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人生训言:全面解读中国电商教父的人生忠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00:56:31

点击下载

作者:孙向杰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马云人生训言:全面解读中国电商教父的人生忠告

马云人生训言:全面解读中国电商教父的人生忠告试读:

前言

提起马云,人们立刻把他和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淘宝网等联系起来,这些时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企业,已经如同马云的名字一般如雷贯耳。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众多第一。马云,这个教师出身的企业家,头上笼罩着太多的光环:登上大洋彼岸的《福布斯》,与布莱尔共进晚餐,与克林顿开怀笑谈,风头甚至超过盖茨,成为充满想象力的“未来首富”。

所有中国企业家所能得到的荣誉和不曾受到的殊荣,马云几乎都囊括和包揽了。无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哈佛、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马云都是炙手可热的中国企业家。在这些奇迹背后,一定蕴涵着某些可以让人有所启迪的DNA。这位知名的创业家、企业家的奋斗故事激励着亿万年轻人,却鲜有人知道马云成功前的跋涉岁月、艰苦历程,也无从知晓他成功的法则以及力量的源泉。马云曾经说过“永不放弃”,他还说过“我经常怀疑自己,但从不怀疑信念”。

这些信念正是支撑着他一路走来的动力,正是他不断奋斗的精神源泉。当创业初始,资金匮乏,四处求助无门之际;当阿里巴巴经营几度面临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之时;当淘宝遭遇信誉危机,上市面临困难时刻……马云用他的梦想、承诺与坚持无畏前行,挺过一个个人生的艰难时刻。

马云的成功并非偶然,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脑海里想的那般简单,不是嘴巴上说的那般容易,成功需要我们从零做起,打好基础,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成功需要我们有责任心,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成功需要我们以马云的创业精神与人生哲学为榜样;成功需要我们明白为什么要成功;成功更需要我们有一个永不磨灭的梦想。

每个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成就,原因就在于所提出的问题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吸取他人忠告的程度不同。改变你的思想,才能改变你的人生,智者给你的忠告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至理名言。所以你要记住、感悟,把智者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规律。会使你少走弯路,获取更大的成功。

本文的主人公马云不仅是当今中国的商业英雄,更被国际舆论称为中国的“乔布斯”,是当今中国为数不多的“企业思想家”之一。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员,在并不太长的时间内即成为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先锋,并连续创造了多个中国或全球第一。这其间,他用自己的商界偶像形象和思想影响了数以亿计的人们,而他的人生也充满了或悲或喜的故事,以及人生警示。

本书结合马云的亲身经历,全面讲述马云从人生定位到机会把握,从执行的力量到创业的本质,从管理的理念到处世之道,无一不涵盖其中。翻开这本书,你将窥见马云成功的根本法则与秘密;读透这本书,你将获得改变人生命运的神奇力量。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众多第一。创造了从50万美金到市值1000亿的传奇,被《财富》认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一个激励中国的创业人物,一个草根英雄的传奇故事。本书集锦了马云的创业与人生真经,读者可以从书中欣赏马云的胆识、谋略,以及勇进勇退的精神,相信马云的成功历程会给数千万年轻人以智慧启迪,在事业的进程中能够激流勇进。第一章人要为了梦想而生存毫无疑问,梦想是一个人最大的动力。马云说过:“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1995年我偶然有一次机会到了美国,然后我看见了、发现了互联网。我对技术几乎不懂,到目前为止,我对电脑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页面上。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有什么梦想。”1.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

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人没有梦想,没有一点浪漫主义精神,是不会成功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流泪、流汗,可以停下脚步,甚至可以掉头往回走一段,只要不放弃,就会有看到曙光的那一刻。

马云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青年人创业”大会上曾经讲过这样几句话:“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1995年我偶然有一次机会到了美国,然后我看见了、发现了互联网。我对技术几乎不懂,到目前为止,我对电脑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页面上,我今天早上还在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搞不清楚该怎么样在电脑上用U盘。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有什么梦想。”

应当说,马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把石头不停地往山上滚。不过,西西弗斯滚动的是石块,而马云追逐的是自己的梦想。

马云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追逐自己的梦想,是马云一生的宿命。他一旦被理想所包围,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拦他。

马云作为杭州师范学院的毕业生,被留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一个本科生能够留在大学任教,在许多人眼里,这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在20世纪90年代,能够有一份大学教师的工作,绝对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这要看在谁眼里了。在追逐梦想的人眼里,还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追逐梦想呢?小小的校园是锁不住那颗向往更高天空飞翔的心的。马云开始琢磨着办了个海博翻译社,这应该是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机构,也是马云的第一个梦想,后来马云曾经说过:“我总觉得这件事情挺好的,然后也是一个梦想,我觉得这个翻译社是有前景的,可以成为杭州最大甚至是浙江最大的一个翻译社。”

但是,一个翻译社远远不能满足一个追梦者的梦想,但是正是这家小小的海博翻译社锻炼了马云的经商能力,也让马云的梦想变得更大,眼界变得更高。

马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20世纪90年代正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进行了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对于中国的改革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南方讲话”。于是,在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地上,一大批“追梦者”开始了追寻梦想的征程。

此刻,马云的内心深处也是心潮汹涌,热血澎湃。一个理想主义者,正在为自己心中的梦想激励得热血高涨。

但是,马云在事业上已经是一帆风顺,小有成就。这一年,刚满30岁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还是学校驻外办事处的主任,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马云还是怀着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情,坚定地走进了校长的办公室,递上了自己的辞职信。

校长十分惊讶,在吃惊之余进行了挽留,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他对马云留下了一条后路:“你什么时候想要回来,这里永远都欢迎你!”马云也对校长的一片深情表示感谢:“我要回来那也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就这样,追逐心中梦想的马云,放弃了在学校中所有的地位、身份和良好的待遇,毅然决然告别了朝夕相伴6年的校园,踏上了追逐梦想的征途。

功成名就的马云在一次面对媒体的时候,回忆起当年自己的决然出走时,不无感慨地说:“当时我已经30岁了,我就是要去做一家公司,不管做什么公司,只要有一个行业我就会跳下去!”

就这样,在梦想的呼唤下,教师队伍中少了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中国却多了一个杰出的商人,多了一个世界级的网络公司。

大部分想创业的人却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马云三次没钱的创业经历,再听了俞敏洪关于人生的论断,你还会为自己创业寻找“没钱”或是没有其他什么的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像马云那样,只要你付出所有的努力,成功的大门会为你敞开!其实创业之门随时为你敞开,走出第一步的时候,你便和马云在一条路上了。不同之处在于他已经跑出很远,而你刚刚起步。

杰克韦尔奇在回顾自己辉煌的CEO生涯时,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如果一个人在30岁时就开始做一件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工作,那将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拿出你的勇气,去冒险吧,去追逐你的梦想吧!”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30岁正是而立之年。对于今天许许多多在路上奋斗的创业者来说,这个年龄有一种“界线”的意义。在这条界线的两边,有人向左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有人向右走,追求稳定但平淡的生活。

创业的过程,其实就是“追逐梦想”的过程。今天,“创业教父”马云不停地追逐着自己一个又一个梦想,我们的创业者还在等待什么?拿出你的勇气,开始追梦吧!人生忠告生活中要有梦想,梦想是我们得以成功的导航器,一个人若没有梦想,就像一艘轮船没有舵一样,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最终搁浅在绝望、失败、消沉的海滩上。梦想有多远,幸福就有多长。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不是生来就是要被打败的,只要你有勇气,人穷志不穷,哪怕你现在什么也没有,只要去努力奋斗,将来所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然而,梦想是美好的,奋斗更是非常重要的。要实现梦想就必须要付出劳动,付出辛苦。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关了自己梦想的那扇大门。2.多花时间看别人如何失败

有人这样说:勇敢地面对失败是另一种成功,而错误地沉溺于成功则相当于一种失败。是的,人生总会有很多的起起伏伏,不小心跌倒了,并不代表着从此便一事无成;经过一番挫折后成功了,也并非意味着从此便可以一劳永逸。成功有很多种,并且它是永无止境的,每登上一个新台阶后应该思考如何更上一层楼,如果停下来,马上就会有人超过你。

马云虽然成为亚洲首富,但他却从来不认为自己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他认为,自己身上的光环只是别人给他戴上的,而实际上,成功的背后总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隐患,因此,他必须再加把劲儿,才能把企业做到尽善尽美。

马云曾这样说:那时的我对生活有想法、有梦想、有目标,每天都会为下个月能否涨工资而努力,为了早日买房子而努力,我觉得有想法的日子才是最快乐的日子。今天我再说自己去买车子买房子就没有了当初的快乐,感觉不同。失败的原因都是由欲望、贪欲引起,大家应该多花时间看别人如何失败,学习别人的失败经验,失败的经历是宝贵的,而成功的经历是瞎扯的。

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商场征战,为什么很少失败,以致于将事业扩张到各大洲55个国家,创造了从不翻船的奇迹”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李嘉诚一定会说自己如何研究营销、管理、金融等方面的规律,如何经营管理企业、做好用人等工作,然而他的回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往往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这便是这个享誉世界的知名企业家的成功秘诀。细细思量李嘉诚的回答,确实能够感受到他的睿智和成熟。

花更多的时间考虑失败,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处事态度;是理性的思维方式。不打无准备之战,凡事什么事都要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的方面努力,尽管道理很简单,但是能够真正运用到实践的人很少很少。绝大多数人做决策的时候,往往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成功,很不愿意想怎么样会导致失败。

李嘉诚的成功恰恰证明,只有把失败的因素考虑的越充分,获得成功的把握才会越大。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一招失误全盘皆输的警示语,以及“一个马掌输掉一场战争”的故事,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不考虑失败的因素,必然承受失败的恶果。

花更多的时间考虑失败,也是控制欲望,居安思危的做事原则。人欲望最强烈时,往往是头脑发热、思维简单,理智不清的状态,俗语称“一根筋”,这样做出的决策多数是不科学的,极容易犯“急躁冒进”的错误。

所以,当你的欲望愈加强烈之时,越应该静下心来,多思多谋,多多考虑一旦付诸行动之后可能产生什么样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每一个人在做人做事之时,应该让自己的大脑时常冷静下来,多考虑即将行动可能出现的失败,也要有勇气反省过去遭受的失败,梳理失败的原因,汲取经验教训,只有这样不断的思考失败,我们的能力和水平才会不断提升。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不仅表现在事后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表现在对事情未来发展的预测与把握上。

孟子曾经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成功迷住了心志的人,往往感受不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就像在温水中被慢慢煮熟的青蛙,等到发现危险,再想跳出时却已是无能为力,最终只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战国时期的吴王夫差不也正是如此?若不是他沉溺于成功,吴国又怎会被弱小的越国所灭掉呢?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具有忧患意识,而一个人要想守住来之不易的成功,就更加需要忧患意识。或许明天你就会面临困难和波折,倘若没有忧患意识,到时候只能手足无措,眼睁睁地看着成功被他人夺取。

马云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忧患意识,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对现实的警惕。在表面张扬的背后,是冷静、谨慎且自省,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阿里巴巴的掌门人,在很多时候马云都能表现出他的理智:“当你觉得你成功的时候,就是你走向失败的开始。”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阿里巴巴由于马云于1999年创立,这是一个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发展的企业,在其看似辉煌实则艰难的发展过程当中,马云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然而正是这些,让马云拥有了比一般人更高的灵敏度,他的企业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并壮大。

2000年,互联网突然发生转向,对此马云这样说道:“当时大家还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已经进入了冬天,而且这个冬天特别漫长。”之后,马云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上市,就在人们都沉浸在阿里巴巴成功上市的兴奋中时,马云说出了上市的真正理由:“为了过冬,为了生存。”在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时,马云就已意识到危机,他说:“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全中国所有网络公司的竞争对手了,我也预感到未来两三年内会发生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虽然最艰难的日子已经度过,但是以后的日子还会有困难。”

马云曾说过:“所有的创业者都必须警告自己:从创业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面对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失败和痛苦,而不是成就和辉煌。还得让自己明白,最困难的时刻还没有来到,它总有一天会出现,这是不能躲避的,更不能让别人替你扛,必须自己去面对。”

正是因为这种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经验的忧患意识,才成就了马云辉煌的人生,最终使他“守得云开见月明”。

创业如此,做人当然也是如些。这会在不断地前进和发展,一个人如果不想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要争得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就必须时刻让自己保持清醒、冷静和理智,同时还要敢于否定自己和超越自己。人生忠告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得一席之地的人固然是英雄。然而,那些能够在成功中居安思危的人更是英雄中的英雄。这种超越,是无畏的勇气和不屈的毅力;这种超越,是仁者的智慧和强者的胆略;这种超越,是一种“永远向前看”的王者风范。如果你只沉溺于现在的辉煌中,那么成功也将会是昙花一现,更为卓越的人生你将永远无法接触。3.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今天,是一个创业的时代,是一个呼唤创业精神的时代。每个创业者都有实现梦想的冲动,这便是走向创业之路的初始力量。然而创业是艰苦的,是人生的历练,创业需要有一种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一种境界,决定着人们的人生态度,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获得财富与进步。

马云是一个有创业梦想的人,是一个为了实现创业梦想而不懈奋斗的追梦者。回首自己的创业历程,马云告诫创业者,首先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初恋总是美好的,但是人们往往会遗忘初恋。”

创业过程中一定要时刻铭记当初创业的初衷,要想想自己当初创业时为什么要做,创业要做什么,只有时刻反思,才能坚定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创业梦想,为了明天的成功而战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关于创业,马云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问“我能做什么”,而要问“我该做什么,我想做什么”。

马云在回顾阿里巴巴的创业历程时,总结了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坚持自己的理想。

马云认为,任何创业者一定要坚信自己在做什么,一定要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这样才会有成功的可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尤其是前四五年以内,任何一家创业公司都会面临很多的抉择和机会,在每个抉择和机会过程中,你是不是还是像第一天,像自己初恋那样记住自己的第一次的梦想,至关重要。在原则面前你能不能坚持原则,在诱惑面前能不能坚持原则,在压力面前能不能坚持原则。最后明确想干什么,该干什么以后,再给自己说,我能干多久,我想干多久,这件事情该干多久就做多久。

马云一开始就梦想做一家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梦想做一个世界前十名的网站。

然而在马云创业之初,除了梦想,几乎一无所有。他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社会关系,没有名牌大学的出身,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没有MBA学位,没有计算机知识。梦想创业,是马云的创业的缘起,但不能仅仅止于梦想,要给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要为实现梦想而战斗不息。“1995年,我发现互联网有一天它会改变人类,可以影响人类的方方面面,它到底该怎么样影响人类?这些问题我在95年没有想象清楚,但是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将来我想干的。我请了24个朋友到我家里,大家坐在一起,我说我准备从大学里辞职,要做一个互联网,我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来说服24个人,两个小时以后,大家投票表决,23个人反对,一个人支持。但是我经过一个晚上思考,第二天早上我决定我还是辞职去实现我自己的梦想。”

这就是马云创业的最初梦想,尽管它还没有成型,尽管它还非常稚嫩,不是一幅完善的蓝图,但直觉告诉马云,这就是他将来要干的事情,这将是他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

做出创业的决断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是,马云认准了这就是自己的创业梦想,于是,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做出了辞职去创业的决定,成为一名为了实现创业梦想的果敢的追梦者。

马云第一次听说互联网是在1994年。他所执教的杭州电子学院有一个叫比尔的外教,是美国西雅图人。这一年,比尔回了一趟美国,从美国回到杭州后,比尔和马云大谈互联网,马云听得热血沸腾,甚至比说者比尔还激动。

这是马云第一次听说互联网,但他当时还没有触过网。

互联网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美国第一个触网的人已不可考。没有证据表明马云是中国第一个触网的人,但他的确是第一个触网而动的中国人。

1995年,马云的海博翻译社介入了一场涉外合同纠纷。一个叫菲力普·卡文纳的美国商人签约投资浙江一段高速公路,合同到期,美国商人拒付合同金。于是,这一年4月,中方聘请号称“杭州英语第一人”的马云为翻译兼顾问,到美国去参加美方董事会并调解纠纷,马云也因此第一次到了美国。

马云是带着数百万民工和浙江省交通厅的重托只身飞往美国的。但一到洛杉矶就被菲力普·卡文纳软禁在一座别墅里,这个美国商人原来是个骗子。

凭着天生的伶牙俐齿,马云终于让菲力普·卡文纳相信他是有诚意与其合作的。在拉斯维加斯赌场,马云用25美分在老虎机上赢了600美元。那个加州的骗子告诉他:到了售票处说你是马云,他们就会把我们为你买好的机票给你。马云到了售票处才知道,根本没有什么“马云的票”。于是马云自己买票到了西雅图。

在西雅图,马云找到了一位美国朋友,这位朋友就是比尔的女婿。

1995年的美国,互联网方兴未艾。美国朋友见到马云很亲热,寒暄过后就迫不及待地把马云带到一家名为ISP的小公司,公司两间小屋里坐着5个面对电脑屏幕不停敲击键盘的年轻人,朋友把马云带到计算机旁说:“Jack(马云的英文名字),这就是Internet,你可以在上面搜索任何东西。”马云站在电脑前发愣,说:“这东西我不敢动,弄坏了很贵的。”

朋友说:“Jack,没事,它不是炸弹,不会爆炸的,你试试看。”听朋友这么说,马云放心了。于是坐在电脑前在雅虎搜索栏里敲了一个词:“Beer”(啤酒),很快就蹦出了一大堆:美国啤酒、日本啤酒、德国啤酒……就是没有中国啤酒。马云很好奇,又在键盘上敲了一个“China”,搜索的结果是“no data”(没有数据)。

在神奇的互联网上居然没有中国,这事让马云既沮丧又惊奇。于是他对朋友说,能不能把杭州的海博翻译社放在网上试试?朋友帮助马云做了一个海博翻译社的网页,挂在网上。网页做得又简单又丑陋,只有文字没有图片。文字说明部分也只有海博翻译社的翻译人数和价格。

上午9点半挂在网上之后,马云就去逛街了。12点,朋友打来电话说,马云你快来看,有5封给你的E-mail。马云回去一看,真有5封E-mail,有来自美国的、日本的,也有来自欧洲的;有机构、公司,也有当地留学生。信上说,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一家中国公司的网站,你们在哪里?我们想和你们谈生意。

马云兴奋不已。直觉告诉他,这玩意儿有戏!

这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企业的网上广告。这个广告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也改变了马云的一生。纵观马云十年脉络,后来的中国黄页,再后来的阿里巴巴,B2B的电子商务,C2C(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淘宝,都和这个广告有关。

在过去的几年里,阿里巴巴的模式是不被业界看好的。例如网易CEO丁磊、搜狐CEO张朝阳等人之前一直不看好B2B模式,但马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只相信自己的感觉。在马云心里,别人越看好,他越不做,别人越不看好的,他倒要出其不意地试试看。

阿里巴巴的投资者中有一些人曾质疑过阿里巴巴模式,为此马云在说服他们的同时,做出了一些很好的成绩,使这些投资者都心悦诚服。

自1999年创业,阿里巴巴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强烈使命感和服务第一、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实现了惊人的跨越,从18人发展到如今的7 000多人,成为了由五家企业组成的集团,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80%。马云认为,这是坚持自己理想的结果。

马云在创业成功之后曾经说:“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一个创业者,除了有梦想、有决心、有毅力之外,还得有智慧。马云是中国第三代企业家,更是智慧创业的典型。他的智慧表现为洞察网络潮流的眼光、捕捉商业机会的感觉敏锐,以及战略决策的智慧、聚人用人的智慧卓尔不群。

马云说:“因为我知道我看见了这个东西,我太想做一样东西。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中国人的创业,关键不是看你是不是有出色的想法、理想、梦想,而是看你是不是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去做它,证明它是对的。”

但愿中国有更多的马云式的追梦者出现,这样,创业路上将不再孤独。人生忠告决定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是热爱与努力,拥有了热情与不懈的努力,你就可以一步步成长,接近成功。明白自己内心热爱什么,然后勇敢去努力,不要轻易因为他人的一句否定而放弃自己的梦想。成功属于以足够的热爱与热情不懈坚持努力者。4.最大的财富,就是你的诚信

中国人最看重诚信,诚信是做人的首要原则。所谓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神主流,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美德。如今诚信更是为人处世的关键,作为一个创业者,要想在滚滚商海中立足,有无诚信是能否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最大的财富。

在马云的创业路上,曾经得到了很多大人物的支持,但是这些大人物和马云并没有特别的关系,可以说是素昧平生。能够做到这些,马云靠的是一个“诚”字。

早在马云读书的时候,因为各方面比较优秀,所以被破格分配到大学教书,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担任英语及国际贸易讲师。他是当年他的母校杭州师范学院500名本科毕业生中唯一被分配到高校任教的。

毕业分配那天,马云母校的校长找他谈话,他对马云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马云啊,我希望你5年之内不要有什么想法,不要离开你的岗位,老老实实做你的老师!”

校长的心情我们能够理解,他是马云的老师,自然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浅水困不住蛟龙。但是作为一校之长,他要为更多的学生考虑,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够分配到理想的学校,如果这第一个分配到大学的学生就不能够坚持到底,以后谁还敢要杭州师院的学生呢?马云理解校长的一片苦心,他给了校长一个承诺:5年之内不离开讲台。

马云刚参加工作月薪是89元,当时到南方做翻译月薪是1000元。为了这个承诺,马云没有离开;三年后,马云工资涨到120元,而中国已经更加开放了,随便找个地方,翻译的月薪不会低于3600元,但是马云还是没有离开。

到马云向校长递交辞呈为止,马云一共做了6年老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这也是马云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永远信守诺言,永远以诚信为本。

走上了创业的道路,马云更是将“诚信”放在第一位。当时马云的“中国黄页”是这样运作的:先将客户的资料用快件寄到美国,让美国的同事做成网页挂到网上。但当时国内还没办法上网,所以这样的运作模式就有点“空手套白狼”的味道,所以做起来难度很大。

有一次,为了作成一家企业的生意,马云跑了好几趟,一次一次向这家公司的老总讲解有关电子商务的知识。但是这家企业的老总就是怀疑这是个“骗鬼的东西”,始终没有松口。但是马云没有放弃,最后一次临走的时候,他要了一份这家企业的资料。

几天之后,马云带着笔记本电脑回来了,这位老板亲眼看到电脑屏幕上显示自己企业的主页时,才终于相信了马云。

马云讲诚信,诚信也帮助了马云。应当说,当时做中国黄页,是最为难以销售的:眼见不到,仅凭你一说话,别人就乖乖地把钱交给你,的确难以做到。但是马云做到了,靠的是一个“诚”字。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味”极其浓厚的国度里,做生意是很讲“感觉”的,这种感觉就是一个人的人格、信誉,就是一个诚信。对于创业者来说,这就是最珍贵的资本。

马云多年积累的信誉,在创业初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马云先后做成了杭州第二电子机场、钱江律师事务所、杭州望湖宾馆等第一批客户。

实际上,马云所做的不仅是一项业务,更是一个做人的过程。正是因为朋友相信他的人格,才敢买他的产品,才会相信他所说的那个叫做“因特耐特”的“东西”。无论是朋友,还是朋友的朋友,马云都敢拍着胸脯说:“我马云以人格担保,要是在美国看不到的话随便你怎么骂我都没话说……”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真不容易。但要是真做到,那就是无价的。

在《赢在中国》的现场,马云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1995、1996年,我们做中国黄页的时候,我也发不出工资了,离发工资的时间只有3天,我账号上只剩两千多块钱,而工资要发8千多块钱,那时候很残酷。我们的员工说没关系,我们两个月不拿工资也跟你干下去。但人家说两个月不拿工资可以,你得出去借,用你的诚信。因此,我觉得一个CEO,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财富,就是你的诚信。如果我今天问熊晓鸽或者吴鹰借1千万,他们如果有钱也会借给我,这是基于我们平时之间的了解、信用。如果他不认识的人,即便就是借1万他也觉得不行。所以,一个创业者一定要有一批朋友,这批朋友是你这么多年来诚信积累起来的,越积越大,像我账号的财富,这就是每天积累下来的诚信。”这就是诚信马云的心里话。

在坚守诚信这件事上,李嘉诚同样也很当真,每当跟别人谈到做生意的秘诀,他就会谈起一个“信”字。在李嘉诚的眼里,商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信”。诚信相合,即为“义”。

李嘉诚将这种精神和气度放到生意上,也放到对孩子们的教育上。他在对儿子们进行教育时,总是反复强调,“要令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候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李嘉诚说:“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我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跟孩子们谈论生意,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李嘉诚也一直利用各种机会磨炼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李嘉诚曾戏说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因为他觉得自己不会骗人,不符合中国人所说的无商不奸的标准,但其实正是因为他有信而无奸,所以才做出了全亚洲独一无二的大生意。

温总理2008年3月在两会的记者见面会上,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我们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宏的博爱,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温总理的话高度肯定了诚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而“诚信”也被党中央写进“八荣八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一条,值得我们谨记。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如今,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它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商品经济。诚信是职业操守,也是一种良知,是个人立身社会的名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没有高度内外一致、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的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舞台。诚信至上,因为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诚信是握在消费者手中的一把尺子。一个企业,某一种产品出了问题,还可以推倒重来,而信誉没了,就很难东山再起。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企业的信用不仅是一种品牌,也是一种自身资源。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彭伯顿曾经放言:“即使可口可乐公司的有形资产化成废墟,但凭借可口可乐的品牌和诚信,就可以马上东山再起。”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还是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等,其产生与发展无一不是源于人们对经济交往和社会交往中互利的需要,换句话说,选择诚信、建立诚信、巩固诚信、完善诚信,是人类社会在交往中趋利避害的必然选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讲诚信,能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充分的利用,提高商业运作和经营管理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或交往成本,最终推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实现。

有些创业者开始经商时,常常有着这样的看法,即认为一个人的信用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一个有钱的人、有雄厚资本的人,就有信用。其实这种想法是很荒谬的。与百万财富比起来,高尚的品格、精明的才干、吃苦耐劳的精神要高贵得多。

古今中外的知名企业家,无不强调信誉第一,忠诚为上,把“信”作为立身之本。只要答应过的事情,就要“言必信,行必果”。罗赛尔·赛奇说:“坚守信用是成功者的最大关键。”一个人要想赢得合作者的信任,一个企业要获得成功,离不开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因此,一个企业应该“一诺千金”,把“信”作为立身之本。

台湾声宝董事长陈茂榜的经历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他的创业成功,凭的不是充足的金钱,而是靠两个字——“诚”与“信”。在他24岁时,他以100元本金开了家电器行,由于资金不足,他只好以50元为一单位,分别给两家电器中盘商做保证金,然后向他们提货来卖。由于陈茂榜做人诚实,做生意时特别讲究信誉,因此,这两家中盘商都很信任陈茂榜。50元保证金不过是一种形式,陈茂榜从他们那里提的货物的货款多达500元,即保证金的10倍。由此可见,“诚”与“信”有时比之金钱更有价值。

因此,创业的第一要诀就是诚信,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做成大生意;弄虚作假,只能是一锤子买卖,终究是要弄巧成拙,注定是要失败的。

诚信至上,信誉至上,在激烈的竞争中,诚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重视。而我们身边也不断出现一些反面人物:从牟其中到唐氏兄弟,从杨斌到顾雏军,他们共同的问题是——缺乏诚信。他们都因为以不同的方式欺骗了市场,而逐渐被市场抛弃。这也显示了市场的公平性,正所谓诚信如金,不怕火炼。没有诚信,夫妻反目;没有诚信,朋友交恶;没有诚信,企业想要做强、做大也是镜花水月。

做生意图的就是能赚钱,但如果没有信誉,不讲诚意,做生意都来个一锤子买卖,这种生意肯定是做不长的,因为谁都不会再上第二次当。如果你诚实经营,讲究信誉,卖的东西又货真价实,笑脸相迎,让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你的生意自然就会兴旺发达。

诚信是生命,做生意如此,做人更是如此。诚信二字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为人真诚、诚实待客、言而有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前提。反之,为人虚伪、欺骗别人、言而无信,即使能骗得了一个人、骗得了一时,但终究骗不了所有人、骗不了一世,最后必将被人唾弃,一事无成。

诚信是无价的,是珍贵的,是无形资产。“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应成为一个企业创业之初走向市场时刻不能忘记的原则。在当今信息时代下,所有事实都被摊在阳光下接受检验,消费者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在以前,如果企业的服务让一个客户不满意,他只告诉周围的朋友,而现在通过因特网,他可以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因此,企业失去诚信,便意味着它失去了创业的根本,即使远走天涯,也再无安身立命之地。人生忠告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从创业的一开始甚至在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创造自己的“形象”了,这个形象就是“诚信”二字。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无信不立。创业,不像读书赶考,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行走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许多磕磕碰碰,但是永远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牺牲自己的信誉,否则,我们失去的将是一生的机遇。5.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我们必须努力面对今天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犯的错误非常之多,所以想跟所有创业者和准备创业者讲的,还是我每天跟自己讲的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好,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我们必须每天努力面对今天。”

马云在美国洛杉矶遇险,有点像阿里巴巴遭遇四十大盗。美国骗子商人没能要了他的命,却让他无意中发现了藏宝的山洞。于是一个新版的阿里巴巴的故事从此开了头。

1995年,在美国触网的中国人很多,在中国触网的也大有人在,例如某研究所专家;但一经触网就立刻看到了未来的网络世界、看到了网络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看到了网络背后隐藏的无限商机的人,却寥寥无几;且看到未来、看到商机便立即付之行动者,则只有马云一人。否则,中国第一个商业网站就不会叫中国黄页,中国的互联网之父就轮不上马云了。

马云触网的结果是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网站——中国黄页,并在5年之后,诞生了世界最大的B2B网站——阿里巴巴。从此,互联网江湖上多了一个长相奇特的西湖怪人,多了一个自称“风清扬”的网络高手,多了一个永不放弃、不断语出惊人的企业家。

人们都说,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其实,机会还属于有智慧、有胆魄、有梦想、有决断的人,属于敢于孤注一掷、敢于破釜沉舟、敢于赌、敢于拼的人。

今天那些面对马云和他的团队耀眼的辉煌而惊诧不解的人,不妨回想一下10年前人们是如何面对那起于青萍之末的网络风的?所有的成功都有原因,所有的浩荡都是有源头的。

两个星期后,马云从美国回到杭州。下飞机的当晚,他就迫不及待地把24个朋友邀到家里,面对一屋子人,马云掏出笔记本电脑,开始激情演说。

出乎所有朋友的意料,这次马云从一开始就大侃互联网,侃互联网企业,侃如何通过互联网把中国企业介绍给全世界。他梦想做一家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梦想做一个世界前十名的网站。云山雾罩侃了两小时,最后,马云坚定地说:“我现在就准备辞职做这个企业了,这个企业叫做Internet。”马云侃了半天,屋子里的朋友都没听懂。

马云事后回忆说:“那时候,根本没人懂网络。想想看,我一个不懂电脑的人,把24个朋友叫到家里说,明天我就要开始做一家网络公司,结果会如何?”尽管马云的动员充满激情并极具煽惑力,尽管马云的宏图大业前景远大,但结果是24人中23人反对,只有一人表示愿意试试。这个人就是何一冰,是马云的大学同学,学自动化的,搞过芯片,会编程。

一周以后,也就是1995年的4月,马云自己拿出了6000元,又从亲友那借了几万,再加上海博翻译社办公家具的折价和另外两个股东的钱,一共凑出了10万元。马云、张英(马云夫人,也是杭电的英语教师,后来长期担任阿里巴巴公司部门经理)、何一冰(后来马云离开中国黄页时,何一冰并未跟随赴京发展,而是仍然留在了中国黄页)3人一起创办了浙江海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实体就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

从这一天开始,马云每天出门就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请他们同意付钱并把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去。人们不相信他,“互联网是什么东西呀?”马云只好“兔子先吃窝边草”,动用自己还算优秀的个人资信,去说服朋友们把公司资料免费放到网上。

不出所料,杭州望湖宾馆、杭州电视机二厂,还有一个律师事务所,都收到了国外电话和传真。马云高兴极了,“还真的有戏!”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很残酷,因为没有人愿意付钱,因为这些企业根本看不到网页,更不知道载有自己企业资料的网页究竟存不存在,怎么可能仅凭几个越洋电话就付钱给马云?

在那段时间里,马云过的是一种被人视为骗子的生活。

直到1995年7月,上海开通互联网专线。为了证明自己没欺骗客户,马云决定在杭州上网给客户看。他找来一台486电脑,然后从杭州拨长途电话到上海连接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把望湖宾馆的照片和资料从美国传过来。结果花了三个半小时,望湖宾馆的照片终于一点一点出来了!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马云终于欣喜若狂,挺直了腰杆。

从此马云开始有了收入。他们在全国27个城市一个一个地开拓业务,在所有没有互联网的城市,他们都被视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先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 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说服记者。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

这一年,公司还是有点亏损。虽然中国黄页成功地把一些中国企业的主页发布在互联网上,虽然不少被送到网上的企业收到了反馈,甚至也有企业从网上得到了订单,但总体效果还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访问中国黄页的人太少了。马云感到杭州已经制约了中国黄页的发展并渐渐萌生了将公司总部迁往北京的念头。

1995年12月,马云开始只身赴京。政府没表态的事,媒体当然不敢轻举妄动。马云最后还是通过一个报社的司机找到了一位报社的老总,当时在《中国贸易报》任副总编辑孙燕君。据孙燕君先生回忆,他把《中国贸易报》记者江勇写的5 000字长文《走近马云》发表在《中国贸易报》上,这是北京媒体第一次报道马云和中国黄页。

这时,马云认识了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工作的杭州老乡樊馨蔓。樊馨蔓非常仗义,虽然她听不懂马云的网络模式,但却被他的热情打动了。她拍了一部名为《书生马云》的专题片,真实记录了马云在京的凄凉遭遇。如今这部专题片弥足珍贵,片中可以看到当年马云在北京现场推销的画面,看到他到处碰壁到处吃闭门羹的画面。“在片子里,他就像一个坏人,虽然滔滔不绝,但表情总有一点鬼鬼祟祟。他对人讲他要干什么,要干中国最大的国际信息库,但再看听者的表情就知道,人家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樊馨蔓如此评说。

这部片子是互联网早期在中国遭遇的真实写照。从中可以看出,马云当时是多么超前。

马云在北京的上门推销,在各大部委和各大媒体中的高层公关,都以失败而告终。马云不但没有签下一个合同,没有搞到一条信息,甚至没有拿到一份订单。

据孙燕君先生回忆:我帮马云在长安俱乐部的雷吉尔餐厅搞了个新闻发布会,请来30多位报界老总,也请来了几位有投资能力的地产商。因为我知道马云急缺资金。

马云和他的技术人员为了准备这个新闻发布会,苦干了两天两夜。但要开会了,又听说上面发下文件不让宣传互联网,弄得马云整个一个没脾气。

新闻发布会开始后,黄页的工程师们摆上电脑,当场演示从电话线上下载的中国黄页的页面,马云激情演讲了一小时,从网络应用到网络前景,但莅会的老总和记者们似乎只听懂了三分。会后会餐时,我为马云找来了两个大款,目的是想帮急缺资金的马云融点资。马云又为老板们演示讲演了一小时,讲完,两位实力雄厚的企业家反问:“这样的东西国家会让民营企业来搞吗?”我和马云无言以对。

既然网络技术国家都没有放开,何谈网络内容?还是那句话,马云太超前了,他在当时的许多想法根本无法实现,只能沦为空想。中国黄页生不逢时。

然而马云决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是一位果敢的追梦者。阿里巴巴创办初期还很小,当时马云就梦想:“很多人都懂得怎么赚钱,世界上会赚钱的人很多,但世界上能够影响别人,完善社会的人并不多,如果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就得做这些事。这个使命不是盈利、上市,而是改变世界,尤其是中国商业世界的规则。”

谈到这个梦想,马云说:“我们常被别人当成疯子,在中国一个小城市想打进世界一流。但我们还是说,在5年内,阿里巴巴要成为世界十强。”

这个梦想对于几乎一无所有的马云来说,实在太伟大、太离谱、太疯狂。于是马云很快就得到了一个“疯子”的绰号。

试想企图改变世界、改变中国商业规则的中国企业家能找出几个?但马云就敢这样想,还敢这样到处说。于是马云很快就得到了一个“狂人”的绰号。

马云坚信互联网会影响中国、改变中国,坚信中国可以发展电子商务,更相信电子商务要发展,必须先让客户富起来,如果客户不富起来,阿里巴巴就是一个虚幻的东西,所以马云希望阿里巴巴为中国的网商,为中小企业创造非常多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当阿里巴巴渐成气候时,马云又梦想:“我的四大天王,每人至少能管理1 000亿人民币以上的公司;八大金刚,管理500亿;十八罗汉管理300亿;四十太保,至少10个亿。别人说阿里巴巴是黄埔军校,我们就是要做这个事,但不要刻意做这个事。结果是我们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新经济产业培养和造就了大量优秀人才。

10年之后,我的考核指标是: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的CEO有多少是从阿里巴巴出来的。这帮人培养出来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大了。那时就会形成吸收了美国全球化战略和日本严谨管理风格,又融合了中国太极的中国流派和中国方阵,那时中国军团在全世界的声音就不会是现在这么点儿!”

在中国,马云无疑是梦想创业最好的标本。他以前的许多不可思议的梦已经变成现实,而后来的一些更为离奇的梦也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人生忠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地失败,但在失败之后,你是否选择了坚持?真正的人生总是在失败与逆境中度过的,在面对这些失败时,如果你选择坚持向前冲,那么你就一定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辉煌。一次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曾经达不到的目标也并不意味着永远达不到,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在失败后多坚持一次,再奋力一搏,也许成功就会向你迎来,失败就会向你低头。6.不要为钱工作《老子》第七章中这样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天地长久地存在着。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不将自己的贪念带入局中,将自己的私心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这样反而能成就他的自身。

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拘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在马云眼里,做企业有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之分:生意人是完全的利益驱动者,为了钱他可以什么都做;商人重利轻别离,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则是具有商业精神并要完成某种社会价值的。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的只是钱,就永远不会成功,就永远不能成为企业家。只有当一个人想着去帮助别人,去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时候,才能真正成功。阿里巴巴和其他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要考核员工的使命感和价值观。今后,还要再加一项指标——社会公益。

2010年9月5日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马云向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发出了题为《为理想而生存》的内部邮件。在邮件中他强调,促进新商业文明、坚持理想和使命一定要付出巨大代价,但阿里巴巴从来不会因为利益而改变自己,他呼吁全体阿里人走坚持原则、坚持理想、坚持使命的发展之路。

美国布隆伯格公司2002年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当年个人资产已经达到305亿美元的巴菲特仍在拿着低廉的工资——33万/年,相当于一名硅谷的软件工程师。而巴菲特在提薪之前他的工资长时间保持在10万/年的水平上。

在大家惊呼巴菲特如此“廉价”的时候,巴菲特只说了一句话:不要为钱工作!

巴菲特从小就有致富的梦想。可是当被问及为什么那么想要变为富人时,年仅12岁的小巴菲特回答道:“我并不是想要很多钱,我只是觉得让钱慢慢增多会是十分有趣的事情。”他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刚毕业的时候,甚至要求过免费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就职。在老师最后给他提供了工作机会时,巴菲特连工资都没有问便坐上了下一班飞机。

巴菲特这种“不问薪酬”的工作态度体现了一种经营的理念。在我们的工作中,大多数人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交易:我为老板打工,老板给我工资。但是在巴菲特的眼中,工作是一份事业,是应该用来经营的。这种理念一方面可以让其在工作的时候更为用心,也更开心。巴菲特自己就经常在家里熬夜分析财务报表等,但他并不觉得辛苦。另一方面,他也不会为工作所累,在他觉得事业不如意的时候他可以轻易地退出或者转行。

1969年,当华尔街和美国股民陷入对股票狂热的渴求,争抢得不可开交时,巴菲特无私地发扬风格,不参加抢购,卖出股票、解散公司,置身于股票市场之外。这让他避免了接下来的市场崩溃,幸存下来。

巴菲特是从送报生开始做起的,但是,他比别人更早了解金钱的未来价值。所以,他紧守着得之不易的每分钱。当看到店里卖的400元电视时,他看到不是眼前400元的价格,而是20年后400元的未来价值。因此,他宁愿投资,也不愿意拿来买电视。这样的想法使他不会随意花费金钱在购买不必要的物品上。

人不可能为金钱工作一辈子,而且为金钱而工作也永远不可能让你真正富有。即使你现在有着不菲的收入,但你永远不知道这样的收入明天是否还会属于你。因此,对于30岁的人来说,当你勤奋地为钱而工作的时候,工作和钱占据了你的全部头脑,你甚至都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赚钱方法。相反,如果你致力于寻找机会让钱生钱,致力于如何让钱为你工作,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向富人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而我们很多人由于房贷压力等,对于薪酬的要求十分强烈。我们过分专注工资条,结果把自己绑在工资条上,不开心,不如意。我们更不敢退出或者更换工作,因为这样,我们的收支会在瞬间失去平衡。

我们不仅给自己判了有期徒刑,更延长了我们的“刑期”。我们的欲望很多,可是实现了很少。要给自己减刑,或者降低欲望,或者改变心境。还有更聪明的做法就是“经营”,经营我们的收支情况,降低对工作收入的依赖,或者热爱我们的工作,将其当成一份事业来经营。

许多青年在他们初离校园时,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极高的期望值,感觉自己一开始工作就会理所当然受到器重,就应该获得相当丰厚的薪水。他们在报酬上愿意彼此攀比,似乎工资成了他们评价一个人贵贱的准绳。可事实并不如他们所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人会给他们重要的职位的,工资当然也不会太高,为此他们满腹怨言。

可能是看到听到太多父辈和他人被老板无情解雇的事例,现在的年轻人往往会比前辈们把社会看得更冷漠、更残酷,于是也就更加实际。在他们看来,我为公司做事,公司给我一份薪水,彼此不欠,不过如此。他们理解不到薪水以外的东西。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一些人对薪水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大部分人由于目前得到的工资太微薄,而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真的很遗憾。不要为金钱而做事,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补偿方式的一种罢了,即使这是最直接的,但也是最短见的那种。只为工资而干活,没有更美好的期待,这并不是智慧的人生选择,最深受其害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一个把薪水作为自己努力目标的人是不可能摆脱平庸的生命状态的,也永远不可能真正有成就感。虽然工资可以作为工作目的之一,可是你在工作中所真正收获的更多的东西,却不是放在信封中的钞票。

部分心理学家观察到,金钱在积累到一定厚度之后就不再那么让人向往了。即使你并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但假如你对自己真诚的话,不难发现金钱只不过是各种回报中的一种。

试着请教那些成功之士,他们在没有丰厚薪水回报的情况下,还会不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大部分人会给你同样的答复:“当然!我不会有丝毫动摇,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想要功成名就,最智慧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件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在你真正热爱自己所做的工作时,高薪就快要得到了。

不为金钱而做事。做事当然是为了生计,可还有比生计更重要的,就是在工作过程里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发挥,展现自己的才智。真正做事会使人振奋。人生忠告人生的目标不能仅仅只是满足生存需求,还要有更美好的高层次追求,有更高层次的动力牵引。不要让自己麻木下去,对自己说工作不只是为谋生——要有比薪水更好的目标。生活的质量是由工作的质量决定。别管报酬厚薄,做事时全心全意、尽其所能,你会感到自己内心的安宁。7.有理想的人才有未来“只要你敢于梦想,一切皆有可能。”——马云

没有理想比贫穷更可怕,因为这代表着对未来没有希望。一个人最可怕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有理想就不在乎别人骂,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最后会坚持下去。

马云在杭州长大,少年时代,他通过收听美国之音广播的方式学习英语。在考入杭州师范学院之前,马云曾两次高考失败。大学里面,马云的英语成绩相当好。1988年毕业之后,他教了6年的英语。但是,即使他在当老师的时候,马云仍然有成为一名企业家的冲动,他始终坚持有朝一日要创立自己的公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只要有了理想,你的人生就会过得很精彩,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而活在这个世上,那他将永远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