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8:07:47

点击下载

作者:姚庆荣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电商扶贫:理论与实践

电商扶贫:理论与实践试读:

前言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贫困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作为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已经帮助7亿多人成功摆脱了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7年年底的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底线目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开创了脱贫攻坚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绩,在人类反贫困史上树立了中国样板,贡献了中国智慧。2012—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人,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0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地域发展不平衡,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仍有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在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县还有110个,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村还有1.6万多个;经各省认定的334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平均为11%。

2019—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将成为我国重大的政治任务。在“互联网+”时代,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创新模式,对贫困地区赋能,为扶贫开发开辟了新路径,是我国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39.1%,远高于全社会网络零售的增速。其中,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又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207.9亿元,同比增长52%,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电商扶贫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都得以畅通的条件下,正逐渐发展成为可学习、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但是,农村电商和电商扶贫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其间的成就与困难必然同在,值得期待,也亟待加强研究。

本书共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在理论阐释电商扶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时代我国电商扶贫的发展历程、典型模式和未来趋势进行全面考察和审视,试图通过对这些地方实践典型案例的剖析,比较和分析当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典型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甄别不同模式的共性和差异,并考察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探索建立一套由政府、农户、电商平台、电商协会等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共担风险、齐心合作的电商扶贫创新模式奠定基础。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至第八章,在深入实地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对甘肃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的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所在的8个市州的电商扶贫现状、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机制作了详细阐述,并对全省已经涌现出的电商扶贫典型案例作了深入剖析,以期在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典型带路和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帮助当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202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让我们继续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深度贫困地区为主战场,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贡献力量。姚庆荣2018年9月于金城兰州第一章 电商扶贫概论

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困扰着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各国政府和学术界一直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财富的急剧增加,贫困依然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的识别认定,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6万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山区,面积广,规模大,贫困程度深,各种矛盾交织,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致贫原因也更为复杂。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扶贫工作已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于是,中央开始调整扶贫思路,适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鉴于电子商务近年来给我国农村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正式纳入我国扶贫政策体系,并将其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从2015年开始实施。

我国的电商扶贫起始于2013年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的实践。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秦巴山区连片特困片区,为了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当地政府与民众主动求变,把破解“农民收入哪里来”这一难题作为主攻方向,尝试以微媒体营销为主要手段,以核桃网络销售为突破口,运用新媒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改变特色农产品“多而不强,优势不优”的现象,促进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与农产品价值增值,在扶贫开发上取得了新突破,逐步探索出一条“电商扶贫”新模式。2015年,陇南市作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试点市,正式启动电商扶贫试点工作。2015—2016年,陇南市相继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和“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荣誉称号。2016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在陇南市成功召开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随后电商扶贫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第一节 电商扶贫:是什么?

近年来,在电子商务兴起之初,就有人将其与贫困联系起来。如吴敏春认为贫困地区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贸易,是缩小与经(1)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当时电子商务在我国才刚刚兴起,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尚不具备发展的条件,因而电子(2)商务与反贫困的关系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直到汪向东等学者通过对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持续跟踪调研,并根据实际案例提出“电商扶贫”的理念,并对电商扶贫的概念、形式、必要性、作用机理以及实施措施等进行概括之后,“电商扶贫”才慢慢进入其他学者的视野。一、关于电商扶贫的相关研究

随后,社会各界就电商扶贫进行了热烈讨论。目前,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一)关于电商扶贫内涵特征的研究

中国社科院学者汪向东认为:电商扶贫,即电子商务扶贫开发,就是将今天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3)与实践。张鹏认为:“电商扶贫,即要厘清扶贫开发和电商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电子商务带动贫困农户增加收入,扶贫开发促进电商健(4)康发展。”周克全教授认为:电商扶贫是我国互联网时代扶贫方式的一种创新,可用“互联网+扶贫”来表示,其主要内涵是政府帮助扶贫对象通过开办网店等电子商务的方式达到减贫、脱贫目的的一种(5)实践活动。另外,周海琴博士就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反贫困的机理和效果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形成和发展的要素主要有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2类,其中内部要素包括农村电子商务“领头羊”和农民组成的人力资源,外部要素包括农村电子商务的硬件、运行的平台、农村优势资源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以及农村的社(6)会政治环境,尤其强调了“领头羊”的重要性。(二)关于电商扶贫发展模式的研究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不断燃起农村网商创业的星星之火,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和特色商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致富道路。基于对“沙集模式”等农村电商成功案例的跟踪研究,汪向东认为,“近年,随着以淘宝网为代表的市场化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其他市场主体在此类社会第三方网络平台上,依靠自己和社会的资源投入开展电子商务,从(7)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自下而上式的农村电子商务”。不久,农村电子商务区域生态开始以以点带面的态势涌现,“农户+公司+网络”的模式快速延伸,极大地改变着传统农业经济和产业形态,改变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如“陇南成县模式”“元阳模式”“军埔模式”“青岩刘模式”“堰下村模式”“东高庄模式”等。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推广,有助于促进农村内生增长、包容式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8)社会转型,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三)关于电商扶贫对策措施的研究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很多学者将电商扶贫的研究重点放在政策支持、模式推广、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提供服务等对策措施上。2016年,林广毅博士就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范围并不局限于贫困家庭和电商产业,而是要着眼于所有人群和所有产业,通过对贫困户的帮扶,让其直接参与农村(9)电子商务活动或加入产业链。与此同时,学者魏延安等对当前电商(10)扶贫面临的困境措施进行了研究。学者陈亚洲等提出一种基于市场需求驱动的农户、政府、企业的合力机制。他认为,在农村电商扶贫发展初、中期应该以政府为主,而后期应该由农户自身主导,市场需(11)求驱动,政府微观调控,企业彰显服务。另外,学者李玲芳等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电商扶贫需要政府、运营商、农民多方共同努力,但各方主体应当界定好各自的责任边界,在不同(12)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电商专家汪向东给出了“15字诀”,即“拓通道、建支点、育网军、强体系、优环境”的战略措施。二、电商扶贫:是什么?

电商扶贫的理念最初是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教授于2011年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13)模式”的启示》一文中提出。该文通过对沙集镇东风村的电商发展在当地经济发展及减贫脱贫中的积极作用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对于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来说,‘沙集模式’理论上立得住,实践上可行且效果明显”,并建议“国家在谋划‘十二五’农村减贫扶贫规划和编制农村扶贫新的‘十年纲要’时,对‘沙集模式’的研究推广给予应有的重视,并将电子商务纳入相应的政策与工作体系中去”。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汪向东教授在全国各地继续深入调研电商减贫工作,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直到2014年10月6日,汪向东教授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发表了博文《电商扶贫:是什么,为什(14)么,怎么看,怎么办?》之后,电商扶贫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汪教授认为在贫困的中西部地区,运用电商这一载体,能有效促进扶贫开发工作。这一呼吁在2014年终于变为了现实,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刘永富主任在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座谈会上讲话》中,明确提出把“电商扶贫工程”列为2015年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电商扶贫被正式纳入了国家扶贫政策体系。

对于电商扶贫的概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国务院扶贫办巡视员曲天军认为,“‘互联网+’应纳入政府扶贫工作体系中”,通过一户带多户、一店带多村的精准扶贫带贫机制,对接城乡广域的大市场,注重农产品上行,促进商品流通,以此拉动贫困户的就业增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赢。《中国青年报》记者张鹏认为:电商扶贫,即要厘清扶贫开发和电商发展之间的关系,(15)以电子商务带动贫困农户增加收入,扶贫开发促进电商健康发展。《电商赋能弱鸟高飞——电商消贫报告(2015)》认为:通过建设和安装新型基础设施,培育和培养电商生态和电商意识,建立本地化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从而促进贫困人群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开展创新与创业,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最终改变贫困人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脱贫致富。周克全教授认为,电商扶贫,是我国互联网时代扶贫方式的一种创新,可用“互联网+扶贫”来表示,其主要内涵是政府帮助扶贫对象通过开办网店等电子商务的方式达到减贫、脱贫目(16)的的一种实践活动。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魏延安提出:运用电子商务来促进贫困地区家庭脱贫致富,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17)全面发展。《人民政协报》的徐艳红在报道中指出:所谓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特(18)色产品销售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

当然,类似的理解还有很多,如电商扶贫即电商扶贫开发方式,是指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电子商务中间业务,帮扶贫困地区或贫困户的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或模式,让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从电子商务(19)业务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中获得最大收益,最终达到扶贫脱贫目的。

综观上述理解,可以看出,对于电商扶贫的概念,学者们有的是从电商与扶贫的关系进行界定,有的是从实施方式界定,基本上都谈到了目的、手段、关系,甚至具体的措施。正如汪向东教授所说,电商扶贫更多的是与开发式扶贫相关,救济式扶贫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电商扶贫的主要载体是电子商务,是要以电子商务来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现有的扶贫开发理念和绩效,其最终作用对象是贫困家庭。电商扶贫既可以作用于城镇贫困家庭,也可以作用于农村贫困家庭。第二节 电商扶贫:为什么?

1995年以来,电子商务在中国逐渐扎根成长,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扶贫方式——“电商扶贫”应运而生。电商扶贫,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通过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内生性、普惠性为特征的一种创新开发型扶贫模式,对提升贫困地区居民收入、推动贫困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都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的扶贫工作中,由于“输血式”扶贫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造血式”扶贫模式应运而生。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造血式”扶贫模式认为只有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才可以促使贫困者真正脱贫。该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打下基础、创造条件、提供支持,通过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其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电商扶贫就是“造血式”扶贫模式的一种。一、电商扶贫兴起的背景(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电子商务产生的重要经济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使企业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为了生存和发展,从政府到企业无不加大网络设施投入,重视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应用,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全球框架的构造,以图在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企业实行全球化战略,其动机主要出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寻找市场,这是大多数企业发展出口业务、开拓全球市场的首要动机。二是寻找资源,从国际市场购入生产资料,筹措资金。三是寻求政治经济体系的协调,以避免各种国际关系的变动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和地区性经济联合的贸易障碍,企业需要采取防御性对外投资,以求消除这些障碍,走向全球化经营的道路。四是提高效率。其一,通过公平竞争,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优化配置;其二,电子商务的网上服务减少了贸易摩擦和贸易障碍,也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目前,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产品越发普及、创新,计算机教育走入城市和乡村每个人的生活中,商业企业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互联网与世界接轨获得资讯信息,民众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上网聊天、打游戏、查资料、听音乐、看电影。人们还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储存,监视监控,开发软件与实验室创新处理等。计算机使我们的生活真正开始与数字化接轨,与信息化接轨,让我们体验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快捷与方便。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正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自动化时代。(三)网络的普及和成熟

根据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披露的最新数据,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突破了40亿大关,证实了全球有一半的人口“触网”。2017年新增网民人数为2.5亿人,当中尤以非洲地区增势喜人。与欧洲相比,非洲地区的年增长率要高出20%。

此外,受智能手机和移动数据的发展推动,新增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占比也更大。2017年,有超过2亿人获得了他们的第一款移动设备。(20)智能手机是全球互联网用户的首选设备。全球76亿人中,约2/3已拥有手机,且超过半数为智能型设备,因此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地获取丰富的互联网体验。尽管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的渗透率仍低于50%,但全球移动UV数量较上年增长了4%。2018年互联网用户为40.21亿,同比增长7%;2018年社交媒体用户数为31.96亿,同比增(21)长13%;2018年手机用户数量为5.135亿,同比增长4%。由此可见,如此众多的使用者,为电子商务市场的广泛发展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互联网用户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3%。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6.3%,规模为2.11亿,城镇网民占比73.7%,规模为5.91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5.69亿,占网民总(22)体比例的71.0%;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64亿。(四)完善的网络服务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物联网的出现,网上发布、网上商店、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办公等网络服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展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类带来了快捷、方便的生活模式。根据对互联网用户进行的最新调查,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依次是电子邮件、阅读新闻、信息检索、文件下载和网上聊天等。

中国的内容服务提供商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以新浪、搜狐、网易等为代表的综合性网站,这些网站的用户构成中短信资讯导向型用户占据主导地位,但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综合性网站也积极推出各类游戏娱乐类产品,只需登录其网站即可知悉。第二类是美通、掌中万维等专注于短信娱乐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开发和推广各种类型的短信娱乐产品方面能力较强,其用户构成以短信娱乐导向型为主。第三类是以腾讯为代表的企业,将QQ在线聊天拓展到无线沟通,在实现形式上更类似于提供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系统的娱乐产品。腾讯拥有庞大的网民资源,用户构成和业务构成既包括娱乐也包括信息资讯。这些网络服务网站的建成和发展为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兴起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五)网上支付技术的成熟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使世界传统金融业进入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变革年代。其因有二:

第一,当今社会,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一代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网络用户群庞大。如图1-1所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69亿,较2017年年末增长7.1%,使用率由68.8%提升至71.0%,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为5.66亿,半年增长7.4%,网络购物与互联网支付已成为网民使用比例较高的应用。一方面,电子商务、社交应用、数字内容相互融合,社交电商模式拓展了电子商务业务,电商企业推出具有数字内容的多元化购物场景。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在协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支付机构接入网联,提高了资金透明度和网络支付的安全性,手机网民中使用移动支付的(23)比例达71.9%。图1-1 2017年12月—2018年6月网络支付与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及使用率资料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2018年6月。

第二,在线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2009年,淘宝开始引入和推动“双十一”网上营销活动,历经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每年电子商务领域的一个重要活动。2018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用时21秒,成交额突破10亿元;用时2分05秒,成交额突破100亿元;用时26分03秒,成交额突破500亿元;用时1小时47分,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用时12小时08分,成交额突破1500亿元;全天成交额突破2135亿元。这是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后交出的又一份答卷,再次刷新了单一电商平台单天交易的世界纪录。数据显示,开售12小时,唯品会移动端销售额占(24)比超97%,PC端占比不到3%。这直接刺激着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也直接刺激着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调整和变革。(六)政府的推动支持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得到了领导层的高度肯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机构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涉及网络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的法律法规。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指出要“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加快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等,并重点强调跨境电商要“实施鼓励进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产品进口,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电子商务标准建设得到重视,启动了“电子商务应用标准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网络支付和物流配送基础条件逐步改善;有关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标准初步形成;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另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参与电子商务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建立开通了“中俄经贸合作网站”“中国新加坡经贸合作网站”和“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网站”等平台。

2017年8月,商务部联合农业部印发《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要求开展农产品出村试点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化试点,打造农产品电商供应链。2018年8月,中国电商扶贫联盟正式成立,确定了414个重点推介产品,帮助6000多种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实现了上网销售;同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子商务法》,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七)网民电商意识增强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网上购物以其便捷、省时、省钱和安全等特点逐步走向平民化。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69亿,相较2017年年末增长6.7%,占网民总体比例达到71.0%。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57亿,相较2017年年末增长10.2%,使用率达到70.7%。2018年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交易额达到40810亿元,(25)同比增长30.1%,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由此可见,当前,民众对电子商务的热情空前高涨,我国民众的电子商务意识大大增强。二、电商扶贫的特点

电商扶贫的特点,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对接广域大市场,来突破贫困地区市场局限,为其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脱贫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一)能够提升贫困地区落后的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

贫困地区一般地处比较偏远的山区,农业人口多,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同时,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与外界联系困难。而一旦在贫困地区进行电商扶贫,就可以在网上销售产品、寻求商机,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结算、订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以真正通过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活动提高贫困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效益。(二)能够将贫困地区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我国贫困地区大部分地处偏远,生态保存完好,拥有着发达地区所稀缺的好空气和好生态。这些生态资源在传统模式下是难以转换成经济效益的,而现在有了电商平台就完全有可能使之成为现实。推进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离不开电子商务这一现代信息载体,实施电商扶贫可以补足落后地区交通薄弱和市场狭小两块短板,贫困地区天蓝、地绿、水清,大山深处有很多好东西,但是卖不出去,现在完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三)能够解决贫困地区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

自农村改革实行分田到户、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在农户分散的小生产如何对接大市场的关键问题上,一直存在结构性缺陷。农户要么直接对接市场,要么在“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公司+农户”的结构下,通过中介公司去对接市场。这两种方式都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农户信息劣势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弱势是明显的事实。实践中,“公司+农户”结构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农户对接市场的问题。一些公司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地位,牵着农户的鼻子走,与农户争利。现在,“电子商务”这个要素的介入,打破了“公司+农户”信息不对称的结构,为农户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变化、克服信息弱势地位,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和现实的手段。农户借助互联网,既可以不通过传统中介公司直接对接大市场,又可以因掌握更多的信息,在与中介公司打交道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势必有利于纠正原来的结构性缺陷。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户在自己家中,通过市场化的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可以直接对接市场。农民通过电子商务找到了产品销售的突破口,供需双方无须经由第三方中介,这以最直接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产品定价更低,买卖双方受益,打破信息不对称,建立良好的经销渠道,提高产品流通效率,从根本上打破了时空界限,打破了贫困地区地域市场的限制,对接了线上广域市场。电商扶贫借助互联网无界限的核心优势,促使农民脱贫致富。(四)能够拓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

近年来,电子商务成为提供社会就业的新渠道。电子商务为社会群体创造出了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的就业创业机会,间接带动了网络运营、物流仓储等衍生服务业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兴职业。2013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约见马云等企业家时指出,中国网络创业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成为拉动就业的巨大推动力。中国就业促进会研究项目组联合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发布的《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社保研究项目报告》指出,全国网络创业就业人群中,近四成为失业人员和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农民、失业人员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通过电商平台寻找就业机会和再创业。《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现状、问题及建议》分析报告指出,网络创业为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公平就业的平台,带来了更多公平的发展机会。许(26)多在传统就业渠道难以就业的残疾人,通过网络创业实现了就业。

2014年年底,在电商扶贫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以“千县万村”计划为主体的农村战略,宣布将在随后的3~5年,投资100亿元,建立一个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实践证明,该计划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节约生活支出、降低农资成本,还能为创业者提供较低的门槛,发挥普惠效应。(五)能够加快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商大数据中心,农户可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自发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对农产品类型、产量、面积等进行调整,倒逼农产品品牌化以对接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供给结构。三、电商扶贫的价值意义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截至2017年年末,在中国13.9(27)亿人口中,有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1%。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电商扶贫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在四川雅安、甘肃陇南,电商扶贫都已成功实践,为当地的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减贫效果显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划时代意义。总体来看,电商扶贫的价值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产品则是农业的核心。近几年,农产品“买难卖难”的情况时常见诸媒体。究其原因,流通环节多、损耗大是首要因素。如何打通这条流通渠道、快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成为当前“三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日益受到各类平台的重视,阿里巴巴B2B、淘宝网、天猫、京东、当当等均将农产品作为重要业务拓展。从江苏睢宁沙集模式、福建南安“世纪之村”兰田模式、浙江义乌青岩刘村模式、浙江丽水遂昌模式等典型案例不难看出,涉农电子商务大有可为。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其根本目的就是利用互联网能打破时空界限、缩短流通环节、沟通供需双方等的特点,帮助农民克服原有的信息弱势,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解决“农民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问题。

以陇南市成县模式为例,地处秦巴山区的甘肃省陇南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明显。2013年年底,全市农业特色产业面积已达1015万亩,产量达到332万吨,其中,油橄榄、花椒产量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核桃产量位列全国第2,有15个产品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但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陇南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为此,陇南市独辟蹊径,在发展电子商务上做文章、找出路,出台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实现集中突破的意见》。2014年开始,陇南市财政每年筹集300万~500万元作为电子商务专项资金,各县区也每年安排50万~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电商扶贫的条件得到优化。通过电商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形式,帮助贫困户直接以电子商务交易实现增收,达到了减贫扶贫的效果。由此可见,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为信息网络时代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二)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995年以来,电子商务在中国逐渐扎根成长,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涉农电子商务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选择。

浙江缙云的北山村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因为该村80%以上的村民开起了网店,2017年电商销售超过了1亿元,变身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吕林30多岁,从小因病全身肌肉萎缩,这让他不能行走自如,更别说创业闯荡了,日常生活只能靠母亲和兄弟接济。2010年5月,在哥哥、嫂嫂的帮助下,吕林靠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开始了“网商之路”。在不懈的努力下,吕林网店的生意越做越顺利,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承担起了赡养母亲的责任,这让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无独有偶,将孔明灯卖到世界90多个国家的“孔明灯大王”刘鹏飞也凭借电商,帮助同村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刘鹏飞出生于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大学毕业后,他拿着5元钱到义乌闯荡,创办了飞天灯具厂,依托电商,将生产的孔明灯卖向了世界,并连续4年全球产销量第1。2008年,他将企业迁回故乡,并把工厂化整为零,把加工环节全部转至农民家庭,以一盏小小的孔明灯带动了宁都县多个乡镇2000多名留守妇女和老人就业,每年发放工资接近2000万元,可谓“一盏灯点亮了一个县”。(三)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西部一些省(区、市)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

为了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相继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政策,明确要求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工作;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在“互联网+”时代,一些贫困地区尽管可能暂时通不了高速公路,但是可以通上“信息高速公路”,把当地特有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就地脱贫致富。这一系列政策正有力地倒逼我国广大农村的物流、网络、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四)有效转变从业人员社会身份

电子商务不仅改造着农产品流通渠道,还改变了农民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农民从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方式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转变为把网络经营当作生活来源,跟随买家的购物习惯和作息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口中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参与者以此改变了社会身份,从农民变身为网商、工人、客服、服务商、经纪人。他们用鼠标、键盘代替了锄头,按用户网络购物时间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足不出户便能从事网销活动。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龙泉村以胡萝卜“立村”,近年来通过网络销售大获成功,目前胡萝卜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村支书刘建银说:“以前农民叫卖靠嘴,扯破喉咙也没多少人听到。如今靠手,轻轻一点鼠标,全世界都能看到。以前农民用镰刀和锄头土里刨食,如今农民用鼠标和键盘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赚到钱;对农民来说,鼠标和键盘就是农民新时期的镰刀和锄头。”由此可见,涉农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相关从业人员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五)有效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不离土、不离网”是农民新生活的生动写照。人们在家乡安居乐业,代替过往外出打工、背井离乡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同时,通过互联网与大市场紧密连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拥有多样选择和实在便利,从而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以江苏沙集镇为例,和全国许多地方的农村一样,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曾经是沙集镇的常见现象,大量的“空巢家庭”“空巢村”不断出现,老人没人管、孩子没人问、夫妻长期分居,带来了诸多的社会治安问题。现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吸引了大量的外出务工者和大学生返乡从事电子商务,使上述社会治安问题迎刃而解,乡邻关系也随之改善。根据沙集镇派出所提供的数据,东风村2008年起,治安案件数量明显减少,打架、偷盗等治安案件已经销声匿迹。现在,在整个村子,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钱赚,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第三节 电商扶贫:怎么做?

电商扶贫于2015年5月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甘肃省陇南市试点以来,已有近4个年头,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电商扶贫在我国快速推进,为精准扶贫工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扶贫成绩斐然。但总体来说,电商扶贫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属于新事物,在夯实基础、广纳人才、强化体系、完善政策、转变观念等方面还需继续提升,继续发力,继续拓展。一、夯实基础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电商扶贫中,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扶贫工作的成败。长期以来,甘肃省偏远山区受地理因素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农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比较滞后,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电商扶贫的进展。

为了解决这个深层次发展难题和脱贫瓶颈,2016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6〕4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电商基础设施。”一是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重点向国家级贫困县倾斜。扎实推进贫困地区道路、互联网、电力、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电商发展基本条件。到2020年,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80%以上的贫困村有信息服务站。二是要加强交通运输、商贸、农业、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共享衔接,推进县、乡、村3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县城老旧公路客运站改造,推动有条件的贫困村客运场站信息化建设,提升电商小件快运服务能力。三是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基础落后,不通网、网速慢,付费高,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制约着电商扶贫的发展,成为阻碍农户脱贫致富的“挠头一公里”。经过这2年的各方努力,贫困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2年里,还需进一步完善配套物流,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交通建设力度,优化道路设施建设,夯实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为电商扶贫的顺利可持续开展提供肥沃的发展土壤。二、广纳人才

电商扶贫为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脱贫致富提供了持续的支持和动力,已经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11亿,占整体网民的26.3%,较2017年年末增加204万人,增幅为1.0%;城镇网民规模为5.91亿,占比达73.7%,较2017年年末增加2764万人,增幅为4.9%。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得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乡网民结构受此影响也发生了细微变化。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28)36.5%,与2017年年末相比有所提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对“触网”和农村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商扶贫的可行性也越发认可。毋庸置疑的是,现阶段,在电商扶贫的整个链条上,不管是与产业相关的生产、加工、管理方面的技术型人才,还是与农村电商相关的维护、财务、营销、推广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都相当缺乏,这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商扶贫效果的充分发挥。

要想解决此问题,笔者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用好政策,开展大规模培训培养人才

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都提到了开展人才培训问题。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加强电子商务的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电子商务理论研究;改造和完善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多渠道强化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人员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加强对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办好淘宝大学(甘肃)等专业培训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与省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和培训基地,推进实用型电商人才培养。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开展面向农民和下岗职工的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利用社会力量探索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学校,开展网上培训。研究制定电子商务职业认证制度,建立后备人才资源库。大力引进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团队,努力构建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人才集聚地。”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力度。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电子商务培训工作方案》,培养一支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甘肃省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到:“省上重点抓好示范性培训,以县(市、区)为主体,做好电商扶贫的系统培训和专项培训。”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突出扶贫导向全力抓好电商扶贫政策贯彻落实的通知》中提到:“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加强对基层党政干部、合作社社员、返乡青年、贫困户等的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

这些政策含金量之高、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能不能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用好、用足、用活这些政策,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电商扶贫工作提出了现实考验。为此,我们要把精力用在研究政策上,把智慧用在落实政策上,要千方百计、竭尽全力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和省上相关电商人才培训政策。要深入研究政策,把握好政策、运用好政策。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大规模人才培训。(二)制定人才政策,择天下英才而引进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政策方面手脚还要放开一些,要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29)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要构建灵活多样的引才政策体系。人才引进尤其是电商高层次人才引进,对于优化人才结构、建设优势人才团队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采用刚性引进、柔性特聘、项目指导、科研合作等方式,引进急需紧(30)缺、破解难题的“高人”。(三)针对痛点对症下药,对各类人才要真心对待

当前,在我国电商扶贫进程中,怎样用好人才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一是确保各类人才“留得住”。留住人才不能只挂在嘴上,而要在工作上给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在生活上给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在发展上给人才提供更多出路,在政策上给人才提供更多优惠,提高人才服务水平,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二是确保各类人才“用得好”。要凝聚合力、营造氛围,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机制,抓好人才工作,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三是政府人才政策要保驾护航。在当前全国电商扶贫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为吸引和集聚大批电商高层次人才,各级政府应着力出台人才专项政策,真正为我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三、强化体系(一)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物流是制约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和电商扶贫的一个主要瓶颈。贫困地区多数远离城镇,深处大山,从农村千家万户到集镇、城区、若干大城市直至消费端,需要强大而完善的物流体系支撑。然而,日益改善的交通条件还远不能满足电商发展对物流畅通的需要,尤其是边远山区地势崎岖,物流通道障碍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物流成本偏高,降低了电商竞争力,电商扶贫很难推进。为了解除这个制约因素,发展现代物流体系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因此,要充分利用铁道、公路、民航、邮政、仓储、商业网点等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广泛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整合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有效支撑电商扶贫的广泛开展。(二)建设网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在消费升级的今天,电商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对消费者反映问题较多的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抽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在10种528批次电子商务产品中,不合格产品有132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5%。由此可见,在电商兴起的当下社会,网销产品质量堪忧。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建设网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尤为重要。在加强立法和制定行业标准的同时,还要建立网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实行全过程追根溯源,使得消费者可查询商品的产地、物流信息、检疫信息等。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可在第一时间进行查询追溯,加强源头控制。(三)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69亿,较2017年年末增加3783万人,半年增长7.1%,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1.0%。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5.66亿,半年增长率为7.4%,在手机网民中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70.0%提升至71.9%。调查显示,线上支付加速向农村地区网民和老龄网民渗透。农村地区网民使用线上支付的比例已由2016年年底的31.7%提升至47.1%;50岁以上网民线上支付使用率从14.8%提升至32.1%。(3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网络支付已成为我国网民使用比例较高的应用之一。虽然说生物识别技术日趋成熟,指纹识别已被大规模使用,面部识别也得到初步商用,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仍然是网民顾虑和担心的主要方面。因此,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要加紧制定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研究风险防范措施,加强业务监督和风险控制;积极研究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相关法规,引导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进一步完善在线资金清算体系,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四、完善政策

电商扶贫是“互联网+”时代我国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截至目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已出台了多项支持电商扶贫的政策文件。2015年10月31日印发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要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工作重点,提升贫困户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的能力”。2016年10月31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对外发布的《网络扶贫行动计划》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6年11月4日,国家16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将电商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和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提出,“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工作重点,提升贫困户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的能力”。2018年5月,财政部、商务部、扶贫办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强调,贯彻落实改进考核评估体制、更多地体现省负总责的新精神新要求,强化支出责任,推动地方因地制宜开展工作。2018年12月,商务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突出扶贫导向全力抓好电商扶贫政策贯彻落实的通知》中要求,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农副、旅游、餐饮、民俗等多元化电商供应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对有条件的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不片面追求规模,重在提升帮扶质量。

这些政策文件均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贫困地区电商扶贫工作给予了多元化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助推电商扶贫工作在我国贫困地区生根发芽、快速成长。但综观这些政策文件,仍以方向性为主,线条仍然较粗,统筹考虑、深耕细作的工作抓手不足,缺乏落实电商扶贫新思路的系统、专门的政策支撑、要素保障和行动激励,电商扶贫还难以成为精准扶贫的显性工程,电商扶贫的现实基础和巨大能量尚未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足够重视。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改革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积极稳妥评估以乡镇为单位的精准扶贫区域电商扶贫客观现状和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扶贫政策工具,引导电商人才、创业人才、社会资本、政府(32)资源等投入扶贫开发,才能更快推进电商扶贫进程。五、转变观念

大多数农民即使“触网”,也较肤浅,对网络还比较陌生。对电商平台的不理解和对自身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农民经营电商的信心严重不足。这与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进行电商扶贫的客观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商扶贫效果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促使农民主动地参与电商发展已是当前电商扶贫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科学引导、转变观念是促使农民主动地参与电商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调动贫困主体利用电子商务、参与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内在主动性和积极性,既扶“智”,又扶“志”。一是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大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宣传力度,对电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创业能人进行系列宣传报道,着力营造电商精准扶贫浓厚氛围,让电商致富典型的故事家喻户晓,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利用好相关网站、公众号、市县电视台大力宣传电商信息安全相关知识,通过官方渠道科学引导,让贫困户明白电子交易是相对安全的。政府应该积极举办有关电子商务扶贫的活动,以解除他们网上交易的后顾之忧。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和自我发展潜能。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国内贫困地区考察,与当地干部群众共谋脱贫策,共算脱贫账。他要求贫困地区不仅要尽快脱贫,还要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彻底拔掉穷根,实现“造血式”脱贫。过去我国的扶贫工作大多是“授人以鱼”,依靠非政府组织如协会等直接给贫困地区捐钱捐物,或者依靠政府转移支付实现脱贫。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不如“造血”。在电商扶贫中,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主动寻求发展至关重要。(1) 吴敏春.信息扶贫——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对策[J].社会福利,2002(7).(2) 汪向东.电子商务与信息扶贫: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的新特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 汪向东.电商扶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EB/OL],新浪博客,[2014-10-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593adc6c0102v74t.html.(4) 张鹏.“电商扶贫”:陇南的逆袭之路[N].陇南日报,2014-11-22.(5) 周克全.电商扶贫要有新思路[N].甘肃日报,2015-07-03.(6) 周海琴,等.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2(1).(7) 汪向东,张才明.互联网时代我国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2):6-9.(8) 林广毅.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9) 林广毅.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10) 魏延安.积极探索中的电商扶贫[J].新农业,2016(12).(11) 陈亚洲,宋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制研究[J].电子商务,2011(9).(12) 李玲芳,徐思远,洪占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5).(13) 汪向东,张才明.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2):6-9.(14) 汪向东.电商扶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EB/OL].新浪博客,[2014-10-0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adc6c0102v74t.html.(15) 张鹏.“电商扶贫”:陇南的逆袭之路[N].陇南日报,2014-11-22.(16) 周克全.电商扶贫要有新思路[N].甘肃日报,2015-07-03.(17) 魏延安.积极探索中的电商扶贫[J].新农业,2016(12).(18) 徐艳红.电商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访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N/OL].人民政协报,[2016-01-05].http://epaper.rmzxb.com.cn/detail.aspx?id=375299.(19) 张举国.精准扶贫与农村低保制度的融合发展研究[J].2015(10):37.(20) We Are Social.2018年全球数字报告[R/OL]. Hootsuite, We Are Social, [2018-01-30]. https://www.useit.com.cn/thread-17902-1-1.html.(21) We Are Social.2018年全球数字报告[R/OL]. Hootsuite, We Are Social, [2018-01-30]. https://www.useit.com.cn/thread-17902-1-1.html.(2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8-06-30].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2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8-06-30].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