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理用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16:42:50

点击下载

作者:陆灏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合理用药

糖尿病合理用药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糖尿病合理用药作者:陆灏排版:暮蝉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30ISBN:9787562845386本书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及多种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生活流行病。糖尿病的严重性可用“三高”来概括,一是发病率高,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人;二是致残率高,除引起严重的心、脑、肾脏并发症外,还会引起失明、卒中、下肢截肢等;三是致死率高,由其引发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卒中或终末期肾病很容易致死。然而,与“三高”的严重性相对照,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却呈现“三低”的不对称状况,一是全民的糖尿病防治知晓率低;二是糖尿病的治疗率低;三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低。

最近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30间年增长了17倍。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35年,患者总数将上升至1.43亿。面对急剧扩大的患者群体,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做好糖尿病防治的规范化管理。

据报道,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的血糖达标率仅为1/3,而血糖、血脂和血压同时达标的综合达标率仅为5.6%,6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据保守统计,我国每年花在糖尿病治疗上的费用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有80%用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所以,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管理,保证血糖、血脂和血压等综合达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数据显示,我国超过半数糖尿病患者同时伴随有肥胖,或同时伴随有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当高血糖与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三者“会师”,不仅加大了血糖控制的难度,而且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约80%的糖尿病相关死亡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因此,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患者生存的关键,也是我国未来十年糖尿病防治的一个重要挑战。

针对市民对糖尿病防治知晓率低的现实,很有必要加大普及防治糖尿病知识的力度,使广大市民对糖尿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前认为,当患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减”症状时,要警惕患上了糖尿病,但现在有的专家认为,当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可能已有5年以上的糖尿病史,所以很多观念必须更新。糖尿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更要努力做到“管住嘴”和“迈开腿”。如何“管住嘴”和“迈开腿”又有很多讲究。因此,普及防治糖尿病知识对于百姓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为了让广大读者提高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对糖尿病防治尤其是合理用药知识进行积极的宣传,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组织科普作家和医学专家联合编写了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正确认识糖尿病,如何合理用药,如何有效地防止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本书从糖尿病的基本常识,简易的诊断方法讲起,介绍了各种常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适应证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又对一些特殊的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做了说明,最后还列举了一些实用药物的治疗案例。

本书不但是一本大众科普读物,也是广大药师和医师的辅助读物。希望这本书能成为预防糖尿病和战胜糖尿病的读者朋友们的良师益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教授1.什么是糖类?

糖类是碳水化合物的总称。按照化学结构,糖类大致可分为多糖、双糖及单糖。多糖和双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入血液,要在小肠里经酶转化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糖尿病患者所查的血糖及尿糖都是葡萄糖,是一种单糖。

单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双糖是由两个分子单糖缩合而成的,主要有蔗糖(如绵白糖、白砂糖、冰糖、红糖)、乳糖、麦芽糖等;多糖是由10个以上单糖组成的大分子糖,主要有糖原、淀粉、膳食纤维等。

很多人认为“糖”是引发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因此千方百计避开“糖”。其实,葡萄糖是为组织器官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尤其是大脑,而且血液中葡萄糖过少会使人陷入昏迷。只有当葡萄糖长期升高以致“糖化”各种组织蛋白时才最终会导致各种并发症。2.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的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餐后血糖浓度可以暂时升高,如标准糖负荷(指口服无水葡萄糖75g配制成的溶液)后2小时血糖浓度不超过7.8mmol/L(注;空腹血液浓度比较恒定,正常为3.9~6.1mmol/L。)3.什么是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内未进食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早、中、晚三餐餐前空腹时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称为餐前血糖。进餐后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称为餐后血糖,如餐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4.什么是高血糖?

当血糖值超过规定的水平时就会形成高血糖症。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的“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血脂。

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均可以称为高血糖。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是一时性的结果,高血糖不完全等于糖尿病。

高血糖的主要症状如下。(1) 口渴、多饮、多尿

由于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液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同时,血糖升高,尿糖增多,所以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2) 乏力、体重减轻

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将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3) 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心跳加速,呼吸缓而深,血糖测量值升高,尿糖测试呈阳性反应等。

短时间、一过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但患糖尿病时,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脏器及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可以说血糖波动越大,其危害越大。5.引起血糖升高的病因有哪些?

除了饮食、体重、情绪等因素外,疾病因素也会使血糖居高不下。(1) 遗传疾病

如1型肝糖原沉着症、急性阵发性血卟啉病、脂肪萎缩综合征、早老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等遗传疾病,常伴有高血糖状态的遗传病。(2) 慢性疾病

肝炎、肝硬化、肝脏广泛性损害,使肝脏合成糖原功能障碍,肝糖原储备能力下降,易发生餐后高血糖;甲状腺亢进症引起的甲亢性高血糖,其原因是此症能加速肠壁的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并出现尿糖,糖耐量试验也可异常。(3) 肿瘤

内分泌肿瘤引起高血糖。比如柯兴氏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胰岛α细胞瘤、胰岛δ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等,都会引起血糖升高。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激素使体内糖代谢异常。(4) 应激因素

一些严重的疾病如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等,以及严重烧伤、大手术,会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而出现血糖升高。一般应激后7~10天空腹血糖恢复正常。(5) 肢端肥大症

高血糖症状多在肢端肥大症之后出现,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之后,血糖仍然难以控制。其原因是生长激素分泌过盛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6) 牙病

牙病的细菌可产生毒素,这些毒素潜入血液后,削弱了位于人体细胞表面的胰岛受体的敏感性,从而减少了胰岛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量,血糖因此而升高。(7) 疼痛

任何疼痛或多或少会影响到血糖,但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忽视疼痛。6.哪些药物使血糖升高?

在造成血糖升高的药物中,激素类药物最严重,故得名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糖尿病患者禁用的药物。

引发药物性高血糖的药物还有很多,如利尿剂、抗癌药、抗高血压药、女性避孕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苯妥英钠、消炎痛、氨茶碱、甲氰咪胍、甲状腺素等,这些药物都能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常因伴发高血压而服用双氢克尿噻等利尿抗高血压药,服用后常会使糖尿病难以控制,甚至发生昏迷。

异烟肼也会导致血糖升高。异烟肼是抗肺结核病的一线药物,治疗肺结核用药期至少在半年以上,长期用异烟肼可影响糖代谢,使糖耐量降低。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当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异烟肼忌与磺脲类降糖药合用,否则可能产生不可逆糖尿病。

鉴于此,高血糖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尽量避免服用引发药物性高血糖的药物。7.如何正确测试血糖?(1) 购买血糖仪后,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其流程操作。新买的血糖仪、每次启用新的试纸条及血糖仪更换电池后都应用血糖仪自带的质控液进行仪器校准,当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应随时进行仪器校准。(2) 开启试纸以前,要看清试纸上的批号是否与血糖仪相符,并查看试纸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的试纸。(3) 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器等血糖测试用品应存放在干燥清洁处。(4) 采血部位用酒精消毒后,待酒精干透后再采血。(5) 血量应正好覆盖到试纸指定区域,过多或过少都不行。(6) 采血时先暖手,切勿挤压手指来获得血样,否则组织间液进入会稀释血样而干扰血糖测试结果。(7) 要记录血糖测试结果,以便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血糖值近况,并可在就医时供医生参考,有利于医生调整治疗计划。(8) 不能单纯以自我监测为评估病情的唯一手段。糖尿病患者应每三个月到医院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9) 监测血糖要全面,应该了解“全天候”的血糖,监测不同时间的血糖。

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

但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增加监测频率,每周需要测2~3次全天的“血糖谱”。8.遇到哪些情况必须立即测血糖?(1) 发脾气时

当糖尿病患者发脾气时,可能提示是出现了低血糖,要及时测一下血糖,预防危险发生。尤其是对于经常出现情绪问题的糖友,要提高警惕,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正常血糖所带来的收益。

情绪不好还会引起血糖升高,是因为情绪波动会引起人体激素分泌紊乱,导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所以说,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控制情绪,情绪就像是血糖控制的“晴雨表”,既能提示您可能是血糖过低了,也可能会使您的血糖升高。(2) 睡得特别沉时

一些糖尿病患者有时会出现无症状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发作时并没有低血糖的典型症状(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而且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所以说,当糖尿病患者睡觉睡得特别沉时,要警惕无症状低血糖发作,家人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给患者测血糖,预防危险发生。(3) 心理压力大时

人在压力、紧张等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应激状态下身体也会分泌多种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综上原因,当糖尿病患者处于高压力状态时,血糖有可能会升高,这时糖尿病患者不妨测测血糖,预防危险发生。(4) 感到疲倦、困倦时

当糖尿病患者感觉到劳累、疲乏、困倦时,最好测试血糖,因为这可能是高血糖造成的。9.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有何意义?

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和预后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相同空腹血糖水平下,餐后2小时血糖越高收缩压越高。无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如何,随着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

鉴于很多国人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而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血糖的监测不应仅仅重视空腹血糖,也应与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结合在一起。10.为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餐前血糖比餐后高?

在一般情况下,进食后血糖要比进食前高,但是有的糖尿病患者却“反其道而行之”,餐前血糖反而比餐后高。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胰岛素分泌问题

胰岛素分泌可引起空腹血糖比餐后高。人体自身胰岛素的分泌存在基础分泌和餐时分泌,两者的分工有所不同。基础分泌负责维持日常的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在进餐时会分泌大量胰岛素,以便将血糖快速降到正常值范围,这叫作餐时分泌。有的人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但是胰岛储备功能良好,一旦进食,启动餐时分泌,将会有很多胰岛素参与血糖搬运的工作,使血糖快速进入细胞中,因此有可能使得餐后血糖反比餐前低。此外,胰岛素延迟分泌时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2) 饮食和运动问题

有些糖尿病患者饮食不足或者餐后运动强度过大会导致餐后血糖低于餐前,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3) 药物问题

降糖药物剂量过大,与饮食不匹配,或同时使用了增强降糖药物降血糖作用的其他药物,也可能导致餐后血糖明显降低。

在出现餐后血糖低于餐前血糖时,可先增加监测次数,如加测餐后1小时、3小时血糖,记录好数据,便于寻找血糖变化规律。然后,请教医生,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必要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11.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它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只有进入细胞的葡萄糖才能为细胞提供动力,使人体具有正常的各种生理功能。胰岛素分泌不足,不管是绝对缺乏还是相对不足(虽然有的病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数量正常,但是质量不好,相当于废品,所以称相对不足),都会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胰岛素从而维持正常的血糖范围。12.血糖和胰岛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血糖主要由食物吸收转换而来,然后被组织器官利用。但血糖在被组织器官利用提供能量的过程中,必须要依靠一种重要物质——胰岛素。正常人进餐后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多,而在空腹时分泌胰岛素会明显减少,因此正常人血糖浓度虽然随进餐有所波动,但在胰岛素的调节下,能使这种波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当胰岛不能正常工作时,就会使血糖无法打开组织细胞的大门,无法进入细胞为其提供能量。血糖因此会升高并引起糖尿病。13.什么是尿糖?

尿糖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当一个人的血糖超过肾糖阈时,尿液中就会出现糖(尿糖)。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是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因为尿糖受血糖水平和肾糖阈的双重影响。尿糖出现(尿糖阳性)仅能说明血糖水平超过了肾糖阈。肾糖阈较低的人出现尿糖时,称为肾性糖尿病。肾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或偏低而糖耐量曲线正常,同时出现尿糖,即可证实诊断。14.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即通常说的血色素)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高于9%建议联合治疗。15.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测糖化血红蛋白来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效果。糖化血红蛋白还能反映出血液细胞中被糖化的蛋白对患者组织器官伤害的情况,了解并发症发生的趋势。

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是否达标,不在于血糖到底降低了多少,而在于血糖控制是否平稳。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3%~6%,该数值越高,表明血糖控制得越不理想。糖尿病治疗要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必须不高于7%。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了,患者发生失明、肾衰竭、截肢等并发症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多,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能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替代日常的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态的最佳指标,同时它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因此还用来评价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不过它不能反映即时或短期内的血糖变化情况。因此,不能以该指标来调整药物用量。

糖尿病患者只有把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两者结合,才能全面反映病情。正确的做法是: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定期监测血糖,间隔一段时间还应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以便更好地判断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6.什么是糖尿病?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糖尿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以2型糖尿病为主

在我国2型糖尿病占90%以上,1型糖尿病较少见,患者比例小于5%,妊娠糖尿病患病率接近5%,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2) 发达地区患病率偏高

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高收入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是低收入人群的2~3倍。发达地区人们压力相对比较大,生活物质条件比较优越,或增加疾病发生率。(3)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由于糖尿病早期常无任何症状,患者往往不能及早就诊,这样就难以做到早期发现。如果想早期诊断并治疗糖尿病,应该多学习糖尿病知识,若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定期参加糖尿病筛查。(4) 教育程度低者患病率偏高

在相关调查中显示,大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说明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健康知识等因素,可能导致糖尿病发病的机会增加。(5) 餐后血糖偏高

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半数左右。因此,体检不能只查空腹血糖,还要定期做餐后血糖的检查。17.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归纳起来,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有以下三点。(1) 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蛋白质、血脂值以及血液中的水、盐分和酸碱度都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不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急性并发症。(2) 使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得到控制,尽量减轻这些并发症所造成的失明、尿毒症、肢体残疾和过早死亡。(3) 使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使所有糖尿病患者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有从事正常工作和日常活动的能力,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高质量的生活和基本相同的寿命。18.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糖尿病早期会有以下六个比较典型的症状。(1) 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瞳孔变小

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出现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等现象时,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上述症状就是糖尿病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的明显表现。(2) 饥饿和多食

因体内的糖分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常常会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平时不吃甜食的人也开始不加选择地吃很多甜食,这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这些异常症状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3) 手脚麻痹、发抖、挛缩

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复视和两眼视力有异,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4) 跟腱反射减弱

跟腱反射是检查神经功能的方法,以橡皮锤轻击足跟腱,迅速显示伸足运动为正常。糖耐量降低患者的高血糖损伤下肢神经,使跟腱反射消失的比例达50%以上。血糖越高、病程越长,比例越大,而普通人仅占4%左右。故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早期探知糖尿病的依据之一。(5) 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

糖尿病患者会容易感到疲劳,全身倦怠无力。即使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常常会无缘由地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感冒后经常长疖疮或血压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气味,此时应该及早去医院检查。(6) 口渴、多尿、排尿障碍

口渴和多尿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口渴是糖尿病患者最先出现的早期症状,尤其是睡梦中因极度口渴而醒来喝水的症状,可能说明病情已经恶化。病人的饮水量大量增多,排尿的次数和分量也随之增多,是发现糖尿病最便捷的途径之一。(7) 体重下降

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重下降很快,就应考虑是否得了糖尿病。(8) 皮肤瘙痒

反复发作的瘙痒使用各种脱敏药物和外用擦剂,仍无法解决时,应检查血糖,警惕是糖尿病作祟,皮肤瘙痒往往是糖尿病常见的前兆症状。(9) 阳痿

男性糖尿病患者中有轻重不等阳痿者占总病例数的50%,其中大部分系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血管受损,诱致的阴茎血流不畅;但也有社会和心理因素,适当疏导,勃起功能能够恢复。必须提醒的是,有阳痿经历的男性成人,不要忘记做糖尿病筛查。19.确诊糖尿病需做哪些检查?

血糖高并非是糖尿病的唯一“标志”,因为其他疾病、药物等也会引起血糖高。那么,如何来确定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呢?确诊糖尿病需做下列检查。(1) 胰岛功能测定,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

通过检查可以确诊是否患了糖尿病以及是属于1型还是2型糖尿病,还可以了解胰岛功能损害程度,判定血糖波动和病情稳定程度,判断治疗效果。(2) 糖尿病血液检测

通过血糖(包括三餐餐前血糖、三餐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可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效果,以便于调整降糖治疗方案。(3) 糖尿病尿液分析

尿常规和尿酮体:可以了解有无糖尿病酮症、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统炎症。

尿微量白蛋白:应用先进的放免检测技术,可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这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4) 动态血糖仪

动态血糖仪俗称“血糖Holter”,通过监测24~72小时内的动态血糖变化,可全面了解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和趋势,发现未知的高血糖和低血糖,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也可作为糖尿病相关科研的重要工具,代表了国际上血糖监测的最新水平。

一旦确诊糖尿病,应根据医嘱做一些经常性检查,不能以为服用某种降糖药就万事大吉,因为随着病情的进展,某一降糖药并不能起到永久性的治疗作用。倘若忽视检查,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以及脑梗、心梗、糖尿病足截肢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性命。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被确诊以后应重视以下检查。(1) 定期检查血糖

为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药物,必须定时复查血糖。进行血糖检查时,必须选择相应时间,如空腹、餐前和餐后血糖水平与患者原先水平作对照。(2) 尿糖和酮体尿糖检查

尿糖和酮体尿糖检查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1型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尿酮体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只有在病情严重时才出现酮体。因此,尿中出现酮体一能简单区别糖尿病类型,二能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性。(3)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个月的血糖水平,能间接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血浆白蛋白也能与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化反应,生成果糖胺,并且生成量也与血糖水平直接有关,也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近期观察指标。(4) 肝肾功能检查

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便于及时更换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要经肝脏代谢发挥作用,如果肝功能障碍,则会影响其药效发挥。每3个月到医院检查尿常规、血常规、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以判定肾功能的情况。(5) 经常检查血糖、血脂

因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好比是一根藤上的“姊妹花”,互相影响,很多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脂常常会有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把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6) 其他相关检查

糖尿病患者常易合并早发冠心病、肺结核、神经膀胱尿潴留、尿路感染等,因此,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和尿常规等也应作为常规检查。另外,还应重视口腔感染、眼底病变,每半年到口腔科检查1次,及早发现牙病及口腔感染情况;每半年检查1次眼底,若有糖尿病肾病或妊娠时要经常检查眼底,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特有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来确定。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WHO(1999年)标准和ADA(2003年)标准。

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采用WHO(1999年)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表1、表2)和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表3)。空腹血浆葡萄糖或75g OGTT后的2小时血糖值可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筛查。但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OGTT后的其他时间点血糖不作为诊断标准。

建议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应进行OGTT检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表1 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WHO, 1999)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糖代谢分类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PG)正常血糖<6.1<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7.87.8~<糖耐量降低(IGT)<7.011.1糖尿病≥7.0≥11.1

 

注: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也称糖尿病前期。

 表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水诊断标准平/(mmol/L)(1) 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11.1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糖 或 加上(2) 空腹血糖检测≥7.0 或 加上≥11.1(3) 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检测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异常(IGT)。

 表3 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WHO,1999)一、 1型糖尿病  1. 免疫介导性  2. 特发性二、 2型糖尿病三、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第12号染色体,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基因突变(MODY3)  第7号染色体,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MODY2)  第20号染色体,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基因突变(MODY1)  线粒体DNA  其他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A型胰岛素抵抗  矮妖精貌综合征(Leprechaunism)  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  脂肪萎缩性糖尿病  其他  3. 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后、胰腺肿瘤、胰腺囊性纤维化、血色病、纤维钙化性胰腺病及其他  4. 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胰高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生长抑素瘤、醛固酮瘤及其他  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Vacor(N-3吡啶甲基-N-P硝基

 

注:MODY (maturity-onset diabetes mellitus in youth),即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21. 糖尿病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根据病因学证据可将糖尿病分4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类型。1型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显著的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或缺失。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亦不明确,其显著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

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间被诊断的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不包括已经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妊娠时的高血糖状态。

特殊类型糖尿病是病因学相对明确的高血糖状态。22.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哪些区别?(1) 1型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

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

起病迅速;

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

体重明显减轻;

体型消瘦;

常有酮尿或酮症酸中毒;

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或缺失;

出现自身免疫标记: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等。

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分类尤为困难,因为1型、2型糖尿病在青年人群中发病率相近。

如果不确定分类诊断,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以及追踪观察其临床表现再重新评估、分型。

血清C肽和GADA及其他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标记物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但不作为建立诊断的必要证据。(2) 2型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

大多数患者肥胖;

起病隐匿;

有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

极少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酮症,而需要暂时性胰岛素治疗。23.长期患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长期患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1) 病死率增加2~3倍。(2) 心脏病及脑卒中者增加2~3倍。(3) 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倍。(4) 下肢坏疽和截肢者约比一般人多20倍。(5) 是引发危重肾脏病的主要原因。(6) 容易导致其他慢性损害,如神经病变、感染、性功能障碍等。24.糖尿病前期是否需要治疗?

一次体检时,小唐被告知糖尿病前期。医生嘱咐他需要进一步随访,但他不以为然,因为没感觉到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所以没有到医院做专门检查。那么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很多人都知道什么叫糖尿病,但不知道糖尿病前期及其症状和危害。糖尿病前期,就是血糖水平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所谓中间高血糖或处于临界状态(空腹静脉血糖为6.1~6.9mmol/L和/或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为7.8~11.1mmol/L),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阶段,且在这一阶段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或已经发生,但糖尿病前期也是唯一有可能转回正常的阶段。

糖尿病前期本质上是2型糖尿病的警告信号,它就像一条红线,跨过它,就加入了糖尿病的大军。当前,糖尿病前期人数超过糖尿病人数,是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后备军”。

糖尿病前期可以有心、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大血管病变,若发展成糖尿病将加重这些病变,构成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基于糖尿病前期具有上述危险因素,国内外有关专家达成的共识是:糖尿病前期必须积极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早期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止和延缓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饮食干预的原则是:注意总热量控制和食物配比,营养充足、均衡。食物总热量控制是关键,做到不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保证食物中纤维含量。

运动干预的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周锻炼5天,不必过于剧烈,每次简单锻炼30分钟有益健康,如散步。美国糖尿病协会称,通过适度的锻炼,每周只要保证150分钟,便可使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58%。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长期坚持“吃动两平衡”,减去多余的体重。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使之处于正常范围内。如果饮食、运动干预3个月不见成效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那么,糖尿病前期如何进行药物干预呢?选用的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能改善糖耐量,不引起低血糖;最好能减低血浆胰岛素水平,至少不升高;不刺激胰岛β细胞,不增加其负担,避免其功能提早衰退;能改善血脂异常;不增加体重;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糖尿病前期干预试验的药物主要有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25.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住院?

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住院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全面检查,及时发现疾病或并发症、合并症;第二,接受治疗;第三,患者住院可以迅速全面掌握治疗糖尿病所需的知识技能,对日后管理糖尿病大有裨益。

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住院。(1) 发生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如合并酮症酸中毒(血糖>14mmoL,并有尿酮阳性)、高血糖高渗(血糖>20mmoL)、乳酸中毒等,这些急性并发症致死率高,是否能抢救成功与是否及时治疗有直接关系。发生并发症的并非都是老病友,有些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如有多饮、多食和多尿等症状,通常血糖较高,也有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危险,这种情况下也应尽快住院治疗。(2) 出现其他系统的严重合并症

患者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并出现其他系统的严重合并症宜短期住院,如肺炎、肺结核、心肌梗死、急性胆囊炎、卒中、发烧、腹泻、创伤等。(3) 血糖波动大者

因为血糖波动容易出现并发症及危险,出现血糖过高就说明目前的降糖治疗效果不好,需要降血糖。低血糖更危险,有时会致命,其危害是急性的,更不能忽视。血糖波动大,应通过住院调整治疗方案,以便减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4) 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即使是小手术,也应住院治疗、观察,这有利于控制病情和有益于术后的恢复。(5) 妊娠和分娩的患者

这类患者需要严格而巧妙地控制血糖,否则糖尿病会对母婴造成严重影响。(6) 初发的1型糖尿病患者

这种糖尿病患者多为30岁以下,起病时体重下降明显,口渴、多尿等症状突出,血糖较高,终身需要胰岛素治疗。住院的目的是控制高血糖,消除症状,让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学会注射胰岛素并能根据血糖、尿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7) 病情控制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

这类患者需要住院,以了解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住院的目的是控制高血糖,消除症状。(8) 需要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

有些患者需要接受每天一次以上的胰岛素治疗,这样的患者也应住院学会监测病情,掌握胰岛素的治疗方法。(9) 生活不能自理的糖尿病患者

这类患者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更没能力调整血糖,为安全起见,应住院调整血糖。住院后,有专业的医生、护士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从而大大降低低血糖风险。26.糖尿病可以根治吗?

王老太患糖尿病已经多年,口服降糖药血糖老是下不来,只能每天注射胰岛素,因此她感到很麻烦,到处打听能够治疗糖尿病的偏方、秘方。一次,她在信箱里拿到了一张广告,令她眼前一亮,因为广告上写着“××中医研究院”研制的纯中药方剂安全无毒,只需服用2~3个疗程,便可根治糖尿病,一举解决长期以来西药治标不治本、肝肾毒副作用的世界难题。

那么,这则广告可信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药可以根治糖尿病。这则广告中提到的某中药方剂能够根治糖尿病的宣传,显然是虚假广告。专家认为,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都还不能根治糖尿病,只能起到控制作用。控制糖尿病所依靠的手段是当今推行的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即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27.手术能治疗糖尿病吗?

58岁的老路体型肥胖,患有2型糖尿病10多年。起先,老路遵医嘱口服降糖药加上控制饮食,血糖能够控制在理想状态,但前不久血糖控制不好,于是改用胰岛素治疗,并且剂量越来越大,最多时每天需要48单位胰岛素,同时需加用数种口服降糖药物配合降糖,且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自使用胰岛素后体重比原来又增加了5千克。

经过住院检查,发现老路的胰岛功能已经明显减退,长此以往,血糖控制不佳与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胰岛功能衰竭。另外,老路属于体重严重超标者,且大腹便便,腹内脂肪面积严重超标,这也是他体内的胰岛素作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导致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

经过医院普外科、内分泌科专家会诊,认为老路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治疗糖尿病。手术后,老路无须注射胰岛素,只要口服降糖药,血压即能控制在理想状态,而且3个月后体重减轻了8千克。

为什么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呢?原来,手术缩小了胃的容量,减少饮食摄入,同时让肠子改道,把远端小肠与胃吻合,即人为造成“短路”,重建肠道顺序,使小肠对营养物的吸收减少,同时改变胃肠道的激素分泌模式,使肠道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即GLP-1)水平升高,这种激素具有增加人体内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的水平,同时降低人体内升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的水平,从而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201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也就减重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达成共识,认可减重手术是治疗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手段之一,并鼓励内外科合作共同管理实施减重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但是,手术治疗糖尿病并非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龄在18~60岁,一般状况较好,手术风险较低,经生活方式干预和各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2型糖尿病或伴发疾病(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并体重指数(BMI)不小于32kg/m2,有或无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可进行胃肠减重手术。有关内分泌疾病专家认为,手术治疗糖尿病者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病程不超过15年;胰岛储备功能在正常下限的1/2以上,C肽不低于正常低限值的1/2;年龄不大于65岁。

需要指出的是,手术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虽然减重手术死亡风险较一般手术风险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病死率,术后还有发生肠梗阻、吻合口漏、深静脉血栓等近期并发症,以及发生胆石症、胃轻瘫、营养不良等远期并发症的可能。

因此,选择手术治疗糖尿病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应慎之又慎。28.糖尿病会遗传吗?

谷女士前不久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她除了担心自己的病之外,还担心自己的病是否会遗传给女儿。确实,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在所有类型的糖尿病中,1型与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其中又以2型糖尿病最常见,且有家族聚集倾向。

尽管说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但糖尿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病,因为最终是否发病不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与环境因素(个人不良生活方式,如营养过剩、缺少运动、饮酒、吸烟等)也有很大关系。其中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病因中只占10%,另外90%与环境因素有关。由此可知,糖尿病患者无须过分担忧自己的子女也会患上糖尿病。因为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其子女都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在糖尿病致病因素中,饮食是主要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孩子的合理饮食,控制孩子的饮食摄入量,将其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较1型糖尿病更强。同时2型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由单一基因遗传的,而是受多个基因影响的多基因遗传病。一项研究总结表明:父母任意一方患病,子女的遗传率为8%~14%,父母双方均患病,子女遗传率约为50%。考虑到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建议青年人在择偶时尽量避免双方家族中均有糖尿病人的情况,以减少下一代患糖尿病的危险性。29.糖尿病患者晚上睡觉总是出汗是怎么回事?

对于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夜间非正常出汗情况,不能轻视,应考虑到有低血糖的可能,患者可在凌晨2~3点测血糖,如果血糖值低于3.9mmol/L,就可以确定是发生了夜间低血糖。发生夜间低血糖要及时联系医生,找出发生原因,并要尽快解决问题,以免发生危险。

当然,糖尿病患者夜间非正常出汗并非一定是低血糖,如果凌晨监测血糖值排除了低血糖,那么有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造成的多汗。因为一些病程较长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会使支配患者出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无汗,而一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多汗。如果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好血糖,服用维生素B1、B12等调节神经的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30.什么是糖尿病“苏木杰反应”?

80多岁的张老伯患有高血压30多年,前不久又合并糖尿病,因此住院治疗。根据张老伯的病情,医生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8单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一个星期后张老伯的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医生嘱咐家人按照在医院时的用法用量给予病人注射胰岛素。但是,家人怕张老伯晚上血糖偏高,晚上不进主食,并把胰岛素的剂量增加到24单位。谁知第二天清晨张老伯对家人说整个晚上感到心慌、乏力、头晕、出冷汗,家人给张老伯测试血糖后吓了一跳,血糖居然很高。于是,家人把张老伯送到医院治疗。医生听了家人叙述后告之这是糖尿病的“苏木杰反应”。

何谓“苏木杰反应”?张老伯和家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医生告诉他们:“苏木杰反应”是指午夜低血糖后出现早晨高血糖的现象,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胰岛素过量后诱发低血糖,机体自身的负反馈调节,促使体内胰升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均显著分泌增加,故每次低血糖后会出现高血糖及尿糖增加。“苏木杰反应”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也可见于2型糖尿病接受或未接受胰岛素治疗者。这两种现象在表现上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

那么,如何判断“苏木杰反应”呢?“苏木杰反应”的主要表现是:经常晨起感觉头痛、恶心;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患者体质消瘦,糖类摄入又过少;尿常规检查,尿糖和尿酮体波动幅度大;胰岛素用量加大后,早餐前高血糖反而得不到控制;尿糖消失后,仍然存在尿酮体或尿酮体先于尿糖出现。

一旦发生上述表现,应考虑可能是“苏木杰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对病人的血糖检测,倘若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3点的血糖小于6.1mmol/L,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mmol/L,即可判定为“苏木杰反应”。

对“苏木杰反应”者,就医时应主动与医生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可行的措施,可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睡前尿糖阴性或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者,可适当进食少量糖类。千万不要以为早晨空腹血糖高是因为胰岛素剂量不够而盲目加大胰岛素剂量,以免糖毒性对人体产生更大伤害。31.什么是糖尿病“黎明现象”?

老刘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测血糖,空腹血糖值一直很高,而且餐后的血糖也难以得到控制。根据门诊给出的治疗方案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不大。于是,医生就让老刘住院治疗。

住院检查发现,老刘血糖在凌晨3点自发性地升高,以至于空腹和餐后血糖居高不下。医生认为,老刘属于糖尿病“黎明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体在黎明会增加分泌一些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以便让机体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做好准备。由于正常人体内可以分泌足够的内源性胰岛素以阻止清晨血糖升高,所以虽然升糖激素增多,但不存在“黎明现象”。可对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升糖激素的作用下,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会出现高血糖。

由于“黎明现象”患者可能没有任何典型临床症状,常常是由于早餐前出现高空腹血糖和三餐后高血糖难以控制而引起注意。因此,患者自身应引起重视。自测血糖者,尤其是要注意对凌晨3点血糖和晨起时空腹血糖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黎明现象”。判断“黎明现象”血糖值的标准是凌晨3点血糖大于6.1mmol/L,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mmol/L。“黎明现象”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也就是要保证早餐前血糖正常。即便处在糖尿病前期阶段,也应当关注“黎明现象”。尽管二甲双胍是最有可能改善“黎明现象”的口服降糖药物,但最新研究提示,无论是单一口服降糖药治疗还是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都不能充分地控制“黎明现象”。较好的方法就是晚上注射中效胰岛素,因为它作用的高峰时间恰好可位于黎明前后,也就能充分补充黎明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当然,应用闭环式胰岛素泵治疗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可依据患者的血糖高低自动调节胰岛素输入量,但昂贵的治疗费用并非所有患者能够接受的。

需要注意的是,清晨血糖并非都是“黎明现象”,还有一种是“苏木杰反应”。两者不同的是,“黎明现象”是从凌晨开始持续出现高血糖现象,而“苏木杰反应”是午夜低血糖以后出现清晨高血糖。由于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处理的方法也不同,应注意仔细鉴别清楚,否则就会张冠李戴,处置不当也会贻误病情。32.什么是糖尿病“黄昏现象”?

老张是个有多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他非常注意控制血糖,平时除了按时服用降糖药,做到合理饮食,增加适度运动,还注意经常测试血糖,每周至少测试两次,即空腹、餐后2小时各一次,测试结果血糖都控制在较理想的状态。有一次,老张去他哥哥家。哥哥也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家里有个血糖仪,以便随时测试血糖。趁着晚饭前的空闲时间,老张用血糖仪测试了一下血糖,结果让他吓了一跳:11mmol/L。老张怀疑血糖仪有问题,于是第二天特地去一家医院测试了一下,结果血糖仍然很高。这下老张搞不明白了,自己早晨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可以,为什么在晚饭前没进食的时候血糖反而较高?

医生在询问了老张用药以及饮食、睡眠、情绪等情况后,排除了其他因素造成的高血糖,认为是糖尿病“黄昏现象”。老张问医生:“只听说过糖尿病‘黎明现象’,怎么会有‘黄昏现象’?”其实,糖尿病“黄昏现象”并不少见。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的发生机理相同而时间不同,都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和胰岛素拮抗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在24小时内的节律性分泌不协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分泌的胰岛素拮抗激素从零点开始逐渐增加,至凌晨4~6点可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了下午的5~7点,又会迎来另一个分泌的高峰。因此,这两个时间段的血糖可能会突然升高。正常人的机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可以随着这些拮抗激素的升高而增多,即在凌晨与下午各有1个胰岛素基础分泌的高峰,而在半夜与上午就分泌较少,这样非糖尿病患者正常的血糖水平总是能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即3.6~6.1mmol/L)。而糖尿病患者常由于基础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消失,会在凌晨与下午有两个很难控制的高血糖期,这分别称为“黎明现象”与“黄昏现象”。经常出现晚餐前的高血糖称“黄昏现象”,但也有的患者“黄昏现象”发生较晚,表现是睡前血糖高于晚餐后2小时血糖。诊断时需排除饮食、运动、情绪和低血糖等因素的影响。

那么,哪些人容易发生“黄昏现象”?糖尿病患者别过于担心,因为并不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黄昏现象”。常见发生“黄昏现象”的有:1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胰岛素抵抗严重者;抑郁症、肝硬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者;急性心梗、脑出血、大手术后应急反应明显者;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的患者等。

有“黄昏现象”的糖尿病患者不能轻视,应在饮食和运动上加以调整。可将午餐分为两次吃,以控制血糖的升高;在午餐后90分钟做30~60分钟的运动。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没效果,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午餐时加服短效降糖药或在午餐前加用一次短效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黄昏现象”较多时最好使用胰岛素泵。

患者在判断自己是否存在“黄昏现象”时,不要仅凭一两次的血糖监测结果,因为血糖有可能是受到了饮食、运动、情绪以及气温等方面的因素影响。33.哪些人群容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与糖尿病家族性、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少、大量饮酒、精神长期紧张等因素有关,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发生率高。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发现,有以下情况的人易患糖尿病。(1) 糖尿病家族史

虽说有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都可患糖尿病,但是糖尿病是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遗传因素可使胰岛素分泌发生异常。直系亲属一方或双方患有糖尿病时,其子女易患糖尿病。(2) 老年人

老年人的增龄变化会导致糖耐量降低,糖耐量降低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成正比,胰岛素释放试验可见糖耐量下降的同时,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并且释放延迟。老年人一方面新陈代谢减慢,碳水化合物代谢也减慢,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后消化量减少,导致糖耐量减退;另一方面因饮食过多,转变成脂肪储存下来。很多老年人摄食及饮酒过多而体力活动减少,即能量摄入超过支出,引起肥胖、脂肪过多,对糖利用能力降低,胰岛负担加重极易诱发或加重糖尿病。(3) 肥胖者

肥胖者易患糖尿病是一个为大家所共知的事实,也是经过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了的。(4)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对胰腺有损害作用,糖尿病又可合并高血压,两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使病情越发加重。(5) 脂肪肝患者

在脂肪肝人群中,糖尿病发生率约为46%。1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发生率为21%~78%,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发生率为50%~75%。(6) 妊娠期妇女

妊娠糖尿病妇女大约有10%会发展成为1型或2型糖尿病。对于妊娠或分娩过巨大胎儿的妇女,应注意筛查有无糖尿病。高龄妊娠是公认的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7) 低体重儿

出生时体重低或婴儿期体重比一般孩子轻的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