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00:13:03

点击下载

作者:杨俊梅,许可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生气的智慧

不生气的智慧试读:

前言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执着追求名利的人,难免会遭遇失败、挫折、坎坷及由此造成的诸般痛苦;而看淡人生者,却可以享受一片广阔的天地,一方安宁的净土。

常怒者必定是生活中的懦夫,就像所罗门王曾说过的一句话:“不轻易发怒,胜于勇士。”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常常会选择生气和发怒,貌似强有力的爆发和反抗,实则是一种软弱无能的体现。不仅会让事态越来越糟,还会影响自己与周围人的情绪和健康。“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可见,人生的悲与喜都源自于你对它的态度。就像照镜子一样,当你斤斤计较时,你会看到一个小肚鸡肠的世界;当你豁然开朗时,你会看到一个宽宏大量的世界;当你咬牙切齿时,你就会看到一个横眉怒目的世界……

生活就像一场不可逆转的比赛,要想赢别人,必须先赢自己。用平和的自己打败暴躁的自己;用大度的自己打败狭隘的自己;用博爱的自己打败怨恨的自己;用不生气的自己打败生气的自己……潜心学习不生气的智慧,就像闭关修炼一样,放下一切杂念,走进不生气的世界,看看不生气的智者站在情绪的最高端如何为我们指点江山,化悲愤为祥和。

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但太多人不会拥有所有的美好。然而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为了获得,执意去向往与追逐,耗尽一切,在追逐中失去了自己的心灵,给自己的人生套上枷锁。其实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要面临形形色色的选择,有选择就有放弃,有时候适当的放弃是一种更好的获得。选择什么和放弃什么是一门学问,更是人生的修炼。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当你懂得了“舍”时,你就会“得”到更多。人生时刻需要抉择,我们要学会在舍与得之间寻求生活的从容,感悟生命的真谛,做一个豁达和智慧的人。

Part 01 克己制怒,笑傲人生

易怒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我们常常会丧失理智,犯下不可补救的错。因为愤怒,我们付出了冲动的代价,承受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为了摆脱怒火的炙烤,在气愤时刻,我们需要冷静、理智,用强大的内心去战胜愤怒的恶魔。只有克己制怒,才能笑傲江湖。

怒火是生命的刽子手

电影《七宗罪》中提到了七种人性恶行:贪食、贪婪、色欲、懒惰、傲慢、嫉妒、愤怒,这被天主教认为是遭永劫的七种大罪,其中的愤怒一罪让人触目惊心。

疯狂的凶手约翰把嫉妒和愤怒留在最后作为压轴戏,他自己因嫉妒杀死了年轻警察大卫·米尔斯的妻子翠西,不知情的米尔斯在最后得知真相后愤怒至极,悲愤交加的他不顾威廉的再三劝告开枪射杀了约翰,到此,约翰的计谋得逞,因为七条恶行中的最后一个——愤怒已经完成。如果米尔斯没有暴躁易怒的性格,那他也不会被凶残的约翰相中作为圈套中的目标对象。换言之,米尔斯暴躁易怒的本性让他惹祸上身,间接害死了自己无辜的妻儿,报仇雪恨的米尔斯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锒铛入狱,前程尽毁。

由电影转回现实生活,愤怒作为一种人类最危险的情绪,是难以更改的本性。毕竟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上的挫折、家庭中的矛盾、邻里间的纠纷、人际交往中的不顺……可谓时时有愤怒,事事有愤怒。身边无休止的琐碎经常让我们压制不住心中的愤懑和怒火而大发雷霆,发泄的后果有各种可能,但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愤怒具有强大的破坏作用,尤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无穷,人在大动肝火时往往会没有食欲,出现消化不良也是必然,从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等问题。盛怒会导致高血压和冠心病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患有这类疾病的中老年人经常会因怒生病,甚至丧命。据研究调查表明,长期发怒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力。相关资料证明,几乎一半的肺癌、乳腺癌患者经常伴有压抑的愤怒这种不良情绪,故而愤怒也有致癌可能。怒火中烧还会促使支气管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偏头疼、肠绞痛等疾病发生。处于哺乳期的母亲,因为发怒可使乳汁分泌减少,而且还会分泌出有害物质,对于婴儿非常不利。以上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愤怒的可怕,它像是削铁如泥的尖刀把人的生命拦腰砍断,真是贻害无穷。

不仅如此,愤怒有时候还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夺人性命。

2006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全美的事,美国安然创始人兼总裁肯尼思·莱因为企业破产被指共谋欺诈投资者而面临监禁,等待裁决的他因为急火攻心导致心脏病突发,被活活气死。

英国著名生理学家亨特,天生一副暴脾气,加上冠状动脉不良,这两个隐患如同定时炸弹一样潜伏在他身上,随时一个导火索都会将其引爆。有自知之明的他常常说,他的命迟早会葬送在一个惹怒他的坏蛋手中。结果这个预言真的应验了,在一次医学会上,盛怒之下的亨特心脏病猝发,当场不治身亡。

由此可见,发怒对人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于64岁的肯尼思·莱而言,怒火就像是肆虐健康的狂风暴雨,加速了生命耗尽的速度;对于功成名就的亨特来说,愤怒就像熊熊燃烧的烈火将生命烧成灰烬,一代生理学家就此陨落,留下后人为其扼腕长叹。

与之相反,如果人的一生少一点怒火,多一点平和,那么生命将是另外一种模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寿之人都不会随便泛滥怒火。

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是奇人李清云,他是中国清末民国初年的一位中医,一生取过24位妻子,子孙满堂。李清云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就是内心平和,从不发怒。他生前闲时经常约人打牌,每次只输不赢,为的就是让牌友赢够当天的饭食钱。周围的人都愿意和他相处并尊称他为“李二老师”,这些都足以见他厚道的待人方式和平和的生活态度。

如此看来,愤怒对人的利弊已是一目了然,为了自身健康考虑,抑制怒火便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如何化悲愤为力气,将消极的愤怒巧妙转化为有利自身的积极力量呢?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史记》记载,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韩信为了镇抚战乱之后的三齐之地,从齐国遣使修书于刘邦请封为“假王”,即代理齐王。刘邦听后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我被困于此,他不来救我,反而要自立为王!”在一边守候的张良和陈平赶紧劝慰生气的刘邦要以大局为重,刘邦最终压制了自己的怒气向使者改口说:“身为男子汉大丈夫,既然请封诸侯,要做就做真正的王,做什么假王呢!”于是封韩信为齐王,借此争取到了韩信这员大将,如虎添翼的刘邦很快就打败了项羽统一天下。

从这个角度讲,怒气不仅可以被平息,还可以经过理智支配转化为积极作用,这就不是简单的压抑,而是建立在智慧层面上的有效疏导和利用。这样一来,把愤怒激起的能量引导到于人于己甚至于社会都有利的方面,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德国诗人歌德在少年时期遭遇了一场痛苦不堪的恋情,失恋后的他悲愤交加,曾试图以自杀来寻求解脱,可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继而将爱情幻灭的悲愤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动力和灵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司马迁遭遇宫刑,令人悲愤不已,换作常人可能宁愿选择结束生命来逃脱这巨大的耻辱也不愿意继续苟活于世,但是司马迁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在愤懑之后仍然不放弃自己的伟大志向,写下了巨著《史记》。

人生短暂易逝,有太多时光需要珍惜和把握,如果生活中我们能收起自己的怒发冲冠和火冒三丈,增加一点温文尔雅和心平气和,也许生命的长度可以延伸得更长更远。智慧悟语怒火是生命的刽子手,遇事万不可大动肝火,如果不节制地发泄愤怒就会让本来美好的生活化为一片荒芜。唯有巧妙地浇灭或利用这团火,才能让生命在拥有宽度的同时也收获长度。

心平气和才是修身王道

面对矛盾争执,很多人都习惯于用自己的气场压过对方,在唇枪舌剑中争个你死我活,据理力争地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越是气急败坏,事态的发展就越糟糕。很多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想要有效且及时地解决问题,就必须做到心平气和。艾林工作室9.10一校改波比是美国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协调员,他负责监督在工地上作业的员工戴上安全帽,因为天气炎热,很多员工都将安全帽扔在一边。波比见状,就会气冲冲地上前大声警告违规的人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否则后果自负。虽然是出于对员工的人身安全考虑,但因为波比气急败坏的态度,很多人虽然当时接受了批评,却满肚子的不高兴,常常会在波比离开的时候又脱掉安全帽。

后来,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波比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言语态度,一改往日的暴躁,对于不戴安全帽的员工不再大声呵斥,而是心平气和地询问,是否是因为安全帽戴起来不舒服,或者身体有什么不适,接着便以温和的声调对员工讲解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意外事故对他们造成的身体伤害,是公司对员工的一种保护措施等。面对波比心平气和的关心,员工们消除了内心的抵抗和不满情绪,自觉按规定戴上安全帽,并再无违规情况出现。

平和作为修身养性的基本素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标榜自己是有素质有涵养的人,但是他们遇事就急,动不动就大嗓门朝人嚷嚷,让人大跌眼镜,失望不已。相反,真正拥有平和内心的人,他们懂得自我约束和克制,无论在何种场合,都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界影响,并泰然处之。心平气和是一门大学问,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做到,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注意、学习和积累。

从前有一个乡下人,他在大年初一的喜庆之日,发现自家大门口摆了一个装骨灰的罐子。他非常生气,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跟自己过不去,要用这种下三烂的手段来给自己招惹晦气。

后来经过调查,他得知这是邻村一个跟自己有矛盾的仇人干的。他冷静地思考之后,并没有选择大吵大闹,而是心平气和地在那只陶罐里种上一株百合花,等到花开的时候,他悄悄把这只陶罐送到了仇人的家里。

当仇人看到这只象征“百事合意”的吉祥之花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亲自登门道歉,负荆请罪。他用自己的平和换来两家的和解,化解了仇怨。

心平气和是一种很重要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更是一种理智之人必备的素养之一。在关键时刻,心平气和不仅可以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还能巧妙化解矛盾,打破僵局,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里,还有一个以退让平怒气的故事。有一个性子急躁的男子和邻居发生了争吵,两人吵得面红耳赤、剑拔弩张。最后,男子气急败坏地跑去找牧师评理。他一见到牧师就开始大肆数落和指责邻居的不对,但是牧师却摇摇头不肯听他讲下去,叫他明天再来。第二天男子又一次心怀不满地来了,不过显然已经没有昨天那般生气了,然而牧师再一次拒绝了为他评理的请求,又叫他明天来。后来一连三四天,男子都没有再来找牧师了。半个月过去了,牧师遇到了那个男子,主动重提那天的旧事,问男子是否还需要他出面评理,这时男子羞愧地低下头,笑着说,经过这几天的平静,他已经没有了怒气,心平气和地自我反省后,已经主动道歉,跟邻居握手言合了。

男子如果没能克制住自己的坏脾气直接大打出手,相信等到自己平静下来的时候一定是追悔莫及。邻里之间琐碎的小摩擦在所难免,何必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大动干戈,因为不必要的误会而失去一个曾经互相帮助的好邻居。当我们的内心被怒气占据的时候,不妨先将问题搁置一边,等到自己心情平和恢复理智后再去处理,相信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智慧悟语心平气和是一种能量,可以唤醒驾驭自我的理智,清醒地明辨一切,抛开生气、愤怒、焦躁、悲愁,作出最正确的选择。所以说,唯有心平气和才能有助于修身、养性。

寻找“怒火消防栓”

人非圣贤孰能无怒?或怒发冲冠为红颜,或咬牙切齿鸣不平,或火冒三丈为得失……无论怒火因何人、何事而起,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莎士比亚曾说:“不要因为敌人而燃起的怒火灼伤了自己。”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有太多人不懂制怒任由愤怒攻陷自己的底线,生发出报复之心。报复像病毒一样迅速毁灭理智的头脑,毒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别人,酿成悲剧。为了不让怒火泛滥成灾,每个人都要学会制怒,寻找那个合适自己的“消防栓”,及时扑灭怒火,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从前,有一个杀气腾腾的恶人闯进英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惠灵顿公爵的寓所,站在正在伏案疾书的公爵面前大声叫嚣:“我叫亚伯伦,奉人之命前来杀你!”公爵抬起头满面疑惑问道:“杀我?这也太奇怪了吧?”杀手见状以为是伯爵没有听清楚,于是又将自己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谁知公爵认真问道:“你确定一定要在今天杀我吗?”杀手回答:“他们没有告诉我必须在哪一天或时刻杀你,但是我必须完成我的任务!”公爵淡定地说:“抱歉,我现在正忙着写信,有点忙,你下次再来吧,我等着你。”说完公爵继续低头写信。面对公爵超乎常人的平静和从容,傻眼的凶手默默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来过。

假设,公爵当时以暴跳如雷的态度来与凶手反抗,结果必死无疑,正是由于他那份令人折服的镇定和冷静让他幸免于难,所以制怒的第一把“消防栓”就是冷静。

时下,有一篇名为《与“愤怒的快递”换位思考》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讲的就是网购中买家在收货时与快递人员发生的各种不满与矛盾。当你在为快递员未能送货上门、打电话语气不好或者未经本人签收就私自投放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而计较、生气甚至愤怒时,何不换位思考一下?快递人员也有他们背后的辛苦,每天风雨兼程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在居民区的楼梯爬上爬下,永远都是脚步匆匆,即使有些不礼貌的冲撞之处也是人之常情。炎炎夏日,他们要顶着烈日去派件,寒冬腊月,他们要在冰天雪地里奔走……“愤怒的快递”总是少数,大多数快递员都是非常有职业道德和操守的,我们应该将心比心,从而化解内心的怒火,多给予对方一些基本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制怒的第二把“消防栓”就是换位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善于制怒的名人,他们都会运用一些自我暗示、自我反省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平息怒火。

战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西门豹有爱发怒的毛病,他在担任邺城县令时经常会因为地方恶势力的横行霸道而勃然大怒。西门豹为了避免自己在治邺大局上意气用事,想尽办法克服自己性急易怒的坏毛病,他在自己的身上佩带一根牛皮绳,随时警戒自己要像熟牛皮一样柔软。久而久之,西门豹实现了佩韦以缓气的制怒效果,并且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禁烟英雄林则徐也曾是个脾气暴躁易怒的人。为了制怒,他在自己的厅堂挂一条名为“制怒”的横幅。有一次,他在处理公务时,突然发怒把一只茶杯摔得粉碎。这时他一抬头,看到眼前悬挂的“制怒”二字,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赶紧谢绝了身边正要打扫的仆人,自己动手收拾了一地的茶杯碎片,并表示深深地悔过。

相信很多看过《武林外传》的朋友都会对郭芙蓉的一句口头禅印象深刻,每当她生气想要发作的时候,她都会口中默念:“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在语言上给自己暗示和提醒,然后调整呼吸平心静气,慢慢调整自己,使自己尽快消除怒气。

不论是牛皮绳、横幅还是口头禅,都是为后人称道的制怒妙法,其共通之处都是以物自警,所以制怒的第三把“消防栓”就是自我暗示。

古人制怒的佳话数不胜数,我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每当心中有了怨气,便提笔写字,于是便有了“不平有动于心,必以草书发之”之说;古人李纳性急,但酷嗜弈棋,每当怒气发作,只要看见棋局,他便忍不住取子布局,顿时怨怒之气全消。这是制怒的第四把“消防栓”——移情法,即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或者活动之中,从而消减怒气,达到心平气和的目的。

除了以上四把“消防栓”以外,还有很多制怒的方式,闭口倾听、平心静气、合理发泄等。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具有制怒意识,无论哪种方式都将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智慧悟语生气是一种本能,而制怒却是一种本领。当我们在怒火腾升的时候,要以清醒的头脑来控制自己,在第一时间使用“消防栓”来灭火制怒,将愤怒的火苗扼杀在摇篮里,做一个情绪的主宰者,生活里的聪明人。

培养“生气抗体”

许慧欣有一首经典老歌《爱情抗体》,里面的歌词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原因,爱情有时候是恶作剧,我要自己带着孤单抗体,学会忘记……”

当人具备了爱情抗体,就可以避免情殇;当人具备了生理抗体,就可以免疫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讲,抗体就像是救人于水火之中的良药。同理,人们也可以拥有生气“抗体”来保护自身不受伤害。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容易受到生气这种负面情绪的攻击,人一旦生气起来,就像是病毒侵入身体,面目狰狞、丧失理智,从而做出一些不可想象的事情。这时,我们需要培养“生气抗体”,和坏情绪抵抗到底。

培养“生气抗体”第一招:拒绝盲目生气。《生气的亚瑟》讲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有一个名叫亚瑟的男孩从小就很喜欢乱发脾气,一天晚上他突然想看西部牛仔的电影,因为时间太晚,所以妈妈不许他看,勒令他去乖乖睡觉,亚瑟恶狠狠地对妈妈说:“你不让我看,我就生气!”然后妈妈说:“那你就生气吧!”于是亚瑟就真的生气了,他的气像强劲的旋风掀掉了屋顶,又变成台风,席卷整个城市,亚瑟不顾家人的阻挡,气越生越厉害,最后竟然撕裂了整个宇宙,天地万物化为碎片,亚瑟一个人坐在火星的碎片上抓耳挠腮,使劲想啊想:“我究竟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火?”原来,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是为什么而生气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构的童话故事,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大发雷霆,气到最后,竟然搞不清楚自己为何生这么大的气?假如我们总是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地生气,那该是多么盲目和愚蠢啊?在生气前搞清楚自己生气的动机,我为什么要生气?这件事值不值得我生气?我生这么大的气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避免因为盲目生气而可能伤害到身边爱你的亲人和朋友。

培养“生气抗体”第二招:学会让情绪掉转方向。

世界著名宗教家马太·亨利在一次传教的路途中,遭到了一伙强盗拦路抢劫,身上所带财物被洗劫一空。当他回到家中时,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感谢上帝!我真的太幸运了!第一,我在此之前还从未遇到过这样不幸的事件;第二,强盗抢走了我的钱,但却没有掳去我的生命;第三,被抢走的幸好不是我的全部财产;第四,是他们抢我的钱,而非我抢他们的钱。”

如果是其他人遇到这件事恐怕早已出离愤怒了,也就只有像亨利这样的大师才能如此淡定,这主要归功于他成功地将情绪转向,让原本生气的坏事变成了值得庆幸的好事。这中间夹杂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学会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从中获取心灵的安慰,从而摆脱生气的困扰。

培养“生气抗体”第三招:用幽默赶走生气。

巴尔扎克作为世界文坛巨匠,一生创作无数,但生活却十分穷困潦倒。有一天夜里他正在睡觉,有一个小偷爬进他的房间,翻箱倒柜地找东西,被吵醒的巴尔扎克并没有愤怒地惊呼,而是悄悄起了床,点亮了灯,对着心急如焚的小偷平静地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大白天在房间里都见不到一分钱,更何况现在天这么黑,你就别痴心妄想啦!”

相信面对入室偷盗的小偷能如此幽默对待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正所谓贫困已经让我的生活糟透了,为什么还要用生气来让它变得更糟呢?幽默是一种智慧,虽然我们从这个故事里看到了巴尔扎克的无奈和自嘲,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幽默带给我们的启示作用:做一个幽默的人,即使是在一无所有的时候。

培养生气抗体第四招:豁达乐观是最好的武器。

古时候,魏国东门有个姓吴的男子,他膝下唯一的一个儿子被人害死了,可他却一点儿也不生气难过,仍保持每天饮酒吟诗的正常生活。周围人非常不理解,于是问他:“你的爱子被坏人害死了,你为什么不生气?难道你就没想过要为他报仇吗?”他坦然地回答:“我年轻的时候本来没有儿子,后来娶了妻子生了儿子,现如今儿子死了,我又回到了从前没有儿子的生活,冤冤相报何时了?人死又不能复生,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回归到过去没有儿子的平静生活。”

豁达、乐观之人,能够看破事物的表象,不纠结于世俗的烦恼,优游物外,这是一种超然的态度,他宽广的胸怀,可以装下生生死死,大悲大喜,更何况是小小的生气和愤怒?智慧悟语生气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选择。我们有权利选择不生气,在生气的火焰燃烧之前,我们要学会息怒,保护自己。只有具备了抵抗生气的强大免疫力,才能远离生气的侵袭,由内而外,真真正正地健康、强大起来。

没人会喜欢你发怒的样子

刺鲀被称为“海底小刺猬”,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海洋生物。正常时候,刺鲀的外形和普通鱼类无异,长着厚厚的小嘴,水灵灵的大眼睛,深浅相间的皮肤,好像穿着一件花衣服一样,非常可爱。但是当刺鲀生气或是受到其他生物的侵犯和攻击时,它就会立刻鼓成圆球,浑身冒出密密麻麻的长刺,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真可谓是一秒钟变刺猬,之前可爱的模样瞬间消失不见。

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类?

梁秋实曾说过:“一个人在发怒的时候,最难看。”人们一般会用“横眉怒目”“暴跳如雷”“龇牙咧嘴”“张牙舞爪”“七窍生烟”“吹胡子瞪眼”等来形容一个人发怒时的样子,当妇女发怒时,常被人们说成是“泼妇”“母老虎”等,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人发怒时的各种丑态。

从前,有一个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她非常爱美,但是天生一副爱生气的坏脾气,动不动就会火冒三丈。身边要是有人惹到她,她就会非打即骂,实在不行还会放声大哭,身边的人都唯恐躲之不及。有一次,正当她生气时,母亲拿着一面大镜子放在她面前,她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被气得脸红脖子粗,眉头紧锁,双目圆瞪,两手叉腰,像个撒泼耍赖的刁蛮泼妇一般。她顿时觉得自己恐怖又好笑,原来自己在生气时是这样的丑陋不堪。

从此以后,每当她忍不住要生气时,眼前就会浮现自己生气时的脸,想到生气竟然会让自己那么难看,就再也不乱发脾气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说谁谁把谁谁的嘴巴都气歪了,这并非夸张,盛怒之下,肝火旺盛,就容易上火,口舌轻则生疮、重则变形。所谓怒伤肤,生气会让人面色憔悴、双眼水肿、皱纹横生。有人因为经常生气,在短时间内面容大变,前后判若两人,正验证了那句话——“人未老而身先老”。

医学研究表明,生气发怒不仅会使女人变丑、加速衰老,而且还会导致女性出现色斑沉着、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溃疡、心肌缺血等疾病。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她是一个喜欢争强好胜的人。她在谈恋爱的时候,经常和男朋友为了小事而大发雷霆,并且长时间生闷气。一年后她突然觉得乳房有异样,经过医生诊治,得知自己得了乳腺增生。这个事情对她而言真的是当头一棒,她从未料想自己会因为爱生气而患病,不仅花钱人还遭罪。

在孩子们的眼里,爱丽丝是一个非常严苛的“凶”老师,不管哪个学生犯了错,她都会很生气,并会严厉批评,孩子们在她面前显得非常拘谨和胆怯,甚至不愿和爱丽丝说话。为此爱丽丝伤透了脑筋,她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非常难过和泄气。渐渐地,爱丽丝对工作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和信心,每天都闷闷不乐。

后来,爱丽丝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的脾气上,她决定改变自己。周一,她换上一身充满活力的鲜艳衣服,笑容满面地走进校园。在通向教室的路上,突然从背后飞来一个皮球狠狠地砸到了爱丽丝,原来是班里的调皮大王迈克干的。这时,迈克吓傻了,生怕老师教训他,但是爱丽丝却捡起皮球递给迈克,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没关系的,孩子。”迈克抬起头诧异地看着她,说:“老师,你笑的时候真好看。”课堂上,爱丽丝再也不像过去那么凶巴巴了,学生回答不上来提问,她也不生气,而是耐心地给予启发和引导。作业没完成,她也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和颜悦色地细心教导。在放学的时候,班里一向羞涩不爱说话的莉莉对爱丽丝说:“老师,今天的你真的好漂亮啊!”

是啊,有哪个学生会喜欢一个爱生气、爱发火的老师呢?又有哪个学生能抗拒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呢?爱丽丝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人会喜欢自己发怒时的样子,她为自己及时做出的改变感到莫大的庆幸和快乐。智慧悟语上帝若要使其毁灭,必先令其愤怒。莫让生气和怒火榨干你的生命,破坏你的健康,夺走你的青春容颜。及时做出改变,为自己的怒火画上休止符,做一个美丽健康的快乐达人,因为没有人会喜欢你发怒的样子。

人生很忙,但不要忙着生气

在青海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地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当他在和人发生争吵非常生气的时候,就会快速跑回家,绕着自己住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爱地巴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和努力奋斗,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但他仍然坚持在自己生气时绕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的习惯。

周围的人对爱地巴的奇怪行为感到非常迷惑,即使再三追问,爱地巴也是摇摇头不愿意说明原因。一直到爱地巴成了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他拥有的房子和土地已经大到没有了边际。这时候他再也跑不动了,只能拄着拐杖艰难地慢慢走,等他好不容易绕着房子和土地走完三圈,天都黑了。

有一天,爱地巴的孙子走过来问道:“阿公,您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您一生气就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呢?”爱地巴经不起孙子再三恳求,终于说出埋藏在内心多年的秘密:“在我年轻时,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只要一和人吵架生气,我就立刻回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只有这么小的房子,这么少的土地,我哪有时间,哪有资格去跟别人生气?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烟消云散了。所以,我把尽可能多的时间都用来努力工作,而不是浪费在生气这件事上。”

他的孙子听完后恍然大悟,但是又紧接着追问:“阿公,现在您已经老了,而且已经是周围地区中最富有的人了,可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走三圈呢?”爱地巴笑着对孙子说:“人老了还是会生气啊,我在生气的时候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走三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还计较什么呢?如此一来,我心中的气就没了。”

爱地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从不会像一般人那样把时间都浪费在无益的生气上。当别人正在为刚才的不愉快而闷闷不乐时,爱地巴已经挥舞着锄头在地里劳作;当别人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时,也许爱地巴已经牵起了牛羊走向草地;当别人为了琐事怨天怨地时,可能爱地巴正忙着为自己的新房子整理木材……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你把生气所产生的活力运用到有建设性的事情上时,生气可以发挥出乎意料的激励作用,迫使自己做出很多有价值的行动,这就是所谓的“化生气为争气”的道理。

一事无成但却忙于生气的人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在生活中已经把多少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生气上了?

有的人因为晚上做了一个不愉快的梦而生气,早上带着坏情绪出门,看什么都不顺眼。因为迁怒于人,还得罪了好几个同事,连锁反应之下,他的心情变得更差,更没有心情工作,整整一天都碌碌无为。

如果他能及时调整自己不被生气的坏情绪所干扰,也许会因为出色地完成一个工作任务而受到老板的嘉奖;也许会因为对同事一次友好的帮助而得到他人的感激。

在一天的生活中,等着我们去做的事情多到排成了长队,可是我们却因为生气在原地打转,寸步未行。等到一天结束时,回想一下今天的劳动成果,却发现结果是零,因为我们一整天的时间都在忙着生气。

我们可以忙着谈恋爱,忙着陪父母吃饭,忙着给孩子讲故事,忙着为工作加班加点,唯独不能忙着生气。因为生气是对时间最大的浪费,人生在世不过短短的几十年,有太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为什么要让生气占用那么多的时间呢?智慧悟语任何一个明智的人都不会将宝贵的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生气上,所以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学会把生气用在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让它得到有益的释放,化作一股推进我们不断进取的正面能量。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人生很短,没有时间生气。

人生的加减法

一个人最初来到这个世上时,除了一个身躯、一个灵魂,别的什么也没有;可随着生命的成长,我们拥有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这些东西,可以是舍不掉的钱财,可以是割不断的感情,也可以是放不下的名利。世界上的东西太多了,人们往往贪心不足,要了这个还要那个。因此,人生就变成了一道加法。

可以说,人生的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这道加法得来的。

英国有个叫约瑟夫的人,是公司项目部的主管,他在公司踏踏实实工作,在家老老实实生活,对老板忠诚,对妻子温柔,对孩子宠爱,算得上是一个好员工、好丈夫、好爸爸。他虽然赚钱不多,开的也是二手车,住的是租来的小房子,生活却很充实、快乐。

有一次,他的妻子珍妮去参加一个同学会,回家后,便有些闷闷不乐。

约瑟夫问她:“甜心,你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这么不高兴?”

珍妮唉声叹气地说:“也没有什么,只是看到那些老同学一个个事业有成,开着豪华的轿车,我们却连一辆普通的新车都没有,有些难过。”“新车?我们有一辆可以开的车就可以了嘛……”看到妻子不太高兴,约瑟夫又改口说,“不过,买一辆新车也不错。那我们就买一辆吧!明年之前,我一定会攒够买新车的钱的。”

为了买新车,约瑟夫每天起早贪黑,白天去公司上班,晚上还要做兼职。一年过去了,约瑟夫瘦了一圈,不过总算攒够了买新车的钱。

把新车开回家,约瑟夫心里十分得意。他跟妻子说:“甜心,为了这辆新车,我们去庆祝一下吧!”

没想到珍妮却说:“这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为了买这辆车,全家省吃俭用,已经整整一年没有出去旅游了。看看人家艾伦,一家人过得多么自在逍遥啊!”

艾伦是珍妮的好朋友,她的丈夫开着一家公司,效益很不错。他们住在高档小区里,每个暑期都要去阿尔卑斯山下度假,旅游时拍下的照片,已经装满好几本相册了。照片中美丽的风光和灿烂的笑靥,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可是,我们没那么多钱啊!”约瑟夫刚想辩驳,看见妻子的脸色不好看,赶紧哄道,“不过,一年旅游一次还是可以的。明年夏季,我们也去阿尔卑斯山下避暑吧。”

为了兑现诺言,实现去阿尔卑斯山旅游的理想,约瑟夫不得不更加拼命工作。为了赚更多钱,他还常常把兼职工作带回家来,一干就是一个通宵。次年夏天,约瑟夫终于攒够了去瑞士旅游的钱。“好啦,好啦,出发吧。”出发那天,珍妮收拾好东西去卧室催约瑟夫,发现他又躺在沙发上睡着了,双目凹陷,挂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约瑟夫被珍妮叫醒后,拖着疲惫的双腿,把珍妮收拾好的大包小包都放上车,随后坐在珍妮旁边,开车往机场的方向驶去。

按理说,度假是为了休闲、娱乐,应该快快乐乐才是,但这次,约瑟夫一家的瑞士之行却不太理想。度假时,约瑟夫对珍妮大手大脚购买旅游纪念品有些不满;珍妮却责备约瑟夫干什么都无精打采的,一路上只知道睡觉,没有一点浪漫可言,大大破坏了她旅游的兴致。

结果,不到半个月,约瑟夫一家就提前结束旅游回到了英国。“你看看,出国旅游也没有多大意思,你还非要吵着去。”约瑟夫对妻子说。“这都怪你!整天无精打采的,大白天打瞌睡,买些纪念品还要阻拦我,太扫兴了。”“我那么拼死拼活地赚钱,能不累吗?你还不体谅我,花钱那么大手大脚。”“都怪你没本事,干了这么多年也不过是个小主管,赚的钱还不及别人的一半。不说别的,你至少也得为孩子着想一下。别人家的孩子都能上最好的学校,家里都有一大堆玩具,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却只有一个维尼熊做朋友……”说到这里,珍妮哽咽起来。

约瑟夫的气消了下去,心里有些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儿,让他们跟着自己受苦了。

为了满足妻子的愿望,约瑟夫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常常顾不上吃饭。但是,妻子想要的东西总是那么多,他总也满足不了她的愿望。好不容易一个小目标实现了,她的头脑中又会马上蹦出三个新的目标。

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有时候,约瑟夫真的觉得好累,身体累,心也累。可他不能停下来休息,甚至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因为,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了。

在这些事情中,赚钱是第一要务:每个月的房租、汽车的油钱、日常开销、给孩子买钢琴的钱、买玩具的钱、给妻子买昂贵衣服和首饰的钱。此外,他还要为一家人来年的旅游做好准备,为妻子买一辆新车攒钱,为买大房子的首付攒钱……

这么多花钱的地方,靠他现有的薪金根本对付不过来。为此,他不得不拼命做兼职,一份、两份,两份还不够就三份。然而,约瑟夫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这些兼职没有给他带来多少收益,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最近,约瑟夫总是在工作上出现失误,领导已经对他发出警告,再这样下去他项目主管的职位就保不住了。

约瑟夫工作不顺心,回到家却还要听珍妮抱怨:“一年一年,你怎么没有一点长进呢?薪酬没变,职位也没变。你那些老同学哪个不是经理、总监啊?你却连一个项目经理都当不上。”“你心中还有这个家吗?你有没有想过多久没开车陪尼可去海边了?”“我是个保姆吗?为什么看孩子、干家务都是我一个人的事儿?你搭一把手就不行吗?”

听到妻子说这样的话,约瑟夫心里十分难受,有时候也忍不住发泄几句心中的不满。他觉得妻子不体谅他,还对他冷嘲热讽,分明是瞧不起他。

约瑟夫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辛苦工作,却还是不能改善生活,也不能讨妻子欢心,连儿子尼可也似乎对他颇有意见,总是离他远远的,不愿意亲近他了。

一天,又急又愁的约瑟夫累倒了。躺在病床上,他的心却还一直惦记着工作,急急地盼望自己能快点好起来。结果,病情却迟迟不好。三天后,约瑟夫实在捺不住性子,趁护士不防备,自己拔掉了手上的针头,穿上鞋就要下床。“约瑟夫先生,你现在身体很虚弱,千万不要动。”医生在一旁阻劝他。“我得立刻回去上班,我在这儿已经待了三天了,不能再待下去了。”“可是你还没回到办公室,又会马上回到这里来。如果你再那样不要命地工作,总有一天会彻底垮下的。”

这时,在一旁的珍妮听医生的语气那么郑重,也劝丈夫先躺下,过几天再出院。约瑟夫还是坚持要回公司上班,医生怎么劝也劝不住。“你不让我出院,那些完不成的事儿怎么办?买房子的首付还差得远呢。”“买房子就差这一两天吗?”医生不解地问。“可是,我还有好多别的事情要做啊……”接着,老实的约瑟夫就掰着手指头,把今年他答应妻子、答应孩子的事儿一一数说了一遍。“你这样生活太累了。一个人就像一座房子,你不断往里面添家具,再大的房子也会被装满。到时候,你又要说:‘这房子怎么这么小啊?’房子里的家具不是越多越好,有几件必需的就足够了。对一个人来讲,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事,你干得过来吗?我们总得挑着干。那些重要又紧急的最先干;那些重要不着急的可以缓一缓,有计划地安排着干;那些可干可不干的就不干。依我看,好好养病对你来说就是当务之急。不过,对你来说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还得你们夫妻俩自己商定。”医生说完,摇摇头走了出去。

听完医生的话,约瑟夫和珍妮四目相对,若有所思。沉思了一会儿,珍妮对约瑟夫说:“亲爱的,我觉得医生讲得很有道理。现在,你先把身体养好再说。买房子的问题,可以缓一缓嘛。”“可是,今年给你买新车的钱也不够啊!”“但医生说你再不好好休养就要得大病了。到时候,钱都进了医院,车还是买不了啊?”“那怎么办呢?”约瑟夫急得直咳嗽,眼前一阵眩晕,赶紧扶着桌子坐回了床上。

看他这个样子,珍妮赶紧说:“我那辆车又不着急,其实干脆不买也行。我只是觉得别人都有,自己也想买一辆。现在仔细想想,平时用到的机会也不多。”

约瑟夫想了想又说:“可是我答应在尼可生日时送给他一架钢琴的。既然艾伦的孩子有一架,咱们也不能委屈了尼可啊!”“没关系,先给他买个电子琴吧。我来说服他。”

听完妻子这些话,约瑟夫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珍妮还是很体贴他、心疼他的。

病愈回到家,约瑟夫和珍妮一起将未来的生活梳理了一遍。他们把原计划要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罗列在纸上,然后把今年必须做的事标红,把必须做但可以慢慢来的事标黄,再把那些没必要做的事打上叉。

不到两个小时,这项梳理工作就完成了。拿着这张花花绿绿的纸一看,夫妻俩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标红的事情不到十件,标黄的事情只有五件,剩下的好几十件竟都被打上了叉!原来,自己的生活中可以砍去这么多没有必要做的事情啊!

看着满纸的叉,约瑟夫顿时感到浑身放松,心里十分轻松、舒畅。

没了那么大压力,约瑟夫也不必再那么辛苦了。他辞掉了兼职,专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一年后,约瑟夫被提升为项目经理,薪酬也翻了几番。工作轻松了,赚钱多了,约瑟夫陪伴家人的休闲时光也多了。

几年后,约瑟夫一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珍妮的新车有了着落,尼可的钢琴也买了,一家人还经常一起出去旅游……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看着约瑟夫的故事,我不禁心想:原来,当人生是一道减法的时候,生活是这么简单,快乐是这么简单。智慧悟语人生,犹如一场旅行。有人喜欢做加法,出发前,把所有东西都装进行囊,结果不是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就是把自己累垮。其实,人生的旅行很简单。如果懂得减法,当背上感到有压力时,能及时将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卸下来,你就会发现,人生的旅途原来是这样轻松、愉快。

生命不设限

熬过冬日的寒风和霜雪,枯枝上便可长出一树的绿叶和鲜花。冰冷枯燥的死亡季节总会过去,只要活着,就会迎来春暖花开,迎来欣欣向荣;只要活着,便可迎来生命的无数种可能。

世人中,很少有人的命运会比海伦·凯勒还要不公。厄运降临时,她还是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多么无辜,可她却要被迫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无声世界中。这样的打击,与其说成是寒风和霜雪,不如说成是绝望的深渊。

可深渊,也会有希望。

海伦·凯勒用她独特的生命个体证明了这一点。她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精神上的痛苦,开始朝着阳光的方向奔去。她抚摸天空,抚摸云朵,抚摸清风,抚摸文字,抚摸自己的内心,抚摸别人的灵魂……

当她用双手抚遍了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意识到:原来,上帝是仁慈的,他不会将一个人置于死地,也不会把一个人所有的希望之窗都关上。

海伦·凯勒看不见、听不见,但她有一颗顽强又细腻的心,有两只灵巧的手。感知这个世界,不一定要用眼睛,也不一定要用耳朵。有时候,用心、用手感知到的世界,可以比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更真切、更广阔。海伦·凯勒正是用她的心和她的双手,使她苍白而悲惨的生命渐渐走出黑暗,走进阳光。她奇迹般地学会了说话,同时还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门语言,成了一位学识渊博的作家、教育家。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她爱的世界,献给了那些同样看不见光明的人,献给了生活在黑暗世界中的不幸的人。

海伦·凯勒变成了一个英雄、一个天使,她的光芒让全世界的人都受到了鼓励。很多人听说海伦·凯勒的故事后,惊叹道:“这怎么可能?”“是什么让她拥有了如此惊人的力量?”

是信念,对生活之火永不熄灭的信念。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会等到春天,感受温暖。就像一棵树,有时候,要挺过冬天、再次见到春的美好,并不需要它太强大,只需要它足够坚韧就可以了。

坚韧,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水滴石穿是因为水的坚韧,磨铁成针是因为磨针人的坚韧。坚韧,其实并不难,只要心中不放弃梦想,生命就可以不停地朝梦想的方向靠近。那些看似坎坷的道路,说不定就是一条捷径。

尼克·胡哲,这个澳大利亚的残疾人,曾感动并鼓舞过无数生活在痛苦中的人。

如果说一场疾病夺去了海伦·凯勒的视力和听力让她变得不幸,那么尼克·胡哲也许比她更不幸,因为他一出生就患了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指头的小脚。

尼克的父母都是基督徒,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孩子竟是这副模样时,也不禁开始怀疑上帝。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抛弃这个可怜的孩子,而是怀着痛苦和怜悯的心将尼克抚养大。

很多人埋怨生活太压抑、太痛苦,没有自由。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们更痛苦的人。对没有双手和双腿的力克来讲,“自由”从来就是两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字眼。离开照顾他的父母,他除了叫喊,别的什么都办不到,绝望的尼克曾三次自杀,试图了结自己可怜的生命。但痛苦让他早熟,10岁那一年,他突然意识到:“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这是一种生命的觉醒。从此,力克的生活逐渐有了转机,追求快乐、追求无拘无束,成了支撑他顽强活下来的信念。这种信念让力克充满了勇气,他尽量学会掌控他的小脚,用它们来滚、踢、推及支撑身体,并用它们来做更多的事情。

生活就是这样神奇,当尼克对生活充满希望时,生活就越来越有希望;当力克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一件事时,他真的做成了。

尼克勇敢地登上演讲台,跟别的孩子一起竞选学生会主席,虽然没有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却被封为“勇气主席”;他不顾风浪,大胆潜入海中,与海龟一起潜水、游泳;他出现在足球场上、高尔夫球场上;他游遍了全世界……

尼克超越了自己,他不仅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还用自己的生活感动了周围无数的人。他曾说过一句话:“我不需要成为正常人。”是啊,既然无法改变上帝赐予你的一切,为什么要勉为其难呢?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反抗命运的人,而是一个接受残酷命运,从残酷中去发现美好、发现希望的人。

有时候,生命需要安静下来。当我们遭受病痛几欲失去生的勇气时,当我们跌入低谷比周围一切人都过得不幸时,请告诉自己:“不必害怕,不必惊慌,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代表希望,代表有无数种可能。”

感情也好,事业也好,我们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为什么有些人遭遇了一路坎坷与不幸,甚至被逼到了绝境,却依然还能绝处逢生?不是因为有天相助,只因他们都有一颗淡定自若的心。这颗心把他们从自怜中拯救出来,让他们充满信念,最终成为生命的强者。

对一个人来讲,有一颗淡定自若的心,比拥有智慧和美貌更加重要。

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远大的追求,就不可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太远;一个人如果不相信黎明的曙光,就熬不过漫漫长夜;一个人要是畏惧病魔,往往不等大病来袭,自己就先把自己吓倒了。

那些头脑灵活却表现平庸、遇到一点极小的挫折就从此一蹶不振、只得了一点不痛不痒的小病就呼天抢地的人,不是命运对他们不公,而是他们遇到挫折时无法淡定,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生命。是他们自己,限制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是多么可怜、多么可悲。

很多人都知道《老人与海》,也有许多人被故事中那个硬汉的形象感动过。殊不知,这样的硬汉无处不在。只要有坚定信念,且敢于行动,就是一个铮铮铁骨的硬汉。罗斯福坐在轮椅上当总统;克里斯多夫·李维坐在轮椅上当导演;史蒂芬·霍金在全身肌肉萎缩的情况下写出了《时间简史》。

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心随路转,心路常宽。

学会淡定自若地面对挫折,学会在遇到绝境时转弯,也是人生的智慧。因为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是转机。

人生如果以悲剧开始,你我可以让它以喜剧闭幕。

相信自己,相信命运,就一切皆有可能。智慧悟语人生是没有限制的。当你开始抱怨,开始灰心丧气时,等待你的命运将会如你抱怨的那样,变得越来越糟糕。你的抱怨、怯懦、愤怒和绝望,就是你人生旅途中的障碍。有信念,你不会失去什么,却可以让生活过得更好。

坐看云起时

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追求爱情、事业,还是学问,人们勇往直前,到后来却常常会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再走下去了。山穷水尽时,难免会产生悲哀失落的心境,此时,不妨想一想唐代诗人王维的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原来,人生其实没有尽头;你看到的尽头,不过是一个新的开始。

王维从小聪颖过人,21岁就中了进士,在京城当官。由于王维才华出众,不仅写得一手好诗,同时工于书画,在音乐上也有着非凡的天赋,京中的王公贵族都乐于跟他往来。当时,王维真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的人生,如那长安的牡丹,在春风中绚烂开放。

王维34岁那年,张九龄当了中书令,他十分赏识王维的才华,举荐他当了右拾遗。张九龄是一位颇有胆识且远见卓绝的政治家,他心怀百姓,对朝廷忠心耿耿,并且直言敢谏,大胆反对朝廷结党营私,滥施爵禄的政治主张,坚持跟朝中浊流作不屈斗争。

王维将一切都看在眼中,他十分佩服张九龄的为人和勇气,于是作了一篇《献始兴公》,以称颂张九龄为谋民利,宁可得罪权贵的品质。

只是,那时的唐玄宗已经日渐昏聩。不久,张九龄被罢了相,李林甫接任了他的职位。

张九龄被贬后,李林甫等人在朝中为所欲为,朝廷一天比一天腐败糜烂。大唐王朝已如一座飘摇的阁楼,岌岌可危。

张九龄对王维有知遇之恩,他的为人和主张也深得王维赞赏,况且,王维也是一位有真性情的诗人。看到这样一位刚正宽厚的上司被贬,王维心中十分沮丧。他越来越厌恶官场的黑暗与腐败,对王朝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若不是为了那一点微薄的俸禄,他也早想弃官隐居了。无奈终于还是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此后几年中,王维屡次升官,曾一度被擢升为给事中。然而,身在官场,只为一禄。王维不想与那些浊流同流合污,更不会对他们溜须拍马、曲意奉承来换得升迁的机会。他只想当一个小官,希望能够安安心心地过完下半辈子。

后来,王维得了宋之问的蓝田辋川别墅,在那里隐居。别墅周围有山有湖,林荫处处。春来花草遍地,夏来流水潺潺,溪中游鱼成群,好不自然清新。在这样一片大好的山林间,几处馆舍随意散置,十分恬静。

比起灯火繁华的长安城,这里如一处世外桃源,可以让人忘记俗世的纷扰,修得一片内心的宁静。

自从有了辋川别墅,王维一得闲就会驱车来此小住一阵,也常邀裴迪等好友在此游山玩水,写诗作画。清晨,开窗远眺,湖边草木葱茏,春山可望;傍晚,月光溶溶,荷月而归,见辋水泛着涟漪,波光粼粼。

幸福的生活总觉得过得太快,一晃便是数十年的光阴过去了,王维在这里的生活倒也无风无波,甚为恬静安逸。在辋川别墅的日子,可以说是王维人生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了。

然而,好景不长,一场惊天之变凭空而起。安禄山攻破两京,唐玄宗仓皇出逃,王维因出逃时晚了一步,被贼兵抓住。为了保持名节,王维曾服药装病,想蒙混过关。谁知安禄山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喜欢他了,他特意派人把王维迎到洛阳,把他拘禁在普施寺里,逼他当官。

在古代,为君尽职保节是当臣子的天职。王维是个有气节的人,当然知道当伪官意味着什么。可他却觉得活着总有一天能看到大唐重新兴盛,所以,最后他还是选择在陷落的洛阳城里苟延残喘,可心中却天天都在自责,天天在思君。

王维在洛阳被困期间,他的好友裴迪曾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洛阳探望他,裴迪告诉王维安禄山大摆筵席犒劳叛军将士,朝廷旧臣们一个个流着眼泪在凝碧池边为安禄山表演歌舞的事情。王维听后,心中又气又愧,万千感慨凝成了一首《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以诗明志,表达了自己不愿做伪官,却又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

安史之乱平息后,王维在朝中大臣的保举下被赦了罪,后来又重新当了官,一度官至尚书右丞,也算要职。然而,这么多年来,历经官场沉浮,他早就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险,归隐之心日甚。晚年,王维归隐山中,定居在终南山的一座别墅里,看空名利,一心修佛,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天,王维乘兴独自在山中行走,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路边的美景。他沿着一条小溪不断向上游走去,渐行渐远。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小溪不见了,路也没了,他一时不知道该去向何方。于是,他索性坐下,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在山林中兴起飘游。看云之时,他突然想起,这云的家不正是这山林中的溪谷吗?原来,那小溪并没有消失,它是化成了云,去了天上,去了更广阔的空间。这小溪也不会绝,因为那云越积越厚,自然又会降落到这山林里。这么看,那溪的尽头,便不是尽头,而是成了云起处,成了新的开始。如此一想,心中便自在起来。抬头望云,恍恍惚惚间,感觉自己也轻飘飘的,如那天上的云,眼前不再有障碍,心中不再有拘束。

能进入到如此心境,何尝不是一种境界?能悟到如此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智慧?或许,这便是人生最宽广、最深远的境界吧。智慧悟语生命犹如一座迷宫,我们的脚下小径分岔。当人生遇到障碍时,切莫懈怠,切莫灰心。继续前行也好,就地止步也罢,一个抬头,一个转身,也许又会柳暗花明。

从容的自持

生活的最高境界,莫过于随心所欲。

每个人若能遵照心里所想、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可惜,人们总是顾虑太多,觉得这样不行,那样不妥——结果,人生如白驹过隙,倏然而逝,到时候再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已经来不及了。

日本有一个叫春水上行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外科医生。这个行业报酬丰厚,收入稳定,为很多人所向往。可是春水上行却感到十分苦恼,因为,他并不喜欢当医生,他真正热爱的是写作。

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去写作,是不是代价太大了?靠写作能维持生计吗?这样的代价和牺牲能换回相应的回报吗?自己快要30岁了,现在开始写作还来得及吗?

春水上行心里七上八下,犹豫不决。1960年的一天,他给当时闻名全球的摩西奶奶写了一封信,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希望得到她的指点。

摩西奶奶是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最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之一。跟别的画家相比,摩西奶奶77岁才开始学画,80岁才成名,可谓大器晚成。在成名之前,她不过是一个靠刺绣为生的民间农妇,后来因为关节炎的缘故,不得已放弃了刺绣,转而投入到绘画之中。

去信不久,春水上行收到了一张摩西奶奶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着一行字:“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这位年轻人的心。他下决心放弃了医生的职业,一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中。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日本情爱小说大师——渡边淳一。

如果不相信自己,不坚持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这个世界就会少了一个渡边淳一,少了《失乐园》等上百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其实,一个人真正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他的天赋所在。这天赋犹如深井里的泉水,只要你坚持不懈去挖掘,它就会回报你甘甜的清泉。

说到坚持自己,有一个人可谓达到了极致,她就是被称为美国最牛插画家的塔莎奶奶。

塔莎奶奶的全名是塔莎·杜朵,她曾两次获得有绘本奥斯卡之誉的“凯迪克大奖”,还是“女王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她的插画弥漫着一种“早春夜晚般的柔弱之美”,那画中的世界是如此迷人,让无数绘本迷憧憬和向往。

可这样的生活,当真只存在于绘本中,只存在于幻想的童话中吗?很多人不知道,塔莎奶奶笔下那个迷人的世界,那片理想的伊甸园,就是她本人生活的地方。

蓝天白云下,一座19世纪的大庄园里,花草繁盛。一群鸡在草地上走来走去,低着脑袋啄食草籽和草叶上的小虫;几只奶牛被拴在树桩上,哞哞地叫着。庄园里十分安静,这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人迹罕至。一个老妇人穿着复古长裙、头上戴着碎花头巾,在院子里摘了一篮子草莓,安静地坐在树荫下做果酱……

一切都是那么原始,那么自然,就像一个虚构的童话世界,但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塔莎奶奶就生活在这样一片虚幻的真实中:春耕、夏种、秋收;在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庄园里挑水、做饭、开辟菜园、摆弄花草;跟孩子们、木偶们一起设立“麻雀邮局”,互相写信;亲手制作肥皂、蜡烛和油灯,吃粗面包;每天纺线织布,为全家人裁做衣赏;冬季宁静的夜晚,坐在亮堂堂的火炉边作画。

这一幕幕闪过的瞬间,看起来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但要真正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就要学会忍受亲自劳作的艰辛,忍受古老生活的种种不便,忍受与世隔绝的寂寞,学会从容和淡然处世的心态,学会坚持与淡定。

能像塔莎奶奶这样,孤独地在一个19世纪的庄园里生活一辈子,常人是做不到的。

然而,喧嚣寂灭,尘土落地,塔莎奶奶一生的执着和坚守,换来了心灵的净化,灵感的升华。

如今,塔莎奶奶已经成为一个象征理想的符号,很多人把塔莎奶奶的生活当成一种梦想去追求。殊不知,这种梦想离我们并不遥远。

每个人脚下都有一条通往梦想的路径,你要做的,是不要犹豫,大胆迈出第一步,然后勇往直前地走下去。智慧悟语走自己喜欢的路,一辈子才会无怨无悔。把世俗名利和成败得失放一边,从现在起,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学会从容,学会坚持自己,幸福就会来敲门。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年老时欲传衣钵,命各弟子在墙上作偈。扫地的慧能小和尚趁别人不在,也在墙上题了四句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后大喜,就将衣钵传给了慧能,慧能即后来的六祖。

一千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头再看这四句偈的时候,仍然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短短四句话,便将这世间人、世间事,点得通透。在无数天花乱坠的解说和阐释背后,其句中意则始终只有一层,那便是“空”。

这世间最令人难以了却的,莫过于一个“情”字。

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人来到五台山寻求解脱。

寺里高僧问他:“年轻人,你因为什么而烦恼?”

年轻人说:“我爱一位姑娘,她曾经也爱我,可她后来爱上了我的朋友。我在失去爱情的同时,也失去了友谊。这让我十分烦恼,不知道如何解脱。”

高僧说:“爱,是什么?友谊又是什么?你可曾见过爱?你可曾真爱?”

年轻人被问住了,答不上话。

高僧微笑着继续说:“年轻人,你既然不知道爱是什么,友谊又是什么,也不曾见过它,为什么说是为爱而烦恼呢?你若真爱姑娘,真爱你的朋友,就会宽恕他们的一切,只想起他们的好。想起他们的好,你的心中便只会有快乐,不会有烦恼。你的烦恼,不在那位姑娘,也不在那个朋友,更不在看不见的爱和友谊上,而在你自己心里。”

年轻人赶紧问:“在我心里?那我是在为什么烦恼呢?”

高僧说:“为你心中的尘。”

年轻人急切地问:“那我要怎么将它拂去呢?”

高僧答:“心中本无尘,你怎么拂?”

年轻人不解地问:“大师,你一会儿说我心中有尘,一会儿又说无尘,我心中究竟有没有尘呢?我到底该怎么消除我的烦恼呢?”

高僧答:“原本没有烦恼,可你觉得有烦恼,想着这烦恼,烦恼就会在你心里滋生,这烦恼就是尘。你觉得自己没有烦恼,烦恼自然就消逝了,心中也就无尘了。烦恼的起落,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世间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草叶间原没有花,如果忽然花开时有人为之惊喜,那么花败时必然有人为之嗟叹。其实想想,花开了又谢,对没有见到它的人来说,就是不存在。即使有人见过它,它的存在也不过是刹那的幻影。既是幻影,何必为之烦恼?念由心生。你只要记住把心扫空,然后让它起善念,烦恼就不消自除了。”

年轻人似有所悟,点了点头,下山去了。

回到家中,他躺在床上,反复咀嚼着高僧说的话,“念由心生”四个字在耳畔久久回荡。年轻人开始回想自己对这姑娘最初的印象,她的美、她的好,犹如那花香,淡而不艳,有恰似无,萦绕在心间。这么想时,他的心情就愉快起来,姑娘仿佛从未远去,她的美好一直留在他的心间。

他再想起好友往昔对自己的情谊,也不禁惭愧起来。好友和姑娘俩人既是两情相悦,就应该是值得祝福的一对。两个美好的人结合在一起,自己应该感到高兴才是。自己之所以不高兴,是起了嫉妒心、起了贪欲,这都是自己的恶念在作祟。

想明白后,年轻人不再整日躲在家里嗟叹。他找到了姑娘和好友,真诚地为他们送上祝福。姑娘和好友也十分高兴,与他和好如初了。

每个人最难解脱的,除了“情”,还有“欲”。“欲”字为一个“谷”,一个“欠”。谷物对人来说是缺不得的东西,一旦缺了,就会饥饿,从而引出想念、追求。欲有多种,如财欲、色欲、名欲、食欲、情欲,等等。饥饿让人产生食欲;精神的空虚让人产生财欲、情欲、名欲、色欲。一个人的肠胃尚有限,吃饱吃够了,食欲就满足了。可精神之欲却是可怕的,因为它永远都满足不了。

曾有个布衣,于山间劳作、自食其力。日间插秧种菜,偶然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夜晚点灯夜读,听妻儿说话,日子过得平淡却充实。一日,布衣在城里做生意的邻人给妻子买了一块好看的绸衣,布衣见了十分羡慕,决定挑着家里的余粮去城里卖了,也给妻子买一件绸衣。

到了城里,布衣见街道上的人一个个身着绫罗绸缎,潇洒阔气,不禁大开眼界。他想:“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美好,我也要过上这样的生活。”

数年中,布衣渐渐放弃了种粮种菜的生活,学着邻人做起了生意。由于布衣踏实肯干,他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不久就发家致富了。布衣家也拥有了一座豪宅,家中资产甚多,顿顿都有美酒佳肴,人人都穿绫罗绸缎,真是好不富贵。

可是,好日子过了没几天,突然闯入一群强盗,把布衣家洗劫一空。几年辛苦创建的家业毁于一旦,布衣心里十分凄苦。正当他愁苦之时,邻人告诉他:“做生意人是没有保障的。你要想生活富贵又稳定,不如去当官。那些盗贼,也只敢欺负老百姓,哪里听说过有盗贼洗劫当官的啊?”

布衣一听有理,于是借钱捐了个贡生,在城里当了一个小官。当小官自然不如当大官,当没有实权的官自然不如当有权的官,就这样,布衣想尽各种办法,一步一步往上爬。等他如愿以偿当上大官时,已经年过半百了。不过,他总算什么都有了:家中广厦无数,佳肴美酒无数,娇妻美妾成群。

可是,当大官似乎还有烦恼,就是不能自由自在。官场中暗流汹涌,布衣整天要看着皇帝的脸色行事,还要应对同僚的排挤,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一次,布衣陷入党派纷争的旋涡,他站在左边不是,站在右边也不是,站在中间更不是。愁得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正发愁间,他在迷迷糊糊中看见一团白光从门外飘进来,渐渐显出一位白衣仙人,说:“布衣,你不是心中有烦恼吗?有烦恼且随我来,我带你去看看没有烦恼的极乐仙境。”

布衣应答一声,轻飘飘地从床上起来,随着那白衣人腾云驾雾,来到一处云山雾海的仙境。

布衣环顾四周,这里除了漫无边际的云海,别的什么都没有,大惊道:“这就是你说的极乐仙境吗?这里既没房子,也没鲜果、美酒,连一个做伴的人都没有,怎么会让人快乐和满足呢?”

那仙人道:“神仙本来就无身无形,不过是天地间的一股精气。它无所往,又无所不往,浩浩荡荡,飘飘忽忽,没有拘束,有什么烦恼?其实,每个凡人的灵魂也是精气凝成的,原本与神仙一样,没有烦恼。烦恼是因为受到了俗世间的各种束缚,钱财、名利、情色,每一样都是束缚。一个人对这些所求越多,所受的束缚就越大,烦恼就越重。那世间最可悲的人,就是那些把自己深深套在俗物中的人。他们已经没有了灵魂,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你瞧……”

仙人说着,把布衣带到一个仙池边,指给他看凡间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

那凡间之人,有人为追求财富卖儿鬻女,挥霍尽钱财后孤老死去;有人浑身被锦绣绫罗包裹,心中却千疮百孔;有人年轻时风光无限、追捧者无数,年老色衰时身边却冷冷清清,常暗自对镜流泪;有人仗势欺人,失势时被人骑在胯下当猪狗牛马;有人贪财好色、花天酒地、享尽荣华富贵却不得好死;有人身份至尊,享尽世间一切荣华富贵,却没有一个知心的家人或朋友……

一幕幕图景从布衣眼前飘过。忽然,眼前飘过一个熟悉的人影。定睛一瞧,原来是自己。他看见自己已经死了,正躺在棺材里迅速腐化。他宠爱的妻妾们纷纷另嫁他人,旧人就成了新人,过得好不快活,早把他忘在九霄云外了。他那养尊处优惯了的儿子不久就把他的家产挥霍殆尽,衣衫褴褛,正可怜地蹲在一堵墙边乞讨呢。

布衣看着看着,心中无限悲伤,他问仙人:“难道我已经死了吗?难道我辛辛苦苦努力的结果竟然就是这样的吗?”

仙人哈哈大笑说:“你把自己视为那一个俗世的躯体,你就已经死了;如果你把自己视为天地间的精魂,你怎么会死呢?这池中照出的不过是种种幻象,你若能从这幻象中悟得大道理,你就会复活。要不然,我也救不了你了。”

布衣跪下来,连连磕头,只听神仙大喊一声:“仙本在你自己心中,你缘何求我!”说完一闪不见了。

布衣在大喊中惊醒,原来不过是一场梦。布衣觉得这不是一个平凡的梦,于是细细品味仙人之语,心中有所悟,遣散妾奴,携妻带子辞官还乡去了。

布衣回到故里,重新过起了躬耕自资的生活。粗米淡菜、几所茅房,用心细细体味,竟然远比那佳肴、宫殿可爱、亲切许多。白天,他荷锄上山,累了就看看天,自己的心就像天上的云,飞得很远很远。这种舒适和惬意,这种自由与放松,他很久没有体会了。顿时,心中一阵释然。

布衣临终时,内心十分平静满足,他把自己的梦告诉了妻子和儿子,说自己要去见那仙人了,并希望他儿子牢记他的教诲,这样就可以永远快乐、没有烦恼。智慧悟语佛家认为,世间事,原本就是真真假假,如梦如幻。幻由空生,又归于空。人们追求、在意的,即便得到了,最终也将转瞬即逝。生为世间人,我们无法都像佛一样看空一切,求得永无烦恼的极乐世界。但如果明白了“空”的道理,至少可以放下一些烦恼,学会无为而为:烦恼无法了结,就不了了之。这,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秋日的守望者

人在做,天在看,每个人的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我们不必急于求成,只需慢慢等待。那春日之花,必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等待你去采摘。

过去有一个叫宋的官,因为得罪了朝中权贵,遭到诬陷,被罢官还乡,心中十分郁闷。临走时,他的好友给他送了一篮颜色橙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果子,跟他说:“以前总听你说爱吃这果子,如今就带上一些路上慢慢吃吧。只是不要丢了这果子里的核,挑出那些饱满的果核,拿回家去,埋在地里,一年或者两年,就会出苗,八年或者十年后就可以在秋天结果了。”

宋感激地收下朋友的礼物。一路上吃了果子后,把果核都留了下来。回到家中,他按朋友说的办法,将数枚果核埋在一处潮湿又阳光充足的地方,还在果核四周围了一圈篱笆。宋每天都要去院子里浇水、施肥、拔草,希望种子会冲破坚硬的果核,钻出地表。

快到一年时,宋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激动。常常早晨刚看了篱笆中还没有长出幼苗,中午又看,傍晚还看,甚至夜晚还要打着灯笼看。

一天又一天,掐指一算,离他种下果核的那天已有一年零八个月了,怎么幼苗还没长出来?那时没有电话,宋没有办法问朋友究竟怎么回事儿,也不能翻开泥土看(万一幼苗还在土壤里,翻土时很容易被折断),只好耐心等着,还是每天坚持浇水、施肥,照料得十分周到。

又过了半个月,果苗还是没长出来。宋有些着急。

宋的儿子劝他:“我看是没有希望了,不如放弃吧!”

宋却坚持再等等看,这一等,便是两年。第三年,宋发现篱笆内长出了几株十分独特的苗芽,心中十分欣喜。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移植在三处,依旧每天浇灌、施肥、驱虫,照料得十分仔细。遇上暴风骤雨的坏天气,宋亲自带头,命家人和仆人一人撑一把伞,为幼苗遮风挡雨;到了严冬,宋又令仆人专门给每棵幼苗建造一所透光的“小房子”。

到了第四年,幼苗茁壮成长起来,一时长得跟人一般高了。宋的心中十分喜悦,还是一丝不苟地呵护着这几株幼苗,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般。

这样一年又一年,不觉过去了八年的光景。果苗已有数米之高,并开出鲜艳的花朵。这花朵比当地所有的花都漂亮,引来了一群群蜂蝶,在花间飞来飞去,热闹非凡。

可是,连续好几年,这树都只开花,不结果。到了第十年,果树长得密密匝匝,枝繁叶茂,遮住了庭院的阳光。

宋的儿子说:“都十年了,我看它是不会结果了,不如把它砍了吧!”

宋却说:“为什么要砍它?如果它结了果,当然更好。要是它真的不结果,用来赏花不也很好吗?”

这么说,是因为宋由此联想起自己的仕途。宦海浮沉20年,他一心为国为民,对朝廷忠心耿耿,也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不想最后落了个遭谗言被罢官的下场。一开始,他还觉得心中愤愤不平,如今想来,人生有时候不正像栽培一棵果树吗?为百姓做的好事如那果树的花和荫,虽然没结果,可还是给别人带来了益处。为官多年,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胸怀坦荡,何必去追求升官加爵?

这么想时,对树也好,对自己的人生也好,宋都看淡了许多。

他不再想着结果的事情,只想一如既往地照看好它们,不辞辛苦,一年又一年为它们松土、浇水。只要果树能一天天茁壮成长,能在夏季开出鲜艳的花朵,他就心满意足了。

几年后,宋的老友辞官还乡,去宋的故乡探望他。再见故人,一对好朋友十分高兴,手拉手相谈甚欢。聊天时,老友突然问起果树是否结了果的事儿。

宋想了想说:“树上未结,心中先结了。”

是年秋,老友辞去。宋闲来无事,一个人在树下闲坐看书。忽然空中坠下一物,打在他的背上。俯首一看,竟是一只橙黄、透亮的熟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是什么时候得,收成怎么样,还得看天气、看年份。你我可以把握的,就是专心致志地把瓜和豆种好,做到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好。

有一个叫琳达的女孩,大学里学服装设计,硕士毕业后进了一家大企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领导并没有把她放在设计部,而是把她放到了生产部。她觉得用人这样的事情,领导绝不可能糊涂搞错,兴许他是有意要让自己在生产部锻炼锻炼呢。这么想着,琳达就安心待在了生产部。

很快,一年过去了。琳达的工作做得很好,跟普通的缝纫工相比,她总能在一些细小处做足功夫。同样款式的衣服,从她手里出来的,要比别人做得漂亮精致许多。而且,她也经常指出现有款服饰在设计上的缺陷,并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年底时,琳达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他说了一些夸赞琳达的话,却忘了把她调回设计部。一年来,琳达发现自己的设计水平要比现有的设计员高出许多,可她却没法施展自己的设计才华,待在生产车间,只拿不到他们三分之一的薪酬。对此,琳达并没有感到多委屈。

也许是自己的工作还不够出色吧,她这么想。接下来的工作还是做得一丝不苟。她一心一意只想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并不想别的事儿。很快又是一年过去了,琳达被评为了公司的杰出员工,可是领导依然没有把她调回设计部。

亲朋好友纷纷劝她,问她是不是没有搞好跟领导之间的关系,要不要趁圣诞节给领导送一些礼物,要不要换一家工作单位,等等。琳达都没有采用,她觉得,自己干工作并不是为了领导,她没有必要去刻意讨好领导。如果领导有眼光,他迟早会发现自己,提拔自己;如果领导没有眼光,她总有一天会离开这里,到时候损失最大的还是领导。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由于琳达的卓越表现,公司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她的大名,尽管她的职位不过是生产部的一名缝纫工。琳达觉得自己已经做得最好了,如果过了新年,领导还不给她调动工作,她就会选择离开。

就在这时,领导把琳达单独叫到了办公室,对她说:“这几年来委屈你了。这么多年来,我都会在所有应聘设计师的职员中挑出我最看好的一名,让他去生产部锻炼。这些人,有的干不到半年就走了,有的熬过了一年就要求调回设计部,有的答应在生产部待着,但要求五倍的薪酬……像你这样的,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个。你踏实、勤奋、用心,又不斤斤计较,我觉得你是个能挑大梁的人才。从明年起,我想让你当设计部总监,我相信你会胜任的。”

很多时候,人生就像一枚种子,要在泥土中孕育很久,才能破壳而出,长成幼苗;幼苗又要生长很久,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大树又要过很多年,才能开花结果……

面对人生,我们不必着急。当一个秋日的守望者,耐心等候,等候我们生命中的果实。智慧悟语有一句话叫“看谁笑到最后”。心中坦荡,每一分每一秒都认真生活、踏实生活的人,一路都在笑,最后获得的也是快乐;急于求成的人,过程中患得患失、忧患无常,到了最后也不见得能收获多么理想的结果。

原谅别人的口无遮拦

有人说,世界上最讽刺的事情是人们常常忘记自己钓过的那条鱼,可是那条鱼却永远记得钓起它的人。事实上,别人对自己说的某句无心的话也是一样。说的人未必记住对你的伤害,你却因为对方的无心之失而记恨对方,折磨自己,这是最愚蠢不过的行为了。

三天前,阿普里尔还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有为青年,可是,在今天,他却被法官以故意伤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直到现在,阿普里尔还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法庭上,他愤愤不平地表示自己还会继续上诉,他坚持认为是山姆太太严重地伤害了他。

这件事要追溯到20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当时,山姆太太是阿普里尔的邻居,她平日里喜欢跟阿普里尔的母亲在庭院里织毛线。那天,山姆太太和往常一样带着一篮子的毛线来找阿普里尔的母亲,两人有说有笑地在庭院里打起毛线。山姆太太要给儿子凯勒打一件羊毛背心,阿普里尔的母亲则要为他打一件羊毛外套。就这样,两人愉悦地聊着天,9岁的阿普里尔在庭院里做起老师的手工作业。

阿普里尔打算用十几个火柴盒制作一栋小房子。可是,阿普里尔显然做得不够好。他把模型的一楼、二楼和三楼都粘得歪歪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因为没有粘得很直,所以四楼根本粘不上去。可是,倔强的阿普里尔却一次一次想把掉下来的四楼给粘上去。

看到这种情形山姆太太便对阿普里尔的母亲说:“天哪!这个孩子的动手能力可真不怎么样!估计将来会过得不怎么好。”

阿普里尔的母亲不在意地说:“谁知道呢?未来的事情,谁也没办法下定论。”虽然母亲的话让口无遮拦的山姆太太闭嘴了,可是这话却像烙铁一样深深地烙在阿普里尔心里,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0年炼狱般的生活。

为了证明自己很出色,阿普里尔发疯似的勤奋学习。无论是美术作业,还是其他科目的作业,他都全力以赴。为了被美国的一流大学录取,阿普里尔长期通宵达旦地复习功课。每当困意袭来,阿普里尔就会想起山姆太太那句话,顿时困意全消,继续投入到复习功课里。

经过两年的努力,阿普里尔终于被哈佛大学录取。他选择了电子软件专业。在大学期间,阿普里尔拒绝谈恋爱,拒绝一切课外活动,全身心投入到软件开发的学习里。直到大学毕业的时候,阿普里尔完全不知道班上有几名女生,学校边上有哪些好玩儿的景点,大学里有哪些著名的活动。用别人的话来说,阿普里尔是最不像大学生的大学生。

每当别人这样说阿普里尔,他都没有任何反应,他只是低着头继续往图书馆里跑。这样的日子虽然很苦、很单调、很乏味,但是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因为他每天都在幻想自己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开着名牌跑车出现在山姆太太面前。他要告诉她,她曾经的判断是错误的。

就这样,阿普里尔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还没毕业就被知名的软件开发公司录用为软件工程师。在公司里,阿普里尔继续将自己置身在炼狱里。他疯狂地工作、疯狂地加班、疯狂地研究软件开发,最终开发了一个金融体系的软件,得到了上司的赏识。

这个时候,阿普里尔已经是年薪过百万的精英人士。可是,阿普里尔却不满足,他脑海里仍然是山姆太太嘲笑自己的模样。于是,阿普里尔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创业。

阿普里尔向公司提出辞职请求,带着自己的积蓄在纽约上好的地段租了一间办公室。这个软件工作室开张的时候,只有一名秘书、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和阿普里尔。可是,阿普里尔却满怀信心。因为他要开发出一个可以装在手机里的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像生活助理那样提醒手机的主人什么时候要进行会议,什么时候要卖掉手头的股票,什么时候要去约会。除此之外,这个手机软件还要能为手机的主人提供很多服务,包括预订酒店、预订飞机票等。

理想是伟大的,现实却是残酷的。阿普里尔面临的严重问题是没有软件开发的经费。所以,他必须去融资。可是,很多银行、企业家听到阿普里尔的想法后,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个时候,手机软件并不流行,可以说那是一片空白的领域。自然,大家也不愿意投资阿普里尔的项目。

不久,阿普里尔开始发不出工资。可是,他不能让仅有的两名员工离开。因为他认为如果有人找上门谈合作,看到工作室里没有员工,肯定不会与他合作。所以,他必须留住两名员工,就算自己饿肚子,也要给员工发工资。就这样,阿普里尔拿出自己所剩无几的积蓄给员工发工资,自己却吃起了泡面。最艰难的时候,阿普里尔每顿只吃一片面包。在这种情况下,阿普里尔又会想起山姆太太的话,这些话像锐利的尖刀划过他的心头,让他疼痛不已。

所幸的是,阿普里尔悲惨的日子终于在半年后结束。他的软件被某位独具慧眼的投资商相中,不但给予了阿普里尔大笔研究基金,还给阿普里尔安排了条件非常棒的实验室。一年后,阿普里尔的独家手机软件面市,很多手机运营商都争相向阿普里尔购买软件的使用权。一夜之间,阿普里尔成为富裕的年轻企业家。

结束了手头忙碌的工作后,阿普里尔真的开着知名跑车,穿着纽约市最昂贵的西装出现在山姆太太面前。当时,山姆太太有些惊讶,不过她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她热情地祝福阿普里尔的成功。没想到,阿普里尔却把自己的经历一字一字地说出来。阿普里尔告诉山姆太太,他之所以过得那么痛苦就是因为山姆太太的话。听着听着,山姆太太痛苦地哭泣起来,她真的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失会给一个孩子带来这么大的痛苦。

十天后,阿普里尔再度造访山姆太太。从很远处,阿普里尔就看到山姆太太快乐地跟孙子在玩耍。这时,阿普里尔非常愤怒地指责山姆太太说:“您为什么能在给别人带来那么大的伤害后,还这样快乐地生活呢?”山姆太太表现出遗憾的表情说:“亲爱的阿普里尔,很抱歉,我原谅了我自己,所以继续快乐地生活着。”听到这话,阿普里尔彻底不冷静了。他愤怒地掐着山姆太太的脖子,让山姆太太因窒息而昏了过去。后来,赶到现场的山姆太太的女儿报了警,阿普里尔被警察拘留了,于是就发生了开篇阿普里尔被判刑的情景。

从阿普里尔的故事里,我们不难发现纠结别人的口无遮拦是对自己的惩罚;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无疑是最愚蠢的行为。学会原谅别人,学会拥有豁达的处世观,我们会发现幸福的生活就在身边。智慧悟语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人活一世,不必太计较怨恨得失。即使有人伤害了我们,也用友好的态度去对待他,就会化解仇怨。化解了怨恨,心中才会平静,才会释然。有人伤害你时,或心中对谁有怨恨时,请说:“愿我生生世世,常与你为善友。”

Part 02 远离嫉妒怨恨,我的快乐我做主

阻碍我们走向快乐的绊脚石究竟是什么?就是长久以来折磨我们的嫉妒与仇恨!这些负面情绪蒙蔽了我们的心智,让我们盲目地陷入生气和愤怒之中,变成暴躁的奴隶,严重违背了我们追寻快乐人生的初衷。唯有选择改变才是重拾快乐的不二法门!

莫让嫉妒蒙蔽了你的双眼

人们常把嫉妒比作可怕的毒瘤、杀人的软刀、绿眼的恶魔、心灵的毒药,很多人因嫉妒的蒙蔽,丧失了理智和判断,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情。

上帝对一个遇见自己的幸运儿说:“我可以满足你任何一个愿望,但前提是你的邻居会得到双份的报酬。”

幸运儿高兴不已,但他转念一想:如果我要一所房子,那我的邻居就会得到两所房子;如果我要一箱珠宝,那我的邻居就会得到两箱珠宝;更糟糕的是,如果我要一个绝色女郎,那么,那个眼看就要打一辈子光棍的浑蛋家伙就会得到两个绝色女郎……噢!上天啊,千万不能便宜了那个家伙!

他抓耳挠腮地想来想去,最后,他一咬牙:“上帝,请你挖走我一只眼珠吧!”

因为嫉妒,因为无法改变的事实,他心生怒气,转而生出报复之心。嫉妒成为情绪的主控者,让他愤怒,让他失控。他不会感激自己因为幸运而得到的东西,只会看见别人比他得到更多的东西,因为生气、因为愤怒,他选择凭空而来的痛苦。

嫉妒是一把旺盛的野火,它在灼伤别人的同时也会把自己烧成灰烬。

有一只老鹰嫉妒比它飞得快的另外一只老鹰,想方设法去报复。有一个猎人愿意帮助它,但是必须要用它的羽毛做成箭去射那只飞得快的老鹰。结果它的羽毛被一根根拔掉,直到飞不起来了,猎人把它捡去美餐了一顿。嫉妒和愤怒让这只老鹰失去了最后的理智,让猎人利用了它,是它亲手把自己的性命葬送。因为嫉妒而存心去算计陷害别人的人,终究都会掉进自己掘好的陷阱里。

嫉妒是惩罚自己心胸狭窄、贪婪自私最好的利器。因为有了嫉妒之心,人们就会对自己生气,气自己力量不够强大、气自己没办法改变、气嫉妒对象的优越、生气命运的不公……最后在生气中走向灭亡。

诸葛亮三气周瑜,让心胸狭窄的周瑜吐血而亡。追根溯源还是周瑜的嫉妒之心害死了他。他自命不凡,认为于世之人无出其右者,他觉得自己的智慧无与伦比。然而诸葛亮的大智慧让周瑜心生嫉妒,转而生出巨大的愤怒,正是这愤怒让一代英雄夭折。“既生瑜何生亮”的疑问与遗憾回荡后世,叩响了嫉妒生怒的警钟。

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赫拉生性善妒,她对于宙斯不间断的外遇非常不满,心怀怨恨。她嫉妒宙斯那些情妇们的美貌或者智慧,嫉妒让她失去了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变得冷酷而可怕。她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地去打击报复宙斯的情妇,用最恶毒的方法折磨宙斯的私生子。嫉妒让她深陷怨恨的深渊,失去了天后的亲和与魅力。我们看到了嫉妒与恨的微妙关系,嫉妒就是情绪快速恶化的催化剂,而生气愤怒就是嫉妒通往恨的桥梁。由嫉妒产生生气和愤怒,生气和愤怒更会加深嫉妒的程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我们该如何克服嫉妒心理,远离愤怒呢?

感恩并珍惜自己已有的。人之所以会嫉妒,就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时刻摇摆不定的天平,前进一步就是嫉妒,后退一步就是淡然。幸运儿就是因为内心的天平失衡,一念之差,由天堂走进了地狱。所以我们要时刻以豁达的心提醒自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总有不属于自己的理由,选择用豁达驱逐嫉妒,让愤怒的情绪失去滋生的土壤。

远离嫉妒怨恨,和对手在阳光下赛跑。羡慕和嫉妒只有一线之隔,羡慕带有淡然的祝福意味,而嫉妒则带有浓重的破坏嫌疑。把目光从让你心理失衡的地方移开,放眼眺望远方,给自己信心和勇气。如果周瑜和赫拉能消除嫉妒,做到见贤思齐,让自己变得强大,用正当的手段去和对手竞争,在阳光下赶超对手。那么他们的故事也许会是另外一种结局。智慧悟语莫让嫉妒的大手蒙住你的双眼,放弃嫉妒,生气和愤怒就变成无本之木。远离嫉妒,用淡然和豁达装点生命,用幸福和从容填充生命。

仇恨是一把“双刃剑”

说起仇恨,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部韩国电影《老男孩》,讲的是一个复仇狂人的故事。若干年前,因为吴大修的多嘴多舌,对外散布了李秀儿和李有真这对姐弟的不伦之恋,羞愧难当的李秀儿选择了跳桥自杀,心怀仇恨的李有真默默地精心策划了一场旷日持久且极具毁灭性的复仇阴谋。

李有真将人到中年的吴大修关押了15年,让他在一个暗无天日的私人监狱里度日如年,每日吃饺子、看电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吴大修几乎走向崩溃。幕后黑手李有真操纵了吴大修的命运,让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当真相大白的时候,吴大修生不如死,他割断了自己的舌头作为当年散布谣言的惨痛代价,李有真不惜一切代价地报复,终于让这个自己仇恨了十几年的仇人感受到自己当年痛失挚爱的痛楚。疯狂的李有真在故事结束时站在复仇的终点上,他生命的意义也结束了,于是他选择了饮弹自杀。

仇恨走到最后变成了一场了无生趣的自相残杀,李有真赢了,却也是最大的输家,因为仇恨的维系让他的生命变得空洞苍白甚至扭曲,除了仇恨,他一无所有。透过这个血淋淋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仇恨是一把双刃剑,由愤怒驱使着的你,在报复仇人的快意中,自己也被深深伤害。毋庸置疑,这种两败俱伤、玉石俱焚的仇恨是愚昧的,是人性最低级的邪恶。

仇恨真的是害人不利己的东西,如果不能很好地消除仇恨,就好比戴着枷锁和铁链在行走,被束缚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精神和灵魂。如何才能保护自己不被仇恨所伤?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下仇恨这把“双刃剑”。

用宽容大度的胸怀熄灭仇恨的火焰。

1907年,甘地因为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运动反对英国殖民政策,遭到了激进分子的迫害。有一次,甘地在大街上被一群仇恨自己的凶恶暴徒围攻,不仅遍体鳞伤还被捕入狱。尽管如此,他仍然以伟大的宽容之心来对待这些反对和仇恨自己、时时刻刻想把自己置之死地的“敌人”。最后,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不仅赢得了印度人民的支持和热爱,也得到了反对他的敌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深明大义的甘地,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用无限宽大的胸怀包容了所有“敌人”对自己的不满和怨恨。仇恨对于甘地而言,犹如燃烧的火把坠入苍茫的大海,悄然熄灭,于人于己都已经没有丝毫的伤害。

用善良的爱心驱逐仇恨。

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贫民窟的圣女”德兰修女,终其一生都在为人道主义慈善工作和奋斗。有一天黄昏时分,德兰修女在路边看见一个饥饿的流浪儿,因为自己当时身无分文,没有能力救助流浪儿,于是她便领着流浪儿沿街乞讨。他们来到一个面包店前,修女对老板说:“先生,你能给这个孩子一块面包吗?”老板面无表情地瞟了她一眼,“呸”的一声,吐了一口痰在德兰修女的脸上!德兰修女没有丝毫的生气和愤怒,仍然向老板恳求道:“请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一块面包吧!”老板顿时惊呆了,羞愧难当,赶紧从柜子里拿出一块面包递给了那个流浪儿。从那以后,每天晚上,这个老板都会把当天卖剩下的面包,分发给附近的流浪儿。

在与人为善的德兰修女眼中,面包店老板对于自己的侮辱和流浪儿的生命相比轻于鸿毛。任何敌意的言行在爱心面前,都是暂时的,面包店老板在德兰修女爱的启示下,放下了敌意和仇视。在善于传递爱的人心中,仇恨都是一闪而过,从来不会逗留太久,因为,善良无私的爱已经代替了一切,占据了一切,仇恨无处藏身。智慧悟语仇恨是欢乐的绝缘体,会使人忽略身边的幸福,仇恨如同锁链一般捆绑人的手脚,难以自由,选择宽容和爱心,就是解开仇恨的结,为自己松绑。所以,让我们一起珍爱生命,远离仇恨这把“双刃剑”。

对“小肚鸡肠”说拜拜

没有谁会愿意别人给自己安上一个“小肚鸡肠”的帽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并不是褒义词,而是为人处世的性格缺陷。小肚鸡肠的人气量狭小,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容易生气,而生气与怨恨只有一线之隔,当人在怨恨之中就会不自觉做出缺乏理智的事情。不仅横生枝节还会惹祸上身。

从前,在一片肥沃的草地上,只有一匹马独享这里美味的青草,后来有一只鹿也来到这块草地。以马和鹿的食量,就是用100年时间,它们也吃不完这里的草。但小心眼的马对鹿这位不速之客心存怨恨,想方设法要赶走它。于是,马请求人来帮助自己驱赶前来抢食的鹿,狡猾的人说:“鹿行动敏捷,以我的速度是抓不到它的,除非你答应让我骑在你身上追它。”马很爽快地答应了,结果人骑上飞奔的马很容易就追上了鹿。

后来,马的下场可想而知,从那以后它再也没能摆脱缰绳和辔头的牵制,永远成为了人的俘虏。本来马和鹿的奔跑速度是人远不能及的,但因为马的小肚鸡肠,容不下鹿的到来,在报复中,反让自己掉进了人的陷阱。最终坐享其成的赢家,不是跑得最快的马,也不是只为有口草吃的鹿,而是黄雀在后的人,马为自己的小肚鸡肠付出了沉重代价。当自己刚有小肚鸡肠苗头时就应该立刻纠正,收起小心眼,摆正心态,用一颗平常心去正视周围的人与事,用宽大的心胸去面对一切。

一天,在一个住着寡妇和两个小孩的穷人家隔壁搬来一位年轻的单身女子。晚上,突然停电了,单身女子找到了蜡烛,刚刚点亮的时候,耳边响起了阵阵敲门声。原来是隔壁寡妇的小儿子,他紧张地问道:“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是想向我借蜡烛吗?真没想到这一家子穷得连蜡烛都买不起,千万不能借,要不然就被赖上了。”

于是,女子冷冷地回应小男孩说:“没有!”话音刚落,小男孩高兴地说:“哈哈,我就知道你肯定没有。”女子看着小男孩纯真无邪的表情内心充满了疑问:“难道又是我小心眼的毛病犯了?看他也不像是来借东西的,哪有借不着东西还这么高兴的?”于是,女子立刻露出了微笑改口说:“阿姨刚才记错了,也许……也许我是忘记蜡烛放在哪里了,一会儿我找找看,要是找到了,我就给你送过去好吗?”

只见男孩露出诧异的表情,拿出藏在背后的两支蜡烛解释道:“谢谢阿姨的好意,我今天不是来向你借蜡烛的,而是给你送蜡烛的。妈妈担心你一个人住会怕黑,就叫我给你送两支过来用。”女子立刻被感动得湿了眼眶,蹲下身子,把小男孩紧紧拥抱在怀里。

试想,如果女子没有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后加以改正,而对心怀好意的小男孩继续恶意误解,那么,她一整晚都会在猜忌所带来的不快中度过,而小男孩那颗纯真的心灵也势必会被划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所以于人于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万万使不得。幸亏女子及时地自我纠正,转怒为喜,收获了好心情的同时也避免了对小男孩的误解和伤害。

当自己被小肚鸡肠的人记恨时,要学会“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用宽宏大量去面对不公之事,不公之人,以自身行动证明一切,用事实说话。

中国小巨人姚明在NBA首次亮相时,一分未得。当晚,对赛况进行直播的美国体育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巴克利表现出对姚明的不屑一顾:“姚明只是一个中国傻大个,根本不会打篮球!”他的搭档史密斯却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姚明是个潜力股,也许他未来某天能打出19分的好成绩。”争强好胜的巴克利竟然当众与史密斯打赌:“如果姚明能拿19分,我就亲吻你的屁股!”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备受争议的姚明选择了沉默。事隔不久,姚明不负重望,在2002年11月18日火箭队客场挑战湖人队的比赛中,以22分的骄人成绩大获全胜。

直播当晚,史密斯为了避免行为不检,牵了一头驴走进直播室,以驴代替自己。众目睽睽之下,巴克利硬着头皮亲吻了驴的屁股。当队友们看到这大快人心的一幕纷纷走向姚明表示祝贺时,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当事人姚明,问他作何感想,大家都以为姚明会给嚣张的巴克利一次致命回击,谁知姚明只是淡然一笑:“巴克利是个很有趣的人,他并非恶意,也许只是为了制造噱头罢了。”面对曾给自己带来莫大人格侮辱的“小人”,姚明并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相反,他大人有大量,原谅了巴克利,并好心为其开脱。姚明的大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支持。

宽大的心胸代表着一个女人的涵养、一个男人的修为。试问,有哪个女人愿意自己的美好形象毁在小肚鸡肠之上?又有哪个男人甘心别人用心胸狭窄来破坏自己的清誉?答案显而易见,既然如此,为何不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并非气量狭小的小人,而是宽宏大度的君子呢?智慧悟语无数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小肚鸡肠是走向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是引发怨恨的前奏,唯有宽宏大量才能实现人格与情绪的双赢。请从现在开始,告别小肚鸡肠,做一个有容乃大的仁人君子吧。

不要做“暴躁”的奴隶

现代人因为紧张的工作生活变得日渐浮躁,人们常会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飙,做出非常出格的粗鲁行径。

云南街头曾经出现过一位轰动一时的“暴躁姐”,二十几岁的她在骄阳似火的大白天强行拉开一辆轿车的车门,不仅暴打车主还将后座的老人赶出车内,用自己脚上的拖鞋疯狂砸车,后来又爬上旁边的另一辆轿车,坐在引擎盖上耍赖撒泼,一度导致附近交通瘫痪。

很多围观群众亲眼目睹了这位“暴躁姐”的狰狞面目,她在极端暴躁的愤怒下失去了正常人应有的理智,如同疯了般张牙舞爪,严重损害了自己的个人形象,把自己变成遭人非议指责的大笑话。暴躁的破坏性不仅仅限于此,有时候,暴躁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飞虽然是为人称道的一员熊虎之将,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暴躁。在阆中镇守之时,张飞接到关羽被害的噩耗,他日夜哀号,血泪衣襟。诸将领以酒劝解,张飞大醉后怒气更甚。士兵只要稍有过失,张飞就施以鞭刑,甚至还有被打死的。刘备时常劝告张飞,不要对部下用刑太严,这样下去迟早会丧失军心,引祸上身。但张飞始终没有改掉自己的火暴脾气,依旧我行我素,最后不幸被刘备言中。

有一天,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第二天,他帐下范疆、张达两员末将因为一时筹措不到足够的白旗白甲而受到严厉的惩罚,愤怒的张飞命令二人要是在明天筹办不到就提头来见。范、张二人唯恐被杀,就合谋杀死了酩酊大醉失去防备的张飞,并拿着张飞的首级,逃到东吴去了。

张飞的死归根结底都是暴躁惹的祸,他报仇心切,使得心理阈值每况愈下,变成一个喜怒无常的狂躁匹夫。在肆意宣泄怒火的时候,张飞只是得到了暂时的痛快和满足,却给自己埋下致命的祸根。一员猛将就此陨落,让人扼腕长叹!

很多人都喜欢为自己的暴躁寻找开脱的借口,但从来不会低下头从自身找毛病。

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盘圭永琢禅师,他一心向善,精通说法事理,美名远播,因此有很多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信徒前来拜访。一天,有位信徒上前请示盘圭禅师说:“我为我天生暴躁的性情而感到非常苦恼,我不知道该怎么改?”盘圭禅师对信徒说:“这个简单,你现在把这天生暴躁的性情拿出来,我帮你改掉它!”信徒回答说:“可是,我现在没有啊,因为我只有在碰到一些让我不满的事情的时候,我那‘天生’的暴躁才会跑出来,然后我就会忍不住乱发脾气。”盘圭禅师接着说:“如此可见你并非时时暴躁,只是在某些偶然的情况下你才会情绪暴躁,这足以证明你的暴躁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你和别人的争执造成的。你却以‘天生’为借口,把暴躁的过错推卸给上天和父母,这未免太不公平了吧!”听完禅师的一番开导,信徒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暴躁的根源,对症下药,努力改掉了自己暴躁的陋习,从此再也不轻易发脾气了。

达尔文曾说过:“脾气暴躁是人类最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一步。”面对暴躁不可选择束手就擒,因为脾气是好是坏,取决于自我控制的能力,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原因。张良拾鞋的故事是一段流传至今的历史佳话。张良面对老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无礼要求,理智地压制了自己暴躁的情绪,不仅去桥下为老人捡起了鞋,还亲手给老人穿在脚上。心怀仁慈的他没有让暴躁乘虚而入,他选择了平和和大度。张良的雅量受到老人的称赞和认可,使他意外收获了《太公兵书》这本奇书,经过刻苦研读,张良终成大器,为汉高祖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名垂青史!张良能够为自己的怒火冷却降温全部得益于平和的内心。智慧悟语暴躁就像人见人怕的洪水猛兽,只有平和大度才能将其拿下,暴躁之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们无法取得身心的自由与快乐,戒掉暴躁,挣脱捆绑,寻回真正的自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