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7 15:21:3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卉妍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是真的吗

是真的吗试读:

前言

脑袋大的人更聪明;能通过指长比来识别人的性取向;狗尿会导致爆胎;睡得越多,死得越快!男人不能喝豆浆;微波炉食品会致癌!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不然胆固醇超标!有伤口时不能吃深色的食物;无籽水果是用避孕药种出来的!圣女果是转基因产品!桌上放盆绿植能防电脑辐射;小心公交卡里的钱会莫名被“挤丢”!取款机上倒着输入密码会自动报警……

在这个信息铺天盖地的自媒体时代,每天,我们的眼中、耳边总充斥着诸如此类的所谓知识、结论和告诫。这些真假难辨的信息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当它们刺激到我们的神经时,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确定其真假。因为在真真假假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明明白白,不然就会感到迷惑,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是专家,所以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总是会有人相信并传播。很多人相信道听途说,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但最终发现真相完全不是这回事儿。而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如健康问题)上不分真假,那就很可能会吃大亏、倒大霉。

的确,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正是当今中国的重大缺失。民间流传的很多传言其实都是假的,甚至一些向来被人们视为“真理”的说法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当把一个个我们一直以来信以为真的所谓常识,放在科学的显微镜下进行求证的时候,往往能从实验中看出其破绽,顺着科学手段的指引,我们才能看到问题的真相——原来“常识”也会撒谎,原来我们都被骗了。尤其在健康领域,愚昧的思想、欺骗的信息还在堂而皇之成为指导大众的主角。比如“亚健康”这样的概念,经科学考证,不过是药企营销炒作出来的概念,却忽悠了国人20多年。再如“以形补形,吃啥补啥”的说法,很容易让人信以为真,但在科学上大都缺少有效的证据,更多的只是一种牵强附会。“大忽悠”是如此之多,所以我们不得不时常警惕,多问几句“是真的吗”。

本书收录了很多生活中备受关注的真假问题,它们充斥于商业消费、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我们将通过专业验证与科学实验,从全新的角度入手,将每种事物令人吃惊的一面呈现出来,去戳穿那些谎言、谣言、骗局、假象,做出全面、客观、科学的回答。

是的,理性思维的培养必须从现在开始,在科学面前,我们必须“较真”!因为“较真”,我们不必为“WiFi杀精”的传言而忧心忡忡;因为“较真”,我们不会盲目地陷入商家的营销套路;因为“较真”,我们不会受困于“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这些幸福经验传播出去,或许就能复制成千上万的幸福。

澄清传言是件有趣的事情。只要我们时不时地准备好科学的“铲子”去挖掘真相,传言就会还原为真实。小伙伴们,还等什么呢?马上行动起来,开始我们的生活扫盲之旅吧!第一章那些令你深信不疑的生活常识左撇子更聪明,是真的吗?

德国神学与哲学博士赫尔曼·约瑟夫·左赫有一本书叫《我是左撇子》,书中专门讲述了左撇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因为他们与众不同的习惯,曾经倍受压制(特别是在欧洲,历史上曾称左撇子为“与魔鬼为伍者”),也因为独特的天赋,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比例远远大于他们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之后奥地利小说家彼得·汉德克的《左撇子的女人》,法国小说家弗兰克·蒂利耶的《左撇子的杀意》等书籍,以“左撇子”为噱头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那么,是否真如传闻所言,左撇子就更聪明呢?据统计,在政治领域,美国的近7任总统中就有4位左撇子——福特、老布什、克林顿和奥巴马。在科学、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也出现过大量举世瞩目的天才,如:相对论提出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牛顿,镭的发现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玛丽·居里,美国讽刺小说家马克·吐温,著有《变形记》的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弗兰兹·卡夫卡,德国国宝级诗人歌德,喜剧大师卓别林,英国甲壳虫乐队主唱保罗·麦卡特尼,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石油大王、有史以来首位亿万富翁约翰·洛克菲勒,等等。几位左撇子的美国总统。从左到右依次为:福特、克林顿、奥巴马。

正因为如此多的左撇子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左撇子”会更聪明,会比常人有过人之处。美国堪萨斯州托佩卡市的一群左撇子,甚至还建立了名叫左撇子国际的组织。在英国,也有类似的伦敦左撇子俱乐部。

那么,事实的真相是否就是“左撇子”更聪明呢?

剖析“左撇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最早的研究中,左撇子形成的原因,是以环境决定论为基调的。北爱尔兰研究人员最新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其实,人们成人后以哪只手为利手是在胎儿时期就决定了的。当然,这种胎儿时期决定利手的证据也并非将以前的环境决定论完全推翻。它只是认为,是基因决定了人们习惯使用哪只手,左、右利手其实在母体子宫中就决定了,这个时期大约是胎儿发育的第10周。

按照左撇子形成原因的多样性,习惯上可将左撇子分为四种类型:先天型、后天型、病理性左手倾向和伪左手倾向。先天型即基因型左手倾向,也就是与生俱来的左手倾向;后天型即表现型左手倾向,指后天被迫成为左手倾向的人,如一次事故、一次病患之后导致右手不能再被使用的;病理性左手倾向指从出生起大脑左半球就受到了干扰,导致了左半球的功能障碍,右半球不得已而负担了大部分的工作;伪左手倾向是指一些被改造成左撇子的右撇子,这种类型较少出现。

在各种研究中,主要是以先天型为研究对象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就目前对它的各种研究,仍旧处于初级。正如遗传学家克莱德·弗兰克斯所说:“这真的很神秘,我们对导致大脑不对称性原因的理解还很初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人类遗传学、神经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丹尼尔·格施温德博士也曾直言:“用手习惯有一定的基因基础,像身高、体重一样,它同样也是错综复杂的。并且,除了简单的基因因素外,环境成分也有很强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此,藏在用手习惯后面的谜团仍未解决。

动物是否存在“左撇子”呢?

人类有左右撇子之分,那么动物是否也会存在这种现象呢?我们先从最亲近人类的猫和狗来看看吧,据相关资料显示,人类中大约有10%是左撇子,家猫的左右撇子几乎各占一半,狗则有8成是右撇子,2成是左撇子。可见,在动物中左右撇子的比例并不平衡。人总是用一只习惯的手写字,而灵长类动物则通常爱用某只“手”进行复杂的活动。但其实猫和狗的左右撇子并不容易看出来,因为它们不像人类或灵长类动物那样,常用前肢进行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宠物们往往是出于对环境的本能反应,比如不管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猫,如果有耗子从左边来,猫们会伸左爪去抓,从右边来,就伸右爪。

不过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左右撇子都是因为大脑某个半球处于支配地位造成的。

测测你的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很多朋友看到上面的文字,一定很想知道自己养的爱猫究竟爱用哪只爪,这其实也不难。下面我们就来做做这些有趣的实验吧。科学家们在研究时,会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设备来进行试验,不过我们自己在家进行的话,做几个相似的简单小实验就差不多了。重点是,这些实验需要一个安静没干扰的房间,一本记事本,一根线头,几个纸团。

第一个实验,在安静的房间里,拿根细线,让线垂在猫鼻尖前十几厘米的地方,猫通常会用爪子抓线头玩,记下它先伸哪个爪子,记得重复10次。

第二个实验,将线放在猫面前,在地板上拖动,猫一般会扑线头玩,还是要记下它先用哪个爪子扑,重复10次。

第三个实验,找个猫能把爪伸进去但是却钻不进去的缝儿,拿个小纸团给猫看看,然后一下丢到缝里去,猫多半会伸爪子去掏,记下它先伸哪侧的爪子,这个只需要重复5次就好了。或者,也可以让猫在瓶子里取吃的作为测试。

然后,你就可以根据实验结果,知道自己的爱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了。

如果是狗怎么测试左右撇子呢?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其实没啥实用价值。狗就不一样了,左撇子或是右撇子,对训练的影响就比较大。特别是在对警犬的训练上,意义就更不一样了。警犬通常在警员左侧随行(警员的右手估计是腾出来拔枪用的),而在这个位置左撇子警犬更容易训练,表现也更好,所以备受青睐。

重新回到怎么测试狗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的话题,这其实和上面测试猫的原理是差不多的。用一些狗喜欢吃的食物,如狗粮、骨头,放到沙发底下(不能让狗钻进去),看狗先用哪个爪去掏,多重复几次就能够比较出来了。还有一种测试方法,就是找一个漏食球,装满狗粮,放在狗的面前,绝大多数狗是非常乐意拨拉漏食球玩的,然后认真数数狗用爪拨拉漏食球100次,左右爪各用了几次,就能测出来。

真相是这样的

研究显示,习惯使用左手的人比使用右手的人智商要高,每5个杰出人士中就有1个左撇子。在具有超感能力的人中,很多是左撇子。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缺陷的左撇子现在成了天才的象征。古往今来,很多扭转乾坤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都是左撇子,左撇子在当代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远远高于他们在人口中的比例。所以,左撇子更聪明的说法是正确的。舌头也有味觉区,是真的吗?

20世纪初,德国的一位科学家发表了一篇关于味觉研究的文章,文章提出了人的舌头的某些区域对特定的味觉更加灵敏的现象。这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科学结论,却让后来的人们都认为舌头上的几个区域分别负责一种专门的味觉,这就有了不同的“味觉区”。

这个“味觉区”理论认为:人的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而舌头两侧的前段负责品尝咸味,后段负责品尝酸味。后来,这一说法被哈佛大学的一位精神科医生翻译成英文,开始在世界医学界广泛传播。

这一说法流传了一百多年了,人们都深信不疑,那么它是真的吗?让我们去揭开这个传说的神秘面纱吧。

剖析

舌头的结构

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舌头能够分辨六种味道,分别是甜味、苦味、酸味、咸味和鲜味。一般而言,甜味食物代表它富含能量,苦味和酸味向人们提示食物具有毒性或潜在的有害物质,咸味食物能使人摄入适量的电解质保持体内的水盐平衡,鲜味食物代表它富含蛋白质。对于人类而言,味觉除了是生存的必需外,还有附加的意义,那就是享受食物时的愉悦感。舌头是人体的味觉器官,但传说中各分彼此的味觉区是否真的存在呢?

那么味觉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需要从舌头的特殊结构说起。

如果你的旁边没人,你可以拿出一个镜子,伸出舌头,对着镜子仔细端详它。你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密布着许多的小突起,它们是舌头味觉存在的关键,被称为舌乳头。舌乳头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其中,菌状乳头主要分布在舌头前部和中部,直径在1毫米左右,在显微镜下就像一个个红色的小蘑菇;轮廓乳头主要位于舌根处,比菌状乳头大,每个突起物周围有一圈环形结构;叶状乳头主要集中在舌头两侧,不过人类舌头上的叶状乳头几乎已经退化了,在马、羊等食草动物的舌头上则有很多的叶状乳头。

味觉产生的关键

味觉产生的关键就在这些舌乳头上。舌乳头上密布着味蕾,味蕾的内部就是密集的味觉受体细胞,它们负责分辨味道。每个舌乳头上有许多的味蕾,每个味蕾中有上百个味觉受体细胞,它们如同敏感而又勤劳的分析大师,快速分辨着各种味觉体验。味觉受体细胞能够识别不同的味觉刺激,然后形成神经电信号,这些信号所承载的味觉信息通过感觉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最终就产生了味觉。

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味蕾主要分布在舌背和舌缘的舌乳头中,口咽部黏膜亦含有散在的味蕾。味蕾由味细胞、支持细胞组成。味细胞大约10~14天更换一次,味细胞的顶端有纤毛,称为味毛,是味觉感受的关键部位。人在婴儿时期有10000个味蕾,成人5000多个,味蕾数量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对物质的敏感性也因此而降低。

味觉编码工程师

味觉受体细胞感受到味觉刺激后,会将这些刺激传递给神经纤维,由神经纤维进行长距离传输。神经纤维只能传递电信号,因此各种复杂的外界刺激必须首先编码成为神经能够识别和传输的电信号,才能传到大脑形成感觉。味觉受体细胞感受到不同的味觉刺激后,是如何进行编码的呢?

对于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论,人们提出了两种模型,即“专线传输”模型和“交叉纤维”模型。“专线传输”模型是指一种味觉受体细胞只对一种味道起反应,并且由单独的神经纤维来传递味觉刺激信号,不管是不同细胞间还是不同神经纤维间都没有功能的重叠;“交叉纤维”模型是指同一种味道被传入不同的细胞或神经纤维中,即味觉刺激信息在还没到达神经纤维前就要被编码,并在进入神经纤维后使用公用的线路进行信号传输,也就是说五种基本味觉的信号都通过公用的神经纤维传输。

其中,“交叉纤维”模型也有两种假设,一种认为每个味觉受体细胞都能同时识别五种基本味道,另一种假设认为每个味觉细胞只识别一种基本味道。

不管这两种假设哪个正确,我们都可以发现,虽然这些研究没有确定味觉受体细胞是如何传输味觉的,却都认同每个味蕾是可以同时识别不同的味道的。

真相是这样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分辨酸、甜、苦、咸等各种味觉的味觉受体细胞存在于每一个味蕾内,而味蕾在舌头表面和口腔内都有分布,一个味蕾是可以同时辨别五种基本味道的。在一个成年人的口腔内分布有几千个味蕾,也就是说,这些味蕾都能对所有味觉进行灵敏的分辨,它们都能识别各种味道,都是多面手,而非传说中的有专门分工,传说中各分彼此的味觉区其实并不存在。

不信你现在就可以试试:你剥开一个酸橘子,用舌尖舔一下,一样能够让你酸掉牙。

不过,因人类舌头上味蕾分布和味觉受体细胞数量不同,舌头的各个区域对味道的敏感程度确实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舌尖、舌根和舌头两侧就对味道更敏感。脑袋大更聪明,是真的吗?

自从人类开始研究大脑以来,大脑如何与智慧挂钩就成了让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其中显而易见的一个假定便是智慧程度直接决定于大脑的尺寸——大脑越大,脑细胞就越多,人不就越聪明吗?

一些科学家们也以此来解释为何我们比近亲黑猩猩要更聪明。然而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们亦不在少数,他们的理由也看似无懈可击——倘若大脑越大动物就越聪明的话,为何大象没有展现出高于人类的智慧呢?随着对大脑了解的不断加深,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机制能够同时解释以上两种看似无法统一的现象。

剖析

脑袋的大小与智商真的有决定性关系吗?

德国解剖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德曼在19世纪30年代初通过研究,认识到“一个人头脑的大小与他所能拥有的精神能量大小之间有一定关系”。这应该是最早研究头的大小与智商关系的。那之后,科学家们又进行了大量研究来证实泰德曼的主张是否真的正确。大多数的研究都是针对脑袋大小与智商高低之间的关联进行的。

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的方法研究了这一课题,并发表了研究结果。麦克·丹尼尔分析了20项有关此课题的研究结果,其中囊括了1530个研究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一般来说,脑容量大的人会比较聪明。麦克·丹尼尔还说这种现象在女人和成年人中比在男人和小孩中明显。在一次访谈中,麦克·丹尼尔透露,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在成年人和女人身上会比较明显。之前的研究显示,一般状况下,女人的大脑都比男人的小,可是在智商测验中的分数却并不低于男人。麦克·丹尼尔坚持认为脑袋大智商就高的说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很多脑袋比较小的人有很高的智商,”他说,“但是普遍来讲,脑袋大的人智商会比较高。”

看看脑细胞怎么说

接下来,我们从神经细胞入手分析,具体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人的大脑约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它们就像是一颗正在发芽的种子一般,往一边伸出无数的“根系”(树突),而往另一边长出“树干”(轴突),又在树干的顶端分叉出许多小“树枝”(树枝末梢又可称为突触)。与自然界中的树不同,一个神经细胞的突触会与另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相连(树梢与树根),借以传导信息。神经细胞是实现大脑功能的主要部分。当神经细胞发生病变后,人的大脑功能就会受损,甚至会引发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之所以认为大脑尺寸会影响智商,核心就在于这些神经细胞。大脑大脑是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身体的控制中心,不同的半球控制着不同的活动。但人是否聪明与脑袋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金·迪特里希教授通过研究后发现,当五六岁的儿童接触到铅后(主要是带有铅涂料的玩具),神经细胞会受到损伤。相应地,当这些儿童成年后,大脑前叶的灰质(神经细胞富集区)体积会有明显的减小。这项研究虽不能证明大脑尺寸小就一定会减少神经细胞的数量(影响人的认知能力),但至少告诉我们大脑尺寸偏小可能是神经细胞受损后的结果。

然而神经细胞虽然重要,却也只占了大脑体积的10%左右,剩余的大多由胶质细胞组成。在谈到大脑尺寸对智商的影响时,便离不开这些胶质细胞的功能。长久以来,人们以为这些细胞只是起了填充大脑的作用,最近许多研究则表明,它们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上虽不及神经细胞,却有自己的一份贡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丽安·戴蒙德教授,在1985年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分析后指出,这位科学巨匠的大脑中,胶质细胞的数量就多于常人。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项研究在对照组的选择上并非十全十美,却也让人意识到了胶质细胞在大脑中扮演的新角色。

怎么看待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比较极端的南非沃特威德斯兰德动物科学系教授保尔·曼格,认为聪明与否同脑袋的尺寸无关,而与脑细胞能否组成一张有效的信息传递网有关。在他眼里,大脑和人类差不多尺寸的海豚由于脑部结构并不复杂,几乎“和一条金鱼一样蠢”。海豚大脑的尺寸也被他归因于为了保持冷水中脑部的温度而增生出大量胶质细胞。

曼格的言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埃默里大学研究鲸豚大脑演化的洛丽·马里诺教授指出,数十年来对于海豚行为的研究表明海豚是具有相当智慧的动物,而曼格的观点无疑与这些事实相违背。她认为海豚与金鱼的大脑结构很类似,并不意味着两者的智力水平就一定接近。她推测说,海豚作为哺乳动物,其脑部的功能区域与其他种类(如鱼类)有着很大的不同,简单地比较两者的结构相似程度恐怕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2008年,来自英格兰的两位科学家理查德·埃姆斯与塞斯·格兰特在《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从分子生物学的层面上统一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他们分离出小鼠突触处(不同神经细胞相连的节点)可能起传递信息作用的651条基因,并在另外18种生物中寻找这些基因的身影。他们发现随着生物复杂程度的提升,这些基因的数量也有所提高。与人相比,小鼠、狗、猩猩等哺乳动物中的这些基因数量大约只减少了5%;斑马鱼、爪蟾等非哺乳类的脊椎动物其基因数量则只有人的大约90%;而果蝇、蜜蜂等非脊椎动物的这些基因更只有人的一半左右。

基因的突触功能是否有决定性影响?

埃姆斯与格兰特认为,参与高等生物突触活动的蛋白质更多,单个突触传递信息的能力也就更强。倘若再考虑不同大脑尺寸带来的突触绝对数量的差别,就能解释为什么有时脑袋大的生物聪明,有时脑袋大的生物并不一定聪明了。

大脑中的突触就好像是电脑中的处理器,尺寸则决定了处理器的数量,大脑越大,这些处理器也就越多。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处理器的性能却天差地别,如果说人类的处理器是当下最新产品的级别,那么那些鱼类、昆虫的处理器或许就只有10年或者20年前处理器的性能了。

真相是这样的

大脑袋有大智慧有着一定的道理,但却不是必然的条件。如果不考虑脑中突触功能的水平差异的话,单纯比较脑袋的尺寸并没有意义。所以说,这个说法不攻自破。能从面相推断人的性格,是真的吗?

自古以来,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大概就是了解人心。由于人的个性在大部分时候只是后台程序而不是可见进程,人们往往只能依赖表象,在他人的外表中寻找性格的蛛丝马迹。“以貌取人”大概是人们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的最直接方式了。所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类对话的场景:“看你面相,应该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啊。”“依你的面相来看,是个长寿之人啊。”古代相面参考图

那么,由面相读人心是一门比较靠谱的科学吗?我们究竟能不能从相貌推测人的性格呢?

剖析

看脸有风险,读心需谨慎

面相读人是否可靠,是否也存在风险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4个有趣的科学实验,或许就有答案了。

实验一:美国心理学家勒万多夫斯基、艾伦和吉曾经请一些男女大学生观看了一些带有性格描述的异性照片,之后再让其评价照片中人是否具有魅力,结果那些观看到带有“美言”(如为人诚实、乐于助人)的照片的被试者,更容易对照片中人的外貌给出较高的评价,反之亦然。

实验二:1988年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显示,如果穿着整洁、正式,可以较为准确地给他人传达一种靠谱的感觉。在另一个实验中,两位美国的心理学家请“萝莉”和“正太”们观看了一些模特带有不同表情的相片之后询问孩子们觉得哪个人比较受到他人尊重、可以指挥他人做事。他们发现,就连还没上学的孩子也懂得,那些面容严肃、不苟言笑的人比较有“大佬”风范。

实验三:劳拉·瑙曼等几位美国心理学家在2009年的研究表明,比起标准化的全身照,一张允许相中人自由摆姿势的相片能够传递更丰富和准确的个人性格信息——从一张自由摆姿势的相片中,与相中人完全陌生的评价者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相中人内向还是外向、为人靠不靠谱等性格的各个方面。

实验四:瑙曼等人的研究同样显示,当人们仅仅观察他人的外表而无法同时看清面部表情等细节时,对于对方性格的判断并不很准确和全面。相貌心理学的研究者泽布罗维奇、霍尔、墨菲和罗兹也发现,当人们看着相片判断一个陌生人是否聪明时,他们的正确率比纯猜测好不到哪儿去。

泽布罗维奇的研究小组还发现,人们基于“常识”的相面术有可能和事实大相径庭。譬如,虽然人们常常认为娃娃脸的孩子性格纯洁柔软,但在较低的社会阶层中,娃娃脸的少年犯罪率则比一般少年要高。对此研究者是这样解释的:正因为人们对于娃娃脸少年怀有一种乖乖弱弱的印象,部分(通常是在社会底层的)娃娃脸者脑子一转不过弯来,就会去奋起反击以证明自我。这个实例有力地说明,颜控有风险,相面需谨慎。

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有时候还是管用的。在1988年的那项研究中,心理学家将许多互不认识的人分成小组,请他们基于外貌,对自己的性格和同组的、自己完全陌生的其他成员的性格进行打分,结果发现,人们对陌生的组员进行的性格评估和被评估者自我报告的性格有一定关系。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鲁尔和斯坦福大学的安姆巴蒂教授请人们评价了将近100位法律界人士的大学毕业标准照之后发现,年轻时看起来就一脸成功人士模样的毕业生,日后赚钱真的也比较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称“自我实现的预言”,似乎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即人们常常会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他人期待自己变成的人。泽布罗维奇等人在研究了许多人从青少年时期直到60岁的档案之后发现,许多一脸弱弱模样的男青年在年轻的时候并不是怂包软蛋,但日后却真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可以想象,这很有可能是当事人年轻的时候就因为长相的缘故而不为他人当作真正的成年人来对待,没有经过锻炼因此不具备一个负责的成年人应当具有的品质,最终变成了一个“悲剧”。

真相是这样的

以脸面来相人的方法是个伪命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对相面先生的细节论断一笑置之即可。但如果你想在社会活动中给人一个不错的印象,也要对自己的外貌仪表与内心修养花些功夫,以从内而外地散发自己独特的魅力气场。笔迹能推断性格,是真的吗

在网上有个讲人的笔迹与性格关系的帖子很火,说“圆滑的字表温和、亲切,其人顺从且不善坚持自我,适应性强,不树敌。大字表直爽、明朗,其人充满自信,性格外向,能毫不犹豫地坚持自我。工整的字表注意力集中,能控制住自己,不常被情绪左右”。更有人分享了自己的面试经验,称参加面试时,主考官只要求写几行字,便确定了是否是其公司需要的人才。如此夸张的行为,着实让我们震撼:笔迹难道真的就能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吗?

据说美国和英国有5%~10%的公司会将看笔迹作为招聘人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者布莱德雷在2005年的研究中揭示,在世界的其他国家中,采用看笔迹招聘人才方式的比例更高,法国公司高达38%以上。在西方,通过看笔迹推断性格的技术则被称为笔迹学(graPHology),已具有相当长的一段发展历史,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经过多年的发展,笔迹学在西方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有许多专门的笔迹分析公司、培训课程。

在我国,用笔迹推测人的性格特点这种思想由来已久。汉代文学家扬雄就曾说过:“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他认为一个人的字迹可以体现出他的道德品性。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笔迹心理学”,认为笔迹分析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不仅可以评估性格,还可以帮你寻找合适的对象,似乎一个人的笔迹关乎一个人性格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是,我们真的可以仅凭笔迹来揭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吗?

剖析

如此推测的缘由

笔迹是一种特殊痕迹,指具有书写能力的人为表达自己的意念,利用书写工具在一定表面上书写文字符号形成的、能反映本人特有的书写动作习惯的一种特殊痕迹。书写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涉及手部肌肉的复杂精细运动,并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还原为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也许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但是这种关联太过空泛,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或书写方式,仅凭这样微妙的关系不足以支撑起一套有实际价值的预测系统。

笔迹学和星座、血型都试图通过一些直接可见的、易于辨别的指标来推测难以把握的内在性格,从形式上它们极其类似。这样的预测体系如果有效,前提是确实存在一种强有力的机制,能够将性格与指标联系起来。但无论是星座、血型还是笔迹学,对于背后的机制至今都没有给出一套令人信服的解释。

从各种笔迹分析体系来看,许多分析规则其实是基于一种朴素的联想,比如字迹的“圆滑”代表性格的“圆滑”,笔画的“果断”代表性格的“果断”等。这种语义联系更像是一种隐喻,并没有什么现实基础。“字如其人”之说似乎符合某些人,但将其作为一种推断人的性格的工具,则没有科学依据,现实中也往往是无效的。

零效果的科学依据

笔迹能推断性格一说,在心理学历史上曾引起不少感兴趣的研究者进行了许多验证性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们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找一些被试者提供书写文字,并完成性格测验,然后把书写材料交给笔迹分析师做性格分析,再与被试者自己的性格测验结果做比对。为了控制书写内容的影响,一般会要求被试者书写中性的内容(如说明性文字)。不过遗憾的是,在这些严格控制的检验中,笔迹分析师的预测一般不会比纯粹的猜测强多少。

心理学家在1992年对200余项关于笔迹和性格的研究进行了充分分析,发现笔迹分析和性格的相关系数仅为0.12,也就是说笔迹学准确预测性格的比例不到2%。如此微弱的效应不具有任何实际应用的价值。

另外,不同分析师之间的一致率也比较低,相关系数仅为0.42,而非专业人士的判断一致率也能达到0.3,说明笔迹分析缺乏一套成型的标准,这进一步限制了其有效性。英国心理学会在进行研究之后,也认为笔迹学在人事选拔中的有效性为零,与星座并列。

为什么还相信巧合?

既然笔迹分析如此不准确,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愿意相信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三点理由中,找到答案。

首先,笔迹学的朴素思路迎合了大众的思维模式。由于性格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笔迹学将抽象的性格特征和具体的笔迹特点联系起来,通过语义联想建立起直观的对应关系,这套系统平易近人,能够满足一般人认识自我和他人的需求。

其次,在笔迹分析实践中,笔迹分析师经常会利用许多笔迹之外的线索来做出推断,所以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比如一些分析者会基于历史人物或当代名人的手迹分析他们的性格,讲得头头是道,但这种分析其实是先了解了目标的性格特点,再把笔迹特征套上去。另外书写的内容也会提供线索,比如一段非常哀怨的文字的书写者更有可能性格忧郁,这样的推论和笔迹线索也没有什么关系。如上文所述,在严格的科学检验下,分析师的准确率就和纯粹的猜测差不多了。

最后,著名的“巴纳姆效应”(也称“福勒效应”),使得我们很容易接受这样的陈述,认为其有些道理。在1948年,心理学家福勒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些空泛的、笼统的描述特别符合自己,即使这些描述是随机选取的。星座、笔迹学之类的伪科学都利用了这种认知偏差,它们给出的预测推论都是大而化之、广泛适用的。

真相是这样的

字迹推断性格只能作为一种娱乐游戏,如同星座、血型分析人的性格、生活态度等,不过是交际、娱乐活动中一个休闲方式。若用笔迹分析一个人的人格和工作表现,学术界便一边倒地认为无效,是一门伪科学。以字断人不可行,如果你认真了,那你就输了。蚊子有偏爱的血型,是真的吗?

夏日来临,蚊虫渐多,经常听到身边朋友抱怨:“我是O型血,最招蚊子了!”“和别人在一起,蚊子只叮我,A型血伤不起啊!”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血型最招蚊子,但结论却不统一,几乎囊括了所有血型。生活中有的人更容易招蚊子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蚊子有偏爱的血型呢?

剖析

20世纪的趣味实验

科学家曾做过蚊子叮咬与血型相关与否的实验。研究成果曾发表在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上面。实验过程是找来102个不同血型的人,让他们把胳膊伸进装有20只蚊子的密封箱里10分钟,之后通过检验蚊子肚子里的血液的血型来判断叮咬情况。

通过分析100多次实验的结果发现,被叮咬次数最多的是O型血的人,因此实验者得出结论——O型血可能最招蚊子。对于原因实验者并不明确,但推测可能由于决定血型的抗原在皮肤表面和汗液中也有分布,因此造成血型间对蚊子吸引力的差异。

这是一个20世纪70年代的实验,那时对于蚊子的研究还在探索中。这个有趣实验结果可靠吗?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蚊子到底怎么锁定叮咬目标的吧!

谁是蚊子的最爱?

指引蚊子找到我们的物质有很多。只要我们在呼吸、出汗或是散发热量,我们的体温,我们释放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还有我们汗液中的丙酮、辛烯醇、乳酸等化学物质都在诱惑着蚊子,让它们循着这些细微的踪迹找到我们。正在吸血的雌蚊蚁子吸血示意图

蚊子找到我们的主要线索中,最重要的就是二氧化碳。但吸引蚊子的又不单纯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的气流。通过辨别气流方向,蚊子才能锁定目标。在野外实验中,添加了二氧化碳的捕蚊器可以比没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同类捕蚊器多捕捉8~45倍的蚊子。而给人戴上一个装有碱石灰(以中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面罩,则可以让他被蚊子叮咬的概率大幅下降。当然,不同种类的蚊子之间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通过二氧化碳气流它们就能找到你,如果再辅以其他主要身体气味物质,如乳酸、丙酮和辛烯醇,寻找起目标来会更加容易。更有研究指出,众多驱蚊产品中所含的避蚊胺(DEET)驱蚊的原理就是通过抑制蚊子感受这些线索让蚊子迷失了寻找你的方向。

如此可见,刚运动完的大汗淋漓的人就是蚊子最爱的大餐,因为大口喘气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汗水中的化学物质都对它们有强烈的吸引力。同理,一些二氧化碳排出量比较多的人,比如新陈代谢较普通人快的孕妇等,也可能会比其他人更易被叮咬。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吸引蚊子的线索呢?有人经常提到深色衣服易招蚊子,也是有道理的。当蚊子离目标较近时,视觉就开始起作用,甚至对蚊子最终会不会落在这个目标身上有很大影响。蚊子的视觉系统在阴暗的环境中最活跃,太充足的光线或者完全黑暗都非它所爱,所以反光效果较弱的黑色最吸引它们。也正是因为这种视觉偏好,在白天,蚊子更喜欢黑色的温暖且潮湿的物体,比如你身上略带汗水的黑色T恤。所以想躲避蚊子的话,出门时可要择衣而穿了!

O型血更吸引蚊子?莫衷一是

让我们继续探讨之前的趣味实验吧。做这个实验的科学家叫伍德,是一位研究疟疾的专家。1972年她提出了蚊子叮咬与血型相关这个新颖的想法,设计了实验并给出了血型抗原的解释假说。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没有考虑和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之后,伍德改进了她的实验,通过观测蚊子的着陆和吸血进行了区分(因为蚊子着陆在皮肤上并不一定会吸血),并且进一步考察了肤色、湿度、皮肤温度、相同血型中的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泌型,即血型抗原会出现在汗水、唾液等体液中的人;非分泌型,则是汗水、唾液等体液中不含血型抗原的人。如果汗液中的血型抗原对蚊子确实有吸引力上的差异,那么不同血型的分泌型之间、分泌型与非分泌型之间应当会表现出吸引蚊子程度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肤色、湿度、皮肤温度并不影响蚊子叮咬的次数,与假说吻合,O型血的分泌型比O型血非分泌型、A型血的分泌型都更受蚊子青睐。

当然,这些实验也没有排除诸如出汗、二氧化碳这样重要的变量。这些不足在桑顿的实验中得以补充。

桑顿和他的团队为考察血型、出汗情况、肤色、体毛对蚊子叮咬的影响,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消除了实验对象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在单独考察某种影响因素时最大可能地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桑顿系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发现蚊子叮咬与血型存在必然联系,并且肤色和体毛也对蚊子叮咬没有影响,而出汗的影响则很显著。在分泌型和非分泌型的比较实验中,也没有显著的不同。

这个结论和之前伍德的实验结论完全不同,桑顿给出了解释,他认为伍德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受到志愿者呼出二氧化碳(吸引蚊子的重要因素)的影响而带来误差,并指出伍德的文章中存在两处统计错误。

二十年后,日本科学家白井于2004年重新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出于人道主义,这次的实验使用的都是被锯了嘴的蚊子,但这样也就混淆了着陆和吸血的情况。亮点则是针对血型抗原假说进行了手臂涂抹血型抗原的实验。结果显示,O型血对蚊子的吸引力除了较A型血而言有明显优势,较B型和AB型则不明显,与伍德的结果(O型血较A型和B型都有显著优势)并不完全相同,但相同血型的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之间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手臂涂抹血型抗原的实验则显示,O型血的H抗原较A型血的A抗原更吸引蚊子,A抗原较B型血的B抗原更受到蚊子的喜爱,这点与伍德的结论类似。

对于实验结论,白井认为,即使是血型抗原实验也无法作为蚊子对血型存在偏爱的实证,因为实际情况中抗原在人体表面分布的浓度低到蚊子侦测不到的程度。综合来看,白井认为自己的研究并不能证明血型与吸引蚊子的程度有关。白井推测,与伍德实验结果之所以会有差异,可能是因为蚊子的品种不同。

目前比较明确的认识是,蚊子在寻找目标时,主要依赖的是二氧化碳、热量以及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些线索在空气中易于传播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它们觅食的效率和成功率,是更好的选择。相比之下,身为糖脂的抗原不具备这个优势,目前也的确没有发现血型抗原对蚊子有什么确切的作用。

综合而言,蚊子叮咬和血型的这些研究都还停留在较为粗浅的阶段,并且都存在诸如样本量不够大、各血型人数相差巨大、对各种变量的控制和比较存在不足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血型吸引蚊子的研究还是不多,并且这些研究之间存在诸多分歧,使得目前并不能得出不同血型的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的结论。

真相是这样的

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证明不同血型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差异。而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热量和挥发性化学物质等,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关于蚊子的一些基础研究已经大致明了,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提及任何血型对吸引蚊子发挥作用的结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目前的研究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蚊子偏爱某种血型的说法,并不正确。能通过指长比来识别人的性取向,是真的吗?“比比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判断你的性取向”。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引人关注,手指的长度真能看出性取向?

据说母亲怀胎期间性激素的水平会影响胎儿手指的长度差异。所以,食指比无名指长的男性、无名指比食指长的女性,更容易成为同性恋者!“指长比”是一个人食指与无名指的比值,它具有个体差异和终生不变的稳定性。由于它可以看作一个人暴露在外的遗传因子,因此它的比值高低同人的性格、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甚至易患的疾病都有关联。

以上说法是否是“手相学”的理念?这是真的吗?

剖析“指长比”的奥秘

俗话说,人的五指也有长短,再进一步观察人手的食指与无名指,长短差异特别明显,而有差异就有一个食指长度除以无名指长度的“指长比”,每个人不同,男女间更是不同。

其实,食指与无名指长度之比(2D:4D)是一个曾经的研究热点。早在1930年就有研究者发现不同性别的人“2D:4D值”不同。1998年,曼宁发现“2D:4D值”可以作为间接测算出生前性激素水平的参考。目前,在科学界已经基本达成一致的认识是,这一比值与人出生前周围环境的雄激素水平有关,而且右手的“2D:4D值”比左手的“2D:4D值”更能体现这一水平。人的手指形状、长度及指长比等,个体之间差异非常大。

因为决定“指长比”大小的是一个名为HOX的“建筑师”基因,奇妙的是这种基因对脊椎动物的指趾发育有影响,同时又对生殖系统及荷尔蒙有影响。在医学上已知此基因的突变会造成多指症及导致手脚及生殖器病症。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胎儿若在母体内接触到的雌二醇浓度高,其食指长度生长便加快以对增加的雌激素产生应答,而胎儿浸润在睾固酮多的氛围里,其无名指受刺激,加快变长。由于长短是个相对的概念,两指长短之比才有研究价值,所以才出现“指长比”的概念。指长比高说明食指比无名指长。女性指长比普遍高于男性;在男性中,指长比越低就越有男性气质,但也易患男性疾患。

指长比与性取向无关联

2010年,盖瑞博斯等人发表在《行为神经学》上的一篇论文总结了前些年发表的与“2D:4D值”以及性取向相关的多个独立研究结果。收集的研究都经过严格挑选。最后的统计数据来自34个独立样本,一共包括1618个异性恋男性,1693个异性恋女性,1503名同性恋男性与1014名同性恋女性。根据这些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异性恋女性相比同性恋女性,双手的“2D:4D值”均较高,意味着食指相对较长。但男同性恋与男异性恋的“2D:4D值”则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盖瑞博斯收集到的研究主要来自欧洲和北美两地,参与研究的人群种族资料许多已经不可考。而亦有许多研究显示人种可能影响“2D:4D值”。因此,他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亚洲人群尚不可知。另外,由于测量手指长度的方法众多,有的研究直接测量,有的研究则是将手拍照后测量照片,这些都可能给实验结果引入误差。

真相是这样的

食指和无名指长度差可能确实会体现人在出生前所处环境的一些特征。但目前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证明它与人的性取向有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统计学上的相关,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两回事。想通过“手相”来了解某个特定人物的性取向堪称风马牛不相及。高压电下不能打手机,是真的吗?

曾有新闻报道称,青岛建筑工地的一名男子在高压线下接电话时手机突然爆炸,造成身体烧伤面积达70%。事后,工友猜测是因为靠近高压电线接电话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如此的惨剧,让人唏嘘不已,但是这种情况真的会发生吗?

剖析

高压电与打手机是冤家?

这条消息很容易给人这样的感觉:在高压电线下接电话是危险的事,手机的信号辐射会在无形中把高压线上的高压电引下来。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高压线是三相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目前高压线缆在城市中大量以“遁地”形式出现,这种线缆是带有绝缘层的。但还有一种架空高压线,使用的是裸露的导线,而直接将空气作为绝缘介质。

对于这种架空高压线,发生的很多事故都是由于直接触摸或误闯非绝缘区造成的(也许你们看过触摸电力机车接触网直接致死的视频),因此与高压线路保持安全距离是保命的诀窍。

为保证线路和人身安全,国家对高压线缆的架设有详尽的规定,并将高压线缆周围一定距离设置为安全区域。我国《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给出了操作人员与通电高压交流线路的安全距离,而《110-500KV高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则对国内高压线路架设的实际距离给出了限值要求:

可以看到,架空线路的距离限值与安全距离相比还有很大余量,小巧玲珑的手机只有十几厘米,拿着手机还不如举起手对缩短距离的贡献大,由于手机金属外壳和内部电路的导电性而接触高压电的情况并不会发生。不过,在高压线下放置或者搬运长的金属物体(如铁管、铁棒)时,应始终保持物体水平放置,不能指向高压线,以免跨越安全距离引来高压电。

既然不用担心因使用手机直接被高压电电到,那它是否有其他方式向我们伸出邪恶的双手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间接产生的感应电压。通电的高压交流线会在周围产生低频的变化电场和磁场,暴露在这个电场和磁场中的导体会感应出电压,但同样因为架空高压线有一定高度,人体作为一个导体,长度有限,实际感应出的电压等级往往很低,处在人体能承受的安全范围内,所以不会造成触电的伤害。对于比较长、比较大的导体,通常会在导体上连接一根地线,将电流引向大地,使导体保持与大地等电位,避免触电的危险。

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原因

不过和其他物体不同的是,手机在使用的时候会向外发送无线电波。会不会是手机发出的信号主动把高压电“勾引”下来呢?

首先,手机信号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为1~2GHz左右,而高压电线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频率是50~60Hz,两者相距很大,手机的天线不具备接收高压电辐射出的能量的能力。

其次,可能有人会怀疑,手机发出的电磁波会不会让头顶上的空气发生电离,增加空气的导电性,给高压电建一个“绿色通道”呢?这也不会发生,除了一部手机的无线电波能量太低外,手机本身使用的电磁波波段电离空气的能力也太弱了。一般来说,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电离作用就越强。频率很高的宇宙射线对空气有很强的电离作用,10~15Hz的太阳紫外线也可以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相比之下,手机无线电波的频率太低了,在电离空气方面,它连个打酱油的都算不上。

真相是这样的

谣言破解。在高压电线下拨打手机并不会增加自己被电到的概率,而手机发生爆炸的事故多半是手机电池自身故障,与高压电线无关。冲马桶时应该盖上马桶盖,是真的吗?

近来,如厕后应该将马桶盖盖上再冲水,还是将马桶盖打开再冲水,看似如此随性的举动,却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为此,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参与了这次讨论。其中纽约大学的菲利普·泰尔诺博士指出,如果冲水时马桶盖打开,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进而落在墙壁和牙刷、漱口杯、毛巾上。现在大部分家庭中,如厕、洗漱、淋浴都在卫生间里进行,牙刷、漱口杯、毛巾等与马桶共处一室,自然很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因此,应养成冲水时盖上马桶盖的习惯。

看了这样的结论,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我们之前都被污染啦?

剖析

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条件扶摇而上

2005年,在一项针对性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在马桶中培养的沙门氏菌能够聚集成一种叫“生物膜”的结构,牢牢地植根于下水道中。由于有这么一个细菌的“储备”,在实验结束的12天后,人们依旧能在马桶中发现它们的身影。这也增大了它们借抽水气旋传播的可能。而另一些无力往深处发展的微生物,就将目光投向了相反的方向。早在1980年,科学家们就发现那些细胞内含有较多脂质的细菌更容易富集在水体的表面。倘若有气旋能将水中的微生物带起,它们将是微生物中的急先锋。

但是,这些微生物本身的特性并不足以让它们从马桶中传播到空气里,气旋威力的大小也决定了传播范围的大小。至今为止人们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这种气旋会随着马桶类型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至于气旋的物理特性,我们还是一知半解。

实验中采取的微生物不同,传播范围也各有所异(实验马桶多为“虹吸式”)。不过在这些研究中,并没有微生物扩散到6米高度的记录。至于这些微生物能在空气中停留多久,更是没有定论。

比如,大肠杆菌会在冲水后的2个小时内集中分布在以马桶为中心直径约1米的范围内,沙门氏菌能在30分钟内扩散到同样的范围,而梭状芽孢杆菌则主要在60分钟内聚集在马桶坐圈到马桶上25厘米的范围内。在一些观察较久的实验中,微生物能够以极低的浓度扩散到整个卫生间(墙上的培养皿只有20%有细菌生长,单个培养皿中最多长了5个菌落;浴缸内的培养皿只有5%有细菌生长,不过单个培养皿中最多长了大于100个菌落),这也与含有微生物的液滴同空气的混合、扩散有关。

警惕但无须恐慌

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通过马桶气旋传播的微生物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结核杆菌的脂质较多,容易在马桶残水的上层积聚。当人的肠胃感染结核杆菌后会引起腹泻,造成其再次传播。不过大家可以不必太过紧张,据估计这只占总体感染病例的5%不到。

另一种可能通过马桶气旋传播的微生物则家喻户晓,那就是SARS病毒。一项关于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SARS爆发的报告推测,可能是最初发病的SARS病人的排泄物通过楼层里的下水道和排气扇迅速扩散,造成了整栋楼内SARS的暴发。不过这些或是极端情况,或是尚未证实的研究猜测,日常生活中由马桶气旋带来的潜在危害可能没有那么大。

正常情况下的便溺只会更限制微生物的传播,空气中的浓度也会越低。不过空气中通过气旋悬浮起来的微生物浓度能依据种类的不同而有上百倍的差距,因此马桶气旋带出的具体微生物是否能够致病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无论哪一种微生物想要致病都需要有一定的“致病剂量”。在上文提到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都将微生物与粪便或培养液均匀混合成悬浮液而进行测试,这种情况自然有助于微生物的传播。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腹泻或呕吐接近实验中的条件。

马桶“进化”的利与弊

最早的冲水马桶下部的管道结构都较为简单,依靠水流下冲的重力顶开底部的阀门进行冲洗,但由于产生的气流也比较大,现多已淘汰。两类常见的抽水马桶

20世纪70年代,美国家庭多采用“虹吸式”马桶,这种马桶逐渐替代第一类冲水马桶成为家庭马桶。目前国内多数家庭使用的也是“虹吸式”马桶。它的排水口设计,与第一类冲水马桶相比,同样用于冲洗的水流带起的微生物大约只有后者的1/14。

而最新的“无框式”马桶,主要集中在公共场所(比如学校、医院)使用。这种马桶取消了顶盖的设计,抬高了坐圈的高度,以期让脏垢无处藏身,殊不知藏匿的微生物是少了,气旋溅起的液体却变多了。与“无框式”马桶相比,“虹吸式”马桶冲水时产生的气旋更小。

在这里,我们可以解开前面问题的答案了,减少通过气旋传播的微生物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在冲水时盖上马桶盖了。这项简单的方法能够将飞溅的微生物含量减少到不盖盖子时的1/12。此外,定期用消毒水清洗马桶和水箱也能够限制马桶内微生物的残留。

真相是这样的

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有些微生物更容易在马桶周边积聚。马桶冲水时的气旋的确能够造成微生物的传播。虽然这些微生物的传播范围、时长尚且未知,但在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定期用消毒水清理马桶和水箱,确实能够帮我们减少潜在的健康危险。长时间嚼口香糖有害,是真的吗?

嚼口香糖是很多人的习惯,但有一种言论认为,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特别在空腹时,可能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研究发现,经常嚼口香糖会损坏口腔中用于补牙的物质,使其中的汞合金释放出来,造成血液、尿液中的汞含量超标。

长时间嚼口香糖真的坏处多多吗?

剖析

巴甫洛夫和他的狗

在研究这则传言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巴甫洛夫和他的狗。在他设计的著名试验中,狗的消化道被手术刀切开并置入各种瘘管,以统计试验中各种消化液的分泌量。巴甫洛夫其实一开始是想向我们揭示进食过程中各种消化液分泌的不同特点的,结果最后人们是用它来说明条件反射这一生理现象,他则以此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根据所做试验的结果,巴甫洛夫将头期、胃期和肠期作为进食过程中胃液分泌的三个不同时期,即指当食物进入头部、胃和肠时,胃液的分泌会有不同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在胃酸分泌的头期,也就是食物进入口腔和食道而尚未进入胃内时,视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促使胃部分泌大量胃酸含量高、消化能力强的胃液。巴甫洛夫的这一发现也是很多人相信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会引起胃酸大量分泌的原因。遗憾的是,极为严谨的巴甫洛夫当年在做试验时,虽然给狗喂食了大量不同种类的食物,并证实糖类和脂类食物可以促使头期的胃液分泌,而生理盐水、苦味食物、胡椒和芥末等则没有这种作用,但是他并没有试过口香糖。咀嚼含糖口香糖也许可以促进胃液分泌,但就目前市面上极其畅销的无糖口香糖,连巴甫洛夫也不能告诉我们,到底有没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

口香糖对消化道的作用

巴甫洛夫不能给出的答案,是否其他科学家可以帮我们解答呢?美国一批麻醉医生设计了一个试验,研究手术前嚼无糖口香糖会不会引起胃内液体增多、增加术中麻醉的风险。研究的结果表明(样本量达到了77例),术前30分钟开始嚼无糖口香糖直至手术开始或不嚼口香糖,麻醉后探查到的胃液的量以及PH值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术前嚼无糖口香糖达30分钟之久也不会刺激胃分泌更多的胃液和胃酸。英超曼联队的传奇教练弗格森,在球队比赛时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停地嚼口香糖。

就此,也有研究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嚼口香糖也能促进头期的胃液分泌。研究者让12位罹患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咀嚼芝士汉堡或口香糖满15分钟,发现两者促进胃酸分泌的能力不相上下。可惜的是,这个试验并未说明所用的口香糖是否含糖,而且样本量也实在太小了(仅12例)。前面提到的麻醉师们做的研究其说服力远高于此项研究,毕竟77例和12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就是让戒烟者使用的含尼古丁的戒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