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巧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17:26:11

点击下载

作者:李楠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能言巧辩

能言巧辩试读:

前言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少年英才,在各个方面显露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伟大民族,渊远流长、绵泽深厚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一代代名传后世的少年英才。这些传诵于世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少年朋友们来说,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教育与启迪意义。

人的智慧与才智,并不单单的表现在一个人的文化学识上,而是多方面的。就本书提到的人物来说,虽然以学识见长的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少年是凭借智力与勇气致胜的。他们面对难题,能够冷静思考;遇到危难,往往沉着机智;取得成绩,能够淡然处之。他们也并非个个都是天赋秉异的神童,却能够吃苦耐劳,通过勤学苦练,迎头赶上;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同一般寻常儿童一样,童稚可爱,甚至贪玩任性,但他们又能够及时反思,知错即改。他们往往少有大志,不同俗流,尤其是那些奇情少女,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他们之所以会为世人所称道,有赖于其机智灵活的头脑、锲而不舍的毅力、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高尚纯洁的品德。《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一书即是通过一个个趣味横生的故事从各个方面来展现中华少年的智慧、精神与品德。全书共分十大部分:

斗智显智慧: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中华少年与人斗智斗勇的智慧故事;

小小审判官:料事如神、明察秋毫的中华少年当机立断、明辨是非的断案智慧故事;

妙对状元:中华少年巧对、善对、谜对、绝对、奇对、妙对、智对的联对智慧故事;

能言巧辩:妙语连珠、语惊四座的中华少年能言善辩的智慧故事;

勤学修身智慧:中华少年好学、勤奋、诚实、敬业、节俭、谦虚、礼貌的勤学修身智慧故事;

创新之道:中华少年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创造创新智慧故事与创新方法;

才艺智慧: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心灵手巧的中华少年多才多艺艺绝天下的智慧故事;

智慧在民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民间少年智慧故事;

神童大智慧:天才、奇才、鬼才的少年神童智慧故事;

英雄出少年:英勇无畏、精忠报国、大智大勇的中华少年英雄智慧故事。

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较好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与自身的努力。人生的磨难,社会的感染,家庭的熏陶,个人的领悟,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套少年通俗读物,本书并不是简单的故事汇编,其间还有对少年成长过程中自身努力的肯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优秀学习与教育方法方式的总结,所以,不仅对于少年朋友来说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对于广大的家长朋友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之,希望本书能给少年朋友们以智慧的启迪,人生的导向,找到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编者二〇〇五年三月

一 巧舌如簧

项橐拦车难孔子

项橐,姓项名橐,春秋时期鲁国人,自幼机智聪敏。他以七岁为孔子师而成为中国古代史上一位很有名气的神童。关于项橐机智聪敏的故事不少,都和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号称“圣人”的孔子联系在一起,这也许正是项橐的聪慧之处。

项橐听别人说孔子是当今的大圣人,没有什么不懂的,也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心中很不服气,便想找个机会考考孔子。

这一天,他听说孔子周游列国回来,要经过他们村,便找来几个小朋友,挖了许多石头和土,在村口的大道上围成了一座“城池”。当他看到孔子的车子快要来到时,便马上坐到“城池”的中央,指挥小朋友游戏,挡住了孔子的车马。

车夫见一个小孩坐在路中央,急忙大声喊道:“车子来了,快闪开!”

项橐并不躲闪,反而毫不示弱地说:“你这人好不懂礼貌,说话连车也不下,叫你们车上的主人下来答话!”

车夫怕伤着他,只好跳下车子对他说:“你这小孩口气不小,要让车上的主人下来,你知道车上坐的是谁吗?他就是当今的孔老圣人!”

项橐说:“正因为你车上坐的是大圣人,我才非让他下车答话不可!”

孔子听了,感到惊奇,只好走下车子问项橐:“你让我下来有什么话要说么?”

项橐答:“听说你是个圣人,特别是在礼仪方面还是个专家,但是你的车夫对我如此粗野,这样对吗?”

孔子说:“我的车夫态度是粗野了些,可你站在路中央,看见车子来了不让路也不对呀!”

项橐指着地上说:“我并没站在路上,你看这是什么?”

孔子看了看说:“倒像一座小土城。”

项橐十分认真地说:“是呀,你的车遇到城池,为什么不绕道而行?”

孔子一听,哈哈大笑说:“这是你们玩游戏堆的假城。”

项橐却说:“真的也罢,假的也罢,它究竟叫不叫城?”

孔子说:“是叫城。”

项橐又说:“既然叫城,你的车子遇到城,到底是车应该躲城呢,还是城应该躲车?”

孔子说:“车应该躲城。”

项橐笑了:“好,人们都说你是个大圣人,上懂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而今你的车夫遇到我的‘城池’没有绕道而行,反而让我的‘城池’躲开,你说说看,究竟是我的不对,还是你车夫的不对?”

孔子连忙说:“是车夫不对,是车夫不对,是我没将车夫教育好,现在向你表示歉意!”言罢,只好上车绕道而行。

孔子没走多远,又回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项橐大声说:“我叫项橐,今年七岁!”

孔子惊叹道:“好聪明的孩子!”

项橐自从以筑城拦车难住孔子后,很想找机会再给孔子出个难题。

终有一天,孔子又要坐车周游诸国,以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企图使自己能得到某一个诸侯国的重用。项橐听说后,便约了个小伙伴,来到孔子出游必须经过的路口,远远见孔子来了,就故意展开了辩论,而且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孔子见了,以为小项橐又有什么高论,便让车子停住,下得车来,饶有兴致地问项橐:“你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呀,争得这样有劲?”两人没有回答,继续争论。

一个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出山的时候,离我们近,到了中午,就离我们远了。”

另一个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远,到了中午,离我们就近了。”

一个不同意另一个的看法,补充说:“我说太阳刚出的时候离我们近,是因为那时候太阳大得像车子上的伞盖一样,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得只有盘子那么小了。这不是和任何东西一样,远了看着小,近了看着大么?”

另一个也补充说:“我说中午近,也是有理由的,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清清凉凉,但是到了中午,天气就热得喘不过气来,这不正像炉火一样,离得越近越觉得热,离得越远越觉得凉么?”

两人争得没有结果,见孔子站在旁边,捋着胡子,也在思索,而且眉头皱得紧紧的,不由得心中暗暗发笑。项橐料想孔子对这个问题没有想清楚,便上前两步,拉着孔子故意对他的小伙伴说:“这就是当今无事不通、无事不晓的孔大圣人,让他来给咱俩评评理,看看究竟谁说的对!”

孔子见问,又思索了一会儿,仍没有想出谁对谁不对的道理,只好面红耳赤地回答说:“这事我也不知道。”说完,便低着头上车走了。

项橐和他的小伙伴见孔子那副尴尬的样子,拍手大笑起来,并嘲笑说:“没想到一个堂堂的大圣人,竟连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也回答不出,今后谁还说你博学多识呀?”

孔子两次被项橐提出的问题难住,深感这个年仅七岁的孩子不同凡响,绝顶聪明。但他心中也有点窝火,特别是当着一些弟子的面,更觉难堪。因此,他决心找个机会,也对项橐提出几个问题,以挽回面子。

这一天,孔子又东游回鲁,来到项橐与小伙伴辩日的地方,恰好碰上项橐正在看其他几个孩子做游戏,便带着弟子上前问道:“项橐,人家在做游戏,你为什么不参加呢?难道这里边也有许多道理么?”

项橐一听他的口气,便知道孔子两次被难住,今天想报复,便微微一笑说:“当然有道理。你想,大游戏相杀,小游戏相伤,游戏功何在?衣破肚里空。与其相戏掷石子,不如回家把米舂。”

孔子也笑着说:“看来你确实很聪明,嘴巴也很厉害。那么今天我倒要提出几个问题考考你,不知你能否回答上来?”

项橐说:“那就请孔大圣人出题吧!”

孔子想了想问道:“你可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虾?什么门没有门扇?什么车子没有车轮?什么牛不生牛犊?什么马不生马驹?什么刀没刀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人没有妻子?什么女子没有丈夫?什么季节白天短?什么季节白天长?什么树木没有树叶?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名字?”

项橐稍一思索,便顺口答道:“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虾,空门没有门扇,风车没有车轮,泥牛不生牛犊,木马不生马驹,砍柴刀没有刀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季白天短,夏季白天长,枯树没有树叶,空城没有官员,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名字。”

孔子的那些弟子听了,一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七岁的孩子竟知道的这么多,又回答得如此流利,无不为其拍手叫好,就连孔子也没想到这小家伙知识这么丰富,脑子反应得这么快。

孔子对项橐称赞了几句以后,又说:“我再问你,你可知道屋顶上为什么会生松树?门前为什么会长芦苇?床上为什么会长香蒲?什么情况下狗会咬它的主人?什么情况下媳妇敢使唤婆婆?什么情况下家鸡会变成野鸡?什么情况下狗会变成狐狸?”

项橐听了,笑着回答:“这有何难?屋顶上生松树,那是指松木做的屋椽子;门前长芦苇是指芦苇做的门帘子;床上长香蒲,是指席子;狗咬它的主人,那是因为有客人站在主人的身边;媳妇使唤婆婆,那是媳妇在花丛中,请婆婆给她头上插上一朵鲜花;家鸡变成野鸡,那是当把它扔在沼泽中的时候;狗变成狐狸,那是当把它扔在荒山野岭的时候。”

孔子见项橐对答如流,接着又问:“你可知天高多少里?地厚多少丈?天有多少梁?地有多少柱?风从何处来?雨从何处起?霜从哪里降?露珠何处有?”

项橐仍脱口而出说:“天高一万万九千九百零九里,地厚与天高一样,天上没有梁,地上没有柱,全靠四方的云气来支撑。风从苍梧来,雨从高山起,霜从天上降,百草叶上有露珠。”

孔子给项橐提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然而一个也没能将项橐难住。项橐见孔子提不出可以把他难住的问题,不由得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再提什么问题的话,我倒还有几个问题向孔老圣人请教,不知你能否回答?”孔子道:“请讲。”

项橐说:“你可知道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能四季常青?”

孔子说:“这些问题很简单,鹅和鸭之所以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之所以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都是长的;松柏之所以四季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都很坚实。”

项橐一听,连着摇头说:“你回答的不对,龟鳖也能浮在水面,难道是由于它们的脚是方的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它们的心是坚实的吗?”孔子无言以对,只好低头不语。

项橐又说:“我再向你请教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希望你能给予回答:你知道天上多少星?地上多少人?你自己的头发、眉毛、胡子共有多少根?”

孔子更是回答不出,停了一会儿,只好回过头来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都走近一些,我来介绍一下,他就是我平时说的那个孩子,姓项名橐,今年刚七岁。刚才你们都亲眼看到了,亲耳听到了,我提了那么多问题,他没有一个答不出来的;而他只向我提了几个问题,我却不是答错了,就是根本答不出。这使我又悟出了一个道理:有智不在年高,学习是无止境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看来,他是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项橐见孔老圣人要拜他为师,却实在吃不住劲了,连忙推辞说:“使不得,使不得,我刚才只不过是和孔老圣人逗着玩的,万望孔老圣人和诸位先生们见谅!”说完,扭头便跑了,从此,再也不好意思和孔子见面。但是,“项橐七岁为孔子师”的故事便广为传诵,流传后世了。

且说项橐在多次难倒孔子之后便出了名,常常有人来访,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称赞,他思想上渐渐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学习也渐渐放松了。孔子知道这个消息后,甚是吃惊,生怕这个前途远大的孩子半途而废,便想去对他进行引导。

这一日,孔子外出,路过项橐的家乡,正好看见项橐和一帮小孩骑木马玩,便走了过去。

项橐看见孔子,也带着他的小伙伴迎了上去,未等孔子开口,项橐便抢先问道:“听说孔老圣人近来学问大有进步,是吗?”

孔子说:“进步倒不敢说,学习却是从不敢稍有松懈。”

项橐一听,又想出个题目难难孔子,于是说道:“咱们一老一小,今日相见,说明很有缘分,那么,我就再向你出个题目好吗?”

孔子道:“甘愿领教,不知是何题目?”

项橐说:“我问你四个字可认得?”

孔子道:“但讲无妨,如不认得,你仍为师!”

项橐说:“我说出四个字你猜猜吧!其字是:一点一点分一点,一点一点合一点,一点一点留一点,一点一点少一点。”

孔子听罢笑道:“老夫一生研究的就是认字和写字的学问,你说的这几个字我岂能不知?它们分别是‘汾’、‘洽’、‘溜’、‘沙’。还有什么字要我猜,尽管说吧!”

项橐见孔子猜对了,心想:“圣人毕竟是圣人,看来在字上的知识是难不倒他的。”可是他想再出个其他题目难难孔子,却又总也想不出来。

孔子见项橐一时提不出什么题目来,便对他说:“刚才你说了四句话是四个字,我现在也说四句话,却是一个字,请你猜猜吧!”只听孔子吟道:“一横一横又一横,一竖一竖又一竖,一撇一撇又一撇,一捺一捺又一捺。”

项橐听了,想了半天也未想出,只好说:“我猜不出了,请您说出是个什么字吧!”

孔子笑道:“是个森林的‘森’字。”

然后孔子又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很聪明,也很有才华,可是要牢牢记住: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啊!”

项橐听后,倒地便拜,并且红着脸认真地说:“老爷爷说得对。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老师。”

孔子见项橐一点就透,满意地笑了。

不幸的是,项橐也许是用脑过度,不锻炼身体;也许是患了急症,在他刚刚年满十岁的时候便死去了。孔子听说后,非常悲伤,很是惋惜。

后来,人们都称项橐为“小儿神”,即神童的意思,不少人还经常到他的坟上去祭祀。

张仪三寸不烂舌

张仪,战国末期魏国人,约出生于公元前345年。他和苏秦同是鬼谷门下,同修纵横术。苏秦以“合纵”策略而挂六国相印,成为战国末期的显赫人物;和苏秦的“合纵”相反,张仪用“连横”策略获得秦国信赖,被封为相,蜚声于六国诸侯。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成为激励后人勤奋学习的榜样;而张仪则有一个挖洞练功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也十分感人。三寸不烂舌

张仪出身贫寒,但生来聪明伶俐,自幼能说会道。他虽然无钱,但为了有书可读,总是千方百计地接触那些有钱读书的孩子。也不知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那些孩子每逢下学之后,顾不上回家,便急着把书借给他看,并且把老师在课堂讲的东西原原本本地教给他。有的孩子见他酷爱读书,竟不惜冒着挨打挨骂的危险,争着从家中偷出各种各样的书送给他。而张仪则是来者不拒,捞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到七八岁的时候,他就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因此,当时就有人说他人小鬼大计谋高。

在他十一岁那年,发现一本叫《尚书》的书,很是爱读,却没钱买,非常着急。有一天,他忽然对那些借给他书的孩子们说:“感谢诸位帮忙,现在你们所有的书我基本上都读完了,没有更多的知识能满足我。昨天晚上,突然有位自称叫鬼谷子的老先生给我托梦说,他隐居鬼谷山,山上有世间读不到的书,让我前去拜师求学;他还告诉我临去前向诸位告别,表示感谢,说没有平时你们对我的帮助,给我书读,我是没有资格去他那里拜师的。”

有个小朋友一听,争着插话说:“那肯定是位神仙吧?不然怎么知道我们借给你书读呢?”另一个接着说:“听说真有个鬼谷山,从这里向西几万里,你可怎么去呢?”

张仪说:“我知道,家中贫寒,是没有钱让我去上山拜师的;不过,我不怕,就是沿路乞讨,我也是要去的;如果鬼谷子老先生知道我靠乞讨上山,念我心诚志坚,说不定会更加喜欢我。”

众人一听,都争着说:“决不可以,既然神仙知道是我们帮你读的书,我们如果让你乞讨上山求学,鬼谷子老神仙知道了定会责备我们的!没钱不要紧,我们大家凑!”于是,你十个,他二十,有的身上没带,就找借口向家里要,不到两个时辰,就凑了四五百钱。张仪高兴地说:“就算我借大家的吧,将来如果我有了钱,一定还给诸位。”

张仪想着,这么多钱,能买多少书?可他又一想,书不买了,索性真的去上山学艺。他回家把想法给父母一说,父母觉得他有志气,也很同意。因为他没敢说骗其他人的钱,所以父母又向亲友借了些钱给他做盘缠。

张仪来到鬼谷山,在拜鬼谷子为师时,为了说明自己求知心切,把自己为了达到读书的目的所做的一切,如实告诉了师傅。鬼谷子听了,笑着说:“你张开嘴,伸出舌头让我瞧瞧。”张仪张开嘴,把舌头伸了出来。鬼谷子看后接着说:“好吧,我看你的舌头尘且长,约有三寸,多言而不烂,就学点三寸不烂之舌的技艺好了!”于是,鬼谷子便让张仪和先来的苏秦一块学习纵横学。

后来,张仪学艺期满下山,也和苏秦一样,先娶妻,后去求官。他先去楚国,没见楚王前,在一个令尹家中做门客。不料,令尹家中恰在这时丢了一块玉璧,有人见张仪穿得破烂,去向令尹报告,说是张仪偷的。结果,张仪被打得遍体鳞伤,赶出府门。

张仪回到家中,妻子埋怨说:“都是你读什么书,学什么艺,害得你被人打成这样!”张仪却急着对妻子说:“不管其它,先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说着,张开了嘴。妻子生气地说:“当然在,这和你挨打有什么关系?”张仪则所答非所问地说:“只要舌头在,我就什么都不怕了。”挖洞苦学艺

苏秦从小聪明,过目不忘。但他经不起表扬,学习不踏实,满足于一知半解,急于下山做官,不料到处碰壁,结果才有二次上山拜师之说。张仪却不然,他虽然小鬼点子不少,说来也很不光彩,但那是由家境贫寒所逼;而他学习起来,却是刻苦用功,精益求精,从不满足,肯下苦功夫。“纵横学”,是一门游说性学问,说得白一点,就是“横说横有理,纵说纵有理”。这对善于辞令的张仪来说,正对口味,所以学习起来如鱼得水。故此,他加倍努力,多苦都不怕。然而对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苏秦来说,他这种刻苦是愚笨,常常讽刺挖苦张仪说:“脑子够用么?如不够,我再借给你半个,省得一天到晚讲个没完没了,怪烦人的。”张仪听了,并不恼怒,他以为苏秦真的比自己聪明,对所要学的早就滚瓜烂熟,得心应手了,便下决心赶上去。

这一天,张仪为了不影响别人,也不受别人影响,便在山后挖了个两丈多深的大洞,每当鬼谷先生上课完毕,他便一人下到洞中,边看书,边演讲。有时还自讨苦吃,越是讲得口干舌燥的时候,他讲得越来劲,越是不喝水、不休息;嗓子越是沙哑,他讲的声音越大,甚至可着嗓门喊。

鬼谷子发现后,问他为何如此折磨自己,他说:“孟子过去说过,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落到某个人身上的时候,就一定要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他心灵震动,性格坚韧,完成大业啊!”鬼谷子听了,心中很是高兴,又单独传了他不少绝技。

有一天,鬼谷子将苏秦、张仪同时叫到房内说:“你们每人去后山挖一个洞窖,然后分别在窖内发挥平生所学进行演讲,谁能先把我说得哭泣流泪,谁就可以下山去说服人君,建功立业。”张仪说:“师傅,我早已挖了洞窖,能用吗?”鬼谷子说:“可以。”苏秦说:“我和张仪同用一个洞窖可以吗?”鬼谷子说:“也可以。”

比赛开始,苏秦下山心切,第一个进窖演说,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张仪听了,感到虽然生动,但空而无实,准得挨师傅批评,心里替他捏一把汗。但鬼谷子没有听完,便落下泪来,同意他下山。

接着是张仪进洞,假说真演,事理相合,寓意深刻,但直到演说完毕,才使师傅落下泪来,也准予他下山。但张仪感到自己学业尚未完成,不愿下山,求师父留下自己继续学习,得到师傅同意。

苏秦临下山前,张仪劝他说:“我认为你艺业未成,何必急于下山,还是求师父留下继续学习吧!”苏秦不听。结果,苏秦下山一年,处处碰壁,方知艺未学成,后悔当初未听张仪忠言相告。苏秦二次上山拜师时,张仪又多次为其说好话,鬼谷子才将苏秦再次留下。为此,苏秦对张仪很是感激,两人关系密切。

十一年后,张仪经师父再三督促,方才同意下山创业。在他下山之前,苏秦已二次下山,创造了“合纵”抗秦的光辉业绩。张仪初次下山,人生地不熟,结果在楚国碰壁。后来他去找苏秦,希望能被推荐一下,但苏秦竟十多天没有见他。

张仪认为苏秦太没良心,一气之下,便去了秦国。但是在去秦国的途中,总有赵国派来的一个侍者照顾他,不仅给他找地方住,还给他付饭钱。张仪到秦国后,赵国侍者还给秦惠文王送去了很多礼物,使秦惠文王收留了他。张仪十分感激这位赵国侍者,而侍者这时才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苏秦让我做的。他说你的学问比他大,而且有恩于他,所以,才使用侮辱你的方法,使你不去‘合纵’联盟的其他小国,而逼着你去目前最强大的秦国,使你大显身手。”

张仪听了,方有所悟,很是感激苏秦。可能就是基于这种感恩的思想,张仪运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惠文王在一个时期内没有去破坏苏秦的“合纵”联盟。

公元前284年,苏秦使用反间计,使有秦国参加的六国“合纵联盟”击败了齐国,才使齐王发现苏秦是个大间谍。结果苏秦还未来得及离开齐国,就被齐王下令逮捕五马分尸了。从此以后,张仪才开始使用“连横”策略,使秦国用又打又拉、远交近攻的方法,各个击败了其他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大事业。

鲁仲连智难田辩士

鲁仲连,又名鲁连子,也称鲁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史书说他少有奇少,号“千里驹”,曾拜当时著名学者徐劫为师,学习辩术,刻苦认真,很受徐劫喜爱。

当时,齐国有个叫田巴的辩士,是当时明辩学派的代表人物。据说此人雄辩天下,能“服狙丘,议禾累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意思是说,他在狙丘、禾累下一带地区发表演说,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能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历史上的三王五帝、春秋时的五霸贬得一钱不值,也将“坚白”、“同异”这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名家基本命题,说得一模一样。就是这样一个诡辩高手,却遇到了当时只有十二岁的鲁仲连的挑战。

有一天,鲁仲连对老师徐劫说:“田巴辩论的这些,都是一些虚妄的奇谈怪论,无济于世,有什么了不起?请老师抽时间领我去会他一会,煞煞他的锐气,也好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免得他再目空一切,盛气凌人!”

徐劫说:“这可使不得,如果你输了,连我的名声也不好听。”

鲁仲连却信心百倍地说:“老师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对付他就是了!”

其实,徐劫也对田巴不服气,更深信弟子的才华,巴不得让弟子和田巴辩上一辩;刚才那些担心的话,只不过是激将法罢了。他见鲁仲连如此有志气,也就痛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徐劫便带鲁仲连连前去拜访田巴。田巴也久闻徐劫有个叫鲁仲连的学生,辩才很高,号称“千里驹”,也想会上一会。今天见他专程前来,急忙迎出。

徐劫来到田巴客厅,拉着鲁仲连的手对田巴介绍说:“这是我的学生,姓鲁名仲连,今年十二岁。他久闻您的大名,很想向您请教!”

田巴打量了一下鲁仲连,只见他个子不高,面色红润,两眼有神,表情自若,不禁赞道:“听说你小小年纪,就号称‘千里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前来见我,有什么话要说么?”

鲁仲连说:“听说田先生雄辩天下,国中无人能及。不过我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您赐教。”

田巴说:“请讲。”

鲁仲连说:“现在我国南阳一带,有楚军压境,虎视眈眈;高唐也受赵国攻打,情况十分紧急;聊城又被十万燕军团团围住,形势更为严峻。不知田先生可想过退敌之策?”

田巴想了想,很难为情地说:“没有。”

鲁仲连说:“是啊,作为一个日服千人的辩论专家,在国家遭受侵犯的时候,想不出退敌计谋;在民众危难的时候,提不出安抚之策,那么,您的辩才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田巴听了,觉得鲁仲连说的有道理,深感内疚,低头不语。

鲁仲连又接着说:“我曾听人言,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当厅堂上的垃圾还没有清除时,您还顾得上到院子里去铲除杂草吗?在短兵相接搏斗的时候,您还去想如何防备远处射来的冷箭吗?现在面对国家的形势如此危难,您一筹莫展,却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像猫头鹰一样地哀叫。别人当面不说什么,可您走了之后,人人都在骂您啊!我以为,作为一个真正的辩才,应该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多解决点实际问题,少说点空话,才有价值。为此,我劝您今后少开口为妙。”

田巴听到这里,越发感到羞愧,无地自容,满脸通红地拉着鲁仲连的手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尔后又对徐劫说:“你这个徒弟何止千里驹,简直是飞兔啊!”

从此,田巴闭门谢客,终身不再侈谈。

后来,鲁仲连学业期满,走上社会,周游列国,以三寸不烂之舌,为人排忧解难。他曾帮助赵国平原君解邯郸之围;也曾射书聊城,劝燕国占领聊城的将领认清形势,顾念当地父老的生命财产,放弃固守,书中情真意切,使燕将深受感动,以自杀来结束了这场战争,使聊城又回到了齐国手中。这就是后来有人记载的“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

齐王念鲁仲连射书救国有功,给他加官晋爵,但他坚辞不就,继续周游天下,后隐居海上,约卒于公元前238年。

甘罗十二说张唐

甘罗,战国末期秦国人。他的祖父叫甘茂,官至右丞相。甘罗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将相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天资奇优,聪敏过人,三岁时便能背诵《论语》、《孟子》和《庄子》,至于《诗经》和《楚辞》等一类民歌,更是张嘴就来。甘府上下,对甘罗之才无不称赞,甘茂更是将他这个宝贝孙子视为掌上明珠。

甘罗幼有奇才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耳中,遂召来当面测试。吕不韦提了《论语》、《孟子》、《诗经》等书中的不少问题,甘罗都对答如流,一字不遗。吕不韦惊喜之余,征得其祖父甘茂的同意,将其收为庶子;为炫耀甘罗的才能,还经常带他上朝。

这一日,即公元前244年的一天,秦国为了征灭六国,又在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将士们人山人海,一队队站立在阅兵台的右边;各种武器数不胜数,一排排竖立在阅兵台的左边木架上,单等秦王前来发放武器。

只听得三声炮响,旌旗舞动,秦王率领文武百官来到阅兵台上。秦王这年也才十五岁。虽然已登王位,但仍童心未泯。他想,兵将如海,武器如林,靠自己一人发放,何时才发得完?得想个好办法才成!这时相父吕不韦便悄悄提醒秦王说:“可多选些将领,代为发放。”秦王摇摇头说: “不可,那样会发乱套的。”然后,稍一思忖,又对吕不韦说: “请相父代为发放如何?”吕不韦一听,连忙摆手说:“不可,不可,如让我发,三天三夜也发不完!”秦王笑着说:“既然相父没招了,那就看我的吧!”

好一个小秦王,他想利用这个机会,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一方面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干,也想检验一下众大臣的智力。只见他不慌不忙地高声对文武百官宣布:“谁能在十次击掌的工夫内,查出我今天究竟是士兵多,还是武器多,就给谁记头功!”

文武百官一听,都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碰上秦王的目光,便赶紧低下头来,生怕秦王点自己的名字。就在此时,年只五岁的甘罗高声答道:“我有办法!”然后,便来到秦王跟前对秦王说:“只要你给我一支令箭,士兵能听我的指挥,只须两击掌的工夫,便可查出士兵多还是武器多!”

秦王见他是个幼童,开始有点不相信,但又见他生得机灵,目光有神,更是一副非常自信的样子,显得十分可爱,于是便把一支令箭交给甘罗说:“也罢,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相信你能为我办好这件事!”

小甘罗双手接过令箭,一步跳到发令台上,大声宣布说:“众士兵听令,当我击第一掌时,你们立即以列按序去取各排的武器;击第二掌时,所有拿到武器的人都按列向前两步。要准确迅速,不准有误,违令者定斩不赦!”

众士兵高呼一声遵令,甘罗随之击了第一掌,众士兵听见掌声,便飞奔去拿武器。武器被拿光后,甘罗又击了第二掌,所有拿到武器的人都向前走了两步。还有几个士兵没拿到武器,只好原地站着不动。甘罗从容不迫地向秦王报告说:“启禀大王,经过清点,结果为士兵多,武器少,请大王过目!”

文武百官见甘罗小小年纪,事情办得如此利落,无不目瞪口呆。秦王则拍手笑着说:“甘罗,真有你的,本王今天为你记头功!”然后秦王又为百官解围说:“我大秦国一个小小儿童,就如此足智多谋,何况文武百官及广大将士?”百官一听,方才醒悟过来,立即和众将士一起欢呼起来。

甘罗12岁那年,燕国为了讨好秦国,把太子丹送到秦国做人质;秦国为了联合燕国去对付其他国家,也想派个人到燕国去做宰相,以示平等友好。

但派谁去好呢?丞相吕不韦想,张唐是最好的人选。但张唐担心去了以后,不知哪天秦燕反目为仇,自己就没命了,所以一再推辞不去。为此,吕不韦愁得整天唉声叹气。小甘罗见到后,问他什么事愁成这个样子,吕不韦不耐烦地说:“你一个小孩子,乳臭未干,问也无用!”甘罗笑道:“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当初项橐七岁就能当孔子的老师,我今年12岁了,难道还不如七岁的项橐吗?您说出心事,也许我能给您出点主意。”吕不韦见他出语不凡,便给他说了张唐不肯去燕国的事。甘罗听后,一拍胸膛道:“这有何难,包在我身上了,您静听佳音吧!”

甘罗来到张唐府中,说:“您和武安君比,谁的功劳大?”张唐道:“我不如武安君。”甘罗又道:“过去的范雎和现在的吕不韦,谁更有权?”张唐道:“范丞相不如文信侯(吕不韦)。”甘罗道:“是啊!当年范雎派白起去攻打赵国,白起不听调遣,结果被逼死;现在丞相让您去燕,您因怕死不去,我看您在秦国也不可能活得平安了。”一席话,说得张唐毛骨悚然,冷汗淋淋,便对甘罗躬身下拜道:“是我一时糊涂,谢谢你的提醒。”

于是,张唐立即打点行装,准备去燕国。

甘罗说服张唐后,又自荐自己先去赵国,为张唐铺好去燕国的路。吕不韦喜出望外,赶紧报告了秦王。

秦王宣甘罗入宫,见他和七年前发放武器时相比,更加眉清目秀,英俊洒脱,非常喜欢,遂问道:“你到赵国要谈些什么呢?”甘罗胸有成竹地说:“这是到赵国以后的事了,我怎么能未卜先知呢?只不过到时见机行事罢了。”秦王听他言之有理,便放心地让他作为秦国使臣去了赵国。

赵王正在为秦燕和好而坐卧不安,忽听秦国使臣来到,马上率众大臣出城迎接。但一见甘罗仅是十几岁的孩童,又大失所望,便带有几分嘲弄地说:“难道秦国没人了吗?派个小孩子为使臣。”

甘罗见说,随即答道:“秦王用人,因人而异,大人去办大事,小孩去办小事。对于赵国的事,小孩完全能办得了,又何必劳驾大人呢?”

赵王见甘罗言辞如此犀利,便不敢小视于他,遂谦恭道:“小先生此来敝国,有何要事吗?”

甘罗问:“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了吗?”

赵王说:“听说了。”

甘罗又问:“还听说张唐将要去燕国做相国了吗?”

赵王说:“也听说了。”

甘罗再问:“大王可知秦燕如此往来,其用意如何呢?”

赵王老实地回答:“不知道,请小先生明说。”

甘罗道:“燕国离秦国远,赵国离秦国近,秦与燕友好而不与您友好,不就是想联合起来攻打赵国吗?我看您这个国王是做不长了。”

赵王一听,非常害怕,忙说:“小先生可有良谋补救?”

甘罗道:“秦燕友好,秦国只不过是想扩大自己河间一带的地方,大王如果送靠近河间的五座城池给秦国,我就说服秦王与您友好而不亲燕;到那时,赵国再去攻打燕国,您所得到的又何止五座城池呢?”

赵王一想,这个办法对自己有利,便满口答应下来,并马上把五座城池的版图拿给甘罗,还赠与他百金和两对玉璧。

甘罗凯旋,秦王大喜,马上取消了派张唐去燕国的决定,送回太子丹。赵国即刻派兵攻打燕国,得到30座城池,又把其中11座给了秦国。秦国不发一兵一卒,总计得到16座城池。秦王赞不绝口,为甘罗大举庆功,并破格提为上卿。

徐稚十一对大儒

“有志不在年高”是句成语,其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知识、学问和志气,并不和一个人的年龄成正比,而在于能否刻苦地学习与大胆地实践。这个成语的来历,最早出自东汉和帝时期一个大学问家郭林宗之口,是他对年仅11岁的孩子徐稚的赞誉。

徐稚,字孺子,出生于公元79年,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东汉隐士,有“南州高士”之称。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境贫寒。由于他生性机灵,勤奋好学,喜欢读书,所以父母省吃俭用,也要供他去私塾读书。当他十多岁的时候,便熟知《尚书》、《论语》、《孟子》和《春秋》,已是很有学问了,常常被乡邻们称为“神童”。可是徐稚并不满足,凡遇到有学问的人,他都虚心求救。正巧,邻村有个大儒(即大学问家),名叫郭林宗,学识渊博,为人正派,不贪仕途,很受时人尊敬。徐稚听说后,常去拜访,也常常带着史书中的疑难问题前去求教。郭林宗也知道徐稚有“神童”之称,经过几次交往测试,深知这孩子的确与众不同,从内心里喜欢他那种勤学好问的精神,故对徐稚总是有问必答,从不感到厌烦;有时还故意提出几个问题和徐稚切磋探讨,以达到启发和引导的目的。

在徐稚刚满11岁那年的一天,他又去郭林宗家拜访,见郭林宗正指挥着他的三个儿子,准备将园子正中的一棵大树砍掉,不由得感到莫名其妙。心想,这树长着圆形的树冠,长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像一把巨大的伞,夏日可以遮住太阳,冬天可以抵御风寒,生气勃勃,非常可爱;而且树下是郭老乘凉读书的好地方,自己也曾多次在这棵大树下向郭老求教,还不少次听到郭老称赞这棵树如何高大茂盛,可今天怎么突然要砍掉呢?

徐稚想到这里,急忙来到郭老面前说:“郭老,您老人家平时不是非常喜欢这棵树吗?今日为何突然要把它砍掉呢?”

郭林宗说:“前些日子,我看到一本有关宅基风水的书,书中说院中栽树不吉利,所以才下决心把它砍掉。”

徐稚问:“院子里栽树有何不吉利的?”

郭林宗道:“你想想看,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正中种上一棵树,那是个什么字呀?”

徐稚说:“口中有木,乃为‘困’字。”

郭林宗笑道:“我学问高深,远近有名,可如今却连个差使都混不上,岂不是因为这棵树把我‘困’在了家中么?”

徐稚一听,觉得一个大学问家,竟然相信这些无稽之谈,不由得感到可笑,便想刺他一刺,保住这棵大树。他想到这里,灵机一动,决定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对付郭老。于是,他十分认真地对郭老说:“照您这样说来,我们连房子也住不得了,要到露天去住才行。”

郭林宗吃惊地问:“噢?这我却还未闻,愿听听你的高见。”

徐稚说:“依你所想,院子中栽树是个‘困’字,那么四面不透风的屋子里住人,不成‘囚’字了吗?人若要在房子里住,不都变成被‘囚’禁的犯人了吗?”

郭林宗的三个儿子听了,无不目瞪口呆。

郭林宗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说:“好,贤侄说得好,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

随后,郭林宗又指着徐稚对他的三个儿子说:“他就是我常给你们讲的那个小神童。他所想到的,你们想到了么?”他的三个儿子听了,都羞愧地低下了头。这时,徐稚霍然明白了郭老的用意,又看了看郭老,会心地笑了。

徐稚长大后,终于成为一代名士和著名学者。公元165年,当朝位列三公的太尉陈蕃去豫章任太守的时候,没顾得去府衙,便立即前去拜访徐稚。通过拜访,陈蕃见徐稚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遂向朝廷上疏推荐。汉桓帝曾备厚礼征召,但徐稚因不满宦官专权,坚辞不就。此后,直到他于公元168年去世,一直亲自耕稼,终生没有为官。

黄琬智说日蚀

黄琬,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一带)人,字子琰,出生于公元141年,是东汉桓帝时大司空(官名,三公之一)黄琼的孙子。汉桓帝时,黄琬为五官中郎将,汉灵帝时任侍中,拜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后任太仆、太尉、光禄大夫、司隶校尉等职;公元192年,以与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而震惊天下。

公元147年1月,黄琬的祖父黄琼在魏郡(今河北山东交界处)任太守;黄琬因幼年丧父,随祖父一块生活,也来到魏郡。

同月七日这天,空中出现了日蚀,魏郡所辖十多个县都能看见,但京城洛阳却什么都看不到。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往往把日月星辰的变化和人间的吉凶祸福联系起来。所以,历代帝王对此事都十分重视。

魏郡看到日蚀的消息传到京师,朝廷立即下旨,令魏郡太守速将日蚀情况行文上报;文件正在起草中,宫中又传出皇太后旨意,令魏郡太守火速进京,说明日蚀情况。一天之中,黄琼连接两道圣旨,弄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黄琬见此,对爷爷说道:“爷爷,以孙儿的看法,还是一并进京回复为宜,先复太后诏问,后呈报朝廷。我想有太后的面子,圣上定然不会怪罪。”黄琼想来想去,别无他计,只好带黄琬一同进京。

黄琼来到宫中,内侍马上通报进去,太后立即传旨,让黄琼在议事厅复旨。黄琼带着黄琬一起来到议事厅,见太后中间正座,汉桓帝也陪伴在侧,急忙拉黄琬一齐跪倒在地说:“参见太后、皇帝陛下。”

太后道:“起来说话。”

黄琼拉起黄琬,站立一旁,等待太后问话。

太后遂问黄琼道:“你说说看,那天太阳究竟被天狗吃掉多少?”

黄琼万没想到太后会问这样的问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急得面红耳赤,冷汗直冒。黄琬看在眼里,急忙用手拉了一下爷爷,胸有成竹地小声说:“你说太阳被天狗吃后剩下的部分,就像月初的上弦月亮一样!”

黄琼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他没想到年仅七岁的黄琬,竟然一句话就把问题回答得那么准确,遂按黄琬的话回复了太后。

太后听了,笑着说:“还好,没有全吃掉。”

黄琼见太后满意,心中很是高兴。黄琬在一旁也乐了。不料皇帝却又问道:“黄琼,你身边那个小孩是谁,他刚才给你说了什么?要如实回答太后。”

黄琼一听,心想坏了,刚才的事被桓帝看见了,只好拉孙儿又一同跪在地上,如实回答说:“回禀太后,刚才您提出的问题,臣下一时难以回答,是孙儿黄琬提醒了我,请太后恕罪。”

太后听了,不由得大吃一惊道:“噢,怎么?刚才你回答的是孙儿的话?”

黄琼说:“正是,请太后恕我不实之罪。”

太后笑着说:“好了,恕你无罪。”随后,又将黄琬叫到跟前,问道:“今年几岁了?”

黄琬低着头,小声说:“七岁。”

太后又问:“刚才你爷爷所言是真?”

黄琬抬起头道:“句句属实。”

太后高兴地说:“好聪明的孩子!”随后,又对汉桓帝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治国的良才,长大后要重用啊!”

汉桓帝回答说:“儿臣记下了。”接着下旨,晋黄琼为司空,拜黄琬为童子郎。

黄琼听了,立即拉孙儿一同跪地谢恩,但黄琬却以年纪尚小,正在读书为由相辞。

太后越发高兴,称赞说:“好有志气的孩子。”然后又对汉桓帝说:“不要勉强他了,让他好好读书吧!”

接着,太后便令人重赏了黄琬。

黄琬巧对司空

黄琬智说日蚀、拒封童子郎的事传出后,大震京师。独有司空盛允心中犯疑。他以为,黄琬毕竟是个七岁的孩子,能有多大能耐,竟讨得太后如此喜爱,使得皇帝当即封赏?有机会时,一定要很好地试试他。

说来也是凑巧,就在这年的五月,盛允因有病在家休息,满朝文武官员纷纷前去探望。刚任司空不久的黄琼知道后,也很想前去探望,但因年老体衰,力不从心,近日又身体不适,便让孙子黄琬代表他前去探望。

黄琬来到司空府,见到盛允,急忙跪地说:“祖父得知大人有疾,深感不安。但因年老体弱,又偶感风寒,不能亲自前来问候,特派孙儿黄琬代为探望。黄琬这里代祖父向大人请安,祝大人早日康复,福寿无疆!”

盛允听了,心中乐滋滋的,急忙说:“贤侄快快请起!快快请起!真难为你了。也请你代我转告你的祖父,首先谢谢他的关心,我也祝他早日康复!”

黄琬深施一礼说:“黄琬代祖父谢过大人!”然后又说:“如大人无事,小侄便告辞了,祖父还等着小侄的回话呢!”

盛允本想借此机会挑黄琬的毛病,但见他不失礼节,无懈可击,也只好罢了。

恰在这时,江夏官员派人送来一份文件,报告江夏蛮人发生动乱的情况。盛允看后,见是时机,急忙喊住黄琬说:“贤侄慢走,我刚刚收到一个文件,报告江夏蛮人作乱。如此看来,你们江夏虽然是个大邦,人也众多,但是因为有学问的人太少,素质太差,所以才常常发生蛮人作乱的事吧?不知贤侄对此事有何见解?”

黄琬见说,知道盛允有戏弄之意,他不动声色,以言回击道:“蛮夷猾夏,责在司空!”意思是说,蛮人盗贼增多,扰乱了江夏的治安,这应该是司空您的责任。

黄琬说罢,便甩了甩袖子,告辞而去。

盛允自讨没趣,无言以对,愣在当场。经过这次应对,使他对黄琬的才华有了深刻认识,从心里感到佩服。

拜与不拜都有理

魏明帝曹睿年间,有个丞相叫钟繇,字元常,出生于公元151年,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以其才华受到曹睿宠信。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钟毓,也以才华出众,十四岁就被封散骑侍郎,后官至尚书,迁将军,都督徐、荆二州。老二叫钟会,字士秀,出生于公元225年,也以才华出众,初为秘书郎,后迁司隶校尉、镇西将军,官至司徒。

钟毓钟会少而聪悟,读书刻苦,精明练达。现辑其故事二则,以飨读者。

钟毓钟会两兄弟相处十分和睦,学习中互相督促,互相监督,谁也不许偷懒。他们私下立约,谁要被对方抓住一次学习偷懒,父母给的赏钱就得交给对方,而且不许告诉父母;父亲测验时,谁受到表扬,未受表扬的就得拿出平时的赏钱请客,如果请客没钱,可以向对方借,等将来做了官再还。学习之余,他们都是哥俩一起玩,不和社会上的孩子掺和。

这一日,他俩学习累了,准备出去玩一会儿再学,路过父亲房间,闻到房内一股酒香,便悄声蹑脚地走了进去。

哥俩进屋之后,见父亲躺在床上睡觉,便互相使了个眼色,老二搬过凳子,老大上去打开橱子,把父亲平时补身子的蛇酒拿了出来。钟毓对钟会说:“这酒太名贵,咱俩一人只许喝一杯尝尝。”

老大说着,便倒了一杯,放在桌上,然后拜了拜,才一饮而尽。

老二则不然,也倒了一杯端起来就喝掉了。正当老大准备将酒瓶放回原处的时候,父亲一骨碌坐了起来,笑着说:“别放了,我都看见了。”

哥俩见父亲没有责怪,便一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就要离去,不想却被父亲叫住说:“刚才你们偷我的酒喝,怎么一个拜,一个不拜呢?”

老大说:“自古以来,饮酒是表示礼节的行为,所以应先行礼,后饮酒。”

父亲说:“有道理。”回头又问老二:“你为何不拜?”

老二则言:“今日偷酒,本身就是没礼的行为,再拜也是没礼,又何必下拜呢?”

父亲一琢磨,笑着说:“看来是拜有理,不拜也有理!我为你们都有理而高兴!”

其实,他是为两个儿子小小年纪遇事各有独特见解而高兴,也为他们的辩才而惊喜。

魏明帝曹睿,对丞相钟繇不但尊敬,而且宠信。谈尊敬,是因为钟繇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便为经营魏室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谈宠信,是因为钟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他的书法让人看了心中更是特别舒服,尤其精于隶楷。于是,曹睿把他与华歆、王朗同视为心腹之臣。

这一日,明帝邀钟繇陪饮。酒酣之际,明帝对钟繇笑着说:“听人讲,丞相家的两位公子,聪慧过人,谈吐不凡,且机智善辩,何不领进宫来,让朕一观?”

钟繇跪拜道:“启禀陛下,臣下二子才寡智拙,且不懂礼仪,恐有污圣目,故不敢带其入宫。”

明帝言道:“带来无妨,朕不怪就是了。”

钟繇回到家中,脸带愁容地对妻子说:“皇上要见两个儿子,你看如何是好?”

妻子说:“那好啊!两个儿子都聪慧过人,皇上见了,说不定会龙颜大喜,还可能给他个官做做呢!”

钟繇说:“想得美!他俩能吃几碗干饭,我还不清楚?他们虽然在家伶俐些,但未见过大世面,何况这是进皇宫?若见了皇上一紧张,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若得龙颜发怒,后果将不堪设想!”

妻子说:“不会的。我的儿子我知道,知书识礼,言词有度,决不会出差错!”

钟繇叹道:“但愿如此吧!”

第二天,钟繇带着二子入宫,去见明帝。

明帝一见,便感到这两个孩子果然相貌不凡。只见钟毓,白净秀气,神态稳重,颇有父风;又看钟会,只那一双炯炯放光的眸子,便知其机灵慧敏,不同一般。

明帝看罢,对这两个少年很是喜欢,便把他们叫到身边。先问钟毓说:“你是长子吧?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钟毓头次见皇上,心情未免有些紧张,见皇帝发问,略加沉思,便叩拜答道:“臣乃钟繇长子钟毓,今年14岁,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帝高兴地道:“好了,起来吧!”

随后,明帝见钟毓脸上汗珠点点,知其心情有些紧张,便故意戏道:“你脸上怎么出那么多汗呀?”

钟毓道:“大殿庄严肃穆,圣上皇恩浩荡,我怎能不‘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呢?”

明帝听了,十分满意地说:“好一个‘汗出如浆’!”

明帝又看钟会,见他稚气未退,还有些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由得问道:“你为什么不出汗呢?”

钟会则道:“皇宫威严显赫,圣上恩威并举,我是‘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呀!”

明帝一听,不禁说道:“我看你是满不在乎,无汗可出!”

钟繇在一旁听了,以为皇上生了气,吓得汗流浃背,急忙跪地谢罪说:“臣子钟会,年只五岁,不知礼仪,罪在臣下,望皇上见谅!”

明帝哈哈笑道:“贤卿快起,我就喜欢他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格,何罪之有?”

然后,明帝又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说:“百闻不如一见,你们两个果然满腹经纶,非同凡响,将来必然俱为我朝有用之才!”

明帝低头稍一沉思,即对钟繇说:“钟毓已年长,朕封他为散骑侍郎,留在朕的身边;钟会尚小,今赏碧玉一块,长大后再入朝任职。”

父子三人跪地谢恩。

司马绍“日近长安远”

东晋明帝司马绍,字道畿,是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出生于公元299年,公元318年被立为皇太子。公元322年,元帝司马睿病死,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司马绍自幼聪慧,性至孝,有文才武略,尊贤爱客,雅好文学。在位期间,曾亲率大军,平定王敦之乱。平生擅长画佛像、山水,用笔高超,力求神似。画有《毛诗图》、《轻舟迅迈图》、《汉武回中图》、《史记列士图》和《洛神赋图》等。“日近长安远”是他幼时的一个故事,集中表现了他的机断聪敏。

据史书记载,司马绍幼而聪慧,为元帝所宠爱,一有空闲,元帝就把他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膝盖上,问长问短,关怀备至。

一天,晋元帝朝事完毕,回到后宫,看见他的长子司马绍走来,在宫门口一个人玩耍,就又把他领回宫,抱在自己的膝盖上,坐着闲聊。恰在这时,长安派一个使者前来汇报情况,司马睿灵机一动,便对司马绍试问道:“就现在而言,你说是长安离我们远呢,还是天上的日头(指太阳)离我们远呢?”

司马绍不假思索地说:“日头远,长安近。”

司马睿又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司马绍解释说:“因为我看到了有人从长安来,却没有看见有人从日边来。由此,使我知道日远而长安近。”

司马睿听了,觉得儿子的回答很有道理,心中非常高兴。为了显示一下司马绍的机敏聪慧,元帝决定次日中午宴会群臣。

满朝文武听说元帝设宴招待,以为定有喜事相告或有要事相商,便于第二天的早饭后,陆续来到了宴会厅等候。

中午,宴会开始。酒至半酣,司马睿派人把司马绍叫来。众大臣在大厅中,见来了个三四岁的孩子,感到奇怪。因为这是从没有过的事,都把眼光投了过去。司马绍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却并没有害怕,而是大大方方地来到司马睿的跟前,忽闪着两只有神的眼睛问道:“父皇,您派人把我叫到这里来有什么事吗?”

司马睿把他抱到自己的膝盖上对众大臣说:“诸位爱卿,这是我的长子司马绍,今年三岁。现在,我想提一下问题,让他回答,看看他讲的到底有没有道理。”

众大臣早就听说司马睿有个聪敏过人的儿子,但到底聪明到什么程度却不知道,今听司马睿一说,也都想亲眼见见,于是,便异口同声地说:“愿闻小殿下高见!”

只见司马睿向司马绍问道:“你今日再想想看,是长安离我们的皇宫近呢,还是天上的太阳离我们皇宫近?”

众大臣觉得,这虽然是个很新奇的问题,但对稍有自然常识的人来说,却是个很普通的问题。当然是长安近,太阳远。可是,对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回答出来,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可他能不能回答出来呢”却还是个问号。于是,宴会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专等司马绍的回答。

只听司马绍马上回答说:“日近。”

众大臣听了,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连司马睿也一下子愣住了,心想:“这孩子怎么了?昨天还说长安近,今日怎么又说日近了?出尔反尔,莫不是昨天的回答是瞎蒙来的?”于是,便有点不高兴地问道:“你再想想看,怎么和昨天的回答不一样了呢?”

司马绍也看出父皇有些生气了,但他并没有害怕,依然笑着答道:“昨天和今天不同。因为昨天有人从长安来,不见有人从日边来,故谓长安近。但今天可举目见日,而看不到长安,所以才又说日近。难道我的回答没有道理么?”

司马睿一听,司马绍今日的回答,的确也有道理,便夸奖道:“说得好!”

他又望望群臣,只见一个个张口结舌,纷纷惊叹道:“奇童,真是个奇童。”

小王浚难住老博士

王浚,字彭祖,生于公元252年,太原晋阳人。他的父亲叫王沈,是位知识渊博、德操兼备的人。晋武帝时,官拜御史大夫,尚书令,加给事中。

王浚并不是王沈的亲生骨肉。他的母亲原为赵氏家的媳妇,怀孕后丈夫死去,改嫁给王沈为妻,不久生下王浚。王沈没有儿子,把王浚视为亲生。王浚自幼才思敏捷,对史书、兵法无所不读,而且见解不同常人,深得王沈喜爱。

公元260年,王浚年仅八岁。在读《论语》时,他发现其中有一句话:“祭神如神在。”常人阅读后,都认为这是很好理解的一句话。又因为是孔子之言,被历代文人奉为至理名言,谁敢提出疑问?因此,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提出过什么异议。但是,王浚读了这句话后,却觉得令人费解。他想:“‘祭神如神在’,这究竟是有神在呢?还是没有神在呢?”

他去问父亲,父亲责备他说:“一个大圣人说的话,连我都不敢挑剔,你小小年纪,怎可胡言乱语?只要用心读就是了。”

小王浚不服气,又去问他的老师,他的老师也说:“古往今来,至理名言,无可非议!”

小王浚偷偷地笑了。他笑老师也说不明白这句话。他听说博士卢景裕很有学问,以为肯定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便去请教。

他对卢景裕十分尊敬地问道:“我在读《论语》时,其中有句话不明白。听说先生对孔子很有研究,特来请博士先生指教。”

卢景裕早就听说王浚年纪虽小,学习却是刻苦认真,而且爱提一些常人难以提出的问题。他不敢对其轻慢,于是谨慎答道:“孔子论著深奥,我也是略知一二。但不知你问的是哪句话?”

王浚说:“孔子说的‘祭神如神在’,这究竟是有神在呢,还是没有神在呢?

卢景裕一听笑了,心想:这不是很明白的一句话么?还有什么不懂的?便顺口答道:“这话说得已经很透了,是说有神在。”

王浚又问道:“他既然说的是有神在,那为什么不说‘祭神,神在’,而又偏偏在中间加上了个‘如’字呢?这‘如’字又作何解释呢?”

卢景裕紧张了:“这‘如’字么……,应该是‘好像’的意思吧!”

王浚接着追问道:“既然‘如’是好像的意思,那么他这句话就是说‘祭神,好像有神在’,那你又为什么肯定他的意思是有神在呢?”

卢景裕冒汗了,道:“是啊!这个‘如’字,是‘好像’又‘不像’,这句话是有点不能肯定的意思。”

他没有想到,王浚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研究了那么多年孔子,还真没有想过在孔子的言语中,也有含混不清的话。今天竟被一个八岁的孩子提了出来。

从此,小王浚的才智被传开了。在他15岁那年,王沈死去。他虽然不是嫡子,但因其才智过人,经过亲族研究,一致同意让他继承父业,立为嗣,拜驸马都尉。晋怀帝即位后,王浚进司空,后又进大司马,加侍中、大都督,官位显赫。不久,王浚控制了朝政,企图篡位称帝,后为刘渊部将石勒(十六国时后赵的建立者)所杀,终年62岁。

华谭驳王济

华谭,字令思,生年不详,广陵人。祖父华融,曾为东吴左将军,录尚书事;父华谞,为东吴黄门郎。

华谭刚满一周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其母年只十八岁,没有改嫁,守着他过活。他从三四岁时,就聪慧机敏,口齿伶俐。到稍大一点,便好学不倦。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能言善辩,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了。扬州刺史周浚所说后邀他去交谈,便觉得华谭不同凡响。华谭虽然年龄不大,周浚对他却很尊重,用宾友之礼对待他。

当时,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下令各地推荐有才学的青少年到京都深造。太康年间,刺史嵇绍经过多次测试,将华谭选为秀才,并推荐他去京都洛阳继续学习。这年,华谭只有十四岁。

华谭从江苏广陵来到京师洛阳,入太学深造。他心中高兴,劲头十足,学习也越发刻苦认真,连节假日也不出去游玩。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这一天,又是假日,几个从江南一块来洛阳的伙伴对他说:“来京师这么长时间了,你一次也没外出过,不觉得闷么?京师毕竟是皇帝住的地方,和江南大不相同,今日和我们一块去开开眼界吧!”

华谭说:“平时功课太紧,我全靠节假日读点课外书,哪有时间出去?你们去吧!”众人不允,硬是把他拉走了。

他们来到洛阳城内,见大街小巷,人流如潮;摊点叫卖,声不绝耳;各种物品,应有尽有;说书的,卖唱的,随处可见,果然处处新鲜,老家江南的集市远没有这里热闹。

华谭和他的几个小伙伴正四处游逛,忽然迎面碰上了博士王济。王济的随从指着华谭和他的小伙伴说:“这就是江南扬州等地新来京师学习的一批秀才,其中有个叫华谭的,所说只有十几岁,很有才气,连扬州刺史也不敢小看他。”

王济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但性情高傲,对华谭的才华虽然也早有耳闻,心中却不以为然,今日巧遇,便想对他测试一番。于是,他大模大样地来到华谭等人跟前说:“听说你们是江南来的一批秀才?”

华谭很有礼貌地上前答道:“正是,不知博士大人有何赐教?”

王济说:“圣上诏令天下推选人才,要的是英杰。吴楚之地,乃亡国之乡,像那地方的人,多为孤陋寡闻之辈,有什么奇才之士可选?我想你们也可能就是鹤立鸡群吧?”

听他如此一说,华谭的几位小伙伴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但华谭听了,却坦然自若,微微一笑,尔后不紧不慢地以言相击说:“大人此言差矣。我听说,许多秀异之物,多产于外地,而不是产于中原,就像明珠文贝生于江海之滨,夜光之璞出于荆兰一样;我还知道,文王生于东夷,大禹生于西羌。难道你没有听说过?过去武王攻灭商朝,定都镐京,同时把那些愚昧保守的殷商顽固分子都迁到了洛阳;我听你的口音,也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想必就是那些顽民的后代吧!”

王济听说,羞得面红耳赤,但仍不甘心失败,又道:“作为一个国家,当发生危险的时候,没有人挺身而出;当受到颠覆的时候,不能保住它,君臣失位,国内无主,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有什么希望呢?”

华谭答说:“存亡有运,兴衰有期。天之所废,是任何人也挽救不了的。徐偃修仁义而失国,仲尼逐鲁而逼齐,段干偃息而成名,这是历史所赐的必然结局。”

王济听了,觉得华谭不同凡响,当即改变态度,以礼相待。廷尉刘颂是华谭的同乡,听说后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我的家乡能出现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少年啊!”

华谭长大后,初封郎中,迁太子舍人,后迁庐江内史,封都亭侯。建武初年,授秘书监,后加散骑常侍,有著作《辩道》30卷流传后世。

孙潜兄弟答庾亮

东晋成帝年间,有个人叫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此人博学多才,善著史书,有著作《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并有诗赋数十篇。他起家佐著作郎,又补浏阳令。太守陶侃曾请他做参军,后为征西将军庾亮主簿;不久,又从桓温平蜀,入关平洛,以功封吴昌县侯,出补长沙太守,又迁秘书监,加给事中。

故事就发生在他为庾亮征西主簿的时候。

孙盛既有文才,又有谋略,很受平西将军庾亮的信赖,经常随意出入将军府。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孙潜,一个叫孙放。兄弟二人自幼和他们的父亲孙盛一样,机敏聪慧,勤奋好学。现今一个十一二岁,一个七八岁,不仅颇知史书,而且长于辞令,在家乡已经小有名气。

庾亮是很爱惜人才的,当他听说孙盛有如此两个有才的儿子,便吩咐他约个时间带到府内,让他好好地看上一看。

约定的时间一到,孙盛便把大儿子孙潜和小儿子孙放带到了庾亮府中。

只见老大孙潜,细长身材,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神态平静,举止有度,很有点小文人的风度。

又观老二孙放,个子不高,结实体胖,两眼有神,腮挂酒窝,带着一脸稚气。

庾亮看罢,不由得心中十分欢喜,遂想加以测试,以探其才虚实。

首先,庾亮问老大孙潜:“你叫什么名字?”

孙潜彬彬有礼地回答说:“姓孙名潜,字齐由。”

庾亮又问:“为什么字叫‘齐由’,有什么讲究吗?”

孙潜回答:“许由,是古代一位很有名气的贤士。当初,尧帝准备把君位让给他,但他自感才德浅薄,不敢遵命,遂逃至箕山,农耕而食。尧帝又准备请他做九洲长官,他便去颍水边上洗耳朵,表示不愿意听到。他具有的这种谦让谨慎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我要向他看齐,这就是‘齐由’的意思。”

庾亮听后,十分满意地点点头,他又问老二孙放:“你的名字呢?”

孙放则满不在乎地道:“姓孙名放,字齐庄。”

庾亮又问:“你这个齐庄的‘庄’字是指谁呢?”

孙放说:“当然是指庄周了。”

庾亮听后,哈哈一笑道:“这下我明白了,你的哥哥是决心向许由看齐,而你是决心向庄周看齐喽。然而据我所知,仲尼的名气胜过庄周,你为什么不向仲尼看齐呢?”

孙放听后,眼珠滴溜一转说:“但是,我听人说过,仲尼是生而知之,他的知识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而庄子,是学而知之的,虽然他比孔子相差很多,却可以学得到,所以,我决定向庄周学习。”

庾亮听了,对孙盛大笑说:“如果我的儿子都能像你这两个孩子一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孙潜、孙放长大后,都很有才学,并且都做了官。其中,孙潜官至豫章太守。公元397年,殷仲堪起兵讨伐王国宝,逼他做咨议参军,他坚辞不就。他看到朝政如此腐败,局面如此混乱,很是忧愁,不久郁闷而死。

高浟妙语讥师

高浟,字子深,出生于公元533年。他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的第五个儿子,高洋的弟弟。他自幼聪明,喜爱读诗吟赋,到六岁时,就善诗文,且应对如流,人称神童。可是,他不注意练字。在他八岁时,高欢为他请了一个名叫韩毅的博士,来到家中教高浟的书法。

韩毅听说高浟有神童之称,以为他的字也必定写得不错。不料,高浟写字糟糕,毫无基本功,韩毅便有些瞧不起他。因此,韩毅在教他写字时,不免时不时说出一些讥讽的话。对此,高浟一则感到自己的字确实很差,二则感到韩毅是自己的老师,应该尊重,所以,当韩毅有时说些瞧不起他的话时,他都装作没有听明白,不予理睬,或者一笑了之,不予计较。不料,高浟的忍让,倒使韩毅产生了误解,以为高浟反应迟钝,根本不是什么神童,也就更不把他当回事了。

就在这年秋天,皇帝因高浟父亲担任丞相职务,推恩臣子弟(意思是大臣有功,子弟可以沾光封官),授予高浟三品官并开国公爵。

高浟本人倒有自知之明,知道这是父亲功劳所致。他的老师韩毅,却生了妒意。于是,在一天上课时,韩毅便以开玩笑的口气对高浟说:“五公子不愧为神童,就凭这种写字的水平,就弄来了个三品高官和开国公爵,实在是有些‘神’。今后如果再加把劲,把字练得好些,一定会弄来个更大的官。”说毕,哈哈大笑。

高浟听了这样的挖苦话,自然气恼。想想这位老师以前对自己的讽刺,今日更是得寸进尺,也该回敬一下了。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款款说道:“老师,我听说战国时有个甘罗,12岁就做了秦国丞相,可是并没有听说他的书法很好。所以,我以为,评价一个人的才华,不能只看他的书法,更应该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有应变的机智和能力。如果按先生刚才所说的话推论,似乎你早该做上高官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位居三公(古代称太尉、司徒和司空为三公,是国家的三个最高职务)呢?”

韩毅本以为高浟被自己取笑后,更加无话可说,不料高浟知识渊博,反被他用历史人物挖苦了一顿,不由得满面羞愧,无言以答。从此,他再也不敢小看高浟了。

高浟长至15岁,于公元548年出任沧州刺史。他约束属吏,整肃内部,严察奸宄,大治风化,深受当地百姓称赞。后来高浟调离沧州入朝任职时,沧州百姓倾城而出,夹道相送。

陆琇巧言解父忧

陆琇,字伯琳,代(今山西北部)人。他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太保陆馥的儿子。他在九岁时,就有一个“巧言解父忧”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

陆琇九岁那年,父亲陆馥很是为自己继承人的事情发愁,他感到自己已经年老,精力不济,必须尽早在六个儿子当中选一人来继承家业。可大儿子忠厚有余,而智力不足;二儿子虽然精明,却不喜读书;三儿子体弱多病,不能为业;四儿子性情鲁奔,难以统揽全局;五儿子呆痴,更无指望。看来,只有六儿陆琇比较合适。可是,陆琇现在只有九岁,年龄实在太小,难以支撑大业。为此,他忧心忡忡,一连几日寝食不安。

父亲苦恼,做儿子的陆琇非常担心,遂问道:“父亲,我看您近日来愁容不散,必有心事。不妨说给儿子听听,我或许能为您分忧呢!”

陆馥见陆琇发问,长叹一声道:“唉,想你祖父有12个儿子,我为长子,以才学继承了家业。如今,我已老矣,而你的几个哥哥都难撑大业。你勤奋好学,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人选,可是你尚年幼,怎么能让我放心呢?”

陆琇听罢,不禁一笑,回答说:“父亲,继承家业不是比力气大小,您又何必为儿的年幼担心呢?”

陆馥听儿子如此一说,自感眼力不错,心中释然,于是放心地让陆琇接替了自己的爵位。

陆琇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重托。他在继承爵位以后,越发勤奋读书,专心事业。由于政绩卓著,很受朝廷赏识。他在父亲死后袭封建安王,历任侍御长、给事中和光禄大夫,后又转任祠部尚书和司州大中正等重要职务。

王雱五龄辨獐鹿

王雱,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儿子,字元泽,出生于公元1044年,初中进士,调旌德尉,神宗时为太子中允,后至龙图阁直学士。

王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才思敏捷,在父亲王安石的教育下,他从两三岁就开始读书识字,到四五岁时,便能背出大篇大篇的文章来了。

就是在这期间,王五龄辨獐鹿的故事传扬开来,使其才华崭露了头角。

当时,他的父亲王安石在朝为官,德高望重,家中经常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这一日,一位少数民族领袖派人给王安石送来两只动物,一只叫獐,一只是鹿,装在一个大铁笼中。由于这两种动物生长在山区,平原人很少看到,所以引来不少人观看。

王当时五岁,正处于童心好奇的年龄,他一会儿看看这只动物,一会儿看看那只动物。这两只动物模样差不多,头上都长着长长的角,身上也都是土黄色的毛;所不同的,就是一只动物身上露出白色的斑点,而另一只身上没有斑点而已。有一只动物性情有些暴躁,人一靠近,便“哦哦”直叫;而另一只则显得性情温驯,人一靠近,它便抬起头,把嘴伸到铁笼孔中往外拱,似乎在向观众要食物。

客人们见一个孩子靠近铁笼,又看得那么仔细,便觉惊奇,忍不住问王安石道:“请问王大人,这小公子是您什么人呢?”

王安石笑道:“乃老夫的儿子,名叫王,今年五岁。”

有一位客人道:“噢,原来他就是王,我早就听说王大人有一个儿子,人小智多,今日一看,果然是相貌非凡。”

另一位客人听后,心中有些不服,暗想:此人真会拍马屁,一个五岁的孩子,智谋再多,能多到哪里去?仅是耳闻,就认为相貌非凡,可谓是庸俗之极。

于是,那人来到王身边,微笑着问道:“小公子,听到了么?别人都说你人小智多,相貌不凡,那么我来问你,笼中的这两只动物,一只是獐,一只是鹿,你能分辨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么?”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多数人认为这位客人太不懂礼貌了,这不是成心让王大人难堪吗?一个五岁的孩子,哪里见过什么獐和鹿?根本连见都没见过,又怎么去分辨呢?还有的人私下议论说,不要说他一个孩子,就是我们这些大人,没有见过獐和鹿的,恐怕也是大有人在,能分辨得清么?

众人把一双双疑惑的目光投向王安石。王安石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言语,神态自若;因为他心中有数,凭他这个小儿子的智力,他相信一定会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再说王,见客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也不由得一惊,因为他的确不知道哪是獐,哪是鹿,但他不愿说不知道,便笑嘻嘻地对那位客人说:“这还不好分辨么?鹿旁边的是獐,獐旁边的是鹿啊!”

众人一听,无不哈哈大笑,都一致称赞王回答得十分正确,十分巧妙,也十分得体。

那位问话的客人更是没有想到王竟能做出这样的回答,不禁向王安石祝贺说:“奇才,奇才,真可称得上是小王半仙了!可喜可贺啊!”

从此,王安石生怕孩子骄傲,对王的学习抓得更紧,要求更严了。结果,王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便写出了长达数万言的著作;中进士后,又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不久,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也是数万言;宋神宗时,受诏撰《诗义》、《书议》。

王公元1076年卒,终年三十三岁。

黄永年御前应变

黄永年,是宋朝徽宗年间有名的神童,曾以“御前应变”大显才华,受到宋徽宗赏识,长大入朝为官,官至别驾。

公元1100年,黄永年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喜读史书,学识渊博。黄永年天资颖悟,在祖父和父亲手不释卷的影响下,两岁学识字,背诗歌,过目不忘。到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模仿祖父和父亲,自学经书了。如此小的年龄读经书,是令人不敢想像的事,而黄永年却独具其能。开始,他有很多字不认识,也有很多看不懂的章句,他都随时随地向祖父和父亲请教;可后来,他怕长辈嫌烦,便一一记下来,集中向长辈询问,请他们指教。他六岁的时候,已能独立看懂《史记》、《左氏春秋》等大部头著作了。

这一日,父亲的几位朋友来家做客,听说黄永年六岁能读《春秋》,甚感怀疑,便将其叫来测问。其中一位友人道:“《春秋》这部书,是用编年体形式写的,枯燥无味,有啥可读的?”

黄永年却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春秋》虽为编年体史书,却记载了242年的历史;记事虽然简单,含义却极为深刻,而且是非观念评判明确。试想,如没有《春秋》,哪有后来的《左传》?”

黄永年几句话,把众人说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想到,也没有去想,自己读《春秋》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竟没有一个六岁的孩童概括得这么全面、这么深刻。于是,他的“神童”之名便广泛地传播开来。

公元1108年,黄永年八岁,由他的父亲带着去京城应试童子科。宋徽宗听说一个八岁的孩子竟能读透《春秋》一书,甚感惊奇,便召见了他。宋徽宗见黄永年生得皮肤白皙,聪慧机灵,心下甚喜,便很亲切地和他一起吟起《诗经·小雅》里的《天宝》篇来。这是一首请求上天保佑多寿多福的诗,最后一章的六句是: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中的“骞”,就是亏损的意思,“崩”就是崩溃、垮台的意思。在封建王朝,皇帝的“死”称“崩”,因此,这个字在皇帝面前是不能念出口的。徽宗一时高兴,没有想到这个忌讳,顺口念了出来。但黄永年很敏锐,把“不骞不崩”一句,顺口改成了“不骞不坠”。“坠”与“崩”的意思相同,既没有改变诗的意思,又避免了在皇帝面前念“崩”的罪过。宋徽宗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他念错了,便问他说:“原文是‘不骞不崩’,你怎么会念成‘不骞不坠’了?”

黄永年笑着回答说:“诗人之言(指《天宝》诗)不识忌讳,臣怎敢再重复呢?”

徽宗听了,这才明白过来,更是惊喜,遂命黄永年逐个与朝官相见。众臣见黄永年如此机警聪慧,善于应变,都很佩服他的才华,因此对他都很客气,见其来拜,接待也很热情后,后宫嫔妃听说这件事后,也都喜欢见他,并竞相赏给他各种礼物。

黄永年考中童子科后,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后来,终以精通五经考中进士,从而走上了仕途。

当时,宋朝是一个大兴文字狱的王朝,如果黄永年不识时务,一不注意,在皇帝面前念了“崩”字,任何人抓住他这个罪证,都有可能治罪于他,甚至会给他的全家带来灭顶之灾。但黄永年懂得皇帝的这个忌讳,还巧妙地避了过去,并且当皇帝问他时,又能巧于应变,不但没有惹祸上身,反而受到皇帝及朝野上下的赏识,也真是善于应变之才了。

王鼎驳“孔子无须眉”

王鼎,字定九,出生于公元1768年,陕西蒲城人。公元1976年中进士,授编修。道光年间先后任内阁学士、直隶总督、刑部尚书,官至宰相。

他小的时候,有一个“驳孔子无须眉”的故事,说来有趣。

王鼎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酷爱读书。他读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认真、爱动脑子,不管读什么书,都要一字一句地扇,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弄不明白的地方。

在他六岁那年的一天,家中来了许多客人。由于他的父亲是个著名学者,所以来他家做客的人,也多是文人墨客,谈经论诗,评判古今人物,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今日他们谈论的话题,是孔子在学术上的重要贡献。

有的说:“孔子的最大功绩,就是兴教办学,传播文化。”

也有的说:“他在治学态度上,主张‘知之为知之’,强调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抱主观成见,对后世影响也是很大的。”

还有的说:“依我看,孔子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写《春秋》,是他开辟了用文字系统书写历史的先例。”

……

年仅六岁的王鼎,此时已经读过不少经书,对他们的议论,认真地听着思考着,兴趣很浓,不愿漏听一句。

就在此时,忽然有位客人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说孔子有胡子,还是没胡子?”

另一位客人笑着回答说:“真是无稽之谈,孔子岂能没有胡子?”

那位客人说:“不,孔子是没有胡子的!”

他这一说,众人都愣住了,于是有的问道,“这可是个奇闻,你有什么根据?”

那客人说:“你们没看过《孔丛子》这本书吗?书中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子思对齐国国君说:‘我的祖父虽然没有须眉,但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而瞧不起他。’由此可见,孔子是没有胡子的,后来人们画的孔子像,都非画上胡子不可,所以是错误的。”

众人听了他这种奇谈怪论,都觉得可笑,但一时又想不出话来驳他。

可王鼎听了,嗤的一声笑了,插言问道:“如果照叔叔这么解释,那孔子岂不是连眉毛也没有了吗?”

在古代,“须眉”一词,固然也有指胡须和眉毛的意思,但也是男子美貌的代名词,以须眉为美。从这一点来说,子思那句话应该是:“我的祖父虽然貌不出众,但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而不尊重他。”那位客人由于读书太少,却要不懂装懂,故弄玄虚,才闹出了笑话。

所以,当王鼎来了个反问之后,众人听了大笑不止。直到此时,那人方知自己实在是才疏学浅,羞得满面通红。

王鼎长大做官后,也和他读书一样,办事很是认真。他做宰相后,受命治理黄河,恰在这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因主战受到投降派攻击,被发配伊犁充军,当行至河南时,被王鼎挽留下来,共同治河。治河完毕,王鼎爱惜林则徐是个人才,多次上书,要求将林则徐治河之功折罪,免其充军之刑,但未被批准。王鼎回京后,对大学士穆章阿主张投降、专权误国更是愤慨,在留下遗书之后,悬梁自尽,企图以尸谏来惊醒皇帝。

但王鼎死后,他的儿子在穆章阿的高压之下,交出了遗书,结果此举并没有感到皇帝,仍被以暴病而亡告天下,只是在官职上加封太子太保。

二 以理智辩

老子年幼论祸福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一个道家学派,它的创始人就是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关于他的出生,传说不一。有传闻说他的母亲怀孕七十二年,也有传闻说怀孕八十一年,剖开左胁,才生下了李耳。传闻他一出生,便会说话,睁眼看见一棵李树,便说:“就以此树做我的姓吧。”又传闻他一生下来,耳朵就特别大,约长七尺,所以起名叫耳。他的耳朵虽大,但无耳轮,所以又起名叫聃(聃,即无耳轮的意思)。

上述一些关于他出生时的说法,无非是一个用意,即说他不同于常人,给他加上了神秘的色彩。

其实,老子的身世并不离奇,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平民之家。他自幼聪明,性情柔顺,读书过目不忘,未说先笑,很讨父母欢心。在他刚刚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又无亲朋,他怎么生活下去?邻人出于怜悯之心,这家送汤,那家送饭,是百家饭使李耳活了下来。李耳买不起书读,其他孩子因他平时对人和善,与人无争,都愿和他一起玩。又是这个给书,那个给笔,是百家书使老子的学业没有中断。在这种十分艰难的条件下,李耳更加刻苦学习,到十余岁的时候,便显得博学多识了。

有一次,他随大人们上山打柴,正赶上楚国出兵攻打宋国,国人无不欢欣鼓舞,独有李耳叹气说:“这不是好事啊!”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枪打出头鸟。宋国正准备争夺霸主地位,众多诸侯不服气,但又都不敢和它轻易地动刀动枪。楚国前几年由于弱小没有人注意,国内平静,民众安宁,渐渐发展起来;现在,它自以为强大了,想争夺霸主而去攻打宋国,就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次战争,楚国可能会胜利,但从此也不会有安宁了。还有什么值得高兴呢?”

众人听了,都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由于这些话如传了出去是会杀头的,谁敢去说?战争的结果,楚国凯旋,举国庆贺。

先前听过李耳见解的人,私下议论说:“都说李耳有学问,看来毕竟是个小孩子,是信不得的。”

有人将这些话对李耳说了,他微笑道:“乐极生悲,祸患不久就要来了。”

这话又传了出去,人们不以为然。不料,一年多后,便发生了楚晋城濮之战,楚国惨败,主帅子玉自杀。听到过李耳议论的人这时才心悦诚服地叹道:“他有未卜先知之明,真是神童啊!”

从此,李耳未卜先知的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楚国国君成王耳中,他当即派人去逮捕李耳,乡亲们无不伤心落泪。

李耳却对大家说:“这不一定是坏事,父老乡亲不必为我担忧。”

楚成王把李耳抓去,正要以“谣言惑众”的罪名处死,却接到周天子襄王的命令,让成王把李耳解往京师。原来,南襄王听说李耳能未卜先知,认为必是神仙,自己也想成仙,就把李耳从楚国要了来。

李耳来到京师,周天子对他说:“请你把做神仙的秘诀传给我吧!”

李耳说:“我不是神仙。”

周天子不信,说:“你既不是神仙,为什么能未卜先知祸福呢?”

李耳回答说:“世间的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一切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周襄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虽然没做成神仙,但觉得老子很有学问,人才难得,不但没有对他治罪,还把他留在朝中,做了管理图书馆的官,称“柱下”。故后来人们又称老子为“柱下史”。

不久,李耳觉得做官风险大,使辞职回家,专做学问,并收了一些徒弟,讲授他的学说。

就是在这时期,孔子拜访了老子。当孔子讲了自己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企图捞个一官半职的想法后,老子笑着说:“人生在世,不要活得太累。顺利的时候,你就去行动,不顺利时,就可以躲避起来。我曾听人说,会做生意的人,平时却让人看不出他有钱,一个很聪明的人,平时表现得让人看了感到他很愚蠢。你为什么不学学这样的处世之道呢?”

据说,后来天下大乱,老子骑着青牛,避祸西走,途经散关(地名)。守关将尹喜早就听说老子很有学问,强行留他住了几天,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临离关时,尹喜非要老子把他的学问写成书留下。老子无奈,只好写了本五千字的书,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老子》一书。也有的说这本书是老子的徒弟根据平时的学习笔记整理出来的。

此后,老子西走,不知所终。有的说他活到一百六十岁,也有的说他活到二百岁。

子产十四言国是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子产,是郑国穆公的孙子、郑国大夫子国的儿子,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关于他的出生年月,史料没有具体的记载,据历史学家推算,约生于公元前579年,因他十四岁那年便懂得治国之道,所以当时被称为“神童”。

子产生于贵族之家,自幼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受到良好的教育。耳濡目染,他三岁时识字四百余个,五岁时就能习文赋诗了;到了八岁那年,子产不仅读完了历代史书,而且有独到见解,能说出各朝兴衰的原因。家人都很惊奇,说他将来必然大有作为。

公元前565年春天,郑国大夫、子产的父亲子国准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蔡国。

子产听到后,当即表示反对说:“郑国和蔡国相比,郑国强大,蔡国弱小;如果我们因人家弱小而欺凌人家,那么,比我们强大的国家不也会来欺凌我们吗?做这种不义之事,迟早要惹来祸乱的!”

准备和子国一块出师的子耳等听了,十分震惊,他们想不到一个十多岁的孩童竟能分析出如此深刻的道理,便一起劝子国三思而后行。

但是,子国是个十分武断而且又死要面子的人,见众人出师之心有所动摇,立即对子产训斥说:“你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尔后又对众人说:“我意已决,不必听一个小孩子胡言!”

子国不听子产之言,率军伐蔡。楚国听说郑国出兵去攻打蔡国,乘机出兵攻打郑国。子国闻讯后,急忙撤军,不再去攻打蔡国,并立即向晋国求救。由于郑国是晋国的被保护国,听到郑国求救,晋景公立即派大将荀林父带兵去与楚军作战。结果,楚和晋在城展开大战。最后,晋国虽以失败而告终,但楚国也大伤元气,无力再去进攻郑国了,才使郑国免去了一场灭顶之灾。

经过楚晋城一场激战,子国出了一身冷汗,后又想起子产之言,很后悔。从此,子产“幼而多智真神童”的名声便传了开去。

公元前563年,郑国诸大夫帅盗为乱,杀死了子产的父亲子国,子产率亲族出兵,与国人共同平息了叛乱,名声更为大振。郑国宰相子孔当国后,向子产请教治国之道,子产只说了三句话:“对外,不可以武力称强;对内,要建立民主政治,广泛听取众人意见;平时,切忌个人独断专行。”子孔听了,认为子产说的很有道理,就照着去办,从而为他执政后所奉行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54年,郑简公诛杀权相子孔,用子产为上卿。由于政绩卓著,公元前541年子产升为宰相,开始了在郑国执政的生涯。

鲍牧智辩胜相国

鲍牧,齐景公在位时期的重要谋臣,幼时好学,善于辞令。在他刚刚六岁的时候,就以敢与相国争论是非而被称为神童。

故事约发生在公元前521年的春天。当时有个叫田无宇的,在齐庄公时被封为相国。此人多有才学,谦恭有礼,广交天下有才之士,据史料记载,他家有食客三千余人。这年四月的一天,正值相国生日,朝中大小官员纷纷送礼祝贺,有的送来金银珠宝,有的送来古玩字画,有的送来珍禽异兽,也有的送来牛羊和美酒。不管礼物轻重,田相国一律热情招待,不分厚薄。

鲍牧的父亲名叫鲍宇,是个地方小官,曾经做过田家的食客。今日听说相国生日,也想带些礼品前去祝贺,但他为官清廉,实在拿不出什么贵重物品可送,心中很是发愁。

鲍牧知道后,对父亲说:“我家有自种的瓜果和新鲜蔬菜,送去两担,说不定比别人送金银珠宝还会令相国高兴呢!”

鲍牧的父亲一想,觉得有理,便带着小鲍牧,令人挑着两担瓜果蔬菜来到相府。

田相国一见,大为称赞说:“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礼物,难为你想得如此周到!”鲍宇听了,心中很高兴。

正在这时,有位客人抬进一条几百斤重的大鱼,还有一只用笼子装的珍奇大雁。众宾客见了,无不赞美称奇。

那位客人对田相国见礼说:“小人听说相国生日,无以相报,特从南海觅来此物,望大人笑纳!”

他本以为田相国见了,也会大为欣赏。但是,相国见了只微微一笑,尔后才捋着胡须说:“看来上天对它的子孙臣民关心备至啊!它不但会令高山大地长出五谷供我们生存,还令江河特意产出如此大的美味和珍禽供我们享用。要说感谢的话,这真是要好好感谢上天啊!”

其他宾客听了,争相奉承。有的说:“相国真是妙语惊人,实在令人敬佩。”

也有的说:“相国高瞻远瞩,真是社稷之福!”

还有的说:“此虽为上天之德,但更是相国之德啊,感动上天,赐此奇鱼佳雁!”

田相国听到这些,并无表情,转问鲍宇说:“鲍宇对此有何高见?”

鲍宇觉得其他宾客说得有点肉麻,又碍于相国的面子,不好相驳,想了想只好说道:“大家说的都很对。但是这位客人从南海专程为相国觅来如此珍品,倒也实在辛苦他了!”

小鲍牧对其他人的奉承早就听不下去了,此时待父亲话音一落,便抬头对田相国说:“众人都言相国德高过天,高瞻远瞩,妙语惊人,但我却有些不同看法。”

鲍宇一听,生怕触犯相国,急忙对鲍牧训斥说:“你小孩子懂得什么?不要胡言乱语!”

然而田相国见一个小孩子有不同看法,却很感兴趣,忙制止鲍宇说:“这是你的儿子吧?不要阻止他,让他说说,说错了我也不怪。”

鲍牧见此,眼珠一转,便不慌不忙地对田相国说:“据我所知,自女娲造人之后,便有万物生存,人类经过探索,才找到了可以食用的食物。为此我认为,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佳肴美味,并非上天的安排,而是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才使万物为人类服务。”

众宾客见如此一个毛孩子,竟有这种认识,且字字落地有声,大为惊奇;也有的认为他狂妄,不屑一顾;更有的对他敢于当面发表对相国不敬的意见而捏一把汗;特别是鲍宇,此刻更是吓得面色苍白,以为他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子就要大祸临头。然而小鲍牧却沉着自若,毫无惊恐之色。

田相国并不以鲍牧显露奇才而惊喜,也不为他反驳自己的意见而恼怒,他对鲍牧说:“你的看法似乎也有一些道理,但是,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依你所见,这巨鱼奇雁如果不是上天专门赐予,为何它们的味道这样鲜美呢?”

鲍牧听了,微微一笑回答说:“那么,我倒要反问一句,蚊虫叮人吸血,虎狼撕咬人肉,都以为是最好的美餐,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按照相国的意见,我们人类的存在,岂不也是上天专门赐给蚊虫和虎狼做美食的么?”

田相国听后,再也忍不住惜才爱才的喜悦,待小鲍牧话音一落,便吩咐身边侍从:“拿酒来!”

然后,他亲自倒满两杯,给鲍牧一杯说:“好,你是今日众宾客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也是最使我满意的一位。现在,在大家入席之前,让我们这一老一小为初次的相识干杯!”

自此之后,田相国征得鲍宇的同意,把鲍牧留在府中,和他的儿子田乞一块学习,长大后又一起在朝为官,侍奉齐景公。

据说,田乞为官后,征收赋税用小斗,救济灾民开仓放粮用大斗,行德政于齐国,深得民心,后终继任相国之职,他的谋略,皆出于鲍牧。

姬行父一语解父危

姬行父,鲁国相国季友的儿子。他自幼喜读史书,并爱舞枪弄棒,甚讨季友喜爱。季友常对人言:“犬子喜文爱武,气度不凡,将来准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所以,当姬行父长到七八岁时,季友行军作战,常将他带在军营之中。

公元前660年,鲁国庆父刺杀鲁闵公,篡位自立。季友知道后,急和公子申避难郑国。庆父篡位后,国人不容,纷纷聚集声讨,于是鲁国大乱。庆父害怕,带着珠宝财物,连夜逃往莒国。莒国国君见庆父带来那么多财物以求安身,当即同意了。然而,当莒国国君拿走财物之后,又以国小为由,将庆父驱逐出境。在此期间,齐桓公见鲁国无君,遂派上卿高率军三千,将公子申迎回鲁国即位,这就是鲁僖公。鲁僖公即位后,复封季友为相国。季友在鲁国一向足智多谋,很得国人敬服。他为相后,出榜安民,国家很快又稳定下来。

庆父被莒国驱逐后,没有地方安身,就托人给僖公带信,说只要让他回国,愿终生为民。

僖公见他说得可怜,刚要表示同意,季友说:“弑君之贼不诛,其患无穷。”

僖公一想,季友言之有理,便没有同意接纳。庆父知道后,自知无路可走,便在汶水自杀身死。

莒国国君听说庆父自杀,认为是由于他没有接纳庆父的结果,自以为为鲁国除了一害,于是派他的弟弟嬴欐领兵去鲁,居功索要财物。

季友见莒国如此相欺,不由得大怒,主动请求带兵迎敌。临出战前,僖公将腰间佩带的宝刀赠给季友,并对他说:“这是祖传宝刀,名叫‘孟劳’。虽然长不满尺,却锋利无比,现请叔父(因僖公是季友同母哥哥庄公的儿子)带上,以备上阵急用。”

季友出战,来至阵前,刚要对敌,他的儿子姬行父对他说:“杀鸡岂可用牛刀,让我先去擒贼!”

季友说:“嬴欐力大无比,武艺高超,你尚年幼,不是对手。况且,鲁国刚立新君,局势尚未安定,今如战而不胜,人心就要动摇,所以,必须由我出阵。”

姬行父说:“我听人言,嬴欐为一鲁夫,有勇无谋,父亲出战,只宜智取,不可力敌。”

季友出阵后,根据儿子的建议,见嬴欐粗大笨拙,便以言语相激道:“我久闻公子力大善搏,很想领教真假,咱们能否都放下兵器,徒手决一胜败?”

嬴欐见季友身小体弱,不堪一击,就痛快地答应了。于是,两人徒手对打,一来一往,战将起来。约有五十个回合,嬴欐虽然笨拙,毕竟粗壮,越战越勇。季友虽然灵活,但体力太弱,渐不能支。

紧急关头,姬行父见父亲难以取胜,脱口大喊一声:“‘孟劳’何在?”

嬴欐听了,不觉一愣,没有听清姬行父喊的什么;季友一听,猛然醒悟,故意卖个破绽,让嬴欐赶前一步;季友略一转身,于腰间拔出“孟劳”,刷地回手一刀,便将嬴欐连眉带额削去一半,当即倒地而死。莒军见主帅已死,不再交锋,各自逃命而去。

姬行父急中生智,大喊一声,使季友转败为胜,深受僖公称赞。当时,姬行父年仅八岁。

小婧救父

历代被誉为神童的,多为男孩子,对女孩子记载却不多,这是因为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其实,女孩在智力和才干方面,并不比男孩子差,本文所述的“小婧救父”,便是其中一例。

女童小婧,春秋时期齐国人。由于她出生在平民之家,其父辈也不显贵,故史书没有记载她的姓氏。据有资料说,她的父亲叫衍,只有一女名叫小婧,没有男孩。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父母常被邻人瞧不起。但衍却有个犟脾气,别人越是看不起女孩,他越是喜欢女孩,不仅自幼让小婧读书识字,还让她舞枪弄棒。小婧十分争气,读书一学就会,习武一练就熟。到12岁时,她不仅熟知诗书礼仪,有一副好口才,而且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据神话传说,骊山老母云游天下时,发现小婧有奇才,遂收去为徒。从此,她的父母才受到乡里尊重。

公元前548年,权臣崔杼杀死齐庄公后,立庄公的同父异母弟姜杵臼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的齐景公。齐景公奢侈好游。有一年夏天,齐景公带武士郊游,来到一棵大树下,见大树不仅枝叶繁茂,且多有鸟做巢于树上,不时啾鸣飞舞。齐景公见景吟诗作赋,顿觉心旷神怡。此后,他便下令派人看护这棵大树,这里也就成了他时常前来游乐的场所。为了禁止平民百姓损伤大树,他又令人在树旁竖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告示:“碰到此树的受刑,损坏此树的处死。”

此牌一立,周围百姓谁也不敢到这棵大树下乘凉了。

也是该当有事。就在此牌立下的当天下午,小婧的父亲衍去外村串门回家,路过此树,因多喝了几杯酒,想坐在大树下休息一会儿再走。不料,他刚到大树跟前,脚下一歪,没有站稳,两手赶快向大树抓去,不慎抓下一块树皮。看守此树的人正打瞌睡,被响声惊醒,见后大惊失色,立即去向景公报告。景公大怒,马上派武士将衍抓住入狱,准备处死。小婧知道后,觉得景公如此草菅人命,十分震怒,便欲去宫中评理。但她又一想,齐景公立牌本身,就是不讲道理,如果因此事去找他评理,不但救不了父亲,弄不好连自己的小命也得搭上。这时,有人告诉她,齐景公虽然武断,但听丞相晏婴的,而且晏婴关心民众,只有去求他,你父亲才有希望活命。不过,“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进得了相府的大门呢?小婧一听,高兴地说:“我自有办法。”

随后,小婧便来到相府门前,果被门人拦住。小婧冷笑说:“人们都说晏丞相关心民众,而你们却连门也不让进。依此看来,晏丞相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门人见这个小女孩竟敢说丞相的坏话,不由得大怒,便上前举手要打小婧。小婧也不示弱,用手轻轻向上一迎,门人便被推倒在地。其他门人一见,知道女孩有些武艺,便呼啦围了上来,准备一齐动手。正在此时,有人报告晏婴,晏婴急忙走了出来,对门人大喝一声:“住手!不得无礼!”然后心平气和地对小婧说:“我就是晏婴,找我有什么事吗?”小婧见丞相果然平易近人,便满腹委屈地哭诉了父亲被抓的经过,然后又接着说:“我认为,如果因此将我父亲处死,不仅使我成了孤儿,更主要的是有损我们国家的尊严,人家会笑话齐国制定的法律,把树看得比人还重要啊!”晏丞相听了,连声称赞道:“好聪明的孩子,你说的太对了。我现在就去找主公,你就放心地回家去吧!”

小婧到家后的第二天,她的父亲就被释放了,并带回了齐景公赠送给小婧的一件礼物,以表彰她为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而只身闯相府的胆识。人们再去大树下一看,木牌已经不见了。

孟尝君以语启父

孟尝君,战国时期的一位大政治家,也是闻名于世的“战国四公子”(即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和孟尝君)之一。孟尝君年仅五岁的时候,有一个以语启父的故事,至今为人们传诵。

孟尝君,小时名田文。他的父亲名叫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弟弟,在齐国当了十一年的宰相。齐王继位后,把薛地分给了田婴,故名称他为薛公。薛公妻妾成群,有儿女四十多个。本文的主人翁田文,就是田婴的一个小妾生的。

由于田文是五月五日生的,所以田文一出生,田婴就命令他的母亲将其扔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人们迷信,认为五月五日这天生的孩子,长大后会跟门一样高,男会克父,女会克母。田文的母亲心地善良,她怎么舍得把自己的亲骨肉扔掉呢?但夫命难违,于是,田文的母亲便瞒着田婴,将田文偷偷地养在另一个宅院里。

田文生性聪慧,一岁会说话,两岁会认字,三岁读诗文,到五岁的时候,便能谈古论今了,很讨母亲喜欢。

事情发生在田文刚满五周岁的这一天。田婴外出未回,母亲决定给田文过一个生日,让平时侍奉田文的侍女们一块参加,热闹一番。田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一会儿作文,一会儿赋诗,大展风采。田文那一张带有稚气的小脸,一副认真得像大人的样子,不时逗得母亲和侍女们捧腹大笑。谁料正当笑声满屋的时候,外出的薛公回来了,一步踏进宫中。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得田文的母亲和众侍女目瞪口呆,室内顿时鸦雀无声。田文的母亲见事情再也隐瞒不住,只好如实相告,并叫田文上前认父。

田婴一听,立即火冒三丈,怒斥田文的母亲说:“我当时命你将其扔掉,谁让你私自把他养大的!”

田文的母亲吓得浑身发抖,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小田文镇静自若,首先不慌不忙地给父亲叩了个头,然后问道:“听说父亲因为我是五月五日生的,才要把我扔掉。但五月五日生的为什么不好,儿子想向父亲讨教其中的道理。”

田婴气呼呼地说:“五月五日生的儿女,将来长得会像门一样高,男会克父,女会克母!”

田文听了继续问父亲:“我想再向父亲请教,一个人的命运究竟是由上天支配呢,还是受门支配?”

田婴听了,无言以对。田文见父亲回答不出,接着说:“父亲如果以为人的命运受天支配,那就听天由命就是了,您又何必发愁?人的命运如果受门支配,等儿子长成,再把门加高一些就是了。可是,谁又能长得像门一样高呢?”

田婴听了,觉得年仅五岁的儿子讲的很有道理,态度有些缓和地说:“不要再说了,既然你已经活下来,就顺其自然吧!”

但田文却未就此罢休,他决心彻底解决父亲的思想疙瘩,所以又接着问父亲:“我再向父亲请教个问题,儿子的儿子是什么辈数?”

田婴说:“刚才看你很聪明,怎么这会儿又如此蠢了?儿子的儿子是孙子,谁还不知道!”

田文并不惊慌,又问:“那么孙子的孙子呢?”

田婴有些不耐烦了:“叫玄孙!”

田文接着问:“那么玄孙的玄孙呢?”

田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你问这些有什么用?”

田文见父亲被问住了,乘机对父亲说:“您在齐国当宰相,历经三位国君。这些年来,齐国的疆域并没有扩大多少,但您的财富却与日俱增;再想一下,您虽然有了这么多的财富,但您的幕僚中却连一个贤才也没有。使我更不明白的是,您后宅的人穿着绫罗绸缎,可一般才士,却连粗服也穿不上;您后宅的侍妾米饭肉菜吃不完,剩下扔掉;可一般才士,却连糯糠也吃不饱。现在,您还在念念不忘地聚集财富,大概是留给您刚才所说的孙子、玄孙和一些连您也叫不出辈数的后代吧?但您却忘掉了一个大问题,这就是国家的政事却一天比一天变坏了!”

田婴听完了田文的论述,心中很感动,也十分高兴。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只有五岁的儿子,对问题看得那么远,想得这么深,真是“将门出将,相门出相”。这个有幸没被自己扔掉的孩子,将来必定是个有用之才。

后来,田文长到十几岁,田婴便让他主持家务,接待宾客。田文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希望,不仅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且处处礼贤下士,很多有才之士都愿意和他结交,田文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田婴死后,田文继承父位,做了薛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

缇萦救父告御状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个九岁的女孩子,以她惊人的胆识和毅力,步行千里,历尽艰辛,进京告状。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动了皇帝,为她的父亲洗去冤屈。这个女孩,就是名留知古的女神童缇萦。

事情发生在西汉文帝十三年。齐国(汉代封王之国,位于山东临淄)有个职务为太仓令的小官,名叫淳于意。他不仅为官清正,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爱好医学,常于工作之余攻读医术,所以,他的医术很高明。他为群众治病,不仅不收诊费,而且常常自己出钱为贫苦百姓买药,深受当地百姓称颂。

后来,由于他酷爱医学,又看不惯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便辞官回乡,在家中开了个药铺,一心一意地为群众看病。有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小老婆得了急病,请淳于意治疗,淳于意经过再三检查,确定那女人患的是不治之症,而且到了晚期。当他将那女人的病情给商人讲清后,又为她开了一些止痛药,就让他们走了。那女人回家后,不几天就死了,商人便诬告淳于意庸医害命。于是,淳于意被抓到官府,不容辩解,就判了肉刑。

所谓肉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或割鼻子,再不就是砍左右足,这是汉朝时一种残酷的刑罚。

淳于意被判处肉刑的消息传到家中后,家人如五雷轰顶,惊得目瞪口呆。他的妻子和五个女儿更是哭得死去活来。淳于意在被解往长安行刑前,他的五个女儿前来送行。淳于意见五个女儿哭得眼睛都像熟透的桃子,不由得老泪纵横,对天长叹说:“我淳于意一生清白,不料受人诬告,竟落到如此悲惨下场!苍天啊苍天,好人没有好报,这个世道太不公平了!”

他的妻子和四个女儿听了,越发伤心。然而,他的小女儿缇萦却停止了哭泣,大声对父亲说:“爹爹,不要伤心,我随你一道去长安,到皇帝那里去告状。我就不信天下没有说理的地方!”

淳于意顿时一怔,但停了一会儿,又长叹一声说:“唉,可惜你是个女孩,要是个男孩就好了!”

缇萦却坚定地说:“女孩怎么了?女娲造人,西施忍辱救越,不都是女孩干的事么?我一定要去见皇帝!”她的几个姐姐此时也停住了哭泣,都帮缇萦说:“我们几个年龄虽长,但不懂诗书,五妹年纪虽小,但聪明机灵,知书达理,说不定真能感动皇帝呢!”淳于意见说,也只好同意了。

缇萦随押解淳于意的公差来到京都长安,自去皇宫,但被侍卫拦住。缇萦便向侍卫哭诉冤屈,侍卫们被缇萦的孝心所感动,便说:“小姑娘,不是我们不让进,只是没有皇帝的允许,谁也不敢让你进。这样吧,你可以写上一张状纸,我们给你送上去。能不能感动皇帝,那就看你的运气了。”

缇萦在诉状中写完冤屈之后,又恳切地给皇帝写道:“即使陛下认为我父亲犯有罪过,也不应该判肉刑。因为一个人死了,不能再活,砍掉了左右手足,无法再接上,割了鼻子,也不能再长出一个来,这是一种令人惨不忍睹的刑罚。再说,这种刑罚也不利于犯人改过自新,试想一个失去手足的人怎样再去为国为民做事呢?这才是真正成了社会的废人、家庭的罪人。为了救父亲,让他有个悔过的机会,我愿意给皇家做奴隶,替父亲赎罪。”她在信的最后还写道:“以上所言,不但是为我父亲求情,而且是为天下所有因罪被判肉刑的人求情,免了他们的肉刑吧!给他们一次再为国家效力的机会吧!”缇萦言真意切,汉文帝看了十分感动,当即将她召进殿上,宣布为她父亲平反昭雪,并下令废除了肉刑。

缇萦九岁长安告状,使皇帝动了恻隐之心,不仅救了父亲,也使天下所有被判处肉刑的人免去了灾难。从此,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就被世世代代地传了下来。

陈元方斥客无礼

陈纪,字元方,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人。他的父亲叫陈,出身卑微,曾为县吏、都亭佐,历任督邮、郡西门亭长、太丘长等职。特别在为太丘长时,修德清静,百姓安宁,甚有政绩,被称为陈太丘。他公元187年去世时,吊祭者达三万余人,刊石立碑,谥文范先生,可见声誉之重。

陈纪很有父风,从小以孝著称,远近闻名。时人常称其字,不呼其名,故曰陈元方。他长大后曾任中郎将,迁侍中、尚书令,拜大鸿胪。他的弟弟陈谌,字季方,也从小以德著称,与父陈、兄陈元方齐名,时称“三君”。豫州百姓为纪念他们,竞相绘三人像。

这个故事发生在陈元方七岁那年。

汉桓帝延熹九年,即公元166年,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河南尹李膺等二百多人被打入狱中,陈太丘受到牵连,也被收入狱中。后党锢解禁,陈太丘被释放回乡,心灰意冷,决心再不当官了。桓帝多次派人请他再次入朝,并以高位相许,他都坚辞不就。

陈太丘回乡后,读书会友,甚是清闲自在。

一次,陈太丘与一个朋友约好,准备一同出门,约定上午那位朋友到陈太丘家中。陈太丘为守信约,自早饭后便在家中泡好茶,一边自斟自品,一边耐心等待。

一个时辰过去了,陈太丘出来望望,朋友未到;两个时辰过去了,他又走出村口望望,朋友仍未到。陈太丘心想:“怎么还没来呢?难道他忘记了么?不会的,他的记性特别好。难道有什么急事,脱不开身么?那也该来说一声呀。即使自己不能来,也该让别人来说一声才对。再等会儿吧,他决不会失约的。”

两个时辰过去了,中午已过,那位朋友仍然未到。陈太丘对他的长子陈纪说:“元方,时间到了,你那位叔叔还没来,我不能再等,只好先走了。等他来后,你告诉他,请他后边赶来就是了。”

陈太丘说罢,简单地吃了点饭就匆忙出门了。

陈太丘走后,又过了两个时辰,直到下午半晌,那位朋友才急匆匆地来到陈太丘家中。

此时,陈元方正在门外玩耍,那位朋友问道:“你父亲呢?”

陈元方答:“家父从早饭后就泡茶等您,到村口看了您好几趟,一直等到午饭后您还没有来,便简单吃了点才走的。家父走时留下话说,请您来后赶去。”

那人一听,勃然发怒说:“你父做事好无道理,约好了一同前往,怎么可以扔下别人,自己先走?这哪里是人干的事呢?”

陈元方见那人来晚了,不但没有自责,还辱骂自己的父亲,也不由得火起,对其怒斥说:“您这位叔叔怎么如此不讲道理?您和我父约好太阳正中以前准时来到,可是您没有按时来,这说明您自己不守信用。如今,您既失约,不但连一句道歉的话没有,反而去责备别人,并且还当着朋友孩子的面辱骂他的父亲,就更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亏您还是个读书人呢,难道孔老圣人就是这样教导于您的么?”

陈元方一席话,说得那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最后,终于面红耳赤地走下车来,要和陈元方好好谈谈,以表歉意。但他未料到陈元方说完之后,一甩袖子,进门去了,再没有理他。

陈元方巧对袁公

陈元方的父亲陈,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特别是辞官后,专门习书修文,这对陈元方有着重大影响。陈元方书读得很精,也善于辞令。每当他父亲的朋友来访,赋诗诵文,切磋讨论的时候,他时常旁听,也时有插言,而且常有独到见解,令友人大为惊奇。时间一久,父亲的那些文朋书友,都很喜欢他,还常常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听听他的见解。

陈元方11岁那年的一天,一个被称为“袁公”的学者前来拜访。因当时陈外出未回,陈元方热情地接待了他。

袁公久闻陈元方品学兼优,只是因为每次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从没有来得及和他细细交谈过。今日,袁公见陈外出,不知何时回来,便要离去,可陈元方却说,父亲很快就回来,热情地将他让到客厅,泡了茶,并主动地陪着他说话。陈元方的这一系列举动,给了袁公一个很好的印象,便在客厅内坐了下来。

袁公让陈元方坐到自己的身边,拉着他的手说:“你父亲现在不做官,和过去相比,算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心中还愉快吗?”

陈元方回答说:“我父亲一向有志学问,不愿为官,后来出仕,也是迫不得已,并常常以公务繁杂,没有时间读书而感到不安。现在辞官回乡,专修学问,如愿以偿,其悠然自得之感,那是不言而喻的。”

袁公又问:“你父亲在太丘做官,得以‘太丘’为名,说明当地群众很拥护他。那么他在太丘究竟为百姓做了哪些好事,你清楚么?”

陈元方说:“父亲做过的事,特别是有关他政绩方面的事,是从不愿向人提起的。不过,他辞官后,从太丘来看望他的人不少,其中有名人、富户,也有平民百姓。从他们的口中,我对父亲在太丘的情况也略知一二。听他们说,我父亲在治理太丘时,大致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还给了太丘一个公道。对仗势欺人的土豪劣绅,轻者批评教育,重者绳之以法。对无权无势、善良受欺的平民百姓,则关心他们,保护他们。二是缉匪惩盗,维护社会治安,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使百姓安居乐业,专务农桑。这样,时间一久,太丘人就只知有“陈太丘’,而忽视了他的真实名字了。”

陈元方见袁公听得那么认真,那么兴致勃勃,不由把话题一转,又说:“这也和您一样,过去做邺县县令时,爱民如子,惩恶扬善,声誉鹊起,老幼敬重,邺县百姓不也是只呼‘袁公’而不呼您本名了吗?”

袁公听后十分高兴地说:“说得好,说得好!我和你父亲之所以成为至交,也许关键就在于此吧!”

袁公心想,百闻不如一见。过去对陈元方的名声只是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机警灵透,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他进一步测问道:“元方,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不知你能否回答?”

陈元方知道袁公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无私,从心中敬佩。现见他有意考问自己,也想乘机向袁公请教,于是谦虚而又礼貌地说:“侄儿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很想请伯父指点。但不知您提的是何问题,请赐教!”

袁公微微一笑问道:“你父在太丘,我在邺县,理政安民,思路一致,方法相似,政绩不差上下,声誉难分高低,这究竟是你父亲从我那里学来的呢,还是我从你父亲那里学来的?”

陈元方一听,不由得一愣。但他略一思考,便已胸有成竹,于是也笑着道:“伯父,这个问题侄儿不敢妄议。不过,小侄想从侧面谈点看法,不知伯父能否应允?”

袁公说:“请讲。”

陈元方从容说道:“西周有公旦,春秋有仲尼,都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他们俩一先一后,生于不同的时代;一东一西,处在不同的地区。但是,他们的政策都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都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但是,却从来没有人认为孔子的治理方法是从周公那里学来的,也更不会说周公的治理方法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伯父,您以为我这个比喻对吗?”

袁公听了,高兴得一下子将陈元方搂在怀中说:“好孩子,你的回答完全正确,真是难为你了!”

郑均十三劝兄廉

郑均,字仲虞,东平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东汉大臣。汉章帝重其品德才学,初为公车特征,后晋尚书。为官期间,他洁身自好,造福于民,深受百姓欢迎。后辞官归家,被章帝赐予“终身尚书俸禄”。

郑均有个13岁劝兄清廉的故事。

郑均自幼失去父母,和哥哥郑瑶一块生活,郑均喜欢读书,也许受哥哥做官的影响,好读史书,尤其对《老子》更是爱不释手。

哥哥郑瑶在县衙当官,是个专门负责处理各种案件的小官。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别看郑瑶的官不大,由于负责具体案件的处理,一些人为了打赢官司,常常送礼贿赂。郑均每看到这些,便觉心中不安,生怕哥哥“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断案不公,遭人唾骂。为此,他常以史书上的例子,劝哥哥引以为戒。但他的哥哥对他的劝告,以为是书生之见,往往一笑了之,对礼物照收不误。

有一天,郑均正在书房读书,从窗户中见仆人又领着一个中年妇女到哥哥房中去了,他料定是前来送礼的,便尾随而去,躲在窗下。

郑均隔窗往里一看,见哥哥拿着一个金镯,前看后看,上瞧下瞧,一会儿用牙咬咬,一会儿用手敲敲。

那妇人道:“老爷别再检验了,这是祖传宝物,不会有假。”

郑瑶检验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然后又收敛笑容,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叹了口气,对那妇人说:“唉,不是我不肯帮忙,只是你夫伤人性命,理当斩首;若说成误杀,又证据不足。不过,你既然找到我,这个忙是要帮的;但能不能帮得上,就看你的运气了。”

那妇人一听,立即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说:“这案子由您经手办理,忙肯定能帮的,务请老爷开恩!”

郑瑶沉思了一会儿,又对那妇人说:“别哭了,我尽力而为就是了,你先回家去吧!”

待那妇人走后,郑均立即进屋责问郑瑶说:“哥,你又收人家的东西了?这可不好,你身为地方官员,应当为百姓秉公办事。可你不是这样,谁送的礼多,谁送的礼好,黑的也能变成白的了;否则,白的也变成黑的了。我真为哥哥的行为感到羞耻!”

郑瑶不高兴地说:“你又来多管闲事了,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快回去读书,我的事不用你管!”

郑均不肯相让,又说:“这事我是管不着,可你供我读书又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让我和你一样,去做贪官吗?与其这样,我宁愿不读书,也不愿去做昧良心的事!”

郑瑶见弟弟说得如此尖锐,不由得恼羞成怒道:“你有良心,是哥哥没良心;既然这样,你就给我滚出这个家去,滚得越远越好!”

郑均流着泪说:“好吧,既然哥哥听不进我的话,那我也只好离开了!”

郑均说完,回到自己房中,简单收拾了行装,给哥哥留下个字条,便出门走了。

郑均第一次独自出门,人生路不熟,到哪里去呢?

他走了一村又一村,过了一镇又一镇。天黑了,又没有卖东西的,他又渴又饿,再也走不动了。他见一家大门前的台阶光滑干净,准备坐下来休息会儿再走,不料一坐下来,便呼呼地睡着了。

待他醒来的时候,睁眼一看,见自己躺在床上,身边有两位老人,忙要下床致谢。二位老人笑着说:“别起来,醒来就好,快吃点东西吧!”

郑均在床上坐着吃过饭后,对老人说:“小可父母双亡,流浪到此,我愿给您干活,不要工钱,请二老收留我吧!”

老人听了,高兴地说:“孩子,我们身边没有子女,你如果愿意留下,我们是非常高兴的。”

从此,郑均便在这家住了下来。

郑均每天早起干活,侍奉老人,十分勤快;晚上,在灯下读书,很是认真。老人对郑均,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又是给他买书看,又是给他买衣穿,很是疼爱。

郑瑶原本也是很喜欢弟弟的,事过之后,见弟弟独自出走,心中也很后悔,便派人四处寻找,但始终未有音讯。这时他细细想来,又觉得弟弟所言有理,不正之风有所收敛。

正是这年,汉章帝刘即位,整顿纲纪,打击危害百姓的贪官污吏,一大部分官员被罢官免职,严重的还被判处死刑。

郑瑶虽未被触及,却也是吓了一身冷汗,觉得幸亏弟弟及时提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更加思念弟弟。

三年后的一天,他正在房中看书,忽见弟弟来到房中。兄弟相见,各有感慨,抱头痛哭。而后,弟弟讲了出走后的情况,拿出一个包袱对哥哥说:“这是我三年的工钱,虽不算多,但是,是用我自己的劳动换来的,用着心里踏实啊!”

郑瑶流着泪说:“弟弟,哥哥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我今后再也不会干昧良心的事了!”

从此,郑瑶严格要求自己,秉公断案,拒收贿赂,受到民众称赞,终于变成了一个清官。

吴祐十二析吉凶

吴祐,字季英,东汉陈留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人。小时曾随父至南海,父死后放牧于泽中。四十岁才开始做官,颇有政绩。后见朝政腐败,辞职回乡,躬耕自给,讲授经书,不再复仕,至九十八岁卒。

吴祐自幼喜欢读书,遇事善于动脑,深思熟虑。正是这一特点,在他12岁那年,帮助父亲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吴祐的父亲叫吴恢,官为广东南海太守。

南海这个地方,远离中原,盛产黄金、宝石,民众富庶,社会安定。吴恢见政事不多,想乘此抄写经书,以积累资料。于是,他命人砍些青竹,破成竹简,没多长时间,竹简便堆满了书房。

吴祐12岁,就熟知史书,常与父亲谈论学问。他见书房中那么多竹简,不知有何用处,就问父亲。吴恢得意地说:“现在南海太平,民众富庶,政事不多,我何不趁此机会抄写经书?等我任期届满,经书也已抄写完毕,运往家乡,存放起来,岂不是价值连城的财富?也不枉我到南海任职一场!”

吴祐说:“这一屋子竹简若都抄成经书,那怎么运回去呢?”

吴恢说:“这好办。先把写好的竹简打成捆,然后分别装入箱内,再把箱子装上马车,不就运回去了!”

吴祐问:“那得装多少箱子和几辆马车呀?”

吴恢说:“恐怕得上百箱,马车也得装十辆。”

吴祐失色道:“如果是那样,祸事就要来了!万万不能这样做!”

吴恢见儿子如此说话,不由得一惊,急忙问道:“快说来听听,我抄经书能有什么祸事呢?”

吴祐说:“据我所知,南海这个地方盛产黄金和珠宝,所以,是个肥缺。那些当初推荐您来做太守的大员们,认为早就该给他们送去一份厚礼了,可是您至今未办,他们能对您满意么?”

吴恢生气地说:“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他不满意又能怎样?这和我抄书又有什么关系?”

吴祐道:“大有关系,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吴恢笑着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吴祐严肃起来,认真地说:“您把抄好的经书装入箱内,上百箱,十几辆马车往回运,万一别人认为您装的不是经书,而是贪污来的金银珠宝怎么办?”

吴恢听了,也有些紧张,不过沉思了一会儿,又放松下来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打开一看就完全清楚了。”

吴祐说:“没那么简单。古人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当初开国元勋、伏波将军马援,从南方把优质薏苡种子运回一车,准备在北方推广种植,就被人诬为是受贿珠宝。在他死后,还有人对他揭发诬陷,马援能说得清么?王阳平时出门,喜欢驾精美的马车,穿华丽的衣服,遭人嫉妒,造谣说他以受贿手段捞取不少黄金,害得他有口难辩。您现在说箱内装的是经书,那些对您怀恨在心的人,如果硬说是黄金、珠宝,您能向谁说得清?谁又会为您作证?若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罪于您,您就是全身是嘴也难以说清啊!所以,我认为像这种易被嫌疑的事是决不可以做的!”

吴恢听了,吓得冷汗淋漓,脸色都变了。当他心情平静后,无限感慨地摸着儿子的头说:“好儿子,亏你想得深远,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看来,我们吴氏家族中,不乏季札(春秋时吴王弟,以多次推让君位而得留贤名)那样的人才啊!”

沈子正智训华歆

沈友,字子正,出生于公元176年,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喜读经书,善于文辞,兼习武功,时人称他笔、舌、刀三者皆绝。小时有神童之称。孙权当政时,纳他为谋士。

东汉灵帝中平年间的一天,新任议郎的华歆(后为三国时期魏国军师,文帝时任相国),坐着华丽的马车,带随从数百人,走在吴郡的大街上,前呼后拥,很是威风。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出生于公元156年,很有才学,初为郡吏,后为豫章太守。因为清正廉洁,深受民众爱戴,被提拔为议郎。此时,他因公务来吴郡与孙策议事,自认为是朝廷派来的命官,神态很是傲慢。

华歆正驱车行走,忽有侍从来报告:“大人,前方迎面来了一个少年,没有让路!”

华歆发怒说:“吴郡人好无礼貌,区区一个少年,见了本官竟不让路,速交官府治罪。”

那侍从又低声说道:“禀大人,如果是个普通少年,奴才也不用报告,早就把他轰走了。因为他就是那个被称作神童的沈友,擅长辞令,现今敢迎面而来,想必来者不善,所以才请大人定夺。”

华歆对沈友也早有耳闻,知道此人不仅知书达理,而且博学多才,今闻沈友前来,也想会他一会。于是,华歆让人停住车马,掀开布帘,对其大声呼道:“迎面来的可是神童沈友么?快快过来,让我见识见识,看你究竟有多大学问。”

沈友听说华歆来吴郡后,竟傲慢自大,目中无人,很想找机会教训教训他。因此见到他的车马,并不让路,有意迎面而行。今见华歆对自己大呼小叫,没有一点礼貌,顿时心中更加有气,神态严肃地对华歆道:“君子会友,应该以礼相待,而今你坐车直呼,这哪是一个有学问人的行为?而且你现为朝廷命官,竟如此不知礼仪,我实在为你感到羞愧!”

华歆见沈友当着众人的面,如此大声训斥自己,便想发作。但转念一想,沈友刚才那几句话句句在理,无懈可击,自己的做法也确实不对,如果再发火,会引起他更激烈的反击,那将自找没趣,也有失身份。

华歆毕竟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待沈友的话一落,便急忙走下车来,对沈友重新以礼相待说:“刚才实为下官鲁莽了,请你不要见怪!”

沈友见此,急忙还礼道:“大人说哪里的话,小民刚才的一些话,也有些过分了,大人你不计较,小民已是万幸了。”

华歆高兴地说:“好个神童,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走,快快和我上车,到驿站定要和你一醉方休!”

曹植妙辩远近

曹植,字子建,出生于公元192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第三子。初封平原侯,后迁临淄侯。由于他才华出众,曹操很喜欢他,数次想立他为王太子(曹操时称魏王)。文帝曹丕篡汉称帝后,立曹植为-城王,明帝时改封陈王。

一提起曹植,人们便会想起他七步成诗的故事。曹植自幼聪明伶俐,博学多才,当时已在天下名士中很有影响。后代更有一种说法:“天下的才学有十斗,曹植一个人便占了八斗。”这种评价虽说有些夸张,但他的才气确实使许多人倾倒。

一年中秋节的晚上,曹操带领妻子儿女在后花园中饮酒赏月。他的几个儿子知道父王最喜欢即席作诗吟赋,便你一首我一首地作了起来。平时,要说起诗的才分,那是要数曹植最高了。然而今天,曹植却没有作诗的兴致,只是一味地称赞哥哥和弟弟们的诗。曹丕说:“三弟,平时最受父王称赞的,是你作的诗,为什么今日月色这么好,你不来一首呢?该不是你瞧不起我们吧?”

曹植说:“不是的,我也想作,只是一些好题目都让你们抢去了,我还作什么呢?这样吧,今日大家都这么高兴,就请父王出个上联我对下联吧!”

众兄弟一听,都表示赞同,可是曹操却说:“你想以联对夺魁呀,今天别想了。我给你提出一个问题,看你能否回答。”

曹植说:“那就请父王出题吧!”

曹操一抬头,望着空中一轮圆月,突然向曹植说:“你说月亮和外国相比,谁远?谁近?”

众兄弟怎么也没想到父王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都觉得太好回答了。稍有一点自然科学知识的人,也会回答:月亮远,外国近。

不料曹植想了想却说:“月亮近,外国远。”

众人都被曹植的回答惊呆了。

曹操又问:“根据是什么?”

曹植不慌不忙地说:“月亮,我们抬头就能看见,所以说它近。外国我们现在看不到,所以说它远。”

曹操听了,很高兴,称赞他回答的很有道理。但是,曹丕和其他几个兄弟听了,却迷惑不解。然而,父王已经表态了,谁还敢说不对呢?

第二年中秋,正好有几个外国朋友前来拜访曹操。曹操为了对友人表示诚挚的欢迎,特在后花园设宴招待。席间,外国友人都知曹操和他的儿子们作诗有名,便提出要欣赏曹氏父子即席作诗的才华。

曹操想了想说:“即席吟诗,是我中华儿女的特长,何足为奇?我今却想出个题目,以使我们中外朋友共展才华,岂不更加别具风采?”

几个外国朋友当即表态说:“如此也好,但不知魏王要出个什么题目?”

其实,几个外国朋友要曹氏父子即席吟诗,是想投其所好,以取得曹操的欢心,而曹操呢,是想趁此机会,进一步展现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以使外国人更加佩服中国人。对于题目,他已胸有成竹,仍出去年中秋节时的那个题目,如果他们回答的还不如一个中国小孩,岂不是更加服气了么?

想到这里,曹操微笑着对几个外国朋友说:“贵国和月亮相比,哪个离我们远,哪个离我们近?”

几个外国朋友有说月亮远的,也有说他们的国家远的,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过了一会儿,曹操又对他们说:“各位别争了,现在听听我三儿子回答好吗?”

几个外国人早就听说曹植智慧过人,今日也很想一观风采,遂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

曹植很明白父王的心思,知道他是想让自己在外国人面前露一手,于是他很有礼貌地对他们说:“以我的看法,是贵国近,月亮远。”

曹操一听,心中大惊,很生气地对曹植说:“同样一个月亮,去年中秋节你说月亮近,外国远,怎么今日又说外国近,月亮远了?”

曹植解释说:“去年和今年不同。这是因为,去年月亮能看见,而外国看不见,所以说外国远,月亮近。今日呢,就月亮而言,虽然抬头就能看见,但是它只可望,而不可即;外国呢,去年和我们既没有来往,也看不见,岂不是远么?今年就不同了,外国和我们不但有来往,而且还有思想的交流,这不是近了么?”

客人们听了,没有不夸曹植聪明的。

曹操自从把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便开始策划南征北战统一天下的大业。在这过程中,他常常利用各种时机,考察选拔将才,为他在统一大业中效力。

有一年的中秋节,天高云淡,气候温和。曹操为与众将士过一个愉快的节日,便在这天一早,带领儿子曹丕、曹植和五位将领,去狩猎场打猎。

所谓狩猎场,是当时封建统治者为了游乐,在生活着各种动物的山林中,圈出一块场地,规定每年中秋之后,皇亲国戚及三公大臣,都可随皇帝到这里行猎,而平民百姓皆不准入内。

曹操来到狩猎场,对众人说:“本王今日高兴,诸将士射猎,不仅所得猎物全部归射者所有,而且对射猎最多者重赏!”众将士一听,无不跃跃欲试。特别是那五位将军,其中有都尉许褚、司金中郎将王修、振威将军孙观、中军校尉史涣、典农中郎将任峻,更想乘机露上一手,以讨魏王欢心。恰在这时,一只梅花鹿从树林中穿过,向正西山中飞奔而去。在其他将士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五位将军箭已离弦,“嗖嗖”射出,只见那鹿一声哀鸣,便倒在了地上。

众人正欲呼啸而上,去取那鹿,曹操突然一声令下,众皆立于原地,无一再敢前往。然后,曹操大声对众将士说:“诸位将士听清,今日出猎,旗开得胜,可喜可贺。但是,五位将军射出五箭,谁能说出那鹿身中几箭?射中何处?”

众人听了,纷纷猜测。有说中两箭的,有说中三箭的,还有说中五箭的。但对射中哪个部位,却无人敢断定。

曹操见众说纷纭,即令暂止,回头问世子曹丕说:“你有何看法?”

曹丕说:“我想可能只中一箭,至于射中哪个部位,也是一时难于断言。”

曹操又问三儿子曹植:“你的意见呢?”

曹植说:“我看虽有五箭射出,而只有一箭射中,且这一箭只有射中咽喉,才可立时而毙。”

曹操笑了笑说:“好,那鹿如只中一箭,我就封箭主为‘神射手’,如中一箭以上,凡中者都予重赏!”

曹操说完,立即派出两个人前去验箭取鹿。那两人将鹿取回后,大声笑着说:“三公子说对了,只中一箭,正中咽喉!”

众将士顿时欢呼起来,无不称赞曹植才智过人,只有曹丕沉默不语。

曹操接过箭来一看,又对众人说:“五箭齐发,只中一箭,诸位猜猜看,射这一箭的是哪位将军?”

有的说是孙将军射中的,也有的说是王将军射中的,还有的说是任将军射中的。”

曹操又问五位将军:“你们自己说是谁射中的?”

任将军说:“我看是孙将军射中的。”

王将军说:“我猜是孙将军或许将军射中的。”

史将军说:“我以为是许将军射中的。”

孙将军说:“是我射中的。”

许将军说:“反正我没有射中。”

曹操笑着对曹丕道:“他们五人中有三人说对了,其中包括王将军,你能断定是谁射中的么?”

曹丕正为自己的才智不如曹植而烦恼,故五位将军说的什么,他根本没有听到,又怎么能根据五位将军的意见去断定呢?见父亲问他,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曹操明白曹丕此时的心情,不由得狠狠瞪了他一眼,又转向曹植说:“你的意见呢?”

曹植说:“这神射手是非孙将军莫属了。”

曹操高兴地说:“植儿说对了。我现在宣布,封孙将军为‘神射手’,赏一万万钱!”

众人对曹植的回答仍没反应过来,遂问曹植说:“三公子根据什么断定是孙将军射中的?”

曹植说:“其实,我父王已经说出是谁射中的,只是诸位没注意分析罢了。第一,五位将军用的箭,都是他们各人的箭,箭上有名字,所以我父王一看就知道是谁射的了;第二,父王说五位将军中有三人说对了,那么这三位必然都提到了射中者的名字,而只有孙将军被三位提到了,其中包括他自己;第三,父王又说其中包括王将军的意见是对的,王将军提到了孙将军和许将军两个人,而许将军又把自己排除了,这不更清楚地说明是孙将军射中的了么?”

众人听了,对曹植的才智越发敬佩。

曹操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文章”,即使行军作战,稍有闲暇,便吟诗作文,常常通宵达旦。他曾以赏重金为孔融收集遗散了的文章;也曾派遣使者,带着金、璧、布帛和大量贵重物品去匈奴,赎回流落十二年的女文豪蔡文姬。正是由于曹操如此擅长文学、重视文学,故海内文人学士纷纷来归,以邺城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团体。

在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下,曹植从呀呀学语起,就开始学诗诵文。加之曹植本身天资过人,聪明好学,史载其十余岁时,不仅已经诵读了数十万字的诗论及辞赋,而且写出了大量的诗歌和各种体裁的文章。在邺城除“建安七子”外,还有杨修、吴质、丁仪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和文人,很令曹植羡慕。所以,曹植每有得意之作,都主动地拿给他们看,并虚心地请他们帮助修改指点。这些诗人和文人看了曹植的诗文,感到不仅词采华美,而且情真意切,无不为他的智慧和才华拍手叫绝。

曹操由于经常在外征战,很少了解三儿子曹植的学习情况,所以每次听到别人称赞曹植的智慧和才华时,总是半信半疑。这一日,曹操外出征战回到邺城,又听到有人称赞曹植,便把曹植叫来说:“不少人都在称赞你的诗文写得好,去拿些来让我瞧瞧!”

曹植知道父亲的文学造诣深厚,要求也甚严格,便立即挑选了一批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拿去给他。曹操看了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心想:曹植年只十二三岁,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文么?说不定是抄袭来的吧?

想到这里,曹操便将曹植叫来,故意动怒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学会撒谎了?快快说来,你这些文章,是不是别人替你作的?是谁替你作的?快快如实说来!”

曹植笑着说:“父王说哪里的话,儿子作文赋诗,向来是有感所思而就,怎么会找人替作呢?即使作品能替,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能替么?放心吧,这些都是孩儿的作品,父亲如不相信,可当面测试嘛!”

曹操见曹植回答得如此坦然自若,也就深信不疑,越发从内心喜欢曹植的才华,并有意让他将来做接班人。

公元210年冬,铜雀台(曹操所筑三台之一,其他两台是金虎台、冰井台)落成。曹操登台设宴,大会群臣。为了活跃宴会的气氛,他让武将当场比武,文官即席赋诗,各显其才。他的几个儿子以为今日父王不会点他们的将,便放量豪饮。不料,在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曹操突然对他们说:“我现令你们几个,以台为题,各作一赋,为台增辉。”当曹丕等人毫无思想准备,闻言正在冥思苦想的时候,曹植却一挥而就,交上了第一篇《铜雀台赋》。

曹操看后,感到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不但构思精巧高人一筹,更以词美句绝而使他的几个兄弟望尘莫及。从此,曹操对曹植更是另眼相看了。

此时,曹植年只十七岁。

由于曹植才华出众,曹操曾多次流露出让他做太子的意思。但是后来,又逐渐感到,曹植虽有才华,但常感情冲动,喝酒误事,而且很少关心国家政治。与其相比,曹丕却性格内向,城府深沉。他文才虽不如曹植,但对政事时刻关心,而且谨慎持重,可委以重任。

所以,在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前留下遗言,让曹丕接替了他的位置。曹丕当了魏王后,因嫉妒曹植的才能,想杀掉曹植,才逼出了曹植的力作七步诗《煮豆燃萁》。诗中云: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被诗中的情意所感动,动了恻隐之心,方给了曹植一条生路,封其为东阿王,却禁止他再回京师。曹植为东阿王后,不久又改封陈王,曾多次请求任用,终未如愿,于公元232年忧郁而死。因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有《曹子建集》传世。

信都芳不闻雷声

信都芳,字玉林,河间(今河北献县)人。他精通算术,构思巧妙,曾将“浑天美器”、“地动铜鸟”、“漏刻候风”等诸巧事撰写成书,并绘上插图,名为《器准》;又著有《乐书》、《遁甲经》、《四术周髀宗》传世。

据史书记载,信都芳从小爱好读书,尤喜算术,还爱琢磨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他琢磨问题,遇有难点,可以一连几天废寝忘食,母亲喊他吃饭也听不见。直到母亲来到跟前,用手拉他时,方才知道母亲在叫他。吃了没几口,他便又回到了书房中继续计算,从晚上直到天明。有一天上午,他正在计算一个邻人托他求解的问题,母亲让他去买些盐来。他应了一声,只得出门。他一边走,一边思考,因为过于专心,竟扑通一声掉进路边的一个水坑。不料这一跤,反倒让他突然想到了解开那个难题的关键。他不知疼痛,兴高采烈地从坑中爬出,顾不得浑身泥水,一口气跑到托他的那人家中,说出了结果。邻人见他如此,非常感动,要送给他报酬,被婉言谢绝;继而留他吃饭,他才猛然想起来,笑着对那人说:“我得走了,母亲还在家等着我买盐做菜呢!”

事后,别人问他,怎么大白天会跌进水坑?他回答说:“我只要一解起算术题来,就是轰轰的雷声,我也听不到呀!”

何妥戏答顾良

何妥,字栖凤,西城郫县(今属四川)人。他初在南梁做官,后为北周太学博士。隋朝建立后,任国子博士。他留下的著作很多,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庄子义疏》、《封禅书》和《乐要》等,另又有文集十卷传世。

何妥出身商人家庭,他的父亲何细胡做买卖来到四川郫县,成为巨商,号称四川大贾。

何妥虽然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但不喜银钱,却爱读书。他八岁时便已读完《诗经》、 《论语》和《左氏春秋》,亦读过《易经》、《孝经》和有关封禅方面的书。他所掌握的知识,就连一些成年人也比不上,方圆几十里,没有人不佩服。有一天,何妥的邻人中有人对他开玩笑说:“在十里八乡之内,你的才学,没有人能比得上;可要是在国子监,那里最差的恐怕也比你强。”何妥把这话记在心中。

不久,何妥来到国子监。这时,刚讲完课的博士助教顾良正走出来。他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站在教室窗外,觉得奇怪,便上前询问。顾良知道他就是何妥,非常高兴:“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神童何妥,今日一见,果然有风度。”

何妥见顾良称赞他,有些不好意思,遂谦虚地说:“先生不要取笑,我只不过徒有虚名。刚才听了您的讲解,才真是受益匪浅。”

顾良见何妥出语不凡,便想考考他的应变能力。于是,顾良故意问道:“何妥,你这姓何的‘何’字,是荷叶的‘荷’还是河水的‘河’呢?”

何妥听了,知其用意,便笑着答道:“博士问得好。不过,我倒想先请教博士,您的姓氏‘顾’字,究竟是眷顾(关怀照顾的意思)的‘顾’,还是新故(死的意思)的‘故’呢?先生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你向我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贾嘉隐辨树对重臣

贾嘉隐,是唐朝初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从小相貌丑陋,但机智颖悟,聪明好学。史书称他“八岁通《论语》、《毛诗》,十岁通《史记》和《汉书》”,善于言辩,有问必答,应对如流,有“神童”之称。

唐太宗听说后,便将他召入朝廷,亲自测试,感到他的智慧果然非同一般,很是高兴。从此,唐太宗每逢有空的时候,便召他进宫,设宴招待,并让一些身边大臣作陪。

但是,唐太宗对贾嘉隐的厚爱,引起了身边两位重臣的不服。其中一位是太尉长孙无忌,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和太宗有布衣之交,又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另一位则是司空兼御史大夫徐责力,也是唐太宗信得过的朝廷重臣。他们二人私下议论说,贾嘉隐只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究竟有多大本事,竟被一国之君这样看重?准备抽个机会难难这个小“神童”。

却说这一天,唐太宗又设宴招待贾嘉隐。宴席上,唐太宗再次与一些作陪的大臣谈起他和贾嘉隐之间的应对之事,最后对众臣说:“小嘉隐年纪虽小,但对经书的理解,有时连我也难达到,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众卿都是治国能臣,政务再多,事情再忙,千万不要忘记读书啊!”众臣听了,纷纷表示:“陛下教诲极是。”

只有长孙无忌和徐责力听后低头不语。宴席散后,长孙无忌和徐责力有意约贾嘉隐到宫廷前院散步。

庭院里,繁花似锦,树木成荫,小嘉隐顿时被庭院中的美景所吸引,高兴得一会儿说那种花多么名贵,一会儿说这种树栽得少了,真是兴致勃勃,眉飞色舞。长孙无忌和徐责力却是低头漫步,思考着找个什么题目难为一下小嘉隐。因此,他们对嘉隐的言语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只是“哼哈”的应付着。

徐责力看到院中三棵大槐树,突然想起,这三棵大槐树象征着古代朝廷中的“三公”,是古书中的一个典故。题目终于想到了。徐责力立即把小嘉隐叫到跟前,而自己则倚在一棵槐树上,笑着对小嘉隐说:“你知道我背后靠的是棵什么树?”

小嘉隐抬头一看,是棵槐树,心想:“他为什么提出这么个简单的问题来?”他又想到刚才这两位大臣在宴席上的表情,心中忽地明白了。于是,便从容不迫地答道:“是松树。”

徐责力一听,不高兴地说:“真是一派胡言,明明是棵顶天立地的槐树,你怎么能说是松树?这点知识都没有,还称‘神童’,不觉得可笑么?”

小嘉隐微微笑着说:“大人,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树为‘木’,徐大人位列‘三公’,试想以‘木’配‘公’,难道不是‘松’么?”

徐责力见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三槐树”的典故,却以“木”配“公”暗示出来,对自己又有礼貌,感到这种回答太巧妙了,而自己一时竟没有想到,不由得羞愧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长孙无忌见徐责力没有难住小嘉隐,心中很不服气,自己索性洋洋得意地靠在一棵松树上,问小嘉隐说:“你看我背后靠的是棵什么树?”

他之所以洋洋得意,是因为他想:刚才小嘉隐以“木”配“公”的回答,不但恭维了徐责力,而且又回答了典故的来源,我也位在三公之列,现在靠在一棵松树上,看你还有何话说?他以为这次肯定会把小嘉隐难住了。

小嘉隐此时又作何想呢?他想的则是:皇上都不小看我,你们两位大臣却自恃学问渊博,千方百计地想把我难住让我丢丑,既然如此,我今日也索性羞辱你们一顿。

小嘉隐想到这里,抬头看看松树,又看看长孙无忌的神态,不由得觉得好笑,于是,又顺口回答说:“长孙大人靠的是‘槐树’。”

长孙无忌一听,哈哈大笑说:“更是一派胡言!”

徐责力也乘机嘲笑说:“这次你可说错了,赶快纠正一下吧!”

小嘉隐仍然神态自若,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的说法没有错,也不必纠正。徐大人您想,刚才您是以‘木’靠‘公’,当然是‘松’树;而长孙大人则不同,是‘木’靠‘鬼”,不就是‘槐’树了么?”

小嘉隐此言暗含你二人今日动机不纯、心怀鬼胎之意,徐责力和长孙无忌心中自然明白,所以听了小嘉隐的解释,没敢再行争执,只好说了两句:“答得好,答得好,无愧‘神童’之称!”

然后,两人都面带愧色,灰溜溜地告辞而去。

李德裕不答宰相

李德裕,字文饶,出生于公元787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是唐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博学多识,胆略过人,曾两度出任宰相,甚有名望。

李德裕出身名门。他的祖父李栖筠,通晓经史,在唐肃宗时任御史大夫。他的父亲李吉甫,未成年便做了太常博士,先后两次出任宰相。

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李德裕无论从性格上、爱好上都受到了较深的影响,幼有壮志,刻苦好学,喜读史书。他七八岁时,便读完了《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尤其对《后汉书》和《左氏春秋》更为精通。在性格上,李德裕也和他的祖父、父亲一样,遇事善于思考,稳重深沉,不爱与人交流,把全部精力用在学问上。

大约在李德裕八九岁时,因博览群书、文才超群而名声大震,被称为神童。当时,朝中有一个叫武元衡的宰相,不但学识渊博,才华出众,而且治国有绩,在朝中德高望重;并且以宽宏大度,爱才、荐才受人崇敬。武元衡和李吉甫同朝为官,听到李吉甫有个儿子,因有奇才而被称为神童,便想单独见识见识,一睹神童风采。

有一天,武元衡派人把李德裕叫到府中。李德裕来到相府,首先向武元衡施礼问安,然后恭敬地站在一旁,待得到允许后方才就坐。武元衡见李德裕不仅生得眉清目秀,举止庄重,而且十分谦恭有礼,心中已是喜欢,便亲切地先问了一些家中的情况,李德裕都一一做了回答。不料,当武元衡问起他的学习情况时,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

武元衡问道:“孩子,听说你读书很用功,平时喜欢读的是什么书?”

李德裕正襟危坐,没有言语。

武元衡以为他心情紧张,或是读了些坏书,不敢贸然回答,便又和颜悦色地开导他说:“说说看,不要怕,就是说错了,我也不会怪你的!”

李德裕仍然面无表情,低头不语。

武元衡失望了,便吩咐家人立即把李德裕送了回去。

第二天,武元衡见到李吉甫,把他召见李德裕的过程说了一遍,然后用带有讽刺的口气嘲笑说:“都说你那儿子是个神童,可我昨天一见,就连平时最爱读的书是什么也回答不上来,这不是‘神’得发呆了吗?像这种‘神’法,还不如不神的好。”

李吉甫听了,又羞又惊。他回到家中,一看到儿子,便火冒三丈地责问道:“你怎么得罪宰相了,让他说你又呆又笨?”

李德裕则微笑着对父亲说:“请父亲不要生气,其实昨天那种场面,完全是宰相造成的。你想,他身为宰相,关心的应是国家大事,要问的话,也理应问我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知识;但是,昨天他却问我爱读什么书。读书的事,是礼部和太学官员管理的范围,而他身为当朝宰相问这些小事,岂不有失身分?所以,我没有回答他。”

李吉甫听了儿子的解释,感到很有道理,遂转怒为喜,并向武元衡作了说明。武元衡听后,很感羞愧地说:“这的确是我的过错。”

事后,武元衡将此事报告了唐德宗。德宗十分高兴,立即派人将李德裕召来,把他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膝上,问长问短,很是亲昵,并赏赐了很多贵重物品。

李德裕长大后,两次为相,针对唐朝后期朝政日益腐败,国势江河日下的严峻形势,全力投入到朝廷大事上。他节制四方,兴利除弊;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抑制宦官专权,打击佛教势力;主张整顿吏治,反对虚浮作风。唐朝廷经他的精心治理,逐步扭转了后期衰败的形势,曾一度出现了“会昌中兴”的局面,受到朝野上下的称赞。

李德裕著作颇丰,先后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氏旧问》、《文武两朝献替记》、《会昌代判记》、《太和辩谤略》等传于后世。

翟永龄止母念佛

翟永龄,是明朝中期一位小有名气的神童。他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整日以读诗书为乐。翟永龄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就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到七八岁时,写诗作文章就很有名气了。他还有个特点,就是爱动脑子,街坊邻居有了什么难以解决的事,只要让他遇上,保证一会儿就能想出办法来。时间一久,谁家有了难题,都愿意找他出个主意。这年,翟永龄只有11岁。

他的母亲是个佛教徒,平时,每天都要烧香念佛,而且一念起来,就是要从点一炷香开始念,直念到香烧完,才算完事;如果碰上逢年过节,那更是不得了,要设香案,烧纸钱,特别是烧香,要连烧三次,每次也要念三次佛,家中人没有不烦的,但谁也不敢吭声。

这一日,父亲把翟永龄叫到书房说:“你母亲终日这样念佛,有用处吗?”

翟永龄说:“有什么用处!只能是浪费时间,浪费钱财,还招人生厌,我心中早就烦了。”

父亲说:“你有法子让她不念么?”

翟永龄道:“她脾气那么大,谁敢呀?你要敢的话,你就去制止呀!”

父亲笑着说:“别人家中的大事小事,只要作了难,你都能想出法来,难道自己家的事就没法了么?”

翟永龄笑着说:“我不是没法,只是不忍心骗她。”

父亲道:“你不忍心骗她,‘佛’可忍心,不仅骗了她,还骗了咱们全家的钱财呢!”

翟永龄说:“那好吧,我这就去。”

翟永龄来到堂屋,见母亲正跪在佛像前,口中念念有词,便走上前去猛地大声喊道:“母亲!母亲!”

母亲没有理睬,照旧念佛不止。

翟永龄又一连大声喊了两次。

母亲这才一边念佛,一边说:“我听见了,什么事?”

翟永龄没有回答。

当母亲问他后,又继续念佛的时候,翟永龄又大声喊道:“母亲!母亲!母亲!”

连喊三声,喊得母亲心烦意乱,不由大怒,立即停下念佛,站起身来,回头对他责骂说:“烦死了,叫魂么!我又不是聋子,你这么大喊大叫干什么?”

翟永龄见母亲生气,遂笑着解释说:“母亲,不必生气。我只叫了你几声,你就觉得烦死了;可你一天要念‘阿弥陀佛’几百遍,甚至上千遍,佛祖不是更烦么?这样下去,佛祖烦到一定时候,就会发怒,到那时,可就不得了啊!”

母亲一听,有些害怕,急问:“怎么个不得了法?”

翟永龄说:“佛经上讲,如果教徒得罪了佛祖,活着要遭殃,死后去不了极乐世界!”“啊!”母亲听后,吓得脸都变了色,从此再也不敢有事无事地念佛了。

三 一语惊人

秦始皇忍辱取王位

秦始皇,姓嬴,名政,秦庄襄王的儿子,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46年继位,公元前238年亲政。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帝王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故史称“始皇帝”。他第一次结束了中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第一个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声震宇内,被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因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名赵政。《史记》说,战国时期,秦庄襄王(名异人,又名子楚)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被大商人吕不韦看中,视为奇货可居,认为如果掌握他,将来肯定会得大利。于是,主动将已怀有身孕的爱妾赵姬许配异人为妻。次年,即公元前259年,赵姬生下一子,因为出生在正月,取名为政,这就是后来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在历史上是个有重大贡献的皇帝,他的聪明才智,早在孩提时代就已充分表现出来了。这里所谈的“儿语震撼不韦心”就是其中一例。

那是在公元前255年农历正月十一日,正值嬴政四岁生日。此时,子楚已回到秦国,秦昭襄王见重孙嬴政聪明机灵,十分欢喜,为其生日大操大办,一连三日,整个秦宫通宵达旦地歌舞宴饮,热闹异常。正是在这期间,吕不韦瞅了个机会,来到子楚宫中,将嬴政抱在自己的腿上说:“今天高兴吗?”

嬴政回答:“高兴极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

吕不韦又问:“你知道这么热闹的场面是怎么来的么?”

嬴政说:“当然知道啦,我曾祖父是秦国国君,我祖父是太子,也是未来的国君,我将来也能成为太子,也是秦国未来的国君。你想,一个未来的国君过生日,能不热闹么?”

赵姬急忙把话接过来说:“但从根本上说,是你吕伯伯给你的。如果不是他设法把我们从赵国送回秦国,不要说过生日,连命能否保住也很难说呢!”

嬴政问:“如此说来吕伯伯比我曾祖父、祖父、父亲还要亲了?”赵姬说:“可以这样说。”

嬴政又道:“如果真是这样,等我将来当上国君后,一定封他做最大的官!”

吕不韦高兴得一下子将嬴政双手举起来说:“好,你真是我的好儿子。”

嬴政听了,不高兴地说:“快放我下来,我是未来国君子楚的儿子,怎么说是你的儿子?你这样胡言乱语,不怕犯欺君之罪么?”

吕不韦不由得心中一震,他没有想到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但他并不露声色,而是继续以开玩笑的口气说:“那你怎样治我的罪呢,总不会砍我的头吧?”

嬴政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样子说:“念你对我秦氏社稷有功,可以不杀你的头,但也可以用酒赐你自尽。历代君王不是有许多用这种方法治大臣的罪么?”

嬴政话虽不多,却深深刺痛了吕不韦的心,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就在这一瞬间,他突然感到,自己过去在子楚身上所做出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裳。

赵姬见状,当即对嬴政训斥说:“小孩子怎能如此胡说?还不快给吕伯伯说声对不起!”

嬴政倒也知趣,当即嬉笑道:“我说着玩的嘛,怎么都认真起来了?吕伯伯,对不起!”

然后,赵姬也对吕不韦说:“你也是,小孩子一句话,怎可当真?再说一切还有我呢!”赵姬稍停顿了一下,又对吕不韦小声娇嗔说:“你也是,我俩之间的感情怎么可以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

吕不韦听了,勉强露出了笑容。可小嬴政的话,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每当回想起来,总觉得有些后怕。这也是他以后千方百计阻挠嬴政亲政的原因。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病死,子楚继位,这就是秦庄襄王,嬴政被立为太子。

秦庄襄王即位后,为了感谢吕不韦谋立之功,任命他为相国,加封文信侯,以河南洛阳十万户为食邑。按说,吕不韦以千金的投资,赢得侯爵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应该知足了,但他并未就此罢休。他总以为子楚的王位是他给的,动不动就对秦庄襄王指手画脚,摆出一副太上皇的架势来。自赵姬入宫后,他慑于王室的威严,和赵姬不怎么来往;可自秦庄襄王继位后,他却常常明目张胆地私入宫禁。对此,秦庄襄王心中也是窝火,但又觉得吕不韦毕竟对自己恩惠非浅,况且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爱妾,自己不便治他的罪,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嬴政随着年龄的增长,渐通事理,听到大臣们的私下议论,很是气愤,便去对他的父亲哭诉说:“秦律规定,外人擅入宫禁是要杀头的,相国为何例外?众大臣对此私下议论纷纷,难道父王没有听到?不杀吕不韦,孩儿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秦庄襄王听了,正想说什么,见身边有人,心中震惊,便使个眼色,然后对嬴政大加训斥说:“你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还不快快退下!”

尽管如此,这件事还是被吕不韦的心腹听去报告了。吕不韦知道后,心中有些害怕,也有些后悔。他后悔自己办事一贯精明,怎么忽视了嬴政年龄的增长;他后悔自己已得高位,不该忘乎所以。他忽又记起嬴政四岁生日时说的话,更是不寒而栗。几天来,尽管秦庄襄王和嬴政对他像往常一样敬重,而他却心怀鬼胎,暗蓄家奴,广收宾客,以备不测。

公元前246年五月的一天,秦庄襄王突染风寒,卧床不起。吕不韦蠢蠢欲动,伺机潜入后宫,对赵姬说:“我看庄襄王已不久于人世,嬴政处处和我作对,难说靠得住,不如取而代之,你以为如何?”

赵姬一听,大惊失色说:“相国何出此言?嬴政是你的亲骨肉,你为了一句话,就不扶他继位了?我知道你已蓄家奴万人,但和秦室大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满朝文武多为秦室老臣,嬴政又是当朝太子,岂不一呼百应?到那时你身败名裂,后悔也来不及了。”

吕不韦说:“我也担心这一点。但是,我总觉得小嬴政年龄虽小,但心计不小,总在设套让我钻,实在害怕将来靠不住啊!”

正在此时,嬴政一步跨进来,哭泣说:“伯父,都是我不好,受了外人的挑动,才对您有所冒犯,请您原谅我的年幼无知。父王和母后多次对我说过,父王的王位是您给的,将来我能不能继位,也全靠您的扶持。请您千万不要为我一时的过失而扔下不管啊!小侄这里给您赔礼了!”嬴政说着,便要下跪。

吕不韦万没想到嬴政突然进来,也没想到会向他行如此大礼,顿时不知所措,又见嬴政真要下跪,便惊慌地急忙拦住说:“使不得,使不得,臣下怎敢受此大礼?我刚才是和王后说着玩的,殿下何必当真?请殿下放心,只要有我吕不韦在,您的王位继承权谁也抢不去。”

吕不韦说着,又看了赵姬一眼,赵姬笑着说:“相国确是和娘说着玩的,他对你从小就比亲儿子还亲,不保你保谁啊!不过,将来你继位之后,又如何报答相国呢?”

嬴政说:“事之如父!”

一场即将爆发的动乱,就这样被年仅13岁的嬴政一举平息在萌芽之中。

但嬴政也没想到,就在此事发生三天后,秦庄襄王子楚突然死去。当时。有人私下说,大王是吃了吕不韦送去的药后死的;也有人说是大王病后咳嗽得厉害,一口气没上来憋死的。

秦庄襄王死后,年仅13岁的嬴政在吕不韦的扶持下,登上了王位,史称秦王。秦王继位后,加封吕不韦为相父,并以自己年幼为由,将国事委以吕不韦,从而使吕不韦对秦王完全失去了戒备。

项羽年少有大志

以“楚汉战争”而称著后世的西楚霸王,姓项,名籍,字羽,故又叫项羽。他之所以能成就一番霸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还是个八九岁的少年时,胸中已经有了宏大的志向。

项羽,是战国后期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下相(今江苏省宿迁西南)人,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23年,楚国为秦国所灭,项燕自刎而亡,项羽时年九岁,随叔父项梁逃亡他乡。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状,项羽对秦朝恨得咬牙切齿,立志长大后复国报仇。项梁见侄儿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大志,心中十分欢喜,把报仇复国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着意培养。

开始,项梁教项羽读书写字。项羽虽然生得虎背熊腰,外表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是块读书的料。可是他天资聪慧,对叔父所教的东西一学就会。项梁心中自然高兴。可是过了不久,项羽就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有一天,项梁外出办事,临行前嘱咐项羽温习功课,项羽满口答应。可是中午回家一看,项羽不是在做功课,而是身披一床大红被面,手举一把木剑,做占山为王的游戏。项梁大怒,当即让他跪在祖宗牌位前,厉声训斥说:“你如此玩物丧志,将来凭什么复国报仇,对得起祖宗么?”项羽没有吭声。此后,项羽不再舞枪弄棒了,但是言谈也少了,学习也没什么进步,急得项梁整日唉声叹气。

有一天,项梁与友人交谈,提起了项羽不爱读书的事,友人说:“凡事不能强求,我看项羽虎头虎脑,既然喜欢舞枪弄棒,何不让他习武?如果能顺其自然,说不定能成大将之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