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不说:输家教训与赢家策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16:45:39

点击下载

作者:姜维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说与不说:输家教训与赢家策略

说与不说:输家教训与赢家策略试读:

前言 何为赢家?

战胜自己就是赢家。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差错,一旦出现较大的失误、差错,就可能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这时候,力挽狂澜,返回到正确的进程上,战胜常人不可战胜的那个“自己”,你就是赢家。

战胜对手就是赢家。世界上的资源总是不够的,工作中的机会总是有限的,说没有竞争那是自欺欺人。在社会上,在单位里,在工作中,人人都在明里暗里地较劲,或多或少地争抢。

这时候,谁获得了人心、市场、资源、机会、位置、金钱就是赢家,否则可能一失再失、一败涂地,与对手拉大差距。这时候,战胜你应该战胜的那些“对手”,你就是赢家。

战胜困难就是赢家。总有些工作是很难做好的,总有些任务是很难完成的。做不好,没有错;完不成,也没错。这里可以没有输家,但也没有赢家。

这时候,你战胜困难,完成了别人完不成的任务,你战胜风险,做好了他人做不好的工作,你就是赢家。

谁不愿意成赢家?!但决定输赢结局的常常就在那说与不说一念之间。

读或不读《说与不说》?也因你一念而定!姜维2014年10月22日星期三

第一篇 怎么说好?

第1章强说:一剑封喉1-1 主编“疯”了?

受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在工作中特别讲究折中和收敛,说话做事四平八稳。

有人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因循守旧、碌碌无为,有人因为担心枪打出头鸟而与世无争、随波逐流,结果这个世界上平白少了好些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领导人和杰出的专业人士,而多了平庸一生,、但又心有不甘的凡夫俗子。

这其中,很多人为了左右逢源,一味简单求和,以至于违背初心,苦闷压抑不已。长此以往,待到白发上头,已经无心再争,早早认输了事。1-1-1 一个人说话没有势,谁会跟随他干大事?

人类社会从来就是一个金字塔,只是塔的高度有所变化而已。那些能够站上金字塔顶层的各行各业、各地各方的成功者总有其过人之处。

研究发现,成功企业家、优秀领导人和杰出专家们都是内心的强者,也就是自我沟通的强者。他们与大众的关键差异不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而是在意志和情商方面。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和事业征途中,支撑他们长期多赢的要素之一就是其内心的强大。

近看这些赢家,或外表和内心一样强大,说话做事气场十足,一言九鼎,一呼百应,令人不得不服;或外表温文尔雅,但内心却是汹涌澎湃,说话做事原则性强,灵活性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令人不得不随。

面对这样强人,你可以发现,他可以轻易征服你,你却难以影响他。凡事一经他口说出,令人难以抗拒,除非你远离他。你甚至可以感受到,他有属于他自己的强说势能,或明或暗,形成一个势能场将你吸引在其中。

任何人要做出一番事业,成就一些大事,除了偶然的机遇之外,就是离不开这样的势能场。如果缺乏强说势能,总是说不通人,总是说不动人,修齐治平、理想抱负都只能是空谈。

道理很简单,现实就是很现实:一个人没有某种“势”,谁会跟随他干大事?

然而,这种强说势能并不是声音上的高度,或者动作上的粗狂,亦不是形式上的显摆。如果那样就是强势,人人都可以依样画葫芦地装腔作势了。

真正的强势在于对人、事、物关键点的把握,是话一出口就令你心服口服、毋容置疑的那种稳、准、狠。这是一种策略性的修炼,需要悟。

现实社会中,那些经过所谓口才学、演讲学、成功学短训出来朋友或同事,一开口甚至不用开口,你就可能在心里就拒绝了,为什么?

就是因为你一眼就看出,或者几句话就听出他缺乏发自内心的强势,你感受不到某种力量的传递。那说明他是学到或模仿到的只是强者的形,缺乏强者的神。没有神,行必空。

因为策略性的修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像本书中的赢家们那样的厚积薄发、学习顿悟,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接下来先看看一个过于注重形式上的好强而失败的沟通案例吧。1-1-2 超强的说辞,一句话抢得天下眼球

这是某省会城市的K报2013年10月23日的头版头条(图1-1),这里仅仅隐去了该报的报头部分,也就是说,这就是报纸的第一页整页的实际内容,你看了有何感想?

毋容置疑,强!

绝对的强悍,史无前例的强悍!

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被这场景惊呆了,发生了什么事,需要如此的愤慨?图1-1 《请放人》

K报说辞非常的强势:“各位读者,我们的记者Z报道了中联重科财务问题,然后他就被长沙警方跨省抓走了,罪名是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对此,我们要呐喊—

请放人

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的

假如,你是个记者,写了些批评某公司的报道。有一天,警察叔叔把你抓了。

请你不要激动。人家是有理由的——‘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关你几天、几十天,查查总可以吧?

现在,我们的记者Z,不幸成为了那个倒霉的家伙。

我们很想抽自己两耳光。

因为我们一直以为,只要负责任地去做报道,就不会有问题;万一出现问题,我们登报更正,致歉;实在严重,对簿公堂,输了官司,该怎么赔就怎么赔,该关门就关门,那也是活该。

但事实证明,我们太天真了。”

作为媒体,K报自然也擅长“非常”的煽情:“Z在熬过三天三夜,终于见到律师时说,他可以熬个三十天,多了,就不敢说了。

欲哭无泪……

如果上天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还是会说:警察叔叔,中联大哥,求求你,放了Z吧!

如果上天只给我们一个说话的机会,我们会说:我们要谢谢长沙来的四个警察叔叔,是你们闭起一只眼,昨天夜里Z瑟瑟发抖的幼妻才能从自己家里平安出走了……”

结尾处,K没有忘记历史的教诲:“你们的老乡,湖南人曾国藩写过一个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二根穷骨头’。

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的。”

自此,“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的”成为醒目的标题,被 “标题党”们迅速转播到大大小小网络媒体中,吸引了无数的眼球。1-1-3 太强势了,激起更强烈的反击

K报自己的推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这样的过分强势,不留余地,结果只能是作者当时在就在沟通时评专题(微博@姜维私想中)所评论的那样:冲动是魔鬼。

更出乎意外的是,K报在次日,继续在头版头条强说:“再请放人”,见图1-2。图1-2 《再请放人》

这无论如何都显得太过强势了。即使K报方面真在理,也显得K报得理不饶人,不愿意沟通了。

即使要呼呼“请放人”,用那么大的黑体字,也是过度了,自己首先与沟通对象“敌对”起来。

尤其是“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的”,给人感觉着完全是情绪化的吼叫,读者可以怀疑K报是不是有些失态了。

与K报的简单到有些“粗暴”的强势不同的是,更高层面的部门或人员说话却理性得多。

中国记协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表示,K报22日已将此事告知中国记协,中国记协随后从湖南、D省两地宣传部门了解了相关情况,并已介入调查。

如此空前绝后的强势,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击。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3天后,10月26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播放了警方审讯当事人Z记者的现场录像和部分对话,长达10来分钟,环境显示Z是完全自愿状态下坦白的。新华网发布了“Z坦承抹黑中联重科 收几十万发不实报道”的详细文字资料。

在讯问中,警方问Z: “对方给了你多少钱?”

Z说: “五十万。”

警方问: “收了么?”

Z说: “收了。”

单单这句话,就够分量了,被K报渲染得十分壮烈的记者被抓事件的局面一下子就变了。

官方媒体自然会说出些细节来,确保对事件的定性一锤定音,不容再置疑。

电视中,Z承认,为显示自己有能耐、获取更多名利,其受人指使,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十几篇文章中,只有“一篇半”是在他人安排下采访完成的,其余都是直接由他人提供现成文稿,致使中联重科声誉严重受损,导致广大股民损失惨重。

对于自己的这些报道被新浪等知名网站大量转载给中联重科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Z坦陈, “我知道这些报道会对中联重科的信誉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Z表示,“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违背了新闻操守”。Z对自己的涉嫌犯罪行为悔恨不已,向中联重科、广大股民和自己的家人道歉。1-1-4 说过强了,回应从反击升级到攻击

K报的过于强势,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网在坐实事件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发起了一个新的攻击点,不容许K报再找新茬。

因为报道中,特别透露了Z记者的一些意味深长和意犹未尽的坦白。

Z自己很清楚 “这个事情有风险,查到了都得死”,“主要是贪图钱财和为了出名才这样做的”。

但是,Z说“我被利用了”,很是意味深长。

Z 还表示: “我自己也在反思,这些事情是怎么出现的”。

Z相信,“对当前的新闻媒体来说,我可能不是孤例,整个新闻行业应该以此为戒”,似乎意犹未尽。

显然,这已经点了更高层面,或是更深层次的事情了。

点到为止,媒体不说了。但是,主管部门出来了。

后面的故事结局大家都可以猜到了。中国记协严厉谴责Z涉嫌虚假报道等行为;K报就“记者被抓”事件在头版刊登致歉声明;D省主管部门决定全面整顿K报,追究报社相关人员责任,立即调报社领导班子,等等。

从沟通的角度看,无论Z记者的具体行为如何,K报说话都太过于逞强斗势了。这种情况下,即使Z的行为没有那么严重,事情也会被搞得很严重。

通常情况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成正比,我们应该反驳,但不应该激怒对方。

强力的反驳如果不是一剑封喉,对方就会有机会做出更强反驳,甚至触发新的攻击点。K报就是这样自己把自己弄到下不来台。1-2 王健林不给老外面子

王健林,万达集团创始人,2013年大陆首富,全国政协常委,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亚洲年度商业人物,等等。一系列耀眼的成功背后,是他自身强大的而又若隐若现的势能。

2014年1月23日,在达沃斯峰会的一场论坛上,王健林强势回应论坛大碗——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就是一例。

约瑟夫可不一般。他是美国的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和官员,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等要职,是“软实力”理论提出者。上世纪90年代,约瑟夫提出“软实力”概念后,迅速风靡全球。它极大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成为美国国务院践行的重要治国理念。

在中国,他的软实力理论也得到高层的重视。2007年,“软实力”一词就进入到中共十七大报告中。

在当日的论坛上,约瑟夫根据中国当前国内外形势,阐述其软实力思想。他表示,如果中国一味的地依靠增强军备,驱逐南海的菲律宾渔民,就像美国入侵伊拉克一样,对自己的软实力是一种伤害。

在国际论坛上,面对来自权威的这样的批评中国的言论,你有何感想?

王健林认为,约瑟夫的言论明显地冒犯了他这个来自中国的企业家,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必须予以纠正。1-2-1 不是声音大就是强说

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办?

很简单,反驳,而且必须是旗帜鲜明的反驳。

当等主持人将话筒交给王健林的时候,王健林选择了强势的说法: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

王健林说: “我们今天本来是一个经济论坛,不应该涉及到政治,特别是还有一个中国客人坐在这里共同讨论问题的时候,你公开的挤兑中国,我觉得起码不太礼貌!”

王健林告诉对方: “如果你到了中国,听听13亿人的看法,就会发现他们可能和你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所以,王健林的表情十分严肃,“这一点我要正式的提出来!”

面对王健林的有理有节的抗议,约瑟夫只好表示自己在这里谈到软实力是为中国提供咨询意见,并不是批评中国。 “所以请你不要生气,我只是作为经济学家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

约瑟夫也智慧,借机提醒听众,他说话的身份: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而不是一个美国官员。自然同样的话,意义也不一样。

无论是现场,或是事后的报道,王健林这样既得体又强势的说话,都为他自己,也为中国企业家赢得了好评。

这里看到,要强说,关键是拿捏准你要“强”在那里。表情?动作?姿态?形式?这些都只是陪衬。关键是你要说话的态度本身,是不是内心强大的表现,是不是坚不可摧。

不是谁的声音大,谁就是强者。比如,前一节中K报在头版印刷的硕大黑体大字——声音超级的大,读者反而不认为K报是强者,因为明显地这样的态度中情绪的分量大大超过了法理。1-2-2 强势反驳的2种策略

反驳有很多方法,比较容易形成一剑封喉的强说,有2个切入点:立场不同,或者存在偏见。

◆ 立场问题,不容狡辩

在一个单位内部,因为部门和岗位不同,对同样的人和工作的认识就会有差异,就是所有的“屁股决定脑袋”现象。一个人在生产部门的时候,可能很反对推行全员绩效工资制度,到了业务部门的时候,可能就积极要求实行同样的绩效工资制度。

在社会上更是如此,众口难调。在一些群体看来的一件好事,在另外一些人群眼里可能还是坏事,这都是立场不同之故。

因此,通过指出对方的立场与岗位或工作环境不符合,就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对方有利益私心或偏心,可能会明显激起对方及围观群众的情绪变化,达到否定对方刚才的有关言词的作用。

一般而言,任何人或组织都有多个特定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免不了有不同地利益问题的,这样就容易找到与需要反驳的内容的关联,只要立场与内容有关,无论其程度如何,从立场切入去说反驳就比较强势,不容置疑。

在这个案例中,王健林就是如此,他首先指出“我们今天本来是一个经济论坛,不应该涉及到政治”,就等于说对方立场有问题。

◆ 存在偏见,无需多说

人人都有偏见,这是常识。如果把要反驳的内容归入了偏见之类,或与之有关,那也是强说成功了。

任何人或单位认识社会都有一定的盲区,或有时戴了有色眼镜,这很自然,不存在主观的恶意。所以被指出了有偏见,对方也较好接受。

王健林告诉对方“13亿人的看法与他的想法不一致”,运用的就是运用的这个策略,指出对方有偏见。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细说或深入到具体的偏见那个层面上去。否则,就事论事,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犹如牛车陷入泥潭,越使劲越难自拔。

我们在工商管理经典图书《管理沟通:实践与策略》一书中特别说过如何将数字说“大”或“小”。这里王健林就是那样做的,他没有像常见的那样说“我们中国人”如何,而是用了“13亿人”如何,这样明示对方是“1比13亿”。

在这种提示下,对方也会,在场的其他听众也好,都比较容易相信,对方存在偏见是很自然的了。

相由心生,内心强大才真强势。在争执中,人们常常会对声音小,说得少的一方另眼相待,只要他把话说到关键点,语气再低,也是强说。1-3 发言人强势说话之策

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发达使得企业、机关、学校、NGO等等都需要自己的发言人,一方面满足社会公众对本单位业务的各种信息需求和监督;另一方面引导社会公众对本单位的认知,提升单位形象,维护单位利益。

现实中,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发言人常常被要求处理好各种负面事件。很多人发言人事实上总是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疲于应付状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成了工作常态,似乎总是在赔礼道歉,表示遗憾。

其实,发言人也需要强说。1-3-1 发言人也可以强说《某县3年前投2.7亿元建成的文化长廊近日花3亿多拆除》,一则典型的负面新闻,一经媒体披露,引起高度关注,纷纷指责这是贪官庸官所为,这一建一拆之间纳税人近6个亿就打了水漂。

面对这样的负面新闻,一般的做法都是来“软”的,态度好,语气轻,姿态低,试图化解矛盾或冲突。

然而,2014年6月21日,该县发言人、该县住建局副局长的表态令人吃惊。

发言人强硬回应: “这种说法是误会,财政资金并未被浪费。”

他分析说,当初建的2.7亿元是招商引资,并没有动用财政资金,也就是纳税人的钱。现在政府从开发商那里赎回来,是等价值的市场交易。将要花的3亿元确实是财政资金,但商业用途要转化为市政公共工程,政府必须通过赎买,这是依法办事,政府没有道理不给予开发商相应的赔偿就收回公用。

他还认为,不但没有浪费,还是 “政府拣了便宜”。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政府与开发商争议的焦点,并不是公众舆论所说的“浪费”问题,反而是开发商认为补偿费低了,政府只按当初建设时的实际投入补偿而未按现行市场价进行补偿,的确是政府拣了便宜。

这样一建一拆并未浪费近6个亿,反过来开发商是为当地人民做出了贡献。因为按现在的价格计算真花3亿元未必能建得起这么大面积的公共绿地空间。假使当初没有招商引资,现在政府才开始来建设这个滨河公共绿地,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整理土地、绿化美化等,还要更多的钱。

因此,这些数据分析表明,当地政府并没有浪费。

这位发言人还进一步反问: “全国各地多少工厂被关闭、高炉被炸掉,你说这是‘浪费’吗? 但这是优化产业结构、经济转型所必须的。”

顺此思路,这位发言人还借机提升该县“浪费”的意义,并表示这并非折腾,一建一拆之间,反映的是中国在城镇化理念上新的转型和进步,是一场“观念之战”。

像这样强势地反驳媒体的案例的确不多,但效果出奇地好,之后媒体关于此事就鸦雀无声了。

为什么这个强势的“作用”没有引起更强势的“反作用”?这个发言人是怎么一剑封喉的?1-3-2 数据或反问,支撑强说

前面说过,立场和偏见可作为强说的切入方法,这个发言人案例则告诉我们,内容表达也有容易强势的方式:数据和反问。

◆ 用数据垫底

说理最有力的词:一是数据,二是数据,三还是数据。

因此,工作中只要可以量化,只要有数据,就应该充分运用数据。

数据代表客观,数据代表科学。成功人士常常是其工作领域的数字通,脱口而出一大堆基本数据。在第7章“快说”中的那位著名市长,其说话总是很强势,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用一堆如数家珍的数据告诉你他要做什么,他一说完,你通常感觉只有接受的份,根本没有质疑的余地。

本案例中,2.7亿加3亿元,3年间花掉6亿元,这是批评者的逻辑。

发言人发现其中的误区,重新用数字说话,并将数字关系转化成为:3亿元减2.7亿,相当于不花钱得到一片大型公共绿地。

类似,如果对于某个工作方案,你说“据了解,有些人不同意”,就没有阻止的力度。如果你这样说,“据摸底调查,有31%的人不同意现在这个方案”,这个力度就强了,仅仅是因为有了数字。

◆ 用反问强化

即使同样的内容,反问方式都可以起到加强说话力度的作用。

比如,:“你的态度是”,与“你不同意?”“我的建议是”,与“你说咋办?”“他的意见是”,与“这就是他的意见?”

……

这里后一种说法气势就大大强于前者。

反问,就是将对方置于“表态”状态。但我们其实又不需要对方回答,明显就是质疑对方,打击对方的自信心,令对方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下,重新思考原来的想法是不是就是最终意见?该不该说?

本案例中,发言人的最后的反问,具有相当的威力:如果这是浪费,那中央经济转型升级政策导致的“工厂被关闭、高炉被炸掉”更是浪费。

这2件事之间是否可比?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沟通对象被你的强势所征服或压制,需要时间去慢慢梳理你的反问了。

等到对方有了新的疑虑,事件已经时过境迁了。1-3-3 反问,必须一针见血

一个经典的反问式强说的故事。

一位女作家写完了一部长篇小说,发表后引起轰动。在一次文学界举行聚会上,许多人当面向女作家表示祝贺,女作家一一表示感谢。忽然,一位男士分开众人,挤到面前,大声询问女作家:“您这部书的确十分精彩,但不知您可否透露一下秘密。这书究竟是谁替您写的?”

众人一时哗然,女作家还陶醉在众人的赞扬声中,冷不防有人提出这样恶毒的问题,大家都看着她,房间内的空气似乎突然间凝固了。

没想到,女作家缓过神来,对评论家说道:“您能这样公正恰当的评价我的作品,我感谢到十分荣幸,并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

女作家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反问道:“但不知您可否告诉我,这一本书是谁替您读的?”

大家哄堂大笑。那个男士只好灰溜溜溜走了。

因此,准备好一个一剑封喉的反问,就可以将沟通对象压倒或说服,根本不给对方翻身的机会。1-3-4 以色列大使的强势反问

现实中,不但个人可以这样,单位发言人可以这样,国家的代表也可以这样的强势反问。

以色列这个国家就是这样的一向强说。

2014年8月18日巴以临时停火协议到期,目前双方代表已重返开罗,在埃及斡旋下重启间接谈判。不过,巴以双方诉求差异很大,这次和谈能达成协议吗?

记者就此采访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各自的驻华大使。从沟通的角度讲,后者显然占上风,就是因为他高超的反问。

记者:在什么条件下以色列会接受埃及提出的长期停火协议?

以色列大使: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从头讲起。起因很简单,哈马斯要消灭以色列,对此他们有声明,这点很清楚,那我们还有什么可谈?

以色列大使:你想一想,如果有人说,他的使命就是要消灭中国,然后他开始向北京或上海发射火箭弹,你们会谈什么?

记者无言,等于读者无言,等于以色列大使要沟通的潜在对象也无言。

——这就是关键,大使的强势一击!

这样的强说是有益的。

8月26日,在冲突50天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达成了在加沙地带实施长期停火的协议。1-3-5 强势反问:内外有别

商业谈判中,对于某些关键点,如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期等等,甲乙双方常常讳莫如深,相关底线是双方攻防的焦点。一方要守口如瓶,另一方则想要对方不说不行。

现代社会,供过于求是普遍状态,因此商业谈判中甲方具有天然优势,习惯性的谈判策略是压价。甲方拿到乙方的报价后,第一反应通常就是说:这个价格还以更优惠,或者你们再报一个更优惠的价格来,等等。

作为乙方,你该怎么办呢?

谈判高手则会通过反问来强化自己的攻势:你们到底希望我们给出一个怎么样的价格呢?或者,你们觉得比较理想的价位应该在什么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反问的强度如此大,在内部交流中需要谨慎使用。

在内部沟通中,有与“反问”类似作用的是“发问”或“提问”技术。它与聆听、区分和回应一道,构成教练型领导或管理者的常用内部沟通模式。我们在《完美沟通2:完成复杂任务的智慧》总结了发问的三个切入角度,从问事实,问观点,到问逻辑的方法。

反问与发问的根本区别在于:发问试图一剑封喉,将对方置于死地,这是一种对立的态度;而发问的用意在于启发对方,是一种友善的态度。

强说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输赢都在态度的把握上。1-4 以卵击石,小人物式强说

以石击卵,结果谁都知道,卵破。

以卵击石呢?

石头如果有脚,一定会跑开,它可不愿意被卵液、卵壳飞溅一身,那绝没有什么好处。

小人物与大人物“斗”,就可以运用这般的强势方法来说话。

2013年7月17日凌晨,微博认证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首席记者的@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副部级官员某集团董事长L等高管在百亿并购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数十亿元国资流失,L等已构成渎职,并有巨额贪腐之嫌。图1-3为举报信的开头部分。

该集团前身是1938年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是中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指导下创立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中资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块领域,旗下共有20家一级利润中心,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该集团在世界500强排名200强之内,总资产达万亿港元。

要举报这样一个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国际影响度很大的央企集团老总,绝非易事。况且,作为少有的在该集团内部步步提拔上来的“副部级领导”,L已经在该系统工作了30年了,可想而知L在集团内部所拥有强大的控制力。

早前的有关报道中,曾认为L在该集团有“教父”般的权力,可见难度之大。图1-3 个人公开举报信开头部分1-4-1 举报,就需要“强说”

王文志通过三个谋略,实现了他的强势之说。

◆ 第一,以个人身份举报

这样就不牵涉到其工作单位了,彻底避免了本章第一节案例中K报的悲剧。

公开个人真实身份,非常有利于该举报的传播,极大提升了其影响力。

首先,公开身份说明他是著名媒体机构的资深记者,这样人们容易因为他的专业水平而对其举报内容产生较高的信任。

举报成功后,他才透露,自己先是在报纸上刊发了关于该集团的报道,将资料公开后,才以个人名义正式举报的。从开始搜集线索到采访,再到举报,他花了半年时间,去事发地调查了三四次,并收集了其他人提供的举报材料。

其次,公开身份也说明他是一个与L没有交集的人。没有交集,等于之前没有利益关系,这种情况下还要站出来举报L,很容易被公众接受。

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举报人都是被举报人所涉及案件的受害者,这种利益关系使得其举报立场受到一定质疑,其举报内容的说服力也受到影响。

第三,强调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这样看似最低层的身份,反而容易唤起全社会的公民意识,从而形成有力的说话环境:他作为一个“公民”勇敢地站出来举报,我作为一个“公民”该为此做些什么呢?

◆ 第二,高度公开其举报

7月17日,是星期三,正是一周新闻的“真空期”。

王文志向在凌晨就以长微博的形式发出举报信,无疑是非常专业的做法,也非常智慧。

时间早,正好便于各个媒体当天转载。事实上,当天中午之前,王文志的举报就成为各媒体,也别是网络媒体的热点新闻。

而且,以长微博的图片形式,非常便于转载和转播。

其实,在此之前,也是有人举报L的,但就是不为社会所知,因为他们没有王文志这么智慧的“强说”,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 第三,举报要简洁又具体

说一件事情,如何才能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我们在《管理沟通:实践与策略》关于写的模式中,明确提出“写报告,需要简洁和具体”。这看似矛盾的2个要求,正是优秀沟通者的智慧所在。

特别是,L所在集团的巨大影响力,再加上L在上下左右的30多年权力“深耕”,使得对L的举报不可能更需要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撑。

因此,王文志采取“正文+附件”形式来兼顾“简洁+具体”。举报信本身则简洁明了,便于领导阅读、批示;而细节材料全部放在附件当中,便于专业人士慢慢去研读。图1-4 个人公开举报信结尾部分1-4-2 重复并加新料,更是强说

2014年全国两会之后,国家反腐肃贪的大环境进一步改善,王文志决定给予L最后一击。

4月15日,王文志以公民的身份,再次向中纪委实名举报副部级官员L在华润收购山西金业资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渎职行为,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这次与第一次不同的是,王文志还举报L包养情妇,并涉嫌贪腐,并附上了L和情妇的床上照片,显得证据确凿,不用置疑。

王文志说: “尊敬的中纪委领导,我在去年7月17日曾实名举报副部级官员、某集团董事长L存在严重的渎职行为,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出于对中央和中纪委的信任,今天我依然再次以公民的身份实名举报宋林包养情妇,并涉嫌贪腐,具体见长微博和照片。”

这次,王文志通过其第四个谋略,完成了他的强势之说。

◆ 第四,一图强过万言字

文盲也看得懂照片。

有了与情妇幽会的照片,举报的渲染力更强了 ,图文并茂让这个延续了半年多的话题再度成为全民焦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文志在结尾处的情深意长,让官方无法再不回应,见图1-5。

再大的案件,9个月了,也该有进展了。图1-5 新举报给纪检部门压力

果然,事件的节奏陡然加快。

2014年4月17日,距离第一次举报刚好9个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 L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至此,一个小人物与大人物的斗争成功完成。

正是因为他的小,更突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公民意志;正是因为他的小,才换来了社会公众更多的同理心。

他如此,如果是我该如何?这样一来,王文志这个小人物就不“小”了,身后有千千万万同样的小人物在为他鼓劲。1-5 “先公后私”说,置对方于死地

在上一节中案例里,如果王文志的两次举报颠倒过来,即第一次举报内容是L包养情妇,第二次举报L严重渎职,结果会这怎样?

如果真是那样,就可能是一出“闹剧”了,L的处罚就会大事化了。

生活作风问题只是一个轻微的违纪行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L坦白一下很可能就可以过关了。

一旦L这样的高级官员被贴上生活问题的标签后受到党内纪律或行政处罚之后,人们就不会再强烈地坚持深究其更严重的并购渎职行为。特别是,L所在的集团那么大,业务那么复杂,全球化、全国化、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的资本运作,公众是很难搞清楚的,只好知难而退,结局自然有利于L。

这并不完全是假设,社会上的确大量存在类似的现象。以生活问题为题指责某人,事情本身的确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所以处罚见效快,被指责的人也很可能“乐于”接受,赶紧“承认”。其实,被指责者暗地高兴,个人的生活小缺点或弱点无意中掩盖了背后的大问题,以一挡十,不幸中的万幸。

指控者们也获得了成功,因为被指控的官员或高管在几天之内就掉了乌纱帽,痛快(在第8-2节中有数据显示:最快2天就处理完成)。之后自然是人之常情,他既然已经受到处罚,就没有必要在穷追不舍了。

结果看似皆大欢喜。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大的问题被掩盖了。

因此,从沟通目标上看,这样的说法就不够强,没有达到指控者的真实目的。这就提出了一个很考验智慧的选择:到底是先说“公”事好,还是先说“私”事好?1-5-1 “先公后私”式强说,“私”帮“公”说

2014年8月4日星期一凌晨,官方三大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在零点前后几分钟内,竞相推出了“起底M”的报道。

M是一位二十三岁的女孩,自2011年6月以来,网络上关于她的各种炫富、绯闻、不雅视频的话题一直不断,直到2014年7月9日晚被北京警方以参加赌球而行政拘留。

警方消息是打掉一个在2014巴西世界杯期间组织赌球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8名。该团伙在境外赌博网站开户,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下注,进行赌球违法犯罪活动,M正是其中一名参赌人员。

作为名人,M拘留期间关注她的声音很多,正在期待15天拘留期满后做“星”闻的媒体发现,她并没有在第15日释放出来。人们知道:问题严重了。

果不其然,经过警方进一步侦查,发现M至少涉及四宗罪:赌博、设赌、性交易与抹黑某官方公益组织。

1周半后,人们突然迎来了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近四千字、央视新闻10多分钟的报道,犹如引爆一枚重磅炸弹。

◆ 私事易于传播

各路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作为标题,或者议论最多的不是违法性质严重得多的设赌局一事,而是关于她的性交易。

价格之高、对象之乱……“每次的价码达数十万元”,“她与男子开房,第二天我为她收拾行李,都会有成捆的现金”等等,被广泛摘取后添油加醋地传播,激起了人们深层次的好奇和兴趣。

这样的超常规想象力的“性”事,自然极大地加强了M事件的传播力度、广度和持久度,诸如“一生想美美睡一觉都不行”,这样的双关语议论持续发烧(对应M的原话“我真的不缺那些要包养我的,还有很多人想不论花多少钱也要跟我睡一觉”)。

其实,M开设赌场和诽谤某个半官方组织才是主要罪行,高级卖淫只是社会传播的由头。

这就是典型的“先公后私”式的强说。

◆ 私事帮助公事传播

因为有了人们街谈巷议、津津乐道的私事,之前说的公事也自然被捎带着传播开来。

这里的“公事”就是沟通的核心和主题,通常是工作问题,是法或理,应该公事公办,严肃认真对待之。与之对应,我们说的“私事”是指要沟通的次要部分,通常是个人生活,是情或理,多少涉及隐私,应该难登大雅之堂。

这样的先公后私安排下,官媒主要报道的开设赌场非法牟利和造谣诽谤社会热点事件的犯罪行为获得了空前广度的传播,达到了官媒期待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如果事情是反过来的,首先报道M因为性交易被抓,然后再扯出其他罪行,公众感受就不一样了。卖淫这样的私生活问题先曝光出来,容易认为是个人恩怨、桃色新闻,会大大降低之后才说出来的主题应有的说服力。

即使这些违法犯罪事实真是同时发现的,如果在公开报道时先说卖淫后说设赌,即先出“私”牌,后打“公”牌,宣传的效果也会被弱化。人们会想,卖淫者有点其他违法行为,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1-5-2 “先公后私”式强说,落点在“公”

先公后私,在一段时间内让私事喧宾夺主,把公事更快地捎带到更广的范围内,这是过程。

既然是正式说,沟通的核心目标一定是在公事上面。比如,本案例中设赌局赌场显然对社会的危害更严重,是要优先打击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警惕,不要在私事热闹之后忘掉了本来的公事。

所以,作为一场重大沟通活动的主体,一定要注意适时绷紧公事这根弦,让私事围着它跳舞。

本案例中,主流媒体与其他媒体,前者始终侧重“公”,后者相对热衷“私”,正好交相呼应。

在本书定稿的时候,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官方消息出来:M因涉嫌开设赌场罪被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对此案继续开展侦查工作。

在这里,官方根本没有提及私事,完全重新回到公事的焦点上,并明示,根据法律规定,M或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自此,一个“先公后私”的强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话。以“设赌”名义追究,以“滥性”名义传播,将M彻底“打死”。

官方的这次沟通,说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声音:我们不希望像M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到处显摆和得势,对于这样的人一定会加以处理,必须将其打成一个反面典型。这应该就是这场沟通活动的根本目标,显然已经达到。

先“公”后“私”,私是手段,私可扶公。M事件中,通过“俗”的传播力,向全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张扬了正义道义,规整了人心世风。这样的说“私”事就具有了不俗的意义。1-6 “先私后公”非正式说,第三方接受度高

什么情景下,可以颠倒过来,“先私后公”地说呢?

既然“私”通常是私事,多少涉及隐私,属于情感、情绪的成分居多,那么私下说来就比较好了。

某个著名的上市公司里有2个企业家,一个是创始人J,但是只有很少的股份了,时任CEO;另一个是持股不到30%的第一大股东L,没有参与该公司的创业,是通过收购获得该公司的股权的,时任董事长。两人就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发生了严重冲突,L解除了J的全部职务,将J在高管团队中的亲信全部清除出去了,并成功瓦解了过去特别“忠于”L大部分人群。

其实,2年之前,该上市公司的外资大股东也试图将J清除出公司,但没有成功。

这次,L是怎么做到的呢?

从沟通的角度, L的确技高一筹,非常会说。1-6-1 权威性,还是来自先说公事

L第一招,还是公对公,L控制的董事会发布正式公告。

公告称,J先生的若干不当行为,使人质疑其是否有能力作为适当及妥善人士继续履行其作为本公司执行董事的职责。

什么事情?原来是三件事。第一,隐瞒董事会与三家J的亲属公司签署20年品牌使用协议;第二,J正计划瓦解公司的供应商链条,组织经销商另起炉灶;第三,J嗜赌成性,并欠下了4亿赌债。

因此,公告说董事会多数成员认为J继续担任CEO将有悖于公司及股东的最大利益,故予以解职。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先公后私”强说。公众可以不懂对企业来讲很重要的第一、第二件事,但人人都懂“巨赌”的剧毒,害死多少企业和家庭。赌是J的私事,但这个私事与CEO职责放在一起来说,就不是私事了!1-6-2 要人产生定势,需要先说私事

L第二招,就是私对公,L自己主动站出来说话了。在新闻发布会、记者采访、内部座谈中,L则换了一种说法。

首先谈感情,强调之前他很信赖J,要不他就不会收购J的股份并帮助J重返董事会并出任CEO了。但是,L真正要说的却是:“三周前我知道了三件事,让我对整个事情彻底震惊了,第一,我知道了J嗜赌成性,并欠下了4亿赌债,第二,计划瓦解公司的供应商链条,第三,隐瞒董事会与三家公司签署20年协议,这三件事都是打破底线和原则的。”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先私后公”的强说。他以私人、私下的口吻说,总可以随意一点吧。因此,先来一条否定J个人品行的大事情,受众一下子就来情绪了,按照主流的社会观点,这样好赌的人怎么能做好企业呢?

这就是先私后公的强势所在了!人们一旦倾向于不认可这个人的人品或个性,就会继续戴着这个有色眼镜去看他的工作或思想,很容易得出负面的结论,至少是更相信后面的诶其他工作上的指责。1-6-3 台上与台下结合,效果更强

台山就是指在正式场合。这时候,说话者的身份不是工作职务就是社会职务,所以应该先谈工作上的事,否则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在说公事之后,借题发挥,“漏嘴”般说说“私”事,即使不一定那么真实、准确,也不一定那么得体、恰当,这都不要紧,只要这里的“私”事可以证明前面说的公事是正确的就好了。

也就是说,在正式场合,先公后私,私事与公事同说,是有效的强说策略。

反之,在非正式场合,先私后公,公事与私事同说,亦是有效的强说策略。这时候,“私”是出于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负面的情绪基础,有了这样的第一印象,再说公事,就有助于受众的接受。

现实社会生活中,组织角度倾向于说“贪官——有情人”,百姓角度乐于接受“搞情人的——是贪官”,差别就来自这里。

如果台上台下同时说话,这样的效果自然倍增了。人们从多个渠道获得的信息都是一个声音,自然更容易坚信不疑。

在本节2个企业家之争的案例中,J涉及巨赌的时间、金额可能都不准确,J后来为此还证明过自己最近1年多根本都没有进出澳门的通关记录,但为时已晚。赌博这件私事在公司治理权之争过程中的说服价值已经被L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私事并非是道德上的丑事、恶事,也可以是好事、善事。

比如,要强力地表扬某位员工工作投入、成绩突出等等,就可以说说他是如何顾家庭、在生活中做好人好事这样的私事,或者说说他在单位是如何与同事们友好相处的那些小事情。

又如,要强力地竖立某个学生做榜样,就可以说说学习成绩之外他的私事——在家是如何的听话、懂事、担当生活重担等等。这样的公私兼顾,将大大加强你要要传达的中心思想的力度。

这样的“公事+私事”内容组合的多源叠加,再加上“台上(先公后私)+台下(先私后公)”渠道组合的双管齐下,沟通效果必然超强,或一剑封喉,或一步到位。

在职场、商场、官场中,赢家总是善于制造或者利用小道消息来做非正式的沟通,其背后的原理要就是如此。很多小道消息的内容就是属于我们所说的“私事”范围内。但是,什么时候说小道消息,什么时候传小道消息,以什么方式(正式或非正式,公开或非公开)去说、传小道消息,就需要智慧了。第2章强说:棉里藏针2-1 北大话里有话,不服不行

学子都向往北大、清华,不是没有道理的。百姓心目中的最高学府,说话做事就是不一样。2-1-1 没开口,不等于没有说的动作

2013年12月15日,原来曾在在北大工作过的P教授准备飞往美国和亲人团聚过圣诞节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在首都机场,边检人员阻止P先生出境,原因是P已经被边控。

次日,这条消息成为新闻热点,在网络媒体广泛传播。

是谁要对P先生边控?

细心的都明白,一定是北大。

原来2012年夏天,P在微博上爆料北大某餐厅有桃色事件,并称“北大淫棍太多”。随后,北大诉其侵犯名誉权,法院在无法将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正式送达P先生的情况下,于2013年10月刊登公告,令其限期提出答辩状和举证,逾期将依法缺席审判。

同时,北大暗地提出了边控P的申请,法院依据《出境入境管理法》予以批准。

P先生出国未果后,立即向法院申请解除边控。法官回复,北大不同意解除边控,且此案尚未结案,不予批准。尽管有人认为北大与P之间的诉讼并不涉及巨额财产执行,按理不应该采取边控措施,但P的律师查询法律法规有关条文后,也没有发现北大或法院方面在边控程序上存在什么过错。

总之,只要北大不愿意撤销,边控就无法改变。P只得老老实实留在国内,准备与北大的开庭应诉。

对于此事,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回复仅仅一句:“去年8月31日已表示不再回应,一切走法律程序。”

2014年1月20日北大诉P名誉权纠纷案开庭审理,并进行了微博直播。结果是鉴于各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合议庭不再当庭主持调解,评议后将择日宣判。

从公共沟通的意义是讲,不管法院以后的宣判如何,以及各方服与不服。其实北大已经是赢家了!北大用行为沟通的方式达到了它的沟通目标:警示他人,不要自不量力,不要与北大作对。

本书定稿时,2014年8月20日传来法院一审判决:P因称“北大淫棍太多”,被判连续7天向北大致歉。

这个结果正是北大所需要的,北大要的不是钱,而是尊严。这样的处罚方式,对后来人警示意义更大——不要随意与北大作对。

作者在2013年6月出版的《管理沟通:实践与策略》中就特别举例北大的一篇书面声明,具有一剑封喉般的强说水准,这说明北大拥有强说的势能,在对外沟通中,很容易形成一个有利于北大的超强势场。2-1-2 北大善于强说,明说正说回击说

就像前面那句新闻发言人脱口而出“去年8月31日”一样,北大的强说通常以数字或细节为核心逻辑,让沟通对象很难不折服。

某位有一定特殊背景老师L被北大解聘,在网络上引发质疑,为此北大新闻中心发表长微博,予以回应:(1)L老师于2002年7月入职北大J学院,现为人事代理合同制身份,职称为副教授。近年来,L的教学评估成绩连续多年处于全院倒数第一,从2006年以来,学院持续收到学生对L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工作态度等有关教学工作的批评意见多达340多条。(2)2012年10月26日,J学院人事代理制度教师考核与聘任委员会对L进行了考核和续聘的无记名投票,表决结果为不续聘。为了给L老师进一步改进的机会,学校做出给予其延展一年处理的决定。(3)2013年10月11日,J学院人事代理制度教师考核与聘任委员会再次进行了确认投票。应到委员37人、实到委员34人,投票表决结果为:30人反对续聘、3人同意续聘、1人弃权。为此,J学院人事代理制度教师考核与聘任委员会决定终止对L的聘用合同。

显然,北大说话中的要点就是一连串“数据”加上种种“细节”。面对这样的说辞,受众会如何感受?

或许有感情上的抵触,但很难有理性上的反对。

这就是强说,没有强词夺理,但是绵里藏针,你不得不惧,不得不服。2-2 M大学嘴软,被人“欺”

大学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不是每一个大学都能像北大这样说到做到,教人们怎样沟通,自己也善于那样沟通。2-2-1 回应软弱,花边新闻延续不断“M大诱奸学生博导被指不知自己睡过几个女生”

这样的标题满天飞的时候,作为公众的一员你会怎么想?如果作为学校的一员又会怎么想?

公众角度大多是惊讶,神圣校园,竟然如此?

大学师生大多是愤慨,作为学校一员,你知道这根本不代表你和你的同事、同学们。

显然,M大的公共沟通失败,小事被放大了。“几天前有M大某教授‘公开信’指责校长在食堂享受特权,还没有平息;现在又冒出M大某教授‘潜规则’自己的女生。著名大学讲‘管理沟通’可能头头是道,但实作起来也差强人意。”

以上就是沟通时评专题微博@姜维私想对M大“诱奸门”当时的评说。

为什么会弄成这样?

第一,当时正好在七月上旬,正是高考之后,大学暑期前夕,全社会都关心高考成绩、志愿填报、大学选择的时候,更容易传播和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类似“博导不知睡过几个女生”和“开房费在国家课题里报销”这样的焦点被摘取出来,以标题形式突出,引起民愤。

第三,关键的是M大管理者的说话力度明显不足,没有著名大学应有的强说势能,完全压不住人们对于这种“诱奸门”丑闻津津乐道的热情。

从沟通时间上看,M大管理者反应过慢,在附有该博导床照的负面新闻从网上发出来后,也就是几乎证据确凿后的第三天才发声,给了媒体和公众自由发挥“诱奸门”充分时间和空间。

从沟通内容上看,问题更大。“我校已收到有关M教授师德师风问题的匿名举报,学校在接到举报材料后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展开调查。

调查期间,已中止M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招生和指导研究生。

我校对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这样的不痛不痒的官话,没有自己鲜明的态度,怎么能产生影响力?

根据M大官方微博上的自动计数,截止到当月底,M大微博声明的阅读数、转发数都不足500,评论条数不足1000。可见其影响力之低。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时候,媒体又爆出M大一年前的“艳照门”事件有了新进展,M大某院长涉嫌重婚罪一案,日前在某市正式立案。

为什么又是M大?人们不禁浮想联翩。

——那个博导连睡几个都没搞清楚,这还得了。在老师的威严之下,是否有人受到更严重的侵害,却没有站出来,或者不愿站出来?

——那个博导开房发票在国家课题里报销,更是荒谬。国家课题经费这么轻易被骗取,可见M大的审核制度是不是几近虚设?

这些问题都是M大管理者要弄明白的。

出了一个糊涂的教授,M大自己也被这起风波搅糊涂了。

总体来讲,先是那个博导错,后来M大也错——说话没有应有的强势,结果便是局势越来越糟。2-2-2 M大“软”在哪里了?

可以肯定了,人们完全忽略了M大的声音,因为它的声音太不强了。

◆ 过于简单了,怎么强?

简单,容易给人应付了事的感觉。

这时候不是惜字如金的时候,尤其是在第三天才发出来的情况下,这样的寥寥3句官话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期望了。

◆ 过于平淡了,怎么强?

平淡,就是没有表露出强烈的态度。受众感觉M大的声音弱,似乎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实际上,这时候需要的是爱憎分明,大声弘扬主流价值观,严厉谴责丑恶现象,才能引起社会的共鸣。

◆ 过于软弱了,怎么强?

软弱,就是对自己利益的忽视,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是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如果连自己都不尊重可能真正尊重别人?

即使“诱奸门”完全如实,那能不能代表M大呢?显然不能,个体犯错或犯法,整个学校的牌子跟着受损,显然不妥。

因此,M大应该像北大那样,坚定保护自己的牌子和名誉,应该有防范继续炒作的震慑声音,避免媒体持续的、随意的、夸大的报道。

总而言之,M大就是没有强说。

我们在第1章中分析过,你无势,谁跟你?M大的声明信心不足、正气不足、勇气不足,在公众中的反应就弱了。

此消彼长,你弱他强,社会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发酵“诱奸门”。7月下旬, 76名M大校友出来发出呼吁建立校园性骚扰防治规范的倡议信,将该事件又添一把火,让舆论再议论纷纷。2-2-3 强与弱相碰,弱等于没说

在声学上,就有这么一个不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掩饰效应。它说的是声音强度的非线性感受现象。

人的耳朵只对最明显的声音反应敏感,而对于不明显的声音,反应则较不为敏感,尽管客观上它是存在的,但主观上就似乎不存在。

形象地说,2个同样强度的声音相加,强度并不是2倍,10台轰鸣的机器声的总额也不是一台机器的10倍。如果2个声源一大一小同时发声,总强度与大声源的强度接近。10台轰鸣声相差比较大的机器同时工作,总强度也是与最响的那部机器本来的强度接近。

这种非线性原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导致强度大的声音全部或部分掩盖住强度弱的声音。例如,在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中,鼠标声都能听到,但如果同样的声音,在车间办公室中,人们就听不到了,被生产环境的机器声淹没了。

北大和M大各自的案例中,前者说话声音强度大,所以其内容作用被放大和突出,一定程度上掩盖了P先生的辩解。而M大则相反,声音弱小,几乎完全被媒体上的各种声音掩盖。

因此,强说就是让声音的效果(不是声音本身的高低)具有比不同意见方更高的强度。无论是先发声,或是后发声,或是同时发声,强说就是要做到一剑封喉,奠定胜局;或者绵里藏针,威慑住对方,将问题冻结。2-3 纪检厉害,一对一约谈

按照沟通中主客体的现场人数,沟通可以分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少对多、多对少和多对多等形式。在现实中,多对一的沟通方式特别受到作为沟通主体的单位或部门所喜欢,因为按照一般的常识,人的力量大,多对一对己方有利。2-3-1 多对一说话,强在表面

多人对一人的沟通情景,在审判、质询、调查、谈判、面试过程中都比较常见。尽管多人出现原因并不一定是己方的沟通策略所定。比如,审判中可能基于保护对方权力的要求而多人在场,在质询中可能为了满足公开透明的要求而多方在场,在商务谈判、人员面试中,工作团队可能需要有专业化的分工,从而必须多人在场,等等。

但是,以上这些都是业务或技术层面的原因。

就沟通策略而言,不管是主管的或是客观的要求所致,多对一式说话都是以多压少,有意或无意地强化己方的沟通优势。比如面试、谈判等工作沟通中,多方轮流问,对方就容易在应接不暇中暴露出其真实的一部分,或暴露出漏洞来。

具体来讲,多对一优势来自三个方面。

◆ 强度优势:来自人数,人多声音大。按照人们的常识,似乎声音大的更光明正大,更合理合法。声音小则容易被认为不自信,拿不到台面上讲等等。

◆ 广度优势:来自分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专业或知识背景,有不同的信息来源,合起来通常远超过1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说明百姓已经有这个意识,人多见识多。我们在《管理沟通:实践与策略》中专门就利用“从众”效应进行说服的做了策略分析,在《完美沟通:机会是你说出来的》则举例说明了“从众”效应如何运用,比如,人少时如何形成从众等实践经验。

高效的从众说话,就是既要发挥“众”的强度优势,又要利用“众”的广度优势。

◆ 耐力优势:重大的沟通活动,常常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连续工作,参与人员的体力精力可能成为一个瓶颈。

比如,在复杂的商务谈判中,久拖不决,断断续续,常常成为对谈判双方体力精力的考验,最后很可能是意志薄弱,或身体较差的一方先让步,以便终止疲劳不堪的谈判。人多一方,可以轮流上阵、轮流休息、轮流再准备,有更多赢机。

有些谈判高手,故意加大谈判的密度、强度,连续谈判不休息或少休息,或拖延谈判不结束,就有利用对方体力精力不支达成有利于自己的结论的实际效果。

但是,这样的“多对一”强势策略,也有弊病。它一开始就给对方心理暗示,提示对方处于弱势地位。对方理智的话,反而会一开始就小心谨慎,注重防备,从而干扰己方沟通目标的实现。2-3-2 “一人一组”模式的应用

很多企业或机关在处理事故、灾害等危机事件时,常常采取“一人一组”的沟通方式,对每一个沟通对象安排一组工作人员与其沟通,实行“多对一”服务,充分运用上述强度、宽度和耐力三个优势的工作方法。

这样的多对一,在工作态度上,给事故、灾害的受害者重视的感受,在工作方法上让对方切实得到全面、快速、扎实的服务。

即使对方不理智、不配合,“一人一组”这样的多对一亦可以控制住沟通局面,让对方感受到己方的威慑意志、权威力量和持久准备,有助于促成对方知“难”而退。

不过,如果多方态度不巧当,让对方感觉不是众人来帮助他,而是仗势欺人的话,一人一组就起反效果了。对方会拒绝接受这样明显不公的沟通方式。2-3-3 一对一说话,强在内心

十八大以后,纪检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政治上的正确方针指引外,纪检系统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也有很大的改变。其中“一对一约谈”就是一个纪检系统的沟通方法创新。

让我们看看以为被约谈的官员的感受吧。“我也经常向领导做过汇报。但像这样被请到办公室,面对面、一对一交流式的汇报,以前还真没有过。”“谈的问题可以更具体、更深入,甚至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就会有很多鲜活的情况和内容。”“谁说调研只有到基层去?有的基层调研,领导看到的都是精心准备过的,参加会的人是事先选好的,汇报稿是精心打磨过的,汇报人往往都是念稿子。”

特别是,“与领导面对面,不念稿子,你都不好意思不说实话。”因为 “感觉就像回到了家。很亲切,很温暖”。

领导这样把对方请进来、一对一地交流,可以比下去调研更接地气,而且效率更高,沟通层度更深刻。在这种一对一环境下,可以让对方说出平时不好说的话,从而了解到更真实的情况,更早掌握有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