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病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7:37:34

点击下载

作者:田胜利,何春梅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伏病论

伏病论试读:

前言

中医对于人类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药最具原创思维,虽然古老,但不落后,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药面临巨大需求,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中医药创新、创业大有可为,不仅有利于服务健康,也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然而要学好中医,却并非易事!

目前举世公认的中医临床水平下降,其症结就在于中医西化严重,一些中医“乐此不疲地学习西医”,丢掉了中医思维,变成了会用西药而不会辨证用中药的挂牌中医。这种现象不容忽视,在临床上真正运用好中医思维进行预防、诊治疾病的上工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关键在于人们对中医学所经历的思维道路较为生疏。

要学好中医,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掌握和运用好中医思维!中医不只是搭搭脉、扎扎针,也不是西医的替代、补充,在治疗各种疾病以及“治未病”三阶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和诊疗方案。了解和体味古代中医在创造中医学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了解中西科学分道而行的思维因素,能使人们更有效地学习中医,同时也架起了一座通向中国传统文化、通向中医学的桥梁。

那么,什么是中医思维呢?一般而言,中医思维,体现在辨证施治、审证求因、整体观以及恒动观等方面。“医者,意也”。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帮助读者从中体会中医思维。在生活中和临床上,经常遇到缺钙的人,虽然长期补钙,但只要一停药,腿就抽筋,原因何在?其实,治疗缺钙,最主要的不是补钙,而是减少“钙流失”,因为我们每天的食物中都含有钙,只要不存在“钙流失”或者流失的较少,人体才不会缺钙。人体的钙流失是由谁负责的呢?根据中医理论:“肾主骨,肾主封藏。”肾亏了,封藏不够了,患者骨中的钙就会流失掉,补肾就是增强封藏能力,就是阻止或减少钙流失,只有这样人体才能不缺钙。也许有人会问,缺钙了为什么会腿抽筋?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一下,那就是:“肾虚了,为什么腿会抽筋”?在《黄帝内经》的病机十九条中有一条:“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也就是说,腿抽筋,腿部肌肉痉挛,是因为湿邪引起的,湿邪停留于小腿部,所以才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而这湿邪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肾虚之后,对水液的代谢出现了障碍,水湿停留所致。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补肾治疗腿抽筋的真正意义。临床经常采用温补肾阳,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的中药,如淫羊藿、伸筋草之类治疗此类疾病,取得好的疗效,这就是中医思维。这种思维与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显然不同,中医思维在此更显示出优势。

然而,现实是,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人们在学习它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使得人们难以形成学习传统科学的知识氛围;难以体会传统思维的规律;难以理解中医学的知识内涵。对学习者来说,反差着实太大,具体表现在,要在现代科学文化环境中学习和继承距今两千多年的中医学,学习内容与知识基础和文化环境形成了多维反差: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学习两千多年前的传统科学所形成的时代反差;已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与古老医学知识形态所形成的反差;已熟悉的现代科学与陌生的古代科学所形成的知识环境的反差;已习惯的现代思维与从未体验过的传统思维形成的思维模式的反差。由上述反差构成学习中医学的障碍,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和智慧的结晶,中医思维方法则是其智慧之器。研究中医思维方法,无论是对掌握、理解中医学理论知识,提升中医理论水平,还是提高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认识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医学的科学研究,促进中医学术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作为一名资深岐黄出版人,以及曾经的中医药大学教师和临床医师,多年来,我一直想出版一套关于中医思维的专业书籍。几年前适逢田胜利博士拿来“伏邪内伤临床路径”的书稿,针对书稿,彼此相谈甚欢,我看了书稿后,建议将书名改为《现代中医新思维——伏邪内伤临床路径》,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皆备的创新性中医专业书籍,值得中医内科临床医师阅读。这本书不一定能解决当前内科疾病的所有问题,然而肯定会对中医临床治疗方法有所裨益,有助于中医临床医师拓展辨治疾病的视野。作者结合现代疾病谱发病特征,依据《黄帝内经》伏邪内伤理论,在临床长期实践基础上,原创性地提出“现代内科疾病伏邪内伤特征、演变规律及诊治原则”的中医新思维。这本书出版后,获得读者好评,并获得华东地区科技图书二等奖。

之后接到江西中医药大学刘红宁教授的电话,说他们团队正构思着准备撰写一本《伤食论》的中医专著,由此启发我,可将此类图书做成一个系列——“现代中医新思维丛书”。今年田胜利博士和何春梅博士撰写了《伏病论》一书,此书为单行本《现代中医新思维——伏邪内伤临床路径》的升级版,内容更系统、完善,具丰富的中医原创思维,成为“现代中医新思维丛书”的第一分册。我希冀有更多的中医界的专业人士对中医思维进行积极探索,以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开拓中医临证思路,继承、发展、创新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科学内涵和中医思维,让中医独特的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方法更加规范有效。

我在积极寻找着这样的中医人,他/她会是你吗?欢迎加入撰写“现代中医新思维丛书”行列!

谨以此套丛书向现代“中医思维”致敬!单宝枝 博士QQ:519943747新浪微博:单宝枝中医药编辑2015年2月8日

中医之道在于“正”文化(代自序)

中医之道,在“正”文化,在至正,在从正,在守正,在养正,在扶正。

明确医道根本,才能通达天人相应;通达天地,才能明白人的社会属性与动物属性;明白了人的基本属性,才能知道精神、心理、躯体的互根互用;知道了身、心、灵,才能通晓病理生理;通晓机制,才能说疾病;知道了疾病,才能研究疾病的原委、转归。疾病从无到有,从有到重,从重到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是可以干预和控制的。病有其因,疾有其变。只有与时俱进,了解疾病的成因和演变,才能逐步走近医道。沉溺医术,忽略医道,必致医道沦丧,术之不显,疾病泛滥。《易经》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素问·刺法论篇》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难经》云:“正经自病。”三者所言是正文化的源泉。所谓中医,实乃大医至正,正道之医。

欲掌握医道,必先有至正;欲有至正,必先从正;欲先从正,必先守正;欲先守正,必先养正;而后才可扶正。至正溯源,实事求是地研究医学,研究人体,研究身、心、灵。所以医道之本在“正”文化。“正”从一,一是根本,就是中医的“一元论”,是中国“天人合一”文化的运用与体现。《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言的“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强调疾病的一元论,强调审因论治,中医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正”文化在方法论上的具体应用,是中医活的灵魂,所以从正就是守一。

现代科学揭示人体其生命本质存在只不过是宇宙大磁场中的一个粒子,在宇宙磁场运动中的一个表现。人体既不能摆脱外界条件的影响,依据外在条件而存在,也不能摆脱外界条件的作用而自行存在并生存。一元论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更重要的是对生命活动存在根本性指导认识。这个根本性指导认识会构成现代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具体方法。

后工业时代,人们以动物性饮食习惯为主,脑力劳动者成为人群的主体,运动减少,思虑增多,熬夜,工作压力超负荷,情绪过激,环境及食品污染,夫妻生活的不和谐等,这些成为疾病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导致的疾病原因已经不再以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为主,转而以六腑脏器内环境改变,导致内生“湿、火、毒、痰、瘀、积”六浊为核心。疾病的演化不再按六经传变,或卫气营血传变,或三焦传变,而是由络到经,由经至脏,由脏至脏络的传变规律。抓住这些根本性转变,才能掌控疾病的根本规律,实现疾病防控。抓住这些根本性转变,才是中医文化的守一,才是中医的医道精神,才是中医的世道精神。也就是坚持中医的发展和创新,也就是与时俱进。所以医道也就是“世道”。“正”从止,《大学》谓“知止”,“在止于至善。”要实现疾病防控的至善,必须知止,知止就是守正。健康之道离不开“止”,“嗜欲太甚,立心不常,淫放纵逸,有阙摄养”,都是不知止的行为。如此人体必然产生“湿、火、毒、痰、瘀、积”六浊,六浊潜伏、传变和瘀滞,必然导致各种疾病产生。要远离六浊,就要坚守五正,即至正、从正、守正、养正、扶正。只有坚持五正,才能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坚守以五谷杂粮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习惯,科学运动,合理作息,适龄婚育,与环境和谐相处,定期调摄、修复、自养。如此,健康才能“止于至善”,才能远离疾病。

治病救人不是简单地针对疾病严重状态的对症处理,或者患者的临终关怀。而是真正传播至正、从正、守正、养正和扶正医学知识,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建立大众科学正确的生活、工作秩序,以及维护良好的自然环境。这才是医道的本旨。“正”数理是五,如《伤寒杂病论·序》:“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正的数理五行运用,是中医法理不二的高度切合和智慧运用,是“养正、扶正”的核心关键,通过五行生克制化,推演天、地、人的关系,推演人与万事万物的关系,推演人机体内外的关系,推演人机体内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关系,从运动、医药、饮食、功能调整以及外部环境改善五个方面以道御术,才是医道正解,才能系统管理健康,做到真正的健康。

运动、医药、饮食、功能调整以及外部环境改善这五个方面,犹如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构成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五要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伏病学说发扬医道精神,研究当代人疾病规律,提出系统、整体防治方案,预防为主,临床为辅的学说。中医把长夏称为“伏”,五行属土,季节多湿火,当代人疾病首先从湿火形成,进而产生湿毒,再发展为痰瘀,直至积结;当代人多数疾病与动物性饮食习惯相关,疾病首当其冲,侵犯脾土,脾土受邪,变化演生出众多疾病。因此,降伏当代人疾病,首当从湿火着手,首重脾经。故伏病学说谨守六浊认识,坚守传播五正文化,运用五行方法论,研究时下疾病演化规律,从健康五要素着手,系统防治时下疾病,还世道以健康!田胜利 何春梅 博士2015年2月8日第一章伏病的免疫和传变《伤寒杂病论》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于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明确了疾病的三个来源。在农耕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以封建制度为核心,自然环境优越,人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体力劳动是主要工作方式,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休养方式天然,导致了当时民众普遍存在“正气”不足,外邪容易自体表侵袭人体,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时的衣食住行相对比较简单,导致自然环境的变化严重影响人体内环境,从而形成致病因子自体表侵入人体的“六经传变体系”的朴素唯物疾病认识观。相比较之下,我们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生产力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生产关系也明显不同于农耕时代,与此同时出现自然环境的恶劣变化,导致我们现在民众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工作方式,休养方式更加“主观”化,人际关系复杂,情绪波动明显,自然环境或居住环境污染严重,这个时代仍采用古典中医提倡的“六经传变体系”认识和防治疾病,就显得有些画地为牢,疗效难以保证了。第一节伏病概念

伏病是指非自身成分异常聚集在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及体液等中,形成伏病因子,这些伏病因子是能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潜在的最根本致病因素,从而使人体形成一种病理状态,这种病理状态称之为伏病。伏病的出现可能与现代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自然环境改变有关。一、伏病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人每天接触的化学性毒物约1180种,人均摄入农药化肥每天约200μg,肉类激素150μg。每年死于室内污染的人数约110000。肉类激素导致内分泌紊乱人群接近2000万。美国住院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0%~30%,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者约占总住院人数的2%~5%以上,严重和死亡病例约占0.2%。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者每年达250万人,其中严重反应为50万,因此死亡者为19.2万人。二、伏病诊断标准

1.主观症状

便秘、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关节或肌肉酸痛、性欲减退、皮疹或青春痘、神疲乏力。

出现上述症状2个以上即可确诊;如只有一个症状,伴有下列客观指标之一亦可确诊。

2.客观指标2(1)超重和(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5.0kg/m。(2)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和(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和(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4)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酯≥1.7mmol/L(150mg/dl),和(或)空腹血HDL-C<0.9mmol/L(35mg/dl)(男),<1.0mmol/L(39mg/dl)(女)。(5)高尿酸血症: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mmol/L,女性高于360mmol/L。三、伏病形成原因

伏病形成基于两个基本生理状态的改变:一个是代谢系统的改变;另一个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改变。

1.湿因子

代谢系统的改变是主要发生了有害代谢物的蓄积和慢性炎症反应。这两者形成主要来自我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方面的改变:第一,动物性或油煎性食物过多;第二,运动尤其有氧运动太少;第三,思虑太过,现代人经常思考很多问题,想很多事情,担忧很多东西;第四,性生活过多或过少。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来源。

这些代谢系统的改变我们统称之为“湿因子”,是借助传统中医学“湿”的概念,因为这两者描述的内涵基本一致。

湿因子是指由于现代饮食、运动、生活及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免疫系统黏膜屏障发生慢性炎症反应或体内脂质代谢紊乱的致病因素。

动物性食物里富含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甲硫氨酸(一种含硫的氨基酸)和可食用酸。这些营养成分在人体需要范围内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当摄入上述这些物质的量超过我们新陈代谢的解毒和清除能力时,就会产生大量的降解酶、自由基、内生毒素等内生有害物质,潜伏在我们的各个基本生理系统,作用于免疫系统黏膜屏障,形成慢性炎症反应或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改变细胞、组织、器官及体液等的正常生理功能。

蛋白质摄入量超过需求,代谢产物是尿酸、尿素等有害物质,这些就是“湿因子”,作用于消化道、泌尿道等免疫黏膜屏障,主要是通过肝脏和肾脏清除。一方面由于异体蛋白的长期刺激可能会引起免疫紊乱,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病;另一方面就是清除这些毒素会产生大量自由基,进而损坏我们自身的组织和器官。

脂肪代谢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就是“湿因子”,除了沉积在血管,导致血管硬化以及高脂血症,还可以引起胰岛素抗性增强,从而引发心脏病、中风和2型糖尿病,甚至肿瘤。

过量消耗含硫氨基酸(如甲硫氨酸)会产生“湿因子”,潜伏在体内,导致口臭、体臭和有害的胃肠胀气。甲硫氨酸代谢产生的高半胱氨酸是引发心脏病、中风、周围血管病、静脉栓塞、痴呆、阿尔茨海默症和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硫能促进癌性肿瘤的生长,毒害肠道组织。含硫氨基酸代谢产生的硫酸是自然界中酸性最强的酸之一。

总之,动物性食物的过度摄入,容易产生湿因子,导致人体内环境酸化,引起慢性酸中毒。

肾主骨,骨是维持身体酸碱平衡的主要缓冲系统。它通过释放碱性成分(碳酸盐、柠檬酸盐和钠盐)来抵消这些“湿因子”引起的酸性成分,造成骨骼成分溶解,引起“湿因子”干扰骨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同时,动物性食品中的“湿因子”酸性成分还会提高体内可的松(类固醇)水平,造成骨成分进一步流失。

湿因子是各个基本生理系统酸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引起人体内环境三大问题。(1)酸碱环境的改变。(2)免疫紊乱,产生自身免疫病。(3)产生过量自由基、降解酶。

油煎性食物在高温油炸过程中,食物本身所含的很多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等,会因高温分解破坏,使营养成分大大降低。同时,油炸食物中的糖、有机酸、油脂、蛋白质中的某些氨基酸间发生反应,生成丙烯酰胺。资料显示,丙烯酰胺单体具有两方面毒性:首先,丙烯酰胺可以与人体血红蛋白中的缬氨酸N端结合形成加合产物,具有神经毒性,大剂量或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幻觉和震颤等神经症状;其次,丙烯酰胺是已知的人类可能致癌物,接触较大剂量的丙烯酰胺,会增加癌症及系统性疾病的发病率。

2005年3月2日WHO和世界粮农组织发布了一个简要报告,提醒消费者减低食物丙烯酰胺的摄入量,以防止引起可能的健康危害。普遍认为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更易在高温烹饪时产生丙烯酰胺。2005年4月13日我国卫生部发出公告,建议消费者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2005年9月初,卫生部正式公布《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再次提醒消费者,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应减少食用。

2.火因子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改变是主要引起我们“应激”反应的异常,其导致的效应与中医归结的“火因子”内涵近似,包括了应激的基本过程,基本影响到“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以及一些激素和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最终形成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为主的全身机体应激性改变。

火因子是指由于现代饮食、运动、生活及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应激异常,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紊乱的致病因素。

火因子也有四个来源:第一,睡得太晚,11点之后才睡;第二,情志过激(也就是中医的五志过极,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志过头了,太多了,就变成了火);第三,化学药品、单一营养品、补养品摄入过多,现代人爱吃补品、保健品,而且老吃某一样,比如一个人如果每天吃燕窝,那么时间久了,就是火,是火毒;第四,不可规避的,就是环境污染或食物污染。这四个方面就形成了火因子。

有研究表明,孤独感强或易激惹等个性心理特征能明显影响分裂原对淋巴细胞的促增殖反应,同时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水平下降。考试压力、婚姻不和等情感性应激刺激常伴有血中抗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人类疱疹病毒(EBV)或抗巨细胞病毒的抗体滴+度上升,CD4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的百分比率及活性也相应降低,提示应激可能降低免疫力,使体内潜伏的病毒激活。

具体来说,火因子引起的体内免疫调控异常主要可能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GC)轴系统的激活。(2)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激活。(3)阿片肽类的参与,如β-内啡肽(β-END)、甲硫氨酸脑啡肽(M-ENK)、亮氨酸脑啡肽(L-ENK)、强啡肽(Dnorhin)等。(4)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分泌增加,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促甲状腺激素(TSH)(冷刺激除外)等分泌减少,α-MSH可对抗细胞因子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系的作用。(5)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的释放。(6)垂体前叶生成的suppressin(暂译抑制素),为63kDa的蛋白质,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效应,由ACTH、GH及PRL等刺激细胞生成,故可推测其为应激性激素,参与对免疫功能的抑制性调控。

具体来说,火因子引起的体内能量代谢异常主要可能有以下几种形式。(1)机体处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状态,造成物质代谢的负平衡,因而患者出现消瘦、衰弱、抵抗力下降等。超高代谢主要与儿茶酚胺分泌量的增加密切相关。(2)高血糖代谢变化。高血糖和尿糖是由于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以及胰岛素的相对不足所致。这称为应激性高血糖或应激性糖尿。(3)七情过极时,由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脂解激素增多,脂肪的动员和分解加强,因而血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组织对脂肪酸的利用增加。(4)蛋白质分解加强,尿氮排出量增加,出现负氮平衡。严重应激时,负氮平衡可持续较久。第二节伏病与免疫

伏病环境出现代谢系统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异常改变。湿因子和火因子潜伏在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及体液等中,导致我们“体内生态环境恶化”,空腔脏器当中存在大量的有益菌(有益微生物),这些空腔脏器包括鼻腔、呼吸道、胆道、肠道、尿道、子宫等。这些有益菌是与我们人体共存的,比如肠道益生菌,帮助我们消化代谢。有些有益菌在湿毒环境下会大量死亡,出现残存异体蛋白质,甚至一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片段。

毒因子是由火因子发展而来,是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系统超出自我调节能力后,出现的机体空腔脏器黏膜定植菌大量凋亡时,机体表现出来的反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情绪异常、烦躁、失眠、色斑、乏力等。

机体处于“湿毒”状态,不仅空腔脏器广泛存在慢性炎症,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机体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若出现异常免疫反应产物,异常聚集在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及体液等中,这是一组复杂的潜在致病因素,称之为“痰因子”。若出现血液流变学改变,异常聚集在人体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中,引起各种疾病表现的致病因素,称之为“瘀因子”。“痰瘀因子”的长期积累会形成肿瘤、囊肿、增生等病理状态,这个病理状态称之为“积结”。“积结”若不伴有基因突变的,多为良性;“积结”若伴有基因突变的,多为恶性。

这样,现代中医学的重要病理产物系列就形成了,由于后工业时代民众的饮食、运动、生活及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机体内序列出现湿火-湿毒-痰瘀-积结病理产物(图1-1)。图1-1 伏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这些病理产物可能由两个通道进入人体:一个是消化系统黏膜屏障,另一个是除消化系统黏膜屏障外的免疫黏膜屏障。消化系统黏膜屏障主要指中医概念中的“脾”系列。除消化系统黏膜屏障外的免疫黏膜屏障主要指中医概念中的“肝”系列。由于人体存在三道免疫防御系统(图1-1),第一道免疫屏障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其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此外,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也可以清除异物。皮肤是农耕时代免疫问题的主要来源,而现代人的免疫问题则大多来自于黏膜。第二道免疫屏障是吞噬和杀菌作用,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以上这两道免疫屏障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与生俱来,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第一道免疫屏障就是中医学所说络脉分布的主要区域;第二道免疫屏障就是中医学所说经脉分布的主要区域。

第三道免疫屏障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包括淋巴结、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第三道免疫屏障就是中医学所说脏腑分布的主要区域。

在这里需要补充一个中医概念,就是脏腑络,也就是脏腑自身表面存在免疫系统通路,分布在脏腑自身微循环等区域。

伏病得以潜藏的根本原因是同气相求,也即体内存在谐振现象。正如古代中医大家喻嘉言所说:“而肾主闭藏者,因是认贼作子,贼亦无门可出,弥甚相安,及至春月,地气上升,肝木用事,肝主疏泄,木主风,于是吸引肾邪,勃勃内动。”正是因为感受到的伏病因子与人体某些细胞、组织等结构功能相似,致使免疫系统识别紊乱,出现免疫系统反应异常,伏病因子潜伏体内。因此不会出现正邪交争的现象,故不发病。随着时间的变化,伏病因子量的蓄积,导致免疫反应,引起第一道免疫屏障黏膜损伤,这是伏病的第一次免疫损伤。

伏病的第一次免疫损伤,引起人体的免疫修复和定植菌群修复,在人体自适应和自调整基础上,机体恢复动态稳定态。从中医学角度看,伏病因子进入络脉。络脉广布周身,连缀内外,伏病因子潜伏于此,症状万千,游走变化,往往无“证”可辨,找不到临床学证据,故伏病在络,临床常感有其“症”而无其“证”。

伏病的第一次免疫损伤后,如果外界致病条件持续,致病因素不能及时改变,导致黏膜免疫屏障持续损伤,引发第二道免疫屏障为主表达,导致机体有明显临床表现,由于体液吞噬细胞或杀菌反应,往往有明显临床依据。发病初期,由于免疫系统明显优势,往往症状反应轻。发病后期,由于免疫复合物刺激神经系统,往往有定位清晰的临床症状表达。这是伏病的第二次免疫损伤。

伏病的第二次免疫损伤,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修复和免疫复合物清除,在人体自适应和自调整基础上,机体再次恢复动态稳定态。从中医学角度看,伏病因子进入经脉。经脉是气血主干道,周流不息。络虚伏病在经,经脉不畅则证显现,却常常因经气未显著亏损,血液周流未显著改变,而症状不显著,故而伏病因子伏于经病,常有其“证”而无其“症”,临床证据显著,机体临床表现轻微。

伏病的第二次免疫损伤后,如果外界致病条件持续,致病因素不能及时改变,导致持续免疫吞噬和杀菌反应,引发第三道免疫屏障为主表达,引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异常分泌免疫细胞,出现不可逆性免疫损伤,机体自适应和自调整功能破坏。伏病的第三次免疫损伤从中医学角度看,伏病进入脏腑。脏腑是生命存在之要塞,元气所寄,伏病在脏腑,元气必伤。元气损伤是形成伏病在脏腑病的关键。伏病在脏腑,则病久难愈,病症显著。第三节伏病的中医学传变表达

伏病传变理论是在伏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出现的序列病理演化模型。由于人体构造是混沌状态的非线性表达,这个序列病理模型只是单一因素作用下可能的表现。这个理论是在伏病学说哲学思想指导下,对机体病理模型的分析。

一元论是伏病传变理论的基本思想,抓住疾病的根本病理变化,所处的根本经络,采用阴病治阳、生克制化等原则,清除潜伏于人体的根本伏病,是伏病治疗中防治疾病的关键指导思想。

衍射与谐振是伏病传变理论的具体指南,抓住伏病在人体经络上传递规律,模拟伏病运行轨迹。

由于我们当前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出现“湿因子”或“火因子”致病因子。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主运化食物、水湿,《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因子最容易从脾系列的黏膜屏障进入人体。肝主疏泄有调畅情绪,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功能,火因子最容易从肝系列的黏膜屏障进入人体。一、脾系列传变

1.临床特点

伏病在脾太阴络,《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脾与胃以膜相连。”伏病因子潜伏于脾太阴络,首先藏于脾胃相连的“膜”,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肠系膜、胃底静脉丛及淋巴所处部位相近。

从部位看,潜伏在脾太阴络的伏病因子,循经感传到脾所主靶组织。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故症状表现在“肌肉”“四肢”“口腔”“口唇”,以及涎液分泌的异常。由于脾经“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故证候特点又可表现在咽、舌、膈和心脏。

从发病特点看,主要影响脾脏功能在这些部位的表达。由于“脾主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湿,主统血,主升清”,所以这些部位的润燥、出血,以及精微的濡润、营养,都和脾太阴络潜伏的伏病因子有关。

由于“脾在志为思”,脾太阴络伏病因子会导致思虑异常变化。反过来讲,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则会影响脾脏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且影响到脾气的运行,导致脾气滞或气结,或妨碍脾气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加重脾太阴络的伏病因子。如果仅仅因为“思虑因素”导致伏病因子内生于脾太阴络,而没有饮食因素干扰,“气结化火”,则多导致“火因子”,而兼杂湿因子。

2.疾病演化

由于现代社会过食动物性蛋白和脂肪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生活方式,所以“湿因子”成为了主要的致病因子。湿因子首先形成在脾太阴络,伏湿必兼热,因湿因子郁久则化热生火,亦可因工作压力太大,思虑过度,导致火因子潜伏于脾太阴络。湿火伏脾太阴络多见疲劳综合征。若湿火伤脾太阴经中营气,可引起白细胞减少。湿火伏心少阴络多见睡眠障碍,甚至引起血红蛋白减少。若失治,伏病因子潜入经脉,常引起脾太阴经病,导致西医学上的某些血液病。伏病因子伏肾少阴络,卫气受损,常易外感,久则甚至引起血小板减少。

脾太阴络病,湿毒形成,多见口腔溃疡,常见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甚至可见淋巴结肿大。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加以有效治疗,其演化常常可能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消化道肿瘤、子宫肌瘤等有关,对此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伏病因子伏脾太阴络可随脾的升清功能,而布达周身络脉,形成不同的伏病因子,诸如“湿因子”“火因子”“毒因子”“痰因子”“瘀因子”“积因子”络病。故络病起于脾太阴络,而成于不同络脉。

人生湿火,首先伏络。湿火游于络脉,因火而变;火蕴久化毒,湿火生湿毒;火毒煎津炼血,渐成伏痰、伏瘀,痰瘀交阻而成伏积之患。伏积塞络,络失气血,久而络枯,而见络虚之候。

络虚则伏病因子潜入经,“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经气充盈,能遏伏病因子于里,则成为伏病学说中的经病。“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由于现代人疾病多为“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所得,故伏病因子自内生,先伏阴经络脉,再由络入阴经,而成三阴经病。《素问·调经论篇》载:“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伏病因子伏经病,若治疗得当,伏病因子自阳经达表,透伏病因子外出,可以痊愈;若治之不当,伏病因子自阴经达脏腑,而成伏病因子伏脏腑病。《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如果伏病的络病层次相当于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那么伏病的经病层次就意味着疾病的真正形成,不仅出现明显的症状、体征,还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诊断出来。但是作为疾病的真正开始,伏病因子尚浅,通过有效治疗手段,可以达到“工之所止也”的效果。一旦成为伏病因子伏脏腑病层次,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云的“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就不能够仅仅通过药物等单一治疗手段达到治愈了。

现代伏病因子伏经病多为三阴经病,或变证伏病因子伏三阳经,或阴阳经俱病,治疗重点在三阴经,治疗目的在于防止伏病因子潜入脏腑。

伏病起病于络虚,因伏火而传变,多由太阴传于厥阴,再由厥阴传于少阴,再由少阴传变至脏腑,这是常见疾病传变特征。又有逆势而起,如血液病起于少阴,承于阴损,应之太阴,自少阴传至厥阴,再至太阴,有逐层加重征象。此非伏病有先潜太阴或先潜少阴引起,伏病因子仍最初源于太阴,只是太阴传至少阴,而人不自查,未作诊治,伏病因子至少阴发为血液病才就诊缘故。

血液病发于少阴,出少阳,病自解;若脏腑正气尚足,而经气已经匮乏,可以逆传厥阴,乃至太阴,此血液病传变,经气绝则必死。

亦有不经传变,本阴经伏病直接传于本经脏腑,脏腑气素弱之故。

三阴常病,伏病因子伏太阴,治之当清透湿热,泻伏病因子于阳明经,可从大肠解;伏病因子伏厥阴,治之当息风化痰,和解伏病因子于少阳经,可从大便解;伏病因子伏少阴,治之当解毒活血,透伏病因子于少阳经,可从小便解。但总以祛除伏病因子为主,同时注意补助络脉,巩固脏腑。二、肝系列传变

1.临床特点

伏病在肝厥阴络,《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说:“司疏泄者,肝也。”伏病因子潜伏肝厥阴络,首先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胆汁瘀滞不畅,男子前列腺功能障碍,女子输卵管功能障碍,情志不畅等。

从部位看,潜伏在肝厥阴络的伏病因子,循经感传到肝所主靶组织。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故症状表现在“韧带”“颈椎”“指甲”“眼睛”,以及泪水分泌的异常。由于肝经“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故证候特点又可表现在生殖器、前列腺、胃、胆、膈、鼻咽、眼睛。

从发病特点看,主要影响肝脏功能在这些部位的表达。由于肝“主疏泄,主藏血”,所以这些部位的闭塞不通、苍白,以及月经量少,精子数量不足等,都和肝厥阴络潜伏的伏病因子有关。

由于“肝在志为怒”,肝厥阴络伏病因子会导致情绪异常变化,尤其出现烦躁易怒。反过来讲,思虑情绪不畅,情绪过激,则会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且影响到肝气的运动,导致肝气郁结,甚至气滞血瘀,或妨碍肝气的运化疏泄功能,致使生殖系统出现问题,男子前列腺出现异常,女子月经异常;男子精子数量、质量异常,女子排卵异常,导致肾系列出现问题。

2.疾病演化

现代社会,熬夜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出现肝胆功能的过度耗伤;由于工作压力大,情绪异常,导致肝气郁结;目前营养品、保健品和化学药品等泛滥,长期不正确摄入,导致体内生态环境破坏,毒素蓄积,损伤肝经;自然环境和食物的污染,也成为体内生态环境污染的来源。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一个重要伏病因子“火因子”。火因子在肝太阴络脉形成,影响脾的运化,水湿内停,湿热夹杂,潜伏肝厥阴络。

湿火伏肝厥阴络,多见脂质代谢紊乱。若湿火伤肝厥阴日久,失治,伏病因子潜入经脉,可引起脂肪肝。肝厥阴经病,常导致血液黏度增高,微循环障碍;疏泄功能异常,致使生殖系统出现问题,男子前列腺炎性反应或增生,女子月经异常,女子输卵管阻塞。

肝厥阴络病,湿毒因子形成,多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偶见紫癜,或衄血,或便血,或尿血。常见肝囊肿、血管瘤,胃溃疡,或痔疮发作,抑或出现焦虑症。

伏病因子伏肝厥阴络,可随肝的疏泄功能而布达周身络脉。在络脉中“湿因子”“火因子”“毒因子”“痰因子”“瘀因子”“积因子”序列变化。湿火因子先伏络脉,游于络脉中,因火而变;火之极变为毒,湿火因子成湿毒因子,湿因子凝成痰因子,毒煎血瘀,痰瘀因子交阻而成伏积因子。伏积因子塞络,络失气血,久而络枯,出现络虚之候。

络虚则伏病因子潜入经,“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经气充盈,遏伏病因子于经脉,则成为伏病学说中的经病。

肝经伏病首先传至少阴经,或在心,或在肾,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出现心经伏病,或肾经伏病。

心经伏病多见口干、咽干,渴而欲饮,胃脘胀痛,手足畏冷,或苍白冷痛。舌淡暗,苔少或水滑,脉沉细或细涩。

肾经伏病多见面色黯黑,饥不欲食,咳、唾、痰、喘,痰中带血,神疲乏力,视物昏花、模糊不清,心空悬而不安,有恐惧感,心悸动不安,似有人捕,自觉厥冷,腰中冷痛,骨头酸、冷、痛。舌淡暗红,苔少或水滑,脉沉细。

再由少阴伏病传至太阴伏病,出现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病理变化,出现肺经伏病,或脾经伏病。

经是经络的主干,其末为络,连缀脏腑,外络肢节、九窍,循行人体深部。阴经与阳经均交会于四肢末端,故而针刺四末放血,能祛各对应阴经伏病。而各阴经皆交会于胸中,传变皆在胸中。胸中乃宗气所在,宗气不伤,伏病因子难以流窜、传变。胸中乃造血之所,邪之传变,必伤血液。

伏病经病形成的关键是宗气的损害,有无宗气的损害是判断伏邪在经,抑或在络、在脏的重要鉴别要点。宗气与现代医学胸腺所生产免疫T细胞功能相近。伏病经病,变在胸中,皆因宗气伤,由血脉、水道播散。

由于伏病经病,变化之本在于宗气虚乏,传变依赖血脉、水道,故而经病多见乏力、胸闷之候;伏邪在血脉,则血伤,故多伴血证;伏邪在水道,则有津液伤,故多伴痰浊、溲溺之变。

伏病经病治疗总纲要不厌补气,邪在经要早补宗气。在太阴经要防伏邪走血脉,可早用血药,活血养血。在厥阴经要防伏邪走水道,可早用化痰利水之品。第四节伏病与心理

心理学的物质基础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经典西方心理学更多从心理分析入手解决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宗派。但对于物质基础的研究,从目前来看,还缺少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弗洛依德关于性因素在心理反应中的关键作用的描述和实践,为我们解密心理学物质基础打开了一扇门,可惜涉此的研究领域很快深入到分析领域,淡化了性的物质与心理物质关联度研究。

当社会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的时候,更加忽视心理学物质基础的研究。大家更关注潜意识的冲动和矛盾表现的心理活动,关注幼年性冲动的惯性带来的潜意识,关注遗传赋予个体或种族的特征,以及社会群体混沌意识状态的宗教趋向性。

伏病学说思考的恰恰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及其力量。我们笼统提出后天发病模式:精神决定心理,心理决定躯体的疾病发病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躯体病症反作用于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反作用于精神表现。

古典中医的精粹之一就是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古典中医更明确提出精气神相互演化的逻辑关系。精能化气,气能化神,形神统一,形成了完整的生命活动模式。这个生命活动模式是个伟大命题,是解决人体生理、病理的最好哲学认识。一、肾上腺激素可能是心理的物质基础

这个模式如果结合物质基础进行描述,准确地描述出“精”,也就是性激素直接关联物质,能影响气。气这个概念在现代中医看来就是能量,有结构的能量,有结构、按一定路线循行的能量,这个能量通过意识训练可以调整和改变,从而可以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伏病学说认为:气和气机的本质,是通过自我暗示或自我暗示对外界的反应,影响潜意识状态,作用于机体内态自调整。与气直接相关的物质基础就是肾上腺激素。换言之,心理不过是中医“气”活动的外在表现,是肾上腺激素的应激反应和持续状态。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性因素决定论了。性激素直接影响肾上腺激素,进而影响心理。因此,幼年时期的元气形成,关系到未来心理活动。元气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性激素,更多包含性激素关联的一切生理活动。

很多成年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幼年元气发育的失衡。我们可以从其幼年的生活状态,了解分析他的元气发育状况,进而采用相应措施调整,可能对其目前心理问题有明显改善作用。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遇到的焦虑症或抑郁症,都和目前幼儿的喂养方式有直接关系。幼儿时期我们受到营养学家误导,认为蛋白质大量摄入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有好处,这个观点目前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抛弃。但是正是这个问题,蛋白质过度摄入,导致元气的阳亢,带给我们很多孩子性早熟,引起他们未来很多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和抑郁。我们采用中医药解毒的办法治疗非常有效。

溺爱也是影响元气发育的一个因素,主要干扰元气的气化功能,也就是它的输布传导功能,这会给成年后社会交往障碍带来一系列问题。

家庭环境,尤其父母关系,对幼年的元气影响主要表现在元气的运行环节,可以带来成年后的性变态心理障碍。尤其在现在离婚率持续增加的状况下,幼儿时期的元气困顿,带来更多同性恋和性冷淡等心理问题。

由于中国正面临城市化进程,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带给幼儿元气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承受缺少爱的环境里,幼儿元气的匮乏或爆发状态,必然带来未来更多成年人出现性无能和性暴力心理,这个值得我们关注。二、“机器心理”的形成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我们必须看到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对人心理的重塑作用。这里着重要提出的就是“机器心理”。当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时,人们不得不整日面对各种机器,我们被机器重重包围,我们与机器融为一体,这带给我们的心理标记,严重影响我们内在的生态环境,干扰元气的表达,最终导致各种躯体疾病。

什么是机器?简单地说,机器具有三大特征(图1-2),消耗能源、能够干活、能够代替人类干活。图1-2 工业时代的机器特征

当我们进入工业时代的时候,我们面对机器,陷入心理的冲突和调整,机器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工作效率远不如机器,工作耐受力远不如机器。我们制造机器,是为了帮助更多人工作、学习。然而更多情况下,失业往往是机器的效率提高,引起社会劳动力过剩导致的。

过去公交车有售票员,现在打卡式检票机的启用导致售票员全体下岗。电脑售票的出现使售票员岗位减少。工厂电脑控制机床、农场全自动机械化等,都导致了大量失业。有个统计数据:法国1984~1989年间,《经济问题》杂志报道:因为机器代替人的工作,导致减少工作岗位44.6万。从表面上看,这是进步,我们貌似有了更多时间用于娱乐、学习,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据法国信贷保险公司统计,1993年法国有6.8万余家企业破产,平均每月破产5600多家。在巴黎召开的一个有关赤贫者生活状况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法国尚有50万人生活在极不稳定的状态之中,这些人甚至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另据法国最大的电视一台报道,法国的失业大军每天正以1500人的速度扩大,现在已超过了330万。有个29岁的失业者,原为电子技术员,失业已两年之久,其妻一直抱怨“你连养活老婆和女儿的能力都没有”。万般无奈,他在报上登出广告:如果哪位老板雇用我,我情愿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献给他!试想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心思去娱乐呢?

这样的时代,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面临的就是机器压迫,于是开始产生3种心态(图1-3)。(1)“否定机器心理状态”,是战胜它,所以我们夜以继日工作,我们夜生活增多。(2)“转向机器心理状态”,是依附它,每天守着机器,不愿意离开,玩游戏、上网等。图1-3 机器心理的3种心态(3)“肯定机器心理状态”,变成它,我们开始麻木,每天工作,不知道为什么工作,没有目的性,似乎就是为了生存,但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生存的资金,还是不停地工作。

否定机器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对现实的初始反应。为了战胜它,所以我们夜以继日工作。

转向机器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对现实的适应性反应。变得依附它,每天守着机器,不愿意离开,玩游戏、上网等。

肯定机器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对现实反应的去弹性化表现。变成它,我们开始麻木,每天工作,不知道为什么工作,没有目的性,似乎就是为了生存,但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生存的资金,还是不停地工作。

我们把这个称为“机器心理”模式。机器心理模式最大的特征实际是“自我心理”的去弹性化表现。

否定机器心理状态导致的外在表现:①争强好胜,强势。②喜欢夜生活。③喜欢健身馆。④激惹征。

转向机器心理状态导致的外在表现:①上网成瘾。②嗜食肉食,强调营养。③焦虑状态。④情感纠结。

肯定机器心理状态导致的外在表现:①很宅。②强调营养。③抑郁状态。④情感冷漠。三、机器心理与伏病

机器心理阻碍了我们人格的完善,破坏了我们对社会正确的认知,容易构建不良生活方式。首先,“机器心理”下构造了“动物模式”饮食习惯(图1-4),主要表现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超负荷摄入食物、偏嗜食物、紊食方式等4种形式。图1-4 机器心理构造了“动物模式”饮食习惯“动物模式”饮食习惯是伏病“湿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个前面已经有了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言。

超负荷摄入食物可以引起“痰瘀因子”,阻塞经脉,影响气机升降出入。

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吃的过饱容易导致大脑代谢紊乱,大脑中的“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会大量增加,并在大脑中积累,进而导致脑动脉硬化。长期吃得过饱,时间长了,大脑细胞因缺氧而逐渐坏死,致使功能减退,甚至脑组织萎缩,引起痴呆。

古典中医认为“腑宜满不宜实”“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肠道负荷过重,长期吃得太多,会极大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食物在肠道内腐败变质,会刺激肠壁,引起肠管扩张,功能衰退,甚至引起消化道肿瘤。

偏食的饮食方式可以引起伏病“毒因子”,影响黏膜屏障生态环境,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引起各种疾病。

有研究证实,嗜食酸味食物的人容易产生疲劳,长期食用还会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起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

嗜甜伤心:嗜甜食的人,容易生痰,痰阻心脉而致病。甜食含热量高,还会引起热量过剩,容易使人患肥胖症,引起动脉硬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

嗜苦伤脾胃:少量食用苦味食物有开胃作用,大量食用则会损伤脾胃的功能,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消化不良。

嗜辣上火:辛辣食物具有很强的发散作用,嗜食辛辣使人耗气伤津,容易引起大便秘结,口舌生疮等“上火”现象,而且还会导致急慢性胃病、溃疡病和痔疮的发生。

嗜咸伤肾:喜食咸食可引起高血压、肾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病。

紊食方式也是伏病湿因子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动物实验证实,饮食不规律会打乱胰岛素分泌节奏,进而令肝脏“生物钟基因”节律紊乱。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失效,原本应被消耗的物质会转变为脂肪堆积,造成内脏肥胖。目前我国超过六成职场白领三餐无规律,这与我国国民体重越来越超标不无关系。

其次,“机器心理”作用下,我们忽视了自身的体育锻炼,运动越来越少,或者更愿意从事竞技性运动,这也是我们体内伏病湿因子的重要来源。

合理科学的运动是我们生命存在的最佳证明和表现形式,把自己当成机器,或转向机器,画地为牢,固定一处,使我们自身应激反应退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导致各种退行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病。

再次,“机器心理”作用下,我们开始出现性生活两极分化,一种表现为对性生活的极度依赖,通过性生活证明自己生命的存在,这是否定机器心理在影响我们的心理;另一种表现为对性生活的排斥,认为不需要性生活,把性生活看作一种对自身的侵犯或污染,这是肯定机器心理状态的作用结果。这两种表现都会带来伏病“湿因子”对机体内环境的破坏,导致各种疾病,尤其是内分泌疾病。

熬夜或者夜生活,过度摄入营养品、保健品或化学药品,都是“机器心理”作用下的结果。

另外,对于大自然的环境污染问题,任何漠视的表现,都会带给社会极大损害。一切不正确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都是机器心理作用的结果。第五节伏病与督脉

伏病学说认为,后工业时代疾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空腔脏器黏膜免疫屏障破坏和定植菌群结构、分布异常,导致伏病因子潜伏体内,内伏的伏病因子通过脊神经负调控和人体经络,导致椎体小关节紊乱和督脉能量模式异常,伏病因子潜伏督脉,出现颈腰肩髋疾病以及内科疾病;另一个因素就是直立行走后,脊柱的退行性病变和生物力学改变,影响督脉能量模式,压迫脊神经,导致内脏疾病,出现伏病因子,伏病因子通过生物全息反应,投射在督脉周围。

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督脉的作用。督脉承担了两个重要的能量模式,一个是能量储备,正如古典中医所描述的“阳脉之海”;另外一个就是结构能量编码作用,也就是通过对元气的结构编码,形成不同功能的“气”,作用于人体不同的脏腑组织。督脉伏病就会直接导致这两个重要的能量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各种疾病产生。一、督脉与脊柱病

由于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脊柱疾病正呈现逐年增多并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我国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椎疾病,近年来,又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40%以上的人脊椎有各种疾病,儿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高达25%以上。

据国家卫生部门一项调查表明,每天使用电脑超过4小时者,81.6%的人脊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导致了脊柱的侧弯、错位等。且脊柱病患者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年轻人不过20多岁,却患上以前50多岁人得的毛病。

早在1992年时,颈肩腰腿痛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流行病。目前,脊柱相关疾病已达到121种,其中包括对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内分泌等多种疾病的影响,甚至对于癌症的影响。

传统中医没有过多讲述脊柱,只是强调了脊柱功能的集中部位“督脉”,强调它在人体健康中的根本意义和价值。

督脉的循行主干在脊柱上,但又连贯人体所有阳经,为阳脉之海。这种描述和31对脊神经调控人体五脏六腑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督脉与脊髓并行于脊柱内,上属于脑,下属于肾。脊髓之髓来源于肾精,并依赖后天气血津液的濡养。脊髓与督脉并行于脊柱骨内,故而脊髓和督脉共同构成了与脑髓、脏腑经脉气血功能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

脊柱正中部位是督脉循行的主干线,督脉若不通畅,则脊柱失稳,必然出现脊柱关节变移错动、形体歪斜不正,导致31对脊神经受压迫,出现各种内脏症状,甚至疾病。

脊柱为督脉从肾贯脊之所,若脊柱歪斜,督脉必然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不通,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阳”气输布,也就是影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表达,涉及内外、上下、前后、左右、脏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功能。

因此,也可以把现代脊柱病及其相关疾病看作督脉病。除此之外,古典中医认为,督脉起源于中医“肾”系列,主要影响生殖系统。督脉瘀滞,可出现不育、不孕,或遗尿,癃闭(前列腺疾病)等。督脉经过肛门,所以督脉瘀滞,会出现痔疾。督脉经过脑部,有分支入络于脑,所以督脉瘀滞,会见头重,或发癫痫,或发惊痫,或中风偏枯等。因此,督脉病的范围明显大于脊柱病。二、督脉与HPA轴

HPA轴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一个直接作用和反馈互动的复杂集合,包括下丘脑(脑内的一个中空漏斗状区域),脑垂体(下丘脑下部的一个豌豆状结构),以及肾上腺(肾脏上部的一个小圆锥状器官)。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HPA轴。HPA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参与控制应激反应,并调节许多身体活动,如消化、免疫系统、心情和情绪、性行为以及能量储存和消耗。从最原始的有机体到人类,许多物种都有HPA轴。它是一个协调腺体、激素和部分中脑(特别是参与介导一般适应综合征的中脑区域)相互作用的机制。

从督脉的循行看,正好是连接了性腺肾上腺垂体下丘脑,甚至边缘系统;从督脉的功能看,是能量储存系统,也与HPA轴一致;从督脉的病理反应看,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生殖系统都有直接影响,也与HPA轴功能异常表现一致。

因此,督脉可能是HPA轴在中医中的另一种表述。所以督脉对于HPA轴异常出现的焦虑症、躁狂症、失眠、注意力不足、多动症、抑郁症、倦怠、慢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肠易激综合征等可能有很好的调控作用。

督脉的HPA轴调控作用可能的更积极意义在于,中医关于督脉的成熟而全面的认识,对于研究这些疾病新的诊治技术和新药,有突破性指导价值。尤其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干预,会有更多办法出现。

中医历史上有很多打通任督二脉的运动体验,这种运动体验所描述的主要方面就是通过肾上腺的调控,影响心理活动,进而干预性活动,影响激素分泌,作用于垂体-下丘脑的催眠状态体验。最常见的表面描述是两肾区域温热,甚至肤温升高,唾液分泌增多,兴奋,精力充沛,既往疾患明显减轻或痊愈,饮食、睡眠、二便恢复到正常状态,甚至出现幻视、幻听、幻觉等表现。

督脉对HPA轴功能的影响,源于伏病学说的“阳与火不两立”,督脉作为阳脉之海,从根本上保护机体不被伏病“火因子”侵扰;反言之,伏病“火因子”内伏直接干扰督脉能量储备和输布,影响督脉功能。伏病学说认为,伏病火因子是应激状态异常导致督脉能量代谢结构性改变的病理产物,基本影响到“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以及一些激素和热休克蛋白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