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06:38:00

点击下载

作者:马立骥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试读:

前言

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21世纪是尊重知识、注重人才、素质全面提升的时期。在这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人才竞争激烈、社会瞬息万变的年代,培养道德品质优秀、专业技能精湛、心理素质过硬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在加速经济市场化的同时,也在推动政治的民主化,从而导致价值的多元化。宽松和包容的社会给了人们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就给了人们更多的矛盾冲突和更多的烦恼焦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致使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时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同样面临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自我概念的形成、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性与爱情的选择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这一切都将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十八九岁到二十一二岁这个年龄段,正值人生知识积累和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黄金时期。他们在智力和能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步入了人生情绪最易起伏的阶段。不稳定的情绪状态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会造成干扰和冲击,使他们不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知识技能的学习当中,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激发自身潜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要从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基本的调节技能)开始,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达到助人与自助的目的,也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根据多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在吸取该领域先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心理状况,我们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教材。本教材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为出发点,力求体现操作性、参与性和可读性的特点,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为其处理好各种心理问题提供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全书共分十一章 ,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概述、自我意识、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大学生的情绪、恋爱与性心理、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大学生择业、职业心理适应与生涯规划等。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备教材,也是关注自身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朋友的有益读本。

与以往的教材不同,本教材突出了培养能力的实际训练,避免了知行脱节的问题,内容更有针对性。每章开始部分增加了“案例”(介绍一二个案例,引入该章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讲述的主体内容),而每章后面部分均增加了心理活动训练(要求学生完成一些拓展性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心理小测试、课外拓展资源、思考题等内容,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材既有利于阅读、掌握理论知识,也有利于课堂实训的组织;既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不断完善自我。

在编写的过程中,尽管我们力图做一些积极的探索,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书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大量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绪论

第一节 健康新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health)是个人的基本追求,是人的生命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一般情况下,当人在健康与某些事物或物质不能兼得时,我们总是首选健康,因为只有“留有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那么,什么是健康呢?许久以前,人们多是将健康理解为与疾病相对的术语。即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没有疾病等于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4年针对“没病就是健康”的健康观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健康是一种完整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伤残。”1989年又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概念可以得出,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需从下述几方面着手:生理健康——各器官组织结构是否完整,发育是否正常,功能是否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是否正常;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智力、情感、意志行为活动是否正常,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强;社会健康——包括家庭教育、群体关系、社会环境、应变能力、处理角色和工作能力等是否正常。

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有人对这几方面的健康作了如下解释:

躯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具备健康的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以及有自知之明。

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外界信息。

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的能力,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类幸福作贡献。【知识拓展】

健康是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大致经历了从神灵自然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到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个阶段。

神灵自然医学模式:早期的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低下,对于生命现象和疾病的认识也甚少,健康被认为是神灵赐予人类获得生存和延续生命的礼物。并认为所谓的“血液、黏液、黄胆、黑胆”四种液体和谐平衡就会健康,否则就会生病,人有了疾病无法医治应求神问卜。这就是早期的神灵自然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医学随之进入了实验阶段,并因此而建立以生物机体和机体的生物性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疾病,以生物学上的适应与否来解释健康与否。但这种医学模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暴露出其局限性。这种基于生物医学的认识,不但不能全面反映健康的内涵,而且束缚了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现代医学、社会学研究成果给了人们许多新的启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0世纪后半叶,人们发现,由理化、生物刺激所导致的疾病的死亡率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溃疡和精神疾病等心身疾患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明显提高。据统计,上述这些心身病的死亡率已进入了人类疾病死亡谱的前三名。另外,政治、经济、战争、教育、居住、职业等社会因素以及冲动、孤独、紧张、恐惧、忧虑等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日趋严重。这种现象说明仅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描述健康是不够的,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

二、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在人们对健康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成熟起来的一门学科,它以传授健康知识、明确健康行为规范为己任,即“研究传播健康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学科”。

健康教育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因为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使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对人们进行以健康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以便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课程就担当了这样的重任,1988年和1990年先后召开了第十三、十四届国际健康教育大会,100多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和学者指出:健康教育不是一般的卫生知识的传播、宣传和动员,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帮助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从实施角度来看,健康教育首先是健康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它的核心就是要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自我的和群体的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营造一种全民范围的健康意识。因此,健康教育就必须为人们提供改变对健康有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自觉地去应用这些知识和服务。其次,健康教育又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它强调改变人们的行为,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健康教育要有组织地加以实施,要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以在他们的意识形态、生活理念和独立生活习惯形成的过程当中自然地渗透进健康的行为准则,在接受其他知识,培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接受正确的健康知识,学会认识和处理自身的、周围的健康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地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墨菲说: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知识拓展】

1879年,威廉·冯特(W.Wundt)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知识拓展】

斯芬克斯之吻(谜)《新大英百科全书》:在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座特耳菲神殿,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人,认识你自己”。就是这句话,成为西方心理学家所公认的心理学的源头,同时也成为历代心理学家为之奋斗的目标。被称为西方第一位“心理学家”的苏格拉底,自以为秉受了特耳菲神殿的旨意,将其一生都投注于这种“认识自己”的事业之中。苏格拉底把人类的智慧从上苍带到了人间,也就是说,他为我们带来了这种关于人心或关于我们心理学的思想和知识。通过苏格拉底,以及他的学生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都为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打下了主导性的思想基础。除了苏格拉底之外,还有关于特耳菲箴言的传说,那就是斯芬克斯之吻(谜),他们与心理学有关,也涉及我们对心理学的理解。

奥林匹斯山是西方诸神集住的地方,主神是宙斯,以及由他所统帅的众神。凡人涉足不了神的境地,而神的箴言——“人,认识你自己”要让人知晓。于是就有了斯芬克斯的故事。“斯芬克斯”是传说中的一个奇特的生物——“狮身人面”,埃及还有她的雕像,与雄伟的“金字塔”一样著名。她作为神的使者,带着神对人类的忠告——“人,认识你自己”,从奥林匹斯山来到人间(古希腊的忒拜城堡),把神的箴言化作“谜语”来盘问她所遇到的所有人——“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这就是斯芬克斯之谜语。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回答不出来,就会被斯芬克斯毫不留情地吃掉。非常遗憾的是,当时忒拜城堡中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斯芬克斯的问题,因而忒拜城堡也就从此陷入了空前的灾难。国王拉伊俄斯不得不亲自外出,想要找寻一个能解答斯芬克斯谜语之人。而就在国王带着随从外出求贤的途中,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国王带着随从外出求贤的途中,遇到了一位异乡青年,为了争路先行(要求对方避让自己),双方发生了争斗,在争斗的过程中,国王及其随从都丧命于该青年手下。这位异乡青年的名字就叫“俄狄浦斯”。实际上他不知道,他自己在不知的情况下,杀死了他自己的亲生父亲。

要了解这其中的原由,故事不得不回溯18年之前:拉伊俄斯国王在其王后伊俄卡斯忒怀孕临产的前夜,做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梦,梦中有神仙来告诉他,说他与王后所要生的孩子是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命中注定要在将来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且还会与自己的母亲结婚。拉伊俄斯国王非常相信他梦中的这一切情况,并试图避免梦中描述的厄运,便在那个男婴生下来后,刺穿其双脚,同时命令他手下的武士将这个男婴带出城外处死。受命于国王的那个武士出城后动了恻隐之心,将这个男婴送给了一个牧羊人,而那牧羊人带着男婴流浪到了另一个叫做科林斯的城堡,该婴儿又被科林斯城堡的国王所收养,并为该男婴取名为“俄狄浦斯”。就这样过了18年,俄狄浦斯在他18岁生日的前夜,也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梦中有神仙来告诉他,说他命中注定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且还会与自己的母亲结婚。俄狄浦斯也非常相信他梦中的这一切情况,也同样试图避免梦中描述的厄运发生,便在第二天离家出走,想远离自己的父母(实际上是他的养父母),流浪的途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忒拜城堡的附近,遇到了外出求贤的拉伊俄斯国王及其随从,在争斗的过程中,杀死了他自己的亲生父亲。

国王死后,忒拜城堡的大臣们发出了通告,凡是能够解答出斯芬克斯谜语之人,就可以继任王位,并且可以与王后结婚。就这样在命运的安排下,俄狄浦斯来到了斯芬克斯的面前,并且解答出了斯芬克斯之谜语——那就是人,就是人本身!“人在‘早晨’,即很小很小的时候,是用‘四条腿’走路的,也就是在地上爬;长大了就能够站立起来,于是‘中午’就用‘两条腿’走路了;到了晚上,也就是老年,人会用一条拐杖来帮助自己走路,也就是变成了‘三条腿’”。

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斯芬克斯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为作为神的使者,她是要通过这样一个谜语,来告诫人类要对自己或自身进行认识。作为人,你必须要认识你自己!斯芬克斯的谜语是富有内涵的。

让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一谜语,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是正确的话,我们人类不也是从四条腿的猿而逐渐演变进化为两条腿的人吗?曾经有一位著名的画家,根据这段故事和自己的想象,绘出了一幅深沉而动人的油画——斯芬克斯之吻。“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撩起了自己的面纱,露出了世人难以所见的面容,吻住了跪在她面前的俄狄浦斯。这一吻,吻出了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对自身有所认识、有所反思的人。这一吻,也吻出了一种关于人的学问,也即《新大英百科全书》所注的“心理学”。【知识拓展】“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发现这样斯芬克斯也就与心理学结下了缘。作为西方心理学形象之一的弗洛伊德,便与这斯芬克斯有着特殊的情结。他的心理学源于他对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在他的理论中,有一个关键的基础性的概念,就叫做“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所谓的“恋母情结”。而这位被弗洛伊德用来表达“恋母情结”的俄狄浦斯,也正是上述古希腊故事中猜出斯芬克斯谜语的那位“俄狄浦斯”。弗洛伊德为了维护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体系,曾定做了7枚“戒指”(上面都刻有斯芬克斯的头像),分别给予他自己和他所器重的6位忠实的追随者,以表示他本人对他所从事的心理学的理解和期望。弗洛伊德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心愿:他曾经这样告诉他的女儿,要求在他死后,在他的墓碑上刻这样一句话——他揭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他是本领高强的人。

这是由斯芬克斯之谜所引出的斯芬克斯之吻,这也是我们对心理学的一种普通理解——“人,认识你自己!”简单而朴素的语言,蕴涵着深刻的内涵,提醒人类必须对自己或自身进行认识;这既是心理学的根源,也是心理学的目标。(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需求:一是要解决心理与行为上的种种冲突、障碍与困惑;一是要充实与完善自我,维护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人们的这种内在需求,正是心理学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但问题是:人们尚未能把这种需求与心理学联系起来。因而,我们认为,不管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还是为了心理学自身的发展,都应该有一种应运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有一个通俗的故事,很能说明其深刻的内涵。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打鱼人”。【知识拓展】

三个打鱼人

有一天,有三个“打鱼人”聚集在一条河边打鱼,突然发现有人在河的上游被冲进河的深水处挣扎着并发出求救的呼声。于是有一个打鱼人急忙跑上前去,跳到水中救起了那个落水者,并用人工呼吸等方法予以抢救。但在这时,他们又发现了另一个被水冲下来的落水者,于是另一个打鱼人急忙跑上前去,也跳到水中救起了那个落水者……可是,他们同时又发现了第三、第四和第五个落水者,这三个打鱼人已经是手忙脚乱,应接不暇,难以应付了。此时,有一个打鱼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离开了现场跑到上游,想去做一种性质不同但目的完全一致的工作,到上游劝说人们不要在此游泳,并且在人们游泳入水处的一个醒目位置立了一个警告牌。他这样做了,虽然有一些作用,但仍有无视警告者被冲进水潭,三个打鱼人身处其中,仍然要在河边忙于从水中救落水者的工作。后来有一个打鱼人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他说这样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要去做另一项工作,就是去教人们游泳,像打鱼人自己这样,掌握游泳的技能,即使被水冲进深水或急流之中,也有能力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一般不至于身陷危难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似乎是问题的关键。“三个打鱼人”的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如果以此来比喻心理学,那么第一步跳到水中去救起落水者的工作就好比“心理治疗”,这是一项艰巨而充满意义的工作,心理治疗往往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与精力,而“被治疗者”也往往感受着深刻的痛苦与不安;第二步是有一个打鱼人跑到上游,劝说人们不在此游泳,并且在人们游泳入水处的一个醒目位置竖立了一个警告牌,这就好比是“心理咨询与辅导”,也是一项充满意义的工作,但一般来说,它只对那些接受咨询的人或“求询者”才能够产生作用与影响;第三步,是那位打鱼人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悟出了去“教人们游泳”的道理,就是掌握游泳的技能,有能力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这位教人们“水性”的打鱼人所做的工作,就好比是“心理健康教育”了,他找到了落水者需要帮助的内在根源,是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教人们游泳”就是着眼和致力于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三)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心理学事业,它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在一般的意义上,它可以包括心理咨询与辅导,但是以主动的心理预防为主,治病于未病,防患于未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将自己的服务对象局限于一些具有心理疾患的特殊对象,而是面向普通与正常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基础上的新发展,也是心理卫生与健康心理学的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最为关注人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状况,而心理健康的状况又会决定与影响一个人整体的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这种感受又将决定与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以及一个人的终生幸福。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与促进,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身体健康者来说,心理健康是健康的核心部分,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体现,也更难维护。近几十年来,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使人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快速的节奏,前所未有的压力使人们在精神上不堪重负,并对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因素对躯体健康的影响,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理解心理健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第一,心理健康决不仅限于没有心理疾病或是心理上的安宁,它还要求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最大的发展的趋向。

第二,心理健康不是一种永恒的完美无缺状态,人的心理随着环境的变化有相应的改变是正常现象。但这种变化应该是适度的、适时和良性的反应。具有身心缺陷的人也可以追而求之,目标是达到尽可能的心理健康状态。

第三,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状态,是一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心理健康与躯体健康一样需要终生维护。

第四,从更广泛意义上讲,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感觉,良好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有关。

二、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心理健康定义的拓展,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有关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可因不同的目的、场所有所不同,尤其在操作上常因不同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标准。(一)正常标准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与人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二)异常标准

这一标准主要是判断自己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是否存在着异常或明显的问题。例如,是否存在着伤害自己的异常心理,如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这里除了自我评价外,常常还需要他人评价,特别是专家评价。有关异常心理与行为是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评价已有多种诊断标准和方法。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以及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等,都是目前通用的心理疾病的诊断工具。这些具有诊断意义的判定,需要训练有素的专家来进行。(三)社会标准

对于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标准显得格外重要。关于身体健康,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个体自身的问题;而在心理健康方面,仅仅自我感觉良好是远远不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人的内心世界里,必须要有接受基本的社会规范、习俗、文化、法律要求的能力,即符合社会规范标准。一个人体格再健壮,自我感觉再良好,如果总是同别人过不去,不能适应社会对个人的各项要求,或总是为此而感到痛苦和受其影响,就不能算得上一个心理健康者。(四)操作性标准

所谓操作性标准即一种简便易行且好用的标准。这里,在综合前述资料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最低标准由两方面组成:第一,你的心理与行为对你自己有没有伤害;第二,你的心理与行为对别人有没有伤害?如果没有,你在心理上是安宁的。

最高标准:你的心态是否有利于你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是在基本标准基础上达到的一种高级的心理状态,尤其对于处在以学为主的大学生特别重要。

三、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与途径(一)自我评价

个体健康的评价标准,WHO(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一个简明的标准,共十条:精力充沛、处事乐观、睡眠良好、保持标准体重、适应能力强、能抵抗一般性疾病、眼睛明亮、牙齿完整坚固、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弹性好。

自测身体健康最简单的方法,可用“五快”标准,即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这“五快”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具体是指:食欲良好、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消化系统良好,睡眠质量高、有规律,思维活跃,行动敏捷。判断心理健康可用“五有”来衡量,即有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个性。专家同时强调,心理健康中特别要注重情绪健康,情绪健康的核心是自我控制能力,能自觉地控制自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二)他人评价

这是通过熟悉并了解自己的人进行评价,这一途径是弥补自我评价不足的重要方面。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正处于快速成长的大学生,适当地了解同学、老师、朋友等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会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三)专家评价

这是他人评价的一种专业形式。通过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或运用心理障碍的诊断方法与标准,对自己心理的某些方面或广泛方面进行评价,是心理健康状况最可靠、最科学的评价途径。但不同的专业人员的领域有所不同,这需要根据目的进行选择。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上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对所有社会人心理健康的共同要求,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大学生这一群体身上应有一些不同的具体体现。(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效率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评价一个大学生收获优劣的重要指标(这里的学习是指广义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习得)。大学生一般不存在智力落后问题。当然,智商高在同等用功条件下,常常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但从普遍意义上考察,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主要并不取决于智力因素。在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及其与之相关的学习动机起着极大的作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珍惜学习机会,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且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稳定,并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满足与快乐。(二)正确的自我意识并悦纳自我

苏格拉底说过:“人,认识你自己”。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它是人格的中心内容。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正确地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对自己有客观的自我评价,既不妄自尊大而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而甘愿放弃发展的机会;在生活中自信乐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要求,生活目标和理想比较切合实际;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妥善处理。相反,缺乏自知之明,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或因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处于自责、自怨、自卑之中,或由于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又无法做到,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导致心理无法平衡,无法摆脱所面临的危机。(三)正确的认知判断

每一个人在特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下,通过主观和客观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对事物倾向性的认知方式称为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成为个体应答各种生活事件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和评价方式。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它们往往会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行为。因此,养成对各种事物正确判断而不歪曲的认知方式是一个人保持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关键因素。(四)良好的心境并能控制情绪

情绪是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他们虽然也有悲伤、哀愁等消极体验,但多不严重且持续时间不长,善于主动调节,他们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人能珍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能在生活中尽享人生的乐趣。他们还在学习和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智,并能从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学习和工作看作乐趣而不是负担。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总是以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占优势,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五)善于交往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反映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乐于与他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在集体中无孤独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六)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结构

人格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心理健康大学生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思、言、行协调一致,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七)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以及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在社会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良好的适应能力不是被动的顺从,更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并有进一步地改造现实的能力;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而不是歪曲地认知;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怪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八)没有心理障碍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心理障碍一般是各种异常心理与行为的总称。如果一位大学生存在着焦虑、抑郁、强迫与恐惧等心理,其大学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有严重的精神问题就更加糟糕。因此,有效地防治心理障碍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大学生中的酗酒、烟瘾、网络成瘾、生活规律紊乱等不良行为发生率很高,对于追求健康心理的大学生,应努力克服,尽力避免。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可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而趋于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如果每个人在自己现有基础上能够做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追求自身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及时予以调整。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是什么

它是人生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

它是智慧的时期,也是愚蠢的时期;

它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

它是光明的时期,也是黑暗的时期;

它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

我们前途有着一切,我们前途什么也没有;

我们正在直升天堂,我们也正在直坠地狱。

现代校园,涌动着一批批年轻的追梦人,也流动着一个个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大学生部落。正如一位大学生所说:大学是一片蕴藏无限潜力与无穷魅力的海洋。人生的路有许多,但关键时候只有几步。作为刚成年的大学生,由于经历相对简单,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生存背景,有人称之为“门内人”;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经历考学的压力、生存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与社会竞争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自我控制不力则易引发问题行为,甚至步入偏差,引发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

二、校园中的心理健康:关注每一位年轻大学生

也许你没有忘记2002年2月23日,北京动物园的两只黑熊被人用浓硫酸“毁容”,造成严重烧伤,凶手当场被抓获,经查是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据这名电机专业的高材生供认,用硫酸泼熊是为了测试黑熊的嗅觉灵敏度。此事件发生时,恰逢全国人代会召开期间,人代会代表、从事心理教育的学者、网民就此事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究竟如何看待此事?时任教育部副部长、人大代表袁贵仁(现任教育部部长)委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今天学生的教育至少存在四方面的欠缺。一是心理教育。具有正常心理的人都不会这样做,这位同学的心理方面有些缺欠。现在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而言,知识也应该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以增强对复杂影响的抵抗力。二是从环境教育来说,这位同学是单亲家庭,内向,不爱交流,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不是非常好。如一开始他能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从教育角度来说,应该提供宽松环境。很多学校只重视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创造学校和宿舍的文化氛围中,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三是人文精神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大学更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对人文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把他律变成自律,内化为自觉。四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要形成整体,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朝一个方向用力,为学生制定一个统一的努力目标。

当我们翻阅刘海洋的成长史不难看出:这位出身于工人家庭、少小承受家庭离异冲击的孩子,在母亲与外婆的关爱中成长。他懂得学习,酷爱读书,在学习中成长,在各种各样的奖状中成长,优异的学业成绩带给他很多的光环。恰恰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必要的心理的正常成长被忽视与弱化,“高材生”的称号与不全面的社会评价掩盖了个人成长中的缺陷,最后致使他做出极端的举动。自然,单亲家庭不能成为刘海洋某些行为的全部理由。然而,个体、家庭、学校与社会组成良好环境必然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如果说刘海洋的案例多少有其特殊性的话,那么我们再关注一下由于心理问题自杀的大学生。这是一封自杀学生留下的遗书:“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我的性格本来就很冲动、沉默、偏激。做出这个决定我真的想了好多,突如其来的打击令我无法承受。我也想爱我的家人和同学、朋友,可是仍然不明白,命运为何如此不公,我原本生活得很幸福,但由于天真、无知、愚蠢,把自己推向了绝境。我谁也不怪、不恨,我不断地责怪自己,也许我本不该来到这个世界,可是,我终于向命运屈服了,我的世界里只有悲伤,我想要的东西都远离了我。既然现实这么残酷,我无法选择坚强。我会把一切悲伤带走。”什么样的打击使年轻的学子放弃宝贵的生命?什么样的挫折使正值花样年华的学子舍弃精彩的生活?失恋、学业失败、人际适应困难、经济压力等几方面的问题同时降临到他的身上,他选择了逃避与放弃。如花生命如斯早逝,留下的是一份沉重的思考。

2002年1月16日,当暨南大学本科生黄某在家中跳楼自杀的消息传回学校,几乎所有认识黄的同学都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黄某性格外向,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成绩在班里也名列前茅,连续两年都获得了一等奖学金。自杀前不久,黄还曾向班主任咨询过报考研究生的有关事宜,并表示去中山大学读研将是自己未来规划的重要一步。“太突然了,我想象不出这样一个人有什么理由去自杀的?”然而,在黄某自信开朗的外表下,由过度好强而导致的焦虑和脆弱一直隐隐存在。据黄某的同学反映,黄某对自己要求很高,非常要强,从来不把自己的困难向别人说,有什么事都自己一人承担,即使在产生巨大压力时也不愿寻求社会支持与帮助。第七学期末,黄某所在班级在1月9日至14日要考6门功课,这使下定决心英语六级一定要考优秀的黄某压力陡增。在遗书中,他提到自己已连续7天失眠,自以为英语六级和另一门课程考得不好,担心要重修,并因此而不可自拔。1月16日,黄在割脉自杀不成后,从楼上跳下,死时手上还留有先前缝针的痕迹。长期隐伏的脆弱、由期望值过高而带来的焦虑导致了一个学业出色的学生在学业压力下选择了自杀。

大学生自杀往往是内因和外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因来看,首推情感问题,其次就是学业压力;因此,自杀的高发阶段多在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末及毕业前这些矛盾集中期。从内因来看,主要是潜意识中的自卑和集中爆发的焦虑。作为一种偏差型的自我认识,这种自卑往往长期存在,它使学生在遭受到任何小挫折时都会将之无限扩大,如坠深渊。而当一些阻碍因素长期存在,如持续的学业压力、持续失恋时,自卑便会逐步发展成自怜、自毁。这时如再遇到考研、就业等重大问题,无法排解的焦虑便会突破生死的最后防线,最终走上自杀之路。

然而对于更多的大学生,他们面临成长与成才中种种的心理困惑,需要了解自身的身体、心理与社会发展及需求,作出适当的调整,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之中。

正如有些学生所说的那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一缕阳光,撒在我们探索人生、了解自我与社会的路上,也让心灵始终充满阳光。使我们看清了自己的前进的方向,特别是自己的囿限,懂得了如何调节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我们先了解一下国内学者近20余年来的调查研究的结果。

1992—1998年,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地高校抽样调查表明:在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规者约占35%,有轻度障碍者约占15%,偏严重者约占5%,严重者约占2%,有悲观情绪者约0.5%。而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7%的学生有负面心理情绪,全国因心理和精神疾病退学者占退学总学生数的54.4%。山西省高校心理健康研究会的调查表明:近41%的学生有强迫倾向,34%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约25%的学生有忧郁倾向,约25%的学生有敌对情绪。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和江西等省市高校的跟踪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抑郁、焦虑、恐惧、自卑、依赖和精神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达16%以上,明显高于社会青年群体。还有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23.25%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上升到30%,并仍呈上升趋势。在湖北的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占21.02%。

2009年8月30日,中国社会调查所公布对北京、上海等2000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就业,逾九成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没有明确目标,8.3%的学生曾想过轻生。

西方国家大学生同样如此。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有15%的大学生需要心理治疗;每年有1000名大学生自杀(全美每年约有25000人自杀)。在英国剑桥大学20~24岁的男大学生中,自杀率占22/10万,而一般同龄男青年只占6/10万。大学生是一个有高自杀率的人群。

由此可见,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十分突出,成为影响大学生完成学业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预防亚健康状态

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健康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特征,而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连续变化的过程,“亚健康状态”是由前苏联学者提出的,即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就是人体各器官功能稳定性失调尚未引起器质性损伤。“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各项身体指标无异常,但与健康人相比,生活质量低、学习工作效率低、注意力分散、生活缺乏动力、学习没有目标、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感觉生活没劲。躯体反应为睡眠质量不高,容易疲劳,身体乏力,食欲不振。尽管亚健康状态并非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极易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

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很多,除由于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身体疾病等因素外,心理疾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人体若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容易患病,身心感到不适,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就不能很好发挥体力和心理上的潜力。因此应重视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有缺陷或障碍的身心功能得到改善、增强或补偿,从亚健康状态转归到健康状态。为预防与消除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应做好以下方面:

1.适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大学生应坚持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或者选择参加各项能延缓人体各器官的衰退老化的健身运动,如游泳等。

2.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人体对各种物质的需求量都有一个度,过量摄入将会适得其反,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长期过量进食,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过量会导致亚健康状态。因此均衡适量的营养是维护健康的基本手段之一。

3.保持心理健康。长期的精神刺激和压力以及长期的压抑愤怒等负性情绪,也是导致亚健康的一个方面的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精神,是防治亚健康的精神基础。大学生可适当培养业余爱好,如读书、听音乐、练字画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4.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日常生活中戒除不良习惯和嗜好如吸烟、酗酒、偏食,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构筑控制亚健康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克服不良生活方式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身体基础。

5.适时干预。采取药物预防、保健品调理、体育锻炼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对失眠多梦、口腔溃疡、消化不良和躯体疼痛等症状,可适当用药或理疗或心理治疗等,使机体能转归健康。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方式

我们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一般可分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性质、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城市、农村)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学生进行调查,可使用自制的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见表1-1),然后对量表涉及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二是通过座谈会、谈心、讨论、课堂等方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访谈,学生可针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当场提问;三是通过学生咨询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八个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健康、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学习动力不足。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在座谈中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一位大二学生也写道:“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的占70.4%。(2)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3)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调查中有42%的学生经历过考试失败,我们随机抽查了一个30人的大四工科班级成绩,在7个学期中,有63门次不及格,人均1.5门次,不能不引起重视。(4)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因而出现了基础课冷落,而技能类课程及各种各样的证书班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

2.情绪问题

稳定、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如表1-2所示,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值得引起重视。(1)抑郁。表现为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等,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逃避参与。(2)情绪失衡。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高低不定,喜怒无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群体负性情绪又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如某大学10年违纪处分的71例中,打架的占到45%,起因多数因为生活中小的摩擦,学生群体的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当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及。

3.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1)人际关系不适。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学生涉及了人际关系。(2)社交不良。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这会影响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挥。(3)个体心灵闭锁。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信又不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魅力,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30%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3%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对与人主动交往,45%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焦虑问题

学生的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来源并非现实的威胁,而是内心,无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考试焦虑与自我焦虑。(1)自我焦虑。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长相、胖瘦、高矮、能力、魄力、魅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2)考试焦虑。访谈中,部分学生无端担心考试失败,考试成为他们沉重的话题,一想到考试心理就很紧张,不能自我调节。

5.情感问题

爱情、友情、亲情是学生情感方面的三个重要问题。(1)爱情的困扰。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有的学生说“爱是情感,不是规范”。一是情感的迷茫;二是不正确的恋爱观,“普遍撒网、重点培养、择优而谈”。想到的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爱情与婚姻分离的现象较为普遍。(2)友情困扰。情感始终与大学生活相始终,在涉及学生生活事件的问卷中,50%的学生承认心里想着一个人而对方不知道,在情感的边缘徘徊着,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3)亲情问题。一位学生在发出数十张贺卡后,人们并没有从他开出的“账单”上发现给父母的。对父母给予的关心、爱护,学生当仁不让地认为是理所当然,感动于字里行间而非躬身践约中。这次对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学生对父母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78.2%和86.0%,说不清楚的分别占9.8%和4.0%,不满意的占6.9%和3.8%,从整体上看,学生对家长是基本满意的,也是肯定亲情的,但回报较少并理直气壮地认定父母并不求回报。

6.性教育问题

性教育是道德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也是人格教育。(1)性生理适应不良。调查中,18.3%的新生和30%的老生产生过“性幻想”,用一种自慰的方法解决自身的生理冲动,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失,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映,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有的学生由于对自身性生理欲望的放纵,与恋爱对象发生两性行为并不罕见。(2)性心理问题。青春期性心理与性生理密切相关,由于性生理的成熟与性心理的不够成熟的矛盾。性的好奇、性无知、性贞洁感的淡化,甚至性与爱的困惑、分离以及由于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及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7.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

据一项关于城市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存在成就需要弱、心理较脆弱、自立能力弱等问题。有的独生子女坚持“在家靠父母,在校靠保姆”,连从事与自身有关的简单劳动如洗衣服都懒得动,有的家长甚至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只为了给孩子洗衣缝被。

8.特困生心理调适

不容忽视的是,困难学生不仅仅是经济困难,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引起高度重视。自卑、过多的自责使部分学生不能走出家庭经济条件的阴影中。一方面学校存在着很多困难学生,而另一方面,学校的寒衣补助又无更多的人申请。有的不愿参加勤工助学工作,认为太辛苦,滋长了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既有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环境变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虽然环境变迁也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但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的影响比较突出。

生活环境的变迁对新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种变化的主要方面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应付一切生活琐事。例如,几个同学共住一个寝室,彼此生活习惯、作息安排包括语言隔阂,都需要去面对和适应。但相对来讲,大学生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面对来自各地,风格、特性各异的新同学,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过程的进展将对整个大学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对新环境的适应也包括对自己地位变化的适应。这种变化既包括全新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也包括新的人际关系,语言表达能力与未来发展定位等。全新的角色要求大学生重新评价自己与他人,重新设计自我的过程。总的来看,无论是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还是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地位变化的适应,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们当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二)学业期望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是有别于中学的。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选修一些相关内容,如汽车驾驶、考取各类证书,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失败。学业成绩不理想以致学业失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三)人际关系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与深刻,角色呈多元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济状况,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与学业期待来到大学,新型人际关系的适应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既有师生关系的理解,也是同班及宿舍的相处,还有异性交往的适应等。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与认知他人相关。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又会反过来对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

大学生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异性交往,这既包括两性之间友谊的发展也包含爱情的成长。在异性交往中重新认识与确立自己的方位与坐标,有的大学生面对异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绝、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的温度;有的大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当失恋袭来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从容地面对分手,等等。(四)自我认知

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学业优秀的群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有差距。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在现实面前,有的能及时调整对自身的认识,重新确立目标,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则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心态,或耽于玩乐,放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以此来麻痹自己的心灵;还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有的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五)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大学时代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切断了与父母家庭在心理上联系的“脐带”,摆脱家庭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当多重发展任务同时落到大学生身上时,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六)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在生活事件中,重要丧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消极作用。如重要人际关系的丧失、荣誉的丧失,等等。(七)家庭环境

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家庭成员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影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民主、平等、开明的教养态度与教育方法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等因素必然会对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心理有一定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困难甚至贫困家庭的学生易产生心理不适感。由于家庭环境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其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来自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诸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引起学生、家庭与社会的关注。(一)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1.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习惯化了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一是合理作息,起居有常,充足睡眠;二是平衡膳食,坚持吃早餐,体重保持正常水平;三是科学用脑,实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避免用脑过度;四是积极休闲,选择文明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愉悦身心;五是适量运动,不吸烟,不喝酒。大学生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网络沉溺、暴饮暴食、节食瘦身、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不爱运动、抽烟酗酒、做危险动作等。

2.培养和完善人格。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当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管理情绪,反应适度,主动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学校生活。

3.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扩大人际交往,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验友谊与沟通的快乐,开阔视野,并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当面临挫折与压力时,广泛宽厚的社会支持会帮助大学生走出沼泽地。(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学校教育中应着重于“五学”教育,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重道德灌输,轻道德践约;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养成教育的倾向。心理健康不是单纯的心理的,也是社会与教育的。学校要培养的是“社会人”与“文化人”,社会人必然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教会学生适应环境,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事务,学会遵守社会规范,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是前提;学会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局势,关心我们生存的社会,关心朋友,体谅父母,珍惜友谊,善待爱情,以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介入社会生活中;学会学习,就是教会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学习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人的发展是永恒的课题,自我的塑造、发展、完善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2.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也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主动的姿态调整自身的状态,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家庭教育中也在逐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宽松的心理气候,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消除不良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人人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3.建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观念。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占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咨询应当成为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的始终,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意义重大。【思考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如何增进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调适?

4.如何看自身心理健康中出现的问题?

5.请你对照本章第四节的“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测试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关注?

6.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7.请阅读《生命列车咏叹调》,并谈谈自己的感受。[1]

生命列车咏叹调

生活犹如乘火车旅行,旅途中人们上上下下。在旅途中,不时有意外出现——有时会使人们感到意外的惊喜,有时则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悲哀。

来到人间,我们登上生命列车,与一些人结伴而行。

原以为父母会永远陪伴着我们。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在中途的某个车站下车,使我们成为失去爱抚,成为无人陪伴的孤儿。

然而,还会有一些在我们的一生中占据非常特殊地位的人上来。我们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和亲密爱人会登上列车,乘坐列车的人中,有些仅仅在车上作短暂的停留,有些在旅途中遭遇的只是悲伤,而还有人则永远准备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很多人在下车时会给我们留下永久的怀念;有的则悄然离去,以至于我们都没有察觉到他是何时离开座位的。

当发现非常亲密的人竟然坐在另外的车厢时,我们会感到极其惊讶。我们被迫与他们分开。当然,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在旅途中艰难地穿过我们的车厢与他们会合……但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坐在他们的旁边,因为其他人已占据了那个座位。

尽管旅途中充满挑战、梦想、幻觉、等待和别离,但我们决不回头。

让我们尽可能使旅行决不回头。

让我们尽可能使旅途变的美好,设法同所有旅客建立良好关系,努力发现每个人的优点。

我们经常会回忆起旅途中的某个时刻,和我们结伴而行的人可能会徘徊不定,而我们很可能必须要理解他们,因为我们也经常会犹豫不决和需要别人的理解。

最后,巨大的秘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在哪一站下车,更不清楚我们的伙伴——即使他们是此刻坐在我们的身边的人——在哪里离去。

我陷入沉思,当我下车离开时是否会抱有怀念之情……

我想会的。与旅途中结识的一些朋友别离将是很痛苦的,但是回想一下旅途的经历,我们会感到欣慰:想到某个时刻列车到达主要车站,伙伴们陆续上车,当时我们是多么激动;想到我们曾经帮助他们并使其旅途变得更加愉快,我们会由衷地感到幸福。

我们应使这次很有意义的旅途变得平静安稳。这样做是为了当我们下车的时候,我们的位置空了出来,但仍能给继续乘车旅行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8.实训

活动1:抢椅子(30分钟)

目的:熟悉团员,相互认识

步骤:摆少于团员人数的椅子,放音乐,音乐停止时,没有抢到椅子的团员进行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爱好以及你最想让别人记住的特点。

活动2:优点轰炸(60分钟)

目的:个人的敏感觉察力和迅速建立关系的能力

步骤:抢椅子留下的最后一个人,坐在大家对面,大家围成一个半圆,指导语:“每人讲出被夸者的一个优点,可以是外表、个性、风度、气质等任何你欣赏的地方,夸别人优点时态度要真诚,要有实际依据。被夸奖者要注意体会你听到他人夸奖时的感受,并思考哪些是你所知道的,哪些是你平常没有注意到的。”

活动3:轻松上阵

目的:发现自己对考试的认识,探索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经由训练放松身心。(1)回过头来看考试

目的:通过自由地交流上次期终考试的感受(积极的、消极的),相互启发,进一步明确该如何积极、正确、有效地应考。

操作:引导每一位同学畅谈自己考前、考中、考后的感觉与行为,针对其中典型的问题,引导学生加以讨论,相互学习、启发。

若有必要也可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对非理性的观点驳斥过程之中,从而确立起比较积极正确的关于考试的看法。

操作:指导者、组员扮演高度焦虑,通过语言表情行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考前、考中、考后焦虑,其他组员扮演指导者对其进行帮助:思想上的开导、方法措施上的指导。最后,与组员共同归纳考前、考中、考后的良好心态与行为。(2)放松训练

目的:了解并尝试多种放松方法,以预防和缓解考试焦虑。[1] 选自《课外阅读》,2003年第4期。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育

保持心理健康,不仅可以求助于他人,也可以自我维护。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就在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人——是什么?【知识拓展】

这里先讲一个小故事

第一章里我们讲了这样一个传说,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著名的斯芬克司之谜,说的是有个狮身人面女怪常叫过路人猜谜,并且规定,猜不中的都要被她吃掉,猜中了她就自杀。

谜面是:什么东西在早晨用四条腿行走,中午用两条腿行走,晚上用三条腿行走?不知有多少人猜不中此谜而成了女怪果腹之物。后来,希腊英雄俄狄浦斯揭开了谜底——这就是人。

人在婴儿时用四肢爬行,稍长大后用两条腿走路,老年时用手杖帮助行走。

自从谜底揭开之后,大家可能觉得太简单了,不是吗?那就是人嘛!可在此之前,人们为此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

斯芬克司之谜的谜底只回答了“这个东西是人”的问题,到底人是什么?并没有回答。在今天可以说,“人是什么”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又一个斯芬克司之谜。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许这才是对人的本质问题给予的最科学、最深刻的说明。

了解人的本质,我们更深地理解了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因为人有思维,人们是在对人了解认识的基础上才开始有了对自我的认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创办了一所学校,在学校的门口立着这样一块牌子:“认识你自己”。仅仅五个字道出了一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题。当我们避开外界的喧嚣,静下心来,常常发现令我们困惑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尤其是在青年期。宁静的夜晚,仰望着深邃的天空,我们会经常扪心自问:“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大社会里我究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行不行呀?”“别人怎样看待我呢?”“我应当成为怎样一个人呢?”“我怎样改变现状成就我的理想呢?”通俗地说,这些就叫做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人类特有的“专利”。

所谓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具体地说,它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体验。例如,身高、体重、容貌以及温饱感、舒适感、病痛等,也就是生理的自我。

2.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例如智慧、能力、性格、气质、兴趣、意志等的认识和体验,即心理的自我。

3.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它包括个体对周围客观环境和人的影响、作用的认识和体验,也包括对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责任、力量的认识和体验,也就是社会的自我。

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知识拓展】

找回“自己”的“树”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长满了苹果树和橘子树,还有美丽的玫瑰,她们都很开心很满足。这个花园的所有存在都很满足很完美。只有一棵树感觉很悲伤,因为这棵树有一个问题:她不知道她自己是谁。

苹果树说:“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你真的愿意的话,你就生出很多可口的苹果,你看就是这么简单。”

玫瑰花叫着说:“不要听她的,盛开玫瑰花其实更简单,你看看我们多么美丽啊。”

这个可怜的树就尝试了她们所建议的一切,但是她还是不能像她们一样,每一次她尝试以后,却感觉到更多的挫折和伤心。

有一天花园飞来了一只猫头鹰,它是鸟类中最智慧的了,她看到这棵树的绝望,就说:“不用担心,你的问题并不是很严重,你的问题只不过和地球上所有的人类一样而已。我给你一个建议:不要把你的生活都浪费在别人希望你如何的事情上。你只需要聆听你内在的声音,做你自己,了解你自己。”说完这些,猫头鹰就飞走了。

这棵绝望的树开始问自己:“我内在的声音?做我自己?了解我自己?”忽然她明白了。捂住自己的耳朵,心就打开了,最后她听到了内在的声音跟她说:“你永远也生不出可口的苹果,因为你不是一棵苹果树。你也不会在春天开花,因为你不是玫瑰丛。你是一棵红杉树,你的使命是茁壮地成长,然后枝繁叶茂。你的使命是要给鸟儿提供巢穴,给路人提供阴凉,让乡村更美丽,这才是你的使命,去做吧。”

这棵树现在信心十足,她明确了自己是谁,决心做她本来的样子。很快,她就茁壮地成长起来,她的绿荫覆盖了很多面积,她也越来越被其他的人所尊重和敬仰。只有这个时候,这整个花园才真正快乐起来。

当我看看周围,我问我自己:到底有多少人跟这棵红杉木一样,不愿意让自己成长?到底有多少人像玫瑰一样,因恐惧而生出很多刺?又有多少橘子树不懂得如何去开花?在生命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使命要去完成,都有一个空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让我们做一个决定,不要让任何人任何事阻碍我们去了解自己最伟大的本性。(一)生理自我

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这种生理的自我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从婴儿出生到第8个月,是说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他甚至还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在吸吮自己的手和脚时,就像吸吮自己以外的东西一样。当长到快l岁的时候,才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以后进一步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如知道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他从其中认识了自己跟事物的关系,认识了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这就使他产生了一种“自豪”之感。这种自我意识到3岁左右基本成熟。(二)社会自我

幼儿园的游戏对个人实现社会自我起着重大作用。游戏的过程与社会化的过程是吻合的,因为儿童的游戏是成人社会生活的反映。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扮演了某个社会角色,也会学习该角色的行为方式,还学到了各社会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某种情绪体验。

学校中的社会化也是建立自我意识的重要一环。由于教师对儿童是一视同仁的,因此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应有的地位——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在学校中学生要接受一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学习文化知识以及形成一定规范的道德行为,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客观上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动机,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欲望。

学生对其学习的成就动机的发展,是自我意识最重要的特征。学生具有成就动机之后,往往会随之产生一种担心失败的不安全感;担心自己会失败,会落后于同伴;如果确实失败了,则归属感和自尊感会受到损害,于是这种成就动机会鼓励自己做出努力,以获得自我满足,进而要求自己表现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自我。

自我控制是社会自我的一个突出表现,它包含坚持性和自制力。研究发现,小学六年级与初一,初一与初二有显著差异,初二与初三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小学阶段有了较大发展。(三)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的发展是同个体的生理、情绪、思维(包括性成熟、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联系的,主要表现在自我体验、成人感、性意识、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等方面。

到了少年期,特别是在初中阶段,随着学生对自己容貌、打扮的关心程度,以及对异性和电影电视中有关爱情描写的态度,学生的性意识和成人感开始发展了。与性意识发展相伴随的是成人感的发展。

到了青春期,特别是大学阶段的学生,自我反省成了自我意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心理自我的突出表现之一是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体现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二是“主体的我”与“社会的我”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同学之间的理解与不理解的矛盾,尊重与不尊重的矛盾,此类矛盾常常使得他们感到苦恼,然而这种矛盾斗争的结果,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按照社会的要求不断地完善自已向积极方面转化,达到在新的水平上的积极同一,成为自我肯定的人。

二、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

记得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对1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让他们每位用30秒的时间写出自己的5个优点和5个缺点,遗憾的是这100名同学都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出来。这样的实验让我们感到震惊,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远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我们原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了解、最认识的应该是我们自己,可现实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我。(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又包括自我感知、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心理成分。其中自我评价集中代表自我认识的发展水平,是自我意识的核心。

自我评价是个人对自己身心特征的判断和评论,其重要功能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评价对个人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尤为重要。

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①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②与条件相仿者比较;③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分析。

自我概念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躯体特点、行为特点、人格特点、角色特点等的认识。现实自我又称个人自我,纯属个体对自己的看法,主观性强,是自我概念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投射自我是个体所认为的他人对自己的认识。现实自我和投射自我不一定相同,两者之间可能会有距离。当这个距离相差太大时,个人便会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因而产生隔阂。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立场出发构建将来要达到的理想标准,它引导个体实现理想中的个人自我。

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是谁”或“我是怎样一个人”等问题。(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对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主要包括自爱、自尊、自信、自卑、羞耻感、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悦纳自己”等问题。(三)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在自我评价指导和自我体验推动下,个体对自己心理行为的自觉和有目的调节、控制,以达到理想自我的目标。自我调节包括自主、自强、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心理成分,其中自我控制是最集中的调节手段,亦是个体是否具备自制、自控良好心理品质和主动积极的心理行为的重要功能表现。

自我调节主要涉及“我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怎样改变现状来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等问题。(四)自我实现

通过自我评价及理想自我的构建和由此产生的自我体验、自我调节控制,不断自我修养、磨炼,达到自我完善的状态,即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成熟阶段。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自我意识的形成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人的心理发展历程是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通过社会交往,借助语言和思维活动,在认识他人等活动中逐渐认识自己;此外个体还通过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对自己行为等的观察来认识自己。

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大致经历了对自我的确认、对自我的评价和对自我的理解三个阶段。(1)对自我的确认:人出生的时候,还没有自我感觉,到3个月时能辨认自我以外的世界,5个月后略知别人的存在,8个月后了解自我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会做出反应,但人我不分、物我不分,直到1岁左右,儿童才开始能区分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之后把自己这个主体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有了自我意识萌芽;23岁时儿童开始成为活动的主体,能有意识地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及成人对自己的态度,初级的自我意识基本形成。(2)对自我的评价:从3岁到青春期被称作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这一时期个体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开始学习角色并形成自己的角色知觉。

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出现羞耻感和疑虑感;②出现占有欲和嫉妒心;③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我”;④期望独立,要求“我自己来”,如走路不希望父母牵着手等。虽然3岁左右自我意识得到较高的发展,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自我中心,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周围的世界,并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外部世界。

学前期儿童(36岁)开始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小学儿童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及与行为相联系的一些品质进行评价,并能初步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儿童进入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质的变化,独立性、自觉性和自律性都有了迅速发展,并能够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但水平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

青春期以前,个体的目光指向外部世界,他们对外界有相当的兴趣和注意,但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几乎视而不见,他们虽然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意识自己的行为,但是他们对诸如情绪的主观感受、对世界的认识等,往往照搬成人的观点解释世界,还不会通过自己去认识外部世界。(3)对自我的理解:1314岁左右进入青少年期,身心日渐成熟,开始问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始接触各种社会角色,寻找自己的偶像,作为个人追求的目标。青少年后期,面临着更复杂的自我选择,如学校、职业、交友、婚姻等。

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期间自我意识经过分化、整合而接近成熟,从而逐渐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全面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品质,正确地感知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并能主动地根据社会要求去认识和发展自己。

从青春期开始到青春后期,个体遇到的困惑最多,它要经历1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是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自我观念逐渐成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以及情绪的剧烈变化等都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具有如下特点:①自我意识分裂为观察者的我(I)和被观察者的我(me),因而个人就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②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即由自我的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从他人的观点去评量事物;③个人价值体系的发展和理想自我的活动,总是与自我观念的发展相联系的。这是个人常常强调自己所具有的个性特点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认为自己追求自己的目标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年要求独立、自治的意识强烈,更想摆脱成人的束缚和影响。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正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过程,忽视了每一阶段的健康成长,都会给一个人终生带来困惑。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把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1)婴儿期(01.5岁):信任感—怀疑感的形成;(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羞怯感的形成;(3)学龄初期(36岁):主动感—内疚感的形成;(4)学龄期(612岁):勤奋感—自卑感的形成;(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自我混乱期;(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孤独感的形成;(7)成年期(2565岁):创造力—自我关注期;(8)成熟期(65岁以上):完美感—失望感的形成。

艾里克森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其人格都在发展,都有健康和不健康的趋势,因此每个阶段都很重要。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疾病,大部分是6岁前自我意识没有得到健康发展而留下的隐患。(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具有不同的解释,如:

1.躯体我、社会我、精神我

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先从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存在(躯体我),而后与人交往,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中以及自己的社会角色中体验出自己的社会我,再后从生活活动的成败、经验以及心理发展中,逐渐形成精神我,支配自己的一切意识行动。

2.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中认为,人出生时有一个本能的我(本我),其功能一切为生存,其行为的原则只为快乐,易冲动、非理性、无组织,且个人多不自知。自我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媒介,它适应环境中的一些条件和限制,代表人的学习、训练和经验,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规范中是非标准与价值判断的代表,它遵循道德原则,支配监督个人的一切。

3.个人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

这是从自我意识的内容上划分的。个人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各种特征的认识,它包括躯体特点、行为特点、人格特点以及性别、种族、角色等自己能感知到的个人特征。社会自我主要指个体所认为的,他人对自己各种行为的看法。理想自我是个人根据两个我的经验,建构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理想标准,进而引导个体达成思想中的个人自我。“躯体我”、“本我”、“个人自我”都是人对自我的认识;“社会自我”、“自我”、“社会自我”都是人对自我的体验;“精神我”、“超我”、“理想自我”都是人希望自己达到理想的境界,并按这种境界去调控自己。

四、自我意识与健康成长【案例】

刘海洋事件说明了什么?

2002年2月23日,北京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内,仅仅为“试试黑熊嗅觉是否灵敏”,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连数次向黑熊泼去浓硫酸,造成五只黑熊严重烧伤的后果。一时间舆论哗然。人们不禁要问:刘海洋到底怎么了?作为全国著名学府的大学生为何作出如此令人费解且如此残忍的举动?

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成了每个人的人格核心。自我意识把人的愿望、爱好、欲念、习惯、利益结合成统一的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构成个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格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自我意识又称自我观念或自我观,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情绪和意志的形成与发展的把握。

我们注意观察,经常发现家庭的主要矛盾冲突来自于两个“期”的冲突,即母亲的更年期与孩子的青春期。青春期少年的逆反心理,就是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表现,他们好像忽然不再按家长、老师、社会宣传的标准来看待事物了。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常常怀疑父母的话,固执地要用自己的观感和大脑去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是非判断能力不强,他们经常出现带有情绪化的逆反心理。如父母告诫他们不能早恋,他们偏偏早恋;你反对他们去网吧,结果只要有机会,他们就去“泡网吧”。因此,在这一时期,对自我的认识尤为关键,要把自省与他人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太看重“自省”,就会发展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认识(如自恋、自负等);如果太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失去自我,丧失“自我”(如自卑、自傲等)。

因此,健全的自我意识标准,也可以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态度、自己对自己的控制这三个方面来加以衡量。(一)正确地认识自己

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我们也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些话都是很符合心理卫生原则的。

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世界,对周围的环境有所反应,而且也能反观自照,把自己作为被认识的客体,对自己的身体、欲望、能力、感情和思想有所反应。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对自己做人的形象,从自己的身体和外貌、品德和才能、优点和缺点、特长和不足、过去和现状,以至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总会有一定的认识。然而,自己对自己的这些认识是否符合自己的本来面目和实际情况,每个人都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差异。有些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有些人看到自己很多问题,但却看不到自己的主要问题;也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却看不到自己一点长处……可见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有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并不像照镜子那样简单,“当局者迷”也就成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警句。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处于各种不同评价和议论的包围之中。有人会赞许、称颂你;有人会批评你、责备你;甚至还有人会歧视你。那么在各种各样的议论中,究竟哪一个“你”是真实的“你”呢?在投向你的形形色色的目光中,你自己又能否准确无误地分辨呢?你是从这些评价和议论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来丰富自己、改善自己呢?还是丧失了自主精神、淹没在他人的议论中呢?

可见客观地、透彻地、正确地认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人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比他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更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他自己认为是怎样一个人而行动的。而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各方面都有比较明确的了解,方能在整个环境的适应上,获得满意的结果。所以正确的自我观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二)愉快地接纳自己

心理健康要求一个人对自己保持一种接纳的态度,而且是一种愉快而满意地接纳自己的态度。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一切,不但要充分地了解、正确地认识,而且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接受。不要欺骗自己、拒绝自己,更不要憎恨自己。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从心理健康的观点看,就是君子能自我悦纳,心情开朗;而小人不能接纳自己,故长期自责、自危、自惭、自卑、自惑,极易自毁。悦纳自己是一种心理状态,与客观环境、本人条件并不完全相关。有些人有生理缺陷,但很乐观;有些人五官端正,却并不欢喜自己;有些人并不富裕,却知足常乐;有些人有钱有势,却并不觉得愉快。【知识拓展】

据说古代有个皇帝,他拥有无数的财宝、无限的权力,但还是觉得不快乐、不幸福。于是他就去问哲学家,究竟谁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哲学家回答说:“他自己认为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就是一个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弱点。当人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后,就当作包袱背起来,老是压在心上,连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了,于是自己的精神优势就被缺点、弱点所压垮,自己的聪明才智、潜在能力就无从发挥。

成功的规律不是说只要悦纳自己就能成功,而是说不悦纳自己就无法成功。自卑的人虽也看到身边有许多有利条件和时机,但他总认为这些条件和时机是为别人准备的与自己并不相干,甚至认为自己根本不配接受这些条件和机会。因此他们就不努力奋斗,也没有和别人竞争的勇气。自卑的人就是这样替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没有一个人能越过他自己所设置的障碍。

马克思很欣赏这样一句谚语:“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你跪着。”不信你站起来试试,你一定能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矮一截,许多事情别人能做到,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到,重要的是要悦纳自己,对自己要作肯定的评价,对自己的优点和力量要有自我感觉。(三)自觉地控制自己

人和动物在行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行为的自觉性。动物的行为直接受其本能所支配。本能是无需学习的。本能的行为不管如何复杂,总是直接地、自发地、没有节制地进行。动物一方面借助这些本能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另一方面它们又都是自己本能的奴隶。而人则能意识到自己的本能,并能驾驭自己的本能。

本能一旦被意识到,它就要受意识所控制,本能也就人化和社会化了。例如,排泄是一种生物本能,对于动物来说,排泄是不择时间、地点,启动他的排泄本能。但是对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就决不会不择时间、地点,随意大小便。这使一切生物本能在文明人身上表现的时候,都要受意识所控制。如果一个人的生物本能得不到意识和理智的过滤,那么他就永远也不能上升为人的心理,这个人的生物本能好比一匹野马,人的理智就像缰绳,没有缰绳的马是一匹未经驯服的野马,而有缰绳控制的马,才是一匹有用的马。只有用自己的意志努力去服从自己的理智,自觉地支配自己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才能通过对自身的支配去支配世界。

历史上有不少不可一世的人能控制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但却不能控制自己,最终身败名裂。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曾提到用理智控制自己,是做人的一种基本准则。我国的孔子强调“修己”和“克己”。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节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正在于置行为于理智”、“不仅应把那些对自己的欲望取得胜利的人看作是勇敢的人,而且也应把那些对自己的欲望取得节制的人看作是勇敢的人。”经过他们的提倡,“节制”被定为古希腊的四德(智勇义节)之一。后世的思想家在发挥和修正这些学说时,也都一致强调理智对个人的约束作用。这些理论的局限是自不待言的,但是他们强调人的行为应自觉地受意识和理智的控制,却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归会。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自我控制是自我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调节机理,也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

刘海洋伤熊行为的发生缘于对熊的嗅觉进行验证。是什么阻挡了在他实施这种行为时不去思考此行为方式的正当性及可怕的社会后果?自我中心观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这种认知结构下,个体往往只从本位或自我欲望去看事和行事,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由于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去分析问题,在进行某种社会行为时,也就不能或无法了解他人对此的真正态度,不能意识到或了解社会规范对此行为的评价,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难免不会发生问题。尽管他已处于青年晚期,却仍然没有学会从社会的角度来思考评判自己的行为,以致无法约束自己。其伤熊行为反映出他在社会认知上仍然没有超越儿童时期的“自我中心状态”,自我意识发生偏差,其心理水平与社会角色极不一致。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分析

【案例】

上海某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陈某,因为盗窃而被捕,他说自己作案就是为了让自己失败得更彻底。事情起源于干部竞选,由于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当“领导”做“伟人”,加之从中学以来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当在现实的学业与学生干部竞选中受挫折时,他不是努力缩小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而是自我放弃,经常逃课。最后他成了全系最差的学生,无法正常毕业。面对自己的失败,他却归咎于当初专业选择的错误,并最终以犯罪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苦闷。

青年期被称为“疾风怒涛”的时期(Sturm & Druang,1904),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自我的发现”的时期(E.Spranger,1924)。处于这个时期的人们对自己的自我意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分析和研究影响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我们帮助他们解决自我意识发展而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

一、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影响青年期人们自我意识的因素可概括为自我和非我两方面的诸多因素。(一)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指影响人的自我意识水平、发展和走向的社会以及个人人际环境等因素,尽管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关于自我的认识,但由于个人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自我存在,更不是一种单一的、被严密封闭的个人变量,而是人际变量。这些因素主要有:

1.时代背景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个体及其自我意识必然受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开放、民主、崇尚创造的意识氛围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一个积极宽松的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存在着自我的开放与闭锁、积极与消极、顺应与不适等矛盾冲突。人的自尊情感的得与失、自我接纳与排斥的冲突、自我同一性的分离与确立都有着时代潜移默化的影响。

2.文化熏陶

文化通常被阐释为一种使生活个性化的一整套共同观念、习俗、信仰和知识体系,也被视为一种习惯化的生活方式。文化是自我形成的生活背景,是自我整合的关键。研究表明,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个体的影响不同。例如价值观和规范确定的严密的文化易于形成个人的集体自我和社会自我,而多元价值和更少规范性的松散文化有利于个人自我形成。另外文化复杂性也与自我发展有关,文化越复杂,个人的同一性越混乱;同质文化比异质文化更可能促进个体集体自我的发展。

3.人际环境

个人人际环境影响的是自我现实存在圈,是个体直接参与和接受影响的亚环境。自我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接受个人人际环境影响的过程,源于个人人际环境的刺激、信息以及个体对此的认识、态度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强化和修正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个人人际环境因素中,一些重要的人际交往对象,如父母、教师、亲朋、伙伴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程度等无不影响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固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个体自我意识是其成长环境的缩影,是接受人际环境影响与塑造的结果。(二)自我因素

人的自我认识水平与他们青年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心理上的不成熟和个人认知、体验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

1.自我价值取向

自我价值取向是个体心理中最具决定性和影响力的因素,也是个体行为、目标决策中的制动因素,它影响着个人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的走向,同时又影响着个体的自我体验和评价。当自我的抱负与社会的期望得不到协调就会导致个人价值取向的确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

由于不少青年人不自觉地放大自身的优越条件以及自我的憧憬,使这些青年人在设计自我时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盲目扩展和张扬自我。因此不可避免地经常会出现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导致自我中心的跌落、现实我与理想我形成的心理落差,出现对自我的失望、怀疑和焦灼。这种落差带来的失意,会使他们缺乏自尊和自信,失去自我接纳的勇气,出现自我排斥。因此,适度的抱负水平,合理的自我设计,理性、适当的自我认识,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适当距离,都有利于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形成正确客观的自我意识。

3.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主体我”是个体在自身独特的感受领域、心理空间内体验到的“个人我”,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自我认识和体验;“客体我”则是自我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社会互动中感受的作为社会客体的自我表现和社会认可,即“集体我”“社会我”。当此二者协调时,个体会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较高的自我同—性;而当此二者不能统合时,便会出现自我的分离和认同感的缺乏。例如,当与社会、集体的力量相比,他们常会感到自我的不足和渺小,认为自己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不能正确估价自我价值,导致自我萎缩性心理。由于他们对自我与非我的一些非理性态度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不能正确对待个性与公共利益、自我实现与社会要求。出现自我的畸形发展,从而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产生自我失落感。

4.成败的认知、体验水平和归因方式

对于成败的认识、体验水平不同,个人的归因方式不同,都会对自我意识的发展、成熟形成一定的影响。经常尝试挫折和失败的人,会将其泛化和严重化,不能正确认识挫折,缺乏自尊情感和自我接纳。缺乏成功的体验,也会使个人自信心不足,自我投入的水平低。

不同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个人的自我意识。将个人的失败归于运气、机遇等不太实在的外在客观因素的人会趋于自我保护和防御,缺乏正视现实和挫折的勇气,不利于自我认识和反省;将个人失败归于自身能力、水平等自身内在因素,易于丧失自信、自尊,导致自我萎缩性行为。

5.心理与人格的弱点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末期向成年期的过渡转变期。他们心理上相对处于尚不成熟并且趋向成熟的发展阶段,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使一些难以克服的心理和人格弱点成为影响他们自我意识的又一重要因素。

他们有限的认识水平对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增强但缺乏理性、深刻性、客观性、全面性,因而往往自我认识偏狭。或自我评价过高,目空一切;或自我估计过低、妄自菲薄;时而在自我的巅峰陶醉,时而在自我的低谷徘徊。

心理承受力差也是一个影响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年轻人自我期望值高,勇于进取和创新,但由于心理承受力较弱,对挫折的承受力不足,一旦遇到失败,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意识的防线脆弱,易产生自我否定性行为。

性格上的缺陷也是影响自我意识的关键因素。自卑、内向型性格缺点往往是导致自我萎缩、自尊情感匮乏、自我接纳水平低的重要心理因素。

心理、行为弱点是因人而异的,但他们是青年特定发展阶段的心理反应,这些不足常会成为影响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是多层次、多角度且多变化的。自我所面对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心理特点。使自我因素和自我因果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年轻人自我意识的发展。由于自身的不足和环境的复杂多变,心理应激源的增多,自我意识发展中将会出现更多问题。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正确认识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和心理状况,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有效的作为。

二、自我意识偏差【案例】

有一个叫平平的女孩子,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里买了只红色的蝴蝶结,店主不断地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她虽然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因急于让大家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有在意。她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平平,你昂起头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膀说。

那一天她得到很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门时与人一撞给弄丢了。

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心理也在逐渐发展成熟,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作用下,通过自我的主观努力形成的。自我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双向互动的过程,自我发展水平就是个体主客观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自我意识出现各种偏差也在所难免。(一)自我意识偏差的内涵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所谓自我意识的偏差是指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致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

青年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的时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确立的阶段。青年期又一重大发展课题就是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这一发展课题的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健全人格能否建立。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在自我明显分化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作为被观察者的“我”(me),另一个则是作为观察者的“我”(I),也就是“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化。这种分化意味着青年期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对自我的肯定和否定,“客体我”与“主体我”的矛盾斗争一旦激化,将使青年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就无法形成自我概念,从而引起情感急剧波动,导致青年一时间难以自我接纳,青年期许多心理上的不适应也由此产生。

对于青年期而言,如果在主体我与客体我分化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新的认知水平上的协调统一的自我,那么就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反之则可能出现自我意识的偏差。在青年人中,良好自我意识的确立,意味着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份角色与社会地位,并对这种认识有恰当而适宜的态度。自我意识对个体行为具有直接的支配作用。一般而言,持有较适宜的自我概念的人,在采取行为时,也往往恰当适宜,反之则往往与现实不相适应甚至发生冲突。(二)自我意识偏差的原因

自我意识偏差的原因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陷。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1.过低的自我评价

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人,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于是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发生的自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是由此心理问题所导致的。

过低的自我评价具体表现有:(1)消极的自我暗示。凡事好从消极悲观的方面考虑,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总觉得“我可能不行”、“我天生不是那块料”,等等,使自己的自信心逐渐丧失;(2)过低的自我期望。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缺乏激励,造成失败的结果反过来又验证了自我的认识和期望,进一步强化了自卑;(3)过强的自尊。个体过强的自尊心,会导致自尊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产生心理失望,并逐渐丧失自信。另外,挫折的经历和不恰当的归因也会导致自卑心理的形成。尤其是多次受到别人的嘲笑、讽刺和打击时,有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过低自我评价,从而一蹶不振。

此外来自个性的差异也可导致过低的自我评价。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类型分成两类: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的人活跃而开朗,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易受感情支配,不拘泥于小事,反应快;内倾型的人优柔寡断,孤僻,常有某种提防戒备,不愿抛头露面。心理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自卑者,都是性格内倾的人,他们情感脆弱,体验深刻,比较敏感,常常自惭形秽,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所以事事退缩,处处回避。结果,增长经验才干的机会无形中大大减少。另外,生理缺陷是自卑性格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些身材矮小,身患残疾的年轻人身上。他们常常体验着不能与常人相比的失落和痛苦,易产生自轻自贱的情绪,并由此陷入孤独、沉默、神经过敏的自卑境地。同时,幼年的生活信息也会影响性格。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心理科学的研究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心态也不例外。

2.过高的自我评价

这是一种与过低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偏差。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个体往往盲目乐观,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归纳起来,个体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这可以说是青年人自我意识矛盾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水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相对狭窄,社会交往比较单一,缺乏社会阅历,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较少,因此,不能很好地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给他们带来苦恼和不满的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积极性,但如果这种矛盾与冲突过于强烈,不能及时加以调适,则会导致自我意识的分裂,从而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2)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到青年后期,他们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希望能在经济、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独立,希望摆脱成人的管束,自主地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但他们在心理上又依赖成人,无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独立,这种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也一直困扰着他们。(3)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处于青春期特别是青年后期的个体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归属和爱。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朋友倾吐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盼望能有人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但同时他们又存在着自我闭锁的倾向,许多人往往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而把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在公开场合很少发表个人的真实意见。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存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一定距离,正是这种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冲突,使得不少年轻人备受“孤独”的煎熬。(4)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年轻人从中学到大学后,他们刚刚考上大学时受到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赞誉,同辈人的羡慕,故而优越感和自尊心都很强,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都充满了自信。然而进入大学后,群英荟萃,许多人发现“山外有山”,尤其是当学习、文体、社交等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时,有些人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不良情绪中,产生自卑心理。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自信心和自卑感常常处于冲突状态。(5)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青年人都有较强的上进心,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在追求上进时,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一些人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消极退缩,虽然退缩但又不甘放弃,心中依然想追求,想奋进,内心极为矛盾,困惑、烦躁,不安、焦虑也由此而生。由自我意识的分化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是青年人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是他们迅速走向成熟的集中表现。

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一方面会使他们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来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但是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差异,自我意识的统一途径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其统一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二是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并改善现实自我,使两者互相趋近;三是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青年人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既是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的集中反映,也是现阶段他们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新起点。一般来说,自我意识能积极统一的,则往往心情舒畅,生活如意,容易成功;自我意识消极统一的,即不惜牺牲理想自我而趋同现实自我以达到统一的,则往往胸无大志,悲观失望、难有作为;自我意识无法统一的,则往往内心苦闷、心事重重、无所适从。因此,要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积极的统一。(三)自我意识偏差的主要表现【案例】

曾经有个女孩非常不幸,由于一次意外,她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疤痕,从此她便生活在疤痕的世界里,不敢见人,而且变得敏感多疑,只要是看见别人讲话,她就认为是在说她,看见别人笑,她也认为是在笑她脸上的疤。于是在她的周围,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她总是走不出这个阴影……

青年人正处于心理迅速成熟、又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自我意识还在不断发展中,传统观念作用下的大学生,在当前多元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击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自省,容易出现各种发展的偏差,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消极的自觉——自卑

自卑心理是个体由于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不少青年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心理,或认为自己其貌不扬,担心被人歧视;或认为自己天资愚笨,将来成不了大器,对未来缺乏自信;或认为自己家境贫寒,时刻担心被人看不起,等等。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在他们身上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害羞、不安、内疚、忧伤、失望等,并出现自鄙、自怨、自贬、自弃等心理现象。某校有一名学生,由于家庭变故,家中给他提供的生活费减半,他顿觉前景暗淡,同学表示愿望帮助他,他又感到没有脸面,整日躺在床上唉声叹气,谁劝也不行。最终由于缺课太多,多门功课不及格而退学。

2.扭曲的自尊——虚荣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虚表荣誉,以期获得尊重的心理行为。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好虚荣者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而是利用吹牛、撒谎、作假、投机等非正常手段去沽名钓誉。“空袋不能直立”,追求虚假的荣誉,只是自欺欺人,不仅会使个体失去他人的尊重和友谊,失去诚实,而且会使之失去实在的追求,留下空虚苍白的人生。

3.退缩的自主——从众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在群体舆论的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有过强从众心理的青年人,没有独立思考,缺乏主见,丧失自我,有碍于心理发展。造成从众心理过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害怕孤立。为了求得小团体的认同,避免孤立而放弃了主见,随大流,凑热闹,以求并无实际意义的“合群”;二是缺乏自信。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不敢自己下判断,作决定,只好随大流;三是当今不少家庭和学校那种一味要求“听话”、“服从”的教育,使青年人形成了一种极富惰性的人格特质,窒息了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

4.变态的自立——逆反

青年人在成人眼里是孩子,在孩子眼里是成人。他们渴望在思想上、行为上乃至经济上尽快独立。这个时期,他们的智力发展虽已达到高峰,但阅历有限,感性经验不足,且情绪表现富于两极性,易于感情用事、主观片面、脱离实际,以至形成偏见。当这种偏见在现实生活中碰壁时,在青年期特有的强烈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的驱使下,就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例如:对师长的教育或班干部的工作抵触,以“顶牛”、“对着干”,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对正面教育和宣传表现出一种怀疑、不认同的态度,对社会、人生和个人前途显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导致其个性倾向也会因此发生偏移,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感兴趣,越是不让做的事,越要做,常常表现出有意违拗的行为和放任不羁的倾向。应该看到,逆反心理的出现是青年人批判精神、独立意识增强的标志,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消极作用很大。如有助长个人自由主义倾向、使人际关系僵化、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使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及情感反应固执等负面作用。

5.迷失的自我——盲目

年轻人正处于精力旺盛和朝气蓬勃的年龄段,他们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热情、好奇,总想在各方面显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学业上有的同学涉猎的领域较广,如专业内外、校内校外……试图在许多方面都有收获;在参加社会活动方面也面面俱到。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主次不分、轻重不择就会失去目标,这实际上是一种无目标的盲目心理,什么都抓,也就什么也抓不住,它会影响人的发展与成才。

6.极端的自信——自负

自负是个体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变。在谦虚淡出的同时,自信成为这一代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优秀品质,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更不唯一些陈规陋习,对自己的才学信心十足,对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但有些同学自信过了度,自我感觉太好就变成了自负。他们听不进师长的教诲,听不进同龄人的意见,一意孤行。

7.放纵的自我——任性

这一代年轻人,绝大多数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大学生”这个头衔的光环,使得他们往往集家长的溺爱、老师的宠爱和社会的关爱于一身,在顺境中长大,缺乏挫折的磨炼,相当一些同学有任性孤傲的毛病。例如在人际交往中,不顾及他人的想法,而一味要求别人依着自己行事;没想过自我克制,而一味要求他人对自己忍让;在处事接物时,单从个人好恶出发,只凭一时意气用事,容易被本能的欲望和偶然的动机以及不良的情绪所左右。社会上“跟着感觉走”,片面主张个性自由张扬的思潮,也使他们对自己的弱点不以为然,进而发展到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境地。

上面案例中的那个女孩后来去找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说:“你脸上虽然留下了疤,但在你心理留下的疤却要远远大于你脸上的疤,你无数次地去想你脸上的疤,你的世界就是疤痕的世界。你没有了快乐也没有了自信,你对自己的认定就非常不利,你的自我形象也非常的糟糕,你应该去寻找你生活当中那些美好的事情,那些让你快乐的事情,学会忘记你脸上的疤,去想那些比它还要重要的事情,去做那些比它还要重要的事情,找到你自己的良好的自我形象,不断给自己以良好的自我暗示,这才是你应该关注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年轻人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偏差,是由他们的身心状况和时代特点等所决定的,是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表现,是正常和普遍的。但同时必须注意加以调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年轻人自我意识的统一,促进他们心理的发展和成熟,从而走向成功。

第三节 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方法

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一个人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即个性的形成过程。要重塑一个人的个性这是一项痛苦而艰巨的工程。但对于一个决心有作为的年轻人来说,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有志者,事竟成”,有这种自我意识的人,其未来将是阳光明媚的。

一、自我意识对人才发展的作用

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都会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自我意识制约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在人格的优化中发挥着强大的动力功能。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一)方向作用

目标是人才发展的导航机制。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目标,只有如此才会调动自身的潜能,激发强大的动力。人通过正确的自我认识,确立较为合理的“理想自我”的内容,就为个人将来的发展确定了目标,对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动会产生很大影响,是个体活动的动力。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在从事一项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了,并依此做出计划,指导自己的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二)自控作用

一个人要获得发展,取得成就,光有目标是不行的,还必须具备自立、自主、自信、自制的意识,对自己的情感、行动加以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在对自我做出正确认识、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能够对自己的注意力、情感、行为等加以控制,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成功的路上,很多人并不缺乏机会和才华,而是缺乏自控的意识和能力,故而与成功失之交臂。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目标的守护神,是成功的卫士。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识的人,将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缺乏毅力的人,终将一事无成。(三)内省和归因作用

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不仅能够确立“理想自我”的内容,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出规划,而且能够通过自我控制来实现预期目标。此外,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理想自我”的实现常常会遇到各种障碍,致使个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这时,自我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反省,找到受挫的主客观原因,并重新调整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的内容,使其与“现实自我”趋于统一。内省和归因可谓个体成长中所进行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而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就需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随时对自我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加以反省和审察。

总之,自我意识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健全的自我意识在人才的发展中起着导向、控制和监督教育的作用,是人才发展的必备要素。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确立时期,一定要重视自我意识的导向、自控、内省和归因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成才的根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一)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标准

要知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否健全,这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正像什么是心理健康一样,它没有绝对的标准,仅以如下原则作为参考:

第一,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即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

第二,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

第三,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协调一致的人。

第四,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二)优化自我意识的途径

1.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我

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曾说:“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是自我调控的重要因素,是塑造、完善自我意识的基础。年轻人对自己的价值观、愿望、动机、个性等特征以及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和评价,就能够取长补短,调控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就能够提高自己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做到正确认识自我,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1)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来认识自我: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要引导年轻人学会自省,经常检查自己行为和动机正确与否,行为过程中有什么不足,结果如何,有哪些收获和缺憾,从中发现长短得失,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调整。年轻人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能力,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培养中,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地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批评自己,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批评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2)在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客观评价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时,表明他的自我意识较为成熟。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常有助于发现自己忽视的问题。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个体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期望、评价来进一步认识自己。不少年轻人比较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别人的评价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因过高的评价而飘飘然,也不为过低的评价而失去信心。(3)在与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有比较才有鉴别,当人们在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与周围人普通人比较,能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与杰出人物比较,则能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与他人比较,最重要的是要选定恰当的而不是盲目的参照系。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他人,比较的视野越广阔,方法越科学,自我的位置就定得越恰当。恰当地与他人比较而正确地评估自己的人,就能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能合乎实际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动计划。(4)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也可以从比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认识自我。因此,对年轻人自我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应鼓励年轻人超越自我,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年轻人确立恰当的抱负水平,不要一味地跟自己过不去,从自己的发展历程中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认识自我。(5)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时的动机、态度,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效、成果来分析认识自己。例如可以通过记忆外语单词的速度、准确性、持久性来评价自己的记忆品质;通过经常性的克服实际困难的情况,来认识自己的意志品质;通过在班级、学校的活动或工作中的表现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年轻人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正确分析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才能、兴趣爱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活动成果的价值有时直接标志着自身的价值,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活动成果认定的。理想的活动成果可以使个体进一步认识自我的能力,发现自我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开发潜能、激发自信。

2.欣然接受自我,恰当展示自我

对年轻人来说,认识自我固然不易,接受自我和展示自我常常更难。心理研究表明,心理健康者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而心理障碍者则明显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有些年轻人对自己的容貌、性格、才能、家庭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不满,而又无力改变,便产生自我排斥的心理。这是心理幼稚的一种表现。人总要对自己有所肯定又有所否定,并且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建立起二者的动态平衡。否则,对自己不满过于强烈,就会加剧心理矛盾,产生心理持续紧张,这样不仅会使个体感到活得很累,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严重的可能出现悲剧。某高校有位中文系男生,学习成绩中上,容貌俊秀,深受姐姐和父母的挚爱,但他总是责怪自己太平庸,厌恶自己,最后跳楼自杀身亡。欣然接受自我,就是对自己本来面目的认可、肯定和喜悦的态度。欣然接受自我有助于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将一个真实的我,本来的我展示于人们面前,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展示自我,有助于密切人际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此外,唯有欣然接受自我,才能自重自爱,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声誉,努力进行自我修养,谋求自身的发展。年轻人应怎样欣然接受自我呢?(1)要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一个人固然有长短处,但更多的是有很多的长处,即便短处也总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年轻人不能只看短处,否定自己,也不能轻易扩大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是要对自己进行恰到好处的评价,不能夸大,也不能贬低。积极而准确地评价自我是促使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要充分发挥,对自己的短处要正确对待,既不能护短,也不应因某些短处而灰心。(2)要正确对待短处:短处有两种,一种是能够改进的,如不良的习惯等;另一种是无法补救的,如先天的身材矮小等,对前一种短处要闻过则改,不可文过饰非;而对后一种短处则要勇敢地面对它,承认它,接受它,做一个“真正的猛士”。同时注意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学问上狠下工夫,培养内在的心灵美,以“内秀”补偿“外丑”,相信“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道理。(3)要正确地对待失败: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要有勇气面对挫折,认真总结教训,树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心。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有的人面对失败一味地自责贬低自己,使自己丧失信心。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眼前的失败并不代表永恒的失败,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年轻人应正确地对待失败,做生活的强者。

要做到悦纳自我,需要强化四条理念:一是坚信“只要真正付出努力,同等条件下,别人行,我也一定能行”,以此来增强自信。而强烈的自信和理智的努力则能激发个体的潜能,促进成功。成功后的愉悦又可以使个体进一步增添自信,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不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恰当地认同自己,而不是苛求自己。三是懂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视自己的短处,既努力扬长也注意补短。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自觉不足,如果通过理智地努力来补偿,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往往能取得特别的成功。华罗庚以“勤能补拙”为良训成为数学家就是例证。四是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正确地对待成功和失败。成功和失败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果实,只能在艰辛的努力中逐渐成熟。

3.科学地塑造自我

年轻人情感丰富,社会磨炼不足,加上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确立,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与其他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对待问题容易偏激和情绪化,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往往都可能估计不足。顺境时,容易自视过高,受到挫折时,又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自卑自弃。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极度烦恼。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做出一生中重大的社会选择:进什么单位?从事什么工作?常面临“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等矛盾,常常表现出心理的不平衡,情绪体验较强烈,易振奋,也易波动。大学阶段不仅是人才的准备阶段,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年轻人尤其需要注意塑造自我,为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是要确立明确的行动目标。人的行为特点是有目的的行为,个体的行为有无目的性,结果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有目标指向的行为较无目标指向的行为成就大得多。因为正确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强化人的行为,并促使其指向预定的方向。例如有的同学能够抵御种种诱惑,刻苦攻读,学业优秀,是因为他把学习成绩与自己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了。确立正确的自我目标,关键是要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做一个“自如的我,独特的我,最好的我,社会欢迎的我”。所谓“做一个自如的我”,是指不要给自己提出力所不能及的过高要求,使自己总是陷入自责、自怨、自恨的境地,而是给自己设计只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从而能够在坦然面对自己的客观存在中,不失积极地生活;所谓“做一个独特的我”,指不要一味地追求时尚,在刻意模仿中失去自我,而是在接受自我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得以自在地生活。所谓“做一个最好的我”,指立足于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最大努力,达到最佳水平,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满意地生活。所谓“做一个社会欢迎的我”,是指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把自我实现的蓝图与祖国的富强、人类的文明结合起来,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真正充实地生活。二是要培养坚强的自控能力。在实现人生目标的旅途上,既有各种本能欲望的干扰,又有各种外部诱惑的侵袭。本能地欲望常令人背弃理智,如贪图安逸、追求物欲、趋利避难等。名利和物质的诱惑,容易使人偏离正确的前进轨道,松懈奋进的斗志,放弃对远大目标的追求,甚至把青年学生引向堕落。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能够抵制诱惑,主宰自己的行动,这就需要有坚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以保证理智地约束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行为。自我控制的动力来源,在于从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去看问题。有些诱惑之所以对个体很有吸引力,就是因为它充分地显示了表面的、暂时的利益。比如,在学习紧张的时候,看一场精彩的球赛可能比枯燥的学习更有吸引力,因为它能使人度过一个更愉快的夜晚。类似的种种诱惑,每天都可能存在,如果不能抵御,作为学生,最终可能在考场上难以过关,在就业竞争中要处于不利地位。如果能想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目标,就会有控制自己动力,得以战胜表面的、暂时的利益之诱惑。个体在决定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常会产生各种对立动机的内部斗争,主要是高尚的动机(义务感、责任感、道德感等)跟低级的动机(满足个人的某种欲望)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局,可以看出他自制力的高低。要检验一个人的自制能力强弱,可以看他的行为主要是臣服于本能的欲望或偶然的冲动、情感的驱使,选择“只要做”的事情,还是受理智的制约,大多选择“应该做”的事情。在自我意识未能达到高度统一时,个体觉得“应该做”的事情与感到“我要做”的事情往往是不一致或者是有差别的。如果要有较强的自制力,那么就要注意“应当做”的事情,善于强迫自己去做应当做的事情,克服妨碍这样做的愿望和动机(如恐惧、懒惰、过分的自爱、不良的习癖等),从而自主地塑造自己。

4.增强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约束和支配自己言行的能力。怎样增强大学生的自制力呢?

第一,要重视对年轻人个体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不断完善个性和心理结构,在年轻人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使年轻人能进行自我调适,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使已产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和冲突得以调适。

第二,在外部形成一种约束机制,既包括思想教育、行为规范的塑造,也要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奖惩制度,使大学生的行为有规可依,以便于强化他们的自制力。由学生班级构成的学生群体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级的班风班纪对学生的行为起到较强的制约作用。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的环境氛围,对大学生健康向上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自我控制要求年轻人注重培养辩证思维方法。学会用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问题,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增加自我意识中的理性成分,消除偏激和肤浅的缺点。所以必须引导他们用理智战胜私欲和偏激,用冷静战胜冲动,学会控制自己。当遇到荣誉、待遇时,尽管内心也有羡慕之意,但应考虑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好,从而克制自己的欲望;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道或赞扬时,心里也许非常满意和激动,但不能得意忘形;遇到不公正的批评和责备,尽管心中觉得委屈、愤慨,但不以消极情绪或激烈行为去发泄内心的不满;遇到挫折、不幸的时候,尽管内心也感到悲伤,但不是灰心丧气,而能继续奋发向上等等。孙膑受膑刑仍治《兵法》,司马迁惨遭酷刑,不忘著《史记》,要培养自己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主观的我要求客观的我要符合它的期望水平,进行不懈的努力,去获取事业的成功。

5.塑造健全的人格

人格(personality),也称个性。“是一个人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情感反应的特征”;“它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因而,人格不仅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而且是人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怎样的反应,包括反应的方向、形式和程度等,因而会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果、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情况,进而也将影响一个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心身医学研究则认为,许多心理和生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这种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生成、促进、催化的作用。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形成,除了要有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外,还要有健全人格的支持。帮助年轻人培养积极、和谐、健全的人格,对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生成和促进作用。

6.作业意义及个人体会

因为有知识,我们具有前沿的思考力;因为年轻,我们拥有张扬个性的心灵。年轻人渴望自我,然而在通向必然的过程中,强烈的成人意识与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同时还存在对友情和爱情的渴望与追求知识和好强心理之间的矛盾冲突,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那样的苦恼甚至伴随一些消极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能否认清现实、思考未来、把握自我是青年时代成功与否乃至人生成功与否的所在。在强调突出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的今天,没有个性便没有独创和创新,没有创新便没有生命力。所以我们应该在社会和老师的正面引导下塑造健全的自我意思,充分地进行自我设计。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自知之明的人,能正确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的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一致的人,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协调一致的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勇于进取的人。

人的一生可以走遍全世界,但走出自我超越自我却很难。

在美国的一座黑人教堂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别无选择,那么,选一份好的礼物给上帝吧——做一个成功与卓越的自我!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认可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第一,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正确的理想自我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认可的基础上,按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青年人要积极探索人生,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理想自我的确立寻找合适的人生坐标,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中认识有限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地完善自我。

第二,努力提高现实自我:不断战胜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既要努力发展自己,又绝不能固守自我,要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勇于承担重任;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不仅仅追求个人价值,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当然提高现实自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使现实自我不断地向理想自我靠拢,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一过程,就是每个年轻人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

第三,认真进行自我探究,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统一: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统一。青年人在认真探索人生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统一,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获取自我统一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和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然后与现实自我相对照,最后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缩小差距,最终获得统一。

总之,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正确认识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引导年轻人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具有重要意义。自我完善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过程。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辩证地看待社会,分析自我,把握自我,才能最终超越自我。【思考题】

1.写出20个“我是谁”。

实训目的:认识并接纳独特的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实训步骤:(1)演示:先向一位学生连续问5次“你是谁?”每次问答不能重复。

当发现“我是一个学生”或“我是一个男生”这样的句子时,要求尽量选择能反映个人特点的,真正代表独一无二的你的语句。(2)思考:请同学边思考边写出20句“我是一个()的人”。(3)归类:将你所陈述的2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

A.身体状况(属于你的体貌特征的,如年龄、形体等)的有几项;

B.情绪状况(反映你常持有的情绪态度)的有几项;

C.才智状况(表现你的智力、能力)的有几项;

D.社会关系状况(属于品德,与人关系等方面)的有几项。(4)评估:接着评估一下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肯定的还是消极、否定的。在每句话的后面标上加号(“+”表示肯定满意)或减号(“-”表示不满意、否定的态度)。看看你的加号与减号的数量各是多少。(5)总结:如果你的加号大于减号,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况良好;相反,你的减号将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这显示你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内省一番,寻找问题的根源。如哪一方面过低评价了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改善的可能?

2.请你分别写信(邮件、电话或短信)给你的父母、你认为最了解你的老师与同学等,寻求给你最客观的评价,然后对照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仔细写一篇自我总结。

3.在你已经过去的岁月里,请你各写下三件值得骄傲与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在你未来的岁月里,请仔细想想最想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出生日现在→预计寿命

4.“我就是我”内心独白。

在这里,我们先熟悉一下形象预演的练习方法:

第一,想着某种自己喜欢的事物。为了这一练习,选择一件自己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去获得的事物。诸如一条漂亮的领带,或令人流连的公园,以及生活中自己希望能加以改善的境况。

第二,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舒适的地方,躺着或坐着,使身体完全放松。从自己的脚趾开始,一直到头顶,想象着一步步地放松身体中的每一块肌肉,让所有的紧张从身体中流出。用腹部又深又长地呼吸,慢慢地从10数到l,每数一下都觉得自己更深地放松了。

第三,放松后开始想象那与自己愿望中一模一样的事物。如果那是一件物品,就想象着自己拥有那件物品,在使用它、赞美它、享受它,并把它显示给朋友们看。如果那是一个情景或事件,就想象着自己正在其中,每一件事都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发生,还可以想象人们在说什么,或其他使这件事显得真实的细节。

第四,把以上形象或念头保持在自己的头脑里,在内心对自己做一些十分积极的分析和肯定的陈述(出声或不出声)。例如:“我买的这条裙子漂亮极了,它使我锦上添花。”“我目前的工作真让人愉快啊!”等等。

第五,在说过这些肯定的话之后,我们即将结束自己的想象,结束时,必须对自己说一段坚定的话:“我设立的目标必能实现。”“积极的思想和行动使我成功。”

5.自我认知实训。(1)实训目的和要求

学生通过本次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自我的全面认识,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待自我,学会客观评价自我。开展这一心理学实践活动,可以提高他们自我认知的能力,了解自己的人格缺陷。(2)实训内容

①对自我的全面认识;

②多角度看待自我;

③客观评价自我。(3)实施方式

①分组,自由组合,两人一组;

②准备好纸笔,画出如下表格并认真填写:(4)10分钟后交换表格,讨论一下自己眼中的自我和别人眼中的自我有什么不同?这些差异是怎样产生的?(5)全班讨论,交流一下自我认知训练的体验。

第三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故事1】

宿舍里的“游魂”

来自农村的小A是某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无限憧憬的他在第一个月就遇到了一个微妙的交际障碍。在同宿舍的四个人中有三人来自大城市,他们兴趣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喜欢打游戏,爱看NBA比赛,都是吉他爱好者。但对小A来说,他对计算机的认识还仅限于基本的操作;虽然知道NBA这个词,可对篮球规则知之甚少;至于吉他,当面欣赏三把吉他的现场演出更是他平生头一遭。虽说四个人平时在宿舍里的关系也还不错,但小A总觉得,自己和他们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屏障,他似乎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融入另外三人组成的“联盟”之中。尤其是当三位室友晚上在宿舍里练吉他时,小A觉得浑身不舒服。

一开始,小A尝试在旁边静静地听人家练习。但由于对吉他一窍不通又并非是音乐爱好者,很快厌倦了。于是,他选择在三人练习吉他的时候躺在床上听广播,但这样做带来的只是更为强烈的孤独感。同时,小A也担心其他三人会认为自己很难相处。出于无奈,选择了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在图书馆和自习教室里度过自己的空余时间,或者宁愿在校园里游荡,直到快要熄灯才回宿舍。选择“自我放逐”的小A苦笑着说:“现在我在宿舍里‘树立’起了刻苦读书的‘高大形象’,其实我更想和他们一起聊聊天,可是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能融入他们的圈子……为了避免尴尬,我选择成为宿舍里的‘游魂’。”【故事2】

到别处去“避难”

某大学新生的小B则遇到了另外一种微妙的交际障碍。小B是某理科奥赛的金牌得主,在一般人眼里看起来十分晦涩难懂的专业课,对于小B而言易如反掌。开学初,同宿舍的三位室友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时常会就专业课上的问题来请教小B,而小B也乐此不疲地充当起了课外辅导老师的角色。但是小B这位义务老师有个不大不小的缺点,那就是喜欢在给别人讲题时加上一句口头禅:“哈,这道题目简单!”对室友所犯的错误也是“一针见血”:“你这个错误犯得太低级了。”这样过了没几周,小B发现,三位室友渐渐地不再向他请教问题了,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有点冷冰冰的。

复习考试的那段日子,小B主动问室友们有什么可以帮忙,结果接连碰了几个软钉子。更糟糕的是,小B还听到关于自己的传闻,说自己“眼高于顶,好为人师”。沮丧的小B在电话里向父母抱怨自己好人没好报,父母则告诉小B要当心“树大招风”,平时做人要懂得低调一点。这一席话让苦恼的小B更为摸不着头脑,自己怎么就“树大招风”了呢?不愿在宿舍里受冷遇的小B只好选择把图书馆和自习教室当作自己的“避难所”。【故事3】

知己真的难求?

临近毕业的小C新学期一开学便在外租房居住,原因是她要全力准备申请出国,不想被人打扰。小C对校园里的人际关系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看法。她说:“大一的时候想法很单纯,要在大学里寻找到几个一辈子的好朋友,但是几个月后这种想法就淡了。像我们这种理科院系,竞争是很残酷的,考试分数差一两分,名次就差了十几名……你觉得你可以安心和你的竞争对手成为知己吗?”小C也不是没有想过在班级之外发展朋友关系,但是繁忙的作业与准备出国外语考试几乎占据了她的全部时间,根本没有空参加社团或其他学生组织来结交朋友。在问起小C是否有很好的朋友时,她说:“一般的朋友还是有的,也就是可一起随便聊聊天,吃个饭的那种,但没有什么特别知心的朋友。”

小C说,现在和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姐走得挺近的,因为两人都要准备出国,有许多共同的话题,而且申请的方向也不同,不存在竞争的问题。至于同寝室里生活了三年的室友,小C的评价是,彼此的关系属于“相敬如宾”那种。小C说,当然也看到过宿舍关系很好,四个人亲如姐妹的例子,对此她感叹,这叫做“缘分天注定”。不过,她也见过不少冲突不断,甚至反目成仇到非要换宿舍的例子,小C则戏称此为“孽缘”。在人际关系这个学分上拿到优秀实在有些难度,而且还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自己求个七八十分也就够了。至于七八十分的标准是什么,小C笑着说:“那就是和平相处,互不干涉内政呗!”

日益壮大的“孤岛”

一位英国诗人曾将人比喻成为一座座孤岛。觉得这个来自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比喻实在不怎么适合中国这种集体主义占优势的文化。因为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被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比如无论做任何事情,人们都会想到托关系。但是,曾几何时,在大学校园里这一“孤岛”比喻的适用群体却在日趋壮大,比如自愿选择成为“孤岛”的小C,无奈选择成为“孤岛”的小A和被迫成为“孤岛”的小B,他们都在多多少少实践着“新孤岛主义”。

何谓“新孤岛主义”呢?小C的一席话可谓是不错的诠释———和平共处,互不干涉。但事实上事情却并非那么简单。无论是小A、小B,还是小C,在“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背后仍有着希望和同伴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渴望。这些“孤岛”们也并非真的都能对周围的人和事采取一种置身事外的超然态。相反,绝大多数“孤岛”们对他人的一举一动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反而更为敏感。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把一个人毕生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他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或者说发展危机。对于大学生这个处于成年早期的群体而言,埃里克森认为他们面临的发展危机便是建立亲密关系和孤立于他人之外这一矛盾。这对矛盾的一端是青年人和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或爱情关系,另一端则是因为害怕被拒绝和害怕失望而离群索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更多地暴露自己,做出更多的自我牺牲,也更大程度地把自己交给对方。随着这种自我开放的增加,以及更多地把自己的脆弱之处暴露给我们所信任的人,我们也对自己有更多的理解,收获更多的亲密感和归属感,避免了因为过度自我保护而招致的人际孤立。而在我们遇到挫折和打击时,这些亲密关系也会像安全带那样给我们巨大的支持。可以说,互相依赖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需要。

那么,既然互相依赖和建立亲密关系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为什么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中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孤岛”呢?或许我们可以把问题粗略地分为两类:其一是在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当中出了问题;其二则是在如何进一步加深人际关系或维持亲密关系上遇到了障碍。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会更容易和在物理距离上离我们更近的人成为朋友。但就是这最后一条“相近相亲”的原则让许多初入大学的新生很不适应:没有了固定的教室,没有了每天朝夕相处的同学,甚至同一个宿舍的四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作息和课程表,那些更多依赖固定的同伴团体和被动地建立人际关系的大学新生便会觉得无所适从起来。

平心而论,对于大多数“80后”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兄弟姐妹,放学后也就各自回家,这种状态实在没有提供多少让人能够实践如何主动结交同伴,如何与同伴沟通、谈判、妥协的机会。如果又恰巧碰到像小A那样“三对一”的局面,或者像小C说的那样,所有时间都被学习占据,每年都产生一大批校园新“孤岛”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女大学生小刘为了获得别人的重视,千方百计地要与其他同学一块吃饭,一块行走,即使洗脸,也要拉上个伴。为了使自己不再孤独,她常花钱请客。假如别人不跟她说话,她便会胡乱猜想,人家会不会认为她不好,搞得自己心绪不宁。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概念

一、人际关系的基本含义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心理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亲情化、家庭化的趋势,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创造一种如同亲属一般和谐稳固的同学关系。

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不是很满意,师生之间交往、交流都不多,关系密切并不多。

室友关系——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里,寝室室友之间的关系处理恐怕是最基本的人际交往了,它是这么的普通,每天都会遇到,并且它也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处理得好,也许就会有几个知己,相反如果处理得不好,那么,你将度日如年。

新的家庭——很多大学生寝室都按年龄大小进行了排行,一个寝室的几个同学就像一个家庭的几个孩子一样,按大小排序,谁是大哥、大姐,谁是小弟、小妹,分得很清楚。同学间平时的称呼,也不叫名字,而是叫老大老二、姐姐妹妹之类。同学之间的称呼世俗化倾向,反映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排斥政治文化,更侧重个人亲情性交往的倾向。

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的人大致有两类:一种是过分求全,处处忍让。这种人一味迁就别人,别人对的他接受,别人不对的他也接受。有了意见也不肯提,怕伤了和气,怕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怕别人“报复”自己。看起来这种人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其实内心里多有压抑。如缺少知心朋友、缺少倾诉对象的人则容易出现抑郁症的症状:少言寡语、不爱与人交往、退缩,或者出现少数极端不理智的行为,如伤害他人、自杀等;第二种是过分维护自己,对别人缺少宽容,以自我为中心,言谈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这种人在群体中不容易被接纳,常常不受人欢迎,是群体孤立的对象。过分的忍让对身心健康不利,过分的自我中心不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想处理好同学关系,必须讲究方法技巧。比如,同宿舍人爱卧谈,直接提意见制止难以奏效,那么可以相应地调节自己的计划,或推迟上床的时间,或练英语听力。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

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网络人际交往给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人,较2010年底增加了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生是上网用户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其中,以高校学生为主体。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2011年6月底,我国域名总数为786万个。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为183万个。

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到这个“城市”去逛逛。在这个空间里不仅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ICQ(网络寻呼)、IRC(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虚拟社区等方式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网络人际交往。为同学们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寻求解脱或满足好奇心,寻求一种角色转换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但由于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可靠程度不高,因此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缺乏真实的感情交流,交往的层次也过于肤浅。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

一是交往角色的虚拟性。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IRC或是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这种虚拟的角色,使交往双方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有一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心理。

二是交往主体的平等性。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但到了网上,你只不过是一个网名而已,同其他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

三是交往心理的隐秘性。网上人际交往虽然可以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但这种文字交流大多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交往的心理也是经过包装的,这种“网交”无论持续多长的时间,网友之间也很难明白对方的“真心真意”。

四是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要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可以不去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和行为的约束,甚至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造成非人性化的倾向。

五是交往动机多样性。异性间的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上交往的“主旋律”。异性效应在网上交往中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得很明显。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在追求休闲娱乐和心理享受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抱有相机觅友和调情的目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二、人际关系的意义

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一)交往与个性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与其照看者之间通过积极交往形成稳定的亲密关系,是身心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的良好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往往有明显的性格缺陷。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绝大多数与缺乏正常人际交往和良好人际关系相联系的。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宿舍中的大学生,常常显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的特点,情绪的满意程度低。在融洽的宿舍里生活的大学生,则以欢乐、注重学习与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流。【案例】

某年某月某日凌晨2时许,兰州某高校一年级女生宿舍内传出女生凄惨的求救声和恐慌的尖叫声,女大学生李琴持刀疯狂地向还处于睡梦中的同学王慧砍去,王慧当即被砍得不省人事,鲜血洒满了床单,同学刘燕爬起来救助血泊中的王慧,也被精神失控的李琴挥刀砍伤,一时间宿舍内充满了恐怖的血腥味,其余女同学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拨打报警电话,所幸120及时赶到,两名伤者被分别送往医院急救,李琴被刑拘。

李琴性格内向孤僻,同学们无法和她沟通。李琴和同宿舍王慧相处不悦,事发前俩人就常为一些琐事争吵,其矛盾还曾向系里反映过,系里找她们协调也无缓解。就在前一段时间李琴竟然在同学的杯子里喷过氧乙酸,后来李琴又因违纪被学校给了处分。结果李琴长期蓄积的私愤都发泄在了王慧身上。

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同别人有良好的交往与融洽的关系,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对别人有更强烈更深刻的友谊与更崇高的爱。(二)交往需要的有限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们感到孤独,缺乏感情依赖和理解时,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支持时,会为人际关系的缺乏而烦恼;当人们交往过多时,难于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时上,人们又会为过多的交往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不安。因此,维持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前提。

大学生人际关系也呈现这个规律,新生之间团队较强,都是一个宿舍集体行动,到二年级以后,通过人际关系的调整与整合后,出现了亲疏,逐渐成为三三两两,进而形成较为稳定的交往群体。

三、人际吸引的条件

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研究后认为,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是熟悉、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欢与爱情等。(一)熟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喜欢的情感投向周围与自己有直接交往的对象,并在其中选择交往或合作的伙伴,这是人际吸引的前提条件。人际关系的由浅入深,也正是由相互接触与交往形成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熟悉引起喜欢。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初的人际关系都是从宿舍、班级、社团、老乡等开始的。相比之下,大学生最好的朋友往往都在同一宿舍;而老乡由于地缘关系,在陌生环境会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二)个人特征

1.才能。人对有能力的人的态度往往出人意料。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力越高,越完善,就越能受到欢迎。但研究结果表明,实际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干的人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这是因为,一方面人都希望自己周围的人有才能,有一个令人愉快的人际关系圈,但如果别人的才能使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则会产生心理压力。这也有中国人所讲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显然,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产生逃避或拒绝,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选择一个总是贬显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去喜欢。因此,一个才能出众但偶尔有点小错误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比没有错误的人更受欢迎。

2.外貌。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貌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使人们对有魅力的人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大学生在活动中,在同等条件下那些最先受到关注的学生总是外貌具有吸引力的人,人们对美貌的人的其他方面会给予积极评价,但值得重视的是,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其美貌时,反过来倾向于对其实施严厉制裁。

小慧可以说是幸运的宠儿,美丽聪明的她一直是异性追逐的对象。也许是从小就被宠坏的原因,她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的确,无论在相貌上还是学习上她都是佼佼者。但她却很少有朋友,特别在班上,同学们表面上对她笑脸相迎,但实际上都敬而远之。因为,她的光环太耀眼,别人同她在一起会感到一种压力和不自在。偏偏小慧也因为自己有才有貌,一股从内心里透出来的优越感,使她说话时都会有种盛气凌人的样子,而且还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让同她相处的人感到格外的不舒服。

3.个性品质。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1968年所做的一项调查中得出,排在序列最前面,受喜爱程度最高的6项个性品质中,包括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等都或多或少、间接或直接与真诚有关。而排在序列最后的受喜欢程度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装假、不诚实、不真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真诚受人欢迎,虚伪令人讨厌。

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与别人保持良好的交往,真诚是必须有的品质。因此,建立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真诚是必不可少的。(三)相似与互补

相似有着重要的意义。共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与兴趣,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宗教背景;共同的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乃至共同的遭遇与疾病等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程度地增加人们的相互吸引。

与相似相联系的是互补。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欢程度也会增加。大学生中,外向型的人喜欢与内倾性性格的人友好相处,相互欣赏;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会欣赏那些克服困难求学的学生、依赖性强的人更愿意与独立性强的人交朋友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补偿作用(compensation)如一个看重成绩而自己成绩又不很理想的学生,会看重成绩优秀的学生。

从表面上看,相似与互补是矛盾的,但实际上,二者是协同的。建立在态度与价值观上一致性的相似与互补有着重要意义;在互补涉及人际吸引中关键因素和社会角色相互对应时,互补比相似更重要。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表现

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可以分为以下六类情况:

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这类大学生通常交往正常,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感到孤独和无奈。

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这类大学生能与他人交往,但总感到与人相处的质量不高,缺乏影响力,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没有,多属点头之交,没有人值得他牵挂,也没有人会想念他。这类同学多会感到空虚、迷茫、失落。

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这类大学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个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他们往往感到苦恼,很希望改变社交状况。

大一女生小张,她在家里一直养尊处优,家务活几乎没做过。进入大学后,她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全寝室同学都看不起她,打开水也要她去,扫地也叫她,她觉得自己成了被别人“差使”的对象。她开始独来独往,渐渐地,越发闷闷不乐,成绩也一落千丈。

第五类:社交恐惧症。这类学生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则紧张、恐怖、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总担心被别人嘲笑,总处于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之下。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

社交恐惧症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红脸、口吃结巴、轻微颤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

社交恐惧症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学习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人能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惧症患者却望而生畏。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认为别人也会那样想。于是患者就会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而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状进一步恶化。许多患者改变他们的生活,来适应自己的症状。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得不错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案例1】

我(男)无法完成一些很普通的交往,比如去商店买东西我不能和售货员进行交流,我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好像有另一个自己在旁边关注这些,我非常紧张,并且不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无法表现出轻松的状态。

我天生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且有完美主义倾向,在小学、中学我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经常被评为学校的标兵,并且都担任着重要的职务:班长或者团支书。同时我又天生胆小,害怕老师,所以我总是事事顺着老师的意思,我被按照父母和老师设计的模具来成长。另一方面,我内心深处还有着很倔强和叛逆的性格,到中学后我经常对老师的一些做法有疑义,并在内心滋生出不满,我胆小的性格使我不会在老师面前表露,但我叛逆的性格使我的内心很痛苦,这是极大的矛盾,并折磨着我。

中学时候我开始进入青春期,对女孩子产生一种冲动,当时的道德观告诉我这是不对的,而我又是大家的标兵和楷模,但我几乎无法抑制自己的这种冲动,这对我是更大的折磨,我开始喜欢上某位女孩子,并开始有很多性幻想,我内心有很大的罪恶感,于是我开始惧怕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交往,因为怕暴露自己喜欢她的秘密,慢慢发展到怕和任何女孩子交往,一段时间后,开始泛化到怕和任何人交往,渐渐不能和普通人有正常的交往使我焦虑起来,我开始不断关注着自己交往的一举一动,而越关注使我越紧张,越紧张就越不能正常交往,问题越来越严重,使我交往时变得特别紧张。【案例2】

尚某,女,20岁,某理工科大学三年级学生,她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与人多说话,与人说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认为自己是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只要有男生出现就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更糟糕的是,后来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这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

尚某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她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有一次考试不理想,不乐意重做习题,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她脸上,笔尖刺破她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感到很害怕。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她的要求很多,不准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她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谈到不愉快的经历,尚某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她,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她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她经常主动帮助和资助那个同学,可这样反而伤了别人自尊似的。那位同学不但不把她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指责、刁难她,故意当着她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孤立她,这使她委曲极了。她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与那位同学发生了冲突。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同时觉得对方也讨厌自己。

心理分析:(1)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2)父母对她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女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她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的羞耻心,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3)少儿时,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她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4)与同学相处感到“好心未得好报”,于是委屈、怨恨、愤激;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学的敌意和回避反应导致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另一方面,自责、自怨加重了她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人际矛盾这种负性事件是导致她对人恐怖的直接与现实的诱因;(5)从心理学上讲,“症状”是内心冲突的“改头换面”。正值青春期的尚某,一方面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内化了的两性交往的“羞耻感”有意无意地使她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常常处在是否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冲突之中。(6)当她出现对人恐怖反应后,便批评、督促自己该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愈感到“不自然”、“难堪”,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症状”便日益严重了。她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除了回避同性,害怕男生外,还那么怕上课的老师的缘故。

治疗建议:(1)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位被你帮助而又对你不友好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并宽容她。同时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过敏、多疑等不利于交往的心理,以此,逐渐解除压抑的敌意;(2)正确认识两性间的正常交往,认识青春期渴望接近异性很正常,摒弃旧的道德意识,尊重自己的正当意愿;(3)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生了解一下她们对你在与人交往中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恍惚等“不自然”状态是否确实。目的是让她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对此条建议,起初她感到很为难,但经心理医生对真诚原则的讲解,她答应试一试。

进一步的治疗计划:(1)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和对自己的态度;(2)分别调查两位老师和两位男生对自己的评价,证实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3)每天做二至三次想象——放松训练。即在想象中将最想见又最怕见的人(如某位男生),想回避又回避不了的人(如任课老师)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然后放松,使情绪和肌体产生由紧张到松弛的反应,最后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扩展到现实行为中。(4)为其布置了“大目标小步走”的与人接触、交谈的作业。(5)加深对障碍产生原因的认识,淡化负性心理印痕,提高挫折承受力,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第六类:不想交往。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前五类同学都有交往的愿望,而此类同学则缺乏这种愿望和兴趣,他们自我封闭或存有怪僻。这类大学生极少。

比较而言,前四类是一般性社交不适,人数比例也较高,而后两者属严重的社交障碍,比例虽小,但对心身的健康、发展危害很大。

第三节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一、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一)交互原则

古人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体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阿伦森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接纳对方,愿意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

美国福阿夫妇1975年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依此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得以解释。这样,当别人对我们表示友好、接纳和支持时,我们也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这种“应该”的意识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接纳别人,否则我们的行为就显得不合理。如果我们的友好的行动别人接纳后,我们也希望别人作出相应的回答,如果别人的行动偏离了我们的期望,我们会认为别人不通情理,从而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对方产生心理排斥。(二)功利原则

心理学家霍曼斯(1961)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人们希望交换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至少得等于失,不值得交换是没有理由去实施的,不值得交换的关系也没有理由维持,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值得的,或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倾向于建立和保持;相反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

我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倾向不同,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交换机制。对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而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个人情感卷入更多,因而有明显的重情谊、轻物质的倾向,与别人的交换倾向于增值交换过程。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欠别人的情分,因此在回报时,往往也超出别人的期望,这种过程的循环往复,就导致了交往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与此同时,对重外在物质利益的人而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重物质利益意识多于个人情感的投入,因此倾向于用物质来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减值交换。(三)自我价值保护

自我价值(self-value)指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判;自我价值保护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人在任何时期的自我价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支持信息的总和。自我价值支持的变化无非来自两方面,一是符合人们意愿,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与人们的期望相反,使人们面临自我价值威胁,因而必须进行自我价值保护的消极变化,即自我价值支持力量的失去或自我面临新的攻击。

特别是我们面临肯定的人转向否定时,我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承认别人转变的合理性,否定我们自己,贬低自我价值;二是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尽可能维护自我价值的不变,降低所失去的自我价值对自己的重要性。许多研究表明,自我价值否定是非常痛苦的,因此当面临自我价值威胁时的优先反应不是否定自身,而是尽可能保护自己。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需要一颗宽容的心,需要真诚、积极主动,需要塑造很好的个人形象,善用各种交际手段,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见。(一)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走出认知的心理误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晕轮效应。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有一些潜在的,得之于各种途径的观念,并常常以此来评价和判断他人,因为这样做所耗费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说,它最省事。但是,图省事往往会造成一些认知偏差。什么美国人开放,英国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农民老实本分……这些说法虽与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绝不是个个如此,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人如其面,各个不同,不能用概念来衡量人。某人的一种优点、优势放大变成了笼罩全身的“光环”,甚至原来的缺点也被掩盖或者蒙上了一层夺目的光彩。这种对他人认知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以偏概全。“借一斑而窥全豹”无疑是幼稚的。恰当地、全面地认知他人,就要克服一好全好,一坏全坏的绝对化方法。

2.首应效应。通常所说的印象是指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或最初印象(primary effect),在社会心理学中,它的形成呈现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应效应(primary effect),也称为最初印象。

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会成为一种基本印象而影响对他人各方面的评价。俗话说,先入为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一印象得之于较短时间的接触,又无以往的经验作参照,主观性、片面性较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要练就一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在长期的相处中全面、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如一位大学生刚入大学出色的自我介绍在同学的头脑中留下强有力的第一印象,即使以后他的表现不如以前,学生认为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不够尽力;相反,有的同学在寻求职业时留下很不称职的第一印象,那么要转变需要很多长时间。人们已习惯于用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轨道解释一些心理问题。

如何建立良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呢?社会心理学家艾根1977年研究得出同陌生人相遇时,按照SOLER模式可以明显地增加别人对我们的接纳性。S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O表示姿势要自然放开;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E表示目光接触;R表示放松。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以此给对方留下轻松良好的第一印象。

3.近因效应。某人刚犯了一个大错误,于是就有人说他从来就不是好人。这是近因效应在作怪。在较为长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占优势,这是心理惯性。由于这种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会以最近的印象来评价人。与首应效应相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4.刻板效应。有些人习惯于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表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而总是将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从而影响正确认知,特别是当这类评价带有偏见时,会损害人际关系。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南方人小气、自私,家庭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傲气、不好相处等,这种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定势效应,妨碍正常人际交往。

5.定势效应。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某种固定化的意识,影响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当我们与他人接触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作一种固定了的观念或倾向进行评判。

6.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如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大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应不小气,由于投射作用的影响,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产生误解。【知识拓展】

两人互相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两人互相交换一个主意,一人就有了两个主意,这个例子是交往内涵的一个体现。此外,交往的意义还在于增大个人的心理空间,减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我们感”。这些都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社会需求。

现代社会主张个性独立,人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如果说在一些场合,或和某些人的临时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应酬,那么,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假扮的圣人。当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认识自己和他人,不断领悟人生,这是人际交往的内涵之所在。(二)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

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它来源于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存在的固有价值的认识。任何个体都是无法完全被取代的,都有其独特性,有其创造性潜能。伴随这种价值感而来的是对他人的独特性价值的理解以及对他人的尊重。是否具有这种适度的自我价值感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依据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所采取基本生产,提出了四种人际交往模式:(1)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自卑、恐慌);(2)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3)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骄傲自大,自以为是);(4)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理性、理解、宽容、接纳)。“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人在生命的初始是依赖于周围的人而生存的,与周围的成人相比,儿童常常感到自己的无能,因而从小就有自卑感,因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我不行——你行”的心理模式。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逐渐克服这种心态的过程。有的同学由于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尚未完全摆脱儿时形成的这种心理行为模式,因而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和恐慌,最为极端的表现是社交恐惧症。“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既看不起自己也看不起别人,既不会去爱人也不能体验和接受他人的人。“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常常表现为充满优越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自己对别人好而别人对自己不好,并为此感到愤愤不平,把人际交往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他人的责任。

这三种交往模式都会阻碍人际交往,并且不利于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

成熟的、健康的应该是“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理性、理解、宽容、接纳)。具有这种心态的人能充分体会到自己向上、强大的理性能力,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爱自己也爱他人。这种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却能客观地悦纳自己和他人,正视现实,并努力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事物,善于发现自己、别人和外部世界的光明面,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进取的、和谐的精神状态。

人际交往的三种不良状态:(1)怕被拒绝。这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以不安全感为主要感受的模式。有这种感受的人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处处怕被别人伤害。这是一种幼稚的、不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中退缩的人,并不是不愿意与人交往,而是担心自己主动与人交往时,别人不理睬怎么办,或者别人不热情怎么办。当他们忐忑不安与人接触时,如果对方大方热情地回应,尚能鼓舞他的信心,如果对方同样是拘谨的人,回应得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热情,他就可能揣测别人是不是不喜欢自己?如果真如此,那就先封闭自己吧。于是,他会采取一种妥协的处理方式,在惴惴不安中更加退缩。另一种人际交往不安全感的表现形式是认为世人都很狡猾,担心自己被利用、被欺骗。这类人总是不信任别人,感到人心难测,怕吃亏。与同性交往时,总是在想别人是不是想从我这里得到些什么,与异性交往时,又在想别人对我有什么企图等。(2)不会说“不”。这类人常以奉献者角色与人交往。他们一般认为,别人必须得到我的帮助,在与人交往时我必须做出牺牲,以使别人欢愉。这类人自幼就是典型的“乖孩子”,从小到大就没有向周围或社会说过“不”,别人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例如,你要打乒乓球,那让你先打好了。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反抗与对峙。但是,“乖孩子”在幼年时的心理需求很容易获得满足,只要得一声夸奖,什么付出都是值得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同样以这种幼稚的心理参与社会,显然会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们往往会行善举而期望有所回报,当善举无回报时,就会感到十分委屈和不平衡。(3)不能没有依靠。这是一种儿童对成人的幼稚的行为方式。有些人可能对某一个人很依赖,也可能非选择性地依赖任意一个人。他过分信赖依赖对象,凡事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完全失去了自我,目的是想从所依赖的对象身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庇护,而自己却从来没有给对方些许的心理支持。如果他只依赖某一个人,就会既不愿意也不允许对方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唯恐自己被抛弃。这种关系的结果是使被依附对象有一种束缚感,甚至会成为一种负担,并且产生一种想摆脱这种关系的强烈愿望,最终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而许多心理脆弱者难以承受这种打击,出现心理冲突。(三)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社会交往中,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涵养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良好的个人形象应从点滴开始,从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提高心理素质——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交往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胆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独、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每个个体都有其内在的人际魅力,他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在社交生活中的体现。这就要求在校的大学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地位。(四)培养主动交往的态度

大学生对外的观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对内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却有待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反省自身较少,这种单向性思维容易导致交往中一厢情愿的倾向,并容易对挫折做出错误的归因。

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但许多时候互动链的运行需要有人激发。事实上,许多交际成功的人往往会主动激发,开启人际互动链。即他们往往首先向别人发出友好的信号,主动关心别人,主动与人打招呼……以此打开了人际交往的局面。

大学生们容易忽略或很少加以反省的另一个问题是:我怎么对待我自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还是担心自己会失败?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和别人一样,还是比别人差?一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也大大影响着其人际关系的成功与失败。许多时候,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及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应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己。所以改善人际关系首先是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别人。对大学生而言,从具体行动起步,乃不失为上策。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在社会交往中,那些主动去接纳别人的人,在人际关系上较为自信。主动交往的稀少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担心遭到拒绝,担心别人不会像自己期望的那样理解、应答,从而使自己处于窘迫的局面,伤害了自己的自尊。事实上,问题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人际关系中,双方都需要适应,需要人际关系改善陌生情境。二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许多误解,如先同别人打招呼,是低人一等,“那些善于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圆滑”,“我如此麻烦别人,别人会认为我无能”,等等。

主动而热情地待人——心理学家发现,热情是最能打动人、对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质之一。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绪传染给别人。一个面带微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接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烦恼的事,但我们不应被它们所奴役,而应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学会愉快地面对生活可以从行动入手,让自己高兴地去做事,以微笑去待人。

要热情待人还须从心里对他感兴趣,真心喜欢他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的一生中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自于这种人。”只要你对别人真心感兴趣,在两个月之内,你所得到的朋友,就会比一个要别人对他(她)感兴趣的人,在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

帮助别人——心理学家们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雪中送炭”的心理效应就比“锦上添花”重要。

积极的心理暗示——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人身上仿佛有一种魔力,周围人都乐于聚在其身边,这类人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结识许多人。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类人大都具有良性的自我表象和自我认识:“我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我喜欢与人交往。”这样的心态使人以开放的方式走向人群,他们心地坦然,很少有先入为主的心理防御,因而言谈举止轻松自在,挥洒自如。在这种人面前,很少有人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即使一些防御心理较强的人也会受其感染而变得轻松、开放起来。

运用积极暗示能够减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象。比如经常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我是受欢迎的人!”每天早晨醒来,都要充满信心地默诵这句话。除言语暗示外,还可运用形象暗示。在头脑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良好的交际者,直到这种形象在头脑中能够栩栩如生地浮现出来并根深蒂固。这就是西方心理学中有名的想象方法。

把每个人都看成重要人物——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当我们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时,也应将心比心把别人也看成重要的。据此,在交往中,我们应注意“让他人保住面子”,如果一个人习惯于通过挑别人的毛病和漏洞来显示自己的聪明,那将是最愚蠢的,必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人人都有毛病和缺点,所以找起来并不难。但被人暴露自己的“小”,这是许多人所反感的,因为这威胁到了他的自尊。

不要试图通过争论使人发生改变——同学之间常常争论,若是为探讨问题,这是有益的,但试图以此改变对方,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把某种观点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当你反驳他的观点时,便或轻或重地对他的自尊造成了威胁。所以争论双方很难单纯地就问题展开争论,其间往往渗入了保卫尊严的情感。这种情感促使双方把争论的胜负而不是解决问题看成最重要的。所以赢的一方常常难以抑制自己的洋洋得意,他把这看成是自己尊严的胜利,自己有能力的明证。而输的一方则会觉得自尊受到伤害。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争论到最后会演变成为人身攻击,或变成了仅仅比嗓门高低的游戏。所以争论对人际交往常常是一种干扰因素。

每个人都有其不足,每个人也都有其所长。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力是“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心理学家认为,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赞扬能使羸弱的身体变得强壮,能给恐怖的内心以平静与依赖,能让受伤的神经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给身处逆境的人以务求成功的决心”。真心真意,适时适度地表示你对别人的赞扬,赞扬要对人也对事,能够增进彼此的吸引力。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去多多赞赏别人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呢?然而我们却常常容易忘记和忽略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或许我们的自然倾向是寻找他人的缺陷,这样可能会间接提高我们的自信。在我们生活中,最为人渴望而不用花钱费力就能给予的“赞赏”却常常难得一见。最有效的赞赏是赞扬他人身上那些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长处和优点。如果你赞赏一个领导能力强,他也会高兴,但若是赞赏他有风度或是很会教育子女,他一定会更高兴。如果你赞赏一个容貌出众的女孩子漂亮,可能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因为她对这一点很自信;如果你说她性格很好或聪明,她可能会更为高兴。(五)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

注意倾听——我们在谈话中常常会有一种冲动,把溜到嘴边的话讲出来。为此,我们会变得对别人讲的话心不在焉,甚至急不可待地打断对方的谈话。还有一种人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收不住了,既不允许别人插嘴,也不在乎别人是否感兴趣。这类举动赢得了一时的畅快,但也丧失了许多与别人深交的机会。可以说这种人有些自我中心的倾向。

其实,许多时候耐心而认真地倾听别人讲话并不是委曲求全。倾听有助于我们从别人那儿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每个人充满感情所谈论的往往是其感受颇深的,这些对于弥补和增长我们的经验是大有益处的。许多时候,冷静的倾听还能化干戈为玉帛。比如在一个家庭里,夫妻中的一方火冒三丈、大发牢骚的时候,另一方也怒目圆睁,义正词严。非但什么事也解决不了,而且常常是不欢而散。如果另一方耐下心来,不加评论、不加辩解地倾听对方说下去,对方就会渐渐平息下来,甚至主动开始反省自己;或是待其冷静下来后,再平静地讲清一切,效果一定强于冲动之举。

如果你希望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就从倾听开始吧!

倾听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有反馈的引导和鼓励。通过言语和表情告诉对方你能理解对方的描述和感受,可以使对方受到鼓舞。阐释,即把对方表达的含义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常常是有效的鼓励技巧之一。当然,如果对方一味地高谈阔论那些你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话题而将你的暗示置之不理的话,你完全可以拒绝倾听。记住,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成就,是赢得友谊的有力品质。

自我表露——真正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谈必然是双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项应该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关于自己的信息——怎样想,有什么感受,对他人的自发信息如何反应等。然而威廉·詹姆斯也说:“有些人之所以不善谈吐,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所说的东西要么会被人们认为太平淡、太浅薄,要么被人们认为太虚伪。他或者认为自己不配和对方谈话,或者认为自己所说的东西多少有点不切场合。”“一旦人们打开心中的闸门,解除对自己语言的压抑,那么语言的交往便会兴旺发达,社会也会日见清新。”看来对那些表达有困难的人来说,应把谈话的目标放在内容表达上,而不应放在赢取别人赞美上。表达的技能只有通过表达才能提高。

自我表露需要把握好时机,否则就可能犯滔滔不绝、只顾自己之大忌。一般而言,谈自己的合适时机之一是有人邀请你谈谈自己的时候。这时适度地展开自己会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感。另一种时机是当他人谈的情况和感受与你自己比较一致时,即“我也……”的技巧。人们总是喜欢那些经历和看法与自己一致的人,因为赞成自己的人实际上是在肯定我们的价值和自信。所以,“我也一样”,“我也喜欢这个”之类的表白往往能激发对方积极的反应,使谈话气氛热乎起来。

批评的艺术——“贬低他人,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渺小。”许多人往往由于自信不足,从而有意无意地通过寻找别人的缺陷来满足自己的自尊。不过有些时候,当别人的错误损害了我们自己及周围人时,我们需要促其改变,而不是一味地“好,好,好!”如果你不是出于贬低别人的目的,同时又能运用适当的方法,那么你的批评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批评应注意场合。批评要想奏效,必须尽量减少对方的防卫心理。所以,批评应尽量在只有你们俩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第二,从赞扬和诚心的感谢入手。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诚恳地提出批评,对方往往更容易接受。

第三,批评对事不对人。比起一些具体的言行来,人们对自身的人格、能力等看得更重。如果你的批评含有贬低其能力、人品的意味,便容易激怒对方。如果你在肯定其能力、人品的前提下指出其某一个具体方行的错误,他(她)往往容易接受。如“按你的能力,这件事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些。”“依你的为人,不该说出这种伤人的话。”,等等。

第四,批评应针对现在,而不要纠缠老账。如果习惯于用“你怎么总是……”之类的形式批评别人,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因为这样的说法暗示对方:“你旧习难改。”另外,翻老账的做法也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一两件事可以归因于偶然,许多件事则更可能归因于人品,所以翻老账等于在贬低对方人品。记住,只针对当前这一件事。

怎样对待批评——来自他人的批评激发起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常常是起而为自己辩解,甚至加以严厉的反击。这种态度和行为除了造成对自己的进一步伤害外,不是误伤他人的好意,便是让他人的恶意得逞。

人们有许多动机批评别人,其中之一便是批评强者,指出强者的缺陷能满足自我可怜的自尊心,发泄嫉妒的恶气。对这类人,你的辩解、愤怒和痛苦正像一头在笼子里团团转的狮子,让他们看了感受到一种极大的快感。“虽然我不能阻止别人不对我做任何不公正的批评,我却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我可以决定是否要让我自己受到那不公正批评的干扰。”卡内基这一见解对我们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只管做你心里认为对的事——因为你反正会受到批评。【知识拓展】

爷爷和孙子赶着一头毛驴到集市上,路上有人议论道:“这爷儿俩多傻,有驴不骑,却偏要步行。”爷爷一听有道理,就让孙子骑到驴上继续赶路。这时又听有人言:“孙子不孝,怎么能让老人走,自己骑驴呢?”爷爷听后便让孙子赶驴,自己骑上去。刚刚走了一段,又听有人说:“这老汉也忍心,自己骑驴,让孩子走。”爷爷一听,满面羞红,赶紧让孙儿也骑了上来。却不想又有人说:“多么残忍,俩人压在驴身上!”爷儿俩想来想去决定抬着驴走。结果又惹得众人大笑:“这爷俩真是愚蠢之极也。”

过分看重批评往往使人寸步难行。其实许多批评者本人并不那么时刻牢记自己说过的话。他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批评也好,闲话也罢,多是茶余饭后的及时行乐;事后往往早已抛于脑后。可受批评的人却为此苦恼数日,甚至寻死觅活,太不值得了!不过,一种更积极的对待批评的方法是认真、冷静地分析其中是否含有可供参考、有助于自我完善的东西。做到这一点不容易,需要充分的自信和博大的胸怀。

换位思考——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如果我在他的位置上,我会怎样处理?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多了。一般而言,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尊重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懂得“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得到朋友的最好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与朋友相处应存大同,求小异。真诚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三、人际交往中不可取的心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语言技巧,交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

自卑心理:有自卑感的人,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社会交往中无胆量,没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

猜疑心理: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做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这种人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冷漠心理: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四、男女生交往的心理学意义

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智力方面:男、女生在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情感方面: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特点是有差异,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这样,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犷、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

个性方面: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我们的心理发展往往会狭隘,多项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保加利亚的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男人真正的力量是带一点女性温柔色彩的刚毅。

尽管健康的两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诸多的好处,我们要把握好两性交往的尺度,防止“过”与“不及”。

该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呢?

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

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有的人外表像个迷人的小帅哥,但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我们十分需要的。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局限,并不断地完善自己,我们就能减少防卫,更坦然地走向他人,更自信地与他人交往。

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避免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诊断

这是一份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一共有28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对每个问题做“是”或“否”的回答。为了保证测验的准确性,请你认真作答。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开。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忌妒别人。

4.与异性交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10.极易受窘。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如何适可而止。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她)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感到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和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计分标准:选择“是”的加1分,选择“否”的给0分。

结果解释:

如果你的总分在0~8分之间,那么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你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朗,主动,关心别人。你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也都喜欢你,你们相处得不错。而且,你能从与朋友的相处中,得到许多乐趣。你的生活是比较充实而且丰富多彩的,你与异性朋友也相处得很好。一句话,你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能获得许多人的好感与赞同。

如果你的总分在9~14分之间,那么,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你的人缘一般,换句话说,你和朋友的关系并不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在一种起伏之中。

如果你的总分在15~28分之间,那就表明你同朋友相处的行为困扰比较严重,分数超过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你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开朗,或者有明显的自高自大、讨人嫌的行为。

不要希望你所决断的事情不会发生错误,也不要希望你与人的交流别人都会满意。一个人总有错误的时候,重要的是能够接受新的观点,随时改变你的意见。【思考题】

1.请按照本章第二节的案例来分析下面的案例【案例】

我害怕异性,因而有意地回避异性。但我越是回避,这眼睛越是鬼使神差地要去看他们,甚至是他们要害的地方。后来如果我的视线里出现与男生相关的比如打火机、烟、鞋或男人专用的衣物等,也会扰乱我的目光,使我心神不宁。如果我身边有男人,哪怕距离很远,我的目光都不自然,只好低下头闭上眼睛去躲闪。但我特别紧张、局促不安,全身别扭,因此我拒绝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我的生活一直处在半封闭状态中。另外,也因为这个目光问题,人们对我都极尽羞辱之词,让我的人格尊严受到伤害。

2.课堂练习: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

请一位同学站在讲台前,前三排的同学每人必须说一句赞扬他(她)的话或一个优点,不能重复。被赞扬的同学要全部记录下来!

3.好人缘训练营“你戳我爆”

道具:若干气球与牙签、细绳、小礼物等。

主持人:“今天活动的主题是‘结伴同行’。我们先玩热身游戏‘你戳我爆’,请大家在一分钟内找个同伴,手拉手坐在一起,但不能两位女生结伴。”

主持人:“请每组的两位同学比比看,指甲长的为A,短的为B。我会给A发一个气球,给B发一条绳子和一根牙签,然后请A吹气球,B帮着绑气球。”,“大家不要急着戳气球,听清楚要求再动手:B用牙签戳破气球,但不能将气球戳爆。最先成功的,可得到一件小礼品。”

有人将牙签轻轻触碰中间鼓起的部分,立刻听见“啪”的一声,手里只剩下气球的“尸体”!有人闭着眼睛,将牙签慢慢往软的地方戳,如吹气口及其另一端,随着牙签的深入,表皮在凹陷,他的脸扭曲了,手快僵直了,等待着爆裂声……但是,成功了!

主持人:“大家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游戏者:“气球两端较松弛,表面张力小,所以不容易破;中间绷得紧,表面张力大,所以容易破。”大家很快地回答。

主持人意味深长:“对。其实,这个物理原理和人际交往是相通的——在和他人交往时,你千万不要触碰对方的紧张面。例如,有的人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如家境贫寒或个子矮小,很不乐意别人谈论自己这一点,你就要避开这个话题,否则,容易像牙签戳气球一碰就爆,引发反感、争吵甚至打架。反之,你可以找对方松弛的一面去交流,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4.我说你撕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沟通过程中单向与双向、封闭与开放、盲目与探索的区别;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确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双向沟通。

活动时间:20分钟左右。

活动道具:16开大小的纸若干张。

活动程序:

A.游戏参与者,每人向主持人领取纸一张,背朝圆心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坐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