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02:08:1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华丽,王喜荣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

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作者:刘华丽,王喜荣排版:KingStar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01ISBN:9787513044622本书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新媒介环境时至今日,人类的信息传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和电子传播阶段。每个阶段的进步都是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的。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而每一次大革命都给人类的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传播的进步奠定了新的基础。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介改变世界的时代已经到来。一、新媒介的界定

作为一种人类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媒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自从产生交往以来就没有离不开过媒介,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表情、图画和文字等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浪潮的不断推进,各种新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显著,特别是作为新技术浪潮的先导性技术——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既普遍又深刻。

国内外对媒介的定义大同小异,一般认为媒介就是人们传播信息的工具。从原始人类的声音、语言、文字,到现在人们所熟悉的书籍、报纸、杂志、电影、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等都属于媒介的范畴。麦克卢汉更是指出“媒介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媒介即讯息”是他对媒介的界定。“一切人工创造物、一切技术和文化产物,甚至大脑和意识的延伸”都是媒介,这一观点唤起了整个社会对媒介的重新思考和界定。

新媒介(New Media)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术语,因为关于新媒介的确切定义,目前业界和学界尚未达成共识。目前,关于新媒介的概念都是宽泛的、相对的。新媒介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介形态,这个“新”主要是相对于旧的传统媒介而言。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新媒介,而由于新技术还在不断更新换代,新媒介的概念也在不断被更新。

新媒介(New Media)源于1967年的一份商业计划书。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NTSC电视制作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首次提到了新媒介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次使用了“新媒介”一词。随后,新媒介一词便开始广泛使用开来。

国内外许多专家的学者对新媒介进行了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对新媒介下过定义:新媒介就是网络媒体。美国的俄裔新媒介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介将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的媒体,而不过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相关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现出来。在国内,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介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认为,门户网站、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属于新媒体。

百度百科解释新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数字电视等”。《日本现代设计事典》中对新媒介的解释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有线类,即情报提供与终端均有线连接的;无线类,即卫星播送与高解像度电视、数码电视等,是电波传送的;商品类,即光碟、八毫米录像带等。在这个界定中,数字传输与数字制作成为新媒介的主要指标。

但是“新媒介”的概念从诞生开始,就不断被更新换代。比如,一开始这个概念是指当时刚开始兴起的电视,但互联网出现后,原来的新媒介——电视却成为了“传统媒体”。后来,各种各样的新技术都被泛称过“新媒介”,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社区、IPTV、触摸媒体、博客、微博、高清电视甚至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搜索引擎等。新媒介之所以没有确切和统一的定义标准,和它牵涉的技术范畴过多、过杂有关。唯一可确认的是,新媒介的概念将随着新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罗杰·菲德勒曾经说过,一切形式的传播都紧紧交织于人类传播系统的结构之中,而不能在我们的文化中彼此独立存在。每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就会长年累月地和程度不同地影响一切其他现存形式的发展,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而不是向基金化和取代。事实上,对新旧媒体的界定而言,“阶段或时期并非彼此相继,而是相互涵盖;并非彼此置换,而是相互补充;并非按历史顺序发生,而是同时代存在”。比如,在一段时间里,互联网确实也和广播、电视一样,是相对独立而又与其他媒介共存的传播形式。但在20世纪末,互联网是作为传播媒介的最高形式出现的,几乎包括了以往和当时所有的传播方式——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传播形式似乎已经达到了顶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就是传播媒介的终结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的需要的发展,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仍会产生。

尽管各种定义的侧重点不同,但我们可以总结出,新媒介从技术上看,体现出,新的技术(如数字化)的应用;从传播特征上看,新媒介应该是具有互动性的,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显然都属于这个范畴。二、新媒介的发展历程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互联网诞生后的第27年,于1995年提出第一媒体时代和第二媒体时代的概念。他认为,第一媒介时代是指以信息制作者极少而消费信息者众多的单向性播放型模式占主导的时代,可划分为口语传播时代、印刷媒介时代和影像媒介时代;第二媒介时代,是指以媒介的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为一体的双向型、去中心化的交流模式为主导的时代。新媒介时代正是在第二媒介时代的范畴里,基于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所出现的媒介时代。

以网络媒介为代表,新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从Web1.0到Web3.0变化的过程。

第一,Web1.0阶段:以新闻门户网站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模式+以BBS为代表的简单互动模式。

1990年,当万维网出现以后,信息资源可以通过一个个网页直观地表现出来,这种利用互联网实现人类海量资源共享的技术,就叫“Web1.0”。“Web1.0”的本质是集合、联合和搜索,其聚合的对象是杂乱无章的网络信息,如一个文本、一张图片、一段音频视频和一段数据等。这些零星散乱的数据聚沙成塔,就成为网络神奇力量的来源。

Web1.0阶段一般采用拨号上网的方式,平均宽带很窄。这一时期的媒介表现形式通常以门户网站为典型,由网站编辑作为把关人,把传统媒介中的内容平移到网站上,供用户访问。Web1.0主要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可以说是由传统媒介向新媒介的过渡阶段。

第二,Web2.0阶段,以博客/互动百科为代表的用户参与内容创造和分享传播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碎片化传播模式+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开放式小众聚合传播模式。“Web1.0”只解决了人对信息搜索和聚合的需求,没有解决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的需求,所以“Web2.0”应运而生。2004年3月,欧雷利媒体公司负责在线出版及研究的副总裁戴尔·多尔蒂首次提出“Web2.0”概念并迅速风行,被称为互联网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典型的应用有MySpace和YouTube等,由网站负责提供空间,全部内容来自用户创造,涉及个人博客、群组、照片、录像和音乐等多种互动服务。

在Web2.0阶段,大多数人都采用宽带上网的方式,信息提供者从单一的机构变成机构和个人的联合体,把关人的角色逐渐模糊,在传播模式上则是“一对多”和“多对多”并存。可以说从“Web1.0”到“Web2.0”需求的层次从信息上升到了人,并赋予了受众一种极大的自主性。

第三,Web3.0阶段,媒介或许将成为人的一部分,“人——媒”融合模式。“Web3.0”的概念还在酝酿和形成之中,它力图补充“Web2.0”的不足,希望体现深度参与、生命体验和参与的价值。Web3.0和Web2.0一样,并不是技术的创新,而是以思想创新来指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关于Web3.0的特征还众说纷纭,但大致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语义网、物联网、跨媒介、映射和地理定位等。可以畅想的是,在Web3.0阶段,网络会拥有更高速的宽带,自媒体的充分发展会出现“个人门户网站”的概念。这种网站甚至可以发展成不再以地域和疆界进行划分的虚拟王国,各种以兴趣、语言、主题、职业和专业进行聚集和管理的人集合在一起。那时候,个人和机构之间会建立一种互为中心而转化的机制。当虚拟货币得以普及后,人们甚至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获得经济效益。

总之,从Web1.0到Web3.0是一个从简单的、低级的层次向复杂的、高级的层次不断进化的过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虚拟世界的仿真程度向真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全方位的延伸,越来越强并且能够达到逼真的全面模拟人类生活的程度,最终或许“网人合一”的那一天真的会到来。三、新媒介的基本特征

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新媒介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性,这些都是传统媒介所不能企及的。新媒介在技术上呈现数字化特征,功能上具有整合性,参与方式上具备高互动性,在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上表现出多元性;同时在使用方式上拥有多样性,并且信息传达也十分及时。具体表现如下。(一)技术上的数字化

媒介从来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数字技术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的快速发展给媒介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旧媒介中,信息的处理、传播和存储一般是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结果造成不同媒介工具之间信息相互转换和共享的困难。特别是由于通用的电子计算机几乎都是数字的,因此如果信息的载体是模拟的,就无法与计算机直接兼容。虽然数字化现象在人类传播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传播媒介的发展来说有划时代的影响。它改变了传统媒介以载体作为区分标准的划分惯例,使信息传递的载体不再局限于某种介质,信息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因而“数字化”成为现代传播方式与传统传播方式的区分词。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数字和数据建立适当的数字化模型,并把它们转变成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进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数字化技术是数字计算机的基础,更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数字、文字、图像和语言甚至虚拟现实等任何可视世界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二进制代码表示。从此,数字不单用来计算,更可以表示各种媒介,并可以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

鉴于此,新出现的媒介工具几乎都变成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数字化是现代传播的一个共有现象,既包括一些本身就利用了数字技术的媒介,也包括非数字媒介借助数字平台进行传播的行为。从现代传播途径来看,能够与传统传播方式进行区别的也不是某单个的媒介,而是数字化。这样的话,用“数字化”来概括新媒介的技术特点就更科学、全面,避免了将各种传播媒介孤立起来考察的弊端。此外,从发展趋势看,数字化的特征是一种稳定的现象,它不受载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楼宇电视等媒体化的新数字媒介的不断出现,使得数字化成为新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最显著的特点。(二)功能上的整合性

从功能角度看,新媒介具有很强的整合性。传统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如报纸仅供阅读,广播仅供收听,电视虽然可以声像并茂,但却不能用来进行信息的传输或处理。而新媒介则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以往旧媒介的几乎所有功能整合进一个系统中,对声音、影像、文字和数据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输。这种整合并不意味着新媒介将马上把传统媒介挤出历史舞台,可能是新旧媒介的一次划时代的联姻。事实上,传统媒介为迎接互联网的挑战,纷纷加入其中,而新媒介也需要传统媒介公信力的支持。马歇尔·麦克卢汉为此引入了“混合能量”的概念,即“媒介的交叉或混合,如同分裂或熔合一样,能释放出新的巨大能量”。现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就正处在这种“熔合”的过程中。可见,新媒介时代应该是各种媒介大融合、大繁荣的时代。(三)参与方式上的高互动性

所谓“互动性”,是指运用新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能够进行及时或实时的交流。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信息的交流具有双向性,且参与的个体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在传统媒介中,无论是最初的书籍还是声像并茂的传统电视节目,它们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都有明确的定位。传播者是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且它们从排版到公布在大众的面前都需要经过很长的过程,内容也都是既定的,受众的可选择性不大。然而,新媒介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在新媒介面前,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淡化,只要具备相关的新媒介设备,接收者就可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及时发表相关的见解和评论,并且还有机会与传播者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就互联网而言,它有两层含义:第一,传播者几乎在发出信息的同时可以得到反馈,而且受传者的主动权增加,不但可以主动选择所需信息,还可以就接收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评论和意见。第二,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身份可以随时互换。任何一个上网者都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布信息、改写信息和接收信息。我们知道,传统媒介的信息流通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这种单向性的流动,并不是说传统媒介的大众传播没有任何的互动机制,而是这种互动较少。例如,受传者可通过来信、来电和发传真等形式对媒介信息进行反馈,但这种反馈大多是事后的,缺乏实时的交互。与此相比,网络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单向传播的态势。它还可以根据传受双方的需要,在文本、音频之间任意转换或兼而有之。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设备等的普及、融合,以及使用成本的大大降低,社会大众在当前的新媒介环境下享有绝对的主动权,不仅可以随意决定接收信息的时间、内容和方式,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布信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彻底打破传统媒介中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界限分明的状况。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在信息交流上呈现出明显的双向性,且参与的个体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都充分享有控制权,这一特点是新媒介与生俱来的特点,因而是新媒介的本质特点。(四)信息内容以及传播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指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元素的组合,因此新媒介的多元化指的是新媒介传播信息内容本身的多元化,以及传播方式的个性化和可选择性。(1)从信息的内容上看,由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内容都可以进行便捷的传播,因此目前通过手机、网络等传播的信息形式丰富多彩,不仅有文字、画面信息,还有声音、图像信息等;新媒介所具有的交互性,也使得新媒介环境中存在各种合法的信息、非法的信息和民间流传的中性信息等。

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本身也呈现多元性。例如,常见的新闻、影视作品、文字作品、学术专著、个人言论、时政信息、商业信息和工作、生活及娱乐信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和网络的功能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拓展,各式各样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新媒介进行多元化的传送,其形式更是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2)从信息的传播途径和形式上看,随着手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网络服务器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介的信息存储能力大大增强,各种接收和发布信息的软件、设备层出不穷,信息的传播形式不断增多,新媒介给人们提供了个性化和可选择的服务。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的是点对面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作为“把关人”处于控制地位,而受众很少有主动选择的余地,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长久以来,受众习惯于被动地接收信息,在传播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而数字互动媒介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这样就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在新媒介中,信息的获取者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这就使得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受众的主体性和可选择性得以增强。(五)使用方式的多样性

互联网上的信息并不只局限于从某个固定的终端发送、接收、浏览和保存。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并下载文件。随着无线连接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做到随时随地上网。无线性是新媒介发展的趋势,追求最大自由的人类不愿受“线”的限制,希望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来接收和发送信息。如今,各种通信信号遍布空气之中,而手机、无线网卡就是连接这些信号的移动性媒介。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仿佛总是有无数信息围绕在我们身旁。事实上,新媒介的这一特征在手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手机以口语或短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并有携带便捷的优势,它已经迅速地成为人们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可以说,媒介的可移动性和便捷性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象征。(六)信息传达的即时性

即时性是新媒介的显著特点,它是指某个信息一旦进入新媒介大环境,身在其中的人们就可以迅速地获取到该信息。在传统媒介的使用过程中,基于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明显界限,任何信息的发布都需要相关部门和一些环节的筛选,因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很难实现,甚至有很多信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顺利呈现。

新媒介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这一状况,数字化技术简化了信息的传递方式,无论在哪个网站阅读信息,人们都可以看到丰富的相关信息的链接,其中包括了与事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音像资料;另外,还可以检索到事件的背景信息、事件的跟踪报道、相关专家的评价,以及众多网友的意见等。与此同时,由于新媒介是连接全球电脑、手机等终端和通信卫星系统,从而实现的信息全球化传递,因而打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递在地理和时间方面的限制。基于新媒介的交互性,大众只要有相应的终端设备,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接收和发送信息,完全消除了交流双方之间在空间上的间隔。这使信息的交互传播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递。这一特点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因而是新媒介的显著特点。四、新媒介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传播优势和强大的功能,新媒介迅速改变了社会环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政治上,新媒介改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模式,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技术搭建了普通老百姓参与政治的平台。2013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新媒介蓝皮书《中国新媒介发展报告(2013)》,显示新媒介是最为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型。

经济上,新媒介带来了商机无限的新媒介市场。和新媒介有关的IT公司早就在股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未来的新媒介技术也吸引了无数资金。IPTV、手机电视、移动终端和大数据都不断延伸出新的产业类型,使整个产业链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市场空间。

文化上,新媒介促使文化产业日益流行化和娱乐化。新媒介的自由度、互动性及参与交流的广泛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媒介传播的即时性、无限性和伴随性可以让人们很方便地实现多层次、多类型的个人体验,从心理上和行为上深刻影响用户,继而对整个文化产业带来变革。

作为本书的关注重点,我们主要探讨新媒介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等青少年人群带来的影响。其中,既包括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多个层面的改变,也包括正面和负面的效应。

新媒介为中学生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人格发展带来一定的正能量。(1)平等交流与主动参与的传播模式可以让青少年成为传播主题,提高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和自主创新性。新媒介平台上传播者和受传者互为传播的主体,共同享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对于逆反灌输式教育的青少年来说,这种平等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还会自己设置议题,甚至集合群体力量开展集体行动。博客、微博和个人空间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非常流行,正式基于这种心理。(2)新媒介的实时性和开放性让青少年能够更真实地展示个性,拥有更健全的人格。在新媒介环境下,新闻内容可以在第一时间以第一速度呈现,这种即时客观的特点拉近了受众与事件的“距离”。(3)网络的跨时空性和虚拟性对于处在人格养成期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这些因素都让中学生和大学生消除了心理互动的障碍,更积极地发表意见,展示个性。

不可避免地,在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于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新媒介的使用也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后果。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1)情感迷失和人际冷漠。新媒介环境下的虚拟社会的交流,虽然有安全、隐匿的优点,但却和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往有所不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长时间习惯了新媒介带来的交流方式,在现实社会中反而会不适应,表现出厌倦和冷漠的抵触心理。比如,在青年中很流行的“宅男宅女”现象,就反映了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情感的迷失和对社会交往的淡漠。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他们与社会生活脱节,甚至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2)思维简化和自我放纵。新媒介环境下的海量信息更新速度极快,诱使思维活跃的青少年习惯于免费的信息“快餐”。这种浅阅读行为会使很多人不求甚解、思维简化、创造力薄弱,人的主体意识变得模糊,容易形成“平面人格”。同时,大学生往往心智不太成熟,自制力不强,如果经常接触不良信息,很容易放纵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进而行为失控。例如,困扰很多青少年的网瘾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另外,在青少年群体中,还会有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在新媒介环境下不断被复制和放大,在没有把关和引导的时候极具“传染性”,如类似网络炫富、炫美、渴望一夜成名等不健康的观念,反而容易受到大学生的热捧。

新媒介的“双刃剑”效应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如何加强媒介德育,增强全社会的媒介素养,共同放大新媒介的正能量,同时把它的负作用降到最低,以便更好地迎接不可避免的新媒介时代,值得我们深思。第二章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政治思想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势在必行。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功能,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和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网络与新媒介的出现要求高校能够积极应变,适应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把握新特点,探索新规律,继续发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历史传统和政治优势。一、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要坚持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原则。其中,时代性原则要求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一概而论,对大学生群体缺乏重点和针对性教育,对于不同的时期缺乏应变;相反,要敢于把握时代脉搏,不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精神源泉,赋予最新的时代特征、时代内容,保证其充满生机与活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以道德教育、心理指导、爱国主义教育、理性信念教育等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充与丰富,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系统和完整、更加科学地指导大学生。有学者将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等。

内容必须通过载体才能得以传达,而载体的多样性能实现内容传达的多样性、准确性和丰富性。载体的优势使内容承载量大增,师生信息的获取量也更为广泛,不只使众多内容传递变得简洁、易操作,还拓展了多种传播渠道,教育实效性增强。新媒介的出现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增活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新媒介促进了教师传播信息的丰富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主题班会、校内出版物、校园广播、谈心等形式进行,容易受到时间、地点和内容的限制,必须有计划性。例如,一次班会的开展,需事先确定主题、搜集和整理资料、布置教室、确定时长、协调参与者的时间等。主题内容需要既集中又有限,并尽量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空洞的说教和演讲容易使学生降低兴致、缺乏互动,很难达到既定的传播效果。

新媒介的应用使班主任、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灵活多样,得心应手。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微博和论坛等都成为老师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阵地,使这些新媒介带来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涵盖了文字、图像、音乐和视频等形态的新媒介,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拘泥于黑板上的文字和口头传达。凭借网络,老师们能在海量的信息中便捷、及时地获取资料,这种可获得性极大充实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丰富起来。以开展集信息、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博客为例,通过这一形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浏览网页的形式获取内容。博客内容更新快,涉及面广,通过超链接可进一步进行相关阅读,留言讨论的形式也利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这种及时、动态的传播无疑提高了传播效率,丰富了传播内容。(二)新媒介促进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丰富性

在《新媒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文中这样论述,“新媒介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和易于接受等特点,它使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面更加广泛,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流派和不同的观点,这就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阅历,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大学生不但可以接受辅导员的信息,并给予及时反馈,使交流更加深入,挖掘新的交流空间,也可发挥自主性特征,通过新媒介查阅和解读从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海量的信息使学生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几乎不受限制,多种形式的新媒介更是拓宽了信息获得的渠道,这极大调动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从而使其发挥主动性,获知新内容。网络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大学生能够在高校建立的局域网中享受到这种资源优势,如校园网、电子报刊、校园论坛、开放实验室和校园公开课等,创造了众多学习资源与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获取知识、接受知识的机会。

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使学生更容易在隐蔽的媒介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避免现实交流带来的限制和障碍,从而获取更多的内容,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长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但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是庞杂的、多元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不乏西方文化势力的渗透、信息霸权致使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漠视现实原则与道德规范;同时也存在使学生沉溺网络,引发心理问题的弊端。新媒介创造了与教师沟通的便利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日常化,但也给予了大学生足够的自由,近距离接触各种信息。缺乏把关的内容容易致使大学生价值观迷失,甚至做出错误行为。教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隐形载体,“它以内隐、非强迫性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将有关道德观、价值观和政治意识等方面的知识、观点和经验渗透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世界。可以说,它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应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大学生关注积极向上的信息知识,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良动向,并予以引导和纠正,在新媒介带来信息优势的同时规避由于资源丰富多样而导致的弊端,发挥新媒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促进作用。(三)师生通过媒介互动促进了思政内容的丰富。

新媒介更快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应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实现了及时、互动的交流,满足了人们的社交欲望,而思政教育也同样受益。微博留言、日志发表、转发、评论和QQ签名等,无不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思考和价值观,突出了个人意志,包括老师在内的班级群聊,充分赋予了表达权,这种虚拟的类似于小型班会的讨论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其交谈更加深入和真实。

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年龄阶段,他们渴望汲取新知识,探索新事物,并且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发声,展示个性,但又由于太过理想化、社会经验不足等因素而出现偏激观点与行为。师生间的频繁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大学生认知方式的缺陷,引导其深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判断价值标准。个性签名、朋友圈动态、微博内容都可以成为老师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平台,进而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出现的苦闷、不解和困惑给予关怀和疏导。通过双方的沟通,使教师更容易获知更多信息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帮助。学生利用新媒介表达声音,展现自我,往往能在朋友圈得到很多回应,引发更多的声音,这样也使老师能更加便捷地获取更多信息,从整体上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大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二、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变革

2004年10月15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一文。文中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育人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下,高校要与时俱进,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一)新媒介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任务。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内容。高校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及时传播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者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后盾。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和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形势政策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众多高校也都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样,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这是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效性而从时代性方面做出的努力。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新媒介的结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体现。新媒介已经融入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在慢慢发生变化。空洞的课堂教学在说服和影响学生行动上变得无力。面对丰富多变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运用新媒介优势,及时获取最新的理论知识,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传递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引导大学生主动运用新媒介搜集、整理相关材料,鼓励其独立思考、深入实践,敢于发表新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解读与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在与同学分享、传递知识的时候,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邮件和微博等,将课堂知识日常化,拉近沟通距离,实现课上与课下交流的互动。平等对话的构建、相对轻松的话语环境和声像并俱的传播载体使得师生关系更为紧密与和谐。双方积极性的调动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传播效果,使学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涵。教师除了课堂上丰富教学内容、课后平等对话拉近师生关系,还要加强教育手段的变化。这些举措和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运用;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三是课堂教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改变教师负责课堂、辅导员负责生活的模式,从时间和空间上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持久性和深入性。(二)新媒介与开展实践的结合

参加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关注社会现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奉献社会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等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实践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社会调研、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学习参观和勤工俭学等。新媒体的多种形态模式,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平台。2014年5月,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举行公益营销比赛,用“微营销”的方式帮助海南果农销售滞销芒果11000多斤,并将所筹善款捐给福利院儿童。大学生志愿者运用微博、微信进行推广和销售是对传统销售模式的一种创新。以微信为例,他们建立个人微信公共账号,发布相关产品的信息,将视频、图片和宣传文字等分享到朋友圈,形成便捷实用的宣传模式。二维码的扫描进一步添加了更多的学生,形成了潜在的消费群体,更好地运用了微信这一资源平台。

新媒介与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结合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群体的实践形式。志愿者征集工作,运用网络的广泛性、及时性等特征迅速凝聚志愿者群体,通过微博账号、公众账号、建立QQ群等形式加强影响力,让热心公益、关心社会的大学生能够自愿组成团队,服务社会;寒暑假实习,运用网络优势,查询撰写文章中用到相关单位的资料与信息等,通过深入调查,将理论内容与实践所得相结合,撰写切实可行的实习报告;义务支教,运用新媒体将当地的现状进行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借助于融文字、图片、声音为一体的新媒介平台,更加生动形象地帮助贫困地区展现现状,搭建沟通平台,让更学生参与进来,服务社会。大学生群体具有广泛的传播力量,这将形成良性循环,拉动更为广泛的学生群体甚至社会人士参与进来,传播正能量、服务社会。这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三)新媒介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表现为隐形的大学理念与精神,也可以是外在的校园环境与风貌。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传播形式,不仅在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保证大学育人方向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运用多种文化资源,彰显多元文化亲和力,营造大学生的内心精神家园方面有比其他形式更易发挥出实效性的优势。”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利于建立师生积极上进、凝聚力十足的文化氛围,展现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精神风貌。新媒介平等、开放的特征融于校园文化,具有传播优势与感染力,可成为传统校园文化的继续延伸与有力补充,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校园文化。新媒介的气息增添了校园的科技气息与技术含量,有助于形成重要的媒介生态环境。大学生是新生事物的积极接受者和使用者,各类终端已经在校园广泛运用,成为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新媒介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学校要掌控新媒体的主动权,趋利避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师生合力创建的一种新型校园文化。发展优秀的校园文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介优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同时要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形成和谐健康的校园媒介环境。重视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利用新媒介容量大、资源丰富的特性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和文化活动建设,使大学生既能充分获取学习资源,又能丰富精神生活。充分利用校园网站为学生提供沟通平台,如校园网、学校论坛和班级网页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平等、开放的语境更利于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班级群、微信导员博客、微博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及时解疑答惑,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成为实用的交流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主和独立意识;校报、校刊和校内广播的内容,都可以运用新媒介手段进行传播,电子报刊、校园广播公众号的设立可以扩大传播面,纠正错误观点与言论,弘扬主流价值观,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讨论,开阔视野,增添乐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态度;新媒介在课堂或者课下的运用,能够补充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自由、灵活、个性化的教学创新了校园文化传承方式;举行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引导其接受先进的文化知识,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新媒介也能为高校间的交流和互动创设广阔平台,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四)新媒介与思政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定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补充,并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行为,就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苗头提供及时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与辅导。新媒介环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提供了教育平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个体咨询或团队辅导的形式进行的,辅导环境相对固定,容易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且工作量大、相对烦琐,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全部顾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新媒介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更加便捷,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更好地服务学生,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获得更多和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延伸了大学生的认知感官,使其能在媒介技术的帮助下,扩大认知广度,加强认识深度,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充分开发。学生可根据自身状况自主地查询资料、分析个人状况来寻求媒介帮助,也可探索外界世界,正确地把握客观世界来找准自身位置,解决个人的困惑。受传者平等传播理念的形成,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于自由、平等和开放精神的追求,拓展其心灵空间与自主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性,尤其在隐匿的环境中,能够使大学生更容易放下思想包袱,坦露个人想法与真实情感,利于教师掌握其心理健康状况此外,“一对一”的对话能够营造平等、互动的对话机制,不论是微信、短信、电子邮件,还是微博等都可成为交流载体,缓解当面交谈可能带来的尴尬局面,去除更多影响交流的障碍因素,使心理咨询活动变得切实可行、更具效率。

高校既要积极发挥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巨大作用,又要防止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程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要融入新媒介的力量就要重视打造新媒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如加强校园网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广泛告知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心理咨询活动等情况,在校园媒体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意识,为学生自我学习与教育创造条件。此外,也要帮助学生远离不良的媒介消费行为,遵守网络道德,使新媒介为其所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用工具从而发挥作用。(五)新媒介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结合

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一直是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空洞的说教并不是教育的本质,切实地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型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成长中难免遇到各种矛盾与困惑,形成心理问题同时,客观上的经济问题也不容忽视,就业季更成为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复杂交织,学生的实际问题不容忽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能为学生创造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条件,应排除不利因素,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社会实践,减少因实际问题而引起的思想问题甚至错误行为。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实际问题较为突出的表现是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具体到每个学生则因人而异。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传统方法多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和座谈等形式,了解大学生所反映出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此外,应建立高效的意见反馈机制,通过意见箱、校园热线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以便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学校就业指导观念未能与时俱进,相对保守,就业渠道单一,不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平台。新媒体则能弥补这一不足,逐渐成为高校指导就业的得力平台,发挥其优势。新媒介的广泛使用大大丰富和补充了信息来源机制,在这个人人都有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校园内,新媒体使信息源的获取更加高效便捷,能更加广泛而准确地反映学生们的真实需求,增强与学生的紧密联系,在其成长遇到困难的时期及时给与帮助予指导。

大学生就业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摆在学生面前最实际和最迫切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学生除加强自身过硬的本领外,学校也要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毕业实习阶段,网络与新媒介的运用,大大展示了突破时空性的优势,使奔波于各地的实习生能够通过群消息、校园就业信息网获知市场人才的状况,师生间的交流使就业信息与政策的推送更加便捷,汇报实习进展更加省时省力,师生们的在线交流能够获知更多的实习机会、交流实习心得及,并及时解决遇到的困扰与难题,培养大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认识社会,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让媒体助力大学生就业,其方法在《全媒体环境下传媒如何助力大学生就业》中提出三点:第一,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媒体信息平台的优势,即重视广播、电视和报纸尤其是网络在就业价值观念的指导作用,积极打造大学生就业平台。第二,建立媒体服务平台,发挥线下实用功能,即一方面,媒体利用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另一方面,建立起媒体服务平台,实现“点对点”式的沟通,让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色进行选择。第三,构建就业网络,打造“媒体——就业”的一体化体系,即媒体要建立就业网络化体系,形成网络化体系的校园系统,为高校大学生开拓出新的就业渠道。三、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特点变化

在教育学中,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一直被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断形成一些观点,如“教师主体观”“学生主体观”“双交往主体观”等。主体和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从哲学中认识论的角度看,主体和客体是认识和实践关系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主体指认识活动行为者本身,客体指实践认识的对象、事物及人。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老师和辅导员一般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内容传输给学生,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作为客体,也存在主体性,首先了解传统思政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浅析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一文中,作者顾建军提出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和功能进行主体性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对老师的态度,排斥或喜爱上课状态,或聚精会神或消极应付等来凸显自己的主体性。(2)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信息的破译与转化;真正掌握老师所传达的知识需要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对教育指令信息中不熟悉的内容破译,最终消化和吸收,这些需要学生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打通、融合,最终形成新的认知体系。(3)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对教师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指令,主体性发挥得好的学生会由此产生一定的联想和创造,并从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信息和方式中获取操作悟性,进而对教师的信息与指令产生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发展性的以至超越性的能动反映方式,通过自己对某个知识疑问的产生,对某个问题新的想法的形成,对某个作业新的思路的提出表现出来。

在新媒介环境下,将微博、博客、短信和论坛等各种形式的媒介手段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特征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和功能逐渐淡化,学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新媒介的主体性选择。由于新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学生更加依赖新媒介的接触和应用。他们将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情感更多转移到网络中,陈旧和呆板的课堂形式让位于生动形象的集声音、图片和文字于一体的新媒介。丰富的信息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不同渠道的知识获取更加便捷、自由。在大学生的好奇心的促使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积极性调动起来,不再拘泥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质量、班级氛围、自我表现等约束,以更加宽阔的心境和更强的动力去汲取知识。

学生对信息的破译和转化更加全面和真实,且更具时效性。依托于新媒介海量信息的优势,老师的教育信息可以作为信息点成为了解信息内容的一个开始。由于课堂形式的限制,内容的有限性难免对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产生限制,加上原有知识体系的不牢固性等,容易使教学效果打折扣。学生如不及时梳理,便会造成认知上的困惑,甚至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很明显地展示了新媒介的优势,信息的转化和破译变得轻而易举,教师的课堂内容可以轻松地在网络中找到理论和案例支撑。不论是课堂重点还是有感而发的话语,或是感兴趣却没着重谈到的知识点,都可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成为重点。便捷的新媒介只要学生愿意作为学习工具,完全可以成为他们拓宽知识面,使见识更加丰富的利器。

学生对于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和超越变为可能。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者不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的优势。课堂教学也是教育者展现教育成果的一部分,是他们多年知识累积、精心备课的结果。“由于教育者对于传统媒体占有较多,可以及时地把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并将之与思想理论教育相结合,使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而新媒体的出现确实对于教师在信息方面的优势发出挑战,任何一个教育者的知识体系都不可能超越庞大的网络所能涵盖的内容,而学生却可以毫无障碍地去浏览、汲取里面的知识。作为新媒介的主力军,学生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处于活跃期。他们对于新事物会更加敏感和好奇,通过自主学习,无疑会改变知识匮乏、信息劣势的地位。获得信息主动权的大学生们使知识的积累、深化和再创造也变成为可能。四、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特点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为老师,他们随着新媒介的出现不断地探索新的工作方式,以更高效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是新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客观要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传达者,处于主导地位。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恰当的教育方法、充分的教育内容,并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当然,老师的引导和观察也十分重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提问和任务完成情况等评估教学质量,找到学生的困惑和难点进行针对性解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教师发挥主体性的表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既要把教材、教法、教育环境、教育因素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又要把具主体性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状况、主体性的发展程度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既要在教育内容的传授中突出自己的主体性,又要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开发与培养中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性,从而充分表现出教师这一教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特征。”(《浅析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

由于新媒介在高校的迅速普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途径获得了物质技术支撑,不但颠覆了传统课堂的传授模式,还形成了新式师生共享式的教育活动,而教师作为原本的教育主体也悄然发生着一些新变化,转换着教育理念,适应着新技术带来的新要求。(一)掌握新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成为客观要求

以手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而对于志气昂扬、充满好奇和渴望成功的大学生而言,对于海量信息的甄别、选择和把关变得尤为重要,鱼龙混杂的信息可能影响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实际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学生经常发布信息的渠道来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少走弯路。例如,通过学生的微博、日志和个性签名等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困惑和想法;通过及时的谈话,解除学生的疑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大学生群体是使用新媒介最广泛的一个群体,他们善于适应和应用新事物,并较为合理地去丰富自己的生活,正确发挥新媒介的作用,如交往功能。大学生通过加好友、加关注、发布微博、发朋友圈、评论、点赞等方式来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仅仅通过短信慰问的方式显得不够入流,也不能做到及时互动,因此很快众多的大学生便成为微信、QQ和微博必不可少的庞大群体。这些群体成员相互关注、互动频率高,是新媒体使用者中的积极分子。教师从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长、交友就业、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工作职责来看,是有义务去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的。辅导员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队伍,要想真正地把工作落到实处,一定要能够灵活掌握和应用新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早已适应了通过新媒介接受知识的大学生更加认同这份付出。辅导员融入新媒介的使用,和大学生进行在线沟通、日志转发和微博留言,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缺乏互动、容易冷场的尴尬。其实,这也是一种“以人文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激励与挑战。(二)将传统思政教育渠道与新媒介思政教育渠道相结合

新媒介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阵地,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这一主渠道,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新媒介信息量大、涉及面广、传播快捷及时的优势克服了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限制,使学生学习资料的来源不再只是教师课件、纸质课本上相对固定的内容。它大大丰富和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固定、传播面窄和影响力小的局限,大大增加了封闭式的课堂教学的活力。

但这种虚拟的传播也存在缺陷,宋红岩在《媒介嬗变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走向》一文中谈到,新媒介容易造成师生情感的疏离,新媒介的对话模式打破了师生双主体性的共时性,呈现出多范式的话语。“师生之间大多仅仅是依靠信息符号与图像进行交流和互换,缺少面对面的内心情感体验和互动,剥离了以往教育者情感的熏陶、超凡的人格魅力、亲和的工作手法、强大的师德风范等个人人格教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师生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依托于网络的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是物理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并不是取代与替换,两者可以同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将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传统的教育、交流方式相结合,相得益彰,实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三)民主对话逐渐成为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

新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线性的传播流向,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层级式传播。借助于新媒介平台,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可以自由接受、发布和传播信息,可以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对于何时、为何和与何人交换何种信息,用户们能进行非中心化的、分散的和直接的控制。”(《新媒介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五种能力》)这种主体的泛化,可以消解权威,消解原本处于传播主体的优势地位,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话语主体,这也不得不促使辅导员们重新审视新媒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育信息传播,以及用什么姿态进行传播。其实,民主对话已经成为必须,这不但是新媒介瓦解中心话语权的客观结果,也是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寻求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更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的闪耀。

主题班会上,辅导员们通常以说教传达某种价值理念,告知学生是非对错,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晓之以理,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