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优点(套装全2册)(24小时内改写你人生的一本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08:44:27

点击下载

作者:卡耐基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性的优点(套装全2册)(24小时内改写你人生的一本书)

人性的优点(套装全2册)(24小时内改写你人生的一本书)试读:

作者简介:

卡耐基(1888—1955年),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人性教父、人际关系学鼻祖,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他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他的思想和观点影响着美国人,甚至改变着世界。千千万万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其著作有《语言的突破》、《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等。

人性的优点(中)

译者序

第一次“结识”卡耐基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人性的弱点》,书中生动幽默的小故事立刻深深吸引了我。那个时候我大概还不能完全领会他所讲述的道理,但作者机智的语言,流畅的表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完《人性的弱点》我又满心欢喜地找来了他的姊妹篇《人性的优点全集》,但读来兴致索然。卡耐基在我心中的形象也黯然失色。若干年后,在大学中的书店,又一次看到《人性的优点》我才发现,这本书和《人性的优点全集》竟完全不同!我当年读到的《人性的优点全集》并不是卡耐基的作品,而是由十来个不知名作者的作品拼凑而成!那本拙劣的作品严重伤害了卡耐基当年在我心中的形象。捧读《人性的优点》,顿觉如饮甘霖,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仿佛又把我带到了初中认识的那个睿智幽默的老人面前。但尚未尽兴,书就读完了,我就像一个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上课的学生突然被下课的铃声惊醒,感觉意犹未尽。后来在书店,有意搜寻,发现以“人性的优点”或“卡耐基成功全书”、“卡耐基励志学”等冠名的书籍种类繁多,版本不一,“人性的优点”这部分内容也是差异巨大。无奈之下,只得找来英文版研读。

这次有机会亲手翻译这本书,我实感又喜又怕。喜的是能有机会把自己喜欢的作品介绍给更多的朋友,怕的是自己水平有限,辜负了各位老师和读者的期望。

在本书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过程中,我更加佩服卡耐基的智慧。在他生活的年代(1888~1955)虽然心理学蓬勃发展,但尚没有明确的“情商”概念,直到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划时代的著作《情绪智力》,才正式把“情商”这一概念介绍给世人,“情绪管理”随之成了心理学界和管理学界最炙手可热的课题之一。而卡耐基远在他之前就意识到了“情绪”对于人的成功的重要意义,他在《人性的弱点——赢得友谊和影响力的学问》和《人性的优点:走出抑郁,开启新生》这两本书中,全面细致地对情绪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配以生动的例子。他所总结的这些方法,已经涵盖了今天我们所认识的“情绪管理”的五大能力,即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

当代发达国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一的对财富的追逐,逐步转向对自身幸福感的追求,让财富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服务,而不是被其所累。今天的中国,经济才刚刚起步,更多的人迷失在对财富的向往中。但我相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自身的幸福感将成为主流,而这本书无疑将成为你控制烦闷情绪,获得快乐人生的导师和帮手。

当“郁闷”成了大学生的流行语,当“烦”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当我们的GDP翻了一番又一番,而幸福感却逐年“稳中有降”的时候,我不知道在书山攀登,在职场打拼的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想。我深深感到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已经成了我们全社会必须补上的一课,但愿本书能成为这一课最好的教材。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为“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直译为“如何停止忧虑并开始生活”,考虑到“人性的优点”这个名称已经深入人心,又与“人性的弱点”对应,为了保持翻译的一贯性,同时尽可能保证不改变原著本意的情况下,本书采用了现在的名字。本书在翻译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已经出版的不同版本,根据英文原版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力求在保持原作整体风貌的基础上,用尽量适合中国读者的语言重新诠释这部经典作品。需要说明的是,卡耐基的书中几乎所有事例都为真人真事,并给出了详尽的地址,考虑到地名翻译较为复杂,且影响阅读的连贯性,本书中的地名大都只出现州名。本书出现了大量诗句、格言,在翻译中按中国读者的习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部分词句顺序进行了调整,特此说明。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所有支持我并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帮助的人们。

由于我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非常欢迎各位读者、老师提出宝贵意见。牛振华2008年5月于皇城根西街

你可以从本书得到的16点帮助

1.给你提供了大量经过实践检验过的走出抑郁情绪的方法。

2.教给你怎样立即消除工作中50%的忧虑。

3.将告诉你7种方法,让你能获得培养宁静欢愉的心境。

4.将告诉你怎样减轻经济负担。

5.给你讲解一个战胜忧虑的定律。

6.告诉你如何“化不利为有利”。

7.让你知道如何消除疲惫,永葆青春。

8.告诉你预防疲劳的四种良好工作习惯。

9.教给你每天多“活”一小时的秘诀。

10.告诉你怎样避免心浮气躁。

11.为你提供很多真实的案例,向你介绍他们走出抑郁,开启新生的经验。

12.告诉你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仅用14天就能治好忧郁症的秘方。

13.告诉你举世闻名的内科医生威廉·奥斯勒先生克服忧虑的一句箴言。

14.给你讲解工程师威廉·卡瑞尔消除忧虑的“神奇三步法”。

15.教你怎样使用威廉姆·基姆斯先生介绍的“治疗忧虑的灵丹妙药”。

16.告诉你很多名人战胜忧虑的生动故事,比如像纽约时报发行人亚瑟·海斯·苏兹伯格,哥伦比亚大学前校长赫伯特·霍克斯,纽约市高等教育董事会主席泰德,杰克·戴普森,康尼·麦克,罗杰·巴布森,海军上将伯德,亨利·福特,杰尼·奥特里等等。

我写这本书的原因和经过

1909年,我还是纽约市街头的一个抑郁青年。那时候,我以销售卡车为生,我一点都不了解卡车,但这没有关系,因为我根本就不想了解。我鄙视自己的工作,讨厌住在廉价的房间里,房子里到处都是蟑螂。至今我还清楚记得,我的墙上挂着几条领带,一天早上,我伸手去拿一条领带,蟑螂受惊,一下子四散逃窜。我真是无法忍受只能在肮脏便宜的小饭馆里吃饭,那里面大概也爬满了蟑螂。

每天晚上孤独地回到房间,我都头疼不已,我头疼是因为对现实失望、苦恼、痛苦,却又无力反抗。我大学时代对生活的憧憬竟成了今天这样的噩梦,我不能接受!难道这就是人生?这就是我小时候日思夜想的人生冒险?一份厌恶的工作、与蟑螂住在一起、吃最廉价的食物、对未来失去希望……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在我的想象中,我应该是作家,有空时静静地读书,那才是我大学时代的梦想。

其实我知道放弃这份我深恶痛绝的工作,并不会有什么损失。我对赚钱没有太大野心,我只想兴致盎然地做想做的事。简而言之,我已到了年轻人开创事业的关键时刻,我做出了一个彻底改变我一生的决定,使我后来的人生充满快乐和激情,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我决定放弃这份讨厌的工作。因为曾在密苏里州立师范学院学习过四年教育学,我开办了自己的成人教育课程。白天的空闲时间,我正好可以用来读书、准备演讲、写小说和一些短篇故事。我决定要“为生活而创作,为写作而生活”。

我应该在夜校成人班上教些什么课呢?我回顾自己在大学所接受的训练,发现对工作和生活最具实用价值的,就是公众演讲方面的训练,它比大学里其他课程都更有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正是这些经验消除了我的羞怯,建立了我的自信,增强了我与人交往的勇气。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那些能当众阐述想法的人才是有领导力的。

于是,我向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申请夜校公众演说课程的教席,但这两所大学最后都拒绝了我。

我当时深感失望,但现在想想,真要感谢上帝,他们没有录用我。后来我到基督教青年会夜校授课,那是一个需要课程效果立竿见影的地方。那真是个很大的挑战,那里学员可不是为了大学里的学分或者提高社会地位来上课的,他们上课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他们希望能在商务开会上侃侃而谈,而不会因恐惧而晕倒;推销员们希望能有办法对付难缠的客户,而不会因为跑了三次就失去勇气;他们希望提升自信,希望在职场获得成功;他们想改善业绩,给家里多赚点儿钱。这些学员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学费,一旦感觉达不到效果,他们立刻就可以不再付款。我领的也不是薪水,而是分红,为了糊口,我不得不使我的课程力求实效。

我当时觉得在那样的压力下教学是巨大的困难,现在我才认识到那是一种宝贵的训练。我必须激励学员,必须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我必须让他们在每一讲感到收获,他们才会继续来上课。

那真是一份很有趣的工作,我热爱它。看到这些职业人士能这么快地建立起自信,得到晋升和加薪,实在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这些班的成功远超过我最乐观的估计。我本以为青年会不会支付每晚5美元的薪水,可是三期之后,我却每晚得到30美元的报酬。刚开始,我只教授公众演说课程,后来有了几年经验,我发现这些人非常需要一种能力来赢得友谊、影响他人。我找不到内容完整的人际关系著作,就决定自己动手写一本。不过,这本书不是用一般方式写成的,它是在这些学员的经验基础上逐步提炼加工而成的。那本书就是《人性的弱点》(也译作《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

因为这些书完全都是为成人教育班写作的,此外,我还写过四本名不见经传的作品,但我从来不敢奢望这些书能够畅销,现在我几乎是畅销书作者里最让人感到意外的了。

几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忧虑”是这些学员另外一个重大的难题。我的学员中大部分都是职场白领,有经理、营销人员、工程师、会计,几乎遍布各行各业,而他们大多数都有“忧虑”问题。我的学员里也有女性,女白领和全职太太都有,她们也有这样的问题。显然我有必要写一本如何克服忧虑的书了。这次我还是先想直接去找一本来做参考,我到纽约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去,出乎我的意料,以“忧虑(worry)”为书名的只有22本;我注意到有趣的现象,与之对应,而“蠕虫(worms)”方面的书却多达189本,数量几乎是前者的9倍。很奇怪,不是吗?既然忧虑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当然会以为每一所高中、大学都应该有一门叫做“如何克服忧虑”的课吧?也许世界上某所大学有过这么一门课,但我却从来没听过。也难怪《如何正确处理烦恼》一书作者大卫·斯柏瑞会说:“我们从来不为应付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去做准备,因此,压力来临时,我们就像一个书呆子跳起芭蕾。”

现实如何呢?医院里超过一半的病人的疾病,都是由精神紧张和情绪困扰所引起的。

我把纽约公共图书馆里22本有关忧虑的书都看遍了,此外,我还购买了所有我能找到的关于忧虑的书,但还是没有发现一本能用在我的成人教育班学员身上。于是,我决定再动手写一本。

其实我在七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动笔写这本书了。我是如何准备的呢?那时我常阅读古今哲人贤士处理忧虑的方法的著作,我读过上百本传记,从孔夫子到丘吉尔。我还采访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包括克拉克将军、亨利·福特、罗斯福总统夫人、布莱德将军、前奥运会拳王杰克·邓普西、陶乐西·狄克丝等等。不过,那只是一个开始。

我还做了一件比采访、阅读更重要的事,我在一个“战胜忧虑的实验室”工作了五年,那个实验室就是我的成人教育班。据我所知,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战胜忧虑实验室”。我们的做法是将一整套克服忧虑的准则告诉学员,请他们回去实际运用,再回到课堂上向大家报告结果,也有一些学员报告的是过去运用有效的方法。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经验,我敢说自己是世界上听过最多“如何战胜忧虑”演讲的人。除此之外,我还看过成百上千来自全球各地的“战胜忧虑”的经验,有些是人家寄给我的,还有一些是在班上得过奖的。总之,这本书绝非来自象牙塔,也不是学院派做的关于“如何克服忧虑”这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它是一本记录着无数职场人士克服忧虑的真实经历的总结。有一点可以确定:这绝对是本实用的书。

我可以很荣幸地告诉大家,在这本书里绝没有类似“B先生”或者“玛丽”、“约翰”这种没人能确定的杜撰出来的故事,除了非常个别的例子,本书中都是用真名实姓和真实地址。所有例子都是可信的,有据可查的,我可以担保。

法国哲学家保罗·华莱瑞说过:“科学,是成功秘诀的汇总。”这本书收集的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克服忧虑的成功案例。不过,我得先提醒你:你不会在书里找到什么新主意,这些大都是你已经知道的,只是没有照着去做而已。其实,你我都不再需要学什么新观念,我们所知道的已经足以引领我们享受快乐的人生。我们都知道做人处事的道理,我们的问题并不是无知,而是不能照着施行。本书的目的是重新阐释、润饰、发扬一些古老而基本的真理,督促你采取行动,实践它们。

当然,你看这本书并不是为了了解它是如何写成的,你读它时要采取行动。好,让我们出发吧!如果你读完第一、二部分,仍不觉得获得了任何新的克服忧虑、享受人生的力量或启发,那就扔了它吧,它对你无效!戴尔·卡耐基第一部分克服忧虑——你该知道的法则第一章 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1871年春天,蒙特瑞综合医院的一个年轻的医科学生,对生活充满了忧虑:如何通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毕业要到什么地方去?怎样进行实践?怎样才能养家糊口?此时,他从一本书上看到一句深深影响了他一生的话。

正是这句只有21个英文单词的话使1871年的这位年轻医科学生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医学家。他后来创建了全球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并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客座教授——这是大英帝国医学界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国王封为爵士。在他死后,记述他人生经历的两大卷书多达1466页。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爵士。

1871年春天他看到的使他一生从忧虑中解脱出来的那句话就是汤姆斯·卡莱里所写的:“我们首要的是从身边的平凡小事做起,而不要总看着虚无缥缈的远方。”

42年之后,在一个开满郁金香的校园里,一个温暖的春日傍晚,威廉·奥斯勒爵士在耶鲁大学发表了讲演。他对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即使像他这样曾经在四所大学任教的教授、畅销书作家,似乎应该有着“特殊的头脑”,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说,他周围亲密朋友都知道他的智力“非常普通”。

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认为原因是他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这是什么意思呢?去耶鲁演讲的几个月以前,他乘一艘巨大的海轮横渡大西洋。他发现船长站在驾驶舱里按了一个按钮,然后在机器一阵叮当作响的运转之后,船就被分割成几个彼此隔绝的部分——几个独立的防水隔舱。奥斯勒博士讲道:

你们每一个人的机制都要比那条海轮神奇、精巧得多,而且要走的航程也远得多。我想劝告大家的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航程,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中,这样才能在航程中确保安全。

你至少要到驾驶舱去检查舱门是否能正常工作,按下一个按钮,注意观察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关上铁门,隔断过去,隔断那些飘然逝去的昨天;按下另一个按钮,关上铁门,把未来也隔断,隔断那些尚未孕育的明天。这样,你就获得了真正的安全,拥有了平静安宁的今天!……切断过去,让逝去的昨天自动埋葬,让那些傻子为逝去的昨天哭泣吧!明天的负担加上昨天的负担,必将成为今天最大的障碍。要把未来和过去一样被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拯救人类的时刻就在于今日。一个人为未来孤独忧虑,只能浪费精力、精神苦闷。把前后的船舱都隔断吧,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奥斯勒博士是不是鼓吹人们不用下工夫为明天做准备呢?不,绝对不是。在那次讲演中,他强调迎接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倾尽智慧和热情,把今天的工作做到完美。

奥斯勒爵士建议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吟诵下面这句祷词来迎接每一天:“我们今天所需要的食物,请在今天赐给我们吧!”

请记住这句祷词仅仅要求今日的食物,并没有抱怨昨天我们吃的陈腐食物,也没有说:“噢,天哪,最近麦田里很干枯,我们可能又将遇到一次旱灾。明年秋天我们吃什么呢;或者,万一我失业了,那时我又上哪儿吃面包去呢?”

这句祷词只告诉我们可以要求今天的食物,而且只有今天的食物才是我们唯一可以吃到的。

从前,一个一文不名的哲学家,流浪到一处穷乡僻壤,那里的人们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一天,在山顶上,他对聚集在他身边的一群人说出了一段也许是有史以来在各种场合被引用最多的名言。这段话仅有几十个字,却经历了几个世纪一直流传到今天:“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承担就足够了。”

许多人都听不进耶稣的箴言:“不要为明天忧虑”。他们不相信这句完美的忠告,只把它看成是故作神秘。他们说:“我一定得为明天早作打算,我得为我的家庭提供保险,我得把钱存起来以备养老之需,我一定得未雨绸缪,为将来周密计划。”

不错,我们当然应该未雨绸缪。实际上,耶稣的那句箴言是三百多年前翻译的,现在“忧虑”一词所代表的意义和当年詹姆斯王朝时的含义已大相径庭。那时“忧虑”还有“焦躁不安”的意思,耶稣这句箴言在当代准确的含义是:“别为明天的事情过度焦虑”。

没错,我们需要为明天早作打算、精心安排,但不要过度忧虑不安。

mnlkjj 564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的军事领袖都在为将来制订计划,但他们绝不能有丝毫的焦虑。美国海军指挥官阿内斯特·金上将说:“我把最精良的装备提供给最优秀的士兵,再交给他们精心策划的任务。我所能做的仅此而已。如果一条船已经沉了,我无法把它捞起;如果它一直下沉,我也无法挡住。我把时间花在解决明天急需解决的问题上,要比为昨天的问题后悔有效得多。否则总被过去的错误纠缠,我的生命也将消耗殆尽。”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好的心态和坏的心态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积极的心态能让人考虑到前因后果,从而合乎逻辑地制订具有建设性的计划;而消极的心态最终会导致精神紧张和崩溃。

我最近非常荣幸地拜访了亚瑟·苏兹伯格,他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伯格先生告诉我,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在整个欧洲蔓延的时候,他感到非常恐惧,对前途的忧虑使他彻夜难眠。他常常半夜惊醒,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好画布和颜料,对着镜子画自画像。虽然他对绘画一无所知,但还是信手涂鸦,借此平静焦躁不安的心绪。苏兹伯格告诉我,最后,是一首赞美诗消除了他心中难以抹去的烦忧,这首诗后来成了他的座右铭。诗中这样写道:

指引我,仁慈的灯光……

愿你常在我的身旁,

不愿把远方的风景凝望

只想

得到这触手可及的光

大概是在同一个时代,一个远在欧洲的年轻士兵也感悟到同样的道理。他叫泰德·本杰米诺,住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城,他曾经焦虑得几乎完全丧失了斗志。泰德·本杰米诺后来回忆道:

1945年4月,我因焦虑患了被称作“结肠痉挛”的病,这种病使人极其痛苦。如果战争不及时结束的话,我想我整个人就会垮了。

当时我已经完全筋疲力尽,我那时在第94步兵师担任士官,从事作战中伤亡和失踪情况的登记工作,还要帮助挖掘在激战中阵亡被草草掩埋的士兵。我收集起他们的遗物,然后要准确地送还到他们的家人或亲友手中。我总在担心自己会出差错,不知道能否熬过这段日子,担心自己不能活着回去把我那从未谋面的16个月的儿子抱在怀里。

我心力交瘁、疲惫不堪,瘦了整整30斤,我眼睁睁地看着双手变成皮包骨头。一想到自己可能客死他乡,我就崩溃了,常常一个人浑身发抖地像个孩子一样哭泣。在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的那段时间,我常常泪流满面,甚至一度对能否恢复正常生活失去了信心。

最后,我被送进了医院,一位军医的忠告改变了我的人生。在他为我做完全面体检之后,他告诉我,我的病因是精神过度紧张,他对我说:“泰德,我希望你把生活看成一个沙漏。你看,在沙漏的上半部,有成千上万颗沙粒,它们只能一颗一颗地通过中间那条窄缝。我们都想不出办法在不弄破沙漏的情况下,让两颗以上的沙粒同时通过那条窄缝。生活中的每个人就像一个沙漏,每天从早晨开始,就有数不清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干,而且都要在一天内完成。但如果我们不是一件一件去做,让它们如同沙粒通过窄缝一样依次通过,我们必将伤害到自己的身心。”

军医的这段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从那时起,我一直奉行这种人生哲学:一次只通过一颗沙粒,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这个忠告在战时拯救了我,而且时至今日依然指导着我在印刷公司的公共关系及广告部中的工作。商场如战场,也有无数的事情要处理,但时间却总不够。原材料要补充,新的报表要处理,库存安排,地址变更,设立或关闭分公司等……但我不再慌乱不安,“一次只通过一颗沙粒,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我反复默诵军医的忠告,工作比以前更有效率,再没有那种在战场上几乎使我崩溃的困惑、混乱的感觉。

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尴尬的现实:医院里半数以上的床位都留给了精神或心理出现问题的人。他们都是既有对昨天的懊悔又有对明天的焦虑,他们是被这双重重担压垮的病人。在这些病人中,大部分人其实不需要住院,只要他们能坚信耶稣的箴言:“不要为明天忧虑。”或者信奉奥斯勒爵士的话:“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就能过上轻松而有意义的生活。

在相逢的瞬间,我们都正站在两个永恒的交点上——已经消逝的漫无边际的过去和延伸至永无尽头的未来。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两个永恒之中,一秒也不行。否则,昨天和未来的双重负担会毁掉我们的身心。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以生活在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做好今天的事情,从现在开始到夜晚来临。罗勃·史蒂文森说:“不论压力有多大,每个人都能坚持到夜晚来临;不论有多艰难,每个人都能尽力完成一天的任务。从太阳升起到落下,大家都能够开心、真诚、无忧无虑地生活,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活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如此而已。可是,密歇根州的杰尔德太太,在学到这些之前,却深陷绝望的泥潭,甚至想到自杀。她向我讲述了她过去的这段生活:

1937年我丈夫去世了,我终日精神萎靡,而且几乎身无分文。我不得已写信给我以前的老板里奥·罗西先生,请求他让我回去做我原来的工作。我以前的工作是向学校推销《世界百科全书》,两年前我丈夫生病时,我把汽车卖了。现在为了重新工作,我好容易才凑了点钱,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旧车,又开始出去卖书。

我原以为,重新工作或许可以帮我从抑郁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可是,总要一个人独自驾车、独自吃饭的生活让我难以忍受。工作业绩也不理想,推销到处碰壁,连分期付款买车的那点儿钱,也很难付清。

1938年春,我到密苏里州维沙里市去做推销。那里的学校缺少经费,道路也是年久失修,我被孤独沮丧的情绪笼罩着,甚至一度想自杀,我感到成功渺茫,生活无趣。每天早上,我都恐惧起床后所要面对的生活,生活的一切都让我心烦:担心付不起分期付款的车钱,担心自己付不起房租,担心自己没钱吃饭,担心病了没有钱看病。唯一使我没有自杀的原因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失去我而悲痛万分,况且她又没钱付我的丧葬费。

后来,我读到一篇文章,使我从消沉中振作起来,给了我继续生活的勇气。我今生今世无法忘记那句令我振奋的话:“对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我把这句话打印下来,贴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窗上,这样,在我开车的每时每刻,我都可以看见它。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了忘记过去,也不想未来的事情。每个清晨我会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我成功地克服了自己对孤寂的恐惧和对贫困的担忧。现在,我整个人都非常快活,事业也取得了成功,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无论在生活中再遇上什么样的变故,我都不会再忧心忡忡了;现在,我明白每个人都不用为明天担心,只要认真面对近在眼前的今天,一切自然都会海阔天空。因为“对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猜猜是谁写下这样的诗行:

懂得快乐,享受生活

拥抱“今天”,不能蹉跎

感受安全,坦然述说:“无论发生怎样的灾祸

我都会

积极度过。”

这几句诗似乎很有几分现代的味道,但其实它们创作于公元前,是古罗马诗人贺瑞斯在基督降生的39年前写下的。

人类最悲哀的天性就是忽视今天,总是凝望着虚无缥缈的未来。我们拖延着不去积极投入生活,总是期待远在天边的玫瑰园,却无暇欣赏今天就盛开在窗前的玫瑰花。

我们为什么非要成为如此可悲的傻瓜呢?

李柯克曾写道:“我们生命的小小历程是多么难以置信的诡异呀!童年时,我们常说:‘等我长成个大孩子的时候……’可结果又怎样呢?大孩子常说:‘等我长大成人以后……’终于成人以后,他又说,‘等我结婚以后……’结了婚,又能如何呢,又开始想‘等我退休以后……’终于退了休,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不禁升起阵阵寒意。不知怎的,所有的都错过了,而一切又都一去不复返了。人生就在于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里,生活正发生在每时每刻,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但往往我们都不能领悟,意识到时,一切都晚了。”

底特律城已故的爱德华·伊文斯先生在理解这个道理之前,差点儿因抑郁而丢了性命。

爱德华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很小的时候就成为报童,后来在杂货店做店员,一家七口都靠他吃饭,他不得已又找了一份在图书馆做管理员的工作,尽管工资微薄,他也不敢辞职。干了8年之后,他才鼓起勇气创立自己的事业。他用借来的55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发展到年收入2万美元。可好景不长,厄运接连降临到他头上:他为朋友担保,但是朋友破产了。这场灾祸之后,紧接着又一场灾祸:他存钱的银行倒闭了,他不但损失了全部财产,还负债16000美元。他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那些日子我寝食难安”,他说,“我生起奇怪的病来,纯粹是因为焦虑过度。有一天我走路时昏倒在路边,从那以后,就只能卧床休息,最后虚弱得连翻身都困难。医生告诉我,我只剩下两个星期了。我目瞪口呆,只得写好遗嘱,然后躺在床上等死。此时,我的心态忽然发生了转变,不再挣扎、不再焦虑,我决定放弃一切,这时候,我身心都放松下来。我就这样闭目休养了好几个星期。以前很难能睡够两小时,可现在,我抛开世间所有不快,竟能睡得婴儿般香甜。那些折磨我身心疲惫的焦虑渐渐消失了,吃饭时胃口也渐渐好起来,体重也逐渐增加。”“又过了几星期,我能拄拐杖走路了。六周后我又能回去工作了。过去我的年薪曾达到2万美元,但现在,能找到每周30美元的工作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现在的工作是推销一种运输汽车时放在车胎下面的垫板。生活的教训使我不再焦虑,不追悔往昔,也不恐惧未来,我只是将全部时间、精力、热情都投入到推销垫板的工作上。”

爱德华·伊文斯的事业发展迅速。几年后,他已经成为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伊文斯公司的股票,长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如果你有机会乘飞机到格陵兰岛,很可能会降落在为纪念他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伊文斯机场。当年爱德华·伊文斯如果没学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那绝不会有如此大的成就。

耶稣诞生前500年,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告诉他的学生:“生活的变化源自观念的变化。”他说:“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纵然人们可以走进河流,但河流每秒都在变化。生活也如河流永不停止,奔流前行。

有这样一句话:“人们的本性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也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总在为了明天和昨天的果酱忧心忡忡,却不肯为今天吃的面包涂上一层厚厚的果酱。

就连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他曾说:“我的一生所担心的那些不幸,大部分都从未发生。我的人生如此,你的生活也大抵是这样。”

但丁说:“想一想吧,今天逝去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流光最易将人抛,生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逝去。今天才是唯一值得我们珍视的。

这也是劳维尔·汤姆斯的座右铭。我最近到他家去度周末,看见他将《圣经》中的一首赞美诗装裱,挂在书房:

今日乃是耶和华所创,

我们都要欢快地分享。

约翰·罗杰斯在他的桌子上放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今天”两个字。我的书桌上没有石头,不过我的镜子上贴着一首诗:《致黎明》,每天早上我刮胡子时都能看见。这也是奥斯勒博士常常放在他书桌上的那首诗,作者是印度著名戏剧家卡达里沙。诗中写道:

迎候今天吧!

今天就是整个人生

它转瞬即逝

但生存的全部成果都包含其中

成长的欣喜

奋斗的光荣

只有在今天呈现美景

昨日恍恍如梦

明朝遥遥幻景

今日,我们身在其中

能体验昨天的梦境

为实现明日的幻景

拥抱今天吧

向着黎明致敬

如果你不希望忧虑侵扰你的生活,你就应该像奥斯勒博士说的那样:

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

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现在请你问一问自己下面的问题并写下答案:

1.我是否为未来忧心忡忡?我是不是追求所谓“远方奇妙的玫瑰园”?

2.我是不是常为往事追悔莫及,给今天压上昨天的重担?

3.每天早晨起来,我是否决定“把握住今天”?

4.如果我“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是否能使生活更丰富多彩?

5.我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这么做?下星期?明天?还是从今天做起?第二章 排解忧虑的“万能公式”

在读这本书之前,你是否想找到一种消除忧愁的有效方法,而且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你回答“是的”,那么,让我给你介绍威廉·卡瑞尔发明的这个办法。卡瑞尔是位开发空调产品的杰出工程师,他现在是坐落在纽约州的世界著名的卡瑞尔公司的创办人。他所用的方法,在我看来,是解除忧虑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们在纽约的工程师俱乐部共进午餐时,他告诉我:

年轻的时候,我在纽约州布法罗城的钢铁公司工作。有一次,我被派去密苏里州一家玻璃公司下属工厂安装瓦斯清洗器。这是一种全新的清洗瓦斯的方法,之前只试用过一次,而且和这次的条件大不相同。我在密苏里州进行调试的时候,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经过我的精心调试,机器虽然勉强可以运行,但性能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指标。

我对自己的失败深感惊诧,仿佛挨了当头一棒,竟然开始肠胃疼痛,那段时间几乎夜不能寐。最后,我终于清醒,忧虑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发现了一种无须担忧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有效。这个消除忧虑的办法我一用就是30多年。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坦然地分析事情的全部情况,分析所面临的最坏的结局。如果失败的话,老板撤回这套机器会遭受2万美元损失,我很可能会丢掉这份工作,但绝没人会把我关起来或枪毙。这是肯定的。

第二步,在分析出所面临的最坏的结局之后,我鼓励自己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我告诫自己,这次挫折会在我的档案上留下一个污点,也许还会使我丢了工作。但即便如此,我还可能找到一份新工作。对我的老板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现在是在开发一种新的清除瓦斯的方法,权作交实验费,2万美元还付得起。估计了可能的最坏结果,并鼓励自己面对它之后,我马上放松了,体会到这些天来从未有过的平静心情。

第三步,我就开始镇静地集中时间和精力,努力改善最坏的结果。

我费尽心思设计改进方案,减少即将面临的2万美元损失。经过多次试验,我发现如果再投资五千元添加些辅助设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按这个方案实施,公司不但没损失那2万美元,反而赚了15000美元。

如果我当时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之中,恐怕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忧虑的最大危害,就是会毁掉一个人聚精会神的心志。忧虑使人思维混乱,从而失去判断力。但是一旦我们勇于面对最坏的结局并尝试接受它时,我们就能分析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反而能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由于那种办法十分有效,我多年来一直使用它。后来,我的生活里几乎再也没有烦恼了。

卡瑞尔的“万能公式”的巨大价值到底何在呢?从心理学上讲,这个“公式”能把挡住我们心头的迷雾赶走,把我们从灰色云层中拉下来,让我们从忧虑中得到解脱,认清自己的位置。如果我们在忧虑中迷失了自我,又怎么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应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已经去世38年了,假如他能活到现在,听说了这个应对最坏结果消除忧虑情绪的“万能公式”,也一定会大为赞赏。因为他曾对学生说过:“要乐于接受可能出现的不幸,因为,能接受既成事实,是战胜接踵而至的一切不幸的第一步。”

林语堂在他那本深受欢迎的《生活的艺术》里也提出过同样的观点。这位中国哲人说道:“平和的内心能顶住最坏的境遇,能挖掘潜能,焕发新的活力。”

的确如此。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最坏的境遇,能够释放人的潜能。当我们接受了最坏的结果后,我们就不再担心会损失什么,即使失去也有希望挽回。卡瑞尔指出:“在心理上能够面对最糟糕的情况后,立即会感到轻松,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这样,才能开始思考。”

这不是很合情合理吗?但在现实中,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忧虑而毁了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拒绝接受最坏的结果,不肯从灾难中尽可能地挽回些什么。他们不是去重新构筑自己的人生,而是在痛苦中徘徊,忍受着内心的煎熬,成为忧郁的牺牲品。

你想看看其他人是如何运用卡瑞尔“万能公式”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的吗?下面这个例子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一位纽约的石油商人亲身经历的:

我被敲诈了!真让人无法相信!这种只有电影里才会发生的故事竟然发生在我的生活里,但我确实是被敲诈了!事情是这样的:那时候正处在战争时期,物价条例十分严格,我们提供给顾客的油品供应量都有配额限制。我主管的石油公司里有几辆运油的汽车和几个司机在给客户运油时,把应该给顾客的定量油偷偷克扣下来,卖给了其他人,而我却丝毫不知情。

有一天,一个自称是政府调查员的人来找我,向我要红包。他说他掌握了我们运货员违法的证据,他还威胁说,如果我不答应给他钱,他就把有关证据送交给地方检察官。这时,我才知道公司存在这种非法交易。

不过这我倒不担心,因为至少和我本人没有关系。但我知道法律有规定,公司的老板必须对自己员工的行为负责。而且,万一案子打到法院,必定被媒体曝光,这种负面影响就会毁了我的生意。我一直为自己的公司骄傲,那是父亲在24年前开创的事业。

当时我急得整整三天三夜不思饮食,夜夜失眠,我一直被这件事情困扰,无法自拔。我是该给他5000美元?还是该对那个人说“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我一直犹豫不决,几乎每晚都做噩梦。

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随手拿起一本名叫《怎样不再忧虑》的书,这是我去听卡耐基培训公开课时拿到的。当我读到威利·卡瑞尔的故事时看到这样一句话:“勇于面对最坏的结果。”于是我问自己:“如果我不给钱,那些勒索者把证据交到地方检察院,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呢?”

答案是:毁了我的生意。仅此而已。我不会被抓去坐牢,最多仅仅是我的生意因为媒体报道而一蹶不振。于是,我对自己说:“好了,就算生意不能做了,我在心理上可以承受这一点,接下去又会怎么样呢?”

生意做不下去之后,也许我得另找个工作。这也不是很难,我对石油行业很熟悉,有几家大型石油公司也许会雇我。我的心情开始平静。折磨我三天三夜的忧虑也开始逐渐消散。我的情绪基本稳定了下来,令人吃惊的是,我又开始理智地思考了。

我清醒地看到了下一步:怎样改善不利的情境。就在我考虑如何解决的时候,一个崭新的策略展现在我的面前:如果我把整个情况告诉我的律师,他也许能找到一条我没有想到的新思路。我过去一直没有想到这一点,完全是因为我只沉浸在焦虑中无法思考。

我立即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见我的律师,随后我上了床,不知不觉之间酣然入梦。结果是什么呢?第二天早上,我的律师建议我去见地方检察官,把整个情况全部告诉他。我按照他的话做了,当我说出事情原委之后,出乎意料地听到地方检察官说,这种敲诈案已经持续好几个月了,那个自称是“政府官员”的人,其实是个警方通缉的诈骗犯。在我为是否该把5000美元交给那个诈骗犯而内心饱受折磨三天三夜之后,听到地方检察官的话,真是如释重负。

这次经历给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现在,每当我面临巨大压力和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卡瑞尔的“万能公式”就会派上用场。

如果你现在还对运用卡瑞尔“万能公式”的效果心存疑惑,那就请接着读下面这个故事吧。

这是1948年11月17日,住在麻省曼彻斯特市的艾尔·汉斯在波士顿斯蒂拉大酒店亲口告诉我的:

1929年,我因常常忧虑得了胃溃疡。一天晚上,我的胃大出血,被急救车送到芝加哥西比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体重从170磅急速下降到了90磅。我的病非常严重,医生甚至警告我尽量减少抬头这种小动作。由三个医生组成的专家组为我会诊,其中一位是著名的胃溃疡专家,他们说我的病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我只能每小时吃粉剂、半匙牛奶和一匙半流质食物维持生命。每天早晚护士都用一条橡皮管插进我的胃里,把里面的残渣洗出来。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月……最后,我终于说服了自己:“你睡吧,艾尔·汉斯,如果除了等死之外别无选择,那何不充分利用好你余下的生命。你不是一直想此生有幸能周游世界吗,如果你现在不付诸行动,就再没有时间实现心愿了。”

当我告诉那几位医生我要去周游世界的时候,他们都目瞪口呆,说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警告说,这种事情闻所未闻,如果我执意周游世界,不是死在船上就是葬在鱼腹。“不,不会的”,我说。“我已经安排我的亲友,要把我葬在我们故乡的公墓里。因此,我计划随身带着棺材。”

我和轮船公司协商好,买好了一具棺材并把它运上船,如果我在旅途中去世,他们就把我的遗体放在冷冻仓中保存,直到回到我的故乡安葬。随后,我踏上了环游世界的旅程,心里默诵着日本禅宗大师的诗句:

啊,岂能辜负这娱欢的世间

在零落成泥之前

物化为泥,将永寐于黄泉

无酒、无弦

无歌伎

永无明天

我从洛杉矶登上了亚当斯总统号油轮,在向东方航行时,我已经感觉身体状况好多了。渐渐地,我不需要再吃药,也不用再洗胃。没过多久,我的胃口已经非常好了,能吃任何食物,甚至许多奇特的当地食品和调味品也不在话下。按照当时医生的说法,这些都会要我命的,但我却感觉良好。几个星期之后,我甚至可以抽长长的黑雪茄,喝几杯老酒。多年来我从未像今天这样享受过生活。中途我们在印度洋上遭遇过季风,在太平洋上遇到过台风,可我却从这些惊心动魄的冒险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我在船上玩游戏、唱歌、结交新朋友,有时候晚上开心得玩到深夜。

到了中国和印度之后,我发觉我所经历的生活与在东方看到的贫困和饥饿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抛弃了所有无聊的忧虑,心境舒畅起来。回到美国后,我的体重增加了整整90磅,几乎完全忘记了我曾患过致命的胃溃疡。一生中我从未感到这么舒服、健康。

艾尔·汉斯告诉我,他后来发现自己在无意中运用了卡瑞尔克服忧虑的办法。

首先,我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答案是:死亡。

第二,我让自己准备好迎候死亡。因为我只得如此,别无选择,医生们都说我没有希望了。

第三,我想方设法改善这种局面。办法是,尽量享受所剩无几的时光。如果我上船后继续忧虑下去,毫无疑问我会躺在棺材里结束这次旅行,被运回故乡的公墓。可是,我完全放松了下来,将所有烦恼抛到脑后,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激发了我内在的潜能,拯救了我的生命。

所以,第二条规则是:如果遇到让你忧虑的事,就应用卡瑞尔的“万能公式”,去做以下三件事:

1.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

2.如果你别无选择,那就准备好去迎接它。

3.保持内心的平和,设法改善最坏的结果。第三章 忧虑能危及生命

若干年前的一个晚上,一位邻居来按我的门铃,催促我们全家去接种预防天花的牛痘。这位邻居是整个纽约市中几千名按门铃志愿者中的一员。许多人惊慌失措,排好几个小时的长队去种牛痘。当时,不仅所有的医院都设有接种站,消防队、派出所以及大的工厂里也都有,两千多名医生和护士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为大家接种牛痘。之所以会如此热闹,是因为800万人口的纽约市有8个人得了天花,其中2人死亡。

我在纽约已经住了37年了,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来按过我的门铃,警告我提防心理疾病——抑郁症,而正是这种病,在过去37年中所造成的损害,远比天花要大一万倍——这是最保守的估计。

从来没有人来按门铃告诫我,目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会因精神抑郁和情感冲突而精神崩溃。

鉴于此我现在写下这一章,用以作为你的门铃警告。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亚力西斯·卡尔博士曾说:“不知道如何排解抑郁的人容易早逝。”其实,何止是商人,家庭主妇、兽医以及泥瓦匠也都是如此。

几年前,我和圣塔菲铁路的医务主任郭伯尔博士一起度假,郭伯尔博士还是海湾罗拉多医院主治医师。车途经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时,我们聊起了忧虑对人的影响。他说:

有70%去医院看病的人只要能够消除他们的恐惧和抑郁,所谓的疾病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他们是没病装病,恰恰相反,他们的病都像牙疼一样真实存在,有时甚至还要严重一百倍。

我所说的这些病,与诸如神经性消化不良类似,就像某些胃溃疡、心脏病、失眠症或者一些头痛和麻痹症那样,这些病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点我非常清楚,因为我自己就忍受了12年胃溃疡的折磨。

恐惧使人忧虑,忧虑导致紧张,紧张会影响到人的胃部神经,使胃液变得异常,长此以往,胃溃疡就产生了。《神经性胃病》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孟泰格博士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指出:“胃溃疡的产生,不是因为你吃了什么,而是源自你精神抑郁。”

梅育诊所的阿莱瑞博士认为:“当你精神抑郁时,胃溃疡就瞄上了你;当你无忧无虑时,胃溃疡就会远离。”这个观点是在研究了梅育诊所15000名胃病患者的病历之后得出的。他们的说法得到了证实,有4/5的人并非是因为生理因素而患胃病,而是因为恐惧、忧虑、憎恨、极端的自私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法适应。根据《生活》杂志的报道,胃溃疡现已位列致命疾病的第十位。

我最近和梅奥诊所的哈罗·海恩博士有过几次通信。他在全美工业界医师协会年会上宣读过一篇论文,说他研究了176位平均年龄在44岁上下的工商界负责人。大约有1/3的人由于生活过度紧张而引发心脏病、肠胃溃疡或高血压。想想看,在我们工商业的负责人中有1/3的人都患有心脏病、溃疡和高血压,而他们大多还不到45岁。由此可见,为了成功要付出何等的代价!

一个患有胃溃疡或心脏病的人,能算真正的成功者吗?就算他能赢得了全世界,却损失了自己的健康。世界对他个人而言,又有何用呢?一个人,哪怕他拥有了整个世界,他每晚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每天也只能吃三顿饭,而这些,就是一个挖水沟的工人也同样能做到,而且还可能比一个有权力的公司负责人睡得更安稳,比“成功者”吃得更香,睡得更甜。我情愿做一个在阿拉巴马州租田耕种的农夫,闲时能在膝上弹拨五弦琴,也不愿意在不到45岁时,就为了要管理一家铁路公司或烟草公司,而毁掉自己的健康。

说到香烟,最近,一位世界知名的香烟制造商在加拿大森林中度假的时候,突然心脏病发作死了。他拥有几百万元的财产,却61岁就去世了。他“事业上的成功”也许是他用好几年的生命换来的吧。在我看来,他的成功还不及我父亲的一半,我爸爸是密苏里州的农夫,一文不名,却活到了89岁。

抑郁可以引发神经性疾病。据著名的梅奥诊所宣布,他们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患有精神病。可是,在高倍显微镜下,以最先进的方法来检查他们的神经细胞时,却发现,大多数患者的神经细胞和正常人并无差别,都是非常健康的。他们的“精神障碍”并非因为神经系统本身有什么反常,而是由悲观、烦躁、焦急、抑郁、恐惧、挫败、颓丧等不良情绪所引起的。正如柏拉图所说:“医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他们只想治疗患者的躯体,而不医治他们的心理。事实上,精神和肉体是一体的,密不可分。”

医药科学界用了2300年的时间才证实了柏拉图所说的伟大真理。现在医学界一门崭新的学科“心理治疗学”已经开始发展,对精神和肉体同时治疗,双管齐下。现代医学已经发达到可以有效防治由细菌引起的可怕疾病,比如天花、疟疾、霍乱等种种曾经把干百万人送进坟墓的传染病。可令人遗憾的是,医学界仍不能治疗生理和心理上,那些不是由细菌引起的病症,这些疾病多是由忧虑、恐惧、憎恨、烦躁以及绝望等不良情绪引起的。这些情绪因素引发的疾病正日益加重,日渐广泛,而且速度快得惊人。

医生估计,现在生活在美国的人,每20个中就有1个人曾在某段时期得过精神类疾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召的美国年轻人中,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因为精神失常而不能服役。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精神失常呢?没有人知道全部答案。但许多病例表明,极可能是由恐惧和抑郁造成的。焦虑和烦躁的人多半不能很好的适应残酷的现实,只得和周围的环境断绝联系,退缩到自己的狭小的幻想世界里,借此缓解内心的紧张。

我书桌上放着一本爱德华·波多尔斯基博士的著作《停止忧虑重启健康》,以下是书中的几个目录:

1.忧虑对心脏的伤害

2.忧虑引发高血压

3.忧虑可能导致风湿症

4.为了你的肠胃健康减少忧虑

5.忧虑是导致感冒的因素

6.忧虑和甲状腺的关系

7.忧虑与糖尿病的关系

卡尔·梅尔博士的《人类的自我伤害》也对忧虑认识深刻。梅尔博士在书中并没有提出避免忧虑的有效办法,但却用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例,来让人们了解忧虑、烦躁、憎恨、懊悔等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巨大伤害。如果你想不再用不良情绪伤害自己,推荐你读这本书,并把它送给你的朋友。

忧虑甚至会使最坚强不屈的人患病。美国南北战争即将结束之时,格兰特将军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故事是这样的:

格兰特将军率部围攻里士满达9个月之久,南部李将军手下衣衫不整,饥饿不堪的部队很快就要被打败了。整个部队军心涣散,好几个兵团的人都开了小差,还有人在他们的帐篷里祈祷,又哭又笑,看到了种种奇怪的幻象。眼看战争就要终结了,李将军手下的人,放火烧了里士满的棉花和烟草仓库,还烧毁了兵工厂。然后,趁着烈焰升腾的夜色弃城而逃。格兰特乘胜追击,从两翼和后方夹击南部联军,并命令谢里登将军率骑兵从正面狙击敌军,炸毁铁道,缴获了运送补给的火车。

格兰特将军当时头痛剧烈,视力微弱,无法跟上队伍。他就临时住在一家农户里。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那里的整整一个夜晚,我都把双脚泡在加了芥末的冷水里,还把芥末药膏贴在手腕和后颈上,希望第二天早上能康复。”

果然,第二天早上,格兰特恢复了。但并不是那些芥末膏药发生了作用,而是有人用快马带来了李将军的投降书。格兰特后来写道:“当那个军官将信带到我面前时,我的头依然疼得非常厉害,可是我看了那封信的内容之后,头再也不疼了。”

显然,格兰特是因为忧虑、紧张和情绪上的不安才患上头疼的,一旦他的情绪放松下来,想到了胜利的喜悦,很快就康复了。

70年后,在罗斯福内阁中担任财政部长的亨利·莫根索也发现类似的情况。他在日记里说,罗斯福为了提高小麦价格,要他在一天之内购买了440万蒲式耳的小麦,这使他非常忧虑。他写道:“只要收购还在进行,我就一直感觉头晕眼花。回到家里吃过午饭以后,我就躺在床上睡了两小时。”

假如我们想了解忧虑究竟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已经不必到图书馆或找医生咨询,而只需坐在家里望望窗外,就会发现在街上不远处那座楼房里,有个人已经因忧郁而精神崩溃,还有人因为情绪抑郁患上了糖尿病。

法国著名哲学家蒙田在被推选为家乡波尔多市的市长时,曾对市民说:“我愿意用我的双手来为大家效劳,但不想这些日常工作影响我的身心健康。”

然而,我的那个邻居却让股市涨跌影响了他的血糖含量,并差点为此送命。如果我想提醒自己忧虑对健康的影响,我都没有必要去看街上的邻居,我现在居住房子的主人就是因为忧虑而过早地去世。忧虑能引发风湿病、关节炎,让人困守在轮椅上。

康乃尔大学医学院的西塞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关节炎治疗权威,他列举了导致关节炎的四种情况:

1.婚姻破裂

2.财务危机

3.孤独抑郁

4.长期积怨

当然,这些并不是关节炎的唯一病因,但西塞博士认为它们是最常见的病因。我的一个朋友在经济大萧条时厄运不断:煤气公司停止给他供应煤气,银行没收了他抵押的房产。他的夫人便在一夜之间患了关节炎,多方治疗仍不见效,直到他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他妻子的病才不治而愈。

忧虑甚至会使人患龋齿。威廉·麦克尼格博士在全美牙医协会的一次演讲中说:“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到人体的钙质平衡,从而导致牙齿龋齿。”麦克尼格博士告诉大家,他有位病人,原来有一口漂亮的好牙,后来他的妻子突然得了急病住院,使他开始忧虑起来,就在他妻子住院的那三个星期内,他突然有了九颗蛀牙。这就是忧虑引起蛀牙的实例。

我讲过甲状腺亢奋的患者,他们浑身都在颤抖,看上去像是被谁吓到了。甲状腺原本是对身体起调节作用的,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使心跳加快,整个身体就会亢奋得像一个打开所有通风口的火炉,如果不动手术或不及时治疗,患者很可能因“把自己燃烧殆尽”而死亡。

前不久,我陪一位得这种病的朋友到费城,约见了具有38年临床经验的著名专家布兰姆博士,请他诊治。他候诊室的墙上,挂着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他给病人的忠告,我在等候的时候抄在了信封的背面:懂得自我放松享受生活

使自己身心愉悦、轻松平和的最好方法是:

要对前途充满信心

要睡得香甜

对上帝要有信心

养成欣赏优美音乐的习惯

乐观地看待人生

健康和欢乐就将永远陪伴你左右

布兰姆博士向我的朋友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否有什么不良的情绪使你产生这种情况?”他提醒我的朋友,如果继续忧虑下去,就很可能患上心脏病、胃溃疡或者糖尿病等疾病。这位名医说:“所有这些疾病都是近亲,它们都是因忧虑而引发的。”

我采访过电影明星曼尔·奥白朗,她曾告诉我她绝对不会忧虑,因为她可不想让忧虑毁掉她的美貌,那可是她成为电影明星的资本。她给我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

我最初步入影坛的时候,既担心又害怕。那时我刚从印度回来,在伦敦人生地不熟。我为了在影片中找个角色,见过几个制片人,但他们没有一个愿意用我。我仅有的一点儿钱也渐渐用光了,整整两个星期,我只靠一点饼干和水维持生命。困扰我的不仅是忧虑了,还有饥饿,我对自己说:“也许你是个傻子,你不该想去闯进电影界,你没有经验,没演过戏。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你一无所有。”

我照着镜子。突然发现忧虑已经损伤了我的容貌,它使我脸上生出了细小的皱纹。因此,我警告自己说:“你必须立即停止忧虑。你所拥有的不过是美貌而已,但忧虑会毁掉它。”

没有什么会比忧虑更容易使一个女人快速老去,进而摧毁她的容貌了。忧虑会使我们的表情僵硬,会使我们的皮肤生出皱纹,会使我们满面愁容,会使我们头发灰白、脱落。忧虑会使你皮肤暗淡,出现暗斑、粉刺。

心脏病是当今美国的头号健康杀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30万美国人阵亡;而在同一时期,死于心脏病的平民多达200万,其中100万人是因忧虑和生活压力过大引起的心脏病而死亡的。因此,正如卡尔博士所说,不知道如何排解抑郁的人最容易早逝。死于心脏病的医生比农民多20倍,因为医生的工作过于紧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