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普通心理学分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05:31:43

点击下载

作者:迷死他赵,心理学眼泪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普通心理学分册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普通心理学分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普通心理学分册作者:迷死他赵;心理学眼泪排版:青杨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6-6-7本书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本章导读“啊,你是心理学专业啊?那我现在想什么是不是你都知道了啊?!好可怕……”

这是心理学的科班生和不懂心理学的人聊天时,最容易遇到的情况。心理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心理学是不是就是心理咨询?是不是就是催眠?读完本章你就可以基本回答类似问题了。

知识结构简图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一)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有的心理现象。

1.传统心理学观点

传统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心理过程包括:

①认知(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②情绪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

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2.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心理学把个体心理分为信息加工过程,行为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特性三方面。(1)信息加工过程,就是认知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2)行为调节和控制,包括动机、情绪情感。(3)人的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二)个体行为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从这个意义上也把心理学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三)个体意识

1.意识由人的认知、情感、欲望等构成,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意识具有目的性,能觉察到外部事物和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具有自我意识。

2.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四)社会心理

由于社会团体的客观存在,就必然会产生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团体之间由于其心理特征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团体。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1.适用范围:(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2.优点:(1)适用范围较大;(2)简便易行;(3)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4)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3.缺点:(1)观察法存在偶然性,不能揭示因果关系;(2)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3)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4)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5)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二)实验法

在控制的情境下,研究者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系统地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之改变情况,这就是实验法。实验法的目的在于寻找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分类:(1)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实施的实验。(2)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往往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即实验情境更符合现实。

2.优点:(1)可以揭示因果关系;(2)可重复,可检验;(3)数量化指标明确。

3.缺点:(1)主试效应,研究者的期待和态度等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2)被试效应,被试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也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3)对于复杂行为无法测量;(4)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图1-1 观察法和实验法(三)测验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1.分类:(1)按内容,可分为:①智力测验,②成就测验,③态度测验,④人格测验;(2)按形式,可分为:①文字测验,②非文字测验;(3)按规模,可分为:①个别测验,②团体测验。

2.基本要求:(1)信度: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2)效度: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3)标准化:编制心理量表的过程和施测过程要系统化、科学化,对结果的解释也要严谨、客观、符合科学。

3.优点:(1)简便省力,易于实行;(2)种类多,灵活方便;(3)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量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4)所得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5)有常模进行比较,便于对照。

4.缺点:(1)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2)一般是间接测量,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心理,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所得结果就很难准确;(3)对施测者要求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测量技能;(4)测量成绩只表明“结果”,不反映过程。(四)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通过对他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1.分类:(1)访谈法;(2)问卷法;(3)测查法;(4)评价法;(5)书面材料分析法

其中较为常用的是访谈法和问卷法。

2.优点:(1)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运用起来比较容易;(2)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速度快。

3.缺点:(1)不够严谨;(2)不能揭示因果关系;(3)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4)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五)个案法

对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与研究,即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方法。

1.优点:(1)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2)能够详细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3)用个案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到重要作用。

2.缺点:

研究案例过少,结果可能只适用于个别情况,因此在概括结论或推广结果时,必须持谨慎态度。(六)相关法

不同变量之间相随变动的关系,称之为相关。对不同心理现象进行量化,求取其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就是相关法。

1.分类:(1)正相关:一个变量变动时,另一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同;(2)负相关:一个变量变动时,另一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3)零相关:一个变量变动时,另一个变量作无规则变化。

2.优点:(1)通过相关研究可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预测;(2)相关研究可以进行验证;(3)数量化指标明确,且具有方向性;(4)可反映变量间关系的具体情况和程度;(5)往往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以便进行进一步研究。

3.缺点:(1)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Tip

有没有发现,每一个研究方法都包含了优点和缺点。这么多的优缺点,会不会傻傻分不清楚呢?这个时候,“画表格”这一重要学习方法就派上用场了。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从古代就开始了,但那时心理学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是在哲学的范畴里进行的。到了19世纪中叶,心理现象的研究由于运用了实验的方法而最终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把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看做是心理学从哲学里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渊源有两个:(1)哲学基础:以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唯理论、17~18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的经验论;(2)直接基础:19世纪中叶以来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

从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至今,心理学家们在建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形成了相互对立的学派。这些学派主要有:(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研究对象:意识、经验

3.主要观点: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他们如何连结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即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看重意识的成分,而不管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构造主义认为构成人的心理世界的基本成分:(1)感觉(知觉的元素)(2)意向(观念的元素)(3)激情(情绪的元素)

这些元素通过联想和统觉就构成了所有的复杂的意识经验。构造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内省而了解在不同刺激情景下各种元素之间的结构。

4.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经历到的心理状态。

5.历史评价:(1)贡献性: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思辨的束缚,开创了现代科学心理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局限性:

①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

②把心理简单分解为各个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③内省法过于主观、可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进行研究。(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2.研究对象: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3.主要观点:

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作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他们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把意识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机能主义的特点:(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2)反对把心理视为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反对把心理学只看做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4)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对正常人一般心理规律的探索,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4.研究方法:安吉尔等主要使用客观观察法和实验内省法。

5.历史评价:(1)贡献性:

①开创了美国的科学心理学;

②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③推动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2)局限性:

①意识观的矛盾倾向;

②生物主义的倾向;

③外在目的论和神秘主义倾向。(三)行为主义

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2.研究对象:行为

3.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其流派观点具有以下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实验方法;(3)反对行为的遗传决定论,强调环境的作用。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意识和灵魂是主观的东西,不可捉摸,又不能加以观察、测量和证实,作为研究对象,永远不可能跻身科学之列。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家需要研究的只有那些可以被观察、预见、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行为。

4.研究方法:实验法。

5.历史评价:(1)贡献性:行为主义的诞生,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强调的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有积极作用。(2)局限性: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四)格式塔心理学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2.研究对象:意识、认知现象(知觉、学习、思维等)

3.主要观点:

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格式塔”是德文“完整”的译音。他们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相反,整体乃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他们提出了知觉中的许多组织原则,试图解决格式塔的生理基础问题。

他们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的分析,并把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称之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4.研究方法:实验法

5.历史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简单加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是正确的。此外,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及学习和思维中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反映在心理学教科书中。(五)精神分析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2.研究对象:无意识、潜意识

3.主要观点:

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实践。

4.研究方法:催眠疗法、梦的解释、自由联想、生活史法等。

5.历史评价:(1)贡献性:弗洛伊德对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理论对科学心理学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潜意识动机、防卫机制等已被主流心理学所采纳。不仅对心理学,甚至对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2)局限性:他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过度强调无意识并与意识对立起来;夸大性欲的作用则一直受到科学心理学家的批评。(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2.研究对象:人格

3.主要观点:(1)人性观: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认为人性是自主的,是能进行自我选择的;把人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2)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重视个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重视自我。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3)需要理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4.研究方法: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

5.历史评价:(1)贡献性:人本主义被称为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其主张人性本善,注重对人性的研究,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对传统心理学的某些批判,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人本主义的研究历年冲淡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成为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2)局限性:人本主义错误地理解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对人内心世界的某些描述常常是从个人出发的。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带有纲领的性质,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得其理论难以得到检验。(七)认知心理学

1.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纽维尔、西蒙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1967年奈瑟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对象:信息加工过程

3.主要观点:(1)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如人是怎样推理、记忆、理解语言、解决问题、解释经验、获得道德标准和形成信念的。(2)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被动地做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3)使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即把人脑比作电脑。(4)认为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接受、贮存和运用。

4.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5.历史评价:

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科学家们认为,只有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Tip

不同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全都包含了“代表人物”、“研究对象”、“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历史评价”,其中历史评价往往又包含“贡献性”与“局限性”。是不是突然明白了点什么?那么,我们总结一句话:凡是遇到并列的、结构相似的重要知识点,都需要使用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画表格!新技能get√!【关键词】

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验法 调查法 个案法 相关法 构造主义 机能主义行为主义 格式塔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认知【想一想】

1.很多不了解心理学的人们都认为心理学算不上是一门科学,当你学习完本章之后,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2.每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伴随着众多流派的发展,心理学也不例外,试着将这些心理学流派列在一张表格里,比较各个流派的异同点。

3.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查查资料看看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说一说你认为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会是什么。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本章导读

当代社会人们基本上都有了这样的认识:有什么想法不太适应社会肯定是大脑有问题,甚至会说“脑袋被门夹了”。本章简要从生理心理学角度来探讨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左脑和右脑真的有那么大差别吗?生命中枢是在心脏吗?心理学学科的前沿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了,某师大的心理学科研排名第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传说中的“小红楼”。

知识结构简图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一)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1.组成

神经元由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的功能为整合神经冲动;树突的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到其他神经细胞。

2.分类(1)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2)按功能可以分为:

①感觉(内导)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

②运动(外导)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③联络(中间)神经元:介于二者之间,起联络作用。

这些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这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3.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大约1000亿个以上。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①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线路和支架;

②在神经元的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③给神经元输送营养;

④清除神经元之间多余的神经递质。

4.神经冲动

冲动性是神经和其他兴奋组织(如肌肉、腺体)的重要特性。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它与动作电位具有密切关系。神经冲动的传导服从于全或无的法则。神经元反应的强弱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这种特性使信息在传递途中不会变得越来越弱。(二)突触

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1.组成

突触包含三个部分: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的球状小体)、突触间隙(一个神经元末端与另一神经元始端间的缝隙)和突触后成分(树突末梢或胞体内的一定部位)。

2.分类(1)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2)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的效应。

3.原理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以化学物质(叫神经递质)为媒介。当神经冲动传导到轴突末梢,突触前成分的突触小泡内储存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经过突触间隙作用到突触后成分,改变突触后成分膜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了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导又称为化学传导。(三)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和中枢

神经系统联系了起来。(1)从解剖上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2)从机能上分,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其中躯体神经系统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通过这些神经支配感觉和运动器官,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叫自主神经系统,是到达内脏系统的神经,它又可分为机能上相互拮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系统:提高机体的唤醒水平,为应付紧急事件做准备。

副交感神经系统:使有机体消除兴奋,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就是大量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包括脊髓和脑。(1)脊髓

①构成:由灰质(细胞体,在中间)和白质(轴突,在外部)构成。

②作用:

A.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B.脊髓是神经的通道、能对简单的刺激进行分析,做出回答性反应,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肘反射等。(2)脑: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和边缘系统组成。其中:

①脑干

A.延脑: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叫延髓。延脑里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叫生命中枢。

B.桥脑:位于延脑的上侧,是上下行的,也是连接小脑和大脑的神经通路,起到桥梁的作用,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它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C.中脑:位于桥脑的上侧。是神经的通路,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瞳孔、眼球等均由其控制。D.脑干网状结构:分布于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控制觉醒和意识状态的神经结构。分为上行系统和下行

系统两部分。上行网状结构又叫上行激活系统,控制肌体的觉醒和意识状态,与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下行网状结构又叫下行激活系统,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②间脑

A.丘脑: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中继站,除嗅觉外的所有输入信息都经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丘脑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作用。

B.下丘脑: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皮下中枢。对于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与生理活动中的饥饿、渴、性等生理动机有密切关系。另外,下丘脑与情绪也有重要关系,用微电流刺激下丘脑的某些部位,可产生快感;而刺激相邻区域,会产生痛苦或不愉快的情绪。

③小脑:在脑干背面,分左右两个半球。小脑表面的灰质是小脑皮层,内面的白质叫髓质。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调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④大脑:覆盖在以上所讲部分之上,也叫端脑。大脑的内部是白质,外部是灰质。大脑灰质又叫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它是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因而是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大脑皮层有沟和裂,各沟之间突起的部位叫回,大脑皮层的外侧面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⑤边缘系统:大脑内侧深处的边缘,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以及其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侧被盖等,是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在种系进化阶梯上,哺乳动物以下的有机体没有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还与记忆、情绪有密切关系。

Tip

延脑是生命中枢,桥脑是必经之地,中脑是反射中枢,丘脑是中继站,下丘脑是皮下中枢……好晕啊有木有?!现在拿出5分钟的时间,赶紧总结!(总结ing……5分钟后)神清气爽有木有!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一)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

1.视觉区:位于枕叶的枕极,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此区受损,即使眼睛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视觉而成为全盲。

2.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此区受损,即使双耳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听觉而成为全聋。

3.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接受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发来的感觉信息,产生触压、温度、痛、运动和内脏等感觉。

身体各部位和其在感觉区的投射关系是:(1)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部正直;(2)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成正比。(二)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它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以及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势。

运动区和身体各部位的关系是:(1)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部正直。(2)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成正比。(三)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

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它由广大的脑区组成。其中有三个重要区域:

1.布洛卡区:言语运动中枢,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该区域受损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

2.威尔尼克区:言语听觉中枢,在颞叶颞上回处,它与理解口语有关,该区域受损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

3.角回:言语视觉中枢,位于顶枕叶交界处,这个区域受损,将出现理解书面语言障碍,产生视听失读症。(四)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每一个半球都有感觉区、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区、联合区,通常情况下,两半球协调活动。信息通过胼胝体进行传递,做出统一反应。

但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主要负责空间关系、情绪、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功能。正常情况下,两半球既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任务。

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首先发现了言语运动中枢。20世纪60年代,斯佩里在切断胼胝体的割裂脑手术病人身上进行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Tip

斯佩里关于裂脑人的实验及其具体过程,建议读一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或者咨询一下度娘。这个实验很经典。三、脑机能学说(一)定位说

脑功能定位说认为,人的心理功能是和脑的某一特定部位有关的。

1.定位学说始于18世纪德国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学,即某人有某种特点,他的大脑结构就会有相应的特点,并反映到颅骨上。颅相学缺乏科学根据,但却给我们启发:大脑的功能是分区的。

2.真正的定位理论提出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失语症的研究。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的发现,都使人们相信语言是有特定脑区的。

3.加拿大医生潘非尔德用电刺激大脑颞叶发现,能激发人对童年经历的回忆。这些都支持了定位学说。(二)整体说

1.整体说最早由弗洛伦斯提出,他认为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要通过整体来发挥作用。弗洛伦斯用局部损毁法,切除动物(鸡和鸽子)脑的一部分进行实验,以观察其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动物功能的丧失与切除皮层的部位无关,而与切除皮层的大小有关。

2. 20世纪初拉什利进一步用损伤小白鼠大脑的办法,观察其对白鼠学习的影响,得出两条原理:

①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影响;

②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而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

Tip

看过系列电影《沉默的羔羊》的同学们,你们一定对第二部中吃脑子的片段记忆犹新吧!但是,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一片段的理论基础,其实源自于脑机能学说中的整体说。想想,为什么呢?(三)机能系统说

前苏联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在治疗二次世界大战脑受伤的伤员,以及对他们进行恢复训练的时候发现,某一脑部位的损伤并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综合征,即一系列过程的障碍。在恢复训练时发现,与某一脑损伤部位相联系的生理机能是难以恢复的,但可以进行机能的改造。因而提出:

1.大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包括:(1)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也称调节激活和维持觉醒状态的激活系统,由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第一机能系统并不对某个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但却提供了各种活动的背景。当这个系统受到损伤时,大脑的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下降,并影响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对行为的调节。(2)第二机能系统: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第二机能系统有许多脑区构成,每个脑区又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等不同级别:

①一级区是刺激的直接投射区,它具有高度特异化的功能。一级区受损,机体将失去不同的感觉能力。

②二级区是对信息进行综合的脑区,位于一级区的附近,对一级区加工的信息进行综合。二级区受损,机体仍可保留初级的感觉能力,但是将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识症。

③三级区位于枕叶、颞叶和顶叶的交界处,作用是对信息进行空间和时间的整合,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三级区受损,机体将丧失各种同时性的空间整合的能力。(3)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的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每个脑区又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等不同级别:

①一级区位于初级运动区,在中央前回,是运动的直接投射区。由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它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运动。

②二级区位于运动区的前面,主要作用是实现对运动的组织,制定运动的程序。

③三级区位于额叶的前面,主要作用是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的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和控制。当这些脑区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

2.鲁利亚认为,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调活动,既分工又合作,保证了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完成。(四)机能模块说

机能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出现的学说,它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的结合是实现认知功能的基础。这一理论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五)神经网络学说

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都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这些脑区可以经由不同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并在这些认知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这些脑区组成的动态神经网络构成了各种复杂认知活动的神经基础。格奇温德是较早用神经网络观点来描述语言产生的一位神经科学家。【关键词】

神经元 突触 电传导 化学传导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大脑皮层 感觉区 言语区单侧化 脑机能学说【想一想】

1.大脑和心理的关系是什么?

2.请查阅资料,试着说说什么是割裂脑研究?它对发现我们脑的神奇之处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试着描述一下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第三章意识和注意本章导读

在某饭店,受到了很细心周到的服务后,我们就会感慨“这儿的工作人员,好有服务意识啊!”这里的“意识”和科学心理学中的“意识”是一回事吗?“集中注意力!”这句话中的“注意”,在心理学中怎么理解啊?从本章中来找答案吧。

知识结构简图一、意识与无意识(一)意识的含义

1.意识是一种觉知:它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它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二)意识的种类

1.非意识过程

有一类活动在非意识的范围内,很少进入意识。例如血压的调节。神经系统监控着我们的生理信息,觉察着我们生理的变化并做出反应,而我们本身并不觉知。但某些时候,一些通常是非意识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例如通过练习来有意识地控制个体呼吸的模式。

2.前意识记忆

只有在个体注意被吸引过去以后才能到达意识的记忆称为前意识记忆。前意识记忆在个体心理的背景上默默地起作用,直到一个需要意识的情境出现。

3.无意识

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它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当个体无法用意识来解释其某些行为时,个体才会意识到无意识信息的存在。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以下三种:(1)无意识行为

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例如,在骑自行车时,一个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其他问题,或与他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维持车的平衡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小动作,如挠鼻子等都是无意识的动作。(2)对刺激的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在麦凯的双耳分听实验中,要求被试只听其中一只耳的内容,尽量避免听另一只耳的内容。被试所听的材料包含了一些歧义词,其含义并不确定。例如,bank可以指河岸,也可以指银行,当bank出现在追随耳时,另一只耳呈现可以帮助确定歧义词的单词,如money或river,随后要求被试解释所听到句子的含义。尽管被试根本不记得呈现在非追随耳的单词是什么,却明显倾向于将歧义词解释为与该单词有联系的词义。(3)盲视

盲视指的是由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觉察。一个大脑皮层17区受损的病人,其视野的绝大部分变成了一个大的黑点。尽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信息加工,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正确感受刺激的位置等信息,但都声称自己的这种判断是一种猜测,而没有意识到对刺激的某种加工。

Tip

盲视的人,到底是看到了,还是没看到?

意识的分类观点较多。综合各个教科书,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是:意识、非意识过程、前意识记忆和无意识;弗洛伊德观点是: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4.潜意识

有些学者认为,潜意识即无意识,也有些学者将潜意识单独定义。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生活的主要方面。弗洛伊德对潜意识(他也称无意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某些意识经验,如本能欲望、创伤经历等威胁心理活动的过程被排除在意识之外,却被压抑在了潜意识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三)意识的功能

意识具有能动性,它不仅被动地觉察和感知信息,而且对个体的身心起着调节的作用。意识以三种重要方式帮助人们把握由感官所接触到的纷繁世界的意义:

1.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

2.使人们依据知觉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

3.使人们能利用过去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做最佳判断和行为。意识也是一种能力,它是人们在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高级心理过程。(四)睡眠与梦

1.睡眠

睡眠并不是完全失去意识,而是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和觉醒对立的一种意识状态。(1)睡眠的阶段

在清醒状态下脑电波是高频低幅(14~30Hz)的β波,安静时变为α波(8~13Hz),在睡眠过程中脑电波从高频低幅向低频高幅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

A.脑电变化:混合的频率、频率和振幅都较低;

B.持续时间:10分钟;

C.主要特点:在这个阶段处于浅睡阶段,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

②第二阶段

A.脑电变化:偶尔出现睡眠锭(短暂爆发的高频高幅的脑电波);

B.持续时间:20分钟;

C.主要特点:个体较难唤醒。

③第三阶段

A.脑电变化:频率较低、波幅变大,出现Δ波,有时会出现睡眠锭;

B.持续时间:40分钟;

C.主要特点:肌肉逐渐变得更为放松。

④第四阶段

A.脑电变化:持续Δ波;

B.主要特点:深度睡眠阶段,个体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有时发生梦呓、梦游、尿床等。

第三、第四阶段的睡眠称为“慢波睡眠”。

⑤最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阶段),出现像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梦境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2)睡眠阶段的规律

①一夜:前四个阶段总共持续90分钟左右,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第一次仅持续5~10分钟,此后出现的时间越来越长,直至最后一次可长达1小时。而第三、第四个睡眠阶段在黎明时会消失。

②一生:婴儿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非常长,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逐渐缩短,老年人每晚睡眠中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就非常少了。(3)睡眠的功能对于睡眠的功能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功能恢复理论认为睡眠可以使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以恢复其功能。但是实验证明,睡眠的时间是可以通过训练缩短的,关键是提高睡眠的质量,入睡快,深度睡眠阶段的比例增加。

②生态学理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待睡眠,认为睡眠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2.梦(1)梦的解释

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是潜意识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

②生理学的观点认为,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③认知的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仍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

人人都做梦,只是有人记得住梦,有人记不住梦的内容。梦剥夺的实验证明,做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对梦的剥夺对心理和生理机能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2)梦的特点

梦有很多特点,霍布森等人的研究认为,梦具有认知的不确定性、梦境的不协调性和不连续性,而且主要是梦境的不连续性。二、注意概述(一)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指向性

指向性是指由于感觉通道的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的对象,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而舍弃另一些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也就不同。

2.集中性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但是它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发生。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则指的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试想人在高度集中自己注意的时候,注意指向的范围就会缩小。所以集中性高的时候,指向性就小。(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作为整个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有三大功能:

1.选择功能。注意使人们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的特定刺激,同时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

2.保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的对象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3.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可以提高人们的意识觉醒水平,使人们有效的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并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的需要做出适当的分配和及时的转移,以适应环境的变换。(三)注意的种类

1.根据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以下三类:(1)不随意注意

①含义: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②引起原因:

A.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B.个体状态:个体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经验等。(2)随意注意

①含义: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②引起原因:

A.注意目的与任务: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

B.兴趣:间接兴趣对随意注意有重要作用,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即间接兴趣,越感兴趣越容易维持稳定而集中的注意。

C.活动组织:能否正确地组织活动,也与随意注意有着密切关系。例如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良好的人,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全神贯注的工作。反之,一个没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整天处于忙乱状态,当他需要随意注意时,反而较难组织。

D.过去经验:与自己知识和经验有关的活动相较于与其无关的活动,越容易引起自己的随意注意。

E.人格:意志力顽强的人越容易引起自己的随意注意。(3)随意后注意

①含义:既有预定的目的,又无需多大意志努力就能完成的注意。随意后注意一般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②引起原因:

A.直接兴趣

B.熟练程度图1-2 注意的种类

Tip

彭聃龄老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有修订版与第四版两个版本。在第四版中,已经将上述注意的分类删除了。但是比邻学堂建议:我们不要轻易删除!因为依然有可能考!

2.根据注意的品质分为以下三类:(1)选择性注意: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利用双耳分听实验可以研究选择性注意,揭示人们如何有效地选择一类刺激而忽略另一类刺激以及选择的具体过程等。目前,在选择性注意机制的研究中,选择性注意的抑制机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负启动现象、返回抑制现象和注意瞬脱现象反映了选择性注意的抑制机制的特点。(2)持续性注意: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注意的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动摇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的现象,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活动中,注意的动摇总是要发生的。(3)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分配注意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注意分配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1.朝向反射

是由刺激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反射,这种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这种生理机制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反射。一旦刺激物失去了新异性或是人们习惯了这种刺激,朝向反射就不会发生了。

2.脑干网状结构

是指从脊髓上端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它不传递环境中特定信息,而使大脑维持着一般性的兴奋水平,这是注意所必需的。

3.边缘系统

存在着大量的“注意神经元”,它们仅对新异刺激或刺激的变化作反应。

4.大脑皮层

是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它调节、控制着皮层下组织,并主动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发生时感觉器官往往会朝向注意的对象;注意时机体的生理活动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头部血管舒张而肢体血管收缩,吸气短而呼气长等;注意还伴随着某种表情或动作。但注意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状态,它和外部的行为也并不是都一一对应的,往往会出现假象。四、注意的品质(一)注意广度

1.含义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一般人的注意广度是7±2个单元。

2.影响因素(1)对象的特点:注意对象越集中的、排列越整齐的、颜色越接近的、有内在联系的,注意的广度就越大。(2)个人知识与经验:个人的知识越丰富、经验越多,注意的广度就大。(3)活动任务:活动的任务要求越多、越复杂,注意的广度就越小。(二)注意稳定性

1.含义

是指对选择对象的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

2.影响因素(1)人的主观状态:明确的目的性、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对事物的浓厚兴趣等都会增强注意的稳定程度。(2)注意对象的特点:内容丰富的事物要比单调的事物更容易保持注意的稳定,活动变化的事物要比固定的事物更容易保持注意的稳定。

3.注意分散

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或叫分心,即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4.注意的起伏

也叫注意的动摇,即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这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感受性交替且短暂地下降,以及机体生理变化的节律而引起的。注意的动摇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总是要发生的。(三)注意分配

1.含义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个以上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的现象。

2.影响因素(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度或自动化程度。如果人们对这几种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那么注意的分配就好;相反则较困难。(2)同时进行的活动的性质和内在的联系。一般来说,注意分配在几种动作机能上比较容易,而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就比较困难。(四)注意转移

1.含义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与注意的分散不同,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

2.影响因素(1)原有注意的紧张度:紧张度越大,转移越困难,越缓慢。(2)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吸引力越强,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转移就越容易,越迅速。(3)个人固有神经类型和习惯。

Tip

我们发现,“注意的品质”与“注意的分类”,在知识上是有部分重叠的,这是考试大纲与参考教材不匹配所致。那么,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纠结于此,要容忍知识的不确定性。这个知识点,就是既可以归为注意的分类,也可以归为注意的品质。

同时,这也再次提醒我们,考研与高考完全不同,高考的大纲与教材完全匹配,学习的知识量少,要地毯式学习,主要针对未成年人。考研的教材却仅仅是个“参考”,学习的知识量大,其核心在于“抓大放小”、“为我所用”,这是一种成年人的学习。五、注意的认知理论(一)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1)提出者:布罗德本特(2)理论观点: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它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3)实验来源:该理论是根据双耳分听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种实验是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一个耳朵(追随耳)听到的材料,但检查的却是呈现到另一耳朵(非追随耳)的材料。结果,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布罗德本特因而提出,进入追随耳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被接受,进入非追随耳的信息因没有受到注意而未被接受。

2.衰减理论(1)提出者:特瑞斯曼(2)理论观点: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例如自己的名字、警报信号等,当他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3)实验来源: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受到了加工。

3.后期选择理论(1)提出者:多伊奇和诺尔曼(2)理论观点: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已受到充分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的。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这种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4.多阶段选择理论(1)提出者:约翰斯顿(2)理论观点:注意的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Tip

发现了没有,这几种理论,又满足重要、并列、结构相似三大特征,所以,又要画表格了吧?表格已经都画完了?非常好,但是还不够好!为什么?请试着回答:四种不同的理论最大的区别点在哪里?把这个问题回答上来,这个知识点才算真正掌握了。(二)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1.认知资源理论(1)提出者:卡尼曼(2)理论观点:认知资源理论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注意的,即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不同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

①把注意看做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而这种资源又是有限的。

②刺激或加工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了。

③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1)提出者:谢夫林等人(2)理论观点:

①人的认知加工有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两类;

②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可以自动化的进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则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关键词】

意识 无意识 睡眠 梦 注意 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想一想】

1.有人说催眠其实是把人引入到了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你是怎么认为的,查阅相关资料,看看如何更好地解释催眠现象。

2.结合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谈谈注意在我们生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3.冥想可以带来意识的改变,有人认为通过冥想练习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度,从而提高我们的自控力,你是怎样看待的呢?翻阅相关资料,看看冥想的哪些现象和结果可以用我们本章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合理的解释。第四章感觉本章导读“你觉得那个帅哥怎么样啊?”闺蜜问。“没感觉……”你有气无力回答,表示自己已经累觉不爱了。

心理学中的“感觉”是什么?感觉剥夺实验是怎么一回事?既然心理学是科学,那“感觉”这样有时候这么复杂模糊的东西怎么来研究啊?且来本章找答案吧。

知识结构简图一、感觉概述(一)感觉的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的作用和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三)感觉的种类

按照引起感觉的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或内部来分类。

1.外部感觉

由体表感受器对外界事物属性的反应,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2.内部感觉

由内部感受器对于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各内脏不同状态的反应,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等。(四)感觉测量

1.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强度,即感觉阈限来表示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的关系。

2.绝对感觉阈限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差别阈限,或叫最小可觉差。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

4.韦伯定律

韦伯发现,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K=ΔI/I,(K是一个常数,Δ是差别阈限,I是刺激强度)。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5.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受韦伯定律的启发,用实验测量了刺激强度和它所引起的感觉大小之间的关系,发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公式:P=KlgI(P为心理量——感觉的大小;I是物理量——刺激的强度;K是修正值——常数),费希纳的研究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领域。费希纳定律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且是以韦伯定律作为基础,故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6.斯蒂文斯定律

斯蒂文斯发现,心理量与刺激的物理量的乘方成正比,又叫幂定律。公式:P=KIn(I为刺激的物理量,P为心理量,K和n都是常数)。(五)感觉现象

1.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对比的现象包括明度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其他感觉也都有对比的现象。

两种刺激同时作用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相继作用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

2.感觉适应

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的适应包括对光适应和对暗适应。前者是在强光作用下感受性的降低,后者是在弱光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的提高。

3.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联觉是其中一种,它指一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