵宪对此曾作过诗意表达:“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在岭南,相对于位居邻海平原的潮汕民系、坐拥肥沃三角洲的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就没那么得天独厚了,它们大都盘踞在山区丘陵乃至层峦叠嶂之中,所谓“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而从民系的历史文化与语言风俗看,客家民系也与它们明显不同。客家学界有“大中华,小客家”的说法,其中强调的是作为民系及其历史和文化的客家与华夏民族及其文明的传承关系。诚如黄遵宪所吟诵的:“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存三代前。”

近三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国内地曾经一度沉寂的“客家”不断受到热捧,并涌现出大量的文章著作。但是,由于各自著述的动机与立场不一,加之学风机巧浮躁,致使本来对“客家”有些陌生的外界因此更加模糊。这种情形,一方面说明丛书编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基于这一背景,为了保证丛书的质量,我们组织了一批不乏高度与视野,同时又对各自负责的选题有一定积累和研究,且能够充分体现嘉应学院在客家研究领域的水平与影响的作者阵容。对于丛书选题的提炼,则在避免每个选题之间简单重复与拼凑的同时,更多地考虑这些选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对客家历史人文整体风貌的不同侧面展示,尽量覆盖客家的语言风俗、文化教育、山水自然、村落民居、饮食习俗、民间文艺、侨人侨商、足球体技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领域,并注意在内容展开过程中引带出能够体现客家历史人文内涵的标志性人物、事件和物象。同时,考虑到丛书的阅读对象与传播影响,在编撰风格上,我们力求雅俗共赏,介绍性文字简洁、通俗但不失生动,延展提升性文字具有一定的内涵。

丛书的出版,除了要感谢各选题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嘉应学院科研处、文学院(客家学院)、客家研究院等单位的关心和支持外,还要感谢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林有能副主席、暨南大学出版社徐义雄社长的理解和信任,特别是出版社史小军总编辑、李艺主任在编撰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邱国锋 曾令存2015年5月30日于梅州

客家风俗

客家是中华民族中一个颇具特色的支系,学术界表述为民系或族群。“民系”的学科属性为“民族学”;“族群”的学科属性为“社会(1)学”。

客家族群人口众多,学术界估计有5000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韩江、东江、北江上游以及赣南、闽西、海南、四川、台湾、香港等省、区,海外分布则以东南亚为主。其中以粤闽赣边山区为主要聚居地,而粤东北梅州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区域,2005年由国家文化部批准为“客家文化保护区”。是故,保护区内的梅县话被称为“标准语”,具有客家语言的典型特征,扩张力强,是旅外客家人维持及外地人仿效的对象。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客家文化可视为汉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一个缩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汉文化为总体背景,并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古代南方各地的区域文化以及土著文化。汉民族共同体文化的共同性和丰富性,以及该共同体内部不同族群文化的地域性和差异性,在客家文化的总体氛围里都可以找到其影子。其特质性的文化符号概括起来主要有文化图腾与民俗、民居、语言等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五行五方龙神”是客家文化的图腾。

客家文化地方性的底层文化遗存的痕迹明显,文化历史积淀深厚,个性特征突出。如丧仪中买水为死者沐浴和点主“封谥”等仪式即其中之一。又如民居,是透视族群的重要物象,因为它不仅是洞察俗民意识的窗口,也是关照民间生活方式、经济景观、社会结构、风五行五方龙神石情习俗的具体途径。围龙屋是民居中的典型,是粤东北客家文化核心区域标志性的民居建筑,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其文化魅力向为学界所关注。笔者以围龙屋文化名之,并提出了“围龙屋文化”的概念。围龙屋天街一角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一种文化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得以传承,即使是在客家文化的核心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空间不同,如山之前或后、河流上游或下游,地方文化也存在差异。推而广之,将粤东与粤北、粤西、广西、四川、台湾等客家地区相比,其文化的差异性则更大。

对客家源流问题的探讨,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学术问题。客家学(Hakka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当前学术界关于客家源流的讨论影响比较大的,一是“北方汉人为主体说”,二是“南方汉人为主体说”。“北方汉人为主体说”是《客家研究导论》著者的主要观点,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客族的人民本来是从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搬来的。”(罗香林,2006:38)“至于客家民族则有优胜之文化,而且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自尊的心理,无论到了什么地方,总以为自己是不会输人的。”(罗香林,2006:31~32)其文化特征是,“客家的民族比起各省任何民族来,都更为特别,他们的语言,不但和各省的方言有所不同,就是比起广东省城的方言来,也不知差异了几多”(罗香林,2006:96)。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学术界,尤其是客家人的“五次大迁移说”及“相对纯正汉人血统”(罗香林,1992:63~76)等主要论点被客家论者普遍接受。论者认为,客家本来就是生活在北方的“土著”居民,是汉族中的一支族群“司豫流人”。在漫长的往南迁移过程中与百越诸族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并互相融和,有的转化为汉民族的其他族群或其他民族的成员,有的则在交流过程中影响了别的族群或民族的居民,保留了客家的本色,即今日的客家人。这种论点除了强调客家族群以汉族为主体以外,似乎认为客家人在南迁之前已是一个种族或文化群体,因此,是客家人南迁而不是中原汉人南迁,并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客家族群。“南方汉人为主体说”是《客家源流探奥》著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经验提出的。论者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无论是中原还是华南与西南,甚至粤闽赣地区,都发现了多处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广东、广西、云南均有大量古人猿、古人类遗迹以及出土的一批彩陶器、夹沙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都有比较精美细致的石器工具,都有形状差不多,甚至极为相似的彩陶器皿,这些生产和生活物质的出现,当是人类生产活动同质性的共生现象。尤其是长江、珠江流域等地的大量考古挖掘如四川三星堆文化、广州南越王墓文化等都证明,南方的上古文明并不逊色于中原文明。著者实地考察中原地区古村落、古民居、传统民俗等,对那些隐藏于历史表象之后而又规范着历史运作方式的真实力量有了新的思考,无论是崇山峻岭或广袤平原,在无数无名的劳动人民的推动下,粤闽赣边地区文化系统逐次展开,从饮食、服饰、民居到人生礼俗与方言,由“下里巴人”至“阳春白雪”,经过碰撞、交融,最终形成了千差万别但又有着共同文化源流的客家共同体。换言之,在农耕社会,岭南自然生态具有优越性,这对地方民性的远大斗志产生着影响。四五千年前岭南山区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并形成庞大的族群共同体,于是才有公元前221年的秦始皇“南征百越”。二

风俗为人类日常生活的表征,它代表一般俗民认同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反映了族群的普遍价值观。“《庄子》曰:大地噫气,其名曰风。……因为空气有传吹的意味,故引用到风俗方面去,凡教化、俗尚、习惯,都可称之曰风。”(罗香林,2006:26)俗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周礼学》“论‘大宰’礼俗以驭其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俗不同,而一之以礼,则无不同。顾积久相沿,习与性成,则有一家之俗,有一国之俗,有天下之俗。一家之俗,大夫主之;一国之俗,诸侯主之;天下之俗,天子主之,而皆以一人为转移。故天下国家,远近大小虽殊,莫不有祖宗家法’”。因此,风俗包括习俗与仪式,也就是俗民所经历之出生、成年、结婚、衰老、祝寿、丧葬等“生老病死”诸驿站。习俗、仪式有其不同的象征与意义,经俗民不断重复而模式化。而民俗则是社会生活的规范,是礼仪与习俗的总称。礼俗是人与人之间为共同生活,维持其秩序而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人际关系,即共同遵守的规范。民俗文化就是从“文明”中展现“文化”的特质,经由一代代人传承、延续与推展。这种绵延不断的生活规范,经由传承展现出民俗生命力。粤东北客家文化核心区域自古就是“人文胜地,山水多区。户有谈经,泮水之风声不振;家多遵(2)礼,四厢之俗尚颇淳”。

本书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明文化。除概念释义外,内容基本上按传统风俗的出生、成年、结婚、祝寿、丧葬等组织材料,分为

梳妆打扮

、日求三餐、生命驿站、百年好合、形体分离、禁忌文化、家规家风、五行风水、人神之间、天神崇拜、聚落福神、过望福神、地方水神、春季风俗、夏季风俗、秋季风俗、冬季风俗、嬲馆讲古。

————————————————————

(1) 民系是依罗香林的定义,是指民族内部的支系,如客家民系就是汉民族中的一个支系。族群是依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定义,指如果那些人类的群体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或者是因为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是因为对移民的历史有共同的记忆,而这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种群体就被称为族群。也就是说,只要成员对他们的历史,或祖先,或来源,或神话传说,或重要事件(不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或语言抱有一致的认同,他们就结成族群。转引自何国强:《宗族历史与族群互动:以丰顺县汤南镇罗氏宗族为例》,载周大鸣等:《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2) 曾玉峰,清康熙六年(1667)丁未会魁,著有《曾玉峰先生文存》。梳妆打扮

出门衣冠

俗谓“锅里无米放,出门衣冠样”、“在家唔怕旧,出屋唔怕新”,乡人穿戴注意场合,重面子。明末清初“齐民无事不衣冠”。

传统服饰的特点是“粗衣薄妆”、“槌髻短裳”。城乡妇女的穿戴(1)风俗是“头不缠锦,足不裹帛”。至清代乾隆年间,“中上人家,妇女纺织缝纫,粗衣薄妆,以贞淑相尚。至村乡妇妪,槌髻短裳,任(2)田园诸务,采山负檐,未免鄙野”。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则穿上整齐清洁的衣衫,以免被人看衰(瞧不起)。衣服虽破,只要补得好,洗得干净,穿得整齐,就不会被人见笑。妇女对衣服十分爱惜,平日穿打补丁的衣服,新衣服除过年或走亲戚偶尔穿一两回外,总舍不得穿,有句俗话说:“烂衫烂裤不要丢,留待得苦好遮羞。”

衣服分上下两部分:上衫下裤,统名为“衫裤”。做衫裤的布俗称“家机布”,用苎麻纺纱织布,自织自穿。笔者于童年时代,就曾协助母亲纺苎麻线,但不是织布而是绞索绳用。自纺的线纱粗,织成的布粗糙。大襟衫为传统服饰,衣着款式偏宽偏长,男女无多大区别,家机布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纽扣,女装则在襟边加一两条花边,以示男女之别。大襟衫的开裆处安一布扣,其中男装安在左侧,女装安在右侧。男穿长袖衫,正面开缝企领,如唐装衫、交头裤。女穿右侧开襟的“大襟衫”,大裆裤,衣长齐膝,又宽又大,围着“围身裙”。衣裤宽敞简便,质地多为粗布,喜染蓝、黑、青等颜色。歌曰:“新做蓝衫莫咁蓝……唔蓝唔乌就耐洗。”这种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染漂而成黑、蓝、青蓝等颜色,染料是土制“靛粉”,也有用“薯莨”、“土珠”或“乌臼树”等草本植物熬水染色的。成人衣服色泽多偏黑、深蓝和深灰色,只有夏季才用苎麻纺织的白布。“大襟衫”胸前不开口、不设纽扣,表面不设口袋。其开口从颈部开始向右斜开直至右肋下,并沿边而设纽扣。

和“大襟衫”相配套的是“斗头裤”或“交头裤”。“斗头”是接连之意,即用一块布和两个裤筒相接而成。穿“交头裤”时将裤头交叉绞紧反扎于内,把宽敞的裤头打扎,用裤带捆实。衣袖、裤筒特宽,便于在劳动时挽袖扎裤筒。“裤头”特大,便于冷热天穿着。“褂哩”、“留眠衫”为内衣。寒暑服式无多大区别,只是暑天穿薄苎麻布,冬天用厚布。背搭即无袖的上衣,外地人多叫背心。黄钊《石窟一征》卷四《礼俗》中曰:“俗妇人称半臂为秋娘褡。按:《身章撮要》妇人背子,本婢妾之服,以其行直主母之背,故名。今亦习俗相承,俗称秋娘,亦贱者之称。”“开裆裤”为小孩穿用,排屎尿处留空,方便排泄。

裙哩。女人少有机会穿裙,主要在结婚穿新娘衫时加穿裙,但里面还得穿长裤。其次是百年归寿,所穿的“寿衣”有“裙”。而平时则在年节或入斋堂祈神时穿,胡曦《枌榆碎事》四卷中有民歌曰:“红裙队队结同心,斋饭鸠筵紫竹林。”“百褶裙”依颜色分为黑裙和红裙,红裙多为官家或富家女子穿着,或大行嫁时作为嫁妆。其来历可能与汉代的“犊鼻裤”有关。“俗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百褶裙谓之马面裙。汉时犊鼻裤旧制,改犊鼻为马面,犹改虎子为马子也。”而普遍穿裙是民国以后。

棉袄、棉背褡、马裤为御寒服。其中,马裤只做两条“腿”,左右各一,互不相连,无裤腰,上边有一布条,将布带打结扎在裤头上即可。

腰带即“水布”,流行于五华、丰顺、饶平、揭西、陆河等地,沐浴时当浴巾用,劳作时供擦汗用,走路时可用手撑开遮炎日,还可兼作围颈、垫肩、包物等。练武的人束绉纱带,便于出手跳跃。胡曦《枌榆碎事》中记载道:“惠来潮阳,妇女出路,必罥首,一帕长数尺,两手左右持之,云昌黎剌潮遗制,曰韩公帕。”“贝带”、“披带”是背负小孩的背带,有“凤尾背带”和“后背背带”之分。前者俗谓揇带,是用红布或花布结个圆圈,将孩子揇在里面,斜挂于胸前,凤尾结则结于身后;后者是用一丈多长的红布或花布将孩子背在背后,结打在前面。

服饰的变化在女子的嫁妆中得以反映。以道光年间镇平县女子出嫁时服饰习俗的变化为例:“俗女子出嫁,制衣裙皆用苎布,无纱罗绸缎之奢。惟嫁之日,所着有红绫衫一领及裙一腰,谓之面衫面裙。贫家嫁,赁面衫面裙,皆由亲戚借贷,亦可见瘠土俭俗之一端也。近趋于华靡,绅士及小康之家,皆有客家服饰纱罗绸绉呢羽之衣裙矣。”如程乡县松口,“自中外通商,轮船往来数千万里,刻期可至”。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侨乡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适南洋谋生者不下数万人,其拥厚资有名号者有十余家,其中人有资业者不可胜数。每岁金银流入松口十余万,习俗所趋,日以奢侈……昔时衣服不过布帛,近且必绸缎矣”。随着机耕布花色品种的增加,妇女倾向穿“士林蓝”布衣服;男的倾向穿葛布衣服,服装式样出现了中山装、夏威夷装、学生装、西装等。

梳妆打扮

妇女出门做客梳妆打扮,其中涂粉“挷寒毛”是必不可少的。“嘉应风俗向崇朴厚,妇女尤以勤俭相尚,所梳之髻,即以自己之发梳挽而成,俗名自家髻,与‘省装’相近。”“乃近数十年忽染陋(3)俗,妇女改梳脱髻,又名假髻,或称高髻。”素有“小南京”之称的兴宁县俗民亦学程乡县梳妆打扮。民歌曰:“新梳髻子学程乡,半底红鞋百褶裳;头上不嫌多点缀,素馨花间夜来香。”妇女的发型由自家髻变为类似船形的高髻——俗称“船子髻”为主,时人称之为“州妆”。这种“船子髻”打扮费时,“州妆做客,必喜太髻,必请人梳,必须本日,必费多时,殊形不便”。时人谓:“女梳高髻转盘龙,再变妆时发改松。金翠纵然能省却,烫耒工作亦很凶。”“旧时妇女梳发,环城用髻套,乡间用帕裹,项背发兜起数寸,名髻尾。后(4)改梳盘龙,名曰圆头。”

挽髻是区分女子婚嫁与否的主要标志。女性初婚之日即改梳“银髻”(蟠龙髻的一种),将头发梳起来,卷发成髻,俗称“上头”。光绪《嘉应州志》卷八《礼俗》中曰:“女嫁前一日髻,谓之上头。”清末民初,妇女由梳“高髻”改为梳“盘龙”(俗称“圆头”)后,仍需“毛锸”等饰物。凡已婚妇女改长辫为梳髻后,均须加插银簪。“哩只妹子麽几高,头上梳等八字毛;髻心扎等红髻索”,红髻索,即用以结髻之红绳也。

首饰。自清道光以来首饰逐渐奢华,主要有“扁簪、松蕾簪、银针、银谏、金钗、金凤、翠围、珠花、牙牌、大钏等首饰,大钏重至二十余两”。即使最一般的要求,“州妆每人必买两脱髻、两扁簪、两松蕊簪,一闲居用,一作客用。又须银针二三条”。

银簪为已婚妇女常用的一种头饰。凡上了年纪梳盘头髻的妇女,在脑后盘结的发髻上,至今仍然保留着插上一支银簪的习俗。这样的银簪一般多用银、铜或合金打造而成,有的用兽骨刻成,富家喜用黄金锻造。银簪不仅可以防卫,还可以治病。凡遇头痛、脑热等疾病,头帕用熟鸡蛋白与银簪用布包在一起,趁热在患者身上来回擦拭,据说有一定头帕用方形布一块包扎在头上或只包结在发髻上,为已婚妇女所常用。清人黄遵宪笔下的嘉应州妇女形象就是“蓬头赤足,帕首裙身”。其形状和大小各地不一,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头帕四周饰以花边,中间用彩色丝线刺绣——花鸟图案。戴时对折成三角形,包在头上既可挡风尘、防晒御寒,又可作装饰物。黄钊《石窟一征》卷四《礼俗》中曰:“俗妇女冬日带帕,帕皆青布为之。”头帕夏可遮晒,冬可为头面护暖。另有一种短帕称为围裙,仅系于胸前腰部。帕的颜色多为黑方块形,皆有环扣,一端扣于脑后发髻上,一端扣于颏下。老者多用青色,年轻者多用蓝色,镶上白边,做工相当精美。其中平远、大埔等地老年妇女则多戴黑头巾。程乡县西阳、白宫一带的围裙,一律用蓝布、镶白边。

围裙有两种,除了上文提及的短帕围裙外,还有一种是妇女料理家务时用以遮蔽胸腹的“裙哩”,俗谓“围身裙”。系在胸前作围裙,赴墟上街购物时,还可用作包裹使用。青年妇女将围裙加绣花边,更配上各种颜色的毛线花带作为系带,既可作为一种装饰,又可作为“头帕”包扎在头上,就似一顶特别的帽子。

凉帽为圆头竹笠四周缝上蓝布,用竹篾织成圆圈,中间穿孔,帽缘用布条缝挂,布多是疏纹的,以便通风。戴在头上露出发髻,发髻上用毛锸或竹片横插,使帽稳定。《石窟一征》卷四《礼俗》中记载道,妇女“暑天田功樵采,则戴凉帽凉笠,以竹为之,笠檐缀以青绢或青布,可以障目,名曰‘凉笠’”。丰顺、大埔等地“妇女晴夏皆戴凉帽,皆用竹制。其式为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折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而长夏操作,可以迎(5)风障日,名曰凉帽”。“妇女多戴凉帽。劈竹丝,织圆帽,四垂葛布为檐,则谓坡老始造。”由于这种凉笠特别能遮阳光,垂布随着身体的摆动飘舞摇摆,招来悠悠微风,凉爽宜人,俗称“凉帽”。

雨具主要有竹笠、蓑衣、油纸伞等。山区盛产棕和竹,山民就地取材,采棕或竹加工成雨具。

其中,竹笠俗谓“笠麻”,用青竹篾编成,夹以竹箬衬底,用以挡阳御雨。笠麻有尖顶与圆顶之分。尖顶主要流行于粤东南部等地,圆顶则主要流行于粤东北部等地。

蓑衣有两种,一种是用棕毛编制的,披在背上,既能挡风雨又能御寒;另一种是用山上的箬叶编制的,优点是较轻便,但不如棕蓑衣耐用、暖和。

伞俗称“遮”。用竹为架,纱纸蒙顶,其中上桐油漆的“纸遮”又称“油纸遮”,上面多绘有各种花草图案,既美观又轻便,故为青年妇女所钟爱。黄钊《石窟一征》卷四《礼俗》中曰:“俗女子出嫁,是月内女子之母携漆屐、油伞、竹凳、织龙至婿家探看。此风甚古。”“油遮”为旧时女子出嫁嫁妆的生活用品之一。

天足健妇

“中国北中两部的女子,大体说来,都是不问耕种的事务的,除非穷至一文莫名的人家,有多少例外。至于说到客家的女子呢?那就没有这样的趋势,中等以下的人家的女子,固不必说,就是夫家有几妇女在打井水淋菜十万资产的,或曾经做过官吏的,到了耕种的时候,也不能老是住在闺中,不问田事,她们在平常的上午,十之八九都是赤足。至于住在山边的女子,那就更是辛苦,她们不但要跟着男子去种田,还要到山岗上去砍柴或割草,以此作为家中的燃料。若有苟且偷懒的妇女,敢长年处在家里,不管田务的,社会舆论,便必以‘懒尸妇道’,或‘好懒妈,贱东西’等恶名词去攻击她。因此客族女子遂养成了一种‘须与男子一同力役’的风气。”(罗香林,2006:47)(6)妇女在打铁钉“天足健妇”。清人黄遵宪在《黄遵宪文集》中说:“邑俗妇人操作勤苦,不独中馈女红已也。向无缠足敷粉之习,城中及北路一二村间或有之,而各乡则绝无矣。虽士绅之家亦鲜畜婢者,一切井臼、耕织、樵苏、畜牧、灌种、缝纫,姑与妇均劳。唐魏勤俭遗风,依稀见之。古乐府云,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旧时,妇女不论劳作或出墟入市均赤足,只待晚上洗身后才穿木屐。有一双新屐往往要留待春节除夕洗身敬祖公时穿。木屐为最常穿的鞋。木屐前部钉上一片屐皮,屐皮用帆布、棕等。旧时木屐式样以颜色区分,原木色的为“白胚屐”,上漆的为“漆屐”。漆花的木屐是妇女的随嫁物之一。供女人穿的还有上红、橙等颜色,绘上花卉、图案的“油彩屐”。以形款分,牛皮屐用一小块皮革,钉于前沿。棕屐用棕绳编成。《石窟一征》卷四《礼俗》中曰:“俗以包木作屐,帮用牛皮,涂以朱漆,男女皆着之。”布屐,俗称“船头屐”,因其前沿翘起如船头而得名。家贫者,一般在春节时才买一双新鞋(通常是普通布鞋)穿着过年。过年后立即把鞋保存好,待赴宴或重大节庆时才穿。有的一双鞋往往要穿好几年才换新的。一般人家只有布鞋、草鞋,富者冬天有棉鞋。皮鞋是近代以后才有的。

妇女把不用的旧布、烂布洗净晒干,再用稀糨糊一层层糊于布上,俗谓“布百”。待“布百”干后,按纸样裁出“屐样”,再在上面糊上一层新布,称为“屐面”,在下面糊上一层新布,称为“屐里”,然后用针线“绲边”,汇合而成“屐帮”,最后把“屐帮”钉在状如鞋底的木板上即成。

布鞋旧时都是自制。男式的叫“阿公鞋”,女式的叫“阿婆鞋”,布底的“布百”用“家机布”,鞋面颜色多为黑色。男式的是宽口船形,不用鞋带,俗称“懒思鞋”;女式的则一般用带子扣紧,俗称“挽绊哩”。这种鞋主要利用废旧布料做成。鞋底用旧布或碎布一块一块糊贴至约1厘米厚,用大块的旧布裹着,另将竹壳剪成鞋底的模样,用布包裹后放于上面,再用铁钉钉孔,用苎麻线密密钉实,然后将四周剩余部分切去,即成鞋底。鞋面内层仍用碎布,用糨糊贴成厚纸状,俗称“布骨”,内外再包以新布,钉上鞋底即成。

棉鞋又称“老人鞋”、“过冬鞋”,形款与阿婆鞋一样,只是里面用棉花为絮,供老人冬天穿。老人冬天御寒除鞋帽外,多使用“火冲”(7)。

草鞋又名“草履”、“芒履”、“芒鞋”。材质分两种:一是以干稻草为主要原料编织,一是以麻和布为主要原料编织。用“布百”做底,前头做一个“鞋鼻”,左右各做两个“布耳”,后边“布跟”(俗称“鞋踭”)留“眼”,用苎麻线扎好后,用布带串起,编成网络,如凉鞋状,即可穿着。男女鞋样相同。

袜有布袜和线纱袜两种。除穿草鞋外,清代“俗妇女着屐不袜”。如李太白《浣沙石上女》诗:“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

轿用于代步,有三种,一种叫“兜轿”;一种叫“扇轿”;还一种叫“花轿”。其中的“花轿”又称新娘轿。当地有民谣戏说扛轿与坐轿的关系:“扛轿坐轿两荒唐,一个坐等两个扛,坐个头都睡得扁,扛个‘哈’都晃得长。”

————————————————————

(1) 康熙《程乡县志》卷一《风俗》。

(2) 《乾隆嘉应州志》卷一《舆地部·风俗》。梅人黄遵宪在同治年间所作《送女弟》说:“盛妆始脂粉,常饰惟綦巾。”

(3) 《岭东日报》,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二十五日,“谕劝改妆”。梁伯聪:《梅县风土二百咏》。

(4) 疗效,如被毒蛇咬伤,可用银针刺蛇伤处,挤出毒血,防止蛇毒入心。

(5) 民国《潮州志·丛谈志·物部》,引用《丰顺县志》。

(6) 客家妇女除承担家务外,还出街入市挑柴草到街上卖,到建筑工地挑砖运材料争取微薄收入,以帮补家计。

(7) “火冲”即指客家民间冬天老人随身携带的手提火笼。手提火笼是一个特制竹篮,内放一比汤碗略大的陶钵,在钵内放一些带火的木炭御寒。

日求三餐

食哩饭么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俗民见面时,第一句话就问:“食哩饭么(吃饭了吗)?”

传统的饮食结构由于生态影响而在饮食文化上存在差异,粤东南部的潮汕人“精食”,北部的客家人“粗食”。总体而言,北部山区的主食以稻米为主,番薯芋哩次之。饭因制作方式不同有焖饭、捞饭、袋饭、饭钵饭、饭甑饭。其中饭甑饭是把大米洗净,先倒入煮沸的水中泡煮至半生不熟,后用篓舀起再置入甑内蒸熟。饭甑还有保温作用,尤其是冬天,蒸熟的饭可保温几个小时。

旧时兴大家庭,人口多,煮食只能大锅大灶。主妇天未亮即起床做饭,先用大锅煮,后用笊篱将饭捞起,盛于“饭甑”中,准备好家人的一天吃用后即上山劳作。“符米”又谓“熟米”,是把稻谷放在锅里注水加热“符”熟,然后晒干加工而成。乡俗认为“符米”有祛瘀清湿的作用。粤东北部山民多住在边远深山,水质清寒湿毒,常闹肠胃不适、水土不服之症,而多吃“符米”可治寒湿。

薯芋是仅次于稻米的主食,俗有“半年薯芋半年粮”的说法。客家人在饭以外,还增食薯、粟类,多以磨粉“煮羹”(糊)或制粄充饥。青黄不接的“三荒四月”,增食园中“东瓜(乡音,即南瓜)”煮粟粄。

芋通常称芋哩或芋头,有白荷芋、黄芋、青芋、槟榔芋、鸡爪芋等。此外,还有树番薯(即木薯)、南薯、鸭脚粟、黄粟(小米)、苞粟(玉米)、小麦、高粱等,虽是主食之一,但乡俗都视作杂粮。

旧时家家户户腌有咸菜、菜脯、蒜头以及豆豉、酒糟、麦酱等,谓家常菜。所食青菜以自产为主。咸菜为每日三餐所必备。而咸菜的原料是芥菜,近似“三月菜”,但高矮大小有别。咸菜由芥菜制成,有“水咸菜”和“干咸菜”之分。加工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加盐用力擦,然后装入瓮,用稻秆填实后倒伏存放半个月左右即可食用;二是将发酵成熟的咸菜取出用水洗净晒干,然后放锅内用急火蒸,晾晒后又蒸即可食用;三是将晒至五成干的芥菜直接用开水烫,然后挂起晒干,尔后再蒸再晒,香味上乘,乡俗谓“咸菜干”或“梅菜干”。芥菜在屋檐下晾晒

用粮食或其他原料制成的粄食有味酵粄、发粄、麦粄、粟粄、聂粄、老鼠粄、粄皮、甜粄、煎圆哩等。

糯米酿酒俗叫“老酒”、“娘酒”。

用鸡炒姜再加老酒慢火煮,俗谓“姜酒”或“鸡哩老酒”,为产妇滋补饮品之一。“酿粄”用糯米粉制作。把糯米粉加水揉成粉团,再分适量小块搓成丕,然后在丕里加入用肉菜剁成的馅,把馅包住,置锅内蒸熟即成。“甜粄”用糯米粉伴红糖加水糅合,然后置入大蒸笼蒸,厚度在3.33厘米左右,要整整一个夜晚才能蒸熟。“煎圆哩”用糯米粉伴黄糖水揉成小圆球,放入煮沸的油(通常是高山茶油或花生油)锅里炸熟。

糍粑是婚丧喜庆以及庙会的粄食之一。做法是将糯米用饭甑蒸好后,再放入“舂臼”里反复捶打而成。

红粄为喜庆粄食之一。其中在下元节“敬天神”时一定要有。也有谓新丁粄,敬神后,要分发给左邻右舍分享。

发粄用粘米浆发酵后蒸熟即可。粄形的特点是中央隆起“笑开”,是年节或红白喜事、扫墓时的粄食之一。

味酵粄用粘米浆加入少量草灰土碱,拌匀后蒸熟即可。粄形的特点是中央下凹。

清明粄用草药拌糯米粉制成,因药料不同而各具风味,如“艾叶粄”、“苎叶粄”、“鸡屎藤粄”、“狗贴耳粄”等。俗传吃了清明粄,夏天就不会生疮疖。

仙人粄用一种“山草”熬制而艾叶粄成,是夏季清凉解热的粄食之一,既能解饥渴、助消化,又具有清热驱暑、降血脂、治糖尿病等多种功效。

糕饼有菊花糕、云片糕、蓼花、百侯薄饼等。

豆干用豆腐加上多种香料、药材等配料晒干而成。特点是片薄,四方形,多为酱黄色。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切成丝状、块状炒菜。

么脉个食

客家饮食深受土著文化之影响。待客时,尽家有无,鸡杀鸭,即使席桌上摆满了各种大鱼大肉的盘碗,还会对客人说:“么脉个食”,意为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不好意思。究其原因,山区的自然生态特点是开门见山,生产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故饮食烹调偏咸、偏油。佐料一般用生姜、胡椒、家酿糯米酒,这样做出来的菜鲜香、纯正,利于消化,而且本味鲜明。

饮食与生态环境有关。山区水冷、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焖炒,少吃生冷。俗民略懂些中医常识,讲究食物性能。诸如,鸡蛋滋补,鸭蛋性凉,母鸡、母鸭泻火,公鸡、胡鸭燥热等。膳食讲究调和搭配,多用药材调理阴阳,并根据时令增减食物品种,类似于现代术语“饮食疗法”。一般家户都备有中草药以防病治病,许多妇女还自己制作药酒、仙人粄。

在肉食方面,以猪、鸡、鸭、鱼等为主。各家各户养肥猪过年,杀猪祭祖,请客聚餐。鲜见牛肉和羊肉。

宴席不用牛肉和狗肉。因为“牛是农家宝”、“狗为守门卫”,故传统上不杀牛杀狗待客。红事宴客,第一杯先喝红(老)酒,然后再喝其他酒。白事(治丧)则喝白酒。

在水产方面,除鱼可在门前水塘随时捞钓外,山溪的蛇哥老蟹也应有尽有,诸如蛇、拐(即青蛙)、泥鳅、鳝鱼、鳖、蛤、蚌、田螺、小螃蟹等水中之物,俗谓“蛇哥老蟹脉个死佬都食”。这对于中原汉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城乡多有狗(菜狗)肉摊档。俗谓“夏至狗,吃了满山走”、“狗肉滚三滚,神仙都企(站)唔稳”。有“小狗补肾、中狗补血、老狗祛风湿”的说法。常吃狗肉可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腹满少食、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尿等病。乡俗虽然喜欢吃狗肉,但绝不用狗祭祖、宴会,而且有“狗肉不上正席”的说法。

喜吃猫、鼠肉。俗传猫肉有医治痔疮的功效,与鸡、蛇共炖谓“龙虎凤”。吃猫肉时,要除去猫的正脊。而鼠则多吃田鼠、山鼠等。

节庆菜用料以大鱼大肉为主,讲究野生、家养的“绿色食品”。加工时讲究粗刀大块,注重火功,以炖、煮、焖、煲、酿见长,烹调讲究原汁原味。乡俗红白喜事宴客,多大块鱼、大块肉,吃“12大碗”,其中肉类就有十大海碗之多。猪肉圆鲩圆

特色菜。梅菜扣肉、开锅肉圆、蒜哩焖猪肉、咸菜焖猪肉、豆干焖猪肉、圆蹄肉、锤圆(猪肉圆)、鲩圆(鱼圆)、清蒸鱼、醋熘鱼、煎酥烧、煎芋圆、盐焗鸡、焖鸡酒等。其中,梅菜扣肉选料“三层靓”猪肉,将食材用开水烫至6成熟后切成方块拌上酱油,盛于碗内,上铺梅菜再放锅内用文火蒸烂。开锅肉圆用鲜猪肉剁成肉泥,加入适量薯粉、胡椒等佐料,挤成丸子,然后用慢火煮或蒸熟。程乡县丙村的开锅肉圆、松口的鱼圆、松源的牛肉圆为地方品牌。盐焗鸡

平远县仁居镇有红菌豆腐,用豆腐渣作原料,摊在竹箕上,放在阴凉处,数天后长出一层曙红色的真菌,是高级原生态汤料之一。

乡俗赴宴有“夹菜”之俗,即自己在宴席上只喝汤或吃青菜,而将肉菜带回去给家人分享。

乡俗以“东瓜(即南瓜)再大也是小菜”、“一日三餐小菜饭”为口头禅。

生命驿站

怀孕生子

怀孕生子是生命的第一驿站。其中怀孕乡俗谓“款太肚”(乡音),主要根据月经或“拣食”来确认。初婚妇女如果突然发现没有月经,会觉得奇怪而向母亲说。一些叔婆伯姆看她不洗月经布,知道“有好事”,会调弄说“有了”,使她觉察。此外,如有反常的“拣食”(1)和“喷”,也被确认为怀孕。

确认怀孕后,应告知家长及时养鸡、酿酒。鸡多为自家饲养,周期最少也要半年。酒则可视产期而酿。丈母娘会经常来照料,俗谓(2)“催生”、“逻轻”,要买一条鲩鱼,鲩鱼全身光滑,意味着女儿生产时婴儿和鲩鱼一样快出娘胎。探望的时间不预告,一般是提前一两个月去。民间有传说,到女儿家时,要是先见到女儿,则是生男孩的预兆;打开饭煲看到饭勺子面朝天,则是生女儿的预兆,反之则是生男孩的预兆。“看轻婆”即接生员,分娩时,妊妇坐在椅子上,面前放一个(3)“脚盆”,屙牙哩就屙(即生)在脚盆里。婴儿出生时,如脐带缠颈,叫“挂珠”,说是好命的。亦有家贫或临急的产妇自己取一个碗打碎作刀断脐。(4)

胞衣一般用烂布包着先放在灰间,后埋入菜园。另据张祖基辑录:“兴宁係丢落粪湖,用竹棍楖下底下去。但要小心,莫楖倒翻转,反之,屙牙哩就会呕奶。”俗谓“胞衣可做药”,旧时嘉应州黄塘教会德济医院接生员将胞衣洗净,有的肺痨(即结核病)患者把它拿回家配药吃。

婴儿出生后的当天,家中要宰老“生鸡”(即雄鸡)拜天地、告(5)祖先,然后把“生鸡”炒姜酒给产妇吃。俗谓“生鸡酒”可祛除产妇瘀血,姜炒至转黑色,慢火煮酒,补产妇身体。

月婆(即产妇)饮食要谨慎,乡俗进补主要吃“鸡哩酒”,每日一只老姜炒鸡或鸽等煮老酒当饭吃,再辅食干饭、干菜、牛眼(即桂(6)圆)干等,不吃青菜。一般10天左右,瘀血排净后,改吃“行鸡”(即鹌鸡)炒姜酒,整整吃够一个月。俗谓行鸡姜酒主“行补”,即能给产妇补气补血,强身子。月婆酒

乡俗月婆每天要用“虎板树”或“老艾茎”沤枫树叶水洗澡。

送鸡酒又谓报喜。屙牙哩出生后的第二天,要送一壶酒给妹家。妹家在三朝过后,则要送鹌鸡及酒给其女补养身体。

屙牙哩第三朝洗身要请“看轻婆”洗。张祖基谓兴宁之俗是爱几只春放米筛上,揇倒屙伢屎窟去磨一下,係筛屎尿,使倒屙牙哩晓听话,来屙屎尿个意思,“屙牙个洗身水爱放落秤砣石,同牛索麻去煮,係表示屙牙哩的胆爱同石头咁大,唔畏嚇,身体爱同牛咁健容易养大的意思”。

七天后,外婆探望孙儿,进产房前要在天井下跨火堆,火堆用鸡毛、松毛、草燃烧,俗叫避去邪气。(7)

屙牙哩满月要系“懒亚”拜祖宗。屙牙哩做满月亦称姜宴,主要宴请外家。黄钊《石窟一征》中曰:“俗生子弥月,延宾至酒半时,父抱子至筵前,众宾皆整冠起立,父抱子以授上座者,饔人捧盛熟肉一方,生鱼头一,熟鸡腿一,葱一根,水一盂,银印一,置于水盂。上座者每取一物,各因其义为吉语,咳而祝之,谓之开斋,言小儿从此食荤也。”

开宴时,婴儿的外祖母要抱婴儿“试食”,即外祖母用箸夹着鸡肉送到婴儿口边,说好话“五更报晓英雄汉”;夹肉放到婴儿口边说“大块文章锦绣篇”;夹鱼时说“鲤跳龙门万丈高”。由阿婆(即祖母)抱出童帽大门(其时要用伞遮挡阳光)呼“鹞婆”来了。亦有由外祖母抱婴儿到大门外指天“唱鹰歌”,又叫(8)“哼鹞婆”,歌曰:“鹞婆飞得高,亚妹明年做亚哥,鹞婆飞得低,亚妹明年又招娣(弟),老鹰飞得远,做官做到省。”而妹家要送婴(9)儿衣衫、帽子、鞋袜、贝带、布、玉镯、金银镯、鸡和糯米粉(做“汤圆”的)。亲友则送婴儿帽子、衣服或布料等礼物;也有送玉镯(脚和手的)、金银镯,放在布上送来。

屙牙哩满一周岁俗谓“对岁”,父母要煮两个鸡卵(染红)给他吃,叫“做对岁”。其仪式是祭祖祀神,在香案前,摆上一张桌,桌上放置弓箭、纸笔、食品、珍宝、玩具、算盘等,若是女孩,还要加上剪刀、针线、尺子。孩子洗澡穿新衣服后,由父母抱到桌边,让小孩选择一件东西,俗称抓了什么,便预示将来做什么。如抓纸笔,便说其将来读书、当官;抓算盘,说其会做生意等。此后,每年出生的日子为“生日”。

安名破学

屙牙哩安名“有下事”,须经拜祖神灵命名,依族谱坐标排序,同辈的第一个字都一样,第二个字便可自由选择。在此基础上以生辰八字推算,缺什么补什么,如命中缺水,可取有“水”偏旁的字,如清、河等;如缺金,取带“金”偏旁的字,如银、钢等。可先通过算命、卜卦或经“神明”商拟,然后用小红纸条书写婴儿的名字,拿到祖堂贴在祖宗神龛副牌上。家长抱着婴儿在祖堂拜祖灵,说明某世裔孙添丁,取名××,敬祈祖宗保佑。俗谓八字的好坏一出生就决定了,如不理想,可以补救。办法是,命名时在正名外另用一个贱名如“讨食狗”、“阿狗古”、阿猫、丑妹等。安名后,要给屙牙哩剃头发,但要留“脑沁毛”。祖公厅

上灯即添丁,要在祖公厅的梁树上悬挂灯笼,时间是正月十二前后,其间请族人前来喝酒祝贺,家长会抱屙牙哩先向先祖神灵参拜,接着拜长辈,长辈给“红包”表示祝愿,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写入族谱。

丁有新丁、老丁之分。宗族社会族人都要举行升灯仪式,一生只一次。当年诞生的叫“新丁”,反之叫“老丁”,灯笼上写升丁者名字。灯笼不能熄灭,要点燃到正月十五。如《曾自强日记》中载:“昨日慈母出松买明日与长兄第二子令超升灯用的东西。”“早膳毕后先到石岭祠敬祭,我手拿花灯,挂在祠堂的厅堂内。后到湖洋祠敬祭,花灯也是挂在厅堂上,俗叫作‘升灯’,要用‘红金鲤’及‘高升’。”升灯要宴请亲友,亲友去时要送的礼物有衣料、玩具、食品等,礼品中不能缺少甘蔗,而且要连根带叶的,意思是节节高升。若是没有甘蔗,可用“百节草”和“柏树”代替。(10)“破学”即启蒙读书,儿童到七八岁,家长带他到蒙馆去读书。《孙波庵先生诗文集》中曰:“七岁破学读三字经,书馆即今活泉隔邻之当铺,黎明早课,堂内外嗡嗡蚊语觉犹在耳也。……破蒙后随族兄甫……年十五读完五经四书。读书时每年冬辄向近邻学上元花灯者领画纸之花卉人物,获钱即买年料及爆竹。”学宫大成门“出花园”即成人礼。乡俗16虚岁就算成人,选黄道吉日到庵庙做仪式,念花园经。有小花园与大花园之分,16岁用的叫“小花园经”,内容是祝少年健康平安地过日子;19虚岁用的叫“大花园经”,内容是念一年四季花木开花结果花树的名称,祝这位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能遇贵人,受到神灵的保佑,过上美好的生活。仪式中用的花树和纸人带回家中,放在床上的席下。

一子两母

乡俗儿子谓“赖哩”。“赖”者“依赖”也。在宗法社会,遇到有些房派生育不平衡时,长辈往往会动用“家规”,让丁旺者将某子“过房”给相关宗支,俗谓“顶房”。顶房要在家长监督下,写“过房帖”,养父一方,要付象征性的礼金给生父一方。幼儿过房后全归养父一方抚育,不再在生父家生活,长大成婚,生儿育女,继承养父“香火”。

过房带乖,幼婴出生后,认定与父母相克,病痛多,如不出卖就无法养活时,也会把幼婴卖出去。这种卖,力求卖给同宗世辈相称者,要写过房帖,要付礼金,卖后幼婴即归买方抚育。卖者一方还要写上八字,配上柏树枝和长命草送至买方家表示过房和卖。张祖基谓:“细屙牙出倒世父母必定请人算命,看下八字好毛,根基稳毛?若使根基唔稳,先生就会话爱写过房帖,即係写卖字俾自己个兄弟做子,或断真卖一半俾自己个亲房,若使十分多病就完隻卖俾本姓人或远方个人,咁样来救其命,又好得转钱来。”即小孩命理较硬,与父母八字不相生就必须过房给相生的人为子女,改称生父为“阿叔”,生母为“阿姆”。这就是俗语中讲的“一母生来两母带”。

立嗣有全嗣和半嗣。“一母生来两母带”即指承顶两房俗谓半嗣,可以各娶妻室,不称妻妾大小婆,而称两房嫂。

幼婴出生后,因父母家境特困,或生肖不合即身患疾病无法抚育时,不得不将幼婴卖出去。这种卖,如卖给同姓同族世辈相称者可立“过房帖”,如卖给外姓者则立出卖契约。尤其人丁不旺之家,或父母命中注定难带孩子,即借他人之家运以保自己的孩子。立嗣要在祖祠内摆牲仪敬祖先,嗣子必须参拜,在祠堂贴名单,族亲作证明。嗣子可以继承产业,亦必须赡养父母。首选卖给本家本族人,但必须合辈分而又与婴儿年庚不相冲相克者,例如卖给胞伯、胞叔做儿子。有的把婴儿卖掉后的称呼也随之改变。当然这种“卖”仅是一种形式,婴儿的一切抚养教育仍由生父母承担。无嗣者要买幼婴、幼童做“赖哩”,并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既有同姓,也有外姓,有买卖与情送之分。

契神斩煞

乡俗祈保新生命“长命百岁”主要是通过衣着佩戴来驱凶避邪,甚至用命名、称谓以自贱求生。幼童的装束,三五岁多做八仙帽给他戴,即用银铂打成八仙像,额门上左右各四个,中间安一个寿仙公像,祈求长命的意思。也有的戴狮头帽,或佩戴“长命锁”,一般为银质或铜质,挂在胸前。此外,还有肚褡、男人串耳、百家锁、八卦钱、辟邪钱、带狗爪骨、带狗鞭、带虎牙和僧衣等避邪。

乡俗是俗童满月至八岁以前,命中带有“弓”、“箭”的俗谓命理较硬,表现在体弱多病,或烦躁不安,屡屡出事,要把年生卖给神明斩“弓”斩“箭”。家长即带俗童到庵场上香求签,为求平安成长,往往去“天伯公”、“石伯公”或“树伯公”那里契给神灵庇佑,并(11)另起契名。男孩子多契给佛爷、关帝、五显公王等,女孩多契给观音、佛母等。凡经佛爷、菩萨信领的孩子,一般要跟着佛爷的姓,而“卖”给公王老爷等神灵者,要以老爷的名字命名。契给财神,要起一个“财”字。亦有拜多子多孙有福之人者,也有拜觋公觋婆者;有认大树者,甚至有认山和石头的,俗谓卖乖。石伯公

契关帝。契给关帝收养的,其名要带“关”字,仪式上要买一把扇子、一条手巾,用一根12尺长的红色绳子卷起来,挂在墙壁上,如果是闰月出生,要用13尺长的绳子。写“契单”时,备五盘斋品敬关圣帝君,上表填上名字,用红纸贴上,上香,契子仪式便完成。尔后,每月到关爷宫上香,上交一些香油、财宝,庵场神职人员初一、十五会为孩子拜忏,念长年金刚经,一般念到5岁、9岁或19岁即

(12)可。从田野考察材料来看,契给关帝者不仅有俗童,也有不少成年人甚至中老年人,特别是经常外出做苦力者。

契五显公王。卖给五显公王,则名字要带一个“显”字。仪式如契关帝。

契观音。女孩多契给观音菩萨等。俗童碰上病痛,或经算命卜卦认定与父母相克时,便由家长带其年庚并具办斋果、香纸,到观音庵去祈祷,并把年庚留在庵里神龛,表示把俗童“卖”给了观音。然后由观音另起一个诸如带“庙”、“观”或“佛”一类的神名。少年长到16岁时,则必须到观音庵“酬福”。此后,俗童便在观音神前宣告成人。契神帖

契天后。俗童也有契天后娘娘的。如兴宁县甘葛岭天后圣母娘娘,俗谓能断俗命好坏,驱邪治病,俗童“排八字”有缺有灾时,即写好“年生”,“卖”给娘娘,又叫“过继”。尔后,俗童的父母每年要去拜一次,叫“回报”、“还福”。在娘娘出行时,把俗童的手镯和脚镯用小红布标上记号,送到庙里祷拜后,把它套在娘娘的脖子、胳膊、耳环上去出行,仪式结束后取回再戴在俗童身上。

生日贺寿

祝寿是人生驿站中的重要一站。古礼60岁为耆寿,70岁为稀寿,80岁为耋寿,90岁为耄寿,100岁为期颐。乡俗做寿的寿龄男齐头,即男寿60、70岁等,而女寿出一,即61、71岁等,以此类推。寿庆一般在60岁以上才举行仪式,寿诞日期允许提前,不得推后。逢60、70、80、90岁等祝寿称“做齐头”。61、71、81、91岁等祝寿叫作“大生日”。96岁便可举行百岁寿庆。

寿庆在厅堂设红寿堂,挂红寿幛、红寿屏,点红寿烛,陈列亲友贺礼,大门、小门贴红庆寿联。富家会闹八音助兴,礼仪隆重。祝寿当天,寿星身穿礼服,坐于大堂,子孙宾客齐集堂前,子孙行跪拜礼,亲友宾客行鞠躬礼,为寿星祝寿献词,说吉利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有老人不敢承受大礼,将自己的礼服披置在屏椅上,接受子女、亲友的祝贺,但自己要在堂侧回谢。中午设席宴客,寿星为首席,寿人妻子陪坐,或族中长辈上座,亲友要为老人敬酒说好话,老人不胜酒力,子女可代替婉谢,不可失礼。

贺寿多为寿烛、寿屏、寿幛、衣料、鞋、帽、公鸡、猪肉、寿面、水果等。其中,食品如鸡肉、猪肉、面等意在补充老人的营养,而屏、幢等意在荣誉,即“面子”。水果则具有象征意义,如苹果(平安)、红橘(大吉)、大梨(利市)、红桃(蟠桃祝寿)。也有贺镜屏绣屏、毡毯寿联等。

————————————————————

(1) “喷”为客方言,读作pan,即呕吐。

(2) “轻”为当地客家话,读ta,下产意。

(3) “屙牙哩”为客方言,即婴儿。

(4) 乡俗的灰间即厕所。

(5) 笔者按:生鸡为地方土话,在此指雄鸡。而生鸡酒即乡俗中的雄鸡炒姜酒。

(6) 因青菜寒湿,吃了易“过奶”,婴儿吃了奶会泻肚子,故避而不吃。

(7) “懒亚”是客方言,即婴儿用的小围裙。

(8) “亚妹”为乡俗对孩童的昵称,并无性别之分。

(9) “贝”是客方言,即背之意,贝带即“背带”。

(10) “破学”为客方言,破即开,学字读hok,学指读书。在此为启蒙之意。

(11) 名字必冠一“石”字或“树”字,或带有“石”字旁或“木”字旁。

(12) 周建新:《粤东客家地区(蕉岭县)宗族社会与神明崇拜》,田野考察报告。

百年好合

嫁鸡随鸡

传统婚姻不但是传宗接代,也是两姓好合,在人生驿站中有里程碑意义。俗女子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倒(乡音)狐狸满山走”的信条根深蒂固。罗香林谓“客家人本是一种进化的民族,他们青年男女所具底性爱的强度,自然也是不消说的。可是一不幸受了旧礼教和旧宗法的压迫,自己的婚姻,自己不能参加丝毫的意见,夫妇间若有了不融洽的地方,也只好抱恨在心,不敢明目张胆地在家长前说话。尤足令女同胞们难堪的,就是‘嫁猪随猪,嫁狗随狗’一类的金科玉律”。妇女牌匾

成年初婚俗谓“人家女”“大行嫁”,男16岁即谓“成人”,女15岁即谓“及笄”。虽按传统六礼进行,但旧时城乡贫富有别,大行嫁的并不多。带普遍性的,则是小婚或童养媳婚,乡俗称“细心舅”。旧俗妇女吵架时,会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大行大嫁来的”,不比你们做“细心舅”,说明两种婚姻的形态、身份有别。

传统婚俗重六礼门当户对。乡俗谓“捉猪子看猪嫲”,青年男女到了婚龄,由父母出面参谋找对象,即谓父母之命。俗云:“只有狐狸拜鸡栖,哪有鸡公拜狐狸?”若有人提起某家有女待嫁,男子便去“偷”看;如认为合意则通过媒人将女方“年生”偷送男家比照,在七天内没有发生不吉事,女方庚帖即被接受,连同男子“年生”交由卜卦先生,卜合成功则凭媒说亲,反之则退回。男方了解女方资讯,主要由媒人提供。媒人乡俗叫“辍嫲”。大行大嫁礼俗,在卜合的基础上,由媒人穿引约定男女双方见面的时间、地点。其中男到女家会见,叫“看妹哩”或“看老婆”;女到男家会见,叫“查屋舍”。经媒人说合后,男子要向家长汇报并约定时间上女方家看妹哩,其母会邀同几位“妇人家”带儿子跟媒人到女家去观察女子。其中做参谋的人又谓“眼镜”,他们可男、可女,要求有文化,有生活阅历,有口才,如能略懂相理知识更好。只是为了顾全双方的面子不张扬,故俗谓“偷看”。相亲时男方要有妇人担箩格,内有猪肉、鱼、酒类等。做媒人的最会花言巧语,没有社会阅历的闺女在相亲时因害羞,最易(1)上当,故有“三人五目看过,日后有长短之事不关我事”的故事。去到女方家,女方父母叫出女儿与男方父母见面,倒茶,如果男方父母中意则会接茶饮下,并拿出红包给女子,俗称“面花钱”。同时把带来的肉菜做午饭,大事已成,反之“此亲不攀”,另付误工费给媒人。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子年龄大一点儿未结婚家长不急,而女大就不同了,家长急着到处托媒找婆家,乡俗叫“走路”、“寻出路”嫁出去。罗香林辑歌曰:“嘴唇红朵朵,七岁吃佛果。讲了五十两,嫁分李四嫂。”20世纪30年代梅县某校长的《曾自强日记》记载曰:“早,外祖母来报告亚顺妹‘走路’(即出嫁)的事。据云她被亚友姊带往其家,暂住米墟背(即松口镇米市场)。余去带其转官坪,她不肯。余知留亦无用,不如早日去之,奈因外祖母年老无人侍奉,故姑且收留,现在她不甘再住,留亦无用。经与外祖母商定决意出嫁,托人找一介绍,俗名‘辍嫲’,该介绍係五星桥的李亚巫嫂,商定后即言价230元,并将亚顺妹交其承领,本拟写一字为凭,因此间与介绍人非常熟识,并介绍人言不必写字,因此遂未写。”“亚顺妹由媒李巫嫂介绍嫁于(俗名辍)松源,言定衫价210元,今日即由李巫嫂交来100元,余110元谓展期一个月后交清。”“查屋舍”是女方到男家了解家境生计。男女双方家长基本同意儿女婚事,为确实了解男方家庭状况,双方商定日期,女子由其母、伯叔姆等陪同到男家查家风、家规、屋舍、经济状况等。由于双方初次接触,气氛要和谐,征兆要吉利。查后中意与否,男方均应给女家面花钱。如不合意,女方应于次日将该款送还,婉转辞谢,不能得罪人。“男人八字无假,女人八字无真。”“看日哩”是将双方的“八字”交神灵审核的环节。俗传女方会在上面做文章,即尽量把自己的生辰八字改好,以迎合男方需要。女方把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交给日课先生,选取黄道吉日,以便完婚。

在确定亲事以后,男家要给女家“过定钱”,不然有可能被另一家“定走”。而定金多少,则由媒人从中谈妥,择日叫媒婆送到女家去。“送聘礼”是男方将聘金等礼物送往女方家。聘礼除了聘金身价银外,还包括生猪一头及鸡、鸭、海参、熟盆、生盆和果盆等。聘礼用“礼”(或称猪羊)送去。妆奁若干则由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