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中学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09:30:57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精神》编写组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精神:中学版

中国精神:中学版试读:

前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精神的旗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广大青少年如何努力塑造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自觉地学习体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夯实思想基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中国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发展到现代,中国精神具体体现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多个方面。以上构成了我们这本《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

中国精神同时凝聚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我们的祖先曾在世界上创造了领先的文化和科技。步入近代,一批卓有见识的先驱又把目光转向世界,从魏源、林则徐等人,一直到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不断寻找着振兴中华的精神动力。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波澜壮阔的中国现实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民族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改革开放,使中国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弘扬、深化,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思想武库。

先进典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杰出代表,他们树起旗帜,引领我们前行。为了方便广大青少年学习理解,我们从“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中,遴选了二十余位英雄模范人物,以求较为准确地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

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共同组织,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了以“扬中国精神,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活动。配合本次读书活动,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中国精神》,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用书。针对青少年阅读特点,本书分别出版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和中学版三个版本。

希望全省青少年根据活动要求,认真参加读书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本书编写组2010年6月

革命先驱李大钊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一生传奇而坎坷,多年以来,关于他在绞刑架下英勇就义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真实的李大钊是革命家,又是学者,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的进步事业,他用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诠释了他为拯救中华民族而体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父母早逝 热血男儿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父亲是个读书人,在李大钊出世前就已病逝。母亲悲伤过度,在生下他后不到一年半也去世了。李大钊自幼由祖父抚养长大,备受家门期望,3岁开始习字,7岁入读私塾。

李大钊少年时代,中华民族正处于战乱动荡之中: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这些都给李大钊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发奋读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重振中华。多年后,他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1907年夏天,李大钊考取了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他东渡日本,入读早稻田大学。读书这段日子,国内形势愈加复杂,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国、二次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加入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起草了《警告全国父老书》并通电全国,成为著名的爱国志士。《新青年》封面李大钊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李大钊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希望。1918年开始,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他利用工作之便,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1918年李大钊还成立了“少年中国学会”,毛泽东、邓中夏、恽代英等一批进步青年聚拢在一起,埋下了共产主义的火种。办刊著文 传播马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爱国运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李大钊不仅积极投入其中,还身体力行,四处散发传单。由他和陈独秀等创办的《每周评论》影响巨大,成为引领进步青年思想的风向标。这一年,李大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其中,尤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最为重要,成为当时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文章。

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日渐发展,组建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聚集了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黄日葵、何孟雄、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之后,李大钊又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名称是叫“社会党”还是“共产党”,陈独秀征求李大钊意见,李大钊非常明确地回答:“叫共产党。”“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除了办杂志、写文章,李大钊还积极组织人到工人中去开展工作。1920年5月1日,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纪念自己的节日,全国有近10个城市约6万工人举行了纪念活动,喊出了“五一万岁!”“劳工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并打出了红旗。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工作繁忙,李大钊没能参加这次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领导北方工作,深入到工人队伍中宣传马列思想,领导罢工。为求真理 视死如归

1926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社会空气一片恐怖。奉系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加紧对革命者迫害,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当时,北京城贴满了这样的布告:“宣传赤化,主张共产,不分首从,一律死刑。”李大钊身为中共的领导人,被张作霖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自然难逃厄运。

为了保护自身安全,李大钊和同志们迁到苏联大使馆西院的旧俄兵营内,继续开展工作。敌人对李大钊进行严密监视,他的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但李大钊依然坚持继续斗争。李大钊做好一切必要准备,烧毁了重要的文件,还与同志们一起练习手枪,准备应付最坏的变化。许多人劝他离开北京,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要走出北京并不难,就是工作离不开,我是不走的。”1927年4月6日清晨,奉军及所谓“京师警察厅”出动数百名宪兵、警察、特务,包围、袭击了苏联大使馆,以李大钊为首的80名共产党人及各方进步人士遭到逮捕。李大钊入狱后,敌人用种种残酷的刑罚拷打他,折磨他。但是,李大钊始终立场坚定,坚贞不屈。张作霖的参谋长杨宇霆亲自前来劝降,拉同乡关系,并用高官厚禄收买他。李大钊严词拒绝,从容答道:李大钊(中)在就义前与难友合影“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1927年4月28日,奉系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反对,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一齐绞杀。李大钊第一个昂首走上绞刑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万岁!”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出现让刚刚成长的中国共产党看到了希望。它的出现就像星星之火,在无数革命者的努力下,渐成燎原之势。井冈山上红旗飘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蒋介石公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叫嚣“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血淋淋的现实让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明白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继打响。1927年9月9日,根据八七会议的决定,毛泽东前往湘鄂赣边区发动秋收起义。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起义受挫。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部队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长沙,转而向敌人力量弱小的偏僻农村转移。井冈山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远离敌人兵力集中的大城市,十分有利于我党领导的小股军队的发展和壮大。10月27日,不足千人的工农革命军毛泽东题词开到了井冈山脚下的宁冈县古城,领导者是年仅34岁的毛泽东,这支队伍要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创一条全新的革命道路。

要想在井冈山“安家”,首先必须团结地方武装。为此,毛泽东亲自面见了当地武装首领袁文才和王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他们宣传党的革命路线。会见袁文才时,对方生怕共产党会缴了他的枪,做了两手准备,摆下一桌酒席,附近埋伏下几十个兄弟,以防意外。没想到,毛泽东只带了几个随从赴宴,一表人才,谈吐潇洒,袁文才内心甚是钦佩。听说袁文才队伍枪不多,毛泽东许诺送枪100支,并告诉袁文才,工农革命军是一支专门对付地主豪绅、保护穷人利益的军队。袁文才听后十分感动,井冈山紧闭的大门终于向工农革命军敞开了。胜利会师

在井冈山,毛泽东对工农革命军进行了改造,加强了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练兵条件艰苦,战士们睡在干稻草上,盖着薄毯子,吃粗糙的红米饭、没盐的南瓜汤和苦涩的野菜,毛泽东也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有的战士觉得太辛苦了,毛泽东就找战士们谈心,教育大家干革命不能怕苦,只要不怕苦,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日子里,毛泽东时刻惦记着我党领导的另一支武装——南昌起义部队。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三万余人,发动了举世震惊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胜利后,部队主动撤出南昌城,南下遭遇敌人优势兵力堵截,部队被打散。为了打听部队的下落,毛泽东曾多次派人去寻找。井冈山会师(油画)

1928年1月的一天,井冈山下传来消息:朱德、陈毅等率领一支两千余人的南昌起义部队,从广东转战到了湖南,有大批敌军尾随追击,形势危急。毛泽东闻讯立即派出队伍接应。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战士们抢占了有利地形,向追击的敌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敌人损兵折将,伤亡很大,最后仓皇逃走。4月28日,毛泽东率团回到砻市,见到了朱德和他领导的起义队伍,两支革命军队胜利会师。毛泽东和朱德的手久久地握在一起,留下了伟大的历史性一刻。

井冈山会师不仅壮大了边界的革命武装力量,对根据地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在红四军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所言:“现在我们虽然在数量和装备上不如敌人,但是我们有马列主义,有群众的支持,不怕打不败敌人。”艰苦的革命生活

井冈山根据地成立后,红色区域逐渐扩大,党组织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党员人数达万余人。各项工作广泛展开,土地革命不断深入,根据地实力迅猛提高。消息传到敌人的耳朵里,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国民党调兵遣将,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围剿”。

红军利用有利地形,运用游击战术,以弱胜强,多次重创敌军。黄洋界保卫战中,在弹药匮乏的情况下,军民一起动手造出“竹钉阵”,在敌人经过的草丛里插满了竹钉。这些竹钉都事先在锅里炒过,在尿里泡过,既坚硬又有毒性,踩上去,脚被刺破后伤口就会化脓感染。战斗时,战士们为了节省子弹,居高临下放出滚木礌石,敌兵躲不及又逃不掉,只好往路旁草丛躲避,竹钉阵此时大显神威,敌兵们双脚被刺,哀号连天。“围剿”不成,国民党反动派又进行经济封锁,企图“困死”根据地。为了克服敌人封锁带来的经济困难,红军自己种地,自己建工厂,丰衣足食。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带头吃苦。冬天没有棉衣棉被,毛泽东和战士们一样,身上只穿两层单衣,床上垫着稻草,盖一条薄薄的线毯。夜里实在太冷,他就把毯子披在身上御寒,只点一根灯芯照明,坚持工作。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我们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方志敏和他《可爱的中国》

“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目前的中国,固然是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这段话出自散文《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遗作。毕业决心书:“誓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这是方志敏的一首名诗,也是他一生的写照。1899年8月21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一个农民家庭。在弋阳县高小读书时,他在学校图书室看了很多进步书籍,明白祖国受欺凌则子孙受苦难的道理,并组织了“九区青年社”,专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五四爱国运动传到弋阳后,方志敏和同学们开会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开展捣毁日货等活动,进行反帝、爱国、救民的宣传。这一天,弋阳高小的师生在操场举行声讨段祺瑞卖国政府的集会。方志敏平时最敬佩的一位青年教师刘老师,登台演讲号召大家“从自己做起,抵制日货”,说着,他把平时用的日本牙粉和脸盆拿出来,一脚踩碎又用石头砸毁。刘老师的爱国行动深深感染了方志敏方志敏,他把铺的日本草席抱出来,跑上讲台,把草席点燃:“我向刘先生学习,坚决不用日货。”

高小毕业时,方志敏在学校大门口贴出一张决心书:“我方志敏誓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奋斗!”清贫的共产党人

1924年,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南昌市郊创办农民协会。1927年夏,方志敏潜回家乡,发动数万农民于1928年初举行暴动,后于1929年建立红军并逐步扩大。这种在本乡本土就地发动农民创建根据地和红军的方式,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经过七年艰苦斗争后,1934年末,方志敏和刘畴西等率红十军团北上进入皖南,以掩护中央红军长征。当时,方志敏带领前卫部队800余人已冲出包围,发现大部队未跟上,他毅然返回营救。1935年1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不幸被捕。“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方志敏的著作《清贫》里最令人感动的一句话。在这篇文章里,他述说了自己被俘的经过。两个国民党兵在柴窝中发现了他,并猜到了他正是那位共产党的省主方志敏雕像席。他们从方志敏身上只搜到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此外分文没有。一个国民党兵马上在他的裤脚、衣缝仔细地捏了起来,认为肯定有金戒指之类的东西;另一个士兵则挥动手榴弹叫道:“你们当大官的会没有钱?快把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结果,这两个家伙最后仍一无所获。方志敏被囚期间,朋友出于仰慕送来钱物,他马上转送狱中病饿的难友。

方志敏被关押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三等牢房里。国民党当局采取一切手段进行“劝降”,但方志敏毫不动摇。他说:“我是政治家,不是阴谋家,要我加入你们一伙绝对办不到。”为了向党中央汇报自己的情况,他还利用写“口供”的机会,着手写作《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和《我临死以前的话》。不到一个月,他写了一万多字。

一个多月过去了,国民党当局决定把他转移到“优待号”去,企图利用这个特殊的环境来软化他。一天,一个对方志敏颇有同情心的看守向他透露说:你的案卷上批了“缓办”二字。方志敏想,那就应利用目前的机会,一是争取越狱,二是写些东西,以必死的决心,图意外的收获。他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倾吐对党、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总结自己毕生奋斗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一笔用生命凝成的精神遗产。不朽的革命篇章

从4月中旬开始,方志敏抓紧写作。为了避开敌人的耳目,他晚上写到深夜,写好一张就藏起一张。这批文稿用绳子扎着,藏在床板底下一直没被敌人发现。

方志敏通过工作,先后争取了同情革命的胡逸民、高易鹏,两人答应将他的文稿送出,方志敏高兴地说:“那我将努力写多少,算多少,至死而已。我愿我写出的文稿,在我死后递交我的同志。”此后,方志敏把写作当作了他向党最后尽力的机会。为了这些文稿,经常咯血的方志敏熬过数十个不眠之夜,有时头痛欲裂,只好用双手抱住头,稍有缓解,又继续写作,他将自己的炽烈感情和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文稿中。他的执著甚至感动了当时看守所的代所长凌凤梧。凌凤梧不仅多次上街为方志敏买笔和纸,还悄悄将其脚上十斤的重镣换成三斤半的轻镣。到6月中旬,方志敏先后写完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8篇文稿。当他在写作《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第三章的时候,噩耗一个接着一个地传来,入狱的难友先后被枪杀了。方志敏预感自己的日子不长了,便抓紧安排送出文稿等后方志敏在狱中写的手稿事。7月初,他写了《遗信》和《给党中央的信》《给我妻缪敏的信》《给鲁迅先生的信》等。信写好后,便又投入到紧张的文稿复写工作中。为保险起见,他决意要传出4份,这就要复写3份。这3份有的是用米汤密写,有的用墨笔抄写。10多万字的文章,复写3份就是30多万字,在方志敏生命最后的半个多月里,每天都复写了2万多字。对于一位狱中的病人来说,没有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是不可能做到的。在方志敏被捕一周年之际,1936年1月,巴黎《救国时报》发表了方志敏《在狱中致全体同志书》和《我们临死前的话》。

1935年8月6日,东方未亮,细雨蒙蒙,方志敏被敌人秘密杀害,年仅36岁。1965年中共江西省委为方志敏烈士修建陵园时,毛泽东亲题墓碑,写下“方志敏烈士之墓”7个大字。75年前,面对着正饱受“无谓屈辱和残暴的蹂躏”的祖国,方志敏带着他的爱国情怀和革命必胜的信念,给大家描绘了一幅新中国的美好蓝图;几十年风风雨雨过去,中国强大了,方志敏的预言实现了。

长征路上七根火柴的故事

《七根火柴》是军旅作家王愿坚1958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红军长征路上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塑造生动,该文多次入选语文教材,成为传世名篇。小说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法,以“七根火柴”展现了一个悲壮的革命画面。真实的“过草地”“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小说一开始就表现了一个长征路上“过草地”的画面。以往人们提到长征,都喜欢说“二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雪山”又高又寒,攀爬困难,这个困难可以理解,红军长征走的草地与正常的草地有何不同?

红军走的“草地”是方圆百里、渺无人烟的大沼泽!1934年10月10日,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8.6万红军离开“红都”瑞金,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1935年7月,红军的主力走到了平均海拔3000米的川康高原,草地就在这片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汇的广阔无人区里。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她的著作《伟大的道路》中这样描述着草地:“大树小树一概没有,看不到鸟类飞翔,听不到虫声唧唧,甚至连一块石头都找不到。只有无边无际的野草,夏天任凭狂风暴雨冲打,冬天任凭大雪覆盖。天空永远密布乌云,把大地衬托成灰暗而阴沉的地狱。”除了外表恐怖,草地内部还暗藏杀机,下面随处都是深不见底的烂泥潭,一脚踩错可能永远被沼泽吞噬。

泥潭一般很深,而且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当年的红军,往往是一个人陷进去后,另一个人伸手去拉,用力过猛也被带着陷进去。草地里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还会让破了皮的腿脚红肿甚至溃烂。草地上有不少河,遇到下雨天,河水变得湍急。每过一条河,即使是一米深的小河,都有战士被冲走。因此,随时都可能看到掉队牺牲的战友遗体,有的战士为了互相取暖,牺牲时还抱在一起。语文课本中《七根火柴》插图真实的“食物”

过草地除了行路难,饮食也是一大困难。《七根火柴》里写卢进勇由于一天一夜没吃饭,下意识摸了一下裤兜,掏出一小撮青稞面粉,喜不自禁,“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一会儿捏成长形,一会儿又捏成圆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我没有发现它!’”

这个情景是王愿坚采访了当年长征的老红军后得到的细节,和真实的历史完全相符。周围没有人烟,气温低,根本没有食物来源。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几乎都成了红军的食物:青稞炒面、野菜、野草、树皮,随军骑的骡马、草洞里的獾子、水沟里的泥鳅,皮带、皮鞋、皮毛坎肩、马鞍子……

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有时候没有水喝,战士们就喝人尿、马尿……能吃的怎么吃都行,不能吃的,诸如皮带、皮鞋怎么吃呢?当时红军战士发明多种吃皮带、皮鞋的方法,煮着吃、烤着吃、先煮再烤、再烤再煮……皮带先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如果煮不烂就架火烤,直到皮带烤得变色、变软,但不能烤久,否则烤焦就浪费了;吃的时候,撕下一小块嚼在嘴里,嚼几下,喝口水,红军战士嚼一天才舍得咽下,这样一根皮带可以吃上一个月。

在没有食物的条件下,偶尔发现食物是最大的惊喜,所以卢进勇能找到一点青稞面,真是天大的惊喜。红军战士回忆,有一次在水沟里发现了两条泥鳅,抓起搪瓷碗一个猛扣,然后用水冲两下就活生生一口把泥鳅吞进了肚。能吃到肉,就意味着身体会有更多的能量,就能活着走出草地。“七根火柴”的价值

老红军牺牲前把七根干燥的火柴交给卢进勇,委托他把火柴带给前方的部队,可见这七根火柴对于过草地的战友有着非凡的意义。价值究竟在哪里,有多大呢?这不得不说红军过草地时面临的又一大困难——寒冷。草地气温变化极大,早晨和晚上异常湿冷,气温经常在零下;中午烈日炎炎,人热得大汗淋漓;下午经常是雷雨大风,有时甚至还有冰雹来袭,把人砸得鼻青脸肿。红军在出发前只预备了单衣,棉服供给严重不足。

住宿更成问题,茫茫草原,无遮无挡,红军几乎没有帐篷,只能顶着星星和月亮睡觉。天气好还可以,赶上风雨交加,就只能在风雨淋浇之下熬过一夜。在草地露宿还要防止乱翻身滚到泥潭里,为了避免不幸,红军晚上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大伙的睡姿。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草地上经常有一些战士再也没有起来。当时有一个班,整整齐齐的两人一组,背靠着背睡觉,一夜之间全部在睡梦中牺牲。红军过草地时吃的皮带,穿的蓑衣

由此可见,那七根火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小说中的卢进勇最后追赶上了大部队,把火柴交给了指导员,于是“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瓷碗里的野菜‘咝——咝’地响着……”这七根火柴点燃的是生存的火焰,更是象征胜利的火焰。《七根火柴》表现了长征途中一个悲壮的片段,真实的长征远远比之更丰富、更复杂。长征留下了许多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是一曲血与泪的英雄壮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铁血铸英魂——抗日英雄杨靖宇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杨靖宇。”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抗日英雄的名字,他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杨靖宇当年英勇抗日的行为,不仅被中国人称颂,甚至连他的对手日本人也竖起了大拇指。少时反抗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26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贫困,杨靖宇的童年充满了辛酸。5岁那年,他的父亲离开人世,母亲带着她和妹妹寄居在叔父家,省吃俭用把他送到村里的私塾读书。生活在底层,杨靖宇从小就有一种反抗精神。他体格健硕,而且学习成绩也好,在同学中很有威信。14岁那年,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校工老张被几个兵痞殴打。杨靖宇出来劝阻,对方不听,“怎么啦?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打!”杨靖宇听后大怒,领着同学与兵痞对打,双方扭作一团。学生们人多,兵痞打不过,找到校长,要求惩罚杨靖宇。这时,杨靖宇爬到了杨靖宇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兵痞只好乖乖地溜走了。

那时,班里有一个大地主的儿子,常常欺负小同学。一天,一个小同学哭着告诉杨靖宇,地主儿子又欺负人,还把他骑在屁股底下,揪住头发,像赶牲口一样骑来骑去。杨靖宇听完肺都要气炸了。放学后,他把地主的儿子叫到一个没人的地方,逼他也趴在地上,然后跳到他身上。地主儿子一边骂,一边哭着说:“我回去找我爹,把你送进衙门!”杨靖宇一听更来气,抡起拳头猛揍一顿,嘴里不住地说:“进衙门,进衙门,我今天揍得你忘了姓!”地主儿子连声求饶,发誓再也不敢欺负小同学了。投身革命

18岁那年秋天,杨靖宇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河南开封的一所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经常阅读进步刊物《新青年》《向导》等杂志,并开始接触身边的共产党人和进步教师。“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杨靖宇逐渐找到了今后前进的方向。五卅惨案过后,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光荣地成为共青团员。

1927年底,杨靖宇受党指派,辍学回到确山,两次组织指挥了震撼中原的确山暴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杨靖宇成了反动派的头号暗杀对象,他的家5次被抄,房屋被烧,母亲和怀孕的妻子被逼得四处躲藏。颠沛流离中,妻子生下一女,杨靖宇潜回看望,妻子眼含泪水说:“女儿还没名字呢,你给取个吧!”杨靖宇沉思片刻道:“你们娘俩为我东躲西藏,就叫‘躲儿’吧!”朱德给杨靖宇的题词

没多久,党组织派杨靖宇到东北工作。杨靖宇与妻子洒泪分别,秘密潜入抚顺煤矿发动工人运动。白区工作中,他曾五次被捕入狱,受尽敌人的折磨。而家乡那边,由于生活无着,贫病交加,他的母亲、妻子先后离开了人世。妻子临终前拿出杨靖宇的照片,拉着年幼的躲儿的手说:“你要把相片保存好,等红军回来了,凭着相片去认你爹!”可怜的躲儿一直珍藏着父亲的照片,却再也没能见到父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北。白山黑水的百姓群情激愤,纷纷成立队伍,反抗日军暴行。杨靖宇在党组织安排下,积极整合各地民间队伍,建立了闻名中外的东北抗联。在“谁抗日,咱们就联合谁”的口号下,抗联不断发展壮大,多次重创日军。虽死犹荣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减弱了正面战场的攻击,开始聚集力量镇压后方的抗日武装。杨靖宇等领导的东北抗联早就是日军的眼中钉,为了拔掉这颗让自己流了无数次血的钉子,日军从关内调回几十万重兵,集中展开“清剿”。与此同时,在抗联活动地区,日军施行了“保甲连坐法”,严禁民众接触抗联,“一家通匪,十家灭门”。抗联队伍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封锁,缺衣少食。

据当年的一名抗联老战士回忆:“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这样艰苦的环境动摇了部分抗联将士的信心,一些人投敌叛变,被出卖的抗联队伍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1940年2月22日晚,被敌人连续围追堵截五天五夜的杨靖宇只身来到了三道崴子,在一个破棚子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个夜晚。气温零下40摄氏度,饿得皮包骨的杨靖宇,除了一身破烂的衣服外,连一点御寒的干草都没有。2月23日上午,层层日军包围上来,背靠一棵大树的杨靖宇双枪射击,他拒绝投降,坚持反抗。最终,敌人失去了活捉他的信心,乱枪将杨靖宇射杨靖宇战斗到最后一刻(油画)死。

杨靖宇死后,日军根据估算,杨靖宇缺粮有半个月,完全断食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存活并坚持战斗,简直是一个谜。为了解开这个谜,敌人解剖了杨靖宇的尸体,没想到,他胃里竟没有一颗粮食,只有棉絮、树皮、草根,在场的日军无不震撼,不得不感慨:“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杨靖宇,大大的英雄!”六七十年前,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战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在那场伟大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

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那个为国歌谱曲的青年的名字总是被人提起。聂耳,是一个为音乐而生的天才,也是一个过早星陨的有志男儿。他的人生短暂,却充满了对国家深挚的爱。广泛的音乐启蒙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父亲在昆明甬道街开了一家药店,1912年2月14日,聂耳出生在药店楼上,他是全家最小的孩子。4岁时,聂耳的父亲患病去世,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殷实的家庭开始衰落。

由于生活所迫,聂耳的母亲带着孩子们几次搬家。他们在昆明端仕街居住时,不远处有一家小木器店,店主是一位木匠师傅,闲来喜欢吹吹笛子。聂耳总去找那位木工师傅聊天,听他吹笛。不久,聂耳也买了一支笛子,学会了吹笛。升入中学后,聂耳经常到昆明基督教青年会听英语课。他在那里认识了法侨业余钢琴家柏希文先生,他让聂耳对钢琴等西洋乐器产生了兴趣,加深了对欧洲音乐的了解。

1927年秋,聂耳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云南第一师范学校。在学校,他积极参加文艺活动,演出戏剧。聂耳还结识了省师附小的音乐老师张庚侯,并开始学习小提琴,二人一起为省师附小创作的校歌广受传唱。聂耳的三哥回忆:“在创作校歌时,聂耳根据歌词反复琢磨,并在屋里高声试唱,没有几天就完成了。这首校歌不仅在校内流行,也成了校外学生普遍爱唱的一首歌了。”那时的聂耳,只有聂耳16岁。

但那时的中国已经容不下一个美妙的音符,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昆明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当中。亲眼看见身边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遭到屠杀,聂耳满腔悲愤,毅然于次年秋天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按照组织的安排,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拼命三郎”和“耳朵先生”

1930年,18岁的聂耳受到了云南地方军阀的监视,为了逃脱被反动派逮捕的厄运,聂耳告别亲人和家乡,一个人从越南转道香港,最后来到了上海。聂耳报考了上海知名的艺术团体“明月歌舞剧社”,经过严格考试,聂耳从100多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剧社的小提琴手。他没有受过专业的小提琴训练,为了提高琴技,他四处拜师,每天坚持练琴6小时。聂耳和田汉很快,聂耳在剧社里得了一个“拼命三郎”的外号。他的工作很繁杂,除了拉小提琴,还要不时上场扮个小贩,或者涂一身黑墨,扮成黑人矿工。他很善于模仿别人说话的声音和腔调。从他耳朵里进去的声音,没有不能学出来的。聂耳还可以让自己的耳朵前后上下摆动,做出许多滑稽的样子。剧社里很多人都戏称他为“耳朵先生”。于是,他索性将原名聂守信改成了聂耳。

正当聂耳兴致勃勃地当小提琴手的时候,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日军侵占上海,而剧社还在上演《桃花江》《毛毛雨》这些靡靡之音。聂耳陷入了沉思,“你听不见这地球上,有着无穷的一群人在你的周围呐喊、狂呼!我实在不该和这些没有希望的人鬼混,我要做的事还很多呢,我是一个革命者!”聂耳加入了上海的左翼戏剧家联盟,还结识了左翼“剧联”负责人、著名戏剧家田汉。1933年,经田汉介绍,聂耳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聂耳的文艺思想有了进一步提高,他认识到:“音乐和其他艺术、诗、小说、戏剧一样,它是代替着大众在呐喊。”他决心拿起音乐这个战斗武器,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义勇军进行曲》成绝唱

从1933年至1935年两年间,田汉和聂耳通力合作,作词作曲,创作了14首歌曲,这几乎占了聂耳全部作品的一半,成就了聂耳的艺术巅峰。这期间,他为电影配乐,创作了诸如《码头工人》《前进歌》《大路歌》等歌曲,《毕业歌》传唱至今。他创作的《金蛇狂舞》和《翠湖春晓》成为中国民乐的经典。

那时上海的冬天,聂耳经常看见一个拖着两条黑辫子,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女报童,每逢电车到站,她就挤在下车的人群中,挥动着冻红的小手大喊着“卖报、卖报”。小女孩那凄楚的样子深深打动了聂耳,他问小姑娘叫什么名字,小姑娘说她没有名字,她是在妈妈干活的那个日本人开的纱厂机器旁长大的,大家都叫她“小毛头”。回到家,心情沉重的聂耳为小毛头创作了一首《卖报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1935年初,田汉改编了电影《风云儿女》,写了一首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发现国民党特务已来追捕,仓促间他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歌词,就被抓进监狱。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在里面发现了那张写着歌词的香烟衬纸。不久,聂耳来找夏衍,听说此事后,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

为了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聂耳废寝忘食,一会儿在桌子上打拍子,一会儿弹钢琴,有时还高声歌唱。房东大妈以为他疯了,还大骂了他一顿,聂耳给房东道歉后继续“我行我素”。一个夜晚,拿着曲谱的聂耳兴奋地敲开了导演许幸之的房门,高声歌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他完成了创作。

所有人都没想到,《义勇军进行曲》竟成了天才作曲家聂耳的绝唱。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英年早逝的聂耳,一生创作了35首歌曲和4首民族器乐曲。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留下的艺术作品却传唱至今。他没有读过专业的音乐学校,为人民而创作的决心促成了他作品的伟大。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在民族危亡时,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御侮、奋勇抗争、一往无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最强音。

“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

张思德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加入红军,他英勇善战,被称为“小老虎”,是毛泽东信任的警卫员。1944年,他去烧炭,炭窑意外塌陷,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亲自为他撰写了文章《为人民服务》。苦难的童年

1915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男婴出生了,他就是张思德。孩子出生不久,母亲便因产后得病,卧床不起,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三个年幼的男孩子已经成了家庭最大的负担。父亲只有抱着孩子四处借粮食,从穷苦乡亲那里讨得一点谷米,捣碎后熬成糊糊喂养孩子。

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佃户小家度日如年。张思德出生7个月时,母亲拖着重病的身体撒手人寰了。去世前,她把张思德托付给了他的叔叔和婶婶收养。养父张行忠的日子也很贫苦。由于常年给地主做长工,总做重活,身体落下了病根,常常吐血。养母刚刚生下了一个女儿,身体虚弱,为了家里人有口饭吃,她把张思德和女儿放在背篓里,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干活。

张思德从小就很懂事,他看着大人终日辛苦,心里不是滋味儿,总是帮大人分担忧愁。养父下田割谷禾,他就操起镰刀跟着割;看锅里没有米了,他就到元滩河边挖野菜,让养母就着玉米面熬糊糊。有时还要到高高的雨台山顶去割牛草,背到六合场集上换几把米。一次干活时,张思德不小心割了手,他不告诉大人,学着大人防止伤口发炎的土方法,立即从岩缝中揪一把“十里吃”的嫩树叶,放到嘴里嚼碎后,抹在伤口上。养父母看在眼里,暗暗称赞这孩子懂事。加入红军

在艰难而黑暗的岁月里,张思德听说了红军为穷苦人打天下,便萌生了加入红军的念头。1933年8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发动了一场战役,23日解放了仪陇县东南重镇立山场,将立山县更名为长胜县,并设立了县政府。消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张思德心花怒放,心里升起一个念头:“走,找红军去!”

张思德加入红军不久就加入了共青团。1937年6月,红四方面军分为左、中、右三队,第三次沿草地北上。张思德任通信班班长,由于脚部受伤,长途跋涉十分艰难。在途中,他的两只脚几乎没有离开腐臭的泥水,每走一步,都疼痛难忍。但只要有通信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这种吃苦奋战的精神给他赢得了一个“小老虎”的绰号。

一次,红军指挥部直属队派他到汉中地区一个敌人盘踞的县城,取一份重要的情报。当他好不容易得到情报后,正要出门,敌人好像发现了什么,突然紧闭城门,全城戒严。张思德怀揣情报,翻过院墙,躲到旅馆的一条臭水沟里。敌人的脚步声“笃笃笃”沿着河岸边传来,张思德一动不动。时值初冬,沟外,朔风怒号;沟内,冰冷刺骨。直到天亮,敌人撤军,他才迷迷糊糊混出城,将情报安全送到指挥部,受到了嘉奖。张思德塑像

之后,张思德被调到警卫部,为毛泽东当警卫战士。主席使用的黑色轿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赠送的,车身宽大,可容10人,后有一个供警卫站立的踏板。张思德每次都申请到踏板处守卫。夏天轿车呼啸而过,卷起一阵风沙。冬天车后寒风凛冽,张思德的手经常冻得发麻,仍然不肯与别人换班,人们劝他时,他总说我喜欢冷风吹。为人民服务

1944年,为了突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延安边区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大生产运动。这年夏天,张思德等四位同志被派去烧木炭,为冬天的取暖做准备。7月,张思德打点好了行囊,来到石峡峪村。这里生长青冈树林,其木质坚硬,是烧炭的上等原料。张思德立刻行动起来,选好一处地点,天不亮就开始行动。

张思德有烧炭的经验,火烧得均匀,压火也恰到好处。压火技术很重要,火候不够会烧出来“生头”,过火烧出来的是灰烬。为了掌握火候,张思德吃住在窑边,晚上要观察好几次。山林中的条件有限,没有照明工具,张思德找到“牛条条梗”的小灌木,烘干、点燃。这种小灌木油性大,点燃后火势旺,不怕风吹。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张思德把烧炭周期从10天左右缩短为7天。在窑内干活,人经常被烤得头皮发麻,大汗淋漓。经过日夜苦战,一个多月就烧了5万多斤。

一转眼,到了9月份,天气渐渐凉爽起来。9月5日这一天,风很大,天气微微下起了小雨,张思德带着曾经一同在警卫班干活的两个战友,到最远的一处山场挖炭窑。张思德烧炭经验丰富,他主动申请到炭窑里面干活。其他两个人,白满仓在炭窑口,朱旭明在山下伐木。三个人没有休息就干起活来了。风声、雨声、伐木声、烧炭声交织在一起。“救命呀,窑塌了!”听到喊声,朱旭明立即放下刀具,向炭窑飞跑过去。此时白满仓已经被土掩埋到了脖子,焦急地喘着粗气,脸已经成了紫色。人们一边扒土,一边将他拽出来。白满仓用手指着窑内说:“快,快……里面……张……思……德……”人们争分夺秒刨石头,扒土,手上扒出了鲜血,扒到正在安塞县山中烧炭的张思德(左小窑洞口时,终于扒到了张思德。可是张思德紧闭着的双眼,再也没有睁开。顿时,大家扑在年仅29岁的张思德身体上,失声痛哭起来。

毛泽东知道这个噩耗后长叹了一声,指示要妥善安排张思德的后事,并为他开一个追悼会。9月8日追悼会这天,天阴沉着脸,毛泽东语气凝重地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为了弘扬张思德精神,毛泽东写出了《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从此,张思德名闻天下。时至今日,张思德的事迹仍被人们称颂。张思德的生命是短暂的,他将朴实无华的一生贡献给了革命事业,是“重于泰山”的。张思德因为毛泽东的一篇文章而留名千古,他是人民的好战士,死得其所。他将自己的热情投身到人民的事业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本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移驻此地,直到1949年3月离开,小山村成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之后,一个崭新的红色中国诞生了。胜利的转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单方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调集百万军力,向中共领导的各个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中共中央立即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宣誓不但必须打败国民党,而且一定能够打败国民党。和平建国梦想已成泡影,刚刚走出8年抗战的中国又一次弥漫在战争硝烟中。

战争的形势没有朝大多数人预计的方向发展,人民解放军经过8个月的防守作战,歼灭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正规军50余万人,国民党丧失了对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的能力。从1947年3月开始,蒋介石派遣胡宗南率14万重兵向人民革命力量的心脏延安进犯,指示:“即使损失三个师,也要生擒毛泽东。”

很快,国民党军占领了延安,但毛泽东和党中央却神秘失踪。胡宗南不知道,毛泽东和他的警卫连离他最近的距离只有400米,成功地进行着战略转移。

1948年5月末,毛泽东和党中央胜利到达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并把中央机关安在了这里。西柏坡村一带拥有华北最大的水面,依山傍水,物产丰富。聂荣臻说:“平山县毛泽东在西柏坡的住所可称得上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此时,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由原来的127万人发展到280万人,第一线的机动兵力超过了国民党军,武器装备也大为改善,战略大反攻的阶段就要到来。在西柏坡的简陋平房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开始思考“农村转向城市”的问题。408封电报

在西柏坡的岁月,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工作极为繁重,时常工作到深夜。为了让毛泽东在有限的时间里休息好,战士想出来一个对付树上乌鸦乱叫和鸟雀争鸣的办法。因为不能乱放枪打鸟,战士们把沙土掺水握成团扔到树上,这样一来,鸟也飞了,沙土掉在房上也不会发出响声。为了适应毛泽东的习惯,周恩来也改在夜间办公,每天清晨四五点钟休息,上午八九点钟便又起床,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指挥战争是西柏坡时期最主要、最繁重的任务。在西柏坡的一年里,毛泽东和党中央先后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及其他重要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周恩来开玩笑说:“我们这个指挥部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那段日子,毛泽东和同事们发出了408封电报,平均每个月收发电报的总字数达到140万字。周恩来在西柏坡工作

1949年元旦,蒋介石抛出《元旦文告》,发出“和平”攻势,提出“划江而治”的主张。毛泽东审时度势,号召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新中国的摇篮

毛泽东在西柏坡住的是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前院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后院有一个鸡窝。有人觉得这些东西不雅观,想拆掉。毛泽东说:“这些东西都不要拆掉,将来农民还要用的。国民党大势已去,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就要诞生了,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该如何建设一个国家。”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后,提出了防止资产阶级腐蚀的6条措施: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领导人的名字作地街名;六、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把中央直属机关警卫战士和干部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共产主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