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10:57:00

点击下载

作者:罗国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试读: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新形势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全面部署的同时,也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整合力、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和谐是古今中外的人们千百年来的社会理想,我们的先贤对和谐以及和谐社会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只有在社会主义阶段才可能实现前所未有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呈现出与以往的社会不同的特征。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是我们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高纲领时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人的联合体”或者“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正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未来和谐社会的模式。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章中就开始了正确处理社会矛盾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稳定压倒一切等重要论断,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重要的探索。江泽民同志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明确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目标提了出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明确提出了党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明确把“社会和谐”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程度会不断提高。到2020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这样一幅图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概括起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民主的功能还在于通过设置合理的各项制度为公民的利益诉求提供充足的表达渠道,为解决利益冲突提供足够可信任的机制,使社会矛盾通过正常渠道得到舒缓和排解。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是形成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保证了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义务,为改革发展稳定、为社会和谐提供政治、法律保障。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和共同理想,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是评价一种制度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今天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从而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道德的规范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怀是社会和谐融洽的润滑剂。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相互关爱,彼此冷漠,势必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这个社会也难以长久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诚信友爱是其外在的表现。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社会充满活力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经济上,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政治上,要努力营造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意见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文化上,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人民群众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的发展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个人与群体和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尽其能、激发活力、强调创造的和谐社会,它尊重创造愿望,支持创造活动,肯定创造成果。只有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只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发展动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安定和有序结合,才能构造和谐。而社会有序,就要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循,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完善,保证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在实现发展生产造福人民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中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寻求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生产中尊重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实现人民生活富裕,生态发展良好。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坚持人类中心,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必然遭受自然的惩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化、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总体上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有机的整体。民主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特征,公平正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诚信友爱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文化或道德方面的特征,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动态的特征,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状态方面的特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环境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只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相应方面的突出表现,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部。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多样化与差异性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和谐,正如古人所说:“同也,焉得为和?”我们寻求在丰富的多样性的基础上的和谐,寻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

其次,我国社会目前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仍存在种种不和谐的因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仍然很大;在人的自我身心关系以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在社会内部结构方面,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在社会外部环境方面,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也会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正是由于存在着种种不和谐的因素,我们才更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二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党的十五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从而使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晰而深入。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它体现了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统一,体现了最高社会目标与当前奋斗纲领的有机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我们党始终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但当前社会仍存在一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比如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要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必须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更是一个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过程。

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定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提出,是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此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入。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李长春在对该《决定》的解释中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内容及其地位分不开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提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民固邦经验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也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在精神层面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解析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沿着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路一一展开。

首先是价值。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概括地说,价值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在同外界发生具体联系的过程中,外界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其中包含着四个要素,一是价值形成源于主体的需要;二是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体外界物具有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属性;三是价值的实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生成,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那些有用、有益的东西;四是价值形成过程中结成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在主体与主体的社会关系的映照下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对价值的理解必须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

其次是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当人们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价值,创造和实现价值的时候,就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关于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点,表现为人们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价值观具有双重意向。一方面,它体现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又体现为价值标准,起到规范、引导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作用。价值观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中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决定着人在具体事物上对善恶、义利、得失、美丑等的判断和选择。价值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从客体所属的不同领域的角度分,可以分为道德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等等;从主体的角度区分,可以分为个人价值观、群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等等。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对于事物的价值进行认识和评价的总体观点和态度,一方面表现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这个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成为整个社会进行价值评价的基本倾向。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这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代表了这个社会深层次的信念系统,规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气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可以依据其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分为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领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长期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主导价值追求,它在价值观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摄和决定作用,能够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从而引导社会的价值方向。核心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既具有现实性,包含着为广大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又体现了一定的理想性,感召人们不断提升和认同先进性价值理念。

再次是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所说的价值体系实际上是指价值观体系,是在一定生产方式的制约下,一个社会中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价值观的总和,是社会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标准的综合体系,通过社会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要素综合地反映出来。价值体系是一定社会文明的反映,价值体系的发展进程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化的过程。

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所构成的,是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价值体系的统摄和支配地位,是一个社会倡导和主导的价值体系,规定和引领一个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的发展方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能否构建起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最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顾名思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它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决定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与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系统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系统,涉及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在结构层次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系列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激励着我们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团结奋斗。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不断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使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树立了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是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

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揭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是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的价值标准。这四个方面高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包含一系列核心价值观。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明确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树立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们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是我们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对个人而言,我们要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不断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系统化的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政治价值观层面,我们认为集体主义、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与功能

从前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解析及其主要内容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并且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居于主导地位。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必将发挥维护经济基础等重要功能。

作为意识形态理论的最早提出者,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因此,所谓意识形态,就是指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对于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系统和自觉反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体系,是该阶级和社会集团根本利益在思想理论上的体现,是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意识形态是反映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思想体系,体现该阶级和集团在思想理论上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表现形式,不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有核心和边缘、本质和现象之别。对于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伦理道德等等都必然是它的基本表现形式,而其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则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了它代表的是什么阶级、什么群体的利益,它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及它所昭示的方向、道路是什么等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和道德要求等不同的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是阶级、政党、国家对自身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深刻认识,对自身发展道路和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对自身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达。它需要解决的是一个政党、国家的思想旗帜、发展道路、精神风貌、理想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其重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力量,作为意识形态本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也因此而凸显出来。

意识形态以及体现意识形态本质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都受到了高度重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88年出版的《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直言不讳:“苏美的竞争是军事、经济和制度的竞争,但是对抗的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失败,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外援和文化交流都将毫无意义。”对于意识形态问题,江泽民也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领域,总是由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西方国家从来就不允许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西方国家都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来对他们的官员、学生、群众、军队灌输资本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和政治信条。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是抓得很紧的。”

由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思想上层建筑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而核心价值体系又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能够在社会思想意识体系中起引领作用,对社会的经济、政治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它不但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思想和政治状况,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而且对经济制度及生产力发展发挥重要的能动作用。因此,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要求,构建起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事关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独特地位,使它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领域的引领作用,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凝聚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激发活力,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旗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有利于形成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防止“西化”、“分化”,营造和谐国际环境的强大武器。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领域的引领作用,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必将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根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长期探索和获得的新认识,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制度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从精神、价值观层而提出的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战略任务。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不同的思想观念相互冲击碰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社会思潮跌宕起伏,引人注目。在这种情况下,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党对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整合能力,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这关系着我们党完成执政使命的全局,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总的来说,在当前的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主流意识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所现,一些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亦有所滋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力量。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区分各种思潮内容的优劣、真假、是非、美丑,支持正确和进步的,改造消极和落后的,抵制腐朽和有害的,从而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在意识形态领域既要坚持一元主导统领,又要包容多样。一方面,如果没有包容多样,意识形态清一色,社会封闭僵化,一潭死水,就会丧失思想活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如果在思想领域没有一元主导的统领,意识形态必然陷入一片混乱,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只有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动员下,多元价值观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引领和规范,人们的价值选择才不至于无所适从。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一元化必须与承认、尊重社会意识的多样化相统一。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既可以在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上与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也可以促使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从社会实践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不断变革、创新,与时俱进,保持蓬勃的生机和青春的活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必须贯彻“双百”方针。贯彻“双百”方针,通过学术自由的展开来发展和繁荣学术,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可以保证学术研究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避免出现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混乱,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给人们以前进的方向和力量。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凝聚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激发活力,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旗帜

一个社会的精神旗帜是引领这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奋然前行,为了理想而努力的指路灯塔。有了这面精神旗帜,整个社会才有目标和方向,才能将整个社会凝聚为一个合力,不断将社会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不断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靠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奋然前行的向导。一个民族没有目标,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一个社会没有理想,便只能是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是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昭示了我们在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前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对培育文明的道德风尚起到引领作用。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认同的道德规范,就会失去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无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当前我国社会面临重大转型,改革开放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道德领域和社会关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尽管我们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要看到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低俗当时尚、把谬误当真理,理想动摇、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法纪松弛、行为失范等现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有助于促进人际和谐,引导人们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总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思想道德建设多层次的要求,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它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凝聚力量,激发活力。一个社会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需要树立社会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在当代中国,这面精神旗帜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凭借这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抵御外来入侵,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我们的祖先就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64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同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成为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成就伟业的精神支撑。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引领社会成员奋然前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导社会风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社会活力,树立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旗帜。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有利于形成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社会。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的解决不仅需要相应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规范。

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形成人人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局面。建设和谐文化,形成和谐氛围,必将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和谐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焦点则是利益。社会的和谐需要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提供了原则的指导。以人为本则从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层面提供了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的价值依据,公平正义为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衡量标准,民主法治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的精神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和谐文化的建设必然以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基础。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只有抓住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的心态,消除和减少人民群众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强其归属感和向心力,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共识和凝聚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防止“西化”、“分化”,营造和谐国际环境的强大武器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二者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及意识形态领域都是根本对立的,这就决定了两种制度的斗争不可避免。即便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较量和斗争依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打压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防止西方国家“西化”、“分化”的图谋,赢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斗争胜利,成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为社会主义制度辩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天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起着“生命线”的作用。

从国际看,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表现在文化软实力之间的较量。为此,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把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就国内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困难和挑战。在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在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甚至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当合理性和优越性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遵循,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有利于团结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总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筑牢防止“西化”、“分化”的意识形态防线,最终赢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第一节 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是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存在领域的各种新挑战,真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它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作用。而要科学把握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科学凝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首要的或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弄清原因,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与作用中寻找答案。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古往今来,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主要是依赖大自然的恩赐维持生存,根本不具备实现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进入阶级社会,在私有制存在的条件下,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无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特别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根本不具备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从人类漫长的发展史来看,即使在当时被颂扬为“盛世”的时期也是非常短暂的“休养生息”而已,真正的社会和谐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清醒把握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的前提下,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良性运作、有序发展的和谐社会,而是具有制度属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把和谐社会的概念泛化,抽掉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就丧失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就无法找到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的正确途径。既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由此,我们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诉求应该是具有社会主义这一制度属性的。

虽然社会主义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制度基础,但和谐社会不可能自发地实现,它需要我们精心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其他任何一个社会一样,都离不开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否则社会的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一个社会在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凝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时,必然选择一种与自己的价值诉求一致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那就是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全人类的解放出发,以追求和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理想。《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布: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区别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提出了正确认识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善恶、是非界限,从而为有效地实现价值选择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可见,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能够担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使命。

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来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应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应体现人民群众的立场观点,也就是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是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才提炼和概括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三个层面十二个核心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和治党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建设必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的愿望提出的科学命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等使我国的社会存在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国内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给人民的思想观念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消极影响,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面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变化带来的挑战,人们急需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来凝聚人心,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变化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恰逢其时。马克思主义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前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形形色色的价值取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理论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首要的基本内容,还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经过80多年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作出的创造性理论概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把共同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时代观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提出的新的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民族文化的起源、实质和各个时代的本质特征,赋予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科学的内涵,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有力指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马克思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体现,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我国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产物。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指导,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使和谐文化的建设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原因并不复杂,最根本的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列宁说:“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邓小平也说过:“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列宁和邓小平的话并不是主观臆断,而是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主义为指导,至少要从理论上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合指导中国的问题,三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能否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的科学性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具有真理性。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要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特点、优点和基本的理论品质。

其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首先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而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绝对真理”、抽象理性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因此,“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以往各种理论的合理内核,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来研究人类社会,从而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一切从实际出发,因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从而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其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吸收和借鉴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合理的资源,摒弃了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因而能够超越前人。例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论述,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恩格斯指出,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萌芽,但到了私有制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自由、平等、博爱被蒙上了资本主义的面纱。这不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过错,而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过错。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才能真正实现。正如恩格斯在书的末尾深刻指出的:“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从恩格斯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吸收、借鉴了人类一切先进的、合理的价值观念,批判并超越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因而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其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能够成为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还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学科和超越时空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等方法,可以跨越学科,为一切实践活动和各门具体社会科学提供最一般的方法指导。恩格斯指出:“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辩证法才为自然界中出现的发展过程,为各种普遍的联系,为一个研究领域向另一个研究领域过渡提供类比,从而提供说明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可以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提供最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是各种具体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可以为一切实践活动和各个领域提供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变事物的最普遍、最根本的方法,因而可以成为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

可见,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包容性、开放性等鲜明的特点和优秀的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既能面向现实又能高于现实,既能继承前人又能超越前人,既抽象又具体,因而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能够成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已为实践所证明

虽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但是历史上也出现过其他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理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发挥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主义或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合中国以及为什么会适合中国?

一方面,从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毛泽东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近代以来,西方的一些思潮,如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互助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伯恩斯坦主义等,都在我国出现甚至流行了一段时间,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使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成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推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完全适合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目标完全一致。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适合中国,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目标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目标一致决定的。这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运用者。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共产主义,即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所以,它一经产生,“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在中国,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如黑暗夜空中的启明星,发挥如此巨大的指引作用;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如此大公无私,如磁石般吸引着中国人民。因此,马克思主义完全适合中国,是真正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为中国人民真正需要的理论。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一经与中国共产党结合,就与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民再也无法离开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决定了它能超越时空

虽然我们并不能因为过去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适合中国的国情,就说明马克思主义将来仍然适合中国,能够指导中国的发展,因为将来中国的情况会发生变化,过去适合指导中国的理论将来不一定还管用。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具有开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也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它的继承人都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为它添砖加瓦,使其永远枝繁叶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自觉地肩负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使命,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和今后仍然能够成为不可替代的思想与行动的指南。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总之,“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独有的这种理论品质,使它能够虽经世事沧桑变化,仍然能够旗帜高扬、薪火相传。正因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马克思主义不仅适合中国,而且必将在中国更加生机勃勃,不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考察和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回顾,我们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这种坚持是‘必须’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要坚定不移”。

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

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虽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正确的,但是其他的理论是否可以和马克思主义并驾齐驱,一起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呢?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去寻找答案。

1.从历史来看,任何社会的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思想的统一是行动一致的前提和基础。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复杂,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都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即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就是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在原始社会,氏族首领和其他成员在地位上完全平等,因此,平等互助、维护整个氏族的整体利益就成为原始社会的价值观;在奴隶社会,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因此,维护这种绝对不平等的奴隶制和对国家的忠诚就成为奴隶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地主阶级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三纲五常”宣扬以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封建主义价值观,在欧洲中世纪则是天主教、基督教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是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早期,资产阶级以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宣扬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动员人们反对封建主义等级制的价值观,从而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也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无法解决的危机,瓦解着资本主义制度。我国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体系还包含了“集体主义、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

当然,应该看到,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与其他社会形态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的检验、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种多样,因而人们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和评价也会迥然不同,但客观真理是一元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只有一个。如前文所述,马克思主义是真正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真正适合中国、真正关注人民利益的理论,因而我们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们行动的科学真理。

2.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为什么历史上的每个社会形态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都是一元的呢?这是因为,在任何社会,都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每个社会都有可能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但是这些经济成分的地位不可能是平等的,必然有一种经济基础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不可能是多元的,这决定了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也不可能是多元的。马克思恩格斯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关于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元化问题,列宁也曾指出:“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可见,在任何社会特别是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只会选择能够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任何想改变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思想,必然会被作为“异端邪说”受到排斥甚至封杀,根本不可能取得主导地位,更不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在当代中国,虽然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思想多样化,但我国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公有制,主要的分配方式仍然是按劳分配,多种利益主体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多样化的思想仍然需要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来引领。在当代中国,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反映公有制经济基础的要求,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引领多样化的思想,因此最符合中国的实际,适应中国人民的需要,因而它的指导地位任何理论都无法取代。“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谬误同真理混为一谈,其结果,绝不是为当代中国发展寻找什么新的理论支持,而是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导作用。这种思想的泛滥,必然动摇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进而动摇我们的整个事业。”

3.和谐社会需要形成统一的思想基础

任何社会都存在矛盾,社会的任何领域也都存在矛盾,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也充满了矛盾。由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性质上是非对抗性的,因而是可以调和的,使社会在总体上达到稳定、协调、有序的运行状态。但社会的这种和谐状态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总是具体的、相对的,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因此,社会总是处于从不太和谐到比较和谐的状态,从比较和谐到更高水平的和谐状态,而不可能出现无矛盾的、绝对的和谐状态。和谐之所以美妙,不是因为它消灭了矛盾和差别,而是因为各种矛盾和差别能够“和而不同”,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共生共荣的状态。正像八个音符不会自动组成和谐悦耳的乐曲,它需要作曲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创作;砖瓦、钢筋、水泥不会自动建成楼台亭阁,它需要建筑师精心的设计;同样,社会的和谐状态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它需要统一的指导思想,从而形成统一的行动,向着和谐的状态不断前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附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要发挥导向作用的。而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只能选择科学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为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客观真理来指导,这一历史使命只有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其他任何理论能够胜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和谐社会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否则和谐社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在中国,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做到思想和谐,行动统一,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仍然面临的挑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我们系统分析理论、全面考察历史和现实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在当前中国的理论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产生了一大批积极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千方百计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错误观点确实对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挑战甚至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某些领域、某些人那里甚至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欢迎和吹捧。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认真分析这些错误观点的成因、实质及其危害,从而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排除干扰,扫除障碍。

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挑战

在当代中国,一方面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确实越来越使更多的人看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存在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动摇和怀疑,甚至公然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失败了”、“终结了”。对此,我们必须透过现象,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入手,联系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揭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实质及其危害。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带来的挑战

首先,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存在一些误解或曲解。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同时也发现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和理解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有时甚至存在很大的误解或曲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经俄国传入中国的。特别是1938—1953年流行的斯大林建立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有人以此为借口,公然举起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对此,我们必须正本清源,还马克思主义本来的面目。也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由中央编译局组织实施。作为这一项目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于2009年出版,确实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这也是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自觉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切实的努力。

其次,我们对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还存在一些误解。我们现在使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这一体系直到现在,应该说还是一个相对科学、相对成熟的体系,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体系在对象和组成部分、内容、体系的构成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缺憾。有些人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并以理论创新为借口,提出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等虽以马克思主义冠名但实质上却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对此,我们必须返本开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科学,从而更加具有说服力。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确实已经过时了。但只是这些观点的具体运用“过时”,而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过时。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关于世界无产阶级“共同革命”的思路和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爆发时期的预言,以及他们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某些特征的设想,等等。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已经认识到:“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的:“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过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而是指某些观点的具体运用。

总之,尽管过去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存在很多误解,尽管马克思主义体系还不够完善,尽管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确实过时了,但这些都不足以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相反,这恰恰说明任何理论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

2.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带来的挑战

尽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运动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在总体上处于低潮。因此,很多人对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动摇和怀疑。

首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受严重挫折。面对社会主义运动在苏联遭受的严重挫折,有些人认为是“苏联体制”甚至是共产党搞垮了苏联,从而认为应该放弃共产党、放弃社会主义、放弃马克思主义。与这种观点恰恰相反,我们认为,正是因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搞“新思维”,“多元化”、“民主化”、“自由化”等思潮颠覆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造成舆论和思想的混乱,组织的涣散和信仰的迷失,从而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垮台。因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仅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不能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反而恰恰证明,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导致亡党亡国。“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借鉴苏联的教训,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其次,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所走的曲折道路,使一部分人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不足,在一段时期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失误,使一些人甚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干部蒙受了巨大的冤屈,使一部分人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应当看到,之所以会犯这些错误,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自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没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没有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去运用马克思主义,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做了教条式的理解,甚至是误解。这些教训从反面告诉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指出了方向,但是不能代替我们去思考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再次,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有志之士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分配和宏观调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暂时稳定的动力;通过多种手段,吸引全世界的高科技人才,发动了新技术革命,给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方式,由“杀鸡取卵”变为“养鸡下蛋”,不仅剥削方式更加隐蔽,而且获取了更加高额的利润。应该看到,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是建立在对广大工人阶级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剥削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南北矛盾”没有改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加剧。因此,虽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还很漫长、曲折,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是必然的,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从表面上,好像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强大、更有吸引力,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好像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但从局部来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点燃的星星之火,必然会在全世界形成燎原之势。

3.错误运用马克思主义带来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诞生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已经证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严重挫折,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出了问题。在党的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错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带来的灾难,极易给人造成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虚假印象。例如,有人把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把错误的东西强加给马克思主义;有人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却又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寻章摘句、断章取义,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有人思想僵化,一切从本本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作了教条主义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懂得根据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误解了马克思主义;有人思想懒惰,一切从经验出发,把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的真理,而不愿意深入实践,不愿意下工夫调查,从而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有人思想解放,天马行空,但缺乏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懂装懂,脱离实际地胡说、乱说,丑化了马克思主义。这些人虽然也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但贩卖的却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不仅无益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混淆了视听,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产生了怀疑。

这些表现,从本质上说,要么是从本本和教条出发,从主观想象出发,脱离国情,脱离发展着的客观实际,要么是从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出发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实质、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做法,对发展马克思主义贻害无穷。正如毛泽东所说:“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挑战

在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和复杂,斗争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较量。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贯穿这一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决定了坚持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当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或观点,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思潮的主要表现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文化保守主义等。这些思潮表达的理论观点不是一般的学术问题,如果不予以抵制和澄清,就很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谈不上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了。

1.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们的手段更加复杂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种价值观碰撞的情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更加隐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

首先,在策略上,西方资产阶级放弃了“全盘西化”这样赤裸裸的提法,而是采取更加迂回更加隐蔽的做法。例如,新自由主义表面看来是主张经济的自由化,尊重人的主权和人的全面发展,但实质却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推动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即全面“美国化”。2008年再次掀起讨论热潮的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表面看来宣扬的是美好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实质上却是以“普世”为幌子,宣扬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宪政等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一场争夺在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主导权的斗争。

其次,在技术上,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更加隐蔽也更加难以控制。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全球性的特点,使西方一些资产阶级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各种言论,传播自己的价值观;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全媒体性等特点,可以同时使用数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进行传播而又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不仅争取了更多的网民特别是喜欢新鲜好奇而又缺乏全面分析能力的青年,而且又保护了自己。新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甚至全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以此为载体传播的内容并不全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借鉴先进的、优秀的思想文化内容,坚决抵制腐朽的、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思想文化内容。

再次,搭上经济全球化的便车,获得了更加合法的途径。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国家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以满足国际垄断资本扩张的需要,利用我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甚至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的愿望,不断渗透自己的价值观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应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我们不应该拒绝,但对经济全球化背后渗透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却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在方法上更加隐蔽、技术上更加先进、渠道上更加“合法化”,为我们认识其本质增加了更多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头脑更加清醒、立场更加坚定,才能廓清迷雾,看清敌对势力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

2.国内文化保守主义者不遗余力地宣扬以儒学代替马克思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重新评价孔子、重新评价儒学”等认同民族文化的现象,甚至主张以儒学为主导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大陆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公开提出“儒学大陆”、“儒化共产党”、“用儒学取代马列主义”、“重建儒教”等主张。通过发表文章,出版专著,创办杂志、网站,组织论坛、演讲等形式,奋力争取话语主导权和合法地位,不断扩大影响,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思想文化思潮。这种思潮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我国特殊的社会背景有关。

首先,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文化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在这种背景下,不同利益群体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出现了“全盘西化”、“新启蒙”、激进反传统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等多种思想异彩纷呈、多种思潮风起云涌的“文化热”。文化保守主义是作为这些思潮的对立物而出现的,提出了弘扬民族文化的口号,放弃激进的社会政治批判话语,转而采取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话语,这种策略的改变确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吸引力。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留下了空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十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其消极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马克思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而重新恢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难以立竿见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保守主义者发起了对马列主义的攻击,发出马列主义只是一种狭隘的个人学说,既不能安立国人的生命,又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等诋毁马克思主义的言论。毋庸讳言,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普通人民的信仰教育仍需加强,还存在一定的空间。文化保守主义者确实看到了这一点,主动出击,用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意识形态的阵地。

再次,利用我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关政策,迷惑了普通群众的视野。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针、政策。文化保守主义者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旗号,提出的却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主张。正如方克立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分不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教)”的界限,分不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与无批判地认同传统、颂古非今的界限;有些媒体记者并不全面了解大陆新儒家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就廉价地做了他们的义务宣传员。许多同志对自由主义“西化”思潮有一定警惕,而对保守主义“儒化”思潮同样可以颠覆、毁灭社会主义却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确实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对此,我们必须澄清:文化保守主义者决不是为传统文化唱几首赞歌而已,而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只有划清了这条界限,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繁荣。

无论是“全盘西化”论,还是主张“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不管是别有用心的还是思想立场糊涂的,这两种主张的结果都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而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资本主义制度代替社会主义制度。这两种思潮虽然没有成为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但其势力和影响不容忽视,处理不好,会淡化、歪曲、诋毁甚至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学术层面上加以剖析和批判,还要从政治层面上进行抵制和斗争。

三、社会存在的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激发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我国社会情况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其突出表现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四个多样化”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社会存在领域的情况日益复杂。这种社会存在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多样性。近年来,这“四个多样化”的消极影响使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在某些领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

1.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促进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经济制度的生命力。但是,近年来,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有些人因此极力鼓吹私有制的优越性,要求“国退民进”,否定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形成了一股经济私有化的思潮。我们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否定公有制其实质就是要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部分效率低下、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国有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逐步提高,控制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强,对经济的发展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有些人把国企改革简单演绎为“国退民进”、“国有企业要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等,这是完全违背中央精神的。另一方面,近两年来,我国个别地方少数私营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等原因,被国有企业合并重组,某些人因此指责为“国进民退”,说要警惕“国进民退”演变成一场改革危机。还有一些人公然叫嚷“国进民退”是改革的“倒退”。这是当前形势下鼓吹“国退民进”的翻版,其实质都是消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总之,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总体来看,非公有制经济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因此,我国经济基础的这一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会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2.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各种非政府组织、非企事业的人民团体、群众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民间组织等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社会组织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少数游离于党的领导之外的非法社会组织混杂其间。虽然数量不多,但其影响和危害极大。比如,在理念上具有邪教性质的非法传销组织屡禁不止,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破坏了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诚信体系,使人们失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轮功”之类的邪教组织与国外反华势力勾结,矛头直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宣扬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编造所谓的“法轮大法”对信徒进行精神控制甚至蛊惑信徒自焚,是真正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反宗教的邪教组织。另外,近年来,家庭教会在民间特别是广大农村传播迅速,已经成为一股很强大的势力,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组织,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其性质的不同从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于党领导下的比较健全的正规社团、群众性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创造条件促进其职能的发挥;对于非法传销组织、“法轮功”之类的邪教组织虽然国家已经依法取缔,但其势力和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近年来还有死灰复燃的现象,因此必须继续揭露其反社会的性质,逐步消除其危害和影响;对于佛教、基督教等合法宗教,必须正视其影响力,加以正确引导,使之向着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措施得当,相信是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

3.利益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又会带来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矛盾复杂化等特点。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是行为的基础,利益支配行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当前,我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比过去更加突出了,同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比过去更加多样化,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因而在价值观上也更加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企业之间、不同个人之间等的利益矛盾更加多样化。如何既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关心具体利益主体的利益,既能培育多样的利益主体又能化解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既能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又能尊重党员个人的合法利益,一句话,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处理恰当,则会充分调动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处理不当,则会损害部分利益主体的利益,造成矛盾激化,甚至影响稳定的大局。

面对利益多样化带来的挑战,我们主张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为指导,统筹兼顾,合理调控集体与个人、集体与集体、全局与局部的各种矛盾和所有与此相连的关系,使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集体主义的总原则,就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或者说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失去了这一原则,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在这个总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因此,集体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相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那种把集体主义看做是对“个人的压制”和“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

应该指出,不论是多种所有制下的哪种利益主体,只要遵守国家法律,尊重所有员工的权利,遵守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那么这种利益主体就是国家允许存在和鼓励发展的单位,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但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利益主体在本质上是不同于公有制经济的利益主体的,因此,不能把任何性质的利益主体都等量齐观,甚至为了所在单位的利益牺牲国家的利益。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把个人利益、单位利益统一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出现的利益矛盾,满足各种合理的利益要求,使各种利益主体和谐共处。

4.就业方式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或重组,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人们生活理念、就业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就是打破传统的“大锅饭”、“铁饭碗”等“统包统配”的就业方式,形成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并相互补充的就业方式和就业体制。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合同工、临时工增多;干部终身制正在逐步变为聘任制、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有的劳动者还从事第二职业。就业岗位更加多样,就业方式更加灵活,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岗定终身的局面,就业的路子更宽,机会更多,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择业、就业空间,因此,可以减轻就业的压力。但是,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职工收入差别过大,特别是因技术、知识、机会等因素的不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忘记了自己“先富带动后富”的社会责任,一掷千金,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蔓延,制假贩假、官商勾结等为追求财富的最大化而不惜践踏法律甚至不惜戕害人命的拜金主义思想有所发展。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阻碍经济发展、破坏社会和谐。而对于那些技术不精、知识不多、没有抓住机会的人,对于那些因历史和现实等社会因素而仍然失业的人,生活艰难,感到社会环境不够公平,心中难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产生不满情绪。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率,又要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坚决而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同样岗位不同就业方式的职工获得的报酬不同。比如,在同样级别的岗位上,具有同样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正式工、聘用工和临时工付出的劳动同样多,但获得的收入却差别很大。甚至处于弱势地位的职工付出的更多,而并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福利以及各种社会保障。这种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带来的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一些人爱岗敬业精神逐步淡化,讲究报酬的意识增强;一些人对社会怀有不满情绪,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否定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不相信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断言。

总之,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如果能正视并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把挑战转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对此没有足够的警惕和深入的研究,没有一套系统的有效应对挑战的理论和办法,那么,马克思主义将面临丧失群众基础和失去威信的危险,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就无从谈起。要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灵魂,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第三节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从理论上弄清楚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对各种挑战才能有勇气和信心;深入剖析各种风险挑战产生的背景和深层原因,回应各种质疑和非难才能理直气壮;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得住、发展得好。

一、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置于四个问题之首,可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首先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前提。不弄清这个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无从谈起。

马克思主义是在种种质疑和否定声中产生并发展的。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西方国家通过宣扬“普世价值”、“自由、民主、人权”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来达到“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在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大陆新儒家等各种思潮甚嚣尘上,使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变得更加紧迫;特别是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假马克思主义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混迹于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之中,这就为鉴别其本质增加了更多的困难,使“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牢固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从理论上对各种错误观点进行有力的抨击,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从而更加坚定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要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就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观点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的系统解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理解他们的思想,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思想,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同时期的思想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但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不是要死记硬背它的一切结论和所有词句,而是要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和基本理论品质。只有使自己理论上更成熟,政治上才能更坚定。

2.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还要正确回答“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克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教条主义,二是实事求是。其中,教条主义的态度又分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的教条和对西方资产阶级某些思想理论的迷信。前一种教条主义表面上好像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后一种教条主义表面上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奉为教条,实质上却是企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两种教条主义其实质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实事求是,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大力营造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这实际上为我们指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需要指出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绝不意味着只允许马克思主义“一花独放”,搞“一言堂”,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形成“百花争艳”的生动局面。这里的“差异”和“多样”,是指丰富多彩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包括科学上的不同学派、文化艺术上的不同风格、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形式等,但绝不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任意蔓延。我们党历来主张:“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对于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必须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不能听之任之。”

总之,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才能扬起引领和谐社会前进的旗帜,否则和谐社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才能坚决抵制错误的观点,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辩证统一起来,不断促进和谐文化的繁荣,促进生动活泼、充分活力的社会和谐局面的形成。

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要坚持,二要发展,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马克思主义本身枝繁叶茂,才能经受住混进马克思主义内部蛀虫的腐蚀,才能经受住外部欧风美雨的吹打。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基本经验。

1.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是开放的体系。“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会产生新的理论形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这些实际经验上升为理论,概括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使马克思主义逐步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更高的境界。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但正是针对挫折,我们不断改正错误,这样才创造出了新的更加适合中国实际的理论。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解决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因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动丰富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实现了自己指导实践的价值;实践因为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才能获得不断前进的行动指南和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因为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产生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和谐文化的形成提供卓有成效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其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并不等于在任何历史时期都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等于任何时候都能正确运用这些原理来认识中国的实际和世界发展的实际。在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仍然要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不断将反映中国人民要求、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向前推进。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指导地位。近年来,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是科学,没有学术价值;有人宣扬社会科学要纯学术化,剔除政治性的东西;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学派,与其他学派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有人在学术争鸣的口号下,把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成是学术问题,不涉及政治;等等。这些说法要么否定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要么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么意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经不起检验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普通的学派,而是必须坚持的客观真理。必须深入研究、抵制、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才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对研究者思想的引领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有赖于一批具有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的引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才能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积极而坚决的斗争,才能不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用正确的有影响力的观点批驳和抵制错误的观点,使各种噪音杂音在实践面前销声匿迹,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当然,在学术研究中,研究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必须讲究策略和智慧,要注意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持之以恒地践行马克思主义

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从而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地坚持,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发挥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的作用。

1.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

在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是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毛泽东曾在《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指出:像报纸、刊物、广播、影视这类东西,掌握在谁手里,由谁来议论,都是属于权利问题。掌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手里,绝大多数人民的权利就有保证了。毛泽东的这一论断,深刻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的重大意义。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此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江泽民曾指出:“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为党的合格的领导干部。”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因此,“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从党内看,当前社会思潮复杂多变,在不少党员中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和思想疑惑,甚至有些党员还分不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界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宣传马克思主义,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体党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大力提高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迷失方向,从而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牢牢地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

因此,全体党员应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持之以恒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时代所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犯了错误,要勇于实事求是地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朝着胜利前进。

2.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由于知识背景、认识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还没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成为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确保党的群众基础认同马克思主义,从而在实践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应当看到,近年来,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发生了变化,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虽然思想很深奥,但道理很朴实,是自己真正需要,能够指导实践的正确的理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掌握群众,必须从人民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大众化。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只有通俗化,才能深入人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不等于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形式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本质不是让普通群众都去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本本”,那样只能损毁马克思主义本来的面貌,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而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变成人民群众真正能理解和接受的理论,的确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邓小平曾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工作者通过编写通俗读物、理论宣传等方式,让马克思主义通过多种载体走进寻常百姓家。像20世纪三四十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那样,让马克思主义吸引并指导广大青年积极进步。

总之,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确定价值取向、进行行为选择提供了根本准则,对充满差异性和多样性思想观念中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分,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的强大引导作用须臾不可或缺。只有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21世纪的中国必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紧密团结、不懈奋斗的共同目标和精神动力。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才能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凝聚各方的力量,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实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决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一般而言,所谓主题,就是体系中各项内容都围绕着它展开的主轴或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自己的主题。社会每一个体以及各个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对核心价值体系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点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才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长期以来,“共同理想”备受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是依靠着共同理想的力量,团结起各个民族、各个党派,共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一个社会有了共同理想,才会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才能有共同的发展步调。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小平同志指出的这个共同理想之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是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渐渐成为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主要内容。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一再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的重要意义。早在1980年3月,《人民日报》转载评论员文章提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要通过大家的艰苦奋斗,去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邓小平提出的培育“四有”新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理想”。他还指出:“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共同理想”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全会提出了“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任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决议还要求正确处理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此后,共同理想教育成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出现在此后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成为“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计划(规划)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他还强调,巩固和发展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是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基础之上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定为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个主要目标。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更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由此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理想信念内涵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价值观体系,都必然包含有理想追求的内容和成分。理想对人生和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作为精神支柱,为人生提供安身立命之所,为社会奠定国泰民安之基。只有具备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成就艰难而伟大的事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仅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一种精神力量,而且是建设和改革事业成功的精神动力。它起着精神向导的作用,为人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和路线;它起着精神纽带的作用,使一个群体或社会形成强大的合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代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未来向度,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我们中华民族奋斗前行的向导,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坚强支柱和强大动力。

其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处于主题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处在最高的层次上,它起着思想指导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包含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个理想是共产党人奋斗的最高理想,它也处在社会理想的最高层次。民族精神和当今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其主题意义所在。

最后,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强调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这突出地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点明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旨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作用

共同理想,反映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共同向往与追求。而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则经历了艰难、漫长的求索之路。而这种追求,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还表现为志怪神话传说的附会和散播。但就本质而言,这些都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向往。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不仅是人民对于未来能够实现愿景的想象,而且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精神支柱,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总是围绕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展开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始终是我们实践发展的根本目标和精神支柱,没有共同理想就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无条件的,更不能没有原则,共同的理想与信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实践中,共同的理想信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也是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现实选择。伴随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变、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社会矛盾的新变化,要使人们在利益关系的得失和现实矛盾的分析处置中分清主次大小,最终谋求和谐相处,必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问。只有使最大多数人民群众在发展前途与命运、根本利益和愿望上取得共识,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可行性。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这样一个大目标,人人仅仅围绕个人或小团体的私益,各有想法,互不想让,甚至形成矛盾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而且是社会各阶层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最大一致,能够使社会各个群体在这样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共同行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基本的前提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对和谐社会而言,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整合的作用。社会整合作为贯穿整个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也是社会调控的一个重要指向。社会整合是社会的不同要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亦称社会一体化。它是与社会解体、社会分化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人们共同的利益以及在广义上对人们发挥调节、控制、制约作用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希望整个社会步入并维持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在这个社会中各行各业秩序井然、运行和谐。其实,整合社会力量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社会整合既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是社会保持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先秦时期,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是诸子百家社会思想所追求的共同价值目标。整合作为社会调控的一个重要形式,能够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激发社会整体的力量,实现社会功能系统最大的创造能力。社会调控作为社会管理的一种方式,它有责任、有义务倡导一种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具有主流性质的思想与言论。同时(也是格外重要的方面)要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调控在倡导主流思想和言论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着引导民众去选择思想,从而开启民智、引领民听、导向民意,提高社会的整体文化素质。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其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写照。这一共同理想有科学的明确的内涵,有广泛的包容性,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鼓舞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树立这样一个主流价值取向,整合社会各种力量,能够奠定和谐社会发展的向心力基础。社会主义的和谐,作为矛盾着的双方的统一的一种状态,是相对的,而矛盾双方的斗争则是绝对的。只有公开承认矛盾,并不断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才能保持矛盾双方的统一,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共同理想在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方向引导作用,是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思想保证。共同理想为政党及其所有成员指出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使全体党员拥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邓小平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理想,许多人就没有理想。这种状况是它们的弱点而不是强点,这使它们每个国家的力量不可能完全集中起来,很大一部分力量互相牵制和抵消。我们国家也是多党,但是,中国的其他党,是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面,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我们全国人民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崇高理想,即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并在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全体人民的重要事业,必须依靠全体人民为之共同奋斗。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正是由于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赢得了党心、民心,所以才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总是立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总是立足于争取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党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切实利益融为一体、紧密相连,以此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英勇斗争、艰苦创业,形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和建设大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它集中反映了全体成员的意志和愿望。所以,它有助于人们彼此之间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统一,维护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是非常重视用科学、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团结、吸引、鼓舞、激励全体人民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党。总之,共同理想是民族、国家、政党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失去生存发展的根基和源泉。由此可见,共同理想在导向、凝聚和激励这三个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整合作用。

共同理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繁重。人民群众永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这一伟大征程中,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获得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系着亿万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前途命运,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只有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号召和影响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他们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力量和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才能排除新的征程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而不断赢得胜利。

总结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要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就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更好地把整个民族的精神振奋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全体人民的力量整合在一起。这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讲到,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崭新命题,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2月19日发表的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并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特征的角度,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界定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一个民族的共同理想深深植根于时代、历史和现实之中,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也是理想与空想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正是使人民认识了自己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把人民紧紧地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开展革命斗争,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长期的奋斗中,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必由之路。正是这个坚实的基础,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节点和着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代中国,因为有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保证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共同理想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又是每一天都在进行的生动实践;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活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据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决定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经过艰辛探索才找到的正确道路。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振兴中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在于其根深深植于国情之中。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时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趋势的反映。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更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解决生产力不发达的问题,而且要解决社会主义制度不成熟、不完善的问题,包括要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还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社会。这就是说,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认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共同理想。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具有时代性,不仅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趋势的反映。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信仰和精神动力。伴随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容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一些人甚至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容易掉进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泥淖。在不断实践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共同的理想信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所坚持和弘扬的道德规范,本身就是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体现和反映着共同理想的基本精神,贯穿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是在复杂的形势与艰巨的任务面前进行的新的探索与创新,必然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这就需要有一整套与分析、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调整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根本的道德准则,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确定了思想认识与行为处事的基本是非标准,提供了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组织按照这样的规范约束各自的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就不会因为人们的各行其是而陷于空谈。在经济社会矛盾凸显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的理想信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使人们具有在共同利益、共同追求基础上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凝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们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在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一系列利益关系问题上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提供了精神武器。共同的理想信念具有团结和凝聚最大多数人不懈奋斗,促进越来越多的人顾全大局、和谐相处的整合作用,这就使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不因个别矛盾危及整体利益,不因暂时得失影响长远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的前提与保证,已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证明。共同理想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保证了广大群众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团结一致。实践证明,共同的理想,一致的行动,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是政治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了共同理想,全国各族人民就能够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励精图治,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把加强共同理想的教育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努力把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物质上的丰裕,还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它们共同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缺少了共同理想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仅失去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同时也会在建设内容上出现重大的短缺,这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发展所不容许的。注重发挥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有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而且有对突出矛盾的化解、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而所有这一切,既离不开道德的支撑,也需要共同的理想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给予信念上的支持,在遭遇复杂矛盾与问题时提供价值观念的整合和思想认识上的引导。共同的理想信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的这些作用是其他任何工作难以取代的,只有充分发挥这种作用,才能保证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践顺利推进。积极总结、宣传不同社会群体、阶层人民群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反映共同理想信念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发挥理想道德的作用,要求勇于探索,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要围绕协调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利益关系问题,一方面总结那些在共同理想旗帜下反映现实、有利于人们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例如广大群众在实践中普遍认可的公平、诚信、宽容、仁爱、谦让、律己等等,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阶层、群体社会成员实际,宣传、倡导和促进人们共同发展的价值标准与行为约束,例如鼓励高收入群体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回报社会,勉励低收入群体自信自强、勇于奋斗等。注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共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要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拓展理想道德建设的思路,丰富理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创新理想道德建设的形式,营造理想道德建设的环境,为培育共同理想信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忽视和否认理想道德建设作用的言行加以澄清并纠正,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一种理想,必然具有理想的一般规定性。它是以现实可能性为基础的对于未来社会的期望、设想和观念建构。作为一种真实的理想,它必须具备基于正确认识与合理价值观之上的合理性,它必须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必须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性架构,同时又是包含着情感、期望、信仰等非理性成分的对于未来的设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要特征

首先,从历史形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民族心理上的共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自于中国人民共同的历史经历和共同的民族心理。无论是历史的自豪感还是屈辱感,都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经历中形成的共同体验和共同心理。在此心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也是共同的。不论来自哪个社会阶层,只要他是爱国的中国人,都自然而然地具有这样的心理和愿望。当然,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方面的共同性,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共同性。因为,在发展的具体途径上,还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甚至形成尖锐对立的意见。但是,既然已经有民族复兴的共同心理基础,那么只要我们用实践充分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那么这些反对意见也是比较容易得到解决的。

其次,从愿望表达和利益代表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很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国家、民族、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党要为实现自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个人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这些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愿望和要求,都在共同理想上得到汇聚,形成一种追求共同理想的最大合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必须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大的广泛性。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而共同奋斗。

最后,从精神气质的展现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亲和力。这一共同理想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性,体现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包容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要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我们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所有这些,都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包容性,也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包容性和亲和力。

各种社会理想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反映社会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的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以及他们自身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一种社会理想能否得以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说,则是取决于它所代表阶级的阶级地位、阶级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一致或在多大程度上相一致,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一致或在多大程度上相一致。古今中外,人类的社会理想不胜枚举。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儒家的社会理想、道家的社会理想等;在西方古代社会,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等。辩证地来看,这些社会理想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它们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合理性。人类社会的最终理想,是要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把它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合乎逻辑的产物,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经受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践的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同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人类进步历史趋势相一致的社会理想,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全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它把党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现阶段的具体表现。“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主题,有自身明确的内涵。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理想。理想是有层次和类型的,有个人理想,也有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描绘的是个人生活事业的理想状态,而社会理想描绘的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个人生活于社会中,个人理想离不开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种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状态的理想。它对于个人理想具有整合作用,是若干个人理想的寄托和发育之所。当代中国人对自身生活和发展的若干期望和设想,事实上是以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背景的,不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个人理想能否正确定位、能否实现,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社会理想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括丰富的内容。其一,它综合性地包含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状态。它向我们描绘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理想状态。其二,它把理想与信念包含在一起,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理想与信念是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理想的形成总有其信念的基础,并体现一定的信念。认同和追求一种理想,同时本身就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脱离了信念的理想不过是一种单纯的设想和想象罢了。其三,它不单单是一个理想目标,而且包括追求和实现这个理想目标的道路和方式。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式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一个追求理想的实实在在的过程,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追求和逐步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理想。我们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若干个阶段性理想。与远大理想相比,阶段性的理想更为具体,因而它可以成为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普遍追求的比较切近的理想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昭示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一个现实的目标,最能直接地激发我们的奋斗热情。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长过程,它并不是到本世纪中叶就告结束。在我们达到这一理想目标之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将继续向前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将进一步向前推进,我国社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到那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会增添新的内容。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体中国人民都可以认同和追求的共同的理想。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理想,但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成为共同的理想。有的理想只代表了少数人或个别人的利益和愿望,它只能成为个别或少数人的追求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所以能成为共同理想,就是因为它代表和反映了中国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结构层次

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理想信念始终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作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成为社会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来源。首先,共同的理想信念以其一定范围和程度的社会意识形态构建,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思维共鸣,并使社会成员自觉地捍卫和完善这些价值理念的实践形态。其次,共同的理想信念使社会成员明确了自身对他人、对当前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存在价值,使社会成员愿意为之奋斗和付出。最后,共同的理想信念使社会成员之间有了基于共同价值思维和诉求的沟通桥梁,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合作关系。就历史实践来看,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始终是凝聚社会成员思想,维持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20世纪中期的一份民意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信念”在美国社会中的支持率超过75%;20世纪70年代的一份综合性分析也谈到,“在大多数情况下,毋庸置疑,‘美国在社会层面和政体层面,对基本的政治价值拥有高度的共识’”。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虽然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但它并不是一个大杂烩,而是有自己非常鲜明的本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是当代中国条件下带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归根到底,它是一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它与中国国情和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但它不是一种涂抹着社会主义油彩的民族主义理想信念。我们中国人都渴望和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明确的含义,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离开社会主义前景,孤立地谈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狭隘的。我们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只是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一个工具。对我们来说,社会主义是手段也是目的,是道路也是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不是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无关的民族复兴的期望而已,它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一个中间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是静止的、停滞的,它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随着中华民族的进步而向前发展,它的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除了应具备理想的一般结构外,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它必然也要与个体理想发生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限度地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为基础的。而真理的相对性与实践检验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对共同理想的形成来说,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固然重要,但通俗化、大众化主要涉及的是理论的论证、说服功能,而更为根本的工作是理论本身的发展完善。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着眼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全面复兴。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核心。它作为社会发展总目标在精神领域的体现,为文化软实力其他诸要素的发展设定了基本原则,不断地纠正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的既定体制和现实实践的失衡,指引着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方向。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尽管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理想信念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是它总是居于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体系的核心并引导文化软实力向着国家的总体发展目标不断演化、前进。塞缪尔·亨廷顿用“美国精神”、“信仰”、“美国信念”等词汇来阐释美国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他认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以来,美国一直存在着某些基本的政治价值和理念,可称之为‘美国信念’。……尽管这种信念不时发生着某些变化,但其核心要素历经两百年相对未变。……这种信念在界定美国国民认同方面一直发挥且仍在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他从理想信念的广度、强度、实质三个方面提出美国社会的共同理想是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个人主义、民主、法治下的宪政,这些充满矛盾而又彼此相关的理念在美国精神中得以汇集且彼此强化。正是这些理想、信念、信仰成为美国自建国以来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精神向导:当现实和理想冲突时,“美国信条向既定体制和现存实践发出挑战”,使现实对理想的“失衡的承诺”得以纠正;当现实和理想契合时,这种理想就潜伏在美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积淀为美国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和创新的激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除了要塑造我国国家形象,促进世界和平、和谐和合作之外,更重要的价值是诉之于内的,是要在全社会人群中进一步明确社会发展目标、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创造活力、提高全民素质,通过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来提升制度效率、维护社会正义、推动科学发展,创造出有利于经济、社会、科技、军事等国家硬实力健康发展的软实力环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这一共同理想信念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使我国从建国之初的一穷二白摇身变成了举足轻重的政治和经济大国。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邓小平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有了这一共同理想,才有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了这一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从总的历史趋势看,这一共同理想信念始终代表着我国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始终能够赢得大部分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由于社会环境深刻地影响人的价值理念的形成,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信条能否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支持,从宏观层面看,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给予社会成员以什么样的行为暗示和引导、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和伦理规则,这些都构成了一个人价值理念形成的整体社会环境。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离不开整体社会环境的培育。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并不是非常发达,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还亟须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改变我国发展不均衡的面貌,早日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先验的模式,也不是封闭的理论。它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因此,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有待于不断深化。目标明确了才不至于在手段和方法上失去方向,这是核心价值的意义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其所包含的价值目标所要回答的就是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在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它之所以成为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其原因也在这里。共同理想不仅是动员民众、凝聚人心所不可或缺的,而且也是我们制定和贯彻各种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价值导向。

正像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需要不断深化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目标本身,也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调整和充实的。改革开放初期,在汲取痛苦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破除了一段时期里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明确了“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进而破除了全然排斥人民群众对自己切身利益追求的错误观念,肯定了“勤劳致富对于个人来说是正当的”。正是这一价值目标的匡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正是在这一价值目标的导引下制定了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再过三五十年力争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奋斗目标。在30余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充实和调整,逐步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回顾这一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共同理想的价值目标既是比较稳定的,又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充实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会有新的价值项充实进来,而其中各个不同的价值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无论其内涵还是所处的地位都是在不断变动的。

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提出了社会和谐的目标,后来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对回答一部分公众的疑虑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和谐。其中,既包括了传统的等级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了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一些思想家所主张的“和谐”。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制度性安排的“公平正义”来谈论和谐的做法,会在实际生活中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其实,邓小平早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时就指出,一方面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近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富民强国”理想;另一方面,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他还把这一价值目标能否实现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一个标志:“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这两个价值目标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这两个价值目标都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自在之物”,而是贯穿于全过程的范导原则。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和具体内涵而已。确实,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重点是克服违背“公平正义”的平均主义,于是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主张,着重强调“平均主义是不公正的”。但是即使在当时,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依然是十分明确的。1990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和实现共同富裕三个阶段性目标,相互对应、逐步提升、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之中。解决温饱以达到小康为目标,达到小康以解决温饱为前提;建设小康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以达到小康为前提。没有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建设;没有小康社会的建设,就没有共同富裕的实现。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共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发展的同时以人为本,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富裕就是要统筹兼顾,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公平、公正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因此,新世纪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核心内容和实现目标加以研究和构建,在全民族中形成牢不可破的精神支柱,没有这样的理想信念,我们的目标就无从实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我们对内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意识形态,也是在国际上宣示我们的发展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所谓“中国模式”的重要环节。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言,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从其内涵、特征等因素来看,其落实在实现层面主要表现为综合性、发展性、整合性这样三个特点。

从综合性来看,在社会发展层面,我们可以把理想区分为最低理想和最高理想。最低理想一般指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共同理想;最高理想一般指长远的最终的奋斗目标。两者相互联系,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组成部分,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目标和方向,无数共同理想的实现将达致最高理想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建立自由王国。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重申,我们要继续努力,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从发展性来看,从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来看,和谐、发展、稳定是一个较难处理的多重问题。有的把“和谐”等同于“稳定”和“秩序”,甚至在“维稳”的名义下滥用行政权力,侵害公民权利,扩大社会不公,激化社会矛盾。表现在民生的问题上,则缺少体现“公平正义”制度性安排的长远视角。只有把“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纳入其中,即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度伦理,体现为制度安排,才能对“和谐”这一价值目标作出比较准确的阐释,赋予“和谐”以具体的规定性,更好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有别于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的“社会和谐”的特点。这必将提升和增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在道义上的感召力。生存和生活实践告诉人们:只有唯名利、唯能力、唯权力,才能有好的生活环境、好的发展前途。于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在这些面前变得苍白无力,甚至被嗤之以鼻。因此,必须构建有助于培育共同理想信念的良好社会环境。要把从单一经济指标到综合性社会发展指标的转变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扭转“金钱论成败、权力论英雄”的行为暗示,高度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让社会成员感受到普及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愉悦,使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从虚无缥缈走向人们心中。

从整合性来看,共同理想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赖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共同理想的朴实化、具体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一部分人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层面的问题也很突出。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社会主义仍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探索中前进的社会主义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充分显示优越性。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一部分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将存在一定的疑虑和困惑,而疑虑和困惑的长期存在必将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构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阻止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是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现实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体化、朴实化。这就是说,我们既要使共同理想在内容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又要使其在形式上具体生动、朴实明确,更容易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社会真正产生感染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最为根本的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四项基本原则绝不能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动摇了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了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一切有利于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都应当受到尊重、保护和发扬。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国内同胞和海外侨胞,总之,使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都紧密地团结起来,积极地行动起来,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懈努力。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必须加强共同理想的教育。通过共同理想教育,使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都懂得,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在现阶段为共同理想而奋斗,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具体体现。通过共同理想教育,使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把共同理想同各自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同个人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实现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各个集体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建设和改革的成就以及群众的切身经验,进行生动而又切实有效的共同理想教育;要采取各种形式,帮助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了解我国的历史和现状,懂得实现共同理想的困难和艰巨,树立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心。

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第一,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情况下,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国情、认识世界,对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尤为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之所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觉的追求,需要学习,需要教育,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有了这个科学的思想武器,就能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就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就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只有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把共同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才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才会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逐步完善起来,坚信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逐步发展成熟而实现。因此,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全党、教育人民,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

同时,要改进培育共同理想信念的方式,关注现实。把理想信念认同和利益认同结合起来。“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要真正进入心,不能仅仅是反复地让人们从理论上看历史决定性、看历史规律性、看未来必然性,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用切身感受来树立起对社会主义光明未来和中华民族复兴未来的信心,使人们真实感受到自己的的确确是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规划地朝着这个理想坚实的迈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进理想信念的培育方式,从关注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入手,解决好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把社会成员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并及时地解开群众心中的疑惑,使人们心甘情愿地积极配合协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只有在共同利益认同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共同理想信念的培育。

第二,扎扎实实把共同理想体现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为树立共同理想提供有力的支撑。人们的理想信念是在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中逐步树立和增强的。共同理想越能转化为共同利益,就越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并为之奋斗。因此,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要把共同理想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去,体现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中去。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实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方针政策的依据。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搞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这样才能为思想教育发挥威力创造社会条件,奠定共同理想的社会基础。

第三,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键。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如何,极大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越是体现我们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就越能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去,落实到党员领导干部的实际活动中去,最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也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活力。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加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切切实实把党风、政风搞好,切实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地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四,要巩固社会主义文化宣传阵地,积极应对西方的文化输出。目前西方国家主导着全球的经济、政治秩序。尽管冷战已成为历史,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但是,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出于意识形态控制、输出的考虑,还是出于维护、争取国家利益的考虑,都没有放松对我国的渗透努力。特别是在文化领域,他们凭借在文化软实力上的优势,通过精英文化交流、流行文化输出不断地影响我国民众的价值观,损毁我国国家形象,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因此我们必须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发掘和整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积极吸收时代特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积极应对西方的文化输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深深扎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又符合时代潮流,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第一节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指出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并指出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也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之所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是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功能所决定的。

首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

任何精神都包含了特定的价值倾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仅是客观描述当下时代,更是着眼于未来发展对当下现实“应当如何”作出价值引领。一个时代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能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得到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内容,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规定,在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指引民众精神追求方向上,具有显著的价值导向作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提供了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这个价值目标发挥着精神旗帜的作用,具有凝聚人心和引领社会前进的功能。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当前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它能够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它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要求,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提供了价值取向,成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构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所在。把握这一点,也就正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其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精神动力。

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精神动力的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同时,伟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就要充分发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推动作用。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不可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民族精神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形成,是一个民族的本质和灵魂,渗透于每个人的心理和性格,是鼓舞全体人民奋斗的强大精神武器。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团结一心,以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改变积贫积弱的旧面貌,在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开创新面貌,谱写新篇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同样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蓬勃活力,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激发出不懈奋斗的精神,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但它一旦形成,就会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并尊奉,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到民族成员的心理和观念之中,成为行动的指南。它能对分散的社会力量、不同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以及取向进行有机整合,使民族成员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群体意识,为本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行为,把民族和国家的共同价值目标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最终实现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契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和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若要成功,必定离不开对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弘扬。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就是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把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增强全体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

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最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其他内容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风貌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为精髓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体系中的其他内容也是有机统一、相互贯通的。

第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价值诉求方面相契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关于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实现共同理想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其价值目标同样也是指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重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社会发展大势,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包括传统文化精华在内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华民族精神的社会氛围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之中,而时代精神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格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它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实在具体,同时又鼓舞人心,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广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凝聚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巨大的推动力和精神支撑,激发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在新时期的表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个体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上的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包括了价值理想、文化素养、公共行为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是非判断标准,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是全体社会成员应当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鲜明地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它把是否热爱祖国、增进祖国的利益作为社会对个人道德评价的首要标准,以荣辱观的形式检验人们对这一道德标准的心理认同。同样,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深刻体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中。其他诸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也都是对改革创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精神的体现。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历史解读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基本素质和共同品格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作为一种积极意识,民族精神既是全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正是对民族精神巨大推动作用的肯定。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精神也源远流长,考察民族精神的历史源流,对我们正确理解民族精神,把握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大有裨益。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它贯穿于每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于民族精神,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也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至于民族精神的内涵,专家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的民族精神界定着眼于与民族存在相对的整个民族意识,重在向人们描述事实,讲述民族精神的构成因素。如有的学者认为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民族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民族传统的升华。这种定义实质上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构成因素,是将民族精神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思想层面,在此层面上规定民族精神,其含义必然相对宽泛。狭义上的界定则从民族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积极作用着眼,重在对民族精神的构成因素以价值评判为标准进行再提取。如张岱年先生认为民族精神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精神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最高思想原则。也有学者认为民族精神是该民族的精神支柱,是该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核心,失去民族精神就必将失去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这里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侧重于正面价值与积极意义的阐发。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一样,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它有着博大精深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内容。大多数学者认为,民族精神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有历史有现在同时也面对未来,因此,民族精神本身就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其内涵也相应可以分为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从传统精神来看,作为历史的概念,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可以概括为:为国而忘家的爱国精神,与民忧乐的济世精神,兼爱天下的仁爱精神,勤劳节俭的立世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威武不屈的大丈夫精神,舍生取义的尚义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克己奉公的整体精神,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行己有耻的知耻精神,乐群贵和的和谐精神;从时代精神来看,作为与时俱进的概念,民族精神能够适应现时代的民族生存与发展要求,它是时代文明内在、深层的精髓和内核,是在一个时代中起主导作用的精湛思想和时代精神。在近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逐渐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人生主旨,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丰富了它的内涵,如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这些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继承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影响更加深远。正如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通过以上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民族文化都有着密切联系。了解民族精神与这些相关概念的关系,对于更好地把握民族精神无疑是有必要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联系密切,但又有各自的确切含义。一般来说,民族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二是指在国家生活中,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民族精神包容于民族意识之中,在民族意识中处于最高层次和核心位置。它一方面具有民族意识所具有的民族识别和认同功能,从而成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另一方面,民族精神又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该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的思想核心,是剔除了民族意识中的消极成分的最优秀与最有价值的“精华”。因此,民族精神的高扬能促进和带动民族意识的强化和提升,同时,民族意识的自觉和清醒又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前提。缺乏民族意识的觉醒就谈不上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民族意识包容着民族精神,而民族文化则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源泉。民族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和载体孕育生发出民族精神,只有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才能孕育崇高恢弘的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民族文化也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普照与指引下才有其前行的动力和方向。概括来说,民族文化是承载决定民族精神的底蕴,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精华。张岱年先生曾精辟指出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性:“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消有长、有进有退。当民族精神发扬充盛之时,民族文化就发展前进;当民族精神衰微不振之时,文化就处在停滞状态之中。这也是一条文化发展的规律。”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以及国家的兴衰成败联系在一起,关系到民族与国家的命运,因此,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