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17:24:34

点击下载

作者:胡平生,张萌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礼记

礼记试读:

前言

西汉初期是礼学由衰落到兴盛发达的时期。秦末起义,暴秦瓦解,天下嚣嚣,礼崩乐坏。刘邦进据关中,战胜项羽,即皇帝位,群臣在宫中饮酒争功,喧嚣呼叫,拔剑击柱,弄得汉高祖十分恼火。博士叔孙通便征聘鲁地儒生数十百人,制礼作乐演习。长乐宫建成举行典礼,叔孙通布置酒宴,廷中列车骑步卒,设旗帜,殿下安排郎中夹陛,武将在西,文臣在东,殿上侍从皆匍匐俯首,群臣依尊卑次序敬酒,莫不肃敬,“竟朝置酒,无敢哃哗失礼者”。于是,汉高祖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重赏叔孙通,并将他从鲁地招来的弟子都安排做了郎。可知汉初是十分重视礼仪的制定与执行的,礼书的纂辑应当与这个大气候、大背景有关联。《汉书·儒林传》记载,与传习《士礼》的鲁高堂生同时治《礼》的还有鲁地的徐生,擅长礼容、礼仪。汉文帝时,徐生做了礼官大夫,后来传给了他的孙子,还有他的弟子,都做了礼官大夫,另一个治《礼》的学生萧奋做了淮阳太守。萧奋的学生孟卿,传给了后仓,后仓传给了闻人通汉、戴德、戴圣、庆普。戴德号大戴,戴圣号小戴,做过博士;庆普做过东平太傅。这几位都是当时著名的礼学家,三家都立为礼学博士,都有学生传承其学。所谓《礼记》,就是关于“礼经”的“记”,即对“经”的诠释讲解,就是礼学家对礼经的解释以及他们所采择的各种意见的辑录。《大戴礼记》、《小戴礼记》就是这类的书。下面,我们分四个部分着重对《小戴礼记》的基本情况加以介绍和说明。一《礼记》的作者与编者

传世的《礼记》,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之分。《大戴礼记》,相传是由西汉时期的礼学家戴德编纂;《小戴礼记》,相传是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纂。戴圣为戴德之从兄子。《小戴礼记》,也称为《礼记》,凡四十九篇,是一部以儒家礼论为主的论文汇编。《礼记》的作者,历来莫衷一是。较早提出具体作者的,如《史记·孔子世家》说:“故《书传》、《礼记》自孔氏。”认为《礼记》传自孔子。不过,司马迁这里所说的《礼记》是广义的,就是我们在前面说过的包括《仪礼》等先秦古礼在内的许多的礼论作品,并非今本《礼记》。《汉书·艺文志》著录礼类十三家,有“《记》百三十一篇”,班固自注:“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明显地不能具体指出作者,只能以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来概括陈述。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认为,《礼记》本是孔子门徒共撰所闻的著作,后世通儒又各自斟酌损益以续学,陆氏并指出《中庸》是子思伋所作,《缁衣》是公孙尼子所撰,又引郑玄说《月令》乃吕不韦所撰,引卢植说《王制》是汉文帝时博士所为;孔颖达《礼记正义》结合《孔子世家》之说,看法与陆氏同。后世也不乏讨论《礼记》作者的论述,但除了少数单篇作者或可具体落实之外,大多篇章的作者已不可考。《礼记》非出于一人之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本子是由后人汇辑编纂成书的。今本《礼记》的编纂者,郑玄以来都认为是西汉戴圣所编。郑玄《六艺论》说:“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礼》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大戴、小戴是叔侄关系,戴圣是戴德从兄之子。戴圣,字次君。《汉书·儒林传》说:

德号大戴,为信都太傅;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至九江太守。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石渠,即石渠阁,也就是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具收藏珍本秘籍与举办学术会议的功能。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由太子太傅萧望之主持,召集儒生若干人齐聚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戴圣也在其列。戴圣在宣帝时立为博士,后来官至九江太守。他的著作,除了编纂《礼记》四十九篇之外,还有《石渠礼论》、《群经疑义》等著作。

近世有学者对于传统《礼记》编纂者的说法提出质疑,其中较具影响力的,应属洪业先生于1936年所撰的《礼记引得序》,他认为《礼记》不是由戴圣编纂,其编纂时间应在大小戴之后、郑玄之前,而且可能不是一人所辑、一时所成。他的一条理由是,戴圣是今文《礼》学家,而《礼记》中则有不少古文《礼》的内容,因此《小戴礼》不可能是戴圣所编纂。实际上,汉代当时的今古文之争,并不像后来,特别是清人所说的那么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大戴、小戴编纂《礼记》时混用今文、古文,并不奇怪。洪业先生的意见并不能成立。二《礼记》的来源与成书

由于《礼记》各篇来源各不相同,所以在谈《礼记》的成书经过之前,必须对全书四十九篇的来源略作梳理。

关于四十九篇的来源问题,历来有些争辩。王锷先生《礼记成书考》汇集各家见解,最后提出:《礼记》四十九篇,应是选辑自《汉书·艺文志》所录的“《记》百三十一篇”、《明堂阴阳记》等几种著作,以及《艺文志》记载的《曾子》、《子思子》等已亡佚的儒家文献;而这些“礼记”所议论的内容,则是今本《仪礼》十七篇以及散见其他古书或早已亡佚的古礼。

有关《礼记》的成书经过,历来论说甚多。台湾学者周何先生《礼学概论》列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附经而作、单独成篇、选编成书、定本流传四个阶段。我们结合出土文献来看,前两个阶段是否必然,因为先秦时代的记文,一般是单独成篇的,所谓附经而作的材料不是很确凿。所以,我们姑且将这两个阶段放在一起,并根据出土文献典籍加以补充说明。(一)附经而作与单独成篇

早期《礼记》附经而作,可以从今本《仪礼》看到证据。今本《仪礼》十七篇,除了《士相见》、《大射》、《少牢馈食》、《有司彻》等四篇,其他十一篇,如《士冠礼》、《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等,篇末都标有一“记”字。“记”后面的内容,或接续书写对经文的发明,或记礼节之变异,或记传闻,这可能是当时学者读礼经时,在每卷经文后面的空白竹简随手附记说明或感想,这些记文便是早期附经而作的痕迹。

单独成篇的形态,先秦时也已经出现。以今本《缁衣》为例,属于战国时期的郭店楚墓竹简及上海博物馆所藏竹简各有一篇,内容大同小异;又如《孔子闲居》篇,也见于上海博物馆所藏竹简(题为《民之父母》);这都是最好的明证。

汉初所见的《礼记》,也可能是以单篇形式流传的。据《汉书·景十三王传》,景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从四方民间搜集不少古书:

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颜师古注:“《礼》者,礼经也;《礼记》者,诸儒记礼之说也。”此处《礼记》与《礼》并列,可见学者已有意将“礼记”别为一类。

又据《汉书·艺文志》、《说文解字·叙》,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壁而得古文典籍数十篇,其中就有《礼记》。据此,李学勤《郭店简与〈礼记〉》认为:“《汉志》的‘《记》百三十一篇’便包括孔壁所出和河间献王所得两来源。”至于这两种“礼记”流传形式,李学勤认为由于先秦简帛流传不易,书籍多以单篇行世,所以不管是河间献王得书或孔壁中书,必有许多书的单篇;也就是说,上述所谓的“礼记”未必指书籍,可能只是一种通称,犹如“史记”一词本泛指各国之史书,至司马迁《太史公书》出,才作为书名的专称。

这些先秦以至汉初的“礼记”与戴圣所编纂《礼记》的关系,吴承仕《经典释文叙录疏证》认为,后者(戴圣编《礼记》)犹如“晚出之丛书”,而前者(各种《礼记》来源)则如“稍古之丛书”,这可以算是一个贴切的比喻。(二)选编成书

汉宣帝时期,戴圣与其叔戴德都在学官讲授《礼》。我们从今天的十七篇《仪礼》可知,各篇备载种种仪节,虽形式十分具体,但这种行礼如仪的节目单,难免枯燥乏味。而传世的“礼记”,累积了历来许多儒家学者的精彩阐释,将各种仪节赋予精神与意义,可让平淡无奇的礼单变得生动,深化礼义,因此二戴从中选编出适用的礼学参考资料,而成大、小戴《礼记》,作为讲学的辅助材料。(三)定本流传

戴圣虽然编纂了《礼记》一书,但为了配合讲学需要,篇目未必始终相同;这与今天编选“古文文选”相仿,书名可以一样,但选录的篇目可能因为爱好或需求的变化而有所变更,因而初版与再版的篇目未必相同。到了东汉,知名的经学家郑玄为三《礼》作注,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引晋人陈邵《周礼论序》云“马融、卢植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郑玄所依据的正是马、卢的本子。经过名重士林的经学大师郑玄作注,使《礼记》的可读性更加提高,于是才有定本《礼记》流传至今。三《礼记》的内容与分类

今本《礼记》共四十九篇,以《曲礼》为始,以《丧服四制》为终。其中《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又分上、下,因此实际上只有四十六篇。依今本《礼记》篇次,略述各篇内容要旨如下:

1.《曲礼》上下:略记吉、凶、军、宾、嘉五礼仪文,兼及日常洒扫应对进退之法。

2.《檀弓》上下:杂记各种行礼故事,尤以丧礼为多数。

3.《王制》:记述君王应有的行政制度,其中部分有历史依据,部分则是理想之言。

4.《月令》:按十二个月次,记录各月天象特征,并说明政令、祭祀、行礼等事宜。

5.《曾子问》:以孔子与曾子问答方式,记录丧礼中的特殊事例,也兼及冠、昏等吉礼。

6.《文王世子》:记世子的教育问题,以及相关教育制度等。

7.《礼运》:主要叙述礼义、礼制的源流与运行。

8.《礼器》:阐述礼能使人成器之义,成器指成德器之美或用器之制。

9.《郊特牲》:杂记各礼,发挥礼义,其中又以祭祀较多。

10.《内则》:记家庭内各种人际关系的日常生活准则。

11.《玉藻》:记天子诸侯的饮食衣饰居处之法,以及其配偶的服制等。

12.《明堂位》:记鲁国国君因周公之德而可袭用古代天子衣服、器物之事。

13.《丧服小记》:主要记丧礼中特殊的服饰要求。

14.《大传》:记服制、宗法、祭法等制度。

15.《少仪》:记各种应对仪节,与《曲礼》相近。

16.《学记》:记古代学校教人、传道、授受的顺序以及教育得失与兴废之故。

17.《乐记》:主要阐述乐的形成与功能,并论述礼、乐的关系及影响等。

18.《杂记》上下:以杂记丧礼细节为主。

19.《丧大记》:记国君、大夫、士之丧制,器物方面的介绍尤其详细。

20.《祭法》:记载有虞氏至周朝制定祭祀天地众神的法度。

21.《祭义》:记祭祀主敬之义,同时述及孝悌祭先之道、养老尊长之义,可与《祭法》互相发明。

22.《祭统》:从不同方面论祭祀的意义。

23.《经解》:讲六经的教化功能,兼及天子德配天地、霸王治民之器、治国隆礼之道。

24.《哀公问》:记鲁哀公向孔子问礼、问政,旨在解说为政先礼、礼为政教之本的精神。

25.《仲尼燕居》:借孔子与弟子问答,说明礼的本质、内容、作用、意义。

26.《孔子闲居》:借孔子与子夏问答,阐述如何修身行事才能成为民之父母。

27.《坊记》:记如何透过礼的消极节制作用防禁各种过失。

28.《中庸》:主要阐述中庸之道。

29.《表记》:记君子如何处世为人以作为人民表率。

30.《缁衣》:多记君臣上下关系、君化民之道,兼及君子交友之道与言行准则等。

31.《奔丧》:主要记士身在异国他乡而返乡奔丧之礼,兼及天子与诸侯。前人指出本篇应属礼经,而非礼记的性质。

32.《问丧》:阐述丧礼某些仪节的意义,如始死、殓尸、安魂之祭、寝苫枕块、束发、拄杖等,并说明丧礼之制乃本于人情等。

33.《服问》:记丧服有关问题。

34.《间传》:记居丧时由于亲疏不同而表现的各种行止。

35.《三年问》:记父母丧所以三年之义,兼阐述服丧期限何以长短不同之理。

36.《深衣》:记深衣制度及意义。

37.《投壶》:专记投壶之礼。本篇也应属礼经,而非记文。

38.《儒行》:记儒者德行的特征。

39.《大学》:记博学而可以为政治国之义。

40.《冠义》:记《仪礼·士冠礼》之义。

41.《昏义》:记《仪礼·士昏礼》之义。

42.《乡饮酒义》:记《仪礼·乡饮酒礼》之义。

43.《射义》:记《仪礼》之《乡射礼》与《大射仪》。

44.《燕义》:记《仪礼·燕礼》之义。

45.《聘义》:记《仪礼·聘礼》之义。

46.《丧服四制》:阐述制定丧服所根据的四种原则——恩(恩情)、理(义理)、节(节制)、权(权变),分别本之于仁、义、礼、智。

由上述各篇主旨可知,全书都是与礼直接、间接相关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如果要将这些篇章分分类,作一归纳,是颇为棘手的问题。最早为《礼记》篇章进行分类者,是刘向的《别录》(参孔疏引郑玄《礼记目录》所录),刘向将《礼记》四十九篇分为十一类:(一)通论:《檀弓》上下、《礼运》、《玉藻》、《大传》、《学记》、《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儒行》、《大学》,共十六篇。(二)制度:《曲礼》上下、《王制》、《礼器》、《少仪》、《深衣》,共六篇。(三)丧服:《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上下、《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共十一篇。(四)祭祀:《郊特牲》、《祭法》、《祭义》、《祭统》,共四篇。(五)吉事:《冠义》、《昏义》、《乡饮酒义》、《燕义》、《聘义》、《射义》,共六篇。(六)吉礼:《投壶》,一篇。(七)明堂阴阳:《明堂位》,一篇。(八)明堂阴阳记:《月令》,一篇。(九)世子法:《文王世子》,一篇。(十)子法:《内则》,一篇。(十一)乐记:《乐记》,一篇。

刘向的分类,试图提纲挈领地了解《礼记》,但囿于《礼记》的内容实在驳杂,分类不免未惬人意。后世学者亦不乏为《礼记》重作分类者,如元代吴澄《礼记纂言》略分为通礼、丧礼、祭礼、通论四大类,将刘向原来的分类都打散。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说,《礼记》为儒家者流一大丛书,内容所含颇复杂,今略析其重要类别。他将《礼记》与《大戴礼》统分为十类,分类颇与前人不同,我们在条目下略去其所列篇目:(甲)记述某项礼节条文之专篇。(乙)记述某项政令之专篇。(丙)解释礼经之专篇。(丁)专记孔子言论。(戊)记孔门及时人杂事。(己)制度之杂记。(庚)制度礼节之专门的考证及杂考证。(辛)通论礼义或学术。(壬)杂记格言。(癸)某项掌故之专记。

台湾学者高明《礼学新探·礼记概说》则将《礼记》分为三大类,各大类下再分项:(一)通论

1.通论礼义:《礼运》、《礼器》、《效特牲》、《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

2.通论与礼有关之学术思想:《孔子闲居》、《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坊记》、《表记》、《缁衣》、《儒行》。(二)通礼

1.关于世俗生活规范:《曲礼》上下、《内则》、《少仪》、《深衣》、《玉藻》。

2.关于国家政令制度:《月令》、《王制》、《文王世子》、《明堂位》。(三)专论

1.丧礼

甲、逸礼正经:《奔丧》。

乙、论变礼:《檀弓》上下、《曾子问》。

丙、记丧制:《丧大记》、《丧服小记》、《杂记》上下、《服问》。

丁、论丧义:《大传》、《间传》、《问丧》、《三年问》、《丧服四制》。

2.祭礼

甲、祭制:《祭法》。

乙、论祭义:《祭义》、《祭统》。

3.冠礼:《冠义》。

4.昏礼:《昏义》。

5.乡饮酒礼:《乡饮酒义》。

6.射礼:《射义》。

7.燕礼:《燕义》。

8.聘礼:《聘义》。

9.投壶礼(含逸礼正经一篇):《投壶》。

学者的分类往往是见仁见智的,所持标准不同,类目自然就有别,像高明归为“专论”之“丧礼”类的《檀弓》、《曾子问》两篇,内容记丧礼的变礼,刘向则将前者归“通论”、后者归“丧礼”;吴澄并归为“丧礼”一类;梁启超将前者归“记孔门及时人杂事”、后者归“专记孔子言论”。高氏的分类,对于想初步掌握《礼记》驳杂内容的读者而言,应该是有些帮助的。四《礼记》的意义与价值《仪礼》及其他古礼经,是研究古代礼制的重要文献,由于经文内容多是礼节仪式,即使熟读经文,了解了礼节程序,但对于各种仪节背后的用意,却仍然难以知晓,而《礼记》就保存了部分阐释礼经意涵的篇章,虽不全面,但正可指引后人阅读礼经的思考方向,补足了上述的缺憾。今本《礼记》的《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篇,是阐释《仪礼》中相应的专礼。而与丧服有关的《丧服小记》、《问丧》、《间传》等篇,则是补记《仪礼》的《丧服》、《士丧礼》等篇的不足。除了阐释古礼经义之外,《礼记》也对《仪礼》十七篇所未载的古礼颇有补充,例如《曾子问》记种种丧制、丧服的变例,即可补《仪礼》之未备。由于《礼记》是以儒家礼论为主的论文汇编,因此,后人亦可通过《礼记》对儒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就说:《礼记》之最大价值,在于能供给以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者流——尤其是荀子一派学术思想史之极丰富之资料。盖孔氏之学,在此期间始确立,亦在此期间而渐失其真。其蜕变之迹与其几,读此两戴记八十余篇最能明了也。

要之欲知儒家根本思想及其蜕变之迹,则除《论语》、《孟子》、《荀子》外,最要者实为两《礼记》。而《礼记》方面较多,故足供研究资料者亦较广。

这是十分正确的看法。透过《礼记》,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小至修身、大至治国的种种思想。以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为例,儒家政治思想中最有名的理想社会——大同与小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理想国图景:最上乘的大同社会,大道盛行,人性本善,亲亲爱人,各安其所,君主垂拱而天下治。到了“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时代,“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虽然略逊一筹,却也算“小康”,尚属基本安定的社会。而其最重要的支撑便是礼义,礼义并不是强制执行的律法,礼义是依循天地万物的常情而形成的规范,因此得以收潜移默化之功,建立普世可行的价值观念,产生维系人心的力量。又如教育思想。我们从《论语》里可以看到孔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勾勒出儒家教育思想的概貌,而通过《学记》,我们看到的是完整地体现儒家教育理念的专论。《学记》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及方法,至今仍对学校教育,乃至所有广义的“教育者”与“学习者”都具有指导意义。以教学方法为例,《学记》提出“豫”、“时”、“逊”、“摩”四种理论:“豫”是预防,意指在过失发生前先加预防,一如现代学校要订定共同生活常规,导引学生品行,使学生懂得为与不为的分寸,这便是“豫”的观念;“时”是适时,意指在适当时机教育学生合宜的知识,可说是结合孔子“因材施教”与兵家“因势利导”的观念;“逊”是渐进,指循序渐进地施教,就像现代各级学校选编教材莫不由浅至深、由简及繁、由具体而抽象,以配合学生逐步成长的理解能力;“摩”是观摩,意指互相观摩学习,其中含藏着孔子见贤思齐的学习精神,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甚至社会各行各业善用的方法。《学记》的意义,不只是后人研究儒家教育观的学术资料,两千多年来,它一直为历来无数“教者”、“学者”指引方向,韩愈写出有名的《师说》、《进学解》,岂能不受《学记》启发!现代校园有所谓的观摩教学、鼓励各级教师应该多多进修等,其理念源头焉能与《学记》以至孔子无关!

以一条人际关系原则为例,《曲礼上》说“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与有贤德的人交往,要“狎而敬”、“畏而爱”,这是很中肯的。“狎”是指亲近贤者,这样就可以见贤思齐。既要亲近又要“敬”,人往往因亲近而生侮慢,慢心一生,便容易发生问题。后半句“畏而爱之”相反相成,畏不是恐惧,而是敬畏,带着敬畏又不失爱慕之心,人与人之间才能维持和平久长的关系。又如《少仪》说“不窥密”,即不窥探别人的私密。今天常讲保护个人的隐私权,而各类大众传播媒体上却总是流言满天飞,狗仔队大行其道,因此这古老的道德规范至今并不过时。像这类提供个人修身养性的参考原则,《礼记》俯拾即是。研读《礼记》,不只让我们了解古代儒家的思想,更可鉴古知今,为现代人提供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礼记》中有许多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闪亮的思想,只要列举几句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语录就足以说明问题: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

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天下内和而家理……外和而国治。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至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自唐代韩愈引用之后,宋代理学家程颐、程颢高度重视,朱熹更重新编次,重新阐释,与《论语》、《孟子》合纂于《四书集注》中,成为理学家最重要的纲领性著作。元代起,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士子求取功名的考试书。其在文化史与思想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毋庸讳言,《礼记》中也有不少封建糟粕,如等级制度,男尊女卑,以及最为诟病的“繁文缛节”。如今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尽可抛开那些“不合时宜”的礼节与观念,而学习那些至今仍有价值的、应当遵循的礼仪与思想。《礼记》的今注今译,已有许多学者做过工作,硕果累累。如王梦鸥的《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杨天宇的《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姜义华的《新译礼记读本》(台湾三民书局),吕友仁、吕咏梅的《礼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王文锦的《礼记译解》(中华书局),钱玄、钱兴奇等的《礼记》(岳麓书社),潜苗金的《礼记译注》(浙江古籍出版社)等等。这些译注大作,我们也拜读过若干,我们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是杨天宇,他研究礼学,成绩斐然。他也是我北大中文系本科时的学弟。我接手《礼记译注》工作后,还准备拜访他,讨论各种今注今译本的成败得失。可惜的是,他竟不幸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我们有幸参加中华书局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工作,《礼记译注》的工作是纳入该丛书的。2007年,我曾与台湾暨南大学陈美兰副教授合作,为“中华经典藏书”项目编写过《礼记·孝经》选本译注。囿于编选时字数的限制,我们选录了《礼记》的部分篇章,有的是全篇如《曲礼》上、《学记》、《祭法》、《经解》、《缁衣》、《冠义》、《昏义》;有的是部分选,如《曲礼》下、《王制》、《礼运》、《乐记》、《祭义》,此书出版后得到读者的肯定,先后印刷总数达十多万册。现在的全注全译本,由于陈美兰女士教学科研工作太忙而不能参加,让我感到非常遗憾,也非常紧张。幸而,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朱红林教授推荐了他的学生张萌来帮助我。张萌,是一位专业上很强的同学。她集中精力花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初稿。本书的完成,首先要感谢张萌卓有成效的工作。自2013年末起,我在张萌工作的基础上,字斟句酌地将全部译注稿又打磨了几遍,直到2016年末,历时三年终于完成通稿。

记得最初接触《礼记》,还是1963年大二上“校勘学”课时,王重民教授和侯忠义老师带我们在善本阅览室,调出线装书,要我们将“大戴记”与“小戴记”的篇目抄录下来,比较异同。当时看到那些句子读不通、文字读不懂的八行本、十行本,觉得血脉贲张,头皮发麻。倏忽之间五十多年过去了,真恍如隔世。坦白地说,如果没有旧注旧疏,没有历代学者的考订解说,我们对大小戴记还是读不通、读不懂的,因此做好古籍的注释今译,对于年轻读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这个《礼记》的全注全译本,主旨与以前做过的选本是一致的,就是希望以易于理解的文字,帮助读者了解《礼记》的要义。全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出题解,扼要概括通篇内容旨意。其次出正文,正文的分节参考了北大标点本《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及各家译注本的分节,文字也参考各种版本进行了勘校,有调整者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再次出注释,注释兼及章句训诂与名物制度介绍,在引述各家说法时,为求简明,最常见的郑玄注、孔颖达疏,简称郑注、孔疏,其他注家或相关著作则引作者与书名,如朱彬《礼记训纂》、孙希旦《礼记集解》、陈澔《礼记集说》,或径直引作朱彬说、孙希旦说等。不过,为了行文的简便,也为了不给读者太大的压力,注释一般不征引太多的研究著作。最后出译文,译文以直译为主,原文太过精练无法直译表达时,兼用意译。《礼记》的今译,是高难度的挑战,由于牵涉相当复杂的专业知识,既需要晓知礼书、礼制,又需要浅显易懂,做到“信、达、雅”,为此常常煞费苦心。

总之,从选编本到全注全译本编纂的前后十年间,本书让我们付出了许多心血,也经历了不少周折,我们虽然尽力希望做得好些,但限于水平,不足与错误在所难免,敬祈大雅方家斧正。胡平生于北京2017年5月曲礼上第一【题解】

本篇名为“曲礼”,历来学者有几种不同看法:一、郑玄《礼记目录》说:“名曰‘曲礼’者,以其篇记‘五礼’之事。”为本篇内容包含吉、凶、军、宾、嘉五礼之事,故名“曲礼”,此“曲”字有周遍之意。二、陆德明《经典释文·礼记音义》认为“曲礼”是“仪礼”的旧名,委曲详细说礼之事。三、孙希旦《集解》认为“曲礼”之命名,是摘取篇首二字。四、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认为“曲礼”之名得之于《汉书·艺文志》之《曲台后仓》九篇(《儒林传》作《后氏曲台记》),该书是汉代礼学家后仓在汉宫曲台说礼的著作,书已亡佚;任氏认为可能以此书说于曲台,故称之;也可能以其内容多引古说、曲尽礼义,故称之。《曲礼》篇所述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的相关礼仪,内容繁杂。主要是为人臣、子在日常生活中起居、饮食、应对进退之法,以及在不同场合的言语、容貌、制器、备物、服饰、车旗等规定。因而,郑玄、陆德明之说有其道理。同时,《礼记》全书又不乏以篇首字句题名者,如《曾子问》、《文王世子》、《郊特牲》、《哀公问》等,故孙希旦之说也同样可取。

本篇分上、下两部分,主要是简策繁重、篇幅过长的原因。[1][2][3][4]《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注释】[1]《曲礼》:古《礼》篇名。《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朱子语类·礼器》说,“经礼三百”, “此是大节”; “曲礼三千,乃其中之小目”。[2]毋(wú)不敬:不要不恭敬。毋,不要,不可以。郑注:“礼主于敬。”《孝经·广要道章》:“礼者,敬而已矣。”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性情》篇中有:“敬,勿(物)之即﹙节﹚也。”[3]俨(yǎn)若思:郑注:“俨,矜庄貌。”即神态端庄,像若有所思一样。[4]安定:合理、审慎。辞:言辞。【译文】《曲礼》说:人不可以不恭敬,神态要像若有所思般端庄稳重,说话时态度安详,言辞合理、审慎,这样就能安定民心了![1][2][3]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注释】[1]敖:同“傲”,傲慢。[2]从(zònɡ):同“纵”,放纵。[3]极:无度,超越极限。【译文】

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意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超限。[1][2]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

[3][4][5][6]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7][8]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注释】[1]贤者:有道德、才能之人。狎(xiá):亲近。[2]爱:喜爱。与下文“憎”相对。恶(wù):缺点。与下文“善”相对。[3]散:分散。这里指施舍。[4]安安而能迁:第一个“安”是动词,居处;第二个“安”是名词,指生活环境。迁,迁徙,变换住所。[5]“临财”二句: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临材(财)见利,不取句(苟)富;临难见死,不取句(苟)免。”苟,苟且,随便。[6]很:郑注:“阋也,谓争讼也。”按,通“狠”,即争斗、争执。[7]疑事毋质:对事情有疑惑,不要以既定的成见下判断。郑注:“质,成也。”[8]直而勿有:要谦逊,自己的意见正确时,也不要将正确的意见据为自己的发明。直,正。有,据为己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性情》篇:“毋蜀(独)言蜀(独)居。”“独”指独断自专。与人论事,不论疑与不疑,都不可自专独断,与文义正相参证。【译文】

对贤能的人要亲近并且尊敬他,畏服并且爱戴他。对自己喜爱的人也要知道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也要知道他的优点。能够积蓄财物也能布施给穷人,安于安宁的生活也能适应迁徙变化。面对财物,不该取得的绝不取得;面对危难,不该逃避的绝不逃避。与人争执时不求胜利,分配财物时不求多得。对有疑问的事情,不以自己的成见擅下定论;意见正确时也不自以为是,将正确的意见据为自己的发明。[1][2][3][4]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注释】[1]若夫(fú)坐如尸:这是用尸来说明坐姿需庄重严肃。孔疏:“尸居神位,坐必矜庄。言人虽不为尸,若所在坐法,必当如尸之坐。”若夫,如果。夫,语助词。尸,古代祭祀时代替神鬼受祭的人。[2]齐(zhāi):同“斋”,古人祭祀前要斋戒。[3]礼从宜:行礼时要顺从不同情况的需要。宜,事之所宜。[4]使:动词,指出使到他国。【译文】

如果坐着,就要像受祭的尸那样庄重地端坐;站着,就要像斋戒时那样恭敬地肃立。行礼要顺从时宜,出使他国要遵从他国的风俗习惯。[1]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2][3][4]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5][6]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注释】[1]定亲疏:孔疏:“五服之内,大功已上服粗者为亲,小功已下服精者为疏。”决嫌疑:孙希旦说:“彼此相淆谓之嫌,是非相似谓之疑。”[2]不妄说(yuè)人:《集解》引朱熹曰:“礼有常度,不为佞媚以求说于人也。”说,同“悦”,取悦,讨好。[3]不辞费:指说话言辞达意即可,不要多说无用之言。[4]好(hào)狎(xiá):轻佻亲昵而不恭。[5]行修言道:行为要体现出修养,言语要合乎道理。行,行为。[6]质:根本,本质。【译文】

礼,是用来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近疏远,判断容易混淆和相似的事物,分别事类的相同或相异,辨明是非对错的。礼,不随便取悦、讨好他人,不说多余的话。礼,不逾越节度,不侵犯侮慢,不轻佻亲狎。修养身心,实践所言,叫作善行。行为有修养,说话合于道理,这是礼的本质。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译文】

礼,只听说主动向人取法学习,没听说硬让人取法学习的。礼,只听说学礼者要前来学习,没听说授礼者上门去传授的。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1]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

[2][3][4][5]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6][7]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注释】[1]宦:指为吏者。学:指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者。孙希旦认为,“宦”指已仕而学者,“学”指未仕而学者。[2]班朝:排班百官的朝位。班,次。[3]莅(lì)官:官吏任职。[4]祷祠祭祀:吴澄云:“祷祠者,因事之祭;祭祀者,常事之祭。”这里指临时的祭祀和定期的祭祀。祷,告事求福。祠,既得所求,则祠以报之。[5]鬼神:祷祠、祭祀的对象。这里泛指一切天神地祇人鬼。[6]不诚:内心不虔诚。不庄:神态不庄重。[7]撙(zǔn)节:节制。撙,抑。【译文】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完成;教导训诫、端正风俗,没有礼就不能完备;分辨争讼,没有礼就不能判断是非曲直;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没有礼就不能确定尊卑名分;为学习做官、学习道艺而侍奉师长,没有礼就不能亲近和睦;上朝排列百官位次、治理军队,官吏任职、执行法令,没有礼威严就不能体现;临时的祭祀或定期的祭祀,供奉天神地祇人鬼时,没有礼内心就不虔诚、神态就不庄重。因此君子要有恭敬、节制、谦让的态度,以彰显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1][2]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注释】[1]父子聚麀(yōu):父、子和同一个雌兽交配。郑注:“聚,犹共也。鹿牝曰麀。”按,麀,此处泛指雌兽。[2]作:兴起,产生。【译文】

鹦鹉虽然能说话,不过是一种飞鸟;猩猩虽然也能说话,不过是一种禽兽。而今作为人要是无礼,虽然能说话,不也是禽兽之心吗?只因禽兽不知礼,所以父子才与同一雌兽交配。因此出现了圣人,制定礼法来教导人,使人从此有礼,知道把自己和禽兽区别开来。[1][2][3]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注释】[1]大上:指上古三皇五帝之世。大,同“太”。郑注:“大上,帝皇之世。”[2]其次:指上古以后的世代。施:对他人施德。报:报答他人之施。[3]礼尚往来:指与人交际要有往有来。【译文】

上古时以德为贵,后世才讲究施惠与回报。礼,崇尚交际要有往有来。施惠于他人而他人不来报答,这是失礼;他人前来施惠而不去报答他人,也是失礼。人有礼,人际关系就能平和安定,无礼就会有危险。所以说,礼是不可不学的。[1]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2][3]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注释】[1]负贩者:挑担做买卖的小商贩。负,负担。[2]知好(hào)礼:懂得并喜爱礼。[3]慑(shè):胆怯,困惑。【译文】

所谓礼,要自我谦卑而尊重别人。即使是挑担的小贩,也一定有值得尊重的,何况是富贵的人呢?富贵的人知道并喜好礼,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的人知道并喜好礼,就不会怯懦困惑。[1][2][3][4]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5][6][7][8][9]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10][11][12]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13]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注释】[1]学:外出学习。《内则》篇云:“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2]二十曰弱,冠(ɡuàn):弱,孔疏:“二十成人,虽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冠,冠礼。古代贵族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加冠的仪式,表示已成年。[3]三十曰壮:孔疏:“三十而立,血气已定,故曰壮也。”[4]有室:指娶妻成家。[5]四十曰强:孔疏:“壮久则强,故四十曰强。强有二意: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6]艾(ài):郑注:“老也。”苍白色,指发色苍白如艾草。[7]服官政:成为行政主管。孔疏:五十“堪为大夫服事也,大夫得专事其官政,故曰‘服官政’也”。[8]耆(qí):孔疏引贺玚曰:“至也,至老之境也。”[9]指使:指使人做事。[10]传(chuán):指将家族中的大事,主要是祭祀等事传给子孙。[11]耄(mào):郑注:“惛忘也。”[12]悼:郑注:“怜爱也。”因年纪幼小,招人疼爱。[13]期,颐:郑注:“期,犹要也。颐,养也。”【译文】

人生十岁称为“幼”,开始学习;二十岁称为“弱”,要举行冠礼;三十岁称为“壮”,可以娶妻成家;四十岁称为“强”,可以任职当官;五十岁称为“艾”,可以做行政主管;六十岁称为“耆”,可以指使他人做事;七十岁称为“老”,要将家族中祭祀等大事传给子孙;八十岁、九十岁称为“耄”;七岁称为“悼”。七岁以下的儿童和八九十岁的老人,虽然有罪,也不施以刑罚。满百岁称为“期”,由人赡养,颐养天年。[1][2][3][4]

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5][6]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7]必告之以其制。【注释】[1]致事:郑注:“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即退休。[2]谢:孔疏:“犹听许也。”[3]几(jī)杖:君王赐给高龄老人的用具。几,一种可以靠背的用具。古人席地跪坐,为照顾老人不致过于劳累,赐几凭靠而坐可以比较舒服。杖,拄杖,拐杖。这里应特指君王赐给高龄老人的“王杖”、“鸠杖”,是一种端首装有木刻鸠鸟的木杖。武威出土的《王杖十简》及《王杖诏令册》都有汉代给高龄老人颁赐王杖及各种优待的诏令。“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朕甚哀怜耆老,高年赐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傅律》:“大夫以上年七十,不更七十一,簪栭七十二,上造七十三,公士七十四,公卒、士五七十五,皆受仗(杖)。”不同爵级颁授杖的年龄不同。[4]役:本国巡行役事。[5]适四方:到各国出使、出访。适,到,出使。[6]安车:可坐乘的小车。[7]“越国”二句:孔疏:“若他国来问己国君之政,君虽已达其事,犹宜问于老贤,老贤则称国之旧制以对他国之问也。”指他国使者来访,国君要咨询老臣,把国家的典章制度告诉对方。制,典章制度。【译文】

大夫七十岁时即可辞官退休。如果辞官未得到国君允许,国君就一定要赐给他凭几与拄杖,出差办事要有妇人陪伴照顾,出使四方,要乘坐安稳的小车。可以自称“老夫”,但在本国内仍然要称自己的名。他国使者来访问,国君要咨询老者,把本国的典章制度告诉使者。[1][2]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注释】[1]谋:计划,商议。[2]操:孔疏:“执持也。”从:往。【译文】

与长者商议事情,一定要拿着凭几与拄杖前往。长者问话,不谦让就直接回答,是不合礼仪的。[1][2]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3]。【注释】[1]凊(qìnɡ):凉。[2]定:郑注:“安定其床衽也。”指铺设安放床褥被枕等。省(xǐnɡ):向父母问候请安。[3]丑、夷:郑注:“丑,众也。夷,侪(即同辈)也。”《孝经·纪孝行章》:“在丑不争。”【译文】

作为儿子的礼节是,要使父母冬天感到温暖,夏天感到清凉,晚上要为父母铺床,早晨要向父母请安,在众同辈之中不和人争斗。[1][2]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3][4]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5]也。【注释】[1]三赐不及车马:郑注:“凡仕者,一命而受爵,再命而受衣服,三命而受车马。”指为人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君王的任命和封赏,但不受车马之赐。因为受封可以光宗耀祖,受车马只能安己身。《训纂》引王引之说:“赐,犹予也。”认为这是指为人子者再三赠送别人东西,也不敢将车马赠予他人。朱引《坊记》“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旁证。今从王引之说。[2]州、闾、乡、党:地方上的各级单位。郑注:“《周礼》二十五家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3]僚友:郑注:“官同者。”即同僚。弟(tì):通“悌”,敬爱兄长。这里指以对兄长的态度来对待同僚。[4]执友:郑注:“志同者。”指志同道合的朋友。[5]交游:孔疏:“泛交也。”指一般的交往者。【译文】

做儿子的,再三给别人赠送东西,却不能馈赠车马。因此州、闾、乡、党地方各级称赞他孝顺,兄弟亲戚称赞他慈爱,共事的同僚称赞他恭顺,志同道合的朋友称赞他仁义,平时交往的人称赞他诚信可靠。[1]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注释】[1]见父之执:见父亲的友人,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译文】

见父亲的朋友,不告诉可以上前就不敢上前,不告诉可以退下就不敢退下,没有问话就不敢说话。这就是孝子应有的品德行为。[1][2]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3]恒言不称老。【注释】[1]出必告,反必面:“告”、“面”都指当面向父母禀告。反,同“返”。[2]所游必有常:这里是说出游要有规律,总去一定的地方,以免父母担心。《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同。常,常规,经常不变。[3]不称老:这是避免父母听到“老”字而伤感。【译文】

做儿子的,出门前一定要当面禀告父母,回家后也要当面禀告父母;出游一定去常去的地方,学习一定要有专业。平常说话不说“老”字。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1][2]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注释】[1]肩随:并行而稍居后。表示谦逊。[2]异席:古人铺席而坐,每席坐四人,并推年长者坐席端,若有五人,其中一人必须另外设席,则推长者异席,表示尊敬长者。【译文】

比自己年长一倍的人,就像父辈一样侍奉他;比自己年长十岁的人,就像兄长一样侍奉他;比自己年长五岁的人,可以与他差不多并肩而行但稍稍居后。五人同处,一定要让年长者单坐一席。[1][2][3][4]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5][6][7]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8]临深。不苟訾,不苟笑。【注释】[1]居不主奥:郑注:“谓与父同宫者也,不敢当其尊处。”主,孔疏:“犹坐也。”奥,室中的西南角。古人认为奥应是尊者所居之处。[2]中席:席子的中央。因为席中为尊,要留给尊者。[3]中道:道路中央。孔疏:“尊者常正路而行,卑者故不得也。”[4]中门:古时有竖在门中央的短木,叫“”(niè),有竖在门两旁的长木桩,叫“枨”(chénɡ), “中门”即枨、之中。尊者往往所立于中门。[5]食(sì)飨(xiǎnɡ):食礼和飨礼。食礼、飨礼皆行于宴会宾客或宗庙祭祀。不为概:孔疏引熊氏云:“不制设待宾馔,其事由尊者所裁,而子不得辄豫限量多少也。”概,限量。[6]不为尸:儿子不可以充当祭祀之尸。因为如果儿子为尸,父亲参加祭祀,尸将尊临其父,这是孝子不能接受的。古代一般以孙辈幼童为尸。[7]“听于无声”二句:意思是还没有听见父母说话,就已经知道他们要说什么;还没有看见父母的举动,就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指在父母示意之前,就能揣知父母的心意。[8]訾(zǐ):孔疏:“相毁曰訾。”即诋毁。【译文】

做儿子的,居处时不敢坐在应当是尊者坐的室内西南角的位置,在席上就座时不敢坐在席的中间,行走时不敢走在路的正中央,站立时不敢站在门的中央。举行食礼、飨礼招待宾客时,饮食多寡由家长决定,不敢擅自做主限量;祭祀时,不充当尸。虽然还没有听到父母的声音、还没有见到父母的举动,就能在父母指使之前揣知他们的心意。不攀登高处,不身临深渊。不随便诋毁他人,不随便嬉笑。[1][2]

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注释】[1]服暗:服,事。暗,此指暗中。[2]死:郑注:“死为报仇雠。”即替朋友报仇而死。【译文】

孝子不在黑暗中做事,不到危险的地方,惧怕因此使父母受辱。父母在世,不向朋友承诺可以为其献身去死。不背着父母私存钱财。[1][2]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3]。【注释】[1]不纯(zhǔn)素:不以白色镶边。这是因为白色是丧服之色。纯,缘。指衣、冠的镶边。[2]孤子当室:孔疏:“孤子谓二十九以下而无父者。当室谓適(嫡)子也。”[3]不纯采:不用彩色绢帛镶边。彩色是喜庆之色,孝子为寄托丧父哀思,衣冠不用彩边。【译文】

做儿子的,父母在世,戴的帽子与穿的衣服不以白绸镶边。孤子当家,戴的帽子与穿的衣服不以彩色绢帛镶边。[1][2]

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3][4]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5]。【注释】[1]幼子常视毋诳(kuánɡ):孔疏:“幼子恒习效长者,长者常示以正事,不宜示以欺诳,恐即学之。”这是说要为小孩子做出正确地示范,不可以说谎,树立错误的榜样。视,通“示”,示范。诳,欺骗。[2]童子不衣裘、裳:小孩子穿裘皮袄、着裙装,既不合身体需求,又不便做事活动,所以说“不衣”。衣,动词,穿。裘,裘皮袄。裳,裙子。[3]提携:搀扶。[4]负、剑:孔疏:“负谓致儿背上也。剑谓挟于胁下,如带剑也。”《训纂》引江永说,负剑指长者俯身与之语,如负剑之状。亦可通。辟珥(pìèr)诏之:郑注:“谓倾头与语,口旁曰咡。”指转头对童子说话。诏,教,告。[5]掩口而对:郑注:“习其乡(向)尊者屏气也。”【译文】

要为小孩子做出正确地示范,不能说谎欺骗他。儿童不穿裘皮衣与裙裳。站立时一定要姿势端正,不可以歪头侧耳听人说话。长者牵着儿童行走时,儿童应双手捧着长者的手。长者将小孩子背在背上或抱在胁下,转头侧脸跟儿童说话,小孩要掩着口回答。[1][2][3]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4][5]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注释】[1]先生:孔疏:“师也,谓师为先生者,言彼先己而生。”[2]越路:指路的另一边。[3]遭:遇。[4]必乡(xiànɡ)长者所视:一定要面向长者所看的方向。这是为了便于回答长者的提问。乡,通“向”。[5]“登城”二句:登城时不要指指点点,在城墙上不要大喊大叫。这是怕城下的人望见、听见,因不知其故而感到疑惑害怕。【译文】

跟随先生走路时,不可自顾自跑到路对面去跟人说话。在路上遇到先生,应快步前进,对先生立正拱手。先生跟他说话就应答,不跟他说话就快步退下。跟随长者登上丘陵时,则一定要面朝着长者所看的方向。登上城墙不要指指点点,在城墙上不要大喊大叫。[1][2]

将适舍,求毋固。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3][4][5][6]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7][8][9]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毋践屦,毋踖席,抠[10][11]衣趋隅。必慎唯诺。【注释】[1]“将适舍”二句:郑注:“谓行而就人馆。”此指在外住宿,向主人求取日用物品,不可像自己平常在家一样的要求,要随其有无。孙希旦说,“毋固之义”, “固,谓鄙野而不达于礼”。今采孙说。[2]户外有二屦(jù):户外有两双鞋,指室内有两个人。屦,古代的一种单底鞋。旧注说,因长者的鞋可放在室内,所以室内也可能有三个人。[3]言不闻则不入:如果在外面听不见室内说话的声音,那么室内的人可能在密谋私事,因此不入内打搅别人。[4]视必下:眼光向下,是为了避免看到他人隐私。[5]奉扃(jiōnɡ):双手犹如捧着门闩的样子。这里是表示恭敬之意,不是真的捧扃。扃,门闩,门杠,是关闭门户用的横木。[6]视瞻毋回:不要回头四处张望。回,旋转。[7]阖(hé)而勿遂:慢慢地掩上门,但不关死。表示不拒绝后来的人。阖,关闭。[8]毋践屦:孔疏:“践,蹋也。”“若后进者不得蹋先入者之屦。”[9]毋踖(jí)席:古人席地而坐,到席子上就位时,要从席子的后方走上坐下,不能从席子的前方走上去。如果从席子的前方走上去,就叫作“踖席”。踖,践踏。[10]抠衣:提起下裳。[11]唯诺:应答之声,表示恭敬之意。【译文】

外出要到别处住宿,向主人求取借用日常用品,不可鄙野而不合乎礼仪。快走到堂上时,要先发出声音表示自己的来到。如果门户外放着两双鞋,听得到室内说话的声音就进入,听不到室内说话的声音就不进入。将要进室门时,眼光要朝下。进门时,双手要像捧着门闩一样恭敬地放在胸前,不回头四处张望;进入室内时,门如果本来就开着,进了门也还是让它开着;门如果本来是关着的,进了门也还是让它关着;如果后面还有人要进门,就把门慢慢掩上,不要关死。不可践踏别人的鞋子,不可从坐席前方上席,要提起衣服快步走到席的下角上席就座。谈话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地应对。[1][2]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注释】[1]“大夫、士”二句:按照礼制规定,进大门时主人走门橛的右侧,宾客走门橛的左侧。大夫、士进门时走门橛的右侧,表示臣服从君,臣统于君,并不是宾。[2]阈(yù):门槛。【译文】

大夫、士出入国君的大门,要从门橛的右侧走,不能践踏门坎。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1][2]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3][4]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5]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注释】[1]固辞:两次推辞。孔疏:“礼有三辞,初曰礼辞,再曰固辞,三曰终辞。”[2]肃客:郑注:“肃,进也。进客谓道(导)之。”即引导客人进入。[3]“主人”二句:东阶在右,又称“阼阶”,是主人升降之阶。西阶在左,又称“宾阶”,是客人升降之阶。[4]客若降等:指客人的等级地位低于主人。降,下。[5]“拾(shè)级”二句:上台阶时,前脚登一阶,后脚跟上与前脚并立。据《仪礼·燕礼》贾公彦疏,古时登阶有四法:一是“连步”,即前脚登一阶,后脚跟上与前脚并立,逐阶并脚而登;二是“栗阶”,即快速登阶,开始也是聚足连步,接着改为左、右脚各登一阶;三是“历阶”,即左、右脚一脚各登一阶;四是“越阶”,即左、右脚跨越三级而上。拾级,登阶。【译文】

凡主人与客人一起进门,每过一门,主人都要让客人先进。客人走到寝门口,主人先请入内铺设坐席,然后再出来迎客,客人一再推辞后,主人就引导客人入门。主人进门后朝右走,客人进门后朝左走;主人到东阶,客人到西阶。客人身份地位若低于主人,就跟随主人到东阶前;主人一再推辞,然后客人再回到西阶前。登台阶时,主人与客人彼此谦让,主人先登一阶,客人也随之登一阶,登阶时都是前脚先登一阶而后脚随之并立,两脚逐阶相随,后脚不越过前脚。上东阶,就先迈右脚;上西阶,就先迈左脚。[1][2][3]

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4][5][6]武,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注释】[1]帷:布幔。薄:帘子。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的礼节。[2]“堂上”二句:在堂上不能小步快走,这是因为堂上地方狭小,不宜快走。持玉时也不能快走,因为玉贵重,执玉时要谨慎。[3]接武:小步行走,左、右两脚脚印接续。武,足迹。[4]布武:指迈开步子行走,左、右两脚脚印分开。[5]翔:郑注:“行而张拱曰翔。”指行走时张开双臂。[6]并坐不横肱(ɡōnɡ):和别人并排坐时不能横起胳膊,以免打扰别人。坐,两膝跪地屁股坐在脚后跟上。直立身体,屁股不坐在脚后跟上就叫“跪”。肱,指胳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