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踏踏实实的企业家:周其仁随访以色列七夕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13:13:19

点击下载

作者:贾林男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踏踏实实的企业家:周其仁随访以色列七夕谈

做踏踏实实的企业家:周其仁随访以色列七夕谈试读:

推荐序一 帮你“转念”的一本小书

刘东华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

今天日子好过的企业家可能不多,而且往往会预期接下来更难。

有人明显感到传统的模式和路数走到头了,但背上的包袱就是放不下,长期的惯性就是止不住,即便放下、停下也不知道身上该背什么、该朝哪儿走。

有人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和体制对接、怎么和官员打交道了。过去私下勾兑的那一套肯定不敢、不行了,但很多事要办又明明绕不开政府、离不开官员的理解和支持,太近了可能烧死,太远了可能冻死,到底应该怎么办?

有人早就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冲击、威胁而焦虑了,而且努力去尝试“+互联网”或“互联网+”,结果总是成本很高、效果很差,甚至新的优势没有建立起来,原有的根基却被伤害了,落得个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凡此种种,问题多多。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怎么了?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可怕。一方面,很多企业确实处于无路可走或有路不知怎么走的状态;另一方面,却可能心念一转,机会无限,有的是仗可以打,有的是事可以做,有的是办法可以想。

心对了,思维方式对了,一切慢慢就都对了,境由心造,心生万法嘛!问题是,这心怎样才能对,这念又该怎样转呢?2015年5月,正和岛商学院游学以色列,周其仁教授与30多位企业家学员7天没日没夜地切磋问诊、讨论交流,几乎涉及了当下企业界面对的各种难题,凡有所问,周教授无不尽其所知、倾囊相授,令闻者觉得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甚至大呼过瘾。这也是正和岛执行总编,对罕见的好东西特别敏感、特别较劲的贾林男先生一定要把“周其仁随访以色列七夕谈”凝结成书的动因。

此书初成,林男让我先睹为快,书中的内容彻底把我打动、征服了。这篇小文并不是什么序,而是我压抑不住、必须要对大家一吐为快的推荐语,核心就是这么几句话:这是一本帮助企业家“转念”、优化思维方式的小书,是我们的企业家转型期的一本必读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衷心希望正和岛上每位岛亲以及岛外面临同样问题的企业家能人手一册,随时带在身边,随时就书中某个话题与朋友们发起讨论,正和岛也将在线上线下组织各种沙龙分享活动,让大家从“我办企业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开始,认真解决“要的太多、信的太少”“心理能量配不上时代给自己的空间”等问题,逐渐告别短期思维,转入使命驱动、意义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拥有了这样一本小书,你就有了被“其仁之道”武装起来、笑拥未来的自信和可能。

大家一起来吧!2015年12月15日

推荐序二 趋势无法短期改变,自省和自救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杨涛 正和岛以色列一期游学团团长、深圳易兰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魔豆工坊联合创始人

那天,接到林男兄微信发来这本书的文本链接,以为能思考、善创作的才子又有啥好文分享给我;当知道他想让我给这本小书写个序的时候,开始心里是拒绝的。主要原因是我一个做企业的,不擅长写作,担心写不好丢人。

在随后的电话聊天中,我改变了主意,觉得可以尝试从我的视角,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在这之前,我还参加了正和岛商学院组织的美国硅谷和日本两站游学活动。比较下来,以色列游学给了我更多的体会和收获,特别是与周其仁教授同行给了我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我在大学毕业后,就从中国的北方哈尔滨来到了南方的深圳工作生活,这一来就是20多年。我见证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高速发展建设成今天的大都市,也收获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和成功的喜悦;但这几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和我的朋友们也遇到了企业发展中的烦恼和困惑。我们知道趋势无法短期改变,自省和自救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在三年前,我就开始有目的地在国内和国外参加各种活动、接触不同的人群,希望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希望可以应对未来更严峻的市场环境和挑战。

这次以色列游学真的对我很特别。

首先是我作为团长,在佩雷斯中心代表中国企业家做了演讲,虽然在我前面演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中国大使馆参赞提前离开了,但我想他们没有听到来自中国企业家的声音一定是他们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周其仁教授的言行举止,让我找到了未来生活、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每天我们出发沿着特拉维夫的海边晨跑的时候,总能遇见周教授返回的身影;每天晚上的“其仁夜话”分享活动,总有一群企业家朋友围坐在他身旁,兴奋地聊到半夜不愿意离去。

说到创新,周其仁教授也非常睿智地指出:以色列被冠以“创新的国度”之名,不是整个国家都参与创新,而应该是少数人的创新,是国家的发展战略的创新;是在特定的地方,创新质量、创新密度和创新浓度上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临界点后,必然的爆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一句口号,可能会影响到这一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大家都需要思考一下自己应该怎样做。

与智者同行,与强者为伍!

祝愿这本小书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智慧和启迪!

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贾林男 正和岛执行总编一

2015年5月,正和岛商学院游学以色列,周其仁教授与30多位正和岛企业家同行。我们访问了十几家公司,在IDC商学院听犹太拉比和以色列将军讲课,还驻足哭墙脚下。

出发前我策划的就是“七夕谈”,“上帝”用七天创世纪,此行在以色列恰好七天,每天抛一个话题,如信仰、教育、创业、股市,周教授和大家谈下来该独具匠心。可惜事与愿违,正和岛的“魔鬼游学”通常早八点出发,晚八点才回到酒店,之后找片空地集体复盘当天见闻直至深夜,哪有空再叙“今日话题”?不过我有备而来,七天里,影子般贴在周其仁教授左右,录音笔不离手,课上、大巴车上、餐叙中、海边散步时,尤其是每晚全天考察之后的“挂牌讨论”,又听又问,将对话统统收录,回国整理出来是20多万字的速记,再经逐字校订、编排组合、提炼精要,加之充电20多本周其仁、以色列相关著作,最终一个字一个字写出这本小书,终于让此行30多位企业家听得如醉如痴的内容公之于众。二

我为什么要花心血整理这本小书?

周其仁是个原因。周教授在当下中国之“珍贵”足以独成一书,简言之,他不是大众明星式的经济学家,但越是重要的企业家,越是竖起耳朵倾听他对经济的判断和对企业的一线观察。周其仁听众很多,有政府官员,有教育工作者,也有企业家,此行和一群老总在异国他乡泡足七天,专门聊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生动展现出他在此领域多年的阅历和思考。另外我一直认为,就思想的冲击力而言,读周其仁的书不如听其演讲,听其演讲不如与其一起调研,私下走一趟,随口而出那几句话,总能让听者如获至宝,反复回味。

以色列也是个原因。人口不过800万出头,面积比北京市大不了多少且周边战事不断,怎么有那么强的国际竞争力?要知道,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色列还被称作“柑橘的国度”,二三十年下来,怎么就成了“创新的国度”?今天中国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和以色列,和犹太人一比就发现差距。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多年,仗打到今天,很多老总叫苦不迭,好日子过去了,现在是转身难,脱身也难。可再难也不会比当年以色列难,我们哪家企业是在分秒降落炮弹的地方咬定青山搞创新,撑起一片天地的?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说,以色列所孕育的创造力与其国土的面积不成比例,但却与其面临的危险相当,国防安全方面的创造力为民用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除了环境相逼,犹太人对人身上能耐的那份信仰——“无比相信人,相信自己身上的能耐”,以及独立思考、理性谋划的特点,才是他们得以几百万人口能在世界上有如此影响力的源泉。中国经济再往前走,如果不好好练几手这种硬功夫,是会有麻烦的。

更主要的原因是,当下企业家、创业者群体的主体状态。这本书是写给他们看的。

这几年,国内商业环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创新速度加快,“风口”层出不穷,昨天还在讨论互联网思维和平台经济,今天又冒出来工业4.0和人工智能。在我看来,挑战的不只是企业家的快速学习能力,对企业家的定力更是巨大考验,因为噪音越来越大,过滤出有效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二是“不差钱”的宏观环境,这个对企业家精神腐蚀最大。当看到前后左右哗哗融资、数钱,能专心致志把手里活儿做好的有几个?带来的麻烦是,中国企业家踏踏实实搞创新更加不易。

你看,我身边不少老总打“游击战”成瘾,明明在自己行业里闯出一片天地,却志不在此,房地产赚钱就投房地产,互联网估值高就搞众筹,左一搭右一搭,搭着搭着就不知道他到底是企业家还是投资人了。问题是,左一搭右一搭撑不起中国经济的明天,也永远成就不了一家真正的好公司。

榜样有没有?华为。任正非为什么不盲动?任正非的梦想就是把华为做成世界级的顶尖公司,一开始就定标IBM等国际一流大公司,十几年如一日追赶,老百姓讲“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任正非那把尺子从不轻易改变。今年夏天我还见到褚时健,也写了一篇《褚橙启示录:这些事儿能靠互联网解决吗》,想说别整天忙着“造势”,别总拿互联网说事,因为互联网解决不了三流产品变一流产品的问题,更解决不了没产品变有产品的问题。

联想到当下媒体人创业的热潮,我在祝福的同时,总会冒出周教授私下说过的一句话:天下有两种人,一种搭台的,一种唱戏的,要想清楚自己做哪种人。周其仁一辈子“只唱戏,不搭台”,他说天下搭台的越多,对唱戏的需求就越旺。我把这句话送给同行,也送给企业家朋友。

人的经济行为说到底是个心理问题。本书讨论的主题词之一是企业家精神。熊彼特说,企业家精神首先是一种动物精神,源自一种要优于别人的生命冲动,这股冲劲儿中国人从来不缺,很多人都在聊如何做买卖,问题是和以色列人相比,中国人太看重外部评价而非内心评价,因此成就一项事业的企图心往往过于功利。企业家精神的另一层含义是理性精神,以色列企业家究竟哪点比我们厉害?除了他的知识存量比我们大,还有就是利用知识的自觉性比我们强,中国人不是不够聪明,也不是不够拼命,但缺的就是好好运用常识,好好尊重规律,以及像“一把锥子”那样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事物本质的习性。三

本书分6章。总的结构,第1章抛出当下企业家面临的典型困境,第2章~第6章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讨论走出困境的思路。

第1章:先琢磨透。全书一开篇,一位叫秋香的女企业家坦露自己的苦恼,切中很多中国企业家命门:十几年前逮到一个市场机会做起来了,打到今天身后追兵四起,加上经济下行和互联网冲击波,真是进退两难。病根何在?药方何处寻?讨论中,周其仁给出两条暗线,一“破”一“立”:“破”的是如果不利用经济下行砍掉一批“鸡肋”,怎么能真正摆脱时代的教训?“立”的是如果打下一仗时依旧不用心琢磨透,又如何另辟天地?

第2章:有的是仗可以打。这一章,周其仁首先梳理了中国经济高位下行、水落石出的来龙去脉,然后给出“中国人不会缺韧性”的理由,接着重点阐述未来十年中国企业突围的三个方向。其一,“重建世界观”:中国的产能就是给全球准备的,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有多大机会,我们有多少人好好看?其二,“品质革命+便利革命”:国内消费者今天开始为好东西出价了,所以不要总炒作新概念,国货只要产品品质提升一点,服务更便利一点,各行各业都有巨大的市场。其三,“空间再布局”:提高空间经济产能密度,生产潜能就会很快爆发,因此城市这门学问里的生意会越来越大。

第3章:浓度与创新。本章周其仁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创新需要足够的浓度。要记住,在一个社会中,创新永远是少数人的活动,只有把支撑创新的力量凑到一起,达到一定浓度,创新才能成事。因此,企业的位置决策至关重要。

第4章:在商言商。整整一章内容,专门解析正在全面调整中的中国政商关系。周其仁说,企业家不要猜测反腐还会持续多久,根本就一条: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信斜的歪的,要集中研究市场、技术和管理。要谨守两条底线:第一,不要轻率地对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乱发议论,别过业余政论家的嘴瘾;第二,不要因为口袋里有钱,就去买官员来为自己服务。

第5章:大心脏。企业家最值钱的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周其仁指出,今天我们的心理能量普遍低于时代所给予的空间。心够大,心够定,是很多事情的前提条件。人最怕的是“要的太多,信的太少”。心怎么练大?怎么变定?周其仁给出要诀:见贤思齐,知所适从。

第6章:真正的宝贝。最后一章,落笔在教育和思维方式。犹太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根源是他们相信人身上的能耐最厉害,因此就要培养人,就要鼓励创新、提倡质疑。犹太人还说,世界上没有正确的答案,更没有愚蠢的问题。周其仁说,学习的重点不是公共知识,而是私人知识,私人知识才是企业家的法宝。本章专设一节,周其仁和团员现场演练,私人知识是如何“杀”出来的。

本书的匠心,一是“短”,20多万字的谈话记录外加数百万字的相关资料,凝结成这本7万字小书,其实更费力,非如此简洁不可,是因为现代人时间成本越来越高,我相信你在三个小时内,比如一趟航班的工夫一口气读完这部充满干货和正能量的作品,会是一种很爽的体验;二是“拆”,整部书稿不断向读者强调一个理念:踏踏实实搞创新!基于这条主线分为6章,每章又分若干小节——共26小节,每小节专门讲述一个企业家面临的具体问题,如果你对某一小节特别感兴趣,可以抢读为快。是啊,今天集中人们的注意力多难啊!为此,我在每章、每小节前,都加了一句提要。

总之,请相信这是一本心血之作。四

最后,关于书名。9月初稿出来后,受周教授“重建世界观”的启发,我将书名定为“重建企业家精神”,朋友们都蛮认可。唯一的反对派是周教授。“词儿太大,”他说,“企业家精神是个高度浓缩的概念,另外别提什么‘重建’,实在不喜欢开天辟地、高喊口号。”

很快进入11月,再拖下去也不是个曲子,直到有一天周教授在北京金融街请我吃上海小笼包。“要不就定‘重建企业家精神’吧,也算切中时代脉搏了。”我试探。

不料周教授有备而来:“要我看,题目就叫‘做—踏—踏—实—实—的—企—业—家’。”

他一字一顿地说出书名,直觉告诉我,多踏踏实实的一个书名!就这么定了!

这就是周其仁教授,融平淡于奇崛。2013年年底我们一起去华为学习,很多老总都记住周教授的一句话:搞企业最后差不多都是坐地上哭,千难万难,很多事情会挤到你头上,有没有心理能量忍?靠什么帮你挺?就是企业家精神,“贤”就是黑暗中的那盏灯。

对于经历转型阵痛的企业家,我希望这本小书,能成为你奋斗路上的一盏小灯。

第1章 先琢磨透

秋香的苦恼,暴露了很多中国企业家的命门:善战本事大,谋布局不足。如果不利用经济下行砍掉一批项目,怎么能真正摆脱时代的教训?如果打仗前不能用心琢磨透,又如何另辟天地?随着仗越打越深,追兵四起,很多实体企业骑虎难下:打也不愿打,留也不愿留。真的是“实体经济”惹的祸?

1 秋香的苦恼

2015年5月19日晚,以色列海滨城市特拉维夫,夜色刚把地中海东岸的“罪恶之城”(sin of city)揽入怀中。一群中国老板围坐在戴维洲际酒店水吧的长椅上,没位子的干脆坐地上。周其仁建议,这晚讨论用“挂牌”形式,谁有难题“挂”出来,大家“摘牌”讨论。

肖秋香,深圳威纳源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位温婉和善的南方女人开启话头:“我们该继续做下去呢,还是剁手转行做金融投资?”创业20年,在细分驱动电源领域拼到前茅,可近年来追兵四起,她卖100,对手卖80,她给账期一个月,对手最多敢给一年,市场份额被吞噬得很快,秋香为此苦不堪言。“难道只有降价一条路?”其实,秋香已留下“后手”,这些年边做实业边收购了带楼宇的公司,准备开发做科技地产。“这跟我们差不多,我原来在行业里的毛利率是最高的,”一位高大帅气,做太阳能系统集成的企业家接茬,“但对手贴身竞争,我们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价格比我们低好多。最后,我的策略就两条:比我好的一定没我便宜,比我便宜的一定没我好。现在利润很低,没办法,但我的底线是付款要好,保证现金流。”

周其仁问:“在座各位还有类似的情况吗?”

一位壮实的东北老总憋不住了(六年前别人欠下他几千万未还):“原来挺保守的我一下放开了,并购了十几家企业,一边买土地一边建粮库,也尝到过甜头,可近来市场翻脸,回款特别慢,钱紧啊,搞得现在两难:进不起,退就死。”

周其仁说:“听来三家都有类似的问题,通常称为实体经济的困境。其实也许跟实体不实体没太大关系。‘实体经济’是人们下的一个定义,实体经济也好,虚拟经济也好,都是人为的分类,商业的本质其实都一样,把资本放进去,带出员工就业、产品、名利、社会价值,就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我就问一个问题:咱们这次来以色列,听过跟你们类似的情况吗?”“没有。”“为什么没有?人家怎么搞企业的?”“轻资产。”“是轻资产的意思吗?我们这两天看了不少以色列人创建的企业,人家怎么搞起来的?年轻的‘理工男’有技术,可市场怎么办?营销怎么办?竞争对手怎么办?知识产权怎么保护?要跟多少不同的人讨论?要有多少人帮他推敲?什么叫孵化器、VC?就是一批出钱又出主意的教练。再者,融资过程就是让人把要做的事‘越说越清楚’。创业者面对投资人,我有想法你有钱,要用我的想法说动你的钱,不把很多问题想透,几个问题答不好就回家了。一个人真要把话说清楚,谈何容易?如果有人逼着你说,你就会不断想,想过和没想过大不一样。”

周其仁接着说:“反观我们国内很多企业,就好像自然长出来的,落在哪片地,逮着个什么机会就办成一个企业。很多是机缘巧合,逮着就上,一开始还不错,随着竞争展开,等到骑虎难下的时候,真是煎熬啊。今天咱们遇到的困境,有人帮你推敲过吗?我们自己推敲过吗?有过储备吗?不知道追兵会来吗?似乎没想过,觉得挺好的事,来!干!很多民营老板就是率性而为,很多问题其实在‘骑虎’时就埋下了。“柳传志有句话:做一件事之前,先要‘琢磨透’。优秀企业家做事都是这样,要么有准备,要么有储备,一手不行,二手是什么,二手不行,三手是什么。很多传统企业多少年就做一款产品,只要还有钱可数,再也不想别的,最后差不多都是房地产。如果一个‘产’搞不好,怎么知道第二个‘产’能搞好?如果地产也没干成怎么办?到最后会把自己的决策自主性灭掉,就是一个一个的苦难,没头了。“你们听我讲这些也许会不耐烦,‘我已经这样了’,首先当心,你今天的局面是当年埋下的,神仙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有办法。接下来怎么办?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敲,一个人不够,要几个人帮你对付,要真当个事儿!办企业不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事,开玩笑,谁不想发财?”

接着,周其仁讲了任正非的故事。对中小企业而言,学习成功企业,学习大企业家,最该学什么?

2 任正非模式

周其仁一直有个观点,对中小企业而言,学大公司,要学它小的时候。“华为起家时,第一个产品是什么?”“做代理,20门的农村程控交换机。”深圳企业家说。任正非44岁下海,起步的生意是代理电信设备,用那个年代的贬义说法,叫“二道贩子”。“你有机器,我帮你卖,任正非就这么起家了。当年市场热啊,有一台卖一台,如果他满足了,用不了两年,任正非跟今天很多老总的困境是一样的。所以为什么说心要大呢?任正非一边收着钱,一边就开始打听,除了农村电话交换机,还有别的交换机吗?有,城市用的,2000门;发达国家,20000门。可当时代理商只代理给你20门的,城市市场杀不进去,怎么办?任正非就挖来一个人,让这位对世界各国交换机有知识的专家着手开发自己的交换机。当时中国交换机市场叫‘七国八制’,任正非提出的问题是,能不能在‘七国八制’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交换机?“任正非这头代理低端产品,眼看追兵四起,如果没有自主研发的CC08程控交换机,华为后面就没戏唱了。要明白中国跟我们同样的人太多了,你灵机一动,人家也会灵机一动,尤其嗅到钱味,你一数到钱就发出了信号,立刻有人围上来,挖你的人,用你摸索出来的工艺和技术。我老讲,也别说中国人没道德,在有些人眼中偷东西不可以,偷知识不算什么问题:我不就看你一眼,仿照做了而已,工人是我雇的,材料费是我付的,我怎么偷你的了?所以,抱怨没有用,大家埋怨很多人怎么这个德行,其实我们都是其中一分子,想当年我们某种程度上也是后起直追的一个追兵。“你看现在北京、上海各设一个知识法庭,开始讲知识产权了,再不讲中国就没有未来了。可是,即使美国知识产权保护这么好,从一个新招数出来到被普及,时间也大大缩短了,因为知识外溢越来越快,如果不准备好几个版本,不能开打的,一开打就接着要拼谁更新快,你抄1.1,我出1.2,你还没懂1.3,我出1.4。要是真没人抄你,那说明真不成功。”

周其仁接着说:“华为CC08交换机非常重要的影响是,进口到中国的国外交换机开始降价了,这引起了朱镕基的关注。据说他派审计署几十人的队伍开进华为,查账以后给时任总理朱镕基报告:好公司。这才有了后来朱镕基率四大银行行长到华为现场办公,要大家支持华为。为什么?华为的竞争把进口交换机的价格打下来了,对中国电信事业做出了贡献。“所以把整个故事连起来看,如果任正非做农村交换机代理就开始数钱,就心满意足再不求进取,后面的故事就没有了。同样,当华为国内交换机做得风生水起之后,任正非又不满意了,跃跃欲试要杀进国际市场。当年华为管理层的月薪也不过几千块,他们就聘请世界最好的顾问公司,包括战略、财务、流程、HR,以每位专家每小时70美元的价,帮华为发现问题、改进公司运营品质。任正非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顾问专家找出问题后不让人家走,说继续付每小时70美元,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天下就有这种‘客户’,最后通信设备打进西欧高端市场,还不是靠价格低廉。所以企业家的企图心很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心高当然很辛苦,但是长远看,就没有走走就走不下去的问题。”

周其仁曾给企业家送过棋书里的三句话: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所谓‘善阵者不战’,就是讲究布局占先,不能等打到打不下去的时候才想布局的事。学任正非,学以色列企业,要学这种考虑先机的习惯。”

参观谷歌中东与北非研发中心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以色列近年风险投资项目中,存活率高达70%。“没什么‘风险’嘛。”我们开玩笑。

周其仁说:“什么道理呢?一个毛头小伙儿创业,很多人帮他推敲,这些人投钱给那个小伙子,对钱负责任。我们的企业今后非得走这条路,一开始就当个事儿,把各种知识,特别是选市场、布阵布局的经验汇集起来,仗开打前要在脑子里反复转,反复琢磨,用尽心机。”“我们似乎不太相信人是万物之灵,不太相信战前用心的重要,习惯打哪儿算哪儿。”周其仁问东北老板:“今天解决遇到的难题,也要用这个办法。你们为困境问过哪些人?”

东北壮汉摇头:“问过很多人,没解,解不了。”

周其仁说:“把问题提清楚了吗?一揽子问题没人能解开,把问题拆开,变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具体问题,挂个牌讨论。自己公司里开过诸葛亮会吗?外部请教过吗?借钱给你的人、上下游客户,如果你困难,他不也困难吗?金融界如果有人肯帮你,再大的困难也容易对付一点儿吧?要在你能够得着的范围内利用人脑。”2015年5月内地股市疯狂时我们的一次对话。都说今天做哪行哪业都要与资产泡沫共舞,非如此不可?万一炒输了,怎么向员工交代?

3 有人跟你讲反话吗?

2015年5月19日,“秋香的苦恼”挂牌当天,一篇来自国内的文章挑拨着游学团老板的心神。财经作家吴晓波在《疯了》一文中写道,他的一位投资人朋友决定向市场投降:“对于所有的投资人来说,非理性地拥抱泡沫,也许真的是眼下最理性的经济行动。”2014年11月~2015年5月,A股大盘从2500点直冲4500点,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直接送给企业家五个字:与泡沫共舞。“今天的企业家不可能完全把精力投入到实业上,因为利用不了资本杠杆,眼看被产品不如自己的对手超过,多冤啊。”讨论中,我替秋香嘟囔了一句,我知道这一直纠结缠绕着她。“为什么,为什么?”周其仁转过头,目光锁定我:“有人跟你讲反话吗?所有人都说我不可能专注做一件事,为什么不能专注做一件事?反正我就一件事:解释真实世界里的经济现象,其他事从不动心,别人爱干嘛干嘛。”

好硬气!可您是经济学者,做企业的则不同,我心里说。

股市还能火多久?周其仁说:“你只要看每个礼拜多少散户冲进去,就知道是个什么结局了。好像我们这个民族特别不相信专业化,股市一好,每个人都成了炒股专家。我是不相信,就是投机,也要讲专业化。总不能过去五年、十年咱都在干别的,也从没有积累任何实战经验或书本知识,也没在这个市场上过什么当,吃过什么亏,就是天生一条好汉,只要行情一来,你行我也行。“成熟市场首先认分工,行情看好,多拿点钱出来交给理财专家、机构,我们自己该干嘛还干嘛,做自己专长之事。股市好炒股,房市好炒房,矿好炒矿,全才啊?我们自己吃哪头饭的,要弄清楚!”

周其仁推荐企业家读一本书,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写的《这次不一样》。作者研究了过去800年全世界发生过的金融危机的数据,每次泡沫起来时人们都说“这次不一样”,其实“哪次都一样”,历史上形形色色的金融危机,有惊人的相似性。“没什么新的,只有忘掉了的教训。”周其仁说:“讲到底,人的心理倾向是好的时候看将来更好,坏的时候看将来更坏。很少有人天生,或练就一套对冲的定力。投影到市场上,就上来下去、下去上来。也没有什么好法子,就是分工,来来回回靠适者生存,把相对适合干这活的选出来搞金融。在这件事上,别相信人皆尧舜。”

讨论中,一位山东做实业的老总谈及2014年通过做空伦敦市场的原油期货,一晚上利润接近一亿美元。“对冲非自己做吗?”周其仁问。“对冲对我们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敲敲键盘、下个指令就可以了,不需要天天盯盘。”对方答。“这次是做对了,怎么知道下次不错呢?”周其仁讲起当年一位叱咤全国的家电企业掌门人的往事:“那位老总名校毕业,数学系高材生,自我评价甚高。我到他办公室访问,他问我,我这个办公大楼漂亮吗?我说漂亮,他说这栋大楼是到日本出差炒了把期货,用赢下来的钱盖的。一个制造业老总到日本出差就炒把期货,万一炒输了呢?“做事情就要专门做。‘运气’即便有,也是跟着那些日思夜想的人走的,天天磨在其中,日思夜想才有机会出灵感,别轻易相信灵机一动的侥幸。”扪心自问,今天的你是否被“历史上的成本”套住?

4 清除废物

继续聊秋香的苦恼。听上去,秋香在一个接近饱和的细分市场苦熬,气氛有点沉闷。一位四川女企业家站出来:“可不可以这样,你毅然决然跟过去的事儿告别,跟过去一刀两断?”

周其仁眼睛一亮,说:“有这个念头不容易。也是我们的一个短处,打呢打不下去,告别呢又舍不得。其实十几年高速增长,哪个行当体内怎么可能没积攒废物啊?如果没有清除废物的能力,怎么打下一仗?可今天很多中国企业就撂在那儿。”“我们行业两三百家企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秋香说。“整天跟他们泡在一起,大家的思维倾向一模一样,到叹气的时候一起叹气,永远没有别的出路。想想以色列人讲的:进一条河流可以顺水走,也可以逆水走,要永远逆水走。”

周其仁接着问:“十几年心血,现在卖掉多少钱?”“卖不掉。”“卖得掉,怎么卖不掉?关键是价格,说个价!不要被‘当年我可花了200万’拖住了腿。面向未来,结束一档没希望的事,开创一档有希望的事,未来的机会空间多大?这回事,也要用以色列的办法来琢磨透,再做一个决定。或许另辟天地比这么苦苦熬着强。”周其仁特别加一句:“我这个意见可不是希望你听的。”“舍不得。”“舍不得很正常,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任正非要老也舍不得那20门的农村交换机,就没有后来的华为。要想清楚,把生意做成鸡肋一样熬十年八年,有意思吗?你秋香就这个命吗?你认吗?”

周其仁打个比方:“不要说我当年投了100万,现在就剩20万,那至少等我熬回100万再说。要想清楚,如果把这20万解放出来,未来可能得到什么。‘历史上的成本’,常常在决策时把我们套在里头。“今晚挂牌题目是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不仅在于技术传统,更在于你这个企业是怎么‘生下来’的,所以实业企业今天有一种出路,就是利用这次经济下行,砍掉一批,从头开始,否则你总结不了那个时代的教训,它总黏着你。这方面要学美国企业,坏的时候就要动手术,该埋尸体埋尸体,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未来。”谋布局的本事,怎么练?

5 一把锥子

想透,没想透,结果大不一样。

想透,能练吗?

周其仁说:“咱们就测测自己,持续思考一个问题可以想多久。前后左右、同批企业家里的最久可以想多久?就想象自己是一块电阻,持续高压多久不烧?人是万物之灵,但据我观察,很多人都舍不得用大脑这个最重要的器官。不知道进化论吗?用进废退,越不用它就越不灵。我们舍不得想,想几分钟就说不行了,浅尝辄止。“我观察过厉害的人——真有厉害的人,见过才信——然后就想试一试自己怎么样,多试几次发现弹性挺大。胳膊可以练,脑子不能练吗?不少老总,没有长时间集中思考一个问题的习惯,持续思考一个问题的大脑好比一把锥子。“谋定而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其他动物是环境反应性的,一个刺激来了马上就反应,狮子、羚羊都如此,谁反应快谁赢。”

2015年5月21日,以色列游学结业讲话上,周其仁又谈及“秋香的苦恼”:“很多中国老板善战本事大,谋布局不足,一定要多谋。不要以为谋是教授的事,是科学家的事,谋也是企业家的事。军事家有不谋的吗?优秀的军事家在大战之前,读地图可以读几天,没人敢打搅。面对地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脑子里过,所以战场上一出问题他就有预案。别以为他们是天才,灵机一动拍脑袋出来的主意。没那回事儿。”“谋”怎么练?“我的法门是,各行各业厉害的人,一定想办法靠近一下。你不一定学什么具体的东西,感受感受,看看他做过什么,你心里就会有杆秤。我最喜欢的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2013年去世,享年103岁),他100岁生日时我去美国拜访他,他从来不讨论别的事,一开口就是学术问题,持续思考一辈子。如果你没见过这种人,你会怀疑,天底下会有这号人吗?见过你就会信,刻在脑子里一样。“1990年我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当访问学者,真是服了,什么叫搞学术?一分钟都不浪费,芝加哥大学师生见面就是讨论问题,切磋学问。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那个校园里,你看走路打晃的人,多半就是博士生。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图书馆夜里2点关门,每天都是满满的人。比一时聪明,中国学生不差,但持续竞争,我们有不小的距离。“各位今天哪个放弃都很容易,但过五年别人起来了没你的份儿,你难受不难受?我认定多数老总不认。”

周其仁说,别总抱怨环境,别总以为听到经济坏消息就是坏事。未来多年,中国经济有的是仗可以打。下面,周其仁用最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今天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真实原因,以及支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四大动力。

第2章 有的是仗可以打

别尽听中国经济的坏消息。未来十年,支撑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至少有四大动力:中国人韧劲还在;走出去,尤其是新兴市场的空间巨大;中国产业界需要发动一场品质革命和便利革命;提高空间“经济产能密度”,生产潜能会很快爆发。面对成本、利息、过剩产能等几块“大石头”,企业家有哪两件事要做?

6 现在是水落石出

以色列之行,周其仁唯一讲中国经济形势,是在5月19日下午,地中海边一座山坡上的西蒙·佩雷斯中心,2015中以创新商业高峰论坛。“为什么今天中国从上到下都在讲创新?真正的原因是形势所逼,如果不进一步振奋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会有大麻烦。”

周其仁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转成年率是15.2%,到了2015年第一季度是7%,大数去掉一半。下行不可怕,但失速就麻烦了。今天经济形势的特征是高位下行。首先我们问:什么力量把中国经济从15.2%拉到7%呢?第一,发达经济体这个发动机眼看要熄火。“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政府救市,保尔森第一时间说服总统和国会把7000亿美元放进去,美国才没有重现1929~1933年的大萧条。但后来的欧债危机比美国的难对付:市场出问题,政府救,政府出问题,谁来救?欧洲各国政府债务普遍占GDP100%以上,日本是200%,解药是什么,没人知道。“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对这些国家的出口,2007年进出口相当于GDP的66%,年增长率20%。到了2014年,进出口的增长率年初定下的目标是7.5%,一年下来只有2.5%。怎么办?中国企业要修一门功课,‘重建世界观’(后面会专门论述)。”第二,成本顶上来了。“各位想想看,15年前土地、工人、税收、社保什么价,今天什么价。但我们的生产率提高了那么多吗?我问很多老总,未来五年,你的成本再翻番,还坚持得下去吗?全世界经济增长就赌一件事,增长就要给出去更多的钱,成本上升是一定的,生产率升得比成本快,才是唯一出路。“今天中国的人工成本比发达国家有竞争力,但生产率缺乏竞争力,产品品质没多少竞争力,人工成本以外的成本上涨更凶。环顾印度、东南亚、拉美、中欧、非洲,追兵四起,后开放者的要素价格比中国还低,我们现在像个三明治,被夹在中间了。”第三,制度成本重新上升。

由于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国家就连年宏观调控,实行的结果,大量行政手段进入经济体,各个部门、处,都是有权力的,就需要各种审批,好比各种小刹车装在国家机器上,经济增长时看不出什么危害,可经济一下行,很多闸门还没松开,麻烦就来了。由于过去穷,不办企业不可以,而现在生活都过得去,办企业太麻烦,企业家的斗志就下来了,企业家精神就衰减了。第四,真实利率上升。“这条尤其要和企业人士强调,似乎很多企业家对真实利率这个变量不敏感。”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中国是高负债经济,企业有一家算一家,当经济过热时,资产形成率高,银行利率低,谁借钱谁发财。所以,经济高速增长,通胀率高,大家争相高负债。可是物价指数连续往下走,即便名义利率不变,CPI和PPI平均下来是负的,真实利率也就急急升上去了。这是很要命的一件事。物价指数一下来,家庭妇女很开心,买东西便宜了,HR很开心,员工跳槽少了,对负债高的企业来说,就难过日子了。过去易纲有篇文章叫《通胀通缩一线天》,说的就是这件事。市场说翻脸就翻脸,形势大好的时候怎么防一手,这是难练的一门功夫。“再看当下整个货币流通,钱被卡住了。卡在什么地方?很多钱到了非市场部门手里,2015年一季度就发现,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存了很多钱。譬如车管所,违章停车罚款一次200块,被罚的既不能用这200块消费,也不能用来投资,但车管所收去的200块既不上缴也不乱花,加起来一个大城市的车管所好几十个亿趴在账上。各种机构、部门、事业单位,加到一起有十几万亿趴在账上。银行也惜贷,因为不良资产率上来了,商业银行也谨慎了,结果就是市场钱紧,甚至钱荒。如果在这个情况下继续逼央行放水,再放再淤,到哪天突然冲出来,那可是洪水滔天。“上述四股力量,一起把中国经济的增速向下拉。水位一降,河底的石头就露出来了,‘水落石出’。几块大石头:第一块成本,第二块利息,第三块过剩产能。现在还要加一块,就是政商关系全面调整(第4章会专门论述)。干企业夹在这个形势里,不可能不难受。怎么办?看看过去的经验,首先不能慌,泰山崩于前企业家也得镇定。“对企业家而言,现在就两条。第一条,认真对付石头。四块石头就四块石头,没有对付石头的本事,作为企业家就不算完整。成本能不能消化,债务能不能重组,过剩产能能不能去掉,现在就练这个本事。像打仗一样,光会冲锋进攻不够,还得会包扎伤员、掩埋同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