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03:26:56

点击下载

作者:黄佳会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罗阳

罗阳试读:

引子

罗阳说:沈飞是共和国航空工业的“长子”,长子,就要勇于挑重担,敢于负责任,就要干出个长子的样子来!

我们说:罗阳是国家的儿子,为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他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第一章生命的最后时刻2012年11月18日

直升机像海鸥一样在茫茫海天飞翔。

机翼下的海水颜色逐渐由土黄变为墨绿,再由墨绿变成深蓝。“辽宁舰就在左前方!”随着领航员的声音,透过舷窗,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万顷碧波间看见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飞行高度在逐渐降低,长方形的“盒子”慢慢变成了航空母舰的轮廓……

罗阳双眼一眨不眨地盯视着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只觉得有一股热流在心头翻涌,那是渴望已久的热流,那是积蓄已久的热流!

昨晚从珠海参加完第九届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飞回沈阳时,已经是夜幕四合、万家灯火。

十几天没有回家了,下了飞机,他给妻子王希利发了条短信,说自己连夜要去外地执行一项重大任务,今晚不能回家了。这么些年,妻子已经习惯了他的这种工作方式,只要他说“执行任务”,便知道是保密的,不会多问,何况这回他说是“执行重大任务”。王希利只回了三个字:“多保重!”

出了候机楼大厅,罗阳禁不住打了个寒战。离开珠海时,气温是零上十几度,到处荡溢着绿意。沈阳此刻却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接过司机小王递过来的大衣,罗阳说:“走,直接去基地!”

小王一愣,说:“您走了十几天了,不先回家瞅一眼?”“今晚不行了,明天一早就要上舰。”“我前天去看望老人,老人还问您什么时候回来呢,想儿子了……”

罗阳不言语了,片刻,又问:“我走的时候她感冒了,现在好利索了吗?”

小王答道:“差不多好了,能下楼走动了。”

罗阳默默无语。小王知道老总心里最牵挂的是老母亲。

小王掉转车头驶上高速公路,他通过后视镜看见罗阳斜靠在后座上,满脸疲惫,不久,便传来轻微的鼾声。太累了,小王十分心疼自己的老总,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车速,他想让老总好好休息片刻。罗阳在辽宁舰上“小王,怎么这么磨叽?”后座传来了罗阳的声音。“100多迈了。你睡一小觉吧。”小王打着马虎眼。“别蒙我了,现在最多也就80迈。加点速,赵光亚他们还在等着呢。”罗阳说。

小王不得不轻轻地踩了下油门。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一个16000人的大企业的老总,有着永远操不完的心。更何况,他当老总的这五年,是多个型号新型飞机的研制现场总指挥。细心的小王发现,时间对于老总来说永远是不够用,这两年老总脸上的笑容少了,头发也稀疏了。

午夜,罗阳马不停蹄地赶到舰载机综合训练基地。沈飞公司派到基地的歼-15上舰保障工作组组长赵光亚总师助理和几位技师还在等待,罗阳详细地了解了参训飞机技术状态后,执意要去看看飞机。

机库里,停泊着几架米黄色歼-15,罗阳放慢脚步,从一架架战鹰前经过,两眼深情地注视着它们,再过几天,这些“空中飞鲨”将赴辽宁舰执行起降试验任务,此举成功与否,其意义不亚于去年辽宁舰首航。

罗阳又对赵光亚交代了一番,最后叮嘱说:“拜托了,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11月18日上午,罗阳在“坚决完成歼-15飞机上舰任务”横幅上签字罗阳在辽宁舰上

清晨,罗阳登上了飞往辽宁舰的直升机。

直升机继续在降低高度,一个“海上巨无霸”突然在左下方呈现。随着机身的大坡度转弯,罗阳觉得海面像要倒立过来似的,全身的血液都在往上涌……

直升机再次调整飞行高度,对着辽宁舰着落区飞去,几秒钟后,准确地在1号黄色圈内着陆。

歼-15总设计师孙聪那敦实的身材第一个出现在机舱口旁。孙聪拍着罗阳的肩膀,开起了玩笑:“宝贝‘女儿’马上就要出嫁了,等着你这当‘父亲’的来参加盛典呢!”

罗阳回了句:“有你总师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们俩一个总师、一个沈飞研制现场总指挥,缺了谁都唱不成戏!”一旁,辽宁舰试验试航指挥部总指挥、海军副司令员张永义中将禁不住打趣。

什么是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是某型号飞机设计完成后,负责一切生产、调试、总装、试飞等任务的“行政总管”,它意味着,具体到一颗螺丝钉是否安装到位都需要他负责。

罗阳与张永义将军也是老朋友了,张永义第一次到沈飞公司考察时,歼-15一号机还在总装厂。这位飞行员出身的将军,围着一号机前后左右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禁不住满脸喜悦。他在提了几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后,问罗阳:“罗总,你们航空人把航母比作勇士,把舰载机比作勇士手中的一把利剑。我们的航母即将下水了,你们什么时候把‘利剑’交到我们‘勇士’的手中?”罗阳说:“我们绝对不会拖后腿,一定按期完成任务!”将军问:“敢立军令状吗?”罗阳回答得非常认真:“军人面前无戏言!”

此时,在航母上与将军相见,罗阳分外喜悦,他说:“张副司令,航空人说话算数吧?舞台已经搭好了,接下来的大戏我们将配合海军官兵们把它唱好。”“好啊,我们共同把这场举世瞩目的大戏唱好!”将军朗声应和。11月19至21日

200×年×月,中央正式批准航母工程立项。此后不久,与航母配套的舰载机工程也紧锣密鼓地上马。罗阳与谢根华

2007年,罗阳出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历史将机遇与重任交给了沈飞公司,同时也交给了罗阳。还记得在被誉为“空中飞鲨”的歼-15舰载机的生产开工仪式上,罗阳情深意切地对员工们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型号,这是专门为我国第一艘航母量身定制的舰载战斗机。中华民族期盼航母已经整整百年,海军官兵等待这一时刻也已经等待了半个多世纪。今天,党和人民把这一重担放在了我们这一代航空人肩上,面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沈飞公司是共和国航空工业的‘长子’,既然是长子,就要勇于挑重担,敢于负责任,就要干出个长子的样子来!”

五年艰难拼搏!

五年殚精竭虑!

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历来被认为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在航母服役之后,舰载机的起降训练是航母训练的重中之重。舰载机的起降训练一般包括“通场试验”、“模拟着舰试验”和“实际着舰试验”。罗阳上舰之前,歼-15已经完成了数以千计的“通场试验”和“模拟着舰试验”,这一次,将进行“实际着舰试验”。

作为舰载机沈飞研制现场总指挥,在飞机已经完成研制工作并移交试飞中心后,罗阳原本可以不用上舰。但他放心不下自己的产品,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能否成功着舰是舰载机试验最关键的一步,罗阳想通过自己零距离的现场感受,为后续的飞机调试、定型、批量生产积累经验。

上舰后,舰上的副航空长李晓勇便带着罗阳走遍了航空部门的每一个岗位。他指着身穿不同颜色服装的舰面人员,告诉罗阳:“这些官兵头盔、马甲、长袖套衫的不同颜色以及后背不同的符号和图案,表明他们各自不同的战位和职责。比如,绿色代表起降和飞机维修战位,红色代表危险和安全管控战位,紫色代表燃油补给战位,等等。由于航母独特的环境,舰载机飞行员与舰面人员的交流,还必须靠特种动作来完成。仅起飞动作就需要65个流程,任何一个流程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李晓勇带罗阳来到起降电视监控室。视频记录监控员为罗阳放映了歼-15在“通场试验”、“模拟着舰试验”时的实时影像:海空之间,身姿矫健的歼-15,低空或超低空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次次从辽宁舰的后部飞入并从空中通过甲板……看着视频上歼-15的各种起降状态及相应参数,罗阳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李晓勇在一旁赞扬道:“‘空中飞鲨’是个棒小伙儿,每个动作都近乎完美!”罗阳在辽宁舰上

在后甲板,罗阳遇到了起飞区队长张乃刚和起飞助理陈小勇。

航母飞行甲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而在甲板上放飞舰载机的飞行助理,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作为航空专家的罗阳比谁都清楚,舰载战斗机在离舰的瞬间,一旦偏移起飞跑道,它所产生的巨大的尾喷,可将挨得最近的起飞助理吹进海里;而一旦高达上千度的尾喷流扫到人体,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此,舰上在选拔飞行助理时有个规定:必须是本人自愿。李晓勇告诉罗阳,当初,舰领导问陈小勇:“你在考虑这项工作时,想过它的危险性了吗?”陈小勇沉着地回答:“我当然考虑过!自1986年以来,仅某大国就有28名起飞助理牺牲在岗位上……而且,我们的舰载战斗机还处于试验阶段,风险比国外同行更大。我很清楚,选择这一专业,便意味着将用自己的生命去探险,去为我们的航母事业开路!国家的需要,永远是我们航母舰员的第一需要!”

罗阳握着陈小勇的手,感动地说:“谢谢你们啊,小伙子!”

陈小勇连忙说:“不,罗总,首先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把这么棒的飞机交给了我们!”

那几日,白天,罗阳手里拿着小本子,逐个细致地检查航母上的所有监测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系统的检测;晚上,他又参加海试协调会,及时和参试人员沟通情况。罗阳还走访了海试指挥员、军代表和航空部门的官兵,询问他们对今后舰载机的发展需求和全寿命周期保障的要求,他为“空中飞鲨”后续保障工作提前在做准备。罗阳在辽宁舰上辽宁舰030207舱室,罗阳生命中最后的8天7夜在这里度过。他生前最后一次与妻子通话说:“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很欣慰。”11月22日

030207——这是罗阳上舰后住的房间,一个只有6平方米的狭小空间。

晚上的海试协调会是由张永义副司令员亲自主持的,足见其分量。军、地各方的代表一一走进会议室,大家只用目光彼此交流了一下,谁也不敢作声。

各方的汇报限定在5分钟内,言简意赅,皆是有备而来。

张永义神情严肃地听着,待汇报完毕,他站了起来,用鹰一般的双眼将会场扫视了一遍后,说:“明天上午9时,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的大戏,将正式拉开大幕。这是第一代航母人期盼已久的一个日子,这是所有海军官兵和50万航空人期盼已久的一个日子,这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人期盼已久的一个日子,它将载入共和国的史册。该说的话我都说了,最后我再送大家8个字:精心准备,万无一失!”

夜深了,罗阳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张副司令员的话语又在耳旁回响:“这是所有海军官兵和50万航空人期盼已久的一个日子!”

是啊,三代航空人半个多世纪来创业图强、呕心沥血,为的就是这一天!

思绪飘荡,浮想联翩。此时,罗阳想起了一个长者——我国飞机设计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的叶正大将军。叶正大是先烈叶挺将军的长子,1948年东北解放后,党中央将叶正大和他弟弟叶正明以及李鹏、邹家华等20余名烈士遗孤,送到莫斯科留学。叶正大进入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

1950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到莫斯科访问时,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接见了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毛主席逐个询问了他们所学的专业,他们中有学物理的、学电力的、学机械的,还有学经济的。毛主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我们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正急需你们这样的人才啊!”毛主席听介绍说叶正大是叶挺将军的儿子时,连忙拉过他的手,问他的生活情况和学习的专业,叶正大自豪地回答:“主席,我是学飞机设计与制造的。”“哦,是学造飞机的,好啊!好啊!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造飞机。”毛主席非常高兴。叶正大掏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主席,请您给我题个词好吗?”毛主席愉快地答应了,随即在本子上写下了“建设中国强大的空军”几个字。

1955年,叶正大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立即投入到新中国的航空建设事业。他曾参与了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喷气式军用飞机歼教1型飞机的设计工作,后又多年从事我国国产军用飞机的设计和领导工作。

2012年“八一”,罗阳在北京开会时,专门去看望了正在住院的叶正大将军。

尽管穿着病号服,但将军的腰身永远是板直的,一见面,他便问罗阳:“你们的‘空中飞鲨’表现如何啊?”

罗阳告诉将军:“已经飞了几千个起降了,目前正在进行‘通场试验’和‘模拟着舰试验’,按计划11月将进行‘实际着舰试验’。”

将军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说:“我们航空人苦苦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了,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啊,也只有舰载机成功起降,我们的辽宁舰才能说是一艘真正意义的航母。”

告别时,将军拉着罗阳的手,一再叮嘱:“任重道远,任重道远!”

夜海茫茫,罗阳的思绪依然在茫茫夜海中穿行……

他想起了几个年轻人,一个星期前,在珠海参观航展时邂逅的几个年轻航空发烧友。

当时,罗阳正在俄罗斯展区的一架苏35战机旁观望,几个年轻人围了过来。

一个细高个小伙子问:“您是沈飞公司的罗总吧?”

罗阳反问:“咦,你怎么知道的?”

细高个小伙子说:“我们在网上早看过您的照片了。”说罢,从背包里取出一张照片,说:“罗总,请签个名留念吧。”

罗阳接过照片,他有些奇怪,对方怎么会有自己的照片。

一旁的胖小伙子说:“网上早有您的照片了,罗总。”

罗阳笑着说:“好啊,小伙子,要是在过去,你就是个‘间谍’了。”

胖小伙子说:“罗总,我们关心祖国的航空事业,不好吗?”“好!好!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需要有更多的人关心,特别欢迎年轻人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罗阳说。

这时,几个小伙子面对罗阳,七嘴八舌地提开了问题:“罗总,歼-15什么时候正式上辽宁舰?”“歼-15能与美国的F-18相对抗吗?”“罗总,听说我们的四代机已经上天了?”“罗总,我国隐形战机发展前景如何?”

…………

有些问题罗阳给予了回答;有些问题出于保密原因,不好作答。

细高个小伙子又问:“罗总,您怎么评价我们国家航空工业与西方航空强国之间的差距?”

罗阳想了想,说:“我借用我们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的话来回答你们这个问题吧。林总说:如果说过去我们与西方航空强国相比是望尘莫及的话,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2005年前后可以说是望其项背,而今天,我们正在向着同台竞技努力!”

小伙子们听得非常带劲和兴奋,他们说:“罗总,我们期待着国家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罗总,我们愿意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出力!”罗阳与孙聪

多可爱的年轻人啊,罗阳在心里赞道……

睡意全消,罗阳索性起床,穿过走廊,顺着梯子,来到舰岛平台上。

已经许久没有如此真切地仰望过夜空了,或者说被污染了的都市的夜空根本无法真切地仰望。今夜,一轮明月悬挂半空,清辉如瀑,衬托着航母雄伟、威武的轮廓。

身后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罗阳觉得有几分熟悉,紧接着,一个身影出现了,罗阳喊了声:“孙聪!”“你怎么在这里?”孙聪迎了过来。

罗阳说:“睡不着啊,上来吹吹风。”“紧张了吧?”孙聪调侃道。“你呢,你怎么也不睡?也紧张了?”罗阳笑了。“不是紧张,是激动!”孙聪纠正道。

罗阳应声:“对,实在是无法平静!”

孙聪与罗阳二人有着不平常的交情,他俩被戏称为“四同”:同年出生;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几乎是前后脚进入同一个工作单位——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同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共过事。以此计算,他们已经有着整整30年的深厚情谊。尽管2002年罗阳调离沈阳所,出任沈飞公司党委书记(2007年改任沈飞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但这两个主机厂、所的工作任务,依然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特别是近五年来,孙聪是歼-15的总设计师,罗阳是该型号的现场试验总指挥,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生产,共同的任务和使命更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就如同没有相同的绿叶一样,他俩的性格也完全不同。罗阳稳重、低调、内向;孙聪直率、热烈、睿智。罗阳经常说:“孙聪,你们怎么设计,我们就怎么生产。”而孙聪最怕的是接到罗阳请他“坐坐、吃顿饭”的电话,罗阳请他“坐坐、吃顿饭”,一定是某个设计环节或细节与生产发生矛盾了,又要修改了,罗阳却又不直说。摸透了罗阳的脾气,再有这样的电话,孙聪便会说:“你是哥,我是弟,哪有哥请弟的,我来请,我请你吃饭。”有时罗阳还会耍“赖”:“孙聪,这一处无论如何得修改,反正你满脑子都是智慧,你想招儿吧!”

明月不知什么时候躲进了云层,几颗星星在天顶闪烁。“尽管从来没有打过仗,不过,现在我也已经感受到当冲锋号即将吹响时,趴在战壕里的战士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了……”孙聪像是自言自语。“亢奋、热切,同时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罗阳说。“不过,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战斗,它关乎国防的强大与国家的声誉!”孙聪在袒露自己的心怀。“是的,我们这是为国家与国防而战!”罗阳激情澎湃。“哗——哗——”“哗——哗——”

涨潮了,可以听见浪头拍打船舷发出的令人激奋的涛声……11月23至24日

雪霁初晴,朝霞满天。

辽宁舰劈风斩浪向预定海区驶去。

罗阳和几位航空专家早早就来到舰岛三层的连廊上,这里距离甲板上的飞行跑道只有三四十米。罗阳觉得自己像是一位走进高考考场的考生,他是代表50万航空人来填写这份答卷的,心情难免无法平静……“各部门注意:03号试飞员驾驶333号歼-15战机,已于×××起飞,预计××临空!”飞行塔台的广播响了。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惊天大戏的帷幕拉开了,被称为是“刀尖上的舞蹈”即将开演。这的确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高速飞行的战机,必须精确地降落在后甲板跑道上的4根阻拦索之间,而每根阻拦索间隔只有××米,整个有效着陆区域仅为××米。

此时,辽宁舰的飞行甲板上,各个岗位的官兵都已经就位。虽然是寂静、有序的场景,然而从官兵的神色中,人们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紧张。

舰载机的试飞员不仅是“舞”者,更是勇士。

选拔首批试飞员堪比航天员,某些条件甚至更为严苛。他们年龄在35岁以下,飞过至少5个机种,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其中三代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且多次执行过军兵种联演联训、重大演习任务。

第一架歼-15交付海军后,沈飞公司便派出了保障工作组,为舰载机提供维修、保养服务,罗阳也多次深入基地,向首批03、05、07、09、11号等试飞员和着舰指挥官了解飞机使用情况。

低空大速度、失速尾旋以及上舰技术攻关和实现首次着舰……试飞员们面对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的双重压力,一次次向极限发起挑战!

一次,罗阳在基地做调研,正好赶上大速度挂索试验。

03号试飞员启动飞机,滑跑、加速,以200公里的时速向前冲刺。当时,机场尚未开放,跑道两旁的堆积物还没清理,一旦试验失败,飞机冲出跑道将直接威胁飞行安全。

为确保试验安全,指挥部决定滑跑抬前轮,采用两点钩索的方式进行。试验时,03号试飞员按下旋钮,飞机放下尾钩,挂索!一瞬间,他只觉得浑身热血往头部涌,眼前一片模糊,仿佛撞在了厚厚的“棉花墙”上。很快恢复意识后,他发现飞机已经停在了跑道上。陆地大速度挂索试验成功!

为了这个试验,03号试飞员已经挑战了无数次的生理极限。

罗阳曾万分感慨地对员工们说:“舰载机不仅仅是我们生产出来的,它同时还是试飞员们用自己的生命‘飞’出来的。”“各部门注意:333号即将临空!”

飞行塔台的广播又响了。

罗阳手搭凉棚向右前方瞭望,其实他不是在瞭望,而是在侧耳细听,随着从远处传来的熟悉的低沉的轰鸣声,海天之间一个黑点儿,正在朝航母移动。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一下便判定那是“空中飞鲨”。

轰鸣声越来越大,已经可以看清楚“飞鲨”矫捷的身影。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03号试飞员娴熟地操纵着战机,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进入“下滑道”,迅速下滑……从左至右依次为谢根华、罗阳、褚晓文、林左鸣、孙聪、孟军

罗阳觉得自己的心揪紧了,热血一个劲儿地在翻滚。他知道03号试飞员这一“着”,不仅在考验试飞员的心理素质与技能,同时也在考验舰载机的性能与质量。

9时08分,惊心动魄却又精彩万分的一幕出现了:

500米……300米……100米……

在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空中飞鲨”的两个主轮在触到航母甲板的同时,机腹下的尾钩牢牢地钩住了甲板上的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飞如箭的“空中飞鲨”,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平稳地停了下来。“成功啦!”“成功啦!”

舰岛上发出了一片万分热烈的欢呼声。

有人在拥抱,有人将工作帽高高地抛向天空。

罗阳和孙聪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非常完美!”“完美收官!”

忽地,孙聪把手抽了出来,说:“你的手心怎么全是汗?”

罗阳说:“你不看看自己的手心,不也是汗淋淋的!”

两个人一起摊开手掌,都笑了。

机舱门打开了,03号试飞员发现了人群中的罗阳和孙聪,便竖着大拇指,对他俩说:“孙总师,罗总,‘空中飞鲨’太棒了!感觉好极了!”

半个小时后,779号试飞员驾机滑行至起飞位。

位于机位右侧的两位起飞助理,拉着弓步,右臂指向前方,发出了起飞指令。第二天,这个利索、潇洒的动作通过电视被国人争先模仿,演绎成风靡全国的“航母STYLE”!

779号试飞员驾驶着战机冲向舰艏,以雷霆万钧之势,跃过滑跃14平台,猛地仰头拉起,直插云天……

50分钟后,又有一架“空中飞鲨”在辽宁舰着舰,并滑跃起飞。

17时,罗阳参加了航空口的例会。

他拿到了厚厚一摞数据表,将关键数据记在小本上。机械系统,正常!航电系统,正常!液压系统,正常!他高兴地在心里说了声:“行!”

24日,精彩的“刀尖上的舞蹈”还在海天间继续,又有3架“空中飞鲨”在辽宁舰着舰,并滑跃起飞。

令人魂牵梦萦的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滑跃起飞,这是我国海军和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母工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罗阳与伙伴们在辽宁舰上

下午4时15分,罗阳给妻子报过平安,挂断电话后,精神一放松,他突然觉得真累了,胸部也隐隐发闷。他慢慢走回房间,靠在床上,摸摸嘴角,不知道什么时候,嘴上竟然长出一大片口疮。

平日晚饭后,罗阳都要与大伙到甲板上吹吹海风,散散步。当晚,甲板上没见罗总的身影。

大家却都沉浸在喜悦之中……11月25日

上午8时,快离舰了。

住在罗阳隔壁的中航工业沈阳黎明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孟军,整理好行李后,忽然想起早晨好像没看见罗阳去吃早餐。他走到隔壁,推开虚掩着的门,只见罗阳斜靠在被子上,右手搭在胸前,脸色发黄,微微闭着两眼。

孟军吓了一跳,连忙迎上前,问道:“罗总,你怎么啦?”

罗阳轻声回答:“我有些不舒服,胸口发闷。”“要不要请舰上的医生来看看?”孟军关切地问。

罗阳摆了摆手,“这时候大家都忙,不要麻烦人家了……”

此时,码头上传来了阵阵锣鼓声和欢呼声,人们在等待迎接英雄凯旋。

孟军还是觉得不放心,又说:“还是请医生来看看吧?”“不必了,马上靠岸了,上岸以后再说吧。”罗阳坐了起来。

孟军说:“罗总,你别动,我去喊人来帮你提行李。”

片刻,孟军和两位同事一起来到房间。他们要扶罗阳,却被罗阳拒绝了。

上舰这些日子来,罗阳他们上甲板,一般都是顺着梯子走,可这次罗阳自己提出来要乘电梯。

人们实在是太疏忽了!

后来,孟军愧疚万分,他说:“如果当时我坚持把医生请来,或许悲剧有可能避免……”

也有医生分析,那个时候,罗阳的心脏已坏死百分之七八十,他是以钢铁般的毅力在做最后的坚持。

电梯将他们送上主甲板,阳光明媚,罗阳看见沈飞公司的谢根华书记和一些职工代表,正在码头旁朝自己招手,他只能努力回应疲惫的微笑。

罗阳的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拖着沉重的身子,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下舷梯。

谢根华在舷梯旁迎候。几步外正在摄像的摄像师提醒道:“拥抱,拥抱啊!”罗阳却连拥抱的力气都没了,只能勉强与谢根华礼节性地握了握手。

最了解罗阳的莫过于几年来一直并肩战斗的谢根华,他见罗阳面色苍白,嘴角还有一片口疮,忙问:“太累了,不舒服吗?”“有点累。”罗阳只是淡淡一笑。

罗阳随后上了面包车,向宾馆驶去。

谢根华刚刚忙完迎接舰上返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便见办公室主任匆匆跑来,说:“谢书记,罗总说自己有些不舒服,不能参加下午的庆功大会,请您安排一下后续工作。”“不对劲!”谢根华心里顿时一愣,以他对罗阳的了解,罗阳是不会轻易说出“不舒服”的。再者,庆功大会这么重要的事情,作为沈飞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作为舰载机沈飞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怎么会主动提出缺席呢?一定是出了什么严重的情况了。

谢根华越想越觉得有问题,便放下手头的事情,急忙赶到宾馆,进了房间门,只见罗阳斜躺在床上,脸色发黄,表情十分痛苦。

谢根华半俯下身子,问他哪儿不舒服,罗阳用手指了指胸口,说“胸口有些闷”。

谢根华一听,意识到情况严重,果断地说:“我们立即去医院!”

谢根华扶着罗阳下到宾馆大堂。

罗阳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他交代谢根华,这次上舰,舰长送了几顶辽宁舰的舰帽做纪念,放在他的手提箱里,一定别忘了到时候送一顶给某研究所的所长,某研究所也是歼-15攻坚团队的一个成员,因为舰上的舱位有限,这次他们未能上舰,但好事我们不能忘了别人。罗阳就是这样,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心中依然想着他人……

小王紧急启动车子,快速往离宾馆最近的大连友谊医院急驶。

罗阳靠在后座上,脸色苍白,闭着双眼。

秘书小任不断地说着:“……快到了……马上……马上……”

罗阳费力地睁开双眼,深切地望着小任,像是要交代什么,嘴角轻轻动了动,却欲言又止。片刻,或许为了分解大家的担忧,罗阳轻声说:“……今天大连怎么不堵车?”

小任告诉他:“今天是周末,罗总。”

罗阳轻轻叹了口气,“唉,我都不知道星期几了……”

这是罗阳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500米……200米……100米……当离医院不到50米时,罗阳几乎已经停止了呼吸……

小王和小任从车上跑下,声嘶力竭地喊着:“医生……医生……”

谢根华他们将罗阳抱到担架上,来不及进急诊室,在门诊大厅里,医护人员对罗阳实施紧急抢救……

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闻讯,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了;

海军副司令员张永义赶来了;

罗阳的同事们赶来了。

…………

门诊大厅里,抢救在继续……

大家都不敢往坏里想,大家都不愿往坏里想,大家都在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秘书小任的手机打爆了;

谢根华的手机打爆了;

在场的所有人的手机都打爆了……

中午12时48分,罗阳由于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多方抢救无效,因公殉职,英年51岁。“才见虹霓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

苍天垂泪,大海呜咽……

辽宁舰震惊了!

各级领导震惊了!

中南海震惊了!

国人震惊了!第二章壮行

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珍贵的镜头: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从辽宁舰的舷梯上走了下来——

他那疲惫的微笑,重锤般地敲击着大地;

他那悲壮的微笑,闪电般地震撼着心灵;

他那疲惫而又悲壮的微笑,感动了亿万人民。

于是,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罗阳!

随中国作家协会采访团,踏上了沈阳这片辽阔的土地,我们是来寻找罗阳、寻找那个悲壮的微笑的……

沈阳入冬后的第三场大雪,当地的百姓说这是为罗阳送行的浩雪,下得如泣如诉、荡气回肠……

我站在茫茫雪地里,任凭雪花扑打着脸颊。迷迷茫茫中,突然,我看到眼前驶过的一辆辆出租车显示屏上正在滚动着的字幕:“罗阳,沈阳为您而骄傲!”“罗阳,一路走好!”

在色彩纷呈、快速变幻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停顿一下匆匆前进的步伐,对罗阳悲壮的殉职给予一份特别的凝望?“罗阳,民族以你为荣!”“罗阳精神不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官方网站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如此激昂的声音在罗阳去世后几小时、几十个小时里,已经传遍互联网。

网友“奋蹄马66”:

刚见“飞鲨”展雄姿,

顿闻英雄殒人间,

航空报国三十载,

军工罗阳永不朽!

网友“西岭踏雪2012”:

壮志凌云,埋头干,孜孜不歇。环世界,奇兵神器,旌旗猛烈。三十科研日与夜,十万里海云空月。战成功,痛幕后英雄,滂沱谢。2012年11月25日上午,罗阳走下辽宁舰舷梯

和平梦,犹未报。民族苦,何时减?驾长鹰冲破,太平洋阙。保土全凭真实力,喜多创造兵无血。怀信心,攀登更高峰,国人悦。

网友查轩书(音):

中华民族的脊梁靠的是千千万万个默默奉献的人打造的。

默哀!

网友快乐心境:

哀悼一路走好,埋头苦干的中国人。以生命诠释了《共和国之恋》中的那句歌词: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

网友观察者网:

歼-15圆梦,沈飞公司董事长罗阳殉职。毛主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罗阳同志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放飞了中国人最重的梦想之一。

网友魅力格格:

你是民族的脊梁!你是中华民族当前最需要的人,可却因过度的劳累,过早地辞世,你让所有期盼中华民族早日复兴的人倍感痛惜!但你却把奉献、勤劳、担当的精神种子,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的心里!

网友黄生:

沉重悼念学长罗阳同志!因为你的坚持,使我们的战机比西方航空强国只剩下很小的差距;因为你们的努力,使我们国人兴奋无比。再次向你和战斗在航空战线的战友、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网友闲逸堂堂主:《临江仙》悼念罗阳:

志在航空为祖国,殚精竭虑图强,长天展翼喜飞翔,载歌载舞巨舰正归航,忽报英才心猝痛,怎堪星陨人亡?声声呼唤泪千行,精神永在,后继罗阳。

网友徐静波:

今天我们需要祭奠一个人:沈飞公司集团董事长罗阳。他看到了自己负责研制的歼-15舰载机在中国航母上成功起降飞行,却倒在了辽宁舰上离去。虽然年仅51岁,但是罗阳的人生真的很完美。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歼-15的成功升空!

央视评论员杨禹:

歼-15刚刚首飞起降成功,沈飞集团董事长罗阳突发心脏病,离开辽宁舰后不幸去世。出师小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辽宁舰只是中国航母发展史上的一个起点。每一位为这份事业殉职、流血、流汗者,都值得敬仰。正有更多有志有为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份光荣事业中来。罗阳,安息吧!

湖北网友:

我是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三学生,在得知罗阳是我们的学长时,感到非常的震惊与悲痛。我们对他的英年早逝倍感惋惜。我们要学习他的一心为国,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纪念他,学习他。请罗总一路走好,也在蓝天守卫祖国!

网友SONG005005:

向我们的民族英雄——罗阳,致敬!为我国舰载歼-15战机,呕心沥血,以身殉职,13亿中国人不会忘记你……

网友学者的世界:

在辽宁舰试验现场,51岁的罗阳倒下了。中国的国防就是靠这些人一代又一代的前仆后继,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的骄傲。昨天网上很多好朋友都在深情地送别罗阳,一个英年早逝的英雄,为了祖国的强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罗阳,一路走好!

网友清风演义:

炎黄一创举,中华舰载机。

罗阳好男儿,为国添豪气。

英雄身先卒,海天闻哭泣。

千秋百姓颂,万代芳名遗。

网友DZYTC:

向罗阳的遗像敬献了寄托超大全体网友以及关心国防事业人士的花篮,花篮的卡片上写道:“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虽然没有办法像您一样在国防事业上为国出力,但是我会像您一样热爱这个国家!”“敬礼!国家的强盛永远都是依靠那些心中有民族的人,在岗位默默奉献、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去为社会奉献的人!”“你无畏地燃烧自己的生命,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多少军工人在默默地奉献,前赴后继。为罗总默哀!”罗阳先进事迹报告团在中航工业总部作演讲

截至11月26日11时,2167名新浪网友对罗阳发起了悼念;新浪微博上有24万余人对“罗阳殉职”进行点击和讨论,并排名热门话题第二;人民网强国论坛、腾讯论坛等的网友们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纪念浪潮;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微博、《中国航空报》微博等无不发出了令人惋惜的感叹与无上的崇敬。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罗阳因公殉职高度关切,罗阳离世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做出重要批示:

罗阳同志不幸因公殉职,我谨致以沉痛的哀悼,并向他家人表示深切慰问。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对他的家人要妥善照顾。

不要总是抱怨我们这个民族已经没有激情,不要总是抱怨我们这个社会缺失精神。

罗阳殉职引发全社会关注,这与他生前长期默默无闻形成了鲜明对照。中国人自行研制的航母舰载机亮相,带给了国人巨大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但在这一时刻,这一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却猝然离去,人们既钦佩、赞扬他航空报国之志向、攻坚克难之努力、敬业勤勉之品德,又哀惋、痛惜他倒在举国欢腾、畅饮庆功酒之际。

正如一家外国通讯社所说:“北京对该项目给予高度重视,这个项目被视为中国在过去30年里从穷国走向政治经济大国的崛起标志。”

于是,罗阳也成为一种精神的标志!

罗阳逝世后,沈飞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谢根华写的《痛失罗阳》追忆文章中,有这样一段:

您怎么就这样走了呢?我的好搭档,我的好同事,我的好朋友,我的好兄弟——罗阳。直到此时,我仍然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11月18日,您乘直升机来到辽宁舰上,我们只有不到1小时的交接时间,我就要乘直升机上岸。我已经在舰上待了十余天,我带您到了我们要交接的入住房间,告知您开水房、餐厅、卫生间以及洗澡间的位置,告知您从舰上如何拨打地方的电话,告知您舰上参试领导和同志们的房间号和电话号,告知您舰上的基本设施、飞行的情况等,告知您中航工业沈阳所摄像、照相人员如何寻找,告知您何时何地召开航空例会和指挥部例会,告知您留在房间的饮料、水果和食品的存放位置等……没想到,这琐碎的告知,竟成为我们最后的交谈!然后我们一起登上舰岛,观看当天的飞行训练,留下了珍贵的影视资料和多人、两人以及单人的照片,并相约飞行成功后,我到大连码头来接您们这群功勋上岸,共同畅饮庆功酒。

在随后的几天里,舰载机相继完成着舰任务,这对我们航空工业来讲意义非凡,对我国航母形成战斗力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我们都沉浸在了欢乐的海洋!然而就在11月24日,您度过了一个极其漫长而痛苦的长夜。在过度的疲劳状态下,在飞机起飞发动机的巨大轰鸣中,您的心脏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开始了绞痛,而您又是那样的坚强,总是以不给别人添半点麻烦的心态,默默地忍受着病痛的来袭。时钟一分一秒地滴答敲响,您都觉得特别漫长,那对您会是多么难熬的夜晚啊……

谢根华双眼含着泪水为作家采访团做了一场关于罗阳的报告。“罗阳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名壮士,他绝不是干一个歼-15型号就会累趴下的壮士!”谢根华说,“他当沈飞公司总经理5年来,是多个型号的研制现场总指挥,这多个型号跟歼-15一样复杂,都需要花费他极大的精力。唯一的区别就是歼-15的风险大于别的飞机。罗阳的管理能力非常高超,同时管好多个型号很不容易,哪里资源多配,哪里资源少配,这都取决于当时的场合和情况,只有资源配置合理了,才能保证各个型号任务的顺利完成。”

罗阳在很多场合都强调“一代装备,一代管理”的理念。在公司产品升级换代的背景下,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管理要“四化”(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流程制度化、工作考核数据化)的想法。此后,罗阳“管理‘四化’”的设想不断丰富,对公司构建形成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管理创新体系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罗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必须想办法”。哪个型号有困难,他就带着负责资源配置的班子成员到哪个型号现场去开会,进行资源调配。对于罗阳来说,多个型号都必须完成,只是起步早晚、首飞早晚的区别而已。从2009年到2012年,沈飞公司接连取得首飞成功,基本上都保住了时间节点。这种成功没有别的招儿,就是“必须想办法”。罗阳先进事迹报告会国务院追绶罗阳“航空工业英模”荣誉称号授奖仪式

罗阳做思想工作,站位非常高。不仅是站在沈飞公司的角度,更是站在整个航空工业、甚至国家航空发展大业的角度,他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武器长效支持,早晚都要被动挨打。清朝甲午战争的失败,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雄厚的工业基础,一共就那么几条军舰,被日本人一打,就没了,没有装备,你怎么战胜敌人?”“报告总指挥,我是××××型号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飞机已经准备完毕,状态良好,请求起飞!”

这样激动人心的首飞报告,以前在沈飞公司十年八年才能有一次,但2012年10月底到11月初的4天内,罗阳接连报告了两次。

谢根华动情地说:“我们是多么希望能再听到罗总这样的报告啊,那是罗阳代表航空人,在向祖国和人民报告!”

通过视频,我们看到了激情飞扬的画面:

一架新型号飞机停在跑道旁,罗阳迈着自信的脚步,走到主席台前,向中航工业总指挥报告:“报告总指挥,我是××××型号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飞机已经准备完毕,状态良好,请求起飞!”

总指挥下达了“可以起飞”的指令。

飞机慢慢滑向跑道,加速,拉起,如利箭般插向天空!

此时,只见罗阳抬头仰望长空,脸上写满了激奋与自豪……

当我叫你英雄的时候,

你是否听见,

这一去不要走得太遥远;

当我叫你英雄的时候,

我泪流满面,

双手化翼梦想翱翔蓝天……

罗阳离去之后,当沈飞职工们唱起这首《我的英雄》的时候,心中荡漾着的不仅仅是悲壮,同时还饱含着无上的崇敬与暖暖的温馨。

我是第一次走进军工企业,几天采访下来,我的感受是军工企业实际上也是一支不穿军装的、有着高度组织性与纪律性的部队。每上一个新的型号,都需要组织一次战役。因此,航空人的工作制常常是“711”——每星期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时。攻关最紧张的时候,又变成了“724”——没有休息日,一天24小时轮流转。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赵民面对我的采访,几次泪下沾襟:“罗阳从辽宁舰下来的时候,还和我招了招手,这么个永远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人,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了……”

对于歼-15而言,沈阳所与沈飞公司,一个是设计单位,一个是生产单位,他们共同面对压力。赵民说:“从某种角度说,沈飞公司罗阳他们的压力比我们还要大。首飞之前所有的工作都是仿真的、模拟的,没有直接面对来自实际环境的各种考验,地面试验并不能完全模拟天空的环境。因此,首飞通常都会面临真实而巨大的风险,包括歼-15着舰。一切靠实践去检验。当然,首飞成功,我们都会特别激动,我们体验到从忐忑不安到喜悦的整个过程。然而,第二天、第三天,它又要飞了,压力就又开始了。”

我问:“歼-15首飞之前,你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在首飞之前,我们会把所有的地面试验做完,达到理论上可以起飞的程度。”赵民说,“基于研制程序、质量规程、技术和以往的经验,当我们认为它具备飞的条件,它就可以飞。剩下的就是风险。但我们有这么多年的经验和型号积累,会在技术上进行控制,把风险降到最低。不过,也可能存在意外。罗阳承担的压力会更大,作为一个型号的研制现场总指挥,要协调设计和生产部门,要协调一二百个协作单位,要协调军方和生产单位的各种关系。作为主机厂的总经理,他还要管理试制、生产、调试、试飞等每一个环节,几万个零部件组成的一架飞机,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出问题,到了天上以后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还因为沈飞公司是整机厂,飞机是从他们手上交出去的,因此最后的压力往往都压在罗阳的身上。”

新机试制部是罗阳生前最牵挂的一个部门,有时候,他一天要去两三次。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罗阳走进新机试制部。车间里灯火通明,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罗阳对部长说:“吃点夜宵,休息一会儿吧。对了,你们给大家准备夜宵了吗?”部长说:“我们都是各自带各自的,有的带面包,有的吃方便面。”罗阳一听急了,“这怎么行?长期下去不影响身体吗?”第二天,一进车间,只见一角摆着十几张行军床,说是罗阳派人送来的,让夜里加班晚了回不了家的职工休息用。晚上9点,工会主席带着后勤人员,送来了热面条、热粥和馒头、花卷,还有各种小菜,大伙儿吃得心里热乎乎的。罗阳得知有的员工长期加班,连到医院看病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便安排二四二医院的医生,每周一次来生产现场为职工看病,还为大家配备了小药箱。8月,车间里闷热难受,罗阳要求后勤部门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他还亲自将冰柜、风扇送到车间。

试飞站的张晓强站长给我讲了一个“暖腰宝”的故事。

每到年底,试飞任务特别集中。沈阳的冬季气温都在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空旷的机场跑道上寒风刺骨。可机务人员不能穿得太厚,更不能穿棉大衣,因为他们要随时跟踪调试飞机,穿厚了影响操作,还容易出事故。

罗阳到试飞站指挥新机试飞时,看见工人们套着单薄的机务马甲站在寒风中,心疼地对张晓强说:“这么冷,他们又穿得这么少,得想点什么办法,别叫他们冻着。”

罗阳发现家里的一个“暖腰宝”很好用,轻便小巧,充一次电可以用好几个小时。他专门派人买回一些“暖腰宝”,发给在室外工作的一线工人,工人们将它放在心口或腰间,称它为罗总送的“暖心宝”。

罗阳还从车队调来两辆有空调的大客车到试飞线上,让工人们在飞行间隙轮流到车上休息,暖暖身子。以后这成了一种制度。

罗阳说,任务越重,越是大干,越不能忽视员工的身体健康。过去,沈飞公司员工每3年体检一次,从2011年开始,罗阳在职代会上提出,缩短体检间隔,员工们每两年体检一次。去年安排了6000多名职工体检。专家骨干每年体检一次,然而他自己却由于工作脱不开身,两年没有体检了。

有一次在现场,罗阳不经意间听一个女工说已经好几星期没见到自己的孩子了,夜里加完班回到家孩子睡了,清晨出门孩子又没起床。一个小伙子说父亲住院一个多月了,自己还抽不出时间去看望他老人家。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罗阳在心里琢磨开了,这几年型号多、任务重,为了抢节点,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许多岗位24小时轮流转,有的员工长时间不能回家,因为保密的原因,又无法告诉家里人自己每天在忙些什么。罗阳建议公司党委和工会给员工家属写《感谢信》,他亲笔签字,各分厂工会主席一家家送到员工家属手中,让家属们知道自己的亲人是在为国防建设在做贡献。

在沈飞公司工会,我读到了这份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感谢信》××同志并家属:

首先,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以创新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辛勤的汗水和无悔付出,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不负重托,出色地完成了重点工程任务。你是沈飞公司的优秀员工,是支撑沈飞公司跨越前进的脊梁!

过去的一年,大家收获了胜利的喜悦,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大家共同直面挑战,共同冲破难关,共同履行了庄严的承诺,共同创造了难得的奇迹。那些日子里,为了任务,为了目标,你夜以继日,没节没假,舍去多少儿女之情,放弃了多少天伦之乐。我为我们的企业拥有你们这样一支“铁军”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我要特别感谢你的家属和亲人,我们的工作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理解,离不开他们的付出和奉献,我们的员工在加班加点的时候,他们默默地、无怨地挑起了家庭重担,对此,我深感歉意和感谢。

我热爱我们的员工,更敬慕我们的家属。

衷心祝愿你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中航工业沈飞公司 罗阳2011年2月30日

家属们看完《感谢信》后,都特别感动,“真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每天都在做着这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会理解他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亲人们的事业!”

听说作家采访团来采访罗阳的事迹,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76岁的退休工程师杨圣杰,主动上门找到了我们。

杨圣杰告诉我,罗阳大学毕业分配到九室环控专业组时,他是罗阳的组长。组里正在搞歼-8飞机“飞行员座舱地面抛盖试验”。那时候,试验手段十分落后,每天都在野外作业,还要进行小爆破,尘土飞扬,人人被弄得灰头土脸。

在杨圣杰的眼中,罗阳挺踏实,文文静静,话不多,干活肯卖力。休息时,不是看书就是和师傅下下棋。

杨圣杰在慢慢讲述那些久远的关于罗阳的故事,讲到动情处,老人凝噎无语,潸然泪下。

忽然,老人话锋一转,对我说:“今天,我找你们来,是想告诉你们一件事,这件事除了我老伴知道,没对任何人说过,我糊涂啊,我曾经给罗阳送过礼……”“给罗阳送过礼?”我听得一头雾水。“我真糊涂啊……”老人还在自责。

2011年夏天,杨圣杰的小孙子大学毕业了。找工作成为一大难题,小孙子在网上投了三次简历,又参加了两次人才招聘会,均没有着落。小孙子是杨圣杰和老伴一手带大的,看着小孙子一天到晚闷在家里,他俩比小孙子还着急。

老伴对杨圣杰说:“得想想办法啊!你不会去找找罗阳?人家现在是沈飞公司的一把手,解决个把人的工作,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经老伴这一提醒,杨圣杰说:“对,对!为了小孙子,我去找找罗总!”

老伴又说:“现在求人办事都得送礼,你打算送什么礼?”

杨圣杰想了想,说:“送钱是绝对不行的,这样吧,我买两瓶酒给他带去。不过,我就怕他不收。”

罗阳调到沈飞公司以后,仍住在原来所里分配的宿舍。隔天晚饭后,杨圣杰找上了门。罗阳不在家,他把小孙子的材料交给了罗阳的妻子王希利。又趁她不注意时,把两瓶酒放在茶几旁。

大约是一个星期后,家里来了个小伙子,自称是罗阳的司机,手里提着两瓶茅台酒,说是罗阳让送来的。

小伙子走后,老伴对杨圣杰说:“这酒都给退回来了,那件事肯定办不成了。”杨圣杰心里也没底,只好说“再等等、再等等”。

一等就是一个月,老伴沉不住气了,对杨圣杰说:“怎么样?没戏了吧?我早说过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你不送钱,谁给你办事?”

杨圣杰拧着眉心,说:“不会的,我不会看错人的,罗总不是那种人……”

杨圣杰有个习惯,每天早晨都要在家属区遛弯、晨练。他发现一个“秘密”,早晨7时,沈飞公司的一辆小车都会准时到家属区接罗阳。他告诉老伴,准备直接去找罗阳。

这回杨圣杰怀里揣上了两万元。

那天清晨,杨圣杰早早就“埋伏”在罗阳住的那栋宿舍楼旁的冬青树旁。7时差两分时,罗阳按时从单元门里走出。

杨圣杰快步走上前,喊了声:“罗总!”

罗阳抬头一看,见是杨圣杰,和蔼地说:“是杨师傅啊!这么早,出来遛弯?”

杨圣杰说:“我找您有点事!”“哦,您说!对了,是不是您小孙子的工作问题?这种事情要走程序,还得等机会,您就耐心等着吧!”“罗总,给您添麻烦了……这里是两万元……”说着,杨圣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信封。

罗阳有些不解:“您这是什么意思?”

杨圣杰支支吾吾道:“我不是给您的,是给您手下的工作人员的……”“杨师傅,您怎么能这样?”尽管罗阳心里很难受,但他还是强压住,他怕老人家尴尬。他钻进车里,摇下车窗,朝老人招了招手。

国庆节过后第三天,沈飞公司人力资源部通知杨圣杰的小孙子去参加笔试和面试。一个星期后,小孙子正式到沈飞公司质检处上班。

小孙子上班后,杨圣杰几次想去向罗阳道声谢,可他又觉得没有勇气……

11月26日。

杨圣杰早起锻炼,他经过所区大道时,只见两旁的电杆上挂出了几幅大挽幛:“罗阳同志,我们永远怀念您!”“罗总,一路走好!”

杨圣杰有些愣了:出了什么事?罗总怎么了?

正在此时,所办的小刘从身旁经过,沉痛地告诉他:“罗总昨天执行完任务,从辽宁舰下来,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

天啊!杨圣杰只觉得一阵晕眩。

参加追悼会那天,面对罗阳的遗像,杨圣杰还在心里谴责自己:“罗总,我糊涂啊……”

痛失一员虎将,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悲痛不已,他说:“罗阳这段时间非常累,多个型号正在研制,两型飞机首飞,又面临必须完成年底的任务,非常累、非常累,他是‘疲劳断裂’! ”

何为“疲劳断裂”?

是金属由于老化或使用过度,产生的一种破坏性的物理现象。

罗阳是由于超限度的工作、超强度的压力而“断裂”的、殉职的。

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玉海说:“航空工业是跑完一个马拉松,接着是5公里自行车,再接着下一个马拉松加15公里竞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

是的,这是一种“夸父逐日”式的长跑,跑得异常艰难,跑得非常执着。因为,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强军,强国,强我中华!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罗阳都保持着奔跑的姿态……

这是战斗者的姿态!

这是勇猛者的姿态!

正如《京华时报》记者吴乔在悼念文章中所言:“他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却永别这个世界。本是庆功宴上的功臣,却只能永远地缺席。他把生命中的最美好的时光,把青春中的最卓越光华,都奉献给了他的战机事业,但却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而一朝为天下所知,却是生命的逝去之时。正如彗星一样,把最闪亮的一瞬留给了世间,也把永远的遗憾和怀念留给了世间。在任何一个普通人的情感里,最难以接受的,就是这样最完美之中的最大缺憾。”

11月27日,辽宁舰。

全舰官兵怀着一种无限崇敬之情,在甲板上列队,面对舰艏滑跃14平台——就是这个平台成就了共和国航母舰载战斗机完美升空,同时也见证了罗阳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

辽宁舰政委梅文神情凝重,他说:“听到罗阳去世的消息,我们无比震惊、万分悲痛。就在两天前,我们还在舰上为我们的歼-15战机成功着舰而击掌相庆,还在一起畅谈航母发展和对新型战机的期望。可转眼间罗总走了,带着他对自己事业的忠诚和眷恋走了。我们全舰官兵要以罗阳为榜样,学习他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为航母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深入一线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以更加勤奋扎实的工作为航母早日形成战斗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上午9时,汽笛长鸣,为英雄壮行……第三章撒开了是满天星

11月25日,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成功起降的消息,一经媒体传播,举世瞩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沸腾了,师生们无不为校友们的成功而激动,而骄傲,而神采飞扬。

罗阳当年在北航上学时的原五系团总支书记郑彦良,喜悦之余甚至想“要不要给罗阳打个电话,祝贺一下?”可转念间,又觉得还不定有多少领导、同事、同学、朋友要与他分享这一喜讯呢,还是先别添乱吧。

没料到大喜那么快就变成了大悲。11月26日早晨,当郑彦良习惯地打开电视时,屏幕上一张打上黑框的罗阳遗像不禁让他惊呆了:依然是那么熟悉的脸庞,依然是那么熟悉的笑容,他,他怎么就这么“走”了?!

两天间的大喜大悲,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上午,郑彦良找到了原五系的党总支副书记蔡德麟、辅导员王学仁,三个白发老人回忆起罗阳的往事,议论北航学生“就知道玩命干”,历数着“罗阳们”为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感慨万端。

他们当即拟了个唁函发到了沈飞公司。

立志祖国航空事业三十载踏实苦干鞠躬尽瘁

开创舰载战机首飞新伟业莘莘学子一代楷模

罗阳,你是最让我们骄傲的学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你的师友蔡德麟、王学仁、郑彦良

原稿上原本还有一句“罗阳,你是最让我们心疼的学生”,三位老师思考再三,怕给他家里和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伤感,临发出前还是删掉了。

26日当天,各路媒体记者蜂拥至北航,希望能挖掘到罗阳在北航上学期间的故事。

郑彦良一遍遍地告诉他们:罗阳所在的班,是1978级五系高空设备专业,序号8551班。全班30人(其中一人在读期间因病去世),年龄跨度较大,最年长的31岁,最小的16岁。入学那年,罗阳比现在大学生平均年龄还小,刚满17岁。1978级是“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的第二届大学生,普遍存在年龄跨度较大的的现象,同班同学年龄能相差十几岁,大概也正是“文革”被耽误的这十几届吧。1978级比1977级多了半年的高考复习时间,因此他们这个班有了7个十六七岁的同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