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皇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11:57:13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光武帝皇后

光武帝皇后试读:

一、郭圣通

内容提要

郭圣通(?—公元52年),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西汉皇族后裔,其外公为汉景帝七世孙、真定恭王刘普。公元24年,一代英主刘秀为平定河北之需要,与河北真定府联姻,迎娶了真定王刘扬之外甥女郭圣通。刘秀登基称帝之后,郭圣通被册封为皇后。郭氏虽贵为皇后,但在光武帝面前远不及时为贵人的阴丽华受宠,后期多有不安及怨言。建武十七年,郭氏被废为中山王太后,贵人阴丽华则荣登后位。建武二十八年,在被废十一年之后,郭圣通病逝,安葬于京师洛阳近郊的邙山。

第一章 郭圣通主要事迹

一、王室千金

郭圣通同后来的光武帝刘秀一样,同为前朝皇室的后裔。她的外公就是西汉景帝的七世孙、真定恭王刘普。刘普有一女,嫁与了世家大族出身的郭昌,生下了郭圣通与其弟郭况。郭圣通之母虽出身西汉王室,但为人恭俭有礼,有母仪之德。郭圣通显赫无比的出身和其所受到的王室家族的熏陶,对其日后的人生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海内大乱

王莽代汉建立新朝之后,为了缓和自西汉中后期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宣布颁“新政”。然而新政过激过快,又有很多地方处置不当,在豪强地主的联合抵制之下,最终走向了失败。新朝末年,水、旱灾害频繁,为了求得生路,人民纷纷揭竿而起,铤而走险,从而导致新末海内大乱,豪杰并起!有着西汉皇室血统,但其实同皇室并无任何瓜葛的刘秀见天下已乱,正是用武之机,遂同兄长刘縯一同在家乡起兵。为了摆脱势单力孤的局面和壮大声势,刘秀两兄弟与起义军中的绿林军联合,并打出了“复兴汉室”的旗号。

新莽地皇四年,为一举扑灭宛城一线的绿林军主力,王莽遣大司空王邑率四十二万大军前来围剿,大军的前队已经到达昆阳附近。《后汉书》卷1上《光武纪上》载: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就是说,自秦朝和西汉以来,从未有过如此盛大的出征场面。而且军中还有一个能驱虎豹的巨人名叫巨无霸,据《汉书》卷99下《王莽传下》记载:此“巨无霸”身高一丈,腰围“十围”,吃饭用特制的铁筷子,睡觉枕着战鼓,三匹马载不动他。

面对如此强敌,绿林军将领皆胆寒,又顾念军中妻儿,欲放弃昆阳,归奔回其他的城池暂避。只有太长偏将军刘秀反对这样,刘秀对诸将说:“现我们的另一只兵马正在攻打宛城,如果昆阳一旦失守,攻打宛城的汉军就也暴露在敌人大军的面前了,不出一日,汉军的诸部皆会被消灭。现在大家为什么不同心协力的共取功名,反而是守着妻子和财物呢?”绿林军其他将领对刘秀的这番慷慨陈词并不太认同,但不久军中探马言王邑大军已经到了昆阳城北,大军绵延千里,只见前队而不见后队。诸将没有办法,只好听取刘秀之意。刘秀令定国上公王匡等人坚守城池,自己则率13骑突围搬取救兵。王邑为王莽倚重的大司空,曾多次镇压起义军,为王莽称帝立有大功。此时人多势众,产生了轻敌的情绪,加之惧怕王莽责怪,遂下令猛攻昆阳这座小小的坚城,并未听取其他将军“绕过昆阳,直取宛城”的建议。昆阳久攻不下,莽军士气大挫,此时刘秀搬来救兵,并率数千敢死精锐组成的兵马反复冲击莽军的大营,激战中莽军的大司徒王寻被杀,阵脚大乱,而此时昆阳城中的守军亦冲出,新莽大军溃败,自相践踏,掉落滍水(古代河流名,向东绕经昆阳)溺死者数以万计,大司空王邑率少数人马逃回长安。经此一战,新莽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昆阳之战以后,刘秀马不停蹄,率军南下,正在此时,刘縯因“犯上”之罪而被更始帝刘玄所杀的消息传来,给了刘秀重重一击。刘秀只得返回宛城,向更始请罪!

所谓“汉军”,本就是绿林军和南阳宗室兵马为了对抗王莽大军而临时组成的一支队伍,内部本就及其的不稳和矛盾重重。更始帝刘玄登基之后,刘縯部众向来对更始的号令多有不从,以至此次刘縯被杀。刘秀到了宛城,向刘玄请罪,同时不表昆阳之功,平日里也谈笑如常,不同刘縯的部下进行私下的接触。更始帝处死刘縯,本是为了立威给反对者看的,天下未定之时尚不敢随意诛杀将功臣战将,故刘秀请罪之后得以保全,并被更始封为武信侯。不久,刘秀在宛城迎娶了思慕多年的豪门千金—阴丽华。

三、联姻英主

更始帝移都洛阳之后,遣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到河北镇抚州郡,但并不拨予刘秀兵马。刘秀所要去镇慰的河北,各方势力混杂,人人有立地称王之心,并不听命于更始政权。刘秀方以更始政权使臣的身份到达河北,河北三王中的赵缪王刘林惧怕河北之地被更始政权吞并,便联合广阳王刘接推出了一个名叫刘子舆的人。此人自称其为当年汉成帝之子,因惧怕赵飞燕姐妹迫害皇子,故成帝将他寄养到民间,隐姓埋名,改名叫了王郎。不久,此自称刘子舆的人在赵缪王等人的拥戴之下在邯郸称帝。此王郎称帝后,下檄文抓捕刘秀。此时的河北诸郡国多归附王郎,刘秀不敢入城,只好在外往返奔波、风餐露宿,处境极为艰难。但信都太守任光,上谷太守耿况之子耿弇等河北英杰均仰慕刘秀威名,愿追随刘秀,成就大业。刘秀在他们的支持下扩充军马,在河北逐渐有了立足之地。

就在刘秀与诸将准备征讨王郎之时,真定王刘扬起兵十万归附了邯郸(王郎称帝后,都城就在邯郸),处境对刘秀颇为不利。刘秀认为,真定王刘扬还有可争取的余地,遂派部下刘植到真定府游说。刘植一番游说,果不负众望,竟真的说动了刘扬反王郎而归刘秀。但是,真定府的兵马不会如此轻易就归刘秀所用,为了促成两家的联盟,刘秀亲赴真定府,在真定郭氏家族的府第“漆里舍”(郭氏府第的名字)中,刘秀及其诸将与刘扬等人大摆酒宴,刘扬非常高兴,席间亲自击筑为欢(筑为一种乐器)。就这样,刘秀以隆重的礼仪迎娶了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两家联姻之后,刘扬率大军跟随刘秀进击邯郸和日后平定河北。

刘扬兵马归附之后,刘秀实力大增,此时耿弇和景丹等人率渔阳、上谷两郡突骑赶到,据《后汉书》卷19《耿弇传》载:“弇走昌平就况,因说况使寇恂东约彭宠,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人。弇与景丹、寇恂及渔阳兵合军而南,所过击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级,得印绶百二十五,节二,斩首三万级,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凡二十二县。”就是说,耿弇、景丹等人率领渔阳、上谷两郡的突骑四千余骑一路横扫南下,共击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得印绶一百二十五枚,斩首三万多人,平定了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的共二十二个县。可见渔阳、上谷突骑的战斗力之强。后刘秀与王郎部作战不利,而景丹则纵突骑击之,大破王郎军,连身经百战的刘秀日都赞叹道:“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突骑”即为精锐骑兵的意思。在日后刘秀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突骑”一词多次在史籍的记载中出现,故后世一些史家认为,刘秀之所以能削平天下,北州突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北州主要是指北方幽、并二州)。

此时,远在长安的更始帝刘玄见河北有人登基称帝,亦派尚书令谢恭率六将军前来帮助刘秀征讨王郎,形势对刘秀更加的有利。更始二年五月,刘秀攻破邯郸,王郎败逃,在路上为刘秀部将王霸所杀。更始帝刘玄见刘秀在河北声势日大,担心有变,遂加封刘秀为萧王,令其返回长安,但被刘秀以河北未定为由予以拒绝。不久,更始帝派去河北的幽州牧苗曾和其他将领均被刘秀悍将吴汉、耿弇等人所杀,刘秀又遣吴汉伏杀了更始重臣、尚书令谢恭,收其兵马,自此与更始政权彻底公开决裂。随后,刘秀发幽州十郡的兵马陆续平定了铜马、高湖、大枪等近百万河北农民军,基本上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为日后东汉王朝的建立与统一战争奠定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公元25年,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后汉书》卷1上《光武纪上》”的刘秀在诸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位称帝,建元“建武”,国号仍然使用了其先祖刘邦—“汉”的称号,故史称刘邦所建立的汉朝为前汉,而称刘秀所建立的汉朝为后汉(后世也有根据两汉都城位置的不同,而有西京、东京和西汉、东汉的叫法)。

四、入主中宫

建武元年,郭圣通为光武帝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皇子—皇长子刘疆。史书描述,此时刘秀对郭氏是“有宠”,就是比较宠爱的意思。不久郭氏受封贵人(东汉制度,贵人是仅次于皇后一级的嫔妃)。

刘秀于河北称帝后不久,即亲统大军南下,夺取了中原的中心—洛阳。与其先祖汉高帝刘邦兴于西方的关中不同,刘秀起于东方,故决定将洛阳定为其都城。定都之后,刘秀即遣侍中傅俊率三百步骑兵迎他的另一位女人入京,也就是早于郭圣通数月前嫁于刘秀的阴丽华。刘縯被杀之后,刘秀在宛城迎娶了这位阴家的千金小姐,三个月之后,因为更始帝遣刘秀东去洛阳,只得将阴氏送回其娘家。阴丽华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过的也并不平静,天下大乱,她的家乡新野也成了战场,阴氏只好在家人的护卫下去了淯阳。傅俊就是在淯阳护卫阴丽华来洛阳的。

东汉王朝建立之后,郭圣通与阴丽华同被册封为贵人,后位空缺。阴氏女本为光武帝的最爱,刘秀还是一个落魄皇族的时候,就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感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所以在皇后的人选上,刘秀倾向于阴丽华。但阴丽华则自陈:“不足以担大位(见《东观汉记》卷6《光烈阴皇后传》)”,力辞皇后的位置。对光武帝来说,又到了一个难以抉择的时刻。刘秀的绝大部分文臣武将们都是由在河北征战时的追随之人组成,他们只看到郭圣通在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只看到郭圣通在河北征战之时在皇上的身旁,绝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还有一位贵人阴丽华。故阴氏所说的“不足以担大位”并未单纯的自谦之词!而郭氏又生下了皇子,从这点上来说,郭氏同样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经过反复斟酌,建武二年(公元26年),郭氏圣通被册立为皇后,其子刘疆被册立为太子。郭圣通,这位同汉光武一样出身于西汉景帝一脉的前朝皇室后裔,终于走上了她人生的巅峰。

五、后宫恩怨

郭氏受封皇后,阴氏仍为贵人,后宫女人的名分总算是定下来了,但她们的夫君却要四处征战。自建武元年始,经过长达六年的征战,刘秀先后镇压了绿林、赤眉和西汉梁孝王的八世孙、称帝睢阳的梁王刘永等各个割据势力,终于在建武六年,统一了中国的东方。此时的刘秀,已经同割据陇右的隗嚣和割据西蜀的公孙述形成了鼎足之势。这期间,郭皇后、阴贵人均为刘秀又生下了皇子,其中建武四年,在跟随刘秀征讨彭宠的路上,阴丽华生下了日后的显宗明帝刘庄。阴贵人本就是刘秀的最爱,而郭皇后和刘秀之间则带有大量感情之外的“政治”因素。随着东方的平定,三分天下已得其二的刘秀对很多事情都不要再像开国初年那样进行过多的顾虑了。郭皇后开始从最初的“有宠”,逐渐发展到到“宠衰”。这自然会使出身高贵的郭皇后难以接受,开始对刘秀和后宫的女人们不断的发泄心中的不满,也就是《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上》所记载的“数怀怨怼”。大凡出身王孙显贵之家的女子,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高傲”之心,一旦受到冷落,则非常容易情绪失去控制,如西汉孝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等等皆是如此!

汉光武一生戎马十余年,多次亲冒矢石南征北讨,才有了日后的东汉近两百年的基业。对于这样的马上天子来说,郭皇后“怨怼”的做法不但不能挽回皇帝的心,反而会更加引起皇帝的反感!刘秀喜爱的是《关雎》中“窈窕淑女”,最反感的就是泼辣和善妒的女人,而身为开国皇帝的刘秀也决不允许任何女人挑战他作为天子的威严。终于,刘秀以皇帝的名义颁下诏曰:“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

事已至此,一切都不能挽回了。郭皇后交出了皇后的玺绶,黯然的离开了相伴十六年之久的洛阳南宫宫殿,然后移居北宫。在这巍巍宫殿之中,她为刘秀生下了五位皇子,她一生的青春时光也在这宫阙楼阁之中流过,然终不能挽留帝王之心,不禁让后世的不少史家们感叹不已,清末民初的史学大家蔡东藩则在《后汉演义》郭后被废之章节结束后的评论性段落中感慨道:“光武帝能容功臣,独不能容一妻子,废后之举,全出私意,史家多讥其不情。”蔡东藩此言,也代表了部分史学家的看法,诸如范晔、王夫之等等。

六、废后之死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废后,大多被囚入冷宫或暴室,被残酷处死者也不在少数。而刘秀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出乎预料的决定,郭圣通被封为了“中山王太后”,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罕见甚至没有的,一般来说,只有皇帝驾崩了,藩王的母亲才能被尊为“王太后”。现在建武皇帝(刘秀年号“建武”)尚在,郭圣通就已经成为“太后”了,看来纵横沙场的刘秀对于家事的处理也有些无奈!

两年之后,即建武十九年,一直因郭后被废而“戚戚不自安”的太子刘疆再次请辞太子位,刘秀也认为“立子以贵”,既然刘疆已非皇后之子,承继大统确实于理不合,遂准允了太子的请求。刘疆辞去太子之位以后,皇后阴丽华的长子刘阳(后改名刘庄)被册封为太子,刘疆改封东海恭王。对于这个结果,郭圣通应该不会感到太吃惊,她毕竟做了十六年的皇后,对宫廷中的政治规则是很清楚的,废后的儿子是不可能承继大统的,否则就是对现任皇后的一种变相谋杀!

建武二十六年,郭圣通的母亲郭主去世,二年之后,郭圣通也在洛阳北宫走完了她最后的人生之路,以“王太后”的身份葬于了洛阳近郊的邙山。邙山,位于洛阳近郊,是东汉历代皇室贵族的安葬之地,东汉世祖武帝刘秀和光烈皇后阴丽华的原陵就在邙山,郭圣通死后虽不能入皇陵,但也并没有离开刘秀太远。历史上没有记载郭后生于何年,推算的话,十六年的皇后,十一年的贬黜,再加上古人女子婚嫁的大致年龄,郭圣通亡故的时候应该是四十多岁。

依照东汉的制度,废后是没有谥号的,故后世史学家都用她丈夫的谥号来称呼她,所以郭圣通被俗称为“光武郭皇后”。

第二章 郭圣通的详尽一生

一、温柔的少年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花费相当篇幅讲述两位皇后的丈夫刘秀。因为了解了他的称帝之路和人生经历,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他对她们的情谊。)

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堪称中国帝王中的顶峰人物。文才武略相貌人品,都达到了再无人企及的程度。

他前后有过两位皇后:郭圣通与阴丽华。

这两个女人,虽然一废一立,但是她们都是中国后妃群中最幸运的人。即使是被废离异的郭圣通,也不例外:在同样离异的后妃中,她是唯一没有被囚入冷宫、没有母子俱丧、过得最自由的一个。

刘秀,字文叔,是南阳郡蔡阳乡(今湖北省枣阳县)人。他的身上流着西汉皇家的血液——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定居南阳的原因则是由于他的六世祖: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不过到刘秀这一代的时候,封爵的传承已经结束,他的父亲刘钦只是南顿令而已。

刘钦娶了一个姓樊的湖阳巨富之女——未来的光武帝之母,闺名樊娴都。

公元前六年,刘家的稻谷丰收,田地间甚至出现了一茎九穗的现象。就在这一年,刘秀出生了。刘钦夫妻对小儿子降生在这样的好年成非常高兴,特地为他起名为“秀”,意思就是庄稼出好穗。

虽然刘秀已经离皇家宗枝很远,但他出生时,家境还是相当不错的。刘钦樊氏夫妻很恩爱,生了很多孩子:刘秀有两个哥哥:刘縯、刘仲,还有两个姐姐:刘黄(后来的湖阳公主)、刘元和一个妹妹刘伯姬。

刘秀九岁这年,他的父亲刘钦去世了。刘秀兄弟三人从此寄居叔父刘良家中,几个姐妹则继续跟随母亲生活。

刘秀性情温和,喜欢在田野间嬉戏,刘家的佃农不免要照应着他。时间长了,刘秀渐渐对农桑稼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把自己的小主人身份甩在一边,和佃农们一起耕作田园。

哥哥刘縯的性格与刘秀恰恰相反,对田园生活毫无兴趣,专喜欢交朋结友、弄侠使气,养着不少乡间豪悍的少年。他对弟弟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很看不惯,常常笑话他没有出息,天生是个做农夫的材料,与先祖刘仲(刘邦之兄)有得一拼。(人世间是由许多个意外组成的。刘縯看着在地里一身泥水、忙得热火朝天的弟弟摇头叹气的时候,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个没志气的农夫弟弟,有朝一日将要成为复兴汉室的开国之君。)

公元8年,王莽废汉立新朝,刘氏宗亲后裔失去了所有的特权和财富。刘秀这年14岁,看起来,他真是要做一世农夫了。

在这种改朝换代的困境中,刘家很快就成了普通的老百姓,过着与从前截然不同的窘迫生活。

这样的生活令刘秀的大哥刘縯非常不满,经常在家中大发牢骚,声言定要重振大汉王朝不可。

刘秀在哥哥的影响下,开始由一个醉心于田园牧歌、与世无争的少年慢慢地转变了。

当同龄的朋友都纷纷成婚聘娶、沉浸于家室之乐的时候,20岁的刘秀却做出了另一个决定:西去长安,开拓视野、研习学问。

来到长安以后,刘秀成为许子威的学生,学习了《尚书》等当时最经典深奥的学问。刘秀生性聪颖,举一反三,对这部深入政事的著作有相当的见解,很多人都对他的天资表示非常惊讶。

二、少年钟情

不久,刘秀的盘费用尽,他返回了家乡。

返乡后,刘秀在亲友中找到了自己的知己:姐姐刘元之夫新野人邓晨。

作为弟弟,刘秀不免要经常主动前往新野拜访姐夫,并且常常在姐姐姐夫家里住宿。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刘秀遇见了他这一生最重要的女人、未来的光武皇后阴丽华。

阴丽华的母亲姓邓,与刘秀姐夫邓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阴丽华比刘秀小九岁有余,这时还是一个天真的少女,远未到出嫁的年龄。然而她的美丽和孝顺,在新野一带已经非常出名。刘秀活了二十多年,还从来没有对哪个女人动过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说阴丽华的名字,他就神魂飘荡。想起当初在长安城里看到的“执金吾”出行盛况,他不禁立下心愿:“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秀名如其人,是长得很俊秀的。

中国古代的史家,一向惜墨如金,尤其在评论名人外表上面,已经达到了“色即是空”的地步。要想在他们的笔下得到帅哥美女的名声,是难乎其难的,等闲的美色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但是稍有个鼻塌嘴歪的,他们却是绝不放过。对女子是如此,对男子也不例外。

然而,对于刘秀,所有的人都毫不吝惜地齐声赞叹他的风神俊朗,认为他是世上数一数二的帅哥——美须眉也。

照正史上的说法,刘秀身高七尺三寸,(秦尺23厘米,汉尺24厘米略多。三国时诸葛亮身高八尺,按今天的说法是一米九三)。换算一下,刘秀的身高至少在1米75以上。以当时人的平均身高来算,他随便往哪里一站,都是鹤立鸡群的感觉。再加上他体形匀称,更显得修长。

然后来说他的相貌:刘秀不但个子高,而且鼻梁挺拔、额头饱满、皮肤白皙、眉目传神。宛若温柔秀美的女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漂亮的奶油小生)。

可能是长得太秀气了,刘秀给人的视觉冲击过于强烈,以至于跟他对阵的敌人,都对他竟有战术谋略表示难以相信。比如他后来的敌人严尤,别人向严尤提及刘秀的兵法,严尤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你们说的是那个小帅哥刘秀吗?他居然也会这个?”

直到成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身上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悍厉气息。据说后来他成为皇帝,返回家乡宴请邻里,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老太太们喊着他的小名指点说:你从小就厚道过头,温柔体贴,现在当了皇帝,还是没有什么改变,这可不行,要拿出点皇帝的威严架子来才行。

刘秀笑着说:“吾治天下,欲以柔道行之。温柔有什么不好呢?”

帅哥配美女,那当然是天生的一对。

不过,老天选中了刘秀去担当重振汉室的责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不会给他和阴丽华一帆风顺的感情生活。

三、少年举义

此时的刘秀,虽然仍然过着耕种读书的田园生活,心里却已经立下了宏图大志。

话说有一次,刘秀和二姐夫邓晨一起去拜访名士蔡少公。由于他们都是后生晚辈,所以只能陪坐末席。

这位蔡少公,喜欢研究图谶预言之学,这天的聚会也不例外。

聚会中途,他忍不住讲出自己的研究心得:“以某对图谶的参详,将来的天子将是刘秀。”

话一出口,满座中诸宾客顿时纷纷议论起来,最后有人想到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篡汉的王莽国师刘歆——他也喜欢研究图谶,而且还刚刚改名为刘秀,看来他是想应这个预言啊!

这位宾客一想到这里,就连忙站起身来,问蔡少公:“莫非预言所指的,就是国师刘秀?”

蔡少公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叨陪末座的刘秀就忍不住反驳道:“为什么非要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物?怎么见得就不是我呢?”

不用说,刘秀这句话顿时引来了满堂的嘲笑。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文质彬彬的少年竟然敢跟国师相比,真是可笑之极。

刘秀对这些所谓名士对自己的轻视很不满,起身扬长而去。邓晨也连忙告退,跟着小舅子出了门。

然而喜好谶文的绝不止蔡少公一人。宛地有一个名叫李守的人,也有这个爱好,他研究的结果比蔡少公更进一步,“刘氏不久复兴,李氏必将为辅”。李守与儿子李通讨论后,认为这说的正是西汉王室后人刘縯、刘秀兄弟。

不久后,刘秀推着小车儿,到宛地来卖收获的谷物,正好遇到了李通李轶兄弟。李氏兄弟一见刘秀,顿时如获至宝,大力游说他趁天下大乱的时机,匡复汉室江山。

刘秀卖完谷物,回乡将李通兄弟的话转告了大哥刘縯。李通兄弟的话正中了刘縯的心意,他将自己素来结交的百余名好汉召集起来,决定就此兴兵造反。刘秀作为亲弟弟,又满怀复兴祖业的心愿,当然更不会推辞。

刘縯平日里在乡间呼朋唤友,来往的尽是强梁子弟,时不时地还关上门来神神秘秘商议,整个一帮派老大的样范,看来风评并不是很好。

所以他一宣布自己要起事,同乡同族的子弟们便大惊失色,纷纷逃跑,拒绝征召,说:“刘伯升(刘縯的字)造反,那是要我们去送死的。”

正在伤脑筋的时候,刘秀第一个响应哥哥的倡议,穿上了红袍高冠的戎装。

刘秀的举动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原来纷纷出逃保命的乡亲们都改变了主意,说:“刘秀可是出名的稳重厚道人,他都从军了,那肯定此事是有道理的。跟着他准没错儿。”

刘秀的人格魅力,使人们竟然忘却了杀伐的惨烈,已经外逃的人又都跑了回来,主动应征入伍。很快,刘秀就帮助哥哥召集到了八千子弟兵。

这年,刘秀二十八岁。

然而,这支刚刚组建的起义军毫无经验,尤其是最初的倡议者李通。他原本是作为刘縯兄弟的内应在宛城谋事的,结果消息走漏,全家六十四口都被诛杀,只有李通一人逃走。

宛城是打不了了,刘縯只好另想办法,联络上湖北大洪山(即绿林山)出来的、一支以王风为首的绿林军,壮大声威之后再作打算。

很快,这支队伍连连得胜,攻下了周围唐子乡等地,得到了大量财物。

得到了财物之后,匪气浓重的王风便对着掠夺来的财物眼红起来,为了多抢些,他甚至还要跟刘縯率领的刘家军分道扬镳、大打出手。

在这个节骨眼上,刘秀站了出来,向刘氏宗族百般劝说,让他们将抢到手的财物都让出来,全部送给绿林军队。

王风是土匪本色,拿到了全部钱物,自然又讲起兄弟情谊来。一场可能诱发内讧、使大家都死于非命的灾难就此被刘秀制止。(能够劝说杀气腾腾的军队将到手的财物如数交出,这已经足以证明刘秀在军队中的威信和德望。)

刘秀身上,有一种非常典型的超然气质,金银财宝和美色对他都不起任何作用。最初起兵的时候,军中战马不足,很多军官为了争抢坐骑抬高身份而发生争执。而刘秀却对此毫不在乎,他是首领的弟弟,照理来说,再缺也要给他一匹马,他却主动将马让给其他军官,自己一直骑着起兵前卖谷所用的一头牛。直到后来棘阳大捷,他才有了第一匹很不起眼的战马。

因此,刘秀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牛背”而非马背上开国的皇帝。

由于刘秀的忍让,一场危机安然度过,两军继续精诚合作,又攻下了棘阳。

在第一场战役中,刘秀目睹了士兵抢掠百姓、滥取财物的恶行,给了他很深的触动,也让他对百姓的苦难非常痛心。从棘阳之战开始,刘秀严格要求自己的下属部队,绝对不可以借着起义杀敌的名义,掳掠无辜百姓。

——这项由同情心产生的纪律,在后来为刘秀争取了无数的支持和民望。

棘阳大胜使得刘縯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无坚不摧,以至于在随后的宛城之战中,竟然带着家小一起出发了。

就在去往宛城的路上,刘氏兄弟的子弟步兵与王莽的正规骑兵正面遭遇。结果全军溃败。

在逃难的路上,刘秀得到了一匹马,载着妹妹刘伯姬一起逃命。半路上,他遇到了大姐刘元和三个外甥女。刘秀叫姐姐和外甥女一起逃跑,刘元拒绝了:“只有一匹马,如果我和女儿们也上去,能逃多远呢?你们快逃吧,不要管我,免得大家死在一起。”刘秀还没来得及再次开口劝说,追兵就到了。刘元和三个女儿以及刘秀二哥刘仲等几十个刘氏族人,都被追杀丧命。刘秀和刘伯姬侥幸逃生。

这是刘秀一生中第一场、也是最惨烈的败仗。

刘縯刘秀兄弟劫后余生,在棘阳重逢。

这时,王莽的大军乘胜追击,起义军里人心惶惶,想要趁乱逃跑的人数不胜数。

就在这个时候,李通找到了刘氏兄弟。他的家族六十四人死于非命,他对王莽新朝切骨痛恨。他为刘氏兄弟出了一个好主意:宜秋有一支起义军,首领名叫王常,人马多达数万之众,若想死里逃生,就要去跟王常联合。

公元22年农历12月,刘氏兄弟的军队和王常的军队整合,向王莽的精锐部队发起了复仇之战。

哀兵必胜。

公元23年伊始,起义军不但战胜了对手,而且还顺利地攻下了宛城。

这时的起义军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领地,土匪出身的绿林好汉们,忍不住又露出了当初抢财宝时的猴急嘴脸,想要自立当皇帝了。

刘縯、刘秀兄弟反对如此仓促的称帝行为。这固然是因为他们自己胸有大志,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觉得时机不成熟,起义军的势力仍然不够,推举一个首领称王是可以的,但是称帝却不行,因为那一定会成为其他地方武装和王莽新朝的靶子。

但是,刘氏兄弟的兵马远远不如绿林军的多。所以抗议无效,绿林军树立了一个名叫刘玄的人做皇帝,称玄汉王朝,刘玄自称更始皇帝。

这位刘玄,名义上是刘縯、刘秀的族兄,实际上他除了年长,毫无能力和功劳。而且他对堂弟刘縯、刘秀的战功眼红心热,与绿林军很有共同语言。事实上,他就是绿林军扶起来的一个傀儡——绿林军看中的是他既没本事又姓刘,他则指望靠着绿林军称孤道寡。

刘玄登上了玄汉王朝的草头龙椅,对刘縯刘秀兄弟反对称帝、众多刘氏子弟更推举刘縯为帝的事情记在心里,满怀杀机地封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这时是公元23年二月。

成为“太常偏将军”的刘秀,继续领兵作战,很快就攻下了河南的大部分区域。在所有的战役中,刘秀继续他不扰民的纪律,所到之处深受士绅百姓的欢迎。他一如既往不好财色,所有的战利品都如数运回宛城,交给更始帝刘玄。

四、生死交煎中的新婚与分离

就在公元23年六月,刘秀终于达成了他多年的心愿,在宛城城里,迎娶了阴丽华为妻。

这年,刘秀二十九岁,阴丽华十九岁。

——刘秀是中国皇帝中最晚婚的一个。如果说他是为了等待阴丽华而晚婚的,似乎有些太浪漫了。但是作为一个地方武装首领,一直没有声色之好、纳妾宠婢,又确实让人不得不作此想。

乱世没有留多少新婚燕尔的甜蜜时光给这对新人。

正在新婚中的刘秀,不会想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玄汉王朝的内乱之中。

那位毫无建树和才干的更始帝刘玄,趁着刘秀带兵在外的机会,与绿林军方面密谋,把刘秀的哥哥刘縯给杀了。

就在刘縯攻下宛城的时候,刘玄便已经想下杀手了。他和绿林军首领定下圈套,想以犒军的名义弄死刘縯。

在犒军大宴的时候,刘玄故意当众说刘縯的佩剑好看,要刘縯将防身宝剑解下来给自己细看一看。本来照原来的计划,刘玄此时便要下令身边亲信斩杀刘縯的。

但是这个刘玄是个没出息的孬种,虽然刘縯已经没有了武器,他仍然害怕威武雄壮的刘縯徒手向自己攻击,虽然绣衣史申徒建两次借口献玉,提醒刘玄下令动手,刘玄仍然没有这个胆子。

刘縯的舅舅樊宏对这奇怪的一幕生了疑心,宴会结束后,他提醒外甥:“申徒建献玉与当年鸿门宴范增献玉一样诡异,你要小心,他们对你不怀好意。”

刘縯这时刚为刘玄攻下了宛城、立下了大功,根本不会想到自己的族兄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对自己下毒手。何况他一直统兵在外,对刘玄和他的近臣没有什么了解,因此没把舅舅的提醒放在心上。

粗心大意的刘縯不会想到,另一个圈套正在等着他。

当初刘玄称帝,将领刘稷十分不满,说:“大家能够开创局面,全靠的是刘縯刘秀兄弟,他刘玄无才无德,凭什么让他坐这张龙椅?”

刘玄决定利用这个对自己不满的刘稷,故意羞辱他,引得烈性的刘稷当众发作。刘玄便趁机令人将“抗命不遵”的刘稷推出去斩首。

刘縯连忙为刘稷分辩,这一下正中刘玄下怀,他身边早已安排好的近臣朱鲔立即出声,指责刘縯与刘稷一个鼻孔出气,对皇帝不忠,应该同罪处斩。

刘玄自然“龙颜大怒”,恰到好处地在气头上“冲动”了一回。

为玄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縯,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族兄的刀斧之下。

得到噩耗的刘秀马上就明白了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为了不引起刘玄更深一步的杀心,他强忍着悲痛赶到宛城,不但没有为哥哥申辩,反而向刘玄悔过认错,将自己兄弟沐血奋战的功劳也全部归到其他绿林将领的头上。

为了保全刘家的眷属子弟,刘秀不敢为哥哥服丧,甚至不接受亲信友人的吊唁。只有身边打扫的人才知道,每天清晨他的被褥上都满是泪痕。

——按时间推算,这时每天陪伴在刘秀身边抚慰他的,只有他的新婚妻子阴丽华。如果说从前刘秀爱慕的只是她的美丽和温柔,这段前途暗淡、生死未卜的日子,更一步地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意。阴丽华,恐怕是世上唯一一个看过光武皇帝流泪的女人。

刘秀的忍耐使家族得到了生存的机会。不久,他被更始帝封为武信侯,但是军权却被剥夺了。

公元23年九月,王莽被义军斩首,新朝覆灭。

得到消息的更始帝刘玄心花怒放,立即下令迁都洛阳,并封刘秀为司隶校尉,先行抵洛,为自己打前站。

呵呵,这个前站是这么好打的吗?一片混乱的洛阳城里,谁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危险在潜伏。更何况刘秀此时没有兵权,带着少量的人马去洛阳,如果真遇到了危险,那是只有死路一条的。刘玄作出这个决定,其实就是又对刘秀也起了杀心。

刘秀知道,即使自己能逃过此劫、把洛阳清理好,自认为坐定天下的刘玄也会干出更进一步鸟尽弓藏的事情来。

在前往洛阳的前夕,刘秀不顾阴丽华的反对,强令将她送回了新野娘家。

我们来计算一下,从六月到九月初,刘秀和阴丽华的新婚生活只有不足三个月,而其间又遇上了长兄刘縯遇害、整个家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大危机。

——不难想像,刘秀和阴丽华实在没有多少在一起卿卿我我的可能和机会。这也就是阴丽华没能为刘秀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真正原因。

在亲兵护送(押送)下,离开刘秀返回新野的阴丽华,满怀着眷恋不舍和对丈夫前途生死的恐惧。

明说了吧,刘秀之所以要将阴丽华送回娘家,而不是和刘黄刘伯姬一起回刘家,理由很简单: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万一死在刘玄的手上,即使刘家被抄灭,远在新野的阴丽华也能够逃生、更能够在父母的照顾下顺利改嫁。

五、逼出来的宏图大志

九月,刘秀带着自己所剩无几的亲信兵卒,来到了洛阳。

在去往洛阳的路上,刘秀经过父城。

在父城很有影响力的冯异听说刘秀经过,非常高兴,亲自大开城门热情相迎,不但向刘秀推荐了诸多人才,还主动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刘秀的统领。

冯异与刘秀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

早在刘秀当初攻打父城的时候,冯异作为敌人,曾经被刘秀的手下活捉。当冯异亲眼看见刘秀严整的军队、非凡的仪表之后,顿时被折服,改变了自己原本想借兵反攻刘秀的想法,转而向刘秀提出:愿意回父城去为刘秀劝降父城。

刘秀的部下对冯异的说辞绝不相信,认为他非常聪明,如果放了他无异于放虎归山。

刘秀对部属的意见一笑置之:他自信已经准确判断的冯异的诚心,更何况他刘秀一向不杀俘虏和百姓,冯异也不例外。

冯异没有辜负刘秀的信任,回到父城之后,他为刘秀说服了父城五县一齐投诚。

然而,就在刘秀为玄汉王朝立下这桩大功劳的同时,他的哥哥刘縯却在宛城被刘玄杀害了。

——因此,冯异不但是刘秀的好友,更非常清楚刘秀丧兄别妻的处境。

好友重逢,有心的冯异很快发现刘秀虽然在公众面前谈笑风生,公务以外却经常郁郁无语。

冯异便经常劝慰刘秀。

然而,外表柔和的刘秀,却不是一个愿意被人同情的人。他虽然很感激冯异的友情,却常常摇手制止冯异对自己的安慰,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在父城短暂停留之后,刘秀来到了洛阳。他很快就将一片混乱的洛阳城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并且修复了官署和宫室,派人向宛城的更始帝刘玄回报。

得到消息的刘玄虽然懊恼刘秀居然没死,但是对自己能进京登基却不免喜出望外,很快就选了个黄道吉日“迁都”洛阳了。

刘氏的玄汉王朝入主洛阳,似乎预示着汉室的复兴。于是,经历过西汉和新朝的老臣们都从长安城来到洛阳朝见更始帝。

这些两朝官员有长安城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等。

来到洛阳,这些见多识广的老官员们顿时目瞪口呆:那个站在高台上神气活现的更始帝刘玄和他身边的亲信们,虽然一个个身穿盛装,却都是女人的服装样式!

汉服制度是非常复杂和考究的。君王后妃以及公侯高官的服饰都有严格的规矩,与平民百姓完全不同,稍微搞错一点都会变成四不像。

刘玄大字也不识几个,虽然叨先人的光姓了刘,哪里知道什么制度规矩。而他那些同样狗屁不通的亲信,本就是一群江湖上的乌合之众,更对国家典籍一窍不通。这帮家伙,谁也不知道大汉天子和公侯将相应该穿戴怎样规制、怎样花纹的服装佩饰。

结果就是这样了:这帮男人,把后妃的服饰堆到了自己的身上。

台下的长安旧臣们面对这样一群帝王将相,哭笑不得。

正在面面相觑、暗暗嘀咕的时候,刘秀出现了。

对典籍非常熟习、并且素好整洁的刘秀,是整个大殿里,唯一真正穿着合乎制度的汉服、并且也将汉服穿得格外风神俊朗的一个人。

西汉老臣们看见刘秀的风采,顿时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刘秀的出现,将逝去的大汉王朝又活生生地展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他们喜不自禁,纷纷感叹:“真没有想到,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看到旧日的样子。”

整个玄汉王朝,只有刘秀使他们产生了好感。

玄汉王朝虽然定都洛阳,但是实际势力所及,只有大部分的河南以及长安、南阳等地。在这片区域之外,充斥着各种旗号的地方割据武装,他们对“更始帝”嗤之以鼻。

而洛阳开阔的地势,更是容易受人侵袭的弱点之一。

为了保证王朝能够坐定天下,一定要招降各地的武装,尤其是冀州一带(紧邻玄汉的河北地区)。

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谁有这个能力和勇气去完成他?

新任大司徒刘赐,是刘玄和刘秀的堂兄,他清醒地意识到,整个玄汉王朝的文官武将里,只有刘秀有这个能力和勇气。

更始帝刘玄很想让自己的亲信干这件事,因为被招降的军队势必要与去招安的将领产生深厚的交情。

可是他团团乱转之后,发现事情确如刘赐所言,只有刘秀能够担此重任。

无可奈何之下,刘玄任命二十九岁的刘秀为行大司马事(代理三军总司令),前往河北一带招降人马。同时,刘玄对刘秀很不放心,更隐隐地巴望他被不服招降的地方武装一刀两段。因此,他居然没有给刘秀任何护卫军队。

刘秀接受了这项没安好心的任命,只带着自己的亲信冯异等不足二百人渡过了黄河,出发了。

刘秀沿途考民情吏治,惩治了一批一批恶霸贪官,并且审理战乱中积压的旧案,平反大量冤狱,将因王莽苛政被无辜关押的百姓放出监牢、恢复生产,同时他凭借自己对典章的熟练掌握,将所到之处的新朝苛政废除,重新恢复汉时的官制法典。

刘秀爱民的名声很快传播开来,沿途的百姓听说刘秀来了,都拿出家中最好的饮食远远出迎。官员们则赠送财物和美女。

刘秀对士绅百姓的好意,一如既往地婉言谢绝。财物拒收,而婢奴则送还与家人团聚。

刘秀的举止,得到了所过之处众口一辞的好评和拥戴,许多人主动要求做他的部属兵卒。

当刘秀一行来到邺城(河北临漳)时,他十年前在长安求学时的老友邓禹找到了他。

刘秀见到老朋友非常高兴,与邓禹同食同睡,彻夜谈论天下大事。

谈话中,刘秀询问老友:“我如今奉皇命管治河北,你远来投奔,想要我安排一个什么官职给你呢?”

邓禹回答:“我现在不想做官。”

刘秀很惊讶,笑道:“那你甩下家人来找我,不会只是想追忆友情吧?”

邓禹打开天窗说亮话:“我的心愿,就是你日后威加海内、一统天下,成为一代明君,而我邓禹能够在你身边为你所用,以开国功臣名留青史。”

邓禹的来到和他不加掩饰的直言,触动了刘秀的心思。跟着刘玄只能是重蹈哥哥的覆辙。他又想起了当年“刘秀得天下”的预言。少年时的壮志又重新燃起。

他接受了邓禹的建议。

这个秉烛夜谈的夜晚,使刘秀从此正式立下了帝王之志。

六、左右逢敌

在河北邯郸,刘秀招揽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才:巨鹿人耿纯。他是当地有名的豪族巨富,对刘秀的才干见识钦佩不已,甘愿投靠。

与人才同来的,还有一个西汉皇室后裔刘林。

这个刘林,倒真不愧是个杀气腾腾的主儿,一见刘秀,他就把一个必杀绝招拿出来兜售:“如今赤眉军势大,我有一个好主意,可以把他们杀得干干净净——挖开黄河的堤坝,教他们有死没生。”

这个主意既狠且辣,刘秀悚然而惊,斥责道:“为了灭敌得富贵,堤岸两边的百姓和万千生灵,竟然全不在你眼里?你不觉得太过残忍了吗?我即使因此得了天下,也无颜为人。”

刘林对刘秀的“没有气魄”非常不满,转而决定自树旗帜自打天下。

刘林找到了一个在邯郸街上算命卖卦的王郎,让他改名刘子舆,自称是西汉成帝流落民间的皇子。

就在这年12月的一天,刘林与王郎率领几百人,在邯郸城称帝了。

汉成帝竟有皇子流落民间,这爆炸性的消息立即得到了许多人的信任。邯郸汉帝立即大壮声威。

而刘林王郎自立为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追杀刘秀。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对手玄汉王朝,真正的顶梁柱就是不到三十岁的刘秀,只要除掉了他,自己这个天下就稳当了一大半。

于是,他们发布命令,开出十万户侯爵的天价赏格,悬赏刘秀的人头。

诗云:“粪土当年万户侯”。

十万户侯爵,那是怎样的代价?

刘秀的性命,在识货人的眼中,可真是值钱啊!

一介算命先生,怎么能够刹时间就得到这么多人的拥戴呢?为什么成帝皇子一说这么容易被百姓听信?还记得上篇中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故事吧?正是由于这对姐妹残害婴儿的行径太过残忍,引起了民间的广泛愤恨,同情无辜宫女母子的人们纷纷传说,其实并不是所有怀上身孕的宫女都被杀死了,其中肯定有逃出宫外的。

刘林正是利用了民间的这种传说,成功地使王郎得到了老百姓的同情和拥戴。“先帝遗子”的名头,怎么说也比刘秀、刘玄这等远亲宗枝要神气得多。很快,王郎便气势大振起来。

而这对于有苦说不出的刘秀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

现在他无路可走:邯郸的王郎刘林要他的性命,洛阳的刘玄一样要他的性命。他在两个“汉”政权的夹攻之下,已是走投无路。

刘林确实是个很有手段、很会制造谣言的高手,在他的运作下,邯郸汉帝的影响很快就水涨船高。刘秀再往前走,几乎是寸步难行了。

七、绝境求生

公元24年春天,刘秀逃到了蓟州(北京一带)。城内的汉室宗亲刘接,对十万户侯爵的悬赏垂涎三尺,派人迎来了王郎的使臣,想要关上城门活捉刘秀。

刘秀带着忠心耿耿的部属,拼死从城南门开出一条路,才得以逃脱。

他们一路忍饥挨饿,手脚都被冻得肿烂,好不容易才来到曲阳,又被王郎的兵马追赶上来。

无奈之下,他们又冒险踏冰,过了将要开冻的滹沱河。在雨雪交加中来到了河北冀县。

冀县的太守任光,曾经在昆阳大战中与刘秀同生共死,对刘秀以一当十指挥作战的军事天才和品德十分景仰。听说刘秀前来投奔,他十分高兴,亲自出城远迎。

刘秀到冀县不久,和戎太守邳彤也闻讯前来响应。

在邳彤和任光的倡议下,刘秀决定起兵与王郎对抗。他封任光为左大将军,派耿纯返乡征兵。

即使集结邳彤和任光的军队,刘秀此时手里的兵员也不足万人,怎样才能以一敌百获胜呢?

首先,他让任光派人四处贴出榜文,声称玄汉政府派自己率百万大军前来讨伐王郎。老百姓顿时四处哄传,把不知底里的官吏都吓得胆战心惊。

接着,刘秀在黄昏之后率兵来到堂阳县,趁着天黑,让军队击鼓呐喊、马匹不停地围着城池转圈狂奔、其他士兵则每人都扬旗举火。

县城里的守兵和官员被吓得七荤八素,再加上刘秀百战百胜的威名远扬,他们根本不敢应战,当夜便开门投降。

用同样的方法,刘秀不费多少力气,就将堂阳、贯县、昌城都收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军队也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耿纯从家乡带来的两千耿家军。

有了真正的军队,刘秀指挥作战更是得心应手。

很快,赵县、卢奴、曲阳、中山都归附了刘秀。

当刘秀的军队来到真定(定县)的时候,他遇到了另一个强劲的对手:真定王刘扬。

刘扬,与刘秀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是西汉末年的真定王,虽然王莽篡汉,他手里仍然控制有号称十万之众的军队。

俗话说,灭敌一万,自损八千。如果硬打,刘秀即使能够以智取胜,也势必伤损严重。这使得他非常忧虑。

在这样的情形下,在昌城投靠他的刘植愿意以同宗的名义,前去游说刘扬,让他与刘秀联合作战。

又一位妻子

刘植很快就带来了刘扬的回音:刘扬对刘秀的才干非常钦佩,愿意主动归附。但是他不想做刘秀的部下,而是要刘秀做他的晚辈。也就是说,要跟刘秀联姻。

刘秀一时反应不过来,不知道这姻从何联起,惊讶之极:“我刚刚成亲,还没有儿女,而我的妹妹刘伯姬虽未出嫁却已经与李通有了婚约,我怎么能毁约呢?”

刘植挠着头道:“去联姻的不是别人,就是主公你自己。刘扬有个外甥女名叫郭圣通,他愿意让你去做他的外甥女婿。这事确实有些不好办,不过我已经替主公应承下来了,你还是答应了的好。”

刘秀一听,顿时窘迫不已:“我已经有阴丽华做妻子了,怎么还能娶别的女人呢?”

刘秀与阴丽华之间两情缱绻之深,对于他的亲信部属来说,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刘植回报的时候,早已经想好了一堆说辞。

不过亲眼看见刘秀的表现,刘植仍然忍不住为他竟对飞来艳福作如此反应感到不解:“常言道,天子娶九女、诸侯纳三妇,主公你就算娶了郭圣通,那也还不过就是两个而已。再说了,这对你又有什么不好?难道这样的飞来艳福不享,反倒要去跟刘扬拼个你死我活么?请主公好好考虑考虑。”

刘秀的反应,恐怕别说刘植,就是如今的很多男人看了,都会觉得想不通:娶一个美娇娘,那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有什么为难的?

现在,让我们重新复习一下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刘秀会对迎娶郭圣通有抵触情绪。

中国古代,并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姬妾制。妻子的名分只能属于一个女人,其他的女人只能是姬妾。而姬妾在正妻面前是非常卑微的:她要向正妻跪拜、自称奴婢,她没有资格当亲生儿女的母亲,她的儿女只能喊丈夫的正妻为母亲。在悍妒的情形下,正妻甚至有随意杀死姬妾的权力。

毫无疑问,郭圣通如此大的来头,是不可能甘心做姬妾的。那么事情就明摆着:刘扬是在要求刘秀停妻另娶他的外甥女为正妻。而刘秀心爱的结发之妻阴丽华,即使不被休掉,也只能退为小妾。

娶妻与纳妾,是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概念。刘秀生在男人多姬妾的年代,应该对这种制度并不反感,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让别的女人凌驾于阴丽华之上。他对阴丽华苦恋多年,想来终于达成心愿之时,一定对阴丽华许下了海誓山盟。恐怕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居然会有人要他停妻再娶。

不过眼下的情况是:要么娶郭圣通为妻当刘扬的外甥女婿,要么就来一场十几万兵马的混战。

于是,刘秀终于答应了这桩婚事,派刘植去真定下聘礼了。

刘扬对刘秀的态度十分满意,亲自为他和郭圣通举行了婚礼。

这场婚礼,毫无疑问是一场政治联姻,看来看去更令人产生一种逼婚加入赘的感觉。

当刘秀在尴尬中行完礼,终于大松一口气地进入洞房之后,他才第一次有机会看清郭圣通——这个被硬塞给他的新娘。

郭圣通,她的父亲郭昌是真定槁县人,曾经在真定郡政府担任过功曹(科级干部)。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他的品行卓异,曾经主动将数百万的家产让给异母弟弟。出人意料的高风亮节,令人刮目相看,于是他被相中,娶了真定恭王刘普的女儿、刘扬的妹妹——由于嫁入郭家,这位刘郡主被称为“郭主”。郭主为郭昌生下了儿子郭况、女儿郭圣通。

郭圣通出身高贵,美丽动人,而且家教之下很有才学。刘秀虽然进洞房时多少有些不情愿,但是看见这样的美人,却也不禁动心。他刚娶了阴丽华,初识男欢女爱不到百日就被迫分开,一年多来尽跟着一帮老粗们在刀光剑影中混日子,如今在郭圣通这里又重新看见了万种风情,虽然心里对阴丽华万分愧疚,却也身不由己地又掉进了温柔乡。

家世、美貌、再加上给丈夫带来的军队,从客观上来讲,这时的郭圣通比阴丽华的综合评分还是要高得多的。

然而,她来迟了。

郭圣通如果不是来迟了一年,刘秀已经用情于阴丽华;如果她不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被舅舅强加于刘秀,也许她未来的人生会是另一种情形。

天上的雷公,地上的舅公,刘扬成功地将外甥女儿嫁给了刘秀,使得自己虽然归附刘秀,却成了刘秀的尊长,好不舒坦。更重要的是,刘秀年青有为,远远超过其他的各路首领,最有成就功业的可能。

再不厚道地推测一下:刘扬三兄弟恐怕此时便早已经做好了其他打算,所谓的联姻,只是权衡之计(即使是权衡,他们也不肯服低做小,志气不小。)

话先说在这里,过两年自见分晓。

八、东汉王朝的建立

现在,刘秀不但避免了一场决战,还得到了刘扬的军队,顿时声势大涨,几天后便将元氏、房子、攻口、柏乡等地收为囊中。

刘秀大军的威名远扬,很多人都主动前来加盟,其中包括不少刘姓的汉室宗亲。

兵马多了,胡作非为的事情也就多了,各位刘氏宗王宗亲,以及各路豪杰,都是各自地盘上的一方人物,如今虽然归附刘秀,毛病却实在不少。

不久,刘秀的一个族侄就因为违抗命令,被军纪官祭遵给杀了。

刘秀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忍不住大怒:“这人竟敢杀我的侄儿?!”立刻就要把祭遵杀了。

主簿陈副连忙进谏道:“主公你一直想让部队整顿军纪,却苦于没有好办法,这个祭遵如此铁面无私,正是一个好人材,您怎么能因私废公呢?”

刘秀怔了很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不但不追究杀侄之事,还晋封祭遵为将军,统管全军上下将领军士的纪律。他还特地提醒手下那群剽悍的将领:“从今以后,你们凡事都要守规矩了,可要小心祭遵,他连我家的人都敢杀,更不会对大家客气。各位小心些好。”

将领们从此对祭遵畏如虎蝎,祭遵啥都还没干,整支大军就顿时肃然严整起来。

军队一路前行,势头越来越大。

经过二十多天的围城,邯郸终于被攻破,在混战中,自称刘子舆的王郎被大将军王霸杀死。

进入邯郸后,刘秀搜出了许多书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投靠之心不诚的部下暗中与王郎来往的信件。

眼看行迹败露,骑墙派们忍不住心里打鼓。

刘秀将所有的将领都召集起来,将所有的信件不开封便当众烧毁。他笑着解释说:“让大家都睡个好觉。”从此就将这事丢到一边。

消灭王郎刘林进入邯郸,刘秀手里已经掌握了比更始帝刘玄更大的地盘、更多的兵马。但是他仍然向刘玄定期汇报工作,并且在攻下邯郸后,接受了刘玄的册封:“萧王”。

他的部下们看见主公仍然安心地为玄汉王朝当牛做马,都忍不住了:他不想当皇帝,俺们还想做开国功臣呢。

于是,他们公推刘秀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护军朱佑去劝说。

朱佑对刘秀说:“刘玄根本就不配做皇帝,主公您才是真正有帝王之相的人,何况早有预言天命所归,您不必再耽搁,赶紧称帝吧。”

刘秀还没等朱佑说完,就笑着吓唬他:“再说下去,就叫祭遵将军,把你关押起来。”

朱佑吓得魂飞天外,赶紧闭嘴。

不久,将军耿彪来到邯郸温明殿见刘秀,对他说:“王莽之败,是因为政令苛刻,如今刘玄政府尚未平定天下,苛刻无能便已经远超王莽,民怨沸腾,歌谣都唱: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照此下去,玄汉灭亡也指日可待。而主公所到之处,声名卓著。如今您要得天下,只消发布一道榜文,就能得到民心归附。如果您再不起事,玄汉政府失尽民心之后,刘家天下还能再振兴吗?”

刘秀不出声。

虎牙将军铫期在殿外听得心急,不等通报就跑了进去,附和耿彪,要求刘秀赶快拿定主意。

刘秀被部下急不可耐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

从此,刘秀正式与刘玄决裂。但是他仍然不愿称帝。

正式割据一方的刘秀,河北是他的重要势力范围。因此他更进一步地讨伐河北境内的其他势力,并且很快将主要的铜马、高湖、重连收复,并且封他们的首领为王侯。

降人们都害怕刘秀日后加害自己,人心惶恐不安。

刘秀明白降部的心境,于是不带任何护卫,单骑巡视降部军营。降人对刘秀感激涕零,都说:“萧王有如此胸襟,我们只有拼死报效才能对得起他。”

在河北顺水,刘秀遇到了敌人的袭击,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的他被敌人偷袭,战马负伤将他摔在了地上。将军耿彪和王丰拼死将围攻刘秀的敌人杀退,发现他的脚负了伤,刘秀笑着说:“要不是你们来得好,我就要让敌人嘲笑了。”耿彪却没有这个心情说笑,赶紧将主人扶上战马,一起返回范阳。

刘秀重整军队,再次势如破竹地攻下了很多城池。一路上,将领们轮着班儿地劝他做皇帝。刘秀仍然没有答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