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倒退的古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09:44:25

点击下载

作者:赵喜臣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倒退的古城

历史倒退的古城试读:

前言

世界地理是我们全面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窗口。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为我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绝妙景色,可谓美不胜收,那么我们从哪里着眼看起呢?怎样才能看得更加全面和认识得更加深刻呢?

河流是地球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成天然水道,是地球的血脉。河流较大的称江、河、川、水,较小的称溪、涧、沟、曲等。每条河流都有河源和河口,而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有的是泉水,有的是湖泊、沼泽或冰川,各条河的河源情况虽然不一样,但都是河流的生命之源;河口是河流的终点,或流入海洋,或流入干河、湖泊或沼泽等地方。

河流无论起源于哪里,还是流到哪里,都是展开的浓墨重彩的画卷,或是滚滚波涛激起汹涌奔腾的壮丽大河,或是碧波青青汇成千里如镜的秀美湖泊,或是湍湍激流荡起倾泻而下的飞流瀑布,都给我们如诗如画的美感。

无论是巍峨挺拔、连绵起伏的山脉,还是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山峰,或是深不可测、万壑干岩的山谷,都充满了阳刚之美,都给予我们气势磅礴的震撼。

在地球的表面,高低起伏悬殊,形态变化多端,表现出自然的大美之景:澄澈干净、千年结成的冰川;烈焰喷射、熔岩滚流的火山;茫茫戈壁、广袤无垠的沙漠;碧野千里、芳草连天的草原;古木参天、层林尽染的森林,等等。

我们每天享受着地球所孕育的一切,然而又有谁能够清楚地知道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整个地球可谓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使我们对地球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我们须漫游地球,重新认识地球。

地球可谓是个大花园,除了自然地理之美外,还有人文地理之美,这就更是具有深沉意义之美了。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之上,除了享受地球带给我们的美,我们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美,包括建筑、名胜和古迹等具有人文内涵的美,使得自然地理和人类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世界地理从自然到人文,所蕴藏的奥妙与绝美,简直是不胜枚举。从地表到地核,从沙漠到海洋,从高山到河流,真是无奇不有,美丽无限。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地球无穷魅力,根据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本套丛书,主要包括世界自然河流、湖泊、瀑布、冰川、火山、沙漠、草原、森林、物种等,还包括具有人文意蕴的桥梁、建筑、名胜、古迹、古堡、古城、古墓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丝绸之路上的古城

丝绸之路上的神秘古城

提起“西域”,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古老而神秘的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为我国与世界的贸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丝绸之路上孕育了无数的古国、城堡,有的已经闻名世界,而有的却还默默无闻地在戈壁荒漠中沉睡着。

喀什,是古代丝绸之路北路和南路的交汇点,也是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的最后一站。从这里向西经过帕米尔高原就能到达欧洲和印度。而沿着喀什噶尔河向东不远,则是丝绸之路上另一个重要的驿站。

新疆伽师县是距离喀什仅70余千米的一座小县城,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然而在县城东南大约30千米之外的戈壁荒滩,却有一处废弃了的遗迹——“阿克坡台古城”,面积大约有10000平方米,比现在的伽师县城大了不知多少倍,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城”。

据说,进去的人很少有能够活着走出来的,刚刚踏过的足印,一阵风过后就被掩埋了,人会因为迷失方向而陷在沙漠中,直至死去。在夜晚,这里还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声,这是迷失在古城中冤死游魂的哭声。虽然只是传说,却更加重了这里的神秘色彩。

因为平时很少有人接近这里,所以在地图上没有标记,随着岁月的流逝,风沙的侵蚀,如今这里只剩下了一堆堆的夯土台基。

甜瓜、歌舞、水渠、彩绘等看似平常的风俗却在当地流传了1000多年。据当地的老人们说,这些风俗正是起源于那个并不遥远的“死亡之城”,即阿克坡台古城。那么,阿克坡台古城究竟给伽师留下了怎样的文明?在黄沙之下埋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秘密呢?

古书里的西域三十六国

公元前139年,汉使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地区开始对西域有所了解。至公元前101年,汉朝政府开始在西域屯田、驻军,对西域进行管辖。

据《汉书·域传》记载:“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这里所指的国,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国家,而是人类聚居的部落而已。然而,史书中记载的“三十六国”究竟在哪里呢?

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其实只是一个概数,并不是真有36个国家。这些部落沿着天山南麓的塔里木河以及和田河分布开来,搭建起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使我国和中亚以及欧洲进行贸易往来。

近几年,在伽师县境内不断有古城遗址神秘浮现,当地文物部门相继发现了卡玛洞遗址、阿帕克霍加农场遗址、哈里胡其农场烽火台、哈里胡其农场佛塔、阿勒吐居墩遗址、龙口桥址、亚米其买里斯冶炼遗址、塔尔夏礼拜寺、希依提里热木麻扎等古城和古文物遗址,这些无不证明了伽师这个地方古时的繁荣与昌盛,也更证明了这里文化、经济、外贸、农业、手工业等方面在古时便已繁荣富强的历史背景。

在距今已有1000年历史的“卡拉敦古城”遗址中,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国古城建筑在风韵犹存,古城城墙、护城河清晰可见,陶器冶炼物也随处可见。而克孜勒苏乡“莫尔通古城”遗址的面积竟达到370多平方千米,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长约20000多米,宽15000米的建筑,明显呈现出西汉时期西域古国的风格。

古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有炮台和河道,而内城和6座极其壮观的佛塔虽已变成几堆高高的夯土建筑,但却向人们吹来这片大漠远古虔诚的信仰之风。再看那一个个古代居民点的遗迹,随处散布的陶片以及西汉五铢钱,呈现的是伽师在西汉时期便已繁荣的贸易,而那些古陶则展现着当年伽师先进而精湛的制陶工艺。

在历史上,喀什地区一直属于古疏勒国。据《新唐书·理志》记载:“疏勒镇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东又有汉城,亦在滩上。赤河来自疏勒西葛罗岭,至城西分流,合于城东北。”

疏勒镇就是史书上所说的“伽师城”,赤河就是今天的喀什噶尔河。根据书中的描述,唐代疏勒国的都城很可能就在今喀什市东28000米处的汗诺依古城遗址上。

阿克坡台古城的美丽传说

汗诺依古城遗址南面不远处的戈壁荒滩上,阿克坡台古城巍然屹立,而且面积也和汗诺依古城相当,难道古代的疏勒国竟然拥有一个和王都同样大小的城市吗?

当地一位维吾尔族老人说:“在离伽师县城东南30000米处有一个古城,它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在伽师县成立以前,还有人在那里居住,而且特别繁荣,后来因为沙漠的侵蚀以及水源的干涸,它逐渐被沙漠掩埋了,关于这个古城更多的历史我也不知道了。”

关于阿克坡台古城的历史,在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而关于古城的传说,却在当地维吾尔族人中流传了1000多年。

传说疏勒国的王子看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打算娶她作为自己的王妃,然而却遭到父亲疏勒国王的反对。于是,为了追求自由和爱情,这位王子毅然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放弃了王位的继承权。王子在离王都不远的地方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并和她结成了夫妻,在他们相遇的地方住了下来。由于王子的威望很高,百姓们纷纷投靠到王子这边,逐渐建立起一个很大的城堡。

国王派兵前来攻打,却被百姓自发组织的军队打败了,然而王子却依然让自己的父亲继续为王。国王被感动了,于是把王子建立的城堡正式封给他,父子两人共同管理国家。

当然,传说是美丽的,但并不能代表历史。当我们站在古城荒废的台基上,再一次俯瞰阿克坡台古城时,许多疑问仍然未解:这座古城究竟始建于什么年代?它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废弃的呢?在古城中究竟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一条丝绸之路孕育了无数的古国文化与城堡故事,古城记忆不仅有着伽师血脉,更浓溢着伽师悠久丰厚的民间、民俗、人文和地理等的文化,如同一捧黄沙、一串驼铃、一页佛经、一行经文,更犹如一根饱蘸了墨正在羊皮卷上留下痕迹的羽毛,每一点、每一滴都在让伽师这座“古城包围之城”集古老、古韵、古色、古香于一身,令散发着浓郁古朴气息的伽师魅力无限。拓展阅读巍山古城地处云南省西部哀牢山麓,红河源头的巍山,是一座具有浓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同时也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古城始建于元代,在明代改为砖城。巍山还是云南在古时候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众多寺观庙宇,与多姿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圆沙古城的消失之谜

圆沙古城的建筑

圆沙古城又名尤木拉克库木古城,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几乎全被沙丘覆盖。外侧有护墙坡,南墙中部和东墙北部各有一门,其门道、门柱、门板遗迹尚存。城内有暴露于地表的建筑遗迹6处,出土陶、石、金属、料器等。该城始建于汉代,社会经济以饲养业、畜牧业为主。

古城是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形状像一只大桃子。古城周长约990多米,城墙残高一般为3米至4米,最高处达11米。在南城墙和东城墙处,可见城门及门道遗迹,城内有建筑遗迹。

城墙以两排竖直的胡杨木,夹以层层的红柳枝作为墙体骨架,墙外用胡杨枝、芦苇、淤泥和畜粪堆积成护坡。墙的拐角处有一些直角的土坯。法国考古专家经仔细考察后认为,这不是经过人工和泥模拓制的土坯,而是将河道中的淤泥切割成块,直接砌到墙上去的。这是在过去的考古发掘中从未发现过的。

圆沙古城人的生活

法国动物考古专家塞芭斯丁发现,城中散布着数量很多的动物骨骸,其中羊、骆驼的骨骸最多,其次为马、牛、驴、狗,还有少量的猪、兔、鱼、鸟的骨骸等。她认为,畜牧、渔、狩猎在圆沙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专家们通过对羊头骨的年龄分析发现,这些羊多为一至两年的年轻个体。“在圆沙古城附近的一处畜圈里,粪堆的高度达0.5米,城内也有很厚的羊骨和粪便堆积,而且这里发现的织物多以畜毛和皮为主,足以说明这里畜牧业的发达。”塞芭斯丁说。

中法考古专家同时在圆沙古城周围发现了纵横交错,排列有序,呈网状分布的渠道,“渠道是灌溉系统遗址,这些渠道大多从南北向,主要集中在城西,这标明这里有着发达的灌溉农业。牛是主要的耕作工具,已经发现的农作物有麦和粟等,在城内还有数量众多,大大小小的马鞍形石磨盘以及用于储存粮食的窖仓。”法国考古学者亨利·保尔·法兰克福说。

专家经过考证后认定,这些古渠道是新疆最早的古渠道遗存之一。居住区主要集中在圆沙古城偏北位置。伊弟利斯说:“几乎所有的生产生活用品都来自胡杨树,筑城墙、做城门、造房子、墓葬,生活用品更是如此,木桶、木碗、木梳,取暖做饭也是如此,尽管现在这里已经看不到一棵活着的胡杨树。”

在圆沙古城也发现了陶器。圆沙古城西北的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主要为印刻纹,此外这里发现了半月形石镰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而圆沙古城东北部则以灰褐陶为主,在时期上晚于西北部的陶器。

由于当地维吾尔族人称这个地方为“尤木拉克库木”,意为“圆沙”。考古队据此将这座新发现的古城叫做“圆沙古城”。

圆沙古城的神秘消失

2001年10月至11月间对圆沙古城进行野外调查的工作中,考古队员发现,现在的圆沙古城及其周围地区,除了枯死的胡杨树外,古城周围已经没有存活的植被和外露的水源了。

那么,这座古城是如何消失在流沙之中,再也看不到炊烟升起,再也听不到人声喧嚣的?是战争洗劫了这座城池吗?尽管考古学家们在城中发掘到了一些铜镞,但却没有找到更多的与战争有关的杀伐痕迹。

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讲述过一个失踪在沙漠之中的曷劳落迦城的故事。

该城的居民由于不敬神招致神怒,神降下七天七夜的风暴毁灭了这座城,从此无论谁企图接近这里,都会“猛风暴发,烟云四合,道路迷失”。

不管圆沙古城是不是传说中的曷劳落迦城,考古学家们推测,圆沙古城的消失可能与风暴有关。圆沙古城坐落在一条古河道的东岸,它的西城墙被水冲垮了多处,许多地方水渍严重,说明当年这里的水很大。如果没有充足的水源,圆沙古城也就不会有灌溉农业,宽达一米的古渠遗存已经证明这里的农业曾经有相当大的规模。根据卫星照片显示,这里曾是克里雅河的一个古老三角洲。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中段,从南向北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条河流在出昆仑山的山口处滋润了现在的于田县绿洲,在沙漠深入200千米处消失在茫茫沙漠中。克里雅河在古代就像现在的和田河一样,从南到北贯穿沙漠,汇入沙漠北缘的塔里木河。据说,克里雅河最后一次注入塔里木河大约在1000年前,其三角洲和老河道完全沙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也就是说,圆沙人生活的那个时代正处在克里雅河三角洲和河道的沙化时期。

圆沙古城的沙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中1.2米的土层中最底下是淤泥芦苇,然后渐渐有了细沙,越往上沙化越严重。克里雅河现在消失的地方距北边的塔里木河已有200多千米,其间是一望无垠的黄沙。河流在一步步向后退缩,人类也在渐渐从沙漠腹地向外迁移。

环境的恶化从植物身上也获得了充分的说明。胡杨树是生命力极强的树种,被人形容为“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然而在圆沙古城几千米的范围内,考古学家们没找到一棵胡杨树。

考古队员还在圆沙古城及附近古代民居和古墓地挖掘出一些鼠类、鱼类、鸟和家畜的尸骨,经鉴定至少有两种鼠类和八九种家畜。

根据《大唐西域记·鼠壤坟传说》“鼠大如猬,而诸马鞍、人服、弓弦、凡厥带系,鼠皆啮断。鼠助军威,大灭匈奴。”法国动物考古学家赛芭斯丁推测:“鼠类,包括鼠疫,有可能是沙漠古城存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

专家们10多年来不懈的研究,使圆沙古城的许多谜团开始渐渐地解开。但令中法两国考古专家感到困惑的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发现的楼兰、尼雅、丹丹乌里克等著名遗址都在我国典籍中有记载,探险家们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典籍的指引找到它们的。但处于沙漠中心的圆沙古城,却在任何史书上都没有出现过。这是圆沙古城留给人们最大的悬疑。

由于条件所限,中法两国联合考古队没能顺着克里雅河老河床继续向西北考察。考古人员推测,在克里雅河西北尾闾,还应该有早于青铜时代的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这个推测还需要今后的工作去证实。拓展阅读云南省大理古城位于风光绮丽的苍山之麓,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五年,是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面临洱海,背靠苍山,至今仍保持着纵横交错、棋盘格局式的街道和雄伟壮观的南北城楼,城楼上“文献名邦”4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南陵的地下古城

古城附近的文化遗址

当载着卫星遥感仪器的专机在1996年盘旋过安徽省南陵城关东郊之后,一个惊人的发现在实验室出现并迅速由新闻媒体披露于世:“南陵县牯牛山下发现西周至春秋时吴国的一座古城邑。这是江南地区及华东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座古城邑。”消息传开,牯牛山立刻成为世人关注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初,在安徽省文物大普查前后,村民们就向县文物所交来大批古文物,说是在牯牛山锄地耕作时发现的。经过鉴定竟是夹砂红陶鼎、鬲、足、原始青瓷豆、罐残片、各种纹饰陶片以及孔石斧和铜凿,经考证全是春秋前后的遗物。

1984年安徽省文物大普查开始了。距离牯牛山不到20千米处的大工山古矿冶遗址首先被发掘。这是一座面积达400平方千米、年代自西周迄于北宋、绵延2000余年的古铜矿采冶处,也是我国丹阳铜文化的主要发源地,1996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接着,距离牯牛山不到1千米处的千峰山土墩墓群遗址也被发掘。经考证,它们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吴国先民们的墓葬地,数目以万计量。

土墩坟的年代一般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到战国中晚期渐渐消失。其原因就在于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173年后也就是公元前306年越国又为楚国所灭。至此,广袤的江浙皖赣闽地区逐渐与楚汉文化相融合。这种中国南方吴越民族独特的坟葬文化也淡出了历史舞台。正因为如此,这种土墩墓群仅在我国的苏皖南部和浙北,赣北地区被发现。安徽境内以南陵、繁昌为主。

繁昌县东南靠近南陵县家发村的平埔、新林一带,沿漳河东岸有一大片海拔100米以下的低矮丘陵,上面有数以万计的土墩坟。它们大小不等,如同众多的牛群在悠闲地觅食。因此,当地村民世代称之为“万牛墩”。它就是与南陵千峰山齐名的万牛墩土墩墓群,同在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此以外,南陵县工山镇的乔冲、戴汇,许镇的殿山、长山,三山镇的孔村、澄桥、西峰、吕山,峨岭镇的牛边山,籍山镇的五里沈亭、吴家大山等都有着大片的土墩墓群。在这方面,南陵县以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而著称于世。

两个国家级文化遗址被发掘出来了。通过比照发掘出的大量生活器具,人们不难发现,它们在时间上为同一时期,在区域上为同一地属,在器物特征上,无论造型还是纹饰、质地都完全一致。

发现同时代的古城

于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涌进了考古专家们的脑海中;一个有着近万名采矿工人的巨大的江木冲铜矿冶炼中心,它们的主人及妻子儿女居住在哪里?一个有着万座古坟的千峰山,它们的主人生前生活在何处?进入了文明时代的吴国先民一定会生活在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内。那么古城在何方?难道是在千峰山南侧的泾县?

由千峰山古坟群往南是泾县的崇山峻岭,在交通极为闭塞的2500年前,大山会切断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很显然古城遗址不会在千峰山的南侧。难道是在千峰山东侧的宣城?南陵东侧隔着滔滔的青弋江,渡江过去即是宣城。

但史书记载宣城古代不属吴国,何况2500年前,一江之隔便是难以逾越的屏障,看来古城也不会在宣城境内。往西是漳河,这是南陵和繁昌境内的小河,千峰山就是它的源头之地。并且,南陵和繁昌的所有土墩墓群都分布在漳河之畔。

由此,专家们一致推测:古城遗址极有可能在千峰山东侧的先进村一带。他们的推测正确吗?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也正如他们的推断。当昔日石铺乡先进小学附近一些农民把一片片从牯牛山空地上采集到的碎陶器送到专家手中时,他们的眼里泛起了激动的泪花。

据鉴定,这些出土的陶片与千峰山土墩墓群和大工山江木冲古矿冶遗址发掘的陶器属于同一时代。于是,专家们来到牯牛山踏勘,寻觅到古护城河的遗迹。经过测量,这片平坦之地高于周围田地约两米左右,是平原中一块突兀耸起的高地。

如此大面积的遗址不可能全面发掘。于是一种新型的考古技术便走上了历史的前台。这种技术叫做卫星遥感考古,借助这一新型科学技术对牯牛山进行了全面的遥感航拍,一座地下古城尽现端倪。

古城由4个高台组成,四周分布着4条水道,显然是古城的护城河,西南有进水口,东北有出水口,形成规则的长方形,长约900米,宽约750米。最高最大的台地为主城部分,其余为辅助城。每个台地之间有水道隔开,索桥相连。水道与外围护城河相通,护城河宽约20米至50米,虽然历经数千年沧桑,部分护城河段淤塞,但是大部分护城河至今仍以河道或水塘的形式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古城有主次之分,功能有别,设计合理,布局严谨,从而达到了既可防御又可进攻的目的。古城四周有人工堆建的夯土城墙,现仍有残垣保存。城内用土墙草顶筑造的千万间房屋分列两边向前延伸。街心大道用鹅卵石铺就。

吴国的先民们充分利用了本地水资源优势,“以水为路,以船为车,以桥相连”,使古城成为“水城”。整个古城面积约70万平方米,专家们估算,这座城邑当时至少居住生活着万余人。这在人口并不密集、人口数量并不多的古代,已是相当的繁华,其规模和布局在当时应当排进大城市的行列。

探讨古城产生的原因

城市是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后的产物,当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大分工发生、发展和商品交换频繁发生时,城市开始产生了。人们不禁要问牯牛山古城产生的原因何在?

考古学家认为它的建立与古铜矿冶炼有着必然的联系。西周和春秋时期,南陵的丹阳铜已是全国知名的产业,铜材贸易繁忙异常,这就是促使牯牛山古城产生的基本原因。

从遥感解译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漳河从古城的护城河穿过,经繁昌流入长江,而漳河的上游支流峨岭河从大工山古铜矿西周至春秋大型冶炼场江木冲遗址的西侧流过。

从发掘的大量冶炼、铸造的铜渣来看,古城内有铸铜作坊,曾对大工山古矿冶炼出的初制品进行过精炼加工,然后再制作出各种礼器和兵器。因此,牯牛山古城显然是大工山古铜矿冶行政管理机构的所在地,是铜材加工的中心,也是我国南北地区铜材贸易的商业中心。牯牛山古城地处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是控制上下往来的咽喉之地,位置十分险要和优越。而古城内外河河相通,桥桥串联,台地之间,水道隔开,索桥相接,而护城河最宽者为50米,显然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塞。当年的楚国频繁进攻吴国,曾占领过吴国的鸠兹邑和其他城堡,但却从未见任何史书上有过占领牯牛山古城的记载。牯牛山古城防御体系功能的先进,由此可见一斑。

因为铜材产业和贸易是吴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铜材南北运输的水道路线是吴国的生命线,因此牯牛山古城的设计和布局,就不能不殚精竭虑,就不能不匠心独运。

那么,千峰山土墩墓群与牯牛山古城又有何种联系?答案非常简单。这个离古城不到1000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然是古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最早坟葬的地方,而沿漳河东西两岸的繁昌、南陵诸多土墩墓群则是吴国先民后来拓展的坟葬地。

三大文化遗址既为同一时期,又在同一行政区域范围,这说明牯牛山古城、江木冲矿冶和千峰山土墩墓群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南陵人的管理区、采冶区和墓葬区。拓展阅读平遥古城位于我国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代洪武三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我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常州淹城的神秘城主

淹城古城遗址的发现

淹城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南面,距市区约7千米,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据说,这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迄今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

常州位于江苏省的南部,春秋时期被称作“延陵”,西汉初期改“延陵”为“毗陵”。相传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而淹城,就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的淹城自然村。

1935年5月,武进第七区长江上悟和文史教员陈松茂来到淹城。他们在土城墙的土层表面发现了大量的陶片,而陶片上还刻有花纹。还发现淹城竟然有3条护城河与3道土城墙,他们相信自己一定是发现了一座前所未见的古城。

1935年5月底,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和陈志良等应邀来到淹城进行考古调查。他们先后3次对淹城进行考古研究,发掘了一批文物。考古调查结束后,卫聚贤和陈志良将研究的成果写成了《淹城访古记》,在书中卫聚贤对淹城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淹城古遗址,东西长近900米,南北宽不到800米,占地近1000平方米。淹城形制奇特,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组成,呈三城三河套状。子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近似方形,周长1500米;外城为椭圆形,周长2500米;另有外城廓,周长3500米。

淹城古城墙最高达20米,全由泥土堆筑而成。淹城的3道城墙均呈梯形,3个城均有护城河,河宽30米至50米,水深平均4米左右,河水清澈,常年不涸。出入淹城时,只有一条水道相通,必须乘船才能入城,如同一座森严壁垒。3座城、3条护城河环环相套,宛若迷宫一般。

不仅如此,在淹城外城内还有3个较大的土墩,城外2000米范围内,散立着大小不等的200多座土墩。更为重要的是三城三河这种建筑形制,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淹城由一次性堆土筑成

1958年夏天,村民在清理淹城护城河内的水草时,发现了一条古代的独木舟。随后,在淹城内城河中又先后挖出了三轮盘、鼎、剑等一批青铜器、陶器文物。

有学者根据淹城古遗址的格局和发掘出的冷兵器认为,淹城很可能是一座军事城堡。经过对独木舟的碳-14测定,考古工作者最后认定这些文物应属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55年前后,距今2900年左右。

随后,在淹城内城河里先后又挖掘出两艘独木舟,其中最大的一条长达11米,宽近1米。独木舟由整段楠木挖空而成,内壁有焦炭和斧凿的痕迹,证明当时的独木舟是用火烤以后所造。

不过,淹城内城河出土的两艘独木舟并不是水上交通运载的工具,而是一种在沼泽和泥泞的地方使用的交通工具,全名叫独木泥橇。

独木泥橇出于内城河,肯定与开挖淹城内城河有关。1986年5月,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开始对淹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结果显示,子城河的外城墙淤泥积层厚约4米,淤泥层中夹杂有大量的碎陶片。

城墙内土层堆积厚薄不均,层面不平。考古工作者推断,当初在筑建城墙时并不是采用挖基槽和夯打的方法,而是利用挖河的土堆筑而成。从3座土城墙发现的文物和土质分析,整个淹城应该是一次性堆土筑成。

当淹城内城河挖至一定的深度时,就会出现软泥层,在无特制工具的情况下,要想将河底中间的软泥运送到城墙边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挖内城河的人就想到了用独木泥橇作为运载软泥的办法。方法是从平地起筑,一层一层向上堆建成3道梯形的城墙。如今,经历了数千年风吹雨打,淹城古城墙遗址高仅剩3米至5米,墙基宽30米至40米。

淹城城主身份至今未解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对淹城进行了为时6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青铜器、原始青瓷器、陶器等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出土的文物中并没有明确的铭文来记录淹城的历史,对考古工作者来说,淹城依旧显得扑朔迷离。

淹城的城主究竟是谁呢?这个问题目前考古界尚无定论。查阅东汉《越绝书·吴地传》、北宋《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得知,常武地区在春秋吴国时称延陵,春秋晚期为吴王梦寿四子季札的食邑。

季札因不满阖闾刺杀王僚篡位,立誓“终身不入吴”,遂在自己的封地延陵掘河筑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起了一个“独立王国”,名之“淹城”,以示淹留至死之意。也有人推测,这里曾经有一个淹国,淹城为都城,但此说缺乏足够根据。2005年,在淹城走访时突然发现淹城原住居民大多姓窦,并发现了《淹城窦氏宗谱》。据窦义生老人介绍,《淹城窦氏宗谱》初修于明朝,后来在道光、光绪年间,直至20世纪初期又经过了3次续修。

现在的这部《淹城窦氏宗谱》,修纂于民国癸亥年,宗谱中记载了淹城窦氏的源流,最早的一支为隋朝燕山窦公的后裔;明清以来,窦氏就是淹城人数最多的一个家族。

当翻阅《淹城窦氏宗谱》时,忽然在宗谱卷一的“淹城记”中,有一则颇有价值的信息:“吴越争霸,越子为质于吴,被拘于斯,不得还国。”文中的“越子”,指的是勾践和范蠡的通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吴越争霸,越国败降,越王勾践俯首称臣,吴王夫差把勾践作为人质监禁在淹城。也就是说淹城是一座庞大的监狱,是关押越王勾践的地方。

专家认为,窦氏宗谱记载淹城关押范蠡和勾践,实际上根据现在的考证,有以下依据:

第一,淹城由3道罗城组成,还有水道,只有一条路是向外的,每条水路都有守卫把守。

第二,考古发掘证明,比如独木舟,还有吴国特制的纺锤等以及青铜器,都是吴国特制的东西,说明淹城是吴国的一个建筑。

第三,淹城不处在军事要塞,也不处在吴越交界的位置,在这样的地方会建立一座如此规模宏大的,带有水城特征的建筑,肯定是与关押犯人有关,因为在我国古代罗城就是监狱的一个代称。由此推断,淹城可能是一座守备森严的吴国监狱。

不过,史籍记载,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所采用“教而赦之”的方法,就是让越王勾践替自己驾车养马。既然是驾车养马,那越王勾践被吴所囚禁的地方,必然是在吴国都城内,即现在的苏州城。

如果淹城古遗址不是囚禁越王的地方,那它又会是谁的领地?淹城众多的疑问,让考古工作者和历史学家仍在不断的探索,他们希望在淹城的考古领域能有更多新的发现。拓展阅读关于淹城的来历和主人如今又有新说。有专家认为,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国的国都,奄君就是当时山东曲阜之东的奄国君主。相传奄君是周成王时与商代后人武庚勾结发动叛乱的奄国君王,被周成王所灭后,带领残部从山东逃到江南,在这里凿河为堑,堆土为城,仍称“奄”。因为古代三点的“淹”字与没有三点水的“奄”字通用,遂有“淹城”之名。

地处高原的新忽热古城

规模宏大的土夯古城

内蒙古自治区新忽热古城位于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政府所在地北1000米之处,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是阴山地区汉代长城附近的一座大型古城。漫长的历史赋予了它太多的秘密。

古城平面为正方形的部分正南北方向矗立,东西长950米,南北宽950米,城墙裸露在地面的部分高低残缺不一,由土夯而成,褐黏土夯层次清晰可辨,最高处有8米。目前城墙各处有部分损坏。据介绍,初期城墙基本完整,上面可并行4辆牛车。古城的南墙与东墙各设有宽12米的城门,西墙、北墙没有门。在东、南门外设有大型的瓮城。古城四角均有高大的角楼,四墙均有马面。

通过对城内采集到的汉代陶片、唐代钱币和西夏陶器残片等文物进行分析,古城应当始建于西汉时期,历经北朝、唐、宋、西夏等历史阶段,目前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也有学者认为,新忽热古城曾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姻亲之部——汪古部的重要城镇,是内地到漠北的驿道之一,古城最兴盛的时候是元代,到明代逐渐衰落。这座古城曾是阿拉坦汗仅次于板升,即现在呼和浩特城的军事、经济、贸易重地。

据有关专家分析,由于这座土城地处高原,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地质结构稳定,地层坚硬,所以很有利于古城的保存。加之地处偏僻,经历战乱较少,所以古城有幸得以留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