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展望:中国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报告(2014-2015)(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22:46:36

点击下载

作者:任兴磊,谢军占,沈亚桂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分析与展望:中国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报告(2014-2015)

分析与展望:中国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报告(2014-2015)试读:

代序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中小企业崛起

王钦敏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我对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表示热烈祝贺。这次年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中小企业崛起”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话和交流,切合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热点,有助于科学把握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更有助于我们牢牢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我相信,这次年会的召开,对于探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科学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小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经济发展要有活力,要有竞争力,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一头连着经济繁荣,一头连着就业和社会稳定,在满足市场需求、弘扬创业精神、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各种困难和问题交织。中共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仍处于合理区间。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较多,特别是不少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升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企业税费负担繁重,招工难、用工难问题比较突出等。对于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我们既要看到目前经济增速放缓,是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的一种客观反映,与我们主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治理污染力度有直接关系;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具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中央三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336项重大举措的潜能和红利巨大。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巨大的国内市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新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等,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技术储备。“一路一带”建设以及亚太自贸区建设将有利于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和资源。中央四中全会“依法治国”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180多项重大举措,将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的法制环境。对此,广大中小企业要树立机遇意识,坚定发展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再立新功。

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方面,国务院正开展前所未有的简政放权,出台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长效机制,实施普遍性降费,进一步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添力;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正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融资担保、第三方征信等服务机构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引导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

各位代表、朋友们!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作为国家一级行业协会,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积极发挥平台作用,为全方位、综合性服务中小企业增加了渠道,扩大了机遇。全国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长期关注、促进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献计出力。我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新一轮更大发展。

谢谢大家!

政策篇

此篇内容根据出席第九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的各领导、嘉宾演讲实录整理而成,内容高屋建瓴,理论结合实际,信息丰富饱满,文章简洁明了,易于学习,便于理解。专家领导对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形势、自贸区的建立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以及对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等政策的前瞻解读,能使读者更加清晰的认识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顾秀莲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非常高兴参加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中小企业崛起”。切合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话和交流,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我相信,这次年会的召开,对于探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型企业大量涌现。我国经济要有活力,要有竞争力,要充满活力,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小企业。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型微型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在安排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弘扬创业精神、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百姓生活离不开、社会就业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的极端重要性,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专门出台了很多指导意见。有关部委和相关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也需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很多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需要认真研究,尽快突破。

很高兴地看到,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作为国家一级行业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扩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不仅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包商银行、齐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地合作关系;而且与冠群驰骋、重庆曙光、阳光保险、百度、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鼎耀千翔等优秀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立了定期互动;这为全方位、综合性服务中小企业增加了渠道,扩大了机遇。

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特别强调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和依法治国,将降低政府做决定时的随意性,使得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具有更多可确定性,调动了积极性。2014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也对中小企业快速稳健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希望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实实在在的想办法,认认真真的干工作,拿出看得见、用得起、有保证的、实实在在的服务,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共同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加油中小企业,助力中国梦

姜明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会长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经国务院国资委和商务部的批准,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中华职教社联合举办的2014第九届中国企业家年会今天开幕了,在这里请大家允许我做代表向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天国家领导人和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亲临大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各位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于包商银行、齐商银行、北京银行、阳光保险集团等单位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的基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切实发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作为企业之友、会议之家、行业之窗、政府之桥的作用,推动企业深化改革步伐中的创新转型,积极发展实体经济,突出解决融资难题。

本届年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与促进中小企业崛起的主题,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集中探讨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通过两天紧张的交流与讨论,一定会获得突破性的共识,这将是本届年会对未来中小企业发展做出的一个重要的贡献。接下来我们还将聆听到国家领导同志、部委负责人和权威专家做关于经济新常态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年度报告,这也是本届年会献给每位嘉宾的一场智慧与思想的盛宴。

各位来宾,随着《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依法治国顶层设计的基本轮廓,已逐步明晰。特别是推动法制建设将带来新一轮经济红利,有利于全面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也是为中小企业发展铺就了辉煌的大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政府和有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小企业的明天必定更加灿烂!

市场经济中信用缺失的诊治

叶小文中共中央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

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为什么全世界都关注这个问题?如中国“威胁”论等这个论、那个论,大家看到习大大老虎苍蝇一起打,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有益的文化,其实还有一个有用的基因——中国的文化基因,外国人搞不懂。

经济连续增长四十年的国家不多,只有两个特例,一个是当年的英国。英国是靠抢,我们从哪里抢呢?我们也不会抢,我们和平发展。还有一个特例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就是一个城市,在马六甲海峡旁边,其他就没有先例了。

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已经连续三十年增长,也有连续增长四十年的可能。我们有两个秘密武器。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几亿农民进城,什么样的需求,什么样的市场,中国那么大,东方不亮西方亮。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中小微企业,无论什么金融危机,只要到中小微企业就全部化解,中小微企业就是中国发展的秘密武器。

一、市场经济中信用缺失的问题

中医诊治的方法叫作望闻问切,按照这种方法诊治现代社会会有什么发现呢?

一切向钱看,信用缺失症在细胞滋生;有钱啥都干,信用缺失症向机体蔓延;权钱做交易,信用缺失症使器官腐败;为钱可逆天,信用缺失症让大家疯狂。钱就是一般货物的等价物。GDP就天天在算钱,挣钱花钱,劳动光荣,刺激消费。但是如果过头了,一切都是为了花钱,一切都是为了挣钱,就不对了。这个道理没有什么深刻的,老百姓用一个简单的数据公式推出了它的荒谬:猪=吃饭+睡觉;男人=吃饭+睡觉+挣钱,男人=猪+挣钱,不挣钱男人等于猪;女人=吃饭+睡觉+花钱,不花钱的女人等于猪。

市场经济会不会影响政治生态呢?现在我们党面对着四大考验: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党还面临的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其他危险也是危险,也要注意。能力不足就学习,脱离群众可以整顿四风,民主生活会,深度剖析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说过,可能有的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被强大的敌人征服过,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炮弹的攻击。于是,为钱可逆天,生态型、社会性的灾难很多都是人类自身造就的。就是搞钱,于是贫困、饥荒、疾病、腐败、战争、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恐怖袭击等,都与人类无休止的活动密切相关。

现代化改变着人类,无论东方西方,无论是已“后现代化”还是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调节问题。老百姓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骗子才是真的;什么都靠不住,只有关系才靠得住。为此我们要研究它的病理。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现代的人们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边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都在被物化、被抛弃。

从理论上分析,市场经济之所以叫市场经济,一定有两个起点,每一个经济的个体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每一个真实的个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什么叫改革开放?就是年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农民说我给你种地,自己可以拿一点。这两个起点才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但是动力过度了也不行。

市场经济是一个好东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历史形式,也有道德的要求。但是道德调节有明显的局限性,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分辨善恶,市场可以容纳各种各样、有些对整个社会来说极不道德的交易,比如开设赌场、卖淫等,市场经济的互利原则,是各方无意识的一种结果,是各方利益相互制约的结果,主要靠驱动个体利益运行的市场经济机制,不会自动产生为社会整体利益着想的道德意识。

市场经济对道德是“二律背反”:资本追逐利润,个人追求物质利益,导致拜金主义泛滥,排斥道德;另一方面社会追求公平,整体要求正义,导致市场要求自律,遵守道德。

二、脱贫致富带来的道德困惑如何治理?

受尽屈辱的中华民族有崛起的强烈愿望,中华民族这一百多年来历经磨难,正是因为崛起越来越近,每一步都是惊险一跳。中国在崛起,可是我们能不能走好?中国怎么持续发展?各种问题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容易顾此失彼。中国要强,又不能霸,只能和平发展,和平发展也有激烈竞争。发展过大,周边国家、国际社会那么大的竞争压力,怎么办?

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搞发展。不稳定的因素太多了,我国综合实力提升效应倍增,引起国际社会强烈振动,一些国家对我国快速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中外关系进入矛盾摩擦多发期。西方特别是美国对我们的战略警觉和防范牵制加大,一些邻国对我国戒备心理上升,在涉台、涉疆、涉藏、人权、网络、地区安全、意识形态等领域,在南海、东海等主权争端上,在汇率、贸易、资源、气候等发展问题上,我国遇到的挑战都在增多、压力增大。

中国要想后来者居上,有三大问题:必须要加速赶超,必须有战略定理,必须善于学习。

脱贫致富带来的很多困惑怎么治?有六点:法治、规治、德治、心治、综治、长治。

第一法治。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各级官员都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诱惑和考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中继续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模范。如此,群众对我们的干部才能“譬如北辰,众星拱之”。依法治国,法制经济,法治政府,依法自觉。主要是要把能够制约资本的权力制约住,关在法制的笼子里。

第二规治。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要让“骗子过街人人喊打,信用不良寸步难行”。再过几年每个企业都有代码,每个人身份证号,一输入就在里面。

第三德治。人是聪明的,就要靠自管自己。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一直让我心醉神迷,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秩序。内心的秩序是什么?就是要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要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第四心治。最难治的病是心病。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最难的就是这个心。经济快速增长引起紧张,高度紧张造成焦虑。现在大家脾气很大,所以要心治。佛教讲“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心就是社会心理,佛教就讲救心。企业家怎么样才把自己的内心管住,这是很大的学问。

第五综治。这是关键。市场经济对道德的“二律背反”,需要自律,需要互律,需要他律。我们要加大政府自身的改革,推进政治文明进程;我们要提高法的公正性;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我们要提高“合力”的作用。互律也好,他律也好,关键是自律。我们要使有德的人多起来,道德的土壤厚起来,厚德载物,厚德载市场经济。政府要带头,如果司法都不公正,社会就没治了。就像人的免疫系统生病,人就完了。司法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是最后一道公正线。

第六长治。我们的民族有文化基因的,中国几千年活到现在容易吗?我们是有传统的,一个是君子不是小人,共产党就应该是君子。长治,从传统文化激活我们的基因,变成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他就能够长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走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没有办法化解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呢?

病是可以治的,我们有信心,我们叫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是啥?社会主义为全体人们谋幸福,我们一定搞成法制经济,公平经济。厚德载物,我们是君子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厚德载物,厚德载市场经济,将来中国企业家都要走出去,而且还具有很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中国的发展就有了基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信用缺失就可以得到诊治。

对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看法

朱光耀财政部副部长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六年之后,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十分艰难,而且这种复苏不平衡和脆弱性非常突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4年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公布的2014年全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是3.3%,而世贸组织(WTO)对2014年全年世界贸易的增长点是3.1%,又一次全球贸易增长量低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量。这反映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复苏的脆弱性确实是非常突出。全球经济贸易增长量低于全球经济增长量,说明一些主要的经济体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方面力度要低于前一年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面对全球经济的挑战,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呢?

2014年11月,对亚太地区和全球而言,有两个极其重要的会议。首先是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办的APCE峰会。随后是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市举行的G20峰会。这两个峰会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融合以及就业增长。在这个方面我们看到,北京APCE峰会确实对随后举行的G20峰会起到了一个有利的引导作用,推进了G20峰会形成一个促增长、促就业的共识。同时,北京APCE峰会在加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发展基础设施方面形成了重要的共识。这些重要的共识对于随后举行的G20峰会起到了引导作用。

北京APCE峰会形成了“反腐败北京APCE宣言”,在G20峰会上也达成了一个关于所有者权益的重要共识,并且写进了G20峰会的公报。这个所有者权益是一个最终受益人在资金方面的体现。在过去,主要是用于反洗钱和反避税的目的。但是这一次在技术层面上扩大到了反腐败的信息共享,北京APCE峰会和布里斯班G20峰会在反腐败方面的政策共识,确实推进了我国反腐在国际合作方面的重要进展。因此,可以说,北京APCE峰会和G20峰会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完成了它们重要的历史使命,而北京APCE峰会的成功对随后举行的G20峰会布里斯班的成功起到了直接引领和促进作用。

在北京APCE峰会期间,中美达成两个重要的政策协议,首先是关于气候变化的行动纲领,中美各自宣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纲领。中国将努力在203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并且努力早日达峰,同时,中国也表示要在2030年一次性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的比例要占2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承诺。习主席反复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努力改善环境,要让“APCE蓝”能够持续,我们要通过努力,真正地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把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色青山”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正像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种辩证逻辑的关系。

第二项重要的协议是中美在WTO信息产品扩围谈判中达成了共识。如果在中美两国达成协议之后,近期WTO就信息产品扩围协定形成一个普遍共识,就可以说这是WTO成立19年来第一份具有实质意义的关税减让方案。在全球经济特别是贸易增长相对低迷的情况下,这为发挥多边贸易机构起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

大家可以看到,在APCE峰会期间,这两项重要的协议对随后举办的不管是WTO的磋商,还是将于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大会都是极为有利的推动。在这个方面发挥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对这种成功政策的形成起到了有利的引领作用。

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如何分析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可以重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做重要讲话时明确地对2014年全球经济面临的四个值得特别关注问题的指示和要求:第一个要高度关注美国货币政策走向,以及相关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走向;第二要高度关注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第三要高度关注世界资金资本市场资金的流向变化;第四要高度关注初级产品市场原材料特别是石油价格的变化情况。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美国的货币政策。从2014年10月底开始,美联储全部推出了每月购买800亿美元政府债权和企业抵押债权的宽松贷款政策。从雷曼兄弟破产以后,为了应对危机的特殊挑战,稳定美国的金融体系,恢复美国的经济稳定增长。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说货币政策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多少?3.3万亿美元。现在的关键就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什么时候启动它的利率正常化进程,美联储什么时候开始改变它的0到0.25超级利率状况,开始逐步地提升利率,美联储主席为了安抚市场,反复表明,即使美联储开始提升利率,开始这个进程也是一个缓和的进程,首次提息0.25%。美联储过去所有货币政策的走势一旦启动利率正常化进程,它的提息次数绝不仅仅是一次,而是连续的过程。什么时候?市场没有定律,有的说年中,有的说可能还要滞后一些。但是我们也要警惕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随着美国外部环境的变化,美联储也有可能提前到2015年年初就开始启动这个进程。

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因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国经济有着重大的外力性影响。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的货币政策,欧央行的货币政策目前都是极度的宽松状态。日本安倍政权就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宽松的财政政策及结构性改革,构成所谓安倍经济学的三把剑。目前看,安倍经济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安倍已经不得不宣布消费税的第二阶段提税,从5%提到8%,现在是8%提到10%的第二步要延长18个月实施。因为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了衰退,第三季度日本经济增长的比率是-1.6%,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日本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安倍政府不得不推迟消费税第二阶段的提税,同时宣布国会解散,让日本国民通过选举来对安倍经济学表态。但这是政治方面的一个推迟,无论如何,安倍经济学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在欧洲方面,欧央行行长已经明确表态,欧元区面临着通货紧缩的风险。这在2014年8月之前欧央行本是不承认的,现在承认欧元区面临着严峻的通货紧缩的风险。目前初值是0.3的通胀率,高了不好,太低陷入了紧缩的边缘也非常危险,特别是欧元区现在还在面临着债务杠杆率仍然很高的情况下,过低的通胀率如果严重了,使通货紧缩的话,债务负担会更重,所以欧元区现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体现在经济增长率过低。欧盟预测2014年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只有0.8%,而作为它的主要动力的德国经济增长率只有1.4%,而且1.4%还要看最后能不能完成,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只有0.4%。所以,欧元区现在确实是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加上乌克兰的地缘政治风险,使得欧元区的经济2014年、2015年都面临着严重的压力。是否能够从这种严峻的局面走出来,取决于欧元区的结构改革,目前来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欧元区的经济形势对全球经济形势形成了重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欧央行和日本央行都是大量放水,大量印刷钞票,同美国的货币政策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这样在汇率方面大家看到现在1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已经到了118日元,这是很大幅度的贬值。然后欧元兑美元的比重是1.24的水平。可能在2015年日元就要跌到1美元兑140~150日元,欧元到2014年后年又回到1:1美元,对于这个比重的变化,我们的企业家一定要密切关注。

我们的立场很明确,G20峰会明确货币政策只能针对国内的经济状况,不能用于货币的竞争性贬值。我们认为,G20峰会的共识应该得到认真执行。这是货币政策方面。

第二,贸易格局方面,确实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贸易的增长量低于全球经济增长量,这说明在各经济体,特别是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量增速很慢,或者说是在减少。大家都回到自己国内来发展经济,促进消费。有好的一面,结构改革。但是从整个世界经济在全球化的情况下,怎么样面对这个挑战,我们确实要破解这个难题。

刚才也报告了WTO信息产品扩围谈判,还有最近日本就粮食安全达成了一个协议,就直接促成了2013年巴黎举行的世界经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形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巴黎一揽子协议”。实际上,这是WTO多哈回合的早期收购协议,这个协议终于落实了。与WTO信息产品协议一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或者可以说是多哈回合的“早期收获”。我们期望在这个基础上全球贸易合作能够向前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能够向前推进。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资本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格局,这和第一个问题货币政策是密切相连的。美国联邦储货币政策的调整,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美元走强。美元和日元1:118这个水平,说明日元贬值在30%。美元走强必然会造成国际资本大量向美国国内回流,加上美国“页岩气革命”带动了重工业和以化工为核心的加工制造业向美国回流,使得美国经济复苏更具吸引力。资本回流在2014年的最后阶段,甚至到2015年将会持续。我们对资本市场的动向,特别是资金回流美国,要密切关注。

我认为,首先是一些国家现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日本、欧洲前面报告了,俄罗斯方面也是资金大量的流出,有一个制裁和反制裁的作用。总的来看,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是在向美国回流,这个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我们要密切的关注。

最后一个问题,大宗商品的价格问题,特别是石油价格的问题。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2014年下半年以来,石油价格急剧下跌。现在布兰特石油到了70美元,这在能源供求方面和能源价格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现在这个问题成了国际金融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首先怎么来判断石油价格突然地大幅度下跌?大家知道,一个是阴谋论,主要是针对俄罗斯的,美国要千方百计的压低石油价格,让俄罗斯在制裁中更加困难。起到作用了吗?有。俄罗斯财长公开表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已经造成了400亿美元的损失,而因石油价格的损失是1000亿美元。真正的在供求关系方面发生了变化,还是在新的“页岩气革命”增加了能源供应。第二个基本的支撑点就是以沙特为代表的,不能让美国由于页岩气的革命,来占领世界石油市场的份额,所以美国为了保持这个份额,宁可低价格。不管怎样,现在石油市场的低价格是形成了趋势,石油市场内部的分析家们说过,如果石油价格高过120美元/桶,多高都不算高?如果低于80美元/桶,多低都不算低。

我们对于石油价格的变化也要密切关注,这与中国是直接相关的,毕竟我们的石油进口超过50%。这么大的变化,对我们形成2015年的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总书记在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地点出了这四个方面的问题,2014年得到了印证,2015年继续观察,有针对性的制订我们的政策。

适应新变化,创新增活力,诚信谋发展

李毅中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

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都在深度调整改革之中,企业如何适应、顺应国际国内大形势、大格局下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应当思索自身的理念和行为应该有哪些变化和创新。我先做个发言,与大家交流。

一、国内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了中高速发展历史阶段,企业要把握变化了的“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发展速度的换挡期,调整改革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增加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长期积淀形成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凸显出来,制约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严重过载、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发展的质量效益不高,以及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地方负债过重、银行潜在风险、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为此不惜经受改革调整的阵痛,甚至付出伤筋动骨的代价。

综合分析,国民经济的潜在增幅已经回落,有必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发展的速度适当降下来,以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以便有更多精力推进改革和调整。近两年来宏观调控见到了成效,对此我们应有冷静的分析思考。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深层问题、结构矛盾交织,虽然增加了困难和压力,但把握住发展速度的上、下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趋势,当前经济运行的指标仍在合理区间内,是新形势下的“新常态”。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寻求生存发展,创新应成为动力的源泉。

从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状况分析,可以说明以上判断。

一是工业增速与前几年比,明显放缓、缓中趋稳、稳中提质,行业地区差异明显增大。2014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其中,7月为9%、8月为6.9%、9月为8%、10月为7.7%。而从2008年到2013年,工业增幅分别是12.9%、11%、15.7%、13.9%、10%和9.7%,增速已明显放缓。汇丰银行发布11月PMI为50.0,比10月份下降了0.4。分行业看,增速较快的行业集中在装备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原材料增幅回落,能源工业估计只有4%。分地区看,各省区市增速差异较大。一些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增速大幅度放缓。同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化解过剩、质量品牌、三网融合等转型升级的措施见到成效。1~3季度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69%,高于单位GDP能耗4.6%的下降幅度。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逐步扩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3%。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结构调整正在深入。长期以来,我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取得了巨大成绩,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规模过大、增幅过快、效率下降以致产能严重过剩、负债过重的状况。近几年,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见到一定成效。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43.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已比“十一五”时期的平均增幅下降了6个百分点。2014年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4%,分别比上半年又回落1~2个百分点。钢铁、有色冶炼、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投资继续下降。这是改善宏观调控走出的一步,调整是必需的、合理的,也可能引来影响经济增长的担忧,对此应用“两分法”来分析判断。有效投资是拉动经济的关键,保持一定的增幅是必要的,但如果忽视了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率,违背了“常态”,恐事与愿违,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成本费用上升,盈利状况分化,企业状况有起有落、有喜有忧应当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市场需求不足,2014年1-10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但其中食品、服装、鞋帽、家电、日用品等增幅都在10%左右。生产者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连续32个月负增长。2014年1-10月份进出口(折以美元计价)累计增长3.8%,其中出口增长5.8%,但不稳定。2014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期末应收账款增幅11.1%、企业成品库存增幅约14.4%,财务费用增加约14%,均高于同期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7%的增幅。企业反映,银行抽贷、压贷、停贷现象增加。企业成本费用上升,2014年1~3季度规模以上企业百元主营收入中成本高达86.02元,比上半年又上升了0.12元,企业“五险一金”总量占到工资总额近一半。企业利润提高,但行业差异较大。2014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累计增长6.7%(其中10月份下降2.1%),利润率5.57%,与上年持平。其中市场状况比较好的行业,如汽车、纺织、医药、电器机械器材、电子制造利润增长较多;原材料行业利润增长有限,同比回落;石油、天然气、石油加工等利润下降,特别是煤炭行业降幅达45.2%。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国务院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进一步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银行定向降准、定向减息,支持企业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汽车、支持集成电路发展,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实施企业收费清单以减轻企业负担,以及鼓励售房放宽信贷等,日前降低银行存贷基准利率,有的已经见效,有的正在落实。在落实中肯定会有困难和阻力,要以积极态度去化解,提出改进办法,扩大政策效果。

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变革,给我国经济带来双重压力和新的发展机遇,发展要有新思路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在缓慢艰难复苏,仍然存在着深层问题和新的变数,但各国都在谋求深度变革和调整。

第一,美国“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本土回归”的战略实施见到了成效。美国吸取了由于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通过对“去工业化”和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反思,提出上述新战略,相继推出一系列做实“实体经济”的改革举措。主要内容包括:一是2009年提出重振制造业是美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相继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案》、企业税改革方案;二是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入,以高端设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为重点,鼓励企业创新;三是大力促进出口,提出从2010年开始5年内出口翻番;四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如高铁、道路桥梁、智能电网、航空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等;五是加大对企业的扶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困难。此外,还加大对高校理工科、社区大学的投入,鼓励通过企校合作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美国的上述战略措施已见到了效果。制造业在美国GDP中的比重2013年达到13.9%,比2009年上升2个百分点。2012年、2013年制造业对GDP增幅的贡献率分别提高到27.5%和44%,2013年甚至高于同期服务业的贡献率,制造业出口额比2009增加了49%。近几年约有14%的美国公司将生产工厂迁回本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失业率已降到6.1%。美国2014年GDP的增速预期2.1%,更具长远意义的是一批高端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将继续占领全球制造业的制高点。

第二,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化。德国于2013年将其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旨在通过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制造业水平,确保德国制造的未来,引领世界制造业新潮流。越过了蒸汽机机械化、电动机电气化、信息技术自动化这三个阶段,制造业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柔性化的制造与服务模式,进入工业4.0阶段。“工业4.0”战略的实质是用物联网、服务互联网将制造业的物理设备以及传感器、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组合起来,使制造业的物理设备具有计算、设计、通信、精准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自动的功能;以实现实时连通、相互识别、有效交流。这个大系统实现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制造与服务之间互联,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数字化和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制造有用户的全流程参与,产生了个人定制、“众包设计”等新方式新理念,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少品种、大批量、规模化”生产方式的同时衍生了“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尽管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装备和技术,专家认为,软件与互联网技术是德国工业的相对弱项,原始创新不足也是德国的缺憾。但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扬长补短,继续占领全球制造业的制高点,德国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先声夺人,其远见卓识应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新兴经济体和资源生产国也在深刻改变发展方式,调整初级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大都具有劳动力和市场的优势,不少国家还有丰富的资源,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向发达国家迈进。资源富足国家已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他们不再甘心以出售资源发展经济的粗放模式,而是注重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得以增强。随着国际能源、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资源出口国不断联手推高初级产品价格,增加了进口国的生产成本。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国际产品、技术、资金、劳务的同时,也会有不同形式的自我保护,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形成压力。

总之,世界经济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大家都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市场上有合作交流,更有竞争竞赛。我们要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新思路,坚定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常态,企业应坚持创新、寻求创新、勇于创新

第一,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际双重压力和挑战,企业家应尽快转变观念,增强创新动力。如上分析,美国吸取了金融危机的教训,重新重视实体经济,推行再工业化,对我们既有挑战,也有深刻的启迪。和美国相比,美国具有基础研究实力、尖端科技的创新能力、得天独厚的富有资源、国际市场的控制力等优势,我们在这些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工业化、城镇化的巨大需求和发展余地,雄厚的资金积累及外汇储备等也是其他国家甚至是美国不具备的。我们应从国情出发,借鉴美国经验,扬长避短,走好自己的路。对照德国“工业4.0”的愿景,我国正处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攻坚时期,工业、制造业总体上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我们有世界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也有相当落后的甚至是完全依靠人工作业的小矿山、小作坊。因此,我们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也要下功夫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在精心谋划“工业4.0”的同时,也要着力打造“工业3.0”,甚至不得不去补“工业2.0”的欠账,这是我们的国情。在发展的长途竞争中,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更要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

第二,创新投资理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大力调整投资结构,规范企业投资行为。

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内涵为主发展。经验证明,技术改造是内涵发展的战略措施,投入产出比可达3:1(产出包括利、税、折旧、工资和利息)。2014年1-3季度全国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39.6%,发达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化前后占50%~69%,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企业应集中自有资金,在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下,吸引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投资以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装备改善、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内容的技术改造,由外延为主转向内涵为主,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是市场投资主体,要改进和规范投资行为。除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特殊行业、涉及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项目要由国家审批核准或备案外,应尽可能下放到地方、部门,最终由企业自己决策。企业首先是通过多渠道准确、及时了解市场供需,避免信息失真误导;无论何种企业都要建立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权责一致、盈亏自负、风险自担。项目投资要从市场需求、原料产品、物流运输、资源环境、技术路线、投资回报、筹融资渠道、投资风险、社会人文环境等多方面深化可行性研判,防止和避免盲目投资,以提高投资回报。要依法保护投资人利益,吸引更多非公资本投入实体经济。要放开垄断行业中的竞争性业务,制定具体办法对垄断业务“特许经营”,使民间资本有序进入。社会资本要选准投资方向,更多投入实体经济,以求长期稳定发展和良好回报。

第三,重树和再造“降本增效”的观念,发展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近几年企业成本费用节节攀升,挤压了盈利空间。不少观点认为我国工业低成本优势已经丧失,这里有客观的正确反映,也有认识上的偏颇。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成本已上升到美国的九成,确实形势严峻。美国“本土回归”降低了物流成本,页岩气的开发利用降低了能源成本,加上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使其制造业成本不升反降。事实证明“降本增效”潜力巨大,我国企业应重树和再造建立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上的“低成本战略”。

就人工成本而言,解决的办法是通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用装备和技术代替人工,如浙江省提出的“机器换人、人控机器”,从而大大提高工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简陋的劳动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来换取企业利润。价值规律的倒逼机制要促使企业加大技术进步投入,换得生产稳定、质量升级、效率提高,并可较快回收投资。既获得盈利增加,又改善了劳动环境,维护了劳动者权益,得到员工的拥护。富余劳动力的产生带来了竞争,岗位技术含量的提升对员工提出新的要求,增加了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动力。通过转岗培训为企业开发新的业务提供了人力资源。

四、坚持守法诚信、质量诚信、商业信用、绿色发展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和企业家的道德底线。人与人的交往,人与社会的交往,都要讲诚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依法治理;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也要以德治理。守法诚信应成为企业文化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核心内容,并落实到企业行为和企业治理之中。

一是质量诚信是企业诚信经营的集中表现。近年来,频频曝光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引发社会对企业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担忧。一些行业质量违法违规“潜规则”问题突出,一些企业用降低标准、牺牲质量的办法降低成本;侵害知识产权、专利权,假冒高端品牌现象屡禁不止;利用互联网平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日益显现。这些现象不仅坑害消费者,更会断送企业,甚至全行业的信誉和前途。

应以质量诚信为突破口,落实“质量强国”战略,推进企业诚信建设。企业要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保护知识产权,杜绝制假售假。要落实质量责任,对顾客和消费者负责,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主动履行缺陷产品召回义务,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谁赢得了消费者,谁就会赢得市场的美誉度和占有率。特别是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等行业,更要坚守质量诚信底线,为人民的生命健康负责。

二是企业恪守商业信用,是建立良好营商环境的前提和保障。商业信用缺失会严重影响经济活动的高效、顺畅开展。如商业信用观念薄弱,随意违约;会计数据失真,偷漏骗税、逃废债务;信息造假,上市圈钱及股市欺诈;商业贿赂突出,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企业要把商业信用落实到各项营商活动中去,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要加强自律,信守承诺,依法依规经营;要履行对投资者和用户的责任,在贷款、发债、担保等债权债务信用交易及生产经营活动中诚信履约;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流程,防范信用风险,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

三是企业应履行减排治污、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节约资源能源就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企业普遍重视。但环保治理要付出成本,仍有不少企业对减排治污、保护生态不够重视,往往处于被动的、不自觉的状态。从曝光的案例看,大型企业存在不少问题,某种程度上小企业问题更加严重。一些企业私挖滥采、过度开发、破坏生态;一些企业超量超标排污,白天不排夜间排,有人检查不排、没人检查排,不仅往河里排,还往地下排。这已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诚信道德、遵纪守法的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企业要自觉遵守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严格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员工环境意识,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当前,尤其要顺应治理雾霾、保护环境的倒逼机制,针对问题加大投入,补缺还账,减少排放并达到国家标准。

上海自贸区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周汉民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今天的论坛十分切题,一个是时间切合,一个是主题切合。如果说时间切合,就是在2014年冬天来临之际,我们对春天的到来感到充满生机,代表中国企业99%的中小微企业能够以年会的形式发出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中小企业崛起的呼声,我认为是十分切合。主题和时间的切合,又表现在我们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之际来讨论中国企业、中国社会、中国经济的发展之道。

一、中国上海自贸区带给我们什么?又将引领我们什么?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六十多个方面,最核心的一项就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运行,到昨天已运行14个月。全世界有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其中,发达国家有400多个,发展中国家也有800多个。上海自贸区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分在四个区域,可能是世界最微型的自贸区。

14个月来,何以总结?对于中央财政没有一项优惠政策投入的上海自贸区的成绩,我认为就是一句话,体制、机制、法治的创新,是上海自贸区实行新政的开端。

二、上海自贸区三大创新形成“四个二”1.第一个“二”,就是法治创新的两步曲

上海自贸区一定要实行新政,没有新政就没有必要适应。什么是上海自贸区的新政?可圈可点,第一项我们称之为准入前国民待遇,即具体实施企业的设立,政府行政不再审批而是备案制。第二项是负面清单管理的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三部法明确规定外资投入时政府要实施审批,按照国家的投资目录,何以解决这一法律冲突问题?坦率地说,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做法,只要举起改革的大旗可以义无反顾地往前,这样的改革与现行的法制有冲突,上海自贸区第一步要做的是先把冲突解决。因而2013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做出了一项决定,刚才提到的三部立法在上海自贸区暂停适用三年。这在中国是罕见的。三部基本法律暂停实施三年,为的是让上海自贸区可以启动改革。改革已经走在路上,但是方向如何?保护需要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体系和法治国家,就希望在这个国家所有行为,无论是社会的还是经济的,都应当有法可依。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上海自贸区条例”正式颁发。如果对上海自贸区有兴趣,首先要研读的是九章57条构成的“上海自贸区实验区条例”。这部条例有很多亮点,最核心的亮点是四部分,即将自主改革入法,将负面清单入法,将权利清单和正面清单入法,将政府事先监管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入法了。这是第一个“二”——暂停实施三部国家立法,创新上海自贸区条例。2.第二个“二”,最关键的负面清单“二版”

大家知道负面清单不是新鲜事,负面清单在中国之前全球已经有76个国家实施,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实施是从2013年9月29上海自贸区开始。我们第一份负面清单制订于一年前的今天,2013年的这个时刻出炉,它有190条,与中国国民经济小分类相比,为17.8%。但是世界的评论是这份负面清单仍然过长,因为还没有体现我们改革的初衷,然而负面清单到目前为止得到海内外的称道完全由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方面的创新。国家不告诉你可以做什么,国家告诉你不能做什么。由此处理,在190项负面清单外的一切皆可行,法无禁止皆可为纳入了我们法律的体系,这份负面清单经过了八个月,2014年8月新版的负面清单产生。这份新的负面清单内容从190项减到139项,减负26.8%。开放度进一步提升,提升了17.4%,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与国际规则的融合进一步显现。2015年向我们招手,如果还能像上一版的改革势头,负面清单具备一定的世界先进性,我们是可以期待的。3.第三个“二”,两次国务院通过决定,将行政审批权力予以取消

什么叫作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什么叫作深化改革?体现在政府对行政事务的现代化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就是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国务院2013年的第一份文件是12月21日,在上海自贸区正式运行三个多月提出了将上海自贸区32项行政审批制度一并予以取消的决定。2014年9月4日国务院通过第二份决定,修改相关六部国务院行政法规在上海自贸区的实施,取消行政审批制度27项。“32+27”,就是这14个月,国务院与上海自贸区实验区取消行政审批制度59项,这样的力度、规模、范围和决心前所未有。这是我讲的第三个“二”,就是国务院两次取消行政审批制度共计59项。4.第四个“二”,人们要问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我到上海自贸区投资,什么领域是你们更加开放而且需要我们来投资的呢?

就是第一份扩大开放举措公布于2013年上海自贸区起航的那一天9月29日,我们开放六大领域,18个方面,23项。六大领域之首就是金融领域,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的核心之核心就是金融领域的改革和扩大开放。金融领域改革和开放,以本人的认知就是“四化”,第一个化,利率市场化;第二个化,汇率国际化;第三个化,人民币使用扩大化;第四个化,外汇管理和金融机构管理的便利化。这四个化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由此,上海自贸区首先开放金融领域,第二是航运领域,第三是商贸领域,第四是专业服务领域,第五是文化领域,第六是社会服务领域。

六大领域18个方面,23项改革举措在2013年9月29日公布,2014年全部落地。因此,2014年7月1日第二份改革清单,新31条,主要集中在四个,服务业继续扩大开放14个领域,制造业首次开放有14个领域,美国的制造业重归美国化,德国的制造业强调4.0是完全吻合的一个趋势,就是制造业的扩大开放。因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一直也有可能长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驱动力。由此,制造业开放14个,采矿业的技术层面继续开放,前面提到石油进口的问题,到2020年再过四五年,中国石油的国际依存度可以高达60%至65%,因此石油开采技术的引进是必然的事。美国将页岩气开发形成生产力,中国作为世界页岩气储量最大的国家,就一定要用两弹一星的手段将中国页岩气的生产力提升到现代化水平,这是其中之一。

第四个领域开放,是基础设施的开放。由此,构成我向各位介绍的第四个“二”,今天讲了四个二,第一是法制两个二,第二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两次,第三讲到我们的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负面清单两份,第四就是上海自贸区今天要往前走,今后继续走,我们涉及第一批的18个方面23项,第二批31项,所以上海自贸区开放领域一共9个,共54个领域。

由此,一年的自贸区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用几组数据说明问题是非常容易的。上海自贸区核心区域是保税区,所有经济领域占全国保税区的一半,保税区成立到2014年14年,过往13年保税区涉猎企业总数8996家,2013年上海自贸区一年引进新的企业12288家,所有的优惠其实不在优惠自身,而是真正让上海自贸区成为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需要,让上海自贸区的营商环境能够做到公平、统一、高效。

三、自贸区未来的希望以及与中小企业的关联

上海自贸区不属于上海,上海自贸区属于整个国家,属于在座的大家。如果人生要追赶潮流,企业家应当有这样的雄心和决心,站在潮流之颠,上海自贸区一定是潮流之颠。

中国会有第二批自贸区,但以我个人的观点,中国“玩命”的自贸区只有上海的那一家,以综合体制改革为己任和使命的自贸区,上海就责无旁贷。有机会,应当把第十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开在上海,开到自贸区,开到中国最热火朝天的地方。一句话,冬季来临的时候,希望各位能够看到春天,因为这个春天并不遥远。中国经济从来没有靠过别人,只能靠自己成长和进步。

用三组数据结束我的观点。中国到明天,跨入2014年12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见13年前的12月11日,中国真正入市,那一年经济总量总数是11万亿美元,占美国经济的12%,到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几乎达到57万亿美元,占美国经济的56%。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的统计,2014年9月中国经济取代美国经济作为第一。

第二组数据,2001年中国入市,在外汇储备方面,2013年年底外汇储备量3888万亿美元,这才是我们为什么有理由和底气之所在。中国的外贸永远要作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之一,不能忘怀它,更不能将它小视。中国经济的发展尽管非常需要天时、地利,但根本是人和。

中国人需要长志气,这种会议就是长志气的会,但是一定不要流于形式,需要在重大问题上凝聚我们的共识。

创新驱动战略和创新文化

张景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理事长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十八大确定的发展战略。第一个讲中国为什么确定创新驱动战略,第二讲几个问题,加强创新驱动战略。

首先创新驱动战略虽然有大的创新,现代化的创新,如大数据、云计算,也有传统产业的改造创新。传统产业改造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做饭做出高技术也挺好,而且现在这些实用性技术的更新更重要。在座有大量的商业服务型的企业家,关系到国计民生,如果在商业里创新驱动,使你们能够挣更多的钱,服务的对象生活质量提高,使他们更开心,这也是中国梦重要的部分。

十八大确定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现今一个正确的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该说是我们由一个穷国变成大国。回顾三十年的道路,发现当一个国家与先进国家差距大的时候,引进是一条捷径。我们当年的发展得力于大合资、大引进。但是引进只能减少差距,创新才能决战未来。实践证明,我们与先进国家差距大的时候搞引进发展非常快,我们也尝到了甜头。合资引进挣了很多钱,当已经发展了,竞争对手发现你的发展影响他的发展的时候,引进就是自毁前程。先进技术引不来,从联想购并IBM来看,购并也购并不来。自古发展只有一条路,必须靠自主创新。从当年合资引进到今天的自主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内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况且现在还有两个问题是我们自主创新中尖锐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巨大成就,也消耗了大好的环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比如当年我们中国的水是干净的,现在几乎很多地方都有污染。现在天湖、太湖等问题靠国外没有现成的技术解决。只能靠自己的创新把天搞蓝、水搞清,北京的雾霾指望外国人解决是不行的,我们也不能这么堵车,这么雾霾,再有钱也没用。首先生活质量要搞好,解决环境问题,要靠中国的创新,既要发展,要创新,还要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也是现今一个大的难事,绿色创新是关键。

还有资源方面,我们消耗了大量资源,现在要靠智慧来发展,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怎么深度开发,利用智慧形成新的智慧产业和智慧城市,使真正的科技成为发展的翅膀。从各方面来看,我们今天都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创新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一个大问题,中国制造使中国由一个穷国成为大国,“中国制造”我为你骄傲,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四百种产品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让我们走遍了全世界。但是中国制造业有一个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是四百个行业共性的问题。如圆珠笔,我们六十亿支笔平均每支大概1元。但是国外的一支笔挣要几百元。如果我们挣几十元就翻十倍、一百翻。

我曾经算过,传统产业如果创新的话,很容易实现十倍、百倍的增长。如何真正从高端占领市场,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原来西方国家希望他们管创造,我们管制造。但是他们没有把制造转移回国,工程师失去了感觉,只是纸上谈兵,即使很好的想法也用不上,很多研发也搬到中国来,美国一看坏了。研发接近产业是一个规律,所以他们要把制造业搬回去。据说奥巴马找过乔布斯,乔布斯说不行,中国的成本低,美国正在重新考虑制造和创造的关系。最后说制造新的战略,颠覆式创新。现在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所有的都用新的东西,把这个代替掉。虽然美国有高科技、好的大学,但是产业现在在中国,真要颠覆,有一定难度。中国如果颠覆性创新,很多都是中国制造,在制造上加上中国创造,我们就更加接近市场,很多东西都是我们的,从规律上他们有他们的优点,我们有我们的优势。

中国制造必须加上中国创造,我们才能展翅翱翔,渡过难关。我们坚持创新,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从各个方面来看,从我们的制造业,我们国家解决的环境问题、解决污染问题,从整体提升我们的质量和效益,都要靠创新。因此,在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制订了创新战略。我们相信通过创新将使整个制造业提到一个更新的层次,迎接他们的颠覆式创新,并且打败他们。通过自主创新改善我们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环境做到世界最美的环境,最幸福的环境,实现中国梦的环境,用最少的资源,做到真正的最大化。从高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也做到最高,全面创新,实现中国梦。

要实现中国梦,商业要创新,创新文化非常重要。从国际上来看,目前我们企业的创新有很大难度。除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好一点,真正的创新风险很大,多数失败、少数成功。因此,它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长跑,所以要用层出不穷的思想来创新。很多地方缺乏特点,缺乏超前,要克服这些问题,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第二,创新只有更加开放才能实现,现在我们距离整合全球资源,还有很大的差距。创新的文化来指导非常重要,创新的先进文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另外,我们中国的文化不被外国接受,外国的文化我们很陌生。那就要了解外国人需要什么文化,挣外国人的钱。了解外国的文化非常重要,想要创新也需要了解外国问题,创新先进文化。

第三,产学研合作。现在这个时代是高技术更新换代的时代。企业要不是经常从大学和研究机构获得人才信息,我们就不知道现在流行的是什么东西。有些企业调了很多大学生来了以后,虽然实力增强了,但是因为发展太快,很多新的东西,不可能都补充,因此只有每时每刻和这些同行的大学研究机构合作,才能不断地增加信息。企业要跟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诚信的合作,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要和企业建立合作,否则都是纸上谈兵,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不知道什么技术能赚钱。因此,只有大家互相服务,才能了解市场,才能了解信息。这样产学研相结合,既是今天竞争的急需,也是未来竞争的趋势。

所以中央说,官产学研互动创新是今天创新的突破口,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相信在未来的创新中,我们不仅能够创造出许多新技术、新产品,走在世界的前沿,引领世界的创新,也能把我们的资源环境通过创新使天更蓝、水更清,人们生活更幸福;服务业和商业通过创新,能够更加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相信通过创新,能实现企业的创新梦。

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

许科敏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2014年以来,国务院密集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减轻企业负担,包括创业、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应该说力度之大和密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尤其是改革开放红利的释放,中小企业呈现了大幅增长的态势。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全部。因为我们企业的生存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自身的素质和我们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能否生存,首要决定于自身的因素。我们中小企业从整体上说,还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依靠传统要素投入、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比较落后,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等问题。另外,我们中小企业在管理上也比较粗放,不用说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连生产、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都没有建立。所以说中小企业要发展,如何用创新来驱动我们内生动力,实现我们的转型升级,应该是一个根本性的任务。

作为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部门,工信部一直把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作为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提出来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通过创新,让我们的企业在细分市场和领域成为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走出一条发展之路。

工信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有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我们工信部也发布了《中小企业“十二五”成长规划》,都提出了重点工程和计划。我们配合全国人大做《中小企业促进法》的修改工作。在这次修改当中,把支持企业创新作为一项修改的重点,进行完善支持企业顶层设计的工作安排。

第二,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关的行业协会对研发费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培训和服务,来帮助企业了解申报程序、费用归集方式方法和计算,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这项政策、使用这项政策,惠及更多的企业。

为促进两化深度的融合,工信部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这项工程已经进行了十年,这项工程就是要发挥信息化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和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培训、解决方案和打造云服务的平台,最终实现中小企业得到实惠,降低我们信息化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同时信息化服务商也通过这个工作的平台,扩大了他们的市场空间。像阿里巴巴、百度、用友软件集团、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是我们这项工程的主要参与者,提出了很多专项计划,取得了很大成效。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因为知识产权工作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项比较弱的工作,我们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在全国选了32个试点城市,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开展知识产权的服务,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中小企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第四,加强公众服务体系的建设。因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人才,借助我们社会中介服务可以助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信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由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纵向相通、横向共享服务体系。构成这样一个平台网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和服务协同。

另外,还在全国分为四批,共培育和认定155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示范平台。积极发挥它们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各位在座的企业家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向我们的平台网络和我们的示范平台寻求支持。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归根到底要靠我们企业自身的努力,所以我想通过我们企业自身的努力,通过质量求生存,通过管理求效益,通过创新求发展,加上政府营造的环境和给予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的共同努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台阶,上一个新的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做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前炮”

张霞国家工商总局个体司副司长

中小企业是我们国家发展经济、解决就业、促进创新和稳定社会的生力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国家的战略性工作,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十八大要求政府机构改革,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现在我们国家各项改革正在逐渐地铺开,不断地深入。我们想这将极大地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对中小企业自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被国务院领导称之为“前炮”。

首先是改革的任务目标和整体要求。这项改革是十八大二中全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提出的一项改革任务。目标就是推进现在的工商注册制度更加便利化,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整体是宽进严管。主要任务包括两项:一项是降低准入门槛,直接把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登记制。二是减少审批,把原来的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随着改革的深入,又显现出第三点,市场监管制度改革,由国务院牵头正在进行。从工商登记注册开始,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涉及行政审批制度之外更广范围的改革。

简单介绍一下改革的进程和内容。关于注册资本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登记制。除了国务院方案列出的27个例外的行业,均取消了企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出资期限也没有规定。

2.不再验资。以前要先验资,现在不再需要验资。今后政府不再为企业的这些行为背书。这个责任就交给了股东投资者,由股东之间约定,向社会公示,对交易相对人负责。放宽了对住所和经营场所的登记限制。原来搞企业最大的两个限制就是一没钱,二场地难解决,才出现很多无照经营的现象。今后把住所和场所的权力下放给地方省一级的政府根据当地的情况作规定。

3.通过网络信息公示。自行通过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提交材料,同时系统向社会公示,不再审查和盖章。管理机关只是通过事后3%的抽查制度对年检年报制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一个抽查,另外根据举报进行事后监督。

4.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营业执照的管理,适应互联网政务和商务的需要。

5.建立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体系,完善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要建立一个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一标准由各省工商局分省建立。企业的信息,包括个体工商户、合作社的信息都在网上向社会公示。如企业的基本的信息、在工商局登记的基本信息、从名称到经营范围、处罚信息、得到许可的信息,以及企业年报的信息等。

建立一个经营异常名录。如果不年报,就列为经营异常;根据注册的地址找不到,三次就列为经营异常;严重违法的,还有系统之外的,要公示的效率,就是要把他公示出来。这个名单要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联动,列为永久异常名录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投资人再次投资的资格将受到限制。这样形成一种协同监管和社会共制的机制,社会组织、司法、企业自身、社会公众形成一个共同的机制。

以上是内容。从进程来看,国务院印发了改革方案,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各项配套的修法立法制度建设已经完成。最近《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也已经经过国务院批准公布,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现在正在进行配套的系统也都已经完全上线。年报已经开始进行了,现在可以上工商局网站查。

这项改革涉及所有的行政和行业管理部门,大量法律法规的修改,相对比较困难一点。2014年也在不断推进,8月份已经公布了一批,还有五项已经通过了,涉及法律修改还没有公布。最近国务院第二批公布了82项项目,还有七项提请人大修改法律进行调整。现在还剩下75项已经在10月底之前完成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估计在年内报国务院第三批公布。最后是二百多项前置审批保留得不多了。

关于市场监管,其实也是这次改革的其中之一。改革整体是宽进严管,门槛放低了。进来以后市场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和秩序,有严管的问题。这也是国务院非常重视的,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放宽市场转入,夯实市场监管的信用基础,改革监管执法体制提出了要求。这个文件实施的影响,我们认为是巨大的,因为是非常明确的与市场、公民之间有重要关系的文件。

比如在关于简政放权中明确提出,法不禁止的企业都可以做,法无授权的政府不可为,我们要搞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各级政府的权利清单。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强调推行社会公制,落实市场主体,我们自身的行为规范责任,监管责任等,随着改革的深入,最近“三证合一”,应用大数据,陆续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所谓的“三证合一”,即原来的工商注册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将来可能合在一起,也是由工商局牵头。

改革的成效。从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这项改革以来,在不断地推进,改革成效是显著的。

第一,激发了社会的投资热情,新登记的企业呈井喷式的增长。新增主体200多万户,注册资本资金同比增长85.6%左右,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明显高于以往,但是整个出资仍保持在正常的分布状态,一百万元到一千万元区间还是非常大的一个主体。所谓的几元钱,很低的投资,和上几十亿不太理性的投资非常少,我们的市场主体还是理性的。

第二,企业登记注册用时大幅度下降,节约了时间成本。改革之前全国平均注册一个企业要用26天,改革以后缩短为13天。世界银行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显示,2014年中国在189个国家和地区中整体排96位,设立企业单项排名中国是158位,说明营商环境是有了一个明显的改善。

第三,社会公众创业勇气和意识增强,民营企业在发挥就业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改革实施以来,每天约有一万家企业成立,便利化的鼓励下更多人愿意自主创业,改革对创业,尤其对就业有极大的改善。

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这项改革,李克强总理批示二十多次,亲自视察四次,为什么?因为这项改革是激发社会投资热情、释放活力、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的。工商制度是我们国家一项基础性行政管理制度,它的改革在推进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效益。改革可以培育具有自我责任意识的社会主体,投资者和员工通过这项改革,自我责任意识会进一步增强。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信用基础,促进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个改革还只是起步,有待深入。注册资本方面还存在“大门开,小门未开”的问题,比如银行机构的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还没有跟上这项改革,下一步国务院已经责成工商局会同有关部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先照后证也是有法律修改和地方法律配套的问题,监管的路更长。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宽进是否是取得好成果的保障。近期国务院连续召开协调会,专题研究如何推进登记制度,我们深处其中,感觉工作强度是很大的。

对企业的影响。改革以后我们国家营商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改革的结果并不是一味放松管制,宽进严管,逐渐建立一套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则。整体上改革之后的环境是宽了,但是也严了,更加法制化了。宽了就不说了,今后会有很多切实的体会。关于更严了方面,是逐渐显现的过程,关于今后的监管会改变很多的方式,但是会感到比以前更强化。这也是国务院一再强调的,工商登记制度一方面放宽,同时加强监管,抽查制度、责任追诉、黑名单,这些都是要列入今后监管的手段,这样对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会有很大的影响和约束。

监管变成了立体化。通过这种大数据的监管,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变成各个环节的监管,企业在社会上更加立体化,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今后可能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监管方式新了。主要是今后要做信用监管,信用的积累,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今后这种改革的方式,可能采取抽查、举报,还有部门之间的联动,这些方式和原来不一样了,其实随时就像一把剑悬着。多了信用约束的责任,公之于众,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机构都能看到,对企业自身的行为能力、竞争力、资格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和限制。

监管的主体多了。数量上不会明显增加,关键是所有这些监管部门可以共享一个平台,很容易联动起来,其他部门提供的线索就很容易启动第三把钥匙。行为监管强化,准入资格、门槛的降低,导致对行为的监管必然加强,这也是今后的方向。

广大中小企业作为主体,今后要积极地认识到这种改革的形势,逐渐地适应这种新的营商环境,适应资本注册登记制度,认识自身的责任、股东之间的责任和社会交易主体的责任,更多地来承担。出了纠纷不是找行政部门,更多走民事司法的途径解决。

年报、公示作为企业自己的行为,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有一些不良后果,自己的责任增加了。适应信用监管,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增强信用意识。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法制经济、信用经济,一定要增强信用意识监管。原来只是理念,现在变成一种制度约束。在我们企业自身的行为中,也要加进去。同时严格履行自己信息信用公示制度,同时重视信用评价。信用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中介组织的信用评价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适应电子化的监管。不仅是技术手段要跟上,今后理念上也要逐渐跟上,适应行政审批制度。今后国家会采取很多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对我们的生存环境、行为规则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请大家一定要密切关注。

适应社会共治。今后可能更多的是要靠自身,依靠社会组织,比如协会组织。总的来说,企业要自身守法、自制、自律、自强,要更多依靠协会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对协会来说,现在对中小企业更加有为,这些都会让我们更多地依赖社会化、公众化的服务,协会也是很有空间和大有作为的,希望我们能够转变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服务工作。

具体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服务,适应大数据和全程电子化,关注小企业的行业分布的变化。比如由于改革降低企业注册资本门槛,这些对于我们协会是需要关注的动向。着力服务和扶持新创设的小微企业,也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7月份视察过程中提出的改革任务。对新创设的小微企业,特别是新的工商登记制度下创设的企业,因为门槛低,条件不成熟,可能更需要我们的扶持和帮助,帮助它们进得来,活得下,提高成功率和成活率。国务院已经签发了一个由16个部门共同制订,工商部牵头,针对新创设的小微企业的文件,已经在2014年10月20日政府网公布。

对工商局来说,政策措施包括很多,如财税方面的、社保方面的、公共平台服务方面等,其中有一项是新的,工商局牵头建立小微企业名录,要让企业今后的扶持政策有一个看得见的抓手和平台。通过资源申请方式建立一个名录,实际是一个简单的平台,我们国家有各种各样的扶持小企业的政策,愿意帮小微企业申请扶持政策的平台,我们正在着手研究,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具体化,通过这个文件和这项制度,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

总的来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重大改革,影响又深、又远、又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