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榜样看齐:50位基层优秀党员事迹实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7:32:20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向榜样看齐:50位基层优秀党员事迹实录

向榜样看齐:50位基层优秀党员事迹实录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于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榜样,是时代的力量。向榜样看齐,就是以先进的共产党员为镜,将他们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党员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铭记党员身份,积极为党工作。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实际,组织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在农村、社区,重点落实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制度;在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重点落实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制度;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重点落实党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制度;在机关事业单位,促进党员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党员到社区报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在学校,重点要求党员增强党的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

本书精选了50名在基层岗位克己奉公的共产党员以及先进事迹,在全国,还有成千上万像他们一样,爱岗敬业、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的共产党员。他们作为榜样,会引领广大共产党员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共产主义道路,更加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肩上,把百姓福祉放在心头,把党员使命落到实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是镜子,可以正衣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新时期的党员干部,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榜样,还要以李保国的“坚持”,以罗阳的“忠诚”,以兰辉的“忘我”,共同践行“两学一做”、实现伟大中国梦。

时代先锋:“铁人”李保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扎根山区35年;每年深入田间地头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

李保国很“拼”。他扎根山区35年,每年深入田间地头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他承担了8门研究生课程和3门本科生课程,却从未调过一次课;他1998年查出患有较严重的糖尿病,2007年确诊患上疲劳性冠心病,却始终没有慢下来歇一歇,忙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夫妻共有“三个家”常年驻村;奔走于各基地间;在保定的家待的时间最少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是他大学同学,毕业后又同在河北农大工作;两人既是生活伴侣,又是工作搭档,几十年里几乎形影不离。郭素萍说,她和李保国共有“三个家”:一个是位于保定河北农大的家;一个是太行山里各个驻点基地的家;还有一个是辗转于学校与各基地间越野车上的家。

李保国夫妇年轻时常年驻村,山里的家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邢台前南峪村低矮的小平房里,有我们刚成家时的艰辛与欢乐;岗底村弯弯曲曲的山路不知走过多少遍;在绿岭核桃基地15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我常为他缝补被树枝剐破的棉袄。”郭素萍深情地回忆道。

最近几年,慕名来找李保国的人越来越多,他扶持的点也越来越多;夫妻俩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基地之间,车成了他们流动的家。李保国开车,郭素萍坐在副驾驶上,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李保国喝水、吃药、午休,全在车里。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把后备厢塞得满满当当。

三个家中,保定的家他们待的时间最少。今年春节,夫妻俩到家已是腊月二十九。“想着准备准备年货,三十好过年,可是我俩忙得都忘了,今年是小年,没有三十。最后还是亲家打电话,叫我们去他家过了个年。”郭素萍介绍说,这个春节,他们就歇了初一一天。初二就开始有咨询电话,还有人找到家里。从初五到初八,他们冒雪驱车跑了张家口的2个点和承德滦平的7个点。郭素萍(李保国妻子,中)、万少华(左)在央视演播厅手持“时代楷模”荣誉证书(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从没调过一次课”在山区基地忙碌外,全年承担学校课程416学时“李保国教授除了在山区基地忙碌外,还承担了4门博士研究生和4门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及3门本科生课程,全年达416学时。尽管工作这么忙,他却从没调过一次课。作为老师,他做到了以教学和学生为本。”河北农大林学院院长黄选瑞介绍说,“有一次,我俩一起在廊坊开会,中午12点散会,李保国没来得及吃饭就匆匆往回赶。我问他为啥这么急,他说下午4点还有研究生的课。”

河北农大在读二年级博士生孙萌清楚地记得,今年1月的一天,她在傍晚五六点钟时把一篇论文发给李保国教授。第二天看邮箱,李老师已将修改后的论文传回给了她,时间是当日凌晨4点36分。“后来聊天,得知他那一晚看了3个学生的论文。李老师总是这样,白天在地里,晚上改论文。他改论文改得特别细致。”孙萌感动地说。

李保国先后带过67名研究生。每名研究生一入学,就会收到他给的3年学习任务清单:第一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和开题报告;第二、第三学期完成实验并写出研究报告……且每一项都有详细要求和明确的时间表。李保国对研究生培养的“阶段目标管理”并非只是写在纸上,他会时常抽查,严格落实。2013年寒假,一名学生因为毕业论文前期准备不认真,李保国就要求他留在学校,直到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李保国每年还要带本科生进行两周的实习。“凡是跟他实习的,都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他教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用人单位抢着要。”1999级本科生陈利英现在已是绿岭果业公司技术总监。她回忆说,2003年初,李保国带他们到核桃基地实习,教学生们嫁接,要求学生每人一行,按他教的步骤做,不但要成活率高,而且要速度快,否则就考核不合格。“当时,小苗只有四五十厘米高,我们顶着太阳蹲着、跪着练习,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但第二天还得接着干……”在李保国的严厉督促下,只用一周时间,学生们就全都掌握了嫁接技术,并达到熟练工水平。“活着干,死了算”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才更拼命,怕时间不够留下遗憾

4月8日上午,刚从顺平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回保定的李保国,一刻也没休息,马上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为第二天在石家庄召开的3个山区项目验收会做最后准备;

8日下午,李保国自己开车,带着课题组成员奔赴石家庄,和大伙儿一起忙到晚上10点;

9日上午,参加科技项目验收会;下午,参加一个果树节水灌溉项目的会议,傍晚即踏上返程。晚上11点多,李保国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但10日凌晨,妻子却被他不顺畅的呼吸声惊醒……呼啸而来的急救车把他送到了医院,他却再也没能苏醒过来。“马不停蹄,风风火火。李保国生命的最后48小时,是他一生无数个48小时的缩影。”黄选瑞感叹道。

早在1998年,因为常年往山里跑,生活不规律,身体底子不错的李保国被查出患上糖尿病;2007年,又被确诊患上疲劳性冠心病。心脏造影显示他75%的血管狭窄,连支架都做不了,只能做搭桥,但医生说做搭桥后,需要休养,干不了事,他坚决不做,宁肯采取保守治疗。

去年冬起,亲友和同事们发现,李保国的身体状况明显变差;很多人都劝他赶紧去医院看看,他嘴上答应,人却照常东颠西跑。

因采访结识李保国、交往已有20年的河北日报记者刘秀礼说,4月2日中午,他与李保国、郭素萍还有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见了面。杨双牛看李保国气色不好又劝不动,就说了句狠话:“李老师你不听话,不想要命了!”郭素萍听了,在一旁掉起了眼泪,李保国却说:“双牛你不是不知道,那么多农民在等着我,我脱不开身……”

不了解他病情的人,在基地里看到李保国,只见他爬沟过坎,大步流星;讲课示范,精神百倍。只有他身边的人知道,他这时连拎一桶雪碧都嫌重,回家上四楼的力气都没有……“活着干,死了算”,这是李保国常说的话。郭素萍说,现在想来,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就是因为知道,他才更拼命;他是怕时间不够留下遗憾。(《人民日报》2016年05月31日06版 记者 徐运平 杨 彦)英雄魂 赤子心——追记“航空报国英模”罗阳

习近平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站在舰岛上,波光潋滟处,他向着航母平台上那架朝霞中的歼-15投下最后深情的一瞥……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在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战机于“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罗阳,这位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沈飞集团公司掌舵人,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这一刻,距中国首批舰载机成功着舰起飞仅仅十多个小时,距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入列整整两个月……来不及与亲人道别,来不及拥抱等他凯旋的战友,来不及再看一罗阳眼机库里那整装待发的战机……

国之栋梁,如星陨落。

蓝天碧海中,“辽宁舰”鸣笛为英雄送行……

忠诚——他把时间最大限度地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却连抢救生命的几分钟都没给自己留下。

谁能想到,在51年的生命长度中,这是罗阳最后的人生刻度:

11月9日,在完成重点工程任务后,罗阳随即飞珠海参加航展。

11月17日20时10分,飞回沈阳;24时40分连夜赶到舰载机某基地。

11月18日8时,乘直升机登上了“辽宁舰”。

……

谁又能想到,在51年的生命旅程中,“辽宁舰”是罗阳的最后一站:

在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军记忆里,登上航母,罗阳把行李放好,没有休息就上了塔台。舰载机飞行训练,发动机的轰鸣声震得人心脏发颤,但他近距离观察,生怕漏过飞行的每个细节;一有时间,他挨个走进驾驶室、塔台、机库、武器库、锅炉房观察、询问、记录,随身带的小本子写得密密麻麻。

作为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在飞机已完成研制工作并移交试飞中心之后,罗阳原本不必上舰。但他放心不下自己的产品,就像母亲牵挂自己的孩子。成功起降是舰载机发展的第一步,罗阳想要通过自己零距离的现场感受,为后续的飞机调试、定型、批量生产积累经验……

11月25日,上午9时许。从凯旋的“辽宁舰”上下来,罗阳连与大家拥抱的力气都没有。一到宾馆,他只说胸口疼,睡一觉应该就好。沈飞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谢根华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紧急叫车向医院奔去。寒风里,汽车向大连友谊医院疾驶。

几公里的路程,第一次让谢根华感到漫长,他焦躁地催促着司机:“快点,再快点!”望着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的罗阳,谢根华心里一阵疼痛:“这都是累的啊!”

仿佛是注定的缘分,罗阳与沈飞集团公司的生日都是6月29日。他与比自己整整大10岁的沈飞一起,见证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战机壮丽起飞的岁月。

出身于军人家庭的罗阳,高考志愿全是军工类。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二届大学生,在那个“科学的春天”里,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很快成为班里多门功课满分的优秀生。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研究员、罗阳的大学同学李兆坚回忆说,刚入大学时,罗阳和他曾看过一部资料片。由于信息化程度低,片中我空军飞机还没看到敌机,就被对方击落。罗阳很震撼,当天与同学们讨论到深夜……

航空报国,成为罗阳坚定的信念,至死不渝!

罗阳曾说:“我们最大的追求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国的先进战机能够早日装备部队,使我国的国防工业能够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他以飞行般速度去履行航空报国的使命。

罗阳担任沈飞总经理5年,沈飞实现5个型号首飞。他们每年为客户交付的战机从最少时的4架猛增至近百架;5年中,沈飞的产值从49亿元上升至123亿元……

用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的话说:“十多年前我们的航空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望尘莫及,到2005年前后可以说是望其项背,而今天,我们正在向着同台竞技努力。”

他以大山般的坚韧去扛起压在双肩的重担。

飞机造出来了得试飞,罗阳即使出差也会打七八个电话叮嘱:一手是国家财产,一手是弟兄生命啊……

罗阳和他的团队工作时间从“611”变成“711”——每周工作7天、每天11个小时。他曾经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酷爱的围棋、摄影和排球都远离他而去。

有人劝他:“你是总经理,不能啥事都操心,得学会减压。”罗阳答,沈飞的责任实质是国家责任,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特殊性。

罗阳把自己的时间最大限度地献给了他的飞机,给自己却连抢救生命的几分钟都没留下。

在离医院不到100米距离时,罗阳短暂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听着抢救时医生按压心脏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罗阳的秘书任仲凯坚信“罗总不会就这样走的”。在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还装着为罗阳安排得满满的工作行程。

心肌梗死抢救有效时间只有前30分钟。而这30分钟,罗阳只呼出一口长气,此后两个多小时的抢救中,他那颗大面积梗死的疲惫心脏,再也没能在监护仪上画出一道颤波。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领导赶到了,海军领导赶到了,妻子王希利赶到了……“罗阳,你太累了。”妻子一声悲啼,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寒风呜咽,痛悼英雄离去。车灯开启,百余辆车相伴,为英雄照亮回家的路……忠贞——他用自己的生命托举起航空报国的梦想,矢志不渝

回家的车队,在寒风中缓缓前行。

近了,近了,这不是30年前英雄梦想的第一个起点吗?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被誉为中国“战斗机设计研究的基地,航空英才的摇篮”。1982年夏天,罗阳大学毕业分配到这里,成为一名飞机设计员。

那时,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二代战机——歼-8Ⅱ型飞机正处于设计攻关阶段,而苏-27、F-16等三代机已在有的国家服役多年。

今天动辄年产数十架战机的沈飞,在1985年前后全年任务只有4架。沈飞副总经理、当年与罗阳一起从北航分配至沈阳的祁建新回忆说,要养活两万多职工,公司不得不全厂做民品,从汽车、洗衣机到铝合金门窗、蒸锅,啥都干过。“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太多事可干,喜欢读读小说、看看外语、打打牌。”曾与罗阳在沈阳所共事的李文志记得,好几回找罗阳玩,他竟然还在灯光昏暗的办公室里看技术资料。留下来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肯定是最执着的。

沈阳所机电系统部副部长郑伟至今仍珍藏着一本用废纸订成的草稿本,上面清晰的字迹,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公式、运算过程。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的罗阳,在全所率先开始用计算机替代手动方法计算座舱盖温度,草稿本上记录的正是这一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全过程。

当时,手动计算已非常成熟,用计算机程序替代手工运算只有大学和一些研究机构在尝试。但罗阳“固执”地认为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不光自己钻研,还鼓励周围的人一起研究。1994年,他调离前,把这本珍贵的手稿交给了郑伟:你们接着干,将来总会有用的……“敢为人先”——罗阳为梦想起飞,做着准备。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国防工业再次腾飞,罗阳从设计员走上领导岗位,又从设计所走进了相隔几公里的沈飞公司。

那时罗阳年轻的笑声犹在耳边,今天他英年陨落的噩耗让歼-15的总设计师孙聪泪流满面。“辽宁舰”上的一幕,又在眼前——

鲨鱼跃出水面,托起一枚张开翅膀的铁锚——有些俏皮的标志,诠释了罗阳和同伴们为中国第一架舰载机歼-15取的绰号“飞鲨”,显示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坚定信念。

11月23日,“飞鲨”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蓝天碧海间,罗阳兴奋地与同伴们击掌相庆。

作为在海洋战场上夺取与保持制空权、制海权的重要力量,舰载机就是航母的双翼、出鞘的利剑。能够起降舰载机的航母,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作战平台。

是夜,罗阳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在舰上庆祝,而是拉着孙聪坐在航母的旋梯上谈起了下一步规划:如何将舰载机在航母上试飞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应用到沈飞日常生产中……

这是两个老伙计间的最后一次对话。“生命中最后一夜,罗阳想的依然是国防事业、航空事业的发展。”孙聪有些哽咽……寒风呜咽,痛悼英雄离去。设计所门前“航空报国”那四个大字啊,见证着英雄的心迹。回家的车队,在寒风中缓缓前行。

近了,近了,那不是近10年中,英雄的梦想飞向蓝天、走向深海的地方吗?

沈飞公司张开双臂,拥抱她的英雄凯旋!

所有的车灯都打开了,所有的汽笛都鸣响了,所有的员工都自发地肃立路旁,为英雄洒泪,向英雄致敬!

办公室的灯光亮着。办公室副主任吕殿凯翻遍资料库,为找不到一张罗阳像样的遗照而失声痛哭。

一个企业老总,找张照片有这么难吗?

就是这么难——罗阳生性低调,别说照片,偌大一个沈飞公司几乎找不到他的采访影像,只有他在生产现场的一些镜头。

罗阳走了,吕殿凯只好请人从某个庆典的留影上截下一张遗照。

吕殿凯在沈飞办公室干了23年,罗阳是他的第四任领导。“罗阳接任总经理的这五年是最累的五年,取得的成绩也是沈飞历史上没有过的。在工作压力面前,他经常说的是,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必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性能可与世界现役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的“飞鲨”歼-15,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辽宁舰”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运用至少需要一年半,而仅仅两个月后,歼-15就成功实现舰上起降。

在这个曾经诞生过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机、第一架超音速战机的沈飞公司,让战机从陆地飞向海洋,是全新的挑战。

最大难点之一在阻拦钩。准确钩住阻拦索从而有效减速,是实现飞机在短距离内着舰的关键。技术要在规定时间内攻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一次次试验,多少次失败,终于在2012年初,这一技术攻克了。

在庆功会上,罗阳掉泪了,不爱喝酒的他,和试飞员们一醉方休。“歼-15的研制过程中,沈飞攻克了很多工艺难点,突破了起落架、机翼折叠、阻拦钩等关键技术。”海军装备部飞机办公室主任李明说,“罗阳在研制和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中国航母锻造“利剑”,罗阳显示了“敢为人先”的性格,闯出了一条新的研制之路。

先在研究所设计、后进沈飞制造,是沿承了几十年的老规矩。既懂设计又懂生产的罗阳,却把两个单位的研制人员整合为一个“飞鲨”团队,不分你我,不分先后,联合设计,联合制造。“设计之初,沈飞的工艺人员就进入设计团队。这种全新的组织模式,让飞机研制效率提高了40%左右。”孙聪回忆说。

在国防发展与军队建设的大局上,这位企业“当家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含糊。他把沈飞与设计方、用户的关系处理得妥妥帖帖,看似长袖善舞,其实怀有一颗宽厚豁达之心,将难题留给自己。

半个多世纪里,航空制造业的零件加工生产能力大都得到提升,但装配领域,手工为主的局面并没有太大变化。罗阳就任沈飞总经理后随即推行严格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数字化管理。

罗阳说,研制战机,要么是零分,要么是一百分,没有中间分!

2011年,按照中航工业发展战略,罗阳着手组建快速试制队伍,以提高新机研制、装配的效率。这一创新在沈飞引起一些争议。

罗阳一句“搁置争议,先干起来看看”,就创造出我国航空工业全新的快速反应的生产方式。

送别罗阳,试制部的同事们最想在条幅上写这样一句话:“我们还没有长大,但我们会快快成长。”

多个型号首飞、歼-15成功着舰……这本该是沈飞历史上成果丰硕的一年!然而,播种、浇灌的人却没有机会品尝胜利的果实了,在2012年临近结束的时候用生命写下了悲壮的一笔。忠魂——他心中满是家国之情,唯独没有留下安放自己的空间

回家的车队,在寒风中缓缓前行。

近了,近了,那不是79岁的老母亲窗前等待儿子归来的灯光吗?

每次出差回来,罗阳总要先来母亲这里看望。

成长于军人家庭,执着于航空事业,罗阳的家国情怀,就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成长起来的。

7年前,父亲走了。平日里,他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去干休所探望老母。于是母亲习惯每天在窗前为儿子留一盏灯。

劳累一天的罗阳,喜欢靠在母亲的床头,和老人聊天。

母亲常常说,国家培养了你,你应该为国家做更多的事。

罗阳常常想,母亲一切安好,自己就可以更踏实地工作。

忠就是孝,孝就是忠,母子间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默契。

或许是母子的心灵感应,25日的那个下午,老母亲感觉到心里不安,不停地往儿子家打电话,总是无人接听。入夜,电话总算打通了,接电话的不是儿子,也不是儿媳,是一个陌生人,老人更加不安了。

她哪里知道,那是儿子单位来帮助料理后事的同事。她更不知道,此时,儿子的灵车已悄悄来到她的窗下,最后一次来看母亲。一窗之间,母子阴阳相隔……

寒风呜咽,痛悼英雄离去。母亲窗前的灯光照着儿子远去的背影……

回家的车队,在寒风中缓缓前行。

近了,近了,那不是住了14年的家吗?

17天没回家了,今天却以这样的方式回来了。

邻居再也听不到清晨罗阳出门的脚步声;

妻子夜里再也等不到罗阳拖着疲惫身体进门就喊“希利!希利”的亲切;

女儿靓靓再也听不到爸爸那宠爱的呼唤:“小靓靓,来亲亲爸爸呀!”

14年的家,家具从未换过,一切依然如旧。

只要不出差,罗阳基本每晚十点多钟下班。回来后,他先放点舒缓的音乐,然后打开电脑,进入到围棋网站看看别人下棋,放松自己。妻子则早已将洗切好的水果装在玻璃盘中端了上来,这时他总是开心地致谢:“老婆你太好了。”

妻子体谅丈夫:他的事业,贯穿到他的全部,包括家庭生活。飞机研制的关键时刻,罗阳每次回来都在后半夜。妻子心疼地说,这样身体能吃得消吗?罗阳说,我还回来睡一觉呢。工人们都在车间里住,有的累得直打晃,还在那儿坚持呢。

妻子无语。

遇到难处,他从不说。但妻子却能读懂丈夫紧锁的眉头。有那么一次,罗阳可能工作上遇到难题,早上很早就醒了,在床上辗转反侧。他忍不住问妻子:“你怎么理解恪尽职守?”又自言自语地说,“每个人守住自己一摊,守住自己的阵地,这活儿不就拿下了吗?”

妻子落泪。“恪尽职守”就是他们的宿命,王希利懂得。但她毕竟是个女人,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

罗阳不知道,当他在舰上每天承受着歼-15巨大轰鸣声冲击的时候,妻子也在为他背负着过重的家庭负担。王希利的老母亲病重住院,她忙完单位,忙家里,疲惫不堪。而丈夫这一走多日,音信皆无,她快要崩溃了。

24日16时15分,正要出门的王希利被一阵电话铃声从门口叫了回来,拿起话筒,听到丈夫惊喜的声音:“你在家,太好了。”

关于歼-15,王希利在电视上知道一些,她脱口问道:“怎么样?”“非常好,特别好,非常高兴。”罗阳兴奋得就像孩子一样。

那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了。王希利也被丈夫感染了,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家里怎样?”

听到问家里,王希利的眼泪夺眶而出。“你这么忙,这么累,到底为什么啊?”那是妻子在心疼丈夫。

电话那边停顿了一下,平静地回答:“工作嘛。”“多给靓靓打电话啊!”这是罗阳对妻子最后的交代。

放下电话,丈夫的平静让她更加心疼。

王希利泪如泉涌。

以罗阳为优秀代表的航空人,他们赤胆忠心,侠骨柔情。他们以汗水甚至生命,诠释着“恪尽职守”的信仰;以默默无闻、甘于奉献,铸就“中国崛起”的脊梁。尾声——为英雄壮行

11月29日清晨,一场冬雪过后,天气晴好。

沈阳街头,寒风里笼罩着哀伤。

出租车后的电子显示牌,打出“罗阳一路走好”的字样。人们陆续向罗阳追悼会现场集结。

在这样的冬日,罗阳要与我们分别了。

今天是“罗阳日”——

在车间,工人们打出“请罗总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您未竟的事业”的条幅。白色的小花佩在胸前,肃穆中,每个人都在坚守岗位。他们知道,英雄不相信眼泪!

在街头,市民们在树上扎起白花以寄哀思。

在网上,人们设起灵堂,点起蜡烛,献上一瓣馨香。有人写道,民族复兴之路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辛,有汗水、有泪水、更有热血。为祖国强大而献身的人永垂不朽!

……

罗阳的倒下,为什么引起海潮般的哀思?

员工李长久说:“我怀念他,不是怀念他这个总经理,而是怀念他这个人啊!他踏实苦干,廉洁正派,他的言行永远是我人生的财富。”

一位市民说:罗阳关心群众生活,解决了不少职工的住房问题,是领导干部的典范。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写道:罗阳是改革开放后这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是真正的“知识分子Style”。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燃烧的火炬。罗阳用他的生命之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一个民族的天空。

罗阳追悼会所在的回龙岗革命公墓一墙之隔,就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63年前,人民空军第一次亮相在朝鲜战场。孟进、孙生禄等志愿军飞行员血染长空。不一样的时空,却有着同一种慷慨赴死的悲壮,深怀同一种民族自立自强的梦想。“当我叫你英雄的时候我泪流满面,这一别再也回不到从前,挥手之后挥不去你的时间,我的英雄,我懂得了什么是永远……”

大江南北祭奠罗阳,不是送别而是为英雄壮行。

罗阳走了,不是孤独启程,有“飞鲨”为他和他未竟的梦想护航。

人们坚信,罗阳的梦想不会停止,将继续从这里起飞,迎向更广袤的海天深处。谁持彩练当空舞?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历史终将记住那些无愧于历史的人!(新华网沈阳2012年12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赵承、王振宏、白瑞雪、王炳坤、林晖、周劼人)以先锋模范为镜

习近平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加强党性锻炼,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性原则、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

这是一个变化迅疾的年代。

10年前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现在只能从“历史”照片中寻找样貌。但今天小岗人谈起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他的音容笑貌,一点一滴,勾画如此真切,犹如活在当下,尽管他已走了5年。

日前,记者来到江淮大地,寻访这位优秀基层干部的足迹。“沈书记心里时时装着我们,我们永远记住他。”小岗村民说。“他和群众零距离。”当地干部感念。

心连心,零距离——几近极致的为民情怀,铸就沈浩精神品格,感人至深,引人深思。家门从不上锁

村民们这样向记者描述他们的沈书记:“不管你说话轻,说话重,他都笑着听。”“他去村民家里,端起茶杯就喝。递给他很便宜的烟,拿起就抽。”“再穷的人家留他吃饭都不嫌,舀碗菜稀饭就吃。”“眼睛不向上,哪家越穷,就越爱去哪家。”

……

沈浩那个永不上锁的、村民出入自由的“家”,更让大家怀念。

沈浩的“家”位于小岗村一个旧楼二楼最北侧,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老屋子,没有自来水,没有浴室、卫生间。楼下是间农资小店,从早到晚人进人出。沈浩在小岗干了6年,在这里住了6年。吃饭靠“搭伙”,每月交邻居村民600元伙食费。为安全起见,有好心人悄悄在楼下焊了一道铁门。但是,沈浩说:“难道群众找我,还得敲门?”不管是铁门还是房门,沈浩从未上锁,全天候敞开;哪怕沈浩不在家,村民可以在他的屋里等着他回来。这个“家”的议事说理、恳谈拉呱功能,延续到沈浩生命最后一息。

随着集体经济的改善,2008年夏天,村里有了新的办公场所,沈浩有了间像样的办公室。沈书记坐在“老板桌椅”前啥模样呢?村民没见过。“他的新办公室有对长沙发接待村民、客人,村民来访,沈书记就坐在沙发中间的小凳上,因为这个位置离村民最近。他说,要是坐在老板椅上,隔个老板桌,拉开了和村民的距离,这样不好。”大学生村官、小岗村村委会委员赵玲记忆犹新。沈浩“沈书记与百姓的接近没有了最后的一厘米。他把自己当村民。”小岗村党支部副书记余谦深有感触。

唯有零距离,方可知凉热!他冒着暴雨将住在危房中的村民一家连夜安全转移,掏钱救治患心脏病的五保户,为困难户的孩子买奶粉,从省城给行走不便的老太太买拐杖……沈浩想到就做,看到就帮,发自内心,毫不犹豫。“有困难,找沈浩。”他赢得群众信任。年三十,孤寡老人备饭请他过年,把他当亲人。

零距离,还原公仆本色,聚拢党心民心。鞋子沾着泥土

沈浩的做事风格让小岗人难忘。“村民叫他办事随叫随到,他什么都能替你想到,吃一次饭要接好多电话,总是没日没夜跑呀跑的。”村民杜永兰向记者描述沈浩。

小岗村“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展陈着沈浩生前穿过的鞋,其中一双棉鞋是沈浩在路摊上花5块钱买的。所有鞋子呼应着杜永兰对沈浩“奔忙”的描述:严重变形,沾满泥土。

作为“大包干”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的小岗,沈浩上任时,全村人均才2300元,集体收入非但没有,还欠人家3万元。沈浩萌生改变小岗面貌的强烈责任感。选派干部任期只有3年,他不想做“打个旋儿就走”的过客!

上任1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在做到与村民感情零距离的同时,实现了与小岗村情的“全对接”,找到了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症结,制定出“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沈书记特别可贵的一点是相信群众,把群众当智者,以群众的意志为出发点,他为群众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实事,不搞形式。实践证明,他为小岗谋划的‘三步走’战略符合实际,为小岗未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与沈浩同事多年的余谦说。

在贫困乡村当村官艰苦而酸涩,从修道路、建新居、批项目、引资金,到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拆屋迁坟,沈浩无不亲力亲为。一次在合肥与客商谈完已是深夜,想到星级宾馆几百元的住宿费,他以家在合肥为由婉拒客商劝留,开着自己那辆普桑星夜兼程往回赶,人到小岗,鸡叫头遍……6年下来,没日没夜,风里雨里!“为了搞好小岗,他把90岁老母从合肥送回到老家让兄弟照顾,把女儿从省城中学转学到了老家。6年回合肥时间不到100天。”“别人公车私用,他这6年都是私车公用。”“他让我们都住上楼房,自己只有块巴掌大的地。”“头发白得很快,回合肥前染发,怕家人看了难过……”人们动情回忆。

3年期满,98名村民用当年摁手印搞“大包干”的方式,请求将沈浩留下。“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了解他们的难处,再干3年吧。”就这样,沈浩留下了。

零距离,就是全心全意、没有自己!“播种”造福一方

这是现在记者眼中的小岗——

村民楼房规划有序,“农家乐”随处可见;种植繁殖基地遍布各处,大型国内外现代企业耸立原野,小岗村民“华丽转身”;国家4A景区建成,游客络绎不绝……

这些图景,小岗人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到小岗后,沈浩调研感到,要改变小岗贫穷落后面貌,先要改变小岗人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改变落后的生产形式和经营方式,必须大胆改革。

但是,当他在这块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上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却遭到“重走集体道路,否定大包干”的巨大责难和压力,压力甚至来自当年冒死摁手印搞大包干的领头人。“只要小岗人真正得实惠,我什么困难都不怕!”“过去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产出水平,也是改革,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于认准的路子,沈浩选择坚持和担当。

怎样能让小岗人改变观念?沈浩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几位大包干带头人前往华西村、大寨村等先进名村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获得启示。

得益于改革求变,2006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20年没有跨过的“富裕坎”被一举突破;2008年,小岗村民人均收入达6600元,高出安徽省人均水平39%,是沈浩初到小岗时的3倍!“沈书记任职6年,是小岗天翻地覆、村民最得实惠的6年。”村民关正锦说。“我父亲就是当年18个摁手印的人之一,他们改变了过去,单干后就满足了,没能与时俱进。沈书记在这里播下了改革、进取的种子,改变了小岗人的思维。”关正锦表示。“金小岗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沈浩在世时洽谈引进并获得成功,今年5月,中国首次承办的国际树莓大会将在小岗召开。“小岗地形、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现代农业,我们现有种植面积2000多亩,争取明年达到1万亩。按照沈书记和我们的想法,这里不仅要接纳流转土地的村民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还要建成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公司董事长訾庆顺介绍。

谈及在小岗的经营感受,他欣慰表示:“这里投资环境好,没有吃拿卡要,办事效率高,沈浩精神在这里得到发扬光大。”

沈浩还活着!生死永远与共

历史上,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极为有名。明皇陵、朱元璋题写“万世根本”的鼓楼等地标无人不知。

凤阳又是穷出了名的地方,凤阳花鼓倾诉着“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的苦难和辛酸。

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先进事迹纪念馆、沈浩墓,是人们探访的凤阳新地标。

这些新旧地标集于凤阳,撞击出震古烁今的历史拷问:何谓“万世根本”“民心所向”?……

走近位于小岗村公墓中央的沈浩墓,真切感到他与这块土地的深厚缘分。第一次摁手印,他留下了。又一个3年过去,村民摁下手印将他再度挽留。当小岗村民第三次摁下手印时,他永久地留在了这方土地上!

小岗人用如此传统而特别的方式,第一次把一位“外乡”人请入“宗祠”般神圣的祖墓中。沈浩,以他与小岗村民生死不离的“零距离”,书写了新时代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感人篇章!

墓园安眠的,都是小岗逝去的先人和乡亲,包括当年“托孤”摁印、敢为天下先的小岗村民,他们的墓碑上,醒目刻着“大包干领头人”。沈浩和他们在一起,守望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守望着千百年来的期冀与梦想,守望着共同奋斗迎来的收获和幸福!“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这是沈浩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他不变的生命定位和良心叩问。“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换取小岗村的发展,我将无怨无悔。”坚定的奉献精神,宣示着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与人民生死与共的人生追求,决定了人民与他生死不离的生命荣光!“选择小岗,选择留下

我的回答很响亮 也很彻底

倘若时光可以倒流

能否再给我三天的时间

身为人子 身为人夫 身为人父

尤其是身为人民的儿子

我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爱得深沉……”

默念着人们与沈浩的心灵对话,回望沈浩墓的庄严墓碑,一个伟大的声音震响心中——“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新华每日电讯1版 2014年04月16日 新华社记者廖翊)崇法尚德 执着前行——记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当我们把信仰看作生命一样重要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为信仰去付出我们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人的一生,都有一个需要坚守的价值。理想的完美人格,应当是破除自我,将自己融入到人民中,融入祖国的法治中。无我,党的事业不朽,如是我心。”“作为领导者,要改变或引导人们,自己没有相当高的思想境界和理论修养,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邹碧华“从事一份职业,就一定要去热爱它。”“当一个好法官,光靠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知识如果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就会干瘪无味。”“当你处于黑暗之中,看到一支蜡烛点亮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感觉到温暖,你会感觉到光明。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成为那一支蜡烛?在照亮别人的时候,照亮我们自己。”——邹碧华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014年12月10日13时50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邹碧华在赶往司法改革试点单位徐汇区法院途中突发心脏病。他的生命指针永远停留在了47岁。

从上海成为全国司法改革的率先试点地区至今,邹碧华始终践行着自己敢啃“硬骨头”的誓言,勇当司法改革的“擎旗者”;他为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取名“庭前独角兽”,这也正是他本人坚定法治精神、恪尽法官职守的真实写照;他不仅是同事眼中最敬业的司法工作者,也是妻子眼中最温柔的丈夫,是儿子眼中最完美的父亲……邹碧华生前照片(资料图)

2015年1月,邹碧华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公正为民——司法改革的“擎旗者”

奋力推动上海司法体制改革,意味着要面对社会对司法改革的误解,要大胆创新、无私无畏、殚精竭虑、忍辱负重、担当责任。面对困难,邹碧华没有犹豫,因为他心怀“坚持公正司法,践行司法为民”的崇高职业理想,以法治中国建设为己任,拥有直面困难的决心。“改革这种事情一直是一点一点往前拱的,每次能有一点点进步就是成功。”

率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团队冲在实践探索第一线的人正是邹碧华。他深知中央对上海司法改革的要求一如上海自贸区,要“可复制、可推广”。任务重,要求高,时间又紧,2014年3月接受任务,4月就要汇报改革方案。虽然早在一年前,邹碧华和他的团队就开始认真研究司法改革,初步构筑起上海司法改革的方案,但一个人、一个团队的肩膀真能肩负起这样的重任,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上海司法改革的强大力量吗?

邹碧华没有犹豫。从事司法工作20多年,他一直心怀“坚持公正司法,践行司法为民”的崇高职业理想,以法治中国建设为己任,直面困难,敢于担当。他曾说过,倘若有一天他离开这个世界了,希望“因为我的存在,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上海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擎起了上海司法改革的大旗,明确了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及司法辅助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内容。

其中,“法官员额制”是上海司法改革迎来的第一场“硬仗”——必须将法官、检察官缩减至法院编制总数的33%,剩余52%的人将成为司法辅助人员,15%的人将成为行政管理人员。

这样的改革势必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担任过4年半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院长的邹碧华,非常清楚司法改革的难点和“痛点”所在。时任上海高院干部处副处长、司改办副主任,和邹碧华并肩作战的顾全告诉记者,“邹院长不止一次地说过,不能为了图省事、求便利就‘一刀切’,完全论资排辈,将助理审判员‘就地卧倒’转为法官助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些在一线辛苦办案的老实人吃亏。”

为制定一个科学的考核标准,让真正胜任审判工作的优秀法官进入员额,邹碧华提出,应首先测算上海法院系统法官5年来的办案工作量,然后推算上海法院系统审判工作需要的法官数量总额,再根据各个法院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合理的法官员额。邹碧华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精通业务、专业素养过硬的法官都留在法官岗位上,不论他们多么年轻,资历多么浅,他都希望“能为未来留出空间和希望”。

邹碧华在一个司法改革交流群中这样说过,“改革这种事情一直是一点一点往前拱的,每次能有一点点进步就是成功。”在他不断“往前拱”的努力下,上海高院推出了全国领先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邹碧华向同行演示了他首创的案件权重系数理论,用来测算不同案件的难易程度、平均花费时间等。很多人说,目前,全国法院可能没有更科学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了。《上海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吸引了国内其他省市法院来上海考察。每一次,邹碧华都会将方案制定的全过程详细讲解,每当这时,人们都会为他敢于担当及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前瞻性的改革视野、精深的法学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折服,他也因此被业界视为全国司法改革领军人物、司法改革路上的“燃灯者”。

邹碧华总说,“为官可以混,做事混不了,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担当。只要全身心付出,肯定就能做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了解世界各国的司法制度,又深入研究过适合中国国情的司法改革路径。在上海司法改革过程中,他特别强调司法改革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强调改革方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决反对不切实际、“拍脑袋”的孤岛式改革。他创造性地将信息化手段、大数据、统计学理论等前沿性技术引入司法改革,主持起草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参与研究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改革试点”方面的制度规定。

在去世前一天的深夜,邹碧华发出了他在朋友圈的最后一条微信,转发了当天上海法院律师诉讼服务平台上线的新闻,并评论说,“希望让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律师岳雪飞截屏保留了这条微信,他知道这个服务平台是邹碧华主持开发的。在这个平台上,能实现网上立案、“一站式”缴纳诉讼费、庭审排期自动避让、关联案件自动推送、诉讼保全、申请证据交换和阅卷等功能,为律师工作提供最大方便,受到律师们的欢迎。“律师对法官的尊重程度,表明一个国家法治的发达程度;而法官对律师的尊重程度,则表明这个社会的公正程度。”邹碧华在多个场合说过的这几句话,至今仍温暖着律师们的心。

邹碧华不幸去世的消息震动了整个法律界,与邹碧华相交多年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在谈起老友时几度哽咽。在吕红兵的心目中,邹碧华做人坦然,做法官坦诚,做管理者坦荡,他敢说真话,充满理想,乐观向上,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召着身边无数的法律人,激励着他们传承法治精神,高举法治中国的旗帜奋力向前。锐意创新——法治实践的“探索者”

邹碧华为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取名“庭前独角兽”,独角兽的威严与正义,正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他开创性地提出了“要件审判九步法”,将法律适用过程创造性地分解为9步,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法律是公平公正的,当然要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要用法的精神解决问题,服务百姓。”“庭前独角兽”,是邹碧华的博客名称。独角兽是公平正义的象征,法律的威严正在于此。邹碧华以此自勉,他也确实当之无愧。

2008年7月,邹碧华就任上海长宁区法院院长。这是个有着300多人的基层法院,信访案件多,投诉执行难。邹碧华在抓紧自学管理学的同时,沉到干警们中间,发现问题所在,探索科学管理。

现任长宁法院院长陈亚娟说,邹碧华在上海高院民二庭工作时,就对审判方法问题进行过长期的跟踪调研。来到长宁法院后,他对超过12个月未结的民事案件进行调卷检查,发现审判思路不清是主因。他认为,法官只有掌握科学的审判方法,才能提升司法能力,切实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

经过多年的摸索,邹碧华开创性地提出了“要件审判九步法”,这一方法融审判实践与理论思考于一体,将法律适用过程分解为9步,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推行后有效提升了长宁法院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后,邹碧华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写出了《要件审判九步法》初稿。该书出版后,不仅成为民商事法官的审判指南,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律师的推崇。邹碧华离去时,妻子唐海琳将这本令他自豪的著作轻轻放在了他的身边。

邹碧华还具有非凡的司法管理才干,由他主持研发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他主持制定的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3年规划,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引领、支撑、服务、保障上海法院司法改革、审判执行、法院管理、司法为民、司法公开等工作,相关工作走在全国法院前列。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4年版中国法治发展报告中,上海法院司法透明指数以76.5分高居全国第一,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法院平均得分高了近35分。

和他相熟的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说,邹碧华的公文包里时常放着厚厚的、写满批注的英文书,《大数据时代》《定位》《基业长青》这些信息化与管理学书籍都是他钟爱的。仅“大数据”一个专题,他先后阅读了近50本书籍,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专家。去年,他在任兼职教授的华东政法大学等3所高校为毕业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做了300多页PPT,演讲内容涵盖法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法院常有信访“钉子户”。邹碧华任长宁法院院长和上海高院副院长后,每周院长接待日,他都会在那里倾听当事人的心声。上海高院立案庭组长金鸣告诉记者说,很多当事人看到他认真倾听的模样,听着他入情入理的解答,都自觉降低了诉讼要求。而邹碧华只要发现案件中合理诉求的部分,都会想方设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中起火,葬身火海,儿女们状告物业。然而,鉴定结果显示,是老人用电不当引发火灾。因而,当时法庭并没有支持当事人的诉求。听到老人儿女们的哭诉,邹碧华找来卷宗,重新认真审核了一遍,而后问金鸣,“法律是冰冷的,没能支持当事人的诉求,我们能否给当事人一些温暖?”邹碧华认为,电力公司没有主动为老人更换室内电线,埋下了隐患,地铁施工撞坏消防栓不及时修复,延迟灭火时间,酿成了悲剧,两家企业都应负有一定责任。邹碧华和金鸣一起走访现场,最终使企业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他们的共同帮助和开导下,和老人感情深厚的外孙女重新振作起来。

小铭是一个在邹碧华关心下走出困境的孩子。小铭刚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5岁时,孩子不幸患上了急性白血病,生命垂危。靠低保生活的爷爷奶奶想到上海血液中心献血救孙子,但身体条件不合格,两人无奈下走进血液中心旁的长宁法院,以孩子名义状告父母不尽抚养义务。

此前,还没有过未成年孩子状告监护人的先例,法院迟迟没能立案。邹碧华获悉后坚定地说,“孩子危在旦夕,我们一定要救他。”他带着立案庭和少年庭的法官们认真研究法律依据,决定立案,法院派人连夜四处寻找孩子父亲,找到后又安排迅速开庭。为了能让孩子在医院继续得到救治,法院判决执行给小铭一笔医疗费。终于,小铭得救了。在此后的几年里,法官们一直关心着小铭的成长。听到邹碧华去世的消息,祖孙俩早早地赶到吊唁大厅,前来送送他们的亲人和恩人。

邹碧华走了。长宁法院的年轻干警们怕在追悼会上没有机会好好地和他们敬重的邹院长告别,提前两天来到停放遗体的地方。民一庭助理审判员陈婷婷说,大家难过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邹碧华家人让他们绕着邹副院长走一圈送送他,他们就是迈不开步子。陈婷婷说,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难过,过了这么久,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心还是那么痛,我们都非常感激邹副院长对我们青年干警的培养和关怀。

长宁法院执行局审判员张青告诉记者,“好几次我在办公室加班,邹副院长都会到我办公室来转一圈。后来才听同事说,这是邹副院长的习惯。下班后看办公楼还有几盏灯亮着,他会再上去看看大家。有个星期六,我来加班,碰到邹副院长居然穿着难得一见的休闲装,还背着双肩包。他叫住我说,‘张青,我来看看工地,你们很快就能搬进新大楼,有更好的工作环境了。’说完,他转身往工地走去,那个背着双肩包的背影我一直记在心里。他把长宁法院当作他的家,把我们当作他的战友,和我们一起开创司法事业。”

在长宁法院的新大楼里,有太多像陈婷婷、张青一样的干警,时刻感受着邹碧华付出的无数心血。这里寄托着他对司法事业的挚爱,也是他毕生追求的法治路上的一段最美风景。

虽然空间狭小,但邹碧华坚持,所有审判员都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法官在里面可以专心会见当事人,有利于维护司法威严和法官尊严;

新的立案大厅里,每个窗口建有物理隔断,邹碧华坚持这样的设计,既让当事人畅所欲言,保护其隐私,又能在发生意外时保护法官不受人身伤害;

还有椭圆形的少年法庭,蓝天白云下满地金色葵花的背景墙,红色国徽高悬,“让孩子沐浴在阳光里”,一行字凸显少年司法审判的意义;

而最让大家记忆深刻的,是墙上张贴着的邹碧华执笔的“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给干警家属的一封公开信”。

他告诫大家,“一个人要成长为法官,需要经过很多努力与奋斗,需要家人很多支持与付出。当他被金钱绊倒时,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将灰飞烟灭。”

邹碧华的一言一行都透着他执着的法治追求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让每一个后来者都感受到他的智慧、热情和振奋向上的正能量。善以待人——人间真情的“守护者”

30年过去了,邹碧华在妻子唐海琳心中依然是那个“阳光大男孩”,爱讲真话,不怕得罪人,很率真。在儿子眼里,父亲把一生都献给了司法系统,一路走好是他对父亲最深切的祝福。同行说,他从不拒绝任何向他求助的人,因为他信仰法治,内心强大,无所畏惧。“我确实没有负面情绪。我把在单位工作的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

邹碧华走了,但在他的亲人、同事、朋友和仰慕者心中,他又是那样鲜活地活着。

妻子唐海琳是邹碧华在北大法律系的同班同学。30年的甘苦与共,携手前行,两人早已是彼此最珍视的灵魂伴侣。

唐海琳说,丈夫1967年1月18日出生在江西省奉新县一个小山村,父亲是位版画家,母亲在粮店工作。邹家有3个孩子,邹碧华排行老大,父亲给他取名碧华,是取“碧丽中华”之意。

邹碧华是个非常孝顺的儿子,把父母接到上海已经15年了,一家人在一起总是开开心心的。现在,没有了邹碧华的家变得静悄悄的,老父亲几乎不怎么说话了,老母亲看到儿子的每一样东西,思念的泪水就会流个不停。

唐海琳对邹碧华的第一印象是瘦瘦的,体育很好,活泼调皮,聪明又有悟性,就是个“阳光大男孩”。而今,30年过去了,她的丈夫依然是那样阳光。

有爱情相伴的校园生活是快乐而又短暂的。为了追随心上人,邹碧华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找工作,去一家又一家单位敲门投简历,那年他21岁。

邹碧华去世前一天,儿子邹逸风也21岁了。他打电话祝儿子生日快乐,谈起这段经历时,他说还有很多故事要和他细说。没想到,这成了父子俩最后的交谈。

邹碧华考上上海高院时欣喜若狂,他给在老家的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叮嘱他“要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官”。邹碧华总说,这句话他一直牢记在心。2006年,他入围“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时,演讲的主题正是妈妈的这句话。

1990年,邹碧华和唐海琳走到了一起,带着他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他们相互鼓励着去追求自己的目标。邹碧华想读研究生,唐海琳全力支持,怀孕生子也想方设法照顾家里。看着丈夫完成硕士、博士学位深造,为中国的法治建设而不懈奋斗,唐海琳很欣慰。

邹碧华意识到,时代在变,对法院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自己应该加强管理方面的学习和提高,从专家型向管理型转变,摸索和实践“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担任高院副院长后,他常常想如何才能把大家都凝聚起来,激发出更大的力量。

对妻子,邹碧华是个非常温柔的丈夫。唐海琳说,丈夫很忙,但是对家很用心。自己眼睛不好,他会一直盯着,催自己去看病。唐海琳说,“我当初看上的,就是他的积极向上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不在于他做了多少家务,有心是最重要的。”

对儿子,邹碧华也是个非常用心的父亲。儿子小学5年级时,学校要求家长给孩子写封信,老师在课堂上念了邹碧华的信,“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在不断努力尝试,想去找到更好的方法。”唐海琳觉得他写得非常诚恳。

唐海琳说,这两天她问儿子,爸爸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儿子想了一下,认真地说:“爸爸教我一要善良,二要真诚待人,三要有礼貌。”“我们夫妻都认为,较之分数,培养孩子的品行和性格更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