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不同群体心理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03:50:56

点击下载

作者:吕斐宜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今社会不同群体心理研究

当今社会不同群体心理研究试读:

前言

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出现了许多以往从来没有过的社会群体,这些已有的或新出现的群体构成了当今纷繁多样的社会景象。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人总是要生活在某一社会群体中,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可见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群体的价值和力量在于其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取决于群体规范的特殊性和标准化的程度。群体规范具有维持群体、评价和导向成员思想和行为以及限制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功能。

本研究以当今社会部分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与群体心理相关的研究。结构上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心理”及其相关概念,对于国人来说还不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内容,许多人对此有不准确的认知,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心理学概念进行释意,从而更好的理解我们的研究。

第二部分具体研究了不同群体的心理状况,主要研究了四组群体,可以说这些群体都是当今社会较典型的群体,具体如下:

1.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教师与学生从来都是共生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教师的心理状态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显性和隐性双重影响,对二者的统合研究,有益于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

2.“空巢”老人群体与“族蚁”青年群体。从表面看,似乎这是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群体,然而,一方面是空旷的房子,住着孤独的老人,一方面是众多的年青人,艰难地找寻一处安身之地,这种现状,不得不引人深思。

3.农民工群体与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早于留守流动儿童,留守流动儿童基本上是农民工的后代,两个群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得到客观的结论,从而提出有操作性的建议。

4.医生群体与患者群体。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有目共睹,如何化解这对矛盾需要全方位考虑,其中的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医生与患者互不信任,相互防犯的心理,显然会加据双方的矛盾,增进心理层面上的互动,有助于矛盾的解决。

当今社会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本研究既有意义又有难度,尽管我们努力使研究全面和深入,但我们也深知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然而,我们相信,本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不同群体,一定会有所启发,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管理提供依据,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

社会总是会不断地进步、发展和变化的,有些群体在社会进程中消失了,有些群体出现了,有些群体正在形成中。比如说,大学群体,在八十年代是一个很单一的群体,全部来自国家公费拨款的大学,九十年代后期出现了民营大学学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本研究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心理都进行了探索,原本以为,大学群体是本研究中最完善和全面的内容。然而,当我在完成书稿的最后一个多月,有机会来到美国,在这里发现华人留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相比于国内大学有其特殊性,他们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使他们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注和引导,很遗憾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将这一内容纳入本研究中。

这一遗憾也启示我们,对社会群体的心理研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社会群体心理研究。第一章导引在中国,真正意义上对心理及心理健康的研究,是近十多年的事。为温饱而奋战的国家,是没有条件从心理层面上去关怀关爱公民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经济上的积累,使我们可以去做这样的工作,提高公民生命质量。同时,当中国改革之路走到攻坚阶段,公民若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无法承受改革带来的各种心理冲击,进而将改革之路走下去,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节问题的缘起一、发人深思的事件(一)李阳家暴事件

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在上个世纪曾经是英语教育界响当当的品牌,一度和北京的新东方,上海的前进,并称为中国英语培训业“三驾马车”,但在那之后,新东方一骑绝尘,并于2006年成功赴美上市。疯狂英语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2011年8月31号,李阳因“家暴”事件成为舆论的中心,疯狂英语才以这种特殊方式,再次被大众所提及。

家暴事件发生后,李阳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反思,他在微博上向大家报告,自己实施了家暴,然后向妻子认错,向孩子沟通,他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说,父母没有给予自己良好的家庭教育,造成了他心理上的缺陷。他说:“一切的罪过,一切的受苦受难皆归与父母有关,童年我是跟外婆外公在江苏长到四五岁后,做了五天四夜的火车到新疆跟父母相会。那个时候已经跟父母没法亲密了,我从小到大记忆最深刻的一些事情,比如父母不注重自信的培养,我非常自卑,病态的自闭。现在所有的坏习惯仔细想想都是生活中很多细节,一追溯都是追溯到小时候。”李阳坦诚地说,从小性格上的缺失,对自己现在很有影响。比如说,现在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很自信,而在管理一个团队的时候,却很茫然。

李阳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我们暂且不去讨论造成他心理问题的原因。先来回顾一下在这之前,他曾经是那么的光彩照人,每一次亮相都有数以万计的人追捧,曾登上多少明星都梦寐以求的春晚舞台,成为多少人心中的偶像。没有人想到他是个有心理问题的人,连他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是需要心理治疗的。因为缺乏这样的认识,所以,导致他在处理情感方面出现这样触犯法律的行为。(二)黄洋遭投毒事件

黄洋,1985年生,四川自贡人,自幼学习努力,成绩极其优异,朴实善良,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本科学习期间参加了两次支教,大一暑假去安徽颍上,本科毕业时去西藏墨脱。复旦本科生高翔说,因为学校的公益支教社团项目“圆梦墨脱”和黄洋结识。黄洋2010年加入该社团后,因为性格随和且领导能力突出,一直作为社团的领队人,并且负责对新社员进行培训工作。

黄洋父母都是下岗职工。上大学后靠拿奖学金完成学业,五年来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还总是向家里寄钱。黄洋很慷慨,不管朋友中谁有困难,只要黄洋知道的,一定想办法帮助,就连两人一起吃饭,黄洋也是抢着付钱,虽然他的家境并不宽裕。

林森浩,广东汕头人,1986年生。高考时,林以780分的高分(满分900分)考入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被保送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部。在科研方面,林表现出色。2011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青年论文论坛上,林的一篇文献被评为优秀论文。

2013年4月1日,黄洋在寝室使用饮水机喝水时,感觉水的味道不对,还特意将饮水机中的水倒掉,并对机器和水桶进行了清洗,原因是怕室友喝了这些水不好。当天,黄洋出现呕吐、发烧等症状,后经送医救治无效于4月16日下午去世。通过调查得知,林因生活琐事,对黄洋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2013年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一个自己喝了饮水机的毒水觉得味道不对,把饮水机里的水倒掉清理干净,担心室友喝了不好,如此善良有才华而且承载了父母一生一世厚望的年轻才俊就因为喝一杯自己寝室里的饮水机里的水,而夺去生命。

一条鲜活生命的消失,引发人们沉痛的关注。学医之人,成绩非常优秀,却残忍地去谋害一位同学,年轻的生命因为另一颗年轻黑暗的心,终止于他最灿烂之时。人们不禁追问,究竟是什么样扭曲的心态,才会令一个研究生做出投毒之举。林曾说:“与心理不健康的人交往很痛苦,我本身也是这种人,也给很多人不舒服的感觉过”。也许这段话,可以折射出些什么。(三)公交车纵火事件

2013年7日18时20分左右,福建省厦门市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共造成四十多人死亡、三十多人受伤。经公安机关缜密侦查,犯罪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出于怎样的动机,驱使陈水总做出如些残忍的行为,这是人们想弄清楚的问题。在厦门市思明区局口街,认识陈水总的人都知道,陈和妻子、女儿挤在一套30平方米不到的两居室里。邻居们说,陈水总已经在此“蜗居”了30年。仅仅是因为贫困,就做出这样的行为?似乎不能让人信服。

在诸多邻居眼里,陈家三口话少,极少与人来往。这些年里,看不到任何亲戚朋友出入陈家的大门,陈家也从不串门。知情邻居说,陈家兄弟姐妹七个,陈水总排行第三,但是,和几位亲戚的关系也不和睦,经常吵架。相比起陈妻和陈女只是沉默,陈水总留给人的印象则是古怪、爱找碴儿。每当看着站在阴影里的陈水总要开始发作时,局口街的街坊们一致地躲得远远的。

近些年来,陈水总在当地一直以“上访户”的形象为他人所熟知,街坊们模糊地听说,他为了户口和低保的事情在到处奔走。他曾领过低保,后来外出打工低保被取消,因此上访。除了想办法对抗贫困生活外,陈水总还需要应对与正处于叛逆期女儿的矛盾,“家里只有一台电脑,有时候他和女儿抢着上网。” 邻居们说。透过被隔断的走道,经常能清晰地听到陈水总与十八岁的女儿爆发的争吵,女孩的声音高亢激烈,陈水总也不示弱。

邻居们说,这两年的陈水总,性情大变,越发沉默。“不怎么闹腾了,也不怎么爱跟人吵架了。” 大多数的时间里,陈水总独自待在家中,等待归来的妻子和女儿。在事发前20天左右邻居路过陈家,往屋里瞥了一眼,发现陈水总独自一人在家来回踱步,神情严肃,背影看起来“非常孤独”。“这两年太安静了,我还以为他喜欢这样的生活。”邻居说。他们万没想到,这是陈水总最后的平静。

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伤害无辜,陈水总的行为无疑应受到谴责,但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陈水总这些年的行为表现,应该说他在心理上的确存在问题,如果能够从心理层面对他进行关心和辅导,也许事件不会发生。有人说:“那辆被烧毁的公交车,很像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大家都在同一辆车里,如果一个人绝望,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所以,永远不要对他人的困境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困境不是你我。全社会都应该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心理健康。(四)地铁互殴事件

2012年10月7日,广州地铁4号线上一名6旬老人与28岁教师为争座位互殴。男教师头部、手臂布满血迹,耳朵被咬破一块,老人鼻部受击流血,车厢地板上血迹斑斑。两人被警方教育后释放。

乍一看来,广州地铁上发生的这一幕,不过是又一起“地铁互殴”事件而已,类似的行为,上海地铁上早已上演过女士版本,甚至连人人有座的飞机上,也在上演着打斗“连续剧”。似乎除了这场互殴来得更为血腥之外,要说并没有更多特别之处,也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的确,一家人之间尚且难免有纷争,人与人相处,当然也难免磕碰,发生了磕碰,一不小心没能收住,而升级为冲突斗殴,同样也是小概率事件。某种程度上,指望由个性并不雷同,且有着不同诉求的个体构成的社会,绝无任何冲突,完全和睦相处,其实也只能是一种“理想国”的境界,并非现实世界的真实图景。

不过,假如是因为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其实不难理解。即便是因为争座而起冲突,因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动手,诉诸暴力,这背后也不过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反应。然而,上述“地铁互殴”现象,恐怕还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争座”。据目击事件的公众描述,“其实上车后两个人都有位置,但两个人又吵起来”,是“列车到站后,男青年抢先进入车厢”,而阿伯上车后一直骂男青年,斥责其为何推人,随着你一拳,我一脚,一场血腥的“地铁互殴”就此上演。

那么,真正引起这场血腥斗殴的导火索,恐怕是进入车厢时存在相互之间的推搡,而这种挤碰是在所难免的。某种程度上,当原本微不足道的擦碰都足以燃起怒火,甚至成为一场血腥互殴的导火索时,即便没有地铁上的座位,如此低的燃点,也迟早会在其他的场合一不小心便擦枪走火。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仅是建议坐地铁时谦让,恐怕并不能从根本上掐灭人们拳脚相向的那根导火索,事实上,当出现了争执的时候,才想到去谦让,这样的谦让本身就显得勉强。当人们的心态不平静宽容,甚至更多充斥着不满与愤懑时,心理失去平衡,恐怕才是暴力行为“低燃点”的根源所在。无论是“地铁互殴”还是“飞机群殴”,其实都是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所寻找的发泄口罢了,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疏解不良情绪。二、关注全民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我们注意到上述事件并不是偶发事件,社会上类似事件时有发生,事件当事人或是自我伤害或是伤害他人,令人痛心,发人深思。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心理因素不容忽视。许多研究表明,我国公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早在2007年全国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科普工作研讨会上,专家的调查数据是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人是一个身心的统一体——既是一个生理上的人,也是一个心理上的人,所以人的全面发展理应是人的脑力与体力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素质的充分而协调地发展。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没有健康的心理,个体不仅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应用贡献,而且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甚至社会的破坏者。(一)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除了要有科学的饮食和锻炼外,与心理状态也有着密切关系。大量研究表明,许多生理疾病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维护个体完整意义上的健康,不仅要注意健身,更要注意健心。

1954年,美国加州工学院年轻的生物学家欧兹及米勒在老鼠丘脑背部埋上电极,另一端与电源开关的杠杆相联,老鼠只要压杠杆,丘脑背部就会有微弱的电流刺激。结果令人难以置信,老鼠不仅学会了通过按杠杆获得电流刺激,而且可以兴奋地持续按15-16小时,直到过度疲劳倒下,醒来后又投入按杠杆的“工作”。另一学者德尔加将一个电极插在一头特别易怒好斗的公牛的下丘脑中,当被激怒的公牛拼命向他猛冲过来时,他从容不迫地接通电极,公牛立刻变得出乎意料地驯服,并停止了冲撞。60年代,美国医生扎克布森用电极刺激病人下丘脑的有关位,人们惊讶地看到被刺激者面带微笑,表示感觉良好。

这些实验证明,下丘脑与人的情绪有关,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现在已发现除了下丘脑外,大脑中的边缘系统、颞叶、额叶的某些部位都与情绪有关。通过对大脑与情绪关系的研究,我们逐步弄清了为什么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导致身体疾病。我们以应激情绪为例,来看看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某些神经元被激活,促使体内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腺上肾素,从而使机体处于紧急动员状态,增加了机体活力,有利于应付外界刺激,战胜困难。但是长久持续的应激状态会摧毁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进而导致胃溃疡、胸腺退化、免疫力下降等疾病的产生。类似的负性情绪,如过度焦虑、悲伤、抑郁等同样会致病。

古训:“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沉,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哈佛大学的一些学者,用了40年的时间,对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21岁到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一人死亡。而在同一时期内,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岁以前死去。耶鲁大学也作了统计,结论是求诊的病人中,因情绪紧张而致病的占76%。美国学者在对500名胃肠道病人的研究中发现,在这些病人中,由于情绪问题而导致疾病的占74%。根据我国食道癌普查资料,大部分患者病前曾有明显的忧郁情绪和不良心境。我国心理学家在对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分析中也发现患者病前常有焦虑、紧张等情绪特点。

由此可见,生理和心理是密切关联的,心理状态不好,饱受各种不良情绪的困扰,身体也不可能健康。(二)心理健康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良好的心理素质,虽然不能代替一个人的学识和工作才能,但它可以保证一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青年报考一家大公司,公布考试结果时他名落孙山。得知消息后,他在绝望之余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当他正在医院抢救时,突然传来消息:他被录用了。原来是计算机统计出现了差错,他的考试成绩实际上是名列榜首。但很快又传来消息,他被解雇了。因为公司总裁听说了他自杀的事情之后,认为他连如此小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起,又怎能在今后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建功立业呢?于是决定解雇他。

有一位大学生,从小聪慧过人,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一家中美合资企业里做策划。他的非凡才干深得公司领导层的赏识,不久,年仅27岁的他就被提拔为中层管理人员。后来经同事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女朋友。但由于生活方式差异太大,两年之后女朋友和他分手了。失恋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深深地思念着女朋友,人也变得有些神思恍惚。带着这样的情绪上班,难免影响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没能完成任务;两个月过去了,他仍是完不成任务……于是公司毫不客气地将他辞退了。失恋又失业,他的情绪更加失落。他母亲看到他这样情况不宜呆在北京,便动员他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休养一段时间后,不愿让母亲失望的他又去了北京,希望找到份工作。然而他糟糕的精神状态让他求职屡屡碰壁。在北京奔波了三个月后,他最终身无分文了,只能再回到家乡。再次失败而归的他心情更加郁闷了,整日落落寡欢,见人爱搭不理,周围的人见他行为怪异,也不愿理他了。有一天,街坊邻居们吃惊地发现,出现在街上的他蓬头垢面,衣衫不整,一边走一边四下里看,发现矿泉水瓶等垃圾便捡起来当宝贝似地搂住……一位本应前程似锦的大学生,为什么他的人生却如此失败呢?就是因为他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心理素质太差的人,即使学习很优秀也是难以有所作为的。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面临困难、挫折时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合理地看待困难和挫折,从而使自己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并最终战胜困难、挫折,从而拥有成功的人生;相反,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往往难以做到合理地看待困难和挫折,从而使自己陷入到悲观、消极的心态中无法自拔,甚至一蹶不振,最终则会被困难、挫折所击垮。(三)心理健康有利于提升个体生活质量

一个乐观开朗、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容易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而情绪低落、忧郁孤独的人更容易被生活中的“困难”所击倒。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普通人对生活的感受。

家在北京万泉河路小区的晶晶小姑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压力”这个词儿。晶晶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她每天都背着沉重的书包,手里还拿着水笔、画夹这些上兴趣班的工具去上学。晚上放学回家,每当电视里演心爱的动画片时,她都会可怜巴巴地去哀求父母----尽管她非常清楚这样“过分”的要求家里人肯定不会答应,因为老师“发明”的那么多的作业总让她写也写不完。“我现在压力可大啦!”一脸稚气的她,总是希望快快长大,这样就可以不用写作业,想看什么电视就看什么电视了。

晶晶也许不知道,她那“想看什么电视就看什么电视”的父亲,压力比她更大,作为中关村一家小软件公司的老板白兵,3年前在北京买了房子、车子。他现在每天早晨七点上班,晚上七点下班,“十一”也没有一天休息。“压力来自哪儿?”他苦笑,“我觉得一踩油门就是压力!油就是钱啊!花了就得玩命地赚。没有压力的时候?可能也就我上大学那会吧。”十几年前毕业的白兵,曾经是一名诗人和校园歌手。

对于北京某著名高校的大四学生小赵来说,白兵记忆中的那种闲情逸致的大学生活已经体会不到了。她从抽屉中翻出一摞证书,颇有点儿自嘲地说:“这就是我大学生活的全部财富了。”大学3年多,小赵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考级、考证,就连谈恋爱也是忙里偷闲。“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有用没用。反正大家都在考,你要不考就落后了。”小赵最近又决定复习考研,报考的是热门专业,录取比例1:9。“我现在一睁眼就感到压力。”

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晶晶、白兵还是小赵,似乎都已不是特例。第1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上,来自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这说明,从南到北,从中年到青年再到儿童,从白领到教师,从干部到群众,都在承受着来自社会、单位和家庭各种各样的压力。这压力或大或小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一部分人而言甚至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路路教授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之中。而转型期的中国,也由此步入一个压力社会。

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正在从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造成了人的心理机能的片面使用和发展。一位狩猎社会的猎人要有灵敏的视觉、听觉、嗅觉、想象和思维能力,要有强健的体魄、独立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要有精诚合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才能生存下来,正是这些要求促成了其心理机能的全面与和谐发展,而一位现代社会在流水线上作业的工人呢?社会要求他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对金钱的需要,二是熟练地拧紧螺丝的技能,很容易造成人的身心片面发展。

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人际摩擦和冲突的机率大大增加,人际冲突日益频繁,人们不得不经常处于应激和压力之中。

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功能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家庭的生产、生殖、保护、相互支持、教育、消费等功能被逐渐分解和取消,家庭结构向小型化、核心化转变,性爱在组成婚姻和家庭中的作用逐渐上升,家庭不稳定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家庭中爱的缺失引起心理异常的情况屡见不鲜。

面对社会和家庭如此快速的变迁,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无法应对的。每个人都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过有意义的生活,只有心态积极乐观,适应人生的种种变化,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才可以从容面对一切,享受美好的人生。(四)心理健康能够优化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既属于个体又属于群体,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和成功的人,还可以净化和美化群体心理环境,让大家都能生活在和谐的气氛中。古人云:万事劳其行,百忧撼其心。其中的“百忧”罪魁祸首就是各种形式、大大小小人际冲突没得到正确处理。这直接引起睡眠不良,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一般人面临冲突时,往往呈现出三种模式:对抗、逃避、僵持。

对抗:双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如果只知道对抗,轻者,身心疲惫,郁郁寡欢。没有了快乐,终日与愤怒、沮丧、自卑为伍,不知道活的乐趣在哪;如果是手握重权,执掌国家公器,左右公司命脉的人,则可能企业破产,千百个家庭因此堕入贫困;或国与国之间硝烟四起、刀兵相向,百万黎民百姓丧身战火里,涂炭生灵,人神共愤。

逃避:逃避会让关系变得疏离,变得冷漠,走向消亡。置身于这样的情形下的个体,会慢慢发现,在他周围没有一个可以说真心话的人,寂寞孤独悄然而至,无力驱散。

僵持:双方对峙,虽没有对抗,也不想缓和,就这样耗着,生命苦短,有多少能量可以空耗。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事业为这种内耗,付出了多少代价呢?

如果一个人正在对抗、逃避、僵持模式中“轮回”,当谈判遇到“对抗”,当关系遇到“僵持”,当管理遇到“逃避”,这样的人际环境是没有办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的。

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马勒博士说过:“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的确,健康是人生快乐、幸福、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远远超过躯体健康。这不仅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的发展和改善,躯体疾病在逐渐减少,而且还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关心和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五)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相互依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其中解决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不仅可以弥补国家各项政策的缺漏,还具备维系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减少社会冲突,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公德等多方面的功能。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关系到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要构建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优良的心态、健康向上的团队、和谐稳定的家庭,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社会成员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人的心理健康是人内在精神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和谐依赖于每一个成员的各尽所能,而能力的发展和发挥都以基本的心理健康为前提。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他对自己的认识就比较清楚,知道自己的潜能、兴趣所在,并为自己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积极进取,容易取得个人的成功,对社会的发展也做出积极的贡献。人也只有心理健康了,才会有积极的情绪、向上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道德追求以及坚强的意志,人的内在精神才能和谐,人才能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进取,共同发展,社会才能和谐。相反,心理健康状况不好的人,缺乏基本的自知之明,有的自轻自贱、破罐破摔,有的自命不凡、好高骛远。这样的心理状态只能导致生活工作的失败。失败之后更容易充满各种消极情绪,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不容易与他人和谐相处,产生攻击、退缩、物质滥用甚至自杀等消极行为,不利于家庭及社会的和谐,甚至会无端制造各种矛盾和问题,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人们能力的发展与发挥,对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社会和谐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社会是由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成员组成的,他们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各自的活动领地、谋生手段,职业、身份、利益、偏好、文化背景、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他们之间有相容互补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是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协调和化解,有可能演化为阶层利益对抗和阶层冲突。弱势阶层成员目睹强势阶层的显赫,内心的不平衡会加剧,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在滋长,同时深感自卑、无助和绝望。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突破道德、法律理智的防线,铤而走险,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巨大威胁。

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相互依存。心理健康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社会和谐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有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但建设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经济发展、制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相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复杂系统工程而言,心理保健工作相对要容易的多。我们不能坐等社会和谐了再谈心理健康,而是要先行一步,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全体人民的心理健康,为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三、不同群体心理的差异性

人作为这个地球上的物种之一,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许多共性,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家庭背景、个人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身心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存在很大差异。下面仅从经济、文化、家庭三方面进行分析。(一)经济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人们的共识,说明个体或群体的心理一定会受到所处经济环境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证,我们以贫困大学生为例进行说明。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费一直居高不下,与其相对的是近年社会相对贫困差距拉大,二者使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呈增长趋势。教育部的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2300多万人,贫困大学生比例高达26%,有600多万人。如今,这个比例已经飙升到30%。这意味着每三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贫困生。而这些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和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有一些是因为家庭发生变故而失去经济收入。许多农村学生的家庭收入主要是农作物,而农作物带来的收入仅够解决他们家庭的温饱。要是遇到洪水或干旱等自然灾害,家里的收入接近为零。对这些家庭而言,一年近万元的学杂费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为了上学,有些学生的家里已是高筑债台。

由于我国心理教育远落后于文化教育,对心理素质的培养远远不够,这使得贫困大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甚至扭曲。贫困生为学费担忧,为衣食担忧,为每一次寝室和班级活动担忧。经济上的困难、物质上的不足和生活水平的偏低,使其与其他同学相比有一种直接的差距。经济因素对个人各方面发展的约束,使得一些贫困生在同学中处于落后位置或边缘地带。由于心理上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和驾驭自我的能力,加上以往失败所产生的挫折感,使其自卑、自我轻视、自我否定。常此以往,他们会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少,以至于与整个班级脱节,产生封闭、防御、回避的倾向,并因此承受折磨,给自己内心深处设置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除了贫困大学生群体外,农民工群体、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都面临着经济的拮据问题,经济上的拮据不一定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对许多人来说,的确很容易导致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对社会的仇视心理。这些群体的社会燃点极低,这些年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恶性事件,基本上都与经济贫困有关联。

经济贫困会影响人的心理,富裕也可能导致心理畸形。以网络炫富来看,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张,为人与人的交流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自2011年起,网络炫富作为热门社会话题,引起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郭美美微博炫富”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玛莎拉蒂、爱马仕成为了他们向社会炫耀的东西。富二代、官二代、炫富女、豪华婚礼在最近几年层出不穷,他们的行为代表着什么,为什么近年常会出现这种炫富行为呢?这种现象是财富成为成功标志的当下,人们对财富急速占有的欲望达到了顶峰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看,炫富是一种攀比心理,炫耀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满足感,其行为背后则是渴望被人尊重。炫富的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并无成就及特长,长期得不到别人(包括家人)的认可和欣赏,心里特别渴望被人尊重。

炫耀的背后很多时候透出的是自卑和缺乏安全感,一方面,爱显摆的人很多属于“一夜暴富”。他们以前生活的并不如意,甚至被人看不起。一旦机缘巧合发了财,或者傍上有钱有权的人,有了“资本”,就像“打了翻身仗”一样,希望通过别人的赞美赶跑心底深处的自卑。另一方面,物质的发达使很多人过于追求名利,而疏于梳理情感、人际等精神财富。到最后,“穷的只剩下钱”,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不得不把自己仅剩的“财富”展示出来,从而获得安全感。

其实,真正自信的人,往往是低调的。不妨像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那样,提醒自己“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另外,与其通过“显摆”得到认可,倒不如给自己“充电”,加强自身修养和学识,用人格魅力赢得他人尊重。最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显摆的精力用来做一些公益活动,也许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从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郭美美”事件到最近被炒得火热的“副县长女儿”炫富事件,这些“炫富事件”在网络上一经爆出便引起网友的激烈反应。批评谩骂的有之、慨叹世风日下的有之、鄙视“官二代”、“富二代”的亦有之。而这些“炫富”者也多是“官二代”和“富二代”。网友对这些事件的关注和反应,其反应之迅速、言辞之激烈、情绪之高涨远高于其它新闻事件。一时之间,对“官二代”、“富二代”们的“批判”和“鄙视”似乎成了“主流”我们不可否认,“官二代”和“富二代”当中的确有骄纵跋扈、行为嚣张、狂妄自大者。即使媒体没有对这些事件报道我们也可以想象,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和90后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家庭环境优越。即使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言行放肆、目中无人的也不在少数。问题的关键是,平民百姓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顶多算是“不懂事”,要是“官二代”和“富二代”那就不一样了。首先,如果他们“炫富”,甭管真假,人们会想,你们父母这么有钱,是正当手段得来的吗?当官的会不会是贪官?做生意的会不会偷税漏税?其次,有人会说,就算你们父母的钱是正当手段得来的,凭什么我们还在为了买车买房“紧衣缩食”,你们就过得这么“奢侈”?

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许多所谓的“炫富”事件在网上大肆传播渲染。确有其事的有之、添油加醋的有之、蓄意造假博取“眼球”的亦有之。由于网络传媒本身的及时性、快速性,消息一旦发出,无论是否属实,只要点击率够高、反应够激烈其影响力都是巨大的。通过对此类事件的回应与参与,许多网友的情绪得到了发泄,许多人的“不满”得到了“补偿”。但是,这样的“发泄”也好,“迎合”也罢,能改变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来,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经历如此大的变化,好像昨天还挣扎在解决温饱的沼泽里,今天已经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大潮中“畅游”了。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是该高兴还是措手不及?社会转型时期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已。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矛盾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凸显。对于“炫富事件”的频繁报道乃至“造假”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矛盾表现的出口。一方面,人们都渴望自己富裕,也确实看到了富裕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经济转型时期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愤怒”。

总之,经济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于转型期的中国人,不能忽视经济对人的影响,应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自觉提高思想境界,贫困时自强不息,富有时回报社会。(二)文化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不同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文化在汉语中初期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也就是说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言。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们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转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文化在西方一方面是指耕耘土地,另一方面是指照料土地、饲养动物,照料人们的生活,如穿衣、装饰身体、关心和照料朋友及祭祀祖先的风俗,还意味着居住在城镇或市区,以及培养正确的道德和心智等。在中世纪晚期,文化开始指道德完善与心智、艺术成就。对于文化的构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三层次学说”。1.“物质文化”

人类为了克服自然或适应自然,创造了物质文化,简单说就是指工具、衣食住行所必须的东西。以及现代高科技创造出来的机器等等。人类借助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获取生存所必须的东西。2.“制度文化”

为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人类创造出制度文化、也就是道德伦理、社会规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典章律法等。人类借助这些社会群体与文化行动,构成复杂的人类社会。3.“精神文化”

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比如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宗教信仰等。人类借助这些表达方式获得满足于安慰、维持自我的平衡与完整。

每个社会都有其文化,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心理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文化的生成,文化反过来也影响了个体心理的形成过程。关于文化对心理的影响,我们以“自我”这一心理概念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研究表明,东方人与西方人自我有很大差异。早在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人们就开始了对自我的探索。但真正较为科学而且系统地对自我的研究还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关于自我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而且研究的视角很广,涉及的领域也很宽泛,如哲学、伦理学、宗教、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并且现在关于自我的研究已经更加注重自我的文化性研究。西方学者曾研究东西方自我的跨文化性,发现东西方关于自我的概念是不同的,认为西方人的自我是一种独立的自我,即是个体主义自我,东方人的自我是一种关系自我,是一种集体主义自我。对于以上的观点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认可,并已经定型化为研究东西方文化的经典之作。如果我们把东西方文化比作一个平面的话,那么这个平面是由许多的线条和点所构成,并且线与点的密度也会有所不同。中国文化是一个面,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人为了生存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影响着该区域内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比如文化地理学可以把中国分为不同的文化区域,两淮文化、湘楚文化、吴越文化、台湾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徽州文化、黔贵文化、陈楚文化、青藏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琼州文化和草原文化等24个文化区,这样区分的每一个文化区都可以说是一条线。而每一条线下我们则还会具体分出更多的亚文化集群,亚文化集群下还会区分出很多具体的点,即典型区域文化,包括省市间、乡村间的具体文化习俗。如果仅从宏观上把握的中国人的自我,实质上是将中国人的自我模式化、刻板化了,将所有中国人都看成是克己复礼、修身养性、自谦、自制、关系本为、共生取向的自我。

中国人的自我虽然会因主流文化而形成主流自我概念,但是中国区域文化类型、文化模式种类甚多,并不是只用主流文化自我就可以说清楚的。因地理区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会形成的特色文化区,每一个文化区背景下的人的性格是有区别的,自我是性格研究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文化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全方位的,所以,我们在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时,一定要考虑文化这一因素的作用,才可能全面正确的认识其心理。(三)家庭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被称作社会化,一个人的社会化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个体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是家庭,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深刻且长远,家庭对儿童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思想、生活、工作、学习都会产生影响,以下我们以儿童青少年为例进行探讨。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的学校教育就能顺利地进行;如果儿童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就会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就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它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成败。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这是因为:(1)家庭是人们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家庭是人们连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有巨大影响作用,同时对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家庭结构影响青少年心理。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排列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结构面临着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小家庭向多元家庭发展的趋势。当前比较常见的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缺损家庭、重组家庭、流动家庭等等。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长期相处、关系密切,都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则会给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父亲或母亲早亡,会给青少年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现行为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随着离婚现象的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语、性情孤僻、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较强等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由于残缺的家庭结构造成的。所以,要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地发展,首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3)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家庭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面个方面。子女不但要从家庭里得到生存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需要从家庭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气氛和生活秩序,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尤为重大。未成年的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可能脱离家庭、父母而独立生存和生活,他们一步也离不开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好不好,对他们的身心影响极大。如: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必然使自己的子女失去归属感,心理上失去支持和平衡,造成心理障碍,在学校可能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合群、自卑等异常现象。实践证明,生活在具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中的青少年,往往表现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人缘好、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等人格特征;生活在缺乏良好家庭生活氛围中的青少年,则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对现实强烈不满等人格特征。可见,家庭生活氛围是比较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所以,作为一个家庭,除了为子女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外,更重要的要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给他们一个民主、和睦和安定的家庭。(4)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庭教育和抚养子女的方式,是受教育者教养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教养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不良的教养方式会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从现实情况来看,以下三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

①专制粗暴型:父母专制、蛮横、任性、不讲道理,以圣人和教训者自居,忽视孩子人格的存在。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或者退缩心理,还会导致孩子产生撒谎、破坏,甚至偷盗犯罪等行为。

②冷淡型:一些父母因为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或者父母关系不良,导致对孩子管教不严、或者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私;胆怯、孤独等性格。

③溺爱型:主要体现在父母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从不违背孩子的意志,要什么给什么,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的满足,直接受害的是孩子本身,孩子向父母提出的种种要求,父母从来都不加分析,一一照办。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则容易形成任性、自私自利、专横跋扈等性格。(5)家长自身素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家长的素养指的是家长平时的修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即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二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平,即文化素养。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家长素养直接制约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庭教育的方向。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发展。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说明,父母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假如父母整天沉迷于上网、打麻将,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其子女在学校往往表现为经常不遵守纪律、厌学情绪严重等不良现象;假如父母开口闭口都说脏话粗话,其子女在学校往往不可能是一位文明而又有礼貌的学生。可见,家长自身的素养也无形中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要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总之,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期心理受到过创伤的,成年后,即使事业工作做出了成就,得到人们的赞赏和社会的认可,其心理未必对自己认可,他们常常感觉到心理的失落和孤寂,幸福感很低。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避免他们遭受心理上的伤害,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第二节不同群体心理研究的框架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分析总结近十年来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提出研究结论,然后将理论探索的结果应用于当今天社会群体,探讨不同群体的心理现状、心理特点、心理教育策略。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文献研究

从目前心理学的研究状况看,关于个体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于群体的研究相对薄弱,尽管如此,近十年的关于群体研究成果数量也不少,我们分别对相关的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进行收集,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量表、研究方法等,启发我们的研究思路方法,使我们的研究在较高起点上开展,尽量避免弯路,使研究更集中、更有成效、更有价值。(二)理论研究

主要是对与群体心理相关的概念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心理、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社会燃点等,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研究具体群体非常重要,特别是社会燃点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只有将这些概念的内涵、意义、发展脉络研究清楚,才能够使我们对具体群体的心理研究深入和全面。(三)实践研究

当今社会群体繁多,不可能对所有群体逐一进行研究,只能选择部分群体进行研究,因此,如何选择研究的群体是首先应该进行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所选出的研究群体进行心理状况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探寻各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该群体心理的因素、各群体之间心理层面的动态关联,提出提高各群体心理素质的对策建议,从而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二、研究对象

广义地说,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群体”。荀子说“人生不能无群”,亚里士多德说“不在社会中生存的人,不是禽兽就是神明”。每个个体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中,要想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人,就要将人放在社会群体之中去观察和研究。社会群体是什么?社会群体简称“社群”,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我们对这些不同的人类集合体进行研究。

狭义地说,社会群体很多,包括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学生群体、军人群体、公务员群体、企业家群体等,常见的有如下分类:(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进行分类。初级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之间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这类群体主要包括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体等。次级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次要群体规模一般比较大,人数比较多,群体成员不能完全接触或接触比较少。(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有无明确目标进行分类。正式群体是指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正式的组织结构,成员有着具体的角色规定的群体。一个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大学里的教研室,工厂里的新产品开发小组均属于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看法而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可以是在正式群体之内,也可以是在正式群体之外,或是跨几个群体,其成员的联系和交往比较松散、自由。(三)内群体和外群体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划分,内群体也称“我群”,成员在心理上认同的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四)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性质进行分类。血缘群体是指基于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如家庭、家族、氏族、部落等。地缘群体是指基于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如邻里、老乡、民族社区等。业缘群体是指基于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趣缘群体是指基于兴趣、爱好、志向等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如网友。

本研究将互相关联的两个群体做为一组进行研究,共研究了高校教师群体与大学生群体、空巢老人与蚁族青年群体、农民工群体与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医生群体与患者群体。三、研究方法(一)文献法

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文献研究法就是研究者不是自己去搜集资料,而是使用已有的文献进行研究,可以说是对先前工作的再分析,因为艰巨的现场研究工作已由其他人完成了。研究者只需要查寻有关的资料,探究其中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行了。文献研究法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有关历史情况的研究中,文献是最基本的资料来源。另外,对于一些有相关关系的分析来说,文献研究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可能恰恰记录了几种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例如,美国南方棉价与私刑数量的文献记载,正好说明了挫折是侵犯的重要根源。

对于跨群体研究来说,文献有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考察所有人类的群体。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进行跨群体的比较和分析必须借助于已经建立的文献档案。另外,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记载和分析,有时反映的只是某一研究者的观点,或者是某一时期内某种具有指导性的研究思想的表露,常需要其他研究者的修正和补充。群体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所以,档案的建立,就为跨群体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资料,这样就有利于在跨群体的横向比较的同时,进行纵向的历史的考察和分析。(二)观察法

本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观察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直接观察,收集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各种非语言资料,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原来是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使用的技术,后来被用于政治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比如,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是在对伦敦工人聚集的平民窟的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写成的;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怀特的《街角社会》在收集资料时也基本上采用的是观察法。恩格斯在撰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曾就此写道:“我寻求的并不仅仅是和这个题目有关的抽象的知识,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我是这样作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这种方法自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兴起之后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用得不多了,现在又有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的趋势。原因之一是因为实验方法的某些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而观察法可以弥补或修正实验方法的缺陷;原因之二是现代录音、摄像等技术的进步使观察法更趋向于客观、现实,运用这些技术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大量节省人力,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研究者亲自观察带来的倾向性问题。

观察法的观察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观察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例如,按照观察程序形式化的程度,分为非结构化观察和结构化观察;按照观察的地点和组织条件,分为实地观察和实验观察;按照观察的进行是否有规律,分为系统观察和随机观察;以及按照观察者的立场,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观察、随机观察和参与观察。(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是通过访谈、问卷等手段,系统地、直接地收集资料,并在此基上加以分析概括,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近代的社会调查是随统计学的发展而产生的。17世纪中叶,英国的政治算术派、德国的国势学均开始调查统计一些社会现象,作为学术理论和立法、执法的依据。比利时统计学家L.凯物莱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概率原理对社会调查法的发展给予了深刻的影响。欧洲学者J.斯托的《伦敦调查》(1598)、J.堆华德的《英国及威尔士监狱之现状》(1777)、F.勒普累的《欧洲工人》 (1855)、C.布思的《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1891-1950),以及思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马克思的《工人调查表》是这一领域早期的重要文献或报告:林德夫妇的“芒西镇”调查及《中镇》(1929)、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的迪凯特调查及《个人影响》(1955)、S.斯托夫等人的《英国士兵》(1949-1950),以及中国学者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慨况调查》(1933)、费孝通的《江村经济》(1938)则是这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