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精要整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15:59:59

点击下载

作者:王敏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董氏奇穴精要整理

董氏奇穴精要整理试读:

作者简介

效华佗之行,仿观音之道,精研医术针法,悬壶济世,乃吾平生之夙愿。

王敏,中国健康促进协会健康教育专家,“5维全息疗法”研发人,“董氏奇穴弘扬人”,“中华百业功勋人物”,“中华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医针灸高级指导师”。祖籍河北省保定市。1969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自幼随家族学医。从医近20年,先后在赤峰市医药集团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辽宁省朝阳市中医院骨伤科、前列腺科、针灸科,朝阳县中医院中医科,北京玉林医院针灸科,北京维多利亚中医疑难病科做中医临床工作。曾多次受邀到泰国等国家行医。发明的“5维全息疗法”,于2007年8月被“全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医药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认证为“继承创新优秀项目成果”,被授予“中华名医”及“中华名针”荣誉称号,并且被该委员会聘为终身客座教授。2010年1月,“5维全息疗法”被中国中医药发展论坛授予“中医特色疗法”。现运用“5维全息疗法”治疗失眠、脑血栓后遗症、偏瘫、脑瘫、截瘫、单肢瘫、面瘫、面肌痉挛、面瘫后遗症、糖尿病、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各类疑难杂症及各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痛证10000余例,治愈率达90%以上。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等泌尿系统疾病10000余例,治愈率达90%以上。2009年12月19日,入编中国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2010年1月16日,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医特技人才”荣誉称号。2010年12月18日,入编《中国当代名医名院珍集》。前 言

本人自执业起,精研针法,尤以董氏奇穴为主,集各家所长,总结创立了“5维全息疗法”,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和奖励,以此疗法治愈无数患者,甚感祖国中医针灸之伟大。并谨遵祖训:医者仁术也。

董氏奇穴既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和针灸方法,又有所创新,独具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众多针法中的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董公景昌先生(1916—1975),祖籍山东省平度县。其父董森公,身怀绝技,以针术名噪乡里。董公幼承庭训,绍衍祖学,18岁即独立行医,曾悬壶青岛数载,怀救世之心,挟济人之术,未几,医名鹊起。1949年,董公举家迁往台湾,1953年,蛰居台北。数十年来,董公临诊40万人次,活人无算。其医术日见精进,造诣更为深厚。董门独派针灸绝学,在其手中运用如神,功至臻境。1971年,董公以奇穴针灸治愈高棉总统龙诺之半身不遂,其针术之神奇震撼台湾地区,时人盛誉其为“当代针圣”。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着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本书不仅对董氏奇穴的定位、取穴方法、主治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还首次提出了董氏奇穴指压按摩法。为了便于读者的记忆,笔者还把董氏奇穴重要的穴位编成了歌诀,并列举了大量的临床和治疗方法,是广大针灸医师、中医院校学生、外国留学生、针灸爱好者及亚健康群体自我保健的参考用书。

本人因家族和师承关系得到董氏奇穴并临床总结数年,对其穴性、定位作了深入的研究。为感念董公为祖国针灸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现把多年之研究结果整理成书,以表对董公的缅怀。王敏2011年1月绪 论一、董氏奇穴概述(一)董氏奇穴之分布

董氏奇穴内容计有740余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虽不像十二经络之循环不断,相接无端,但亦有一定脉络可寻,规律而简单。例如,指部称“一一部位”,手掌部称“二二部位”,小臂部称“三三部位”,大臂部称“四四部位”,足趾部称“五五部位”,足掌部称“六六部位”,小腿部称“七七部位”,大腿部称“八八部位”,耳朵部称“九九部位”,头面部称“十十部位”,另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也是十二个部位,并不难找寻。同时,这些穴位的分布,在功效方面和十二经穴亦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肝门能治急性肝炎,位于小肠经上,腕骨能退黄,亦在小肠经上,这是认识到小肠为分水之官,能清利湿热。又如心门与小海相近而治心脏病变,其门、其角、其正在大肠经上,能治痔疮,解穴能治气血错乱与梁丘相近等,都足以说明董师对经络及藏象学说有深刻认识,才能发现这么多新穴。

此外,董师对神经学的应用也有特别的发挥。神经学、解剖学指出,人体各部在大脑皮层投射代表区的大小,与该部的功能繁简成正比。手是劳动器官,足是运动器官,功能都很复杂,它们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也就较人体其他部分大,如此,在大脑皮层上与其相联系的神经元数量也就较多,其主要机能就较大,而有利于临床的应用,董氏奇穴大部分分布于肘膝以下,就是此原理的发挥。还有,在手上、脚上,拇指、拇趾的功能就比其他的指、趾复杂,疗效当然更为广泛,这也就是董师何以乐用大敦、隐白、太冲等穴并在拇指附近研创妇科、制污、止涎、五虎、灵骨等穴的原因。(二)董氏奇穴之命名

董师虽然创见奇穴甚多,但从无一穴以自己姓名命名,他认为医学为救人之利器,为社会之所需,不应私密而主张公开,研究奇穴之目的,亦无一丝名利之图,其伟大精神令人钦佩。反观时下偶有一见,尚未定论,恐或为别人所据,即迅速冠以某某合谷、某某血海、某某三阴交等,至于那些剽窃别人创见将穴改名,企图偷天换日之人,则又岂能不觉愧耻。

董氏奇穴之命名有以部位命名者,如正筋、灵骨、正会、肩中、侧三里、四花中、外穴等。有以效用命名者,这一类比例极大,又分以五行命名者,如土水、木穴、水金、木火、木斗、木留等;以藏象命名者,如妇科、脾肿、眼黄、肝门、肠门等;也有以部位与效用结合命名者,如手解、指肾等。还有以穴位之数字命名者,如三重、三江、双河、七星、五岭等。了解了董氏奇穴命名的方法,不但对奇穴的位置易于控制,对于其应用更能掌握。(三)董氏奇穴之取用

1.暗影及青筋 暗影有时亦可称之为发乌,亦系病变之一种反应,即当某脏腑或某经络有病变时,常常在某处发现暗影。一般而言,在手掌及面部较易出现,身体其他地方也会有此现象,不过较难发现而已。这种方法除了说明病变有助诊断外,并且有些可以以之施针产生治疗作用,此法董师甚为精通,以此形成固定治疗穴位,例如水金治咳喘,五虎治手脚痛,重子、重仙治肩背痛等,就是此一方法之发挥。

此一法则与儿科三关诊断法之原理颇为接近,主要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暗影越明显。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缺氧愈甚,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愈高,青紫色的纹路(暗影)就越明显。由于各脏腑之压力不同,反应之部位亦不尽相同。

青筋相当于静脉瘀,血压波动、心脏及呼吸病变较为常见,其他病如痹证亦可见及。这种静脉形状特别显著,颜色紫蓝,俗称“青筋”,此症多发生在委中、尺泽、臂上部或四肢外侧,鱼际、然谷部也有,更有发生在肩胛与膜壁的。凡全身都可因此引起病患。若不注意此症,其所有患处则永不能根治;若能治此,其病患常在1~2周后,最迟1~2个月,不加治疗就霍然而愈。

据经验,有些病治疗1次,即有痊愈者,一般经针治1次后即减轻,数次后,其病就根治。治疗时用三棱针刺破络脉,流出些黑血,每隔5~6天再放1次,直到脉管不出现瘀胀为止。

2.全息论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每一个局部均能反映整体,也皆能以之治疗整体,这就是全息论的观点。因此有掌针、眼针、耳针、足针、头针等多种针法的发明。当然,最重要的是体针,体针虽以十四经络对应五脏六腑,但若将手臂、足腿每一部分皆再予区分,每一部分仍能各自治疗全身疾病。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人身整体相关。全息论的发现深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按照生物全息论的观点,人体任一肢节都是整体的缩影,都有与整体相应的穴位,例如,第二掌骨侧上的穴位从指根向掌根,对应有头、颈、上肢、肺、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等各部位穴位,第五掌骨侧也有这样的对应。在各个节肢及其他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中,都有着与第二掌骨侧相同的穴位分布规律,各个节肢的各穴分布都遵循着与第二掌骨侧一样的比例:头穴和足穴连接的中点是胃穴,胃穴和头穴连接的中点是肺穴,肺穴与头穴之间三等分,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2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胃穴与足穴之间六等分,从胃穴端算起的中间5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和腿穴。上述穴位只是具有代表性的点,其他穴位可以以这些穴位为参考点得出。

董氏奇穴的穴位分布与全息律亦有极相似之处,董师强调任一局部穴位皆能治疗全身疾病。董师虽然将全身划分为十二个治疗部位,但每一部位均可独立治疗全身疾病,临床施治时,常艺术化地由患者情况决定针手或脚而治疗疾病。同类性质作用的穴道在手及脚皆有分布,如指五金、手五金、足五金即为此种情况。一个穴组本身常蕴涵全息意味,如灵骨、大白并用为温阳补气要穴,治病之螱,几乎全身无所不包,疗效之高,亦非其他穴位所可比拟。大白位置与三间相符,而贴近骨头,三间系大肠经俞穴,灵骨在合谷后、叉骨前,两穴合用涵盖俞、原所经之处,若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侧面之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纵横,此二针皆涵盖三焦,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再如五虎穴,自指尖向手掌,依序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五虎穴董师原治全身骨肿,按此五穴之分布及主治本身即有全息意味,五虎一常用于治疗手指痛、手掌痛及腱鞘炎;五虎三用于治疗脚趾痛(五虎二则用于加强五虎一之作用);五虎四用于治疗脚背痛;五虎五用于治疗脚跟痛。每一部位全息下点与另一全息上点相交之处,则上下病变皆能治疗。如灵骨既可治脚跟痛,又能治头晕。曲池既能治头晕,又能治下部之膝盖痛。

董师的倒马针法常用两三针并列,虽说因并列加强了治疗作用,但何尝不是借着全息作用,全体互应的结果。尤其是八八部位三针并列的脏腑治疗系列,更与全息律有着不谋而合的关系。例如,治肺脏病的驷马上、驷马中、驷马下,治心脏病的通关、通山、通天,治肝脏病的明黄、天黄、其黄,治肾脏病的通肾、通胃、通背,就有上针治上部、中针治中部、下针治下部的作用。整体合用,全体照应,疗效当然突出。

3.对应取穴法 《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董师善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绝不在局部针刺,其治病常对应取穴,效果卓著。董师常用之对应取穴法有下列几种:(1)等高对应: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施针,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痛可针右曲池。这与物理学说之共振理论有相合之处,治疗某些内科病可采用单侧或双侧异穴针刺,而不用双侧同穴针刺。(2)手足顺对: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对应:肩对髋、上臂对大腿、肘对膝、下臂对小腿、手对脚。如髋有病可取肩部穴位(如肩中穴)施治;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肘后歌)施治(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穴位施治,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杨维杰老师常以五虎穴治脚趾痛,以小节穴治脚踝痛,即系手足顺对之运用。(3)手足逆对: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关系: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如足踝位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位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位施治)。董师常取手上灵骨、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亦常取支沟、外关治大腿酸痛,均系手足逆对之应用。(4)手躯顺对: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关系: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阴部。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阴部病可取手部穴治疗(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部穴位施治)。董师以大间等5个间穴治疝气即与此一原理有关。(5)手躯逆对:将上肢与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手(腕)与头(颈)、前臂与胸(背)脘、肘与(腰)上臂和下腹(或腰骶)、肩与阴部。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治,下腹有病可取上臂穴位施治(反之,前臂及上臂有病,亦可取胸脘及下腹穴位施治)。董师以肩部之天宗、云白等穴治妇科阴道病,又目前流行之手针以手指治疗头部疾病等都与此一原理有关。(6)足躯顺对:下肢除与上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下肢与躯干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大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小腿与下腹(腰骶)、足与阴部。如胸背有病可针大腿,下腹有病可针小腿(反之,大腿及小腿有病,亦可在胸腹施治)。临床常以内庭治痛经,大敦、隐白治崩漏,以及复溜治腰骶痛,三阴变治下腹病等,其运用皆与此一原理相合。(7)足躯逆对:将下肢与躯干呈逆向排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足与头、踝与颈项、小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大腿与下腹(腰骶)。如胸脘有病可针小腿,下腹有病可针大腿(反之,胸脘及下腹亦能治大小腿病)。临床常以临泣治偏头痛,陷谷治阳明头痛,束骨治后头痛。董师亦以正筋、正宗治颈项不适,都与此一对应法有关。(8)头骶对应:除了手与脚及手脚与躯干的对应外,头面与尾骶亦形成一种对应。例如临床上以骶部之长强治癫狂之脑病,以头部之百会治疗脱肛就是常见的例子,董师亦常以冲霄穴治头痛,也是此一原理之运用。(9)头足对应:头顶百会与脚底之涌泉也形成对应,即所谓“天顶对地门”,所以用涌泉治疗顶痛及脑部病变。(10)前后对应:人身前后亦有对应关系,如胸背对应、腰腹对应、颈口对应等,董师常以颈部之总枢穴治发音无力、呕吐等,如承浆治项强,就是这种对应的应用。

4.体应原理 体应原理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明及应用,掌握此原则,不仅能将董氏奇穴应用得更深入、更有效,以至于用在十四经穴方面,也能加强及突出其效果。体应原理之要点: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1)以骨治骨:治骨刺常用削骨针,即四花中及其下3寸的倒马针,两针紧贴骨头才有作用。本组穴位治疗膝盖骨刺,肥大性、退化性关节炎疗效很好。董师扎针,能贴骨就尽量贴骨,例如灵骨、火主、大白等穴贴骨而入,不但针感强而且疗效好。又如常用九里穴(风市穴)每每深至贴骨,治疗各种风病、疼痛以及半身不遂,疗效甚好。目前有一流派强调骨膜传导,认为骨膜有传导作用,因此扎针时尽量贴骨或抵骨,疗效较佳。(2)以筋治筋:贴筋进针可治筋病,例如尺泽在大筋旁,可治全身的筋病,对运动病变效果很好。又如正筋、正宗(阿基利斯腱)是一大筋,针刺入正筋、正宗可治疗颈筋强硬、小腿筋紧等多种筋病。(3)以肉治肉:例如驷马及肩中皆是肌肉较为丰富的部位,最常用来治肌肉方面的病变,尤其是肌肉萎缩,疗效甚好。在十四经穴里,曲池、手三里、合谷都是肌肉较丰富的地方,治疗肌肉病变效果也较好。当然,肌肉萎缩多为阳明湿热或火烁肺金,针这些穴位对清阳明经及肺金的疗效都很好。另外,驷马、肩中、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治疗皮肤病效果也很好。(4)以脉治脉:紧贴脉管的穴位可治脉病,例如人宗、地宗,因靠近血管,能调整血液循环,治心脏病及血管硬化效果很好。肺经的太渊穴在脉旁为脉会穴,治疗脉管病效果也很好。此外,根据五行对应原理,还能以骨治肾、以筋治肝、以脉治脾、以皮治肺等。二、董氏奇穴与经络(一)循经取穴

循经取穴是针灸辨证取穴的最基本原则与方法,董氏奇穴大致亦不例外。由于董师研究奇穴的突出,以致竟有些人对其在十四经穴的成就懵然不知,这的确是一件可惜的事,殊不知董师因为对十四经穴研究得深入与扩大,才有数百奇穴的发明,而董师在十四经穴之应用方面确有许多发前人所未发之处,例如髀关治感冒,伏兔治心悸、心脏病,犊鼻治唇生疮,公孙治腰痛、手麻,三阴交治腰痛、落枕,阴陵泉治前头痛,腕骨治眼病,肩外俞治小腿痛,膏肓棱针点刺治膝痛,承扶治瘰疬,风市治肩痛、胁痛、半身不遂,陷谷治偏头痛、腹泻,风府点刺治呕吐等。董氏奇穴虽名之为“奇穴”,但董师常说其奇穴为“正经奇穴”,其原著亦称《董氏正经奇穴学》,亦即穴位之分布与十四经有密切关系,若非对十四经穴有极为深刻之认识,断难发现如此多之奇穴,在其原著书后亦附有“董氏对十四经穴主治病症之修订”可资参考。这里再举几个奇穴治病的例子。董师常用肝门穴治肝病,中医认为肝病多湿,小肠为分水之官,小肠之原穴腕骨即为治黄要穴。肝门穴位于手臂小肠经中央,既合经络,又合全息治中焦肝病之理,其效显著,自无疑义。又如正筋、正宗之治疗颈项疾病,既合全息对应(详见七七部位正筋之说明),又与膀胱经有关,治疗颈项病当然有奇效。这些皆足以说明董氏奇穴是以十四经穴为基础发展起来,而又结合对应全息,因此效果更为突出。(二)交经取穴

交经取穴又名通经取穴法,或称六经同名经相通取穴法,即太阴通太阴、阳明通阳明、少阴通少阴、太阳通太阳、厥阴通厥阴、少阳通少阳的三阴三阳相通,实际上就是六经同名经相通。这种关系,对人体的病理生理均有影响。例如心肾之气必须相交,就是因于手足少阴相接的特点;包络相火可以寄附于肝胆,专赖手足厥阴通连为之维系。

六经相通,在《伤寒论》中记之甚详,并以之辨证施治,在针灸治疗之应用方面却少为人知。但应用的机会则不在少数,效果也很好。董师在奇穴方面也常应用通经法。例如,以腕顺一、二穴治疗膀胱经腰痛,还可治对应的足外侧痛。又如以鱼际可治公孙(手太阴通足太阴)部位痛,再扩展延伸出五虎穴治大趾痛。这种方法有时不需要有固定的穴位也能治疗疾病,只要掌握经络、掌握对应比例即可,例如小腿承山部位痛,可在手臂的中段(太阳经)找穴位治疗即可。(三)五脏别通用法

五脏别通用法是董氏奇穴应用最突出、最广泛及最精华的部分,虽然在董师书中从未提及这方面的理论,但其应用则时时处处与之相合。五脏别通首先见于李挺《医学入门》,唐宗海之《医经精义》有较细的发挥。但他们都并未深入了解其源流,五脏别通应系由六经之开阖枢变化发展而来(开阖枢则又系由《易经》演变而来)。《灵枢·根结篇》说:“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又说:“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以三明三阳同气相求,作手足相配之表,见表1。表1 三阴三阳手足相配表

注:横向排列,则为同名经相通,如手足太阳相通,手足太阴相通。

这样就构成了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心与胆通、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除五脏别通外,胃也应与包络通。从这一原理来探求董氏奇穴之原理及应用,许多疑惑自可不言而解,以此原理发挥应用更能挥洒自如,早在1992年出版的《董氏奇穴针灸学》已将此一原理之应用明注于该书各穴位之说明中。

十四经穴应用五脏别通之原理取穴,疗效亦非常好,例如,以曲池穴治头晕,就是透过大肠与肝通的应用。腕骨穴在小肠经,能清脾湿,治黄疸,自古为治黄要穴。中渚穴在三焦经上,治肾亏腰痛甚效。足三里穴为胃经穴,但治心脏病甚效。内关穴为心包络穴位,但治膝痛甚效,此因通过膝部最主要之经络为胃经。此种方法应用极为灵活,例证甚多,疗效极好,在此不再多举。

1.肺与膀胱通 膀胱的不利与不约,在于肺的调控,肺气宣肃功能障碍,调控失利,膀胱蓄泄功能随之紊乱,肺对膀胱的调控,是通过“气”的作用而完成的,所谓“气化则能出矣”。《金匮要略》有“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的条文,这是“肺虚不能制约膀胱”的小便遗溺不禁证。临床有肺气不利,水停迫肺、肺气上逆之喘症,常以清利膀胱的方法止喘。膀胱气化失常,可以透过治肺来调节,例如中医常用的“提壶揭盖法”就如吴鞠通说的“启上闸,化肺气,宣上即利下”。朱丹溪也说:“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临床上常用麻黄汤开上窍启下窍以利尿,又以之控制尿频治愈老人及小儿遗尿。针肺经列缺可治尿频及多尿,针脾经阴陵泉可利尿也可治尿频,针肺经鱼际穴可治膀胱经所行之背痛,针背俞穴能治气喘,也都是肺脾(太阴)与膀胱(太阳)通的应用。董氏奇穴也用肺经的重子、重仙治疗膀胱经部位的背痛。

有关子宫的疾患也与膀胱经有关,《伤寒论》有太阳经蓄血证,症状为“太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太阳蓄血证常有如狂的精神症状,有许多妇女子宫蓄血瘀血,也会有精神的症状,如痛经、闭经、热入血室等,常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再如《金匮要略》中的子宫疾患,常用桂枝茯苓丸治疗,这两个处方都有膀胱经主药桂枝。从此而论重子、重仙能治子宫肌瘤,可以说是透过脏腑别通的肺与膀胱通起到作用的。妇科穴在大指肺经上,而能治妇科病,尤其是子宫疾患,也系此一脏腑别通理论的发挥。

2.脾与小肠通 脾主运化,统括小肠的受化功能,小肠赖脾肾阳气的温煦方能化物,小肠的分清泌浊又为脾脏化生气血、升清降浊创造了物质条件。脾主升喜燥恶湿,湿邪易伤脾阳;小肠主降喜暖恶寒,寒邪易伤小肠阳气。脾与小肠相互协同,关系紧密。从历史上讲,小肠病与脾胃病并未严格区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食不化。”《伤寒论》说:“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些虽在说脾病,也可看做小肠受盛异常的病变,因此小肠病常两者共治。小肠有寒则温中祛寒,小肠有热则清肠泻脾;小肠吸收不良肠鸣泄泻,则健脾助运并加分清利湿之品,此即利小便而实大便,治脾亦即治小肠。临床见腹部隐痛喜温喜按,便溏清稀,胃纳不佳,此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肠吸收不佳之病患,辩证属脾胃阳虚,可以黄芪建中汤或附子理中汤治疗。又如《金匮要略》之黄土汤治便血,吴鞠通认为“粪后便血,责之小肠寒湿,不与粪前为大肠湿热同科”。病因责在小肠,但以黄土汤温脾摄血,其实即脾与小肠通治之例。

针灸常以小肠经之腕骨穴减肥。湿热黄疸在古书中最常用腕骨穴(《通穴指要赋》、《玉龙歌》、《玉龙赋》),腕骨穴为小肠经原穴,能解脾湿。董氏奇穴肝门穴也在小肠经上,能治疗肝炎。古今对肝炎的认识无不认为应该祛湿。急性肝炎之阳黄主在阳明,慢性肝炎之阴黄主在太阴,治疗重点均在除湿,小肠为分水之官,能调整大小便,去湿作用极强。此外,以脾经之阴陵泉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也都是脾与小肠通的用例。

3.心与胆通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与情志有关,在人体精神思维活动的领域中,起着相当之作用。心主血脉,胆助消化,心主君火,胆主相火,胆之排必精汁,主三焦升降,与痰湿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功能失常,常可导致血脂升高及心血管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冠心病、心绞痛之形成与高脂血症有关,而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梗阻等病均可使血脂升高。心病从胆论治,以小柴胡汤、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报道很多,以小柴胡汤、温胆汤治失眠也很有效。而胆病从心论治,以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也有一定效果。目前以胆心同治治疗心脏病或胆病,其疗效似较单纯治胆或治心要高效得多。针刺胆经之风市治失眠、心脏病及胆囊炎,效果甚好。针心经神门治胆虚心怯也很有效。此外,奇穴眼黄穴在心经上而能治眼黄,这些都是心与胆通的治例。

4.肾与三焦通 《灵枢·本脏》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上焦气化,主司津液精微的布敷,主要在肺;中焦气化,主司营卫精血的生化,主要在脾;下焦气化,开窍于二阴,司决渎排糟粕,主要在肾,肾又为三焦气化的本源。另一个系统是以心、肝、肾为中心的三焦相火系统:心为君火在上焦,肝有相火在中焦,肾与命门为相火在下焦。肾以一脏水火相兼,两个系统皆本于肾,肾又是阴阳水火之脏,水火两个系统在疾病过程中可相互转化,但多出现在疾病后期,这是因为两个系统都根源于肾,久病入肾,肾脏兼水火阴阳,为身体之总枢所致。临床治疗肾病要考虑三焦,治三焦要顾及到肾。例如少阴四逆虽责之肾阳虚,但治疗则用四逆汤,方中有附子温下焦肾阳,干姜温中焦脾阳,甘草温上焦心阳,可谓三焦之阳皆治。

在《伤寒论》方剂中如上的用例很多,中医的基本原则是“治病留人”,治愈疾病要顾到体质,不可虽治愈疾病,但身体体质变坏,更不能病未治愈而体质更差。因此在《伤寒论》的许多处方中,常加入甘草、生姜、大枣,顾护正气。又如已用过麻黄汤,只能用桂枝汤;已用过大承气汤,虽有可下之证,亦不可再用大承气汤,这都在强调保护正气而治病留人,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一些激进手段,疾病尚未治愈,身体已不能承受治疗而先倒下。

中医的另一项重要原则是“双向调节”,这在针灸中经常使用,例如心脏搏动太快针内关,可使其转慢,心脏搏动太慢针内关,可使其增快;又如胃蠕动太快针足三里,可使其减慢,胃蠕动太慢针足三里,可使其增快。针灸双向调节作用明显而具安全性。当然,《伤寒论》中也有很多方子有双向调节作用,例如四逆散中柴胡能升,枳实能降,调理气机作用很好;但其中又有芍药、甘草能理血,可以说气血皆调能升能降。又如桂枝汤,其中之桂枝、生姜温阳调卫,芍药、大枣滋阴和营,所以能“和阴阳”、“调营卫”,有双向调节作用。

中医的第三个原则是“顾及整体”。例如,虽说四逆汤温肾阳,事实上三焦之阳皆温。再如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喘,表面看是治上面的喘,但此方的杏仁善理上焦肺气,厚朴善理中焦之气,桂枝能平冲理下焦之气,其实是三焦之气上中下皆治。

再来看看肾与三焦通,三焦经的五输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都与水“肾”有关,董师治肾炎、水肿常用中白、下白。此外,三焦经的中渚治腰痛很有效,董师之奇穴还兼治不孕,这个穴位在三焦经上,也是通过脏腑别通补肾而发挥作用的。

5.肝与大肠通 肝主疏泄,有协调二便的作用,而大肠传导亦全赖肝气疏泄,吴鞠通在胁痛、中燥、单腹胀等医案中,都提到肝协调二便的作用,前阴为肝经所循行之部位,属肝,主治自无疑义,而疏大便则合于肝与大肠相通之意。例如,乌梅丸主治的久痢,属湿热痢疾久而不已,系木郁横土,肝之疏泄不畅,而致下利里急后重。白头翁汤证亦系肝(木)郁土中,湿热郁踞肠间,由于土因而木郁,木愈郁则土愈困,此时调肝疏木才能有效,白头翁汤即在于清解阳明热毒疏泄肝气以治利。又如四逆散加薤白也能治痢,两者治前阴病亦颇有效,盖前阴病多属湿热属肝经也。针治大肠经之曲池穴能降血压治肝阳上亢之证,对各类头晕皆甚有效。木穴在大肠经上,但能治肝经之疝痛,其他大、小、外、浮间皆在大肠经上,都能治疝痛。针肝经之太冲穴能治腹中痛泻,这都是肝与大肠通的应用。

6.心包与胃通 临床常见老年人因饱餐胃气上冲,而致心肌梗死发作的人不在少数。由于有的心绞痛病人,上消化道症状也很突出,同时治胸痹方也可通用于治胃痛,所以称为“心胃同治”。阳明胃与心包络通,阳明实热上冲心包,扰乱神明出现心包的症状,以承气汤泻胃家实热,阳明得治,厥阴自安。《温病条辨·中焦篇》还有“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阳明胃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伤寒论》亦有“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阳明常与厥阴同病,除有承气攻下法外,还有用牛黄、紫雪凉开之法及牛黄凉开与气攻下并用之法。临床上治疗疫痢热毒而见昏谵痉厥时常用承气汤治疗,即“治痢还需利,攻下以护正”。使险症转危为安。针刺心包经之内关穴治胃痛(因胃经循行所过)及膝痛甚效。胃经之三里穴治心脏病胸闷亦甚效。董师用通关、通山、通天等穴治疗心脏病,这些穴的位置都在胃经上,这都是包络与胃通的用例。三、董氏奇穴手法

1.动气针法与倒马针法 董氏奇穴施针方法简便,仅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留针等这些手法即可达到所期望之治效。不采用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情况的出现,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由于不拘泥于补泻,董师研创出另一套平补平泻的特殊针法——动气针法和倒马针法。动气针法即针后令病人疼痛处活动活动,看有无改善,再决定是否继续捻针或换针。杨维杰老师将此种手法定名为动气针法,首刊于1975年出版的《针灸经纬》,董师亦甚赞同,遂沿用至今。

董师认为人体有自然抗能,并有相对平衡点,所以常采用“交经巨刺”以远处穴道疏导配以动气针法,疗效惊人。尤其对于疼痛性病症,往往能立即止痛,例如三叉神经痛,董师针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两穴,并令患者咬牙或动颌,可立即止痛;坐骨神经痛,针健侧灵骨、大白两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动,亦可立即止痛。虽说奇穴有奇用,但是动气针法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动气针法不只限于奇穴有效,更适合于十四经穴,不但适用于止痛,用于内科亦有显著的效果。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1)先决定针刺穴道。(2)进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时,即为得气现象,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3)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稍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患者再活动患部引气。(4)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例如治胸闷胸痛,针内关,然后令患者深呼吸,可立刻舒畅。

动气针法简单实用,且在不明虚实症状前亦可使用。但必须能使病痛部位自由活动或易于按摩,因此必须在远隔穴位施针。依经验,仅就五输原络,灵活运用即可,值得推广应用。

倒马针法系董师所创的一种特殊针法,系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奇穴与十四经穴均可利用此针法,此针法亦常与动气针法结合使用,疗效显著。

倒马针法具体操作如下:(1)先在某一穴位施针(如内关)。(2)然后取同经邻近穴位再刺一针(如间使或大陵),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倒马针。(3)在倒马针的基础上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

这种邻近两针同时并列的针法,较之散列多针的效果,疗效大而确实,如在内关取穴施针之效果等于1分,加取间使穴使成并列之倒马针,则其效果并不只是2分的增加,而可能是3分或5分,究其原因,可能是有互助合作,一鼓作气的强化作用。

全身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使用倒马针以增强疗效,如内庭、陷谷合用对肠胃病有很大效用,针内关、间使治心脏病有特效;针支沟、外关治胁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针手三里、曲池治头晕、鼻炎、肩臂痛、腰膝痛等。

倒马针两针或三针并列,实亦寓有全息的意味,若三针并列,则还有上针治上、中针治中、下针治下的意义,两针并列,则有上针治上部、下针治下部的意义。

杨维杰老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动气针法的基础研究创出“牵引针法”,效果之佳,较动气针法尤有过之而无不及。

2.重视深浅 针刺的深浅对疗效影响极大,古书中不乏记载,董氏奇穴中亦经常提及深浅不同的主治有别,董师用穴之深浅大致依循下列几项原则。(1)根据病位:一般病在表、病在肌肤宜浅刺;病在骨、病在脏腑宜深刺。有时治外感表证,常在背部大椎、肺俞、膏肓点刺出血即为浅刺之例。同一穴位之深浅主治亦有别,如地士穴针深1寸治气喘、感冒、头痛及肾病;针深1.5寸治心脏病。其要旨为治近宜浅,治远宜深。又如最常用之足三里穴,董师常说:针0.5~1.0寸治腿部病,针1.0~1.5寸治肠胃病,治心脏病、气喘至少针1.5寸以上,头面病则宜2寸以上,临床应用确有道理。(2)根据病性:一般热证、虚证宜浅刺,寒证、实证宜深刺;新病宜刺浅,久病宜刺深。董师治疗较轻较短之病,常以手指、颜面较浅部位之穴道针刺,对久病重病则以小腿、大腿部位较深之穴位为主;热病在较浅穴位(背部)及井穴点刺,寒证久病则在腿部、肘部血管或肌肉较厚部位深刺久留或点刺。(3)根据四时节令:一般春夏宜刺浅,秋冬宜刺深,董师治疗疾病不只遵行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之理,在选穴方面亦有不同,充分体现了董师对时间治疗学的认识。(4)根据体质:一般肥胖、强壮、肌肉发达者宜刺深;消瘦、虚弱、肌肉脆薄及婴儿宜刺浅,董师亦遵循此原则进针,对体力劳动者进针较脑力劳动者通常稍深。(5)根据穴位:董氏奇穴用穴多以四肢为主,肥厚部分可稍深,其余部分宜稍浅。穴分天、地、人三部,局部刺浅,再远入中,最远入深。躯干胸背概以三棱针轻浅点刺为主,头面部穴位多以浅针直刺或卧针平刺为主,绝无危险,且疗效高。

总之,董师针刺论深浅,虽据病位、病性、体质、节令、穴位而定,但总以穴浅宜浅、穴深宜深,治近宜浅、治远宜深,新病宜浅、病久宜深为要。取穴多在四肢,强调宁失之深,勿失之浅,如蚊蝇之叮。由于深针有透穴作用,加强了经脉间之联系,并扩大了针刺之主治范围,且由于一针多穴,合乎精简原则,不但减轻进针之疼痛,又能加强刺激量,提高针刺效应,最为董师所乐用,但不论深浅,又必以得气为度。

3.注重留针 留针是指进针以后,将针留置于穴位内,以加强及持续针感及其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是否需要留针,留针时间长短,必须因人、因病、因时、因穴及视“气”而定。(1)因人而异:根据体质、年龄不同而决定留针与否及时间长短。体质壮实、肌肉丰满者,受邪较难,得之则邪深,刺宜深刺久留。体质瘦弱、皮薄肉少者及儿童则应浅刺疾出,不宜留针。(2)因病而异:根据病程、病位、病性而定,久病邪气入深及病邪在阴分、营分,属寒、属虚者(久病虽实则宜棱针点刺出血)宜深针久留;初病邪气表浅或病在阳分、卫分,属热属实者应浅刺而不留针。(3)因时而异:根据天时季节而定,春夏人之阳气在表,宜浅刺少留或不留。秋冬人之阳气在里,应深刺而留针。同理,下午、晚上针刺,一般较上午及中午留针稍久。(4)因穴而异:穴位浅、气浮在外宜浅针不留,穴位深可稍留久,但必须注意由于“热病则顶针,寒病则吸针”,寒病久留为防针体被吸入,必须多留一部分针体在外,以免发生滞针弯针(长时留针,体位移动有可能发生弯针)。董师针刺多采舒适之卧位,并在四肢穴位进行留针,绝无弯针,亦不怕吸针,是较安全的针法。

留针时间多久为宜,目前较通行者有两种说法:

①《灵枢·五十营篇》指出,气血运行1周,需时2刻,1昼夜为100刻,则2刻为0.48小时,即28.48分。

②《灵枢·营卫篇》指出,营卫1昼夜在人体运行50周,以24小时1440分计算,即28.48分循环1周。从上述两点看来,留针至少宜超过28.48分,目前为求计算方便,一般留针30分是合理而适宜的。

4.注重主次先后 一般而言,董师如欲针刺3针,必先针中间的1针,再上、下各1针。据研究,先针l针于穴道上,再针于他处的穴道上,则其气皆往先前扎的穴道上走,此即杨维杰老师研创之牵引针的原理。如坐骨神经痛属太阳经者,先针灵骨、大白(主针),次用束骨牵引,此前2针作用会被束骨所自然牵引,也可能束骨会被前2针牵引,而可能在中间的痛点交汇,因此应先用治疗针,后用牵引针。

董师针刺常遵古法“先针无病为之主,后针有病为之应”,右边有病则先针无病的左边,左上有病则先扎右下,右上有病则先针左下(杨维杰老师亦先针治疗针,之后再针牵引针)。若多个症状一起呈现,则先针主症,后针次症。当多经的穴位一起使用时,则应注意其是否有相克,如土经的穴和水经的穴在一起使用,有可能土克水,可先针土经穴位,再针水经穴位;捻针时亦先捻土经穴,再捻水经穴。四、董氏奇穴治疗发挥

1.一经治多经 《标幽默》说:“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其原意是说针一条经络应顾及到左右的邻经,这样才不会针错经络。并融合古学加以发挥,定出“用一经必能治多经”之说,也就是说针一经时应同时考虑能治到好几条经络,这样开阔视野,照顾整体,扩大应用范围,一针治疗多病。例如针大肠经穴位,要考虑到表里经的肺经,其次要考虑到有同名交经关系的足阳明经,也就是所谓的手阳明通足阳明。再次,五脏别通的太阳与肝通的肝经也要考虑进去,例如取用董氏奇穴灵骨、大白,因在阳明经上,可治大肠的病变,也可补肺气(因与肺经表里),又因手足阳明相通,治胃经的病也有效,而董老师最常用来治半身不遂则又属肝与大肠通的运用。

2.一穴多穴用 《标幽默》说:“取五穴用一穴必端。”它的意义是说,取一穴要上下穴(同经五行及母子关系)、左右穴(邻近经络)都要注意到,这样取穴才会准确,才会提高。用一穴时必须考虑到藏象、经络、五行、全息、五脏别通等关系,这样疗效才会确实,才会全面,才会提高。例如灵骨、大白穴,在经络属大肠,透过五脏别通可治肝经病变,因五行属木、火,效与木火穴有类近之处,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甚效,穴性属俞原,俞主体重节痛,原与三焦之气相应,所以补气温阳之作用亦强,因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这种作用就更强,而从目前之全息律来看,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合用之则调理全身气机之作用极强极好。再从灵骨、大白之命名来看又有金水相通、益气养阴之作用,可谓具备了治疗多种疾病的双向调节作用。

3.互引互治 许多穴位是牵引针,也是治疗针。这样的穴位在应用时治疗效果尤其好,例如灵骨穴可治网球肘,也可用对侧手三里、曲池当治疗针,以同侧灵骨为牵引针,这样灵骨穴既可当牵引针,也有治疗作用,如此效果最好。又如承浆穴可治落枕,重子、重仙穴也可治落枕,用重子、重仙时加上承浆又作牵引,又当治疗针,这种用法治疗落枕效果最好。

4.夹穴多治 治疗时夹着它的穴及被夹的穴均有相关作用,例如通关、通山可治心脏病,与这两穴夹着伏兔穴有关。盖伏兔穴,《针灸大成》述其为脉络之会,此穴调整血脉之作用极强,也可治心脏病变。通关、通山夹伏兔穴而有此作用理应类似,当然通关、通山位于胃经,透过胃与包络通及调理脾胃而有此种作用自有其道理。又如,合谷在灵骨、大白之间,亦有灵骨、大白的作用,只是稍弱而已。而灵骨、大白夹合谷,合谷为大肠经(与肝通)的木穴,疏肝效果很好,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当然有效。在颜面神经麻痹、眼皮闭合不全时合谷甚效(口面合谷收),这也因其与善治半身不遂的灵骨、大白穴夹其穴有关,当然有这种疏肝治中风的作用了。五、董氏奇穴与中医学说

1.治疗注重五行及藏象学说之应用 董师在治疗方面极为重视五行之调和及藏象学之应用,其穴位以五行及藏象命名者,便有类似相关之治疗效用,例如水金穴就有金水相通之意,能治疗肺不肃降、肾不受纳之金水不通病变,诸如咳嗽、气喘、打嗝、腹胀、呕吐、霍乱等皆有特效。

又例如驷马中、上、下3穴能治疗肺病,中医理论肺主气,又主皮肤,因此本穴治疗鼻炎、牛皮癣、青春痘均有特效,对于各类皮肤病效果亦佳。

另外,透过五行生克;尚能治疗结膜炎(使火不克金)、甲状腺肿(使金能制木)亦有卓效。天黄、明黄、其黄3穴能治疗肝硬化、肝炎,也能治眼昏、眼痛。通关、通山、通天能治心脏病、心脏性风湿病,也能治膝盖痛、下肢水肿。通肾、通胃、通背能治疗肾脏炎,全身水肿、四肢水肿,也能治口干、喉痛。肾关为补肾要穴,对于肾亏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肩痛、背痛、头痛、腰酸皆有显效。

又如木火穴既可疏肝去风,又可清火或温阳,是治疗半身不遂的好穴道。这些便是透过藏象学说发挥应用的例病。另外,透过五行学说及预防思想,这种治法可以运用得更灵活,例如治咳喘,遵古说“发则治肺,平时治肾”,在发作期常针水金配合曲陵、三士,平时则针下三皇等,此类治例真是数不胜数。

2.治疗重视脾胃学说 董师对于李东垣之脾胃学说有深刻的研究,临床治疗对于调理脾胃有很多发明,认为若能使脾胃升降失调正常,则许多病便能治愈。其治疗心、肺两经之病多从胃经着手,例如常用驷马上、中、下穴及通关、通山、通天穴位置均与胃经有交叠关系。常用驷马治鼻炎,即有补土生金之意,常用通关、通山治心脏病,有“子能令母实”之意(土水穴能治胃病,位于肺经,也是此一原理的反面应用)。其治疗肾病多从脾经论治,认为崇土可以制水,所以通肾、通胃、通背3穴皆在脾经之上。对于脾肾两虚之病认为补肾不如补脾,先宜调后天,其乐用之下三皇(天皇、人皇、地皇),名曰补肾,实亦皆在脾经路径上。治蛋白尿脾肾双补肾关很好,这些都反映了董师的创穴用针是符合理论根据的。

3.治疗注重活血化瘀并善用棱针点刺 运用三棱针放血治病,可谓董师之拿手绝活。董师应用三棱针治疗,数年大病往往霍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止于顷刻,其效果真是令人难以思议。董师刺络用穴之范围不受古书所限,除一般医师常用之肘窝、膝腘、侧额、舌下、十二井、十宣、耳背等部位,至于下臂、下腿、脚踝、脚背、肩峰等几乎无处不能放血,尤其是腰背部位,董师更是以之灵活运用治疗全身病变。

董师对于历代有关活血化瘀文献多所涉猎,对于《内经》“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濇、经络时疏,故不通”、“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寒气客则脉不通”等瘀血学说及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说颇有认识。主张“菀陈则除之”及“治风宜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法,运用棱针点刺广泛治疗多种病变。例如以委中穴治坐骨神经痛、腰痛、项强、下肢风湿痛、痔疮;以尺泽穴治胸闷、气喘、肩周炎;以足三里穴治胃病、肠胃炎;以太阳穴治偏头痛、头晕、结膜炎;以三金穴治膝痛;以金林穴治大腿痛;以精枝穴治小腿痛;以双凤穴治手脚麻;以三江穴治妇科病;以总枢穴治小儿高烧、呕吐等,所涉范围可谓内、外、妇、儿、伤科全部包括在内。

董师之刺络针法最大特点在于取穴多半远离患处,正合乎古法正统之“泻络远针”,效果卓著而确实,反观时下点刺放血多取阿是或邻近穴位,效果未必突出,与董师相较,益见董师针术之高超。

而董师之刺血又灵活寓有他法,例如在太阳穴刺血能祛风活血,在耳背刺血能清火活血,在冀部(阳之所在)刺血能温阳活血,在委中刺血能利湿活血,在四花中、外(丰隆穴附近)刺血能化痰活血,在十二井刺血能开窍活血,其刺血疗法之灵活,真是不胜枚举。

4.治疗重视与节气配合 时间治疗学虽是新近崛起的一门临床科学,但远在2000年前的中医古籍《内经》中,就早已有较多的篇幅论述时间治疗学的要则,并提出了一些因时施治的方法,例如在季节治律方面曾说:“春刺荥,夏刺俞,秋刺合,冬刺井。”董师深体《内经》之意,在面对全身泛发性的疾病时,常在与主旺之脏腑有关经穴施针,春季针三黄穴,夏季针通关穴、通山穴,秋季针驷马穴,冬季针下三皇穴等,都在临床常见。对于病久体虚病患,又常配合季节针其母经有关穴位,以收补虚之功。临床治疗痹证,极为重视季节与症状之关联性。

春日风胜多见行痹,冬日寒胜多见痛痹,夏秋湿令多见湿痹。治疗或以肝为主,或以脾、肾为主,各以该季当旺之脏为主,再结合其他有关脏腑治疗,收效至为宏速。此外,亦常配合《内经》一日四时分刺法治疗多类疾病,例如治疗咳嗽,先针奇穴水金,再按《内经》“朝刺荣,午刺俞,夕刺合,夜刺井”原则,加针鱼际、太渊或尺泽等穴,每次仅取2穴,用针少却效果显著。至于子午流注,董师虽未明言其重要,但却认为于下午15—17时(申时)点刺出血,对膀胱经之病变(例如于委中点刺治疗痔疮)可收平时之加倍效果,其实这就是子午流注之纳子法的应用,这就说明了董师对于时间治疗学亦有相当的认识。

杨维杰老师治疗骨刺最常应用人中、后溪、束骨、复溜等穴,并且这类病人下午来针,效果较佳。因未时十二经流注至小肠经,申时流注至膀胱经,酉时流注至肾经,又未时任督流注开人中穴,下午恰值未、申、酉时,针这几个穴位与时辰流注有关,当然效果甚好。第一章 一一部位(手指部位)

一一部位即手指部位,不论阴掌(掌心)及阳掌(掌背)皆属之,《董氏正经奇穴学》原载27个穴道,其中有些穴道又由好几个穴位组成,因此总计有52个穴点之多,这些穴道与所传“28手针点”之位置与功效均不相同,董师能在手指上研究发现这些穴道确属不易。

这些穴道均有其独特疗效,唯仅在手指部位即有半百穴道(加上董师常用,原书未载,如加以补充,当属更多),着实令一般人及初学者不易寻找正确穴位。其实,手指部位之穴道,分布颇有规律,以下就几点找穴方法加以说明,以便寻找应用。

1.阴掌五线 阴掌指三阴所经之掌心而言,靠大指侧称为外侧,靠小指侧称为内侧,以下阴掌皆如此称之,试以中央线为C线,外侧(近大指侧)黑白肉际为A线,A与C之中央线为B线,内侧(近小指侧)黑白肉际为E线,E与C之中央线为D线,了解此五线之分布位置,对于寻找阴掌手指部位之穴位,关系甚为重要(图1-1)。图1-1 阴掌五线

2.阳掌三线 手指阳掌部位之奇穴分布较阴掌简单,仅呈三线分列,即外侧(近小指之骨侧,简称小侧,或称尺侧)、内侧(近大指之掌侧,简称大侧,或称桡侧)及中央,内外两侧均贴靠骨缘下针,中央则刺以皮下针。

3.四项分点 依穴道之位置,不论阴阳掌,其分布不外下列4项:(1)一穴(二分点法):在两指纹间仅有1穴者,概以中点(即1/2处)取穴(如中间穴)。(2)二穴(三分点法):两指纹间若有2穴,则以两指节间距之1/3处各取1穴(如木穴,有少数例外,如大间、小间)。(3)三穴(四分点法):两指节间若有3穴,则先就两指纹之中点取穴,再以此中点穴距两边之中点各取1穴(整体而言,即两指间之1/4处各取1穴)。(4)五穴(六分点法):连续5穴之穴位不多,仅有“五虎穴”,然“五虎穴”应用之机会很多,取穴法便很重要,取穴时先取上指纹与下指纹前之骨头前缘之中点为五虎三穴,次就五虎三穴距上下纹各1/3处取1穴,计5穴(整体而言,即于其间分为6等份,每隔1/6各取1穴)。

以上为手指部位寻穴规律,是寻找一一部位穴道的主要原则,若能熟记上述原则,那么寻找手指部位的穴道,不但不会困难,而且是极为容易的。大间【位置】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开3分,即第一节B线中点(图1-2)。图1-2【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痛。小儿气喘、疳积、肠炎(特效)。【针法】5分针,直刺法入针1~4分。直刺1~2分治心脏疾病,直刺2~3分治小肠疾病、疝气及膝痛,或以三棱针扎出血。【指法】指按、指压或用硬物点按刺激,7~15分钟。【取穴方法】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不宜双手取穴。【经验】①据经验,大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②治疗急、慢性肠炎亦特效。小间【位置】食指第一节B线上,大间穴上分即是(图1-2)。【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2/3处。【主治】肺系疾患、胸闷心慌、膝盖疼痛、肠炎、支气管喘息、吐黄痰、胸闷、心悸、膝盖痛、小肠胀气、疝气(特效)、角膜炎、扁桃腺炎。小儿气喘、疳积、肠炎(特效)。【针法】5分针,直刺2~4分或以三棱针扎出血,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直刺1~2分治心肺疾病,直刺2.0~2.5分治小肠疾病、疝气及膝痛。【指法】指按、指压或用硬物点按刺激,7~15分钟。【取穴方法】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经验】①据经验,小、大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②治疗急、慢性肠炎亦特效。

附:大间、小间两穴均位于阴掌食指B线上,为方便取穴,以两指节距离上下1/3处各取1穴,在上者为小间,在下者为大间。外间【位置】食指第二节B线上,两指节距离下1/3处是穴(图1-2)。【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胀气。【针法】5分针,直刺2~4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刺出黄水神效。【指法】指按、指压或用硬物点按刺激,7~15分钟。【经验】外间通常与浮间一起取用效果佳。治疗尿道炎、膀胱炎。浮间【位置】食指第二节B线上,两指节距离上1/3处是穴(图1-2)。【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胀气。【针法】5分针,直刺2~4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刺出黄水神效。【指法】指按、指压或用硬物点按刺激,7~15分钟。【经验】浮间与外间一起取用效果佳。治疗尿道炎、膀胱炎。中间【位置】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图1-2)。【主治】疝气、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花、眼睛酸痛、背痛。【针法】5分针,直刺2~3分,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指法】指按、指压或用硬物点按刺激,7~15分钟。【取穴方法】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运用】上述5穴针深1~2分可治疗心肺病变。2~3分治疗下焦诸症,上述诸穴不宜双手同时取穴。一般来说,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5穴联用为治疗疝气特效针,据杨维杰老师经验,若配合三棱针在内踝及内踝周围点刺放血效果更佳,令人难以置信。【经验】笔者以大间、小间、浮间、外间、中间配伍金门穴治疗肠炎疗效确切。大小中外浮,食指B线上。疝气与肠炎,奇效五间【歌诀】当。木穴

注:台湾地区出版的书上是3个木穴,但《董氏奇穴针灸学》载此穴为3分法取2穴。【木一穴】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3分上2.5分处是穴。【木二穴】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3分处是穴。【木三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3分下2.5分处是穴。【位置】食指内侧D线上,计有2穴点,两指节距离上、下1/3处各有1穴点(图1-2)。【主治】肝火旺盛、脾气急躁、胃痛、皮肤瘙痒。【针法】5分针,针深2~3分。【指法】指按、指压或用硬物点按刺激,7~15分钟。【运用】本穴为常用要穴,临床多取一穴,一般以下穴为准。对于眼睛干涩、眼球疼痛、见风流泪等皆有卓效。若以此穴治疗诸如手癣、手掌皲裂等皮肤病尤具特效。治疗鼻涕过多,尤其是感冒流涕立见疗效。治疗皮肤病以患侧穴位为主,其他各病则以对侧穴位为主。此穴对外感引起的头痛亦效。【经验】笔者以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配伍镇静穴治疗失眠效果不错。木穴在临床应用上可任取1~2穴使用,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治胃肠胀气、肋痛甚效,双手取穴效果更佳。食指D线上,木穴肝火旺。急躁泪易淌,涕多此穴【歌诀】当。手部皮肤病,此穴效为良。心常(2穴)【位置】中指第一节D线上,两指节距离上、下1/3处各取1穴,计有2穴点(图1-3)。图1-3【主治】心悸、心脏性风湿病、心肌梗死、肺癌、肺结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