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08:07:31

点击下载

作者:叶文忠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口腔医学美学

口腔医学美学试读:

前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颌面部美容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患者由过去单纯的满足于牙齿功能的恢复到渐渐地注重牙齿的美观,将色泽和外形视为容貌美以及个人气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的患者还常常提出自己的审美意见。因此,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培养美学素养并将其融入临床工作中,已成为一名口腔医务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口腔医学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以美学原理为基础,包含口腔医学、医学美学、心理学等内容的交叉学科。因此,本书在编排时从多个方面逐一讲述,包括美学的产生与发展,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审美教育的有关知识,以及与美学有关的口腔医学的相关内容。本书注重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每章节里列出了“学习目标”和“思考题”,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要点。思考题的设计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临床思维。教材中选配了不少插图,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口腔医学美学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与临床工作的结合已日渐紧密并且发展迅速。参加本书编写的教师及学者均有临床一线工作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较高的美学素养,并在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实际临床需要,因此本书的实用性较强。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层次口腔医学专业、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口腔专业医务工作者的参考书。

口腔医学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其发展尚需各方面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编者第一章 绪论学习目标

1.掌握美的基本概念;熟悉美学学科的建立及中西方美学的发展史;了解美学思想的起源。

2.掌握医学美学的概念;熟悉我国及西方医学美学的发展史。

3.了解口腔医学美学的临床实践含义以及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过程。第一节 美的概念及美学的发展一、美的基本概念

美是人类生命的本质追求,它与人类社会始终相伴。虽然,美在人类社会随处可见,丰富多彩,但是,美的含义十分广泛,研究角度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思想方法和观点不同,对美的解释和说明也不同。(一)美的产生

美自产生之初即是为了满足人的功利需要。古人对“美”的理解是从生产实用和生存斗争需要的角度去追求的。如原始的石器,虽然外形粗笨简陋,却蕴含着美的原理:对称的石器,在投射时易于命中;两边薄中间厚、表面光滑的石器,可以减少阻力。汉字“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羊大为美”。由此说明,羊在我国古代的贡献和价值:羊肉、羊奶是香醇可口的食物;羊皮、羊毛是御寒上品;在狩猎和巫术礼仪活动中,原始人常身披羊皮或头插羊角,戴上羊面具载歌载舞。这种生产、生活及心理上的满足,就是美的象征。它来源于社会生产劳动,离不开人的功利需求,以人为核心,因此美与人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人而去谈美是毫无意义的。(二)感性的美

感性的美与人的感官、情感需要及享受直接相关,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表现:

1.生理心理快感 主要指满足生理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舒适感、愉悦感,包括通过人的肢体语言而获得性的满足和愉悦。例如,饥寒交迫时吃上可口的饭菜,酷热难耐时吹点凉风或喝口冰镇饮料,这种生理需求的满足无疑是一种美的感受。当人们欣赏音乐或美丽的风景时,感官和心理得到美的快感。

2.社会快感 是指得到社会尊重、理解、支持而产生的愉快感和成就感。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仅需要亲情、友情、爱情,还需要体贴、理解、呵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的家庭关系、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给人极大的精神安慰和幸福感。努力工作之后获得丰厚的收入或职务提升,心中的美感油然而生。遇到困境时,朋友伸出友谊的援手,心中便会充满温暖。

3.审美对象 凡是能够使审美主体产生欣赏愉悦的客观事物都可称为审美对象。美的事物是否能够成为审美对象与审美个体的审美态度和修养、自身的必备条件等有关,例如,音乐、色彩对于失聪、失明的人,以及那些没有欣赏力、没有情感和审美心境的人,是不能成为审美对象的。但就人类的整体而言,只要美的事物和现象进入人类的审美领域,就会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例如音乐、色彩等等,尽管时代变迁、历史演化、审美个体存在差异,但它们始终是人的审美对象,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等实践目的的需要,具有善的功利性。(三)理性的美

理性的美以理智为主,是指“美”作为审美性质和美的本质所产生的美学理论,并揭示美的规律。

1.审美性质 指审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属性。美的事物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依赖于其本身的属性、客观因素、审美性质,最终以感人的自然形式特点及典型性体现出来。审美对象和自然本身的客观规律是真,而审美性质,作为美的客体层次,主要体现真的规律性。

2.美的本质 就是美的规律,即美的主客观的统一。中国人说“有分寸、适度、恰到好处”就是美。概括地说,客观事物是美的条件,通过人的本质力量使事物的形象成为美的现实,这就是美的本质。它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而是一种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本质力量的价值。中国美学思维模式的特点是天人合一,而体验正是一种天人合一,即主客观的统一。二、美学的发展史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原理与规律的一门学科,美学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要程度和它所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一)美的思想起源

人类初始,世界无所谓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最基础的物质实践,即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劳动工具虽然具有一定的美学原理,但也只是满足生存斗争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充满了功利性。例如,原始人制作的叉是用来狩猎和打仗的;陶罐是用来装东西的;金字塔是法老的墓地;长城的修建是出于防御的目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一定的装饰。例如,在陶器上设计和制作纹饰,注重造型的美观;把石头制作成各种类型的装饰品;将牙齿钻孔或将石头磨成牙齿的形状钻孔,制成项链等。这种与实用内容相分离的形式,标志着美的一大飞跃。美开始成为独立的存在,表现出人类创造美的审美观念的初步形成。

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美,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反过来又促进创造更美的事物。美的发展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实用到实用与审美结合,再到纯美的发展过程。(二)西方美学发展史

1.美学学科的建立 美学的建立经历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并逐步从朦胧到自觉,而后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最后才诞生了美学这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18世纪中叶,1735年,德国哈列大学教授、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了《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的博士论文,提出建立美学学科的建议,并首先使用了“美学”这一术语。1750年,他正式出版了《Aesthetica》一书,按原意直译为《审美学》或《感性认识的科学》,我国将其翻译为《美学》。鲍姆嘉通认为人类心理活动有知、情、意三方面。知为逻辑学,意为伦理学,情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学问,其一直没有相应的学科来研究是哲学的一个缺陷。从此“美学”这一名称才获得学术界的公认。鲍姆嘉通被誉为“美学之父”。

2.西方美学发展的几个阶段(1)本体论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到16世纪):此阶段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集中思考一种独立的“美”,将之视为一切审美现象的根源。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美学家,唯心主义的代表,他明确提出了美的本质问题,第一次区别了“美的东西”和“美本身”;认为美是理念,形式美是真正的美。普洛丁是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认为美是来自神的理性;这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观点。奥古斯丁和托马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他们将美归根于上帝。

古希腊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第一次建立了严整的唯物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认为美只存在于客观事物中,肯定了艺术的本质是现实的模仿。(2)认识论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末):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称为认识论美学。第一,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博克,他认为审美趣味具有共同的客观生理基础,第一个明确将崇高和美分开并将其起源明确归为自我保全和社会交往两种基本情欲。第二,大陆理性主义美学,代表人物有笛卡尔、鲍姆嘉通,鲍姆嘉通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第三,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是唯心主义的美学观,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等。黑格尔是客观唯心论者,将美学命名为“艺术哲学”,并第一次成功地将辩证法和历史主义运用于美学研究。(3)语言学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语言论美学思考的焦点是语言或形式。

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新历史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美学流派。(4)文化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论美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美学与文化分析流派。(三)中国美学发展史

1.中国古典美学思想 从历史时期来看,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史可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唐宋、明清五个时期。虽然没有形成严谨的学科体系,但却表达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即和谐美学。(1)先秦时期:是中国美学的发轫期,包含了后世美学思想全面发展的萌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伦理美学,主张加强人文教化,“美善相乐”主张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美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道家以庄子为代表,反对文明教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在,获得逍遥。《易传》美学是先秦时期与儒家、道家比肩并立的美学思想,既肯定了自然的东西合乎社会伦理,又肯定了社会伦理的东西合乎自然,提出“《易》者象也”为中心的易象论。(2)秦汉时期:《乐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美学专著,系统地阐述了艺术规律和艺术本质,进一步扩大了儒家美学对我国古典艺术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当代学者郭沫若说:“《乐记》之后,凡谈音乐的似乎都没有人能跳出它的范围。”(3)魏晋时期:对审美与艺术本质的探讨,与玄学对人生哲理的思想有关。这一时期的文学论著中以刘勰的《文心雕龙》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最大。在这一美学论著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一词。(4)唐宋时期:韩愈以道论文“修其辞以明其道”,主张文学创作抒发不平之气“不平则鸣”。苏轼主张“有道有艺”,即道艺统一的美学观,认为艺术旨在传达神韵。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揭示诗歌审美特征的重要著作,其“兴趣说”将审美意象和审美感性联系起来,对诗歌意象做了重要规定。“妙语说”把审美感性和逻辑思维分开,对艺术家审美创造力做了重要规定。(5)明清时期:提倡以表现人纯真的自然本性为美的美学思想。李贽提出诗文创作要出自本真之心,自由地抒发真情。叶燮提出了美丑对立统一的辩证美学观,主张文学创作主客体相统一的观点。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一切艺术都是按照矛盾的法则产生的观点。

2.中国现代美学 中国美学从西方引进,最早的是王国维,后又有蔡元培、朱光潜等。新中国成立后转向苏联美学,强调了美的客观性、反映论。(1)第一次美学争论(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以批判朱光潜的美学观点为中心,讨论美的主客观性的问题,形成了四派美学:①客观自然派,认为美是客观的自然属性,以蔡仪为代表;②客观社会派,认为美是客观的社会属性,以李泽厚为代表;③主观派,认为美是主观的感觉,以高尔泰、吕营为代表;④主客观统一派,认为美是客观的属性符合主观的标准,以朱光潜为代表。(2)第二次美学争论(20世纪80年代):探讨了美的本质问题,掀起了又一次美学热潮。李泽厚认为,美的实践的产物是人化自然的结果,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发展为“实践美学”。蔡仪认为,美是客观属性,审美是对它的反映,美是典型,发展为反映论美学。这时期的实践美学占主导地位。(3)第三次美学争论(20世纪90年代):是关于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后实践美学认为,实践、现实是异化活动,审美超越现实,克服异化。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4)刚刚发起的第四次美学争论:是关于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争论。日常生活美学主张“日常社会审美化”,审美是日常生活的快乐享受,失去超越性,审美与日常生活融合,主张“身体美学”。后实践美学即超越性美学,开展对感性异化的日常生活审美批判,同时承认大众文化和通俗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主张超越艺术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第二节 医学美学概念及其发展一、医学美学的概念

医学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以医学与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医学美和医学审美及其规律为对象,遵循医学与美学原则,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原理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再塑人体的健康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医学与美学交叉的新兴科学。

医学美学亦是关于医学领域中一切美与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人文科学,它把传统的“医学科学”升华为一门“医学艺术”,是美学原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维护和塑造自身美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医学美学现象和医学审美规律的科学,它的建立对维护和塑造人体美,提高人类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容学联系密切,都是以增进人的生命美感为目的的医学学科,但医学美学的范畴较为宽泛并包含医学美容学,主要应用在人体各部分的医学美容方面。医学美容学是以医学美学和美学心理原则为指导,以人体形式美学法则为基础,通过医学手段或医学审美与医疗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创造人体形态美,是医学美学应用系列中的重要分支,具体运用医学美学原则的典范,是医学、美学与美容技术三者相结合的产物。二、医学美学的发展史

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但历史上美学思想对医学的影响以及临床医学对美学知识的应用,则几乎与医学同步。(一)我国医学美学的发展

我国先秦时期的道家、儒家开始探索延年益寿之道,春秋战国时期养生学派的理论开始了美学向医学的渗透和医学对美学的运用。战国时的《管子》一书指出:“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说明艺术对人的情感具有调节、纠偏的作用。《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美学的理论体系。东汉医学家华佗提倡体育锻炼、养身健美,创立了“五禽之戏”医疗保健操,开创了我国医疗保健操的先例。《肘后备急方》中有治面疱、发秃、身丑的美容保健验方。成书于1500年前的《晋书》中记载了一例成功的先天性唇裂矫治术,是我国首例有文字记载的以美容为主要目的的整形外科手术。

但我国的传统医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没有形成医学美学体系,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医学美学研究才进入了一个高峰期。1988年6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邱琳枝、彭庆星编写的《医学美学》,是中外第一部以“医学美学”命题的学术专著。80年代后期,医学美学理论逐步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全国各地许多临床、康复的医学机构相继开展了医学美容方面的临床业务,同时,医学美学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不少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美学课程。1999年11月14日,在“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会筹委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整容学会筹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标志着医学美学的学科地位在我国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我国医学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二)西方医学美学的发展

西方医学史上,医学美学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指出,“优雅和美不可能与健康分开”,点明了健康在形体美中的重要意义。古希腊的一些艺术作品和希腊神话中,很多反映当时美学与医学的特殊的亲密关系。古埃及人对人体的最佳比例进行了最早的探索,发现了人的高度应是脚掌长度的6倍或中指长度的19倍的比例法则,这是解决美学和解剖学难题的最初尝试。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从艺术美的角度研究人体结构,同时也给医学家提出了保健、美容、整形等一系列医疗活动中的美学要求的问题。人道主义者洛伦佐·巴拉提出,“尽管很多健康的人并不美,但没有一个美的人是不健康的”。他把健康列为品质美的宝贵因素,使医学和美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法国名医洛滋·巴雷是欧洲新医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把假肢装在截肢病人的肢体上,既有助于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又有利于形体美。他又发明了修补唇裂的“8”字缝合法,使唇裂整形术达到非常完美的效果。美国海斯博士通过实验证实:凡美的形象刺激大脑,所测到的脑波多为β波,其高低频率的比值近于0.618,呈黄金分割的相似值。这给医学对美的追求以及美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找到了科学的依据。英国生理学家、美学家艾伦写出了医学美学的第一本专著《生理学美学》一书。

1979年,美国成立了“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世界上第一本医学美容杂志《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正式出版,随后,英国、日本等国家又相继成立了国家级美容整形外科学会。到20世纪80年代,美容外科已被全世界医学界所广泛接受。第三节 口腔医学美学的概念及其发展一、口腔医学美学的概念

口腔医学美学是现代美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美容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切的阐述。

美国著名专家Goldstein的著作《Esthetics in Dentistry》译为《牙科中的美学》,它讲述了牙科中的美学方法与美学原则。欧美国家有牙的美学(dental esthetics)和面部的美学(facial esthetics),在国际性学术论坛上多使用“美学牙医学”一词。

根据国内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口腔医学美学是以维护人体颌面部结构、形态、功能以及增进人类颌面部健美的各种医学技能、设施和有关的基础理论为研究对象,以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正颌、矫正和修复口腔颌面部外形与功能为方法,来维护和增进口腔颌面部健美,以达到提高人整体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新兴学科。二、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史

口腔医学与美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原始人的装饰品中,以及古人对口腔保健和龋病的最初认知中,已经孕育着朦胧的美学哲理。

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用兽牙制作的女性装饰物,原始部落的人将兽牙钻孔穿绳,挂在脖子上,这便是人类最早的“牙型项链”。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卫风》中记载了人体美必须牙齿美,当时形容美貌女子“齿如瓠犀”,就是说牙齿长得像葫芦籽一样方正洁白,排列整齐。

公元前1000年,西周时期《礼记·内则》中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当时的人们就有漱口洁齿的卫生习惯。公元前500年汉代简帛医书《养生方》中,有“朝夕啄齿不龋”的牙齿保健的描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龋病的病因是“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东汉《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记载了将杨柳枝打扁成刷状蘸药擦揩牙面的方法。晚唐时期敦煌壁画《揩齿图》,十分形象地显现了古人清洁牙齿的习俗和方法。《疲劳叉头圣图》画着一个蹲在地上的僧侣,左手拿着漱口的水瓶,右手中指在揩他的前齿。剔齿,也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口腔保健方法,所用工具即为牙签,据说是随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牙签较早被称为“剔齿签”,见于晋代文学家陆云写的一封书信中,后又出现“剔牙杖”“牙杖”等名。因牙签多用柳木制成,又称为“柳杖”,古人认为柳木“柔不伤齿”。据今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吴国的金牙签的发现,在我国口腔医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其呈龙形细长,形象十分生动,制作极为精细,既是剔牙工具,又是一件稀世艺术珍品。清代的挂式剔牙签,常在金属链上配有饰件如花鸟、寿星或镶上翡翠、玛瑙等各种宝石,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曾流行很长一段时间。牙签的利弊多有争论,现代新研制的含药物的弹性塑料牙签,不失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护齿美容工具。

洁牙剂,清代以前主要以盐为主,在盐内加入中药,装入瓷瓶中加热炮制,即成一种经消毒后再应用的洁牙剂——牙粉。民国期间,流行的牙粉又加了一些香料。以后牙膏的使用日渐广泛,牙粉已不再使用,这也是我国口腔卫生方式的一大转变。

牙刷作为一种有效的洁牙工具,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辽代。1954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内蒙古赤峰大营子村清理一座辽墓时,发现了两把古代骨制牙刷,牙刷头部为两排共8个植毛孔。“牙刷”一词的出现,在我国始于元代。元代诗人郭玉曾写过一首咏牙刷的诗,题为《郭恒惠牙刷得雪乐》,其中有这样两句,“南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值”,说明此时牙刷已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在当时设立有专卖牙刷的铺子,牙刷价格高。当时的马可·波罗将中国植毛牙刷带回西欧,自此植毛牙刷又向世界各地广为传播。19世纪中叶,牙刷在法国正式投产,不久在全球推广。20世纪初、中期出现了塑料柄尼龙牙刷。随着科技的发展,牙刷不断地改进,许多新型牙刷相继问世,如中国的磨牙保健牙刷、英国的雪糕牙刷、瑞士的电动牙刷、日本的电离子牙刷和太阳光动力牙刷、美国的抽吸牙刷和喷水牙刷、法国的音乐牙刷等。

牙齿的缺失,不仅影响正常咀嚼和发音,在某种情况下也影响了面容的健与美。据考证,义齿修复在我国宋代已有记载。陆游《岁晚幽关》的诗中有“卜冢治棺输我快,染须种齿笑人痴”,并注有:“近闻有医以补堕齿为业者。”《赠种牙陈安上文》谓:“陈生术妙天下,凡齿有堕者,易之一新,才一举手,便使人保编贝之美。”看来当时的义齿修复已较常见。欧洲在18世纪也有将人牙、河马牙、象牙、牛骨等制成义齿修复体的记载。

12世纪,口腔中药美容得到发展,如《太平圣惠方》第二十四卷口齿诸门中,列有治齿黄黑诸方五道,揩齿令白净诸方九道等。金元时期的《瑞竹堂经验方》收载了用于唇齿美容的“刷牙药”“沉香散”“神仙光唇散”。《东恒试验方》也载有“白牙散”。

口腔医学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长期以来无论中国春秋时期还是西方古希腊时代都有不少朴素的口腔医学美学思想的萌芽,但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医学美学发展和研究的高潮时期,医学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口腔医学美学作为医学美学的重要分支已初见端倪。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孙少宣将形式美规律、视觉原理等纳入口腔医学审美领域,阐述了口腔医学美学的有关基础理论,对口腔医学美学领域的总体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导向作用。

王兴、张震康等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演员、知名宾馆服务员、空乘人员、仪仗队员中,挑选被公认容貌美的男女青年进行颅面结构的三维测量分析,如X线头影测量、云纹影像及图像显示等,探讨我国美貌人群的颅面结构特征和规律。从审美角度对照鼻、唇、颏各部位的协调关系,分析与口腔医学有密切关系的面下1/3特征,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资料和美学参数,为正颌外科、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等的术前诊断、术中设计及术后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

邱蔚六、潘可风将美学原理和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针对陈旧性面瘫整形术设计了一种简易可行的量化评分标准,该审美评分标准以对称、比较的医学美学基本原理,按颜面部动态和静态结合、形态和功能协调一致的原则设计,既可作为临床上鉴定面瘫病情程度的依据,又可作为评价整形后手术疗效的一种方法。

1990年,孙廉教授为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分会撰写了内部资料《口腔医学美学》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是我国第一本口腔医学美学方面的内部培训教材。1991年孙廉教授又主编了《美学与口腔医学美学》一书,对口腔医学美学的内容和层次进行了探索。

1994年,孙少宣主编的《口腔医学美学》内容更全面,对美学、医学美学、口腔医学美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探讨。

1996年,郭文天从美容的角度,对影响面容疾患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以及有关美学的基础原理进行了介绍,主编了《口腔颜面美容医学》。

1999年,潘可风、蔡中主编了《美容牙医学》,从美学的角度阐述了牙医学的特点以及美容治疗和保健。

这些教材和专著的问世,为我国口腔医学美学和美容学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虽然我国的口腔医学美学才刚刚起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它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和完美。思考题

1.如何理解美的含义?

2.美学学科是如何建立的?

3.在中西方美学的发展中比较有影响的人物及其观点或著作有哪些?

4.简述医学美学的概念。

5.我国医学美学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6.西方医学在医学美学发展中的贡献有哪些?

7.古代口腔保健的措施有哪些?

8.简述近现代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状况?(叶文忠 何平)第二章 美学与美学基础学习目标

1.掌握美的四种基本形式,美的基本范畴;熟悉美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美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形式美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因素和基本规律。

3.掌握审美关系的构成,审美的特征,美感的概念,美感的心理要素;熟悉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了解美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第一节 美与美学一、美的基本形式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各种事物以纷繁复杂的形式呈现出来。“美”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根据审美对象不同的领域、范围、性质等,将美的基本表现形式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等。

1.自然美 自然美一般指的是自然界中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物的美,从广义上讲又分为未被改造过的自然物之美和被改造过的自然物之美。自然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以自然物的形状、线条、颜色、声音、比例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对审美主体的视觉、听觉、嗅觉等造成冲击,如连绵起伏的山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以及“接天莲叶无穷碧,夏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得益于自然美的享受,获得身心的愉悦。因此,自然美更侧重于形式美,而它的内容相对隐约和模糊。马克思认为“人化自然”,也即“自然的人化”。自然美具有其固有的客观属性,然而人与自然的联系使自然美富于情感和更深的寓意,也具有了易变性和多样性。由于人的社会实践,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使自然对象化,才有了“高峡出平湖”的壮美。

2.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务的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对象化的产物,它包括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令人愉悦的社会现象,人的生产劳动、服饰仪态、社会活动等。社会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的核心是处于社会实践中的人,而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也成为社会美最基本的内容和重要领域。

社会美的内容重于形式,侧重于内容的美,也即该事物的社会价值能否满足人们的功利需要,能否促进社会发展。原始氏族的劳动工具虽然简单粗陋,但却能满足当时的生产需求和生存斗争的需要,美的体现也即劳动工具的实用性;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填海造田等大型工程的建造,都是通过劳动者的智慧和社会实践,造福于社会生活。因此,社会美的内容以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善”为基础,以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是相对稳定和明确的,并且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社会美的主体是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的美,包括人的面貌、肌体、服饰等的外在美,人的举止、修养、情感、灵魂等内在美。人是物质与精神、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体。社会美的表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以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人的主观感受而感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美的内容还会不断地丰富,凡是体现人的健康向上的本质力量的生产活动,体现人内在的善的品质的内容以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实践,都是美的。

自然美和社会美又可归属于现实美。由于人的社会实践及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象化,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美与自然美相互叠加,相互融合,比如江南的园林、城市的园艺景观等。

3.艺术美 艺术美是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美。它是艺术家运用审美观点、审美理想,按照美的规律、审美需要,借用一定的物质媒介、手段和载体,将审美意识物态化。艺术美将客观的现实生活融入了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创造。它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

艺术美的表达依赖于创作者对现实的选择和创造,它的内容和形式相较于现实美具有充分的自由性。艺术家将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典型代表加以提炼和融合,通过艺术美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出来。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往往会把自己更强烈的审美理想熔铸于艺术形象中,表达自己对未来、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因而艺术美又比现实生活更理想化。可以说,艺术美不仅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利于社会进步。

4.科技美 科技美包括科学美和技术美,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科学研究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例如,水利工程、载人航天、人造卫星、纳米技术、医疗器械、器官移植等,都是科学家心灵和智慧创造的结晶。科技美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最崇高的智慧,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是外界事物经过科学家的头脑被理性加工后的产物,是一种理性美;科技美还具有真理性、简约性、体系性的特点,可以说是美的高级形式,是人类在更高层次上驾驭客观规律、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世界的本能力量的体现。二、美的基本范畴

美的表现形式根据其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状态、面貌和特征,可分为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类别,将之归结为美的基本范畴。

1.优美 优美是美较为普遍的表现状态,优美的主要特征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优美的客体一般具有柔和、小巧、精致、轻缓、流畅、圆润、清新等特点,能给审美主体以和谐、平静、松弛、舒畅、愉悦的心理感受。例如,自然界的平湖秋月、深谷曲涧、百鸟鸣啭,社会生活中的国泰民安、幸福安乐的景象,艺术作品中舒缓、流畅、轻柔的线条或曲调。美好的事物能使人产生优美感,优美的客体往往以小与缓、弱与柔的状态呈现出来,不论是画面上还是意境上体现出美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而作为优美的审美主体是以欣赏的角度、舒缓的心境来感知和接受它。

2.崇高 崇高在形式上表现为粗犷、宏大、阳刚、庄严,它的内容体现真与善,在本质上,崇高是内容与形式在对立、冲突中的统一。崇高在程度上和范围上比一般的美更为鲜明、强烈、广大、壮观,带有神圣性和严肃性。它呈现出事物的巨大力量,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崇敬、奋发。波涛汹涌的海浪,电闪雷鸣、风卷云涌的气象变幻,火山喷发,雪崩,洪水等,这些令人惊恐的自然景象作为审美对象,以其数量和力量的巨大带给人心理的震撼和敬赞,它的崇高体现在人征服自然的本能力量与现实的抗衡。社会生活中的崇高体现在,人们与灾难、挫折、苦难等抗争过程中表现出的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崇高,是先进阶级在与旧势力斗争中展现出来的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的力量。艺术的崇高来源于社会生活,通过艺术手段的浓缩和提炼,塑造出令人崇敬的艺术形象。崇高带有浓厚的伦理情感色彩,崇高的审美体验使人消除忧愁的情绪,产生振奋感,令人奋发向上。

3.喜剧 喜剧是美的一种独特形式,带有轻松的娱乐性,它的基本的美感特征是笑,最直接的审美感受和效果是产生令人发笑的愉悦心境。它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中的滑稽、幽默、讽刺等。喜剧常常建立在矛盾冲突之上,通过艺术加工揭露社会生活中的善与恶,对正面的事物加以肯定和赞扬,使人们在笑声中能审视自我、完善自我,对丑恶、反面的事物运用滑稽和讽刺的手段揭露、批判,使人们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落后、虚伪、丑陋的事物或现象,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喜剧的本质特征更侧重于对丑的否定,对旧的和落后的社会现象的嘲讽。人们以自嗔的态度和理智的判断,用喜剧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寄托自己的美好希望和理想。

4.悲剧 悲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不仅存在于文学、音乐、舞蹈、影视、绘画等艺术种类中,还广泛地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但又不同于日常语言中的各种惨痛或不幸。悲剧是在剧烈的社会矛盾冲突中,正面的人物或先进的社会力量遭到了不应有的失败、死亡或痛苦,它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其本质上不在于悲惨事实和严重的悲哀,而在于由此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化悲痛为力量。悲剧比其他几种形式更能震撼人的心灵,直达情感的深层,令人精神振作、奋发兴起,产生审美愉悦。三、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美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美是什么”成为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美学家不断探讨的问题。(一)历史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美学的创立者德国古典哲学家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研究对象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

2.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对象是美的艺术,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他认为美学应被称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哲学”。

3.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大于美,包括崇高、伟大、滑稽等的整个艺术理论。

4.近代心理学的美学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力量,认为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的心理感受,忽略了审美对象本身的作用和影响。(二)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讨论

1.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关系 欧洲古典美学曾把审美客体作为研究的重点,近代又转为对审美主体的研究;而我国的古代美学偏重于主体的表现,近代则侧重于客体的表现。这两种趋势说明,审美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美学研究发展的趋势。从唯物辩证法来看,美学的研究不应是孤立的侧重于审美主体或审美客体的研究,而应是两者的结合,也即审美关系的研究。

2.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美学的研究问题也是美学学科的逻辑起点的问题,起点的不同,美学的学科体系也不同。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学科体系,应该从基础的、确定的事实即人类的审美活动出发,而不能靠某种经验或原理。只有依靠实际的审美活动,美学理论的研究才有稳固的立足点和长久的生命力。

3.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又称审美趣味或审美判断,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感受、知觉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以审美经验为中心来研究美和艺术,也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将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归纳汇总起来。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观点,可以得出结论:只有人的本质这一内在尺度,才是千差万别的审美现象的共同尺度。

综上所述,美学的研究对象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等;二是研究审美,包括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审美经验等。四、美学的研究方法

1.美学研究的特征 美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的,因此美学的研究是源于人们的生存实践,却又高于社会实践。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对美学的研究实际是一种人的精神观念的判断,从中发现美,掌握美的规律,再创造美,陶冶情操、愉悦心境,提高了人们的审美素质,并进一步会影响到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美学研究不能靠主观臆造,必须立根于社会实践,将审美主体置于体验活动中来实现对审美对象的判断。

2.美学研究的方法 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为哲学的方法。首先,美学来源于哲学,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才发展成独立的学科。然而,中西方的各个美学流派的观点无不渗透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其次,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思想精神活动,它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感官而感知,是精神上的享受;它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挖掘其内在的规律、深层的含义,并将其抽象、提升应用于美的再创造。因此,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它的研究离不开理性的逻辑思辨,这也需要哲学的思考。

美学的研究还要运用逻辑的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西方两种美学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分析、整合,探究美学的发展规律。美学的研究也不应是单纯的逻辑推理和经验的总结,它必须从实践出发,从实践中获得体验,才能使理论的研究有稳固的根基。因此,实践与理论相统一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是美学研究方法所应遵循的原则。第二节 形式美一、形式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一)形式美的基本概念

形式美,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例如,将物体的颜色、轮廓等作为审美对象带给人的美感。从狭义上讲,指构成事物的外在的自然属性(如色彩、质感、形体、声音等)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对称、均衡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以及从大量具体美的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某些共同特征。例如,大海的层层波浪是美的,如果把水波抽象概括成波浪形的线条,仍然是一种美即图案美,也就是形式美。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区别与联系。形式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人们在欣赏形式美时无须考虑其内容、来源,可以单从该物体的某种形式中获得美的感受。例如,我们欣赏五星红旗鲜艳的红色、艺术品的优美造型。在具体的美的事物中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紧密相连,形式因素要符合内容的需要,受内容的制约。例如,构成人面部美的黑黑的眉毛和红红的嘴唇是美的,如果将两者的颜色互换则表现为丑,因为违背了形式服务于内容、与内容要统一的原则。(二)形式美的特征

1.形式美具有独立性、直观性和变异性 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审美主体从其直观的外在属性(如绚丽的颜色、优美的线条)获得感官刺激,产生美感,从而激发想象感悟美的本质。

形式美来源于社会生活,美的对象的客观属性在人类长期的创造美的活动中沉淀出相应的社会意义。例如,圆形柔和、方形刚劲、正三角形表示稳定感、倒三角形表示倾危感,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纯洁、黑色表示庄重、绿色宁静、黄色明朗,直线挺拔、曲线给人动感。这些形式因素表现出来的审美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赖于社会背景的历史积淀及审美主体的文化差异。例如,人体美,唐代以肥胖为美,宋代以纤细为美,现代人以健康匀称为美。

2.形式美是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辩证统一 形式美虽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内容是事物的灵魂,形式因素必须要符合内容表达的需要,美的内容是隐晦含蓄的,事物所具有的深刻内容要通过直观的易于被感知的形式来表达,这些形式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果为形式而形式,或将形式脱离了具体环境放到不恰当的位置,这样的形式也就失去了审美意义。例如,红色在人的脸颊上是一种健康美,而放在鼻尖上则表现为丑。因此,美的事物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也要体现这一原则,否则,只会使人感到不协调,失去美感。例如,我们欣赏欧洲人高挺的鼻梁,那是因为它符合了欧洲人的面部结构特征,若在整形美容操作时忽视了和谐统一原则,把它放在了具有东方特质的中国人的面孔上,只会形成不协调感;再如义齿修复时,如果忽略了年龄因素,将老年人本应是磨耗的牙齿修复成刚萌出的牙齿形态,也是不和谐、不美的。二、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因素

形式美的构成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包括色彩、形体、声音等能够被人的审美感官所感知的物质,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因素。(一)色彩

色彩是形式美重要的构成因素。人们常将色彩作为辨别事物的重要依据,在长期的生活积累和社会实践中,人们又赋予了色彩一定的情感和社会内容,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其一,色彩有轻重感、宽窄感。深色如黑色、红色、橙色等给人沉重、窄小之感,浅色如白色、粉色、浅绿等给人轻盈、宽大之感。其二,色彩的表情性和感情指向。红、橙、黄是暖色调,使人兴奋,常给人热情、温暖、明快的感觉,蓝、绿、紫属冷色调,能使人镇静。根据色彩的这一特点可以将其应用到医学里进行色彩治疗和情绪调节。其三,在长期的社会积淀中,不同的文化、民族给予色彩不同的象征意。黑色庄重也象征罪恶,白色纯洁、高雅也象征悲哀、投降。黄色在我国象征皇权和高贵,在西方则是下等、低级趣味之色。(二)形体

形体由点、线、面、体构成,是事物所具有的可见、可感的外在形态。

1.点 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元素,可以组成线或面。装饰艺术中常利用点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线 线条的基本形态有三类:直线、曲线、折线,它们有不同的表现力和审美效果。竖线表示挺拔、刚劲、正直,横线使人感到平稳,斜线有倾斜感;曲线具有运动感,也使人感到柔和、优美、流畅;折线刚劲,有方向感,表示前进、后退、上升、下降。在前牙的美容修复治疗中,可以利用线条的美学表现,创造出不同的微笑。例如,在创造女性温柔的微笑时,可以将尖牙的牙尖高度降低,以使上前牙的切缘曲线的弯曲度加大;老年人的微笑,由于牙齿的磨耗,前牙的切缘曲线的曲度减小,接近平直,有苍老感。

3.面和体 主要表现物体的形状,基本的面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即面的三原形。体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球体、方体、锥体等。不同的形体可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圆形有柔和、完满、循环之感;方形有刚正、安稳、严谨之感;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倒三角形却有倾危感,斜三角形有方向感和运动感。薄的物体有轻盈、秀丽感,厚的物体有沉稳、结实、丰满感。(三)声音

声音是听觉审美的重要感性因素。高音激昂高亢,低音柔和,强音振奋,轻音亲切。不同的声音能激起人的不同情感,引起情绪上的昂扬、低沉、喜悦、悲哀等,由此形成了音乐艺术。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谐有规律的,能引起人的审美愉悦,益于身心健康,而嘈杂无规律的声音却是噪声。音乐的这种情绪调节作用现已作为治疗手段应用于医学及其他领域。三、形式美组成的基本规律

形式美的组成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认识和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规律能更深刻地理解美、更好地创造美。

1.单纯与齐一 单纯是指事物各种形式因素中没有明显的差异和对立。齐一是指同一形式的连续反复出现。单纯与齐一也称为整齐律,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美法则。单纯有明净、纯洁之感,如色彩中的单色,皑皑白雪、青青草地、乌黑长发。齐一有整齐感、秩序感,如仪仗队整齐的方队、统一的服装。

2.对称与均衡 对称指以一条居中线为轴,物体在其上下、左右、前后的形体均等。对称包括三种形式即上下对称、左右对称、辐射对称。对称的物体重心和中心一致,各方面都平衡,给人以静态稳定之感。例如,人体的双眼、双耳、左右肢体、嘴唇、左右两侧的同名牙,日用的桌椅以及汽车、飞机、建筑物等。均衡指中轴两边的形体不必完全相等,但在重量和吸引力、距离上相等或大体相当。均衡隐含对称原则,并非绝对意义的对称,较对称灵活自由,表现出一种稳定中的动态。例如,盆景左右空间的设计并非完全对称,在量上却很接近,给人以均衡感。

3.调合与对比 调合是在差异中趋向一致。对比是在统一中的对立。调合是将若干个相接近的形式因素融合在一起,使人感到柔和、协调和能在变化中保持一致。例如,色彩中的红与橙、黄与白、绿与蓝等都是相近的颜色,它们相互接近和协调,使人感到融洽、和谐、变化又统一。对比能构成强烈的反差,使人感到鲜明、活跃、醒目和强烈。例如,自然美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牙齿与牙龈颜色的白与红形成对比,牙齿自身切端的白色逐渐过渡到颈部的黄色,又显示了协调的形式美。

4.比例与匀称 比例是指事物整体和局部及事物自身各部分之间,度或量的关系。匀称是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古代宋玉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就是指恰到好处的比例才能引起美感。我国山水人物画中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要求。黄金分割率0.618可以产生最大的美感,研究发现凡是美的形象产生的脑电波即β波的高低频的比接近1∶0.618。由此可见,比例的匀称协调对美感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5.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指相同的间隔重复出现的形式因素。自然界中和生活中都存在节奏,如昼夜交替、心脏搏动等。节奏能引起视觉、听觉、触觉的快感,增强艺术的感染力;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调而形成的,比节奏的内涵要丰富,表现出特有的韵味,能给人以美好的情趣,满足人的精神享受。

6.多样与统一 多样是指事物的个性在形式上存在的差异。统一是指事物个性整体特征在形式上具有的共性。多样和统一又称和谐,是形式美的最高形式。它是对形式美的均衡、对称、比例、节奏等法则的高度概括,是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第三节 审美与美感一、审美关系和审美特征(一)审美关系

审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心理意向性的认识、领悟、评价、判断,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审美关系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实践。审美关系的构成是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影响、互动、交错,使审美活动变得绚丽多彩。

1.审美主体 是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具备审美结构的功能,并与客体构成一定审美关系的人,是审美行为的承担者,包括美的创造者和美的欣赏者,也称为创美主体和赏美主体。一个健全的审美主体,通常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健全的审美感官和正常的生理机制:美感的获得是各个审美感官(如眼、耳、手、皮肤等)相互协调配合而成的,是沟通美与美感的桥梁,也是审美活动的先决条件。(2)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情感:这与美感的产生密切相关。(3)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理性的思维能力:即人的审美能力。对美的感知并不是人的生理感觉器官本身所具备的,而是依靠人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底蕴以及科学水平来实现的。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感受美、判断美和创造美。

2.审美客体 也称为审美对象,指在审美活动中,由审美主体所创造和观赏的事物,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等。审美客体必须具有审美属性,能充当审美价值的载体,其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形象性:审美客体要具有潜在的欣赏价值也即审美潜能,以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显现出来,它要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如形状、颜色、质地、声音等,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能被人们的感官所感知,引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2)感染性:审美客体除了是具体的、形象的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才能唤起审美主体的感觉和情感,引发联想和想象,使审美主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平衡和满足。审美客体感染性的审美价值,不单纯表现在内容上,而是体现在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上。(3)多样性:审美客体的多样性表现为事物本身有大小、高低、方圆、长短、粗细、曲直等“形”上的不同,也有刚柔、强弱、轻重等“质”的不同,以及动静、聚散、进退、升沉等“势”的不同。由此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二)审美特征

审美活动也是人的实践活动,除了具备一般实践活动的客观性、社会性、能动性等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1.直觉性 是指在审美实践中审美主体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感性认识,表现出直接的感性领悟和判断,得出美的结论。直觉性是审美的基本特征,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所表现的最原始、最直接的心理意识形态。审美主体似乎无须通过理性的思索,仅凭感受就能很快地对审美对象做出判断,能感知到对象之美,例如,“一见钟情”“一见如故”等。因此,直觉性是审美的浅层次,但却是审美的基础。

2.愉悦性 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喜悦,甚至陶醉的一种整体性心理意识活动。愉悦性是审美的主要特征,它有三个层次的表现形式:①悦耳悦目,是审美客体的形象直接被审美主体的耳目感官感知,表现为直觉的愉快和轻松舒适;②悦心悦意,是审美主体从审美对象具体的形象中感悟到其内容,从而获得的情感上深层理性的愉快;③悦志悦神,审美主体受审美对象的强烈感染所产生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美感,精神和心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是审美愉悦的最高形式。

3.差异性 不同的审美者对同一审美对象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感受,同一个审美者在不同的时期、场合、环境气氛中,对同一审美对象的美感在量和质的方面也不尽相同。这就是审美的差异性,是审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审美活动的个性化体现。差异性的存在源于审美主体文化背景不同、所处地位不同,习惯、性格、文化生活方式、教育背景等的不同,其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情感也不尽相同。审美客体也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差异性反映了审美的广泛性、复杂性,使审美活动丰富多彩。二、美感的概念与生理心理基础(一)美感的概念

美感是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体验,是在接触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美感 是指人的审美感受,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构成审美关系时,审美主体所产生的综合的心理生理反应。包含着对审美客体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复杂心理过程,侧重于共时性,是美感形成的基础,审美意识的核心。

2.广义的美感 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又称审美心理。它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丰富和提炼审美经验,逐步形成的深层次、较稳定的审美观念,侧重于历时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不断发展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念。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审美修养和审美趣味等。(二)美感的生理基础

美感实质上是审美对象通过感觉系统作用于大脑,引起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审美主体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大感觉系统,接纳外界的各种刺激而产生美感。由于审美对象的差异,各感官参与审美的程度不同。其中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对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色、光、声等因素,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较高的综合能力,使审美主体能够把握客观事物的总体。

在审美心理活动的生理过程中,审美对象通过感官系统引起皮质下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兴奋,再返回大脑皮质相应区域,使审美主体获得对美的感性认识,经过进一步综合,产生了对美的理性认识,并作用于皮质下中枢控制的机体内脏、腺体、肌肉等,产生一系列的良性生理变化,从而产生了外貌表现、体态变化等生理的外在表现和内部状态变化。(三)美感的心理要素

美感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接受审美客体刺激所引起的感知、想象、理解、情趣等多种心理因素综合的结果。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审美主体从表象上认识审美客体的颜色、线条、声音、形状等外表特征,没有深入到审美客体的实质,是审美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包括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审美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是审美活动中最初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审美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审美客体各种属性和部分,综合感觉、整体性把握的心理反应形式。基本的知觉多是本能性的,复杂的知觉是需要通过学习与经验的积累而获得的。例如图2-1中,如果从第一行左端看起,感觉是一男子的面孔,虽然从左向右渐变为少女坐姿,但在知觉印象中,还会保留或多或少男子的面孔;若从第二行右端看起,感觉是一少女的坐姿,虽然从右向左渐变为男子的面孔,但仍会或多或少有少女坐姿的身影;若从中间看起,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将受以前经验的影响。图2-1 审美知觉经验(从男子面孔到少女坐姿)

2.审美想象 是审美主体的大脑对原有的感知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本质是创造,它是一切创造性劳动的心理前提,是通向理性思考的桥梁。审美想象有三种形式:①审美联想,它是想象的初级形式,通过联想扩大了审美范围,丰富了美感内容,有助于审美的深入与升华;②再造想象,是依据现成的语言、文字、模型等的描述或示意,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③创造想象,是想象中的高级形式,是对再造想象的突破,具有新颖性和开拓性。

3.审美情感 情感是审美的动力,它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作为审美对象,无论是有情的人还是无情的物,都是审美主体的情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