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故事总动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08:50:39

点击下载

作者:华业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动物科学故事总动员

动物科学故事总动员试读:

前言

一提到动物,我们立刻可以想到顽皮的猴子、可爱的大象、憨态可掬的熊猫、俏皮的卷毛狗、凶猛的狮子和老虎、令人毛骨悚然的蛇和鳄鱼以及各种美丽的飞鸟等。在动物“大家庭”中,大约有150多万个种类。目前还在继续进行的统计工作表明,这个数字仍然远没有达到实际存在的种数,时至今日,每年都有动物新物种被发现。

从生物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离开了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在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里,人类勇敢地跟大自然搏击,与凶禽猛兽拼杀,增长了才干,获得了利用动物、改造动物甚至创造动物的智慧和方法。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始社会,人类就逐步认识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结构,继而尝试饲养驯化有益的动物,防治有害的动物。当人类对动物的了解越来越多以后,人们发现有些动物的“产品”——毛皮、羽毛等物大有用途,可以成为美化生活的原料。此后,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又发现很多疾病可用各种各样的动物来治疗,如古人早就知道用蛭吸淤血,治疗肿毒疖疮等顽症。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动物药有461种。时至今日,世界上仍有靠猎取动物为生的民族。在许多国家,动物资源是维持国计民生的支柱。澳大利亚一向以“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而著称。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多少世纪来一直是阿拉伯人赖以取得衣食的重要来源。

就像我们人类离不开动物一样,大自然中各式各样的植物也对动物有着很大的依赖性。离开了动物,一些植物就不能很好地繁殖后代,它们的生存能力就会下降,就有死亡的危险。据统计,约有84%的开花植物是通过昆虫来帮助它们授粉的。

动物给了人类许多许多,但我们了解动物吗?我们又对动物界做了些什么呢?曾几何时,吃腻了家禽圈畜的人们把目光盯上了野生动物,于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是野生的动物,都成了美味佳肴。如今,捕杀野生动物在全世界都是严重的问题。要知道,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野生动物和人一样,都是生物链中的一环。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自己。

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和许许多多谜一样的传奇故事,翻开本书你就会步入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本书包括了

动物学家的故事

、动物重大发明、发现以及动物学科未来猜想三大部分,既有知识性和科普性,又有系统性和独立性,尤其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通过书中的故事,你可以全方位地认识动物,增加有关动物的知识,了解地球上各种珍禽异兽的生生死死以及它们与人类共生息的生命特性,从而更加热爱动物、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动物学家的故事

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

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

动物学历史悠久,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始社会,人类就逐步认识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结构,继而尝试饲养驯化有益的动物,防治有害的动物,积累了一些动物知识。在4700年以前我国殷商的甲骨文中,已经可以辨认出许多兽、鸟、鱼、虫等字。2000多年后,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系统描述了几百种动物,他也因此被誉为“动物学之父”。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古希腊斯塔吉拉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御医,亚里士多德从孩提时代起,就被父亲诱导去观察许多复杂的生命现象。17岁时,亚里士多德进入了当时最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主持的雅典学园,在此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雅典柏拉图的学园里勤奋攻读,成为了古代希腊哲学三大权威之一。这以后,亚里士多德自己创立了一个新的哲学学派。由于他和他的学生经常是在雅典幽静的吕克昂花园里散步时边观察边学习,因此他的学派被人们戏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特别喜欢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并善于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一次,他把同一天下的20个鸡蛋放到母鸡身下去孵化。每天,他从孵蛋的母鸡身下拿出一个鸡蛋,把它敲开,记录下观察到的情况。这样,一天天加起来,他就有了一套从鸡蛋到雏鸡的发展变化的完整记录。

公元前343—前340年,德高望重且学识渊博的亚里士多德担任了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在此期间,亚历山大大帝曾通令全国,凡是猎手和渔夫抓到稀奇古怪的动物,都要送到亚里士多德那里,由他带领学生进行解剖,开展生物学研究。亚里士多德至少解剖过50种不同类型的动物,从而弄清了它们各不相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发现一条规律:动物进化越是高级,它的生理机构也就越是复杂。

亚里士多德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最有价值的科学贡献是在动物学和解剖学方面。作为一位当之无愧的伟大生物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奇妙的生物世界进行了大量调查,为后人留下了《动物志》、《论动物的结构》、《论动物的发生》、《论动物的活动》和《论动物的迁移》5部著作。在《动物志》一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动物学应该分为三部分:一是关于动物的记录,讨论动物生命的一般现象,这应该称为“动物自然史”;二是论述动物各个部分的器官和机能,属于“解剖学”和“普通生理学”;三是论述动物的生殖,属于“胚胎学”。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把540多种动物,按照它们的不同形态和结构特征,划分为11大类写入了《动物志》中,从而开创了人类首次对动物进行详细分类的先导。在对动物的分类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发现了有血动物和无血动物的区别。因而他把动物分成了两个大类:有血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鲸和鱼类;无血动物——软体类、甲壳类、斧足类和昆虫类。

亚里士多德生物学方面的著作随着年代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书中有的记载直到近几百年才被重新发现和证实。例如,关于鲸鱼是胎生的哺乳动物的论述,关于软骨鱼和有骨鱼的区分都是极为精彩的内容。他还从哲学的角度,断言“没有一个动物同时长有长牙和长有角的。”因为“自然不会做那些多余的事”。他认为反刍动物所以有一个复杂的胃是因为它们的牙齿很差劲。另外,亚里士多德还曾注意到这样的一个有趣的遗传现象:“有一个白种人的女子嫁给一个黑种人,他们的子女是白色的,但到了孙儿那一代之中,却又有黑色的了。那么,他们白色的子女中,如何藏着黑色的血统呢?”这个问题一直到2000多年后,人们才在孟德尔所创立的遗传基本规律中找到了答案。

20世纪80年代,德国数十位教授和博士共同编著了《世界著名生物学家传记》一书,概述了世界上57位著名生物学家的生平和贡献,书中第一位介绍的就是亚里士多德。zhi hui ren sheng 智慧人生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能取得这样的成

就,主要原因就是他喜欢“刨根问底”。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提出“怎样”的问题,而且还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他认为应该通

过实验和逻辑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在当时是个大胆的主张,

对后来人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卡文迪许与“电鱼”

卡文迪许与“电鱼”

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有些会产生电场和电流,叫做生物电。不过生物电的电压很低、电流很弱,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测量到,因此生物电直到1786年才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首先发现。

要说生物电的发现,首先要提到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帝国流行的一种奇怪的治病方法:当时,当一个人痛风发作时,医生会把病人带到海边潮湿沙滩上,在病人脚底放一条黑色大鱼,此时病人就会感到脚底发麻,一直麻到膝盖为止,如此反复进行,可以治愈疾病。据说此法曾治好许多达官贵人的病。长期以来,谁也没有去深究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奥秘。岁月静静地流逝,这种奇特的治病方法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直到1000多年后才引起了英国大科学家卡文迪许的注意。

卡文迪许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由于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所以搬到法国来居住。1731年,卡文迪许生于法国的尼斯。1753年,年轻的卡文迪许去巴黎留学,主要研究物理学和数学;回国后,在伦敦的一家私人实验室里从事科学研究。1787年卡文迪许父亲去世后,他得到了一大笔财产。不久他的一位姑母逝世,又留给他一大笔遗产。所以卡文迪许非常富有,是英国屈指可数的富翁。但他醉心于科学研究,不好交际,不善言谈,终生未婚,一生都在实验室和图书馆中度过的。

卡文迪许酷爱图书,他把自己收藏的大量图书,分门别类地编上号,管理得井井有条。1758年的一天,忙了一整天的卡文迪许独自待在书房里,拿起一本书翻阅起来。说来也巧,他正好看到关于古罗马时代科学文化的书中,记载了2000多年前风行一时的用大黑鱼治病的方法。善于思考的卡文迪许马上想到:奇怪,为什么当病人的腿触到大黑鱼时,会有发麻的感觉呢?

在18世纪初期,随着电动机和电池的发明,人们已经知道了“电”。卡文迪许清楚,当人体碰到电时,就会产生发麻的感觉。这时,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大黑鱼身上带电?想到这里,卡文迪许兴奋起来。可是,他转念一想,要是大黑鱼本身带电,那它自己受得了吗?再说,还从未听说动物会带电呀!

卡文迪许设法弄到了这种大黑鱼,把它埋在潮湿的沙滩里。然后,他在这条鱼上面接上一个莱顿瓶。果然,莱顿瓶冒出了火花!“大黑鱼身上的确带电”,卡文迪许大为惊讶,他给大黑鱼取名为“电鲼”。就这样,卡文迪许第一个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生物电的存在。

后来的科学家又进一步解剖电鳗、电鳐等电鱼,发现所有能放电的鱼类的头部两侧的皮肤里均有一个由纤维组织所构成并与神经组织相连接的蜂窝状“发电器”。可别小看这种发电器,它的放电本领可不小。在世界上目前已知的500多种电鱼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中等大小的电鳐能产生70伏左右的电压,非洲电鳐产生的电压高达200伏;非洲电鲶能产生350伏的电压,电鳗能产生500伏的电压。有一种南美洲电鳗竟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称得上是电击冠军。现在,电鱼已经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如果能成功地模仿它们的发电器官,那么,船舶和潜水艇等的动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zhi hui ren sheng 智慧人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卡文迪许

为了进行科学研究,不仅把客厅改成了实验室,并且在卧室的床

边都安装了许多实验仪器。人们就是通过卡文迪许留下的大量的

实验记录了解了他在电学、化学等方面的精辟见解,这大大促进

了同代人和后代人在这些方向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伽伐尼的蛙腿实验

伽伐尼的蛙腿实验

1786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在“电鱼”身上发现了生物电,但是他并没有继续研究下去。真正对生物电进行研究,并为之命名的是与卡文迪许同时期的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

伽伐尼1737年生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他从小接受正规教育,1756年进入波洛尼亚大学学习医学和哲学。1759年从医,开展解剖学研究,还在大学开设医学讲座。1766年,伽伐尼任大学解剖学陈列室示教教师。此后,他开始了蛙腿肌肉运动的解剖学研究。

1786年的一天,伽伐尼指导学生解剖。有一位调皮的学生没有认真地做实验,反倒对旁边的起电机发生了兴趣,他趁教授不注意的时候摇起了起电机,突然啪的一声起电机和盛蛙腿的铜盘打出一个大火花,把这个学生吓了一跳。伽伐尼和同学们都转过身来,但是此时一个更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摆在金属盘里的蛙腿随着电击抽动了一下,教授的眼睛瞪大了,他顾不上批评这位淘气的学生,而让他重新摇动起电机,全体同学都注视着那个蛙腿,啪的一声铜盘上又打出一个大火花,蛙腿随着电击又抽动了一下。

为了掌握青蛙抽搐的规律,伽伐尼安排了一系列实验。起先他只用刀尖触青蛙神经,然后只让起电机打电火花,都不能使蛙腿抽搐。接着,伽伐尼把青蛙用铜钩子挂在花园的铁栏杆上,结果发现在闪电来临时,青蛙也会抽搐。彻伐尼又把青蛙放在铁桌上,用铜钩子碰青蛙腿,只要铜钩子另一端触及桌面,即使没有任何其他带电体在场,蛙腿也会抽搐。这是为什么呢?伽伐尼百思而不得其解。

几乎与伽伐尼进行蛙腿实验同时,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了可以放电的电鱼。几年后,一艘英国船从南美把几条电鳗带到了伦敦,放养在了水族馆里。这种带电的鱼引起了市民们的极大兴趣,有人去摸鱼的头部,尝到了攻击的滋味,这种滋味与莱顿瓶放电时给人的电击是一样的。后来,有位科学家让电鳗给莱顿瓶充了电,从此大家都相信了电鳗的攻击是一种动物放电现象。消息传到意大利,伽伐尼顿觉眼前一亮,他立刻意识到:蛙腿颤动的原因并不是起电机放电,也不是大气放电,而是在于青蛙体内本身就储藏着电。

1791年,伽伐尼发表了题为《肌肉运动中的电力》,正式提出了在当时轰动一时的“生物电”论断:在动物体内存在着某种电,如果使神经和肌肉与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再使这两种金属相接触,这种电就会被激发出来,所以这很可能是从神经传到肌肉的特殊的电流质引起的“动物电”。每根肌纤维就是一个小电容器,放电时便产生收缩。

伽伐尼的研究成果立即受到了欧洲学术界的关注,有人推崇说这是科技史上一件有意义的大发现。然而,一位名叫伏打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并不认同伽伐尼的观点,在用青蛙体进行了几个月的实验、观察之后,伏打提出了一种新的论断。他认为蛙腿本身不放电,而是外来电使蛙腿神经兴奋产生抽搐,蛙腿只是起了个电流计的作用而已,电的真正来源是铜和铁两种金属的接触。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伏打只用一种金属来替换伽伐尼实验中的铜钩和铁杆,结果蛙腿一点儿也不会颤动。于是伏打认为伽伐尼在实验里发现的电流不应该叫“动物电”,而应该叫“金属电”或者“接触电”。伏打的观点得到了电学家们的支持,而伽伐尼的学说得到了生理学家们的赞同,这两种学说之间的争论一直在进行着。后来伏打进一步实验,他把若干银圆片、锌圆片和用电解液浸湿的布圆片依次叠加在一起,组成一个电堆,由于两种不同金属和布片中的电解液发生化学作用产生了连续的电流。这个电堆就是现代电池的原形。从此,更多的人对“动物电”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伽伐尼在晚年因拒绝效忠拿破仑支持的傀儡政权,被革去教职和其他职务。1798年12月4日,61岁的伽伐尼在贫病交加中去世。81年后,医学家第一次用仪器描记出了心电图,证明心脏是人体内最强的发电机,从那以后人们再不怀疑生物电的存在,而且确认任何生物体中都有生物电。至此,伽伐尼的学说才再次显示出真理的光辉。zhi hui ren sheng 智慧人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灵感的源泉。伽伐尼的一次偶然发现,

激发了他对生物电的研究兴趣以及更多人的关注,人类从此打开

了一扇崭新的科学研究领域的大门。随着研究的深入,今天,生

物电已经成为一项专门的科学并在很多方面造福人类了。

施旺发现动物细胞

施旺发现动物细胞

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它的创立者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其中,施旺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动物细胞的人。

施旺1810年12月7日生于莱茵河畔的诺伊斯。父亲是当地的一个金匠。施旺在少年时代具有良好的品行,勤奋而谦虚。由于对外部世界缺乏兴趣,又由于性格内向而缺乏自信,施旺醉心于学习,并对宗教具有强烈的兴趣。他的各门功课的成绩名列前茅,尤其在数学和物理方面更显示出天才。

1826年,施旺告别故乡,进入了科隆著名的耶稣教会学院。在那里,施旺受一位卓越的宗教老师斯麦特的影响,培养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斯麦特关于人与自然的奇特现象的描述和论说,使施旺认识到人类发展的规律正是通过自身完美的过程来体现的。为了论证这一规律,他后来便放弃了神学,转而从事医学方面的研究。1829年,施旺在科隆毕业后,违背父母要他学习神学的愿望,执意去学医。这一年,他进入波恩大学学习。1831年,他获得了医学士学位。就在这段时间里,施旺不仅聆听了著名科学家弥勒的生理学课程,而且有幸在弥勒实验室暂当助手。

1831年秋,施旺到了维尔茨堡,学习了三个学期的医学临床课。1833年4月,他离开了维尔茨堡回到了柏林,专门听弥勒讲授解剖生理学。1834年5月31日,施旺荣获医学博士学位,并在同年7月26日通过国家级考试,正式成为弥勒的助手。从此,施旺把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人到了弥勒的实验研究中。他在弥勒的指导下,对较多的学术领域发生了兴趣,他曾研究过组织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并作出了不少贡献。

1837年,施旺在柏林有幸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尽管两个人性格不同,宗教信仰也有差异,但他们在某些科学观点上完全一致。不久后,两人成了好朋友。一年后,施莱登提出了他的植物细胞学说,施旺将这种观点扩展到动物,立刻着手证明动物细胞中细胞核的存在。他首先选用的材料是动物的脊索细胞和软骨细胞,因为它们的结构与植物的细胞壁相似。他如愿地观察到了细胞核。此后,他又研究了许多其他种类的动物细胞。在当时的条件下,观察动物细胞远比观察植物细胞要困难得多,因为动物细胞有些非常小,通常都很透明,不宜观察。尽管如此,施旺还是证明了在众多动物的组织形态中,都有细胞核的身影。

1839年,施旺出版了《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书。提出了他从动物科学的角度得出的细胞学说:细胞是构成动物的基本单位,动物细胞的基本构成大体相同,虽然不同动物细胞的作用不见得相同,但各种细胞的发生是相似的。动物和植物一样,也是由细胞组成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一样,都含有细胞膜、细胞内含物和细胞核。细胞学说提出后不久就被人们广泛接受了。如今,它已成为生物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施旺还研究过发酵,指出糖的发酵是活酵母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果。后来,他又创造了“新陈代谢”一词,以表示活组织中的化学变化。他的发酵研究遭到了以德国化学家乌勒和李比希的攻击,使他不得不在细胞学提出后不久便离开德国,到比利时的大学中担任解剖学教授。十几年后,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发酵研究成功后,施旺的观点得到公认。后来,相继有8所德国著名大学以优越的待遇邀请他回国任教,都被他一一回绝。施旺过于内向,他不愿意在德国的大学中担任教授的原因是他不愿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与其他学者面对面地辩论,所以最终他还是选择在宁静的异国他乡度过余生。1882年,施旺因中风逝世。zhi hui ren sheng 智慧人生内向的施旺虽然没有勇气和别人唇枪舌剑,但他勤奋、严谨、

求真、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巨大的科学贡献,让他在科学界占有重

要的地位。他对动物细胞的研究和提出的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生

物学的发展,为现代细胞学说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曼特尔发现“禽龙”

曼特尔发现“禽龙”

恐龙类动物出现在距今约2.25亿年的三叠纪,经过侏罗纪,消失于距今约6500万年的白垩纪,前前后后有着1.5亿年的历史,但人类直到相当晚的时候才知道有过恐龙的存在。人类发现恐龙是从研究恐龙化石开始的。世界上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并加以研究的人,是英国的乡村医生曼特尔。“化石”这个词原来字面的意思是指“挖出来的东西”,而现在指的是石化了的生物的遗留部分。19世纪以来,研究岩石中的动物、植物化石并解释它们存在的一门特殊科学已经发展起来,这门介于生物学和地质学之间的学科,被称为古生物学。当时,经过与宗教和迷信的长期斗争,人们对于化石的本质有了较正确的认识,但那时候许多古生物学家还是“业余”的,曼特尔就是其中的一个。

曼特尔的家在英国南部的刘易斯。他的主要职业是乡村医生,但他和他的妻子都爱好收集化石标本。1822年3月的一个早晨,曼特尔到农村为病人看病,因为在病人家里耽误的时间过久,他的妻子就去接他。在一条新修的公路行走时,她发现新劈开的岩面上有一些具有特别光泽的东西。她仔细观察后,认出来是一些动物的牙齿化石,于是她小心翼翼地把化石包好,交给了一路回家的曼特尔。曼特尔根据牙冠被磨光的斜面判断,很像是某种大型“厚皮兽类”已经磨损的门齿的一部分。曼特尔医生追踪找到了出产这批化石的采石场,他希望能找到这种兽类的其他部分的骨骼化石,但未能成功。

这种牙齿化石出现在白垩纪铁砂组的岩层中,这使研究化石的专家们感到很惊异,因为这个地层太古老了,当时认为,在这个地层中根本不可能有哺乳动物的化石。作为一名科学家,曼特尔对这种与当时传统观念不符合的发现持慎重态度,他希望在正式展示他的发现之前,多听听同行的意见,更希望得到著名专家的指点和支持。在伦敦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曼特尔把他发现的牙齿化石给三位著名的专家看过,这三位专家的回答使曼特尔失望,他们断言他的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曼特尔并不甘心,他把一颗牙齿化石送到巴黎,请当时负有盛名的解剖学家居维叶作鉴定,居维叶给他的答复说:“这是犀牛的一颗上牙。”

由于权威人士的断然否定,曼特尔明智地推迟了自己著作的发表时间。他把自己发现的牙齿化石带到了伦敦一家博物馆,与馆藏的各种化石标本进行了比较,结果未能找到与他发现的牙齿化石类似的标本。帮助曼特尔进行研究的一位青年科学家发现曼特尔找到的牙齿化石与他正在研究的中美洲生存的一种名叫大鬣蜥的牙齿很相似。普通的大鬣蜥只有约1.2米长,按牙齿的比例类推,曼特尔发现的“大蜥蜴”体长可达12米,显然这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巨大的食草爬行动物。

曼特尔将这种动物命名为“禽龙”。1825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发表的一篇简报中,报道了关于禽龙化石的发现,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关于恐龙的论文。后来在英国比利时等地都发现了完整的禽龙化石骨架。禽龙成为首次发现的恐龙,乡村医生曼特尔成为第一位恐龙的研究者。

禽龙的发现吸引着人们以极大的兴趣去探索恐龙世界的秘密。以后,恐龙之类的化石又陆续有所发现。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为了说明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陆栖的大型爬行动物,首先创造了“恐龙”这一名称。该词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因为中国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所以译为“恐龙”了。zhi hui ren sheng 智慧人生曼特尔首次发现者和研究恐龙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曼特尔的发现绝不是偶然的,因为他对化

石研究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第二,对科学上的名人我们应该尊

重而不迷信。正是因为坚持了这一点,曼特尔才有可能成为第一

位恐龙的发现者和研究者。

居维叶创立“灾变论”

居维叶创立“灾变论”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从各时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各种形态的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与现代生物既相似又不同,表明地球历史上生存过许多现今不再存在的物种。《圣经》不能解释这些物种绝灭的事实,为了解释古生物学的发现而又不违背《圣经》,于是有了“灾变论”。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

居维叶1789年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富有之家,他从小受良好的教育。12岁时开始学习博物学,表现出顽强的阅读能力和惊人的记忆力。14岁便上了大学,27岁时,居维叶就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居维叶的科学生涯最活跃的时代,正是法国拿破仑王朝的全盛时期。居维叶深受拿破仑的器重,先后担任过教育委员会主席、巴黎大学校长,是一个身兼要职的科学家。

早在居维叶当教授的时候,他就发表了《比较解剖学讲义》,提出了“器官相关”和“生物肢体对比”原则,为比较解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生物的某一机体都是整个机体的组成部分,取任何一部分机体,甚或一小块骨头,都可再造出未知的整个机体的骨骼和形态。并进而可推断出这种动物的生存条件、生活习性、周围气候以及古地理环境。居维叶后来将这一规律应用于绝迹动物的化石遗骸研究。一天,一位工人送来了一块乳齿象化石,这块化石是从环绕巴黎的塞纳河流域的一个采石坑里采到的。居维叶一下子就发现,这种古老的乳齿象与现代的亚洲象和非洲象截然不同。一起发现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如犀牛和河马等,这些动物在法国早已灭绝了,但是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还有它们活着的近亲。几年后,在同一地区的一个石膏矿中,又一批哺乳动物化石被发掘出来,但是这一次产化石的地层层位与前次不同。将这些化石骨骼组合在一起之后,居维叶发现它们与现代生物的特征都不尽相同。后来,居维叶又在巴黎盆地周围更加古老的岩层中发现了奇形怪状的恐龙化石。根据这些发现,居维叶确定巴黎盆地至少有4个不同时代的动物群,即恐龙动物群、灭绝的哺乳动物群、乳齿象动物群和现代陆生动物群。此前,居维叶曾经研究过从埃及古墓中发现的植物标本和动物的木乃伊,而这些植物标本和木乃伊与现代生活的动植物没有什么差别。根据基督教的传统时间尺度,埃及是上帝创世纪之后不久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因此,居维叶认为,既然在《圣经》以来的几千年中生物面貌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那么就没有理由设想上帝创造的原始生物发生过大的变化。由此居维叶推论,巴黎盆地采集到的这些化石只能是生活在上帝“创世纪”之前的生物,5000~6000千年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洪水,导致了这些生物的灭绝,这是上帝在为人类清理舞台。1812年,居维叶出版了《四蹄动物化石骸骨的研究》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灾变论”。

根据灾变论的观点,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变化是突然、迅速和灾难性地发生的。居维叶认为,在整个地质发展的过程中,地球经常发生各种突如其来的灾害性变化,并且有的灾害是具有很大规模的。例如,海洋干涸成陆地,陆地又隆起山脉,反过来陆地也可以下沉为海洋,还有火山爆发、洪水泛滥、气候急剧变化等。当洪水泛滥之时,大地的景象都发生了变化,许多生物遭到灭顶之灾。每当经过一次巨大的灾害性变化,就会使几乎所有的生物灭绝。这些灭绝的生物就沉积在相应的地层里,并变成化石而被保存下来。这时,造物主又重新创造出新的物种,使地球又重新恢复了生机。原来地球上有多少物种,每个物种都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和结构,造物主已不记得十分准确了。所以造物主只是根据原来的大致印象来创造新的物种。这也就是新的物种同旧的物种有少许差别的原因。如此循环的往复,就构成了我们在各个地层看到的情况。居维叶推断,地球上已发生过4次灾害性的变化,最近的一次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洪水泛滥。这使地球上生物几乎荡尽,因而上帝又重新创造出各个物种。

灾变论提出后,大大推动了地质学、古生物学的发展,引起了地质学的空前繁荣,但居维叶却未能发现动物进化的事实,甚至还极力反对动物进化论。这是因为他发现古代生物与现在的相应物种的骨架完全一样,这说明生物经历了4000多年都没有发生变化,他因此认定生物是不会进化的。

尽管灾变说在当时取得了统治的地位。但居维叶的理论受到了一些生物学家,特别是主张进化学说的拉马克和圣提雷尔的批评。在1830年召开的一次法国科学院的会议上,圣提雷尔同居维叶进行了一场持续6周的激烈辩论。这场辩论在法国乃至欧洲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时的报纸和一些宣传机构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居维叶当时是拿破仑的大红人,由于这层微妙的关系,居维叶最终获得了胜利。

居维叶生前的影响遍及西方世界,在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方面的确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被当时的人们誉为“第二个亚里士多德”。zhi shi lian jie 知识链接20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居维叶的灾变

论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尽管居维叶反对生物进化论,但他正确地

提出了物种自然绝灭的概念,并论证了现存种类与绝灭种类之间

在形态上和“亲缘”上的相互联系,在客观上为生物进化论提供

了科学的证据。

拉马克学说

拉马克学说

19世纪初,就在法国大科学家居维叶的“灾变论”大行其道的时候,一位生物学家提出了“生物是进化”的学说,坚决反对“灾变论”,他就是被后人认为是生物进化学说伟大先驱的拉马克。

拉马克1744年出生在法国北部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17岁时入伍并上了战场,两年后因受伤及战争结束而退役。此后,拉马克在巴黎的一家银行当了个小职员。在积蓄了一些钱后,他进人了巴黎医学院学习医学。就是在这个时候,拉马克对植物学产生了特殊爱好,开始潜心钻研各种植物学知识。1768年,拉马克结识了当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卢梭经常带他到自己的研究室里去参观,并向他介绍许多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方法,使拉马克由一个兴趣广泛的青年,转向专注于生物学的研究。后来,拉马克又被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看中,聘他做了自己儿子的家庭教师和旅游伴侣,这使拉马克有机会游历了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1788年,身为皇家植物园主任的布丰为拉马克在自然博物馆的植物部谋取了一个助手职务。拉马克一直在那里工作了5年。

拉马克兴趣非常广泛,在研究植物学的同时又开始研究动物学。1793年,法国将皇家植物园改组为法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50岁的拉马克被聘请去做了动物学教授。拉马克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活的动物,而且还有古代化石。当时的生物界一直认为动物是不可能变的,生出来是什么样,就一直保持原样。通过大量化石和近代生物系统分类研究,拉马克越来越坚定地认识到,生物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物种不是像《圣经》中说的那样是由上帝创造的,物种是变化的。

1801年,拉马克完成了《无脊椎动物的系统》一书,这是他在博物院辛勤劳动8年时光的结晶。全书共分7册,在书的前言中第一次阐述了他的生物进化思想,系统地论述了环境对有机体变异发生的影响。

1809年,拉马克的代表作《动物学哲学》问世了,在这本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被后人称为“拉马克学说”的动物进化学说。他大胆地提出:人类起源于高级猿类,以后环境的变化,使猿直立行走,才变成了人类现在的“两手类”。他提出了动物器官在没有达到发育限度前,使用得越是频繁,越能得到加强、发展,并增大起来;反之,某一器官不常使用,就会削弱和衰退,其能力亦逐渐减弱,甚至器官完全退化,这就是著名的“用进废退”法则。拉马克的第二法则是“获得性遗传”,即在自然环境影响下,这种“用进废退”的变异能通过繁殖而遗传给下一代个体。在著名的长颈鹿例子中,拉马克是这么解释长颈鹿的长颈由来的:长颈鹿的祖先经常伸长了脖子去吃树高处的叶子,脖子受到了锻炼,变长了(用进废退),而这一点可以遗传并得到加强,因此其后代就要比父母的脖子长一些(获得性遗传),经过一代又一代,长颈鹿脖子就越来越长。除了长颈鹿的例子外,拉马克认为鲸和鸟类没有牙齿,是它们吃东西时不加咀嚼就咽下去的结果。

由于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说与宗教的教义相违背,立即遭到了各方面的强烈反对。在学术界,一些保守势力贬低拉马克的研究成果,对他进行围攻。以居维叶为首的物种不变论者与拉马克展开了一场生物史上的大争论。居维叶提出:按照拉马克的理论,各种类型的动物之间应该有些过渡类型,才能说明生物逐渐变化的过程。但在拉马克那个时代,古生物化石的研究还很零散,拿不出多少证据来证实生物变化这个学说。而且由于当时生产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拉马克在说明进化原因时,把环境对于生物体的直接作用以及获得性状遗传给后代的过程过于简单化了,成为缺乏科学依据的一种推论,并错误地认为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趋向,以及动物的意志和欲望也在进化中发生作用。所以争论的最后结果是当时的人们没有接受拉马克的思想,居维叶的物种不变理论继续统治生物界。

面对这些反对声,拉马克没有被压倒,依旧顽强地进行着研究和写作。由于长期使用显微镜,用眼过度,他的双眼终于什么也看不到了,病魔也缠上了这位老人。他把女儿叫来,开始口述他那超越时代的生物学思想,让她一字一句记录下来。他的又一部伟大著作——《无脊椎动物自然史》的第6卷后半部分和整个第7卷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

1829年12月18日,拉马克逝世了,终年85岁。80年后,在纪念拉马克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出版100周年之际,巴黎植物园为拉马克建立了纪念碑,让人们永远缅怀这位伟大的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zhi shi lian jie 知识链接1859年,也就是拉马克去世整整30年后,达尔文的《物种

起源》出版。人们公认,拉马克为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的诞生奠

定了基础,他的《动物学哲学》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认为

是现代进化论思想的两大源泉。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1859年11月24日,英国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上市当天就全部卖完了。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的作者是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查理·达尔文。

达尔文1809年2月生于英国希罗普郡。当达尔文还是一名似乎很平庸的中学生的时候,他更像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他的父亲有一次指责他说:“你除了打猎、玩狗、抓老鼠,别的什么都不管,你将会是你自己和整个家庭的耻辱。”为了让达尔文尽快走上正轨,在达尔文16岁那年,他父亲让他提前两年从寄宿学校退学,和哥哥一起去了爱丁堡大学学医。爱丁堡大学有当时英国最好的医学院,达尔文的祖父、父亲都曾在那里学习,后来也都成了名医。达尔文父亲指望达尔文能延续家族传统。可惜,达尔文对医学毫无兴趣,他更喜欢帮助大学博物馆采集植物标本,跟随动物学教授研究海洋无脊椎动物。两年之后,达尔文的父亲终于明白无法让儿子继承衣钵,于是就让达尔文进了剑桥大学学神学。但达尔文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上。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并梦想能有机会到热带地区做博物学研究。没想到这个机会很快来了。这一年的8月,他从威尔士考察回来,收到剑桥大学植物学教授亨斯楼给他的一封信,让他赶快申请当“贝格尔号”的博物学家。当时英国海军计划派“贝格尔号”到南美海域考察,制作海图。“贝格尔号”船长担心旅途寂寞因此他希望旅途中能有一名博物学家做伴。就是凭着这个偶然的机会,达尔文自费搭船,开始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事业之旅。“贝格尔号”于1831年12月27日扬帆起航,绕地球一圈。在这次历时5年的旅程中,达尔文沿途考察地质、植物和动物,采集了无数标本运回英国,还未回国就已在科学界出了名。一次,在阿根廷中部东海岸附近的一个小平原的断层中,达尔文发现了许多古代陆生动物的化石,经过3小时的挖掘,他终于挖出了一块巨大的动物头骨。一年后,达尔文再度来到这里,又发掘出更多的巨大的动物化石。他初步鉴定后又将化石寄回英国。经英国动物学家欧文甄别,化石中有4件是距今约3000万年的树獭科动物化石,与现在仍然生活在南美的树獭相似,是一种贫齿目的四足兽。从化石看,这种动物的骨质外壳像现代动物犰狳的背甲。还有一种巨大的箭齿兽化石,身体各部分与现代几种动物极为相似,它有象的躯干,兔的牙齿,海牛的眼、鼻、耳。达尔文对此十分惊诧:“现代的几个彼此分得很清楚的目。竟能在箭齿兽的身体构造的各个不同部位上互相混合在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使人奇怪的事情。”于是,达尔文对《圣经》上说的一切生物都是由上帝一次创造出来的说法有了怀疑。他开始探究地球上新的生物第一次出现和演化的问题,这是一个一切秘密当中的秘密。此时,达尔文头脑中已归纳了许多问题,他在南美的大量调查和观察逐渐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

1836年10月2日,达尔文结束旅行回到了家乡。这5年的见识,让达尔文从一名正统的基督徒变成了无神论者。此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思考生物的起源问题,一面又深入实践,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论断: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生命只有一个祖先,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细胞的开端;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而来的,生物在进化中不断地进行着生存斗争,进行着自然选择;人类的悠久家史并不比猪、狗“高贵”多少,人类也是起源于“某些原始细胞”,后来逐渐进化,变成了鱼、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再经过进化才变成了类人猿和今天的人类。后来,达尔文又完成了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成为了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由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如今,《物种起源》所提及的许多观点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zhi hui ren sheng 智慧人生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有句名言:“如果你没有决心把一件

事做到底,那你一开始就不应该做它。”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

用22年时间完成《物种起源》这部伟大著作的故事告诉我们:

成功是无法轻易获得的,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你都应该深刻地问

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华莱士对进化论的贡献

华莱士对进化论的贡献

我们知道,《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经典著作,这是他根据自己在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编著的。其实,就在达尔文研究生物进化的时候,一位比他小14岁的年轻人也曾走过了和达尔文相似的科学考察之路并提出了同样的结论,他就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华莱士。

华莱士1823年生于英国的威尔士蒙默斯郡乌斯克,由于家境贫困,华莱士没有进过大学,中学毕业即跟随哥哥从事土地测量和建筑工作,这使他较早较多地直接涉足自然界。1848年4月,华莱士和昆虫学家贝茨乘船去南美亚马逊河和里奥·内格罗河流域一带进行科学考察,研究热带地区的自然史。在为期4年的考察中,华莱士历尽艰险搜集了很多标本和资料。但在归来途中,所乘轮船不幸起火,沉没于大西洋中,华莱士险些丧命,资料、标本丧失殆尽。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华莱士于1853年写成了《亚马逊河和里奥·内格罗河流域巡礼》一书,详尽地记录描述了亚马逊河、里奥·内格罗河流域的气候、地理风貌以及生物的物种、形态和生活。

1854年华莱士又去马来西亚群岛进行第二次长期的科学考察,进行动植物标本的采集,探究火山、浅海、岛屿的成因及彼此间的关系,钻研各个岛上特有物种的来源和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为了研究物种是怎样变化的,在这次长达3年的考察中,华莱士前后共行走两万多公里,收集了12万多件标本。1855年,华莱士写成了《控制新种出现的规律》一文,提出了解释物种灭绝、产生、更替和进化的见解。

在考察期间,华莱士不幸患了间歇热,但他仍然没有放松对所研究问题的思考。在一次发病时,华莱士忽然受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曾经讲到的战争、疾病、饥荒、灾难是使人口数目保持大致不变的因素的启发,悟出了生物自然选择可以作为其进化机制,于是华莱士立即带病整理资料写作,于1858年2月完成了《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一文,总结出了生物“适应”、“变异”、“生存竞争”等重要规律。

华莱士读过达尔文的《一个植物学家的航行日记》,也和达尔文有过几次通信,讨论交流研究心得,不过两人都没有提及他们各自的独立研究并正在写作的著作的具体内容。《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一文完成后,华莱士把它寄给了达尔文,以征求达尔文的意见。当时,达尔文通过科学考察研究生物进化已有20多年,正在着手整理堆积如山的资料。达尔文惊奇地发现,在华莱士寄来的论文中,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竟和他不谋而合,惊人的相同。后来,华莱士的这篇论文与达尔文在1844年起草的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论文摘要在1858年7月1日的林奈学会上宣读,并于同年发表于《林奈学会报》上。这就是著名的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联合论文”,它奠定了科学进化论的基础。此后,达尔文加快了工作步伐,经过13个多月的紧张整理写作,终于完成了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

在有关人类起源的问题上,华莱士持有与达尔文不同的观点。华莱士认为,人类大脑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进化的性质;随着智力及文化的进步,器质性器官的形态特化和变异就不再发生了。华莱士还认识到,人与类人猿在智能方面的差距比达尔文所承认的要大得多;被达尔文看做是人与类人猿之间过渡的原始部落里的野蛮人,其固有的意识能力与文明人实际上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华莱士完全是正确的。

华莱士是位谦逊质朴的科学家。《物种起源》问世后,华莱士认真阅读了这本著作,认为达尔文的见解深刻透彻,于是他积极地帮助达尔文宣传生物进化理论,还创造出了“达尔文主义”这一名词。

除了提出进化论思想之外,华莱士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对动物的地理分布的研究和修正。从1854年到1862年的几年间,华莱士在马来群岛研究岛屿上的动物时,发现在龙目海峡两侧的龙目岛和巴厘岛,望加锡海峡两侧的苏拉威西岛和加里曼丹岛的动物区系有很大差异,海峡以西的巴厘岛和加里曼丹岛上的动物是典型的东洋界动物,海峡以东则出现一些西边无法见到的袋貂、葵花鹦鹉等澳洲界物种,同时物种也比西边贫乏。这条分界线后来被命名为华莱士线,代表澳洲界动物的最西界。由于创立了物种的产生和变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关联而一致的理论,华莱士被推崇为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人。zhi hui ren sheng 智慧人生只求付出,不图回报,一切从利人出发,能设身处地地谅解、

忍让他人,只有这样的博大和包容,才能在人世间架起友谊的桥

梁。达尔文和华莱士的友谊固然可贵,而他们宽广的胸怀和谦虚

的品格更让人崇敬。

哈根贝克和他的动物园

哈根贝克和他的动物园

德国汉堡有一个欧洲最大的私人动物园——哈根贝克动物园。来自世界各地的360个种类共2500种动物生活在54个自由活动的饲养区内。这里是汉堡市重要的观光景点及儿童天堂,其原因是园里的动物不是待在栅栏里面,而是与游人之间只隔着一条壕沟。设计这种壕沟的正是这个动物园的创始人——德国驯兽师卡尔·哈根贝克。

哈根贝克是一位动物商人的儿子,1866年他继承父业,为动物园和马戏团搜集动物。哈根贝克是一个喜欢创新的人,他后来成了驯兽师,为马戏表演训练动物并组建了自己的马戏团。他把动物原生地的不同的人文背景一起融合到动物表演当中,让拉普兰人和驯鹿一起表演,让因纽特人和北极熊共同演出。19世纪晚期,哈根贝克带着他的野生动物在欧洲巡回展出。1878年,仅在柏林就有62000多人次观看了他在当地动物园举办的巡回马戏表演。1904年,哈根贝克的马戏团还参加了世界博览会。

成功并未让哈根贝克满足,他仍在不断摸索展示动物的新方法,为了训好动物,他在世界各地的巡回表演过程中,对动物行为学作了认真研究。1907年,哈根贝克着手在德国汉堡附近建立一个动物园。当时,动物园已经出现了几十年时间,为了让人们更近距离地观察,动物被分门别类地单独关在狭小的笼子里,当时流行的户外兽栏和兽笼给动物一种身陷重围的感觉,也让它们暴露于雨雪风霜之下,但能方便让更多人在任何角度欣赏它们。饲养员对动物的照顾非常简单。那时的动物笼舍就像一间洗手间,非常方便用水冲洗。

细心的哈根贝克发现,要让动物保持健康和繁殖,就要给它们提供像自然生境一样的饲养环境。于是,哈根贝克在自己的动物园里颠覆了传统的展览观念。他在动物展区的边缘巧妙设置了隐藏的壕沟,根据他训练动物的经验测试出每种动物能跳多高和多远,从而得出壕沟的宽度和高度,再利用地形或种植物的办法把壕沟隐蔽起来,让观众看不见壕沟,同时保证动物跑不出来。另外,哈根贝克还把猛兽和草食兽放在一个展区,如把狮子和斑马放在一起展览,其实也是用一道看不见的壕沟把它们分开。这样,在哈根贝克的动物园里,参观的人们不仅看到了非洲的景观,也能了解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哈根贝克动物园一营业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并由此为现代动物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哈根贝克的无栅栏设计很快流传到了美国,底特律新动物园、辛辛那提动物园、布鲁克林动物园都沿用了自然式展览的新概念。之后,哈根贝克的动物园建设新方法很快就在全世界被采用,并确定了相关的国际标准。直到100多年后,哈根贝克动物园依然在世界一流的动物园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

现在,加入了“国际濒危物种培育计划”的哈根贝克动物园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这里生活着3头极其罕见的中国雪豹,这种濒危的豹种在全世界只有大概70头。另外,这里还有全欧洲最大的猩猩群之一。在它们的故乡苏门答腊,这种神奇的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而哈根贝克动物园通过物种再培育的办法让这种珍稀的类人猿继续在此生存下去。zhi hui ren sheng 智慧人生要想成功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去探索,永不停息地去实践。最

终,一次小成功就可能带来大成功。哈根贝克仅仅利用一些小技

巧就让参观者看到了物种间的关系,奠定了现代动物园的雏形,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法布尔写《昆虫记》

法布尔写《昆虫记》

1823年12月20日,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穷苦农民的儿子,后来会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毕生与昆虫为伴,揭示了昆虫世界的种种奥秘,他就是“昆虫世界的荷马”,而此人就是法布尔。

法布尔从小就痴迷于昆虫。一次,他大清早跑到一个深谷里,坐在一块岩石上观察长角穴蜂。三个妇女早上去摘葡萄,路过那儿看见了他。黄昏时,这三个妇女回家,看见法布尔仍然坐在原处一动不动,眼睛盯着一个地方。她们不明白他在干什么,认为他准是中了邪。

法布尔观察昆虫,积累了许多心得感受。但他只上了几年小学,就被迫独自谋生。他在铁路工程队当小工时,每天运石修路,因离家很远,晚上到公园去栖身。16岁那年,法布尔考上了免费的师范学校,这全靠他的勤奋努力和刻苦自学。法布尔做了教员后,边教书,边自学,边进行昆虫研究。学校条件不好,可是他很满足,因为附近既有森林又有海滨,这为他观察昆虫提供了便利。学校还有个图书馆,里面藏了不少书,却无人问津,因此常常关着门。法布尔像寻了宝地一样,他每天从窗口爬进去,把书取出来。他用这个方法,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通过勤奋自学,法布尔先后取得了教学学士学位、物理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在法布尔之前研究昆虫的人往往只是注重昆虫的分类、解剖和形态,而对昆虫的生活习性、性格和一生的变化研究很少。法布尔在这方面进行了精细而又持久的观察,他发现了昆虫世界中的许多奥秘。

一天清晨,法布尔看到有几百条松树毛虫列着队,从树上沿着树干向下爬,还吐出丝,铺出了一条丝路。天黑时,他见到毛虫又沿着这条丝路往回爬。他想,要是把毛虫的丝路切断会是什么样子呢?几天后,毛虫的队伍又出现了,这次它们是往一个高大的花盆上爬,等前面的毛虫刚爬到花盆顶部,法布尔就用刷子把下面的毛虫刷掉,并用布把花盆四周擦干净,不让一条丝留在上面。这时,毛虫迷失了方向,老是在花盆边上转圈,跑来跑去。法布尔守在花盆边观察了一天一夜,看到这些毛虫不知疲倦地、一圈一圈地转,只要丝路存在,它们总是认为没有迷路,只要前面有个带路的,它们也总是认为万事平安。后来,这些毛毛虫跑得太累了,精疲力竭,从花盆边滚到地上,才找到了原来的丝路回家。

通过观察,法布尔发现蜂类是才能出众的建筑师。蜜蜂建筑的蜂巢轻巧、美观、实用,一个个大小相等、容积相同的六棱柱状蜂房,排列得紧密无间。这种形状用材最少而容积最大,十分符合几何学原理和省工节材原则。而切叶蜂却能从一些树叶上切下许多圆盘形和椭圆形的小片,并将它们制成蜜罐,以备产卵。产卵后,切叶蜂又飞到树上,不经任何度量,毫不犹豫地、迅速地切下一片片树叶,用这些叶片作罐盖,这些叶片不大不小,正好盖住罐口,这种绝妙的本领真令人不可思议。

详尽的观察,使法布尔能够纠正许多错误的说法,并能说出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神奇的传说:“鹈鹕常在暮霭中吐出自己的脏腑,甚至挖出自己的心来喂养饥饿的幼雏。”法布尔以他那卓越的观察力,把被蒙蔽的真相披露出来了。原来鹈鹕是把捉得的鱼虾搁在自己的喉囊里,然后才慢慢吐出来喂小鹈鹕的。

宁愿与昆虫做伴,这是法布尔的志愿。为了实现这个志愿,法布尔迫切需要一个自己的野外实验场。这样,他就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和精力,避免漫长的旅行,时时与昆虫在一起,详细地观察昆虫的一切。这是法布尔多年来的一个最大的愿望。1879年3月,法布尔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用自己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乡村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同年,《昆虫记》第一卷出版,在以后的30余年里,这位“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粗茶淡饭,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终于撰写出10卷本科学巨著——《昆虫记》。《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学百科,还是一部文学巨著。它除了真实的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10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诺贝尔奖委员们还没来得及做最后决议,便传来法布尔已经离世的消息。法布尔一直活到92岁,也一直工作、学习到92岁。临终前他还说:我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法布尔的一生是热爱科学、勤奋自学、刻苦钻研、忠于事业和勇于献身的一生,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