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播与电视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7 21:56:0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20年广播与电视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20年广播与电视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模块一 课后习题

绪 论

1.什么叫信息?

答:申农(C.E.Shannon,1916~2001)从通信理论的角度把信息定义为“对不确定性的消除”;“控制论之父”维纳(N.Wiener,1894~1964)则从人、动物和机器的通信过程相统一的观点出发,把信息与系统的有序性联系起来,认为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程度的标志,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我国学者居延安认为,信息是由发生源发出并用载体进行传递的,反映新内容、新知识,为接受体所理解的信号和消息。

2.什么是符号?

答: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是传播活动的要素,通常可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在传播过程中相互结合,都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符号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到,它包括声音(语言——声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图像、图画、手势、姿态、表情、颜色、气味等。

3.传播、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媒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传播、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媒介之间的关系是:传播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间利用一定的载体和途径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的传递活动;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之间“一定的载体”;大众传播媒介是传播媒介的一部分,是完成大众传播活动的中介物,是联系传播者与社会大众的媒介;新闻媒介指以传播新闻为主要职责的媒介,多为大众传播媒介。

4.信息与人是什么关系?

答:信息与人的关系是力求获得关于外界最多信息的生物,最能适应环境,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最大,人力求获得信息是取决于其生存的本能。人是能够思维的高级动物,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人只有在同外界进行连续信息交往的条件下,才能正常思考、生活。刺激思维的外界信息对人像食物和空气一样必需,同外界完全隔绝人会丧失理智。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

5.广播的定义是什么?

答: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一定范围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劣势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语言不通则收听困难。按传输方式,它可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从传播信号看,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现在还可加上新的传播技术:网络广播与数字广播。

第一编 认识广播电视媒介

第一章 广播电视史前史

1.人类早期通过哪些媒介进行沟通?

答:人类早期沟通使用的媒介主要包括:(1)通过视听的人际沟通是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

在人类诞生后数百万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内,人类只能依靠一些原始而简单的方式来传递信息。最早的人类传播主要是人际沟通——人们靠观看对方的表情、动作和收听简单的声音,此外还有少量的图画,来了解各自提供的信息。(2)语言的形成和使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最早的人造传播媒介是语言,它同时又是视听的内容。语言是从早期人类的体态语言——姿势、表情和简单的声音——发展而来的。语言传播的优点是:口、眼、耳、身并用,传播的理解、接受率高,传递比较迅速、准确、丰富,且自由灵活,还有反馈及时。语言在历史上一直是有效的传播媒介,人们用口头语言来传播信息至今仍无处不在、沿用不衰,这已成为人类交流的最基本形式。(3)文字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文字能把语言长久记录下来。过去保存在记忆中的知识、历史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传统法律、教义,都能以较大的保真性记载后长期保存,传向远方、传与后世。用文字传递的信息比用口头语言传递的更准确,传递范围也更广;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大规模的社会管理控制提供了可能。文字传播是伟大的人类进步,它极大地克服了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限制,使人类有了准确的历史记录方法。文字至今仍为方便、有效的传播媒介。(4)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

真正使文字插上翅膀,成为信息传播重要媒介的首先是轻薄、便宜、易携带的纸张。正是印刷术的运用,让书籍成为最早大批量生产的信息产品。印刷术一开始被用来印制宗教、历史经典。从此出现了大众传播媒体。(5)新闻媒介诞生,发明印刷机

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媒介得以大量印刷、复制,传播规模迅速扩大,传播范围更广。1609年在德国出版了《报道与新闻报》,这是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它标志着人类的新闻传播从局限于亲身传播、群体传播飞跃到大众传播即面向整个社会的高效传播。

2.古时候曾有哪些图像传播形式和认识?

答:古时候的图像传播形式和认识表现在:(1)原始的图画及光传播。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嘹望和报告来犯敌情,各国均在国境和城堡上广筑高台,即烽火台,使用视觉信号报警。古希腊人在前4世纪也使用火把为信号来传递军事信息。欧洲还广泛使用旗帜、烟火等途径传递战争信息。(2)我国古时对光影的认识与应用。

我国对光和影像的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春秋末战国初期的墨子,在其著作《墨经》一书里关于光学的部分相当系统地论述了物影的定义和成因。其“光至景(影)亡”的学说,是人类对光学理论最早的贡献。

产生于汉代、唐宋以后广为流传的“灯影戏”。是对“光学理论”初级、朴素的应用,后来传到西方,引起轰动。宋代沈括在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3)国外早期的图像研究应用。

①1038年,阿拉伯学者阿哈桑描述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暗箱的光学工作器材,使用了后来构成照相技术的基本原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达·芬奇于1490年写下了有关暗箱的文字记载。

②16世纪,人们已经在暗箱的开孔处装上镜头,由此在暗箱内壁获得了非常鲜明的影像,从取像角度上体现了照相机的原理。1611年,德国人约翰尼斯·开普勒发明了照相机的原型。1807年,英国人贺拉斯·沃泊尔研制的明箱在他死后问世,人们可以不进暗箱而在外面通过棱镜在图画纸上看见影像。

③1654年,德国犹太人基夏尔首次记述了幻灯机的发明。幻灯机最早是传教士的传教工具。

④18世纪以前,英、法等国为了迅速传递信息,使用统一的旗语信号,传递比较复杂的信息。这是原始的较远距离视觉传播系统。这一系统在法国大革命时被进一步完善。

3.古代曾有哪些声音媒介,其传播作用如何?

答:古代的声音媒介及传播作用表现在:(1)器材发声

人类在古代就使用有较大音量的器材发声,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信息,如手鼓、战鼓、钟声、锣声及其他打击乐器,还有号、管等吹奏乐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及战争中。(2)语言传播

有了语言,就有了原始的“广播”。古代在欧洲各地,每逢集市日都有传报员在街头宣讲公告;还有一种游吟乐师搜罗各类小道消息走街串巷吟唱表演。他们借口头语言、说唱传递消息,向民众传播各类信息。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把人的喉舌看作舆论工具。古人提出“观政听谣”说,即把“谣”(歌谣、顺口溜)看做舆论动向的标志。

另外,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传说、史诗,这些口头传播保留了很多古老民族的远古历史。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华夏民族的神农、炎黄、尧舜、禹鲧传说,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

4.电及电通信的发明过程及原理是什么?

答:(1)电的发明过程及原理

①发现静电

古代中国人最先发明了磁针。当指南针传到欧洲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时被用于环球航行。古代人们已经知道琥珀和皮毛、玻璃和丝绸摩擦后会吸起轻小物体,这就是静电引力。德国人盖里克发现了感应起电现象。

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穆欣布罗克发现了电震现象,发明了能够存贮静电的设备——莱顿瓶。1752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所做的风筝实验证明:天上的电和地上的电是一回事。根据这一实验,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

②发现电流

从静电到动电,是电学发展的里程碑。伏特1799年制成了用锌板和铜板作为两极的伏特电堆,这是最早的能提供稳定直流电的电池。这一发明为19世纪电学的实验和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工具。

③电动力学诞生

1819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教授意外发现了电与磁的“缘分”,从这里出发,人们开始认识宇宙间的第二种相互作用——电磁作用。

④无线电的发明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经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变化的磁场在闭合导体里产生感应电流,并确定了电磁感应定律。爱尔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称为“无线电之父”。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1965年国际无线电协会通过以“赫兹”命名无线电波来纪念他。

无线电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无线电在通信、传播方面的应用包括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等。(2)电气通信的发明过程及原理

①发明有线电报

1833年,德国人高斯和韦伯研制成功电磁式电报机。

此后不久,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库克和伦敦高等学院的教授惠斯通发明了新型电报机,并取得第一个专利。

1835年,美国穷肖像画家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讯机(电磁式电报机),经改进后,被各国普遍采用。1837年他编制了莫尔斯电码,以点和画的组合代表各个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用手操作电键开闭电路来发送电报信号。1858年惠斯通成功研制了莫尔斯电码高速自动电报机,其收发速率可达每分钟70—300字,这种电报机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

②铺设海底电缆

1851年11月13日,英国在英吉利海峡的多佛尔到加来(法国)之间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1852年,伦敦与巴黎之间有了有线电报联络。

1854~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地中海海底电缆铺设完成。

1858年,大西洋海底电缆架设成功,英美两国开始用电缆通信。

由于早期海缆只有一根导线,用马来胶做绝缘体,经海水构成回路,所以只能传送低速电报。

1869年,从英国伦敦出发,经过欧洲大陆直到印度卡利卡特城的电缆建成。

19世纪末,从印度到澳大利亚的海底电缆建成。1902年,电缆又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联系起来。从此,全球各个大陆都可以用电报联系了。

③发明无线电通信

1898年,马可尼使用功率强大的发送器,使电波跨越了英吉利海峡。1899年,他在海军演习时进行的l20公里无线电通信又获成功。

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率一个小组在加拿大纽芬兰的圣约翰斯进行越洋通信试验。在英国、美国之间实现了跨大西洋无线电通信。这之后无线电报很快取代了有线电报,世界迎来了电信时代。

与马可尼同时,1895年俄国的水雷学校教员波波夫发明了无线电发报机,并于1896年3月24日成功进行了250米的无线电报试验。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明是一次伟大的飞跃,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电通信发明的顺序与规律是什么?

答:电气通信发明的顺序与规律表现在:(1)发明有线电报

1833年,德国人高斯和韦伯研制成功电磁式电报机。

此后不久,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库克和伦敦高等学院的教授惠斯通发明了新型电报机,并取得第一个专利。

1835年,美国穷肖像画家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讯机,经改进后,被各国普遍采用。1837年他编制了莫尔斯电码,以点和画的组合代表各个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用手操作电键开闭电路来发送电报信号。1858年惠斯通成功研制了莫尔斯电码高速自动电报机,其收发速率可达每分钟70—300字,这种电报机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2)铺设海底电缆

1851年11月13日,英国在英吉利海峡的多佛尔到加来(法国)之间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1852年,伦敦与巴黎之间有了有线电报联络。

1854~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地中海海底电缆铺设完成。

1858年,大西洋海底电缆架设成功,英美两国开始用电缆通信。

由于早期海缆只有一根导线,用马来胶做绝缘体,经海水构成回路,所以只能传送低速电报。

1869年,从英国伦敦出发,经过欧洲大陆直到印度卡利卡特城的电缆建成。

19世纪末,从印度到澳大利亚的海底电缆建成。1902年,电缆又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联系起来。从此,全球各个大陆都可以用电报联系了。(3)发明无线电通信

1898年,马可尼使用功率强大的发送器,使电波跨越了英吉利海峡。1899年,他在海军演习时进行的l20公里无线电通信又获成功。

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率一个小组在加拿大纽芬兰的圣约翰斯进行越洋通信试验。在英国、美国之间实现了跨大西洋无线电通信。这之后无线电报很快取代了有线电报,世界迎来了电信时代。

与马可尼同时,1895年俄国的水雷学校教员波波夫发明了无线电发报机,并于1896年3月24日成功进行了250米的无线电报试验。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明是一次伟大的飞跃,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6.视觉信号记录与传输设备的发明历程是怎样的?

答:视觉信号记录与传输设备的发明历程表现在:(1)照相机

照相技术是暗箱技术的延伸,其最初的发明只是要解决图像的记录、保留问题,也就是将暗箱影像使用化学方法保存下来。

1823年,法国人约瑟夫·涅普斯拍摄的第一张照片“餐桌”,需要曝光14个小时。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银版摄影术”。由于此时曝光时间仍需30分钟以上,所以只能拍摄静物和风景。

1840年以后,曝光时间减少到20分钟,并且第一次把化妆模特儿的姿态拍摄下来。很快,曝光时间只要一两分钟就够了。(2)传真机

传真机发明于1843年。

1848年,贝克韦尔发展了贝恩的技术,发明了滚筒扫描技术;1862年,意大利物理学者乔瓦尼·凯斯利制造出早期的传真电报机;1902年,医生亚瑟·科尔在德国发明了图片传真术;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采用真空管技术和光电管技术研制出了实用型的传真机。(3)电影

1888年,法国人埃米尔·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

1894年,爱迪生实验室的“电影视镜”看片机问世。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l4号大咖啡馆中用他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这一天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

1927年发明了有声电影。1930年开始,有声电影逐渐代替无声电影,现代电影胶片上则有声道,靠光电效应来还原声音。

1934年,第一批彩色电影问世。目前最新的是数字电影技术。

电影技术的出现将静态的摄影技术升格为动态的图像和声音实录技术,第一次使人们有可能保留下历史活动的真实影像,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形象生动的艺术活动手段。

7.听觉信号传输设备的发明历程有什么特点?

答:听觉信号传输设备的发明历程特点的特点表现在:(1)电话

人们并不满足于电报的发明,他们希望能直接通话而不需要翻译电码。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1876年发明了电话。比电报更方便、直接。

1877年,由于爱迪生和英国人休斯发明了新的话筒,以及交换机和自动拨号机,电话得到了改进,有了长途电话。

19世纪80年代始,美国和欧洲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利用电话的有线广播形式。但是电话没有向广播方向发展。据当时的《电力工程》杂志分析,这是因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发现:仅用电话的个人通信功能就足以使公司获利,所以没有在新的方向上开发。(2)留声机

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发明了声波振记器,这是留声机的鼻祖。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用在锡箔或锡管上刻声迹(沟纹)的方法来保存和重现声音。从此,录下的声音可以长期保存并进行复制,一个全新的行业发展起来。这一发明首先把音乐带进了家庭。

1887年,美国人伯里纳成功进行了两项重要的发明——唱盘和横行唱针,这完成了唱机的发明。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产生与技术发展

1.广播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诞生的?

答:广播的发明问世,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1)广播的发明始自有线电声技术。1893年,匈牙利人西奥多·普斯卡把布达佩斯市700多条电话线连接起来,定时报告新闻,被称为“电话报纸”。这是有线广播的雏形。(2)无线电报问世以后,科学家们立即着手研究直接用无线电波传递声音。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学教授、出生于加拿大的费森登,1902年他把按声波频率振动的电波叠加到高频率无线电波上形成调制电波波幅(调幅),用这一方法发明了一种用于无线通话的很灵敏的电解检波器,研制成功一套调幅波语音传递设备。

1906年12月24日平安夜,费森登播出了他朗诵的《圣经·路加福音》中的圣诞故事片段、自己用小提琴演奏的平安夜歌曲、用留声机播放的乔治·亨德尔的慢板音乐以及最后致圣诞问候的声音。(3)真正使无线电通信成为重要实用工具的是二极管、三极管。1904年英国发明家弗来明经多年实验发明了二极管;1906年,美国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发明了三极管,使电波接收更容易且信号放大功能更强,为收音机等众多电气设备的发明创造了条件。早期的三极管真空度不高,收音质量不好,到1914年高真空管问世,无线电广播才快速发展起来。

2.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什么时候、在哪国被创办起来的?使用的是什么技术?

答: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家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开始播音的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的商业广播KDKA电台。根据美国商务部记载,这是第一家向政府领取正式营业执照的电台。

KDKA电台使用的是无线电技术。KDKA电台的开播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广播揭开了自己的历史,并同时掀开了世界新闻事业史新的一页。

3.广播在历史上有哪些主要技术发展?

答:广播在历史上主要技术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外广播

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导致了政治危机。各国内部及国家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控制,各国一面组织经济集团扼制竞争对手,一面发展对国外广播,从精神上强化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统治。(2)调频广播

广播电台的发展和收音机的普及促进了广播技术的提高。

1923年,美国科学家E.H.阿姆斯特朗在美国无线电公司总裁萨尔诺夫的指示和资助下开始研究“不受天电干扰”的调频广播。

调频广播的优点:

①电波传输稳定。

②音质好。

③频带宽,容纳的电台数量多。

④发射距离与地理条件相关,易于控制、调节,既保证了覆盖又不会“外溢”,解决了中波“听不到、听不好”的问题。

⑤建设维护费用低,不需要大功率发射机,如我国的一般县级台使用30~100瓦的功率就够用了。(3)发明录音机

广播诞生的早期,早已发展成熟的唱片成为大量丰富的节目来源,填充了很多播出时间。与唱机和唱盘比较,电磁录音更加简便。此后,更持久、更可靠的声音记录手段被发明出来,那便是磁带式录音机。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磁带录音机已为大多数广播电台所用。1958年,立体声录音方式发明。

4.电视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被发明的?

答:1924年,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用尼普科的原理制造了机械扫描电视机。1925年,他在伦敦的一家百货商店里进行了公开展示,第一次在电视上清晰地显现了一个人的脸。1926年1月26日,他在英国皇家学会演示了用电视播送运动的人体图像,引起轰动。应运而生的“贝尔德电视公司”持续推进电视研究。1927年,贝尔德利用电话线,成功地进行了伦敦至格拉斯哥的电视图像传送,两地距离640多公里。1928年,他利用无线电波把图像从伦敦传到纽约。这些成功的传送试验证明电视画面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作长途传递。

5.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是在哪国创办的?使用的是什么技术?

答: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电视发射台,并于11月2日开始了黑白电视节目的定期播出。除周日外,每天下午、晚上各播出一小时电视节目,包括新闻、歌曲、戏剧、杂技等。尽管当时电视的扫描行数为240线,全伦敦只有200多台电视接收机,但这标志着世界电视事业的发端。

电视台使用的是电视广播技术。

6.电视在历史上有哪些主要技术发展?

答:电视在历史上主要技术的发展表现在以下方面:(1)电子电视

1907年俄国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罗津格得到了设计电子显像电视机的专利。1911年,他研制成功了电子电视模型。1946年,美国播出了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由机械扫描时代进入电子扫描时代。(2)彩色电视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程师艾维斯运用电子技术实现了彩色电视画面的再现。1946年6月8日,贝尔德公开演示了他发明的彩色电视机。1963年,联邦德国汉诺威工科大学教授、德律风根公司研究部主任瓦尔特·布鲁赫吸收美国制式和法国制式的优点研制成功“帕尔”(PAL)制彩色电视。

除了以上三种外,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过彩色电视的研究试验,曾先后提出过20多种制式。1966年7月,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在奥斯陆会议上投票,根据该委员会的建议,三种制式均可采用。随后,各国皆选用其中一种发展本国的彩色电视。(3)发明录像机

20世纪50年代,美国研制的电视用磁带达到播出质量水平。在1951至1952年间,录像磁带系统得以公开展示。1956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先将这种录制系统投入使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电子新闻采录系统(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ENG)在美国投入使用。ENG系统摄录一体的优势使现场即时声像记录与现场直播成为可能,从而改写了电视新闻的时效观。(4)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CATV)是通过电缆组成的传输分配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机的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有线电视真正进入大发展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卫星电视技术出现后。使有线电视迅猛发展,成为今天电视传播的主要途径。(5)卫星电视

卫星电视是技术,包括卫星的发明,同步卫星,国际通信卫星,直播卫星等技术。

7.有线电视是如何诞生的?其特长是什么?

答:(1)有线电视的诞生

有线电视(CATV)是通过电缆组成的传输分配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机的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20世纪70年代问世的光缆以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取代了电缆。

有线电视的最初形式是共用天线系统,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美国。有线电视真正进入大发展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卫星电视技术出现后。1975年12月,美国无线电公司发射了同步的“通信卫星1号”,标志着现代有线电视业的开始。“无线上星,有线人户”,将卫星电视广播和地面有线网结合,使有线电视迅猛发展,成为今天电视传播的主要途径。(2)有线电视的特长

①节目容量大。有线系统由十几套节目发展到几十套,数字压缩技术使有线频道达到数百套节目的规模。

②不易受干扰、信号稳定、质量高。

③有线加密可实现付费收视。

④可进行双向传输。

⑤可与计算机网络相连接,提供多功能服务。有线电视始于偏远地区,却在中心城市赢得了最大的市场,已经成为电视的主要播出、接收方式,而无线电视的重要性却大大下降。

8.卫星是什么时间、在哪国发明的?用于广播电视的卫星有哪些种类?

答:(1)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帕特尼克1号”(Sputnik I)。这是人类征服太空的创举。(2)用于广播电视的卫星种类主要有:

①同步卫星

1963年7月26日升空的美国“同步2号”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一颗同步卫星。这是第一颗有源高轨卫星,它稳定地停留在大西洋上空的同步轨道上。

②国际通信卫星

1964年8月20日,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正式成立。1965年4月6日,该组织的第一颗国际商用同步卫星升空,6月正式启用,名为“国际电信卫星1号”,又称“晨鸟”卫星。这标志着世界进入国际卫星传播新时代。有了“晨鸟”之后,重大新闻报道面貌一新。

③直播卫星

直播卫星是专门或主要转播电视的卫星。它与一般通信卫星的区别是其节目可以不必经过卫星地面站直接到达用户家中。

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媒体

1.什么是广播电视新媒体?它有哪些特征?

答:(1)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新媒体的概念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多对多的传播”、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也有人指出新媒体的特点是非线性播出或“数字化”和“互动性”。有人认为,严格来说,新媒体并不算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新媒体是个相对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是新媒体,它是一个时间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和“旧”的界限会逐渐模糊,直至消失。(2)新媒体的特征

①基于数字基础。

数字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也是新媒体的核心技术,因此也有人称新媒体为数字媒体。所以,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概念,本质上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

②交流互动。

交互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突出的特点。像报纸、广播、电视这样的传统大众媒介,都是单向传播信息,读者、听(观)众也都被动地接收,反馈极不方便,交互性很差。数字新媒体则打破了这样的传受状态。

③非线性传播。

非线性传播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非编系统的普及使得音视频编辑和操作变得简单易行,信息传播也得益于网络技术和检索技术的进步,由定向传播转变为实时和准实时内容的交互服务。视频点播技术(VOD)就是典型的非线性传播方式,它使传播内容形成资源池,用户由此获得了选择信息的充分自主权,并且获得了极佳的双向互动效果。

2.新媒体是由哪些技术支持而形成的?

答:新媒体的技术依托主要有:(1)数字化多媒体技术

一方面,它极大地简化了新闻采编的每一个操作环节,另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只能传递单一类型信息的限制,实现了多媒体内容的融合传播,尤其是流媒体技术的诞生与成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音视频的随时体验因此成为可能。(2)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字技术为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提供了统一的格式,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则提供了相互连接的信息传播通道。

①从Web1.0到Web3.0

Web2.0的出现打破了Web1.0时代单一的信息接收方式。它更注重开发用户的主动性,使用户掌握了信息主动权,极大地满足了个性化和互动性的要求。Web3.0是未来互联网应用的新趋势,作为Web2.0的更新版,它仍然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且实现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人机、线上线下的人际交流。

②从IPv4到IPv6

互联网在过去取得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核心通信协议IPv4的高度可伸缩性。IPv4的设计思想成功地造就了今天的国际互联网,并容纳了过去几十年中网络规模的几何级增长。(3)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传受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使数字信息的传播摆脱了电线、光缆等实体网络的限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传播。

3.广播新媒体有哪些形态、类别?

答:广播新媒体的形态、类别包括:(1)网络音频(网络广播)

网络音频即网上广播(internet broadcasting),是数字化音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的形态。它是网络传播多媒体形态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广播网上发展的重要体现。它将自身拥有的音频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优势结合,以新技术、新手段丰富表现手法,扩大传播领域和范围。

目前,网络广播主要存在以下五类:

①传统类网络广播,由传统电台开设;

②校园类网络广播,由在校学生创办;

③公共类网络广播,多由政府和公共机构开办;

④商业类网络广播,由网站或服务商开设;

⑤个人类网络广播,最早出现的一类,一般依托个人网站或大的网络广播社区开设。(2)手机广播

手机广播,是指把手机作为终端,实现广播节目的实时、延时或者点播收听,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通信功能参与节目。手机广播的功能是拓展手机的功用,大大提高了广播节目的互动性,拓展了其发展空间。手机广播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二是通过广播网实现广播节目的下传,通过通信网实现用户信息回传。(3)数字广播

数字广播是一项有别于传统的AM、FM广播的技术。它是指将数字化了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以及各种数据信号,在数字状态下进行各种编码、调制、传递等处理后,通过地面发射站传输资讯的方式。它除了传统意义上传输的音频信号外,还可以传送包括音频、视频、数据、文字、图形等在内的多媒体信号。

4.电视新媒体有哪些形态、类别?

答:电视新媒体的形态、类别主要有:(1)网络视频

目前我国的视频产业主要分为四大类:

①视频点播类;

②P2P流媒体类;

③视频搜索类;

④视频分享类。(2)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节目内容的传输主要包括两个过程:a.节目内容的下行传输,即节目内容通过下行传输网络到达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内的播放软件实现节目的收看;b.用户信息的回传,即当用户点播节目时,信号要通过上行网络回传。(3)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Digital Television,DTV)是继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代电视,它是指从节目摄制、编辑、存储、发射、传输到信号的接收、处理、显示等的全过程完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4)IPTV

IPTV作为一种典型的互动性电视新媒体,融合了IP(互联网协议)与TV(传统电视)的优势特征,既使传统的电视媒体具备了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与点对点信息传输所带来的个性化、分众化特点,又使网络媒体能够充分利用传统电视长期积累起来的公信力和良好的受众基础,实现了新旧媒体的强强联合。

5.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前景有:(1)传统和新媒体的各种论断都是伪命题,根本上是技术进步后,受众习惯发生了改变。新媒体仍然用的是传统媒体的内容,新的技术方式完全可以被传统媒体使用。新的只是方式方法,根本上是尊重受众,尊重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2011年美国的纽约时报在平移纸面的广告、受众、内容后,新终端的收入超过原先的报纸。(2)传统媒体不应该被网络或移动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有新媒体所不具备的长期建立的官方信息渠道、相对完备的采写队伍和培训体系、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新媒体的发展历程,是以网络技术运营模式,打开渠道;到产品运营模式,扩张渠道,占领细分化人群和市场;未来,将回归到内容运营模式。前两者传统媒体不具备优势,如果准备好,当回归内容时,能有一番作为。(3)如果说传统媒体会被移动新媒体所取代,根本原因是因为传统体制。传统体制会束缚原有生产力的发展,正如报纸按照传统定位于纸面,那只有死字;体制还会养成人员的惰性,不思进取,也是一个死字。(4)在中国,传统媒体是否会被取代,什么时候取代,还要看地域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极大,按目前网络光缆的通达情况,受收到影响的主要在东南部分,东北和西部传统媒体的影响仍然很深,但是到了移动4G的发展阶段,如果不正确面对移动终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传统媒体将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1.广播电视有哪些传播符号?

答: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包括:(1)声音

声音的物理性存在形式是波状的,具有生理性、表情性、心理性等。从录音角度,其组合编码方式上又分为语言、音乐、音响三种。

①语言,内容的主要栽体。是指广播电视中的口头表达语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②音乐,写意用。

③音响,写实用。实况音响,又称音响,在电视中又称同期声。(2)图像

图像是电视传播的主要符号之一。在显示屏幕上准确还原视频信号所形成的光的组合,都可称为图像,它包括一切诉诸视知觉的影像。电视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在拍摄时进行一定的取舍,并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丰富画面的内容。(3)文字

文字也是电视重要的传播符号之一。目前的数字广播接收机上也有文字接收功能,但一般屏幕较小,内容形式都比较简单。电视的文字语言是指屏幕上出现的各类文字,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指画面内原有的文字,又称为画面文字;另一种是指根据表意需要在后期制作时叠加到屏幕上的文字,又称为屏幕文字。

2.声音的特性是什么?

答:声音的特性表现在:(1)声音的物理性的存在形式是波状的

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运动形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经人耳接收后产生的感觉。人耳能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在16~20000赫兹之间。声波传播的空间称为声场。(2)声音的生理性

声音的生理性是指能够发出声音的人或动物发音部分的生理特点。人的声带不完全相同,有长短、松紧、薄厚的区别。声带长、松、厚的人声音就低,声带短、紧、薄的声音就高。

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超过20000赫兹的是超声,都非人耳所能接收。人的耳朵对于声音的感觉通常有声强(响度)、音调(音高)和音色(音品)三种。(3)声音的表情性

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节奏都具有表情作用。不同的内容需要相应的感情表达方式,需要传播者以不同的语音、语调、语速、停顿、音量等去处理和把握。(4)声音的心理性

声音要凭借人的主观感受才能被感知,不同的声音具有丰富的表情达意功能,同样的声音作用于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群体,因为其心理的差异,表现在对声音接受的喜爱和评价标准上,带有较强的主观个体差异。

3.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声音有哪些类别?

答: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声音类别包括:(1)语言,内容的主要栽体

这个“语言”的意义是狭义的,是指广播电视中的口头表达语言。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语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无论是纪实性的新闻报道还是虚构的电视戏剧,无论是严肃的专题、谈话还是轻松的娱乐、游戏,其主要表达手段都是语言。它的表现形式有解说、音响和同期声。(2)音乐,写意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是广播电视声音的三要素之一,不仅在文艺节目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其他节目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音响,写实用

实况音响,也称音响,在电视中又称同期声。实况音响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它是经过记者的选择、采录,并运用到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新闻报道中,直接或间接表现主题、内容的那些声音。

实况音响是指新闻事物或新闻人物自身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它一般还要与解说来共同构成一则报道或节目,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分,运用在节目、报道中必须要能表现主题、有助于表现事物的声音形象、或是传达现场气氛。

4.图像的类别和特性是什么?

答:(1)图像按照其形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活动影像。活动影像是指图像内容活动、连续变化,如我们平日的视觉观察所见景物状态的实景记录,是电影、电视中多数画面的表现状态。连续画面还包括动画、特技图像等人类创造的视觉对象。

②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是指图像内容凝固不变,仅有一个固定状态的情况,包括照片、图画、图表和示意图等视觉形式。(2)图像的特性包括:

①仿真性。影像本身作为媒介可以起到可视性信息源搬运的作用,在感觉到知觉层面上给人的假象。画面的仿真并不能代替真正的现实,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画面和真实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②连续性。电视影像的画面内部、画面之间的内容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使得画面具有发展性、连续性。

③选择性。电视屏幕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电视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在拍摄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取舍,并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丰富画面的内容。

④多义性。影像本身更多具备的是再现性、展示性,很少具备阐释性,即不具备语言明确表达观念信息特别是抽象概念的逻辑能力。信息传播者可以通过对象及角度的选择与调度、镜头组合乃至电子特技处理等诸多手段对影像施以主观影响,但其意义的昭示则有赖于接受者主体对镜头组合的知觉统合与思维水平。

⑤时限性。由于电视的播出方式是线性的,其画面都会稍纵即逝。每个电视画面都有一定的时间长度限制,不可能像画展、影展那样让观众长时间观赏一幅作品。

⑥低清晰度。低清晰导致我们在电视上难以看清很多明显的区别,在画面表现上,电视更多时候是“粗线条”的。

⑦二维画面。电视画面表现的形象空间只有长宽两个方向的延伸,现实空间则是一个长、宽、深三个方向延伸的立体空间。

5.文字在电视中的类别及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1)文字在电视中的类别主要有:

①屏幕文字。屏幕文字又分为标题和字幕。标题一般是指节目名称,常与其他画面内容同时出现,共同构成节目的开头。

②画面文字。画面文字是指摄录的影像中存在的文字(如匾额、会标、标语等)。画面文字使用得当,可以自然、准确地传达明确的信息,是电视传播信息的一个捷径。但镜头运动、物体遮挡、电视画框等,有时会造成文字内容的不完整,产生“断章取义”的现象,在摄像和编辑时要特别加以注意。(2)图像中文字的主要作用有:

①“视、听、读”三位一体,加强信息记忆。文字在传达信息时具有抽象概括的能力,具有简洁、明确、灵活的优势,因而在电视传播中常用于辅助图像和声音传达准确的限定性信息,弥补影像多义性和声音易产生歧义等局限,发挥出补充、说明、介绍、引导、强调、扩大信息量等作用。

②丰富节目内容,保证新闻时效。电视中的文字还可以作为独立的传播要素与其他要素分立,发挥配合、对比、烘托、抒情、揭示、评论等作用,共同完成传播的任务,例如在不中断节目播出的情况下以字幕的形式插播最新消息和节目预告等。

③美化荧屏。文字本身并不是画面,但它在电视画面中却有着构图的作用——特别是汉字。以文字作为一种视觉要素,能够增加节目的美感。使用文字时要特别注意文字画面的视觉感觉,并与画面其他因素配合,保证画面的美感。

6.广播电视媒介符号各自具有哪些特性?

答:广播电视媒介符号的特性包括:(1)广播信号的特性

①广播的传播信号是声音,声音是广播唯一的传输对象。声音具有较强的写实性与表现力。现代广播技术已能够将声音的各种要素据实播出。

②广播传播的信号只诉诸人的听觉,是一种单信道的接收。单信道接收比较单一,但没有多信道间可能产生的相互干扰;其所传信息直达接收者的大脑,使接收者感受专一,能很好地理解所传内容,优点是单一、集中。

③声音虽然只是诉诸听觉,但在对内容的表达上并没有任何限制,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声音可以构成多种多样的结构、样式,表达丰富多彩的人类思想与生活。(2)电视信号的特性

①电视信号具有立体多通道的特点,它较好地还原了人们对事物感觉以视觉为主、听觉和其他感觉为辅的多元方式。

②电视丰富的信号系统在内容的表达上有着突出的优势。

③多元信号带来的形象高度确定,却没给想象留下多少空间,让人很难再对形象展开再创造和对内容结构有更积极的心理参与。

④与广播感受专一比较起来,信号丰富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处理不好,各类信号间会互相干扰,反而会对接收带来负面影响。

7.广播电视信号有哪些传送方式?

答:广播电视信号的传送方式主要有:(1)调制信号

调制信号是指用来改变包含着需要传递的信息的载波的振幅或频率的信号,所传信息包括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

调制信号所传信息的频率比较低,传送不远,故不能直接发送。如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是20赫兹~20000赫兹,视频信号的频率范围约为100赫兹~6兆赫。(2)载波

载波是一个频率、振幅和相位都不变的正弦波,它的频率比较高,适于做无线电波发射。载波作为正弦波具有三个基本参数,即振幅、频率和初相位。(3)已调制波

设法将低频信号与高频载波叠加起来,就能达到传远的目的。这种叠加,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过程称为调制。

调制过程就是调制信号对载波进行加工的过程,如果让载波的某一参数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已调制波。

按照调制对象的不同,可以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方式,其中后两种方式通常合称为调频。

8.广播电视信号主要覆盖方式有哪些?

答:基于目前技术水平所使用的广播电视覆盖方法包括:(1)发射台

广播电台、电视台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使用高频载波在空中搭建传输链路来传输视频、声音、数据等信号的系统称为发射台。广播电视台一般建有专门的发射台、塔,这些台、塔的覆盖半径取决于其所处位置、高度与发射功率。功率大、位置居中、有相当高度的传送距离就远,覆盖范围就大。(2)微波线路

微波是指频率超过1吉赫(GHz)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在毫米~厘米数量级。微波波长比电视使用的载波还要短,两者的传播特性基本相同,即囿于地球曲面地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直线传输。这决定了广播电视微波站之间的传输距离不能太远,一般在50公里左右。微波线路是由多个微波站接力传输形成的,将广播电视节目接力传送至发射台覆盖范围以外的地方,连接起一个个城市,形成全国网络。(3)卫星传送

广义上说,卫星广播和卫星电视是指利用同步卫星上所设的空间无线电台发送广播电视信号或其他信息供地面接收的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卫星传送,即将卫星作为远距离中继传送的手段,将其收到的来自地面的节目信号转发回地面转播台,再由地面台播出;另一种是卫星直播电视,即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转发电视信号,供公众个体通过特定天线直接接收。通常所说的卫星电视是后一种。(4)有线传输

目前有线传输的主要是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包括电缆电视和光缆电视。

9.广播电视的接收特性是什么?

答:广播电视的接收特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方便易得

收音机在各类媒介的购买费用中最便宜;电视机的购置费用也一直持续下降,收音机和电视机是人群中保有率最高的大众媒介。购买即获得了接收节目的权力,可长期、连续接收。网络收音机使广播接收范围大大扩大,网络机顶盒也使电视机的适应面大大提高,节目来源丰富,数量成倍增长。(2)受众面广

对于接收者来说,广播电视节目接收对受众没有文化水平及其他自身素质如种族、国别、年龄、性别、职业的限制,它不像阅读报刊那样需要相当的文化水平。广播只要求听力健全,电视只要求视力健全。(3)选择与保留

随着对广播电视传播特点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通过对节目、频道的合理设计、布局,以及周到、恰当的节目预告,实时选择性差的缺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这一缺憾还可以通过电台、电视台节目内容专门化这一角度予以解决。

随着技术进步,以往广播电视节目保留、重看的困难得到了较好的缓解。现在受众可以通过播出机构的网站或是使用数字机顶盒的保留、回看功能收听收看自己想要重复接收或是错过播出时间的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节目保留问题。

第二编 走近广播电视媒体

第五章 外国广播电视事业

1.有哪些节目是由世界第一家广播电台创造的?

答:美国西屋公司创办的KDKA电台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它于1920年10月率先获得了美国政府颁发的商业执照。

该台1920年11月2日晚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开始其第一次广播。当晚它以播送沃伦·哈定和詹姆斯·考克斯的总统竞选报道开始播音。播音员哈罗得·阿林在唱片音乐和实况音乐的间隙中,随时将最新结果公布给听众,直到播出哈定击败考克斯当选总统为止。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2000多人收听到了这一广播。

从此,KDKA台每晚约8:00开始播音,每次播出几小时,星期天晚间停播。它播出的节目类型有:音乐节目、舞台戏剧演出实况、新闻报道、政治演说、教堂仪式、公共服务信息、无线电技术讲座、体育节目以及为孩子们朗读故事和由听众提供的娱乐节目等。其中,音乐节目占了大部分播出时间。KDKA台的众多娱乐、体育、教堂仪式转播都是使用电话线路将信号传送到播音室实现的。

2.美国广播电视事业有哪些发展特点?

答:继KDKA台之后,美国的许多电气公司也建立广播电台以促进收音机销售,如通用电气公司、克罗斯利公司和菲利科公司等。许多报纸、教育机构、教堂和百货公司也纷纷建台。两年时间里,美国共创办了500多家电台,每个大城市都有了自己的电台。收音机数量也同时增加到150多万台,听众人数迅速增多。(1)广播广告

第一个美国广播广告是昆士鲍罗公司为推销纽约长岛的房地产于1922年8月28日在WEAF台上做的10分钟讲话,付费50美元。电台要求广告主“低调”讲话,因为广播是“听众请到家里的客人”。这一观念对美国广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广播广告在出现之后的几年中迅速攀升。(2)报纸对电台的反应

广播创办初期,一半以上的电台同报纸建立了联系。电台利用大众对新闻的兴趣来吸引听众。一些台聘请报纸新闻编辑负责其新闻广播,形成了电台与报纸的新闻竞争。20世纪30年代初,报纸和通讯社开始对电台一致封锁新闻,1933年,美国三大通讯社即美联社、合众社和国际新闻社停止了向电台出售新闻。

这种情况下,一些电台开始自己采写新闻,广播新闻开始走出自己的道路。(3)大型广播网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美国开始出现了一些暂时性、实验性的广播网。其首次联播是WGY电台与WJZ电台实现的,1924年EAT等六个电台也进行了联播。联播奠定了广播网成立的基础。

3.美国的三大广播公司是指哪三家?

答: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分别是:(1)哥伦比亚广播公

1951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成功地把自己电台播出的广播肥皂剧移植到电视上,开始扭转长期被动的局面。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所有权几经转手。1999年,传媒巨头维亚康姆以36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将该公司收归麾下。(2)全国广播公司

该公司自从1941年由广播网发展成为首批商业电视网后,开创了许多“第一”。(3)美国广播公司

美国广播公司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成为三雄之一,主要得力于两个因素:一是50年代中期播出的热门迪士尼节目,二是定位于体育、娱乐节目,一般不进行其他电视网常见的全国性政治集会的全程直播。

4.英国的广播电视制度有什么特殊性?

答:BBC的第一任总经理约翰·瑞斯,希望建立一个既不像苏联那样具有明显的政府控制色彩,也不像美国那样有着过浓商业气息的广播体系。他理想中的广播要以信息传播、教育和娱乐为宗旨。英国的广播电视制度的特殊性体现在:(1)BBC的主管由首相提名,由女王在议院宣布任命。(2)一个独立于政府的12人监管委员会负责BBC的管理,并通过皇家宪章保障其独立性。监管委员以公众利益信托人身份管理BBC—他们都是社会上的名人,包括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英格兰的首长,由英国首相提名、女王委任。(3)监管委员会下辖执行委员会,由16个不同部门主管组成,负责BBC的日常营运;委员会主席为行政总裁,并兼任总编辑。(4)确立了广播许可制度,定期由政府机构根据宪章来考察BBC运营并颁发经营许可证。在BBC建立后,用户的接收费成为其主要经费来源。英国的每个家庭和企业都必须每年购买广播电视执照,以确保BBC拥有足够的资金以“教育、通告和娱乐”大众。费用数额由政府决定。

5.BBC有什么独到之处?

答:BBC的独到之处在于:(1)BBC建立后,用户的接收费成为其主要经费来源

英国的每个家庭和企业都必须每年购买广播电视执照,以确保BBC拥有足够的资金以“教育、通告和娱乐”大众。费用数额由政府决定。BBC最开始向听众收取广播执照费时,英国邮政部门规定的价格是每年10先令,其中一半付给BBC,以保证其财政独立。1926年BBC共发放了225万个许可证,1938年则增加到850万,当时98%的英国人收听BBC广播。(2)BBC不播出任何商业广告

理论上,节目制作人没有任何商业利益驱使,但事实上还是需要面对各种压力。如在政治上,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接收执照费来施压;同时他们还必须面对来自商业电视台的竞争。BBC还得到来自英国政府的特别拨款:如其全球服务的部分经费就来自英国外交部。近年来,BBC也通过商业活动赚钱,如出售曾经播出过的节目等。

6.简述法国广播电视历史概况。

答:法国广播电视的历史概况可以从四个阶段来阐述:(1)公私并营时期(1922~1945)

自法国广播电台正式开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该国广播体制的公私并营时期。

1922年2月,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巴黎广播电台成立,它标志着法国广播事业的开始。同年,第一座私营商业广播电台也开始广播。

1923年,法国通过立法,规定广播事业由国家垄断,但有条件地准许私营广播电台经营。此后,国营电台和私营电台各自独立,并行不悖。公营广播事业由政府领导,不播送广告,其运营靠征收收听费来维持,目的在于保证广播节目的优良水准和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私营电台则遵循企业的经济规律,追求利润,其运营花费及利润来源主要为商业广告收入。

1935年,电视在法国问世,1938年,法国有了经常性的电视节目播出。(2)国家垄断时期(1945~1974)

二战后,戴高乐政府接管了国内所有的广播设施,并于1945年颁布法令,不再允许私人经营广播,确立了国家对广播电视的垄断地位。随后成立了直属政府新闻部的国营广播电视机构——法国广播电视公司,管理该国境内所有电台和电视台,以确保国家对广播电视业的控制。

法国政府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垄断,引起各党派和社会各界的不满。

1964年6月27日,经议会辩论通过了新的广播法。

1968年春,为了抗议政府对新闻报道的干涉和控制,法国广播电视局的记者和员工经常举行罢工,要求建立一个更民主的法国广播电视管理机构,给予广播电视界一定的独立性。(3)分散经营时期(1974~1982)

1974年5月出任法国总统的德斯坦承诺,要对广播电视机构进行重大改组。

1975年8月,德斯坦政府通过法令解散了法国广播电视局,将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