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精编教材:中级会计资格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大纲版)(套装共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07:21:41

点击下载

作者: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精编教材:中级会计资格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大纲版)(套装共3册)

(2016)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精编教材:中级会计资格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大纲版)(套装共3册)试读:

前言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印发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通过对历年真题的考点进行细致的分析,编写了本套教材,旨在帮助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高效地复习备考。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内容较多,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理清学习重点,省时省力地进行备考复习,我们将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力求为考生呈现一套层次鲜明、详略得当的知识框架体系。尤其在每章的章前,增加了对该章内容的简单阐述,罗列了重难点并提供相应的复习技巧,提高考生的复习效率。

本套教材覆盖了整个考试大纲要求的所有考点,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精编汇总,多考多讲,少考少讲,力求精益求精,减轻考生备考负担,高效通过考试。

同时,本书配送专业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无纸化模考软件,供考生练习。无纸化模考软件内含多套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和押题试卷。所有题目我们都列出考点,考生做题时可通过查考点查找教材知识点,实现题目与教材的结合,从而帮助考生全面、细致地掌握所学内容。

尽管教材编写委员会成员精益求精,但由于时间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联系邮箱为weilaijiaoyucaijing@foxmail.com。

祝所有应试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

注:更多精彩内容,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查看。第一章总论

本章知识简介

本章属于基础性章节,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会计计量等四部分内容。考生应重点掌握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适用范围,熟悉会计六要素的相关知识。

内容归纳解剖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目标项目知识点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会计与企业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的会计工作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关于财务报告目标,通常认为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可靠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加相关信息的,会财务报告目较多地采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标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二、会计基本假设三、会计基础项目知识点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记入利润表;凡概述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及其时点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我国行政、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事业单位会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计基础要求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资产的定义和特征(二)资产的确认条件项目知识点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者能够流入多少实际与该资源有上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还应与经济利益关的经济利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益很可能流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判断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入企业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为资产。  只有当有关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资产才能予以确认。在实务中,企业取得的许多资产都需要付出成本。例如,企业购买或者生产的存货、企业购置的厂房或者设备等,对于这些资产,只该资源的成有实际发生的成本或者生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才能本或者价值视为符合了资产确认的可计量条件。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可靠地企业取得的资产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或者发生的实际成计量本很小,例如,企业持有的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对于这些资产,尽管它们没有实际成本或者发生的实际成本很小,但是如果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话,也被认为符合了资产可计量性的确认条件。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负债的定义和特征(二)负债的确认条件项目知识点  在实务中,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与该义务有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有确凿关的经济利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益很可能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反之,如果企业出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是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就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负债的确认在考虑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同时,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对于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可以根未来流出的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考虑到经济利经济利益的益流出的金额通常在未来期间,有时未来期间较长,金额能够可有关金额的计量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靠地计量响。对于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企业应当根据履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有关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注意事项  如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不应确认为负债。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项目知识点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定义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来源构成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确认条件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项目知识点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即利润为负定义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因此,利润往往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来源构成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净额的概念。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确认条件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第二章存货

本章知识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存货的期末计量两方面的内容。其中,考试重点包括外购的存货、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等内容,均需要考生重点掌握。

内容归纳解剖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概念及其确认条件项目知识点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概念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确认条件  (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存货的初始计量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项目知识点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即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售存货期末计价金额核算法等简化核算方法,则成本应为经调整后量原则的实际成本。  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项目知识点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存货的可变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成本的情况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存货的可变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现净值为零让价值的存货。的情况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项目知识点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存货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及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应当以取得外来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资料、生产成本账簿记录等作为确凿证据;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等。  (2)持有存货的目的。由于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不同,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因企业确定存此,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持有存货的可变现货的目的。一般地,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一是持有净值时应考以备出售,如商品、产成品,其中又分为有合同约定虑的因素的存货和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二是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如材料等。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在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不仅要考虑资产负债表日与该存货相关的价格与成本波动,而且还应考虑未来的相关事项。也就是说,不仅限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发生的相关价格与成本波动,还应考虑以后期间发生的相关事项。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  (2)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当以市场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作为其可变现净值。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不同情况下  (3)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由于持有该材料存货可变现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成品,而不是出售,该材料存货净值的确定的价值将体现在用其生产的产成品上。因此,在确定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需要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该产成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其成本计量。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而不是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确定。(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项目知识点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计提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意味着存货所处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相同,具有相同的风险和报酬,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核算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时,转回的存货跌价转回准备与计提该准备的存货项目或类别应当存在直接对应关系。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意味着转回的金额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的存货,也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结转跌价准备。如果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当按照发生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而转出存货的成本占该存货未转出前该类别存货成本的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知识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和固定资产的处置三方面的内容。考生应重点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折旧方法,资本化的后续支出与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处置等相关内容,并熟悉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一般原则和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的知识。

内容归纳解剖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的确认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一、固定资产折旧(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折旧范围项目知识点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概念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折旧范围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提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确定租赁资产的折旧期间应依租赁合同而定。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以租赁期开始日租赁资产的使用寿命作为折旧期间;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三)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项目知识点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①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预计固定资产使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用寿命、预  ②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计净残值和预期实现方式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折旧方法的企业也应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例如,某采掘复核企业各期产量相对稳定,原来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年度复核中发现,由于该企业使用了先进技术,产量大幅增加,可采储量逐年减少,该项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已发生重大改变,需要将年限平均法改为产量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项目知识点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的处理原概述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一般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资本化的后  企业发生的一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替换续支出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导致固定资产成本重复计算。  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资产磨损、各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企业会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  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费用化的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其发生续支出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销售费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也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比照上述原则处理。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项目知识点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处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置等。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处于处置状态的固定资产不再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因此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应予终止确认。终止确认的  (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条件济利益。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之一是“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一项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就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应予终止确认。二、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

本章知识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特征及范围,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其中考生应重点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计量,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等内容,并熟悉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及范围和初始计量与后续支出的相关知识。

内容归纳解剖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与特征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一)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项目项目知识点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企业计已出租的土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此类。地使用权对于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土地使用权再转租给其他单位的,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持有并准备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增值后转让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但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权于持有并准备增值的土地使用权。  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房屋等建筑物,包括自行建造或开发活动完成后用于出租的建筑物。  (1)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建筑物,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的建筑物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已出租的建筑物是企业已经与其他方签订了已出租的建租赁协议,约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一般筑物应自租赁协议规定的租赁期开始日起,经营租出的建筑物才属于已出租的建筑物。  (3)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例如,企业将其办公楼出租,同时向承租人提供维护、保安等日常辅助服务,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二)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项目项目知识点  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自用房地产房地产,包括自用建筑物(固定资产)和自用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  通常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的或为销售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  如果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自用(即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作为存货的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房地产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房地产自用的部分,以及不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项目知识点  投资性房地产只有在符合定义,并同时满足下列投资性房地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产的确认条  (1)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件入企业。  (2)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外购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外购投资性的,企业应当在购入投资性房地产时,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的确房地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采用公允认和初始计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应当在购入投资性房量地产时,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自行建造的房地产,只有在自行建造活动完成(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同时开始对外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才能将自行建造的房地产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企业自行建造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一段时间才对外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的,应当先将自行建自行建造投造的房地产确认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存货,自租资性房地产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之日开始,从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无形资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和初始计量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应按照确定的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或“开发产品”科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应按照确定的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或“开发产品”科目。二、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项目知识点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①投资性房地产进入改扩建或装修阶段后,应当将其账面价值转入改扩建工程: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②发生资本化的改良或装修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资本化的后  ③改扩建或装修完成后:续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①投资性房地产进入改扩建或装修阶段: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②在改扩建或装修完成后: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企业对某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扩建等再开发且将来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再开发期间应继续将其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不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日常费用化的后维护所发生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借续支出记“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