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学生谈人文素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7:44:19

点击下载

作者:寒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与大学生谈人文素养

与大学生谈人文素养试读:

第一章道德素养第一节导论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道德素养是指人们从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出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人们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道德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阶级性和共同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首先,道德是维护一定的社会和集团利益的行为准则, 它在阶级社会里带有阶级性。道德的阶级性,不仅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里有不同阶级的道德,而且还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各个阶级的道德也不相同。道德的共同性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些相似或相同的特性。其次,道德的继承性表现为,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总是继承以往社会中有利于剥削和统治人民的那些道德因素;被剥削、被统治的人民总是继承历史上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的、有利于人民的那些道德因索。但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剥削阶级在其基本利益与被剥削阶级的利益相一致时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可以批判地继承,如剥削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道德理论和规范体系中的某些优秀的、进步的思想资料;被压迫被侵略民族,在抵御外侮斗争中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统治阶级内部部分接近下层群众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某些道德品质或道德命题等等。再次,道德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①道德原则和规范一旦产生之后,便对决定它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或者起积极巩固和发展的能动作用,或者起阻碍和破坏的作用;②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变革之后,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和习惯不会立即自动地变化,需要经过一个社会实践的斗争和思想教育的过程,才能使旧道德意识和习惯逐渐改变。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需要的新道德及其社会作用,也是在新的社会实践以及同旧道德意识和习惯的斗争中,成熟、完善和实现的。

从一般意义上说,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维护社会生活秩序。道德作用的基本方式在于评价道德行为的价值,它以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标准,以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为依据,以善恶概念表述行为的价值。在具体生活实践中,靠个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选择行为,并通过社会舆论和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自尊心和义务感,把客观的道德要求变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良心,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实践道德要求。第二节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若不及时而正确地加强其思想道德的教育指导,很容易出现人文精神弱化以及道德素养下降的不良后果。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大学生不诚信、急功近利现象,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刘海洋伤熊事件等给社会敲响了警钟,也预示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工作刻不容缓。

1、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道德素养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人从一出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处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要求人要有合适的做人的原则和规范。这些原则和规范就是道德。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对未来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自然包括道德素养。大学生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也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要想适应当今和未来时代的客观要求,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共产主义道德要求提高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是大学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首先,个人只能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而这种关系有特定的准则要求个人遵守,道德便是其中最为普遍、最为基本的行为准则。现实生活中,人们事实上也正是根据个人的道德素质及其表现进行道德评价的。如对那些严重失德的人,我们常常会谴责,而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则往往是人们心目中有理想人格的人,是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榜样。可见,道德素养就是做人以及做什么样人的标志。其次,道德素养的提高是个人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社会生产、社会关系的发展创造了道德,道德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的完善。因此,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个人完善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

道德素养是大学生成才的动力。高尚的道德素养在人才成长中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个体成才动机的帮助和强化,对成才过程的激励和引导。高尚的道德素质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虚怀若谷的优良品德;激励人们为实现崇高的道德理想而刻苦钻研,努力拼搏,忘我求索;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成才的信心。

道德素养是大学生立身之本。进入社会生活的人,其道德素养都是有高有低、有善有恶的。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正处在大的转轨和变革之中,人们对善恶的某些标准认识不尽一致。整体来说,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在不断地提升。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知识层次和文化素养都相对较高的特殊社会群体,从总体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比较高的道德素养,但这并不说明大学生不需要进行道德修养。相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必须加强。

2、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现状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希望所在,其思想行为将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但不应忽略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通讯全球化等趋势的不断深入,在物质文明丰收时,并没有相应地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少消极负面的意识与观念时刻地冲击着他们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其一、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其二、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随意、庸俗被少数学生看作是一种“潇洒”,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感情体验、生理要求,面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考试作弊、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买饭加塞等现象时有发生。

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3、大学生道德素养下降的原因

如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其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注重实惠的目标和追求,无不体现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党风、社会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消费产生不平衡心理,荣辱观发生倒置性变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在这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使部分青年学生走上了躬行践履的道路。

其次是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由于较少把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选择能力同具体规范协调起来,不少学生受同乡、好友感情的驱使,无视学校纪律,参与打架,搞同乡会,甚至代人考试。校园中大学生重人情、轻法度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道德文明的偏离。

再次是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大学,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过分溺爱。不少学生已习惯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既不去想,也不愿去做,久而久之,尊敬师长、敬老爱幼观念淡薄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养成了。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还有就是大学生道德心里的不成熟。不少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甚至我们从中还可以观察到某些儿童时心里的残留,如有意试探纪律的边界,明令禁止的却偏要去做,不处分到头不作罢。另外,在当前形势下,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因此提高大学生文明水准,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已势在必行。第三节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首先应当坚持用传统美德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是传统道德中那些比较好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集体之间以及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关系的本质要求的优秀道德原则、规范、范畴和道德品质等的总和。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和佛教有关心性的理论,互相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道德传统,一般来说,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代表。这些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道德文明的重要贡献。今天,我们认识、认同并发扬这一优良道德传统,对于完善自身、完善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1、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思想意识。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就是指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主张人要日夜为公家办事。《书经?周官》中,也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要求,主张从事政治公职应当公正、公平,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老百姓就可以信任而归附了。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宋代的范仲淹提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有这些,都是强调的整体意识,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献身的精神。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对群体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一般来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所说的“义”,主要是整体利益的原则,而“利”则主要是指个人的私利。提倡“先义后利”和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不仅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发生着有益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我国现实的道德水平,也有积极作用。也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强调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为人民。这种整体主义思想,应当说是中国伦理传统道德区别于西方伦理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点。

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注重人际的亲爱、和平与和谐。

自孔子始,中国伦理学关注的不再是虚无飘渺的“天”或“神”,也不是人死后的“鬼”,而是把自己关注的焦点定位在人自身。用人自身的原因来解释人事,以人为中心而又不妨害天地自然的运行,在入世中求得精神的超脱,在平凡中达到高妙,极高明而又中庸,可以说就是中国伦理的品格。这样一种伦理的理念,是基于对人的本质和地位的认识而形成的。中国伦理思想家们大都认为,人是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在宇宙中有一般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果其良能能够充分地发挥,就能与天地同流。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念,正是体现了对宇宙最高产物的尊重。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把“仁”同“爱人”联系起来。孟子继承和发展了仁爱思想,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见,儒家的仁爱是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墨家主张“兼爱”,主张“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汉代以后,儒家学者在理论上对仁爱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升华。韩愈在《原道》中提出“博爱之谓仁”。朱熹认为仁是“爱之理,心之德”,并以生释仁。后代的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对于仁爱思想都有所发挥。尽管不同的伦理思想家对于如何爱人有不同的观点,但在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方面却是一致的。效法天的刚健之德,君子以自强不息;模仿地的广厚之像,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处理人我关系的一个总的精神。孔子和孟子有关爱人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早期的一种人本主义思想,是自觉考虑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人本主义。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只要能发挥、扩充这种对人类的同情和慈爱,就可以使家庭和睦,使整个社会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

仁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也是对把人作为神的附属品的宗教观念和把人作为工具的奴隶主意识的否定。它提倡人与人相爱,尊重人的价值,同情人,帮助人,体现了古代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也就是“爱人”。孔子从各个方面对“仁”作了全面的阐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积极方面立论,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特别是当人和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从自己的欲望、感情、意志、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这样,人和人之间就能够增强理解,就能够相互体贴和相互帮助,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就更容易化解了。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指出“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他认为人和人之间的一切矛盾、纠纷、祸乱,都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所引起,即“不相爱”所引起的,因此,人应当“爱人若爱其身”。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推己及人,推恩及人,“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中华民族以“贵和”著称于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冤家宜解不宜结”等话语体现了“和”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精神纽带。人际和谐的达成必须以讲求“仁爱”为前提,保证具有不同爱好和不同利益的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规范和谐地相处。

3、倡导人伦价值

人伦就是做人的规矩,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中国传统道德是特别重视社会人伦关系的,因为这关系到整个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相传在尧舜时代就有了“修其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的伦理教育;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正名”的人伦思想;到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思想。对于“五伦”关系中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我们必须加以摒除,但对其中的合理因素,应当加以批判地吸收。五伦关系中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意义,对于维护和改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伦关系,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五伦”关系中,尤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伦关系。“孝”被作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善事父母”,才能对他人有信,对国家尽忠。中国传统伦理中把“善事父母”看作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最基本的前提,把对待父母的态度作为处理一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这一思想是有合理因素的。“善事父母”,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顺从。对父母的错误,也应当提出批评,进行谏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强调父母应该关心、爱护、养育、教育自己的子女,而子女应当孝敬自己的父母,体贴自己的双亲,并在父母年老且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要主动担负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这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长幼之伦是一种重要的人伦关系,它包含兄弟关系和一般长幼关系两方面。关于兄弟伦理,中国传统道德将其概括为:“兄爱而友,弟敬而顺。” 兄友弟敬,亲爱和睦,是兄弟之伦的传统规范。兄弟之间的兄爱弟悌之道,推而广之,也就是“长幼有序”。人们相处时,长者应该为首,幼者应该从之;长者应该爱护、率导幼者,幼者则应尊敬、听从长者。要把孝亲敬兄之心推广开来,施于整个天下:既善待自己的老人,又善待他人的老人;既疼爱自己的幼弟,也疼爱他人的幼弟,以实现整个人际关系的和谐。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传统伦理尊老爱幼的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文明,至今仍有继承的价值。

朋友是建立在莫逆之心相交基础上的人伦关系。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两个朋友,休戚相关,祸福与共,其人生际遇自与孤独无助者大不相同。《周易?系辞》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就是对于朋友之谊的称道。“朋友有信”,是说从交朋友到朋友之间相处,都应以“信”字贯穿起来,从己方来说,必须实有德行,交友也必须实心实意,而不可有其他的图谋。与朋友相处,必须诚心诚意地听从朋友的善意的规谏。忠诚守信,肝胆相照,相扶以德,是为朋友之义。但是,我们在继承这一伦理传统时必须与有些学生盲目地讲“哥们义气”区别开来。

4、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注重人生境界的升华,是中华民族道德的一个传统。这一点贯彻到人生需要方面,就表现为重义轻利、重德轻位、重内求而轻外逐、重心安自得而轻身体之逸乐。这也就是把精神和道德的需要看成是人的最高需要,把道德的价值看成是最高的价值,把精神的幸福看成是最大的幸福。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利益追求。在求利之中,有为己而忧乐者,有为他人和社会而忧乐者。不同的忧乐观,成就和反映出不同的精神境界。在忧乐问题上,对中国传统道德最有影响的是儒家的忧乐观。孔子一生不羡世俗的福贵利禄,而只求自己内在德性的完满,“饭疏食,饮水,由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一种道德之乐,精神之乐。孟子认为,在人的本性中具有仁、义、礼、智四德,这是天赋的“良贵”,尊爵高位对之不能加益,穷困贫贱对之不能加损。能保持这种天性中所有的“良贵”、“天爵”,则自有莫大的快乐。孟子还主张共乐。他承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但认为这种快乐还不是至上的快乐。作为一个以平治天下为己任的君子,应当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子应当追求一种合乎道义、合乎良心的内心快乐,而反对那种建筑在他人悲苦之上的肉欲之乐。儒家的忧乐观,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一种以天下幸福为己任的观念,被后来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实践。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就是对于儒家所树立的忧乐观的概括。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儒家的充满着人格尊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德乐论”,凝结为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对于民族的亲和团结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对自己所信仰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他人、对社会作贡献而不是向社会索取。在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认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成圣”、“成贤”的目的,把道德上的“理想人格”,作为学习的根本要求。道家更崇尚精神境界,把无私无欲的“真人”、“圣人”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墨子“尚贤”,推崇“圣王”、“贤人”,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作为人生最值得的追求。中国传统道德对这种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总是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哲学相联系,总是同“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共同发展。尽管中国传统道德所提倡的这种精神境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容易达到的,但是,人们仍然应当抱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诚挚态度,孜孜不倦地不断追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又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表现出为追求崇高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的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

5、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我国古代的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修养问题。其中儒道两家关于修养的思想最为丰富,也最具有代表性。道家重养生,而儒家重修身。养生,就是炼养身体生命,是从人的自然属性上进行修养;修身,就是修养道德情操,这是从人的社会属性上进行修养。由于儒家的思想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儒家关于修养的思想成为正统和主流,为众多的人所实践。

关于修养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就是讲修身的重要性。关于修养的目的,儒家认为,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关于修养的境界,儒家追求“圣人”、“君子”的境界。关于修养的方法,儒家提出和实践过许多,比如“立志”、“学习”、“克己”、“诚意”、“正心”、“内讼”、“养心”、“慎独”,“积善”、“主敬”等,内容十分丰富。宋明的理学家们,更加重视修身养性的各种功夫,他们从不同方面,论证了“省察克己”、“操存夜气”、“惩忿窒欲”、“静坐持修”以及“居敬穷理”、“先立乎其大”等思想,发展了儒家修养方法的理论。

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极力倡导“力行”,力行首先是“身行”、“笃行”。就是亲身道德实践。《论语?为政》说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荀子?修身》说到“道虽逆,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朱子语类》卷13说到“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也,行之久,则以自家为一;为一,则得之在我。未能行,善自善,我自我”。力行还需要“事上磨练”,就是艰难困苦中见精神,正确看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强调逆境对人生的道德价值,《孟子?告子下》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第四节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优秀分子,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已在很大程度上能意识到未来对自身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在学识上、才能上丰富自己,同时也希望自己成为品德优秀的高尚的人。那么,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才算是一个合格大学生呢?我们认为,必须联系传统美德,以古鉴今,与时俱进,努力用社会主义道德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1、孝敬父母,勤劳节俭

孝敬父母,即尊重、敬爱、赡养父母。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孝道”。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就十分强调“孝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并特别指出:“夫孝,德之本也。”因此,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是以孝来维系的。当然,“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一部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尊亲、敬亲、养亲这一“孝”的普遍意义,在今天仍具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性,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并赋予其新的含义。

当前,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孝敬父母已发展为对全社会老人普遍的敬爱、尊重和关心这一新型社会风尚。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掌握和具备孝敬父母这一基本道德规范,要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道德观念,在行为上做到关心、体贴、尊敬、热爱父母及其他老年人。

勤劳节俭是指不辞辛苦地劳动或工作,努力创造财富,节约资源,爱惜劳动成果。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个历史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甚至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无不以勤俭为做人的美德、持家的要诀、治国的法宝。如三国时的蜀汉名相诸葛亮,在其《告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官至北宋宰相、以“清直仁厚闻于天下”的司马光在写给儿子司马康的家书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树立起劳动创造历史、创造未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以热爱劳动为荣,厌恶劳动为耻,努力培养自己爱劳动的品质,自觉地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劳动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双手创造社会财富。今天,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仍应当继承和发扬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之维艰”。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适应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生活和劳动。为此,大学生应当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勤劳节俭光荣、懒惰奢侈可耻的荣辱观,自觉参加校内外的公益劳动,在家里主动做家务劳动;在个人生活上,不摆阔气,不慕虚荣,不与他人攀比,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节约用水、用电、用粮、爱护公共财物;敢于同铺张浪费、破坏公物的现象作斗争;养成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好思想、好习惯、好品质。

2、尊敬师长,团结和睦

教师这一职业是和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密切联系的。教师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一般地说,教师的文化科学水平,代表着整个社会文化科学水平。通过教师的辛勤耕耘,“传道、授业、解惑”,可以使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财富和文化技能系统完整地继承下来,使学生的灵魂得到知识和思想品质的陶冶,从而使人类社会不断地延续和发展。因此,教师是神圣的劳动者。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从粗俗到文明,从幼稚孩童成长为有用之才,无不是老师循循善诱、辛勤培养的结果,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也理应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尊师敬长的典范。毛泽东同志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六十寿辰的贺信中写道:“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尊师敬长的优良传统,并把它作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体现在行动上。

尊师,不仅要信任老师,更要在行动上虚心向老师学习,接受老师的教诲,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接受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训练。在同老师交往时,一定要施以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在受到教师批评时,尤其要从严要求自己。有些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的影响,学习不刻苦,成绩上不去,求老师“照顾”,不照顾则反目,这都是十分错误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师为了防微杜渐,批评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正是在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作为学生决不应以怨报德。

团结和睦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准则,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它表现于社会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如在兄弟之间,骨肉相依,同命相连,相濡以沫;在朋友之间,亲如手足,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在同志之间,肝胆相照、同心同德;在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平等互助,友好往来;在人与自然之间,崇尚“厚德载物”,胸怀宽广,包容万物,强调应遵循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维持一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和平统一。

大学生要具有团结和睦的道德品质,就应当做到:关心人、团结人,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同情人、帮助人,对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特别是残疾人,要主动给予帮助;尊重人,信任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宽容人,原谅人,对别人误伤自己或错怪了自己,要豁达大度;坚持正当竞争,团结协作,反对不正当竞争:团结大多数人,不讲哥们义气,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立志勤学,谦虚礼让

立志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立志是事业的大门,也是攀登道德高峰的起点。我国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人物,都非常注重在道德修养上立志。所谓志,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奋斗目标和为达到这一目标所下定的决心,它既是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生的动力。青年大学生应该懂得:立志与成才结伴,无志与人才无缘。人贵有志,但要实现所立的远大志向,则须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地学习。毛泽东同志要求我们要“活到考,学到考。”学习是一个人求知、启智、成才的根本途径。大学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人才,更应勤学苦练。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天生资质方面的差异,但从没有不学而生而知之的天才。从成才的目标和勤学的内涵来看,勤奋远比天才更重要,龟兔赛跑的寓言虽然古老,却反映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些大学生凡事喜欢速成,说要用最少的努力取得最大的效应,这尽管很好,但要想成为人才,要达成远大的志向,则无论其天赋多高,若没有勤学苦练,艰苦拼搏的精神和行为,恐怕也难成功。另外,在勤学的同时,要注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前者如虎,后者则如虎之双翼。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要弘扬立志勤学的传统美德,应该做到: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把“为中华之崛起”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树立崇高的学习目的,讲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治学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切忌不求甚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谦虚礼让,指人的言谈举止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不目空一切,不盛气凌人。谦虚礼让二者密切相关,谦虚是礼让的内在根源,礼让是谦虚的行为表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美称。谦虚礼让其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尊重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谦虚的核心是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能够乐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礼让的关键是尊敬他人。历史上流传不衰的谦虚礼让方面的故事俯拾皆是,脂炙人口。如行路让先、耕田让畔、居处让邻、席让座、食让鲜、分让财、进屋扣门、先来后到、文明经商等等,不胜枚举。“孔融让梨”、“倒履迎宾”和“六尺巷”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俗谚说得好:“让人三分不为低”,“君子善让,小人愿争”。那些事事斤斤计较,动部争闹不休者,实在称不上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谦虚礼让也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对与谦虚谨慎相对的骄傲自满,毛泽东同志历来是极力反对的。他告诫我们:“力戒骄傲”。敬爱的周总理以其彬彬有礼的风度,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有“微笑外交家”之称。大学生要弘扬谦虚礼让这一传统美施,就应当做到:与人交往,要平等待人,友好相处;在公共场所,要举止文雅,文明礼貌;待人接物要主动热情,落落大方;对外宾要以礼相待,不卑不亢,维护国格人格。

4、律己宽人,诚实守信

律己宽人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律己指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宽人指用宽宏大量的心胸、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律己是宽人的基础,宽人是律己的延伸,宽人不是不坚持原则,不是丧失立场去迁就他人的过错,去求得一团和气,而是在维护大局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个人之间的友善礼让。

律己宽人一向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使官吏们更好地“身正”,范仲淹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常言道:“若安天下者必先正其身”,“己不正,焉能正人”。这都说明,严于律己是我们每个人道德修养应达到的境界之一。作为律己的延伸,宽人也寓含着深刻的哲理。从“楚庄王绝缨掩过”的典故,到林则徐那著名的座右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都说明宽人是一种美德。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常见的,被人误会、嫉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律己宽人的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蔺相如让廉颇不仅表现了蔺相如的恭敬、谦让,更突出了其宽人的优秀品质。事实上,要做到既能“畅所欲言”,又能保持人人和和乐乐,其关键在于律己,在于“吾日三省吾身”的不懈的自律和自我评价。如此,方能“人和万事兴”,化分裂为团结,化干戈为玉帛。同时,也使自身的人格不断地得以升华和优化,进而促使各方面事业的兴旺发达。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和发扬律己宽人的优秀品质,就必须做到:要善于自我评价,定期检查自己的言行,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原因和改正的方法;要树立“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遵守“仁义谦和”的待人原则,遇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抛弃虚伪、嫉妒和偏见,与人为善;要富有爱心和真情,当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要严以解剖自己,反躬自省,在主观上找原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行让别人做;要心胸宽阔,当被人嫉妒、遭人诽谤时,要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要宽宏大量,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起工作。

诚实守信就是言行跟思想一致,不伪装,不虚假,说话、办事实事求是,讲信用。诚实与守信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待人诚恳真挚,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这一做人的美德。《论语》中多处论及如何坦诚待人的问题。“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唐朝著名直言敢谏的魏征,在谏太宗的《十思书》中说:“退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陌路。”更进一步阐明了“诚实”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作用。诚实守信这一传统美德,在我国老一辈革命家身上也得到了发扬光大。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自由主义》中写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大庆人的“三老、四严”精神,其中的“三老”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本着这一精神,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庆人终于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这也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做人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

大学生应当牢固树立诚实正直、实事求是的观念,自觉抵制“老实人吃亏”、“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不掩盖过失,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并认真改正。开诚布公,不欺人,不自欺。刚正不阿,不说违心的话,不阿谀奉承。与人交往要讲信用,不失信于人。惜时如金,一诺千金,做事要守时、守约。

5、勇于奉献,公正无私

勇于奉献是指为了真理、正义和人类的和平幸福而英勇奋斗,贡献自己的一切。何谓勇?孔子说:“勇者不惧”。即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辞辛劳,百折不挠。与之相对立的是怯懦自卑,软弱无力,消极无为,畏缩不前。奉献的真谛就在于将自己的才华、智慧、能力乃至生命贡献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与其相对立的是索取。

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上,少数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不择手段”、“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一心贪图私利的人生价值观是极其有害的。只有正确地理解和对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树立起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我们的社会提倡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只有勇于为国家和集体利益作出奉献的人,才能最终获取自己的利益,实现个人的价值。从另一个侧面来讲,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提倡和弘扬的爱国主义就是一种高度的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推崇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终究被历史的长河洗刷得无影无踪,唯独那些真正为国家为民族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人才被人民所怀念,千古不朽。屈原为救国“虽九死其犹未悔”,岳飞矢志“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林则徐信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被后人千古传颂。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历来强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进步的实际贡献,作为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他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是勇于奉献的最高境界。正是有了这种奉献精神,张思德、雷锋、王进喜、蒋筑英、李素丽、邱娥国等,才成为我们时代的道德楷模,才能展现他们完美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应当具有勇于奉献的道德品质,要努力做到:努力学习,勤奋钻研,自觉地将自己的知识、智慧和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走与实践相结合、与自己的学业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要在社会需要时不畏困苦,挺身而出,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公正无私是一种办事公平、公道,为人正直、正派、不偏邪、不自私的道德品质。公正,意思是公平、公道、正直、正派;无私,意思是不偏邪自私,不寻私舞弊,不以权谋私。与公正无私相对立的是偏斜自私、为事不公,不公道,偏心眼,对人欺软伯硬,对权势阿谀奉承,对人民趾高气扬,不能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的关系,甚至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

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公正无私历来是做人的美德之一。荀子曰:“公生明,偏生暗”,这句话曾普遍作为旧时府州县署警戒官吏的训辞。意谓公正的人则明,偏私的人则愚暗。宋代包拯公正廉明的故事之所以为人广为传颂,也正是因为包拯是公正无私的化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正无私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个人品质上的集中体现。公正无私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品德。鲁迅先生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就是大公无私道德境界的最好写照。从马克思、思格斯到毛泽东、周思来,再到雷锋、焦裕禄、李素丽等,虽然他们的具体工作和职务不同,但由于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行动,因而成为大公无私品德的楷模。

大学生要具备公正无私的道德品质,就应当做到:正确认识相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尊重人民,热爱人民,关心人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公正无私的品质,办事公平、公道,为人正直、正派,不偏邪自私,不徇私舞弊,努力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第五节大学生如何提高道德素养

1、发挥主动性与自觉性

主动性和自觉性,是道德素养的突出特点。道德不同于法律,法律要求人们遵守法规,主要依靠外力,适用强制力使人服从,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主要靠的是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道德素养强调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就是要长期坚持道德修养,主动、自觉地改造自己。

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东汉的杨震通晓经典,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之称。他淡泊名利,年轻时多年寓居湖县(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杨村)及潼关等地。他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今山东省巨野东南)时,以前经他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时任昌邑县令,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

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人们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像雷锋、焦裕禄等许多道德高尚的人,起初都是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发展而来的,他们靠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在生活实践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他们的成才是主动自觉地自我修养的结果。因此,我们大学生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具有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才能积极主动、认真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起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2、积极的自我剖析

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过许多道德修养的方法,如“内省”、“自讼”、“格物”、“明知”、“正心”等等。虽然这些做法包含了某些合理的因素,但从整体上来说,因它们无视实践作用,脱离社会实践进行“闭门思过”式的修养,其作用是难以体现的。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进行积极的自我剖析,是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前提和立足点。积极的自我剖析,就要勇于解剖自己,正确认识自己。人总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生活着的人,人们的认识总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要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贵有自如之明,要勇于解剖自己。

例如宋代赵康靖公在桌子上放两个瓶子,一个放黑豆,一个放白豆。起一善念,放一粒白豆。起一恶念,放一粒黑豆。初时白豆少黑豆多,后来则是白豆多黑豆少。用此法检修心念,在今人看来不免滑稽可笑甚至笨拙,但古人靠此法成功者确实是有的。明代徐溥就用此法克治私念,有善念,说善话,行善事,就在黄豆瓶中投黄豆;有恶念,说粗话,行恶事,就在黑豆瓶中投黑豆。日积月累行善,黄豆最后到底比黑豆多了。他最后官到华盖殿大学士,仍然坚持积善除恶,修身养性。古人把这种方法叫做入德之方。用这种入德之法,他们见善必行,知过必改。“昼勤三省,夜必告天”,所以黑豆白豆之法虽然简单,却为贤智者所不弃。

现在我们有些大学生,常常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也缺乏解剖自己的勇气,他们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弱点和不足,看自己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少,或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自诩完人,谦虚不足,骄傲有余。有的同学只愿听表扬的话,却听不得一点批评意见,老虎屁股摸不得,谁要是对他有意见或批评了一下,就觉得别人同他过不去等。因此,勇于解剖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这是道德修养必不可少的环节。

3、立志“立志”是指人们立下实现崇高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在道德修养上,立志就是要立下做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新人的决心。立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事业的大门,也是攀登道德境界高峰的起点。要想成长为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精神境界的人,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会遇到重重困难,而立志就是战胜困难的可靠保证。

我国历史上许多有所作为的人物,都注重在道德修养上立志。孔子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孙中山先生曾经讲过:“平日立志,应该想做大事,不可想做大官。”成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这些都说明了立志的重要。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立志”就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人。我们有些同学浑浑噩噩,胸无大志,沉溺于“一盅二盅”(喝酒)、“三步四步”(跳舞)、“五筒六筒”(打牌),虚度美好的时光,到头来是一事无成。

4、正确的道德选择。

正确的道德选择是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道德选择,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的决断,或在有许多可能的行为环境中选择一种行为。人具有自由意志,人有选择某种行为或不选择某种行为的自由,因而人的道德选择活动是一种自主活动,人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紧急寻找!本月16日(上周四)下午,曾在我店(延安西路凯旋路口)购买了5瓶异烟肼片药品的那位中年男性顾客请注意,我在急切地找寻您!由于我的疏忽,很可能令您服药剂量失准。一旦见此启事,请速与我店取得联系(电话:62814317),并请务必在服药前看清说明书!上海北京同仁堂营业员周静华”这是2000年11月21日,在《新民晚报》上出现的一则非同寻常的寻人启事。一位姑娘必须在岗位得失与患者安危之间作选择。最终,她无怨无悔地决定,患者安危重如山,纵使下岗心也甘。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的能力,关键在于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和共产主义道德标准的要求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不仅是一个自由的人,而且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大学生也常常处于多种选择的道德环境中,学习中是刻苦努力,还是得过且过,“60分万岁”,同学关系中是团结同学、关心集体,还是只顾个人甚至损人利己,社会生活中是扶老携幼、助人为乐,还是不关心人,只因顾人方便;在遇到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时,是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还是明哲保身,漠不关心,等等。在种种行为选择面前,我们大学生应时刻以共产主义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真理,伸张正义,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

5、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同时也是道德修养的关键问题之一。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但人们绝不能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能动地改造环境。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各种社会关系间具有的历史必然性,形成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成为行为整体中的稳定特征和一贯倾向,从而形成人们的某种道德品质。社会实践是人们形成某种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人们改变自己已经形成的某种道德品质的基础。通过实践,人们不断形成、积累和完善新道德品质的因素,也不断地抛弃旧道德品质的因素,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更加而尚、纯洁。

近几年来,许多高等学校都相继对社会实践的作用重视起来了,并且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勤工助学、教学实习、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军训等。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许多同学由于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不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对现实社会缺乏了解,因而其看法也过于简单和片面。通过实践,他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看到了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学会了认识社会、正视现实。其次,通过实践,使同学们重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使同学们看到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自己、认识自己,把自己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之中去。再次,通过实践,使广大同学增加集体主义意识,培养了劳动观念,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激发了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四化”建设中去的革命热情。

因此,我们大学生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认识社会,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第二章身心素养第一节导论

身心素养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合称。身体健康是指大学生应具备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学习和工作的前提。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逐步深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健康的体魄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没有健康的体魄,也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健康的体魄。具有健康的身体状态,能精神饱满地完成学校的学习、劳动等各项活动任务。二是较强的体育技能。能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所要求的标准,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近些年,生活水平高了,而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却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张某是某系大一学生,家在外地。他刚入学时学习还比较积极,后来因为身体素质比较差加上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经常感冒,不敢见风,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后留级。张某留级后便像换了一个人,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很少去上课,每天沉迷于网络中,不愿离开宿舍,吃饭也让同学帮忙打,有时候连考试也不去。而另一位同学就不一样了,由于爷爷常年坚持锻炼身体,他受爷爷影响从小就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到现在仍然每天坚持。从小身体素质就比较好,基本不感冒,现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可以洗凉水澡。

健康的意义不仅在于生理方面,在心理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前一段时间,一位已由学校保送即将上研究生的大四学生将硫酸泼向棕熊,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人们都在问: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为何会做出有悖常理,甚至是很残忍的事情?无论校方、司法部门最后如何裁决这位学生,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位大学生的内心是不健康的。大家都很熟悉这句名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身不健,“心”——精神活动——也会受到损害。这是不难理解的。现在,我们还要说:“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精神。”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对于身体的健康,对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疾病,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祖国医学中很早以来就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现代医学科学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高血压病、溃疡病、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常见病及偏头痛、哮喘、糖尿病、神经性皮炎等几十种疾病都与精神因素有关,甚至当前危害人类最甚的冠心病、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精神紧张也有一定关系。客观测试表明,在各种情绪状态下,通过下丘脑、脑下垂体、植物神经系统,可以引起身体器官广泛而明显的功能变化,这就是精神因素可以致病的生理学基础。

同时,现代医学科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心理因素有力的治疗作用。例如,催眠状态下的语言暗示可以治好许多种疾病,有的病是用其他治疗手段难以奏效的顽症,甚至,在催眠状态下可以不用麻药进行一些大手术。觉醒状态下的暗示,不论是医生的治疗性暗示还是病人的自我暗示,都可表现出强大的作用。第二节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转折。面对崭新的大学生活,同学们既兴奋、满足,同时又对大学生活的陌生和不适应而感到困惑、迷茫,甚至苦恼、不知所措。如何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将是每一个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第一个人生课题。

大学是人生道路的新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人生观、社会化以及专业知识相技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了解大学生成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化发展的特点,把握人生发展的这一关键时期,关系到大学生成才目标的实现和今后的发展。

1.大学生的生理特点

人从出生到成熟,生长发育要经历两次高峰。第一次是一岁左右;第二次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之间。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部属于青年中期。这一时期生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身体发育经过第二次生长快速期后,骨化逐渐完成、身体内部各系统、各器官的机能也逐渐成熟和健全,身体形态日趋定型。除此而外,生殖系统的发育基本成熟,从而促使性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这是大学生生理发育的一个重要持征。随着生理机能的日趋成熟、大学生进入了人生体力的高峰,浑身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朗气蓬勃、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成人意识增长,强烈要求自主独立,处处显示自己的能力。生理的发展也为整个人生健康发展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大学生一般心理特征

从心理发展水平来看,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不完全成熟时期。这时期被心理学称为人的“第二次诞生”或“第二次断乳期”。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智能发展达到高峰。大学期间,人脑的形态和结构的发展也基本成熟,能更科学、更高效率地发挥脑的功能。由于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大学生的智力也处在飞跃阶段。感觉、知觉非常灵敏,记忆力强,思维能力不断扩大、加深,发展潜力很大,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语言活动也具有相当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第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自我意识也称为自我知觉或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看法和认识: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扩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主体意识、成人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他们不仅需要社会承认他们的人格独立,而且强烈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承担成人的社会义务和享受成人的社会权利,重视和关注自己才能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自我规划等方面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然,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也存在一些弱点;一方面、大学生自我设计和社会需要分离,以自我为中心去设计理想自我;另一方面是大学生主观设计和自身客观条件的分离.脱离自身的客观实际。第三,情感体验强烈。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称为“狂风暴雨的时期”,这说明青年的情感体验、情感反应十分强烈,而且具有不稳定性。表现为易于出现强烈的冲动性和极端性。既有活泼、愉快、奋发、向上的积极倾向,也易于出现低落、悲观、发怒、颓废等消极倾向。在遇到客观刺激时,表现出时而激动,时而平静;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时而内隐,时而外露的特征。第四,性意识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由于性机能的成熟,因此性的渴求和感情欲望也逐渐增强.产生对异性的向往、热恋和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这是很自然的。许多大学生,由于摆脱了家长和老师的层层制约,在大学相对自由的天地里,男女同学的交往机会更多更自由。因此,不少学生从开始考虑恋爱问题到恋爱实践.按照自己的意志步入爱情的海洋。也有不少学生由于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而过早地踏入爱情的旋涡不能自拔。

3.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倾向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与环境适应的规律,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将会面对不同发展课题,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发展倾向和特征:第一阶段,过渡适应阶段,即大学一年级时期。刚进校的新生,由于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加之家庭、亲属的褒奖,社会评价上升等因素,使他们自信心和成人感增强,对未来事业抱着跃跃欲试的热烈幻想。然而由于对大学环境的陌生,对集体生活和同学之间交往的难以适应,对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不熟悉,常常会陷入迷茫和混乱之中,并且还残存着对过去生活的一种依恋感。大学新生入学时的反应,既是心理发展未成熟的表现.也是进入陌生环境的特殊心理反应。大多数同学只要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实践,便能很快调整过来。但也有少数学生难以摆脱心理压力,出现适应困难等情况,影响了学习和健康。第二阶段,稳定阶段,即大学二至三年级时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一般都适应了大学生活环境,开始全身心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心理上独立感和自信心加强。学习上,抽象思维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求知欲强烈,兴趣广泛、奋斗目标日趋清晰,社会责任感增强。不少同学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重视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够相对理智化地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但也有少数同学因理想和现实之间出现差距而感到苦恼,学习松懈,纪律涣散。第三阶段,毕业准备阶段,即大学三至四年级时期。这个阶段,学校的大部分课程已经学完,有的专业已开始了毕业实习。学生知识羽翼己丰,心理发育基本成熟,个性也趋于稳定,世界观、人生观体系已形成,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初步具备,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临近毕业,大学生们既有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又在为自己的求职择业而担忧。紧迫感、责任感、焦虑感并存,是心理活动较为复杂的阶段。第三节提高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人才成长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而且还是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实现成才目标,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正确处理“劳”与“逸”的关系,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1、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人的第一权利

人有许多权利,其中第一权利则是健康权。健美的体魄是人类最高的需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曾指出:“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不能表现出来,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不仅在生活中追求苦闪光的美,而且在形体上追求看健康的美,希望能驾驭青春,让青春放慢匆匆的脚步。然而,不少人并不珍惜这一权利。从上海某大学的调查来看,1980年——1987年共有退学、休学的学生189人,其中因健康原因体学、退学的占37.3%,是所有原因中(如学习差、出国、违纪等)百分率最高的。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

健康的身体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怎样才算身体健康?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务的巨细。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牙齿清洁、头发光泽。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这就是说,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已,而且是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事业成功的条件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艰巨的脑力劳动。在校4至5年紧张的学习,需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来支持。而且大学毕业后,要在工作岗位上长期从事艰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不可能胜任的。可以说,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当前学习任务的完成和今后事业的成功。居里夫人在总结自己成才和成功的过程时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的确,健康的身体对每一位成功者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歌德在说到身体健壮与天才时,曾以拿破仑为例,指出:倘若没有强健的身体,他就不可能从火焰似的叙利亚沙漠到大雪纷飞的莫斯科战场,经受得住那么多行军、做战、困倦、饥寒的痛苦而成为一个英雄人物。其实,歌德自己就是一个身体健壮的天才。他健康、魁梧、高寿,活了82岁高龄,进行了60年左右的创作,单是一部《浮士德》就用去了他58年的时间。同样,大发明家爱迪生由于有健康的体魄,使他活到84岁高龄,直到80岁还到实验室工作,照样坚持“一天干两班”。他奋斗的一生,仅取得专利的发明就有1300多项,甚至在他83岁时还有发明创造。

相反的,历史上也有不少富于才气的人,只是因为健康因素而壮志难酬,给人们留下无限的通憾。数学史上第—个提出“5次方程的数学解法不可能存在”的数学证明的挪威青年阿贝尔,当年由于某些数学权威的压制,他的论文连续几次被打入冷宫,直至数年后,他的研究成果才得到社会的承认。正当柏林大学决定聘请他为数学教授时,阿贝尔却因病逝世,年仅27岁。我国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只活53岁,唐人杜甫在悼念这位政治家时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诗人李贺写过不少浪漫主义的富有奇特想象力的诗篇,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遥望齐州九点烟,—泓海水怀中泻”,“哀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些名句千古传诵,可惜他只活了27个年头便诀别了诗坛。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先生,37时发表《狂人日记》,逝世时也仅仅55岁,他的早逝多么令人惋惜!还有近年来,一些人们皆知的一代精英:蒋筑英、罗健夫、张广厚、施光南……都是因为身患疾病而过早地离去,这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多么大的损失!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一个人要对人类有所贡献,除了崇高的理想、满腔的热情和刻苦的精神外,还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否则,希望和理想就只能成为幻想。

德、智的载体

体育和德育、智育是密切相关的。毛泽东同志早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德智皆寓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人才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过硬的本领,还必须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后者,即使德才兼备,也难使已有的才智、德行得到充分发挥。阿拉伯有一则寓言,说是有个哲学家,坐船渡河。他问那船夫:“你懂哲学么?”“不懂。”船夫回答说。哲学家显得很痛心,他说:“那么,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了。”他接着又说道:“那么你懂数学吗?”“不,我不懂。”船夫又说道。哲学家显得很遗憾,他说:“那你的生命已经失去了百分之七十了。”这时候,一排大浪打过来,把船掀翻了,哲学家和渔夫都掉到了水里。渔夫用手扒着船只残骸,脚踩着水,漂浮的很轻松。他看着哲学家在水里渐渐下沉,胡乱挣扎,无奈的说:“请问先生,你懂游泳吗?”“不,不,不懂!”“那很遗憾了,你已经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这则寓言生动地揭示了一个道理: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对于人才来说,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聪明和才智也就丧失了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人才成就事业之本,每一位有志气、有抱负的大学生,都应该把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成就联系起来。为了明天能为祖国、为人民健康工作50年,现在就必须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健康第一”永远是对献身事业者的条件和要求。

2、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

保持身体健康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千秋,除了经常坚持体育锻炼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合理的营养、乐观的情绪都是不可缺少的。

增加你的运动量

英国著名政治家温斯顿.查理是个早产儿,有人断言他必定夭折。在10岁以前,他也确是骨瘦如柴,疾病缠身。他要参军,两次体检都没合格。但他仍不灰心,继续加紧锻炼,终于在第三次报名入伍时顺利地通过了体检。强健的身体、旺盛的精力,使他在军事上、政治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个有志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他的身体越好,贡献也就可能越大。身体的强弱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弱者勤于锻炼,可以成为体魄强健的人。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与后天的锻炼有关。除了遗传性疾病以外,一般健康水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锻炼。

什么样的运动才能创造最好的效果?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对你的健康大有益处。运动前应该喝杯水,因为在运动中,你的身体会流失很多水分。深呼吸可以使你的身体补充足够的氧气,因为当你运动时,身体会需要大量的氧气,所以我们在运动时会呼吸急促。运动前还要做一些热身运动,比如活动一下胳膊、腿,一直到你的身体和肌肉感到有热感为止,这时再开始运动。坚持是运动的宗旨,任何一项运动只有坚持下来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如果几天不做运动,那么又得重新开始,以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些短时间的剧烈运动,其效果也很明显,但不要做太多的剧烈运动,在每天运动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地逐步增加运动量,增强你的体能与精力,这样你可能运动起来就会很轻松。

在你的运动还没开始之前,如果你对这个计划没有信心坚持到底,那么你必须采取一些措施,让你有运动欲望,以下将给你一些坚持运动的方法:

要为自己设定目标,希望自己的锻炼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一般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们不需去参加运动比赛,只要能使我们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即可。如果对你一个人来说,完成这样的计划比较困难,那么你可以找个人来和你一起做,两个人互相监督,坚持每天的运动,而且也使你的运动比较有乐趣。让你和同伴有个比较,对提高你的运动质量有很大的好处。把你的运动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定为一周,如果第一周你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完成得很好,那么你要鼓励一下自己,然后和你的同伴们庆祝一下,然后再继续下一个阶段,每增加一个阶段运动时间要逐渐增加,这样坚持下来,你的计划一定会完成。做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在运动开始之前记录一下你现在的体能状况,那么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看看你的体能状况会不会有所改善。这些都会从你每天做的记录中反映出来,这样对你运动后带来的各种变化也了如指掌,如此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对你的运动更有信心。运动要因人而异。如果你现在体重超标或严重超标,就要从自身状况来定你的运动量,并决定采用什么方式;如果你已经很健壮了,那么轻松的运动也很有必要;如果你体质很弱,那么就适当地增加些运动量,注意不要过量,否则会起反作用。

锻炼身体是积极的健康投资,投资越多,得到的利润也就越多。对于生理发育正逐渐处于成熟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可惜有的大学生还没有很好认识到这一点,错误地以为自己身体很好,能吃能睡,不用锻炼,不懂得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用进废退”的规律。一旦身体跨了,再想锻炼就晚了。还有的同学认为,体育锻炼浪费时间,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合算,于是—天到晚低头看书,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结果弄得体弱多病。另有的同学怕苦伯累,不愿锻炼身体,打球怕出汗,跑步嫌腿疼,连做操都懒洋洋的。其实,健康的人未察觉自己的健康,只有病人才渴望健康。我们平时就要重视并坚持锻炼,不要等到疾病来袭时才考虑健康的问题。

生活规律合理

学校的作息制度,是根据人的大脑皮质的活动规律,结合自然规律设定的,是使学生精力充沛、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但从大学生的调查资料发现:有3/5的学生生活无规律,不按时起床、睡觉。平时爱睡懒觉,考试时开夜车,甚至有的同学戏称自己是“九三学社”,早上睡到9点,下午睡到3点,更不要说参加早锻炼了。这样下去,怎么能不影响健康?为了更好地学习,确保身体健康,一定要自觉遵守学校规定的作息制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保证每天有一定的锻炼时间。

多少睡眠才是充足的,这要因人而定,并不是每个人必需的睡眠时间相同。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一般6~8个钟头是最理想的睡眠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身体正常运转,保持平衡。所以你要关心一下自己的睡眠是否正常。当然,大部分人偶尔也会有失眠、轻微睡眠失调以及不易入睡等症状,但是如果常有失眠的问题,使正常睡眠受到影响,就要引起你注意了。最好的办法是到学校的健康中心向有关专家进行求助,及时得到较好的治疗,以改善你的睡眠状况,保证你的健康。

于此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应做到:注意皮肤卫生,勤洗脸、洗澡,勤换内衣和被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睡前洗脚,保持鞋袜干净。女同学还要注意不使用劣质化妆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要刷牙漱口,选择顺着牙缝刷牙的正确火法,保护好牙齿。做到按时睡、按时起,保证一天有八小时睡眠。睡眠时保持安静,不蒙被睡,身体以右侧为好。不抽烟不酗酒。烟中含有烟碱,即“尼古丁”,是剧毒物质。酒中有乙醇,即酒精,过量饮酒容易酒精中毒,损害神经系统。所以,吸烟、喝酒利少弊多,有损健康,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大学生切忌养成这一不良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家向人们提出警告: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9杀手。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它对人体的健康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饮食营养科学

营养是保证人体正常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水平。人体及时摄取适量的、必须的营养素可以保持健康,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会引起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营养和科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如何合理的选择好食物,做到平衡饮食,优化食物结构,以保证和增进健康,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关心和拿握的生活常识。

首先要纠正挑食、偏食。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较多,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完全供给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而必须通过摄取多种食物,使营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大学生中挑食、偏食者并不少见,如果不重视纠正,容易使饮食过于单调,造成某种营养素不足,从而引起疾病或某种机能衰退。所以要学点营养知识,多用理智来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一日三餐,粗粮细粮、水果蔬菜合理搭配,顺应人体营养和健康的需要,真正做到吃好。其次防止暴食暴饮。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是我们祖先千百年的经验之谈。可我们有些同学平时往往是好菜好饭多吃,饭菜不好就少吃,时间紧张就不吃,遇到过年过节、同学聚会时,又不加控制地暴食暴饮。如此饥一顿、饱一顿无疑是对消化系统的折磨,必然有损健康。我们应切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是健康长寿的要诀之一。再次,早饭要吃好。有不少大学生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者由于偏见,常常不吃早饭就去上课,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营养学研究证明:不吃早饭或吃得很少会使人精神不振,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不吃早饭就去上课,前两节课还能忍耐,等到上后两节课时已是饥肠辘辘,而且血糖含量供应不足,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头晕心慌、疲倦无力等症状。这样不仅无法专心于课堂学习,对身体也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早饭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好。

思想情绪乐观

据说,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由于工作紧张,身体虚弱,请来名医诊治。名医没有开药方,只说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的确,一个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有效地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烦恼。我们中国也有—句老话:“笑一笑,十年少。”意思都是说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为什么高兴、喜说、欢欣、畅快等积极情绪状态,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呢?因为,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与机体健康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愉快的情绪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感到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充满乐趣,精力充沛,食欲良好,睡得香甜。这时,人体内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肾上腺分泌适量,整个内分泌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所以,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人体的健康和长寿是大有好处的。

有一位朋友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吓得要死怕得要命,整天愁眉苦脸,焦躁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举一动都像个“癌症”患者,不到10天功夫,体重减了10多斤。后来经多家医院检查,完全排除了患癌的可能,他才慢慢恢复了健康。相反,有一位老同志被医院确诊为结肠癌,他并没有把这太当回事,觉得人活百岁总有一死,能多活一天就胜利,他把癌症视为敌人,坚信“两军相遇勇者胜”,于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只要自己精神不垮,就能战胜癌症这个敌人,一天天好起来。”吃药时他念叨:“这药很好,吃了一定有效果”,走路时想着:“生命在于运动”……这样长期坚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渐渐地这种良好的心态对身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10多年来不但病情稳定,而且症状消失,自己对身体的康复越来越充满信心。第四节关注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乃至事业的成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科学校术的迅猛发展,使整个社会正发生着激剧的变化。这对于心理尚未成熟,本身就存在着众多矛盾与冲突的大学生来讲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近年来,大学生心理不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克服心理障碍,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走向成才的重要环节。

1、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当我们把注意力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时,一些令人忧心的事例时有所闻:一位年仅18岁的大学生因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头痛、失眠,得抑郁症,最后竟服毒自杀;一位已获取考研究生复试资格的大学生,由于过度兴奋而精神失常,竟在复试时发生严重心理障碍。至于大学生因人际关系失调、恋爱挫折等原因引起的精神失控的情形就更多了。从总体上讲,上述的极端例子毕竟是极少,但在极少数极端例子的背后,却隐藏着大学生中存在大量心理障碍这一不容易忽视的事实。

心理障碍有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绪、情感障碍

这是一种较轻的心理障碍。它主要表现为机体的反应与刺激强度、性质不相称,自我调节和情绪的自控能力下降以及情感过程反常,它在大学生心理障碍中最为常见。大学生的情绪、情感障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波动

虽然波动是青年期个体的一个情绪特征,但是由于有些大学生心理波动起伏特别厉害以致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些大学生在学习、处事顺利时就热情洋溢,情绪异常高涨;稍有挫折或不顺就垂头丧气郁郁寡欢,历时数天,乃至数周。有时自己也意识到不应这样,但似乎又无法控制。有这种障碍的大学生应冷静分析自己易情绪被动的原因,每当情绪低落时找些高兴的事做,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种障碍若不注意克服,很容易形成波动性人格。

2.焦虑

大学生所面临的科学文化如识学习任务很重,此间产生一些焦虑情绪乃是正常的。但有些大学生十分懦弱胆怯,一遇事就提心吊胆,惴惴不安,敏感而易惊,无论是交友、独立承担社会工作还是参加考试,强烈的焦虑体验总会笼罩着他们,这显然就成了一种心理障碍。此时应有意识地进行摆脱焦虑训练,如多涉足易引起焦虑的场合,并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减轻焦虑程度。要认识到一个人的胆量是可以培养的,而培养的前提是真正认识并进而藐视易引起焦虑的客体。

3.悲观

有些大学生在学习、交往、处事中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如人,因此往往畏缩不前并常常流露出悲观情绪,稍有不顺或挫折,就会加剧悲观体验。也有的因家庭条件差,或外貌不佳(如太矮、不漂亮)等引起强烈的悲观情绪。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总是就着悲观的有色眼镜去看待自己。

4.易激动

青年人血气方刚,遇事比成年人容易激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大学生特别易冲动,稍不如意便火冒三丈,作出爆发性的激烈反应。这种状况在男大学生中较多些。凡有这种障碍的大学生,应当多注意自我修养,冷静处事。若不注意克服,易形成攻击性人格或爆发性人格。

人格缺陷

这是一种较为顽固,不易改变的心理障碍。有人格缺陷的大学生,可能学习成绩相当不错,能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但却难以正确估讨社会环境对自己的要求,难以评定自己行为的反应方式。他们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甚至与自己的亲人也经常发生冲突。他们对工作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有时甚至会超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做出扰乱他人或危害社会的事情。

马加爵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在高中毕业以前,马加爵的经历基本上是一个寒门子弟发奋图强的故事。马加爵天资甚高,从上初中开始,他就是班上的学习尖子,不费什么劲,就能进班级前几名。后来,马加爵考上了广西重点高中宾阳中学。上高一的时候,马加爵在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得过二等奖。优异的成绩并不能掩饰成长的烦恼。家境贫寒的马加爵,从小养成了孤僻、敏感、不善与人打交道的性格。马加爵的父母疼爱儿子,但文化知识的局限,让他们缺乏能力与儿子交流。在马加爵的父亲的记忆里,没有一次父子间长时间交谈过的记录。学校方面,在马加爵的初高中时代,素质教育虽已提升为教育的方向,但现实的压力仍让学校行“应试教育”之实。在当年“一俊(成绩好)遮百丑”的氛围中,马加爵成了家人、老师、族人们眼中的好孩子,更何况,马加爵从小给人沉稳 的印象。2000年夏天,马加爵考上云南大学,成为马二村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从此,马加爵成为马二村村民教育子女的榜样。这样一个孩子,谁也无法想象他居然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只是因为打牌被同学“冤枉”作弊,就残忍地把四位同学杀害了。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障碍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数量逐年增加。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他们本身的一些问题,比如娇惯、自私、争强好胜、依赖性强、耐挫力差等,很容易迁移到与人交往中来,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还有的学生来自缺少温暖的家庭或者单亲家庭,本身已经形成了自我封闭趋向,并对他人缺少关爱和信任,这种情况同样不利于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另外,当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那些不能及时调整自己、适应能力较差或者交往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也容易遇到人际交往上的困惑。

有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对他人相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或表现为缺乏自信,自惭形秽,怀疑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与人交往时,过多地约束自己,见人就脸红,心跳、紧张甚至语无伦次,不知所措;或表现为:孤芳自赏自以为是,对周围的同学和事情缺乏兴趣漠然置之。他们常常游离于人群之外,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很少与人往来,形成自我封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郁闷感。这种障碍若不注意克服,容易发展成社交恐怖症。

小丽是国内某大学的大一学生,刚入学的几个月始终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原来她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三个孩子,她排老三。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本以为可以从此过上自由、全新的生活,可是城里的大学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地自在与美好。同寝室的五个女孩都是来自大城市的独生女,活泼时尚、交友广泛。小A总觉得和她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也难以接受她们的处事风格和价值观念。由于不知道怎样与这样的女孩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时间一长,她成了寝室里的“隐形”人。小丽所遇到的问题就是大学新生入学需要适应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怎样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学习生活,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拥有高品质大学生活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证。由于小丽的人际交往能力较为薄弱且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在入学不久就陷入了人际困境当中。

性心理异常

由于大学生的性机能已经成熟,因此已有较强的性意识。然而,大学生仍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学习阶段,他们的性意识要受到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和学校的校纪、校规的制约,这就使一些大学生感到性压抑。加之缺乏正确的性知识,有些大学生就根容易产生消极的性心理。如手淫频繁引起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性幻想、性怀疑、性过敏等等。这种行为在男子较多,在女子较少。手淫是解决性要求的一种不正常的性行为,如频繁地发生,则对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都会带来不小的害处。严重的性心理异常还会引起性行为的变异,如手淫癖、恋物癖、裸露癖、异装癖、同性恋,等等。有性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往往自身十分痛苦,但却难以自拔,而且危及他人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各异常性心理倾向的发生率分别为恋物癖倾向男生9.12%和女生4.39%、异装癖倾向男生10.03%和女生6.12%、同性恋倾向男生7.31%和女生4.00%、易性别倾向男生8.69%和女生7.95%、露阴癖倾向男生10.52%和女生5.53%、摩擦癖倾向男生17.09%和女生6.81%、窥阴癖倾向男生18.99%和女生5.33%,且大2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独生子女高于多子女、富裕家庭学生高于贫困和一般家庭学生、父母教育方式专制的学生高于民主和一般的学生,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农村学生高于县城和城市学生,差异也有显著性。看来,大学生中异常性心理倾向的发生率很高,且有普遍化和上升的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轻度精神障碍,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也不属于精神病防治康复的工作对象,但在精神科临床上非常多见,其症状有时也常见于某些精神病中。神经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等症状,发病有一定的人格基础,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持续迁延。本症虽没有肯定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体验也不一致,但病人对之深感痛苦和无能为力。有时神经症的症状也见于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称为“神经症样综合症”。

齐某自小体弱,性格内向,常常喜欢自己一人遐想冥思,自称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高中二年级时,他读了美国医学惊险小说家罗宾科克的《昏迷》和《发烧》,便怀疑自己脑子里也长了肿瘤,好长一段时间终日忐忑不安,总怕自己得了绝症。有一次他的妈妈不在家,由哥哥临时做了一顿饭,吃饭时,齐某突然产生疑心这饭里会不会放了毒药。那以后,他有好长一段时间不思饮食、夜不安枕。总是抑郁不安,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后来父亲把他从县中学校转到了市里的中学,他才摆脱了心中的阴云,情绪比较好。读高三时,有一次回家收高梁,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而可怕的念头,觉得镰刀割的不是高梁,而是一颗颗人头。他就改用手捋,可是总觉得是在把一个个小孩的头掐了下来。当时吓得浑身冷汗。以后每次想起这件事,仍感心惊胆颤。

高考时,他以全市文科第一考取了政法大学。复习应考期间,他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心理状态良好,但在进大学后,却又出现了心理问题,总觉得周围的人都很古怪神秘,即使是熟悉的人也觉得很陌生。他还常常感到心烦意乱,人多的时候觉得烦躁,一个人的时候又觉得孤寂。曾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脑神经衰弱,服了一些药,感觉稍为好了一点。大学一二年级,脑子里再没有出现怪异的观念和可怕的形象,但情绪波动仍很大,经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心烦意乱,并且每隔一段时间便觉得心烦,干什么也提不起兴趣,晚上经常睡不着觉,一睡着便作噩梦,且睡着前眼前常常出现许多恐怖的现象,但第二天醒来便忘却了,所以当时也没在意这件事。然而,二年级结束的暑假回到家后,又一次“旧病复发”。回家是使他高兴的事,心情十分愉快,没想到第二天当他看到母亲用菜刀切西瓜时,突然感到自己的脖子有一种怪异的感觉。从那以后,就老觉得各种利器都会弄伤自己,脑子被这个念头一直包围,一想起母亲切瓜的情景便出一身冷汗,想控制住不去胡思乱想却不能成功,索性就用睡觉来排除这个念头。但一醒来,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仍是这个情景。发展到后来,一看见剪刀、斧头、刀子甚至一根小绳子、一个铅笔头都产生害怕的感觉。以后越来越不能控制自己,有时甚至是下意识地促使自己去想一些恐怖的念头。比如走进寝室时,便想象自己是在走进坟墓的入口;夜晚看见宿舍大楼窗口挂着的衣服,就想象上吊者;有时和儿童单独在一起,竟会冒出:“我会不会害死他?的念头;有时甚至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无飘渺的空间,周围的人都是行尸走肉。他常常怀疑自己的神经出了毛病,担心自己会发疯。现在,他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缺乏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现实和迎接末来的生活。

2、走向心理健康的途径

心理障碍是大学生走向心理健康的绊脚石,它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如同身体的疾病一样,只要我们具有正确的认识,采取科学的方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对自己的消极心理因素主动进行调适和排遣,对症下药,大多数的心理障碍是可以被克服的。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具体的方法。

自我暗示法

这主要是用语言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暗示。当一个人处在心理紧张、恐慌、愤怒、忧愁等情绪状态下时,通过默念某个词语,或默想某个情景来命令自己,以影响与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来改善机体的心理机能,使消极的心理得以缓解。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妨作一些积极的尝试。如:有的同学总是害伯在众人面前讲话,人一多就感到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怕,我准备得很充分,不必紧张。”有的同学在陷入忧愁时,就可以提醒自己“忧愁没用,于事无益”。也有的同学脾气急躁,遇事可以默念“不要发怒,发怒会坏事的”。具体暗示的话很多,各人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言、方法。

合理渲泄法

它是指将不良的情绪用适当的方式排通、释放掉。一个人如果总是强行压制情绪的外露,就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因此,有时喜怒形于色未必不好。当一个人有烦恼、有痛苦的时候可以向朋友、亲人倾诉;当感到愤怒的时候,可以猛干一阵体力活,出一身行;也可以大吼几声,甚至“发发火”;当感到悲痛,委屈的时候,不妨大哭一场。也许有的大学生认为哭是怯弱的表现,特别是男生,感到哭泣与眼泪有损于男子汉的形象。中国有句老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实际上,这种传统观念是有害的。现代研究证明,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眼泪与由于眼睛受到刺激引起的眼泪,在化学成份上是不同的。心理因索引起的眼泪是个体在紧张或悲哀时产生并积累引起的。它们的释放可以缓解紧张、痛苦的情绪。所以,哭泣是渲泄强烈情绪的重要阀门。

目标调整法

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调整抱负水平,使之更符合现实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越高,达不到目标而引起的挫折感就越大。如一位大学生计划在二年之内学完四年的课程,虽然经过努力,学习进步很快,但离他预期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因一门课程成绩不够理想,就心灰意冷,认为自己再也没有什么前途了,最后自杀身亡。倘若这位同学能够认清现实,及时调整努力的方向,或许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了。可见,做任何事情都应留有余地,不要把目标一下子定得太高,而且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信心,减轻挫折引起的心理压力。有许多大学生就是因为在遇到挫折时能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目标,从而能保持健康的心理,进而克服挫折感,取得新的进步。

需要补偿法

一个人当追求的需要受挫或者失败时,就以其他获得成功的活动加以补偿。即所谓的失之东隅,得之桑榆。运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减轻人们的挫折压力。如:有位大学生初恋受挫,爱情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虽然她内心十分难过,但她主动发展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友谊需要的满足弥补了失去的爱情。

积极升华法

指当个体受到挫折后,将压抑的情感或意志转向较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或行为中去。使受压抑的潜能得以释放,以缓解精神的压力使心理趋向平衡、升华,其实也是一种需要的补偿,只是它是用高一层次的需要来补偿低一层次的需要。如:德国著名诗人欲德,年轻时遭受失恋的痛苦,但他最终把痛苦化为强烈的创作动力,写下了《少年维持之烦恼》等不朽的名著,以自我实现的需要代替了爱情的需要。

活动转移法

根据生理学的观点,人的愤怒或者烦恼会使大脑皮层上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中心,如果出现另一个新的兴奋中心,将可以抵消或减弱原来的兴奋中心。因此,当一个人陷入烦恼而不能自拔时,主动改变一下活动内容,如看电影、听音乐、打球、旅游都可以冲淡或完全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有位大学生,临近毕业,不想在生产实习中出了差错,碰巧,此时女朋友又与他闹别扭,并约束了他们的恋爱关系。接连不断的打击使他觉得活着没脸见人,于是想到了死。在结束生命以前,他决定到黄山去饱览一下祖国秀丽的风光,了却多年来的心愿,然后再跳崖自杀。他随着攀登的人流终于到达了顶峰,他举目远眺群山如此壮观而人生是那么的秒小,心情豁然开朗。人生不就像这登山吗7如果不经过一番艰难曲折怎能达到胜利的顶峰,领略到壮美的景色呢?于是他嘲笑和否定了自己怯弱的想法,迈着坚定的步伐返回学校。这位同学正是无意中运用了转移的方法,摆脱了死亡的悲剧。

适当合理化法

这是指在遇到挫折时给自己寻战一些理由来解释,以求安慰自己。如一位同学在外语竞赛中成绩平平,没能取得名次,虽然心里很准过,但转念一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心里就平静了。还有位同学想当班干部,然而在选举中落选,他用“无官一身轻”来安慰。虽然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消极方法,但对于降低心里压力是有效的。不过要注意合理应用,随意滥用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是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给来访者以心理指导和帮助,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工作。当一个人出现心理障碍,自我无法调节、排遣时,就需要得到心理咨询,俗活说“心病还须心药治”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咨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内心积淤的烦恼、痛苦和忧虑的场所。当一个人遭受心理挫折、发生心理冲突难以排解而感到痛苦时,就需要向人倾吐,寻求帮队将压抑的情绪渲泄出来,这样就会感到如释重负,使心理冲突得到缓解。否则,让压抑的情绪长期积累,会导致身心疾病。然而多数大学生远离家人,有痛苦和烦恼时难以得到亲人的帮助。而且,青春期的闭锁心理使大学生又缺乏能推心置腹的知心朋友。正如有位大学生讲的“我们在迷储之中需要一个港湾,在痛苦时需要亲人般的慰籍”。心理咨询正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渲泄苦恼的安全、温暖的港湾。心理咨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使其恢复自信心。第五节实现理想人格

每个人的性格与气质特点不同,在交往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相处模式,体现于他的言行、对人对事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只有那些被周围交往群体产生一定的认可度和亲和力的人才称得上是有人格魅力的。“人缘型”的人之所以受到欢迎,主要在于他与人交往中有意无意地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在大学里,除了练就专业功夫外,还应当习得和养成实用的交往风格,成人和成才同步进行。你要知道:人格是你专业技能的载体和整合。这就需要你在相应的人格要素或结构上进行有方向性地“自修”和锻炼。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有一定的认知准备或称思维模式,惯常化以后,才会逐渐显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优化第一印象

还记得自己当初来校报到后同大家正式交往时的样态吗?你肯定是记得的,而且有些情境你会记忆犹新。这就是个人获得的第一印象。当你跨入校园的时候,你不只是进入了知识的大学,也进入了社会人格学院。在这里你向社会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这步走得漂亮的话会给你成功的宜人人格奠定信心基础,它也同样适用于你的任何阶段。为此,你有必要做到:礼貌待人,主动热情;积极求同,缩短距离;了解对方,记住对方优点。

礼貌待人并不一定是你语言有多么美,用了多少“请”、“谢谢”、“对不起”等必要敬语,或在交往中表现出喜欢、赞美和关注别人,更多的是你热情背后的隐性态度。一个虚伪的人格面具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利益,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给同学的第一印象是“完美”的,也会在时间的发展中溃败。其中的秘诀是要“诚”,只有诚才会使你的人格变得真实和自然,给同学的感受当然就是礼貌和热情了。

在同学中主动创设活动和事件,使自己的兴趣、爱好、观念、志向等向大家靠拢,为缩短心理距离提供必要的条件。这里的“主动”,并不一定要求你是发起者,更多的是追随和参与。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多关心和关注同学的基本情况,力求记住别的同学的一些心理和行为特征,也许你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它在你有意识强化的前提下会使你的交往风格更人格化和成熟起来。任何一个人对自己成长环境和经历的表述都是了解同学及其生活的支持素材,也是你学习的过程。而你把他们的这些东西再现出来,无疑会使人感觉你这个人很有同理心。

强化文化兼容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也不能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也不能控制外界环境,同学之间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社会阶层上的差异都是“概率”惹的祸,也是人际冲突的罪魁。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人格空间应该是开放的。你必须理解并接纳大家彼此间的差异,使交往和学习不受这些差异的影响,这就要增强你的文化兼容性。

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动辄指责和批评同学,无论他们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你只需要调整自己的交往习惯。有些价值并不一定就是科学和可取的,比如“早睡早起”、“不喜欢吃辣”、“生活节俭”等。你不能做到这样,你就要调整自己。别以为你给别人提出来,他们就会改,会对你感激涕零。再比如,同寝室的人下棋到深夜,你不参与,就可以听录音机,既可以学习,又有很好的催眠作用。何乐而不为?同学之间,只有顺应,而没有对抗。任何人都会感觉出他人的歧视、挖苦、旁敲侧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干吗要去做这种无聊的表示呢?以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感受为例,如果你认识到只要进了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话,大家就是同质(没有特殊差异)的,而换了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还没有进这个学校或专业的机会呢。至于小的细节方面的东西你们都可以做到,比如主动接触、主动提供帮助、主动施惠于人。不屑一顾的东西往往是比较人格化的表现。“有容则乃大。”容天下人,做天下事,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人格魅力?

化解尴尬

积极主动或兼容都不可避免地使你在与同学的交往中遭遇尴尬,也就是那些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处境窘困、不易处理的场面而使人手足无措、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在这种时候,你的感受比公开挨批评还难受,引起面孔充血发烫、心跳加快、讲话结巴等,也会挫伤自尊,并引起你对交往的重新评价。交往中的尴尬有时是对方有意的,依仗亲密的关系公开揭你的短,或讲述你过去的傻事。有时是无意的,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你的隐痛之处。这两种情况你都很难回避,所以,你就有必要把化解尴尬的技巧提高到意识层次上,这有助于你相关人格的形成。

要学会自我解嘲。当自己受到讥讽后,千万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思考对方抱有什么目的上面,更不能假设有什么“深仇大恨”。因为有意者可能是习惯,对谁都这样,无意者更不能无中生有,激化矛盾。让心情放松,把这种耍笑自己转移给大家。如有人说“你不愧是属猪的,真能吃”,不妨接上一句“所以咱们才能聚到一起呀。”

用幽默来保护自己。幽默感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不会给自己造成任何损失,也不会伤及任何人、事。萧伯纳有一次遇到一位胖得像酒桶似的牧师,他恶意挖苦萧伯纳:“外国人看你这样干瘦,一定认为英国人都在饿肚皮。”萧伯纳对此没有闻声动色,而是谦和地说:“外国人看到你这位英国人,一定可以找到饥饿的根源。”冲突因幽默而消解。如果活动中出现尴尬局面,幽默便是使双方摆脱窘迫的最好方法。如:两个班级的联欢,男女舞伴第一次跳舞,由于一方的水平低发生了不断踩对方脚的情况,说一句“没关系”这样礼貌的话可能还会加重对方的紧张,动作上可能会更不协调,如果用一句“地球真小,我俩的脚只能找一个落点了”的话,可使双方欢笑而心理放松,从中不难看出幽默的独特妙处。

化解的前提是你善意的准备,你要相信:同窗是一种缘分和纯真,更是一种资源。不要拿社会上的交往利益来套同学间的交往,况且,一旦形成并固化为一种真善美的人格,你将是高尚的人,而且自己也会受用终生。

有颗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设身处地或换位思考。你不兼容别人的一切,但你可以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当前的交往情境。这很简单,但你并不一定这么做。因为你擅长的是推测别人的、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看对方,脑袋里总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应该是……”听听看,以下的说法是不是你很熟悉?“我倒透霉了!怎么寝室就我一个人经常清理卫生,他们就感受不到我的高尚?”“这学期我应该评上奖学金,可……”“他成绩不好,肯定是个笨蛋。”你还可以举出一些鲜活的例子,它们是你熟视无睹的东西。

有同理心的同学不会很在意别人的回报,而是时刻关注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做的对别人是否有帮助。宁愿人人负我,我不负人人。降低好的期望有时更接近于好的人格,也给自己的行为在心理上留下台阶。别整天抱怨别人背叛了你,辜负了你,好心换来了驴肝肺……好多情况是你同理心的错位或期望过于完美。

同理心是很脆弱的东西,最容易被别人践踏。比如,你发现乞丐是假的,他生活比你滋润;你屡次帮助同学,但他认为这是你干部应该做的;骑个破自行车去做爱心大使的志愿者,你却发现前来领资助款的小孩子都是打的来的。你的感受是多味的,说明你的同理心还是假的,至少是很不成熟的。当你进一步敞开自己的同理心,你就会发现:乞丐有他们的无奈;同学有自己的思维定势;穷孩子也有享受的权利。想到这些,你心就宽了,这也是同理心给你带来的快乐。

人格是表现在交往行为当中的,至于“魅力”的附加感受是随时代变化而定义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以上讲的四点对塑造人格所起的作用是永远也不会变化的。人格魅力一方面给别人好的感受,世界因为你精彩;另一方面它也会给你一个好的心境,体验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比较值。第三章专业素养第一节导论

1、专业和专业素养

所谓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科学领域或社会生产部门分工的需要而组成的学业门类,也指通过专门训练和工作经验获得的、从事某种职业或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综合。专业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及与此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科研方向。一所高校在社会上和部门中的地位与影响,往往是由一个、几个甚至更多优秀专业或特色专业在理论或应用上对国家、社会乃至人类做出的长期而又重大的贡献所渐趋形成的。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主要取决于该校重点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因为专业是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又与一定的学科基础相对应的,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性的反映,也是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显示。

所谓专业素养,就是做好某一专门领域里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在专业范围内有所创新的基本条件,也是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和奉献国家的重要凭借。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性教育来说,为了能够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用气力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历史

专业设置是国家教育部门根据本国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学分工所设置的学业门类。1949年以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只有院系建制,不分专业,形式类同欧美。建国后“以俄为师”,开始根据国民经济计划通过设置专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一直延续至今。专业设置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关系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纵观历史,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52年开始的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949年末,我国大陆的高等学校有205所,在校大学生约11.7万人。从1951年底到1953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基本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调整。仿照苏联模式,将各综合大学的工、农、医、师、财、法等系科从原来的学校中分离出来,或者单独或者“归并”建立起独立的工科、农林、医学、师范、财经、政法等专门学院,综合性大学实际上只剩下文、理二科。当时还规定,文理和医科—般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工科则按部门、工艺、设备、产品、岗位设置专业,针对性极强,专业面极窄。过去的大学中,为生产一个大炮筒子,要相应设置几个专业;为装配一辆汽车,也要设置发动机、车箱等几个专业;为制造船上的一台发动机,就设置了“船舶涡轮机”、“船舶内燃机”和“船舶动力装置”三个专业。培养的人才确实成了“螺丝钉”。同时,在管理层次上由校、院、系三级改为校、系两级,并在系设置专业,按专业招生。到1953年初,全国高校设置专业共215种,到1962年增至627种。1963年,为了纠正这一专业划分过细、人才口径过窄的不合理现象,国家第一次统一制订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育部颁行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将专业种数压缩到432种。但这一规定并未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

第二个阶段是“文革”后开始的80年代逐步兴起的各类专业的扩充、拓展与增设。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百废待举,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刚刚恢复高考、充满办学活力的高校特别是一批综合大学有针对性地设置社会所急得的部分专业,或在原有专业基础上调整、拓展、改造,一大批具有时代性和应用性的专业应运而生,初步改变了院系调整以来专业少、面狭窄、小而全、封闭僵化、与地方经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展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到1980年,全国高校设置的专业已达到1039种,1982年又增至1343种。从1982年开始,到1987年底结束,国家第二次组织了对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全面修订,可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混乱局面。专业种数由原来的1343种减少到671种,进一步规范了专业名称,拓宽了专业口径,增设了文科、财经、政法类长期比较薄弱的专业,加强了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专业。

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的本科院校专业目录“调整”。这期间,原国家教委在认真分析专业设置利弊、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外国经验,从学科建设及学科间的交叉性、综合性出发,自1989年开始进行了第三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历时四年,形成了体系完整、较为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于199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该专业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等十大门类,下设二级类71个、504种专业,进一步增加了专业的适应性和综合性,加强了专业建设和管理,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起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专业划分过细、过窄,门类之间专业设置重复等问题。

第四个阶段是1997年4月开始的对现行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全面修订。实施了对现有学科、专业的调整、核定或“整理”,并于1998年7月16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录》规定:一级学科门类11个,下设二级类71个,专业249种。其中工学二级类21个,70种专业;文学二级类4个,66种专业;理学二级类16个,30种专业;此外,还有31种专业跨学科门类,如电子信息科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统计学等。《目录》还对62种需一般控制或需从严控制设置的专业,加注了标识。与原目录相比,增加了管理学门类,二级类也作了较大调整,专业种数大为减少,调减幅度为50.6%,而且门类和专业的划分比较科学、合理,专业种数比较适当,名称也更加规范。新专业目录的颁布和实行,对于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21世纪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在颁发《目录》的同时,教育部还明文规定,本科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促进高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依据新专业目录进行校内院、系的调整,对教学计划重新审核,重新制定。可见,改革力度是比较大的。通过专业的综合、交叉和延伸,进一步改变了专业过窄、过细、过死、过于陈旧的状况,初步形成了一个有较大覆盖面和结构优化、协调互补、充满活力的专业群体,为培养新世纪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进一步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观念由培养“专业型人才”到“综合型人才”的变革历程,体现了合格人才由窄口径、薄基础、低素质向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转变过程。实际上,这也符合世界各国大学专业设置的一般轨迹和发展趋势。

总体说来,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经济条件较差时,其高校的专业设置一般偏重于职业对应性。反之则偏重于学科性,偏重于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开发性前沿性学科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而学科是按照科学性质来划分门类的。专业的内涵和专业设置的内容也是随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乃至政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决非一成不变。透视我国高校史上专业设置历经的四个阶段,不难看出,四个阶段各有重点:第一次是由多科性变为单科性;第二次是由单科性变为多科性;第三次是由多科性变为综合性;第四次是由综合性变为整合性或融合性。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其间也有交叉,只是就其总体趋势和主导方面而言。建国后特别是“文革”后的几次专业设置大调整,使我国高校的专业结构渐趋合理,当然仍需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第二节专业是硬能力

1、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专业管理是为使各种专业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而进行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专业项目、协调专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所属人员的全面素质、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机制、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和效率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专业工作的系统性明显增强。进行每一项专业工作,往往都需要经过多道程序,都需要有许多人员共同参加,都需要各类人员密切协同。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专业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仅参加这一工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有1500多名,面对如此复杂的工程,总指挥奥本海默把大课题分为许多小课题,然后由相应的小组负责各个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他还非常重视各个课题之间的联系,注意它们的等级和层次,随时进行全面协调,以确保全部课题组合起来之后能够实现最终日标。由于管理科学,终于在1944年按预定时间成功地研制出了第—颗原子弹。在这里不难想像,如果只有从事具体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没有人进行管理,那会出现多么混乱的局面。

一个人如果只会独自进行研究工作,而根本不懂得管理,那么,是不能说他有很高的专业素质的。但遗憾的是,我们过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时,往往只重视个人的研究、应用、开发的能力,而忽视了管理能力。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其独自工作的能力还可以,但—遇到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束手无策,这不能说不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偏差。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不仅是工程师,而且也包括其他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他们面对的工作绝非只是解决纯技术问题,而是还涉及到规划、组织、环境、人员、机制、时间、效率等一系列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重视专业管理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管理能力,首先必须使学生掌握起码的专业管理知识,在这方面,除了依靠学生自学之外,还应开设一些必要的专业管理课程。其次,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亲自参加一些专业管理实践,以便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悟进行专业管理的真谛。只要这样做,学生的专业管理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普遍的提高。

2、学会专业自学方法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过去由几代人才能完成的科学技术方面的革命,现在只要一代人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快速变化,某种产业或职业几天前还可能红红火火,但转眼间就可能变得冷冷清清。这种情况向传统的一次性职前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而终身教育则从—种教育思潮变成了一种势在必行的教育模式。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是,人在一生中任何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完成都不意味着学习的最终结束,而只是意味着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始,这种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活动,应当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终身教育大体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校教育,即重返学校或承扭教育职能的机构去进修深造;二是自我教育,即通过在职自学掌握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在这两种形式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由于不具备脱产学习的条件,将会采取自我教育这种形式,以便通过自学使自己得到提高。

这样一来,如何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专业自学能力,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到了许多人的面前。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以下四点必须给予充分地重视。一是要弄清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二是要弄清解决这个主要问题需要哪些知识;三是要弄清从哪里可以获取这些知识,是某一个人还是某—本书,或者是某一个电脑软件;四是要弄清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迅速准确地得到这些知识,是直接向专家求教还是把某本图书从图书馆理借来阅读,或者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查询。只要这几点弄清楚了,专业自学能立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

总之,通过职前一次性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仅靠这些知识不可能满足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自学能力的人,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始终站在专业发展的前沿,推动专业不断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专业自学能力是专业素质的又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3、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

强调掌握专业知识并不排斥掌握一些非专业知识。实际上,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常握一些专业知识以外的非专业知识,对于大学生大有稗益的。此处所说的非专业知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般基础知识。每一种基础知识都揭示了世界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共同本质,由于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之中包含着共性,因此,基础知识对于各种具体的创新活动来说自然就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般说来,基础知识越雄厚,创新活动就越得心应于,反之,创新活动就会像在黑夜中行路—样到处瞎碰乱撞。另—类是相关知识,即与本专业的知识相联系的其他专业的知识。由于自己从事的专业虽然与其他的专业有显著的不同,但又总会有某些相似之处或相同之点,因此,当在本专业范围内进行创新的时候,就可以从其他的专业知识中得到有益的借鉴。第三类是不相关切识,即乍看起来似乎与本专业毫无联系的知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根本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东西。这里所说的不相关知识,并不是与本专业毫无联系,只不过这种联系的中间环节太多罢了。这种知识对专业创新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众所周知,在创新过程中经常有灵感发生,而灵感的触发因素往往就是这些所谓的不相关知识。

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非专业知识,究竟应当怎样处理一者之间的关系呢?对此,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胡适在《胡适文集》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无人所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毫不相关的各种学问。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宇塔高480英尺,底边各边长760英尺。塔的最高处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依次递减,代表那旁搜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在这里,胡适实际上是为我们设计了一个理想的知识结构图,而这个图恰似一组同心圆。圆心代表专业知识,这种知识涉及的范同很小,但对它必须全面把握,深刻理解,融会贯通,要精到不能再精的地步。出圆心依次扩展开去的各个圆,分别代表与专业知识直接相关的知识、间接相关的知识、不很相关的知识和毫不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但对它们精通的程度却可以越来越低,特别是对那些毫不相关的知识,只要有个一般的了解就完全可以了。在这里,应当说胡适的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4、培养专业融合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各种专业知识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当人们认识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按照一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往往能够形成新的知识。所谓专业融合能力,就是把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按照它们之间固有的联系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知识的能力。这种专业融合能力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不同的专业理论互相渗透从而创立新理论的能力;二是把不同专业的研究方法互相移植从而形成新方法的能力;三是把多种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起来去研究某一具体对象进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在专业素质培养方面,之所以强调培养专业融合能力,是因为这种能力对于创新确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事实上,在当今的时代、大量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突破都来自不同专业的融合。比如:在不同专业理论的互相渗透方面,物理学与化学互相渗透产生了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学与生物学互相渗透产生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量子力学与生物学互相渗透产生了量子生物学。在不同专业研究方法的互相移植方面,把射电技术应用于天文学产生了射电天文学,把激光技术应用于生物学产生了激光生物学,把激光技术应用于医学产生了激光医学。在各种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方面,把数学、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方法引进某—门学科,就能产生一些分支科学,如天文数学、计算化学、自动控制等。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一个人如果缺乏专业融合能力,那将会失去许多新的机会。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专业融合能力呢?对此,首先是必须精通本专业。本专业是进行专业融合的出发点,只有精通本专业,才能很好地与其他专业对照比较,从而实现互相融合。如果对本专业一知半解,那么,融合便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是必须了解其他专业。这是进行专业融合的基本条件,一个人如果孤陋寡闻,对其他的专业一无所知,那显然是无法与其他专业融合的。再次是必须认真思考并善于发现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这是不同专业能够融合的关键所在。一般说来,只要能够发现专业知识之间存在的过去尚未发现的新联系,那就有可能把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并由此创造出新的知识来。第三节广泛涉猎,一专多能

当今世界学科专业林林总总,据统计有2000多种学科专业。学海书林,浩瀚无涯;而人生有限,不过百年,纵苦读终身,所知亦不过沧海一粟,不能门门精通。所以大学生每人只能选择—个一级学科专业,进行系统的专政:硕士生、博士生更只能分别在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中选样一个专攻方向,这种专攻一个学科专业或方向的就叫“一专”。由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各科之间,工科的声学、光学、电学、力学、建筑学、天文学、地质学、机械学之间,文科中的文、史、哲、法学、艺术、宗教学、教育学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还有一些文理交叉的学科(如经济学、自然哲学、管理学等)、理工交叉的学科(如计算机、环境工程等)、文工交叉学科(如工业设计、工程管理等),特别是一些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专业往往更需要文、理、工等多学科知识的交融结合。例如旅游,它集合了地理、地质、经济、管理、建筑、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民俗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而成为—个新兴学科;如果就旅游学旅游,就很难深入和开拓。这一切,就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在“一专”之外,还必须要广有多能。据《中国国情知识小百科》裁:“20世纪末期中国各级领导者应掌握七类基础知识”: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⑦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化学、心理学、科技史、科技概论),③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技术科学、部门技术科学、世界新技术学科群);①数学(包括一般数学基础知识、应用数学、计算机);③系统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⑤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史学、战略学、政策学、行政学);⑦软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科学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人力学、教育学等)。

一专多能,就是专与博、点与面、纵与横、深度与广度、个别与—般、质量与数量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博是专的基础,没有广度就很难求深度,没有一定的数量就很难有高的质量;专是博的重点,没有深度就很难带动广度,没有个别就不可能有一般。一个人大到知识结构需要博专统一,小到写—篇论文也必须点面结合。例如论证一个观点,共有10个论据或个案,就必须精选一二个最具说服力的论据或个案重点详细分析,这是点;而对其他论据或个案则较简略地作概括论述,这就是面。如果10个论据平均用力,详细罗列,就会让人既觉繁琐,又无主次。毛泽东要求下级写报告也是一次只详细写一二个问题,其余问题只写题目。因此,博与专是互促互动,相得益彰;是“专家中的杂家,专才中的通才”。这样的知识结构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它如同—个T字型:上面一横代表基础知识的广博(即多能)、下面一竖代表专门知识的精深,故称专家为“T型知识结构”。

选择哪门学科为“—专”,选样哪些门学科为“多能”,才算最佳知识结构?既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也有因人而异的因素。所谓“客观规律”,一是必须符合自己的志趣,因为这是学习的潜在动力;二是必须有利于扬长避短,才尽其用;三是符合学科本身的密切内在联系。即“一专”的学科与“多能”的学科之间联系较紧密,例如艺术与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关系就比较密切。所谓“因人而异”,是因为每个人志趣不同,对各科的长短有别,积累的厚薄也有差异,所以无法有绝对统一的组合公式。例如某同学专业是新闻,与新闻最相关的学科则是中国语言文学、写作、中外文化史基础知识;其次是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等等。前三门是考研之前就具备扎实的基础(外语、政治是必考科目,不用说),后几门是考研之后继续深造时,与专业关系较密切的学科。

古今中外有许多博专多能者,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上均取得杰出的成就。我国东汉的张衡,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浑天”、“地圆”论断的人,并制作了世界第—台自动天文仪器“浑天仪”,写出天文学名普《灵宪》,用“黄道、赤道、南极、北极”等概念,较精确地算出了一年为365.23天,科学地解释了日食、月食、月亮盈亏等原因;他又是最早的地震学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设计科学、制造精良、预测准确,比欧洲要早1700多年;他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以《两京赋》、《归田赋》、《四愁诗》等名篇著称后世。郭沫若为重建张衡墓碑题词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北宋的沈括也“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他曾绘制出200多张天文观测图,准确计算出北极星位置离北极还有一度多,又曾绘制出20幅《守令图》地图集,对地理、方志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他最早采集研究石油,并用它烧成碳黑制墨;他的《梦溪笔谈》著作,涉及天文、地理、地质、数学、物理、化学、气象、冶金、水利、建筑、生物、医学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科技史上的杰作;他还是文学家,文章“典则”,“有古作者之遗范”,游记、诗歌皆清峻高迈。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在天文方面研制和改进了简仪、候极仪、仰仪、高表、景符、窥几、玲珑仪、灵台水浑仪等十多种观测天象的仪器,提出了“三次内插公式”和“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较高的精确度,又主编了《授时历》,施行长达360年之久,在水利方面,由他主持凿通了通惠河、通漕河,解决了元大都的水利问题,并修治了其他很多河渠。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是著名的农学家、天文学家,在数学、历法、宗教方面也很精通,又是我国最早研究西洋科学并介绍到我国的著名翻译家。著有《农政全书》、《徐氏庖言》,翻译有《几何原本》、《崇祯历书》等多种。清初方以智,是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他精通中西科学,其《物理小识》以自然科学原理阐明儒学观点。“坐集千古之智”,将中西自然科学“折中其间”。又著有《通雅》、《药地炮庄》、《东西均》、《易余》、《一贯问答》、《愚者智禅师语录》、《浮山文集》等,对经学、哲学、医学、物理学、文学、史学、音韵学、书画、音乐等都博通多能。现代作家郭沫若主要是文学家,但他对历史学、考古学(甲骨文全文)、艺术、哲学乃至医学也都博通。当代中科院院土、无机化学专家王夔也博及医学、语音学、文字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他以广博的知识而去研究无机化学,又以化学分析去考证出土文物,成为博专结合的成功典范。

在西方学者中,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也是一个博专多能的名人。他是古希腊哲学界领袖,但在生物学、气象学、天文学、逻辑学、修辞学、诗学、政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古波斯的伊本.西拿是阿拉伯著名的医学家、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学家。著有《医典》五卷,丰富了内科学,对沟通亚欧医学作用巨大;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著有《知识之书》,文学上著有《隐喻故事》等。意大利的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美术上,他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像结合起来,使绘画表现力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创作和理论上均有成就。此外,他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等,都提出了在当时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军事、水利、土木、机械工程等方面,也有许多重要的设想和发现。德国的菜布尼茨也是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著有《单子论》、《人类理解力新论》等大量手稿,设计制造了手摇计算机、提出了他认为和中国“先天八卦”相吻合的二进制,影响到后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数学上同牛顿并称为微积分的创始人,哲学上是唯心主义理论的代表之一。法国的让?雅克?卢梭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是近代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的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在教育理论上,主张“回到自然”,顺应儿童本性,使其身心自由发展;文艺上著有小说《爱弥尔》、《新爱洛绮丝》和《音乐辞典》等。

上述古今中外科学文化名人的事迹,为我们提供了“一专多能”知识结构的借鉴和学习的榜样。第四节专业与兴趣的关系

1、兴趣对所学专业的重要性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反映了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所持的选择性态度。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之所以会产生兴趣,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感到它很新奇,或者是认识到了它所具有的价值。但不论是什么原因,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地去探究这种事物或参与这种活动。

专业兴趣是人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所持的选择性态度。通俗些说,就是人们感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意思,因而从内心深处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这个专业之中。专业兴趣主要包括专业研究的兴趣、专业应用的兴趣和专业开发的兴趣。专业研究的兴趣,是指通过对专业基础理论研究而创立新理论的兴趣;专业应用的兴趣,是指应用专业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创造新事物、新方法的兴趣;专业开发的兴趣,是指把已有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加以拓展从而形成新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兴趣。一个人对自己所事的专业有无浓厚兴趣,这对他能否有所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有了浓厚的专业兴趣,那么,不论本人是否能够意识到,在客观上表明这种专业与其需要是相适应的,或者能够满足其物质需要,或者能够满足其精神需要。既然如此,浓厚的专业兴趣必然会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对创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相反,如果对专业没有兴趣,甚至非常厌恶,只是在外在力量的强制下去从事专业活动,那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神的,当然也很难有所创新。

在历史上,许多在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都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存有浓厚的兴趣。在这方面,阿基米德和德谟克利特是相当典型的。当罗马士兵的利剑伸到阿基米德眼前时,阿基米德正在聚精会神地在沙地上画着几何图形,在他明白罗马士兵要杀害他时,竞毫无惧色地推开利剑,请求给他一点时间,以便证完一个几何定理;德谟克利特蔑视皇家的权势和官庭中的豪华生活,心甘情愿地在贫穷中潜心进行科学研究,他的坚定不移的信条是“宁肯找到一个因果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这些生动的事例充分说明了形成浓厚专业兴趣的极端重要性。

浓厚的专业兴趣首先来自对专业的深刻理解。每一个专业都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医学专业能够帮助人类战胜疾病,通信专业能够帮助人类增进信息交流,生物工程专业可以制造出新的生物品种,计算机专业有助于实现各个领域的自动化。只要理解了某个专业的社会价值,就会对那个专业发生浓厚的兴趣。此外,浓厚的专业兴趣还来自在专业范围内取得的成功。成功是对奋斗者的最高奖赏,一个人只要在专业范围内取得一些成功,那就不仅能够使其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而只还能够证明他在这个专业上是有发展前途的,这对形成专业兴趣无疑是很有好处的。正因如此,要想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最要紧的就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己的专业,并在自己的专业上不断取得成功。

2、兴趣与专业的脱节

从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上来看,一个人上大学所选择的专业应当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倾向相协调,学习起来才有兴趣和动力,并有助于将来的职业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总会出现一些同学对所学专业不喜欢、不适应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

造成专业不适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在现实条件下,还不能做到使每个想上大学的人都能按个人愿望学习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兴趣”与“专业”的矛盾。为了使一些基本够升学条件的考生有学可上,招生部门会将一些未达到本人理想学校或专业分数标准的考生(在高考志愿表中填了服从调剂的)调剂到其他高校或其他专业,造成了一些同学所学的专业并不如愿的情况。

另外,一些父母不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帮助孩子选择专业,而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替他们做决定。例如,父母从事某种职业,也希望孩子选择这一专业。曾经有这样一个出身医学世家的大学生,本人不喜欢医学,家人为使其继承父业,非让他报考医学院校,结果上学后非常不适应。也有的父母因为自己在某种职业中受挫,坚决不让孩子报考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一位大学生父母是搞音乐的,他本人的兴趣也在音乐方面,但父母非让他报考生物专业不可,使他很痛苦。还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愿望,从功利目的出发,替孩子选择个人认为能赚钱的热门专业等等。

有这样一个例子,小丽的母亲是银行里的高级领导人,非常爱自己的女儿,对孩子悉心照顾和培养。五年前,小丽高中毕业,准备报考大学。小丽是一个性格热情开朗、乐于交际的人,无论走到那里,她都能给别人带去笑声和欢乐。她喜爱新奇事物,动手能力很强,却不喜欢学习那些相象的东西,不喜欢死记硬背,学习成绩不是很优异,但考上大学没问题。那年正是金融热潮席卷全国的一年,金融部门是很多人想进而难进的行业。想想自己的工作背景,母亲认为将来把女儿安排在银行工作,岂不是更好!于是她决定让女儿报考金融专业。那时小丽曾与母亲说过,自己长大了想当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者记者。但她当时毕竟还处于懵懂的年龄,她服从了母亲的安排,走进了一个自己还不了解的领域。四年大学毕业,小丽如愿地分配到了银行,拥有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但从此,她也开始品尝到了当初种下的苦果。走上工作岗位的小丽突然发现,美好的理想和枯燥的现实相差太多。整日面对着电脑里的排排数据,整日做着单调、机械的核对、输入工作,整日无法跟别人交流——小丽已经不能忍受这样一份工作了。两年的时间,小丽完全变了,她不再爱说爱笑,而是变得孤僻、暴躁,和谁都发脾气,母亲、朋友、公司的领导都发觉这个女孩情绪大异常了。母亲没有办法,只能给她办了病假,让她在家休养。时至今日,女孩已无法上班。

此外,报考什么样的专业最适合自己,最有利于个人长远发展与人生成功,这是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教育的任务。然而我国的职业指导教育发展缓慢,近几年一些中学和大学开展的职业指导还大多停留在职业介绍上,并未真正将其作为协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并使二者互相配合的方法,很难作为确定专业方向、规划生涯发展的指引。

还有一些同学对自我缺乏认识,也缺乏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能力。他们盲目服从父母或追随社会潮流,导致了专业选择的不满意。也有的同学在填报志愿时缺乏审慎的思考,随意填了“服从调剂”。当真的被调剂到其他专业时,又不能面对现实。有些同学的专业不适应还与他们的消极情绪和不合理的认识有关。

3、积极调整自我

对于有些人来说,并非专业真的不适合自己,而是当他们一看到现在的专业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就在情感上产生了厌烦、排斥、恐惧心理,干扰了他们对专业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他们往往终日烦恼,无心学习,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而成绩不理想又被他们认为是由于专业不适合。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致使专业适应更加困难。

其实,所谓“专业”有时候分类并没那么严格、绝对。也不意味着一个人只能适合某一专业,其他专业就统统不适合。上大学确立了未来发展方向,但专业选择并非只有一次,一次选择不合适,也不见得会导致职业和人生的失败。况且,对某一专业开始不喜欢,就意味着永远不喜欢,并没有能力把它学好吗?在大一新生的心目中对专业存在着诸多误区,阻碍着他们对专业的适应。

那么,对于那些已经学了自己不喜欢专业的大学新生,该如何解决他们的专业不适应问题?如果不能实现专业调整,那么就应该积极调整自我。

首先进行个人调整或寻求心理咨询,排除各种消极情绪的困扰,学会接受现实,积极面对现实。你可以全面了解一下现在的专业情况,也许你就会发现专业中有一些有利于你发展的积极因素,进而对它产生一种亲切感,增加一点主动学习的动力,也许你就会从不喜欢变得喜欢,从不适应变得适应了。

例如,小李是以第二志愿进入师范院校历史系的,上这个专业不是他的初衷,而是被调剂到这里的。同学大都选择了金融、法律、外贸、英语等热门专业,而且很多都在名牌大学,令人羡慕。而小李偏偏学了个冷门儿,大家都替他担忧:将来怎么找工作?有什么出路?来到学校后,一种烦闷的情绪滋长渐渐地起来。他常常问自己,这就是我高中三年拼命寻找的梦吗?我的专业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为什么我与高中同学的话题总是相差很远?正在他独自在困惑中迷失,期中考试又给了他当头一棒:有两科成绩没及格,其余几门也不理想。拿到成绩的那一刻,小李愣住了,这还是那个一贯努力学习、考试游刃有余的我吗?怎么会是这个结果?慢慢的,小李变得敏感起来,生活中稍不如意的小事都会让他烦恼,他变得脆弱、冲动、易怒、脾气暴躁,甚至有了退学的念头……

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小李走进了咨询中心。在仔细地分析了小李的经历之后,咨询老师告诉说这是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小李对自己的专业充满怀疑、畏惧心理,不敢靠近它,似乎从此就进入地狱深渊了,而这些烦恼更增加了不适应的痛苦。经过她的分析,小李似乎明白了什么,开始试着去接近自己的专业。从咨询老师那里,他了解到历史系是本校最好的系。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小李找到几位任课老师,向他们请教方法,并尝试运用到学习中去。在这期间,他还查阅了大量书籍,有关于历史的,也有关于心理健康的。小李发现平时不苟言笑的老师其实很愿意与学生聊天,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最初的志愿也不是历史,但在不断的学习中却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并决定把一生的精力奉献给它。同时,小李也开始向亲密好友诉说自己的感受,好友告诉他其实很多成功人士都修过历史专业,小李逐渐意识到,学历史的人也可以取得成功!后来,小李和同学合作搜集了古代武器史的资料,写出了几篇文章,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小李的外语比较好,在学“中古史”时他读了一些原文史料,对照中文译文,找出了几处翻译上的错误……小李第一次发现,外语和历史结合起来会发挥这么大的作用!经过几次心理咨询,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心情也逐渐好起来。现在,小李的生活十分充实,每天忙碌并快乐着。

另外,积极改变自己的一些绝对化的认识。比如,专业分类并不是如同自己想像的那样绝对。因为知识是相互融通的,而且大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有了这些素质和能力,将来对职业的适应将会更广泛。国内外许多成功的人士后来所从事的职业,很多都不是当初自己所选定的专业。他们的成功并不在于专业选择,而是在于他们学到了各类职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善于活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而且,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并不是由一次专业选择而决定的。随着个人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每个人可以拥有多次选择的机会。比如,你可以通过考研、读双学位进行第二次选择。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其他学习途径,学习新的专业。职业发展并不是一条单一的道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的变化和选择,不能用一种凝固不变的观点去看待职业发展。

此外,一个人对专业的喜欢与不喜欢,与有没有能力学好这一专业也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喜欢的,并不一定表明你有能力把它学好;暂时不喜欢的,也不表明你不具备学好它的能力。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最后,要达到专业适应,最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比如,多向老师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多与同学交流对学习的看法,扩大自己对专业信息的了解。

当你转专业不成,又不打算退学时,最现实的做法是先安下心来硬着头皮去学。也许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对专业产生新的认识,产生兴趣。同时,你也可以在课余时间选学你所喜欢的专业课,不仅可以平衡一下自己的心理,而且还比别人多学了知识和技能,也为你就业增添了许多优势。当然这其中艰辛与努力是必须付出的。相信大多数的同学通过心理调整和积极行动都能较好地达到专业适应。第五节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1、树立专业敬业精神

敬业即看重事业,专业敬业精神就是看重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并自愿为之献身的精神。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和雷管,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竟被炸得遗体鳞伤,但他矢志不移,终于造出了能够造福人类的安全可靠的炸药和雷管。富兰克林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对电学情有独钟,为了揭露雷电是神发怒的谎言,证明它与电火花具有同一性质的猜想,他不顾遭遇雷电袭击的危险,多次到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中去做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那里有国内无法相比的优越生活条件,但他为了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在短短几十年中取得了突长猛进的发展。戚发韧是我国刚刚发射的“神舟”号飞船的总设计师,他和他的同事们一心扑在飞船的设计上,克服了无数的困难,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当记者问他一生中什么时候最高兴时,他脱口而出地说:是“神舟”号升入太空的时候。这些都是专业敬业精神的生动表现。

当然,现在强调树立专业敬业精神,也许有人认为不合时宜,但实际上是很有必要的。诚然,市场经济确实为人才的个人选择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但这并不等于鼓励专业人才随意放弃自己的专业去干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事情。应该意识到,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任何轻易放弃专业的行为都是对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减少乃至避免这样的浪费,各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树立专业敬业精神是不行的。不仅如此,一个人只有牢固地树立了专业敬业精神,真诚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并下决心在本专业领域里成就一番事业,那才可能有所创新,不然的话,整天心猿意马,这山望着那山高,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

必须承认,当前一些青年学生因受利益驱动,往往是干什么能赚钱就想干什么,至于敬业精神则想得很少。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引导他们深入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充分认识这种专业的社会价值。此外,还需要帮助他们弄懂这样一个道理,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从事什么专业,只要坚持不懈,奋力拼搏,都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同时也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2、就业与择业

择业,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来说似乎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这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以及教育环境导致的错误观念。“先就业,再择业”这种求职观念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当中,这也作为他们求职的指导性原则。这是大学生求职时的一个严重的误区,认为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而且竞争这么激烈,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已经不容易了,哪里还有资格择业?这是他们当中普遍存在的想法。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在两年后依然会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残酷的竞争,在那时候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只会更难,而不会因为你有工作经验而变得简单。因为你所做的工作很可能与你将要做的工作互不相干,或者说关系较少,而你之前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对日后是没有太大用处的。

一般大学生在进入大三、大四时才会考虑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待自己亲身经历找工作的过程时却发现:我是学计算机的,可为什么我学的知识却没办法作为找工作的资本?像这样的困惑比比皆是。

小伟本科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当初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因为高中时就是班上的计算机高手,对此充满兴趣的小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这个专业。四年的大学生活使他不仅对计算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也使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他读的学校是全国重点高校,而且他的成绩一直都很不错,没有人会认为他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可天不遂人愿,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究竟是能力差,还是学历低?是机遇不巧,还是运气太差?

以前的计算机行业可以说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现在可以说是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变化如此之快,非但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跟不上,学生的学习速度也跟不上,甚至那些早已经踏入计算机行业的职业人也都对知识的更新感到匮乏。究竟是世界变化快,还是自己成长慢呢?我们对一些高校的课程进行了剖析和对比发现:大学的课程设置仍相对落后,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就连国内一些以计算机为重点专业的重点高校也不例外。而且,有些院校的考试方式也不尽合理,很多题目是需要死记硬背才能答出来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往往以名校、热门专业入手,以为只要上了名校,选择了热门专业,以后一定好就业,一定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基于近年来计算机专业的热度,使得我国已经造就了一批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毕业后难找工作的状况也屡屡呈现。最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是,在众多的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中,他们辛辛苦苦学习了四年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最后得以应用在工作当中的竟然屈指可数,而且就算不学计算机都完全可以应对现在的工作,这份工作便是销售。难道四年的计算机学习换来的就是一份销售计算机的工作吗?既然如此,何必还要花四年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呢?

3、专业与职业转换

眼下专业意识虽已被淡化,但专业仍是大学生的立足之本,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比改行应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小刘和小杨是同时进某电脑公司的计算机系毕业生,小刘坚持不放弃电脑网络专业,当了一名网络开发工程师,小杨则应聘行政助理,放弃了计算机专业。在日新月异的计算机领域,小刘跟上了发展的步伐,3年后当上了网络工程主管,而小杨却忙碌于无休无止的行政事务,彻底放弃了计算机技术。开始小杨的收入会高于小刘,而现在反而不及小刘的一半,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也大大落后了。

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职业人具有精深的专业度,丰富的专业经验,但他们进入更高的职位并不能发挥专长,职业发展反而不如以前发展顺畅,挫折连连,还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职业发展进入“下坡路”。

小李,电器工程本科毕业后在一家通讯公司工程部工作。三年后从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做到项目工程师。为了进入管理层,他跳槽到一家小公司做经理,虽然他的职位比以前高,但薪水还同原来差不多,每天要做的工作也比以前多而且繁琐。以前,自己只要把工程项目搞好就了,现在必须一心多用,手下有五个主管,每周的会议不断,不但要做市场计划,还要关注业绩的增长变化,每个月末都是他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有时候,他真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就这样,做了一年多的“拼命三郎”,自认为拼尽了全力,业绩却并不出彩。接连而至的家庭问题又让他焦头烂额,长期工作的压力让他整个人变得暴躁易怒,和妻子一度的冷战,对儿子的关心过少,都让他在家庭中处于孤立的地位。事业停滞不前,家庭危机,搞的他像变了个人一样,从前自己做项目工程师时,虽然是个“小头目”,但很有成就感,现在位子高了,工作能力却越来越被自己质疑,发展出现了“滑坡”。按理说再难的工作,一年也应该适应了,可现在都上任一年多了,不良反应还没有消失。为什么?哪里出了问题?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进入管理层也有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之分,小李转向了综合管理,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即使是综合管理也是一门专业度很高的工作。不要紧盯着职业头衔,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潜力结构,找到最优化配置自己资源的职业领域。事实上他的经理职位,专业技能和知识发展出现了断层,其经理的职责多是综合管理工作,与原先的专业技术管理,其所在岗位无法适应其专业持续性上到高层。就其个人而言,其综合管理能力不足,也不能达到企业和工作要求,即使就业成功也很难在该领域获得成功。他是专才转“全才”,却不小心转成了废才。每个职业人最终锤炼其核心竞争力的,不是他的职位经历,而是他的专业是否精,是否对口。这就是晋升过程中职业定位完成的不准确造成的。所以,要以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为基点,在提升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专业技能成长的连贯性。

专业技能的不足肯定会导致个人职业发展的瓶颈,但是专业能力用不到“实处”也不能够实现职业持续发展和成功。小李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事实上,是职业发展规划的错误方向导致自己职业价值的负面影响。常看到太多的人因为盲目追求职业提升“职位”而丢失了专业价值点,虽然走上了管理岗位,却最后弄得“四不像”失去了竞争力。

4、专业与职业的脱节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发生这种现象:自己在大学(或大专)学校学到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可是出于某些原因,所能选择的职业单位却不需要这种专业技术。这种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经常发生的,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第一,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并不完全都符合社会的需要。专业是按统一计划设置的,而且一经设置就不能调整。这样,学生选择了那些社会不需要或者不急需的专化,在毕业时自然就无法按专业对口的选择职业了。第二,有相当一部分人上大学是为了容易就业,个人没有明确的职业定向选择,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而在就业时不管什么专业都行。第二,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知识更新也很快,尽管学习期间确定的职业方向是社会所需要,但是到就业时原来确定要选择的职业有可能被淘汰了,或者不需要那么多人就业,这就使得确定这种职业方向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第四,由于在中学缺乏职业指导。有些人朦朦胧胧地觉得某一专业适合自己,可是一旦选择了那个专业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种专业,而喜欢其它专业,毕业时选样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完全不同的职业。第五,由于居住、交通条件所限制,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岗位无法选择,只好改换专业。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时,第一,不一定非考虑原先学什么专业才能选择与之对口的职业。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职业结构是不断变化的。只要自己的职业素养基本上能适应其它职业,而那些职业又需要增加就业者,就业后的各种条件(包括交通、住房)对自己素质的开发有利、就应安心于现实选择的职业。第二,如果现实选择的职业是出于无奈,并不很适合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而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才是自己的理想职业.那就别放弃所学专业的职业知识的巩固、提高,一边从事现实职业劳动,一边等待机会,积极寻找、争取所学专业的职业需求,一旦有了机会,便辞去现在的职业。所以,如果你现实选择的职业确实是自己不愿从事的职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不要把合同期定得太长。第二,先在现实选择的职业岗位上认真劳动,说不定经过一段劳动之后,发现自己的职业素质也适合这种职业.对这种职业有了感情,那就继续干下去,不必再考虑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第四,在现代社会选择职业时,不必过分强调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几乎不存在永远固定不变的职业。即或刚就业时,所学专业知识还有用,而过了几年以后,原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就被淘汰了,必须重新学习新的职业知识。而且有些人在事业上很有造诣,往往并不是在自己第一次所学专业的职业上,恰恰是后来所学的职业知识。

总之,当你所学的专业与现实选择的职业发生矛盾时,不必苦恼,不必抱怨,更不必心灰意冷。第四章文化素养第一节导论

1、中西方对文化的认识途径

对“文化”这个词,我们都不会陌生,但你也许不知道,中国人与西方人对此认识途径并不一样。

西方的“文化”源于拉丁语“cultura”,它的本义一开始就较复杂,指人类适应环境、改造自然时,对土地的耕作、改良,等等。也许就像汉语“培”这个词能从“在植物根部培土”引申为“对精神的修养”一样,这个拉丁语也逐渐引申出“完善自我,从而成为理想公民的过程”。16世纪,资本主义来到了这个原本平静、知足、守旧的西方世界。说它生气勃勃也好,野心勃勃也好,刚出现时就显出弱肉强食、残酷竞争的特性,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开发市场、往外扩张。于是,冒险、航海、寻找新大陆等在当时成为时尚,地球似乎变小了许多,不少原始民族呈现在西方人面前。此时,一些学者把注意力投向那些陌生民族的信仰、宗教、艺术、道德、风俗等。

19世纪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于1871年发表了《原始文化》,用“culture”这个“旧瓶”装了如下“新酒”:“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中既包括信仰、道德等精神层面的文化,也包括法律、习俗等制度层面的文化。美国学者克罗伯等人不满足于成说,对当时已有的各种“文化”定义进行考察,于1952年写了《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提出自己的看法:“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克罗伯等人的定义除了强调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念,还为“文化”加进了行为模式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内容。

尽管以上两个定义有相当大的影响,人们也普遍认同他们提出的文化包含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行为模式层面,但由于文化学家们对“文化”传统理解有别,看问题的思想方法不同。角度、深浅各异,术语也不尽相同等等,对“文化”的认识并不一致。但无论如何,西方人可以说是带着一种征服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冷静思考“文化”这个概念的。

中国人却不是这样。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文化”是与“武攻”相对的一个词,指“用文德进行教化”。至隋唐,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的日本人派来留学生“遣唐使”,带去了中国的古籍,也学去并使用着“文化”这个词语。明治维新以后,他们又向西方学习,用汉语词“文化”来对译英文中的“culture”,在其中注入了泰勒、克罗伯们的“新酒”。

中国人重新认识这个概念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此前,中国人的生存系统曾显得如此完美、如此令人陶醉。1840年,它却受到了来自另一种生存系统的强烈冲击,这场鸦片战争以有着古老传统的中华帝国的失败而告终。这对当年的中国人来说,好比自己的母亲被人当众凌辱却又完全无能为力一样。谭嗣同痛吟:“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就是当时中国人心绪的写照。开始,人们还以为中华帝国什么都还好,只因为物质落后了,船不坚、炮不利才打败仗的,于是有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海战中,洋务运动的成果北洋水师折戟沉沙,引起人们对国家制度的反思,于是有了戊戌变法,失败了,又有辛亥革命,成功了,数千年的帝制垮台了。中国人翘首等待着东方巨龙的腾飞,但事实是中国依然积贫积弱,还出现袁世凯、张勋等人的复辟。就像生长野草的土壤不变,几番淫雨,一阵熏风,就又萋萋如故。于是有了鲁迅等人对中国国民性、儒学等“土壤”的反思……这时,中国人发现自己的落后,有物质的、政体的、精神的……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它们,只有由日语中溶进了西方观念的“文化”有此容量。这样,这个词便带着整整一代中国人的屈辱、反思、激情和希望,孕育了振聋发聩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奇怪的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竟然没有一个高等院校开设“文化”课,没有一本关于“文化”的专著,乃至没有一篇讨论“文化”这个概念的文章……却发动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文化大革命”。人们一直以为自己正走在一条笔直地通往共产主义的富民强国的大道上,直到文化革命结束,沉重的国门缓缓打开,中国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落后。邓小平不止一次发出将被“开除球潘”的警告,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又一次被拨动。于是,继“五四”以后神州大地上再一次掀起“文化热溯”。

2、什么是文化

现在,学界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