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9:13:57

点击下载

作者:刘京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闻心理学概论

新闻心理学概论试读:

序一

孙昌龄

新闻心理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可以说,它正处于刚刚起步成长的阶段,它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构架还在探讨之中,远没形成一门具有自己体系的独立学科。在1991年9月出版的国内最具心理学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找不到“新闻心理学”这一条目,这一佐证表明,新闻心理学在我国心理学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还鲜有人涉猎这一学科领域。但我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新闻宣传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密切,信息交流、影响的愈加频繁以及新闻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阔步发展,新闻心理学必将很快踏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新闻心理学既是新闻学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本应是心理学与新闻学的有机联系与结合,无奈当前我国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由于对待新闻心理学的立场、观点可能有分歧,因而侧重点不同,前者往往从新闻学的角度出发,而后者则一般着眼于心理学。造成这一缺憾的主因恐非导源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是缺少在新闻学与心理学双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功底都坚实丰富、游刃有余的研究工作者。近几年来相继出版了一些题名为《新闻心理学》、《新闻与心理》、《心理学与新闻》之类的书籍,作者绝大部分都是新闻工作者,他们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对新闻实践作了经验性总结,可是从科学心理学的视野来深入探讨新闻心理学的书籍却甚为罕见。我个人认为新闻心理学应该是运用心理学有关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技术,研究在人类的新闻活动中人与客观事实之间、人与新闻本身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实态;同时研究新闻传播者(包括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新闻发布人、新闻从业人员等)和新闻受众(包括个体和群体的读者、听众、观众等)双方面在诸如采集、写作、编排和传播新闻等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规律。由此可见,心理学在新闻心理学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

本书作者刘京林同志多年来在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从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她也是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热忱于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与普及宣传工作。她根据在教学与研究领域耕耘的收获写成此书,这部书稿经过慎重的修改与补充,今日得以和广大读者见面,我为她辛勤劳动的成果终于付梓而庆幸,也钦佩她勇于攀登,克服艰难,为我国新闻心理学事业的开拓作出有益贡献。

本书分“新闻传者编”、“新闻受众编”和“新闻管理心理编”三大部分。第一编较详尽地论述了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新闻采访心理、新闻写作心理、新闻编辑心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心理,这些均属有的放矢之作。第二编除了分析新闻受众的心理内涵和实质、特点和功能、需要和兴趣以及媒介差异和受众心理的关系等问题之外,还着重论述了受众态度是怎样形成与改变的。对受众态度问题的探讨在新闻与宣传工作中至关紧要,因为新闻宣传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新闻信息的传播去影响、导向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而唤起、激发受众产生符合传播者意图的行为活动。因此,对受众态度形成与改变问题的讨论,从理论上或从实际上看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三编“新闻管理心理”,作者曾有割爱之念,但考虑到教学需要仍保留下来。我个人肤浅体会,如今正值大力倡导与发展市场经济之际,教育或将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产业”,是产业就得经营、管理,因而经营管理之道不可荒废。本书第三编侧重从心理学理论方面论述对新闻工作者的个体与群体的思想工作管理,比如,强调在思想工作管理中要重视不同的心理素质以及如何鉴别个体差异,怎样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思想工作管理,怎样根据不同的需要与激励作用进行思想工作管理等,都很有针对性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个体差异鉴别的手段”,介绍了流行于许多国家的测试正常成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几个主要心理测验方法,特别是介绍了外国新闻界设计的“记者自我考核表”,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测查他人和自我测查都会有益处。统观全书,本书所提出的较系统化的理论观点和富有实用性的应对策略方法,会对新闻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有所启迪。

本书收录了作者一些有关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比如,书中的第四章第四节“对记者向性的测量和思考”的基本内容,就是根据作者刊登在1992年第3期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的同名文章写成的。这篇文章发表后曾博得一些新闻界人士的好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副主编罗弘道高级编辑赞誉此文:“第一,题目选得很好,选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而过去很少有人研究的题目。……起了开拓研究领域的作用,是一个贡献。第二,……采用实证科学方法,对提出的问题,通过心理测量和计算机处理,得出明确的结论,具有相当的科学水平和很强的说服力……第三,……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尤为难得的是对实际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第四,……表述清楚,逻辑性强。”罗弘道同志这四点肯定意见,在本书中程度不同地有所体现,为本书增辉添色。此外,全书还尽力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为理论基础,同时又在立足于我国新闻实践的基础上,注意吸收西方大众传播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对新闻心理的阐述,这些也是本书的特色,应予以肯定。

末了,我还想就作者在本书“前言”中的一段话,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作者写道:“怎样才能使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不是捏合、‘缝合’、凑合,而是有机的融合、‘化合’,进而构成新闻心理学自己的独立体系。就目前条件看,要想做到这一点有如‘想要喝干海水’般的艰难。”前一个句号里的这段话,正是我想寄希望于作者刘京林同志的,因为对她说来,只有从心理学的理论修养和新闻工作的实践方面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并联合同仁,协力攻关,方能期望越来越接近“构成新闻心理学自己的独立体系”的境界,而为了早日达到这一理想目标,没有大无畏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很难办到的。我愿把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与哲学家刘禹锡的名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赠给刘京林同志共勉。1993年2月28日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序二

艾丰《新闻心理学概论》一书,是北京广播学院刘京林老师苦心钻研多年,以讲义的形式写成的一本学术专著。新闻心理学是近年来新闻界和新闻学研究者们颇为关注的一门新的学科。据我所知,已经有几本这方面的著作问世了。而刘京林老师的这本书,把人们在这个领域的耕耘或开拓,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事情。

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没有认真研究过心理学,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连认真地系统地学习也谈不上。刘京林老师在她构思这部著作的过程中,曾经找过我。我当时的体会是,她之所以找我探讨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我写过一些新闻学的著作,另一方面,可以说是更主要的方面,是她把我当成了一个记者,工作过多年的新闻工作者,简言之,是把我当成她的新闻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典型来对待的。对后一点,我也是很乐意配合的。我记得,她交给了我一个相当复杂的问卷,我填好以后交给了她。过了些日子,她根据我的答卷,对我的心理特点作了一番描述。我觉得她作的描述还是符合我的实际的。因此,更增加了我对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兴趣,并希望她把这一工作坚持下去。

我很佩服她的执著精神。从第一次她“解剖”我以后,过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再次见到我的时候,就拿出了这部著作。正像她自己所说的,这是一个很艰苦、很复杂甚至是很浩瀚的研究领域。但不管怎样她总是理出了自己的头绪。

我觉得此书至少有如下特点值得肯定:一、占有大量的材料;二、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完整的体系;三、使新闻心理学更多地具有了心理学的色彩;四、在若干问题上有自己的新见解;五、有一些观点很有实践的价值。

北京广播学院是培养新闻人才的地方,如何招收新生,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招收学生,就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过去对生员的心理素质的考察往往是不够的,甚至是被忽略的。应该承认,觉悟的概念,能力的概念,政治的概念,道德的概念,并不能代替心理素质的概念。同样觉悟和能力的人,同样政治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人,由于心理素质的不同,更适于在什么岗位上是不同的。反过来说,新闻工作这个岗位,对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特殊的要求。虽然这个要求不是“铁”的,但总是有更适合和比较不适合之分的。不错,在本书中,也在有的章节中讲到,意志可以起作用,意志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克服自己性格和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但这总是要花气力的。顺水行舟和逆水行舟总是不同的。例如我这个人,在内在心理素质上就有脸皮薄的缺点(这一点许多人不相信,其实这往往只有自己知道得最清楚),为了克服它给我造成的障碍,我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

重视新闻心理学,研究新闻心理学,运用新闻心理学,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从选择生员开始,就把心理素质最适合的入选进来,教学就会相对容易些,人才也就会容易成长起来。参加工作以后,懂得新闻心理学,既可以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理,使之适合新闻工作,又可以明白整个过程的各方面人的心理,那么你的工作就会更有成效。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如此,对整个的新闻工作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举一个我自己经历的很小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见同组的一位同志,每次写稿都是那样的认真,而且认真得“过分”。他总是把稿纸铺在那里,一杯茶,一盒烟,一写就是一个大夜班。每篇稿件写成了,他的人都要小了一圈。我看着他,就想,他的工作态度确实是值得我学习的。但是照他这样的写法,怎么受得了呢?我一辈子要干新闻工作,一辈子要写稿,一辈子就这样度过吗?真是有点不甘心。于是我决心采取另一种写作方法,不想好了我不写,要写的时候,就要一气呵成。这样我往往是越写越高兴,越写越来劲。慢慢地我就养成了这样的一种写作习惯,并且受益了多年。其实,这里面就包含着新闻写作心理的问题。

就新闻工作宏观指导方面说,新闻心理学也是有用的。例如有些领导同志,为了宣传某一问题,总是片面地希望多登点、登长点。他们总是认为说得多,说得长,总是比说得少,说得短好。如果我们明白受众心理,就会知道,其实未必总是如此。有的时候说得过多、过长,受众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这叫做“过犹不及”。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而不是作为专业的研究者,学习新闻心理学,我认为应该多从实际出发,而不必更多地从概念到概念,更不必在概念上钻牛角尖。我甚至冒昧地认为,现今的心理学(不只是新闻心理学)之所以在应用方面不够理想,同这种学术味过浓有关,起码同缺少比较通俗的、可以运用的心理学论著,缺少深入浅出的心理学论著有关。

从本书的论述中受到启发,我认为,学习、研究和把握新闻心理学,需要明确这样的几条线索:

一、要确信心理问题是新闻工作或新闻活动中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新闻工作是人做的,人在工作中都是有一定的心理过程的;新闻活动是社会活动,所谓社会活动不过是人与人发生交往的过程,因此也必然伴之以心理活动和心理交流活动。不注意心理问题,是很难做好新闻工作和开展好新闻活动的。

二、新闻心理,我认为可分为两大类:社会心理和业务心理(在这一点上,我同本书的作者在观点上有一点区别)。

所谓社会心理,我认为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受众作为社会的人所具有的心理。这种心理主要是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说,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我国人民的顺向思维(或曰顺向心理)比较强,因此对于我们的宣传总是倾向于全部相信。而经过“文革”之后,由于受过错误路线的影响,人们有一种受了欺骗的感觉,于是在社会上,普遍增长了逆向思维(或曰逆向心理),这时一些人对报纸上的宣传,往往倾向于怀疑和不信任。这种心理的内涵和变化的原因,都主要是社会上的,不是发生在新闻传播的内部和传播过程中。

所谓业务心理,主要是指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如果说上述的心理问题是属于社会政治范畴的话,那么这一类心理主要是在业务过程中发生的,所以它是业务的范畴,因此也就是我们的新闻心理学主要应该研究的范围。我们说“记者心理”、“编辑心理”、“受众心理”、“采访心理”、“写作心理”等等,都是从这个角度加以研究和概括的。这种心理是相对稳定的,在新闻媒介的总体情况不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这方面的心理过程和趋向往往是并不发生明显的改变的。例如受众的求新心理,他读报纸和听广播第一需求是找新闻,找新鲜东西。诸如此类的心理是不会经常发生变化的。

要做好新闻工作,只有把握这两方面的心理,并把它们结合起来,才会成功。

三、正像本书所说的,新闻心理又可以分为宏观心理和微观心理。宏观心理研究的对象是群体或整体,微观心理研究的是个体或局部。这两者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因此,要全面把握新闻心理现象,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来加以研究。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共性与个性的区别和联系。例如,一般的受众是欢迎新闻媒介把不同的意见呈现在他的面前的,这就是“舆论不一律”的宣传效果的由来。但对不同的对象,这种要求又有所不同。对知识界来说,这种要求更强烈一些;对一般的没有文化的人来说,如果是众说纷纭,反而觉得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四、要正确理解心理素质和心理活动的关系。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心理方面的品质。就一般讲,我们讲到心理素质的时候,是静态的,是没有顾及到具体的活动的。而心理活动则是心理素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心理上的动作。这种心理活动是要由心理素质决定的。但是在具体的心理活动中,又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简言之,心理素质是心理活动主体具备的心理活动的条件和可能性,而心理活动则是心理主体的心理素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现实性。因此,把两者等同起来也是不对的。

心理活动其实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本人在独处时的心理状况,一种是在与人交往时的心理状况。独处的心理状况,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因素和独处时的条件,而与人交往时的心理状况,则还要看对方的情况。这时人们的心理状况往往成为一个彼此互激的心理过程。这种过程可能是正反馈的,也可能是负反馈的。

五、本书把心理素质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可能是心理学上的划分。我不是反对这种划分,只是想从一个心理学的外行角度再做一点补充。

也许在承认这种划分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入这样的两种划分。一种是素质性的心理因素,一种是认识性的心理因素。所谓素质性的因素,就是本人已经养成了的东西,是多年的一种“积淀”。所谓认识性的因素,更多的是指本人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心理因素。比如有的人先天的性格就是内向的,不好言语,这就是一种积淀式的东西,一下子是难以改变的。另一情况则不然,如有的人通过一种学习,认识到了某些事物的本质,那么他的心理活动则有可能由喜欢这种东西转变成讨厌这种东西,或由喜欢某种表达方式变成讨厌某种表达方式。

从此延伸,心理过程还可能划分为自发的心理过程和自觉的心理过程。自发的心理过程多半是素质性的心理活动,而自觉的心理过程多半是认识性的心理活动。当然,两者又是可以互相转化和互相渗透的。许多次的自觉过程,有可能转化为自发的过程。有的心理过程则是自发和自觉的混合物。

……

还可以说出一些体会来。如果那样,我这篇“序言”就成了长篇大论的论文了。所以还是就此打住。不过我说这些话的意思,还是希望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新闻心理学的时候,更多地做一些理清思路的工作。这在一门新的学科成长的时候,更显得重要。我的这些具体说法中,可能有一些令人发笑的外行话,那也许并不重要,我以后努力学习就是了。但是从根本上理清思路的问题,却是值得重视的。

总之,我祝贺刘京林老师的这本著作的出版,并借此机会,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感想,供有兴趣的同志参考。1993年3月15日于人民日报社

第5版前言

从2007年《新闻心理学概论》第4版问世至今已七年有余。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崛起,传播者对于新媒介的认知和使用,以及受众对于媒介信息的感知和接受,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这本书无论是理论的建构还是实践的应用都显得有些滞后。第5版的修订力求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一点突破。

第5版《新闻心理学概论》更新了很多实例,删去了新闻管理篇,同时根据传媒业的发展增加了两章:“新闻评论受众心理的影响”(由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车玥撰写)和“网民心理”(由中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石慧敏撰写),还增加了“建构论”、“灾难中的新闻采访心理”、“新闻写作中的辩证思维”、“准社会交往”等内容。

鉴于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类院校(系)还没有普遍开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为了帮助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本科生和传媒从业者以及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人,在学习新闻心理学时更容易理解其中所运用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本书仍以“解释水平”为主,即主要运用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直接阐释新闻传受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以说,这是一本新闻心理学的基础教材。

在修改过程中,我院在读传播心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洪欣宜、李宁、穆一婧为本书例证的修改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编辑阳金洲老师为本书的再次修订对我进行了多次非常诚恳的劝说,令我十分感动。在此,对阳老师,对参与本书修订的师生及出版社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刘京林2014年5月于红庙

第1版前言

《新闻心理学概论》是我在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多年从事心理学教学的讲义和发表过的新闻心理学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

本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于新闻实践领域里的一种尝试。本书以在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为经线,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纬线,力图找出二者之间的交叉点、相关处;寻找在新闻传播中的传、受双方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借以构筑新闻心理学的框架结构。有人说:“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构造,就可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活动。”这句话道出了我在构思这本教材整体结构时的艰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虽然新闻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新闻学和心理学都已成为独立的学科,但是作为它们的边缘学科——新闻心理学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因而目前它欲以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自立于世,条件尚不成熟。研究者往往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定势,有意或无意地将新闻心理学导入新闻学或心理学原有的学科体系里,使之难以独成体系。

第二,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在国内已出版的新闻心理学专著(包括本书),还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完全概括出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全部特点和规律。因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相当繁琐的问题。可以说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身上都有体现。以知觉(包括社会知觉)的选择性为例,无论是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还是读者、听众、观众,面对多种刺激都会进行主动的选择并各具特色。倘若我们以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为横坐标,而以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为纵坐标,则可以排列组合出上百种,甚至上千、上万种心理现象,这还没有包括认识主体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差异以及因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认识活动主体心理上的变化。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没有较成熟的理论指导是很难纲举目张的。

第三,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的心理活动属于内隐的精神世界,目前这枝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还缺少加以准确测量和研究的方法。虽然可以借助认识主体(例如记者)的言行或作品进行间接的认识和分析,但是“正如全归纳不可能一样,科学程序也无法搜集到这个系统中发生的全部事件……即使能够做到这一点,也不能证明这个系统的环境因素对它的运行所起的作用”。因而经常凭借认识主体的反省、自我报告或对其作品的分析,去做经验性的推理、演绎,其可信度就得打折扣。

总之,怎样才能使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不是捏合、“缝合”、凑合,而是有机的融合、“化合”,进而构成新闻心理学自己的独立体系,就目前条件看,要想做到这一点,犹如想要喝干海水般的艰难。

可喜的是,已有勇敢者在这块处女地耕耘了。这些同志大多是新闻工作者,他们撰写的《新闻心理学》可以称之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心理学。特点是书里有大量新闻工作者的来自丰富的新闻实践的切身感受,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有较强的实用性。从学科性质上看,这类新闻心理学可以列入新闻学的一个分支。而本书则是由心理学工作者著述的,可以称之为心理学工作者的新闻心理学,归入心理学的分支。从本书主要是运用了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方法于新闻活动之中的传、受双方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角度看,本书又可归入应用心理学的范围。

本书欲在建立新闻心理学的体系上进行探索,试图从宏观上、理论上把握这门学科的整体框架而有意忽略细枝末节,故取名为《新闻心理学概论》。

本书力图融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知识与新闻学于一体,尽量涵盖报刊、广播、电视的新闻工作者和读者、听众、观众共同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以及各自的特点,并注意吸取国内外一些研究成果,力求科学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全书后附有参考书目和四个心理测验。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新闻系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供新闻工作者或心理学工作者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北京大学沈德灿教授曾对本书大纲,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张颂教授曾对本书第八章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本书编写中还曾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郭德俊副教授、程正方副教授以及北京广播学院赵玉明教授、曹璐教授、王振业教授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郭镇之博士对全书初稿认真审阅后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还要提到的是我的同事余小梅老师在该教材大纲的酝酿以及该教材里有关记者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中,曾做过大量工作。

承蒙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孙昌龄和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艾丰为本书作序,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为本书题写书名,不胜荣幸,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新闻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学科构架还不够成熟,所以,这本书难免捉襟见肘,挂一漏万,甚至出现谬误,恳请同行、读者不吝赐教。刘京林1993年2月

第一章 绪论

新闻心理学属于新闻学和心理学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科学。它是研究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亦称在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或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本章主要简述四个问题:新闻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和历史。

第一节 新闻心理学的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新闻心理学是探讨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在新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探讨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在新闻媒介沟通和人际沟通并驾齐驱的环境里,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是探讨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活动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一、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内涵

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包括新闻的制作者、传播者即新闻传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的接收者即新闻受众。

新闻传者,对传统媒体而言,在我国一般称之为新闻工作者,主要指记者、编辑、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及制作、传播新闻的其他工作人员。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的外延扩大了许多,还可以增加新闻评论员、新闻发言人和能够起到发布新闻信息作用的官博、政府的微博、微信以及网络名人和目击新闻事件并随即传播新闻的个体。采访对象指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索取情况和意见的对象或主动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新闻受众按新闻媒介分类有: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网民。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对主要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人认为:网络新闻传播,传者和受众的角色有些模糊,因为受众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发布新闻。但是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重大的新闻还是由专业新闻工作者采制和发布的。从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前者为后者服务,同时也负有指导后者的任务。新闻受众是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因而,要想更好地为受众服务,传者必须重视对受众心理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研究受众心理是新闻心理学的一个中心课题。

新闻传者和受众都有个体和群体之分。从实际意义上看,新闻传者和受众主要指群体。如传者通常指某个新闻机构,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三大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省市县各级新闻单位。从新闻业务上看,日常所说的“记者”、“编辑”、“播音员”一般也是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位同志,不过,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虽然也代表某个群体,但其个性特征是很明显的。同理,“受众”这个概念也是一个群体概念。广义讲,新闻受众就是广大群众,狭义讲,可以按不同的特征来划分。比如按年龄可以分为少年读者、中老年听众;按职业可以分为农民观众、大学生读者等等。

研究新闻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心理,既应从个体心理的方面分析人们在采制、传播、接收新闻时最一般的认知规律,又应重视群体共同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比如舆论、气氛、从众、模仿、暗示等群体心理对于受众接收某类新闻时会直接起到推动或阻碍的作用。二、研究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央视记者柴静曾讲过:“新闻就是关注人。”所谓关注人,无非就是关注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以研究新闻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二者一个内隐,一个外显)应当成为新闻心理学的最重要的任务。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新闻传播活动只是围绕着在人类信息活动中有关新闻信息的制作、传播、接收时的那部分活动。新闻活动,在传者有:采访、写作、编排、制作、播出等;在受众有: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以及对新闻的监督和反馈等。传者与受众的互动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闻活动中的认识主体生活在媒介沟通和人际沟通并驾齐驱的环境里。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其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比如对某新闻持何种态度,周围人的评论就是重要的参照因素。所以探讨受众心理不应把新闻活动与人际互动截然分开。

新闻心理是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的主观映象。如记者对新近(或同时)发生的(或变动的)事实的反映;采访对象对记者采访的反映;编辑对记者提供的新闻稿件的反映;受众(读者、观众、听众、网民)对经由传播工具(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所传播的新闻的反映。这种种反映的内容都来自客观世界,但因有个体差异,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新闻的认知往往带有主观色彩。这种主观认识的积淀,又会对受众认识和理解后继的新闻事件起到积极的建构作用。

研究新闻心理现象时,要注意区分在不同的新闻活动中不同的认识主体的心理现象。比方说,记者的写(制)作心理,是指记者在从事新闻写作活动时其头脑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的特点和规律。而不能简单地用求真、求新、求快心理去代替,而这几种心理严格讲更偏重于受众心理。

因新闻活动中的认识主体和新闻活动范围的区别,有人把新闻心理细分为:采访心理、写(制)作心理、编辑心理、读者心理、网民心理等,进而又把新闻心理学相应地划分为几个子学科,即:采访心理学、新闻写(制)作心理学、读者心理学、网络新闻心理学等。本书不可能包容这若干子学科的全部内容,只能择其要而论之。三、从心理学视角看新闻现象

各种新闻现象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沿革。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寻找它们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心理依据,是深化新闻学研究的一条途径。比如: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对其智力活动的影响和制约;新闻领导者的心理特征;新闻记者的向性特征;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互动规律等问题都可以从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找到令人信服的心理学根据。再如:现场短新闻,视觉新闻,新闻的真、新、快、短、活等特点,以及不同的新闻媒介对受众心理品质的导向等也都能够在心理学理论里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解答。

总之,研究受众心理,特别是摸清受众在接收新闻时所发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规律及生理机制,可以使新闻宣传更有针对性。这进一步说明,研究受众心理是新闻心理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第二节 新闻心理学的任务

新闻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新闻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三点:一是从理论上探讨在新闻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正确阐述、理解,准确地预测和有效地调控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及新闻受众的心理活动;二是探索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指导新闻实践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推动新闻改革,使新闻工作更好地承担党和国家喉舌的重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三是新闻心理学的发展可以推动新闻学和心理学自身的深入发展。一、新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作为新闻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不仅表现在提高这支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上,还应当表现在提高这支队伍的心理素质上。因为从广义上讲,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总合;从狭义上讲,政治思想与人的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关系。

政治思想是指认识的内容,而心理活动则是指认识的过程。人只有通过认识过程才能获得认识内容。比如,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革命的人生观、崇高的职业感、正确的新闻观等都属于政治思想范畴,而这些观念的获得必须以人自身的心理活动为中介。新闻工作者只有凭借眼、耳、鼻、舌、身等感受器官,亲身感知、体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只有凭借思维活动对什么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之后,方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可以说离开了人的心理活动,人就无法认识客观世界,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的一个重要前提。

再者,由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所规定,人民群众是新闻宣传的对象,又是新闻事业的主人。所以,新闻心理学不仅要从理论上探讨新闻传者和受众各自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尤其应注意研究受众在接受新闻宣传时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特点以及生理和心理的机制,从而使新闻宣传既能入(受众)耳、入目,又能入脑、入心,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真正深入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心里,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二、新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新闻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其根本任务在于将其理论成果应用于新闻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新闻活动的效率和新闻宣传的效果。

对新闻传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不仅要从理论上加以认识,还应采取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去实现理论的构想。例如,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就是科学地认识他们现有的心理水平,提高一般新闻工作者的心理水平首先应提高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者的心理素质。对于这两个方面,可以采用一般的调查研究的途径去了解,还可以使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水平给予数量化的考量,质的描述与量的研究相结合使其更趋科学化。三、推动新闻学和心理学自身的发展

新闻心理学是新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脱胎于二者,又独立于二者。虽然新闻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新闻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但它一旦自成体系,就会对母体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新闻心理学对新闻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新闻理论、新闻现象进行心理学的解释,寻其心理依据,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比如,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强调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而新闻心理学则探讨立场、世界观、动机、需要等非智力因素对新闻工作者行为的定向作用;再者,对于新闻报道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一观点进行心理学的思考,则是探讨正面宣传对受众的社会化及态度的形成或改变起到什么样的影响。总之,新闻心理学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解释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在制作、传播和接收新闻时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有助于拓宽、加深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同样,新闻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会促进心理学的发展,丰富应用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学包括许多分支学科,社会心理学是与新闻学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因而社会心理学是新闻心理学的母体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新闻活动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在这种生活环境中充满了新闻工作者的群体(或个体)与受众群体(或个体)以及各群体内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在新闻活动中人们相互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需借助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等。可见,新闻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社会心理学面向社会的范围越广泛,就越有其存在的价值,就越有生命力。反之,社会心理学如果失去了对社会现象的指导作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有可能自生自灭。

第三节 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又分为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一般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哲学观点,即研究问题总的指导思想。专门方法论是一般哲学原则在特殊研究对象中的应用。

方法论问题是任何一门学科的根本问题之一。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在一门学科的研究中能否得到体现和验证,是该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研究新闻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主要有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扬弃原则。一、新闻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坚持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在新闻活动中产生的心理活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认识主体与一定的客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研究新闻心理现象应严格贯彻客观性原则,切忌主观臆想。譬如,记者的业务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其采访和写作能力,尤其是其新闻作品的质量和社会影响的大小;采访对象对采访所持的态度是否真诚,关键在于他是否提供了事实的真相;某新闻单位的新闻宣传效果如何,要由受众去“打分”,去检验。(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把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的各种心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研究,揭示新闻心理发展的总体规律。整体性研究的优点是全方位、多角度。这种方法把传者和传者以及传者和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都视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同时,把心理活动本身又视为不同水平的自动调节系统,注重在主客体相互联系中进行分析。

新闻心理学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科。这不仅因为它的研究牵涉到两门学科,还主要在于人的心理现象本身的极端复杂性。有科学家指出,人的心理现象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它是一个多维度、多水平、多层次的极其复杂的开放系统。但是无论人的心理现象有多么复杂,它在任何活动中的表现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读报这样的活动,不仅靠知觉、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而且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都会同时起作用,只不过有的外显、有的内隐罢了。

再比如,受众之所以凭借不同的感觉通道去接收媒介信息,是因媒介差异造成的。因而探讨广播声音之于听众,报刊文字之于读者,电视图像和声音之于观众,网络的文字、图像和声音之于网民,便成了研究者撰文著书的一个课题。然而,从人的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原则看,不论起初媒介刺激了哪种感觉器官,当媒介信息传入大脑后,都要汇集于大脑皮层的联合区上进行整合。就是说,媒介符号群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通过人的心理、生理的系统整合后所产生的总的心理效应,即受众对新闻信息总的认识是大体相似的。(三)发展性原则

人的心理活动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即使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在长期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如随着时代的变迁,受众的需要、兴趣、审美观、价值观、求知欲和心理承受力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时甚至有天壤之别。“新闻是对人的变化着的关系的报道”,“变化着的关系”包括变化着的心理,这也是新闻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四)扬弃原则

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心理学都处于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之中。在我国,目前这两门学科的整体框架还是舶来品,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肯定需要借鉴大量国外的研究成果。由于国情不同,人的心理特点的差异,所以在借鉴时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二、新闻心理学具体的研究方法

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的、定量的(实证的)、质化的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一)新闻心理学的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主要基于形而上学的思辨传统,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多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目前我国已出版的新闻心理学著作及有关新闻心理学的论文,大多采用的是定性的研究方法。(二)新闻心理学的定量(实证)研究

所谓定量研究指“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及其相关关系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内容分析等方法。)

1.实验法

实验法指“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比如近几年喻国明教授领导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传播心理实验工作室,对传播效果所做的一系列研究,探索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像《读者阅读中文报纸版面的视觉轨迹及其规律》、《意识阈限下信息刺激的传播效果研究——基于ERP的实验研究》等。

2.调查法

调查法指“通过向被调查人的口头或书面提问,收集有关的心理活动的资料,进而探讨心理活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如对新闻从业人员心理倦怠状况的调查,对青少年观众收看电视的行为和心理分析等。

3.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指对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进行一种客观的、系统的、量化的研究方法。如对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分析某类新闻出现的频数、时长及其在新闻总量中的比例等。(三)新闻心理学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方法指“以研究者来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方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1.访谈和焦点团体访谈

前者如对某位节目主持人进行访谈,然后对其话语、语意、语境等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这位主持人驾驭语言的能力或其语言风格;后者如通过对一群人的访谈了解不同层次的受众在接受电视新闻时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2.观察法

观察法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并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如有研究者就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实地观察和研究。

3.实物分析法

实物分析法是质的研究中另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个案法”,即对个体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心理研究法。如有研究者对央视《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进行过个案分析。通过对柴静的个人传记和随笔散文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她的个性特征及其与她所主持的节目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四)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指的是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甚至对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对“电视新闻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对新闻评论进行评议分析等方法。复习题1.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为什么说“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的一个重要前提”?3.你怎样理解新闻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原则?4.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你采用过何种研究方法?你对“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有何认识?

第二章 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概览

第一节 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我国对于新闻心理学较全面的、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虽然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但是对新闻心理现象的研究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我国新闻界的有识之士曾把新闻心理作为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循环时报》的主编王韬,便力主新闻应反映“人心之趋向”,并把报纸作为传者与受者互动的工具,指出“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达”。《京报》创始人邵飘萍也提出新闻事业应“默察多数国民之心理与人群发达进步之潮流”。由于报纸的产生比广播、电视早得多,因而最初的研究是从报纸读者开始的。邵飘萍在其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就曾指出:“所谓有价值的新闻,第一即在多数之人爱读而已。于此应研究多数人何以爱读?则必直接间接与多数人不无关系,而为彼等所皆欲知之事。”“则外交记者于迎合多数读者心理之外,且负制造多数变换社会心理之能力与任务也。”

1941年,新闻学家任白涛在《综合新闻学》一书中专辟一个章节论及新闻专业与心理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65年,我国新闻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酝酿和初步形成。一、萌芽阶段(1949年至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读者心理依然是新闻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有代表性的是复旦大学王中教授,他在其1956年写成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中,把“不断寻求和发掘读者的需要与兴趣”视为现代报纸改进的方向。他的关于“应当不断解决办报人的主观意志与读报人的客观需要之间的矛盾”的论述揭示了探讨读者心理的意义。“文革”十年,由于新闻心理学的母体学科之一——心理学被打成伪科学,所以同心理学的命运一样,我国对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在这一时期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当科学的春天到来时,对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才得以恢复。

1978年2月,新华社记者李耐因在该社举办的国内记者业务训练班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在我国建立一门崭新的学科——新闻心理学的必要性。他呼吁:“当今世界上边缘科学特别发达,各门学科相互渗透,是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如生物物理学、经济地理学、遗传工程学等等,新闻学和心理学为什么不可以‘搭伴’?何况已经有了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新闻心理学自然也可以成为一门学科。”

1979年底,当时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的徐培汀,就我国新闻界在1978-1979年期间对于读者心理、采访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之后,也明确提出在我国开展新闻心理学研究的观点。在这一阶段,新闻心理学虽然被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了,但提出具体研究内容的还较少。二、酝酿阶段(1979年至1986年6月)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开创了一个以改革开放为显著标志的崭新的历史时期。1979年心理学被彻底平反了,这就为新闻心理学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率先向新闻心理学进军的是一些思想活跃、有开拓精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学子们。他们曾以读者心理为中心,写出了一批较有分量的论文。如岳颂东的《报纸读者的心理研究》、邢平安的《论新闻效果及其心理内涵》、杨壮的《外国读者对中国报纸的兴趣》等。

从1978年到1986年,又有几十篇新闻心理学方面的论文问世。其中福建日报社《新闻研究》编辑的《新闻心理学刍议》汇集有41篇;被南京大学图书馆陈远焕收编到《中国心理学文献索引》中的有23篇。这当中有关受众心理的有16篇,除读者心理外,开始出现研究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心理的论文。像张陆游的《听众心理与广播稿写作》、马国力的《从观众心理需求看电视新闻改革》,虽然篇数不多,但毕竟拓宽了新闻受众心理研究的范围。

除了研究受众心理之外,这个阶段还出现了研究采访心理、编辑心理和播音员心理的论文。1985年8月广西大学朱执中教授编写的《采访与采访心理学》里,虽然采访心理只占九节,但是把采访心理编进新闻教材中,这在国内可能是第一次。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这期间我国新闻界的某些颇有影响的领导同志曾就重视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受众心理研究发表过专门的论述。

1982年,《新闻战线》第8期刊登了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的文章,题目是《研究读者是一门学问》。文中强调:“办好党报必须深知自己的读者,我们的敏感首先就要表现在这方面。人民和党心连心,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生活的现实。我们就是要研究人民的心,掌握他们的脉搏。”对于读者来信,“我们要研究这些信是怎么写出来的,要做政治的分析和心理的分析”。

事隔两年,时任新华社副社长郭超人撰文阐述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并指出在选拔新闻人才时不仅应重视其思想品质,也要了解其气质、性格是否适合当记者。这在当时,对于那些从事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同志在精神上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和有力的支持。

1986年7月,由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张骏德、刘海贵合著的第一本以《新闻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出版了。这标志着我国新闻心理学的发展已经从酝酿阶段进入初步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的新阶段。三、初步形成阶段(1986年7月至1994年5月)

这十年,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不仅应遵循新闻规律,而且还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得到迅猛发展。据统计,到1993年,我国广播和电视的覆盖率分别为75.6%和81.4%。广播电视作为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介,其接收者已达8亿之众。从媒介市场“供求”规律上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能否抓住听众、观众(当然也包括读者),这不仅仅是一个坚持党性原则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直接关乎新闻传媒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使听众、观众感到真实、亲切的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蓬勃发展起来了。《东方时空》、《一丹话题》、《敞开你的心扉》、《人生热线》等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视听节目纷至沓来。新闻工作者对听众、观众心理的探求兴趣也空前高涨。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从“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心理学中汲取营养。

运用心理学理论于各个领域,进而产生了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大众传播心理学等边缘学科,这绝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之必然。正如专家所言:“在人类对较低级的物质运动形式有了相当的认识以后,自然要把探索人类心灵的秘密提到主要的日程上来。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因而,无论是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大气候,还是从世界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上看,新闻心理学在我国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阶段。自1986年以来,围绕着新闻心理学的种种研究更是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1986年10月23日,首都新闻学会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联合举行“新闻学与相邻学科”学术讨论会。社会心理学被列入“相邻学科”之一。新闻学和心理学的专家学者坐到一起共同探讨这两门学科的内在联系。

从1986年2月到1987年9月,《新闻战线》展开了关于“新闻与想象”的讨论,先后刊登了十几篇文章。虽然组织者的初衷旨在从理论上进一步解决新闻真实性问题,但讨论所论及的有关思维和想象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涉及新闻心理学范畴。

1988年华中理工大学举办首届全国新闻学新学科学术讨论会。据统计,这类新学科已达30余种,新闻心理学也在其中,此外还有新闻经济学、新闻哲学、新闻管理学等。孙旭培在《中国大陆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对新闻心理学的研究状况作了中肯的分析,他写道:“自1986年以来已有著作10本左右。较早的两本是张骏德、刘海贵的《新闻心理学》和虞达文的《新闻读者心理学导论》。运用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来解释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心理问题,是这类著作的特点。但有些著作有生搬硬套的毛病,用新闻传播方面的实践材料进行论证的较少。”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一阶段,电视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联手对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以及电视新闻、电视广告、电视专题节目评价指标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发表了几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8年里,仅新闻心理学的专著(含论文集)在我国就出版了14本,约400万字(截止于1994年5月)。这些著作所涉及的新闻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总结我国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1994年5月由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牵头,召开了首届新闻心理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在研讨会上同志们提出了不少新的研究课题。事实证明,这次研讨会对我国新闻心理学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四、蓬勃发展阶段(1994年6月至今)

从1994年到2014年,在这20年内,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深入的推进,对人的尊严,对人的心智、潜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媒介技术的急剧更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媒介市场,无论是新媒体欲站稳脚跟,还是传统媒体想守住原有的阵地,都必须把研究人的心理(包括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传者的应对心理)的特点和规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就给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这几十年里,对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理论的探索,对新闻与传播心理学著作和教材的撰写,对新闻与传播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对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机构的设立,与国际相关研究的接轨和全国性研讨会的召开,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由于本章第二节“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中对此已有较详细的介绍,故不在此赘言。

第二节 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从上世纪80年代研究新闻心理现象,到90年代增加了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是新闻心理学(有的书也称新闻传播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简称。由于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是既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又相互独立、共同发展的关系),所以尽管本书重点阐释的是新闻心理学的问题,但在总结我国新闻心理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时,又不能不涉及传播心理学的问题。

本节主要从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内容、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学科建构等方面对我国新闻传播心理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并从单一性向多元辐射,从随意性向规范化迈进,从前科学向科学性过渡这三个维度对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一、从单一向多元辐射(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渠道从单一向多元扩展

所谓研究内容的“单一”主要指新闻心理方面的内容,“多元”指除新闻心理外,又向广告心理、影视心理及听众、观众、网民心理等传播心理方向延伸。所谓研究渠道的单一是指传统媒体,多元指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如博客、微博、微信等。

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运用普通心理学理论分析新闻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研究者所关注的大多是采访心理、写作心理、编辑心理和报刊读者心理。到90年代,心理学理论和知识逐步渗透到新闻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新闻传播者已扩展到播音员和主持人心理、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工作满意度、社会技能、心理健康、心理倦怠等领域。新闻受众则增加了广播听众心理、电视观众心理、网民心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陆续出现了有关新闻心理学理论和内容构建的论文,它们触及到了新闻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与此同时,传播心理学的内容也日渐增多,并进入初创阶段。这时的研究视角不再局限于普通心理学,已向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现代心理学的五种流派(神经生物论、行为主义论、精神分析论、人本主义论、认知论)方向发展。到21世纪,对网民心理的研究陡然升温。在第一、二、三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上还没有一篇关于网民心理的文章,但在第四届研讨会(2002年)就出现了9篇,占总篇数的22%。

随着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相信今后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内容向多种维度渗透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对新闻心理、广告心理、影视心理、网民心理甚至手机用户心理的研究不仅会越来越深入,还会朝着多种媒体共存共荣、互动融合的方向推进。(二)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转变“研究队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研究队伍中的个体,二是指研究队伍整体。“单一学科”在这里指“新闻学”或“传播学”或“心理学”之中的一种;“交叉学科”指新闻心理学或传播心理学。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队伍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是,每一位成员都具有新闻学(或传播学)以及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学或心理测量学等)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这是由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属于新闻学(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新闻工作者绝大多数缺少心理学的知识,直到今天还有多一半的新闻院校(系)没有开设心理学或新闻与传播心理学课程;同样,心理学工作者中懂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也不多。所以,这支队伍中个体的知识结构大多比较单一。不过,随着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深入开展,这支队伍整体的知识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较多比例单一专业向较多比例多种专业方向转变。20世纪80平代,这支队伍几乎是清一色的新闻工作者,到90年代,有一些心理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介入其中。如参与第一、二、三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的高校教师共有45人,其中以讲授新闻学和传播学为主的共35人,占总数的78%,而讲授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老师只有10人,占总数的22%。到2002年第四届研讨会,参会者中的高校教师就有36人,其中讲授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的教师达到15人,占总数的44%,是前三届的两倍。据调查,2005年第五届研讨会又增加了研究哲学、统计学的教师。这表明: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队伍的学科背景更加丰富。

这支研究队伍整体知识结构从单一向交叉学科的转变,虽然有利于吸纳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但同时也带来了队伍的不稳定性。以前四届参会者为例,参与这四届研讨会的共有118人,其中参加过两届的有16人,约占总数的13%;而参加过三届者才11人,仅占总数的8%。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多种原因:多数研究者有自己主要的专业,之所以参与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有的出于社会责任感(适应新闻改革的需要),有的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要求开设这类课程),还有的则出于个人的兴趣。当这种“时代性”、“阶段性”、“个体性”时过境迁时,有的人对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迫切性和热情可能会降低,因而,这支研究队伍的不稳定性就难以避免。从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过渡的根本途径是培养更多的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当这类研究者的人数大量增加时,这支研究队伍才能变得比较稳定和有力。(三)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出版的有关新闻心理学的书共9本,几乎没有一本涉及定量研究,这是由于当时对新闻心理学进行开拓性研究的一批老新闻工作者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大多是新闻学)而造成的。而新闻学的研究方法是“以逻辑为主,以某个理论为依据,推导很多理论,属于直观式研究”。因而,当时还缺少实证研究的客观条件和知识经验。

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综合了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心理学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20世纪90年代这类研究方法逐渐增多。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的两本论文集《新闻心理学论文集》、《传播·媒介与心理》为例,这两本书共搜集了52篇论文,其中属于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论文有13篇,占总数的25%。这应当是今后此类研究的发展方向。二、从随意性向规范化迈进

所谓随意性,是指对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更多的属于个体或个别院校的行为;所谓规范性,是指将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纳入国家有关部门的计划之列,并有相应的人力、物力和法规保障其实施,且研究者有自己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或团体,能正常开展活动。(一)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已逐步走上正轨

1.新闻心理学教学已正式纳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分类的序列之中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11月1日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将“新闻学与传播学”列为一级学科(学科代码860),其下有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等七个二级学科,新闻心理学(学科代码8601045)属于新闻理论(86010)这个二级学科下面的一个三级学科。

随着学科发展的需要,1995年新闻心理学被正式列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专业考试的一个科目,同时有一些高校也开始着手开设新闻心理学课程。据2004年对全国138所新闻学院、校(系)的调查了解到,当时已有42所高校开设了有关新闻心理学或传播心理学的课程。其中有23所讲授新闻心理学;有24所讲授传播心理学,包括广告心理学、影视心理学(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开设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这说明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已正式列入部分新闻学院、校(系)的教学计划里。对比1994年、1996年、1999年有关高校开设新闻与传播心理学课程的数量(依次为:4所、14所、19所),2004年分别是这几年的11.8倍、3.4倍和2.5倍。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对国内412所设有新闻传播学院(系)的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184所开设了有关新闻与传播心理方面的课程,约占总数的45%。

2.有的高校已经招收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为了培养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高级人才,有的高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1世纪初就先后设立了新闻心理学的硕士点,在传播学博士点中增设了传播心理方向。该校于1995年设置新闻心理学(后于1998年改为传播心理学)硕士点;2003年开始招收传播心理学方向的博士生。截止到2013年,已毕业硕士生92人,博士生15人,表明在这个领域里培养高级人才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二)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1.传播心理研究所

2000年11月,北京广播学院领导批准成立传播心理研究所,并聘请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领域里有影响的9位顾问和31位兼职教授。该所的成立为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志同道合者相互沟通、互相学习的平台。为此,研究所的师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第一,向兄弟院校和有关单位印发《传播心理研究动态》。从2001年9月到2013年6月共内部发行了40期,介绍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类国内外出版的新著53本、论文592篇,并及时通报学术进展情况。同时于2004年开通网站。

第二,协助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发展会员。

第三,不定期举办全国性的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

此外,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成立传播心理实验工作室。2013年河北大学成立传播心理研究所。

2.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

2001年10月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1年学术会”上,决定设立“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后于2006年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并将地址设在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内。日常工作由该院传播心理研究所承担。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成立了传播心理实验工作室,致力于用实验的方法对传播活动中传受者的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进行探究。2013年4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了传播心理研究所。(三)举办全国性的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

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联合兄弟院校及社会力量,从1994年到2012年共举办八届全国性的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通过召开研讨会的方式,将社会上分散的个人力量和他们的智慧聚集为群体的力量和智慧,为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4年第一届全国新闻心理学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时值该院40周年校庆,此次会议受到广电部领导和该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届研讨会的论文以新闻心理学领域的课题为主,集纳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新闻心理学论文集》。

第二、三届研讨会得到人民日报社驻辽宁记者站段心强站长的大力支持。

第二届研讨会于1996年在沈阳召开,比较关注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及这门学科的研究取向,如新闻心理学究竟应当强调实践方向还是理论方向。会后,出版论文集《传播·媒介与心理》。

第三届研讨会于1999年在大连召开。其特点是:多位学者提出新闻心理学学科构建的具体设想,首次在研讨会上出现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论文。

第四届研讨会于2002年在湖南张家界举办。此会得到湖南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易法建教授做了许多工作。这次研讨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关传播心理方面的研究明显增多。在“论文摘要集”里56篇论文中属于传播心理内容的有41篇,占总数的73%;二是有关网民心理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热点,这类论文有9篇,约占总数的22%。

第五届研讨会于2005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会议收到论文有80余篇,包括五大类:新闻心理、影视心理、广告心理、网络心理和综合类。有些内容在以往研讨会上很少涉及,比如对我国古代传播思想的分析,对手机短信传播中的新型人际关系的探索,对新闻从业者职业枯竭的阐释,对伪公共卫生事件成因的传播心理和媒体对受众心理治疗等问题的探究,显示出传播心理研究范围的广度和深度。

第六届研讨会于2008年在云南举行,是和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联合举办的。会议收到论文41篇,论文特点是着力于理论联系实际。半数以上的论文涉及传媒与青少年、农民工、奥运会、女性、少数民族、突发事件、灾后重建等现实问题,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第七届研讨会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是和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会议收到论文60篇。会上第一次介绍了西方传播心理学的教材。一本是展江、向兢合译的,由英国考文垂大学的戴维·贾尔斯(David Giles)撰写的《媒介心理学》和由相德宝翻译的,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Richard Jackson Harris)撰写的《媒介心理学》。通过这两本同名的译著,可以了解到国内外对同类问题研究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这对学习西方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心理学可以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

第八届研讨会于2012年在长春召开,是和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院联合举办的。自1994年举行第一届研讨会以来,这是第一次邀请到国外同仁参会。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教授伊列娜·普罗宁娜在会上作了《传播心理学:新闻学现实问题研究的新方向》,另外两位美国学者虽因故未能出席会议,但她们发来了视频资料。她们的研究使与会者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信心:我们的研究与国际同类研究基本是吻合的。三、从前科学向科学性过渡

30多年来,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00-2010年期间出版的新闻与传播心理方面的著作(含教材)已达90余本。通过对国内知名的学术期刊网站CNKI数据库中2000-20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涉及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论文已达3522篇。其中至少有两篇获中国新闻奖,多篇获省、部级奖。尽管如此,也不能不承认,关于新闻心理学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前科学水平或曰“初级阶段”,离学科独立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经过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当前至少在两个方面正朝着学科的科学性方向过渡。(一)从以描述性为主向学科构建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对新闻心理现象的分析大多停留在描述性阶段。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研究者心理学知识的逐步积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对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研究触及学科建设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有研究者明确提出了新闻心理学的理论构架和内容构架。前者包括学科界说、归属、性质等,“旨在认识学科的质的规定性,明确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内容架构,“主要指新闻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各种各样的基本素材如何科学地、合理地、有序地进行排列组合”,并提出三种基本模式:“一曰纵向线性模式”,“二曰横向面型模式”,“三曰立体交叉型模式”;有研究者系统地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大众传播对人的影响,深刻地探讨了心理学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关系;有研究者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对传受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有研究者对人类传播心理宏观模式进行考察;还有研究者专就受传者的内向传播做了较为深入的阐释,通过“一个新理论”、“两个发现”、“四个改造”对传播心理学的理论构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诸如此类的研究使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景象,朝科学性发展方向迈进了一步。(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在我国肇端于新闻与传播实践活动的需要,它们的产生本身就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一批老新闻工作者首先扛起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大旗。他们的著作密切联系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实际,给人以启迪;20世纪90年代对传播心理的研究顺应媒介市场的要求,不仅将触角深入到广告、影视、网络等领域,而且还直接为处于传媒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服务。如为央视宣传部人员做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又如对央视的几个对象性节目《大风车》、《夕阳红》等做内容分析,并与北京六城区观众的心理需求进行应对性研究。近十年来新闻与传播心理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对重大突发事件,对网民及手机用户、对谣言传播、对养生传播等方面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媒介对我们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在继续进行学科构建方面研究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为传媒实践服务的意识,尽可能快地、有效地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跟上媒介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心理学而共同奋斗!四、从传统导向朝问题导向深入

施拉姆曾指出,心理学在传播学发展中的地位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早期是心理学从各自的学术传统出发,把传播现象作为心理学各自领域的一个研究对象,如霍夫曼、勒温及他们的学生均是如此,可称为传统导向的研究。以后则逐步改为问题导向的研究,即把具体的传播现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仅作为一种研究工具。”虽然施拉姆提出的“传统导向”和“问题导向”其本意在于诠释心理学和传播学之间的学术渊源,但这其中也暗含着新闻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导向(或曰两种取向、思路)。

新闻心理学研究的传统导向指,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运用心理学理论去阐释新闻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新闻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导向指,从新闻学视角出发,运用心理学理论或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新闻传播中人的心理现象。

这两种研究导向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区别在于研究问题的立足点不同。传统导向的立足点是心理学,更多地侧重于心理学的视域。比如用心理学中的“需要”理论泛泛地分析一般受众对新闻的需求。而问题导向的切入点是新闻学,是为解决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比如专门探讨网民对网络新闻的需求。这种研究的难度更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以我们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传统导向水平,而应深入到问题导向的领域中。复习要点(第一、二章)要对新闻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和发展历史作一般性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重点掌握两个内容:一、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新闻心理学是一门新闻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新闻学和心理学均属舶来品,但是它们的交叉学科新闻心理学却是我国的产物,从其产生那天起就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新闻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有两种取向:一是心理学取向,它可列入应用心理学范畴;二是新闻学取向,它可归入新闻理论范畴。新闻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扩展和深化我国新闻学和心理学都有积极的意义。二、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必要性重视新闻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人的心理素质和其政治思想素质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人们顺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反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的形成,又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及其行为起到导向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复习题1.新闻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2.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必要性是什么?3.简述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走向。

第三章 新闻心理学理论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一门学科如果没有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立足于科学领域。

社会主义的新闻心理学最根本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闻活动传受双方心理的产生和发展遵循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原理。由于新闻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没有形成本学科独立的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批判地吸取国外的传播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是新闻心理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原理是社会主义新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新闻活动传受双方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并受其制约的。

虽然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心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客观世界,但是在新闻活动中,他们所接受的直接刺激物是不同的。新闻传播者直接接触的是客观物质世界(即感性世界),而新闻受众直接接触的是媒介世界。他们的心理活动便打上了直接作用于他们感官的那个客观世界的印记。新闻活动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作为认识主体,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自然体与社会体的统一。客观世界在他们身上引起何种反映,不仅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性质,也取决于反映者本身的自然结构(主要指人脑和神经系统)及其社会属性。因此,新闻活动传受双方的心理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提到认识主体的主观色彩,就不能不关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之一:建构论的观点。建构论的基本假设是:“我们以为在物质现实中存在的东西完全依赖于概念、分类和描述等的产物,随它们而变,因而仅是这样的产物。而概念、分类和描述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诸如科学和日常的情景中活动的过程中碰巧‘发明’和‘创造’的关于现实和事情的东西。”虽然建构论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是从认知建构的角度看,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马克思主义在强调世界本源是物质第一性的基础上,并不否认人的认识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这个主观性其实就是认识主体认知建构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Richard Jackson Harris)在其撰写的《媒介心理学》一书中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媒介是反映世界还是建构一个新的现实?很显然,媒介以很多方式反映世界。但媒介同样也有选择地告诉我们周围的世界(议程设置),之后我们接受了媒介的这样一种解释,并成为我们记忆和体验的一部分。”“综观全书,我们关注的一个主题就是受众接受了媒介信息之后建构的认知现实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传者对新闻的采制,还是受众接收、理解新闻信息,均离不开认知的建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者,既反对简单的反映论,也不赞同绝对的建构论,而是认为“反映与建构相互依存,彼此统一。一方面,反映体现了认识的内容及其客观真理性,它既是建构的基础,又是建构的结果。离开所反映的经验现象,就无法建构或整合;另一方面,建构又是反映的深入和必要的前提。没有建构和主体的能动性、创新性的发挥,就无法实现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应当认识到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规律可以为人们所研究、所认识,心理学理论就是这种认识或反映的结果。但也应认识到这种反映并不是机械的‘镜像式’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事物的‘镜像’,而是内在本质或者普遍联系。把反映与建构结合起来,既承认客观实在性和客观真理的存在,认为人可以认识与反映客观对象,又承认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理论知识是主体对经验材料的整合、建构与对客观实在的解释。”

由上可知,新闻心理论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在此基础上,也不排斥建构论中合理的成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传者的“议程设置”、“舆论导向”,以及在不同文化、不同情境下不同受众的群体或个体,对同一新闻经常会产生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认知结果的理论依据。一、客观现实是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源泉

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内容源于客观世界。用列宁的话来说,我们知觉、表象的映象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复写、摄影、模写、镜像”。(一)新闻传播者的心理

新闻传播者是从事采集、写作(制作)、编辑、播出新闻的人。其中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采制新闻,他们直接接触的是客观世界(主要是社会现实)。记者凭着感觉器官、脑,真实地反映客观刺激物,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前提。写消息、通讯须再现人和事的原貌,采制广播新闻须记录真实的音响,拍摄电视新闻须录制真实的画面,写新闻评论则一定要有现实存在的特定的某一个或某一类评论的对象。非新闻工作者的网民在网络上采制并传播自己目击到的新闻,也是他们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实。

新闻传播者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记者新闻报道的源泉,是检验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记者必须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当中,采写出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都真实的新闻。任何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合理想象、夸大渲染、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等现象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原理的。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战线通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落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引起编辑在编排稿件中产生的种种认识活动的主要客体是记者或通讯员采写的稿件(包括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在播出(或主持)新闻时进行再创作的客观刺激物是编辑已编好的稿件。而网络编辑则是在采集来的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审校、加工,编写稿件,并进行网站专题、栏目、频道的策划及实施。虽然编辑、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对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记者、通讯员提供的精神产品,但是他们在新闻活动中产生的心理活动,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客观世界。(二)新闻受众心理

新闻受众心理因媒介不同分为读者、听众、观众。在新闻活动中引起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客体主要来自由新闻传播者所提供的媒体世界。新闻媒体是新闻信息的载体,主要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媒体凭借文字(或声音或图像)等有序的符号群来刺激新闻受众。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业的发展和电子媒介的普及,广播、电视逐渐成为家庭的“第五壁”。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几乎充满了人类整个生活空间。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人与信息环境的互动关系。这个信息环境对于人们的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闻受众是生活在感性的物质世界和媒体世界并驾齐驱的环境中,他们在接受媒体信息时,往往以积淀于内心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参照,认知、验证、评价媒体世界所提供的新闻信息的真伪、美丑、善恶,从而产生相应的一系列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二、新闻的制作和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两种信号系统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双方的头脑中协同活动的结果

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是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晚年提出来的。他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是条件反射。他把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把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新闻的制作和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两种信号系统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双方的头脑中协同活动的结果。

对记者来说,在采访中他所接触的主要是第一信号系统的实物(如人、事)刺激信号,即客观存在的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采访、制作,记者、编辑把第一信号系统的实物刺激信号转化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在内的一系列符号群。而新闻受众在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和上网时的神经活动过程正好与记者写作时的神经活动过程相反。受众通过接收第二信号系统的符号群,在大脑里还原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实物刺激,从而间接地在头脑中再现新闻事实。在受众头脑中再现的新闻事实和记者采访时所直接接触的新闻事实之间是不是相同或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新闻传播者把第一信号系统的实物刺激转化为第二信号系统的符号群的动机和技巧。三、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选择性

虽然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其内容都取决于客观现实,但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收客观刺激。新闻传播者选取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新闻受众接收何种新闻报道,都离不开认识主体的需要。他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有着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这说明,新闻活动中的传者和受众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他们头脑中的映象。(一)新闻传播者的选择性

新闻机构是新闻传播者群体的代表。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新闻机构又代表着不同党派、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我国的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信息内容的选择、数量的控制必须纳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总体框架之中,自觉地掌握传播新闻的主动权,能动地传播有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信息和成果。在这个总框架内允许记者在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等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记者和编辑采写、编排新闻的过程却是一种带有明显个体特点的精神活动过程。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G.Kelley)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及对环境事件的理解和预期”。他说:“人类由他创造的各种半透明的模式或样板去观察世界,然后试图去适应构成这一世界的现实。……让我们把这些供人们试用的大小模式取名为不同的构建吧。它们就是解析世界的各种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构建,便决定了他们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提炼、组合和创造水平等方面有个体差异。正因为如此,由不同的笔写出的新闻作品(哪怕是同一素材)或深刻、或肤浅,或充实、或空泛,或生动、或平淡,都会有精细之差,文野之别,高下之分。

在各种新闻文体中,尤以新闻评论最能表达评论者的主观认识。因为新闻评论就是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特定的评论对象去论说的。针对性本身就体现了认识主体的选择性。(二)新闻受众的选择性

新闻受众对“每日获得的”“经记者过滤后由国家的新闻机构提供的”“海量的信息”不是也不可能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接受什么、接收多少,完全取决于受众的主动选择(如关掉收音机、电视机或网络)。不论传播者的主观意图如何,新闻信息所形成的舆论力量有多么强大,有时也会显得无能为力。

只有那些为受众主动选择、吸收、消化、认同,并引起情感共鸣的新闻作品才可能实现其新闻价值。受众的选择性还表现在对同一新闻报道,不同的人因“境一而触境之人之心不一”造成的选择性记忆和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四、新闻活动中的传者和受众各自的选择性紧紧围绕着新闻的基本特性

新闻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新异性、时效性和公开性等。受众之所以选择新闻节目,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新闻中获得在戏剧、小说、诗歌等精神产品中所得不到的具有新闻特点的信息。其目的在于消除头脑中的不确定因素,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以此为据,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

基于受众的这种需要,新闻传播者的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新闻的几个特性进行。大至主题的提炼、布局谋篇,小到一个标题、一个音响、一个镜头、一个字的使用,无不千方百计、处心积虑地追逐新闻的真、新、快、短等特点。许多中外记者为了获得独家新闻,亲赴事件发生的第一线,即使身处险境,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第二节 西方大众传播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对新闻心理的阐释

一、大众传播理论和模式对新闻心理的阐释

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核心,因此大众传播学的理论和模式基本上适用于新闻传播。(一)关于大众传播学的一般理论和模式

大众传播的理论和模式(模式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可以使人对社会事件的内在机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作直观而简捷的认知)相当丰富,几乎每一个传播环节都有相应的理论和模式。与新闻心理联系较紧密的理论有: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和本来属于社会心理学理论,然而又在大众传播理论中同样占有重要一席的如“认知一致论”、“态度改变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对新闻心理学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大众传播模式有由西方学者命名的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纽科姆的ABX模式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等。

关于大众传播的研究,大都指向两类问题:一是信息源的意图,研究大众媒介如何更好地有意地影响人,如何设置节目以吸引更多的受众;二是研究受众,主要是探讨受众接收媒介的效果,而不管信息源的意图如何。在这两者中,似乎对后者的研究更具有全局性意义,因为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受众接受。虽然传播者的意图影响接收效果,但是传播效果的最终实现还要靠受众。在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中曾先后出现过“直接效力模型”(即子弹论)、“有效力模型”和“有条件下的强效模型”等。这些模型的核心问题是探讨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地位及作用。其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强调传者的主观意图,忽视受众的能动性,到反过来强调受众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和解释的主动性,降低传者的决定性作用,再发展到既重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能动性同时也十分重视受众的主观因素对传播效果强大的反作用。(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提出来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一个“有条理的、经过周密考虑建立起来的模式,显示出大众传播是一个心理学上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其中解释可能多属于多因素类型而不是单因素类型”。

当代传播学新流派,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倡导人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 Quail)和他的助手斯文·温德尔(Sven Windahl)曾指出: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这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数十年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之总结”。“该模式如此详尽,可以作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相关因素的一份清单,因此,如果人们希望对这些过程的描述作分析的话,可以使用这个模式”。由此看来,该模式对探讨新闻活动中的传者和受众的社会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图3-1是马莱茨克模式图。图3-1 完整的马莱茨克模式

说明:C可以理解为新闻活动主体,主要指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等;R表示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受众):读者、听众、观众、网民。

新闻传者的主要社会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者的自我形象:传播者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的认知。(2)传播者的个性结构:个性意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传播行为的影响。(3)传播者的“工作组”:同一群体的上司或同事的行为对传播者个体心理的影响,即传播者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工作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的限制。(4)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传播者对媒介内容的把关方式和制作方式取决于他的社会环境。(5)组织中的传播者:媒介组织中的规范、宗旨、所有制形式和政策等所构成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传播者的行为。媒介组织要求传播者服从明确的或不成文的规章制度。(6)由媒介内容的公开性而形成的压力和约束:新闻传播者的工作效果受到公众的监督、审查,这样就从心理和法律上给传播者以约束。

新闻接收者的主要社会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1)接收者的自我形象:接收者个体对自己的角色、态度、价值观的感知,构成了他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态势,决定了他接收或拒绝某种新闻信息。(2)接收者的个性结构:接收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等对接收者接收新闻的影响。(3)作为受众成员的接收者:作为受众成员的接收者在接收新闻信息与接收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信息时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4)接收者的社会环境:指接收者生活的社会、社区、家庭及其所归属的群体对他的影响。

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看,该模式揭示了在新闻活动中主要的认识主体——传者和受者的地位及作用;表明了引起二者各种心理活动的主客观因素。对这些影响传者与受者的种种主客观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感性世界之于传播者,媒介(拷贝)世界之于接收者。

新闻传播是通过新闻媒介向许多人公开传递新闻信息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即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横亘有媒介物(电视、电脑、收音机、报纸)。新闻媒介既是向广大新闻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物质条件,又会造成传者与受者之间“关系的非人格性”。这是因为媒介的阻隔使新闻信息从传者向受者的传递“间接化”和“远距离化”,即原来是人与人之间直接传递,心传、口传,直截了当。现在,人与人不打交道,而是人与物,与书、报、杂志接触,或者人与电视机、电脑、录像机等机械发生联系。传者,尤其是记者采访新闻,主要接触的是用感官能直接接触的外部世界,即马克思称为的“感性世界”,而接收者所直接接触的却是信息世界,或曰拷贝世界、虚拟世界。“拷贝世界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对感性世界的摹写和抽象。”感性世界之于传播者,信息世界之于接收者,是不同性质的客观刺激物,因而势必引起认识主体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

第二,反馈的间接性和延迟性。

对传统媒体而言,新闻传播链条的薄弱环节是反馈。媒体的介入,造成了传者与受者在信息反馈上的间接性和时间上的延迟性。表现在新闻传播,一般主要凭借受众调查、报刊发行量、广播电视收听收看率、受众来信和打电话等间接方式来考察传播效果,而不能像人际沟通那样自由自在地进行同步反馈。

反馈的间接性和延迟性容易造成受众对接收新闻信息抱一种无任何压力和漫不经心的态度,除非有非常吸引人的内容或主体出于某种需要才会转入注意状态。而这种状态又会因种种干扰而不稳定。

如何增加反馈渠道?怎样方可缩短反馈时间?这就成了传者颇费心机的问题。多年来,传者采取种种措施,如让受众走进电台、电视台参与节目的播出,在转播节目时同时穿插现场采访的镜头,用通电话的方式与听众同步反馈等,收到了开拓反馈渠道、缩短反馈时间、及时沟通传者与受众的心理交流、提高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等显著效果。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媒体的出现解决了反馈的间接性和延迟性的问题,尤其是对某些新闻信息的评论,可以实现众多网民的即时反馈,其社会影响之广、之迅速,是传统媒体难以匹敌的。

第三,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点。

受众是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新闻效果的检验者。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为了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传者必须认真研究受众认知媒介信息的规律及其生理、心理机制,探讨影响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受众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等,同时还需要探讨传播者怎样才能真正充当接收者的代理人,以及需求和兴趣的解释者。总之,要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点,树立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思想。二、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

从新闻学与传播学作为一级学科的角度看,新闻心理学属于新闻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但是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新闻心理学又应当属于一门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因此,心理学理论成为新闻心理学这门学科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心理学学科的构成是相当庞杂的,其中有许多理论都可以解释新闻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等。本节仅以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为例,说明心理学理论对于分析新闻主体心理活动的重要作用。

角色理论属于符号互动理论的一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用角色来解释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角色又称“社会角色”,是从戏剧舞台表演那里借来的,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德(G.Mead)首先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中产生的种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具有的社会身份,即所承担的某种社会角色分不开。社会上的其他人对某种角色都会有一种公认的期望,即“角色期望”,并以这种角色期望来要求承担这种角色的人。

下边用角色理论来解释新闻活动中的传者和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一)对新闻活动中的传者和受众的角色规定

角色,是角色理论的基本概念。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林顿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的地位相联系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美学家朱光潜说:“话必须是由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说,说给具有一定身份的人听的。”这里的“一定身份”即一定的“角色”。

新闻活动中的传者,是因为采访、制作并传播新闻而在新闻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这种角色地位赋予了他们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新闻活动的传者通常被称为新闻工作者。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所应承担的义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应当确立这样一种观念,即以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社会为各种角色制定了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从角色理论的角度看,1991年1月19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就是为我国的新闻工作者规定的角色规范。

采访对象虽然不属于新闻工作者,但应当包含于新闻传播者之列。他们一般只在新闻活动的采访阶段出现。采访对象是记者索取新闻事实的主要对象,包括当事人、目击者、新闻发布人员等。采访对象这种社会角色的主要义务是向记者反映真实的情况,这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

新闻受众既是新闻事实的制造者(源泉),又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对象。他们是新闻事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这种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有接收新闻信息的权利和以主人翁的态度信任、支持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义务。(二)新闻受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

角色期望又叫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个体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受众(实际上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很高。首先,期望新闻工作者“能够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忠实代言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次,期望新闻工作者能够不断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角色理论家认为,实现角色期望的关键在于内因,在于“被期望者”真正领会“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很大的期望效果。新闻工作者从理论上认识到受众对于自己的角色期望并不难,难的是将这种期望转化为自己的言行。有少数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商品化,以权谋私,搞“有偿新闻”,利用采访机会吃请受礼,甚至发展到公开索取采访对象的馈赠。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三)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居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合的期待发生冲突的情境。角色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角色内部的冲突,即由角色承担者内部的矛盾引起的冲突;角色之间的冲突,即因角色承担者承担了几种角色而引起的内心冲突。

同一角色内的冲突主要有:当新闻工作者的言行与党和人民的期待发生矛盾时出现的内心冲突。如是坚守党的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采制新闻,还是为一己或小集团的利益搞假报道?面对吃请受礼的情况是坚决抵制,还是以“别人都如此”、“下不为例”为借口,照吃照拿?

因不同角色引起的内心冲突,大多表现为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常人和作为一个记者(或编辑)这双重角色时,内心出现的矛盾冲突。有人撰文云:新闻工作者既是“现实的参与者,又是现实的旁观者”;既是“历史的当事人,又是现实的见证人”,这种职业与人的双重性常使人感到进退两难。比如,作为记者应当在报道中坚持原则,但是作为常人,又免不了把自己的情感倾向掺入新闻作品之中;作为记者应当在报道中坚持原则,但当被报道的事件与自己有利害冲突时,又有可能徇私情。

角色冲突容易引起角色扮演者内心紧张、不平衡,党的新闻工作者消除角色冲突的最重要的原则是:排除私心杂念,自觉地服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新闻活动中的角色互换

角色互换又叫“扮演他人的角色”,是指不同角色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公开地或隐蔽地进行角色互换,旨在认知、体验与己有关的另一种角色,以便更自觉地履行本角色的职能。

在新闻活动中,相对稳定的角色是职业角色,如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采访对象、读者、听众、观众等。由于工作需要,有时他们需暂时放弃自己原来的角色去实际充当或在想象中充当另一种角色,并通过移情去认知、体验别种角色的需要、兴趣等心理活动。由于任何一种角色都是以与之相关联的另一种角色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角色互换有助于加深对自己原来角色的认知,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美国心理学家米德认为扮演他人的角色,也就是说,从交换伙伴的角度旁观自身的能力,是顺利实现人们相互活动的必要条件。

1.角色互换的形式

角色互换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实际表现出来的可以被感知到的角色互换;二是隐蔽在角色内心的凭借想象进行的角色扮演。在新闻活动中,大量存在的是后一种角色互换形式。(1)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互换

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互换是指暂时离开自己的主要角色,实际去承担另一种角色,从中认知、体验这种角色的心理活动。表现形式主要有:

·记者自己充当采访对象,即从记者的角色暂时变为采访对象的角色。在采访学里,把记者参与采访对象活动的采访形式叫做“体验采访”,是指记者亲自去感受与采访事件有关的活动。例如,记者为写关于交通拥挤的报道,有意隐去记者身份充当乘客,亲自体验乘车难的滋味。

·记者或编辑充当电台(或电视台)的播音员(或评论员)。

·采编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在采制新闻时充当记者的角色,在修改稿件时充当编辑的角色。

·新闻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如被邀请到电台(电视台)跟主持人一起主持节目,又如报刊发表的读者来信,广播播出的听众点播、听众来信、来电(电话),受众或嘉宾到网站做客,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等等,新闻受众暂时充当传者的角色。

·通讯员和自由撰稿人是不在编的记者,他们主要的社会角色是新闻受众,同时又经常以通讯员的角色为新闻单位撰稿,成为传者的一部分。

·对于网络新闻而言,尤其是在匿名的情况下,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几乎消失,他们的角色在不断地转换。(2)凭借想象的角色互换

凭借想象的角色互换主要指在自己的头脑中凭借想象、移情去设身处地体验服务对象的角色。主要表现形式有:

·记者要带着受众的眼睛、耳朵去采访、去观察、去倾听、去写作。有时,在记者看来明白无误的问题,而在受众却不一定明白清楚。体验受众的心理,有助于排除受众在理解上的障碍。

·编辑立足于受众修改稿件。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编辑写完稿后,应当“自己好好念一遍,就是自己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这就是让编辑设想自己处在受众的位置上去发现稿件中的问题。

·编辑以主持人的身份撰写主持人节目的稿件。

编辑是以主持人“我”的身份,而不是以自己的身份写稿。作为撰稿人,头脑里要装着主持人的形象,时刻想着我就是主持人,要有意识地写主持人说的话,表现出主持人的感情、气质和风格。

2.移情在角色互换中的作用

移情,在角色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移情是指不仅在认识上,而且在情绪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仅知道而且体验到他人的角色。通俗讲,移情就是设身处地。

移情是实现角色互换的重要手段和检验标准。只有通过移情才能实现在认知和情感水平上的角色转变。反之,验证是否实现了角色互换,要看是否达到了移情水平。

角色互换,“换”是手段,不是目的。换来换去,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加强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认知和情感交流,其根本的目的是传者应更有效地为受者服务。复习要点一、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的实质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回答“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是在人的哪个部位产生的?”“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这历来是西方不同心理学流派争论的焦点,它反映出研究者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论、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的斗争,在对人的心理实质的论述上泾渭分明。我国的新闻心理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并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这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用一句话来概括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的实质,即客观现实在人的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而主观能动性又带有认知建构的观点)。由于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不同,这里的客观现实也有区别。对于新闻传者而言,主要是指人们可以直接目睹、感知、触摸到的感性世界(如军民齐心抗洪抢险的场面);对采访对象而言,主要是指记者的采访过程,包括记者的态度、提问、语气等;对新闻受众而言,主要是指经由新闻传者头脑过滤并制作出的媒介世界(如新闻节目)。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主体,所以大众传播的理论和模式基本上适用于新闻传播。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多因素多角度分析了来自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收者主要的社会心理活动,这对于我们认识新闻传播是一个在心理学上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是十分有益的。三、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从戏剧舞台借用来的角色理论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理论。该理论是由一系列相互有关联的概念组成的,像角色规定、角色期望、角色冲突、角色互换等。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从角色理论的视角来认识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复习题1.具体分析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心理的实质。2.按照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讲述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收者的社会心理活动的内容。3.试用角色规定、角色期望、角色冲突、角色互换这几个概念来解释新闻传者的心理活动(注意联系实际)。

新闻传者心理编

新闻传者是新闻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准、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的高低,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部分着重探讨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等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播报和主持节目等新闻活动中出现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第四章 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第一节 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

谈心理素质,首先应该从素质说起。“目前人们对素质概念的一般认识概括起来有三点较趋向一致:素质是有机体(人)特有的;素质是人基本的、稳定的、内隐的特性(品质);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生理基础又离不开后天环境(含教育)的影响。”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有些归于智力因素,有些归于非智力因素,第三者是没有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把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视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智力因素是先天的禀赋,非智力因素与环境和教育有关。这两大类各自所包括的内容请见图4-1。图4-1

从图4-1可以看出,智力因素即指认识过程中的诸因素。非智力因素则包括情绪情感、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及心理状态。一、智力因素

探讨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首先应搞清智力的内涵。因为智力与能力关系密切,所以把这两个概念放到一起分析。

智力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能力则是智力在一定条件下被开发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和能力“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维系着一种内隐和外现的辩证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在其著作《成人智力测验》中写道:“智力是个有目的的行动,理智地思想以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的或综合的能力。”人们在论及智力时常常用能力去表达,反之讲能力时又离不开对智力的分析,二者难分难解。比如,美国朱利安·哈瑞斯(Julian Harriss)等人在《全能记者必备》一书中论述记者的素质时写道:“渊博的语言知识和得心应手地遣词造句并自成一格的能力是一名优秀记者最基本的武器。”“记者必须始终保持警觉并能迅速考虑好如何顺利地从一项任务转向另一项更有新闻价值的报道。”“记者大多是在时间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工作,他们不断地与时钟赛跑以赶上截稿时间,所以记者的另一素质是必须具备在压力下安静工作的能力。”著名记者黄远生在《远生遗著》里提出记者应具备的四个条件(即能力)是:(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曾有人在论述记者的智力因素时指出:“广交朋友的社交才能”、“永不满足的创新意识”、“随机应变的发散式思维”、“超乎寻常的洞察智能”、“捕捉信息的新闻敏感”、“见微知著的预测能力”。以上种种能力归纳起来,即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观察力、预测力、新闻敏感等。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数字技术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在新闻采集和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新闻的获得、制作和报道的方式。信息时代,对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上网,提高检索信息的能力;其次是要有掌握在线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技能;最后是思考方式的转变,包括理解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及学会从非线性的、多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由于智力与能力之间相互包容、交织在一起很难划分,所以不少心理学家对智力和能力进行统一的研究和论述,并把它们通称为“智能”。因而,新闻工作者的智能因素也可以叫做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关于这个问题,将在以后的章节里陆续阐释,故不在此赘言。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能力、气质、性格、动机、需要、信仰、兴趣、意志、情感等心理要素组成的。“智力因素基本上属于先天形成,后天只是开发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有赖于后天的培养。要使成才变为现实,必须在实践中把已具备的智慧潜能转化为智慧行为。在这一转化中,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说智力因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属于执行操作系统,即对所接受的信息起着接收、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节系统,它对智力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各种活动中互为影响、相互制约。离开了非智力因素,人的智力活动难以显示出来,但若失去了智力活动,则非智力因素也就失去了启动、引导、强化、调节的对象。前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对应当重视记者的非智力因素作过精彩的论述:“……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选拔新闻人才的标准,往往是按照一般党政干部的要求,而没有结合新闻工作的特点。选出来的人,政治表现、家庭出身都不错,但三五年过去了,有的始终上不了路,有的人就是适应不了记者工作。所以,新闻工作者除了要具备党政干部的共同标准以外,还要有自己的特殊要求。……记者要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能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同需要采访的任何人打交道。……记者就是要有敲开采访对象心灵大门的本领,让他们觉得可亲可信,有滔滔不绝的话告诉你,这不一定是什么思想品质问题,而是同一个人的气质、性格有关。”

国外一些著名记者在总结优秀记者的素质时也大都把侧重点放在非智力因素上。如美国的麦克杜戈尔认为,记者的素质应包括:“机敏、才智、勇气、坚韧不拔、乐观、诚恳、想象力、观察力、适应力,等等。”法国的让·布尔内说:“依我看,好记者的素质有三条:一、随时随地可以投入工作;二、严谨;三、精确。”日本的加藤俊氏说:“真正的大记者、名记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温和的、谦虚的人。”

以上引文中的有关气质、性格、意志等方面的内容像机敏、才智、勇气、坚韧不拔、乐观、诚恳、想象力、观察力、适应力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所以单列一节阐述。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

探讨非智力因素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有助于选拔和培养新闻人才,有助于新闻工作者自觉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有助于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以其整体的相互渗透性来影响人们的智力活动。为叙述方便,本书拟主要分析动机、情感、意志、性格这四种非智力因素在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一、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

著名记者范长江曾云:“报人在精神……应当念念于职业的神圣,一管笔除了为国家为人民公共利益外,不容曲用。”著名播音员齐越认为:“人生在世、事业为重。”“念念于职业的神圣”,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就是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动机和奋斗的内驱力。

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曰内驱力。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都需要转化为动机后才能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是,无论哪种动机都能激发人们的智力活动,都具有发动有机体活动的作用,关键要看由动机激发起的行为所朝向的目标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动机这种非智力因素对人们智力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内驱力的方向即目标导向上。

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各种生理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但是引发人们行为的动机并不是随时可呼之即来的,它必须在人的某种需要和某个具体目标相结合时,才能使人跃跃欲试并产生朝向目标的动力。这个动力会激发人们的智力活动。

记者的新闻活动也是如此。埃德加·斯诺当年在心中始终蕴藏着一种为追求真理伸张正义,伺机捕捉世界重大事变的需要,但仅有这种需要是产生不了行为动机的,只有当这种需要与“突破国民党对苏区的封锁,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区去”这个具体的目标相结合时,才有可能在他心中激发起一股不可遏制的动机,即:“向全世界报道红色中国的真相。”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他破釜沉舟,毅然“踏上前途未卜的非凡旅程”。可见,动机对人的行为有目标导向作用。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人的需要层次及追求的目标有高低之分,所以二者相结合形成的动机也会有差异,这种差异表现有二:一是有强有弱,二是有正有负。

如为谋取个人名利的需要所产生的动机,可以是很强的也可以是很弱的。但无论动机是强还是弱,由于谋取个人名利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因而由其产生的动机的方向对人民的利益而言就是负方向。对于掌握传播话语权的记者而言,如果传播的目的不是以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需要,而是将个人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公众利益,那么这种动机所激发的行为必定会带来负面影响。为什么在新闻界虚假新闻不断出现,有偿新闻屡禁不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某些记者传播的动机是为制造假新闻以引起轰动效应。如刊登在《温州商报》上的“温州商人林春平收购大西洋银行”;凤凰网提供的消息“广电总局解释《泰坦尼克号》裸戏被删,是因为考虑到3D电影的特殊性,担心播放片段的时候观众伸手去摸打到前排观众,造成纠纷”;《南京晨报》的“江宁一鹿场长假每天有人排队喝鹿血”等都是2012年假新闻。再有像2002年6月山西繁峙发生金矿爆炸,造成五六十人死亡的重大事件居然被瞒报,原因在于记者们集体受贿,隐瞒事实真相!

高层次的需要(视党和人民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一旦与合适的目标相结合,就会产生正向的强大动力,推动新闻工作者为党的新闻事业充分发挥其才智。例如,原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记者”这一目标的驱使下,曾经独自深入伊拉克报道海湾战争,即使因辐射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仍然不顾亲人劝阻一次又一次深入第一线。2002年他在无后援的情况下开车去珠峰大本营;2003年他只身重走唐僧取经路:新疆、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印度、尼泊尔、西藏……再开回北京。

动机如此重要,新闻工作者是否对自己每一次行为的动机都那么明了?不一定。行为主体并不一定时时刻刻都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无论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动机对主体的行为都会顽强地起着目标导向的作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都有一颗忠于党的新闻事业的心,他们经过长期艰苦的新闻实践的锻炼,已逐步将党和人民的需要视为自己的需要,并带着这种需要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去捕捉那些有益于社会的目标。久而久之,由这种需要和目标相结合而产生的积极的动机就会形成一种定势,并最终内化为主体人格的一部分,并进入潜意识之中,一旦遇到合适的目标,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2013年4月20日是雅安电视台记者陈莹举办婚礼的日子。上午她刚化完妆,准备去酒店,在举行婚礼的途中,地震突然发生了。身穿白色婚纱的陈莹本能地拉着为自己拍摄婚礼的摄像师,跑到街上,第一时间对刚逃出屋外的市民进行采访。她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很多人,被网友称赞为“最美新娘”并送上祝福。

而厦门《东南晚报》记者柳涛,因拍摄一组骑车人雨中摔倒的连续动作的照片而受到舆论的谴责,认为他冷酷无情、不关心他人的感受等,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记者职业行为边界问题的讨论。其实柳涛拍摄这组照片的主观动机是好的,他想用冲击力强的照片警示路人水中有坑,谨防摔跤,而且为了拍到这组照片他在狂风暴雨中站了将近一个小时。无独有偶,2012年12月3日中午,一名韩裔乘客与一名非洲裔乘客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附近49街地铁站发生争执,前者被后者推下站台后死亡。从4日《纽约邮报》在头版刊登的一幅大照片上可以看到:这名乘客左胳膊扒在齐胸高的站台上,拼命地往上爬,身后是一辆飞快驶近的列车……照片上配有文字:“这个人被推到地铁轨道上,他快死了(pushed on the subway track,this man is about to die)。”图片下方还加上一条醒目的大标题:“没救了(Doomed)。”这则消息立刻引发了人们的争议。有不少读者不仅指责《纽约邮报》的处理方式,还质疑摄影师阿巴西为何“见死不救”。由此可见,尽管有时记者的传播动机是积极的,但其传播行为并不一定符合社会道德。记者应该尽量处理好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关系,在某些危急的情况下,应首先关注社会角色,然后再去履行记者的职责,因为“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新闻工作者”。

总之,要想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就必须在平凡的工作中有意识地逐步树立起为党为人民的新闻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和动机。二、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

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情绪情感是主体认识结构中最活跃的、恒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它对人的智力活动起着激发、选择和调节等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常被视为同义词而混用。但是在心理学里,它们是有区别的。原始的情绪被看作是与人的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在此,我们取其日常生活的意义,一般不对二者做严格的区分。只有在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相关联时,才采用“情感”一词。(一)情绪情感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

新闻一快二新的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智力。然而智力因素只有经过情绪情感的激发方可催化成最佳组合并发挥出最高的效能。徐迟在写《哥德巴赫猜想》时,完全处于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之中。他“被生活和人物强烈感染”而达到了“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他认为“记者不被生活所激动,激动到身不由己、欣然命笔的程度,就不是好记者”。

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对自己服务的对象漠然置之,即使智商再高也很难写出撞击人们心灵的作品,很难播出动人心弦的节目。智力只有被情绪情感所激发,才能催化出绚丽的智慧之花。大凡成功的记者都有着用自己的情感甚至是血泪凝聚而成的感人之作。如穆青的新闻作品始终洋溢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和一片赤子之心。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当我听到或是见到他们掺和着血和泪的事迹时,就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冲动,简直如呆如痴,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周围的一切好像忽然都不存在了一样,不把他们的精神面貌如实地写出来,就是对人民犯罪,就对不起党,对不起我们伟大的时代。”(二)情绪情感在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中的选择功能

人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选择性功能,这是由情绪情感的本质所决定的。情绪情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和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并对客观对象进行选择性的接受。凡满足了主体需要的对象,主体就会对它产生肯定性的情绪情感体验,就乐意选择它;反之则会产生否定性的体验,因而竭力回避它。

情绪情感在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中的选择性功能突出地反映在记者的道德感和对新闻的价值取向上。道德感属于人类高级的社会情感,它是和人们已有的道德观念相联系的。当客观事物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时,主体就会产生一种肯定的愉快的情感体验。道德观念的殊异将会导致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不同的价值取向。美国著名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Melvin Mencher)说过:“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作者所要表达的观察、情感或意见的基础上的。”记者采写什么,从哪个角度去写,是受其道德感制约的。同样,编辑选编什么样的稿件,把它安置在报纸的什么位置上,同样也要受道德感的制约。

上海有两家报纸的夜班编辑,在已经拼好第二天版面的情况下才获得当天发生的一件新闻:在许多围观者都不去救一个溺水者的情况下,女工陈燕飞不顾自己已经怀孕五个月的身子涉水救人。要不要拆掉原版,补进这条新闻,引起了这两家报纸的夜班编辑的思考。他俩都曾先后给陈燕飞所在单位通话,了解她平时的表现,答曰:“平时表现一般,还有一些曲折。”这样,两位编辑都面临一个如何看待陈燕飞在关键时刻的不寻常表现与平时的一般表现的问题。编辑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必然会折射到他们对这条新闻的价值取向上。结果,有一家报纸的编辑倾向于单位对她平时表现的评价,没有改版;而另一家报纸的编辑则更看重她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行为,毅然换版,还将消息刊发在突出位置上。事实证明后者的选择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三)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

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某种稳定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如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控制着主体的认知活动;二是当情感与认知不协调时,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认知相统一。

为做到前者,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培养自己热爱党、热爱人民、忠于党的新闻事业的思想感情。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李强写的农村调查《乡村八记》受到温家宝总理的表扬:“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文章。”

为做到后者,新闻工作者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掌握好情绪情感的度。情绪情感虽然对智力活动起积极的激发作用,但是人的情绪情感并不是无羁的。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教授指出:“增进智力的同时,也必须提高情绪的稳定性,控制冲动性,否则智力是提不高的,即使提高了也会出现反复。”进入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对于控制情绪情感问题产生了兴趣。美国耶鲁大学的塞拉维(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Mayer)在1990年首先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即“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过程。因情绪智力的提出又引出了情绪智商(即情商,EQ)的概念。这一概念是与传统的智商(IQ)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情绪智力的高低。1995年美国心理学博士戈尔曼(Goleman)在其著作《情绪智力》中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尽管时至今日,对情商的定量测定还不够完善,但是,有关情绪智力是决定人们成功的重要因素的思想,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作为新闻工作者,既应具有较高的智力因素,也不能忽视其情感智力,要学会有效地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在采访中,应力求做到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不温不火,不卑不亢。比如敬一丹有一次去河北灾区采访,与一位在抗洪一线牺牲的中校的妻子交谈时,激动得止不住地流泪,忽视了自己的记者身份。回来编辑时发现竟难以找到自己不流泪的镜头,她不得不用空镜头或者背影代替所有流泪的镜头。“通过这次采访,我发现,作为一个经常出镜的电视记者要有分寸地流露个人主观情感,要有控制。如果忘了自己的职业角色,只顾个人的真情实感,节目的分寸感将会受到影响,记者的主观痕迹过于明显,必然影响观众收看节目的效果。”央视记者柴静对此也有同感,她在《看见》这本书中写道:“准确是记者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探寻真相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

第二,把握好情绪情感在时空上的平衡。情绪情感结构可以从空间意义和时间意义的角度去研究,其目的是为在新闻领域里能主动地寻求科学、合理的情绪情感分布,并借此提高新闻活动的效果。

从采访的角度分析,记者应有意把握住情绪情感的平衡,对采访对象不可“春暖秋凉”、时亲时疏。如有的记者和编导为了得到采访对象的配合,在完成采访任务(或者节目录制)之前,对采访对象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而任务一旦完成,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则如“寒流”入侵。再有,对采访对象不应厚此薄彼,而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在电视节目中,有些嘉宾因为是名流身份,便被视为高人一等,几乎抢了所有的镜头,而平民嘉宾则备受冷落。

第三,寻找新闻工作与受众之间情绪情感触发的敏感区,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新闻工作者服务的对象是受众,情绪情感是二者认知的中介,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利于加深二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因文化背景、所受教育、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受众其情绪情感的敏感区也不尽相同。新闻工作者必须了解各类受众,寻找自己与受众之间情感触发的敏感区,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量及表达方式,以期达到较佳的传播效果。又如,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5月14日,央视主持人赵普在直播连线地震现场的前方记者时,得知一位在现场抢救伤员的护士长在自己的孩子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里音信全无,却依然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时,被深深地感动了,当他在说完:“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后,双眼满含泪水,声音哽咽。但他能在停顿数秒后,迅速恢复到播报的常态。对此,大部分观众表示理解,有观众称“被主持人的落泪所感动”。三、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

有的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大类。所谓知,是指认识过程,它的任务在于使人们通过感官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性质;情即情感,它是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中介,它既可驱动人们饶有兴趣地观察、思考客观世界,又能将人们的认识过程延续到意志过程中去,从而使人们在一定目的的驱使下,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去达到所追求的目标,进而完成改造世界的任务。意即意志,它是人们智力活动的强化剂,凭借它的威力,人们得以反作用于环境,并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变革。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靠意志力去强化智力活动更具有特殊意义,这是与新闻工作的特点分不开的。与其他一些职业相比,新闻工作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竞争性。

冒险性表现在:要想获得真实、新鲜的第一手新闻,记者有时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新闻现场。尤其是要面对突发性事件,如战争、地震、海啸、森林大火以及绑架人质等,其危险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新闻领域。据联合国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2012年是有关记载中对记者来说最危险的一年,有100多位记者在工作中以身殉职。另据“记者无疆界组织”于2012年12月下旬发表的年度报告显示,全球共有94名记者和媒体工作者被害,此外还有47位公民记者,也就是博客作者被杀害。这是该组织自1995年发布媒体自由报告以来,媒体工作者遇害人数最多的一年。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会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比如,处在转型期的中国,舆论监督有时也是有风险的。特别是从事批评性报道的记者,有时会受到采访对象的恐吓和威胁。记者遭报复已发生多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例如《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采写了凯恩股份公司关联交易内幕的调查性批评报道而遭凯恩股份总部所在地浙江遂昌县公安局以“涉嫌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罪”进行全国通缉(后被撤销)。又如曾有黑社会组织悬赏500万元要“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王克勤的人头。新闻工作本身的冒险性决定了记者必须以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的精神去从事新闻的采集工作。

新闻要求快,要求高效率。新闻的这种一快二新的特点,要求记者的状态是“时刻准备着”,要有“全天候”的工作意识。在新媒体时代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在不断增强,竞争压力在逐渐增大。要想抢到独家新闻,就必须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勇于夺冠的精神状态。这同样要求记者意志坚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圣何塞信使新闻》的娱乐记者娜拉·维拉格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前门被锁了,试着去敲后门。如果后门也被锁了,试着从窗户进去。”“前门”指公关人员,“后门”指银屏演员联合会及演员经纪人。“窗户”则表示朋友、商业合伙人或者是演员的亲属。

为培养坚强的毅力,新闻工作者应进行多方面的锻炼,其中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增强自控力

战胜种种困难的前提是战胜自我,战胜自我就是靠意志力去控制自我。而控制自我的关键是要控制自我的情绪,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用坚强的意志去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这会对新闻的采集与制作起到推动、支持作用。

自我控制是心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遏制不符合目标需要的心理状态及活动的抑制性机能,也就是克服和抵制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转型时期的中国,肩负着舆论监督任务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增强自我约束力,坚决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蚀,尤其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坚守职业良知。二是激发和保持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探讨、选择、排除干扰、坚持计划等活动所需要的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和活动机制。在新闻的采集与获得过程中做到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同时,遏制、控制是为了激发,为了以顽强的意志力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二)增强心理承受力

承受力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相对来讲,人们承受来自心理上的压力比承受生理上的(如遭受皮肉之苦)更困难。

新闻工作与其他一些职业相比,其心理承受力应当更高。因为新闻工作的服务对象最广泛。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其服务对象是世界上所有的人,因此新闻工作者较之其他行业与人打交道的机会更频繁,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理起来相当困难。举个例子,一位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记者去采访一位女校长,校长一见到“小记者”,非但脸色不好看,还说了一些刺耳的话:“你这么年轻,报社怎么派你来了?我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你能采访好我这么有丰富人生经历的人吗?叫你们领导派报社最优秀的记者来。”这位年轻的记者只好哭着回去了。由于新闻工作者接触社会范围较广,涉足社会程度较深,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不都能够被阳光照射到,有很多阴暗面依然存在,有很多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面对压力与无奈,新闻工作者的韧性比激情更为重要,每天拍案而起、义愤填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增强自我承受能力。尤其是对于从事某种特定领域新闻报道或专栏(如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谈话类节目)的新闻工作者而言,由于长期被负面信息所笼罩,心里积郁了很多沉重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也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感到忧郁、绝望,甚至自杀。

从事批评性报道的记者,经常要在装聋作哑和勇往直前之间做选择,自我承受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装聋作哑会违背记者的职业良知,而勇往直前会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如从说情、吃饭、行贿到施加政治或法律方面的压力,甚至遭受打击、报复、诬陷以至于危及生命安全。例如,2012年12月6日《财经》副主编罗昌平微博实名举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法的当天,能源局就以官方名义对刘的“清白”背书,并宣布对罗的“污蔑造谣”报案报警。又如,一向以“以笔为矛揭黑幕”著称的《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黄雄,经常受到邪恶势力的辱骂、威胁、恐吓。2006年黄雄因披露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非法开采各类矿洞的事件,当地黑恶势力肆无忌惮地扬言:“无论黄雄躲在哪儿,花多少钱,我们都要干掉他!”直到当年的9月19日,黑恶势力被惩罚,黄雄心里紧绷的弦才得以舒缓。

如今,记者的职业已经被列为最危险的职业之一。从事新闻事业,一定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如果没有英勇顽强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无法胜任记者工作的,意志是新闻工作者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因飞机失事,伊朗78名记者遇难。在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他们还以惊人的镇定发回了最后的报道:“我们的飞机遇到了麻烦,一个发动机冒烟……”四、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

在新闻工作者队伍中,不乏这类情况:两个年龄、学历、智力相仿的人,一个在短短几年内突飞猛进,成为单位的业务尖子,而另一个却业务平平,无所建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两个人在性格上的差异。

性格是表现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之所以在人的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就在于它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特征。

世界观是人们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总的看法,它处于性格的最高层次,并对个性心理特征中的其他两个组成部分——气质和能力(内含智力)具有统帅性的作用。它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的精神面貌。

由于性格表现在人们对万事万物所持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因而性格会在一个人所有的内潜与外显活动中涂上一层独特的色彩,以区别于他人。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性格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及影响的广度、深度是其他心理因素所不能比的。

性格在形成中离不开人的智力活动,但它一旦形成就对智力活动起到有力的制约作用。我国著名的有贡献的新闻工作者都有共同的优异的性格品质: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的事业、对新闻工作执着的爱及甘愿为之献身的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自尊自强、勇于剖析自己的精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精神;等等。这些优秀的性格品质无疑大大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发挥。例如,凤凰卫视的记者卢宇光,在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3天内他从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卢宇光能够迅速获得凤凰卫视的认可,是因为他在人质事件中出色的现场报道,而这恰恰得益于他勇敢、坚强、临危不惧的性格和视岗位比生命重要的精神。“当子弹不停地在身边飞,雇来的俄罗斯摄像早已不知去向,一名外国记者中弹倒地”的情况下,卢宇光仍然坚持和凤凰卫视主播连线,而他的声音,也是唯一一个从前线传来的华人记者的声音。

其次,性格上的弱点常常成为新闻工作者智力表现和发展的障碍。优秀的记者经常能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某些弱点,并努力超越自我。“如果一个演员总是过于‘本色’,那至少他不是一个戏路很宽的好演员。好记者也是这样,内在的本色不能丧失,内心追求的目标不能丢,但一定要争取在采访技巧上超越自己的本能、自己的性格。法拉奇是个个性很强的人,超越这种个性是极难的,但她做到了,那才是伟大的记者。”

软弱、缺乏自信、意志薄弱、懒惰马虎、情绪波动、不善与人沟通等性格常常成为一些新闻工作者一事无成的主观原因。

再有,性格特点有可能补偿智力的某些弱点。俗话说,“勤能补拙”。就是说性格上的勤勉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正因为性格对人的智力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新闻工作者就应当自觉地培养自己优良的性格品质,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因素起到始动、定向、调节、制约及强化等作用。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然,我们强调非智力因素,并不是轻视智力因素的作用,实际上二者在个体身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李希光教授曾撰文谈“清华将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时指出:“清华大学未来培养的记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写作能力,永无休止的好奇心,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团队精神,懂得使用电脑写稿件,了解市场和受众,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更需要的是无偏见的公正的态度。中国下一代记者应该更多地与民众建立密切联系,要深入采访民众,获得第一手资料。”在现今媒体转型战略背景下,对于新闻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专攻和精通一两项新闻实务技能,还应全能,即“尽可能多地掌握新闻生产的实务技能,懂得利用尽可能多的媒介技术,能自如地在多介质平台上呈现与传播其新闻作品,为完整的筹划报道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以上条件看,包括了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的素质。所以,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才有可能成为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新闻工作者,也才有可能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第三节 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政治敏感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新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记者采写新闻的数量和质量,甚至决定记者的职业命运。

探讨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有助于记者自觉培养这种职业素质,也有利于适应时代需要的新闻名篇的问世。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探索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可以有许多角度,比如说新闻敏感是一种明察秋毫的社会知觉,是思维的一种顿悟现象或者是新闻工作者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种特殊能力,等等。从心理学方面看,与新闻敏感联系最直接的心理现象就是社会认知。记者采访属于社会活动,在采访中出现的心理现象自然也就属于社会心理。而社会心理的内在过程是从社会认知开始的。社会认知的最初阶段是社会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迅速、准确地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而判断、预见自己所选择的新闻事实的社会反响,记者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既是他的认知过程,也是其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一、新闻敏感与社会认知(一)新闻敏感与社会知觉

新闻敏感的第一步就是记者须从无数事实中优先、准确、迅速地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来,这正是社会知觉选择性的一种表现。“记者们有着特殊的眼镜,他们运用这些眼镜看某些东西,但对某些东西却视而不见;同时又以某种方式,见他们所见的东西。他们进行某种选择,并对所选择的进行建构。”其中,“特殊的眼镜”是指记者们特有的感知方式,是指“解释组织感知,限定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东西的那些无形结构”。因此,不同的记者把自己的新闻敏感点落在不同的事实上,或落在同一事实的不同角度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记者的内因即心理背景。心理背景是由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机、需要等心理要素转化来的。这个心理背景决定了记者对哪些事实最敏感、最易被其社会知觉所选择。

2002年夏天,全球有16家媒体记者获准进入车臣采访。他们有的选择写贫穷,有的选择写战乱,而一名中国记者却选择了写战争对人性的异化。他写了一个年仅五岁的车臣女孩,打死了送给她巧克力吃的俄罗斯上尉。这篇报道体现出记者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对战争和恐怖行为的厌恶。(二)新闻敏感与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留在记忆中的认识客体的形象,即表象。

当记者通过社会知觉选择某一事实作为报道对象时,这仅仅是新闻敏感的开端,记者还须将该事物与自己头脑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各种印象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证实所选择的事实的准确性,预测其新闻价值的大小。

担任美国《华盛顿邮报》驻莫斯科首席记者的杜德尔曾于1984年初不仅抢在他的同行之前,也先于美国白宫和中央情报局,只身在莫斯科捕捉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大新闻——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去世了。当他通过电传连夜向报馆发出这条新闻的第二天,苏联才宣布安德罗波夫的讣告。

杜德尔对这一特大新闻高度的新闻敏感是经过对一系列事实的分析、比较而产生的。

1984年2月10日那天,从黄昏到午夜杜德尔敏感地捕捉到一系列不寻常的迹象:(1)在当晚的电视节目中,苏联高级官员演讲中省了一句陈词老调,他没有向托木斯克人民转达安德罗波夫的问候。他还注意到当该电视讲话结束后,将原已安排好的流行音乐改换上了严肃的古典音乐;(2)两年前,一位苏联朋友告诉他,安德罗波夫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3)苏联国防大楼正常情况下只有四个窗户有灯光,而这晚有几百扇窗户亮着灯;(4)在通往克里姆林宫的路上,增加了执行任务的保安人员。

这一系列不寻常的迹象与杜德尔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即社会印象)诸如:安德罗波夫的健康情况急转直下,在15个月前勃列日涅夫去世时苏联电视台也将流行音乐改换为古典音乐,以及苏联国防大楼灯光陡增……形成了鲜明、清晰的对照。经过分析、比较,杜德尔初步确认安德罗波夫去世了。(三)新闻敏感与社会判断

判断一位记者的新闻敏感是强还是弱,不仅仅看他选择了什么,分析比较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对所选择的事实加以分析比较后得出的社会判断是否正确。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社会判断是记者下决心将所选择的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前提。只有当新闻报道被受众承认并且产生较强烈的社会反响时,人们才会肯定该记者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

2005年11月下旬,哈尔滨市因松花江遭遇严重污染而全市停水,全国为之震惊。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今日早报》编委会快速认定这一事件的普遍价值,并果断决策,抢在省内、国内其他媒体之前,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赴哈尔滨。在11月24日至11月28日之间,该报共计推出12个整版刊出该事件的相关新闻,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也受到省内外同行的高度赞扬。二、新闻敏感与记者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对于记者来讲它不仅直接影响新闻敏感程度的强弱,而且对记者所有的心理素质都有制约作用。

纵观中外记者,数以千万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新闻敏感,但往往只有名记者才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或者说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记者才有可能成为名记者。他们所选择的新闻事实,所写出的报道常常产生振聋发聩的社会效果。原因何在?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H.Kelley)认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构成了一定的心理组织结构,如同一个有色镜头,人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要经过这个‘有色镜头’的过滤。”名记者与一般记者的差异正是在于他们各自的“有色镜头”不同。组成这个“有色镜头”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个人的知识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认识方式、个性特征等,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指出的,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

记者的人格制约着他反映客观现实的那个“有色镜头”,而该“镜头”又制约着他的新闻敏感的强弱。

被誉为“驰骋全球”的“新闻史上的哥伦布”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一个人格高尚且集各种优秀心理品质于一身的杰出记者。他所具有的新闻敏感是举世公认、无与伦比的。在黑暗的旧中国,当我们自己的同胞中还有不少人分不清“延安”、“西安”时,他居然能施展出“本世纪新闻记者……最了不起的绝技”,写出了使“中国沸腾”、令“世界震撼”的爆炸新闻,他在被世人誉为“宏大、勇敢、辉煌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这部书的结尾预言“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会获得胜利”。面对这个事实谁也不会否认斯诺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但谁也不会将他的辉煌成果仅仅归结到新闻敏感上,而是将其归结到他那崇高的人格上。斯诺具有“无畏的探索精神,当机立断的勇气,追求真理的坚韧意志”,敢作敢为的性格和极强的好奇心、探索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斯诺在“时代的急流中……毅然将自己置身于中国人民之中接受中华民族魂的启迪。他对中国有一种热爱之情……”可见,斯诺超乎寻常的新闻敏感正是他崇高人格的一个侧面,一种体现。

在中国新闻史上,各领一时风骚的名记者像梁启超、章太炎、瞿秋白、蔡和森、邹韬奋等也都是人格高尚的人,他们以其高度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写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报道。

如今改革的时代又造就了一批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具有新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他们的新闻敏感具有新的高度、时代的特色。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的主持人向菲由于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4次成功劝说4名负有命案的犯罪嫌疑人向警方自首而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很多人认为向菲运气好,她能发现负有命案的犯罪嫌疑人纯属偶然,实际上,这正是主持人人格的体现。“从数百条短信中发现可能隐藏着秘密的一条,需要敏锐的眼光;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可能是杀人嫌疑犯的听友,需要过人的勇气;长达十几天的电话打扰,即使在假期也毫无抱怨,需要的是爱心和真诚;设身处地分析利弊,反复地规劝,既需要语言的技巧也需要平等的心态;帮助嫌犯咨询法律顾问,联系投案事宜,需要的是服务精神和责任心。”

总之,记者的人格决定其新闻敏感水平的高低,记者新闻敏感的强弱也正是记者人格的一种反映。三、怎样增强新闻敏感(一)培养高尚人格品质,优化记者的职业敏感

对于记者来讲,新闻敏感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把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仅仅放在这一点上,而应在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上下功夫。因为人格的作用“就像一个指南针,调节和控制着个体,使他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时代要求记者首先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命感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内驱力,使命感越强,完成使命的驱动力越大,毅力越坚强,情感越生动,知觉越灵敏……而当使命和人生目标、人生价值的实现融为一体时,人的兴趣、爱好、情感都会倾注于使命,产生职业钟情,使命钟情,就会形成实现使命的巨大动力、不屈不挠的毅力和高度的职业敏感”。例如,新华社记者马丽、歧晓峰正是因为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驱使下,冒着巨大的风险,克服层层干扰和重重困难,深入到河南上蔡县文楼村等地艾滋病高发区进行采访,由于是与艾滋病患者面对面地交谈,拍到了大量真实反映艾滋病患者艰难生存状态的镜头。正是因为这些报道,引起了中央领导对艾滋病群体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艾滋病人群的关注与援助。

最后,记者要不断更新价值尺度、价值取向,敏锐发现、反映改革中的新事物、新人物;坚持为改革呐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只有具备了以上素质,记者才能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二)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己“谁知道的最多,谁就看到的最多。”谁的知识越丰富,谁的社会知觉阈就越低(社会知觉阈是指引起刺激反应所需要的最少限度的社会刺激量),社会知觉阈越低意味着其社会知觉反应越敏感。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写道:“老的记者往往对可能有新闻价值的新的事实的‘生长点’和‘临产状态’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里所说的新的事实的“生长点”和“临产状态”,正是心理学所讲的社会知觉阈。新事实的“生长点”和“临产状态”是在与旧事实相对比中表现出来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人,对新、旧事实的判断也就越迅速,其新闻敏感性也就越强。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处于时代前沿的记者一定要善于学习,否则很容易落伍,甚至由于知识陈旧而丧失辨别真假新闻的能力,更不要说增强新闻敏感了。记者要有“海绵”精神,不断地学习吸收新观点,接受新信息。在网络时代,记者要想提高对网络信息的敏感度,就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网络方面的知识,学会熟练地使用网络。与此同时,记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尤其要多读一些能开阔思路、增强思辨能力、帮助找到解决问题途径的诸如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书。善于从同行身上取经,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比如,经常思考报道同样的题材,其他媒体的记者在采访手段和选题角度上是否比自己更好,比较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三)扎到生活的海洋中,贴近生活的脉搏

社会生活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源泉,也是产生新闻敏感的根源。培养高度的新闻敏感,仅靠一般地了解生活是不够的,需要记者扎到生活的海洋中,贴近生活,用新闻眼、新闻鼻、新闻耳全神贯注地对新事物进行搜索、追踪,并不断地对新、旧事物做精细的比较、分析,从而提高对新事物的感受力,迅速地觉察到别人觉察不到的情况和细节,体察到别人体察不到的广度和深度。“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有点像电光石火。电子枪点燃煤气灶一打就着。如果缺乏新闻敏感,就好像用火镰打受潮的柴火,火星四溅,就是打不着火。生活里面这种火星是非常多的,如何让这些火星点燃自己心中的火苗,是一门大学问。”《辽沈晚报》的记者葛红霞经常到居民家走走,从海阔天空的闲聊中敏锐地抓到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串门聊天收获一篮子的独家新闻。有些记者抱怨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获取独家资源、独家素材越来越不容易。记者只有“卧”生活的底,坚持“走、转、改”的方向,才能将湮没在浩繁的生活中的新闻素材识别出来。记者的主战场在基层,范长江不跑偏远的红色根据地,就不会写出轰动一时的反映红色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的众多作品。《中国青年报》几位记者不深入大兴安岭林区火灾现场,就不会写出“红色的警示,绿色的召唤”。

第四节 对记者向性的测量和思考

一、对记者向性的测量

向性,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学家对性格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包括内向(内倾)型和外向(外倾)型。属于内向型者,心理活动多指向个体的内部世界,其认知方式和行为活动的主要参照点是主体的知识经验。这类人的性格表现为:沉静孤独,处事谨慎,深思熟虑,反应迟缓,不善交际,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属于外向型者,心理活动多指向个体的外部世界,其认知方式和行为活动的主要参照点是外界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这类人的性格表现为:活泼好动,情感外露,不拘小节,思维敏捷,善应变,愿交际,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间型。

探讨记者职业(本节专指从事采访报道的记者)与记者向性类型的匹配,对优化记者的心理素质,提高采访效率和采写质量有积极意义。以往研究者对记者的向性大多只作质的描述,缺乏量的调查和分析。在质的描述方面又较多地凭经验推断记者为外向型。如有人认为,对于作为社会活动家的新闻记者来说,“属于内倾型的人就不太适合”;还有人把“外向型的性格”作为新闻记者的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不是外向型者更适宜当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上世纪80年代,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的两位心理学教师采用在国内外人格量表中被公认信度、效度都较高的卡特尔(Cattell,美国心理学家)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对中央三大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以及部分省市电台、电视台的共123名新闻工作者进行了心理测量,其中三分之二以团体方式进行,三分之一以个体方式进行。收回有效答卷81份,其中男50份,女31份。每人每次的结果均以剖析图形式表示,经过对这81份问卷的计算机处理,获得了一系列数据。其中关于向性平均值的结果如表4-1:表4-1

注:本测量结果是由原北京大学心理系1989级研究生周爱宝同志整理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81位记者的向性平均值X2为5.83。该向性分数95%的置信区间为:5.22<μ<6.44(t检验P<0.05),以正常成人的向性数据为标准差,从1~10是标准差的两个端点。1表示极端内向,4表示从内向型到中间型的阈值;10表示极端外向,7表示从中间型到外向型的阈值。从1~10中间有若干等级,任何一个人或某个群体(指平均值)的向性值均可在这个向性数轴上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5.83处于4~7这段向性居中的区域内,所以说这81位记者的向性平均值表现为中间型。二、对记者向性的思考

对81位记者向性测试的实际结果是中间型,这跟我们过去凭经验推测的明显外向型有显著差异。这个差异引起了我们对记者向性类型的重新思考。(一)过去的推测有片面性

过去凭经验判断记者应当是明显的外向型。理由是:记者是社会活动家;他们的工作对象是社会公众,活动方式是以采访为主的社会交往;记者职业要求记者的心理活动必须时时指向外部世界,吃透中央精神,摸清群众“脉搏”,对社会变动很敏感,反应快、善交际、广交友。这些都属于外向型的特点,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忽略了记者是独立的脑力劳动者这个特点。记者的活动方式经常表现为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即便是小群体,如采访、拍摄小组需要相互配合,但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为抢新闻常需只身入“虎穴”,遇到突发性或重大新闻事件,需要独立思考,准确判断。尤其是在写作(或制作)阶段,注意力要稳定,能坐得住,想得深。既要有激情,又要头脑冷静,落笔(摄取镜头)谨慎,报道适度等。这些又多属于内向型特点。可见,记者职业要求记者在向性方面不能走极端。这次测试之后,施测人员又和一些高级记者讨论了这个结果,大家都认为:记者较理想的向性类型是集内向和外向之长处的中间型。(二)向性类型对采访写作的影响

如果说政治思想觉悟决定了记者站在什么立场上用什么观点去采访去写作(录制),那么向性类型则主要影响记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假如向性类型和记者职业要求比较一致,记者自身的潜力就容易得到充分发挥,无论处于何种复杂艰苦的采访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饱满、乐此不疲、事半功倍。反之,二者倘若相悖,记者则需要分出相当多的精力去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能量守恒”的原理,每个人的心理能量(或称精力)是一个常量。如果在某方面消耗多了,则分配到其他方面的心理能量就会减少。比方说,一个典型的内向型者,在采访时,往往要以较大的毅力去摆脱情绪紧张、手足无措、思维被压抑、言语受阻滞的困境,而不能把全部精力集中于观察、倾听、提问、分析思考等正常的采访活动上来,这势必影响采访的效率和质量。(三)优化向性构成,适应记者职业

虽然记者职业对记者向性的要求大体一样,但是由于记者个体差异较大,所以一般说,记者个体的向性类型与记者职业的要求不会完全适应。测量81位记者的向性结果仅仅说明他们的向性平均值属于中间型,这并不等于人人都是这个数值。这81位记者有的是较明显的外向(或内向)型,有的是稍偏于外向(或内向)型,即使同属于中间型,其具体组合也有区别。所以每个记者都应当明了自己的向性弱点,并有意识地克服。但是向性类型一旦形成便会有很强的惰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这是因为向性是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环境影响的产物。改变已形成的向性特性,哪怕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都是非常困难的,有时甚至很痛苦。没有强烈的事业心,不经过长期的磨炼,是很难做到的。

例如,某报记者曾是一个性格极其内向的人,见生人或遇大场合就情不自禁地脸红、心跳。初次采访心里紧张,说不出话来,窘态百出,结果一无所获,内心十分痛苦。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逼着自己和别人打交道,不断摸索与采访对象沟通感情的方法。经过多年“很苦、很累”的奋斗,他总算摆脱了内心的困扰,能够比较自如地和各类人交往。

当然,向性的改变,不一定非得“脱胎换骨”。场合不同,向性特点的表现可以有所侧重。在日常生活中不妨更多地保留自己的天性,而在工作中,则可以展示自己个性的另一侧面。有时,这两个侧面的差异较大,但并不一定不和谐。这是因为人的个性(包括向性)的构成相当复杂和多样化。

新华社一位记者对孟加拉国优秀记者默迪尔的描述是这一观点的绝妙注脚:“他寡言少语,然而每逢记者招待会总要发问;他行动言语迟缓却不断抓到‘活鱼、大鱼’,令同行刮目相看;他看似不善交际却非但各界朋友如云,而且深交者不少,许多政府部长和外国驻孟大使甚至将卧室的电话号码都给了他,令同行妒羡不已。”

写作时的默迪尔“显得英姿勃发,眼睛发出光辉,边写稿边和同事谈笑,兴头上还哼上几句小调,这是他最愉快的时刻。一位作家说过,对某种事业的追求,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也许正是对新闻工作的酷爱,使得相互矛盾的东西得以在默迪尔性格中和谐地存在着。”

由此可以看出,事业心、职业感对性格、对向性的构成有导向和制约作用。(四)年龄与向性发展的关系

向性既有惰性,又有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向性特点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对81位记者的16PF测量结果发现:35岁以上者较之35岁以下者更趋于内向型:表4-2

从表4-2中可以看出:P<0.01

35岁以上者X2为4.8655

35岁以下者X2为6.3731

测量结果表明:年龄增长与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与向性的发展呈正相关。这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更加成熟,思维更缜密、深沉。向性的这种发展有助于记者事业的成功。但不应忽视的是,年龄的增长容易使人迟钝、敏锐性降低,更喜好独处,接触面变窄。老同志应当努力克服这些不足,保持笔头的活力。相反,年轻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敏感性强,但又有不够成熟、容易偏激、认识肤浅等问题。这正是年轻人应向老同志学习的地方。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时年龄增长与人格向性的发展不一定都呈正相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和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曾联合对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2级学生在校学习时与参加新闻工作后的人格变化情况进行过对比研究,并发表了《工作经历对人格结构的影响》的测量报告。现将该报告中有关向性变化的部分内容摘引如下:对象与方法一、测量工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权威性和特色的人格测验之一。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各种群体的比较研究,而且还大量用于对个体人格特质的分析与预测。本研究采用16PF中的修订本为测量工具,依据华北师范大学修订的全国常模为主要参照点,并参考1981年辽宁省教科所修订的辽宁常模。二、对象与施测被试取自原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学生,现任全国各省市记者。第一次施测于1985年以团体方式进行,共38人。第二次施测于1989年以个体方式进行,收回有效答卷25份,其中男、女分别为13份和12份。每人每次的结果均以剖析图形表示。对本研究的第一次施测结果进行分析,16PF测试结果与被试的自我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90%以上的被试认为16PF测试结果符合或基本符合自己的性格,表明该研究是有效的。结果分析工作前后的人格特征比较表a列出了25名被试工作前后的人格特征、结构变化。表a 工作前后的人格特征比较P<.05,P<.01从表a里可以看出,1985年这个班学生的向性平均值(即表里的X2因素)是5.76,而1989年当他们从事记者工作三年后的向性平均值为6.59,P<.05表明二者有显著变化,向性因素X2显著提高。这种变化表明,被试的人格特征表现得更加外向、开朗、善于交际。这是因为他们处于从校门走向社会,从学生角色向记者角色转变的特殊情况,而且又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三年)发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中老年后,其向性发展与前一测试结果可能会趋于一致。复习要点一、新闻工作者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构成新闻工作者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构成与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构成是一样的。虽然不同的职业对人的心理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如飞行员的空间知觉能力,注意的广度;教师的口头表达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但是作为人,他们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组成内容是一致的。二、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1.辨清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2.重点掌握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和能力之外的其他全部心理因素,主要由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组成。个性心理又包括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个性意识倾向性,包括动机、需要、世界观、信仰、兴趣等。心理状态有:注意、觉醒(意识状态)、疲劳、睡眠等。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由后天形成的,其基本功能在于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起到始动、定向、引导、保持、强化、调节、制约等作用。这部分要求能联系新闻实践活动具体阐述:(1)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2)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3)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4)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影响最终表现在新闻工作者的人格对其智力活动的激发或制约上。三、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在政治敏感基础上的一种职业敏感。从社会认知(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的角度分析新闻敏感,可以帮助我们从心理机制的层面理解新闻心理学和新闻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社会认知表现出记者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优先选择;社会印象是对所选择的事实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比较;社会判断则是对新闻事实的社会效应进行评价和推论。这三步由低向高层层递进,相互依存。在社会判断的基础上记者就会采取相应的采访活动。新闻敏感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记者社会认知水平的高低,更与其人格有关。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的综合。其中的世界观、信仰、动机、性格等因素对记者的新闻敏感会产生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优化个体的人格品质,汲取各类知识,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是增强新闻敏感的主要途径。复习题1.请详细说明新闻工作者心理现象(活动)的构成。2.陈述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组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3.联系新闻实践活动,举例说明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对其智力活动的影响。4.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记者的新闻敏感与其人格的关系。

第五章 新闻采访心理

第一节 新闻采访心理的内容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心理的内容

新闻采访心理是指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从心理学角度看,采访活动可以分为“采”和“访”两部分。“采”,侧重于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对新闻事实(包括人或物)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主要表现在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收集(包括拍摄、录像)上;“访”,侧重于探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及其规律。采访实际上是“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采访活动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多层面的对话,涉及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等。它是新闻活动全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通过记者的感官和意识加工转化为记者的主观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为下一步的新闻写作或制作(即把主观认识物化为媒介符号)打下基础。

在采访过程中,虽然从组织、引导、目的达到的角度看,记者处于主导地位,然而,从是否愿意提供(包括提供的质量和数量)新闻信息的方面看,采访对象也并不总是被动的。采访对象心理包括其对记者采访意图的认知、理解的程度,所抱的态度(积极的或消极的)以及表达新闻事实的能力。二、新闻采访心理的特点(一)新闻采访心理离不开对新闻基本特征的认知

新闻采访是一场探求事实真相的战斗,要求记者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在意料不到的情况下排除干扰,迅速地(因为新闻有时效性)、准确地(因为新闻有真实性)、生动地(因为新闻有新鲜性)认知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物。这就对记者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采访对象对提供具有真、新、快、活特点的新闻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这个责任不仅是对某个新闻单位,更是对广大受众。(二)新闻采访心理离不开对采访环境的认知和把握

从记者活动的舞台是整个世界的角度看,采访环境即社会环境。但是采访环境一般并不会直接影响采访活动,对采访活动直接起作用的是采访情境。采访情境不同于一般的采访环境,而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从主体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记者选择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采访对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对具体的客观环境规定(认知)和把握(控制)的程度。采访的环境不同,采访中所获得的事实真相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有研究者把采访环境分为“绿色的”、“黄色的”和“红色的”几种不同情况。所谓“绿色”采访,是指采访双方情绪愉快(或不带任何不佳情绪),事实真相会自然而然地随着谈话的进程而表露出来。在“黄色”采访中,我们应该警惕采访对象不安的情绪,他们很可能会使事实真相蒙上浓重的感情色彩。而“红色”采访则表示采访处于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况,危机随时可能发生,采访对象指责与敌对的情绪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来。(三)采访心理主要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

采访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活动。而新闻活动是“沟通交流情况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相互传达的基本方式”。所以采访心理主要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是记者和采访对象围绕着新闻事实的“取”与“给”的矛盾产生的,是记者和采访对象在感知、情感、理智等方面相互感应的产物。

记者和采访对象对采访活动的认识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这种主观色彩源于认识主体的生活经历、知识积淀、功利目的和心理需求等。(四)采访活动中的心理互动属于角色互动

虽然,通常记者是以个体方式去采访,而且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般是一对一的交往,但是采访对象很清楚,记者绝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某个新闻单位(实质上是代表某个阶级、某个集团或某个政党的利益),记者个体是记者群体角色的体现。反之,在许多情况下,采访对象也不仅仅代表他自己,而是某群体(如企事业)或某党派的代表(或一分子)。因而,认识主体在采访活动中的人际互动,交织、渗透着不同的群体或集团的利益。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社会认知模式

一、认识新闻采访的一个新视角“采访,实质上是人的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贯穿于采访活动全过程的主要矛盾,是认识主体——记者同被认识的客体——事实之间的矛盾。简言之,即主观同客观的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的矛盾。”而采访心理就是要说明和解释认识主体——记者在完成采访活动时进行着怎样的心理活动。如认识主体知觉到新闻事实的哪些特征,看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什么关系,外界信息是怎样存储于头脑之中的,为解决问题(指完成采访任务)利用了哪些信息,采取了什么样的思维策略等。但是,事实上,直接进行这一研究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记者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心理活动是内隐的,具有私密性。人们内部的认知结构不能为他人直接观察(至少在目前的科学水平上)。因而,研究采访心理就不能因循采访学的路子,仅从外部探讨记者“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需要另辟蹊径,寻找认知采访心理的新视角。

由于采访心理仅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探讨采访心理的新途径离不开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总途径。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就是这个总途径的突出代表。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解释采访心理,可以打开人们的思路,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采访心理。

认知心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从广义上说,它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储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和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从狭义上看,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借用通讯技术、信息论概念和规律来描述人类的认知系统,把人的不可见的内隐的认知过程类比为可观察到的外显的信息通道处理信息的过程,从而在“研究具体事件的计算机科学和研究抽象事件的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计算机的结构和人脑的结构完全不同,为什么二者可以进行类比呢?因为“类比不是在计算机的硬件和人脑的结构间进行的,而在计算机的程序所表现的功能和人的认知过程之间进行类比”。比如,计算机有信息的输入、存储、恢复、缓冲、输出等过程,而人们认知客观事物时也有一个如何接受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如何决策,如何把输入信息转换为人们的内部认知状态,以及如何把这种状态转换成为输出的过程。显然,计算机和人脑的工作原则,即信息加工的原则大体是一致的。从二者的功能上看,是可以类比的。新闻采访心理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用以解释、分析人类一般认知活动规律的认知心理学理所当然地也可以用来解释、分析采访心理。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是通过采访对象去了解客观事实的,记者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所以说采访不仅是对一般事物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对人的社会认知过程。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社会认知模式

用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就是探讨记者如何在客观环境中获得、加工、存储、使用信息的过程。图5-1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系统示意图。图5-1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系统示意图

对该图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一)客观环境:采访客体源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自环境的采访活动客体是引起记者一系列认知活动的刺激物,是从环境中输入记者主体的信息,是记者在采访中认知的对象,包括:人、事、物,其中人是核心。这里的人即采访对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索取情况和意见的对象,或主动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采访对象是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中介。(二)注意的选择

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人们的感官,而在这些信息中只有少数可以引起记者的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选择何种信息?对同类信息选择何种角度?这既有赖于记者注意的选择,又受制于记者采访的目的、兴趣和需要等。

注意具有“单线加工的特点”。就是说,在某一时刻内,大脑只能对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注意有过滤的功能,只有把同时涌入大脑的暂时不用的信息过滤掉,才能保证意识对输入的有限的信息,如符合记者主体需要、与报道目标和宣传思想一致的信息进行清晰、准确的加工。比方说,跑文化娱乐方面信息的记者,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文化娱乐的发展动态上,而对教育、法律、卫生等方面的信息则相对关注得较少。即使不同的记者选择了相同的报道素材,也会有不同的注意点:有的抓正面样板,有的抓反面典型。就算是都从正面报道,其兴奋点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人关注的重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2013年初,中央新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要求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厉行勤俭节约,禁止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禁止收取礼品,禁止铺张浪费、超标接待等。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媒体记者不仅关注而且还要围绕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进行深入细致的报道。总之,注意的选择性可以保证记者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清晰的加工、编码。(三)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当给被试刺激时,他要靠头脑中的经验才能决定做出什么反应。所谓经验,包括机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因此,刺激和被试当前的心理状态,这二者共同决定着被试做出什么反应。”

用这个观点联系记者采访,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就是由注意选择并输入记者头脑中的信息,会引起记者做何种反应,主要依靠记者头脑中已积累的知识经验,这种知识经验存储于人的长时记忆中。如果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存在着被其注意选择的信息,那么这种信息就很容易被提取到记者的工作记忆(又叫短时记忆、操作记忆)里去直接参与当前的认知活动。例如,从偏僻农村走出来的记者,由于对普通农民的生活、心态和命运较为了解,因而会对关于农村教育、医疗和农民收入等方面的话题较为敏感,驾驭这方面的选题一般比城里长大的记者有更多的经验和优势。但倘若在记者的长时记忆里缺少与输入刺激有关的知识经验时,就很难对之进行内化,必须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对该刺激发生反应。如人民日报社记者艾丰写《重视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一文,从酝酿、准备到写成,时间跨度“足有半年”。最初他对该问题是“脑子空空”(即长时记忆中有关这方面的积累很少)。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他“阅读和归纳了近百万字资料”和“若干其他采访活动的成果”,头脑充实了(即知识经验已存入长时记忆结构里了)。这时,他才有可能通过大脑这个中枢加工器对近百万字的材料和若干次采访的成果进行加工、编码,写出千余字的评述性文章(这属于行为输出)。(四)思维对输入信息的控制和处理的策略

1.思维对输入信息的控制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及其过程。思维这个概念,一般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思维的过程,叫思考;一种是思维的结果,叫理性认识或思想”。在信息加工心理学里,中枢加工器指人脑。思维是人脑的智力活动的核心,它对于其他心理活动起到统领、控制、调节作用。像注意的选择、记忆活动都是在思维的控制下进行的。

2.思维对输入信息处理的策略“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层次是思维策略。”思维策略表现在问题的解决上。记者的采访活动是运用思维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里,所谓“解决问题”就是千方百计获得新闻素材。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的解决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先有理论(在采访中可以理解为先有新闻报道的主题,即所谓的“新闻策划”),有预测,然后用事实印证;另一种是“材料驱动归纳”,即先搜集大量的材料,然后分析这些材料,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思维策略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两种途径。在2006年第20届都灵冬奥会的报道中,黑龙江报社体育部主任梁学增在大家都不看好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项目的夺金前景时,根据以往采访经验准备了有关资料。当韩晓鹏夺冠时,梁学增迅速写出《神奇小子韩晓鹏》和《大鹏展翅入云霄》等文章,受到好评。这就是他成功地运用“理论驱动归纳”思维策略的结果。而衡阳市委新闻办的成新平在湖南南部百年未遇的洪灾灾区采写的《沧海横流显本色——衡阳市15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抗洪抢险纪实》、《洪水中军歌嘹亮——人民子弟兵衡阳抗洪抢险纪实》、《不屈的脊梁——衡阳市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纪实》等,则属于“材料驱动归纳”。这些报道是在记者目睹现场后,对采访获得的大量素材进行一番艰苦的思考后写出的。“材料驱动归纳”大多是在事先没有(或不可能有)思想准备,当突如其来的事情降临时所采用的思维策略。

3.定势

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看,定势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的每次都用的相同的方式(即相同的知识结构)的倾向”。(参看本章第四节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印象管理)在多数情况下,定势指的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问题的解决,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妨碍作用。如果已有的知识结构是解决当前实际问题所需要的,那它就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如久经赛事的体育记者,面对新的体育竞赛,紧张有序从容不迫,报道成功率高。这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反之,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思维定势可能会成为一种束缚,使人难以跳出旧的思路,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我国一些记者在国际性大型记者招待会上“往往表现谨慎有余,闯劲不足”,“不敢提敏感性的热点问题,若提问,也是四平八稳,不痛不痒”,“锻炼可能是个原因,但主要是思想不解放,条条框框束缚”。这里的“思想不解放,条条框框束缚”正是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一种表现。(五)行为输出

记者的内在思维策略是通过外显的采访行为体现的。“随机应变”这个成语,最能概括出记者的思维和行为的关系。记者通过思维不断地观察、分析变化着的客观情况,据此,在行动上做出相应的灵活反应。这种行为反应就叫行为输出,它是受认识主体思维的操纵和控制的。

大凡优秀的记者,都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与记者善于破除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呈正相关。

2003年11月3日,衡阳发生特大火灾。许多新闻记者参与这一事件的报道,多数记者记录解放军武警官兵奋力扑火救人的感人事迹,而有的记者却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同行:面对烈火残垣,《衡阳晚报》记者李凌依然紧护自己的采访相机,在火灾现场拍下一个个瞬间。这篇报道被广为转载,并为李凌带来了一串奖杯,入选中国风云记者榜名单。(六)噪音

克劳特·申农(Claude Shannon)和华伦·韦佛(Warren Weaver)认为,在信息传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必然循着一个管道(Channel),但噪音同时进入管道,且会发生作用——干扰,使信号扭曲,甚至于将之遮盖。“在通讯装置中,人们并不希望传送的一些声音不知不觉地进入传送通道,因此接受者听到了另外一些声音,这就叫做噪音。……一些心理学家由此而考虑到,人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信息传达过程。例如,儿童阅读图书时出现的阅读错误可以来自他头脑内部,以至产生不完全阅读;打字员在打字时出现的差错可以不是来源于打印材料,而来源于他的打字习惯;汽车司机由于分心而没有知觉到红灯,以至于继续行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错误考虑为噪音,它们降低了信息传送的准确性。”造成采访失败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均可称之为采访活动中的噪音。

因记者主观原因形成的噪音有:违背职业道德,如因见报心切不择手段,甚至制造假新闻;为追求生动搞合理想象,致使新闻报道局部失真;迫于压力搞违心报道,或者因接受贿赂而搞有偿新闻;思想方法主观片面(偏听偏信、想当然);采访不深入,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信息,奉行拿来主义,采访技巧不娴熟以及自身的知识陈旧或者经验不足导致被表面现象迷惑等。再者,由于采访动机过强或者个人心理素质较差而造成的情绪紧张、惶恐、烦躁和压抑也是采访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噪音。

因客观原因形成的噪音有:采访对象不配合,如谎报“军情”,或者有意设置障碍阻止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的甚至胁迫、操纵采访活动等。此外,文化的因素也会导致采访失败,如价值观的问题,在某国被推崇的价值观也许在另一国则被贬斥。不过在实际采访活动中,主客观原因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很难截然分开。新闻界有这样一个例子很能说明报道失误的主客观原因。“1961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去刚果调停内战。一天黄昏,站在警戒线外的记者,在哈马舍尔德专机预计着陆的恩多拉机场,看见一个身材修长的美发男子从刚着陆的飞机里走出,赶忙发稿,声称哈马舍尔德已经到达非洲,并将同卢蒙巴总统会谈。实际上,在记者发稿时,这位秘书长乘坐的专机已经在离机场十公里的地方坠毁了,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记者看见的是一位英国外交官。后来,合众社一记者说,‘我看见一个我认为很像哈马舍尔德的人,其他记者也声称他们有把握。于是大家对了一下笔记之后,就去发消息了’。”

在这件事上,形成采访活动噪音的客观原因有:黄昏(时间)、“站在警戒线外”(空间)、“一个身材修长的美发男子”(与哈马舍尔德身材、长相相似);主观原因则在于记者自以为是,都“声称他们有把握”,于是只“对了一下笔记”而没有进一步核对事实。

对采访中因各种原因形成的噪音,应及时清除,以防报道失真。

第三节 新闻采访的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认知指在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于交往对象、对于自己、对于交谈者相互关系的认知。新闻采访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认知的过程。其中充满着记者和采访对象在认知对方、认知自我以及认知相互关系的极其复杂的种种矛盾。准确的社会认知有利于交谈双方调节心理状态,采用得体适宜的态度和方法,提高采访效率,达到采访目的。一、认知对方

采访是双向、互动的活动,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相互认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一)认知对方的目的、动机

记者和采访对象参与采访活动的目的和动机对于采访过程起着引发(产生某次采访活动)、指向(导向特定方向)和强化(促进)的作用。

首先是采访对象需要了解记者为什么采访自己,是为了获取什么情况?是批评还是表扬?采访结果与自己的利害关系等。当然,记者同时也要揣摩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动机。比如,被访者接受采访是为了出名,还是想在媒体上阐明对某个问题的立场?是想通过表达对某个问题的态度来教育公众,还是欲张扬个性?记者应搞清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有没有掺杂个人的目的。如果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记者应试图弄清楚原因:是被访者不信任自己所代表的媒体,还是对具体的某个记者反感?是采访的时机不妥,还是对采访话题不感兴趣?是对记者的采访目的不认同,还是对记者把握复杂话题的能力缺少信心?是避免被曝光,还是面对摄像机晕场?等等。(二)认知对方是不是合格的对话者

对记者而言,采访对象是不是合格的对话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这个采访对象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二是找到的这个采访对象能不能提供真实的情况。

第一点包括,记者在采访前和采访当中,要不断地思考这个采访对象与要调查的事件或欲报道的对象之间是个什么关系,是事件的发起者?参与者?目击者?还是赞同者?反对者?是报道对象的领导?同事?亲友?从中推测采访对象对采访的态度,初步判断他所提供的情况的真伪程度。同样,采访对象也要了解记者是不是“知音”、“善写”。所谓“知音”主要指记者对自己所提供的情况是否听得明白,理解得正确。例如,有的人生阅历丰富的被访者不喜欢刚出校门的年轻记者采访自己,认为他们的人生经验不够丰富,未必能读懂自己。“善写”则指记者能否把自己的话生动、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只有记者和采访对象都认为对方是合格的对话者,采访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三)认知对方的个性特点

采访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艺术。采访技巧就是记者一进入采访情境就能很快把握住对象的个性特点,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判断其脾气性格。如有人外向,口齿伶俐,思维敏捷;有人则内向,缺乏生气,言语迟缓。对不同气质、性格类型的对象,记者要揣摩他们的心理,采用不同的采访策略,使采访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例如,对个性强、固执、倔强者可采用迂回包抄的方法,尽量避免用激将法刺激被访者。语言要外柔内刚,绵中带针,使其不得不回答记者的提问。以柴静采访李阳家暴事件为例。李阳身为英语教育界的名人,又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暴力实施者。他坦言恐惧失去自己的事业,并对家庭暴力持轻视态度,因而对记者的采访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心理。在采访中他带着挑衅的口气反问柴静:“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事业强人,我相信你会用大量时间扑在工作上,你没有选择。”柴静回道:“如果我没有办法对我身边的人起到应有的爱和责任,我其实是没有能力来完成一个好的采访的。”柴静尚未讲完,李阳便接道:“你只要完成对你爸爸妈妈的责任,其实丈夫并不是最重要的人。”柴静笑道:“你知道伴侣是人类最亲密的关系。”如此几个回合,柴静并未恶语相还,而是用冷静的思维,寻找对方谈话逻辑中可还击的点,驳回对方的观点,采取适当的语言将问题还给了企图逃避问责的李阳,最终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对思维呆板、反应较慢、不善言辞者,记者要耐着性子听他(她)们讲,并善于从有限的、断断续续的话语里找有用的线索,顺藤摸瓜,一点一点地抠出所需要的情况。而对思维混乱、语无伦次、口若悬河者,要高度紧张地倾听,迅速“捞出”被淹没于语言海洋中的有用的信息,趁对方喘气的瞬间,追根究底,不断地把失控的“火车头”引上“轨道”。当然,与此同时,采访对象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认知记者的个性特点和采访风格,用相应的交谈方式与之配合。二、自我认知“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习惯于以己度人,即以自己的观点、好恶去评价别人。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这两种认知是互为参照的。在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在认知对方的同时,也常“以人为镜”,并自觉地“修正”对自我的认识,使之更符合实际。

自我认知包括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这三个方面。物质的自我指对自己的容貌、身材、体魄等肌体方面的认知;社会的自我主要指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角色、名誉以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精神的自我则主要指个体对自己的智力、品德、个性特征等方面的认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的整体。

在采访活动中,自我认知主要表现在自我反省和记者与采访对象在观察对方的言语及非言语的信息中,获得在对方眼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认识,从而增强或降低自信力。受到被访者欢迎的那类记者应该具备以下的这些素质:考虑周全,报道准确,访前准备充分,提问富有创造性,思维开放,认真倾听被访者的回答。(一)记者的自我认知

1.是否有自信心

在面对重要人物或比较棘手的采访对象时,或者在采访一开始就受到挫折时,或者第一次采访就失败时,能不能保持自信力,尽快调解内心的冲突和不安,做到不乱方寸,调动自己内在的潜力,将敌对、愤怒或者沮丧等消极情绪转化为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沉着而灵活地摆脱困境。

2.是否有激情

新闻记者应始终保持从业的激情。“有了这种热情,可以不觉疲倦,夜以继日;有了这种热情,可以不在乎失败,收拾好行装再出发;有了这种热情,可以从每一件不起眼的报道做起,不惧一时一地的得失和人们小视的目光。”但是,新闻记者的激情应该是一种理性控制下的、深藏不露的“地火”,它的张力足以使记者克服一切困难,拿到新闻事实;但它又必须是“可控”的、内敛的,既要“纸包着火”,又要“冰裹着火”,不能让“热情”影响采访效果。

3.能否处理好记者的多角色关系

记者既是采访者又是普通人。在采访活动中,记者的角色被强化了,但不能因此而忽略了作为常人的自我感觉。有时,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降临或常规被打乱时,记者容易被职业角色紧紧束缚,心里只想着任务,眼睛只盯着“稿子”,结果失去了普通人的自我认知,对本应引起注意的材料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结果与精彩的新闻素材失之交臂。例如,在重大灾难现场采访时,记者一定不要忘记灾民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应该时时体现出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提供一些帮助,特别是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当然,这项工作主要由心理学工作者来做)。

4.记者个性上的弱点是否妨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

一个比较内向、不苟言笑的记者往往让采访对象望而生畏,感到与之对话紧张且索然无味。相反,一个外向善侃的人,又有可能置采访对象于不顾,滔滔不绝,自我陶醉。记者应随时调节自己,前一种个性的记者要通过表明自己的采访目的、认真倾听、对采访主题和采访对象表示必要的热情等方式打破采访僵局,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眼神、表情,增加反馈信息帮助被访者建立自信;而后者,则需控制自己的多嘴多舌,以免喧宾夺主、讨人嫌。

5.是否是个好的倾听者

倾听,也可以称之为“用心去关注”。优秀的倾听者肯花时间思考自己听到的东西,而且肯阶段性地回顾谈话者已经说过的和接下来要说的话。他们还会使用其他论据来权衡谈话者的见解,从“字里行间”听出一些暗示过但未直接表达出来的观点和态度。采访者应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穿着、态度、体态、眼神和其他行为传达自己对对方谈话的兴趣,并告诉对方自己正在认真倾听。

总之,记者要很好地审视自己,尤其是在采访活动进行不顺畅时,一定不要把责任都推到客观环境或者采访对象身上,检查一下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言语、态度、行为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二)采访对象的自我认知

揣摩记者对自己的看法,我讲的情况他是否相信?我说的是不是他所需要的?根据以人为镜的原理,采访对象会从记者问话的内容、语调及其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姿等信息中解读记者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我(尤其本人就是被报道者)所提供的情况宣传出去将会对我的威信、地位、人际关系、亲属有何影响?我的自我认知有没有偏差(高估或低估了自己)?三、对相互关系的认知

在采访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隐含着新闻单位和被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采访对象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如被报道者和其周围人的关系)。

作为采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记者,必须对这些关系有清楚的认识。

第一,对于为写批评、揭露性报道而进行的采访活动要格外谨慎,处理好与被批评单位的关系。表明揭露、曝光、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单位,而是针对事件。任何人都难免犯错误,报道事件是为了吸取教训,对今后的工作起到警戒作用。

第二,虽然记者和采访对象在采访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但由于他们都有多重角色,例如,采访对象是国家领导人,或是普通百姓,记者在与他们打交道时,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由采访活动之外的人际关系的性质引发的。

第三,记者在同时召集若干采访对象时,必须事先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围绕要报道的内容,他们之间有何利害冲突,他们对采访各抱什么态度。不注意这一点,采访对象就容易出现:有人缄口不语,有人不讲真话,有人相互攻击,甚至导致采访“流产”。

第四,记者还应了解采访对象与其单位领导的关系。在我国,通常记者到一个生疏的单位采访,首先要向该单位的领导通报,并由领导指派采访对象。采访这种人获得的材料难免带有某些人的主观色彩,所以记者应注意找各种意见、观点的人交谈,防止报道失真。

第四节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印象管理

一、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又叫“印象整饰”(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在人际交往场合中,行为者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或动作,以使知觉者对自己产生某种特定的看法。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印象管理?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I.Goffman)认为:“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和戏剧表演一样,分前台和后台。前台是展现于观众(即交往对象)面前的一种情境,个人前台专指印象整饰。一旦人们进入前台,就会使自己的种种外表和举止同他人的期望相一致,若要做到这一点,位于前台的人必须以理想化的形象,表达的控制以及一定的社会距离等手段来取得观众的信任和尊重。”他还指出:“当个体扮演一种角色时,他便不言而喻地要求观察者认真对待在他们面前建立起来的印象。”其意义在于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他人对他的回应方式。

西方有一种职业叫“形象专家”,是专为政治人物进行印象整饰的人。据报道,当撒切尔夫人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政坛上初露头角时,她的声音又细又尖,毫不动人,后经形象专家的指点,她开始以雄浑有力的音色在国会“舌战群儒”,成为有“铁娘子”之称的女首相。在美国,“形象专家”专门为总统候选人进行印象整饰,精心搭配衣着及配饰(领带或首饰),精心设计发型,精心整饰面容、面色,为的是给选民以精神焕发的感觉和较强的可信赖的印象。同样,在新闻界,形象设计也非常重要。形象设计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尤其是出镜记者,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节目或者栏目的需要以及受众的审美要求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的形象。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吴小莉曾经换过几个造型顾问。造型顾问对她采访时的每一个手势和行走、站立的姿势都进行精心设计,使其成为现代传媒精心包装的形象代言人之一。

普通记者和采访对象虽然不必如政界人物和出镜记者那样,刻意追求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但是有意识地向对方展示美好的自我、吸引对方也是有必要的。一般来说,记者和采访对象一旦进入采访情境,都会很快进入角色,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对方呈现出特定的自我形象,使自己的言谈举止、仪表风度、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对方的期望相一致,博得对方的好感,融洽采访的气氛。二、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采访活动中的印象管理,首先表现在自我呈现上。所谓“自我呈现”又叫“自我表现”,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是自我意识的外现”。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妨碍党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人们尽可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自己的五彩人生。然而在从事某种职业时,这种展示就必须纳入职业角色的需求中。

角色理论家认为,不论是谁扮演某一角色,其态度、行为都有相似性。社会对记者这一职业有着共同的角色期望,谁违背这一角色期望,就会受到批评或谴责。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制度,他们有怎样的个性特征,只要一进入新闻活动领域,就要在某种程度上“去个性化”,意思是记者个体在对记者角色认同时而产生的一种失去个性的内心体验。在行为上表现出自觉控制或掩饰个性,服从社会对记者角色的要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记者的角色期望不尽相同。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新闻记者个体服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整体需要,要求记者忠诚地充当党的喉舌和耳目。那些以强调个性自由而放弃党性原则的做法会给党的新闻事业带来严重后果。当然,“去个性化”绝不是压抑个性的正常发展,在服从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每个记者都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应当形成个人的采访风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发挥个人特长是不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记者也不可能想怎样就怎样,他们首先要为自己的老板服务,否则任你再有才华也会被“炒鱿鱼”的。

记者自我呈现的方法无一定之规,全凭个体依据对象、环境、采访内容等方面的情况做具体分析。例如,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及其类别(是被报道者?知情者?受表彰者?挨批评者?)来呈现自我的形象:对长者尊重;对平辈有礼;对幼者亲切;对领导者不卑不亢;即使对被揭露者,也要在人格上给予尊重。总之,无论记者面对什么地位的人,都应一视同仁,因为被访者在人格上与记者是平等的。有的记者有职业优越感,在采访中气焰嚣张,咄咄逼人,这种态度不可取。记者要靠自己的内涵去震撼对方,把握局面。又如,记者可以利用媒介差异来展示自己。电视采访的特点是它的可视性,采访过程中双方的语言交锋、表情、姿态、音调的真实记录以及现场环境的展示等构成了丰富的信息源,这种全方位信息的精彩是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电视记者要在屏幕上露面,在现场报道时就应把握好自己的整体形象,在仪表风度、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从容大方、信心十足,给观众以较高的可信度。同时,要注重与被访者的沟通与交流,注重表现他们的情感反应。而广播记者则可以凭借声音的特点来展示个人风采。

采访对象要根据自己的日常角色和采访中所处的地位来修饰自己的形象,既可以呈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有意倾诉自己的难言之苦。不论怎样,都是通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在记者面前表现出自认为最合适的形象。三、人际吸引和印象管理

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以感情因素为主的对交往对象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人际吸引的决定因素包括:情境层面(时空接近性、重复曝光)、个体属性层面(外表吸引力、相似性、自尊)以及个体行为层面(好感的传达)。人际吸引可以加强印象管理的效果。

采访中的人际吸引主要指记者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人际吸引规律想方设法与采访对象在理智上认同、感情上相融,双方从生疏到熟悉,从不了解到了解,从关系淡漠到产生感情和继续交往的愿望。(一)接近吸引律

美国心理学家G.L.克莱思科认为:人们通常喜欢和他们相似的人。接近吸引律正是利用交往双方的某些接近点,有意识地缩小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相互吸引、相互信任的目的的规律。

1.时空接近

交往双方利用他们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共同之处,达到相互吸引的目的。这是在采访活动中有经验的记者经常采用的而且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如从采访对象的口音认老乡,从对方的经历找共同点:像同一学校毕业,同一地区工作过,同一年出生等。如果实在找不到这方面的直接的共同处,还可以找间接相似点,例如:我爱人和你是一个县的人,我兄弟同你是校友。这同样也能使对方产生亲切感。

时空接近为什么会缩短心理距离,产生人际吸引?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密切人际关系感兴趣的人,一般倾向于结构小些、更封闭一些的空间,认为这样才可以建立起邻近感。此外,相同的年龄、相同的地理环境容易引起人们对自己的经历和所熟悉的生活习惯的联想,从而产生“自己人效应”,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2.兴趣和态度相似

尽管时空接近效应有助于提升陌生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引发双方的好感,促使友谊的建立,但如果双方关系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其他的“燃料”,这就是相似性——我们和他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生活背景或是人格因素上的匹配程度。有研究表明,是相似性而不是互补性把人们结合到了一起。相似性在人际吸引中显得非常重要,至少有三个原因:其一,我们趋向于认为,那些和我们相类似的人将会喜欢我们,所以我们有可能主动建立人际关系;其二,那些相似的人们确证着我们的特点和信念,也就是说,他们带给我们一种我们是正确的感觉;其三,对于在重要问题上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我们会作出一些负性的推论。简言之,被人喜爱的渴望、被人确证的需要以及我们对人的性格所下的结论,都在提升一对相似心灵之间的吸引力或降低一对相异头脑之间的吸引力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既然人们喜欢与自己的兴趣、态度、观点相似的人,认为和这种人打交道容易有共同语言,所以记者在采访时应当着意寻找自己和采访对象在兴趣爱好、态度观点、价值取向和人际风格等方面的相似处,并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对象的话匣子。比如,从墙上挂的画谈美术,从采访对象亲自打的家具议室内布置,从采访对象疾恶如仇说为人,见到工人侃企业,碰到教师论教育。虽然这些问题不一定和采访内容直接相关,但只要双方谈得来,情投意合,就可以为进入正题铺平道路。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人人都具有自我评价的倾向,而他人的认同是支持自己评价的有力依据,具有很高的酬偿和强化力量,因而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二)情感吸引律

情感吸引律是指交往双方通过表情的渠道达到心灵交融、情感共鸣、心理接近、相互感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规律。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情感上默契、交融、共鸣是采访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因为情绪情感具有组织和激发全部行为的作用,它可以协调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记者在采访中是处于向采访对象“索取”情况的地位。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对记者的意图在认知上是很容易了解的,但在感情上是否情愿“给予”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对他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是通过语言和“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传达的。“在社会交往中,表情是情绪反应的最敏感的指示器……”记者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能折射出记者的内心活动。无论记者面对什么,作出何种表情,传达何种情感,其核心是一个“诚”字,正如俗话所说:“诚之所至,金石为开。”记者靠真情实意去吸引、感染采访对象,使其感到不是在向记者“卖”材料,而是在和朋友谈心、交底儿。在这样一种心心相印的情境中,采访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

前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给予许多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以诚挚而深沉的爱。

被余秋雨誉为“上海都市的良知”的《文汇报》首席记者周玉明,在40年的工作生涯中,一直激情燃烧,她的侠义心肠,她出于本能的对“善”、对“真”的追求,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发生混乱的情况下,一直没有改变。尤其是她“亲”被访者,用一个“亲”字来处理采访者和被访者的关系,把被访者当自己家人,脚踏实地地为她所遇到的每一个珍贵的生命解决问题,提供抚慰,以至于绝大多数被她采访过的人都成了她的莫逆之交。

新华社记者杨建业采访马寅初时,不因第一次采访吃了闭门羹而退缩,他急马老之所急,想马老之所想,为马老平反奔走呼吁,上书中央。他的诚心感动了马老,他们因此成了好朋友。

凡此种种,情况虽殊,但因真挚的情感吸引了采访对象,使采访获得了成功却是共同的。四、印象管理效应

印象管理效应是指在进行印象管理时带有规律性的行为反应。这些行为反应在采访活动中经常出现,并产生较大的影响。(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叫“最初效应”,即日常所说的“第一印象”。它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在研究中发现,第一印象的作用不仅强烈而且持久。

近因效应又叫“最近效应”,也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意思是在最近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交往关系的影响。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在时相上相反,是指认知对象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一般讲,首因效应更多出现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上,而近因效应则更多出现于熟悉者之间。

通常,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的作用更为明显。有经验的记者十分重视自己在采访对象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从仪表服饰、态度表情到第一句话,都做精心的设计和妥帖的安排,以求赢得对方好感。著名记者肖乾对此颇有体会,他说:“做记者还要适当注意仪表,要衣着整齐。我这个人一向邋遢,记者生活强迫我克服了这个毛病。在旧社会做记者,不管家里多穷,出门也要西服笔挺,否则人家看不起你。新社会当然不存在这种事了。但是假如你搞得很脏,在被采访者面前又是抠鼻子,又是掏耳朵,就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不乐于同你谈话。”

沈德灿教授曾在《现代心理学和现代西方心理学》一文中指出:重视第一印象,“这是一个有关个人能否成功,能否抓住机会,使自己时来运转的问题,是一个能否在社会环境里适者生存的问题”。

如果记者因种种原因,没能给采访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则应设法利用近因效应,给对方留下较佳的最后印象。比如,第一次采访由于缺乏经验,用语不当,引起采访对象反感,不愿与你交谈,记者就应迅速调整心理状态,主动消除误会,逐步取得对方好感,采访结束时,或许会使对方改变态度,主动邀请你再次采访,这就是近因效应起了作用。(二)晕轮效应和扫帚星效应

晕轮效应和扫帚星效应在意义上相反,都是人们在人际知觉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印象之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好的认识和评价。反之则叫扫帚星效应。

心理学家凯利曾于20世纪50年代做过关于印象形成的实验。他把55名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向他们介绍同一位新招聘的教师,基本材料一致:26岁,已婚,是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曾任心理学教师3年,当过兵。差异在于,对第一组学生说:这位教师“待人热情”,而告诉第二组学生,这位教师“待人冷淡”。然后,新教师以同样的内容和教态、教法分别授课并组织两组学生进行20分钟课堂讨论。最后,实验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两组学生对这位教师形成的印象显著不同。第一组认为他有同情心,而另一组却认为该教师严厉、专横等。

这个实验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对人的评价以“人品”为中心向外泛化,对人的品格褒贬的词语谓之“中心词”;二是“中心词”的褒贬含义会相应地使认知者产生晕轮效应或扫帚星效应。作为记者当然要力争前者,避免后者。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人品”的评价也会有差异。中国人讲求做人要厚道忠实,而西方人推崇个人奋斗。在同样的采访情境里,中国记者大多“露而不耀”,力求给人以谦虚之感,而西方人则可能更欣赏直露个人才华的记者。(三)定势效应和刻板印象

定势最初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G.E.Muller)和舒曼(F.Schumann)于1889年提出的,它原来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性。目前定势一词已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心理活动,它是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定势有知觉定势、思维定势等,因社会现象形成的定势称“社会定势”。这里的“定势效应”主要指“社会定势效应”,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他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固定看法。所谓刻板印象则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如对于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以及对于职业、年龄、性别、党派属同类者,人们在认知上常会产生一种固定的模式。定势效应侧重于对个体的认知,而刻板印象则主要表现在对群体的认知上。虽然这两种效应有助于人们较快地对某人或某个群体进行概括的认识,但是也容易因“先入为主”的偏见妨碍人际认知和交往,所以无论是记者还是采访对象都应有意识地避免。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逃脱这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

据说有这样一件事。“文革”后,某大报一位很有名气的女记者下乡采访,下了公交车后便步行向目的地走去。谁料雨后道路泥泞,等跋涉到目的地时已狼狈不堪。地方干部目睹这位女记者裤筒儿泥点斑斑、鞋底半寸厚泥的惨相,任凭她拿出记者证怎样说明自己的身份也不肯相信。在他们看来,从北京来的大记者只能乘车来,哪有“走着来”的?这正是当时的老百姓对名记者的一种刻板印象。五、印象管理的策略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彼此的态度都应当是真诚的,为什么还要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呢?因为真诚的态度与交往成功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动机好但方法、策略不当,有时也会“砸锅”。印象管理本身无所谓好坏,它只是在交往中作为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在目的正确、态度诚恳的前提下,再辅以恰当的印象管理的策略、方法、技巧,就能大大提高采访的成功率。下边介绍几种印象管理的策略。(一)“登门”之计“登门”之计又叫“得寸进尺”,意思是,促使人们首先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就有可能让他接受一个大的要求。这就有点像登门槛,只要对方乐意稍稍打开一个门缝,就有可能进而推门迈进门槛,登堂入室。

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施坦在调查水门事件之初,曾被害怕接受采访的人拒之门外。他们在《总统的左右手》一书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关键就在迈进门槛……一次,伯恩施坦去拜访一个女人,她轰他。他注意到桌子上有一盒烟,要求抽完烟再走。后来她喝咖啡,他也呷上了,慢悠悠地品着味儿。就这样,不知不觉之中,对方开口了。采访后,记者顺藤摸瓜,深入调查,他们的报道导致尼克松下台。这两位记者成功地运用了“登门”之计。

这种策略之所以灵验,原因在于,对较小的要求人们一般容易接受(如为别人提供某种方便),而一旦“卷”进去,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与这事联系起来,当别人提出更大的要求时,人们为了满足“在人面前树立一个有益于人的自我形象的愿望”和给人一种“前后一致”的好印象,也就倾向于接受。

记者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采访对象出于谦虚或其他原因不愿接受采访,就可以采用得寸进尺的策略,说:“我理解您的难处,不愿接受采访没关系,聊聊家常总是可以的吧?”如果记者年纪轻,就说:“别的咱们不谈,就当是学生和老师谈谈心行吗?”还可以说:“我知道您很忙,就占用您十分钟还不行?总不能让我白跑一趟吧?”诸如此类的小要求,采访对象一般很难拒绝,只好同意“就范”,殊不知“上当”了,往往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记者设的“圈套”。(二)“后转弯”之计“后转弯”又叫“保留面子”,是说,当人们拒绝了别人的一个大要求(哪怕是合理的),或者作出了有损于个人形象的事情后,常常会为保留面子而接受一个小的要求。

有位记者去采访某名人,被秘书“挡了驾”,说他近日很忙,概不接受采访。记者不仅不理会,反而以强硬的口气,死缠硬磨非要马上采访。虽然目的没达到,但把秘书纠缠得心烦意乱,恨不能马上把他打发走。此时,记者忽然降低了要求,说:“不让采访也罢,请你告诉我这位名人近日常去什么地方总可以吧?”秘书为了给人留下“我不是不爱帮助人”的印象,只好满足了他的这个小要求,其实这正是记者本来的意图。“后转弯”策略在于利用一个大的要求激起对方歉疚之情(因无法满足),为挽回面子,容易答应接受一个小的要求。(三)“放大呈现”和“收敛呈现”策略

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策略,指在特定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有意夸大或贬低自己的一些信息,以强化别人对他的某种印象。

当记者面对地位高的名人或某一领域里的权威时,不必胆怯心虚,谨小慎微,应有意放大、夸张自己,“见到小科学家,就谈大科学家;见到大科学家,就谈爱因斯坦;见到爱因斯坦,就谈牛顿;见到牛顿,就谈达尔文;总之,我要高你一头。不能让采访对象瞧不起我这个记者。让他从心眼里佩服我”。因为“小心翼翼地虚张声势,会让人觉得与你这人还值得一谈”。需要注意的是,事先记者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力求初次见面就提几个能砸到点子上的问题,使对方感到遇上了知音,愿意和你交谈。倘若你一开口就谦虚客套一番,并直言相告:自己的水平如何如何低,对您研究的问题如何如何生疏,把自己摆到“不合格”的对话者的位置上,那人家干吗要跟你浪费时间?

相反,记者在采访普通百姓时,切不可以“教师爷”或“钦差大臣”的口吻说话,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即使你精通采访对象的职业,也不妨“收敛”一下,做出个大智若愚的样子,以请教、学习的口气提问题,让对方感到你平易近人,和你谈得来,这样成功的采访就离你不远了。

采用这种策略,一定要掌握好“度”。“放大”多少,“收敛”多少,要因人、因事、因环境而定。例如,在某些“对峙性采访”中,对抗的双方,一个要“揭”,一个要“捂”,这种情况下记者一定要放大自己。尤其是对待那些品格低下、犯了错误还拼命抵赖狡辩的采访对象,记者一定要非常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各种事情了如指掌,让被访者感到他的狡辩在记者掌握的大量事实之前显得苍白无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