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经方:《伤寒论》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心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22:40:55

点击下载

作者:毛进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考经方:《伤寒论》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心悟

思考经方:《伤寒论》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心悟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思考经方:《伤寒论》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心悟作者:毛进军排版:skip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01ISBN:9787513219105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我父亲常对我说:

思考是金,只有勤于独立思考,

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才能不断进步。——题记序

我敬爱的父亲有一句名言:“多读书,还要学会勤思考,勤思考才能得智慧。”

他老人家经常对我说:“思考是金,只有勤于独立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才能不断进步。因为,你的智慧是你将所学的知识经过多动脑子去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得到的,不是不动脑筋就能轻而易举得到的,多思考才能明白道理,明白道理才能学以致用。”“你读书时,一定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不要像蜻蜓点水一样,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看得多忘得快。读书不仅要广,重要的是要精,对所学的知识要在脑子里多想几个为什么,只有自己想明白了,融化在你脑子里了,才能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孔子有句话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讲思考与读书要同步进行才能得到你自己的东西。特别是你学中医,一定要多读古代经典著作,经典才是中医的根本,读经典就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解,不要人云亦云。而且多思考,还会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父亲的这些话对我是非常有用的,一直贯穿于我读书和临证的过程中。

为什么父亲经常对我这么说呢?

因为,在我读书和临证的路途中,曾经有过浮躁和迷茫。

初入临床的时候,我踌躇满志,认为自己教科书学得也比较扎实,考试也都不错,也没少读古今医案,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知识应当是掌握得差不多了,治病还会有多难吗?

而接诊病人后,我才发现治病是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的。病人的病证和病情变化与我从教科书上及其他类似书籍中所学到的知识是不太相同的,是不能简单对号入座的。

当时我就有些着急了,感到所学的知识是缺乏思考的知识,看得多,但没有深入地理解,思路狭窄,不会变通,没有获得以不变而应万变的知识和智慧,辨证不清,以方套病,疗效不明显,每每感到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感叹,特别有一种中医理法到用时难以理清头绪的困惑,以及还要加倍读书的紧迫感。

所以,我常常对父亲说起读书和临床的苦衷,正因为如此,父亲才经常对我进行耳提面命。

经过父亲的多次教诲,我对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思维习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此对中医经典著作开始重视起来,在读书中逐渐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面对病人复杂多变的病证,我能够做到勤学不辍,扎扎实实地深入思考经典理论知识,在临证中读书,在读书中反复思考,再将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在临证中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尝到了多思考的甜头。经过反复而深入的思考,所学知识的确记得牢,并且用得活,从而使我增强了自信,拓宽了思路,学会了变通,临床疗效也不断提升。

我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有时候对其中的一个条文、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要进行反复思考,多方查找资料对比,力求弄明白它的涵义。

思考后,我有目的地在临床上进行验证、总结,不断地弃旧图新,力求得出一些符合临证实际的规律性的东西。

我认为,要想在临床上得心应手,首先必须要有深厚而广博的知识积累。知识的积累是你获得圆机活法智慧的前提,但要将知识上升为你的智慧,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多思考,勤思考,多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思考中,不断修正错误的认识,增加新的认识,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变零碎为系统,变感性为理性,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所以说,读书无止境,思考无止境,知识的积累和临证经验的总结也是无止境的。

冯世纶老师曾经说过,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同事和学生曾多次请求胡希恕先生写书,以便大家学习和掌握他的学术思想,而胡希恕先生却一直说:“还没有考虑好。”

这个“考虑”,就是一种思考。《广雅》说:“考,问也。”《说文》说:“虑,谋思也。”

考虑,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对理论和知识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和探索,力求臻于至善。

胡希恕先生是一位很善于思考的学者,尽管他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理解得已经相当深刻了,并且在应用六经方证辨治上疗效卓著,但他自己还是在不断地认真思索、考证、探求和反复验证,力臻完善。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而我们现在读经典、学用经方何尝不是这样?

仲景经方学术之道,在于弘扬六经辨治大法的至理,在于使医者弃旧图新,即反复思考和实践而获得新知,在于使医者达到辨证施治的最完善的境界。

历代的名医和明医无不在临证中深入经典,在苦读的同时用心思考和体悟。

这本书起名为《思考经方》,内容都是我在临证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伤寒》经方的心悟。我认为,读《伤寒》,用经方,思考和临证相结合是提升临床水平的关键环节。

我在临证之余,不懈研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典理论,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通过勤读书,勤思考,勤临证,反复体悟,不断在学习和扬弃中改善临证思维,不断地思考和纠正不足,总结经验,力求创新思维,用心思考和体悟经典经方,特别在学习、研究和应用胡希恕先生等经方医家的《伤寒》六经方证辨证学术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和一定的临证经验。

我在学习、思考和临证中,悟出了《伤寒》六经辨治内涵就是“六经方证集合”的理念;总结了六经方证病机的具体辨治要诀为“明辨六经,顾全合证,谨守病机,方证相应,重视两本,药参神农”;提出了《伤寒》经方“六经方证病机二元辨治”的思路和方法。这些思考的结晶都非常切合临床实际。

抓住了经典的根,有了读书思考得来的临证智慧,心里有底气,胸中有定见,从而使我在临证中善于应用《伤寒》六经方证病机辨证,活用经方辨治外感和内伤杂病,以及慢性疑难病证和急重症,临床见效快,疗效好,多获病人和同道的好评。今后我还会不断地去思索,去感悟,力求达到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境界。《伤寒》奥旨博大精深,经方义理法度严谨,自古以来开创了辨证施治的先河,活人无数,所以说,这部书就是中医的根。

后世医者无不认为《伤寒》重要,但临证时却鲜有应用经方者,所以古有“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的感叹,这也说明自古就存在学《伤寒》而入门不易的问题。

胡希恕先生勤求经典,博采众长,精于思考,探索并弘扬《伤寒》六经方证辨证学术思想,使《伤寒》六经方证理法及经方之用契合临床,易学易用,功莫大焉。从这个途径来寻求中医的源头,抓中医的根,实乃“至道不繁”之法。

在读《伤寒》和临证中,我曾涉猎和研究过古今不少医家的学说和观点,广为探求《伤寒》经方临证的途径和方法,而经反复思考和应用,惟独对胡希恕先生的“六经方证辨证”理念最为认可。

因为这个《伤寒》六经方证辨证学说,既不失辨证之大法,又能使经方施治时,方与证的对应恰到好处,从而使《伤寒》六经辨证学术及经方的应用从模糊玄奥,艰涩难懂,变得清晰明白,通俗易懂,为医者学《伤寒》、用经方开辟了一条易于理解、易于掌握的实用之道。

这本书中的内容,主要就是我在学习、研究和应用《伤寒论》六经辨治学术的思考、探索、创新和经验。重点是在阐扬胡希恕先生等经方医家《伤寒》六经方证辨证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将自己学习、思考和探索的《伤寒》六经方证病机辨治方法、思路和经验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解析。

书中广为涉猎历代典籍,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对经方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思考,以大量翔实的材料来佐证《伤寒》经方的义理,凸显六经方证病机辨治理念的辨治独到性和临床实用性。

书中信息量较大,有《伤寒论》六经提纲证等重点方证条文的思考和演绎;有重点经方方证病机的思考和解读;还有经过我反复思考和临证探索所形成的六经方证病机辨治理念。特别是有针对性地举出了我本人应用《伤寒》六经方证病机辨治的大量的医案,通过对这些医案比较详尽地思考和辨析,很有助于启迪和拓宽《伤寒》六经辨证及活用经方的思路。

这本书是我在繁忙工作之余所写的,花费了不少心血,尽管在写作过程中,心身都很疲惫,但我感觉是值得的。因为,作为一名中医,为复兴《伤寒》经典经方学术,尽到了自己一分力量。

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感于现今经典传承的弱化,《伤寒论》六经经方使用率低下的现象;忧心于中医界相当一部分医生不重视经典学习,不会用、不善用或不用经方临证,辨证不明阴阳,甚至放弃辨证而掺杂西医思维,不伦不类而致疗效滑坡的现状。

感叹《伤寒》经方这么好,这么简便验廉而用者寥寥,几近湮没,实在可惜;感叹经典不彰,根基不固,源头不明,中医特色尽失而日渐边缘化,实在可憾。

有感于此,发心立愿,为彰显中医经典,弘扬仲景经方学术,不揣荒陋,勉图蚊负地将自己对经典经方的思考和临证心悟毫不保留地和盘托出,力求理论结合实际,实战性强,可操作性强,主要目的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冀能够起到鼓舞同道重视经典,学习经典,思考《伤寒》经方,多用经方临证的信心;启迪同道以《伤寒》六经方证病机辨治的思路;顿悟医者活用《伤寒》经方的义理,以使仲景经方学术日益发扬光大,造福于世人。

要当好一名真正的中医就必须抓住中医的根,中医的根就是古经典,就是仲景经方临床术,没有根基,临证功底就不会牢固。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纰漏及不足之处,殷切期望读者予以指出,不吝赐教,以便本人在今后的学习、思考、研究和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毛进军2013年12月09日第一章思考经方溯源头 寻根求本重传承第一节 《伤寒》方书祖 经典须苦读

我曾写过一首诗:“水龙吟·经方春回”,发表于2012年9月3日的《中国中医药报》上:

南阳活人奇书,谁人能得其中旨?

唐宋以降,经方运舛,法度废弛。

至简之道,臆说纷呈,迷离真思。

叹中医疗效,难遂人意,须寻根,君可知?

正本清源苦读,始体悟大道真谛。

六经思辨,方证相应,赅尽千疢。

探赜索隐,复兴汉术,吾侪之志。

喜《伤寒》春回,传承仲景,须有仁士。

从这首诗中,引出一些对于经典经方的思考。

现在的中医有几个特点:看后世方书的多,读经典著作的少;用时方的多,懂经方的少;以方(药)套病的多,会辨证的少;开大方的多,开小方的少;热衷于西医的多,笃信中医的少;普及西医的多,宣传中医的少;学风浮躁的多,潜心研究的少。

这几多几少的特点,几近湮没了中医的精华,模糊了中医的特色,制约了中医的疗效,使中医看似兴盛,实则衰落。

所以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思考中医的前途,认真思考经典经方传承的重要性。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与同道共同探讨一下对经典经方的思考,最重要的是通过思考,来寻找中医的根,抓住中医的根,走对中医的路。一、张仲景立医极,著《伤寒》,功泽千秋

张仲景,名机,是东汉时代(约为公元150~219年间)的南阳郡涅阳县人,涅阳位于现在的河南南阳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

河南出了个张仲景,河南人应当引以为自豪,河南的中医更应当在弘扬和传承仲景经方学术上有所作为。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家,跟华佗、曹操是同一个时代。

那个时代,战乱频仍,疫灾连年,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记载,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自建安以后不到十年间,就有三分之二的人感染疫病身亡,其中死于伤寒的竟然占到十分之七。

所以他痛心疾首,立志苦读古中医书,并师从他的老乡名医张伯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从医数十年,恪守医道,返璞归真,恬淡虚无,精益求精,练就了高超的医术,求医者无数。

据说,汉末建安年间,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时,由于疫病流行,百姓罹病者较多,张仲景看到百姓疾苦,良心所驱,心急如焚,就打破戒律,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时便大开衙门,在大堂上为百姓诊脉治病,因此有了“坐堂医”的称谓。

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张仲景的医风医德是何等高尚,当官不忘为民服务。

也有人说,张仲景没有当过长沙太守,但从这个传说来看,张仲景为医至诚,医术高明而求医者众多是确实的。

为将古中医经典传承下去,以在更大范围内济世救人,张仲景一边行医,一边参考《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前代医学典籍,选取其中经临证检验而确有卓效的药方,又创制一部分经验良方,著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伤寒杂病论》包括现今我们所见到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经典的内容。由于东汉末年连年兵火战乱等原因,《伤寒杂病论》已经散佚,后经王叔和搜集整理,才得以传世。

到了北宋年间,林亿等人将《伤寒杂病论》内容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后人误认为是两部书。

为方便理解,书中凡是说到《伤寒》者皆泛指《伤寒杂病论》,凡是说到《伤寒论》《金匮要略》者,就具体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张仲景《伤寒》这部书是经方辨治的法典,是治病救人的千古奇书,普适性强,活人无数,成为从事中医者的必修经典。

因为张仲景著作中所创的完美的六经辨证法则,以及他经方配伍的出神入化及疗效的神奇,因此,他被历代医家誉为“医圣”,也是中华医学史上唯一能配得上“医圣”称号的医学巨匠。

也由于张仲景在中华传统医学上的丰功伟绩和巨大影响力,成为后世所有中医的共同的导师。

张仲景这位“医圣”,可以与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相提并论。

如清代医家陈修园在《伤寒论浅注》中就说:“医门之仲景,即儒门之孔子也。”《说文》:“圣,通也。”《尚书·洪范》敬用五事中说:“五曰思……思曰睿……睿作圣。”孔颖达传曰:“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这就是说,圣人是通过学习和思考,深明道义,精通事理,通达万物。“圣”可以说是人的品行才智的最高境界。

孔子被誉为孔圣人,是因为孔子一生对中华民族作出了两大贡献:

第一大贡献是“立人极”。这个“立人极”的理念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提出的,他在《太极图说》中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所谓“人极”,就是做人的最高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中正仁义”,也就是说,孔子一生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后来的学者在学问上有可能超过孔子,但在精神境界上是难以企及孔子的。所以,孔子的精神境界就是我们做人的标杆和表率。

第二大贡献就是修订“六经”。这个六经就是儒家学说的六部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的《乐经》已经遗失,就只剩下了“五经”。这“五经”连同“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起,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经典,因为这些书中记载的内容是集历代圣贤思想智慧之大成的学问,是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不可少的学问。

与孔子相似,张仲景呢?可以说对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也作出了两项伟大的贡献:

第一大贡献是立医极。

张仲景一生苦学多思,“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勤于临证,深谙古中医的大道至理,开创了六经辨治大法,遣方用药少而精准,出神入化,疗效神奇,达到了为医者的最高境界,立了医“极”,后人无超越者。

后世医者在辨证论治大法及经方应用上,如果能够将张仲景的经方学术好好传承下来,真正会在临床上应用就已经难能可贵了,要想超越张仲景的学术境界,在目前,甚至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第二大贡献是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核心是六经辨治法则,这个六经的“经”,不是经络的“经”,而是法则,《周礼·天官·大宰》说“‘以经邦国’。《注》‘经,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

这个六经辨治法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性和宏观性,其中蕴涵的严谨而又圆融的辨治学术,可操作性强,极为切合临床实际。

自这部经典著作问世以来,书中揭示的六经辨治大法和经方,救治了无数患者,历经一千八百年而疗效不衰,实可谓“历久弥新”,无超越者,据说东汉名医华佗见到此书后,倍感此书的重要性,感叹道:“此真活人之书也!”

明代医家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中说:“昔人论医,谓前乎仲景,有法无方,后乎仲景,有方无法。方法具备,惟仲景此书。然则此书者,尽斯道体用之全,得圣人之经。”

这就是说,就是因为有了这部书才使得中医从此告别了没有规律可循、没有方法可依的经验医学,从此就有了“方法具备”的系统的辨证施治的准则,这里可以借用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中的一句话来比喻张仲景暨《伤寒杂病论》,实可谓:“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我说的这些意思是中医是国宝,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就是国宝中的顶级,因为,中医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得最完整、最系统、流传至今仍在应用的,并且服务人数最多的民族传统医学,而这个传统医学学术之所以能得以流传而没有衰落,正是因为有了《伤寒杂病论》这部系统而科学的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支撑着。

张仲景不仅是医圣,而且可以称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传统医学的昆仑。中华民族得以受惠于张仲景的《伤寒》经方学术,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福报。二、《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根《伤寒杂病论》这部经典著作就是中医临床的根。我们中医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却这个根,不能丢弃中医经典学术。

学中医要有理性,要明白现阶段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科学化”和“创新中医理论”等提法是不切实际的,继承都没有搞好,何谈“创新”?而现今扎扎实实地传承和普及张仲景的经方学术,澄清中医的源头,抓住古中医的根才是当务之急。

中医传统经典学术与西医现代医学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

中医传统学术至今已经存在了5000多年,从《伤寒杂病论》开创了完整的辨治理论算起也有近2000年了;而西医是从17、18世纪才发展起来的,时间约200多年。

中医的根,就是自古就已经存在的系统的、成熟的中医辨治理论及有效的经方,如《伤寒杂病论》《汤液经法》等。这个根已经是精华的东西了,已经是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了,要“创新”这个理论是很难的。

如在1800年前,桂枝汤就能治疗“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伤寒论》第13条),脉浮缓。而今天,这个桂枝汤一字不改,仍然对太阳中风证有奇效,这就是中医的根。

所以,中医传统经典学术的立足点在于传承。

西医学实际上是现代很多科学门类中最年轻的学科之一,而且从形成和发展时就没有坚实的根基,所以在发展中经历了许多次中断,一直在蒙昧中徘徊,曾经风行过放血、导泻、热敷,以及千奇百怪的药方,后来都被证实没有确实疗效,充其量相当于安慰剂。

直至当今,能被现代医学归纳并诊断的疾病,还不到实际存在的一半,而在能被诊断的疾病中,有三分之一的也治不好。西药在临床上也还一直在验证,今年推荐的一线用药,可能明年经临床验证毒副作用很大,就要降为二线用药或遭淘汰。

如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曾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理想药物,具有强大而持久的降糖作用,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曾经风靡一时,后来西方研究表明罗格列酮与许多心脏问题的风险增加相关,因此,2010年,欧洲药品管理局中止了罗格列酮在欧洲的使用。

说这些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西医不好,西医是基于现代科学的进程而发展的,长处是显而易见的。而是说西医还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和完善。三、《伤寒杂病论》乃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

历代医家凡有成就者没有不读《伤寒》的,凡深入钻研《伤寒》并验之于临证者,无不为《伤寒》经方治病的神奇疗效所折服。

由于《伤寒》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后世医者都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卷九》说:“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可见孙氏对张仲景尊而敬仰之心。

金代医家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序》中说:“汉张长沙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撰为《伤寒论》数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为医门之规绳,治病之宗本。”

金代医家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易水先生云: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家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元代医家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说:“仲景诸方,实为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

由上述可知,金元时代的著名医家都认为张仲景的方和法,是医方之祖,是历代医家必尊的规矩准绳。

明代医家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说:“《伤寒论》之书,仲景氏统道垂教之遗经,治病用药大方大法之艺祖,医系继开之要典,有生之不可一日无。”这里将《伤寒论》誉为终生必读之书。

清代医家柯琴在《伤寒论注·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中说:“自评古诸方,历岁浸远,难可考评。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农之经。医帙之中,特为枢要。参今法古,不越毫末,实乃大圣之所作也。”这段话将《伤寒论》誉为行医必须掌握的核心学术。

清代医家俞根初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说:“前哲徐洄溪曰: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此为画龙点睛之说,一语道破了为医临证实战的理法根源。

日本江户时代的汉方医家尾台逸士超在《医余》中说:“医之为术,自古有其法,仲景氏,搜罗论述,以立规矩准绳,学者变而通之,活而运之,则可制万病于掌握矣。”日本汉方医家研读《伤寒论》关键在于临证活用,如吉益东洞提出方证相应的“方证主义”,就是对《伤寒论》变通活用的典范。《伤寒杂病论》是历代中医必读之圣典,是中医辨证之圭臬,众方之本源,其中既有辨证之严谨法度,更有用方之圆机活法,中医欲求提升疗效,济世救人,非《伤寒》经方而莫能为之。

自古研究《伤寒杂病论》者不胜枚举,且代不乏贤,名家辈出,并纷纷著书,为《伤寒论》羽翼,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独特而令人瞩目的伤寒学派。

汉代以后的中医大家,没有不精通《伤寒论》者,历代各大学术流派,如金元四大家及明清的温补学派、温病学派等学术思想的创立,无不受到《伤寒论》的启迪。

实践证明,不懂《伤寒论》,难以成就中医名家或明医,难以治疗沉疴大症,这可以说是中医界的共识。正如清代医家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中所说:“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

由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我想到了康德。

俄罗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戈洛索夫科尔在其《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康德》一书中,曾对康德有过一段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哲学这条道路上,一个思想家不管他是来自何方和走向何处,他都必须通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就叫康德。”

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

康德曾有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张仲景和他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何尝不是这样?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思想使中医传统理论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理论和临床思维高度。

可以说,在中医学这条道路上,一个中医要想真正掌握好治病的本领,他必须通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就叫张仲景及他的《伤寒》经方学术。

对于《伤寒杂病论》,我们对它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愈是理解得深透,就愈是在我们心灵中对张仲景产生由衷的敬仰,愈是感叹《伤寒》辨证理念的睿智博通和经方疗效的神奇。正如陈修园在《长沙方歌括》中所说:“经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凡日间临证立方,至晚间一一于经方查对,必别有神悟,则以温故知新。”

说了这么多,主要就是要强调一个道理:真正学懂中医,给人治好病,如果不明白张仲景《伤寒》的法度和经方,可以说就是没学成,没有抓住中医的根本。第二节 经方效彰明 重在勤临证一、《伤寒》经方“一剂知,二剂已”《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真正的临床书,其中的经方用好了,疗效不仅非常明显,而且快捷,能够达到“一剂知,二剂已”的境界。

所谓“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出自《素问·腹中论》。“知”,是有感觉,有疗效,临床症状减轻;“已”,是临床治愈。这就是说,服一剂可感知其疗效,服二剂可去其病。正如明代医家马莳在《素问注证发微》所注云:“服一剂则觉病有退意,服二剂则病自已矣。”

这句话实际上应当看做是见效快的比喻词,也应该是《伤寒杂病论》经方疗效的真实写照。这并不是说经方治病全部都是一剂见效,二剂就痊愈,而是说经方治病疗效是迅速的,一般外感病证确能达到一剂见效,二三剂就基本痊愈。

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证,方后说,一服汗出病解,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可再服。还不出汗,可服至二三剂。也就是说,至多服二三剂后病就痊愈了。“一剂知,二剂已”,是历代医家经临证实践后对经方取效快捷的赞誉,但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理性,要活看,不要认为达不到“一剂知,二剂已”就否定经方的疗效,对那些慢性病、急重症、疑难病证,只要三五剂中药能够见效、好转,后续的中药都在持续地见效就是用好了经方。

疗程的长短,见效的快慢,还要依据病情的轻重、个体的差异等因素来看。多数情况下,经方见效是比较快的,但见效和治愈是两个概念。

如用经方“续命汤”类治疗中风,要想治愈,疗程是比较长的。对此,孙思邈深有体会,他在《千金要方·治病略例》中曾说:“若治风病应服治风汤者,皆非三五剂可知也。自有滞风洞虚,即服十数剂,乃至百余日可瘥也。”

而想要达到“一剂知,二剂已”的这个目的,就要深入思考《伤寒杂病论》的理法,悟透张仲景的经方应用的圆机活法。

所以,我认为,《伤寒论》这么好的一本书,我们应当熟读、精读,反复思考,反复感悟,还要将全书条文背下来,背得滚瓜烂熟,至少要将有证有方的重点条文及提纲证条文熟背,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里。这时,你就会感到临证时其理法了然于胸,开方时挥洒自如。

不下这个苦功夫,要想做到“一剂知,二剂已”,基本是不可能的。

经方治病起效快,我在临床上是深有体会的。

这里举几个医案来说明一下,用经方治病如果辨证准确,的确能够达到既见效快又疗效好的目的。

这里需要事先说明一下:这本书在以后的不少章节中谈到有关理论观点时,都会穿插一些我临证辨治的医案,这样写,是为了加深大家对六经方证病机辨证思路和经方治病的理解。

因为,这些医案都是用六经方证病机辨治的思路和方法来辨治的,这个思路在书中要逐步展开来谈。对于初步接触《伤寒论》的医生来说,您开始看这些医案时,可能会有诸多不明白的地方,这不要紧,先给您一个感性认识,您先有个印象,等您将全书看完了,您也就明白我的这些苦心了。二、郑重声明:书中所举医案的药量及用法不可照抄照搬

这里要重点声明的是:对于书中所举医案的药量及用法不可照抄照搬!

我辨治的医案里,所用经方都是有方有量的,但这都是我辨证后依据方证病机等证据而用的。

对于部分峻药,如炮附子、制川乌、细辛、半夏、麻黄、桂枝、大黄、芒硝、生石膏及柴胡等药物的使用,药量有时比较大,但也都是我依据患者的证候病机和患者的体质状况而酌定的。里面也有不少是我自己的临证用方、用药经验,大家千万不可盲目照搬应用!

因为患者存在着个体差异,病情轻重不同,证候变化不同,医生个人的辨证思路不同,察色按脉问证等观察角度和认识的不同等诸种因素,切不要将您辨治的患者与我书中所举的病案对号入座,盲目照抄照搬我医案中的方药。

再者,每一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遣方用药的配比和剂量,必须辨证后具体来定。用方要严格以《伤寒论》的理法为原则,用药剂量要严格以《药典》规定为参考依据。三、医案解析(1)咳嗽,泄泻

陈某,男,2岁半。2013年7月24日初诊。

主诉:咳嗽10余天,加重伴腹泻1周(其母代诉)。

病史:患儿平时体虚,易患感冒。10天前患感冒,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曾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及头孢克肟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并在某医院门诊输液5天,效果不明显,咳嗽有所加重,夜间咳嗽次数增多还出现了腹泻,每天3~4次。听人介绍来找我诊治。

刻诊:咳嗽阵作,咳时喉中有痰鸣声,打喷嚏,流涕,发热,腹泻,腹泻前常有一阵哭闹。纳差,无汗。指纹双侧浮露色红过风关。舌苔薄白水滑。腹诊:腹坦软,无压痛。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无呼吸困难,无三凹征。体温37.8℃。

六经脉证解析:咳嗽,打喷嚏,流涕,发热,无汗,指纹浮露色红过风关,舌苔薄白。为太阳伤寒证。

咳嗽,喉中痰鸣声,流涕,腹泻,纳差,舌苔水滑为太阴里虚,水饮趋于下焦,上犯于上焦。

指纹浮露色红过风关,为外感风寒表证。

腹泻前哭闹的原因,是阵发性腹痛不适。

刻诊时腹部肌张力正常,无胀满感,按压时小儿没有哭闹拒绝,说明腹内没有实邪。

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

病机:风寒外束,内有寒饮。

治疗:小青龙汤加味:生麻黄6g,桂枝6g,干姜6g,旱半夏6g,炙甘草6g白芍6g,五味子6g,细辛6g,茯苓10g,生白术10g。3剂。每天1剂。水煎取汁120mL。因小儿服药困难,嘱其母亲给患儿多次少量频服,可每隔2小时服1次分6~8次服完。

上方服完1剂就明显见效,患儿的母亲感激地说,真是谢谢你开恁好的中药吃1剂药就退烧了,咳嗽也减轻了,夜间睡觉也平稳了,比输液有效多了。共服3剂而愈。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路

该案证候收集全面后就要逐项解析,依据《伤寒论》六经的大框架来归类,很容易就可辨证为太阳太阴合病。

咳嗽,打喷嚏,流涕,无汗为何辨为太阳伤寒证呢?《伤寒论》第35条说:“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风寒之邪伤表,皮毛紧束,肌表郁闭,卫气津液郁聚于肌表和上焦抗邪,正邪交争较剧烈,气机郁阻,会出现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等症。正如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所说:“体表水分较多,水多热亦多,就对皮肤内层产生一定的压迫,刺激神经……无处不痛。”(冯世纶主编《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后文凡是引用胡希恕先生语者,除注明者外,余皆出自此书)

患者不仅会无处不痛,而且因邪不外达而上逆,会出现喘或咳的症状,也如胡希恕先生所说:“体表排泄废物的功能受阻,毒素不得外泄,蓄积于肺而喘。”这里的“喘”字,提示有饮、气上逆的病机,上逆则或咳喘,或打喷嚏,流涕。

该案证候病机为外感风寒束表,内有水饮不化而停于心下,上逆而为咳嗽痰鸣,下趋而为腹泻,正合《伤寒论》第40条方证病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所以,主方选用小青龙汤外解表寒,内化寒饮。

方中加茯苓、生白术有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义,以加强化寒饮,降逆气,除热消食止泻之力。《神农本草经》(下文简称《本经》)谓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魄养神,不饥延年。”《本经》说白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方证病机与证候病机相应,所以疗效明显,1剂药服完疗效就很明显。

介绍这个医案,主要是说明中医治病并不慢。这个医案就是以《伤寒论》方证病机辨证思路来辨治的,书中后面的章节要详细地来谈这个思路,这里是先让大家熟悉一下。第三节 《伤寒》治急证 自古就有名一、《伤寒》经方是辨治急危重症的利器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中医是慢郎中。”意思是说中医治病见效慢,服中药是治疗慢性病,慢慢地调理的,治疗急重症还是要看西医。

所以,大多数人去找中医看病时常说:“你给我开点儿中药调调吧。”而在西医那里看病时常说:“你给我开点儿药治治吧。”

这一个“调”字和一个“治”字,就反映了人们对中、西医治病层次两种不同的心态。

这个“调”字,暗寓中医治病就是慢慢地调理,不指望能有多快地见效,不指望中医能治疗急症。

实际上,中医并不是慢郎中,中医治病不仅是整体地调,而且能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

历代中医在《伤寒论》的指导下,就一直将中医药应用于急危重症的救治中。

如《伤寒论》中的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力驱阴寒,回阳救逆。

干姜附子汤急救残阳欲脱;白通汤迅速破阴回阳,通达上下;四逆加人参汤急救回阳,生津固脱;大承气汤急下燥实而存津液;小承气汤急通腹滞而泻热结;厚朴三物汤急通气滞而治痛闭等。这些都是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重要而速效的经方。

当今,中医的一些有识之士也都在探索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途径。《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5月12日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医院之路》中报道了广东省中医院于2010年3月成立了“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主要用中医经典名方和特色疗法辨治急危重症和疑难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甘肃日报》2012年9月17日在《中医急救,大有作为》中报道,甘肃省早在“甲流”时期,就将中医运用于突发事件。当时,有超过300万人次服用中药抵抗甲流。除了突发事件,平时危重病人的急救中,中医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甘肃省卫生厅下发的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南中,明确要求建立中西医共同参与卫生应急制度。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医已经在ICU病房等领域大显身手,该院ICU病房已经实现了100%的中西医结合抢救。

国内一些网站报道,2011年3月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在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成立,这个基地灵活运用仲景方药,成功抢救了不少急危重症病人,救治了许多疑难杂症病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些事例都是中医辨治急危重症的有益尝试和探索,致力于回归中医经典的急救之路。

由这些报道可知,中医治疗急危重症有简便易行,不需要复杂的各种检验检查,见效快,成功率高,安全稳妥,且费用低廉等优势,在救治急重危症及治疗疑难病证方面,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过,西医基于现代科学,从微观入手,建立在分子、原子这些理论基础上,以物理、生物化学等直观、可视与可实证的方法研究人体和疾病,在急救方面的优势是尽显的。

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系统的自我协调整合,氧化能量物质代谢及神经体液的整体调控机制还是人体生命的主导。人的病症是复杂多变的,在急救中不能只重视微观而忽视人体的整体调控机能。

而中医治病重视人身整体阴阳动态平衡的理念是符合人体生命机能内环境保持内稳态机制的,以中药扶正祛邪以助人身自我修复能力的恢复和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我认为,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上,应当中西医协作,互相取长补短,既重视微观的内环境紊乱,也重视宏观的生命支持,即扶正,整体阴阳协和。这才是完整的救治,是对生命的担当和尊重。

据《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11月18日报道,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整合中西医优势,对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组织中西医进行临床协作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综合诊疗方案。这说明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中医日益受到重视。

我在临床上,常用《伤寒》经方辨治急危重症。举个例子。二、医案解析(2)心悸(心律失常),胸痹(冠心病,心力衰竭),痞满

李某,男,72岁。2012年8月24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胸腹部满闷撑胀伴心慌1月余,加重1周。

病史:患者有冠心病、房颤史,经常发作胸闷、心慌。1月前又发病,频发胸闷、心慌,胸腹部胀满。1周前症状加重,每天多次发作,端坐不能平卧,遂来我院住院治疗。经有关检查,诊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房颤,慢性支气管炎。

患者入院时不愿意服中药,就先行西医治疗,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心肌代谢及抗生素等治疗,心慌有所减轻,已经可以平卧,但胸腹胀满症状仍然每天发作数次,活动后加重。每次发作就感到从胸部至脐上撑胀满闷不适异常难受,坐卧不安。无奈,患者请求服用中药。

刻诊:面色晦暗,胸腹部撑胀满闷,动辄即发作,有气塞感。发作严重时心慌,膈气频繁。发作时还泛酸至咽喉部。无头晕头痛,口干不苦,不渴,无恶心呕吐,无畏寒,汗出正常,纳差,乏力,心烦,大便两日一次,初头硬后溏,小便黄,双下肢不肿。舌质紫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滑腻,脉偏数,沉弦尺不足,叁伍不调,心律绝对不整。

六经脉证解析:胸闷,心慌,纳差,乏力,大便后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滑腻,脉沉弦尺不足,叁伍不调,心律绝对不整,为太阴病,水饮上逆。

腹部胀满闷气塞,泛酸,膈气频繁,口干,心烦,大便两日一次,大便初头硬,小便黄,舌苔黄,为阳明病,气机上逆,湿热蕴结。

舌质紫暗,脉弦,为瘀血。

六经辨证: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夹瘀。

方证病机:水热互结于胸腹,寒热错杂,水饮气逆(气机上逆,水饮上逆)。

治疗:半夏泻心汤合苓桂术甘汤、橘枳姜汤:旱半夏30g,干姜30g,黄连10g,黄芩30g,白人参30g,炙甘草30g,茯苓40g,桂枝30g,白术20g,陈皮60g,枳壳30g,生姜30g(切片),红枣8枚(切开)。4剂。每日1剂,水煎40分钟,取汁450mL,分3次服。

二诊:患者说,药后感到舒服,诸症都明显减轻,比输液效果好,还见效快特别是胸腹部撑胀满闷等症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已经没有了气塞感,膈气消失就是咽喉部不时产生白色黏痰,不咳嗽。效不更主方,去枳橘姜汤。半夏泻心汤合苓桂术甘汤、半夏厚朴汤:旱半夏30g,干姜30g,黄连10g,黄芩30g,白人参30g,炙甘草30g,茯苓40g,桂枝30g,白术20g,厚朴30g,苏叶20g,生姜30g(切片),红枣8枚(切开)。又服4剂,病情稳定而出院。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路

该案为心力衰竭所致心功能受损及胃肠道淤血的症状,属于中医的心悸、胸痹和痞满的范畴。

该案患者的痞满,就是胸痹的兼夹症,但在该案中症状最为突出,最为难受不适。

这个心悸痞满,是水热互结于胸腹,临证应抓住寒热错杂,水热互结于胸腹和气机上逆的病机而治。《伤寒论》第149条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方证病机为寒饮瘀热互结。

该案患者久病必有瘀血,阳明里热与太阴水饮瘀血互结于中焦,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上逆而为呕、为悸,下趋而为利(便溏),中则有痞阻。

泛酸可视为“呕”,与“呕”的病机一样,同属水饮、气机上逆。

所以主方选半夏泻心汤和胃降逆除痞。《伤寒论》第67条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证病机为太阴水饮上逆。

该案水饮上逆于上焦则胸腹部满闷伴心悸。所以合苓桂术甘汤降冲逆化水饮以除满闷心悸。《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橘枳姜汤方证病机主要抓住痞满、气滞和水饮。

橘皮即陈皮,《本经》说橘皮:“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陈皮理气去痰饮,既可温胸中痞塞和胃肠道痞满气滞,又可通阳明气滞,理气而不伤正。

陈皮用30g左右,调理气机,60g以上可泄滞气而通便;枳实入上焦降逆气;生姜温中焦,散水饮,降逆止呕。三味药通滞气,降逆气,又温化水饮,用于该案,正合病机。

二诊时,患者咽喉时有不少白色黏痰,说明仍有痰饮上逆咽喉,气滞不通的病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千金要方》中说:“胸满,心下坚,咽中贴贴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半夏厚朴汤主之。”贴贴就是黏附,附着,意为痰涎结聚。

半夏厚朴汤证病机为气滞痰饮阻滞。所以合用半夏厚朴汤加强化痰饮、降逆气之力。第四节 《伤寒》自古盛 后世乏传承一、《伤寒论》经方学术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伤寒论》探赜钩玄,功侔造化,堪称活人之经典,但真正深入理解这部经典要旨的医生已经不多见了,现今用经方治病的医生太少了。

在清代医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中,阳湖张琦在序言中叹道:“医学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而方药至张仲景而立极。厥后皇甫谧、王叔和、孙思邈祖述而发扬之。起废痼,润枯毙,含生育物,绝厉消沴,黄岐之道,于斯为盛。

自唐以降,其道日衰,渐变古制,以矜新创。至于金元,刘完素为泻火之说,朱彦修作补阴之法,海内沿染,竞相传习。蔑视古经,倾议前哲,攻击同异,辩说是非。于是为河间之学者,与易水之学争;为丹溪之学者,与局方之学争。门户既分,歧途错出,纷纭扰乱,以至于今,而古法荡然矣。”

这段话实在是点出了人们厚今薄古,学入歧途,医道日衰的要害之处。

什么是上古?上古多认为是三古之一,指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什么是上古中医?上古中医实际上指的就是汉代以前的中医,包括汉代。这个时期的中医就是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及《难经》为代表的中医学术,在临床术上就是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经方学术。

上古的中医学术就是中医的根,这个时期的中医成就已经达到了巅峰,这得益于良好的传承。二、中医学与传统文化及学术的变迁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要了解中医学术的变迁,先了解一下传统文化和学术的基本发展脉络吧。

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博大精深,宏旨远奥,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历代圣贤智者创造、传承下来的有关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系统而完整的知识、文化和学术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的基本发展脉络,史学家都认为是萌芽于西周以前,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秦汉时期。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形成期,这个时期伴随着社会的剧变和经济的大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也是较为迅速的,这个时期的学术思想很活跃,是中国历史上学术繁荣、学派竞出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

诸子百家就发端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则进入全盛时代,当时产生了反映各学派思想的学术著作一百多种,成就了国学的元典时代。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将这个时代学术的盛况描述得非常生动:“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

这个时期,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形成使传统文化和学术达到了鼎盛。

儒家思想提倡中庸思想,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中庸》提出的“致中和”的理念就是国学的核心精神,这个中和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里,我们中医治病的核心理念也是“致中和”,就是要让人体达到中和平衡的状态。

秦汉时期,因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确立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这个时期实行的文化政策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中医学的根基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所以中医学也基本符合这个历史发展的规律,正如近代医学家谢观在《中国医学源流论·医学大纲》中所说:“中国医学科分数期,自西周以前为萌芽之期,春秋战国为成熟之期,两汉之世为专门传授之期,魏晋至唐为搜葺残缺之期。此一切学术皆然,而医学亦莫能外也。”

而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是历经坎坷的。

先秦是中医学术思想理论大发展的时期,我们今天的一切中医学术思想也都成熟于这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医学术如其他传统学术一样,也是学派众多,百家争鸣的。

而到了秦代,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在文化上采取了偏激的政策,他的“焚书坑儒”的政策虽然在短时期内维护了统治,巩固了统一,但这些措施对我国文化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再加上连年的战乱,中医的一些学派都转为师徒相授的模式。

汉代,自从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观念后,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统治者的首要选择,并且影响到文化的各个方面。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也干扰了学术的发展,当时虽然重学,但在中医学术方面,只能是师徒相授,没有了百家争鸣、学术汇通的学术繁荣景象。特别是在东汉末年,天灾人祸,天下大乱,医书散佚较多,不少流派也濒临失传。

魏晋南北朝也是一个王朝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因为是乱世,国家没有精力整理修葺历代文献资料,而民间的有志之士们却比那些官员们更有责任和担当,他们不仅积极撰修史书,而且大力搜葺残缺的学术资料,力争将学术传承下来。当时还是竹简,搜集整理非常不易,他们也坚持将文化学术记录了下来,正如《隋书·经籍志》所说:“灵、献之世,天下大乱,史官失其常守。博达之士,愍其废绝,各记闻见,以备遗亡。是后群才景慕,作者甚众。”

当时的竹简,经过数百年的文化的变迁,很不易保存,即使保存下来的也有不少被虫蛀了,字迹难辨。还有的因为穿竹简的绳子断裂,竹简就会散开,后人就难以搞清楚顺序及一些字句的意思了,这就出现了常说的“错简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的有些语序难以解读,很多人就质疑为错简。

唐代以前研究《伤寒》的医家很多,皇甫谧、王叔和、孙思邈等,名家辈出,并多有著述,探求《伤寒》真机。三、唐宋以降,各家学说蜂起的利弊

而唐宋以降,古中医的精华进一步失传。

宋元开始,主流医学主张放弃古中医学,另辟蹊径,于是出现了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分别代表了火热、攻邪、补土、滋阴四个不同的学派。

产生金元四大家的社会基础也是由于长期的战乱,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等因素,这些医家们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也算是个学术创新吧,他们也确有真才实学,也确实治好了不少病人,他们的这些真才实学,实际上也是源自于古中医学如《内经》《伤寒》等这个根的。

但他们的学说,有的理论偏颇,与古中医学相悖,有人甚至主张抛弃古中医学理论,如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就说:“勿滞仲景纸上语,惑世杀人”,这是没有真正透彻理解张仲景《伤寒》学术思想的内涵。《伤寒》中在论述攻下时的思想非常丰富、全面且有原则性,条文中多提示医者既要在阳明实证期适时而攻,分层级而攻,如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又要注意不能误攻,特别强调误下会导致诸多变证,这既治病又稳妥,堪称中医大师的手法和风范。

而张子和的“攻下学说”却比较偏激,单纯强调病由邪生,治疗当以攻邪为主,认为“吐汗下三法,先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张子和《儒门事亲》),在全面、系统和完整地论述攻下理念方面是远远达不到仲景学术思想的境界的。

人之病,有正邪两方面因素,单纯攻邪,岂不更伤其正?邪盛者病属于阳热实证时可以单纯攻邪,而正虚甚者病属于阳虚寒盛时,真元已衰,还能单纯攻邪吗?在这种情况下,攻邪必伤正,元气如何自复?后人说张子和是师古而不泥古,但这个“不泥古”,不应与古中医学的治病大则相悖的吧?

近代名医陆渊雷先生对金元四大家也是颇有看法,曾一针见血地说:“宋朝以后,出了刘张李朱四大名医,叫做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守真河间)主张‘降心火,益肾水’;张从正(子和戴人)主张‘汗吐下’;李杲(明之东垣)主张‘养脾胃’;朱震亨(彦修丹溪)主张‘滋阴降火’。从此以后,盛行朱丹溪一派医学,一味甘寒滋补,把仲景派医书束之高阁,面子上尊仲景为圣人,骨子里存了个‘敬而远之’的意思。”(《陆渊雷医书合集·唐宋以后的医学》)

自金元四大家以来,各家学说蜂拥而至,虽然大都自认是得以仲景学说的启示,但学术思想却多偏于一端,门户分立,歧途错出,纷纭扰乱,以偏治偏,以偏概全,不能普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医者。

明清以降,是温病学派大行其道的时期,医者唯叶天士、吴鞠通是宗,其学说影响之深远,以致延续于今。

大多数医者临床辨证思维定式唯“火”“热”是宗,大多数治疗都是一派寒凉,而不用仲景方,“是以伤寒,麻、桂问津乏人;温病,芩、连到处风行”,“施治伤寒,视麻、桂为蛇蝎”(祝味菊《伤寒质难》),也就是说,不敢用麻黄、桂枝、附子等药,常用黄连、黄芩等大苦大寒药,以及不痛不痒的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轻清寒凉之药。

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对这种苦寒清法不当伤正多有警示:“寒凉之药,用以疗人,得其当,则化暴为驯,不得其当,则害人伤正。有抗力,始能产生抗体,抗力不足,又复清之,则愈清愈怯,安见其生抗体耶?”

陆渊雷先生更是叹道,一些所谓的名医临诊开的方子“无非是冬桑叶、甘菊花一派清汤白水的药味”,所带的高徒“写惯了这种方子,弄得胆小如鼠。柴胡、葛根,怕它升阳不敢用;麻黄怕它发汗不敢用;桂枝太热了不敢用;黄连太寒了不敢用;至于附子、干姜,那是只配古代的北方人吃,现时代的江南人,万万吃不得。等到三年满师,自己挂牌应诊,不消说得,自然套着老师的老调,也是冬桑叶、甘菊花、淡豆豉、清水豆卷,一派千妥万稳的药方……用下去就不灵”(陆渊雷《陆氏论医集·卷三·具体的条目》)。

由此可见,后世一些中医抛却经典,不用经方,不是真正为病人医病,而是滥用寒凉,或只求稳妥敷衍,实是有悖于中医“济世救人”的古训。四、当今中医特色的缺失

更有甚者,一些中医蔑视古经,无视古法,认为古经典已经过时,而要所谓的“理论创新”等。因而,开方治病不懂古法至理,辨证阴阳不明,六经不识,开方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用药掺杂西医思维,不伦不类,或开药动辄二三十味,杂药乱投,不见章法。

一些中医院大多没有中医特色,名为中医院却实际是西医治疗为主导,而中医的方药及特色疗法点缀,可有可无。

现在有的中医院,开中药不辨证,图省事儿,应付差事。门诊上治疗感冒、咳嗽,中药就一个方子,煎好封袋,谁去看病,不论寒热,都开这样的袋装药,人手若干包。

还有一些患者反映,在某中医院的住院病区,有些病房里不论是几个患者,吃的中药也都是一个方子,一并煎煮封袋,分发给每个患者。有的吃完了,问医生要时,医生就说你先借其他人的药吧,等都吃完后再开给你,你再还给人家。

试问,这还是中医吗?这是糟蹋了中医,浪费了药材。无怪乎不少患者有病了,到专门从事中医医疗的中医院去看病,也不尽如人意,慨叹道,现在是想看中医也难遇到真中医呀。

上述种种现象,皆是中医退化的表现,这样下去,中医疗效怎能不滑坡,真是实堪忧虑。五、学中医必须寻根溯源

学中医,愈古老愈好,因为中医是有根的。学中医必须寻根溯源,找到本源,抓住根基。

而学西医,愈现代愈好,因为西医是无根的,西医是附依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科学还是不完善的,还在不断地向前探索、发展和创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医和西医之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根。而中医的特点就是有根。中医的这个根就是我们所说的精华的东西,就是《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难经》等古经典。

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理法和经方是古人探索、思考和实践的大智慧所创造,又经历代医者几千年来临证检验而疗效不衰,其理论已经臻于完美,配套成型,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只能继承、继承、再继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