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粉饰面对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13:09:42

点击下载

作者:郑朝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财报粉饰面对面

财报粉饰面对面试读:

出版说明

本书是作者对原先在网站上陆续刊发文章的整理、汇总和精炼。作者运用自己的财务专业知识,根据多年来的经验,选取几十家上市公司的财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质疑观点。

出版本书的目的是为政府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供参考,帮助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强财报自律,为广大投资百姓提供一种基本分析思路。

正如古训所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者的观点仅代表一家之言。本书中的观点是质疑,而不是定论,不可作为投资或其他商业决策依据。

前言 会计打假任重道远

2015年5月20日,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00556.HK,以下简称汉能)的股价在短短几秒钟下跌了近50%,目前仍不清楚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但业界一直怀疑汉能财务的真实性,该公司主要交易为关联交易,主要资产为债权和商誉,经营性净现金流与净利润严重悖离,2014年年末自由现金余额高达30亿元,但全年银行利息收入不到700万元。

信息披露是解决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基本制度安排,信息披露的核心是会计信息披露,我国资本市场少数发行人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随意调节会计政策、遗漏重要事项、粉饰财务报表,有的存在业绩造假、利润操纵等可疑情形。

美国证交会前主席利维特曾说过:“如果一个公司未能向投资者提供关于它的过去、现状和未来有意义的披露,一种危害性的模式必定出现。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信任关系将会动摇;投资者会变得焦躁不安;股票价格会因不明不白的理由而波动;作为资本市场根基的信任将会经受严峻的考验。”

会计舞弊是个全球性问题,会计舞弊识别与治理是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落实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重要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历来为会计界乃至经济界所关注,但近年来国内研究会计舞弊的文献逐渐减少,文献中能检索到的重要学术活动是2010年7月天津财经大学举办了一个“会计舞弊识别”论坛,自此之后与会计舞弊相关的研究较少见诸于国内主流学术刊物。

但与会计舞弊研究陷入低谷不同的是,2010年以来,以浑水公司为代表的境外做空力量对中概股展开了一轮猎杀,市值40亿美元的北半球最大的林业上市公司嘉汉林业轰然崩塌;以《每日经济新闻》为代表的境内媒体对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展开猎杀,新大地、天能科技、胜景山河等IPO被终止并被证监会严肃问责。安然事件后,卖空大师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到美国国会能源及商务委员会作证他如何发现安然的会计舞弊时称,几乎所有重大的会计舞弊案件都是由卖空者或者财经记者揭露的。中国没有浑水式的做空机构,但财经媒体在揭发资本市场会计舞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证监会也在2012年年末2013年年初发起了一场IPO2012年报财务专项核查活动,这次财务专项检查,涉及近900家企业,其中终止审核269家,抽签抽中30家企业,抽中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这足以说明目前信息披露的质量令人担忧,造假绝对不是个案。在中国,资本市场财务打假主力依然是证监会,自2010年以来,证监会相继查处了绿大地、万福生科、天丰节能等会计舞弊大案要案,这些案例都是由监管部门通过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发现的。

中国资本市场会计舞弊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首先在于制度安排不当,包括股票发行行政化,缺乏有效的退市机制、做空机制和赔偿机制等;其次在于会计寻租,包括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沦于会计舞弊的保护伞,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关系过于密切,地方政府能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中得到税收、就业、GDP增长等多重好处,官商勾结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会计舞弊发现概率小、处罚力度轻,会计舞弊暴利诱发不法公司通过会计舞弊获取巨额收益。

中国资本市场2015年正在进行一场脱胎换骨式的变革,即股票发行要从核准制改革为注册制,注册制下的信息披露和审核理念与核准制存在重大差异,注册制以充分披露为中心,“注册制”指出,政府不应该也没有能力对证券的价值进行判断,不宜对发行设置条件,任何发行人,不管何种风险、风险有多高,只要充分披露,就可以发行证券让市场去自行判断。故美国证交会要求拟上市公司把各种问题、各种可能遇到的情景对公司产生的影响向投资者披露清晰完整,原则上不会因为这些问题而否决公司的上市。

注册制要求各市场参与主体归位尽责,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中介机构切实承担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把关责任,注册制实际上是股票发行从行政化到市场化的转变,证监会逐步放权给中介机构,让中介机构承担更大的作用和责任。注册制改革首当其冲的任务,便是打击会计舞弊及其他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防止企业造假上市。

笔者自2001年8月银广夏事件后就开始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会计舞弊问题,通过公开信息发现了数十家浮在水面上的涉嫌会计舞弊的公司;2011年笔者到证券公司从事投行内核工作,在工作期间亲身经历了万福生科、海联讯等重大风险事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会计舞弊现象有更实务的感性认识,深刻领会到会计舞弊治理需要解决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不但要从制度层面,还要从非制度层面建立会计舞弊的防火墙,使会计舞弊“不敢为,不能为,不想为,不必为”。

本书分为四章,各章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介绍了财务骗术的九大招数,基本涵盖了当前上市公司报表粉饰的主要手法,包括对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包装手法。

第二章对我国会计舞弊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我国2001~2014年149家有会计舞弊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详细描述了我国会计舞弊公司的基本特征、财务指标特征和公司治理特征。

第三章比较了中概股和A股会计舞弊预警信号的差异,结合中国A股的实际情况在比较分析了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指出的会计舞弊征兆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创的12大会计舞弊预警信号体系。

第四章根据媒体报道整理出证监会稽查大队查办万福生科、新大地、天丰节能、天能科技等一批IPO造假案的稽查路径和理念,包括资金流水、现场走访及工商调档等。

读完本书,或许你对汉能是否涉嫌会计舞弊已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夏草

第一章 财务诡计大揭底

第一节 将融资当买卖

上市公司财务骗术最大的撒手锏是什么?虚增收入(隐瞒费用)、高估资产(低估债务)无疑是罪魁祸首,但像万福生科这种以伪造银行回单虚构收入的会计伎俩属于传统财务骗术,本节介绍创新财务骗术核心之一——“将融资当买卖”。

目前发现的“将融资当买卖”可能存在以下的金融创新和销售创新中。

(一)出售回购

出售回购是指销货方在售出商品后,在一定的期间内,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又将其售出的商品购买回来的一种交易方式。《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规定: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二)应收账款保理

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理论上讲,保理可以分为有追索权保理(非买断型)和无追索权保理(买断型)。

(三)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将融资当买卖”与“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一样会对三大报表造成全面冲击:

1.现金流量表

把融资性现金流入当成经营性现金流入,虚增经营性净现金流入,融资性现金流入是“体外输血”,而经营性现金流入是“自身造血”,如果把“体外输血”伪装成“自身造血”,则会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错判,当企业突然资金链断裂,我们才发现之前该企业一直靠“透析”生存。从十几年前的安然到5年前的雷曼,无不将融资性现金流入当成经营性现金流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只是两者手法略有差异。

2.资产负债表

安然是通过资产证券化路径将融资当买卖(证券化资产不能出表),而雷曼是国库券出售回购(出售资产不能出表),两者都导致资产和负债被严重低估。“将融资当买卖”与一般“虚构收入、虚增资产”的不同在于前者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资产和负债同时虚减,因为它把融资性现金流入包装成经营性现金流入导致其负债低估的同时资产也被低估。资产低估导致资产周转率形式上上升,负债低估导致资产负债率形式上下降,而资产周转率上升意味着资产质量的提升,资产负债率下降意味着偿债能力的增强。

3.利润表“将融资当买卖”其中有一个重要手法是出售回购,出售回购本质上是融资,但企业会将出售和回购做成两笔交易,一笔销售,一笔采购,如果出售标的是存货,则前者贷记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加),后者可能借记在建工程,这导致报告期内收入、成本、毛利虚增,在建工程也虚增(毛利虚增额亦即在建工程增加额),这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同时失真。当然,企业也将融资性现金流入记入经营性现金流入,而后将融资性现金流入记入投资性现金支出,在融资性现金流入和流出之间演变为经营性现金流入和投资性现金支出。

在此特别提醒核查人员注意存货出售回购变成在建工程和将有追索的应收账款包装成无追索的应收账款保理风险,前者不能确认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后者不能贷记应收账款,两者都应贷记债务。案例1-1 中国哈空调(应收账款保理)2010年3月12日,主营石化、电站空冷的哈空调(600202)发布前期差错更正公告:董事会关于前期会计差错事项的性质及原因的说明2008年,公司将430000000.00元的应收账款在银行办理了商业发票贴现,对该业务根据当时的理解按“买断式”进行了财务处理。该差错导致2008年年报资产负债表同时虚减资产和负债4.3亿元,见表1-1。表1-1 对2008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影响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该公司之前没有披露4.3亿元应收账款出售事项,因此不但会计处理有误,而且信息披露也存在重大问题,涉嫌故意隐瞒银行债务4.3亿元。该公司之所以在2008年年报同时虚减资产和负债各4.3亿元,怀疑主要是为了2009年配股需要(配股后被证监会否决),此举导致该公司2008年度经营性净现金流由调整前的3.15亿元变为-1.14亿元,见表1-2。表1-2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案例1-2 台湾博达(出售回购)由于博达公司对海外人头公司的应收账款过高,且有逾期过久未收回的情形,2004年年初注册会计师强烈要求针对这些应收账款提取足够的坏账准备。为了掩盖应收账款恶化的情况,由叶素菲指使邱姓主管以其名义,于2004年1月间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登记设立AIM全球金融公司(简称AIM公司)。由叶素菲代表博达公司与澳大利亚共和银行香港分行及其子公司澳大利亚CTB公司三方签订契约,出售博达所拥有五大人头客户的应收账款给澳大利亚CTB公司,并且约定CTB公司所支付的款项存入博达公司在澳大利亚共和银行所开立的账户。接着由AIM公司的挂名负责人邱姓主管与CTB公司签订契约,约定CTB公司将上述应收账款转售给AIM公司之后,博达须以共和银行内的存款,认购AIM公司以上述应收账款担保所发行的一年期零付息票据,博达并不能自由运用该款项。通过上述设计,博达又将原本出售的应收账款买回来,然而共和银行视博达已经购买零付息票据的资金为存款,博达因此巧妙地将应收账款转变成现金科目。博达公司连续于2004年1~3月间,将所拥有的应收账款以九折出售给CTB公司,总共取得4500万美元,并存放于澳大利亚共和银行账户内。CTB再将应收账款卖给AIM公司,而博达将全数存款用以认购AIM公司所发行的零付息票据。由于AIM公司是叶素菲虚设的人头公司,自然无法偿还零付息票据,所以博达公司自始至终无法运用存于共和银行账户的4500万美元的资金。然而博达公司却将这些不能动用的存款列于财务报表现金科目,并未载明是受限制用途的资金,欺瞒投资者。同时,上述契约也载明当博达公司发生信用违约或申请重整时,澳大利亚共和银行可以交付上述零付息票据给博达公司,抵消博达在该银行的存款。在博达公司申请重整之后,共和银行随即执行上述债权债务抵消协议,使博达公司4500万美元的存款凭空消失。通过上述设计,博达账面虚增了巨额的外币存款,其整个操作手法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空。先是博达自己虚设人头客户,假造销货收入、创造应收账款,进而通过国外银行将应收账款卖给海外人头公司,博达再将应收账款买回。案例1-3 美国雷曼(回购105)在安东·沃卢克斯(Anton Valukas)受美国破产法院委托,耗资3000万美元完成的调查报告中,破产前雷曼曾拼命想让公司财务状况表现得比实际更健康。雷曼曾将500亿美元资产临时移出资产负债表来掩盖债务危机,所采用的手法被称为“回购105”,这是对回购交易这种常规融资手段的恶意利用。2001年雷曼首次采取了“回购105”,在破产前的几个月里更是完全依赖于这种交易手段。在正常的回购交易中,雷曼等金融公司可将资产出售给其他机构,并约定在短期内以较高价格购回,通常是隔夜拆借。本质上这种交易模式是以资产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由于期限很短,因此抵押品贬值的风险微乎其微,购买资产的贷方公司要求支付的利息也就很低。通过回购交易,公司能够以比长期贷款更低的成本借贷,而贷方公司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应较低。根据会计准则,正常的回购交易在资产负债表中相当于贷款,体现为资产增加、负债增加。但据沃卢克斯的报告披露,雷曼通常赶在每季度财报期末利用会计手段使回购交易在资产负债表上记为销售,从而将资产从账面上移除。这种临时表外交易使雷曼的债务水平看起来低于实际情况。报告称,雷曼利用暂时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的方法,在2007年第四季度末隐藏了39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2008年第一季度末隐藏了49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第二季度末隐藏的问题资产达到了500亿美元。沃卢克斯报告称,雷曼利用“回购105”显然是为了欺骗大众。报告引用了一位高管的邮件,声称他们的做法只是为了“装装门面”。而拥有众多跨国业务的雷曼还设法从一家英国律师事务所取得了法律意见书,称其操作完全合法。案例1-4 美国安然(资产证券化)《金融资产转移》(CAS)要解决的重点内容就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资产证券化最主要的问题是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标准,安然设立了近60页长名单的资产证券化载体(SPE),将其金融资产转移到SPE上。安然终止确认所转移的资产,并确认巨额的资产转让收益,但事后发现,安然对Raptor(安然设立的SPE之一)资产做出保值承诺,这样安然要承担Raptor资产减值风险。本来,Raptor作为安然资产证券化的SPE,安然以投入的资产为限承担责任,也就是只以转移资产为责任限额,如果SPE经营失败,也不连累安然其他资产,Raptor投资者的利益并不随转移资产价值的下跌而受影响,所以并不承担Raptor的风险,Raptor投资者购买的并不是Raptor的股票而是对安然公司的债权。同时,事实上这相当于一个期权交易,安然出售了一个Raptor资产的看跌期权,Raptor的投资者拥有Raptor资产的看跌期权。为了防范安然类似的利润操纵,《金融资产转移》规定:企业因卖出一项看跌期权或持有一项看涨期权,使所转移资产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在转移日计量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以避免利用资产证券化隐瞒债务。案例1-5 美国环球电信(对敲交易)环球电信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网络公司泡沫盛行时期得到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公司之一。当时,环球电信公司正在负责建设连接四大洲200多个城市的海底光纤电缆网络,因此,投资者对该公司发展前景似乎完全看好。不过,当该工程即将于2000年年末和2001年年初完工之时,有人质疑环球电信公司所出售的网络服务容量能否足够补偿该项目的众多费用以及巨额债务。对于质疑之声,环球电信公司似乎总能有力辩驳称“看看公司的现金流就行”。环球电信公司订立了许多重大合同,按照这些合同,公司通过出售未来容量可预先从客户处收取现金。这样,公司就可以借经营现金流量来反驳质疑者。2000年,虽然公司盈利为负17亿美元,但公司向投资者所报告的经营现金流为正9.11亿美元,见表1-3。表1-3 环球电信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与净所得对比通常情况下,如果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远远多于净所得,投资者多会喜出望外。事实上,这里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对客户收取的预付款项进行合理解释。不过,相当一部分差异来自公司为操纵经营现金流而进行的对敲交易。随着高科技行业发展的减缓,环球电信公司及其同行提出并实施相互销售产品的计划,目的在于增加收入。单纯就经济实质而言,这种做法就像从右口袋拿钱到左口袋那样,并未带来什么改变。该计划的运作过程如下:环球电信公司将未来网络容量分块出售给电信客户,同时再向这些客户购买金额相等的网络容量。换言之,环球电信公司在向客户出售网络容量的同时购买其他网络相等的容量。这种交易属于典型的对敲交易。这一做法正如环球电信公司的某些执行官与客户所说的那样:“你帮我,我也帮你。”那么,这种做法对公司现金流有什么影响呢?环球电信公司记录这种对敲交易的方法导致了公司经营现金流的人为夸大。公司一方面将通过这些交易而收取的现金记录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另一方面则将支付给同一批客户的现金记录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从根本上讲,环球电信公司就是通过将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转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来夸大后者的。这样,环球电信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入就得到增强,而这显然不符合交易的经济实质。虽然夸大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在数量上与减少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刚好抵消,但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经营现金流是投资者更为关注的核心现金流指标。因此,这种做法称得上厚颜无耻、胆大妄为。

对公司的对敲交易,投资者须加以警惕。对敲交易不仅卑鄙而且不易察觉,使得投资者无法弄清楚交易的经济实质。勤勉的投资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当能发现这些交易。虽然投资者可以查阅公司的10-Q报告和10-K报告,但不要期望公司会在信息披露中采用“飞去来器”这一术语。当然,公司不会让投资者轻松发现这些做法,所以投资者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不过,投资者总能找到许多有关这些交易的大量细节,尤其是大额交易方面的信息。例如,环球电信公司就在其2001年3月的10-Q报告中披露了有关对敲交易的信息。

环球电信公司2001年3月10-Q报告中所披露的有关对敲交易的信息

第11页:

截至3月的第一季度,在4.41亿美元的经常性调整后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以及16.13亿美元现金收入之中,就有3.75亿美元来自公司的主要营运商。这些营运商在该季度签订了协议,同意采购本公司5.00亿美元的容量。对此,本公司也签订了实质性的资本承诺协议。

第16页:

在该季度,本公司与各方营运商签订了协议,同意购买对方的容量以及并址空间。公司履行这些交易的目的包括:实现富有成本效益的局域网扩展;赋予公司在某些预期容量不足的市场进行更多富有成本效益的新项目建设的机会;增加公司实施全球网状架构计划时网络的物理多样性。这些新的资本支出项目总金额估计达6.25亿美元,包括之前所提到的建设加勒比海地区网络系统的费用。

单就这次信息披露而言,应该足以让投资者震惊了。在第11页,环球电信公司披露的4.41亿美元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中有3.75亿美元来自于对这些客户的销售。对这些客户,公司承诺在该季度进行实质性的资本支出。第16页提醒投资者环球电信公司向客户购买容量并指出“新的资本支出项目总金额估计达6.25亿美元”。

如果发现对敲交易,投资者当引起警惕。一旦发现对敲交易,投资者应当加以调查,设法弄清楚交易的经济实质。若要了解更多的披露信息,不妨打电话给公司,请对方解释这一计划。对交易的经济实质进行评价,并设法弄清楚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投资者应考虑到公司是否一直在故意逃避信息披露或故意将信息披露弄得复杂化。公司的目的也许就是为了不让投资者清楚对敲交易的过程。

第二节 资本性支出陷阱

资本性支出是指通过所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可以给予多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那些支出。因此,这类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先计入非流动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及开发支出等),然后再分期按所得到的效益,转入适当的费用科目。

由于目前资本性支出金额认定主要依据是采购发票,一旦采购发票造假,则极有可能导致入账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涉嫌注水,图1-1是绿大地的主要造假手法,绿大地上市前后虚增了3个多亿元的无形资产。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方式虚增收入、隐瞒费用是常见的传统造假手法之一,因此2013年证监会财务专项核查将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列为六大规范动作之一,实际上这传递出监管部门对于非流动资产的造假关注度甚于流动资产信息。图1-1 绿大地造假过程

会计上将支出按受益期的不同,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直接进入当期损益,资本性支出形成长期资产,也就是俗称的“资本化”开支。尽管理论上从受益期限长短可以划分清楚,但实务中,仅从受益期限来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是不现实的,因为它还得服从“重要性”原则、“配比”原则及“稳健性”原则的修正。按照会计理论,如果没有对应可靠的收入配比,支出就要直接进入当期损益,这可能是研发支出、广告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的理论依据,但事实上,广告与研发费用具有滞后效应和长期效应。所以,美国会计准则允许在一定条件下这两者资本化,但这样一来就乱了,我们已分不清楚哪些广告和研发费用要资本化以及哪些不需要。美国在线曾一度将广告费用作为“递延订户获取成本”,因此导致美国在线1994~1996年虚盈实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后来对此会计处理提出指控,由于将广告费用资本化导致以后年度推销稀释其利润的压力非常大,美国在线于是顺水推舟,在交了350万美元罚款与SEC达成和解后,一次性注销3.85亿美元资本化的广告费用。但世通公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其将20亿美元的线路租赁费用资本化,尽管财务总监力劝审计委员会以计提巨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将这20亿美元泡沫固定资产冲掉,但审计委员会仍然向SEC报告了这一情况,最终导致它成为继安然之后美国证券市场又一惊天丑闻。

美国上市公司除了在研发支出及广告支出做文章外,还在其他一些支出上做文章,如世通公司将线路成本资本化。世通公司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美国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而美国废物管理公司则把诸如维护、整修以及利息这些成本作为厂房设备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中,然后把这些成本在长达40年的时期内折旧,拒绝冲销已经放弃或已经减值的废物填埋地的开发成本,等等。各项会计程序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当期的经营成本,从而增加当期的经营性收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安然、世通、废物处理公司的审计师都来自安达信,最后发现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安达信不但从这些公司收取了巨额的审计费用,还收取了巨额的咨询费用。

笔者发现,目前保荐工作底稿对资本性支出关注不够,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工作底稿只有“6-10固定资产的折旧明细表和减值准备明细表、在建工程明细表及减值准备明细表”,目前工作底稿第六章“财务与会计调查”偏重流动资产,对非流动资产关注甚少,而事实上“收益性支出资本化”是常见的会计陷阱,如果不关注非流动资产发生额及余额真实性,则可能会直接导致三大财报失真。

2011年有一家二次上会并过会的生物公司IPO财报受到媒体强烈质疑,称其“整容过会”。根据该公司招股书,2008年和2009年,公司二次上会净利润数据大幅缩水,分别从前次的1432.89万元和2693.08万元大幅降至此次的709.48万元和1441.69万元,分别缩水723.41万元和1251.39万元,缩水率高达50.49%和46.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1554.28万元和1889.38万元调整至480.28万元和555.13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3422.23万元和-4717.40万元,调整至-2348.23万元和-3383.25万元。

该公司财务数据大幅“变脸”,源于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的变化。据披露,2010年,这家生物公司将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时点,从产品注册检验的产品标准制定阶段调整为开始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并进行了追溯调整。

实际上,该公司2010年第一次预披露时,笔者就对其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提出强烈质疑。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2006年发行人实现盈亏平衡之后,2007年微利,但2008年、2009年业绩井喷。但事实上,这个井喷的业绩与新会计准则密切相关,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发行人近三年资本化了大量的研发支出,2007、2008、2009年度分别资本化研发支出420万元、1224万元、2262万元,如果将这些资本化的研发支出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则发行人IPO业绩将变得非常难看,甚至陷入亏损困境。

媒体就此现象采访审计该公司的签字会计师,会计师告诉记者,前后数据的巨大差异主要与公司会计政策调整后进行业绩追溯有关。其坦言,IPO过程中,一家公司会计政策调整如此巨大确实罕见,因为资本化支出比较敏感。此次过会公司将资本化支出的时点推后,主要是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因为资本化支出太靠前,不利于公司的稳健经营。不过,对于公司经营现金流量表项下的巨大变化,媒体称相关资深券商保荐人士表示很难理解。“现金流动出和流入应该与会计政策调整关系不大。这样变来变去,未免也太过随意。”

这位资深保荐人士对“收益性支出资本化”理解存在很大偏差,“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会对三大财报产生直接影响: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显性的,因为将本来应放入利润表的支出挂到资产负债表上,导致报告期虚增利润、虚增资产;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也是显性的,因为将经营性现金支出当成投资性现金支出,同时导致经营性净现金流流入虚增、投资性净现金流流入虚减。

实际上,会计数字游戏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提前确认收入,二是推迟确认费用,应收账款增长过快就是提前确认收入的征兆,而开发费用资本化则可能隐藏收益性支出资本化问题。尽管从2007年年报开始开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但证监会强调的是会计一致性原则,尽管会计上符合资本化条件,但因为IPO报告期内2006年不能资本化,因此在判断成长性质量时当然要剔除开发费用资本化影响,所以在2009年上会呈报的前三年报表中要涉及因会计政策(估计)不可比问题产生的调整,只有在同一个口径下,才能有可比性。所以提醒申报企业关注的是,不仅会计上尽可能符合成长性要求,实务中更要遵循一致性原则,是在假设开发支出都费用化的情况下的IPO报告期成长性,因此那些对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的企业,如果有可能,尽量不要资本化。开发支出资本化极易给人造成会计激进的印象,且在计算成长性时,还是要扣除开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资本化,免得审核时进行一致性调整。

实务中如何发现“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征兆,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点:

·关注资本化政策,如借款费用资本化、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

·关注固定资产周转率,如果周转率慢,小心固定资产有虚增可能。

·关注固定资产结构,如果内部结构不合理,小心固定资产有虚增可能。

·关注资产结构,如果固定资产占比畸高,小心固定资产有虚增可能。

·关注支付职工薪酬,如果支付职工薪酬偏低,小心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可能。

·关注购买非流动资产,如果支付金额畸高,小心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可能。

·关注毛利率、费用率,如果毛利率畸高、费用率畸低,小心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可能。

法律上强调“证据链”,财务分析也强调“证据链”,如果从以上多个角度发现公司存在“收益性支出资本化”甚至直接虚构资本性支出征兆,则存在资本性支出陷阱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实务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行业及公司个性化特征导致实际情况千变万化,相当多情况下,上述异常是伪异常,即实际是正常的。财务分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从来就不是机械的。

第三节 资金流水陷阱

2005年笔者发现,本来被人们认为最可靠的资产——现金(货币资金)却成为上市公司造假的工具,当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四大现金陷阱:高现金陷阱、受限现金陷阱、流水陷阱和募集资金使用陷阱。笔者《上市公司四大现金陷阱》一文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陆续有多家上市公司因现金舞弊而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2012年笔者发现,现金舞弊依然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高发地带,只是现金舞弊由余额造假转向发生额造假,之前的现金余额舞弊主要目的是掩盖关联方占用资金,而当前的现金舞弊主要目的是虚构收入。

一、资金流水造假十大手法

最近一系列的财务舞弊案,如万福生科、天丰节能、海联讯、新大地,甚至包括之前的绿大地,都涉嫌伪造银行凭证,亦即涉嫌现金流水造假。笔者概括了银行流水十大造假手法。

(一)代收代付

一笔真实的收入涉及合同、发票、银行回单等,一般情况下,三者抬头要一致,尤其是税务发票抬头与银行回款单位要一致,如果发现存在“代收代付”行为,则要关注税务发票是否规范,收入是否真实,是否将张三的发票开给李四,或将李四的收入挂在张三的名下。相对合同而言,银行回单造假概率较低,如果出现代收代付情况,要注意对应的合同是否真实。在代收代付的背后是虚假的付款和回款,绿大地就伪造了大量的代付款协议,见图1-2。图1-2 绿大地伪造代付款协议

对非客户的第三方回款或非供应商的第三方付款要保持职业谨慎,尤其是第三方既是代收方又是代付方,要结合关联方认定判断第三方支付是否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现象,进而怀疑购销的真实性。

(二)现金结算

现金结算是IPO拦路虎之一,新大地预披露一出来,笔者就预感该公司业绩不实。该公司上游农户、下游个体户,这种上下游结构决定了现金结算不可避免,现金结算由于不能留下有效的审计轨迹导致难以核实交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管是胜景山河还是新大地,其主要原料都是农产品(胜景山河是糯谷,新大地是油茶籽),这两家客户上游是农户、下游是个体户,不管是采购还是销售都可能涉及现金结算,新大地也在招股书称“由于公司主要原材料茶籽、茶饼的采购对象是广大农户,长期以来形成了初级农产品多采用现金交易的结算方式,公司亦不可避免地使用现金支付部分原材料采购款”。对于农业企业或连锁经营企业,如何防范现金结算舞弊?指引要求会计师应对发行人的内控制度建设、交易结算系统的应用给予充分关注,核查发行人报告期内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是否健全有效,核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发行人在采购、付款、销售、收款及资金管理等环节所采取的具体内控措施及执行情况,集中监控系统和交易结算系统的运行情况,申报报表和原始报表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等。

(三)POS机刷卡

POS机刷卡单据一式三联,用户、商户、收单行各执一份,都记录有交易详尽信息,而发卡行却没有这份交易信息,只能层层申请调单查阅。收单行即POS机安装单位,在跨行交易中兑付现金或与商户签约进行跨行交易资金结算,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使交易达成转接的银行。万福生科虚假银行回款除了伪造银行回单外,还通过POS机刷卡掩盖交易对手,银行对账单没有反映原始的付款交易对手,只是反映银联的回款。

(四)伪造银行回单

银行基本回单包括银行电子汇划凭证、电汇凭证、银行进账单、银行特种转账凭证等,既涉及付款凭证,也涉及收款凭证。万福生科伪造了14亿元的银行回单,识别虚假银行回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网银或电话银行核实,包括发生额和交易对手的核实。万福生科最大的特点是发生额和余额是真实的,亦即借贷余额没有问题,就是交易对手被变造,故要非常小心交易对手的伪装。

(五)伪造支票存根

支票结算没有银行回单,存根联即是入账的依据,故在使用支票结算时,也同伪造银行回单一样或虚构发生额或伪造收款单位。

(六)上下游配合

绿大地上下游设立了27家企业,通过这些企业自买自卖,由于上下游都是自己控制,因此犯不着在这些交易上伪造银行回单,它可以很从容在上下游之间进行资金运作。2011年被揭发自导自演上下游炮制惊天骗局的紫鑫药业也是控制上下游自设企业,根据举报其一条龙造假流程如图1-3所示。图1-3 紫鑫药业造假

证监会认定的天能科技造假事实中也是通过其控制的壳公司向天能科技的客户、当地政府下属的园林公司、物业公司的账户打款,后者再把资金作为工程回款打回给天能科技。

(七)出售回购

这一招已在第一节中有详细介绍,如果发现存在三角交易,则要小心可能存在出售回购甚至自我交易的可能。

(八)银行存款质押

这是笔者早年发现上市公司常见的现金舞弊招数,质押的银行存款一般为定期存款,如果发现有定期的银行存单,企业资金链又比较紧张,甚至控股股东股权早已质押,则要小心企业可能隐瞒银行存款受限的事实。

(九)贷款变货款

贷款是融资性现金流入,货款是经营性现金流入,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是货款,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是贷款。万福生科将账外拆借的高利贷打入公司作为货款,在虚构收入的同时隐瞒了债务;台湾博达案通过壳公司(北亚公司)融资冲销虚假的应收账款也是典型的贷款变货款过程,见图1-4。图1-4 博达公司贷款变货款

(十)并购

企业并购支付的现金是投资性现金流出,而被收购公司回报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入,这与资本性支出陷阱一样,如果一个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很好,但资本性支出很大,则要小心可能存在的并购陷阱。当年江南春的分众传媒被质疑涉嫌奥林巴斯的收购,这种收购的资本性支出被严重夸大,通过夸大的资本性支出套现填补奥林巴斯的账面财务窟窿。

二、资金流核查程序

1. 重点账户的选取原则:用途、余额、发生额,中介机构工作底稿

发现异常、未函证、未抽凭证等,申报期销户的。2. 外部资料的调取,重点账户的资金流水、开销户证明、信用报告、

网上银行流水,如有必要由发行人员陪同去银行调取,调查过程

保持审慎、独立。3. 银行交易核查,查验银行对账单,重点账户全面测试,查验大额

资金是否实际发生,来源去向是否存在异常,抽查大额银行交易。4. 现金交易,关注现金支票、向个人账户转账,银行账户直接存现

金等。5. 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有重大调整事项的,了解调整事项

的合理性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结合期后回款进行验证。6. 取得贷款卡信息,据以查验银行借款余额,关注贷款抵押、质押

及担保情况。7. 关注资金流水是否频繁发生和业务不相关的大额资金流动,关注

是否存在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互相占用资金、利用个人账户

进行贷款收支等情况,关注是否存在转移资金或者出借银行账户

的情况。8. 抽查大额现金交易,核对现金收款单与银行进账单金额一致性,

现金收款金额与发票、合同、订单的一致性,发票、订单与出库

单、货运单等的一致性,是否存在异常。

三、银行存款核查要点

审计人员一般只关注银行存款的期末余额,对银行存款流水不够重视,为了控制资金挪用等风险,需要核对资金流水,寻找没有入账的资金收付。

(一)核对流水1. 取得本期全部银行对账单,一是怕对账单造假;二是怕业务不真,

根据审计重要性水平,结合专业判断,确定需要核对的金额下限。2. 将限额以上的资金流水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没有入账的

资金收付,如果没有形成未达账项,则肯定借贷双方都有发生,

所以,为了减少核对工作量,可以只核对日记账贷方发生数。3. 如果发现没有入账的资金收付,要认真查找原因,可能的原因主

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出借银行账户、收入不入账、挪用资金等。

(1)出借银行账户的情况多见于小企业和特殊行业的企业,如建筑业等。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对账单上先有一笔资金收入,在相近日期又有一笔资金支出,金额相等,常以整数出观。对于这种情况,要进一步追查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必要时可以进行函证。要核对有关的销售合同,查明是属于出借账户,还是收入没有入账。

(2)收入不入账的情况多见于有避税需求的企业。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对账单上先出现一笔资金收入,然后一次或分次转出。对于这种情况,审计的策略与前一种基本相同。

(3)挪用资金的情况多见于资金存量和流量都比较大、内部控制不完善的企业。一般是对账单上先出现一笔资金支付,然后一次或分次转回,资金的支付可能以现金的方式进行,也可能流向证券营业部等其他单位。审计人员如果发现这种情况,除了进一步采取追查措施以外,要根据情况,必要时向企业主管人员反映情况。

(二)关注定期存款

1.取得定期存单原件,不能用复印件代替,因为可能存在一些定期存单相关交易,在复印件上是难以发现的。

(1)定期存单的存款期限跨越审计基准日。被审计单位先将定期存单复印留底,然后在定期存单到期之前,提前取现,用套取的货币资金虚增收入或挪用以及从事其他违规业务。

(2)定期存单作为质押物,作质押贷款。将定期存单复印留底,用质押贷款所得货币资金虚增收入或挪用以及从事其他违规业务。

(3)定期存单背书转让。将定期存单复印留底,用转让所得货币资金虚增收入或挪用以及从事其他违规业务。

2.要根据专业判断,对定期存单进行函证或抽样函证。函证必须由审计人员亲自管理。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判断,决定抽样的比例,如果在进行抽样函证时,出现差异,必须查找原因并全部函证。

3.要关注定期存单的转存。将存单的会计期间内的转存过程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以确认所有的转存已全部入账。对于没有入账的转存业务,要关注其利息是否已经入账。难以逐笔核对的,要进行测算,发现不可接受的差异要追查原因,还要根据业务约定提出管理建议。

(三)关注未达账项1. 银收企未收。要查明款项来源和性质,必要时与合同相核对,以

确认是否属于应转未转的收入,特别是对于有避税要求和在各会

计期间之间平衡利润要求的企业,对于大额银收企未收款项,要

保持足够的职业谨慎。2. 银付企未付。要查明款项的去向和性质,确认是否属于应计未计

的费用。对于长期未达账项,要保持足够的职业敏感性,确认是

否属于挪用资金或相关违规行为。必要时,可以向款项的去向单

位函证交易的性质。3. 企付银未付。要查明款项的去向和性质,确认是否属于虚转成本。

必要时,可以向对方单位函证交易的性质。4. 企收银未收。要查明款项的来源和性质,特别关注款项的真实性。

必要时,要函证交易的性质,以确认是否属于虚构收入。案例1-6 万福生科(伪造银行回单)万福生科的造假模式是用公司的自有资金打到体外循环,同时虚构粮食收购和产品销售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为完成资金体外循环,万福生科借用了一些农户的身份去开立银行账户,并由万福生科控制使用,有些个人银行账户甚至连农户本人都不知道。具体流程是,它首先把自己账上的资金打到其控制的个人账户上去,同时在财务上记录粮食收购的预付款,再相应地做粮食收购的入账,完成原材料入账。之后再把这些实际控制的个人账户的钱,以不同客户回款的名义分笔转回公司的账户上,财务上对应地做这些客户的销售回款冲减应收款,再相应地做客户销售收入等账目,利用资金的循环达到虚增销售收入的目的,见图1-5。图1-5 万福生科造假过程万福生科造假流程遍及其进、存、产、销的各个经营环节中,参与的人员比较多,总体上来说是龚永福授权财务总监来具体执行,执行过程中是财务总监来具体分配任务,每个参与的人员完成各自负责的一部分,俨然是流水线式的造假流程,体现出造假的系统性比较强。万福生科在做资金的体外循环中也变换了很多种方式。比如有两个500万元转出去,回来的时候不一定就是两个500万元,可能会拆分成几笔,把回款的资金拆的比较零碎,想做哪个客户的回款,就假冒成该客户把钱打回公司账户上。把款打回来之后就涉及一个问题,即银行的回单上会显示成个人账户打回来多少钱,而不是客户打回来多少钱。为了掩盖这个情况,万福生科又伪造了大量的银行回单,私刻了若干个银行的业务章,盖在上面。他们做的单据很逼真,调查人员也是在反反复复翻银行回单的时候发现了蛛丝马迹,最终还是把这些造假的银行回单给找出来了。万福生科造假比较隐蔽,直接发现问题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它是假借采购户或者销售户的名义,以自有资金体外循环,假冒了粮食收购款和回款。在资金循环过程中,除伪造大量的银行凭证外,还使用了现金存取的方式,所以需要我们追查资金的真实来源,这是隐秘性强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整个造假流程都有真实的购销合同、入库单、检验单、生产单、销售单、发票等“真实”的票据和凭证对应。依靠流水线式的造假流程,这些单据都有专人开具,开具单据的人就是负责这块工作的人,所以只凭单据的形式核查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如果把中间的某张单据单独拿出来,形式上没有问题,但实际上这笔业务却是虚假的。虚构业务的整个造假流程很逼真、很难辨别。案例1-7 绿大地(变造支票存根)公诉机关指控称,2004~2009年,绿大地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情况下,为达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的,经过被告人何学葵、蒋凯西、庞明星的共谋、策划,由被告人赵海丽、赵海艳登记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组成人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绿大地通过实际控制的天绿园艺、世纪光大等28家公司制造资金循环。操作方法是:绿大地以土地款、灌溉系统工程款等各种名义转出资金,利用控制的账户流转资金,最终回到绿大地,导致付款方与销售客户不符(有一半支票存根上填写的收款方与银行实际资金去向不一致),参见图1-6。图1-6 绿大地造假案例1-8 新大地(现金结算)新大地的造假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方式,单笔几千元和几十万元的虚假销售都有,并且现金交易的隐蔽性也很大。稽查人员对4000多张银行单据逐笔比对最终发现了确凿证据。同属农业企业的绿大地,其造假时采用了伪造金融票据、虚增大额资产和设立大量关联公司交易的手法,而新大地的手法相对更隐蔽,其虚增收入的客户基本上是真实存在的,其中大部分和新大地没有关联关系或是“潜在”的关联方。另一方面,新大地不厌其烦地将造假数额化整为零,分散到这些客户身上,多的数十万元,少的时候只有几千元。大量的现金交易则让调查难度又提高了数个等级。以2011年12月份为例,当月新大地账面上反映的现金销售很少,而实际上现金销售比重达到40%多。为了追踪这些资金的真实来源和去向,调查组利用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在银行调阅、复制了4000多张银行原始单据,再逐日逐笔进行人工对比,最后梳理出资金来源,结果显示可疑销售共涉及数百家客户。之后,调查人员在梳理可疑销售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走访,事后证明这个月份大部分现金销售都是虚假的。为了筹集资金,新大地采取了多种方式方法,一类是自有资金循环,即通过虚构原材料采购或在建工程业务,将自有资金转出体外,然后再以销售的名义回流到新大地,从而虚增收入。如新大地曾以支付在建工程款的名义,将200万元资金转入某建筑公司,这家建筑公司在扣除过账管理费和税金后,剩余资金又全部转回新大地,新大地则将这些转回资金确认为销售收入。另一类是改变资金用途,新大地将个人向银行贷款、私下的股权转让协议、政府补贴款等获取的资金,转入新大地关联公司或其控制的银行账户,然后以销售的名义虚增收入。如新大地实际控制人曾向某私募基金和投资公司私下转让其持有的新大地股份,获得的资金大部分用于虚增收入。案例1-9 天能科技(客户配合虚假回款)天能科技在提交的招股说明书预披露稿中称,2011年1~9月营业收入为57285万元,利润总额为7173.6万元。经查,天能科技通过伪造作为入账凭据的工程结算书和虚构销售回款等,在应县道路亮化工程、金沙植物园太阳能照明工程、和谐小区太阳能照明工程三个项目的财务账册中有虚假记载,虚增财务报告收入8564万元,虚增利润合计381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53.18%。销售回款近1.2亿元均来源于董事长秦海滨控制的四家公司,转款事宜具体由董事长助理刘俊奕策划、董事会秘书曾坚强参与组织实施。天能科技通过下游配合虚构销售回款:天能科技伪造了项目结算单据,作为确认收入的依据。为了让这个骗局看起来更像真的,该公司还在银行回款上做了手脚。调查发现,秦海滨在天能科技提交IPO申请之前就注册了多家壳公司,包括太原酷博尔贸易有限公司、山西友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太原陆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西众晶益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实际负责人为秦海滨,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实际经营业务,主要用于伪造销售回款走账用。”调查人员表示。例如,在和谐小区项目中,2011年8月17日,太原陆宇公司转出405万元,至朔州民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011年8月19日,该405万元款项划转至天能科技用于伪造销售回款。2011年8月22日,天能科技又将这405万元转回太原陆宇公司(见图1-7)。图1-7 和谐小区项目在应县项目上,则分两次划转款项用于伪造虚增财务报表。据悉,2011年9月30日,太原酷博尔、山西友为分别转出3500万元至应县公用事业局。同日,共4000万元汇至天能科技用于伪造回款,2011年10月8日,天能科技又将4000万元转回应县公用事业局,同日,该局将3500万元转回太原酷博尔和山西友为。第二次则是在2011年12月21日和27日,分别从山西友为转出3000万元、1500万元至应县公用事业局,并于同日汇至天能科技用于伪造回款。2012年1月5日、1月9日,天能科技分别转出3000万元、1800万元至太原陆宇、山西友为,见图1-8。图1-8 应县项目在金沙植物园销售回款走账方面,2011年12月21日,山西友为转出3000万元至朔州万林园林有限公司,同日,上述3000万元汇至天能科技用于伪造回款。2012年1月5日,天能科技将上述款项汇转朔州万林园林,再由其划转山西友为归还贷款,见图1-9。图1-9 金沙植物园项目除此之外,为了美化天能科技现金流量,2011年12月,天能科技以其银行存单作质押从当地金融系统贷款6000万元,用于伪造应县和金沙植物园等项目回款。案例1-10 美国泰科(企业并购)泰科国际进行了多项收购,从1999年到2002年,先后收购了700多家公司,收购总额大约290亿美元,有些被收购的公司属于大型企业。不过,大多数被收购企业很小,以至于泰科认为收购这些企业对公司根本“无实质性”影响。为此,泰科国际选择不做任何信息披露。其实,对于共有700多家公司被合并且总金额达290亿美元的收购,其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这样,泰科国际在这些年里能取得如表1-4所示的强劲现金流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这些增长并不表示公司经营兴隆!表1-4 泰科国际的经营现金流(来自主营业务)收购方公司处理经营现金流的方式各不相同。由于收购带来的经营现金流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所以投资者不应盲目将经营现金流看作公司业绩的晴雨表。如果要评价收购完成后收购方公司的现金创造能力,不妨使用自由现金流指标。如表1-5所示,虽然所报的经营现金流为正,但收购完成后泰科国际每年的自由现金流为负数。其实,这一个警告信号表明经营现金流的作用并不像表面所反映的那样。表1-5 泰科国际收购完成后的经营现金流(来自主营业务)投资者应当审查收购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投资者应设法取得这些文件,然后加以认真审查,这样做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公司营运资本的潜在收益创造能力。虽然无法做到精确分析,但这样一来所做的评价往往不会超越上述收益创造能力。公司往往会披露大型被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有时会在附注中披露那些小型被收购公司的合成资产负债表。如果被收购公司的股票或债券可公开交易,那么投资者不妨从公开资料中获取资产负债表。在20世纪90年代,泰科国际的家用安全报警器业务增长迅速,而且公司ADT业务部门的名气也很大。泰科国际取得新型安全报警器业务合同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公司销售人员;二是通过外部经销商网络。这些经销商允许泰科公司利用其部分销售人员。虽然泰科国际对这些销售人员不支薪,但只要为泰科国际获得业务合同,泰科国际就按每获得一名新客户800美元的标准支付相应报酬。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泰科国际的高管并没有根据交易的经济实质将这800美元按正常客户获取费用处理。相反,他们将这些支出按“购买”合同产品的购买价格进行处理。因此,在经销商向泰科国际交付合同并收取款项后,泰科国际很奇怪地以处理正常公司收购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合同购买”交易,即按投资活动现金流支出进行会计处理。鉴于这种收购处理观点深深扎根于泰科国际的公司文化及发展基因中,所以完全可以想象管理层在理解方面的混淆。显然,如果说这些客户获取费用与企业收购相仿,倒不如说这些客户获取费用更像正常经营费用。因此,这些客户获取费用应该按照泰科公司处理内部销售人员所获佣金的相同方式来加以处理,即在现金流量表上记录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通过将这些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按收购活动支出记录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泰科国际就轻而易举地夸大了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其实,泰科国际的欺骗行为远非这些。从实施激进会计政策到进行会计欺诈。通过将客户获取费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