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奥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7:59:47

点击下载

作者:玮珏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天文地理奥秘

天文地理奥秘试读:

前言

抬头仰望,星空浩瀚无边;低头俯视,大地厚重辽阔。自古以来,璀璨的星空和广袤的大地就在不断地挑战着人们的好奇心,吸引人们去探索。青少年朋友们,你们的脑海中会不会有很多疑问:闪烁的星星后面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地平线的那边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景?这些问号一定常常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吧!

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确实,如果熟知天文奥秘和地理知识,我们不仅对自身生活的世界多一分深人的了解,也会让自己更富有知识和内涵。

为了帮青少年学会求知,积累更多的知识,我们特别编著了《天文地理奥秘一书》。本书是一本专门拓展青少年科学视野,提高科学素养的科普图书。

这本书既可以让你飞上神秘的太空,也可以让你遨游广阔的大地,让你在阅读中学到科学知识。在书中,你会看到神秘莫测的宇宙世界,妙趣天成的地球奇观,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景象……这些知识无疑是青少年朋友们最想知道的,也是最能激发他们的求探索欲;同时,广大青少年和天文爱好者也可以从中学习更加丰富全面的天文知识,掌握开启天文世界的智慧之匙!

地球奥秘

地球的起源

我国古代有“盘古开天辟地”之说。相传,世界原本是一个黑暗混沌的大团团,外面包裹着一个坚硬的外壳,就像一只大鹅蛋。多年以后,这个大黑团中诞生了一个神人一盘古。他睁开眼睛,可周围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挥起神斧,劈开混沌,于是,清而轻的部分上升成了天空,浊而重的部分下沉成了大地。

在西方国家,据‘圣经》记载,上帝耶和华用六天时间创造了天地和世界第一天,他将光明从黑暗里分出来,使白天和夜晚相互更替;第二天,创造了天,将水分开成天上的水和地上的水;第三天,使大地披上一’层绿装,点缀着树木花草,空气里飘荡着花果的第四天,创造了太阳和月亮,分管白天和夜晚;第五天,创造了飞禽走兽;

第六天,创造了管理万物的人;

第七天,上帝休息了,这一天称为“安息日”,也就是现在的星期天。

现在看来,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对太阳系的认识也逐渐深刻。18世纪以来,相继出现了很多假说。近数十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天文学的进步、宇航事业的兴起等为地球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帮助,现介绍几种假说供参考。但要解开宇宙之谜,还须我们不断的努力。

星云说

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年)于1796年发表的《天体力学》及后来的《宇宙的叙述》中提出太阳系成因的假说一星云说。他认为太阳是太阳系中最早存在的星体,这个原始太阳比现在的太阳大得多,是由一团灼热的稀薄物质组成,内部较致密,周围是较稀薄的气体圈,形状是一个中心厚而边缘薄的饼状体,在不断缓慢地旋转。经过长期不断冷却和本身的引力作用,星云逐渐变得致密,体积逐渐缩小,旋转加快,因此愈来愈扁。这样位于它边缘的物质,特别是赤道部分,当离心加速度超过中心引力加速度时,便离开原始太阳,形成无数同心圆状轮环(如同现在土星周围的环带),相当于现在各行星的运行轨道位置。由于环带性质不均一,并且带有一些聚集凝结的团块。这样在引力作用下,环带中残余物质,都被凝固吸弓I,形成大小不一的行星,地球即是其中一个。各轮环中心最大的凝团便是太阳,其余围绕太阳旋转,由于行星自转,因此也可以产生卫星,例如地球的卫星一月亮,这样地球便随太阳系的产生而产生了。

灾难学派的假说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金斯提出气体潮生说,他推测原始太阳为一灼热球状体,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物质组成。一颗质量比它大得多的星体,从距离不远处瞬间掠过,由于引力,原始太阳出现了凸出部分,引力继续作用,凸出部分被拉成如同雪茄烟一般的长条,作用在很短时间内进行。较大星体一去不复返,慢慢地,太阳获得新的平衡,从太阳中分离出长条状稀薄气流,逐渐冷却凝固而分成许多部分,每一部分再聚集成一个行星。被拉出的气流,中间部分最宽,密度最大,形成较大的木星和土星。两端气流稀薄些,形成较小的行星,如水星、地球等。

陨石论(施密特假说)

前两种假说都提出了一个原始太阳分出炽热熔融气体状态的物质。施密特根据银河系的自转和陨石星体的轨道是椭圆的理论,认为太阳系星体轨道是一致的,因此陨星体也应是太阳系成员。因此他于1944年提出了新假说:在遥远的古代,太阳系中只存在一个孤独的恒星一原始太阳,在银河系广阔的天际沿自己的轨道运行。在60亿~70亿年前,当它穿过巨大的黑暗星云时,便和密集的陨石颗粒、尘埃质点相遇,它开始用引力把大部分物质捕获过来,其中一部分与它结合;而另一些按力学的规律,聚集起来围绕着它运转,直至走出黑暗星云,这时这个旅行者不再是一个孤星了。它在运行中不断吸收宇宙中陨体和尘埃团,由于数不清的尘埃和陨石质点相互碰撞,于是便使尘埃和陨石质点相互焊接起来,大的吸小的,体积逐渐增大,最后形成几个庞大行星。行星在发展中又以同样的方式捕获物质,形成卫星。

以上仅介绍三种关于地球起源的学说,一般认为前苏联学者施密特的假说*陨石论)是较为进步的,也较为符合太阳系的发展。根据这一学说,地球在天文期大约有两个阶段:(1)行星萌芽阶段:即星际物质(尘埃、硕体)围绕太阳相互碰撞,开始形成地球的时期。(2)行星逐渐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地球形体基本形成,重力作用相当显著,地壳外部空间保持着原始大气(H2O、CO2等)。由于放射性蜕变释热,内部温度产生分异,重的物质向地心集中,又因为地球物质不均匀分布,引起地球外部轮廓及结构发生变化,亦即地壳运动形成,伴随灼热融浆溢出,形成岩侵人活动和火山喷发活动。以上便是地球演化较新的观点。从上述第二阶段起,地球发展由天文期进人到地质时期。

地球生命的开始

不仅是科学家,包括许多普通人在内,自始至终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在我们这个生机勃勃的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是地球固有的还是外来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科学界到目前还未有一致的说法。不过,科学家相信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不论它是什么,都一定具有繁殖下一代的能力,而这个最初生物懂得把有关自己的信息资料,以遗传形式传给下一代,把生命延续下。

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有两种假说,一种认为原始生命是原始地球上产生的。进化论学派生物学家认为35亿年前岩石形成时期的一种单细胞细菌,是人类的祖先。这种“原始”生物的构造也相当复杂,它拥有DNA和RNA两种基因,并由蛋白质、脂类和其他成分组成。不过人们怀疑在这“原始”生物出现以前,另有一种构造更简单的生物存在。

1953年美国大学生斯坦利?米勒的实验证明,生命的单位氨基酸能从几种简单的化合物中得到,从而使生命的“地球产生说”几乎成了定论。但根据近‘还原型“的。米勒的实验很难合成生命的基本素人们一直相信,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从海里诞生的,也就是说,生命起源于水。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有些科学家对40多亿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批生命*即原始生命)的起源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弓丨起了科学界的注目。这种新看法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生命是从火里诞生的“。

按照过去地质史学界长期以来的传统说法,在地球形成的初期(距今35亿~36亿年前),由各火山口喷出的炽热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大气层中筑成了一个相似于温室的气墙,它吸收了太阳的热力,把热力凝聚在地球的表面上。因此,在地球诞生后不久的那些岁月里,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高达540°C,所以3卩时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生命的存在。直到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渐降低之后,生命才开始孕育生长。可是,有些科学家近年对上述说法提出了怀疑和挑战。

据1981年8月3日《新闻周刊》和1982年第5期美国《读者文摘》发表的文章报道,美国的圣海伦斯火山于1980年爆发时,释放出来的高温和喷发出来的有毒化学物质,杀死了附近苏必利尔湖中几乎所有的生物。但是,令人惊奇的是,美国俄勒R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却在该湖中发现了一些微生物,它们非常类似4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的第一批生命一原始微生物。该大学著名的微生物学者约翰?贝洛斯说:”火山喷发释放出的酷热能够将一些原始气体变成蛋白质和其他分子。“这是地球上产生生命的第一步。

火山爆发把一些金属和硫倾散在苏必利尔湖中,使湖内淤积了大量的金属和硫黄,并把火山口里表面覆盖着硫黄的岩石加热到1943—这恰好是一些奇怪的细菌能够繁衍的适当条件。该湖里的微生物用它们多孔的”皮肤“吸收养料’包括铁、锰、氨、硫、碳等。这些微生物是厌氧的,它们根本不靠氧气生存。据一些科学家推测,地球上出现的第一批生命一微生物,就是厌氧菌,也是不靠氧气生存的。这一推测和20世纪80年代于加拉帕戈斯深海火山口周围发现的水下微生物是一致的。

另一些科学家不赞成生命源自地球本身说。

星体科学家们怀疑生命的起源来自星际空间,理由是在月球表面或火星的火山口,都可以找到不少有机合成物。早在19世纪初,人们已在陨石上找到有机分子,它们是有机合成物诞生的重要因素。这种观点认为,地球生命来源于宇宙,陨石是载着生命种子的星际”飞船“,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是由陨石送来的。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中川直截大胆地提出一种新设想,生命的基本物质诞生于漂浮在宇宙的尘埃上,掺杂在宇宙尘埃上的氢等受到放射线的照射,发生反应,形成氨基酸等复杂有机物。它们随陨石进人地球,形成生命的母体。如果这种见解是正确的话,那么昔日被人笑为幻想的生命地外说又将被重视了。

不过,持原始生命产生于地球本身观点的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星体上的有机物,迁居地球的机会很小,因为它们降落地球时产生的高温,足以把整个海洋蒸干,令地球成为不毛之地,任何生物也无法在其上生存。由此看来,两种见解都有难以服人的缺陷,至今两种见解还在不断完善,不断争论之中。

据2000年7月23日‘大河报》报道,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天文学家,目前仍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生命是否起源于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是由陨石带来的?

芬兰研究人员毛利威尔托嫩在给美国天文学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近来的天文观察和实验结果,使得有关的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我们地球人的祖先,很可能是来自火星的”火星人“。

当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生命源于一个类似现代的细菌那样的”先祖“。这个细胞后来进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等各种生命形式。传统的观点认为,地球上第一个这样的细胞出现在35亿~38亿年之前。

然而,一个由10位来自欧美国家的天文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最近提出,比地球小,并且离太阳更远的火星,早在地球冷却前,就已经适合生命的存在。这个小组中的来自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的资深学者米莱考斯基说,”火星先于地球出现生命,我们人类的祖先很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火星人‘。“许多科学家还认为,力n果生命形式真的起源于火星,那么这种生命形式是很容易到达地球的。因为火星陨石是由彗星或小行星撞击火星表面造成的。这种撞击足以将火星表面的携带微生物的岩石抛到火星引力之外的地方。他们估计,虽然只有不到1%的这类岩石到达地球,但它们已经足以将生命的种子传到地球上来。证明这一观点成立的关键在于论证火星上是否存在着或存在过生命。而论证火星上存在生命,就必然论证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问题。

30多年前,从美国”海盗号“飞船登陆火星时起,科学家就得出结论,火星在距今二三十亿年前可能遭遇过特大”洪灾“,但其引发”洪灾“的水源却不得而知。据”火星探路者“发回的观察结果表明,火星南北两极冰盖宽1200千米,长约30千米,面积比美国得克萨斯州还要大,但只及地球上格陵兰冰盖的一半,是地球整个南极冰盖的4%。研究人员认为火星两极冰盖中含有的水能够填满火星上的一个古代海洋。但有些科学家的观点不一致,认为火星冰盖中水分有限,火星表面上纵横交错的沟渠不太可能是水流冲刷所致。火星北极地区有一个很深的盆地,据推测是由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冰盖就位于该盆地中。但2000年年初,英国科学家对火星”洪灾“又给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洪水很可能由火星地表下的火山运动所弓丨起。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炽热的火山岩浆可能融化火星地下的冰冻层,产生大量的水源,从而引发火星地表洪水泛滥,洪水最终在火星地表深处重新冻结,有一部分可能重新渗人地下。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便有可能存在生命。寻找火星上的生命,人们渴望得到答案。1996年8月,NASA的科学家对一块名叫”阿兰山84001“的火星陨石进行了分析,它是从南极冰盖中发现的。他们认为这是火星与小行星发生碰撞时产生的碎片,在太空中游荡数百万年后,于几年前落到地球上,认为这块陨石是由古代火星细菌形成的。岩石中的氯是由微生物或其他生命沉积而成的,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化学教授对此提出新的质疑,认为陨石中的氯元素与大气中的氯元素的化学特征相同,而与水中的氯元素不同。不过,从火星上有水的证明已充分说明了火星上生命的存在可能了。

科学家们也指出,还存在有另一种可能性,这就是生命起源于地球,然后传播到火星。可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机会不大,因为地球陨石是很难击中离太阳系中心较远的一颗较小的小星球的。

据英国《新科学家》2000年7月刊载的文章,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千年会议上,美国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假说,地球高层大气中的微小水滴具备形成复杂有机大分子的条件,生命也可能诞生于这些水滴之中。这一观点虽然与火星生命说、陨石说不同,但却有力地支持了地球生命来源于地外的学术观点,解决了有机物在降落地球时被高温所毁的理论缺陷。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海洋孕育了所有的原始生命。然而美国科学家却认为不尽然,他们大胆假设部分地球生命乃”横空出世“。

美国专家对大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近一半杂质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随水一起从海洋中蒸发起来的,它们在水滴周围形成一层有机物薄膜。这些尺寸仅有几微米的水滴在同温层中可停留一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们会彼此融合,并与其他悬浮微粒相结合,使水滴中的杂质越来越多、越。

随着水的蒸发,水滴中的有机物浓度越来越高。在强烈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有机物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使简单的有机分子结合成复杂分子。原初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也许就是这样形成的。此外,当水滴因彼此融合而变大,最终落回海洋之中时,海水中的有机物可能在它的周围形成另一层薄膜,与原来的薄膜共同构成一个双分子膜,其结构与生物细胞膜类似。科学家说,这或许可以成为细胞膜起源的新解释。

地球的年龄

地球有多大岁数?从人类的老祖先起,人们就一直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玛雅人把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奉为”创世日“;犹太教说”创世“是在公元前3760年;英国圣公会的一个大主教推算”创世“时间是在公元前4004年10月里的一个星期日;希腊正教会的神学家把”创世日“提前到公元前5508年。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则根据’圣经》推算地球有6000多岁。而我们民族的想象更大胆,在古老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中传说,宇宙初始犹如一个大鸡蛋,盘古在黑暗混沌的蛋中睡了18000年,一觉醒来,用斧劈开天地,又过了18000年,地成。

地球的年龄指地球从原始的太阳星云中积聚形成一个行星到现在的时间。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地球年龄可分为天文年龄和地质年龄两种。地球的天文年龄是指地球开始形成到现在的时间。地球的地质年龄是指地球上地质作用开始之后到现在的时间。从原始地球形成经过早期演化到具有分层结构的地球,估计要经过几亿年,所以地球的地质年龄小于它的天文年龄。通常所说的地球年龄是指它的天文年龄。

计量地球所经历的时间,必须找到一种速率恒定而又量程极大的尺度。早期找到的一些尺度的变化速率在地球历史上是不恒定的。1896年放射性元素被发现以后,人们才找到了一种以恒定速率变化的物理过程作为尺度来测定岩石和地球的年龄。最早尝试用科学方法探究地球年龄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哈雷。他提出,研究大洋盐度的起源,可能提供解决地球年龄问题的依据。

1854年,德国伟大的科学家赫尔姆霍茨根据他对太阳能量的估算,认为地球的年龄不超过2500万年。

1862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说,地球从早期炽热状态中冷却到如今的状态,需要2000万~4000万年。这些数字远远小于地球的实际年龄,但作为早期尝试还是有益的。

到了20世纪,科学家发明了同位素地质测定法,这是测定地球年龄的最佳方法,是计算地球历史的标准时钟。根据这种办法,科学家找到的最古老的岩石,有38亿岁。然而,最古老岩石并不是地球出世时留下来的最早证据,不能代表地球的整个历史。这是因为,婴JL时代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熔融球体,最古老岩石是地球冷去卩下来形成坚硬的地壳后保存下来的。

20世纪60年代末,科学家测定取自月球表面的岩石标本,发现月球的年龄在44亿~46亿年之间。于是,根据目前最流行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太阳系的天体是在差不多时间内凝结而成的观点,便可以认为地球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然而,这是依靠间接证据推测出来的。事实上,至今人们还没有在地球自身上发现确凿的档案来证明地球活了46亿年。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今天探测器可以遨游太阳系外层空间,但对人类脚下的地球内部倒反而很难触及,知之甚少。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L也不过12千米,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来揭示地球内部的秘密。一般认为,地球内部有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也是人类生存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场所。地壳实际上是由多组断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块体组成的,它的外部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形态,因而地壳的厚度并不均匀,大陆下的地壳平均厚度约35千米,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达65千米;海洋下的地壳厚度为5~10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5千米,这与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相比,仅是薄薄的一层。

地壳上层为花岗岩层,主要由硅-铝氧化物构成;下层为玄武岩层,主要由硅-镁氧化物构成。理论上认为,地壳内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每深人100米温度升高1C。近年的钻探结果表明,在深达3千米以上时,每深人100米温度升高2.5C,到11千米深处温度已达200C。

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即使是最古老的石头一丹麦格陵兰的岩石也只有39亿年;而天文学家考证地球大约已有46亿年的历史,这说明地壳层的岩石并非地球的原始壳层,是以后由地球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构成的。

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千米,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后造成的,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外地核厚度约2080千米,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过渡层的厚度约140千米;内地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千米的球心,物质大概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温度在50003以上,压力在1.32亿千帕以上,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

美国一些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推算出地幔与核交界处的温度为3500°C以上,外核与内核交界处温度为6300℃,核心温度约6600℃。

地球转动之谜

众所周知,地球在一个椭圆形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同时又绕地轴自转。因为这种不停的公转和自转,地球上才有了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然而,是什么力量驱使地球这样永不停息地运动呢?地球运动的过去、现在、将来又是怎样的呢?

人们最容易产生的错觉‘是认为地球的运动是一种标准的匀速运动,否则,一日的长短就会改变。伟大的牛顿就是这样认为的。他将整个宇宙天体的运动,看成是上好发条的机械,准确无误,完美无缺。

其实,地球的运动是在变化着,而且极不稳定。根据”古生物钟“的研究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在逐年变慢。如在4.4亿年的晚奥陶纪,地球公转一周要412天;到4.2亿年前的中志留纪,每年只有400天;3.7亿年前的中泥盆纪,一年为398天。

到了1亿年前的晚石炭纪,每年约为385天;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每年约为376天;而现在一年只有365.25天。天体物理学的计算,也就证明了地球自转正在变慢。科学家将此现象解释为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的结果。

石英钟的发明,使人们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时间。通过石英钟记时观测日地的相对运动,发现在一年内地球自转存在着时快时慢的周期性变化:春季自转变慢,秋季加快。

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认为,弓丨起这种周期性变化,与地球上的大气和冰的季节性变化有关。此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重元素下沉、向地心集中、轻元素上浮、岩浆喷发等,都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

除了地球的自转外,地球的公转也不是匀速运动。这是因为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椭圆,最远点与最

近点相差约五百万千米。

地球远点点动时,离太阳越近,受太的用,越快。由近日点到远日点时则相反,运行速度减慢。还有,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并不垂直。地轴也并不稳定,而是像一个陀螺在地球轨道面上做圆锥形的旋转。地轴的两端并非始终如一地指向天空中的某一个方向,如北极点。而是围绕着这个点不规则地画着圆圈。地轴指向的这种不规则,是地球的运动所造成的。

科学家还发现,地球运动时,地轴向天空划的圆圈并不规整。就是说地轴在天空上的点迹根本就不是在圆周上的移动,而是在圆周内外做周期性的摆动,摆幅为9”。

由此可以看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许多复杂运动的组合,而不是简单的线速或角速运动。地球就像一个年老体弱的人,一边时快时慢、摇摇摆摆地绕日运动着,一边又颤颤巍巍地自己旋转着。

地球还随太阳系一道围绕银河系运动,并随着银河系在宇宙中飞驰。地球在宇宙中运动不息,这种奔波可能自它形成时起便开始了。

就现在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而言,其加速或减速都离不开太阳、月亮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引力。人们一定会问,地球最初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呢?未来将如何运动下去,其自转速度会一直变慢吗?

也许,人们还会问,地球运动需要消耗能量吗?若是这样,所消耗的能量又是从何而来?它若不需消耗能量,那它是“永动机”吗?最初又是什么使它开始运动的呢?存在着所谓第一推动力吗?

第一推动力至今还只是一种推断。牛顿在总结发现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曾尽其后半生精力来研究、探索第一推动力。

他的研究结论是:上帝设计并塑造了完美的宇宙运动机制,且给予了第一次动力,使它们运动起来。而现代科学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运动之谜的谜底究竟是什么呢?

地球上的水源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但是,海水为什么不会干涸?大海里的水为什么总是那么多呢?

据估计,全世界海洋的总水量有137亿立方千米。如果把所有的水集中起来做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的直径可达1400千米。

茫茫的大海中这么多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般的说法是,大海中的水归根结底是从它“自身”来的。每年,从海洋的表面有1亿多吨的水蒸气到天空中去,这些水蒸气的绝大部分仍然在大海上空变成云再化为雨,最后又降回大海中,而水蒸气中的一小部分变成雨雪后降落到陆地上,流进江河湖泊,再顺着江河又流回海洋。大海中的水就是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当然就不会有干涸的一天。

那么,大海中的水最初又是怎么有的呢?

许多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即海洋中的水是与生俱来的。早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

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后来,随着地表温度逐渐下降,地球上到处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呼啸的浊流通过千川万壑汇集到原始的洼地中,形成了最早的江河湖海。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可是,随着火山研究的深人,科学家们发现:火山活动所释放的水并非所谓的“初生水”,而是新近溶人地下的雨水,这无疑是对“地球之水与生俱来”理论的挑战。

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

1961年,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令人耳目一新,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流。

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亿吨的氢量,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这个数字与现今地球上水的总量145亿亿吨十分接近。但是,有人却提出质疑:若光靠太阳供给而自身没有来源的话,地球不可能维持现有的水量。

那么,地球之水究竟来自何方呢?美国荷衣华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和由他率领的研究小组独辟蹊径,提出一个惊人的新理论:地球上的水既不是来自地心,也不是来自太阳风,而是来自于外太空的冰彗星雨。

该研究小组提出:不仅是地球上的海洋,而且太阳系其他行星和卫星上的水,都有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1981年,美国发射了一颗观测地球大气物理现象的“动力学探索者1号”卫星。在分析卫星发回地面的数千张观测资料时,细心的弗兰克发现:在橘黄色的卫星图片背景上总有一些黑色的小斑点,或者说是“洞穴”,弗兰克称之为“大气空洞”。这些“洞穴”的直径一般有十多千米,个别的甚至达四五十千米。它们存在的时间很短暂。每个小黑斑都是突然出现2?3分钟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1981~1985年,在大约2000小时的观测期里,弗兰克共观测到30000个类似的黑色斑点。这些小黑斑是什么东西?

在对大气中所有数量充足的分子作具体的分析研究后,科学家们发现:只有水分子才能吸收频带足够宽的波长而呈现黑色。这使他们确信,卫星照片上的黑斑是由于高层大气中存在着由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所造成的。

弗兰克将他们的观测结果同着星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后认为,小黑斑现象最有理由的解释是许多小着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人大气。由大量的冰块及少量尘埃微粒混合而成的着星,在刚接近地球时,是一个直径约为20千米的冰球,然后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破裂、融化,并被太阳光汽化形成较大的水汽球或是绒毛状的雪,后来化作雨降至地面。其中的一部分则进人大气,形成着星云团。卫星照片上的小黑斑就是这些着星云团。

不久,在六百多千米上空,弗兰克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着星可能徘徊的地带。这似乎又为弗兰克的观点提供了证据。

这一理论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偶尔有大量的小着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从而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小着星理论还能解释火星上似乎是水作用形成的河道等等迄今无法解释的问题。又如在1990年的一天,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根据弗兰克的小着星理论,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着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12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充满幻想色彩的吟诵之作。倘若弗兰克的新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诗人所言或许就是事实。并且,从天上来的,又岂止黄河之水呢?

针对弗兰克的小着星理论,美国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异常激烈的争论。科学家们虽然没有对卫星图像上的那些黑点或带状物表示异议,却不同意弗兰克做出的这些水将全部降落到地球上的解释。

然而不久后,美国弗吉尼亚技术大学和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科学家们联手打开了一块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毋庸置疑,这一发现是对弗兰克着星理论强有力的支持。

据负责这项研究的科学家米切尔?佐伦斯基介绍,这块陨石是1998年坠落在美国得克萨斯莫纳汉斯的两块陨石中的一块,并在发现后48小时之内被送到约翰逊航天中心,在一个空气已被过滤的净化室里被打开后,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陨石里布满奇怪的紫色晶体,化验的结果让人震惊,竟然是盐!进一步分析后,结果令科学家们目瞪口呆:这些神秘的盐晶体里竟然有水!

科学家们因而认定,这些水绝不可能来源于地球,其唯一的来源就是产生陨石的天体或者包含盐分冰体的彗星。

地球之水是从天上来吗?对于小着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这一论断,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地球虽然多水,却是一个缺水的星球。我们知道,地球上有大约14.5亿立方千米的水,每一平方千米为10亿立方米,这是一个大得惊人的数量。我们也知道,纟卩果把这些水全部均匀地铺在地球表面上,地球的平均水深可达到2800米,地球真可称作是“水球”。但是我们仍然说地球是个缺水的星球,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水是不适合人类使用的,海洋虽然是个巨大的天然水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4%,但因海水含盐太高(每升含盐量35克),故不能为人类直接利用。

在人类居住的陆地上约有2800多万立方千米的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在这些陆地水中,有冰川2400万立方千米,又占地球淡水总量的85%。由于冰川在自然界的特殊地位,开发起来十分艰巨。陆上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地下水、淡水湖泊、土壤水和河流,共有400多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而且由于这些水在地区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所以很多国家的水资源十分贫乏。越来越多的人类和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地球面1丨^缺水的挑战。

宇宙中是否存在另一个地球

当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迈开一小步时,说明人类在航天事业上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然而月球上没有嫦娥,也没有玉兔、吴刚和桂花树,月球上的环形山默默无语地告诉人类,生命未曾属于此地!浩瀚的宇宙中月球只是沧海一粟,光银河系就有1000亿颗恒星,太阳也不过占1000亿分之一,何况银河系外的宇宙无比巨大。地球之外没有生命吗?多年前,一位美国天文学权威曾推算,仅银河系就可能有300颗星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并且有朝一日能与地球取得联系。我们尚没有先进的技术,使人类信步于宇宙天外,随意发现地球外的生命,或者与比地球更高度文明的智慧星球通讯联系。但是,地球上的人类是多么盼望探索出宇宙间生命的奥秘啊!

那么,什么样的星球上能够诞生生命?科学家们审视了导致地球文明的环境条件和演变史实的来龙去脉后提出:地球外智慧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有一个类地球的,太的恒星运动。地球的生物生存环境非常理想,地日位置适中,地表平均气温15C,生命之源液态水大量生存。地球大气中有78%的氮、21%的氧,另有少量氩、二氧化碳和水汽等。氧是高等生物维系生命之本,在太阳系其他行星上尚未发现有如此大量的自由氧。要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地球”,条件非常苛刻,生命演化过程中,被绕行的恒星必须不断发光,使之得到辐射能量。

然而,恒星周围形成原始行星系星云的可能性很高,而且我们目前受观测条件限制,只能找到靠近太阳系最亮的恒星,因此碰到带有行星的恒星,并且又靠近我们,这样的可能性不太大。在离太阳81.5光年的范围内有近3000颗单体恒星,其中有些大质量恒星的寿命不过1亿年,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演化生命,如天琴座的织女星等周围均发现尘埃圆盘,其中若有行星也难孕育生命。还好,类似的恒星比例较低,尚余的恒星已够我们观测一阵子了。

如今,寻找天外文明的第一步已变成了寻找第二个太阳系,进而发现类似地球的行星。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距离我们50~1000光年之遥,相对于它们所环绕的发光天体的光辉来说,它们显得暗淡无光。人们无法到达那里,只能竭尽所能通过间接途径对其进行研究。发光天体的轻微晃动或光谱中的某些异常情况,都是判断遥远而又黯淡的行星存在的蛛丝马迹。1981年11月10日的夜晚,平静一如既往,科学家们用直径3.6米的望远镜向从前很少光顾的绘架座方向观测。距地球52光年的绘架座突然发生了不同寻常的情况,一颗形成时间不长的恒星的亮度曲线下降,在以后的几天中,亮度值又升至正常。科学家的好奇心受到激发,是什么使它光线变暗?是否因为行星定时飞过,降低了亮度?

这颗恒星就是绘架座的P星。天文学家猜测有一颗绕P星运行的行星遮住了望远镜,造成D星亮度降低。如果真是这样,这就意味着人类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行星。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发现,1983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一颗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远红外照相机的科研卫星。它从P星观测到了“过剩”的远红外射线。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宇宙尘埃存在。三四十亿年前,在我们太阳系中,也有尘埃围绕着原始太阳旋转,尘埃颗粒冷凝聚合,逐步产生了8个巨大的星球。4个固态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4个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从P星观测到尘埃圆盘向宇宙空间延伸达1500亿千米。更进一步分析表明,P星的尘埃环已经开始聚合形成核;0与碎块,即所谓行星的雏形。

科学家们还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绘架座P星的温度远远高于太阳。在没有其他天体干扰的情况下,尘埃接近高温星球时,应该产生极端高温尘埃颗粒发出的射线。然而这种射线却没有被测到,这说明尘埃中心约六百万千米的距离内几乎是空白。天文学家认为,这是行星吸走了尘埃,而且只有巨大的行星才有可能通过重力吸弓丨如此多的尘埃,留下巨大的空间。

绘架座p星的尘埃星云中经常有着星飞人,留下大量的气体和宇宙尘埃。着星带来的丰富物质可能成为诞生生命有机体的必要条件。但如果没有行星定期吸走气体和尘埃的话,人们应该发现残留物,然而没有发现尘埃,那么一定。

当科学家们正期待着72年的运转周期后再次测量这颗行星的体积时,他们发现P星显然还有另一颗行星!这一猜测的根据是有关p星的一张特别的照片。

一位天文学家用特另IJ的办法将日冕仪盖住发光星球,发现了从前没有人看见的现象,尘埃环呈对称形状。这种非正常的情况一般在几百年内可以得到“修正”,而p星已有至少1亿年历史,唯一的解释是有两个重力中心在沿离心轨道绕转,也就是说,两个行星重塑了尘埃环的形状。

当前,已有许多关于发现新行星的报道,但没有像p星的行星那样进行过如此周密的科学论证。英国天文学家戴维?体斯乐观地估计,仅银河系就有600亿颗行星,其中40亿与地球相似,潮湿、温度适宜,可能是孕育生命的温床。

虽然行星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也是有条件的,即宇宙重力与离心力必须达到平衡。如果恒星及其星云太大,致使旋转速度太快,尘埃会分散开,无法聚合形成行星,而速度太慢也无法形成行星。只有在中速的旋转频率下,才会根据自然发展规律,逐渐“孵化”出行星。

从理论上说,这样孕育出来的行星温度适宜,富含水分,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究竟有多少星云正在向此方向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相信,太阳系外还有其他生命。理论家试图用各种方法论证可能的“生命客栈”的数目,实践家则努力改进仪器设备。因此不断有功能日益强大的远红外摄像机问世,如安装在智利的极高分辨率的探测器’还有直径越来越大的射电望远镜,如安装在波多黎各直径达304米的巨型望远镜。此外,光学领域也不断发展,最先进的望远镜能辨别6000千米外的硬币,天文学家能用它看见距离30光年,大小如木星的物体。

1995年1月中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传出喜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杰弗里?马西和保罗?巴特勒发现了两颗太阳系外的新行星系统。这两颗行星体积巨大,至少有一颗行星较为温暖,上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这就是说,该行星上具备了生命栖息的必要条件。这一发现首次证实了在太阳系之外还存在着类似太阳系的行星。

马西和巴特勒的重要工作可能改变天文学的发展进程。同时,探寻太阳系外行星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丹尼尔•戈尔丁说:“在未来25年中,科学家不仅可以探测到类似地球的新行星,而且还将直接拍摄到这些行星上海洋、大陆和山脉的图像。”

地球上最大的冰架

这座世界最大的冰架,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一个法国,四周冰壁陡峭,险峻非凡。1841年1月5日,一支英国海军探险队乘坐两艘特别加固的三桅木船,穿过通往南极洲的太平洋浮冰区,企图确定地球南磁极的位置。4天后,他们驶出浮冰区,一心希望前面的航道畅通无阻,不料1月11日,迎面遇见一堵硕大无比的冰壁挡住去路。

探险队长罗斯爵士惊呼道,“要穿越这道冰壁犹纟卩穿越多佛悬崖,绝无可能!”1831年,罗斯曾找到北磁极位置。之后两年,他一直寻找通往南磁极的航道,却徒劳无功。现在,这座挡住他去路的南极巨大冰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

罗斯冰架填满南极一个巨大海湾,其面积与法国相近,位于爱德华七世半岛与罗斯岛之间,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最宽约970千米,冰架靠海边缘高60米,接近陆地的边缘,最厚达750米。冰架宛如一个巨大的浮筏,在港湾漂浮,以每天1.5?3米的速度向海洋伸展,几条大冰川从遥远山脉流来,在冰架后部施压,增加其体积;冰架下极冷的海水,则不断冻结,增加其厚度。冰架靠近陆地处形成的裂隙,宽达几千米,待裂隙伸展割裂巨大冰块时,就形成巨大的冰山。已发现的最大冰山面积为3.1万平方千米。

古希腊人曾断言南半球一定有一块大陆,以平衡北半球的欧亚大陆,但长期以来,南极地区一直未被探索。

古希腊人的这种观点反映在早期的地图上,荷兰著名地图绘制家麦卡托(1512?1595年)绘制的地图上,在南极附近画了一块大陆。不过,1578年德雷克爵士航海时被风暴吹到遥远的南方,并未发现任何陆地迹象。

200年后,库克船长花了3年时间(年)寻找这块大陆,越过南纬70°,还未找到踪影。但他仍确信南极附近有块大陆,它是流人南极海洋的冰川之源。

19世纪初,这一地区日益受到海豹捕猎者重视。1820年,一艘英国皇家测量船发现了南极半岛,次年就有猎人来此。19世纪末,捕鲸业取代了捕海豹业。这一地区的科学探察和捕鲸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但布满浮冰的海洋仍是通往南极的一大障碍。

南极洲覆盖的冰原,厚度达3500米,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一半地区高达2000米,有许多活火山,最大的是罗斯岛上的埃伯斯火山。南极还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干燥。内陆年降雪量只有50厘米,沿海为500厘米。

南极是世界最冷的地方,可冷到使泼出去的沸水立刻结冰。

尽管冰架是南极的屏障,但探险家还是登上了南极大陆,并在那里设立了科学考察站。科学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化石,证明南极洲一度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他们还证实地球臭氧层的确出现了空洞。

陆地最终会沉没吗

在著名的中国古代文献《淮南子(中,记述过古代的一个重要天文现象:“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它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地球在历史上一度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变故。事后幸存下来的地球人那时发现,夜晚许多星辰同平时正常情况相比较,向西北方向发生了移位,感觉就像天空朝西北方向倒下去一样;而在相反的东南方向地平线上也出现了许多平常见不到的新星,就如同是东南方的大地陷下去了一般。拨开语言的历史隔膜,我们能够感觉到这是典型的地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偏移的现象。在本书《地球南北磁极互换之谜(一文中,我们曾经谈到地球磁场不是永恒不变的,整个地磁场曾经发生过颠倒,南磁极与北磁极曾经对换过位置。这种现象被科学家们称为“磁极倒转”。在地球的生命史中,磁极倒转现象曾经多次发生,仅在近450万年里,就可以分出四个极性不同的时期。纵然是在同一个时期里,±也磁场方向也发生过一些历时较短的极性变化。地球磁场的这种极性变化,同样存在于更古老的年代里。从大约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末期,到约5.4亿年前的中寒武世,是反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从中寒武世到约3.8亿年前的中泥盆世,是正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中泥盆世到约0.7亿年前的白垩纪末,又是以正向极性为主;白垩纪末至今,则是以反向极性为主。

地球磁极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剧烈动荡,《淮南子(中所记述的现象大概就是这种情况。有专家认为那是一颗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或是地球在捕捉月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力,使地球上的海水涌向陆地造成的动荡。因为即使一颗直径是月亮1/5的小行星,从地球37000千米的地方通过,地球也会发生比普通涨潮大10倍的汹涌波涛,海水会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大陆,吞没广大平原和低洼地区,于是曾经草木繁盛、生活着各种动物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冰和水的世)。在地球旋转轴发生移位时,地球运动的巨大力量,也引发了地壳的一些异动,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十分频繁。

世界各地原始民族的许多传说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这一点,如传说中古时候支撑天地的天柱突然倒塌了,大地的基础在颤动,天开始向西北倾倒,星辰都改变了各自的轨道,还有西方关于大西州的沉没,中国传说中东海的五座仙山沉了两座等。

相似的记述也在《旧约?创世纪(第七章中出现。《旧约》中有这么一段耳熟能详的文字:有一天“大渊的源泉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连续40昼夜大雨降在地上……水势浩大,天上的高山都淹没了,地上的生灵都死尽。”只有诺亚,因为事先得到耶和华的指点,造了方舟,求得生存。诺亚和方舟所载的畜类、飞鸽就成了地球上的再造“父母”。

类似的洪灾故事也出现在古代亚述人写的泥版上。这块泥版保存在亚述国王亚述巴尼帕一世的藏书楼内。他从公元前669~前626年统治亚述王国。1872年,一位英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已成碎片的泥版。他重新拼合了泥版,并发现泥版上有着与《圣经》诺亚故事非常类似的部分内容。

在已达5000年历史的《古尔伽美什史诗》中,以及夏威夷人和中国人的传统故事中,这些故事内容都非常相似,因此专家们认为,它们描述的是同一次洪水,而这次洪水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某个时间曾淹没了整个世界。有些传说讲述到猛烈的暴风雨,被困在山峰上的船舶、被卷人大海的城市以及逃到高山洞穴求生的人们。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有关大洪水的任何细节,但看来好像是发生过一次巨大的自然灾难,或许是几次。古代人对灾难的记忆保存在他们的传说中,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今天我们文化和文学的组成部分。然而,科学家们经过考证发现,在地球史、人类史上,确实曾发生过全球性的洪水灾难。汹涌的洪水曾经猖狂地将大陆淹没,致使桑田沦为沧海。随着斗转星移,海水逐渐退去,沧海又变为桑田。

想象着那种天翻地覆的沧桑之变,人们不禁有些惧怕。于是,人们不禁会问:这种毁灭性的洪灾、海浸还会侵袭人类吗?

据最新卫星图片显示,位于印度洋北部的马尔代夫共和国,有一个数平方千米的小岛悄然消失。对于由1196个岛屿组成、平均海拔仅1.2米的岛国来说,小岛的消失或许是一不的。

科学家们立即想到,它可能与海平面上升有关,而海平面上升便意味着这个岛国将受到严重威肋、。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吃惊地发现: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也在持续下沉。作为埃及的精粹之地,它的下沉立即惊动了埃及政府。经过实地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尼罗河三角洲的下沉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与世界性的洋面上升有关。

另一条消息似乎更让我们担忧:据中国科学院考证,中国内地上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也正在不断下沉。并预计,在未来的50年内,珠江三角洲濒临的南海海平面将上升50-70厘米,长江三角洲所濒临的东海海平面也将上升50-70厘米。这就是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已经悄悄向人类逼近。

在1989年11月21日召开的拉美和加勒比气象及水文经济效益技术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戈德温?奥巴西指出:“据世界各地170个气象站关于地球大气污染的报告,目前大气象中二氧化碳含量比1880年提高了50%。”他估计,到2020年,地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4C,倘若这个估计是正确的。3么,到2050年,世界洋面将上升40+140厘米。

假如世界洋面上升1米,将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到目卩时,不仅一些珊瑚礁岛国会遭受灭顶之灾,沿海一带地势平坦的三角洲与河口三角洲也会被海水吞没。诸如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图瓦卢、瑙鲁共和国等岛国的公民将无立足之地,不得不背井离乡。埃及12%~15%的耕地、孟加拉17%的耕地将变成海滩。印度尼西亚、越南要完成大规模的居民迁移与安置工作。美国的陆地面积减少2万平方千米,损失约6500亿美元。

这些消息听起来似乎有些骇人听闻,倘若地球上洪水再次泛滥,那么,我们怎么办?目前人类还不能搬到别的星球上去,难道我们就束手待毙吗?

其实,我们或许不必过于担忧。就像与大海苦苦抗争的荷兰人,他们国土的2/3陆地是通过围地从大海中争夺来的。荷兰人是大海的朋友,也是大海的克星。人是万物之灵。人的智慧已经穿越各种各样的自然界巨变,必将掌握着一种强大的武器,用来桿卫自己生存的权力。

地球上的奇异地带

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红旗林场的管区有座凤凰山。1994年6月初,林场工人曾发现UFO降落凤凰山南坡(该山海拔1633米)。1995年6月6日,正值UFO降落凤凰山事件一周年之际。考查队一行6人又重返凤凰山UFO降落地考查。

在考查UFO降落地周围的林木、植被和岩石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凤凰山山顶有一块奇异地带。

这里有直径约20米的冰雪覆盖地带,表面冰雪尚未融化,而在四周3米开外处,却是春暧花开一绿绿的植物开着黄黄的花朵,十分艳丽。有人对此甚感异怪,特在现场拍摄下数张照片,认为这种奇特现象很值得研究。众所周知,芦苇一般都生长在低洼潮湿之处,而凤凰山却出奇景,在凤凰山山顶平坦之处,竟然有芦苇丛生片片,此处没有河流和池塘,为何芦苇如此茂盛(高有2米)?此外,在凤凰山南坡UFO降落地附近对讲机收不到信号,也发不出信号。

辽宁省也是我国怪异地带较多的省份。其中有铁岭怪坡、旅顺怪坡、恒仁怪地等。这里介绍的是辽阳市一带的一个怪异地带,该地寒冬草生芽,盛夏水结冰(辽宁恒仁县、河南省林州市也有类似的地带)。

辽阳市弓长岭区安平乡姑嫂城村西北角,有一座海拔570米的白石砬子山,山的南坡有一段奇特的坡体,冬暧夏凉。这一奇特地段长约500多米,宽约50米,路面上都是白色的风化碎石。盛夏酷暑,人们站在这块山坡上,顿觉凉气上涌,沁人肌骨;到了寒冷的冬天,又变得温暧异常,坡上从不积雪,洞穴石缝中微微透着热气,长出小草的嫩芽。据当地村民介绍,天越热,山坡越凉,石缝中越结冰。这片山坡为何冬夏颠倒,至今仍是个谜。

而在恒仁县,有一长2500米、宽约1000米的奇异地带,这里也与常规地带不同,夏天冰霜寒彻,石缝中温度达-153。而冬天却花繁草茂,达15C,与辽阳市弓长岭区安平乡的怪坡十分类似。其原因目前尚无人知晓。

在大连西南的旅顺口附近,有一村庄叫小陈庄。该村附近1千米上有一个奇异地段,长几百米,在这里,汽车上坡不用加油门,自由上滑,而下坡则要加油门方可行驶。有人曾做过试验,骑自行车下坡时必须用力蹬,而上坡时则可很省力气上去。此处的特性奇异,已有不少游人前去参观。旅顺小陈庄的怪坡,在铁岭附近的一段400米公路路段上,也发现过。此处距沈阳约40千米。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山坡也发现怪坡。其中奥秘,估计是与某种自然力或磁场。

为什么南极的陨石比较多

由地质、测绘、遥感等领域的4名科学家组成的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1998年12月28日,对位于南极中山站以南500千米的格罗夫山进行了地质勘察。在陨石富集、呈蓝色的坚硬冰原“蓝冰区”,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一位“宇宙的使者”一陨石,从而使中国在通向南极科学考察的漫长道路上迈出了第?‘步。

自从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活动15年以来,中国科学家们一直在荒无人烟的南极艰难地跋涉,苦苦地寻觅。如今,他们终于如愿以偿。据初步测定,这是一颗铁陨石。

作为唯一可以向人们揭示宇宙物质结构和太阳系早期形成奥秘的珍贵样品,陨石一向独受人们青睐。科学家们给它取了个可爱的名字一宇宙的使者。而与其他大陆的陨石相比,科学家们对南极陨石情有独钟。科学家们为什么会厚此薄彼呢?

原来,几乎所有的“最”都被南极陨石独占而去。诸如地球年龄最长、保持原状最好,类型最多、储存量最大等等,显而易见,南极陨石具有更高的科学价值。难怪大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都乐此不疲。

早在1912年,澳大利亚南极探险队在南极发现了第一颗陨石。接着,一些科学家纷纷去南极探险,都希望能找到珍贵的宇宙使者。到1968年,科学家们先后找到6颗南极陨石。

1969年,人们在南极地区发现了代表4种类型的9颗陨石。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了整个科学界。随后,全球开始出现一股南极热。对“宇宙的使者”一往情深的人们越发心驰神往起来。

在昭和南极基地以南300千米处的大和山一带,日本科学家竟惊喜地找到4000余颗陨石;美国科学家也不甘落后,在麦克默多南极考察站找到陨石800多颗。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11000多颗南极陨石被科学家们发现,大大超过了过去200年间在地球其他地区所发现的陨石总数。使南极大陆这个不毛之地,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陨石富仓”。吸弓丨着千千万万的科学家们为之奔波。

根据历史统计规律,每1000万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上,平均每年只有5次陨石降落。南极大陆尽管地域辽阔,一年也不过7次。那么,南极的陨石为什么会远远超过地球表面的平均数量呢?难道它具有某种得天独厚的条件?

有人认为:南极如此丰富的陨石是由于陨石雨造成的。针对这一观点,科学家们则提出异议,各种各样的陨石在南极的分布很不均勻,其物质组成及年代也有较大差另'J。显然,它们是在不同的时期降落的,绝非一两次的陨石雨造成。

根据南极陨石较小的特点,科学家们指出:这一现象得归功于南极地区强劲的下降气流。下降风不仅吹散了冰面上的雪,而且也把小粒陨石搬运到冰面与雪区交界的坡地,从而使考察队员能够一目了然;而在地球其他地方,这么小的陨石极易同其他石块混淆,很难被人发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